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吧里有先生你哪位那里能免费玩美式ACT的么

香港(中国):+852-
境外:+86-21-
&&&热门城市游记正文
天数:20 天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试想早晨八点,大部分上班族尚在拥挤的地铁中把玩手机(曾经的我们不就是如此么),而此时此刻的喜马拉雅山区,清晨第一道阳光洒在雪山尖顶,一枚松果从高耸枝尖跌落地面,大团雪块被风卷袭跌落山腰,两只赤麻鸭展开明黄色羽毛的翅膀飞过草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生活之外,尚有一个巨大的世界默默存在。徒步ACT,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个世界。 我们是两个喜欢东游西荡的大小孩,三月决定辞职开始长途旅行,权作为送给自己的honey year。三月的尚处于旱季,万物复苏的春天,将这里作为第一站,除了城市漫游,当然要加入我们向往已久的ACT徒步。题归正转,ACT的中文名叫做安娜普尔纳大环线,号称全球十大徒步路线第一名。全程200多公里,需要翻越海拔5400米的坨龙垭口,听起来是一段困难的路线。事实上大部分人花费十五天左右的时间,缓慢爬升中适应海拔变化,并不是一条高难度的路线。而且沿途村落密布,每隔几公里就可以遇到restaurant和teahouse,供徒步者休憩。我们抱着享受旅途的宗旨,每天都是一路上走走歇歇,看到好景色就小坐赏景,基本上到下午三点就投宿安顿,在村里逛逛,和村民聊天,逗逗小孩,逍遥度过。虽然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用了二十天才完成徒步,但是收获很多喜悦,回味良久。一路上,遇到了来自各国的徒步者,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大家不约而同跨过千山万水,来完成这一段漫长的旅程。为什么成年之后,日子一日日过得飞快,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结束了充满新奇的少年时期,进入了日复一日的maintain阶段。这是多么让人沮丧的答案,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便捷,少时的快乐却越来越难觅。于我,于很多人,喜欢走入野外,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惊喜。比如爬上一段长坡坐在林间散石上享受清风,比如拐过一个弯陡然一座雪山白灿灿铺陈眼前,比如突如其来一场大雨把天地变成一幅水墨画。试着走入自然,用脚步感受泥土的松软,呼吸草木的清香,是高科技的电脑或者手机或者VR无法重现的体验。徒步从来不是轻松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得到的回报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就像在ACT徒步路上,只要你对迎面而来的当地人道一句namaste,必定会得到微笑和回应。放下智能手机,关闭电脑和电视,试着走进大自然,一起享受徒步带来的特别体验吧。去尼泊尔徒步吧!就这么一个模糊的念头,辞职后匆匆收拾行装出发了。没有提前一个月开始体能训练,没有太多专业装备,身上最值钱的莫过于参加穷游活动得到的TNF徒步鞋。为了减轻负重,我们将行李简之又简,最后塞进55L+20L的两个背包里。春天的ACT,气候尚不稳定,到了尼泊尔之后一直担心天气变坏。确实在我们出发前几天,垭口大雪还封闭了一段时间。幸而在我们徒步的20天里,几乎全部是晴天。当然,过了午后,山谷里就会刮起大风,要多加注意。而那段时间里,两位台湾背包客在EBC徒步路上失联,最终一位女孩遇难的新闻也在尼泊尔微信群里备受关注。无论选择怎么样的穷游方式,安全还是需要放在第一位的。这次,从东线的Ngadi一直走到西线的Nayapur,作为一个大龄宅女,且三个月前动过一个手术之后基本处于静止状态,路上经历了拉肚子,轻微感冒,大姨妈,在轻负重的情况下,还是觉得ACT对于寻常人来说并不算太艰辛。仅以此篇,记录我们的全部过程。希望可以宽慰和鼓励大家。这是一段壮丽的路途,坚持下来,肯定可以顺利完成。附必备品list(别的都可以在当地随时补给,不必增加负重):1.头灯:大多数旅店的厕所外置,方便半夜上厕所。且西线经常断电,当然还有凌晨冲刺垭口必备。2.转换插头:买的公牛牌。3.保温杯: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可以喝口热水还是挺舒服的。4.墨镜:防风遮阳看雪山。5.常备药:感冒药,腹泻药和创可贴。可备品list:1.净水片:全程买矿泉水喝太奢侈了,有净水片就方便很多。不过我们全程喝自来水也没有拉肚子,可能山里都是纯净水吧。。。2.遮阳帽3.拖鞋4.便携脸盆:洗衣服泡脚都可以~5.睡袋:丰俭由人,我们懒得带了。不过旺季加被子可能会另外收费,带上睡袋可以保暖。关于花费:两个人,20天,大约花费4万尼币(约合2600RMB)。不带向导和背夫的前提下,东线住宿基本上不需要支付房费,早餐每人150~250尼币,正餐400尼币左右。西线大部分落脚点需要支付100尼币~的住宿费,不过食物要便宜一些。两个人出行的好处还体现在,每次吃饭可以点两份不一样的食物换着吃,不要每顿都吃豆汤饭~
如果对更新速度不满意,或者想看更多游记,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老狐简记(这儿不许贴二维码/(ㄒoㄒ)/~~)另外,我们的环游北美帖已经开始了,会用60天时间走美国和加拿大的不少地方~D1 Bandipur-Dumre-Besisahar-Ngadi(890米)上午告别Bandipur,坐车下山,在Dumre换乘巴士去Besisahar。开价250卢比,仗着我们有3个人,还到150卢比,顺利到达ACT的起点Besisahar。这是一个颇为热闹的城镇,我们在汽车站附近的餐馆吃过午饭,四处询问在哪里可以坐到去往Nagadi的巴士。众人的答案不一,还是循着一位巴士售票员的指点,走了大概一刻钟,找到了巴士的起点站,就在ACT的第一个check post附近。周围聚集了不少背包客,有些直接从这里开始徒步,有些图省事包了jeep车出发,我们则忙于和售票员斗智斗勇,把票价从三人900卢比砍到了500卢比。巴士在镇上绕了好几圈,把车子塞满了才走,不料才开了半小时,车底发出一声钝响抛锚在路中央。众人见怪不怪,有些人下车坐到路边聊天,有些在车里发呆。修理进度很慢,被堵在车后的两部拖拉机蠢蠢欲动,试图从巴士旁边穿过去。第一辆顺利过关,第二辆的底盘却卡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把路堵得严严实实。拖拉机司机努力摆脱困境,车身却倾斜过来压在了我们的巴士的车头上。说时快那时慢,车上的本地人如脱兔一般飞速奔了下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我们几个异乡人。缓过神来依旧觉得不至于导致爆炸。所幸花了一些时间,拖拉机解围巴士修复,我们赶在天黑前到了Ngadi。巴士司机引我们到一处民宿,一楼是客厅和院子,房间在二楼,一排类似建筑工人简易宿舍的房间,木板隔断,房间里仅有床和桌子,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以为ACT沿线都是如此艰苦条件,有种大无畏精神鼓励我们住下了。单人间一百卢比,双人间两百卢比,看菜单已经比山下贵了不少,连热水也开始收费。那时候的我们并不知道要装作懂行的样子,跟老板谈论合理的食宿费用。主人家院子里种着几棵生菜,于是指名要在veg thukpa里放一些。晚饭就坐在二楼的天台,面对雪山星空吃完。饭后在小小村落里散步,仅一条主街道,不到十户人家,但是一色朴素干净。尤其是各家的客厅收拾得异常整洁,各色餐具容器优美地排列在壁架上,亮锃锃的。村子旁边是正在建设的水电站,中国公司夺标,工整气派。旅店老板说虽然被中国人赚去了大笔钱,但是确实做得又快又好。只是刚刚进入这个叫做ACT的小世界,却已经觉得和平常生活暂时告别。
简陋的旅店有一个温柔的名字
漂亮的客厅
中国公司承建的水电站D2 Ngadi--Jagat(890--1300米)遥望晨光里的雪山,吃过简单的早饭,7点多我们三个出发了。拉了个路人,在水电站边上为我们合影留念。可能是因为尚未完成心理建设的缘故,一路上比较吃力,眼睁睁地看着各国背包客超过我们。同行的晓龙tx耐不住性子,也早早消失在前路。(回想起来,其实这一段难度不大,多数为平缓的上坡,恐怕是因为还没有进入徒步状态,不要着急就好)路过一个叫做Bahundanda的村子,需要在这里check下徒步证件。寥寥几个村民坐在路边,时间在这里仿佛变慢了一样。走到Jagat决定在这里过夜,发现路上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在这里落脚,只是晓龙tx迟迟没有消息。吃过晚饭在村里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从几十米开外的地方向我们走来,纵有千言万语,竟一时相视无语凝噎。原来甩下我们之后,他跟着一个健步如飞的外国大叔,走了一条自虐路线,翻了三座山才到这里。据说一路上总能看到对面山腰徒步的我们,只恨招呼不到。直到村口到处打听有没有见到两个中国人才一路寻来。无论如何,终于团聚了。
早饭的apple pancake
早晨从天台看到的雪山
路过的村子无不宁静安详
小小的村子就这样散落在山里
3月底的山里开满了红色的凤凰花
这就算比较难走的路段了
有时候爬个小坡
在Jagat的旅店,已经知道可以不付住宿费了~D3 Jagat--Dharapani(米)话说昨天在路上遇到几位东北来的大叔阿姨,背着硕大的登山包,中午停在路边煮面条吃。晚上在村子里偶遇,被补了一堂户外装备知识课。诸如要穿速干衣裤提高舒适度,低帮徒步鞋非常容易扭伤脚踝,要带上各种食物全面补充维生素。诸多忠告里只注意到一句话,一副好的徒步手杖可以省力至少30%。于是一早上路就开始努力找棍子,标准是笔直轻巧有弹性,长度也要趁手。果然有了神棍之后快步如飞,强烈建议大家入手两根!
今天路途平坦,且风景宜人,轻松走到D村落脚。
我是一颗清晨的树
这一天多是沿着峡谷比较平缓的砂石路
随着海拔渐渐增高,峡谷越来越深
我爱五指山,我爱大吊桥
山的那一边就是美丽的小村落TAL
有路的地方就有本地吉普
这样一份简单的DAL BALT已经涨到了450卢比
大黑牛和小鸡鸡聊天ing
落脚的旅店,很田园
少女心的餐厅~D4 Dharapani--Timang(米)为了自我激励,发明了一种叫做躲避敌军追赶的游戏,大大鼓舞了士气,一想到可以代表中国队,把德国队,韩国队,墨西哥队等甩在后面,就脚下生风。之前在穷游一篇游记里看到LZ推荐住在Timang看日照金山,于是十一点半到了这里就停下了。村子不大,一眼可以看到头,大概五六家民宿。最惹眼的是一家粉色旅店,三层平台上坐满了鬼佬。我们选了离村口更近的一家蓝色旅店,几处木房子沿坡而建,最高的一处,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manaslu雪山。主人是一位大叔和他的二十来岁的孙女还有一条热情憨厚的狗狗。我们放下行李点了午饭,就去平台晒太阳。这一顿的momo,是整个act旅途中吃到最美味的。而且这里的卫生间自带舒蕾洗发水,洗完头发香喷喷滑溜溜的~下午,天气转阴,云层变厚。到了四点多,终于憋不住下起雨来。有五个来自南美的年轻人跑进了我们的旅店,顿时满房。大家凑在燃着火炉的餐厅里,窗外的雪山已经变成了一幅冷峻的水墨画。透过窗玻璃往外看,想起来电影北壁里面那两个不顾恶劣天气去挑战艾格峰的男孩。
路过藏族村庄,有一大排转经筒。
路过一棵梨树
爬上一个长长的缓坡,就到了Timang
我们住的旅店
憨厚粘人的狗狗,隔几个月去的小伙伴说已经长大了~
这里有ACT路上最好吃的土豆MOMO
无敌观景天台
天气变坏后就变了模样D5 Timang--Lower Pisang(米)雨在半夜停了下来,掀开窗帘看到外面云雾散尽,满天星空,又昏昏睡去。早晨五点起来,天空是微青的空旷洁净。太阳一点点升上来,照亮积雪的山顶,背阴的山尖有微薄的烟雾,许是被风吹散的雪粉。这一日,又开始了。路况依旧良好,没有大幅爬升。中午到达Chame,也算东线上一个适合补给的地方。路边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玻璃柜台里摆着几样油炸小食。店里坐着饮茶的小哥和热情的老板都邀我们进去坐坐,于是要了一份汤momo,吃了一盘炸面圈和炸三角。随着海拔升高,沿途的植被渐渐变成松树为主,泥地上铺满了松针,松塔散落一地,仿佛深秋。下午风起,树枝像群舞一样摇曳,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一鼓作气走到了Lower Pisang,住在一家叫做moonlight的粉色旅店。房间只是寻常,但胖乎乎的老板娘手艺非凡,吃到了此行最美味的dal balt。连要两大盘米饭,三碗豆汤,两张脆饼,另加满满一碗汤面。除了我们几个,还有两队背包客由向导带着住到这里。晚上的餐厅尤其热闹,大家喝本地米酒,带着醉意一起手舞足蹈了半宿。
早晨的风吹起山顶的雪
村子开始了新的一天
深绿色的松树和雪山好搭
有点马丘比丘的感觉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路过一个破败的藏族村庄
路过一个check post
路过一个水站,这里一升水要45卢比。不过我们喝了一路的自来水。。。
Chame有一家好看的布店
Chame爱笑的老板娘和很辣的辣椒
蒂凡尼蓝的河水和葱绿的晓龙tx
路过一个休息点,有新鲜出炉的纸杯蛋糕,这一套100卢比。
在山体里行走
下午开始起风,这一幕好似武侠电影。
漂亮的吊桥和光线
好像撒了糖霜的巧克力蛋糕
海拔超过3000米,路边开始出现积雪和冰舌
Pisang的男人们练习射箭
ACT最好吃的豆汤饭D6 Lower Pisang--Ngawal(米)早晨温度极低,水管被冻住无法洗漱。索性赖床睡到7点多才起来,要了一份巧克力pancake一份麦片粥。看似粗枝大叶的老板娘厨艺真心不错,吃得心满意足。而老板是个瘦削的男人,戴上墨镜酷似谢霆锋,临别求得合影一枚。他经营这家旅店有五年时间,独生子才上小学就送到的私立学校,每年需要一万卢比的学费。而他每个月都要去加都看望孩子,余下的日子就在这里经营旅店积攒家用。拖延了很久才出发,一开始还是满轻松愉快的。走在平坦的铺满细草的小路上,先遇到一个碧绿的湖,然后偶遇一场雪崩。起初只见山腰升起一朵蘑菇状白云,然后渐渐下滑,散成一大团白雾。大风夹杂着雪粒打到百米开外的我们的脸上,大概十分钟后趋于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边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冷酷,一边开始努力回忆自己买的保险条款。
此时,一架红色直升机应景地划过天际。。。再往前走,在幽绿山谷之间挂着一座漂亮的吊桥,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来拍照。然后,命运逆转,人生从此陷入灰暗。吊桥的那一头横着一座抬头看不到顶的搭讪,抬头仰望,只见那些人高马大的欧美背包客在山腰敏捷地穿行。而我只能像蜗牛一样喘息着爬行,爬三步歇一步,只遇到一对欧美胖蜗牛比我们的速度更慢。话说好不容易爬到一个大平台,蓦然发觉还有一半脚程才到山顶,真是五雷轰顶。
等我最终到达山顶村落Ghyaru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瘫倒在view point的长椅上。在此地做小本生意的老大娘早准备好了热乎乎的苹果派,打开盖真的会冒气的可乐,表皮略有些发皱的小苹果,凑近来不断展示自家各种商品,不理会我们的再三谢绝,反复念叨着,只要80卢比只要80卢比,买不到吃亏买不到上当。。。老蜗牛差点没有破壳而出,狮吼三声。
Ghyaru没有丝毫遮拦面对着巨大的雪山,景观壮丽。原本打算在这里住一晚,可是看了三家,大概是村里仅有的三家民宿后,不得不放弃。住宿条件实在有点寒碜……随便吃了顿午饭,赖了半天才有勇气继续上路。幸而余下的路程较为平缓,偶有长坡而已。走了一段回望这个村子,遍是土黄色的破败建筑,仿佛一座被废弃的天空之城。近Ngawal时,山里起了大风,担心天气变坏,带着逃命的心情紧赶慢赶,在村头第一家旅店落脚。徒步ACT几天之后,我们选择旅店的标准依次为,大床房,GAS热水洗澡,手持淋浴喷头,房间带插座,最好房间自带卫生间。而这一次,是因为簇新的大床间和纯棉磨毛被套。年轻的老板娘身材高大,餐厅里挂着自己的结婚照。只是有好几个男人在院子里活动,分不清谁是老板。。。整个村子同样面对巨大的雪山,在我们的房间甚至厕所里都可以清晰看到。村子并不大,再往里走,有两三家更有人气的旅店。说有人气,也不过各自住了五六个背包客吧。饭后,老板娘带着几个男人回家,旅店陷入了绝对的安静。灵魂出窍,想到偌大的荒野里就我们的小房间亮着一盏昏黄的灯,寂寞又有点瘆人。
晨光里的Upper pisang
味道不错的早饭
酷酷的老板
估计老板娘挑的颜色吧。。。
偶遇一场雪崩
走过这段漂亮的吊桥,夺命坡就在眼前了。
羡慕走下坡路的人。
爬上夺命坡,人脸雪山近在眼前。
村子里净是石头垒的房子。
回望村落,好像要陷入这面黄土坡了。
再走远一些,几乎看不到它了。
白色雪山下的蓝色旅店。
我们的大床房~
远望市中心
因为肉食一概不新鲜,我们一路素食
这里的豆汤饭涨到了500卢比一份D7 Ngawal--Braga(米)早晨六点多,从房间的窗户看到日照金山顶,立马翻身下床,到院子里看了会儿日出,临时决定去爬村子边上一座小山。名副其实,只有三四百米高,上面并没有什么标志物,本来我以为只有二百五才会去爬。。。Anyway,当做拉练好了。下山来,吃到很赞的土豆MOMO,然后趁着阳光正好,舒舒服服洗了个澡。虽然对老板娘感到抱歉,还是决定拔营。十点多才慢吞吞出发,多为下坡路,虽然好走,总有一种积分清零的失落感。走到Mungji村口,自然要在著名的Bakery Shop买点好吃的。买了两个面包,在门口就着保温杯里的热水吃完,立马决定再补两个巧克力面包卷,还看到久违的明信片顺手买了一摞。再走一小段路,就到了Braga村,落脚。大部分人会住在ACT重镇Manang,个人觉得十五分钟脚程之外的Braga也不错,背包客较少,讨个清净,跟旅店老板也比较好讨价还价,二是这里靠近河滩和寺庙,适合悠闲散步,出发去冰湖也更为方便。Braga大概有三家大型旅店,第一家的manager是个年轻小伙子,说话比较拽,略过。后来去他家买了一次巧克力面包,味道一般(还是Mungji村的好吃)。也去第三家买过明信片和巧克力蛋糕,老板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不是很好说话,但是生意异常的好,不知道是不是跟自家有个桑拿浴室有关系。我们住在第二家,老板是一个长得像大狗的忠厚的中年男人,生活阅历颇为丰富。合伙人是位个子小小的厨师,经常戴着一条黑白格子围裙。还有一位帮工大叔,四五十岁的样子,虽然英语不太好,但是内心挺善良热情,在他这里可以买到邮票,还可以帮忙寄明信片。除了老板比较好说话,旅店风格简单大气,dining room明亮整洁,正对雪山的超大露台非常适合晒太阳。房间也挺舒适,自带卫生间,洗澡有GAS。事后还发现,这里的厨房附带各种西餐食具,做出来的pizza算是我们在act吃到比较地道的。放下行李,我们轻装外出,在附近转悠。这一带的村庄多为藏式,从建筑到文化都接近西藏style。先跑去附近一个藏式寺庙,然后在雪山脚下的草地上散步。这里有成群的牛羊,翘着绿色尾巴的赤麻鸭。虽然下午的风正猛烈,但是阳光尚好,并不觉得冷。漫无目的地在潮湿柔软的草地上走着,旁边有奶绿色的河水欢快流淌。想到张艾嘉的那首歌《她沿着沙滩的边缘走》,“生命中没有多少时候,可以这样沿着什么没有目的地走”,日后必会怀念这样一个简单的午后。回去的路上买了块巧克力蛋糕,在旅店的diningroom要了杯奶茶,摊开明信片慢慢写祝福。夕阳斜斜照过来,真是让人感到幸福的一天。
清晨爬上村里的小山,我们的旅店变成了小小一团蓝色。
ACT路上一顿寻常的早饭,MOMO+PORRIDGE.
著名的Mungji村面包房
除了面包比较便宜外,日用品比Manang略贵。
肉桂卷的颜值比较高,但觉得其貌不扬的巧克力卷最好吃。
旅店的无敌大阳台~
餐厅充满了温暖
Braga景点之一,某藏族寺庙
Braga村边一条奶蓝色的河流
没事可以去河滩上找小羊谈心。
独家菜单,据说是某种当地食物,沿途只吃到过这么一次。味道怎么说呢。。。
大家熟悉的豆汤饭,颜值不错!
写了一堆明信片~D8 Braga--Ice Lake(米)今天的安排是去Braga附近的Ice Lake,海拔4600,非常适合作为拉练。住同一间旅店的印裔大叔说他往返只用了六个半小时,而晓龙tx去的时候居然迷路了。于是我们在出发前仔细问清了路线,自信满满地出发了~一路是不停歇的上坡路,翻过一座山,前面还横着一座山,如此反复,真是应了东邪西毒里的台词,山后面还是山。尤其是过了4000米海拔之后,明显感到吃力,且路上积雪较多,让深度恐高症患者的LZ心惊胆战,怕一不小心就滑入不见底的山谷。走走歇歇,足足花了五个小时才走到冰湖,就算是慢工出细活吧!只是这个时节,积雪尚未融尽,一片白茫茫里只能看到湖心的一点点绿。稍微玩耍了一下,就踏上了归途。岂料下坡路多为碎石路面,且坡度比较大,一边担心着摔死一边小心翼翼往下走,加之TNF的徒步鞋不太趁脚,裹小脚一般的疼痛感一阵阵袭来,简直让人崩溃。不过如果你是不恐高的小超人,一路小跑下去,应该蛮畅快的。如此磨磨蹭蹭花了接近12个小时,上下海拔落差2400米,终于完成此次拉练。回到旅店,洗澡洗衣,吃饭喝茶,还奢侈地泡了次脚,感觉元气渐渐恢复了。垭口,也渐渐变成了可以目及的一个地方,开始幻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回到城市,恢复舒适的生活。
这段早饭,加上两个面包,支撑我们完成这次拉练。
裸奔的帅哥
随着海拔升高,积雪路面增多。
杀出一条雪路~
3月末的Ice Lake尚是一片混沌
欢乐合影的时候还不知道下山是一条血泪路。。。D9 Braga(3450米)大姨妈惊喜来访,决定休整一天,多享受下Braga的舒适。懒懒吃完早饭,去Manang串门。对比昨天的意气风发,今天简直是悬崖式颓废。一路极缓的上坡,甘心被所有人超过,就慢慢就溜达吧。先到Manang村边的小冰湖边上,玩了半天自拍。然后进城shopping,把街边一长溜小店逛了个遍。奥利奥饼干100卢比,苹果干120卢比,心相印卷纸100卢比,还买了一叠明信片和邮票回来继续笔耕。话说Manang真是冲刺垭口前最后的狂欢,小小的村子里有不少小清新的咖啡馆,Bakery和餐厅。因为在外面吃饭的价格比旅店便宜一半,我们饱餐一顿才回去。顶着午后的大风,遥望荒僻的俺村,心生苍凉。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赖在diningroom写明信片,等吃晚饭,还忍着心疼看完之前缓冲的《四重奏》EP08。片思い→いいんです,多么美妙又折磨人的情绪。
清净的小ice lake
写过最蛊惑的祝福。。。
这么一大桌也不过旅店一份豆汤饭的价格!D10 Braga--Yak Kharka(米)早晨,将一叠明信片交给helper大叔,拜托他帮我们寄出明信片,告别Braga。(Manang有邮局,但是开放时间比较短)休息了一天,状态果然回落,走了一段路才恢复过来。幸好这一段只是缓慢爬升,海拔从3500到达了4000米。在Yak Kharka村头找了一家看起来颇为整洁的旅店住下。话说刚吃完午饭,在餐厅里晒太阳写日记,看到本来懒洋洋的胖老板带着一众摆龙门阵的朋友匆匆出门,只觉得奇怪。老板娘告诉我们,有几个背包客有高反,已经在这里呆了三天未见好转,决定坐直升机下山。赶紧趿着拖鞋跑去看热闹,只见一架红色直升机停在村子中心的大广场上,差不多整个村子的人都跑来围观了。一开始,大家矜持地站在广场边沿,小声讨论救援价格,游客身份,机长国籍等等,后来就直接跑到飞机边上,有些人甚至坐进驾驶舱开启了自拍模式。。。据说救援价格高达6000USD,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在徒步的这些天里,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下撤的背包客。虽然遗憾,但是安全第一。眼看冲刺垭口在即,有种兔死狐悲的哀伤。
告别Braga舒适的旅店
走远了,回望Manang。
路上不时可以看到mao主义的标志
壮阔而空旷的峡谷
一开始是这样的站位。
一会儿就摈不住了!
伙食有点单调,但是够饱。D11 Yak Kharka--Phedi(米)昨夜刮了一整晚的风,躺在荒凉山谷之中一张窄窄的双人床上,始终觉得心跳加速,各种忐忑不安。半夜起来测心率,只有85,还算稳妥。不过莫名其妙开始拉肚子,不知道是受寒还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羡慕此时的晓龙tx早已经跨过了垭口,找到了光明。遇到一个小麻烦,旅店老板从昨晚开始就找不到踪影。我们在餐厅留了张纸条,预约6点半吃早饭。而早上也并没有任何人出现,直到7点半才勉强吃上,也许就是淡季的坏处。从Yak到Phedi有6公里多的路程,海拔上升约500米。走走停停,花了近四个小时才到达。这里的住宿几乎呈垄断状态,整个山坡都被一家巨型旅店占领,一眼望去大概有四五十间客房,仿佛一个大型度假村。没有任何协商余地。房费300,热水收费,没有WiFi。不过每个房间都带简单的卫生间,不是旺季的时候也可以免费添加被子,食物虽然稍贵但是味道都还不错。尤其是点上一份苹果派作为餐后甜点,幸福感爆棚。宽敞的客厅布置得很有旅行风格,吃饭时间坐满各国徒步者,其乐融融。如果想笨鸟先飞,很早出发也不怕,这里的餐厅早上三点半就开始营业。不少tx会在安顿下来以后,轻装冲刺highcamp作为拉练。我们在下午走了半程,由于高海拔加上陡峭的坡度,速度非常缓慢。于是剩下的时间就用来采访经验丰富的旅店小哥或者向导,让他们给点建议,又问了好几个背包客。最后觉得凭我们的水平,最迟4点半必须要出发了。
来一张小合影
高原上的猫咪瘦瘦的
渺小地行走
一直穿着牛仔裤。。。
到达Phedi前也有一个夺命坡
爬上来之后大家集体瘫坐。
笨鸟先飞第一个出发,于是,遇到一只萌鹿。然后,是一群。。。这就是传说中的musk deer.
度假村的餐厅内景
即便在这里,也能吃到还算凑合的pizza。
传说中一公里上升400米海拔的最后一个夺命坡。D12 Phedi--Thorong Pass--Muktinath(--3800米)睡前贴了好几片暖宝宝,整晚都热得发狂,倒是把感冒逼退了几分。也许因为第二天是big day,一直睡不好。好不容易等到凌晨三点半闹钟响起,利索地打包,告别这个短暂停留的高地房间。天空清澈,布满星星,隐约可见白色银河。一边仰头看星空一边走,磕磕绊绊。偌大的餐厅是暗着的,寥寥几个人坐在桌边吃早饭。对比昨天晚上燃着火炉,坐满背包客,充满欢声笑语的热闹劲,相差甚大。时间太早,没有胃口吃下太多食物,两个人喝了碗粥,打包了两个煮鸡蛋三个白面包,匆匆出发。尚四点半,通向High Camp的小径一片漆黑,只在半山腰有一两点光,是更早出发的人在缓慢向上。虽然昨天下午踩过一次点,但是靠一盏头灯发出的光亮,很难找到正确的路线,只能凭着直觉寻找方向艰难地上行。后面陆续有人跟随,回头望去,像一串挂在山上的小彩灯。中途休息的时候,在Braga遇到过的韩国小哥超过了我们俩,于是跟在他们后面走。没想到节奏虽慢,走起来很容易调整好呼吸,只歇了两次就顺利抵达High Camp。用时一小时零五分,大超预期,连一路取笑我的某背夫也惊呆了。
顺利完成这个长1公里,海拔提升400米的夺命坡,有种释然的感觉。这里是4900米的荒凉之地,只有一处旅店,零星矗立着几栋低矮的房子。未到六时,天色幽蓝,雪山在远处一次排列。有人就地坐下,等待日出。旅店旁有一汪水池结着冰,local staff们往里面扔石块,冰面破裂发出爆炸一样的声音。我和韩国小哥也加入其中,乐此不疲。稍息片刻,我们出发向往垭口。一路上坡,多半是冰雪,只能踩在前辈的脚印上。尤其是右手边尽是陡坡,让深度恐高症的me胆战心惊。而海拔过了5000米之后,明显感觉到呼吸变得急促,走一段就要停下休息片刻。哪怕在休息时,老狐的心率也已经超过了100,不时大口喘气。默念slow down,在茫茫的雪地里,如此慢慢走,花了近四个半小时,终于到达垭口。之前在各位的帖子里看到过很多次的被五色经幡围绕着的黑色石碑,上面写着5416米的海拔,看起来有些让人失望。随便拍了几张照片,就往山的另一边走去。一开始是愉快的,下坡路走起来果然轻松许多。但没过多久,脚趾头就开始生疼。看不到尽头的冰雪和碎石下坡让人绝望,举目皆是戈壁,雪山。莫说居民,连牦牛都未见一头。走了许久,问相熟的向导,还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第一个村庄。这时山风强大,吹得头疼,真不知道是怎么样熬到了山脚下。比起吃力的上坡,这1700米的下降更消耗我们的体力。在人烟始现的地方随便吃了些热乎的食物,看了下当地的住宿条件后决定还是走到Muk再住下。忍着脚痛,又走了一长段煎熬的路,到达Muk时几近崩溃。入住村头一家叫做the path of dream的旅店,一楼聚集了大量背包客,有不少相熟的面孔。凭最后一点力气,和旅店老板谈妥房间和热水澡不收费,就要了一个房间瘫倒。整晚停电,一根昏暗的蜡烛陪我们入睡。这漫长的一日啊。
夺命坡的尽头
太阳初升,前路尚远
天地沙鸥,人如芥子
背后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tea house.
其实在喘。。。
澳洲大叔照旧穿着大裤衩
平淡无奇的垭口
真想像他一样瘫坐在地上
回到人间第一顿饭D13 Muktinath--Kagbeni(米)翻越垭口,仿佛完成了此行最大的任务,全身心放松地睡了个懒觉。早上起来,洗漱一番,趁有电刷了下网络。话说昨天从垭口跋涉至此,远远望见这座小镇,除了感到尘埃落定,不由心生疑惑,这是个什么鬼地方。高处有几间簇新的寺庙,金灿灿的佛像老远就可以看到。好几座高层建筑貌似烂尾楼,还是赤裸裸水泥模样。其间夹杂着一些普通房子,一眼看上去风格参差不齐,不明就里。今天在房间里隔着窗户看街上人来人往,才发觉这里有点热闹。原来这里散落着几座尼泊尔全国闻名的神庙,引来众多香客。走在主街上,看到不少印度面孔的游客骑马往山上的寺庙行去,沿街的小摊也纷纷摆出羊毛制品藏族首饰,一派繁华景象。从街头走到街尾,遇到好几拨一起翻垭口的徒步者,大家都表情轻松,如释重负。这里的小摊大多出售一种黑色石块,断层里可以清晰看到贝壳形状,虽然问了一位相熟的当地向导说是真实化石,还是有些疑惑。吃了份喜欢的土豆momo当做brunch,才回旅店收拾行李,继续上路。选了一条适合trekking的小路,只有背包客和牧羊人出没,沿途经过了两个藏式村落。虽然荒漠戈壁雪山是主旋律,还是不时可以看到花树和嫩芽。春天,刚刚来到这里。一直走到日头西斜,在路的尽头看到一片灰白色宽阔的河谷,其间有人穿着耀眼的橘色长袍行走,好似海市蜃楼。一个小小的村庄坐落在河谷边上,被绿色的田野包围,仿佛世外桃源。看似不远,走近去发现要下一个陡坡,不成形的路满是碎石,且刮着猛烈的风快稳不住身体。左右两条岔路通往不同村落。刚才看到那个绿色幻影,并不是计划中的kagbeni。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kagbeni村,村头就有提供illy咖啡,带小情趣的咖啡馆,为欧美旅行者量身定做。而村子本身的建筑老旧,尽是木头和石头堆砌而成,小巷蜿蜒曲折,村子中央有一条小溪流,有妇人在捶洗衣服,晚归的牛羊踏过。心下想,要在这里多住两天,和老狐一拍即合。村里有老式建筑改建的极具情调的Red House,最贵的房间也不过3000卢比(可是比起ACT沿线的均价简直是抢钱!)。我们住的是一间简单的旅店,香格里拉Shagerila,有一个宽敞的藏式客厅,房间带独立卫生间,看起来干净明亮,家里还有粘人的白色毛绒绒狗狗和几只懒猫,每晚200卢比。晚上依旧停电,只有客厅里有灯,于是跟飞虫一样趋光去到客厅,点了晚饭干坐着。旁边坐满了印度面孔的游客,聊天才知道他们来自尼泊尔东部,共有26人,用一周的时间朝拜数间寺庙。围观他们集体用手吃豆汤饭之后,我们尴尬地举起勺子开始吃自己的食物。
后来,终于来电了,但是始终搜不到WiFi信号。老板娘神秘兮兮地让我们等等,直到旅游团回房间后才打开路由器,告诉我们密码。终于和三千公里以外那个世界connected~刷完网络后心满意足地回房间睡觉。
香客络绎不绝
来这里check的背包客大多都挺开心的,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是反穿ACT
满街都是化石
要是向南兄健在,肯定要来一把拂尘。
路过的第一个村庄,有一座古老的碉堡
被驯服的老狐
莫名有种西游记的感觉
送给所有王子尚未降临的妹子
山谷里一片绿洲
偌大的河谷,只有两个人在走。
我们的香格里拉旅店
晚饭还挺好吃,就是Chapati不够塞牙缝。D14 Kagbeni(2800米)今天住在村子里休整。吃过早饭出门溜达,在村边的河岸上也不少印度面孔的访客在举行祭祀,有点像中国的清明,需要准备食物祭拜神明。也有不少人在河边洗净身体。沿着河谷边上的小路,走去昨天俯瞰过的另一个村子,叫做Tiri,只有一两间民宿和teahouse,见不到游客身影,显得更为安静淡泊。话说这里的小摊贩也出售黑色化石,要价低廉,一百卢比就可以买到一枚清晰的贝壳化石。据说这些化石来自旁边的Kali Gandaki河谷,于是立志要自己去捡。岂料是件绝顶的难事,从Tiri村沿着河谷走了半日并无收获。剩下的时间就在村子里闲逛,去传说中的旧皇宫看看,只剩下断壁残垣。遇见两个内蒙古的小情侣,翻过垭口打算坐巴士回。这也是大多数徒步者的选择,而我们,还是打算走完全程。回到旅店,又遇到两个来自杭州的公务员大叔,穿着专业户外衣服背着大单反,从博卡拉直飞Jamson,打算从这里去徒步木斯塘。这件事情我们也考虑过,不过光是许可证就要500美金,还必须雇用向导,算下来够我们在外面玩一个月了,还是放弃。下午山谷里又刮起大风,依旧断电,我们在顶楼餐厅吃完饭就晒晒太阳写写日记看看缓存的纪录片,偶尔去逗下小狗。这天直到晚上也没有来电,只好顶着头灯打扑克。
祭祀的人们
沿着河谷走
Tiri也是个藏式村落
沿着河谷走回K村
恐怕是每个人都要留念的地方
旧皇宫看着像一个破落的天台D15 Kagbeni--Jomsom--Marpha(--2670米)看完一场蓝色的日出,告别K村,又出发了。接下来的一段路没有专门的trekking小径,只能沿着大路走。汽车驶过的扬尘实在让人恼火,不得不下到河谷里,踩着碎石走,虽然费力一些,但是不用吃土。靠近Jomsom的时候遇到一队拉练的士兵,和两位军官聊了会儿合影留念。在这一带,Jomsom算是个交通枢纽,有一个小型机场可以直飞博卡拉,也有巴士去往各个城市。走出Jomsom市区,又进入了荒野,午后的大风加上明显变多的车辆,上演了无数次沙尘暴,称得上是整个ACT徒步过程中最难走的一段路。如果可以找到车,建议今天的路程可以考虑搭车。
明明在山里,却让人想到海。
驻扎在Jomsom的一群军人,长跑是常规拉练
养了296头羊的牧羊少年
走在河谷里D16 Marpha--Tukuche--Larjung(--2550米)Marpha俗称苹果村,村子前面是一大片果园,可惜要到九十月份才有成熟的果实。几乎每一间小店都出售晒干的苹果片,也有不少餐厅提供新鲜烘焙的苹果挞。除了苹果,这里是街道和民居也颇有古风,光滑的石板路,一色石头房子涂成了白色墙面。早上在村里散步,老人倚着墙读报,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一派宁静平和。村子中心有一座建筑尤其郑重的寺庙,沿着台阶向上,中间是一大排转经筒。爬到寺庙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村子,和远处碧绿的果园麦田。寺庙里有不少六七岁大的男孩子,互相打闹着,但上课铃一响就乖乖进教室了。寺庙的老师善意打开大殿的门请我们参观,并简短交谈。这里的学生来自附近村落,平时接受尼泊尔语,英语,数学和佛教课程,待成年后可自由选择留在寺庙或者回到俗世。在旅店花180卢比买了两袋上好的苹果干,结账走人。虽然这里也在停电,不过旅店收拾得异常干净,卫生间洁具是特别好的牌子,洗面池的瓷是泛着米色光泽的白,淋浴的水也特别畅快。加上这里满大街的甜点,还是满适合住两天的。话说从Marpha出发,走大约二十分钟,过左手边的索桥,很快到达Chairo这个小村子。这里果园密布,到处可以看到粉色的桃花,海棠花和白色的梨花。村里的小伙子说,苹果花还要等半个月才开。路过一间小学,只三四间教室,走廊下草地里零落坐着几个老师学生,但校舍格外好看。侧墙是一幅蓝色的世界地图,正面墙壁上是色彩浓烈的手绘图画,从左到右分别是国家代表色,国鸟,国旗,国花,国家代表动物,和我们可爱的学校。这是另外一个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再往前走,天空骤然变暗沉,云朵聚集,赶紧穿过鼓满风的河谷,到Tukuche村休憩。村口是一家德国人开的旅店兼餐厅兼面包房,推门进去已经坐了两桌背包客。在最后一张桌子坐下,点了红茶,巧克力牛角包和蔬菜炒饭,味道都不错。等到雨点变小,大家不约而同地收拾行李走人。这里的老街非常值得一去,几百米长的主街,两边都是涂成白色墙壁,彩色雕花窗户的老房子,普通人家也会把自家院子打理得干净漂亮。踩着石板铺就的路面,分外有感觉。只是才走到老街尽头,复开始下雨。刚才觉得很棒的几家民宿,一旦以入住一晚为前提,就不由变得异常挑剔,看完一圈觉得不甚满意,又回到村子大路两边。因为下雨的缘故吧,所有的旅店主人都充满底气地拒绝了我们的议价,连巴士售票员也看出我们的狼狈,短短数公里的路程就开价100卢比。愤然决定按原计划走去Larjung,曾在某游记里被推荐,晓龙tx也觉得不错的地方。幸而雨渐小渐停,在天黑前顺利抵达。村里近两三家Lodge,选了一家老板娘较为和蔼的,带一个异常宽敞的藏式客厅,三个孩子盘腿坐在地上看电视。问老板娘有什么拿手菜,大言不惭地说什么都还行,于是点了份豆汤饭,一份pizza。岂料完全是吹牛,味道可以排到ACT倒数第一,尤其是pizza上面的奶酪看起来十分诡异,只能以充饥为目的吃掉下面的大饼。
特别喜欢这扇门
从寺庙高处俯瞰Marpha村
寺庙里的小和尚完全都是调皮的孩子
早晨的街道尤其安静
新鲜的苹果挞
有点想多留一日
秒杀苹果干
chairo的果园
村子里的小学多是这样矮矮的平房,带一个大院子
坐在苹果树下吃苹果干,有种吃日式亲子饭的残忍感觉。
其实风很大,赶着走到村里避雨
Tukuche老街
雨后的河谷一片澄明
Larjung的旅店餐厅,和我们的房间挨着。D17 Larjung--Kalopani(米)早起看日出,但是太阳连同大半雪山都被一座黑压压的小山遮挡,没有get到大家推荐的点。于是在河滩上捡了半天石头,抓满两手带回去给老板娘鉴定。老板娘可能从我们吃剩下的食物中看到了自己的手艺并没有被肯定,有些愧疚,帮我们认真地检查成果物。不过绝大部分都不可能是化石,当场被丢掉,只留下一块黑得发亮的恐龙蛋形状的石头,丢到炉灶里烤了半天。结账的时候,我们提醒老板娘,心念念的化石还在你家的灶头里,暗暗揣测会不会是一场惊喜。老板娘用火钳夹出来,放到水龙头下冲刷,然后奋力扔向石头路面。石块一分为二,然而里面一无所有。这恐怕是我们离亲手捡到化石最近的一刻。收拾沮丧的心情上路,天空聚满了云朵,我们对着地图寻找去titi lake的路,一边感感到忧虑。如果是阴天,湖水的颜值会严重下降,更坏一步想,如果下雨,基本上可以打消去那里的打算了。titi lake是一个高山湖,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小的浅蓝色块,鲜有人在游记里提及。我们再三向Larjung的村民询问那里是否景色宜人,虽然一再获得肯定的回答,依旧有些迷茫。所幸走到半路,天色转晴。我们按照地图和路标走到了titi lake所在的山脚下。把大包寄存在农家,轻装上山。试图抄近路在树林里走了半天,发现迷路了。。。赶紧回到大路蜿蜒向上,大概一个小时后,看到一排整齐的校舍,这里居然有一所小学!这里只有20名学生,4位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孩子们都很萌。接着,惊奇地发现,山顶居然还有一个村子,就叫做titi。大概十几户人家,还有guesthouse也是醉了。整个村子被nilgiri雪山围绕,鲜有游客来访,有种与世隔绝的味道。从学校出发,大概走五分钟就可以看到一面蓝绿色的湖水。海拔大概2700,没有之前看到别人说的2900那么高,吐了口气。这个湖有点九寨沟的意思,颜色随光线变幻。湖中心有草甸,树木,还有一大群水鸟。湖边植被丰富,开着绛红色的杜鹃花,深紫色的兰花,还有白色铃兰,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风吹起的时候,被阳光晒得金黄的水草随着摆动,流光溢彩。我们绕湖一周,有一片平坦的草地实在适合露营。不过午后的风渐大,玩耍了一个多小时就下山了。另外,沿着湖边的路往山口走,可以俯瞰雪山下另外一个叫做tuclung的村落,看着规模还不小。而下一站Kalopani,并没有出现在TIMS发布的徒步路线图上,却被徒步者推崇。这里可以看到道拉,安娜二峰等一排山峰,有种小隐隐于野的味道。靠近村口的时候开始下雨,于是我们在村头第一家叫做kalopani guest house的气派旅店停下来吃饭。他家的餐厅异常宽敞,装修带着美式风格,有十来张厚重的木头餐桌,散坐着几队欧美中老年背包客。餐厅一角摆着各色咖啡豆和洋酒,甚至还有一台大尺寸的三星曲面电视机。我们要过菜单,相当正规带着封皮,真有些被镇住了。比起这样的环境,菜品价格不算贵,且味道甚佳,摆盘有欧式餐厅的讲究,让人有种回到城市的错觉。吃完请老板带我们看房,房间虽然没有新意,但是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白床单,让人感叹。不过一晚需要800卢比,在ACT算得上高价。又去周围几家人气旅店转了一圈,始终觉得初见最美,于是折回来入住。原来这家旅店有几十年历史,餐厅的墙上挂着诸多老照片。八十年代,这里还是一间简陋的民宿,开始接待各国背包客。如今已经是拥有两栋楼,几十间客房的大店了。照片里有女主人和德国大使的合影,男主人参加英国外交宴会,与布莱尔首相的合影,还有日本大使寄来的贺年片。如今的主人是当年的小儿子,个子不高,眼睛细长。傍晚的时候在院子里练习射箭,也与一干人洽谈业务。店里有一个尼泊尔女人带着小女孩,不知道是不是一家人,只是男主人看孩子并无爱意。入夜,在阳台可以看到道拉吉里峰在月光下散着银白的光,想到了皎洁的月光石。
河滩上布满了石头,只是化石并不好找
离开Larjung
早晨的阳光穿过湿漉漉的空气照下来
按照正常速度,从山脚徒步一小时可以到达titi lake
山脚下一群刚萌嫩叶的树,在逆光下看起来好像秋天。
萌萌的蕨类
假装在垭口。。
Kalopani guest house
完全不像在山里
华丽丽的照片墙
每道菜都很好吃
热心的小哥请我尝了一遍他家的蛋糕,还是要了一份最喜欢的巧克力蛋糕。D18 Kalopani--Tatopani(米)早晨的天气也不算太好,虽然很早爬起来,还是没有看到精彩的日出。不过早餐的咖啡尤其香醇,真正可以叫做咖啡。今天计划走到温泉村Tatopani,路程长达28公里,不过一路都是下坡,并不太担心。先经过了Ghasa村,小小一个地方居然驻扎着不少军人,看似百无聊赖。还在村子里第一次见识了尼泊尔的鹅。。。从这里开始,走过一座吊桥,就可以沿着专供trekking的小路前行了。与车来车往的公路隔着宽阔的河谷,有种遁世的逍遥自在。只是很快下起雨来,躲在一处山凹避雨。背包里有饼干,巧克力和热水,席地而坐,一边吃喝一边等雨停。听到细碎的脚步声,然后来了一群湿漉漉的羊。见到它们准备避雨的地方坐着两个人,先是惊讶,在十来米开外停下来,歪着脑袋打量了我们一番。看似不是危险生物,于是羊群犹豫着缓慢靠近,确认我们大致无害之后加快脚步撤离。恰逢雨歇,我们跟在羊群后面假装牧羊人,你追我赶,不相前后。遇到上坡的时候,羊的小蹄子就特别轻快,害得我们一边喘气一边加劲。岂料它们在不远处停了下来,回头望着我们,似乎在等我们迎头赶上,真是暖心的小动物。就在我们满心欢喜想要上前表示友好的时候,身后追来一位气急败坏的老爹,冲到羊群里又打又骂。原来羊群为了躲避我们的追捕,走的是一条相反方向的不归路。。。告别悲剧的羊群,时有雨。不得不经常在路边的人家屋檐下避雨,待我们十分友好,可惜只能用简单的英语和笑容来沟通。虽然天色渐暗,还是决心走到Tatopani,不耽搁次日行程。好不容易走到村口,有一家四五层高的大型旅店,不过报价500卢比,菜单价格也不便宜。于是进村看看,不料满大街都是观光客,无论是餐厅还是商店,都生意盈门。而旅店不是更贵就是更差,老板们也异常充满底气不愿意议价。背着行囊饥肠辘辘,虽然ACT沿线的规矩是在住宿的旅店用餐,现在也管不得那么多了,在路边小店坐下吃饭。要了份土豆MOMO150卢比,一份煎肉肠150卢比,一份汤面130卢比,比旅店菜单便宜不少。吃饱喝足,幸运找到一家干净旅店入住,房费300卢比。在里遇到了三个来自上海的背包客,约好明天看天气,或许可以一起走poon hill。个人对poon hill并没有太多好感,一来是那里观光客奇多,二来,用晓龙tx的话说,看雪山已经看腻了。不过走过那里,才算一次完整的ACT徒步啊,所以就拜托老天给我们提示,如果天气不错,就去那里看看吧。
Kalopani的元气早餐
从Kalopani出发的时候,天气尚佳
一路都是沿着河谷走
回望Ghasa村
当地人说这就是鹅,好吧,咖喱鹅肉吗?
在check post的办公室里看到了musk deer和黑色化石shaligram的介绍。
萌萌的羊群
互相试探是否安全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路过一些小村子
随便解决了午饭。这里的餐馆都是等客人下单后才开始煮米饭下面条,速度较慢。
一个趿拉着拖鞋的少年从我们身后走过,没几分钟功夫,爬上来几近垂直的悬崖。。。(其人在红心处!)
再一个小小村落
瀑布下有一间tea house,貌似有名
随着海拔下降,山顶积雪减少,空气潮湿。
有种隐世味道D19 Tatopani--(米)早上起来是一个好天气,没有借口,决定去向poon hill。先到村子里转了一圈,昨天晚上灯光昏暗,继而断电,并没有看清楚真面目。其实仅一条几百米长的石板路主街,大多数的商店还没有开门,闲走十分钟就到了尽头。还路过著名的大温泉,看起来实在有点简陋,不敢尝试。话说跨过一座大吊桥,就正式上路了。一大早的太阳就相当凶猛,昨天的雨水化作无穷蒸汽,异常闷热。且今天要从海拔1200米上升到2800米,一路都是上坡,走了一段就忍不住换成短裤,好走得利索些。不断安慰自己这也许是人生最后一次自虐(怎么可能),走走歇歇,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游客盈门的poon hill。大部分看起来像样的旅店都已经客满,除了我们这些从垭口下来的背包客,还有无数游客从博卡拉一路杀来啊!不过还是很幸运住到一间免费的旅店,从房间甚至厕所的窗户就可以看到安娜一号峰。入夜,温度骤降。一楼的大厅里燃起了火炉,我们早早吃完饭,打了会儿扑克就睡了。明天,又要早起。P.S.在Kalopani村闲逛时,和一个调皮的男孩聊天。你多大了?10岁,你呢?你猜~孩子陷入沉思。。。试着引导他,20岁?孩子一脸错愕,r u kidding me的表情。。。而徒步poon hill的路上,同胞大哥突然问,你们回去之后是不是要准备写论文了?愣了一下,觉得还是大哥目光锐利!
清晨的村子
昨晚吃饭的小饭馆
舍命偷拍。。。
村头的峡谷
路边的石头变成了这种模样,再没有黑色化石了。。。
开满三角梅的农家
虽然上坡很累,view还是蛮好的
把老狐这条穿了十来年的牛仔裤留在这里
等吃饭的时候,我们丧心病狂地洗了个头。。。
留守的姐弟俩给我们做的午饭
遇到一双cool靴子
这个季节,路边很多高山杜鹃的花树D20 Ghorepani--Nayapul--博卡拉(米)凌晨四点半出发,满天星光,穿上全套装备,一行人戴着头灯行进在山间,仿佛翻越垭口的重演。不过气氛轻松很多,有当地青年趿拉着拖鞋在旁边走。花了大概一个小时到达poon hill山顶,晨光在天际微现,空气冰凉,稍微站定就感到脚趾头发疼。不少人去山顶唯一的一家tea house买一杯热茶。这里的海拔是3200米,四周被雪山环绕,果然是个绝好的观景台。朝阳先是点亮了道拉吉里峰,又从后跃出,山顶的几百人一同欢呼,接下来是各国人民拍照狂潮。一直玩到尽兴,山头并不剩几个人了,才慢慢下山。旅店老板看我们回来,马上端上来早饭,吃完继续赶路。今天是看起来轻松,其实不好走的下坡路,传说有8000多级台阶,走到一半还崴了脚。如此历尽千辛万苦,在下午四点多到达山脚小镇Nayapul,在最后一个check post盖章后,算是完成了ACT全程。坐巴士顺利到达博卡拉,回到人间。
挺喜欢日出前天空的颜色
反正都是雪山啦。。。
不愧是观景台,居然还有蓝椅子
嗯,最后一张合影!全文完!再次打下广告,欢迎看我的新帖:【六十天环游美国加拿大】一路逐秋,阿拉斯加,班夫,美国本土,加东
请输入评论内容!
大龄宅女20天安娜普尔纳ACT大环线徒步全纪录(每天更新ing~)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我们正在为你喜爱的游记制作PDF中,
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
完成昵称/头像的设置
发表任意一条游记/点评/回答
1条点评被设置为精华
尼泊尔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尼泊尔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尼泊尔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尼泊尔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亚洲旅游攻略导航:尼泊尔移动端旅游快速入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生你哪位哪里能免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