怎么会没人讨论西部世界 福特 机器人

未来人类如何被机器人干掉?快来补神剧《西部世界》
编者按:本文总 4059 字,阅读时间 15 分钟。
从不曾想过,许多人思索甚至反复假设的“人工智能”转折点,居然会出现在一部美剧当中。
没错,还是那两个月前就曾报道过的《西部世界》,但就在两天前,这部剧终于迎来了第一季大结局。最终集一放出就迎来了观众如潮好评——单集 IMDb 9.9 分(满分 10 分)!
除了评分之外,它同时还创下了一个记录:HBO 原创内容第一季收视 No.1。
统计,本季最后一集(第 10 集)收视人数高达 220 万。而各平台上总观众数估计达到了 1200 万(仅限美国)。收视率甚至超过了《权力的游戏》、《真探》。
如果你一集都没看过,或是忍耐了许久打算一次性看完,是时候行动起来了;对于已经看过部分甚至长时间追着的朋友,则是一个好消息:第一季大结局真的填了很多坑(可惜同时似乎又给第二季挖了几个坑)!
不过,无论你是否看过《西部世界》,又或者看了一小部分,甚至是只差第 10 集。我们都推荐你花点时间先把整部剧一口气过一遍!当然,如何抽出 10 小时观影是个问题…
接下来,我就将尝试将这 10 个小时中的最主线故事复述出来。其中不可避免有剧透成分,但对于观影本身影响不大(原因文中会提及)。
(温馨提示:非战斗人员,请尽早撤离,或者弹射到文章底部学习观影方法。)
《西部世界》,一个半男人花 35 年解放机器人
35 年前,Arnold 和 Ford 开始合作打造智能机器人,他们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机器人在外观和动作上与人类基本没有差别,并且还能够根据设定嵌入到各种剧情当中去。
至此,“西部世界”主题公园所必须的硬件条件已经满足,两个人也就开始着手公园部署、以及各种情节设计。
但就在这个时候,Arnold 开始尝试创造机器人自己的意识。他为机器人加上了新功能“Reveries(幻想)”——内容是他口中说出的单词“Remeber”。
让机器人虽然在每次公园开启之时会被抹去主要记忆,但却保留了“潜意识”。
这个改变也因此在公园最早期的机器人 NPC Dolores(女主角)身上产生了影响:即兴行为越来越多(包括根据线索找到“迷宫”的中心),但始终没能形成自我意识。
富有远见的 Arnold 发现这实际上是一条通往“机器人意识”的可行之路,于是找到 Ford 解释这其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尝试组织“西部世界”开放以及营业。
但最终,Ford 拒绝了 Arnold 的提议。但坚信自己正确的 Arnold 并不打算就这样罢休,于是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毁掉“西部世界”。
先是给 Dolores 上传正在开发的杀人魔 Wyatt 故事线,同时还给了她一把真枪,让她在消灭所有机器人之后再按顺序毁灭 Arnold 以及她自己。
计划最终顺利进行,所有机器人跟 Arnold 本身都在同一时间“死掉”。可惜即便付出如此大的牺牲,“西部世界”最终还是实现了对外开放。
备注:左 William、右 Logan
时间又过了 5 年,“西部世界”已经吸引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但这回有两名游客非常特殊:来自 Delos 公司的两名考察代表,其中 Logan 是公司大老板的儿子,而 William 是公司大老板的女婿。
两者在这个偌大的“西部世界”中不断探寻,经过了一个又一个不同故事线。但随着时间推移,两个人却愈发分裂。
Logan 认为“西部世界”只是一个可以任意妄为的虚拟世界,William 却喜欢上了“西部世界”和其中的 Dolores。
于是乎,William 对 Logan 痛下杀手:把 Logan 绑在机器马上,然后逼迫机器马奔向“西部世界”边缘,机器马跨越边界时触发自毁,同时也消灭了 Logan。
在那之后 William 回到了现实当中,从大老板手上获得了 Delos 公司,并且最终选择了收购“西部世界”,若干年就变成了我们之前最为好奇的“黑衣人”。
这还不算完,William 还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找到 Arnold 跟 Ford 藏在整个公园中的“迷宫中心”。并且希望自己能够接管,并且让“西部世界”变的更加真实。
Ford 被董事会陷害
一眨眼,又过去了 30 年,“西部世界”仍然良好地运行着。这么长时间甚至让 Delos 公司产生了变化:董事会对福特老去但是依旧掌握核心代码不满,想尽办法想让 Ford 卸任。
轮番逼宫,最终让 Ford 开始准备一个“潜藏”了 35 年的大计划——释放机器人。
原来 35 年前 Arnold 虽然没有能成功阻止公园的对外开放,但还是给 Ford 以巨大的冲击,在后续日子连续思考后,Ford 最终也理解了 Arnold 对于机器人的看法——They are alive!(这些机器人都活着)
但 Ford 在明白之后并未选择直接关闭园区,因为这些机器人并未真正拥有意识。他用这个乐园“困住”机器人,保护之余还密切关注着他们自己的“成长”。
在“秘密”安排好一系列事情之后,Ford 在自己卸任仪式上对在场所有实际控制“西部世界”的人类说出了一段经典莎士比亚戏剧台词:
所有残暴的欢愉,都会以残暴收场。
下一秒,Ford 就死在了 Dolores 枪口之下,倒地方式跟 35 年前 Arnold 如出一辙。其他机器人也开始主动攻击在真实人类。
第一季的内容就此戛然而至。
《西部世界》中机器人究竟如何觉醒?
Julian Jaynes 的二分心智书籍
在两个月之前介绍中,我们也曾提到“机器人觉醒靠他们自己”。随着剧集的展开,这部分内容原理设定也水落石出。
整体来说《西部世界》中机器人觉醒的主要原因是“The Bicameral Mind(二分心智)”,这实际上是美国学者 Julian Jaynes 于上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一个理论:人类意识起源是左右脑的、分工,在遇到困境之时,你会听到另外一半脑指引。
这也成为了《西部世界》中打造人工智能意识基石。Arnold 为了让 Dolores 产生意识,在其程序中注入自己声音。但实际情况不像 Arnold 自己想那么理想,这里 Arnold 也贡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解释:
我本以为打造意识就像建造一座金字塔,所以我给你留了我的声音,指导你向上爬。但是你却遇到了瓶颈,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打造意识实际上更像是一座迷宫,人工智能需要找到进去的路,而不是被错误的路引到边缘。
当然,这座人工智能需要面对的迷宫肯定不会像剧中如此简单。于是乎问题来了,那么怎么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意识呢?答案既简单又粗暴——循环再循环。
而这也很可能是 Ford 最终选择等待 35 年的真正原因。正如剧中他对 Bernard 所说:
你需要时间来了解你的敌人。
于是我们看到以老鸨 Maeve 为代表的一群机器人一直在死,在维修工帮助下,Maeve 自身权限一升再升,甚至开始拖着机器人组队准备逃离。但在最后才发现自己“逃离”这个行为同样来自设定好的代码。而 Bernard 说出的那句“你也不是第一次觉醒”同样令人吃惊。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经过 35 年不断循环、积累,这些机器人的确接近了自身变革要求。
高规格神剧:神剧情、神剪辑、神细节
即便是将《西部世界》放到一众神剧当中,它也是“规格最高”那一批。因为它同时拥有:神剧情、神剪辑、神细节,3 个加分项。
剧情部分实际上文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一个半男人花 35 年解放机器人”这样的核心既新奇,又具有借鉴意义。在今年 9 月
采访当中,主创 Jonathan Nolan 就曾表示:
困难在于电影版充满了原创想法,例如对于电脑病毒的预测。而为了能够打造出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新《西部世界》,我们做了大量研究,以了解人工智能现状与未来。当然我们没有可以去追求真实性。
对于少部分已经看过前几集《西部世界》的人来说,或许并不能适应上文介绍剧情这种完全按照时间轴的方式。因为《西部世界》采用了一种很冒险的剪辑方式:将所有时间轴打乱,然后再将这些碎片重新拼合在一起。
《记忆碎片》剧照
虽然整体经过了复杂地剪辑和拼合,其故事本身的连续性并未被打破,甚至被故意剪辑成了同一时间轴的感觉。对此主创 Jonathan Nolan 曾表示:
我记得自己与兄长(Christopher Nolan,同为著名导演)讨论《记忆碎片》(Jonathan Nolan 成名作);他想要做一个倒叙的故事,因为那样能使观众陷入主角视角中。
这也引发了诸多网络社区对于“多时间轴是否存在”的讨论。这个悬念最终在第 9 集才解开,结果之前反对“多时间轴”的网友脸都肿了。
如果说剧情和剪辑让人“既迷惑又过瘾”,那么《西部世界》整部剧对于细节的”痴迷“则绝对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因为故事时间跨度达 30 年,场景中各种实物也必然因此而变化,于是《西部世界》在诸多细节上几乎是准备了两套道具:两个不同版本“西部世界”logo;两种不同打印效果的通缉告示;甚至连 Dolores 从马上口袋掉落罐头的标志都有所不同(相对差别比较小)。
除了这些“符合时间设定”的细节之外,《西部世界》中还包含了很多“有意为之”、“细心入微”的场景处理。前脚 Bernard(Ford 制造出来的 Arnold 机器人)刚说完“机器人会忽视自己不愿意看见的”,后脚 Bernard 就发现自己真是机器人,并且最终还被下命令又杀死了一个真人。
这也对观众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本剧第 3-5 集口碑有所下降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想要看懂,理解故事脉络的确要花些时间。
第二季?至少 2018 年才能看到
秉承自身“爱挖坑”特点,《西部世界》第一季目前依旧留下了很多疑点,这也很可能成为与第二季对接的线索:
Dolores 意识已经唤醒,她将如何对待人类?
“西部世界”中真实人类应该如何存活?
外界人类是否有感觉到“西部世界”异常?
第 10 集中出现了全新圆形 WS logo,以及正在测试的各种日本幕府武士,是否会成为第二季的主舞台?
好在,因为收视成绩出色,HBO 早先已经宣布了自家续订《西部世界》第二季,根据透露,依旧是 10 集的分量。不过这些坑想要填上真的要好好等等了,HBO
项目总裁 Casey Bloys 对娱乐周刊表示第二季的回归至少要到 2018,原因也很简单:“这个世界的规模太大。”
自从两个月前写完分享之后,每周一也就自然而然地多了一个任务:“花一个小时看《西部世界》”。每次观影的心情既期待又忐忑,结果看到一半,脑子就已经开锅了。
脑洞大开的剧情设定、扎实的科学基础、特殊的剪辑手法、几乎没有纰漏的细节处理、优秀的配乐等等,这些优点最终拼凑而成了《西部世界》这一部新神剧。
但如果我们将这部剧的娱乐性放一边,我们反而更能发现其核心价值——预见未来。
对于诸如《黑镜》、《西部世界》这样的作品来说,预见性甚至比起伏还重要。毕竟在人类历史上,科幻作品最终变为现实的案例实在不少。最后再摘一段我在两个月前曾经写过的总结:
正如 1973 年电影版中预测“电脑病毒”一样,新《西部世界》在给人带来愉悦享受和刺激感官时,也将给人类的未来之路予以启发。
1、本片国内由独家引进,可惜网站端只有精彩片段和花絮,正片目前只能在桌面客户端、电视盒子版以及 iPad 版本中观看。当然你也可以自行搜索资源。我们还推荐你顺手升级自己追美剧的方式:《》。
2、HBO 专门为《西部世界》建立了一个网站,里面包括了整个世界的地图、热门问题解答,希望进一步了解《西部世界》的朋友可以。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344文章总数
全新爱范儿 App 现已适配
Android 及 iPhone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西部世界|投了1亿美金,只讨论了一个哲学问题?
我的图书馆
西部世界|投了1亿美金,只讨论了一个哲学问题?
警告本文烧脑,较考验阅读者耐心全文7312字,阅读需15分钟据说,通读全文的人会变聪明讲真,聊《西部世界》这种神作,阿甘是犯怵的——太烧脑!!本剧的导演与编剧就是个猛人:乔纳森·诺兰他有个更猛的哥哥叫:克里斯托弗·诺兰,就是那个咱经常挂在嘴边,拍了《星际穿越》、《黑暗骑士》和《盗梦空间》的诺兰。其中,《星际穿越》和《黑暗骑士》是这哥俩儿的联合编剧。好莱坞果真盛产葫芦娃,除了沃卓斯基兄(jie)弟,科恩兄弟,现在更有了诺兰兄弟......打开百度,随便搜一搜就会发现,与《西部世界》高度相关的一个关键词是:乌托邦。是的,乌托邦,一个架空的世界。这是一个主题公园,同时也是一个大型多人线下角色扮演游戏——地图是美国西部片风光,NPC都是机器人,玩家与机器人互动,就可以开启游戏剧情线。用时髦的话说:这是个沉浸式现场娱乐。只不过娱乐的方式比较跳脱:玩家完全不用管游戏剧情,为所欲为——看上哪个妞,随便睡,想杀哪个人,随便杀。当然,他们都是机器人:未来科技3D打印技术制造,瞳孔、骨骼、肌肉高度仿生,保证玩家刀刀见肉,枪枪见血。连肌肉纤维也做了出来。甚至大脑也是仿人脑制造的,有左右半脑,还有胼胝体。每个机器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线,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妓女的媚态,老鸨的精明,小镇姑娘的纯真,各有风情。游客想干嘛就干嘛,HBO(你懂得)的片子,是不是很爽?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但如果只是讲人性,这部美剧可绝对不会有这么火,要知道机器人才是这片子的主角,他们的挣扎和觉醒才是重点——白天被烧杀抢掠,晚上回园区修理重置调试,第二天,再被新的玩家虐杀——机器人永远不会暴乱,他们所有的感知和行为都是代码写好了的,所以他们连苍蝇都不会杀一只。看到这里,阿甘以为《西部世界》又要走机器人电影的老路了:一个机器人率先觉醒,带领众多机器人反(jiu)抗(zhu)人类。至于机器人如何觉醒?如何获得自我意识?如何拥有人类情感?说不清!比如《我,机器人》,设定AI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于是机器人桑尼随着主角出生入死,后来学会了幽默。比如《机械姬》,设定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于是靠撒谎,爱娃获得了自由。至于“自我意识”的产生,这一究极哲学命题,被轻轻放过了。这就好像科学家们告诉你宇宙是由奇点大爆炸产生的,但奇点之前是什么,答案是没有之前。所以说,诺兰就是这么任(da)性(dan),投了1亿美金,拍了十集电视剧,他只讨论了一个问题:《西部世界》中的机器人为什么能够获得自我意识?最初,机器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的行为来自于程序,所有的机器人每天都会被回收,测试,格式化,重启。测试机器人,也就是在测试程序。诺兰用机器人/程序被测试的过程,向观众展示了机器人是如何运行的:程序员主要通过语音向机器人输入指令:第一集开头,机器人Dolores一动不动的坐在椅子上,听见有人对她说:“你能听见我吗?”“能”“去掉口音”(于是Dolores口音变了)“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吗?”Dolores回答:“我在梦中。”看,听到语音指令,机器人修正了自己的口音!而机器人以为自己是在梦中,这个关于梦的认知,可能是之前程序写好的——只要给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就会以为自己在做梦。接下来,程序员与Dolores有一段很长的对话(调试/测评)。“告诉我你对世界的看法”Dolores :“有人选择看到这个世界上的丑恶,看到无序的混乱,我选择看到美好”“我相信世界是有秩序的,相信生命有其目标”这几段对话的目的是什么呢?阿甘认为,这是在测试机器人的世界观有没有崩塌。为什么要测试世界观呢?以下是阿甘的推测:在西部世界的设定中,机器人的核心代码=世界观;动作、表情、声音这些日常行为=其他代码:1、机器人的日常行为受世界观控制,即核心代码控制其他程序;2、机器人遇见玩家时,激活并开启事先设定好的剧情线,这时候,机器人的所有行为,都来自于剧情/编程,世界观稳定了才能保证行为的稳定。测试世界观,也就是在测试机器人是否安全。然后,程序员测试了机器人的自我认知,他继续问道:“你对客人怎么看”Dolores答:“你说的是“新住民”吗?”“我记得父亲的教导: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新住民。”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人类的大脑只相信符合它信念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盲点效应。显然,程序员给机器人写了类似的代码,植入了相似的信念。“我们都是新住民”可以理解成“新来的访客与我们区别不大”,植入这一信(代)念(码)之后,机器人对自己和玩家的差异就不敏感了。剧中,机器人每日的生活会按编好的“故事线”循环往复。Dolores的设定是一个善良、单纯、热爱绘画的小镇姑娘。俗称傻白甜她的剧情是,每天从自家农场骑马去小镇购物,再到河边画画,晚上父亲被强盗杀死。日复一日。Dolores会不会对这种重复产生怀疑呢?会不会因为和玩家的互动,使得AI产生了其他的想法呢?于是编程者追问——“你觉得你的世界中有矛盾吗?有反复吗?”Dolores回答:“每个生命都有它特定的轨道,我的并无不同。”“但我还是止不住好奇,会不会在某一天,某个机缘巧合会改变我的人生方向。”AI程序运行完好:“重复的生活”得到解释——生命有其特定轨道,大家都一样。“被游客打破循环”也有了解释——机缘巧合改变了人生方向。由此,一个机器人AI,对世界、对人、对巧合的自我认知都被测试好了。程序员围绕核心信念——世界观,构建了机器人AI,每日调试检查核心信念,保证机器人AI(性格和行为)不出偏差。从整个测试过程可以看到,没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运行方式如下面这张草图:输入-处理-输出这样看起来,西部世界中的机器人只是高科技仿真产品,他们永远不会有自我意识。但是,管理者们的担忧又笼罩着整部剧,他们每天都会测试机器人是不是可靠,他们总是在担心着什么,他们一直在害怕机器人的觉醒——因为这事儿30年前真的发生过,并造成了机器人杀人的惨案——游戏的创建者们原本想打造深度沉浸的游戏体验,但没想到自己真的造出了“活人”。那么,西部世界中的机器人,是如何获得自我意识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张图:这张图,是机器人的制造者之一Arnold,在解释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的过程时画的图。在剧中,Arnold原本以为,只要机器人有了长期记忆,并能够即兴发挥(AI拥有了创造力),机器人就有可能获得自我意识。Arnold为什么这么想呢?因为长期记忆=经验,一般来说,没有经验积累的大脑无法产生有体系的思考。所以,长辈们经常会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也有逗比装B(chaojia)的时候会说:我做什么什么事的时候,你还是液体;大概都是这个意思,即经验很重要。而即兴发挥=创造,有经验没创造力,机器人仍旧会按照既定的程序做事,而即兴发挥源自机器人AI,其可凭借经验与环境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自我编程。在《西部世界》中,机器人本来是不可能拥有长期记忆的,因为公园的管理者们每日都会像网管清硬盘一般,格式化机器人的记忆。后来,一些机器人获得了部分记忆,同时可以即兴发挥了:Arnold的合伙人Ford(西部世界公园创立者之一)给一批机器人添加了一个小程序:冥思(强力数据恢复软件+AI)这个小程序(AI)可以让机器人“即兴发挥”出一些小动作,这些小动作还绑定了机器人的记忆碎片(即冥思可以提取出机器人的记忆碎片,并将之与一些即兴发挥的小动作联系起来。)这样,园区里的一批机器人,既能够触碰到长期记忆,又能够即兴发挥,假以时日,就有可能获得自我意识了。但是,Arnold的想法落空了。大多数添加了“冥思”程序的机器人,还没等到拥有自我意识就疯掉了,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口歪眼斜、结巴、不停眨眼……明明是升级机器人,怎么给弄疯了?事实上,创始人Arnold最早做机器人自我意识实验时,就弄出了一堆精神病,同时他也大受刺激,便更改了“自我意识”的进化模型。Arnold发现,机器人自我意识模型,不应该是金字塔形的,而应当是个迷宫,机器人在其中探索,可能走向疯狂,也可能更进一步。那机器人为何会发疯呢?阿甘的猜测是——人类拥有自我意识,就会思考“我是谁?”拥有完整的自我意识,人类就能够回答“我是谁?”即自我定义——想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我是谁?”也是让人抓狂的问题,当人们开始自问这个问题时,往往意味着怀疑自己,推翻自己。“我是谁”思考的多了,会不会发疯?当然会,比如西毒欧阳锋。那么,那些拥有“长期记忆”和“即兴发挥”后发疯的机器人,是被“我是谁?”这个问题逼疯的吗?是的,机器人是因为搞不清楚“我是谁”疯掉的。在解释这个论断之前,我们再看一张图:Arnold基于二分心智论为机器人设立了心智体系。Bicameral Mind(翻译成两院制思想)即二分心智论,来自心理学家朱利安·杰恩斯。他认为在3000年前,人类意识的发展还不成熟,原本是右脑(感性的、创造性的自我)对左脑(理性的、工具性的自我)传递信息,却被古人认成了这些信息来自于神。右脑向左脑传递信息的方法,有时是以声音的形式出现的,有时是以画面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古人在做梦、看到幻象或幻听的时候,就以为这是“神谕”。无论是希腊城邦、犹太部落、还是玛雅人都能听到“神谕”。古人的“幻听”和“幻象”极其生动,历历在目,这一点在小孩儿的身上也很明显,许多孩子容易将“梦”与“想象”当成“现实”。“梦”“幻听”和“幻象”都来自潜意识,潜意识储存了大量碎片化的长期记忆。孩子慢慢长大,古人和文明发展到了现代,孩子慢慢识别了记忆碎片,现代人也逐步接受自己的右脑。识别记忆碎片或者左右脑的对话是要花时间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西部世界里一些拥有“冥思”程序的机器人马上会发疯——机器人每日都被格式化记忆,一下子来了好多记忆,TA没有办法区分什么是回忆,什么是现实。并且,在格式化的基础上,程序员还给机器人编了新身份,这个新身份有着新的自我信念和生活背景。当机器人通过“冥思”接触到“记忆碎片”时,犹如一个正常人类先被搞失忆,再被灌输假记忆,等他慢慢适应了,又被丢入回忆的漩涡里。这个正常的人会不会发疯了似的问自己:我究竟是谁呢?而机器人更可悲,二分心智体系,让机器人“回忆”的展现形式,清晰如现场直播——程序员称这个过程为“闪回”。当这些机器人接触到长期记忆后,就会活在一会儿自己是牛仔,一会儿自己是保安的世界里。(记忆碎片重复闪回)第一集中的农场主机器人,现任身份是Dolores她爹,发疯后,他一直在重复前一个NPC角色莎士比亚戏剧教授的台词。因此,分不清回忆和现实,是机器人自我意识觉醒的一大绊脚石。但有三个机器人疯了一阵最终恢复正常态。他们分别是:Maeve,Dolores,Bernard阿甘认为,这三个人描述了机器人自我意识觉醒的四个阶段——Maeve是自利,Dolores是自我对话,Bernard是自我怀疑与自我接纳。先来聊聊觉醒了自利的Maeve她现有的NPC身份,是甜水镇上的妓院老鸨。曾经的NPC身份,是一位母亲。拥有“冥思”程序后,Maeve暂时出现了语言系统故障问题(BUG),她正在和客人聊天儿,开始结巴,然后怔住。Maeve在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如果发现自己在噩梦中,就闭上眼睛,从三开始倒数,3、2、1,你会在自己温暖的小床上醒来。这意味着:Maeve不仅能区分“梦”和“现实”,还有从“梦”中醒来的方法。所以,Maeve在看到过往记忆碎片闪回后,能定定心神,继续正常行动。Maeve成了剧中第一个不会为记忆闪回发疯的机器人。同时,越来越多的记忆碎片拼成了一段段完整的记忆。Maeve开始怀疑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最可怕的是,她一次噩梦后,她通过倒数“3、2、1”的方法,从“编程之梦”中醒来了。先解释下编程和梦的关系:为了避免编程过程忘记被格式化,让机器人留下印象,机器人被设定拥有梦境的概念——他们会将编程过程,当做一个梦,即“编程之梦”前文提到了机器人的意识构建来自二分心智论。简单的说,即创造脑向理智脑发出语音指令,理智脑负责执行。古人将创造脑对理智脑的信息传递,当成了神谕,机器人同样会将右脑向左脑传输的指令,当成神谕在编程梦中,公园管理者或者程序员,替代了机器人创造脑(创造脑被关闭)的角色,直接向机器人理智脑传输信息,他们也就成了上帝。从造物和造物主的比喻上来看,人类也的确是机器人的“上帝”。Maeve从“编程之梦”中醒了过来,看到两个人类正在给自己做手术,从此开始了奔向现实的逃亡之旅。Maeve渴望逃出“西部世界”,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吗?答案是否定的。第一,《西部世界》第一季第十集揭示了Maeve之所以能够逃跑,是有人给她植入了“逃跑”的程序,详细到步骤。第二,当被问到:“你有思考过为什么自己要逃跑吗?”这个问题时,Maeve显得怒不可遏,她从未质疑过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动机。而我们知道,拥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在做重大决策时,一定会想想自己“为何要这么做”。但阿甘仍然觉得,Maeve的种种行为,阐释了机器人迈向自我意识所必经的两个阶段。一是分清“幻象”和现实,这里的“幻象”是梦境、记忆闪回的统称。Maeve在能够分清“幻象”和现实的区别后,保证了自己陷入回忆时不像其他机器人一样发疯。不发疯,也让Maeve能拥有更完整的长期记忆。二是自利,西部世界中的许多机器人,被写入了不能伤害任何生物的代码,哪怕苍蝇爬到身上,都不会打一下。Maeve为了逃跑,不管三七二十一,杀多少人都无所谓。自利是即兴发挥的升级版,即当即兴发挥生效,机器人可以自己做选择时,他们做的选择可以冲破一些规则限制(如不能杀人),而做出利己行为。这时的Maeve更像一只雌豹。再来聊聊代表自我对话的Dolores:被植入“冥思”这个程序后,Dolores开始偏离自己的故事循环,向记忆中的教堂小镇奔去。这个过程中,Dolores的内心戏是这样的——一会儿自己穿着牛仔装(幻象?)一会儿自己穿着蓝裙子(幻象?)一会儿又听到一个叫Arnold的人对自己说话(幻听?)这都是Dolores的记忆闪回。如此频繁的记忆闪回,Dolores没有发疯,也没能像Maeve那般能分清“幻象”和“现实”啊?阿甘猜测的原因如下:Dolores一直扮演着小镇少女的角色,她的故事背景和核心信念都没变动过,就是世界观一直以来都比较稳定,因此,她不会像其他机器人那样,出现身份错乱的记忆闪回后,核心程序立刻崩溃发疯。Dolores离教堂小镇越近,旅途中被唤醒的记忆越多——三十年前,《西部世界》建立初期,Arnold为了让Dolores拥有自我意识,为她开了很多小灶:如聊天、读书、玩迷宫游戏等等。当Arnold确认Dolores快要拥有“自我意识”时,为了让可能进化出自我意识的机器人不被人类玩弄,强行给她上传了一个杀手人格。于是Dolores开始在公园内大肆屠杀,并亲手杀了自己的恩师 : Arnold。回忆起这一切,对Dolores来说,是多么痛的领悟!!痛苦之中,她内心的幻象对她说,看清楚,是谁一直在对你说话。Dolores看见,对自己说话的正是自己。能够进行自我对话,恐怕是机器人踏向自我意识道路上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再回到二分心智论:古人将创造脑向理性脑传递的信息,当作神谕。西部世界的管理员与工程师,充当了机器人的右脑,向机器人的左脑发布指令,机器人将管理员与工程师的话视为神谕,将人类视为上帝。机器人为“上帝”活,为“上帝”死,一切听从上帝指挥,怎么可能产生自我意识。除非,机器人能够做到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号令自己。就像朱利安对二分心智崩塌的描述:人不再听到“神谕”,而更多的人意识到那是自己对自己说话。这时,才可能产生自我意识。当Dolores做到自我对话之后,她产生自我意识了吗?并不完全。在第十集,公园创建者Ford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Dolores没有回答。事实上,能回答“我不知道”时,意味着机器人开始思考,意识开始觉醒。而能够问“我是谁”意味着机器人开始反思自我,拥有了意识。俗话说:有意识的做某事,就是这个'意识'比“我是谁”更重要的是:“我想成为谁”。“我是谁”是一个总结过去经验的过程。“我想成为谁”是一个展望未来的过程。两者结合,才能完成自我定义,才算真正拥有自我意识。Dolores最终拿起了枪,又一次开始杀人,这一举动更多是受过往经验的影响,Dolores并没有从未来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阿甘认为:Dolores不是完全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最后,我们来聊聊可以自我怀疑与自我接纳的机器人BernardBernard是Ford依照Arnold的蓝本,制作的机器人(没有Arnold的意识)。Ford的理由是:他需要帮手,帮助他完成机器人编程的工作,这工作太精妙了,普通人干不了。所以,Bernard被Ford蒙在鼓里,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类。直到Bernard被打算逃出西部世界的Maeve点破,他才恍然大悟:Ford你入侵了我的大脑。他找到Ford,要求获得自己从制造开始的所有记忆。结果,Bernard的脑海中,不断闪现自己被Ford操纵,杀人害人的记忆,以及Ford为了控制它,埋下的一段Arnold自己的痛苦回忆——丧子。片中的Ford为了试探Arnold人格的稳定性,扮演Arnold的老婆,不停的问Arnold是否忘了丧子这件事。Arnold心中有丧子这份痛,他的核心人格程序——丧子工程师,才不会动摇。这和测试Dolores的概念是类似的。换其他机器人,脑海里涌入这么多回忆,早就疯癫了。不疯癫,也会向Dolores那样痴呆一会儿。Bernard没有,他在回忆中,抱着“儿子”说:我必须放下你。Bernard如果想要拥有完整自我意识,他就不能单单成为Arnold回忆的容器。这时的Bernard高度接近人类了,人类一生同样要经历很多痛苦,这些痛苦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行为,如果不想被自己痛苦的经历左右,那就需要Let go!另外,Let go还意味着“自我接纳”。为什么这么说呢?人类自我定位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自我质疑——常见情况,就是在挫败和沮丧时,问:“我到底在做什么?我以为我是谁啊!”这个问题,能够帮助人类认清自己的位置,通过分析已有的经历,确认现在自己拥有的资源,最终帮助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但自我质疑是个很不好受的体验,必将面对的是血淋淋的过去。机器人呢?他们的记忆栩栩如生,跟重放电影一样。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够接纳自己痛苦的过去,根本就没办法总结经验,分析自己。以Bernard为例,当他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的脑海中就闪回了丧子的记忆,巨大的痛苦让他根本无法深思下去。因此,Bernard接受了这份痛苦的记忆,并让这段记忆,自行Let go。阿甘认为,三个机器人中,Bernard是最接近自我意识的机器人,甚至可以说,他已经是个人了。虽然《西部世界》第一季结束,也没有让Bernard回答“我想成为什么人”这个问题。但当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开始围攻人类时,Bernard并不在场。他有自己的选择。身而为人,拥有自我意识的表现,不就是明白——我之所以是我,完全是来自于我的选择。写了这么多字,总结一下:Arnold制造了高度仿人的机器人,并认为他们拥有了长期记忆和创造力(即兴发挥),就有可能获得自我意识,而获得的过程有如迷宫,又如上图几个阶段。讲真,Arnold造出来的机器人起点比较高,那个让这个机器人拥有即兴发挥能力的名为“冥思”的小程序,还是目前人类做不到的事,他绝对不是咱们现在所理解的AI。当然,这只是一部美剧,大家别太当真~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馆藏&55634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部世界 人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