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扩建地下宝库 地下宝库有多少件国宝档案 故宫

故宫地下宝藏曝光,数不清的稀世珍宝!
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今天我们不是欣赏她有多么好看
而是看看故宫博物院有多少宝贝
都知道故宫是全国最大的博物馆
里面的展品件件都是国宝
这样的宝贝太多了
故宫光房屋就有980多幢,房间有8703间
但藏品可是有180多万件
这么点地方怎么可能摆得下
而实际上展出的文物
只有几万件
才占全部藏品的1%
地上摆不下,那就干脆摆地下
其实故宫还有地下文物库
那里面的东西
随便一件就可以买个海岛
但其实没什么人知道
慈禧最喜爱的翡翠
价值3000万
这是翡翠石头雕琢出來的?
这两根看上去像是
绳子缠在一起
其实也是翡翠打造出来的
这一块原本是10公斤重的
老坑种翡翠原石
硬是被雕琢成了
一片片悬空的兰花
再来看——
这可是皇帝的专用酒杯
在清代被视为镇国之宝
而这只芙蓉石材质的茶杯
世上仅此1只,估值过亿
吓得我茶都不敢喝了
康熙拿来搁墨的墨床
皇后的朝冠
我就想问问你重不重
当年的白玉
随便拿来做杯子
做扇子也要用白玉
连梳子都是白玉
但故宫里面的白玉
应该还是没有白菜多
故宫还有白菜?
对,不信你看
这些都是玉雕白菜:
也有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但可惜的是最有名的白菜
被蒋介石带去了台湾:
直到现在他们俩还是
台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也算是白菜家族的台湾兄弟吧
其实还有一大堆被“荒弃”
在地宫里的小东西很难见到:
比如说当年的碟子、杯子
慈禧当年的麻将:
当年的澡盆:
当年贵妃的凤冠:
乾隆的书柜:
皇帝大婚的喜轿:
这些东西实在是难见
故宫文物有180多万件
就算每年展出1万多件
不重样的看全
这都还没算在
日本博物馆里的
这些中国文物:
现在拍卖市场上
1件精品动辄上亿
就算1件价值100万
这180多万件藏品
应该也能购买几个岛国了
去年,故宫又开放了四个区域
开放面积达到了65%
相信终有一天
故宫地下宝库的面貌
将彻底展现在世人面前
前一阵,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说今后会开放越来越多的
想想就很期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正文
故宫扩建地下宝库 20年来地库最大扩建工程
故宫地下文物库房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地下文物库房,起初便在结构上确保了防水、防潮和防火的功效。近日,故宫扩建地下宝库,据说有6成文物入地保存。一起看看吧。
昨天,在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实施5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地下库房改造及通道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故宫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下文物库房扩建工程。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将在故宫原一期、二期地库之间加建面积8285平方米的地库,使地库建筑总规模达到29073平方米,较原先扩大近40%。同时,工程还将建设地库至“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即文物医院)地下连接通道。整个工程计划2020年12月竣工。揭秘1 地下文物库房为何扩容?故宫当前共收藏186万件文物,近一半仍存放在古建筑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目前使用的一期、二期地库内储存约97万件院藏文物,仍有80多万件文物存放在地面文物古建筑库房内。而古建筑的温湿度控制难度大,不利于文物的保存,故宫计划让尽量多的文物“入地”。单霁翔介绍,新库房投入使用后,文物的储存数量将增加到110万件左右。这一数量相当于故宫收藏文物总数的60%。值得一提的是,故宫也将采取其他方式让地面库房中的文物“活起来”。例如,今年5月,故宫将建成开放常设展馆“家具馆”,让原先放在库房中的大量明清家具亮相。故宫四个角楼中保存的大量书版,也将通过展览、体验等方式面向公众。 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更迭,20余年前建设的文物库房也急需技术升级。单霁翔举例说,受当时技术制约,所有不同类别和质地的文物藏品,只能处在同样的温湿度环境中,无法对不同藏品进行温湿度分区控制,此次工程将解决这一问题。此次工程中的“地下通道”部分,则将在文物地库和文物医院之间建设一条恒温恒湿的走廊。文物修复者在库房和“医院”之间转移文物时,不再需要回到地上,从而减少环境对文物造成的潜在破坏。揭秘2 新地库如何保护百万件国宝?记者从故宫了解到,此次地下库房改造工程将破解多个故宫库房的“痛点”。首先,该工程将大幅扩大地下库房的容量,解决地下库房储存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步减少地面文物库房规模,从而更加确保文物安全。其次,该工程将完善地下库房结构,消除地下库房潜存的渗漏等安全隐患。工程在建新库房的同时,还将通过建设温湿度分区调控,改善现有一、二期地下库房内温度统一的现状,实现不同文物按照特性进行不同的温湿度控制。此项打造地下“国家宝藏”的工程,具有相当的难度。据设计方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源介绍,此工程地段重要、技术复杂,该公司2014年中标,经过3年半的研究、设计和审批,才付诸实施。单霁翔介绍,2018年是“平安故宫”工程后半程的关键一年。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即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时,基本实现故宫博物院进入安全稳定的健康状态,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迈进世界一流博物馆行列。  20年来地库最大扩建工程此次是故宫20年来规模最大的地下库房扩建工程。故宫博物院一期地库建于1987年至1991年,面积约4818平方米。二期地库建于1993年至1997年,建筑面积15970平方米。历史资料显示,原先故宫文物库房大多利用古建筑,门窗不严、室内潮湿、条件简陋,无法适应藏品保管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因此故宫于上世纪80年代启动地下文物库房的规划。故宫地下文物库房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地下文物库房,起初便在结构上确保了防水、防潮和防火的功效。库内各房间设有温湿度检测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监视与报警系统和通风系统,使文物藏品处于恒温、恒湿、安全、可靠的储藏环境中。
今年2月份,央视记者根据群众的举报,称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沟里村三维集团往村里倾倒废渣严重污染环境。记者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来到当地进行暗访,不料,遭到当地村干部威胁和扣押。近日,央视曝光了该事件后,山西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陶渊明,就想起了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是陶渊明后人做主播月入百万的新闻,据说这个主播叫有声的紫襟,他在微博上粉丝很高。那么有声的紫襟是怎么走向播音呢?
在各处景点总能遇上一些素质低下的游客,不在景点处刻画留下痕迹,就好似自己吃亏了一般。这不,清华大学将于本月下旬迎来107岁生日,因此近期正在例行完成校园纪念物的清洗和修复,重新描金日晷的工作就是其中之一。结果经发,日晷再度遭到恶意涂刻,英文“L”被改成“E”,实在可恶至极。
4月17日,故宫博物馆正式启动地下库房改造,那么故宫库房改造前和改造后将会有哪些变化呢?据悉,库房改造后将实现温湿度分区调控,并且将增大地下库房的储藏面积,具体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看直播玩手机,因为看买礼物打赏女主播的事件经常发生,这不,近日,八岁男孩花8万打赏主播的事件就引发无数人的关注,据说这名男子的妈妈最会追回血汗钱了,但是小孩子玩手机父母真的要好好的教育了。不然容易出事。
4月15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当天有专家介绍称,如今胃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并表示不良生活习惯是根本原因,建议高危人群45岁后及时做胃镜筛查。下面不妨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胃癌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吧!
近日,美国费城一家星巴克经理因涉嫌种族歧视被解雇。昨日,星巴克公司宣布将关闭全美约8000家门店,对员工进行“反种族歧视”培训,详细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前说到胃癌,那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因肠胃不好,因此会患的癌症。然而,专家们近年来统计发现,如今胃癌却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而原因则是因为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尤其,对于烟酒大量消耗者而言,患胃癌的概率更加大。下面一起去了解详细情况吧!
4月17日傍晚,云南楚雄骤遭到蚕豆大冰雹袭击,持续时间长达20分钟。据悉,冰雹过后,地面堆积出了一层雪。那么此次冰雹突袭是否造成人员伤亡?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今很多学生都被家长送去读培训学校,但其实有些培训学校并不正规,老师素质更是差,体罚学生是小事,有的甚至闹出人命。这不,日前济南一培训学校就再度发生学生伤害致死案件。如今2名涉案教员被拘调查,而学校也已经被责令停办。
12345678910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故宫扩建地下“宝库” 6成文物入地保存
昨日,故宫正式启动地下库房改造和通道工程。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天,在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实施5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地下库房改造及通道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故宫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下文物库房扩建工程。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将在故宫原一期、二期地库之间加建面积8285平方米的地库,使地库建筑总规模达到29073平方米,较原先扩大近40%。同时,工程还将建设地库至“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即文物医院)地下连接通道。整个工程计划2020年12月竣工。
  揭秘1 地下文物库房为何扩容?
  故宫当前共186万件文物,近一半仍存放在古建筑中。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目前使用的一期、二期地库内储存约97万件院藏文物,仍有80多万件文物存放在地面文物古建筑库房内。而古建筑的温湿度控制难度大,不利于文物的保存,故宫计划让尽量多的文物“入地”。
  单霁翔介绍,新库房投入使用后,文物的储存数量将增加到110万件左右。这一数量相当于故宫收藏文物总数的60%。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也将采取其他方式让地面库房中的文物“活起来”。例如,今年5月,故宫将建成开放常设展馆“家具馆”,让原先放在库房中的大量明清家具亮相。故宫四个角楼中保存的大量书版,也将通过展览、体验等方式面向公众。
  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更迭,20余年前建设的文物库房也急需技术升级。
  单霁翔举例说,受当时技术制约,所有不同类别和质地的文物藏品,只能处在同样的温湿度环境中,无法对不同藏品进行温湿度分区控制,此次工程将解决这一问题。
  此次工程中的“地下通道”部分,则将在文物地库和文物医院之间建设一条恒温恒湿的走廊。文物修复者在库房和“医院”之间转移文物时,不再需要回到地上,从而减少环境对文物造成的潜在破坏。
  揭秘2 新地库如何保护百万件国宝?
  记者从故宫了解到,此次地下库房改造工程将破解多个故宫库房的“痛点”。
  首先,该工程将大幅扩大地下库房的容量,解决地下库房储存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步减少地面文物库房规模,从而更加确保文物安全。
  其次,该工程将完善地下库房结构,消除地下库房潜存的渗漏等安全隐患。
  工程在建新库房的同时,还将通过建设温湿度分区调控,改善现有一、二期地下库房内温度统一的现状,实现不同文物按照特性进行不同的温湿度控制。
  此项打造地下“国家宝藏”的工程,具有相当的难度。据设计方(,)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源介绍,此工程地段重要、技术复杂,该公司2014年中标,经过3年半的研究、设计和审批,才付诸实施。
  单霁翔介绍,2018年是“平安故宫”工程后半程的关键一年。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即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时,基本实现故宫博物院进入安全稳定的健康状态,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迈进世界一流博物馆行列。
  背景链接
  20年来地库最大扩建工程
  此次是故宫20年来规模最大的地下库房扩建工程。
  故宫博物院一期地库建于1987年至1991年,面积约4818平方米。二期地库建于1993年至1997年,建筑面积15970平方米。
  历史资料显示,原先故宫文物库房大多利用古建筑,门窗不严、室内潮湿、条件简陋,无法适应藏品保管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因此故宫于上世纪80年代启动地下文物库房的规划。
  故宫地下文物库房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地下文物库房,起初便在结构上确保了防水、防潮和防火的功效。库内各房间设有温湿度检测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监视与报警系统和通风系统,使文物藏品处于恒温、恒湿、安全、可靠的储藏环境中。
  新京报记者 倪伟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想了解更多关于《故宫扩建地下“宝库” 6成文物入地保存》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故宫扩建地下宝库 新地库如何保护百万件国宝?_股城网
故宫扩建地下宝库 新地库如何保护百万件国宝?
发布:股城热点
根据媒体报道,故宫扩建地下宝库工程在昨日正式启动,这将是故宫地下宝库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建。据悉,此次故宫扩建地下宝库,将扩建40%,加建面积8285平方米。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细节吧!故宫地下宝库将修建
昨天,在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实施5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地下库房改造及通道工程”正式启动,此次故宫扩建地下宝库。这是故宫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下文物库房扩建工程。了解到,该工程将在故宫原一期、二期地库之间加建面积8285平方米的地库,使地库建筑总规模达到29073平方米,较原先扩大近40%。同时,工程还将建设地库至“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即文物医院)地下连接通道。整个工程计划2020年12月竣工。
地下文物库房为何扩容?
故宫当前共收藏186万件文物,近一半仍存放在古建筑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目前使用的一期、二期地库内储存约97万件院藏文物,仍有80多万件文物存放在地面文物古建筑库房内。而古的温湿度控制难度大,不利于文物的保存,故宫计划让尽量多的文物“入地”。
单霁翔介绍,新库房投入使用后,文物的储存数量将增加到110万件左右。这一数量相当于故宫收藏文物总数的60%。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也将采取其他方式让地面库房中的文物“活起来”。例如,今年5月,故宫将建成开放常设展馆“馆”,让原先放在库房中的大量明清家具亮相。故宫四个角楼中保存的大量书版,也将通过展览、体验等方式面向公众。
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更迭,20余年前建设的文物库房也急需技术升级。
单霁翔举例说,受当时技术制约,所有不同类别和质地的文物藏品,只能处在同样的温湿度环境中,无法对不同藏品进行温湿度分区控制,此次工程将解决这一问题。
此次工程中的“地下通道”部分,则将在文物地库和文物医院之间建设一条恒温恒湿的走廊。文物修复者在库房和“”之间转移文物时,不再需要回到地上,从而减少环境对文物造成的潜在破坏。
新地库如何保护百万件国宝?
记者从故宫了解到,此次故宫扩建地下宝库,将破解多个故宫库房的“痛点”。
首先,该工程将大幅扩大地下库房的容量,解决地下库房储存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步减少地面文物库房规模,从而更加确保文物安全。
其次,该工程将完善地下库房结构,消除地下库房潜存的渗漏等安全隐患。
工程在建新库房的同时,还将通过建设温湿度分区调控,改善现有一、二期地下库房内温度统一的现状,实现不同文物按照特性进行不同的温湿度控制。
此项打造地下“宝藏”的工程,具有相当的难度。据设计方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源介绍,此工程地段重要、技术复杂,该公司2014年中标,经过3年半的研究、设计和审批,才付诸实施。
单霁翔介绍,2018年是“平安”工程后半程的关键一年。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即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时,基本实现故宫博物院进入安全稳定的状态,全面提升管理和水平,迈进世界一流博物馆行列。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一期地库建于1987年至1991年,面积约4818平方米,二期地库建于1993年至1997年,建筑面积15970平方米。受当时技术制约,所有不同类别和质地的文物藏品,只能处在同样的温湿度环境中,无法对不同藏品进行温湿度分区控制。站长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宫国宝南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