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猴子传奇里的纳兰大人是纳兰若容 纳兰性德德吗

纳兰心事有谁知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纳兰心事有谁知
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一位少年公子亲手栽种的。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为什么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心事有谁知内容简介
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并很快成为康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红人。然而,对于如此荣耀的地位与处境,他为什么会极力地排斥甚至鄙视,人在朝廷,却心在“江湖”?
纳兰一生用情极深,对生命中先后出现的三名女性倾尽了所有的爱,最后她们为何却又纷纷离他远去?留给纳兰的只有彻骨之痛。。面对大喜大悲的坎坷经历,纳兰的心就像是一碗黄连熬成的苦汁,苦不堪言,并最终为情所累,生命在三十一岁这年戛然而止,犹如苍穹中划过的流星,短暂而震撼。
纳兰心事有谁知主讲简介
,女,1974年生,湖南长沙人。,现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1996
年毕业于外语系法语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直升该校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主攻方向为及批评,2001年获博士学位。精通法语、英语等多门外语,2004年获法国政府资助赴法国进修。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升华学者育英计划、中南大学首届杰出青年人才。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已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社科规划课题,获多项省级、校级科研、教学奖励。
纳兰心事有谁知人物简介
(),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于是纳兰性德的名字改回成德。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基本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主要作品有长相思。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
纳兰心事有谁知各集题目
一、我是人间惆怅客
二、多情自古原多病
三、一生一代一双人
四、当时只道是寻常
五、不是人间富贵花
六、幽怨从前何处诉
七、身世悠悠何足问
八、而今才道当时错
纳兰心事有谁知分集剧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
  纳兰性德与康熙皇帝同龄,他出身贵胄、才华横溢,却经历坎坷、惆怅一生。他的一生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困惑和谜团,他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能从他的词中能读到怎样的世间真情和人世沧桑。下面带我们了纳兰性德的一生。
多情自古原多病
  纳兰出身豪门,有着令人称羡的荣耀地位,但拥有锦衣玉食,物质生活的纳兰,在精神世界中,却常常愁绪满怀,非常痛苦,长期的哀怨惆怅的心情,也给纳兰的身体带来巨大的隐患,本期节目继续向大家介绍纳兰性德的故事。
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容若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就一同赏析两首“纳兰词”。纳兰一生写下了近四百首词,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他的爱情词,尤其是写给妻子卢氏的那些清丽哀婉之词。纳兰19岁结识了妻子卢氏,她的出现犹如冬夜里的一盏灯,温暖着纳兰凄冷的人生旅途。卢氏凭借着自己的特有魅力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不仅把纳兰从情感悲痛中解脱出来,而且还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出身豪门,有着令人称羡的荣耀地位,但拥有锦衣玉食物质生活的纳兰在精神世界中却常常愁绪满怀,长期哀怨惆怅的心情给纳兰的身体带来巨大的隐患,特别是红颜知己卢氏的病逝给纳兰以致命打击,从此纳兰便把对爱妻的思念丝丝缕缕的诉诸笔端,写下了一首首催人泪下的悼亡词,记录了他无数个不眠之夜和绵绵不绝的追忆。本期节目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将继续为大家讲述纳兰性德的故事。
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明珠是康熙年间权倾朝野的一代权相,按理说,出生在温柔富贵乡里的纳兰性德应该感觉很幸运、很知足,然而在纳兰的心里,却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结”,这个“结”就是他的贵族身份。一心向往江湖生活的纳兰,对权贵很是排斥,甚至鄙视。这样的矛盾,最终导致他和父亲明珠之间出现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幽怨从前何处诉
  纳兰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他的内心世界希望自己当一名文官。但事与愿违,康熙皇帝任命纳兰为贴身侍卫,出宫时总带着纳兰,在宫内纳兰也是康熙的文学侍从。多年后,康熙命纳兰出使梭伦,主要目的是宣抚梭伦。梭伦归附清朝,使得康熙平定西北边疆顺利完成。康熙对纳兰的任命和纳兰向往自由的心成为一对矛盾。纳兰也有伴君如伴虎的深深忧虑,这些都让纳兰心中充满幽怨。
身世悠悠何足问
  纳兰词最感人之处,莫过于他真切动人的情感,无论是凄美哀怨的爱情词,还是真挚深婉的友情词,都记录着他一往情深的心路历程。尤其是他与顾贞观之间的知己之情,更是流传千古的友谊佳话,纳兰是翩翩相门公子出身贵胄,又是天子近臣身份尊荣,而顾贞观不过是一个流落江湖的汉族文人,两个人身份有别,门第悬殊。纳兰却置世俗的眼光于不顾,与顾贞观结成了感人至深的生死友情。
而今才道当时错
  身为康熙皇帝身边的红人,纳兰有着令人艳羡的事业前景,然而,卢氏的去世却在感情世界里彻底击垮了纳兰,他长期沉浸在压抑痛苦中不能自拔,爱妻的离去带走了纳兰关于爱的全部美好回忆。就在他对未来几乎万念俱灰的时候,一位女子走进了他的世界,她就是沈宛,这位才貌双全的江南才女,以她特有的温柔之情温暖着纳兰冰冷的情感世界,在他凄楚寒冷的生命中再次点燃了爱的火焰。然而,在经历了一场缠绵悱恻的绝世恋情之后,两个人却在无尽的痛苦中结束了这段感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多情多病的纳兰遭受了太多的爱恨离愁,当一切感情的寄托犹如烟云消散殆尽,当纳兰沉痛地写下这凄美词句后不久,他年轻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央视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纳兰性德与纳兰容若是不是同一个人_百度知道
纳兰性德与纳兰容若是不是同一个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杰出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性德出身于满洲贵族。他的父亲明珠,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屡充《实录》、《方略,、‘一统志》和《明史,诸书总裁,为康熙权臣。性德自幼娴于骑射,稍长又工文翰。他聪慧好学,读书过目不忘,青年崭露头角。康熙十年(1671年),性德年十七补诸生、入太学;年十八顺天乡试中举,座师为鸿儒徐乾学。明年会试取中,因患病未与殿试;三年后应殿试,“入对殿廷,数千言立就”,赐进士出身。选侍卫,寻升一等侍卫。随康熙帝幸海子、游西山、狩五台,东巡出山海关、渴盛京(今沈阳)、至乌拉(今吉林市),泛舟松花江上;又南巡登泰山、阅虎丘、驻江宁(今南京)。颇为康熙帝赏识。 性德“出大匠之门”,从徐乾学研讨学术。
采纳率:46%
字容若纳兰性德(16551月19——16857月1)满洲黄旗叶赫拉氏字容若(故称纳兰容若)号楞伽山原名纳兰德避太保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日——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故又称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
是同一个人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纳兰性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纳兰性德是谁?纳兰容若和纳兰明珠是什么关系
纳兰性德是谁?纳兰容若和纳兰明珠是什么关系
  即,是的儿子。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号楞伽山人。著名词人。父亲是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
母亲爱新觉是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嫁为妃,生皇子。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生于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成长经历  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寄情诗词  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作为皇帝身边的  纳兰性德,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内心深处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一生虽懂骑射好读书,却并不能在一等侍卫的御前职位上挥洒满腔热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今故居内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藏书大家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后世学者何焯编撰有《通志堂经解目录》)。辑有《全唐诗选》。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礼记集说补正》等书。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嘱友人秦松龄、朱彝尊为购求宋元诸家经解,得抄本140余种,环拥古书万卷,建藏书楼“通志堂”、“珊瑚阁”,以弹词歌曲、评定书画、鉴藏古籍为乐。藏书印有“珊瑚阁”、“绣佛斋”、“鸳鸯馆”等字。  英年早逝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葬于何处位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建于顺治三年,总面积约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两个部分,共有宝顶9座,土坟两座。  纳兰性德墓的宝顶建筑宏大,底座为青石,宝顶中部为汉白玉,镌刻有图案,上部为三合土夯实的半圆顶。纳兰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后多次被盗。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0年冬,被彻底拆毁。  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日溥仪在奉天(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虏,然后押往苏联赤塔市。上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63年零4个月之久,他早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
  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不陌生,说起来,他还是挺厉害的,是他带领着部队打下了唐朝的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烧杀抢掠,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这次金兵俘虏汉人女性十
  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众多,目前外界能见到的画像主要集中于这两类:一丑一俊
  常言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句话用在宋太宗赵光义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
&诸葛亮&在三国中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巨星&,几乎是他一手建立了蜀汉王朝;但对于
八旗汉军是清代出现的一类具有特殊身份的群体,他们的身份介于八旗与普通民众之间,地
说到元朝,我们不得不说到蒙古人,说到蒙古,我们又不得不提及一下铁木真。铁木真是草
公元1063年3月,宋仁宗赵祯逝世。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 辽
  唐宋八大家全称是唐宋古文八大家,提起唐宋八大家就会想起:&三苏韩柳王曾修&。
  隋炀帝和秦始皇都是历史上知名的暴君,但是他们和商纣,夏桀又不一样,因为他们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和了解宋朝是怎么建立的?以及柴家是一个什么样
  中国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存在了上千年之久,跨越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
  1368年,在朱元璋的军队猛烈攻击下,元顺帝退于漠北。明朝大一统建立,元朝统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此局势下,闯王李自成揭竿而起,并于1644年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那个乱世中,涌现出了太多太多的名将。而这些名将中,又有
  巫蛊大案,导致了汉武帝晚期政治的重大转变。  那么,什么是巫蛊呢?  &巫蛊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大秦帝国,但是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便二世而亡,
  中国古代的社会当中,是以男性为尊的,这就使得男性拥有很大的权利。其中三妻四妾
  太平天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在最强盛时期,其疆域曾占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虽然联合国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但是仍然有很多脱离政
  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
  邱少云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所在潜伏区被敌军的燃烧弹射到,火势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
  韦克菲尔德战役是英格兰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日
  中国女战俘常常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战场,但她们不会就些投降叛变。在过去接受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中,每个中国人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战的很多细节大家都记
  1941年,日本做了一件直接让希特勒崩溃的事情,就是偷袭珍珠港,成为了太平洋
  全面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8时间,中国几百万军队,日军进入中国的总兵力不到200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人们的印象中,大刀在肉搏战中已经成为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象征,而
  帝王的宠妃,一直都是以光鲜亮丽的模样出现在众人面前。晚年慈禧的容貌似乎跟宠妃
  中国近代史上,末代皇帝溥仪是一个风云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三岁登基,六
  现在有一种现象,叫做十墓九空,就是因为古代有权势的人,他们死后就有习俗,自己
  要说这一百年来的实战比赛,有哪两场没有注水,一是吴氏太极拳当家人吴公仪和白鹤
  无论哪个时期,对&快递&的路程和速度都有要求。秦汉时期步递一般都是短途,平均
现在培养孩子不仅辛苦,而且非常烧钱,但是如果你能进入世界上最奢侈的学校沙特阿卜杜
每个员工都想要一个漂亮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这样就算加班也稍微好受一点,现在很多大
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唯一一次伤亡超过日军的战役,而在这场战役中,最出名的
虽然世界上动物千千万,大多数我们都没有见过,但是要说世界上最罕见的动物,霍加狓肯
鱼的寿命一般都比较长,然而世界上生命最短暂的鱼佛泽瑞尾鳉鱼,从交配排卵,直到死亡
  说到周瑜,有的人会想到那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豪杰,却也会有人想到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quot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n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纳兰明珠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端范,满洲人,康熙朝重臣,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纳兰明珠人物生平
纳兰明珠出身贵族
纳兰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日)。祖父是叶赫部统领,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后在征战中败亡。父亲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金台吉的妹妹是的妃子、的生母,因此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有亲戚关系。后来纳兰明珠娶英亲王之女,论辈分成为的堂姑父。
纳兰明珠仕途顺利
康熙初年,纳兰明珠担任侍卫、,不久后升迁为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年)被提拔为,成为宫廷事务的最高长官。康熙五年(1666年)任弘文院学士,开始参与国政。康熙七年(1668年),纳兰明珠奉命与工部尚书调查淮扬水患,查明清口为淮河、黄河交汇处,并商议修复白驹场的旧闸口,凿开黄河北岸河道引流。不久后,纳兰明珠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康熙九年(1670年)加封都察院左都御史,担任。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任兵部尚书。康熙十二年(1672年),皇帝到南苑晾鹰台巡视八旗兵,纳兰明珠提前颁布教条训练士兵,等到检阅之日军容庄严整齐,康熙因此非常赞赏他的才能。
纳兰明珠议撤三藩
康熙初年南疆安定后,驻守云南,驻守广东,驻守福建。十余年来三藩飞扬跋扈,吴三桂尤其骄横。尚可喜因为顾虑吴三桂的势力,上疏请求撤藩,自己告老还乡。耿精忠、吴三桂随即附和上疏。康熙召集大臣商议,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主张撤藩,纳兰明珠也赞同,然而大臣们多数沉默不语。皇帝称:“吴三桂等人蓄谋已久,如果不尽早除掉将养虎为患。如今撤藩会反,不撤也会反,不如先发制人。”随即批准吴三桂等人撤藩的奏疏。吴三桂当即起兵反叛,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也举兵响应。当时朝中对于三藩造反之事争议不断,大学士请求处死倡议撤藩的人,被康熙拒绝,称:“这是朕的旨意,他们何罪之有?”待到三藩平定,康熙对大臣们说:“之前商议撤藩,只有明珠做事符合朕的想法。“并称:“当时有人建议诛杀倡导撤藩的大臣,朕若是听信了他们,就让(忠臣)含冤九泉了!”明珠从此成为皇帝倚重的大臣。
纳兰明珠朝廷权臣
康熙十四年(1674年),纳兰明珠调任吏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6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期间担任、方略、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著述的总纂官,不久后加封,权倾朝野。纳兰明珠成为朝廷重臣后独揽朝纲,表面上为人谦和,实际利用康熙皇帝的信任结党营私,甚至贪污纳贿。
康熙十六年(1676年),担任河道总督,只在上游修筑堤坝约束河流,任下游自行畅通。等人建议也要疏通下游,与靳辅产生分歧。康熙皇帝以“便民”、“不害百姓”为由认可于成龙的观点,而纳兰明珠却坚持己见,称:“虽然于成龙为官清廉,但治水之事没有太多经验。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很久了,而且治河有功,应该听从靳辅的建议。”由于双方各执己见,致使康熙亲立的疏浚下河工程历时两年也未完工。
在朝中,纳兰明珠与不和而相互仇轧。索额图生性乖张,朝中有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就立即排挤,与关系亲密。纳兰明珠则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擅于拉拢朝中新进,对政敌则在暗地里构陷,与结成一派。当时索额图是太子党的成员,纳兰明珠就把朝中依附太子的人全都构陷排挤出去。
纳兰明珠议剿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病死,后嗣发生纠纷,郑经长子被杀,12岁的次子袭延平王,部将、主事。福建总督请求朝廷出兵进剿,纳兰明珠也认为应该利用这一机会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康熙和明珠商议后,命福建总督、巡抚等人同心合力平定海疆。纳兰明珠指出总督和巡抚共同指挥会相互牵制,应由一人来统一指挥。康熙接受了明珠的建议,让福建提督独自统兵进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遣使求降,清朝顺利收复台湾。
清军占据台湾后,对于郑氏集团人物的安排,康熙最终接受了明珠的建议,任用一些台湾投诚的人,结果从中涌现不少有作为的人。而关于是否弃守台湾,明珠态度十分明确。当时内阁学士等人主张弃守台湾,认为驻守台湾会加重朝廷财政负担,无利可图。施琅等人则坚决固守,明珠也赞同施琅建议,并最终得到康熙的支持。清政府此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从此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直辖范围。
纳兰明珠抵御沙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纳兰明珠陪同康熙到东北考察,最远抵达乌喇地区。经过精心准备,纳兰明珠协助康熙调派黑龙江将军两次围攻,迫使俄方同意和平谈判。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俄国谈判使团抵达北京,与以纳兰明珠为首的中方代表会谈。纳兰明珠遵照康熙指示,义正严词地驳斥了俄方的无理取闹,指出:“我国向无侵犯尔国之处,尔国人却无故施放枪炮,杀我居雅克萨等地徒手虞人(即猎人),并屡次纳我逃人。”俄方最终同意撤出雅克萨的俄军。纳兰明珠与俄国使团的谈判为日后《》签订创造了重要条件。
纳兰明珠晚年失势
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直隶巡抚(小于成龙)向康熙密奏:“官已被明珠和卖完。”康熙帝问:“为什么没有人参劾?”高士奇回答:“人谁不怕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使上疏弹劾纳兰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康熙皇帝决意打击纳兰一党,随即罢黜纳兰明珠大学士,交给侍卫酌情留用。但没过多久明珠随康熙西征,随后官复原职,但此后二十年没有再被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纳兰明珠病故,康熙派皇三子前往祭奠。
纳兰明珠主要成就
纳兰明珠一代权臣
纳兰明珠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才华,从一名普通侍卫成长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官居内阁十三年,纳兰明珠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又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并与另一重臣互相倾轧,最终被参劾倒台。纳兰明珠一生经历荣辱兴衰,但失势的结局并不能掩盖他一代权臣的功绩。
纳兰明珠编修典籍
纳兰明珠以总纂官之职参与编修《清太祖实录》、《清太宗实录》、《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典籍,当中《大清会典》属清朝康熙以前各项政治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成为研究清史的宝贵资料。
纳兰明珠藏书大家
纳兰明珠及其子、都是著名的藏书家,家中藏书极丰,建有“穴砚斋”、“自怡园”等藏书楼。纳兰明珠收藏有宋、元善本数十种,明刻本数百种,并收有藏书家的大半旧藏。纳兰明珠所抄之书印有“穴砚斋”三字,史称“穴砚斋抄本”,包括《南唐书》、《何博士备论》、《茅亭客话》等。
纳兰明珠人物评价
:①卿才能素著,持管丝纶重地,赞理机务,因卿夙稽典史,晓鬯古今责难陈善之理。
②以前议撤籓,惟明珠等能称旨。”
:明珠对人柔颜甘语,百计款曲,而阴行鸷害,意毒谋险。
王鸿绪:厥初靡详,七传世王。有妫育姜,缘文母以昌。领军焘后,我公诞受。在先帝左右,左宜右有。今皇选能,越阶以升。六卿三陟,洎于延登。天子圣神,伐叛耆武。中枢赞谋,曰可指取。三逆既平,天子之功。四方辑宁,朝堂雍容。君明臣良,民安物阜。秉国之成,典法是守。引者孰贤,庸者孰才。古有箴言,造膝诡辞。方居台司,常执谦退。比谢鼎轴,仍参大议。黄发寿耆,邦之典型。奕世载德,为光帝廷。臣忠罔渝,主恩勿替。生荣死哀,加礼逾制。人臣咸若,时唯国家之庥。谨述大者,以诸幽。
《》:“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气势熏灼,然不能终保令名,卒以贪侈败。”
纪连海: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掌仪天下之政”,在康熙朝各个重大事件中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同时作为封建权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宠信独揽朝纲、结党营私,在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经历荣辱兴衰,最终难逃失势的结局。
纳兰明珠家族成员
纳兰明珠祖父
:生母叶赫那拉氏之兄,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后被所灭,金台吉战死。
纳兰明珠父亲
叶赫那拉·尼雅哈
纳兰明珠儿子
长子:字容若,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清朝著名词人,著有《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
次子:康熙朝历任翰林院侍读、工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著有《益戒堂集》、《鸡肋集》、《隙光亭杂织》、《后识》等。
纳兰明珠后世纪念
纳兰明珠家族墓地
纳兰家族祖墓修建于康熙十六年,位于上庄村北,今“泰丰商贸中心”西墙外。纳兰家族祖墓以明珠父亲尼雅汉立祖。墓地坐东朝西,背靠皂甲屯,面向阳台山,俗称南寿地。一条小河自西北向东南而来,蜿蜒绕过墓地,自墓地左边向西流淌而去。墓地有坟茔宝顶5座,主位是尼雅汉,按左昭右穆排列,昭位是郑库,次昭位是纳兰性德,穆位是明珠,次穆位是揆叙。除纳兰性德墓外,其余4座均有汉白玉或青石雕刻的墓围。尼雅汉墓前不远有供桌,再往前有汉白玉雕刻的享殿。墓地前方约180米,有神道碑两座,分别是明珠和纳兰性德。神道碑前方约250米,有两座碑亭,分别存有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所立的明珠诰封碑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所立的明珠谕祭碑。据故老相传,碑亭和神道碑之间尚有石人石马等石相生数座,民国初被军阀拉走,下落不明。20世纪70年代纳兰家族祖墓出土墓志铭6通,分别是明珠、觉罗氏、性德、卢氏、揆叙、耿氏。
纳兰家族祖墓向北300米偏西,现上庄镇卫生院西北,是揆方、郡主墓,俗称北寿地。北寿地坐北朝南,有宝顶4座。主位是揆方和郡主淑慎,昭位是永寿,穆位是永福,次昭位是宁秀。揆方和淑慎墓正前方200米原有神道碑,人民公社时期被民兵炸毁。80年代揆芳郡主墓出土墓志铭3通,分别是郡主、揆方、永寿,未见永福和宁秀墓志。
纳兰明珠墓志之铭
纳兰明珠墓志全称《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议政内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公墓志铭》,志石及盖为111厘米x111厘米正方形,四周线刻回纹。撰文,书丹,篆盖,于1926年在海淀区上庄村出土。
纳兰明珠影视形象
年份电视剧/电影饰演者1987《》敖龙1993《》王刚2000《》2001《》2003《》2003《》2005《》2006《》2017《》王东辉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父尼雅哈,当太祖灭叶赫,来降,授佐领。
余沐.正说清朝十二臣:中华书局,2005年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明珠自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 擢总管。五年,授弘文院学士。七年,命阅淮、扬河工,议复兴化白驹场旧闸,凿 黄河北岸引河。旋授刑部尚书。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充经筵讲官。十一年,迁兵部 尚书。十二年,上幸南苑,阅八旗甲兵於晾鹰台。明珠先布条教使练习之,及期, 军容整肃,上嘉其能。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康熙初,南疆大定,留重兵镇之:吴三桂云南,尚可喜广东,耿精忠福建。十 馀年,渐跋扈,三桂尤骄纵。可喜亦忧之,疏请撤籓,归老海城。精忠、三桂继请。 上召诸大臣询方略,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主撤,明珠和之。诸大臣皆 默然。上曰:“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 不若先发。”因下诏许之。三桂遂反,精忠及可喜子之信皆叛应之。时争咎建议者, 索额图请诛之。上曰:“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明珠由是称上旨。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迨三叛既平,上谕廷臣以前议撤籓,惟明珠等能称旨,且曰:“当 时有请诛建议者,朕若从之,皆含冤泉壤矣!”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十四年,调 吏部尚书。十六年,授武英殿大学士,屡充实录、方略、一统志、明史诸书总裁, 累加太子太师。明珠既擅政,簠簋不饬,货贿山积。佛伦、余国柱其党也,援引致高位。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靳辅督南河,主筑堤束水,下游不濬自通。于成龙等议濬下游,与异议。辅兴屯田,议者谓不便於民,多不右辅,明珠独是其议。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与索额图互植党相倾轧。索额图生而贵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显斥之,於朝士独亲李光地。明珠则务谦和,轻财好施, 以招来新进,异己者以阴谋陷之,与徐乾学等相结。索额图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阴斥去。
《康熙起居注》:“着该将军、总督、巡抚、提督等同心速乘机会,灭此海寇。相机进取,以副朕意。”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明珠、国柱背公营私,阁中票拟皆出明珠指麾, 轻重任意。国柱承其风旨,即有舛错,同官莫敢驳正。圣明时有诘责,漫无省改。”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罢明珠大学士,交领侍卫内大臣酌用。未几,授内大臣。后从上征噶尔丹,督西路军饷,叙功复原级。明珠自罢政后,虽权势未替,然为内大臣者二十年,竟不复柄用。四十七年, 卒。
尝以手敕赐公曰:“卿才能素著,持管丝纶重地,赞理机务,因卿夙稽典史,晓鬯古今责难陈善之理,《文献通考》等书皆致君泽民,至道所系,特以赐卿,退食之暇,可时观阅,以副朕虚怀求治之意。”
《清史稿 纳兰明珠传》
《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议政内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公墓志铭》
《清史稿 列传第五十六》
王岚. 纳兰明珠墓志铭校读[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5)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兰性德 纳兰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