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易和腾讯都想与索尼任天堂合作作

网易希望能够投资任天堂 这事儿可能性大吗?
05:45:00 作者:马荣
网易游戏最近在玩家圈子里的口碑有点崩盘,大大小小的负面消息被传出,比如前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第五人格》抄袭事件。现在,丁磊的一句“民间高手任天堂”更是让国内的核心玩家圈炸了锅。
网上流传的段子图
根据日经新闻的报道,网易CEO丁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外投资主要是在游戏设计方面的。毕竟一个公司的创意是有限的,我们已经做到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手机游戏开发厂商了。但是必须要承认高手在民间,还有很多国家的工作做得非常优秀。比如日本任天堂等。我们非常希望以投资的方式和他们结盟,共同来开发产品。”
抛开“数一数二网之易,民间高手任天堂”这样的话不谈,我们从这段话中能够看出网易想要与任天堂合作的期待是有的。那么网易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想到任天堂这个在手游方面并没有多少突出成绩的厂商呢?同时任天堂又有没有必要与网易进行合作,这是我们感兴趣的。
投资比自己还有钱的公司?
首先来聊聊丁磊所说的“希望投资任天堂”,有没有这个可能?这其实主要是看任天堂到底需不需要投资。
从市值上看,任天堂当前市值为474亿美元,而同期的网易市值为373亿美元,整整比网易多出100亿美元。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任天堂是一家零负债的公司,现金流也有超过100亿美元。从这几点上来看,任天堂是完全不缺钱的,甚至要比网易过得还要滋润。
从企业传统上看,作为一家日本的百年老店,任天堂对于外部资本的投资一向非常谨慎,这是很多日本家族企业的传统。所以网易想要投资任天堂的结果很大几率是被谢绝。
合作的基础是存在的
当然,不能投资还是可以谈合作的,这种合作基本被框定在手游范围内,因为任天堂不做PC游戏,与网易的共通点也只有手游部分了。目前对网易来说确实有和任天堂合作的需求,也有和任天堂谈的资本。
根据最新的App Annie提供的数据,网易的《荒野行动》已经在日本的游戏下载榜中抢下了第一,同时在亚洲其他地区的成绩也都不错,这些表现可能会打动试图在手游市场更进一步的任天堂。
而任天堂方面,本身的手游发展并不是很突出,《火纹》手游给任天堂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之前《马里奥酷跑》的高下载低收入缺令人灰心,《Pokemon Go》原则上来说并不是任天堂主导的游戏。这说明,任天堂在手游上确实需要再来一把力。
日本下载榜
在这一点上,网易确实有和任天堂合作的可能性,最可能的合作方式就是代理运营。这么考虑也比较容易理解,中国的游戏市场任天堂看在眼里但自己没有能力去做,网易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分发能力现在来看是有竞争力的。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中国玩家接触到任天堂这个品牌。Nintendo Switch的中国区销量任天堂已经知道了,但由于政策等更各方面问题,还无法确定放开手脚进入中国市场。但如果通过手游先进行品牌渗透,后续的更进可能会更顺利一些。
只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任天堂对于自家游戏的控制欲是极强的,代理商想要进行“魔改”进本不可能被允许,这也是笔者认为任天堂不会找腾讯代理的原因。那么网易能不能接受任天堂的严苛要求,就像当初代理暴雪游戏时那样,这是一个变数。
共同开发困难重重
在采访中,丁磊明确提到的是希望“共同来开发产品”,而不是简单的代理,这种想法我们可以理解。
网易游戏现在饱受抄袭的质疑,尽管自己一直在强调创新,但事实上抛开官方辞令,大家心里都清楚网易的手游到底是个什么品性。中国现在处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游戏领域也一样,玩家的要求越来越高,眼界越来越开阔,核心玩家数量也在显著增长,山寨显然蒙不了几年了。
游戏消费升级进行中
网易的手游开发能力在技术上目前没什么可挑剔的,但是在游戏设计上依然薄弱(否则为什么要到处借鉴呢?),那么这世上谁最会做游戏呢?任天堂,网易当然想要跟任天堂合作搞开发了。
有人可能会问,任天堂游戏那么好,直接Copy不就好了。笔者只能说,全球的游戏界人人都知道任天堂游戏好,但却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出同样品质的游戏来,就是照着抄都抄不到精髓。很气是不是?但网易也懂这个道理,而且跟着老任一起做游戏还能长本事,这是多少人想要有的机会。
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网易很想这么做,但笔者认为可能性很低。任天堂对于自家游戏的要求严格到近乎苛刻的地步,而且很有一套自己的游戏理念,这些理念目前看与国内的游戏大环境是格格不入的。
任天堂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宁愿不做也无法忍受自己的游戏被玩家诟病而沾上污点,尤其是国内这种专门挖坑坑人的课金游戏。就算网易愿意做出改变,任天堂也不会轻易相信,毕竟网易以前的游戏并不能给人以信心。
所以从头到尾分析下来,我们发现,网易想要投资任天堂不可能,想要合作开发游戏也不可能,唯一可能的就是合作进行代理,仅此而已。
关于这件事,大部分人都在调侃,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网易确实试图在做出一些改变,或者说试图在找一条后路。这两年国内的游戏环境变化挺大,腾讯也在做出改变,网易也想变,这些都是好事。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玩家成熟得越快,国产游戏的产业升级才会越快。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双雄联手?别意淫了,任天堂入华后最大对手可能就是腾讯|任天堂|腾讯|主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双雄联手?别意淫了,任天堂入华后最大对手可能就是腾讯
近日有消息爆出,腾讯将代理任天堂游戏主机NintendoSwitch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并于明年正式引进这款游戏主机。同时,腾讯以200万保底销量的协议打败了同样对Swicth入华感兴趣的阿里,拿下Switch在中国的代理权。尽管很快被腾讯游戏官方微博辟谣称“该消息不属实”,但联系此前两者的频频动作,一众网友还是激动不已,毕竟看惯了谣言成真的套路,很多人更愿意相信无风不起浪。不过就这次代理传闻来讲,个人觉得其中意淫的成分更大,虽说任天堂重回中国是迟早的事,可什么时候、选择和谁合作,不是仅凭一次业务接触就能推测得了。就是退一步讲,找腾讯代理NS也不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任天堂入华后的最大阻碍可能就是腾讯。碾压主机游戏的,也是腾讯一个背靠国内市场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游戏公司,一个早已闻名海外的老牌游戏巨头,无论是游戏类型的区分还是市场的分割,腾讯和任天堂之间并不存在强烈的竞争冲突。但同时放置于我们这个相对特殊的游戏国度中,一切就要重新估量了。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整个游戏行业的势力划分其实已经开始有所改变,最为明显的就是手游冲击网游和主机游戏的市场地位。根据Digi-Capital的最新报告和数据显示,手游在2017年的收入将突破500亿美元,到2021年时的收入能达到800亿美元。而今年主机游戏以及PC端的MMO/MOBA游戏这两部分的收入,单独算起来都比手机游戏低。而且随着增速放缓,它们到2021年时的收入将分别为300亿美元左右,合起来还不如手机游戏的收入高。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当然不能说是腾讯抢了任天堂的饭碗,但鉴于国内外市场截然相反的状况,却不得不把以腾讯为首的游戏公司,作为任天堂等主机厂商进军中国的强大阻碍。今年暑假金融科技初创公司Current.com曾对美国青少年在游戏上的花费情况,进行了追踪和调查。数据显示,各平台的青少年玩家数量占比为,移动平台的玩家数占50%,PC平台40%,主机平台仅为10%。但消费情况却形成鲜明对比,青少年在PC游戏上的消费最高,占比46.7%,主机游戏为41.9%,而手机游戏则仅占11.4%。这说明在美国,即使手游快速兴起也不能取代主机游戏的地位。而我国则完全不同,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游戏市场,PC网游和手游加起来占据了整个游戏市场接近100%的份额,主机游戏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这种状况所释放的唯一信号就是,除非手游自行没落,要不然主机游戏在我国很难有崛起的机会。而转换到腾讯和任天堂的视角,这种间接性的敌对关系在如此特殊的市场形势下,就演变为此消彼长的正面对抗,换句话说,在挤压主机厂商生存空间的多方势力中,腾讯可是贡献了不少力量。又或者更具体一些,就目前普通游戏玩家的付费意识来看,一个用户在有限金钱和时间下,所选择消费的游戏更是有限。花在王者荣耀上的钱多,很有可能就意味着花在阴阳师上的钱相对减少,手游和主机也是如此。所以,如此微妙的竞争关系下,为什么任天堂要选择一个最强势的对手,作为重归中国最重要的棋子?而腾讯有什么理由代理有潜在威胁因素的任天堂呢?出力不讨好,不是腾讯的风格传出腾讯代理NS的消息之后,舆论多数持乐观态度,但这主要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最终能否成真还要取决于双方意愿。不过单从腾讯的角度出发,这次传闻似乎有些不靠谱。首先要理解保底200万销量在国内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国内媒体的推算,2016年全年国内售出主机应在110万-130万台左右,这也意味着经过2年的行货主机销售,中国地区主机游戏用户约在200万左右。这说明什么?绝大多数国内主机用户都购买NS才能最大几率地完成这个销量,这还不算已经购买NS的主机玩家。再说早两年来的索尼和微软也不是个摆设,哪能就任由任天堂横行?是以200万的数目在国内是很难实现的。这点腾讯不可能不考虑到,而在认清这个现实的情况下,腾讯还会以保底的低姿态来迎合任天堂吗?恐怕不现实,作为国内游戏市场的领头羊,任天堂想要踏进来分一杯羹,应该是看腾讯的脸色行事,而不是腾讯求着任天堂合作,所以这是传闻值得质疑的地方。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就是无利不起早,腾讯如果代理NS,那利益考量是什么?据有关媒体报道,Switch的制造成本约为257美元,这已经很接近300美元零售价,也就是说任天堂本身的硬件利润就很稀薄,而腾讯若只是代理硬件销售,按照200万的销量来算,撑死也就在6亿人民币左右。要知道王者荣耀一天卖皮肤就能赚1.5亿,对比起来,腾讯何必呢?而且为了推销NS,腾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宣传成本,还要专门搭建硬件销售渠道和团队,其中耗费的资金必然不少。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其中的政策风险,游戏审核和运营将会面临一大堆繁琐的背后运作,即使是腾讯也未必都能搞得定。至于从广告和软件上获得营收的说法,也不现实,一方面植入广告对核心玩家的游戏体验是致命的,而且200万的受众群体,投放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软件付费的市场还需长时间培养,仅仅是将普通用户转化为主机玩家,对腾讯来讲都有很大难度,更何况再次付费。总而言之,就实际利益来讲,腾讯很难如此放低姿态来进行这样出力不讨好的合作。当然很多人认为应该从长远眼光着手,上升到腾讯游戏战略布局的层面来看待这次代理,但私以为这种说法有些言之过早。比如PC+手机+VR+主机的游戏生态,配合腾讯自身在直播、视频、音乐、影视、网络文学等领域的优势,可以形成更加完整、联动性更强的产业链。实际上,这种观点只能算是宏观上不考虑实际的猜测,目前腾讯连一个游戏和影视结合的尝试都未能得偿所愿,如今加入一个市场极其小的主机,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与虎谋皮,是任天堂的考虑吗?保底代理可能为假,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和任天堂就没有深入合作的必要,这最终还要看最后的取舍和利益博弈。站在任天堂的立场上,入华后虽然会与腾讯产生微妙的竞争关系,但不可否认如果能够获得腾讯全力的帮持,任天堂本土化的路会走得更为顺畅。毕竟国内市场上腾讯的实力摆在那,用户、流量、资金等各方面都不缺,相比阿里巴巴这个刚刚踏进游戏行业、自身都没发展起来的新人,腾讯摸爬滚打十多年,深谙国内游戏行业的规则,更适合做任天堂的引路人。再者腾讯的游戏模式其实一直是国外公司难以理解的典型,明明在行业内处于鄙视链低端,却偏偏成了最赚钱的游戏公司,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中国式奇迹。而主机游戏进入国内恰恰需要这种神乎其技的机遇,才有可能撬动这一市场的商业价值,从这点看来,腾讯也是任天堂的一大选择。当然,基于腾讯本身对主机游戏的不确定态度,任天堂若是最终选择腾讯,无异于是在与虎谋皮,如何能在进入中国后保持一定的话语权、如何平衡手游和代理主机的业务冲突,这些都是任天堂可能承担的风险。而一向行事谨慎的任天堂愿意如此吗?如今借着NS在全球市场的大卖,任天堂不仅市值猛增,而且很大程度上挽救了此前很长时间的颓势,所以说进军我国主机市场就显得相对不那么急迫。再加上国内主机游戏的市场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的预示,这种情况下保守一点似乎更值得选择。而腾讯呢?最近WeGame平台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可见腾讯有意在单机游戏及平台上重点发力,这样此时代理NS就有些多余,虽说腾讯财大气粗,但同时进入两个新市场还是有些吃力。不过如果考虑到与全球游戏市场接轨这一长远意义,腾讯可能就有了和任天堂合作的动机,联想到之前腾讯基本上都是利用资本手段扩大游戏布局,如果这次能够和任天堂进行深度的业务合作,将有利于腾讯游戏进一步走向海外更大的市场,尤其是在欧美这样成熟度高的地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腾讯也好,任天堂也罢,即使两强联合也未必能补足主机文化在我国市场的断层,所以还是不必抱太大的期望,且等后续发展。
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将会在4亿元左右,引进方福建恒业以50万美元的代价引进国内,如此高的票房下必
从去年夏天入行,到快速成为小网红、收入暴涨,再到热度消散,放弃直播。一年的时间,阿宣体验了
通向成功的路径不止一条,没有对错,只有成败。从WOW大规模清除谈起 腾讯网易重走“任天堂模式” _多玩新游戏双雄联手?别开玩笑了,任天堂入华后最大对手可能就是腾讯_网易新闻
双雄联手?别开玩笑了,任天堂入华后最大对手可能就是腾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即使两强联合也未必能补足主机文化在我国市场的断层,且等后续发展。
近日有消息爆出,腾讯将代理任天堂游戏主机Nintendo Switch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并于明年正式引进这款游戏主机。同时,腾讯以200万保底销量的协议打败了同样对Swicth入华感兴趣的阿里,拿下Switch在中国的代理权。尽管很快被腾讯游戏官方微博辟谣称“该消息不属实”,但联系此前两者的频频动作,一众网友还是激动不已,毕竟看惯了谣言成真的套路,很多人更愿意相信无风不起浪。不过就这次代理传闻来讲,个人觉得其中意淫的成分更大,虽说任天堂重回中国是迟早的事,可什么时候、选择和谁合作,不是仅凭一次业务接触就能推测得了。就是退一步讲,找腾讯代理NS也不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任天堂入华后的最大阻碍可能就是腾讯。碾压主机游戏的,也是腾讯一个背靠国内市场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游戏公司,一个早已闻名海外的老牌游戏巨头,无论是游戏类型的区分还是市场的分割,腾讯和任天堂之间并不存在强烈的竞争冲突。但同时放置于我们这个相对特殊的游戏国度中,一切就要重新估量了。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整个游戏行业的势力划分其实已经开始有所改变,最为明显的就是手游冲击网游和主机游戏的市场地位。根据Digi-Capital的最新报告和数据显示,手游在2017年的收入将突破500亿美元,到2021年时的收入能达到800亿美元。而今年主机游戏以及PC端的MMO/MOBA游戏这两部分的收入,单独算起来都比手机游戏低。而且随着增速放缓,它们到2021年时的收入将分别为300亿美元左右,合起来还不如手机游戏的收入高。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当然不能说是腾讯抢了任天堂的饭碗,但鉴于国内外市场截然相反的状况,却不得不把以腾讯为首的游戏公司,作为任天堂等主机厂商进军中国的强大阻碍。今年暑假金融科技初创公司Current.com曾对美国青少年在游戏上的花费情况,进行了追踪和调查。数据显示,各平台的青少年玩家数量占比为,移动平台的玩家数占50%,PC平台40%,主机平台仅为10%。但消费情况却形成鲜明对比,青少年在PC游戏上的消费最高,占比46.7%,主机游戏为41.9%,而手机游戏则仅占11.4%。这说明在美国,即使手游快速兴起也不能取代主机游戏的地位。而我国则完全不同,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游戏市场,PC网游和手游加起来占据了整个游戏市场接近100%的份额,主机游戏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这种状况所释放的唯一信号就是,除非手游自行没落,要不然主机游戏在我国很难有崛起的机会。而转换到腾讯和任天堂的视角,这种间接性的敌对关系在如此特殊的市场形势下,就演变为此消彼长的正面对抗,换句话说,在挤压主机厂商生存空间的多方势力中,腾讯可是贡献了不少力量。又或者更具体一些,就目前普通游戏玩家的付费意识来看,一个用户在有限金钱和时间下,所选择消费的游戏更是有限。花在王者荣耀上的钱多,很有可能就意味着花在阴阳师上的钱相对减少,手游和主机也是如此。所以,如此微妙的竞争关系下,为什么任天堂要选择一个最强势的对手,作为重归中国最重要的棋子?而腾讯有什么理由代理有潜在威胁因素的任天堂呢?出力不讨好,不是腾讯的风格传出腾讯代理NS的消息之后,舆论多数持乐观态度,但这主要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最终能否成真还要取决于双方意愿。不过单从腾讯的角度出发,这次传闻似乎有些不靠谱。首先要理解保底200万销量在国内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国内媒体的推算,2016年全年国内售出主机应在110万-130万台左右,这也意味着经过2年的行货主机销售,中国地区主机游戏用户约在200万左右。这说明什么?绝大多数国内主机用户都购买NS才能最大几率地完成这个销量,这还不算已经购买NS的主机玩家。再说早两年来的索尼和微软也不是个摆设,哪能就任由任天堂横行?所以200万的数目在国内是很难实现的。这点腾讯不可能不考虑到,而在认清这个现实的情况下,腾讯还会以保底的低姿态来迎合任天堂吗?恐怕不现实,作为国内游戏市场的领头羊,任天堂想要踏进来分一杯羹,应该是看腾讯的脸色行事,而不是腾讯求着任天堂合作,所以这是传闻值得质疑的地方。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就是无利不起早,腾讯如果代理NS,那利益考量是什么?据有关媒体报道,Switch的制造成本约为257美元,这已经很接近300美元零售价,也就是说任天堂本身的硬件利润就很稀薄,而腾讯若只是代理硬件销售,按照200万的销量来算,撑死也就在6亿人民币左右。要知道王者荣耀一天卖皮肤就能赚1.5亿,对比起来,腾讯何必呢?而且为了推销NS,腾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宣传成本,还要专门搭建硬件销售渠道和团队,其中耗费的资金必然不少。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其中的政策风险,游戏审核和运营将会面临一大堆繁琐的背后运作,即使是腾讯也未必都能搞得定。至于从广告和软件上获得营收的说法,也不现实,一方面植入广告对核心玩家的游戏体验是致命的,而且200万的受众群体,投放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软件付费的市场还需长时间培养,仅仅是将普通用户转化为主机玩家,对腾讯来讲都有很大难度,更何况再次付费。总而言之,就实际利益来讲,腾讯很难如此放低姿态来进行这样出力不讨好的合作。当然很多人认为应该从长远眼光着手,上升到腾讯游戏战略布局的层面来看待这次代理,但私以为这种说法有些言之过早。比如PC+手机+VR+主机的游戏生态,配合腾讯自身在直播、视频、音乐、影视、网络文学等领域的优势,可以形成更加完整、联动性更强的产业链。实际上,这种观点只能算是宏观上不考虑实际的猜测,目前腾讯连一个游戏和影视结合的尝试都未能得偿所愿,如今加入一个市场极其小的主机,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与虎谋皮,是任天堂的考虑吗?保底代理可能为假,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和任天堂就没有深入合作的必要,这最终还要看最后的取舍和利益博弈。站在任天堂的立场上,入华后虽然会与腾讯产生微妙的竞争关系,但不可否认如果能够获得腾讯全力的帮持,任天堂本土化的路会走得更为顺畅。毕竟国内市场上腾讯的实力摆在那,用户、流量、资金等各方面都不缺,相比阿里巴巴这个刚刚踏进游戏行业、自身都没发展起来的新人,腾讯摸爬滚打十多年,深谙国内游戏行业的规则,更适合做任天堂的引路人。再者腾讯的游戏模式其实一直是国外公司难以理解的典型,明明在行业内处于鄙视链低端,却偏偏成了最赚钱的游戏公司,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中国式奇迹。而主机游戏进入国内恰恰需要这种神乎其技的机遇,才有可能撬动这一市场的商业价值,从这点看来,腾讯也是任天堂的一大选择。当然,基于腾讯本身对主机游戏的不确定态度,任天堂若是最终选择腾讯,无异于是在与虎谋皮,如何能在进入中国后保持一定的话语权、如何平衡手游和代理主机的业务冲突,这些都是任天堂可能承担的风险。而一向行事谨慎的任天堂愿意如此吗?如今借着NS在全球市场的大卖,任天堂不仅市值猛增,而且很大程度上挽救了此前很长时间的颓势,所以说进军我国主机市场就显得相对不那么急迫。再加上国内主机游戏的市场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的预示,这种情况下保守一点似乎更值得选择。而腾讯呢?最近WeGame平台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可见腾讯有意在单机游戏及平台上重点发力,这样此时代理NS就有些多余,虽说腾讯财大气粗,但同时进入两个新市场还是有些吃力。不过如果考虑到与全球游戏市场接轨这一长远意义,腾讯可能就有了和任天堂合作的动机,联想到之前腾讯基本上都是利用资本手段扩大游戏布局,如果这次能够和任天堂进行深度的业务合作,将有利于腾讯游戏进一步走向海外更大的市场,尤其是在欧美这样成熟度高的地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腾讯也好,任天堂也罢,即使两强联合也未必能补足主机文化在我国市场的断层,所以还是不必抱太大的期望,且等后续发展。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赵东宇_NY4899
网易刊登此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网易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收购任天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