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腾的龙是不是角龙,沧龙吃了暴虐霸王龙,霸王龙,甲龙,蛇颈龙等恐龙的结合体

  恐龙,使爬行动物达到最鼎盛。这个超过1000个成员的庞大族群,称霸地球大陆近1.6亿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恐龙家族"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地球的恐龙时代
  恐龙,使爬行动物达到最鼎盛。这个超过1000个成员的庞大族群,称霸地球大陆近1.6亿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恐龙家族在6500万年前以一种至今仍无法确定的方式突然整体性消亡,更令其充满神秘色彩。自19世纪初恐龙被一步步发掘以来,有关恐龙世界的种种研究、猜想,乃至以其为素材的文艺创作,无不吸引着人们的巨大关注。那么恐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们的世界究竟隐藏着哪些奇妙的东西?让我们跟随科学家们探索的脚步去看个究竟吧。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5794959.htm  生命起源于海洋。最早的生命是单细胞生物,再由单细胞生物进化成多细胞生物,比如三叶虫、水母蠕虫等。在4.4亿年前,出现了鱼类。3.62亿年前,鱼类中的一些种类告别了海洋,走向了陆地,这就是两栖动物。它们分为两支,一支进化成了现在的两栖类,另一支则进化成了爬行类。爬行类又分化成四个亚纲,缺孔亚纲、下孔亚纲、双孔亚纲、无孔亚纲,其中双孔亚纲中的祖龙类进化成了恐龙。它们有的匍匐前进,有的则发展出半匍匐的站姿和可旋转的踝关节。那些带有可旋转脚踝的不完全进化的祖龙进化成了小型的、能两足站立的祖龙,例如宠物猫大小的兔鳄。再由这些祖龙进化成最早的恐龙,如始盗龙、艾雷拉龙等。   包括南极大陆在内的所有大陆目前都发现了恐龙化石,证明恐龙曾广泛分布在陆地的各个角落。目前还没有发现恐龙生活在天空和海洋中的证据,我们印象中的在天空中飞翔的翼龙和在海洋中游弋的蛇颈龙,其实都不是恐龙,它们只是恐龙的原始近亲。但有一些恐龙可以在天空中滑翔,也有一些可以游泳,但本质上都是陆生的。   虽然恐龙被发现近200年,但人们对恐龙的了解尚不完全,毕竟仅仅通过化石研究这个已经完全灭绝几千万年的庞大种群难度很大。迄今为止发现并命名的恐龙种类约有1000多种,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目还要不断增加。   世界公认的恐龙分类方法是由英国解刨学家哈利?西里1887年提出的,他将恐龙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两大部分。蜥臀目恐龙的腰带呈放射状,坐骨、耻骨和肠骨各朝不同的方向,与现在的蜥蜴很像。鸟臀目恐龙和小部分蜥臀目恐龙的坐骨、耻骨和平行,并向后弯斜,与现代鸟类相似。蜥臀目恐龙又分为蜥脚类和兽脚类,鸟臀类恐龙则分为鸟脚类、肿头龙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角龙类等。   所有的肉食性恐龙都属于兽脚类恐龙,如大名鼎鼎的霸王龙、异特龙、恐爪龙等。但兽脚类恐龙中有一小部分是植食性或杂食性,如镰刀龙、慢龙等。它们足具三指(有些早期的种类指的数量多于三个),前肢短小,后肢粗壮,股骨比胫骨短,尾部粗壮,双足行走。头骨高、扁,鼻骨拉长,鼻孔靠前,下颚发达,齿列比颚关节低。   蜥脚类恐龙鼎盛于侏罗纪。它们头骨较小,脖子细长,鼻孔位于头顶,身体与脖子和尾巴相比显得很短,四足行走,一般群居生活。前肢短于后肢,前后足的第一趾的末爪皆很发达,第五趾退化。代表性的种类有雷龙、马门溪龙等。   鸟脚类恐龙是恐龙家族中较为重要的一支,鼎盛于白垩纪,其化石数量是所有恐龙中最多的。它们两足行走,也可四足行走,喙的前部没有牙齿,前足的外指退化,后足具三指。代表性种类有山东龙、异齿龙等等。它们相比蜥脚类恐龙,拥有了更为发达的咀嚼器官。   肿头龙鼎盛于晚白垩纪,是一种两足行走的小型草食性恐龙。其突出特征是头顶肿厚呈盔状,表面有粗壮的纹饰,头骨厚实而坚固,厚度可厚达25厘米。肿头龙牙齿虽然锋利,但其摄取的食物却是植物的松针和种子。代表性种类有肿头龙、冥河龙等。   剑龙类恐龙是一种大型四足行走的草食性恐龙。前肢短于后肢,背部具有骨质骨板,头骨细长,大脑很小,十分愚蠢。这种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早期,灭绝于白垩纪早期,代表性种类有剑龙、沱江龙等。   甲龙类恐龙起源于侏罗纪中期,在白垩纪繁盛。四足行走,身上批有坚硬的铠甲,躯体扁平。它们分为两类,一种是轻装甲的结节龙科,例如林龙,主要生活在现在的澳大利亚、欧洲、美国和中国。另一种则是重装甲的甲龙科,例如埃德蒙顿甲龙。   角龙类恐龙头骨巨大,顶骨和鳞骨向后延伸形成颈盾,头上不同部位有许多形态各异的角,使它们与其他恐龙大不相同。角龙类恐龙四足行走(有些早期种类两足行走),由鸟脚类恐龙演化而来,于白垩纪晚期达到鼎盛。   恐龙在地球上的统治时期是地质史上的中生代,共有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三叠纪   三叠纪始于2.51亿年前,结束于1.99亿年前,持续了5200万年。在这个时代,恐龙出现了,它们击败竞争对手,逐渐称霸了地球。而地球也自此由古生代进入中生代。   三叠纪的名称是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于1834年提出的。他将在中欧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之间的红色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   三叠纪时期的地球大陆与现在截然不同。在三叠纪早期,大部分的大陆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块盘古大陆。盘古大陆的周围被一片泛古洋包围,这片海洋占据了当时地球面积的2/3。因为所有的大陆聚集在一起,所以当时的海岸线远比现在短。到了三叠纪晚期,盘古大陆开始出现了分裂。   由于当时赤道从盘古大陆中央穿过,使盘古大陆大部分地方被暴晒,而那时的南北两极还没有冰川。因为盘古大陆的庞大,使大部分陆地都远离海岸,降雨很困难,所以恐龙大多生活在潮湿的海岸边。   三叠纪是古生代动物群消亡后现代动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海洋无脊椎动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替代了固定的腕足动物。六射珊瑚取代了四射珊瑚,菊石和双壳类也发展出了很多的新品种。   在二叠纪(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称王称霸的兽孔类逐渐灭绝,只有那些进化成哺乳动物的种类没有灭绝。而它们的亲戚双孔亚纲从兽孔类那里接过了地球霸主的称号,这一支包括现在的蜥蜴、蛇、鳄鱼等,当然还包括恐龙。但早期的恐龙体型很小,经常被其他动物捕食。当时陆地上有三种主要的爬行动物――翼龙、恐龙和似鳄祖龙,恐龙只占5%。但到了三叠纪晚期,恐龙的体型日渐庞大,它们取代似鳄祖龙,最终成为地球陆地的霸主。
  三叠纪还出现了地球上最早的会飞的爬行动物――翼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晚期。 翼龙身上没有羽毛,靠皮膜飞翔,膜从胸部一直延伸到翼龙特化伸长的第一指上。翼龙分为两种,早期的喙嘴龙较原始,它们有牙齿,头骨较重,飞行能力比后期的翼手龙差。翼手龙起源于侏罗纪晚期,在白垩纪时期繁盛,它们的头骨很轻,尾巴也退化了,飞行能力很强,但不擅长行走。   三叠纪早期的植物多为耐旱植物。但进入中后期后气候开始转为潮湿,裸子植物取代了蕨类植物,木贼和真蕨也很繁荣。   三叠纪是以一场生物大灭绝而结束的,这是地球上的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2.1亿年前的三叠纪末。在这次灭绝中,除鱼龙外的所有海生爬行动物消失,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和贝壳等无脊椎动物受到巨大冲击。海洋中22%的属、大约一半的种灭绝。在陆地上,合弓类和迷龙类爬行动物完全灭绝,许多早期的恐龙和槽齿类爬行动物也灭绝了。幸存的植物包括针叶类和苏铁。   对于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科学家们推测可能是气候变化或火山运动造成的。过去还有一种说法是一颗陨石撞击了地球,导致气候剧变而引起生物大灭绝。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陨石坑一度被认为是那块陨石撞击造成的,不过后来认定这个陨石坑形成于2.14亿年前,比三叠纪灭绝事件早。   侏罗纪   侏罗纪始于2.08亿年前,结束于1.44亿年前。在这个时代,恐龙进入了鼎盛期,鸟类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侏罗纪是由学者亚历桑雷德?布隆尼亚尔命名的,得名于法国和瑞士边境的侏罗山。   侏罗纪时期,盘古大陆开始分裂,并形成了大西洋。各个大陆板块慢慢地向现在的位置漂移。盘古大陆分裂成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冈瓦纳古陆分裂出南极洲、印度和大洋洲。   侏罗纪时期的气候比三叠纪更加潮湿,因为分裂后的大陆之间现成大片的海洋,为大陆带来了雨水,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或许是植食性恐龙体型变得庞大的原因。当时南极洲的气温比现在要高得多,那里还生存着恐龙,比如冰脊龙和一些原蜥脚类恐龙。   侏罗纪时期蛇颈龙逐渐取代鱼龙和海鳄类成为海洋的霸主。但蛇颈龙不属于恐龙,是已灭绝的调孔亚纲鳍龙目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它们个体较大,且长颈,因而得名蛇颈龙,分为短颈蛇颈龙和长颈蛇颈龙。此外,侏罗纪时期软骨硬鳞鱼类开始衰退,被全骨鱼代,而真骨鱼直到侏罗纪晚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侏罗纪时期天空中称霸的依然是翼龙,不过天空中已经出现了新的飞行者――鸟类。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它大小如鸡,虽然称之为鸟,但它仍保留了爬行动物的特征。嘴里仍具有牙齿,胸骨小,无飞鸟的龙骨突,前肢残存着三个指,腰带仍保留爬行动物的特征。始祖鸟目前共发现了五具带有羽毛痕迹的化石。   侏罗纪时期哺乳动物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三叠纪晚期出现的原始哺乳动物此时已灭绝,侏罗纪早期出现了早期的哺乳动物多瘤齿类,它们以植物为食,于新生代灭绝。而侏罗纪中期出现的古兽类则是现在的胎生哺乳动物和有袋类哺乳动物的祖先。   侏罗纪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恐龙进入了繁盛期,原蜥脚类被体型庞大的蜥脚类恐龙替代。蜥脚类恐龙长着极小的头部、长长的脖子和强壮的四肢,这些巨龙食量巨大,就像巨型收割机一样。蜥脚类恐龙分为鲸龙科、梁龙科、腕龙科、圆顶龙科和泰坦巨龙科。鲸龙科恐龙是一种早期的蜥脚类恐龙,它们的身体健壮,尾巴较短。它们的脊椎几乎是实心的,而后期的蜥脚类恐龙都是中空的。鲸龙科的大部分成员都在侏罗纪晚期灭绝。梁龙科恐龙中包括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易碎双腔龙,它们的骨骼中空,这使得它们的体重相比其他蜥脚类轻。梁龙科恐龙挥舞它们细长的尾巴,产生200分贝的声响来吓跑捕食者。腕龙科包括腕龙、波塞冬龙等恐龙,它们重约20至90吨,腕龙科恐龙是一种群居的蜥脚类恐龙,它们的前肢长于后肢,有直挺的脖子,这样就可以吃到树梢上的叶子,不过短小的后肢使腕龙科恐龙无法两足站立。腕龙一般不会孵蛋,直接把蛋产在地面上,任由幼崽自生自灭。圆顶龙科恐龙相比其他的蜥脚类恐龙体型不算大,脖子和尾巴都很短。圆顶龙是一种群居的恐龙,它们用脚上的利爪保护自己。泰坦巨龙类是最晚出现的蜥脚类恐龙,它们是于侏罗纪晚期出现,一直生存到了白垩纪晚期。泰坦巨龙生存在全球各地,在冈瓦纳古陆发现的化石最多。泰坦巨龙科恐龙的身上有许多小的骨片,可能是用来抵挡肉食恐龙的攻击。   除蜥脚类恐龙之外,侏罗纪时期还存在着许多其他草食性恐龙,例如草食性的鸟臀目恐龙――剑龙类和早期的装甲恐龙。有些植食性恐龙的体型逐渐变小,例如橡树龙,它们依靠那些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生存。它们吃蜥脚类恐龙吃完的残羹剩饭,也靠蜥脚类恐龙保护自身安全。   侏罗纪时期发展出了许多兽脚类巨龙,例如异特龙、巨齿龙等。它们能长到10多米长,以那些庞大的蜥脚类恐龙为食。   白垩纪   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在这个时期被子植物出现了,恐龙从鼎盛期进入了极盛期,不过它们最终在白垩纪那场物种大灭绝中灭绝了。   白垩纪开始于1.455亿年前,结束于6550万年前。白垩纪得名于一种名叫白垩的石灰岩,这种岩石是由方解石组成的,颗粒均匀细小。   白垩纪早期,浅海将各大陆分为各种隔离的岛屿。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分裂,大西洋逐渐形成,南极洲基本到达现在的位置,印度开始向亚洲靠近,北美洲和欧洲这时还有大陆桥相连。此时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和潮湿,而到了晚期,气候开始恶化,极地出现了冰盖。   白垩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诸如木兰、柳、枫、桦、棕榈等。早白垩纪时期裸子植物依旧占领陆地,不过到了晚期,开花植物日渐繁盛,成为了陆地的统治者。   海洋中,鱼类以真骨鱼为主,海生爬行动物中鱼龙衰落,蛇颈龙类依然存在,接近于巨蜥的沧龙类开始出现。早期的沧龙较小,不过后期它们已经变成了巨无霸。这些巨无霸们以鱼龙、鱼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沧龙为食。
  天空中,鸟类继续分化,进化出了黄昏鸟这样的水鸟。翼龙中,翼手龙类替代了喙嘴龙类,它们的体型达到了巅峰。例如风神翼龙,它们能长到一架小飞机大小。   在这个时期,虽然哺乳动物和鸟类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它们对恐龙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威胁。剑龙类在白垩纪早期灭绝,蜥脚类恐龙逐渐被鸟臀目恐龙替代,它们进化成了泰坦巨龙类恐龙,这种恐龙一直延续到了白垩纪末期的灭绝事件。肉食性恐龙中进化出了一些新的种类,如驰龙科、暴龙科、阿贝力龙科等。白垩纪早期,驰龙科恐龙统治着世界,不过到了白垩纪晚期,它们就被更先进的阿贝力龙科和暴龙科替代了。   白垩纪是以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灭绝结束的,这次大灭绝是地球有史以来第五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这场大灭绝让地球损失惨重,造成了45%的物种灭绝,包括在地球上称霸近1.6亿年的恐龙。翼龙、水生爬行动物、一些早期的鸟类也都从地球上消失。大灭绝之后,残余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弥补了恐龙和翼龙灭绝所产生的空缺,从此,哺乳动物替代了爬行动物,开始了新的纪元。   恐龙称霸地球长达1.6亿年,如果不是因为白垩纪末期那场惊天动地的大灭绝,它们统治地球的时间或许会更长。当然地球生物的发展轨迹和地球的面貌也将与今天大不相同。那么恐龙究竟有哪些过人的本领,使它们能够长盛不衰呢?   恐龙与其他爬行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行走方式。其他爬行动物的四肢位于身体的两侧,行走很吃力。而恐龙的四肢位于身体的下方,这使它们的运动速度和灵活性要大大优于其他爬行动物。这是恐龙取得成功的生理因素。   此外,恐龙虽然是生存在2亿年前的古老爬行动物,但其智慧不可小瞧,有的种类甚至相当聪明,能够根据地球自然气候条件的改变而不断进化完善自身种群。这是恐龙取得成功的智力因素。   通过计算恐龙的智商,我们就能判断恐龙有多聪明。恐龙的智商用“脑商量”这个单位来计算,恐龙的脑子的增长速度相当于身体增长速度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脑的大小随身体大小的2/3变动。古生物学家先根据恐龙骨架化石计算出恐龙的重量,再根据脑量大小随身体大小的2/3次方而变的公式得出脑量数值,再进一步计算出脑商量。恐龙的脑商量越高,恐龙就越聪明。一般肉食性恐龙要比植食性恐龙聪明。   当然,每种恐龙对它们智力的依赖性是不同的。比如剑龙类恐龙,它们是群居动物,有强大的自卫武器,或许不需要太高的智力来互相协作或交流。但是那些小型兽脚龙类恐龙,比如恐爪龙,它们独自无法捕猎大型恐龙,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生存,所以它们更依赖智力。   目前发现的恐龙中,最笨的是蜥脚龙类恐龙,它们的智商约为0.2~0.25,它们的大脑只有一个肯德基汉堡大,所以有人认为它们中的某些种类或许臀部还有一个脑组织,辅助它那个高高在上的大脑。最聪明的恐龙是一种名叫伤齿龙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北美。人们一度曾认为这是一种呆笨的恐龙(也一度认为是唯一的鸟臀目肉食性恐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这种恐龙的智商很高,达到5.3,并有极强的视力。这个智商水平即便在目前在哺乳动物中也是很高的。   恐龙的智慧直接表现在它们的生活行为上。恐龙会根据它们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生活方式,那些庞大的肉食恐龙,大多选择独自觅食,因为它们能够独立猎食草食恐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型食肉恐龙都会这样做,比如异特龙,它们就群居捕食。在美国犹他州克里夫兰劳埃德采石厂发现的46具异特龙化石就能证明这一点,群居捕猎或许能让异特龙的捕食成功率提高。有研究还表明,凶悍的暴龙也有可能会群体捕猎。   小型肉食性恐龙通常会群体捕猎,因为小型肉食性恐龙无法独自打败比它自己大许多倍的植食恐龙,所以它们必须群体捕猎。但是团队协作对恐龙的智商要求非常高,因为只有较高的智商才能实现群体沟通和协作。   丰富、庞大的种群是恐龙长盛不衰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恐龙根据环境条件进化出了多样化的种群结构和生存技巧。蜥脚龙类恐龙是智商最低的恐龙,但它们又是体形最大的恐龙,巨大的体型弥补了它们智力上的不足。巨大的体型使其受到伤害的几率小很多,肉食恐龙轻易不会捕杀能把自己踩成肉泥的庞然大物。另外,巨大的体型能保证蜥脚龙类恐龙的产蛋量。它们产蛋的次数与每次的产蛋量随着体型的增加而上升,这就保证了它们的种群延续。相比于如今的大象每4年才生育一次,而在四年间一头大蜥脚龙至少能产下上百个蛋。如果发生一些自然灾害,至少能凭着大量的后代生存一段时间。   蜥脚龙为何长得如此巨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恐龙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因素。我们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成年后就会停止生长,这主要是因为骨骼在作怪。哺乳动物的骨骼上有一个被称为骺版的组织,在生长过程中,骺版的软骨会向两端生长,使骨骼延长。生长期过后这块软骨会骨化,骨骼就会停止生长。然而蜥脚龙类恐龙的骨骼末端可以不断生长,所以它们可以一生不停的生长,长成庞然大物。   蜥脚龙类恐龙的新陈代谢很快,这样它们就比别的动物繁殖的更快,吃的更快,消化的更快,这或许能让它们长得更快。但也有科学家认为,恐龙的新陈代谢的速度很慢,它们的能量损耗也很低。另外,蜥脚龙类恐龙生活的环境非常潮湿,植物非常繁茂,它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大吃大喝。当时的地球与现在的格局也不太一样,大陆都是连片的,这个地方的食物吃完了,可以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继续大肆挥霍。   除了有与现代哺乳动物媲美的智商,恐龙的生理机能也要比其他爬行动物更为先进些,比如体温。虽然恐龙到底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至今仍然没有定论,但至少存在它们是温血动物的可能性,要知道即便是亿万年后的现在也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主张恐龙是冷血动物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与鳄鱼同属双孔亚纲,而鳄鱼是冷血动物,那恐龙可能跟它们的亲戚一样是冷血动物。但这一说法有许多破绽,比如冷血动物依靠阳光来提高体温。而那些体型巨大的蜥脚类恐龙要想提高一度体温,岂不是要在阳光下暴晒好几天,这在现实中不太可行。此外,那些食肉恐龙的奔跑速度达几十公里每小时,如果它们是冷血动物,不大可能达到这个速度。
  主张恐龙是温血动物的学者认为,恐龙的体温不随外界变化,因为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而鸟类是恒温动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拉塞尔发现恐龙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所以他认为恐龙是温血动物而不是冷血动物。拉塞尔还发现恐龙的主动脉将含氧多的动脉血和含氧少的静脉血彻底分开,这与人类的血液循环方式相似。大多数爬行动物的心脏有三个腔,鳄鱼虽有4个腔,但动脉血和静脉血在两根动脉中混合传输。拉塞尔认为,发现恐龙具有单一的主动脉非常重要,这不仅说明这只恐龙是温血动物,还将对恐龙的基本进化理论提出挑战。被拉塞尔研究的恐龙重约300千克,长3.9米,这具恐龙化石居然有心脏,而心脏早在形成化石时就应该腐烂了。这具骨架的心脏能保存下来,要归功于皂化过程。当脂肪转换成肥皂状物质时,皂化就开始了,这能减慢组织的腐化,而寒冷和潮湿的环境更利于皂化的发生。   面对这些证据,有的人认为不同的恐龙有不同的机能模式。那些活跃的小型食肉恐龙可能和现在的鸟类一样是温血动物。那些巨大的恐龙,可能是一种微温动物。   恐龙的确灭绝了,千真万确。作为一个物种,它的成功是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统治地球1.6亿年,发展出了一千多种,可以称得上是最成功的物种之一。恐龙是适应性极强的物种,但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中,它和其他物种一样突然消亡了。那么究竟是怎样一个急剧而突然的事件,让那个繁盛的恐龙世界突然香消玉殒呢?   通过研究化石表明,恐龙并不是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的惟一受害者。海洋中,海洋爬行动物除海龟外全部灭绝,鹦鹉螺的近亲菊石,以及剑石也全部灭绝,有孔虫丧失了92%。天空中,翼龙完全灭绝,鸟类残存了一部分。陆地上,恐龙完全灭绝,而惨存的鸟类和残存的哺乳动物以及一些没有灭绝的爬行动物占领了地球。这场大灭绝一共灭绝了地球上45%的物种。   古生物学家在美国蒙大拿州西北部的地狱溪地层的白垩纪末期岩层进行了系统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每吨岩石中的牙齿含量以及每立方米岩石中的恐龙种类,科学家发现在恐龙临近灭绝前,这一地区恐龙种类的多样化已经降低了。这就说明,在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前夕,恐龙已经在慢慢地消亡,而大灭绝只是使最后的恐龙灭绝而已。   有关恐龙灭绝的确切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迷,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天外之灾   197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地质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和沃尔特?阿尔瓦雷斯的研究小组在意大利谷比欧地区进行考察研究时,一块两厘米厚的红色黏土层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块黏土层中的铱含量比普通的高了30倍。铱在地球上极其罕见,常见于宇宙灰尘或因为火山喷发而出现。所以他们认为,可能有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在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留下了印记。   当一颗直径10千米的陨石撞击地球时,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由于着陆地区的岩石含有硫酸,地壳被撞开,释放出了地壳中的有害气体,将一个面积相当于比利时大小的海底变成了硫酸气雾。水被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海啸的水流冲击着地球上的一切,海水的力量还引发了火山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一些恐龙被当场炸死,有的死于火山、泥石流和海啸,有的被致命的酸雨袭击而死。火山灰遮挡了植物必须的阳光,使那些以植物为食的恐龙灭绝,肉食恐龙通过尸体坚持了一段时间,不过最终它们还是难逃灭绝的厄运。从此,中生代结束了。蜥蜴因为能够食腐,所以它们靠吃尸体活了下来。至于脆弱的两栖类是怎么活下来的,目前还不得而知。哺乳动物和鸟类也是因为它们的食性,最终也活了下来。   既然有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形成的陨石坑在哪儿呢?科学家们估计陨石坑的直径有180千米。1990年,一处撞击坑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被发现。   生物竞争说   这一学说认为,恐龙是被其他物种灭绝的,比如哺乳动物竞争说。白垩纪时期的哺乳动物迅猛发展,它们偷吃恐龙的蛋,还捕杀恐龙的幼崽,以至没有新的恐龙出生,导致了恐龙灭绝。不过这一学说现在已站不住脚,因为恐龙的近亲――鳄鱼的蛋大部分就被哺乳动物吃了,虽然有鳄鱼妈妈的保护,但大多数幼崽和蛋还是被偷吃了。就算这样,鳄鱼这一物种仍然存活在地球上,这使得生物竞争这一说法不攻自破。还有人认为,早期的被子植物中含有致命的毒素,将植食性恐龙毒死,导致恐龙灭绝。   火山爆发说   有些科学家认为,在6600万年前,在印度的德干地区,发生了剧烈的火山爆发。持续了很长时间的火山喷发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铱,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恐龙由此灭绝。也有人认为,一种有毒稀有元素硒被排放了出来。硒含有剧毒,当植食性恐龙食用后,所产的蛋的孵化可能性大大降低,促使整个恐龙灭绝。   197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地质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和沃尔特?阿尔瓦雷斯的研究小组在意大利谷比欧地区的K-T分界期进行考察时,发现该地区K-T分界期中的铱元素大幅增高,铱是一种稀少的元素,但常见于宇宙灰尘和火山喷发。他们认为,会不会是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留下了印记。K-T分界期介于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简写为K)与第三纪(Tertiary Period简写为T) 界线   气候变化说   这一学说认为,由于板块运动,海流产生改变,引起了气候的巨幅改变。严寒而干燥的气候使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而导致灭亡。   还有一些科学家通过分析深海地质探测得到的资料,认为白垩纪末期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变化。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恐龙等散热能力较差的冷血动物的内分泌失调,雄性恐龙的生殖系统遭到破坏,恐龙无法繁殖后代,导致灭绝。   除了以上这些说法,目前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假说,但这些假说都缺少足够的证据。所以我们至今仍无法准确推断出杀死恐龙的幕后凶手,毕竟获取直接证据实属不易。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恐龙之所以灭绝是因为它们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在遭遇突然灭绝后,鸟类被认为是恐龙惟一幸存的后裔。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最早提出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假说,但一直缺少足够的证据。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奥斯特罗姆通过研究驰龙科恐龙的恐爪龙,证实了这一假说,并得到了古生物界的认可。   驰龙科恐龙的许多特征与始祖鸟相同,它们拥有披羽毛的前肢,和独特的腕关节,已经可以拍打前肢。1996年,在我国辽西发现了多种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例如小盗龙、尾羽龙等等。这些恐龙可能是因为躲避大型肉食性恐龙捕猎而移民树顶,它们逐渐适应了高空生活,学会了滑翔,乃至飞翔,成为了鸟类。   我们最好奇的是,既然这些恐龙长有羽毛,那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呢?是跟孔雀一样五彩斑斓,还是像鸽子一样灰白。研究表明这些恐龙的羽毛可能是五彩斑斓的,比如在中华鸟龙的羽毛化石中发现了一些小囊,小囊内部包含有黑色素体。如果有黑色素体,毛发就表现出黑色或灰色。而有褐黑色素体,毛发则表现出红色或姜黄色。   通过研究这些小囊,科学家推断中华鸟龙的羽毛呈锈黄色,尾部有白色长条,羽毛颜色包括红棕色、黄色、黑色和灰色等。   三叠纪时期的恐龙   始盗龙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生存于2.30亿年前至2.25亿年前。生活在南美洲,体型较小,长约一米,重约11千克,后肢粗壮,前肢较短,一般两足行走,有时手脚并用。可能是杂食动物,牙齿极其古怪,前牙呈树叶状,类似于植食性恐龙,后牙是锯齿形的,像锋利的餐刀。   艾雷拉龙 比始盗龙晚200万年,属兽脚类艾雷拉龙下目,由一名叫艾雷拉的阿根廷农民发现并得名。艾雷拉的发现证明了恐龙来源于同一个祖先。长约5米,重约180千克,拥有锋利的爪子、锐利的牙齿和强健的后肢,骨骼细而轻巧,听力很好。艾雷拉龙可能会伏击猎物,它们的猎物是一些小型恐龙或其他动物。   理理恩龙 属兽脚类腔骨龙超科,生存于晚三叠纪,约2.15亿年前到2亿年前。于1934年在德国发现,并以德国科学家雨果?吕勒博士命名。理理恩龙拥有和后期的双脊龙一样的头冠,但头冠只有两块骨头支持,所以并不结实,这也是它们的薄弱环节。理理恩龙长约5.15米,重约400千克,在当时是一种较大的捕食者。还保留着一些早期肉食恐龙的特点,比如它们的第四指和第五指还存在,但已经逐渐退化。   法布龙 最早的鸟臀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长约1米,两腿行走,在被捕食者追击时能以很快的速度逃离。   槽齿龙 属原蜥脚类,于1836年被命名,是第四个被命名的恐龙,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三叠纪恐龙。在非洲和欧洲都发现过它的化石。体长达2米,高约30厘米,体重约30公斤,长着小脑袋、长脖子和长尾巴,前后肢都有五个手指。牙齿像叶子,还带锯齿,位于齿槽里,这就是槽齿龙名字的来源。大部分时间四肢着地,取食生长在低处的植物,有时也用后腿站立取食高大树木的枝叶。   板龙 属原蜥脚类,生存于2.1亿年前。板龙长约6至8米,以植物为食,一般四足爬行,有时也可以靠后肢站立来取食高处的枝叶。板龙的牙齿和上下颌的结构并不适合于咀嚼,所以它会吞下石头,石头在胃蠕动的帮助下碾磨食物。板龙是欧洲最常见的恐龙,已在西欧超过50个三叠纪砂岩层被发现,有超过100个的标本和数十个保存良好的骨骸,其中大部分是长头板龙。板龙在我国有一个亲戚――禄丰龙,禄丰龙分为两类,许氏禄丰龙和巨型禄丰龙。许氏禄丰龙高约2米,长约5.5米,而巨型禄丰龙比许氏禄丰龙还要大三分之一。   原蜥脚类是一种早期的草食性恐龙,前肢短于后肢,分布在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的北美、格陵兰、欧洲、非洲、南美及中国。原蜥脚类被认为是蜥脚类巨龙的祖先,不过这一说法颇受争议。   侏罗纪时期的恐龙   马门溪龙 属蜥脚类恐龙,生活在晚侏罗纪的四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恐龙。长21至25米,重约12吨,脊椎骨里有许多空腔,使其重量减轻。马门溪龙曾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生物,长达11米,不过此纪录被波赛东龙打破。马门溪龙分为四类,即:建设马门溪龙、合川马门溪龙、杨氏马门溪龙和中加马门溪龙。马门溪龙原名马呜溪龙,因为命名这种恐龙的杨仲健教授是陇西人,有地方口音,讲马鸣溪的时候,总是被人听为马门溪,所以“马门溪龙”最后取代了“马鸣溪龙”。   异特龙 生活在晚侏罗纪的大型食肉恐龙,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异特龙由大名鼎鼎的美国古生物学家马什发现,名字来源于它的脊椎,因为人们当初认为它的脊椎不同寻常。其实这种结构在恐龙中很常见,只是异特龙显得更精妙。异特龙的名字在英语中是“易碎的”意思,因为马什认为这种结构不牢固。异特龙的体型决定了它的捕猎方式,它的身体不适合长途奔跑,咬合力也相当虚弱,所以异特龙可能采取偷袭的方法使猎物受伤,让猎物死于失血过多。异特龙经常三五成群,采取群居捕猎,这使得它们的捕猎成功率较高。   沱江龙 生活在四川的剑龙类恐龙,与生活在北美洲的剑龙相近。身长约7.5米,骨板从脖子一直延伸到尾部,可能用于散热或求偶。沱江龙的尾部长有尖刺,用来抵御肉食性恐龙的攻击。牙齿与剑龙一样带有突脊,但十分纤弱,所以它们可能和蜥脚类恐龙一样,吞下石头来碾碎胃里的食物。   龙 中型鸟脚类恐龙,生活在1.47亿年前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四足行走,觅食时或逃跑时也可以两足行走。体长约5米,具有宽阔的嘴,使它们能咀嚼坚硬的植物。常与剑龙并肩生活,因为它的视觉明锐,可以及时发现肉食性恐龙,而剑龙则用自己的尾刺威慑敌人。   白垩纪时期的恐龙   三角龙 大型角龙,由美国人赫祺尔发现。头上有三个角,一个短小的鼻角长在头顶上,另两个长角位于头盾。它的头盾是实心的,而不像其他角龙类那样有部分部位是镂空的,这使得它们的角较为沉重。当肉食性恐龙攻击它们时,三角龙会组成一个圆圈,健壮的成年个体在族群外围,三只尖角对着敌人,形成一道铜墙铁壁,而老弱病残者则在最中央。这种防御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御敌,但会使整个族群陷入危险。   暴龙 又称霸王龙,属暴龙科,生活在晚白垩纪的最后几百万年里,即70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暴龙体长12米~15米,被认为是第四大肉食性恐龙(前三位分别是棘龙、南方巨兽龙、鲨齿龙)。头骨非常巨大,前窄后宽,鼻骨固定,可防止骨头的滑动。头骨上有孔洞,可减轻重量,并可提供肌肉附着点。颅骨上有许多细微的空间,可减轻重量,使头骨更为灵活。颅骨是许多块骨头组成,以免猎物震动时额部受损。前肢纤小,只有两根手指,但肩胛骨很大。虽然手指纤小,但暴龙的手臂上有肌肉附着的痕迹,说明其前肢可能很有力,能抬起200千克的东西。但它的转动范围有限,可能用于抓牢猎物。暴龙的牙齿很奇特,像一个香蕉,向后弯曲,并不锐利,像一把凿子,这是因为暴龙的牙齿的主要任务不是刺穿、切割,而是切碎骨头。暴龙的咬力惊人,可能会达近6万牛顿。暴龙的奔跑速度并不快,7吨重的它要想跑得快双腿肌肉必须占全重的80%。但可以短距离快跑,所以暴龙一般采取突袭的形式捕猎。另外,暴龙的主要猎物角龙类和鸭嘴龙类跑得并不是很快。暴龙的近亲并非其他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而是一些小型的兽脚类恐龙,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鸡。   肿头龙 肿头龙类恐龙,体长约4.6米。最大的特征是头骨肿厚,厚达25厘米。但其智力低下,大脑只有一个网球大。当肿头龙遇到大型肉食性恐龙时,会采取逃跑的战术。但当逃跑失败后,肿头龙会利用自己的头部撞击捕食者,使自己逃脱追捕。求偶时为了赢得芳心,雄性肿头龙会用自己的头部对撞展开决斗,胜者才能获得交配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沧龙吃霸王龙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