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 8400 和R7 1700相比之下 英语,哪个更好一点 主要是玩游戏

加载中,请稍后...
Intel 酷睿i5 8400
>> PART:DetailVer4/Part/Detail/RightTopic >>> -->
>> PART:DetailVer4/Part/Detail/RightParamRank >>> -->
>> PART:DetailVer4/Part/Detail/RightRelPk >>> -->
>> PART:DetailVer4/Part/Detail/RightHotTag >>> -->
>> PART:DetailVer4/Part/Detail/AboutManu >>> -->当前位置:版块 >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本帖最后由 Reanx 于
04:35 编辑
1.jpg (250.36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7 上传
好像第一次在论坛发硬件相关的hhh,其实2017年的其中一个计划就是装一台RYZEN主机,结果一不小心装了三台。
3.jpg (288.3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23 上传
所以这里就有机会拿散热器比较一下。
简明扼要:
1.九州风扇玄冰400& && &¥99
2.超频三东海X5/X6& &&&¥99
3.酷冷暴雪T400& && && &&&¥129(T400i为¥99)
它们是JD销量前三的百元风冷散热器。第四名销量好像不到第三的零头。
2.jpg (143.5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7 上传
以上三款99元的散热器进行统一对比:玄冰400:4热管 东海X5:5热管(3全管+2半管)T400:4热管均为12cm单风扇,6mm热管,均没有镀镍。细节对比:(细节优劣不如实际散热效果来的有意义)
4.jpg (319.35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32 上传
▲可以看到三者全都采用了热管直触的方式,在理论上均热板和CPU之间的缝隙会更小,热管削得再平也不免有空隙。
5.jpg (287.72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33 上传
▲玄冰400的底部,热管和平面之间的缝隙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些缝隙需要额外的硅脂来填充。热管弯折过早,给人在视觉上铝底座边缘有点翘出的错觉。
6.jpg (283.7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7 上传
▲在我看来,酷冷T400的底座明显要好一些,这里要胜于玄冰400。
7.jpg (300.45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7 上传
▲再看超频三东海X5,数据上是五热管,图示中有两根热管并不是完整的,属于3+2。但是底座确实有五根热管覆盖,至于效果留待烤机测试验证。
8.jpg (304.41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7 上传
▲根据我的肉眼判断,超频三东海X5的底座是做得最平整的,缝隙也控制的最好,在底座的细节上X5领先。
9.jpg (286.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7 上传
▲东海X5 和 玄冰400,在AM4平台的安装,依靠的是主板的原装底座和散热器自带的大力扣。而酷冷T400则分别为英特尔和AMD平台设计了金属扣具。即使不取出主板,直接在机箱内安装散热器,也只需要用一把稍长的螺丝刀拧紧扣具即可。而大力扣会受到空间的限制,把手伸进去也难以施展。
10.jpg (256.98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三种均采用了目前主流铝鳍片,这是一种兼顾散热效能和成本的一种选择。三款中只有东海X5有纯黑色顶盖,客观地讲我觉得东海X5在颜值上更胜一筹。其余两款都是铝色,表面有一层透明的镀膜来抗氧化,玄冰400顶盖颜色相比暴雪T400更加浅一点。
11.jpg (211.7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三款顶盖对比,可以看到三者热管排列是相似的,相互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
12.jpg (245.3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风扇扣具上,玄冰400和东海X5均为钢丝扣,把钢丝卡在鳍片沟槽里即可完成风扇的固定。——不同的是酷冷T400,它赠送了两个塑料扣具,将风扇用螺丝拧在塑料扣具上,从此安装风扇变得非常容易,只需要往里一按就可以完成。
13.jpg (295.66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如果是掏出主板装散热器,那么酷冷的T400的优势不明显。可一旦要在机箱内完成散热器的替换,那么T400的底板扣具和风扇扣具的优势实在是太大。拧螺丝的扣具可以避免安装大力扣挤手的问题,一体化的风扇扣具省却了钢丝扣找孔位的麻烦。这里可以说在扣具成本上T400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碾压另外二者的钢丝扣+大力扣。
14.jpg (356.8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36 上传
▲当然,虽然玄冰400和东海X5都采用了大力扣的安装方式,但散热器也为大力扣的安装做出了一些优化。
15.jpg (347.25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36 上传
▲二者都削减了一部分散热鳍片的规格,用以插入手指的时候避免被鳍片刮伤,毕竟用户的体验是第一位的,相比用户的安全,宁可削减散热面积(其实也缩减了一部分成本,但肯定不多)。
16.jpg (291.0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三款散热器的铝鳍片密度是不同的,其中玄冰400看起来最密集
17.jpg (465.83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37 上传
▲而视觉上,东海X5的散热鳍片密度最低。当然,依旧得看最终的散热效果。
18.jpg (397.0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这款是东海X5的铝底座,它的上方有多米诺骨牌一样的阵列,数量多,面积也大。这个结构应该是配合机箱风道来进行辅助散热,单散热器的12cm风扇吹不到它。
所以在机箱中东海X5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一些(理论上)但是此次测试是裸主板,没有环境风。这一块的效果如何也无从验证,只是顺带一提。酷冷T400也有类似的结构,不过留出的缝隙比较小,通风能力未必有X5理想(可以看上上图)。
再补充一R7 1700幽灵风扇&&Wraith Spire加上对Wraith Spire测试,是为了让这次的测试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到底原装散热器性能如何?有没有必要更换掉?我想看过数据之后你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且RYZEN7 1700标配的原装风扇是有RGB信仰灯的,这个就很了不起了处理器性能飙升的时代已经来临:百元散热器谁堪一战? ,现在B350主板支持调色的也是大把,就算主板不支持,它本身的灯控也会随着CPU的负载而变颜色。
19.jpg (239.5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这款风扇非常小巧,属于下压式的构造,工艺为铝挤压。风扇有两个AMD的LOGO,工作时顶端的LOGO会发出白光
20.jpg (254.95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Wraith Spire底部有预涂好的硅脂
21.jpg (186.8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除了风扇的四针温控线以外,还有一根灯控线,用来控制彩环的颜色。
22.jpg (261.02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39 上传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款AMD原装风扇的灯是的,底部有酷冷的商标,这里就不拆解了。
①这次测试我不用任何机箱,就是裸平台测试,且平台放置在钢化玻璃上。
②这次我采用同一块CPU——R7 1700盒装 并记录3.7GHz烤机、3.8Ghz烤机、3.9Ghz烤机三种情况。采用的测试项目是是单烤AIDA64 FPU,尽管这不是最严苛的烤机软件,但是日常使用CPU很难达到单烤FPU的程度。
③选择封闭空间里,空调稳定在26摄氏度。每次测试结束后关机冷却15分钟。进行下一次测试时将CPU擦干净,重新涂抹硅脂。避免落下“硅脂已干”这种话柄。
④所有散热器统一使用超频三GT1硅脂。
⑤统一选用PWM模式,低温低转速,高温高转速,敏感度40-50-70-80。关闭节能,风扇插主板主板同一个接口:CPU FAN
测试环节是单烤FPU,虽然这不是最最严苛的方式,但是平时使用很难达到FPU这种使用率。如果能在FPU中坚持下来,那么家用还是很轻松的。之所以选择3.7Ghz/3.8GHz/3.9GHz,因为3.7GHz是1700最高睿频,也是能耗和性能均衡的一个频率。
本次测试选择的电压借鉴了CHH的帖子《Ryzen-1700体质研究-----科学超频!》作者为ynqs ,在此表示感谢。从下表给出的参考数据中,可以看到超出了3.7Ghz的阈值后,功耗急剧升高,但是跑分提升却很少,所以理论上来说,睿频的3.7Ghz是R7 1700比较适合的一个高频位置。至于更高的频率,还是出于跑分的目的,在此次测试中,拉高频率纯粹是为了增加CPU的功耗,测试散热器的效能。
此次设定的电压也完全按照表中的来设置。
23.jpg (82.81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DSC05666 拷贝_副本.jpg (302.3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42 上传
前后进行了两次测试,换了两个平台。因为第一次测试发现流程有缺陷(黑狼有风扇自启停,显卡经常到50多度才开风扇,短时间内对上吹的散热器的数据可能造成影响),于是改用第二个平台测试。但是第一次测试获取的数据已经很详尽,大致的分数我心里也有数,故此减少了二测的时间。贴出来的数据都是平台二所得出,但部分照片来自平台一测试环节,个人力量有限,没有全拍,望周知。取值是RYZEN MASTER的数据,并增加了AIDA64作为对照,也就是CPU二极管的温度。
平台一:RYZEN7 1700 / MSI B350 PC MATE & ASUS B350 PLUS / 十铨 冥神DDR4 3000 8GB ×2 / 讯景RX480 4GB 黑狼 / 酷冷至尊 700W铜牌
24.jpg (336.33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8 上传
25.jpg (319.6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平台2:RYZEN7 1700 / ASUS B350 PLUS / 十铨 冥神DDR4 3000 8GB×2 / 七彩虹GTX1070 8GB UTOP /骨伽GX600 金牌
26.jpg (288.18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电源选用的是骨伽GX600 600W 半模组电源 80PLUS金牌认证,日系电容,也许会比较靠谱。
27.jpg (376.08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测试一、AMD RYZEN7 1700& &Wraith Spire& &原装散热器我把AMD原装散热放在第一位,因为我想用来做一个标杆,用直观地数据让玩家决定是否有升级散热器的必要。写下这行字的时候其实我心里也没谱。Wraith Spire同时作为:Ryzen 7 1700、Ryzen 5 1600与Ryzen 5 1500X盒装的自带散热器,设计TDP为95W,需要面对的RYZEN系列涵盖了物理四核、六核、八核三种规格,三项全能真的是好累啊 此次原装的 Wraith Spire 来源于板U套装里的盒装CPU。因为原装散热器和这些塔式散热器,在性能上肯定有差距,这里选择了3.2GHz、3.5GHz、3.7GHz来进行测试,如果感兴趣的可以回头看各个频率的性能差异。
29.jpg (397.78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44 上传
一 、 AMD Wraith Spire 3.2GHz 单烤FPU 温度:65.25℃
30.jpg (154.46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作为八颗物理核心的R7 1700,在3.2Ghz满载的情况下,性能大约是3.7GHz满载的82%。如果的你的应用环境吃不满,那么二者的表现是没差。举个日常应用的例子,3.2GHz的R7 1700,打LOL极地大乱斗的匹配,CPU的占用率大约是18%上下波动,距离满载还很远,事实上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即使是3.2GHz的1700,在很多场景下有巨量的富余。原装的Wraith Spire幽灵散热器在3.2G满载的情况下,温度达到65.25℃,说实话确实一般,但是考虑到有多款散热器使用的都是这一型号(有无RGB灯环的区别),如果压制四核心的1500X,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AMD Wraith Spire R7 + GHz 单烤FPU 温度:75.38℃
31.jpg (159.17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温度提高了10摄氏度,这个温度已经相对较高了。本次对幽灵散热器的测试就结束了,因为8个物理核心全都拉到3.7GHz,由于温度过高直接导致电脑黑屏重启,所以我的结论是原装的幽灵散热器很难压住全核心3.7GHz的R7 1700。
这也就是需要额外加购散热器的原因——至少也得安心地把睿频的性能给挖掘出来吧?(其实日常使用还是可以压住的,须知烤.机.和.日.常.使.用.完.全.是.两.种.概.念,不过没个好的散热器,跑分都跑不好也是事实)
测试二、九州风神 玄冰400 散热器 单风扇四热管
第二个选是 九州风神玄冰400,在测试之前我很担心应验了那句老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正因为用户多,所以我比较关心它的表现。不过好在测试温度不是PK写作文,还要看阅卷老师的心情,这里一切凭实力说话。
32.jpg (417.83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47 上传
九州风神 玄冰400 + R7 GHz 单烤FPU:62.5℃
33.jpg (132.1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一开始就决定用最高睿频来进行烤机测试,这个温度比原装散热压3.2Ghz还低,要知道这两个频率之间的功耗差距是很大的。值得注意的是,PWM模式下兼顾了散热和静音效果,后边这几款散热器其实都没有达到最大的散热效率。是主板“认为”,把温度压在这个程度就合适了,不需要进一步降低,因为这块主板在智能模式下,阶梯抬升的门槛应该70℃。不过在实际测试的时候,温控墙的作用并不明显,感觉散热器一直是全力在工作的。
九州风神 玄冰400 + R7 GHz 单烤FPU:71℃
超过3.7G这个阈值之后,R7 1700的提升不明显,但是功耗的显著增加,由此产生的是CPU的温度也在升高。
34.jpg (156.2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九州风神 玄冰400 + R7 GHz 单烤FPU:81.63℃
35.jpg (158.56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最终3.9GHz烤机的成绩是81.63℃,嗯,基本也就是主板启动温控保护——黑屏的边缘了。这个时候的风扇噪音也达到最大。
最终的分贝数54,当然在机箱里声音会小很多。测试三、酷冷至尊 暴雪T400 散热器 单风扇4热管对于酷冷,唉也没有特别想说的,不过在散热器领域,酷冷的产品线其实铺得不算很开,主要还是走中高端为主,水冷的产品线增加得倒是很快,但是酷冷至尊近两年似乎对风冷没有怎么上心过。但是T400出得比玄冰400晚很多,虽然有些小改动,但是我大胆预测后出的T400比玄冰400有一点小优势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曾经我们为RX480的性能欢呼,然后老黄以精准的刀法,后发GTX1060 6GB,在不少跑分软件上小胜RX480一点点,加上水军一叫嚣,导致舆论说AMD又要卖大楼了。所以说嘛,只有有心去竞争,出的晚肯定有一点优势。
36.jpg (203.9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首先我将CPU表面擦干净,重新上一次硅脂(所有测试过程都严格执行这一环节)
37.jpg (353.52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50 上传
酷冷至尊 暴雪T400 + R7 GHz 单烤FPU 温度:66.63℃
38.jpg (167.12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相比玄冰400的62.5℃,酷冷的T400的 表现确实有点糟糕,温度高了4℃。不过这时候我还是宁愿往PWM的温度墙去考虑。虽然按照转速白封闭而言都是一致的。
酷冷至尊 暴雪T400 + R7 GHz 单烤FPU 温度:72.13℃
39.jpg (147.7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接下来是3.8GHz烤机,比起玄冰400的71℃,这次的差距确实有缩小,控制在1℃左右,我稍微能接受一点了。
酷冷至尊 暴雪T400 + R7 GHz 单烤FPU& &测试失败 在1.3V的电压下,R7 1700八个物理核心全都拉到3.9GHz,在烤机10秒后,由于温度高于温控保护,平台选择关机。启动温控保护条件是瞬时85℃,应该是因为大幅度超出了设定的TDP,导致温度陡高。这里就体现了超频烤机的残酷性。有时候别小看2到3℃的差距,在特定的情况就是亮机和黑屏的区别。
这里只能对酷冷T400表示遗憾。3.9GHz的测试未通过。不知道DC模式下能不能过。
测试四、超频三 东海X5&&单风扇 五热管 散热器
其实我本来看准了玄冰400出得早,思忖着把它当开胃菜,就把它放在第一位,让“后生们”踩着它的尸体上去,结果出乎我的预料,酷冷直接折戟。玄冰400宝刀未老,在经历了酷冷T400的饮恨之后,我对超频三 东海X5的表现其实也不甚乐观。 我没有散热面积的数据,但是鳍片的间隙看着比较大。这三款散热器在我看来,东海X5在颜值和细节上还是领先的(另外两款在外观上确实平平无奇),但我生怕它是样子货。 当然,我单方面唱衰也没有意义,具体成绩还是得跑过才知道。
40.jpg (383.3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超频三 东海X5 + R7 GHz FPU单烤FPU 温度:62.5℃
41.jpg (170.54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成绩出乎意料的好,至少甩掉了样子货的帽子。
超频三 东海X5 + R7 GHz FPU单烤FPU 温度:69℃
42.jpg (172.99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如果3.7GHz还可以有PWM因素的话,3.8GHz的略强于玄冰400,说明东海X5绝对是一款有实力的散热器。超频三 东海X5 + R7 GHz FPU单烤FPU 温度:81.63℃
43.jpg (184.06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3.9GHz烤机,同样是81.63℃,这就很奇妙了,和玄冰400完全相同,这就是所谓的伯仲之间了吧。
QQ截图29.jpg (44.78 KB, 下载次数: 0)
【真的Gay】压R7 1700 OC足够么?三款百元风冷横评!
02:19 上传
尽管酷冷在以上三款中,拥有最好的扣具,但是散热器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散热效果。如果是压一些TDP不高的CPU,譬如i5 7500、i5 4590等CPU,那么选择酷冷T400也无不可,绝对压得住。(截至发文前,我发现酷冷T400i便宜了十元,变成了89元,别小看这十元,它也许就是... ...咳咳 )但是在面对功耗为150W-170W,甚至200W的情况下,T400的劣势会变得比较明显。尤其是3.9GHz烤机的情况,直接导致高温保护黑屏。与此相比,玄冰400和和超频三 东海X5表现难分上下(在一测的时候东海领先细微的温度)。我觉得如果真的要追求强大的散热效能,预算又不是很高,可以考虑这两款百元散热器。
PS:本周末会补上DC模式的测试图和表格
发烧值 +32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 Reanx扶起摔倒的老人,值得称赞奖励5 元 发烧值.之后被讹诈损失5 元 发烧值.
1700真乃神器,反人类400温度表现都不错
上次问你了不了解硬件。。。事实是你果然深藏不露&
[]: 蜡笔小丸子的母亲问蜡笔小丸子:你怎么不开心!蜡笔小丸子大哭说:我只想要我价值4 元 发烧值的滑板鞋!
哇,这个厉害了,很有指导意义
给力给力,玄冰的扣具要升级了
今年几个散热大厂都在折腾rgb灯光,散热性能都没怎么去折腾
确实是这样。
硬哥你换个角度想,其实散热器的性能已经做得很给力了,如果想要机箱RGB,最便宜的方案就是机箱和散热器了。
RGB内存条,按照现在的行情我想都不敢想。RGB显卡,除了铭瑄这种的,别的都不便宜。至于&
给力给力,玄冰的扣具要升级了
今年几个散热大厂都在折腾rgb灯光,散热性能都没怎么去折腾
确实是这样。
硬哥你换个角度想,其实散热器的性能已经做得很给力了,如果想要机箱RGB,最便宜的方案就是机箱和散热器了。
RGB内存条,按照现在的行情我想都不敢想。RGB显卡,除了铭瑄这种的,别的都不便宜。至于支持RGB主板,X370 、X299等等,也是可怕。
还是玩RGB散热器吧哈哈
1700真乃神器,反人类400温度表现都不错
上次问你了不了解硬件。。。事实是你果然深藏不露
刚发现你的定制键帽&
上次问你了不了解硬件。。。事实是你果然深藏不露
刚发现你的定制键帽
Powered by游戏平台怎么选,R7 1700与i7-7700K对比测试
  虽然近来士气正盛,在高端CPU市场成功与Intel打成平手,松了一口气。但在显卡市场,这头老虎显然要比Intel凶狠得多。传言AMD将在四、五月份推出Vega显卡与NVIDIA一较高下,无奈黄掌门先发制人,祭出了GTX 1080 Ti大杀四方,成功抢占高地,又令小弟GTX 1080 亲自出征,围剿敌方小兵。这一招黄氏独门刀法,直打得A军阵营叫苦连天!  在A卡阵营未能有绝世高手登临战场之前,阵营显然立于不败之地。GTX 1080 Ti作为带头大哥,自然备受玩家追捧。而刚刚打成平手的AMD和Intel,能否俘获GTX 1080 Ti的芳心,成为骄子的最佳拍档,是玩家近期最为关心的问题。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决定亲自上手测试,对比GTX 1080 Ti在两个平台上的具体表现。为保测试结果更接近普通玩家的真实使用场景,我们对平台均不做超频处理。测试平台一览  Intel的CPU选用的是i7-7700k,对应的AMD选用的是同价位的Ryzen 1700,主板分别来自的Z270 GAMING M7 和 CROSSHAIR VI HERO。除此之外,其他硬件都是同一套,分别为GTX 1080 Ti Founders Edition显卡,影驰 GAMER DDR4 8G*2内存,影驰 铁甲战将 240 SSD。  为保测试结果因为本次测试主要是考验显卡在各平台上的表现,所以我们的测试项目主要是针对显卡,首先进行的是3DMark 的跑分测试。  通过结果对比,我们很难说这两者谁能更胜一筹。在三项测试中,R7 平台以100多分的微弱优势拿下了Fire Strike Extreme和Fire Strike Ultra。而Time Spy中i7-7700K+Z270平台却又反超了250分之多。  在古墓丽影的benchmark测试中,我们开启了最高特效,并勾选了DX12选项。从结果来看,i7-7700K+Z270平台在3种分辨率下均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1080P分辨率下,差距拉开了25帧之多。  《幽灵行动:荒野》作为新晋的显卡杀手,自然被我们用来测试一番。可以看到,在3种分辨率下,两个平台的差距极其微小,可以说是战成平手。  虽然用这种高端平台玩有点大材小用,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正是在这样折腾电脑的吗。所以,最后我们还进行了《守望先锋》的对比测试。在4K和2K分辨率下,R7 平台有较小优势,而1080P分辨率下i7-7700K+Z270平台又扳回一局。  测试环节至此告一段落,虽然在《古墓丽影:崛起》单项测试中,i7-7700K+Z270平台拿到3连胜,但从整体来看,我们依然认为这两个平台战成平手。作为i7-7700K对应的竞品,R7 1700这次的表现令人满意。  而作为一个普通玩家,你会选择如何搭配自己的游戏平台呢?前往A、B站收看我们最新一期的《影驰情报局》,告诉我们你的想法,我们将从评论中抽取一名幸运观众,送出一片价值549元的影驰铁甲战将 240 SSD一片。  A站:   B站: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i5 8400和i7 7700性能上有什么差异?_百度知道
i5 8400和i7 7700性能上有什么差异?
I5 T 全核睿频3.8G,I7 T 全核睿频3.9(那个4.2单核睿频可以直接无视),单线程性能8400弱一点点,几乎可以忽略,多线程8400强一点点,5%-10%的样子,不过超线程在部分游戏里会起反作用,所以6C6T更实用。价格方面,I5 8400散片只要¥散片还要¥1800左右,差价¥400多。Z370最便宜的华擎Z370M-PRO4京东也只要¥779,左右B250依然贵200,而且Z370供电、扩展和升级潜力都远胜于B250。与对手的对比,/1600X游戏还能强一点,多线程差一点,适合游戏玩家使用,性价比方面差距不大。7700的对手可是R7 1700,即便单线程还能有一点点优势.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比之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