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纹样建筑是什么样的。?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今 干栏建筑经历了什么? - 古建文化 -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_古建中国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今 干栏建筑经历了什么?
  云南各民族的民居,大体都源于巢居和穴居。中国古史上有不少关于巢居、穴居的记载。《庄子》日:&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粟,暮居木上,故命之日&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号之日&有巢氏&。&《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一载,岭南道贺州风俗是&多构木为巢,以避瘴气&。
干栏民居临水而建
  竹楼源远流长,它由原始巢居发展而成。在剑川海门口发现的公元前1150年左右的文化遗址,已清楚地有竹楼建筑的痕迹。此外,从滇池、洱海地区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房屋多采用&干栏式&或&井干式&两种木结构的建筑式样。祥云县大波那村出土的&铜棺&就是按&干栏式&的房屋形状铸造的。据史书记载,元代以前,傣族住宅都是&干栏式&竹楼。这种干栏式的民居,很适于云南省南部热带、亚热带的湿热气候,其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凉爽干燥,十分舒适。
干栏式建筑
  东汉-南宋
  从公元初至13世纪,即从东汉至南宋时,云南已形成独具地方民族风格的三种民居:即木构架平顶的&土掌房&和上述&干栏式&竹楼及&井干式&木楞房。第一种,从元谋大墩子和宾川县白羊村的新石器时代房屋式样发展成型。第二、三种,在祥云县大波那村和晋宁石寨山等地发掘的青铜文物中有模型。
  这三种民居建筑源远流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并不断发展。至近代和现代,木构架平顶土掌房发展为哈尼、彝等族的土掌房;干栏式发展为傣、景颇、德昂、布朗、基诺等族的竹楼;井干式房屋仍为森林茂密的山区人民采用。
干栏民居夜景
  三国-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内地汉族大量迁居入滇和经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内地建筑风格和技术不断传入云南。南诏后,佛教盛行,佛教建筑对云南地方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故东汉后云南的建筑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地文化风格与地方传统交融,又产生了新的居住建筑技术和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深化。在昭通后海子发掘的东晋壁画墓中,绘有一所房屋,瓦顶、斗拱、檐牙高翘,显然是仿内地汉式建筑。
  西汉前云南无此类房屋。可见,云南建筑在东汉后有了突破性发展,木构架已由权式柱、井干式、干栏式向穿斗式、抬梁式、斗拱式发展,尽管这种建筑尚未大量出现,只是富家、地方大姓建造,但它在云南的出现,显示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因为穿斗式、抬梁式、斗拱式的运用,在选材、设计、操作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更高了。
干栏式建筑
  元代至今
  随着元代以后文化交流和汉族人口的扩大与增多,云南的汉式民居建筑越来越多,在昆明、玉溪、曲靖、昭通、楚雄、保山等地城镇,汉族民居建筑已成为主流。
  民居建筑一般格局是:木构架,三开间,前厦廊,楼房,土墙,双坡瓦顶,前重檐,后单檐,后、左、右是硬山封闭,前檐楼为木窗,重檐下廊为木质门窗。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三合院&、&三间两耳&、&一颗印式&。至清代,云南省城、府、州、县城的建筑更与内地汉式建筑接近。城楼壮观,有钟楼、鼓楼、文庙、衙门等。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还有不少行帮会馆、街市、店铺、住宅。据清代遗老罗养儒先生的《据我知集》说:清代中叶的道光年间,昆明&城厢内外,居民约三十四五万&,&共有大小街道一百五十余条,大小巷道四百六十条&,&昆市人民,咸萃聚于城外,尤其是南门外&,&房屋栉比云连,货物堆山塞海&,等等。
云南一颗印
  在汉族集中的城镇,街市、民居既具有鲜明的内地汉式风格,又有地方特色。如云南滇池地区汉族住宅基本上形成了&一颗印&的流行样式。
  特点是:四合院,两层楼房,平面近方形,像一颗印章。
  具体结构是:毛石脚、土坯或夯土墙、木构架、瓦顶;正房是三开间或五开间,屋顶前坡长,后坡短,前面也是双坡厦;正房对面,也即两厢房之间是一高出厢房檐口的高墙,墙头披瓦,正中开大门。
  这就形成了一个方方如印的四合院,有利于防盗、避风、抗震,适合人民的生活习惯,城乡皆宜。这种&一颗印&民居建筑也被滇池地区的彝、回和通海县的蒙古族所采用。
  清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同内地一样云南的城镇变化较大,但在广大农村和民族地区各民族传统的民居建筑特色仍长期保留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干栏式&、&井干式&和土掌房仍是最具云南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民居。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
【摘要】:论文从地理环境、文化发展(包括中华文明的形成)及其相互关
系等方面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一章绪论就与选题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并对选题作简单说明。
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影响,古今中外思想家、地理学
家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进行过大量论述,我们在此基础上可将其作用的
特点归纳为五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是连续的永不间断
的;地理环境对不同类型、层次与要素的文化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地理环
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在复杂的巨系统内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文化的
影响作用有着多种途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文化发展的区域性。
历史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文化的空间组合,即研究不同历史阶
段各种文化现象的地域系统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中以探讨历史
时期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相互关系与作用尤其是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作
用为核心,是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同时又是其中二
者或三者共同构成的交叉学科,从大的学科讲,它是地理学、历史学与文化学
的交叉学科。历史文化地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历史文
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历史时
期的文化区域、文化传播、文化景观以及历史时期各文化要素的空间组合及其
规律等。从事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在理论方法上,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
导;要做到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的结合;要坚持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结合;要坚
持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
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由来已久,但取得实质性发展却是20世纪80年
代初以来的事情。20年来,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内容已涉
及到历史文化地理的理论问题,涉及到文化整体及诸多因素在历史时期的空间
变化等问题,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切入角度更加丰富,成果数量逐渐增加,学
术质量不断提高。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现状,笔者以为应继续加强四
个方面的工作:继续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微观研究;不断扩大中国历史
文化地理研究的地域范围;加强对断代(或时间段)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研
究;加强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有关理论方法问题的研究。
本课题属断代(时间段)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选取新石器时代作为中国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时间段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
言,对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地理的系统研究尚属少见;二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地理是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源头,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研究无疑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三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形成的文化格局对其后历
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对这一时期文化地理的探索就有了更为特别的
意义。本论文中的文化概念主要是指考古学文化,主要资料属考古资料,论文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涉及到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
学、第四纪地质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试图在融汇各相关学科已有相关成果的基
础上,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做些探索,其中以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地理环
境与文化发展相互关系的探讨为核心。
第二章主要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做了说明。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气候状况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距令1万年
至8000年,这一时期始于第四纪冰期的结束,气温逐渐回升,气候渐趋温暖
湿润。第二时期为距今8000年至距今4000年夏朝的建立,这一时期气候持续
温暖湿润。纵观新石器时代我国气候的变化,有两点较为显著:一是这一时期
的气候波动不算很大,距今8000年以来的变化与5000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的趋
势是一致的,即由温暖湿润渐趋寒冷干燥;二是这一时期大部分时间为温暖润
湿的气候。中国新石器时代气侯的变化,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全球来
看,东亚地区全新世早期气温可能不像欧洲北部那样低寒,加以干旱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幅度较小,而温暖期发生的也较早。我国位于东亚的中、低纬度地
带,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自然条件的区域性分异极为明显,从而造成
了全新世时期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摆动所发生的时间不完全一致。总的来看,
中国新石器时代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我国早期先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
然环境,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与文明。
我国的地形地貌具有显著的特征。就周边环境来看,我国地貌具有相对封
闭性和独立性,这种地理条件保证了我国早期文化的独立发展,也为中华文化
几千年的绵延不断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为中华文化统一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我国地形地貌的地区差异极为显著,这种差异影响着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生成
·2·与发展的不平衡分布。我国地貌还具有多样性与区域相对独立性的特征,从而
引起了我国文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区域性的形成。多样性的地理环境不仅为文
化多样性发展提供了特定的地理空间;除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1【分类号】:K928.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严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王恩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史念海;;[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03期
汪佩芳;夏玉梅;王曼华;;[J];地理科学;1981年02期
张仲英;刘瑞华;;[J];地理科学;1987年02期
吴维棠;[J];地理学报;1983年02期
钱智;[J];地理学报;1998年02期
苏秉琦;[J];东南文化;1988年05期
邵望平,汪遵国;[J];东南文化;1993年01期
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J];第四纪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大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杨竞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段勇;涂效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税尚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周智健;徐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王浩斌;王飞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邓宏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李银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白立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胡丰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颜杰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淑芹;;[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杨生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乔旋;;[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赵春明;;[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吴群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建军;[D];河北大学;2009年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徐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胡雪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赵一强;[D];苏州大学;2010年
丁胜;[D];苏州大学;2010年
任雪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三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丁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周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林冬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贾蓓;[D];河北大学;2009年
韩家勤;[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路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黄桂琴;[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孙春萌;[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孙德茹;[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怀仁;[J];冰川冻土;1979年01期
,汪松;[J];动物学报;1962年02期
侯仁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2年01期
胡焕庸;[J];地理学报;1935年02期
曹廷藩;[J];地理学报;1958年02期
许世远;[J];地理学报;1963年04期
黄秉维;[J];地理学报;1963年04期
杨怀仁,邱淑彰;[J];地理学报;1965年03期
王靖泰,汪品先;[J];地理学报;1980年04期
李学勤;[J];东南文化;199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坚;;[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C];198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雍际春;[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0期
康捷;;[J];考古;1983年11期
刘剑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4年01期
朱泓;;[J];北方文物;1990年04期
马承源;;[J];文物;1957年02期
张振标;[J];江汉考古;1981年S1期
孟庆福;王义民;朱泓;;[J];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04期
安志敏;;[J];考古;1984年03期
任式楠;吴耀利;;[J];考古;1999年09期
今村佳子;夏炎;;[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靖;;[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黄吉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朱竑;封丹;;[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许敏琳;陈忠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姚亦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尚虹;;[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霍淑梅;;[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霍俊明;;[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徐日辉;;[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卢文静;廖新俤;;[A];良好农业规范与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梁笑梅 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林曼;[N];文汇报;2010年
张敬国 吴卫红;[N];中国文物报;2007年
周振鹤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吴山;[N];中国文物报;2001年
张忠培;[N];中国文物报;2006年
何松;[N];中国矿业报;2006年
高根义 冯新桥 郝河庆;[N];中国商报;2007年
张晓亮 李国辉;[N];酒泉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曦;[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李智君;[D];复旦大学;2005年
赵天改;[D];复旦大学;2011年
朱普选;[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柴国珍;[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户晓辉;[D];山东大学;2000年
夏增民;[D];复旦大学;2007年
莫修权;[D];清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詹子林;[D];暨南大学;2011年
唐晓霞;[D];湘潭大学;2008年
王英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王鸳珍;[D];浙江大学;2008年
黄少勇;[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石诺;[D];吉林大学;2007年
刘顺;[D];湘潭大学;2008年
夏玢;[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康保苓;[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于璞;[D];西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中国古建筑百问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古建筑百问
《中国古建筑百问》是2000年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驭寰。
中国古建筑百问内容简介
《中国古建筑百问》一书,由张驭寰教授根据他在海外三十多所大学任教时的答疑记录整理精编而成。全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中国古建筑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工程技术、艺术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对古代建筑年代的鉴定、古建筑的演变制度等进行了精辟独到的分析论述。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广大中国古代建筑和东方古文化的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
中国古建筑百问作者简介
张驭寰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教授。1926年9月生于吉林省舒兰县。195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50年代初协助梁思成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出版专著14部,其中《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荣获1986年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1988年中国图书奖。主持设计中外仿古建筑三十余项,多次应邀出国讲学。张驭寰教授为我国古建筑的恢复和保护,为发展中国建筑史学,促进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做了了贡献。
中国古建筑百问目录
一 早期建筑  (一)什么是建筑,它是怎样发展的?什么是古代建筑,古建筑与新建筑有何区别?  (二)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是什么样?龙山文化时期的建筑是什么样?  (三)中国大陆上有一些土堆叫土台,那是什么建筑?  二 城池、桥梁  (一)中国修筑城池为什么要采用方形?  (二)中国古代哪一座城最有代表性,从规划上最能体现中国的传统风格?  (三)在中国城市里,除城墙、城门、道路之外,还包括什么内容?  (四)中国城市的城墙是怎样建造的?用的什么材料?  (五)北宋时代东京城是什么样子,有没有规划?现在能否看到原来的规划和建筑?  (六)泉州城市的面貌什么样?  (七)马可·波罗到过元代大都城,据其记载元大都的规划很有条理,请讲一下元大都的情况  (八)中国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有何不同之处?  (九)中国古代西北城池是怎样建造的?  (十)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对风水是怎样考虑的?  (十一)古代城市如何用水,怎样管理用水?  (十二)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建筑、军事工程都有些什么内容?  (十三)在乡村中有些大大小小的镇子,这些镇子里都有些什么样的建筑?  (十四)中国现在建造了许多立交桥,中国古代有没有立交桥?  (十五)中国当代城市规划怎样处理与古城的关系?  (十六)中国城市如何建成街景?  三 寺院  (一)汉末至南北朝舍宅为寺的情况是怎样的?  (二)中国早期佛寺有哪些,都在什么地方?  (三)中国的悬瓮建筑是怎么回事?  (四)中国佛教寺院的状况如何,标准的佛寺是什么样?  (五)什么是精舍,什么叫支提?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绩溪徽黄古建材料厂
(叶经理)
联系人:黄先生
网址:www.jxhhgd.com
地址:绩溪县扬之南路徽黄古建 (灵川半岛西侧400米)
中国古建筑知识问答
编者按: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有着7000多年的建筑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奋斗,神州大地上出现过无比丰富的古代建筑,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建筑遗迹。中国古代建筑,集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既具有独特的风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无论是秦砖汉瓦、隋唐寺庙、两宋祠观,还是明清故宫、皇家苑囿、苏州园林……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陵寝,还是园林、市镇、宅院,都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诸方面条件的综合产物。透过它们不仅可以从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中汲取营养,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建设美好家园,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古建学者张驭寰教授就中国古建的产生与发展、结构与风格及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问题,作出解答;并从构造到施工、礼制到规划、细部到整体、单体到组群等方面,采用问答形式,系统介绍中国古建知识。
注:虽然是普及版的古建知识介绍,但其中许多问题,也许我们未必真能回答上来.所以还是有相当的学习参考价值的.
1、什么是古代建筑?
人类经过长期摸索,逐步学会了盖房子。在原始社会,当时的人不会造房屋,居住在树上,在树杈上做小屋以避风雨,久而久之,上下不便,又不可能扩大空间,也不能分居,于是从树上搬下来,寻找自然山洞。例如周口店人、曲江人、马坝人等等,他们的住所都是山洞,也就是今天常见的大岩洞。可以想到,在岩洞里居住,空间那么大,地势不平,又没有隔墙,阴冷而且潮湿,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人们在那种情况下,是难以忍受的。于是,从山洞里走出来寻找安适居处,又挖穴而居。穴居生活上下不便,没有阳光,甚至想要通风也是困难的。
&华夏祖先穴居时间甚久,不论什么文化期,各式穴居都是极不舒服的。中国大陆住在东北的人们穴居延至很久,到南北朝时期,吉林、辽宁一些少数民族仍住穴居。当地还有一种房屋,名曰“地窨子”,这便是穴居的继续,不过是多少有一些变化而已。后来,我们的祖先从穴居逐步升至地面,成为半穴居。直到想出了办法将房屋造在了地面上,这样,才可以采光、通风,达到了人们应有的要求。
&今天,在中国陕西西安半坡博物馆展出的原始社会的圆形房屋、方形房屋,基本上都是半穴居,从中可以看出半穴居是我们的祖先拟将房屋升至地上的开始。
&古代建筑,就是历史上的建筑。中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个时代也有许多建筑,但都是利用当时仅有的建筑材料,如土材、木材、砖石等等,运用这样的材料来做房屋,当然只能产生留到今天的那样房屋,如民居、皇宫、庙宇、寺院、祠堂……等等。这些建筑得以保护下来,就是中国古代建筑。
2、中国新石器时代建筑是什么样?   在陕西武功曾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两座房屋。分析它们的做法和式样,可以说明当时房屋建筑的有关问题。
&瓦顶陶仓:下部做出简明的台基,使房屋增强稳定性,屋身做成圆形,壁面开圆窗,屋顶也做成圆形檐子向外伸出成为挑檐式,屋顶坡度陡直,屋面上做出筒瓦的象征。因为是仓房,所以在屋顶上开窗子,如同今天的天窗。通过这件陶制模型说明台基、圆窗、天窗、挑檐、瓦顶这五项做法和式样,在当时已开始运用了。
&草顶陶仓:屋身外墙墙体向外倾斜,屋檐和墙身结合在一起,做成防火檐,屋顶为圆形钻尖顶,坡度陡直,屋面苫草,为草屋顶,窗子开在檐部。通过这件铁陶制模型图,说明当时建筑已有向外倾墙面,以防雨水。防火檐,草屋顶,开口向上,这些建筑做法在当时都已经形成了。
3、龙山文化时期的建筑是什么样?   龙山文化分布很广,它的特征是有精美的黑陶。其中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建筑遗存,是沿黄河而上进行分布的。时代相当于4000年前的父系氏族公社。 &龙山文化穴居特点:平面圆形,半地下式屋,屋内地面用火烧烤后涂抹一层白灰面。在陕西周原地区发现的半穴居,平面正圆形,直径4.4米,屋内有火灶,向下挖入,上部开口以备上下的出入。屋高1.8米,与仰韶时期比较体量很小,这和小家庭的需要是一致的。 &同类型的房屋发现共计十几个,从南到北顺序排列。其中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上部开口处距离地面1米左右。此次发现主要是在龙山文化房子中心区,在修建铁路开辟道槽时露出来的,切开剖面十分整齐清晰。将那些穴居的房屋从中暴露出来成为明显的横剖面,这样,看到的穴居房屋特别清楚。
4、中国大陆的土台是什么建筑?   “大土堆”,是我国古代建筑遗迹。它起源很早,从战国到秦汉时期高台建筑甚多,这种建筑类型一直到明、清均有所见,历史甚久。它不仅用于宫苑中,而且在寺院等建筑中尤为多见。这一点,过去在建筑史研究中从不被人们所注意。这些都是高台建筑之土台。 &高台建筑利用天然的土台或人工夯土的土台,在其上建造宫殿和楼阁。最高的土台有20米,一般都在5米到15米。台上的平面面积一般都在90—260平方米左右。
&建筑高台能使人感到庄严、尊贵,既可登高远望、眼界开阔,同时也利于建筑本身的防潮湿和通风。高台的做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天然高台,一种是人工夯土高台,有的则在山坡处利用山半腰中突出的台地,也有的是在山顶上建设庙宇。人工夯土高台,多用于庙宇和宫殿的内部,或者用于城市建筑。建造独立的高台,台的四周多用砖墙砌到台顶,以使高台整齐。一组建筑中,或者一个城市里的高台建筑大都是重要的建筑物,可使整个建筑群有高有低、此起彼伏,有一种错落有致、波澜壮阔的变化。
&当时由于建筑材料的限制,所以多用土来做高台。我国古代高台建筑数量很多,遍及全国。不过,遗留至今的高台虽然很多,但台顶上的建筑大多数已经塌毁。
5、中国修筑城池为什么要采用方形?
中国古代城市大都是方形的,以正方形为主,兼之有长方形,或不等边形。无论怎样,城市的取形基本上、原则上都是以方形为主。为什么做方形的,这与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人认为中国居中,不偏不正,任何情况下都要居中。所以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总结,把城市做成正方形,旁三门四面城墙每面都是三个城门,三条道路通过城门,东西南北都是这样,四周有一条护城河包围全城。这是西周时代规定的制度。后来流传下来,不愿意违反先人的定制,世代相传。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国若是建设城镇,必然采取这个方式。上至首都、皇城,下至州城、府城、县城、镇城等等没有不遵照这个制度的,年代久了又成习惯,所以如要建设城池,必然建成这种形式的。因为中国是封建社会,长期遵循宗法制度,逐步成为规章。而在沿海沿河、军事用地等建城池,一般都是根据这个地方具体情况为原则,但多少都有所体现。有些城池,则因为地形的变化而都有所变化。
&中国有一部书叫《周礼·考工记》,它有一部分内容记载了关于城市建设规定的标准。它是我国最早的历史上对建筑的记载。其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从周代起严格按照这个制度来建造城池,其中有一幅图,名曰王城图,成为历史建城的蓝本。
6、中国古代哪一座城最有代表性,从规划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风格?   中国古代城市首推河南郑州商城,目前城墙基本存在,尚可看出原来面貌,还有秦始皇的咸阳城、北魏洛阳城。要按规划来看,主要是以唐代长安城为代表,因为它是有规划的,按规划进行施工,其中大致分布是这样:市场商店集中在一起,一是东市,一是西市;在北部,中央大街笔直向南,左右各有对称式大街,南北与东西各十数条街道。全城构成108坊,为里坊制度,每一里坊里面有井字街,大街上都是佛寺、衙门等公共建筑,其余里坊的内部实行夜禁制度,到晚8时左右则坊门关闭,不能随便出入。这是封建社会大帝国按规划建筑的最完整的国都城,不过这是历史上的事了。在距今1000多年时间里,全城已逐渐毁掉,仅仅留下两座砖塔,一是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二是荐福寺小雁塔,其余全没有了。根据流传与发掘以对照,绘出一张当时的平面图,若从城市规划的代表来看,要数这座唐城了。它表现出了中国的传统风格,又代表了当时封建社会强大的气势!除此而外,在新疆吐鲁番有交河故城,也保存完好。
7、中国古代城市里主要有哪些建筑?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最主要的是民居。此外,有公共建筑,如城隍庙、关帝庙、泰山庙、孔庙、土地庙以及观音寺等等;还有钟楼、鼓楼、戏楼、佛寺、塔、牌坊、皇宫、社稷坛、园林等等。往往一个城市里,除了大的公共建筑、衙门、寺院、庙宇等外,几乎没有什么空地了。居民随便在小巷子里居住,也就是在零散的地方居住。例如唐代长安城中,居民住在坊里之空余地带,也就是说在零散地方居住。北京前身元代大都城的居民往往在城中,大街胡同之外还有一些小巷子,如“墙缝”之类。北京城里的一些穷人也居住在城根,砌筑小房子,在破庙,或在空场的附近居住。从目前北京旧城的情况看,它体现出一种“大街小巷”的规划方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从这一点便可知道古代城市里的居民住宅住户的一些状况。所谓“规划”,主要是大片轮廓性的规划,对统治阶级宫殿、庙宇、佛寺大的建筑进行规划,对民宅基本上仅仅划块空地,划定居住范围而已。
&在中国古代城市里除以上情况,那些主要的、重要的位置都由统治阶级的房屋所占。至于一般居民住房则不能占据主要的位置,特别是穷人都在城边与城角建造小型房屋。
8、中国古代城墙是怎样建造的?   中国古代城墙是用土做的,用夯土打实、夯实筑成的,用当地黄土或黑土,用夯打得紧固,一层一层地打,每层打到十五厘米的厚度。为了把城墙做得坚固耐久,就把城墙的墙面不做成直线的,而是上部墙面向内收起成为“侧脚”。城墙的厚度,下部为四米,上部为三点五米,高度大约七至十米不甚相同。到了明代,国势发达,经济繁荣,所以有能力烧砖,对各地城墙外皮进行包砖,成为砖城墙。
&用土修筑的城墙坚固耐久,防御性很强。夯土筑城的城门与角楼处,将城墙宽度放宽,与城墙同样做法,乃在下部做一个夯洞(筒券),上部继续夯土,墙的顶上用砖平铺,然后立柱,修建一层房屋,这就作为城楼了。城楼是一个标志,从远处便知城之位置。同时,它也是一种防御性设施,可以窥视敌人,也可以射箭或打枪,里面有洞眼。
&城墙墙体宽大,而且有七至八米的高度,所以用土的量是相当大的。砖城墙也就是在夯土城墙的两面包上一层大砖,即城砖。城砖比房屋用的砖块尺度宽长,城砖用白灰浆砌筑。凡是砖砌的城墙,其表皮用砖,基座都用石条砌筑,石条高度不甚相等,有的地方一米,有的地方两米,在石条的顶部再砌砖墙墙体,砌到一定高度时再做垛口、枪眼。
&古代城墙及城门洞口的式样,现在到北京或到其它地方看到的城门,基本上全部都是券门洞。券门洞即是半圆形的门洞。这个式样的券洞发明很早,一般用于房屋与墓葬,到元代开始才大量用于城门上。早期的城门洞口都做方形的或者做圭角形,其来源是由于建楼用木梁来支承,在砖墙上用圆木成排地平铺基础之上,在圆木上往上砌砖,上部再建城楼,这是砖土结合的方式。在这样构造的情况下,挑木即梁与砖打接之处易于腐烂,所以在梁的端部贴城墙洞口是一排木柱,木柱柱头再支承顺梁,梁面贴于排梁之底面,这就加固了其承压力。唐宋时期这种做法十分普遍,到了元朝,砌砖技术更进一步发展,所以城门洞口的木梁、排梁全部取消,改为用砖砌拱的办法,由墙体一直与拱砖门洞口上的顶砖全部连成一体,这样既坚固又耐久,非常稳定。所以券门建造较普遍并流传开来。
&城墙并非一条直线,有的相互错开,有的不直通。虽然用砖砌出,也同样砌出弧形。在城墙墙体之侧面还砌出马面。每隔二十几米之处,特别是防御性强的部位,才建设马面。马面是宋代名词,就是在墙体的外楼建一个方垛,大约五乘八米左右,从外表看与城墙相同,这是为防御敌人攻城,保卫城池的一项设施。
&在城墙的里边还建有马道,这是为人们登上城墙之用的。在军事战略上还有一种是战马城。城墙只修外面,与其它城一样,但在城里边不做墙面而是做斜的土坡。这样做,一方面为了节省城砖,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战争时,人们可从城内四面八方登上城头,不用局部的马道。这种方法,战力、防御性更强。
9.北宋时代东京城是什么样子?   北宋时代至今约900多年,首都原建在东京城(汴梁城),即今天河南开封市的中心和外围范围,当时城墙建造三圈:第一圈为皇城(它围着皇宫),现在城墙已不存在了;第二圈即内城,即当时宋门的位置,但是位置是宋代的,砖墙是明清时代建造的;第三圈是外城,外圈城位于西南角,尚存有土墩台,这是原来外城墙的位置。现在的开封城中心有杨家湖与潘家湖,这是宋代皇宫的位置,北宋南迁之后,老乡群众为了挖宝,在这里挖土成坑,年积月累将雨水积满了,成为杨潘二湖。当时宋代的东京城规划,有五条河穿入城中,如蔡河、汴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是斜穿的,与道路交*时,在河上架桥,因而东京城的桥梁很多,在城东门外数里之外的汴河上就有一座有名的木桥,名曰“虹桥”。它是用木桥架木材叠起,构成一大单拱弧券桥,如同雨过飞虹,所以叫作“虹桥”。东京城里的道路一般来看都是不直通的,也有很多的丁字路口。城门与城门相对而道路却不直通,这一点,仍然是为了防御,从军事上着眼。当敌人进入时,不能很快地穿入穿出全城,这样就有了阻截的时间。
&东京城的护城河较宽,各城门的附近都设有闸门,有利水陆两通。东京城的街巷繁华而热闹,全城大街上都建有商店和大小饭店,这与现在北京前门外的商业区情况差不多。以城的东部(东城)最为繁华,即在东华门外,相国寺附近蔡太师宅之附近,屋宇密接,建筑林立,道路纵横相交,整个的情况与明清时期北京城相差无几。北宋东京城,原来的建筑遗留下来的仅有大相国寺,佑国寺塔、天清寺塔,其中大相国寺还不是当时的建筑,而是清代后建的。其余所有的建筑全部在金人进攻东京时被大火焚毁。从东京城体布局、面貌、建设上看,有几个大的特征: &1.全城接近方形,左右对称; &2.皇宫在全城中心; &3.主城墙带有筒子河; &4.大街上出现商店,而且各种店铺林立。
&北宋的东京城改变了唐代把商店集中于市场的方式。从东京开始,商店建在大街之两侧,所以使城市达到非常繁华的程度。
10.古代泉州城市面貌是什么样?
现在的福建泉州城,古代的风貌一点也看不出来了。实际上泉州城在宋代最为繁荣。宋代泉州城内分四厢,城外有番坊、番人巷、清真寺、古波罗门教寺、古摩尼教寺、古佛教大寺等等。
全城做梅花形,南部四门:从东向西为迎春门、德济门、通津门、临障门。而其中的德济门为正南门。北部设一座门,即朝圣门。东西各一门,东门为仁凤门,西门为义成门。城墙弯曲,护城河随之弯曲。内城大体方形,东南西各一门,南门为荣阳门,东北为行春门,西为肃清门,中间偏北为谯楼。全城内道路从南向北弯弯曲曲,大致为直通道,从东至西也算直通道,这样大体构成十字交通大道。但是各方面的道路都不是直通的,全部是弯曲的,而且从东西两个方向有通达水系,有环绕内城的护城河水。其中:荣阳门及谯楼建在城的南北中心部位;将文庙设在行春门外的东城;将开元大寺设在肃清门外的西城;城隍庙设在东北城区;关帝庙演武厅设在东南城区;府学文庙设在内城东南区,泉州府在行春门里。内城里还有一寺(承天寺),一观(元妙观),一山(鹦鹉山)。外城内东北城有龙头山,其余大量空地建设居民房屋,近百年来,在城内与城外把房屋建设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点空余地带。从以上状况可以初步了解宋代泉州城的大致情况。
&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公元686年,见证了泉州城市的发展。
11、元大都的情况怎样?   元代大都,即是现在北京的前身,当时大都即相当于北京的内城,东西宽度相当于今天的东直门到西直门的距离。南城门即是正阳门楼的位置,北城相当于北京北城外2.5公里之处,现尚有一条土城墙,这个东西方向的土城墙即是元大都的北城墙,因此全城呈方形。
&城内宫殿集中在城内偏南相当于今日的中南海一带。城内规划十分规整,南北大街不直通,东西大街也不直通。一般来看,它采用大街小巷的布局方式,胡同里面建造住宅,这样胡同里的住宅安宁不会受到大街上的喧哗声音所影响。此外,大街上、胡同间有一些死胡同(袋状路)、三*路口、丁字路口等等,这全都是为了军事防御而设的。马可·波罗从欧洲来到元大都,当时看到东方的城市非常完整,别有一番风味,他写的都是事实。
&其中的路城以集宁路城为代表。
12.中国古代南北方城市有何不同?
中国的城市大小不同,数量很多,分南方北方,区别很大。南方天气炎热,北方严寒,相差甚为悬殊。北方城市,因为人文纯朴,城墙很厚重,做得相当坚固耐久,用军事防御思想来说叫“固若金汤”。城市里只有湖、池、水泡,选地在平地上,但是选地都在战略要地或交通要冲上,也有靠近河边湖边的。南方的城市,以水为主,建城时选择以湖边河边地点,然后将大河引入城中,城里有河数条,在河水出城、入城处再建设水门。往往有一条水巷,即有一条河街,有一条胡同,即有一条水巷,例如苏州水巷就可作为代表。全城之内有一条完整的道路网,因此相应地也出现一个水网。人们出入城里与城外,都乘船往来内外之间,因而四面交通十分便利。南方城市的色彩十分鲜明,家家户户的房屋都用粉白墙,墙面涂饰白灰,洁白、明亮、卫生,因为南方天气炎热,用粉白墙,给人一种凉爽之感,同时使各种巷子之内以及院子天井之内明亮。从这些来看,南北方城市是不相同的。
13.古代西北城池是怎样建造的?   中国大西北地区城池比较多,现在我主要谈谈新疆地区的城池状况。由于当地气候干旱缺雨,夯土筑城,城墙十分坚硬,以汉代、唐代城址保存下来的较多。例如:高昌城、交河城、塔城、阿勒泰城、喀什城、和田城、焉耆城、库车城,其构造都是非常坚固的。在城市遗址中,和硕曲惠城、和硕马兰城、伊犁惠远城,都是早期的古城。从北疆到南疆,大部分城墙墙土都坍塌了,加之风沙弥漫,城墙残迹高低起伏,房屋也早已倒塌,大部分都是一片废墟。还有很多古城遗址在黄沙弥漫中,不仅分析不出形状,也查不到名称,这也是不少的。
&甘肃地区的城池有:桥湾城、安西城、双城子、高台城、永昌城、凉州城。青海地区的城池有:大通城、西宁城、湟源城、察汗城、化隆城、古鄯城、乐都城。内蒙古西部的城池有:黑城、*道城、定远营城、防堤城。宁夏的城池有:平罗城、银川城、贺兰城、韦州城、逍河城、广武城、永宁城。陕西西部的城池有:榆林城、靖边城、定边城、安边城、铁角城、古西城。在这些古城中当年都有鼓楼和城市建筑。
高昌故城西距吐鲁番市40公里,有1500多年历史,曾是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高昌故城至今依然城墙高耸,雄风犹存(见上图)。古城周长约5公里,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3部分,总面积220万平方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
故城西南角有座大寺院遗址(见下图),保存完整,大殿塔柱佛龛中的大部塑像和壁画虽已被英、德、俄、日等国盗墓者拿走,但残存的仍然富丽华美,珍贵可观。在它的附近,曾发现绿琉璃瓦片和绘有图案的房屋基石,可见当年宫室、庙宇建筑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14.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对风水是怎样考虑的?
中国古代对一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选地。在选地时要考虑风水学说,如城市的四面要相同,左边与右边设有空缺之部位,如左有山,右有水;防止后空,如有一方空缺时,要建造一座塔来弥补。一般来讲南低北高,达到前低后高,起码要平川,前后相同,前端要高,后部要低。城市后部依山为最佳。否则,后人县官上任之后,看到城市的选址有问题还要进行补缺,如东北角缺山,后空,在那个地方修一个塔,常建文峰塔。如果县里几年中没人中举,不出一个人才,那么要在这个县城的东南角修一座文峰塔。这样,全城才能出人才,文峰塔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在全国各县县城都有文峰塔,如:河津振风塔就是由此而来。
&另外,一个城市附近之山岗,有的是半个山,这样非常忌讳,要有必须是完整的山,圆润的山,绝不可有开崩的半山头。看山时要看是否是山连山,一个接一个,有高有低,如山西天龙山那个样,犹如天龙下降,起伏而来,这就是“龙”,有气势,预示这个城市中可以出现要人,或者是大学问家。如果选地看风水,一个城市一出南门远看,有两种说法:一是,要远观一马平川,一眼望不到边,这样气势宏伟,如果建都,也是百年或上百年以上,千万不要南面土地高于城,这样城址则最好;二是,出南门远观有山时要有双山尖对峙,如有山要选在两山之间缺口处,中心线正对南城门,这样出门看双阙,有缺口,仍然一眼望于门外仍有门,门口相对一望无际;三者,全城要以后部依山,山要空出亦不必太高,这样有依靠,一定万年。这在风水学上说“前平后靠”,傍山侧水,都是最佳的地势。全城选在高台之上,那就再好也没有了,中国有许多例子,在这里且先提出两个:一是新疆吐鲁番唐代交河故城,全部建在高台之上,它是天然形成的高台;二是陕西省富平县城,全城方型,建在一个大方台子上,台子有六至七米高,四面是很陡的崖,如同城墙。
&钱塘江潮是由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加上杭州湾的喇叭口特殊地形而形成的特大涌潮。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隅的六和塔,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70年),据说是为了压住钱塘江潮而建。
15.古代城市如何用水管水?   古代城市用水是一个大的问题,全城人口那么多,没有水人们怎么生活?因此,要解决水的问题,第一,在每家或某一局部地区打井,用地下水;第二,治河有护城河水,用护城河里的水;第三,在一个城市里都建有大水池、泡子、小湖等等,必要时用这里的水。如安徽省寿州,城内东北角有城池用水管,也是管理用水的构筑物。当城内水多时可以排出城外,也可以防止水外流,同时还能阻止城外的水进入城中。另外,如河南沁阳城,城里有大大小小的莲池大约七八个。这样,大的府城城里就有许多的水池,把住房用地都挤占很多。北京城有五处海子,中南海、后海、北海水都相当大。早先修建城市时,先要筑城,筑城时挖土必然出现一些大的土坑,大坑即积水成为池塘,池塘就是这样来的。池塘蓄水,有水即可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当然用时要经过处理才可饮用。
&中国的许多城市不是靠湖、靠河。有的城池是将大河的水引入城中,设计规划时有意识地将大河贯通城中。例如北宋东京城,大河入城四五条,这既是为美化环境,同时也是为了用水方便,水对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16.古代军事建筑、军事工程有什么内容?   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中就考虑到如何进行防御,怎样具有防御保卫性能。大部分建筑、大多数城池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出发修建的。如住宅大墙、望楼、门楼望孔、炮台、角楼等等,都是军事防御性的设施;又如万里长城、关门、烽火台、狼烟台、便门、马道、垛口、角楼等等。在县城的建设中还有军事城、军粮城、战城等,同样是防御工程。此外,每建设一座城市,都建有城墙、城楼、堞楼、敌台、硬楼、软楼、马面、瓮城、望火楼、鼓楼……这些都是防御性工程。另外在大城之外,还建有羊马城、大的外城圈。城外的鹿脚、转射等等都是防御性的战略工程。还有吊桥、水门、闸门、卫星城、外廓城、城关城等也都是军事防御性工程。因为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间的矛盾、统治阶级与一般平民的矛盾、有钱的人与穷人的矛盾等等,错综复杂,有时无法解决,只能动用军事力量才可以解决。所以在平时建工程、筑佛寺等等都存在着这一类的问题,在每座建筑中或多或少都考虑军事防御原则。在中国各地的很多山上,大多数都建设有山城、山寨城,乡村中建设有村寨、乡村土围子。大户人家做高大的土院墙,穷人家外做柳条墙、柳条障子等等。因此,有人说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即是军事防御工程,这一点的确是事实,否则就无法安宁地居住和生活。
&建设城池,本身就是一个防御性工程。修城即是象征防御与战略进攻,有一个明显的要地。城门白日启开,夜间关闭,住家中院子的门平时总是关着,特别是到晚间将院子的大门关闭之后,才会觉得深屋居住是安然、舒适的。
&一座佛寺、一座庙宇有时也要为它建城。例如河南垒山寺和青海瞿昙寺也都是为寺而建的城池,都采用方块形作为城墙,相当坚实,至今保存完整。
&凡是过去的城池,各个项目都是从军事防御性考虑问题的。如明清时北京城、城内的道路、交通、公共建筑、胡同、广场、垛口、城墙以及城墙内外所附属的建筑,这一切都是从战略防御性出发而修建的。
17、中国古镇一般有哪些建筑?   在中国乡村中有许许多多的镇子,实际是县城以下的居民集中点。封建社会时期叫镇,再小一点的叫村子,如明代一个小城即是一个镇城,从其规划来看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例。
&村子、镇子,也有的地方叫屯子、寨子,其实是相同的,惟独不同之点即是大小之分,家户多少之别。最大的镇叫屯子,例如沈阳一带有姚千户屯,一屯之中有上千户人家,一般的镇子也有七八百户到一千户左右。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村子与镇子的规模越大。村和镇与一般县城的式样差不多,在当时也进行过简单规划,以方形为主,圆形为辅,南北东西四个面。有的镇子有城墙,有的用土墙,还有的用土围子,或柳树条编织的界墙,这与当地生产水平有关系。到山西、陕西一带的大镇子,不仅有城墙,而且是砖墙,有城门、城楼、炮台、角楼等等,与一个县级的城相差不是太多。一座城镇往往是县城的缩影,城墙、城楼、角楼(个别的城镇还有戏楼与钟楼、鼓楼),以及大街小巷、商店寺院庙宇等公共建筑。一般平民只能在小巷里居住。城内有进入镇城的主要城门,不做城门的就做一个高大的阁,代表城楼。下部城门通行人、马和车子;上部即为阁,阁者楼也。阁中供奉文昌帝君或土地爷,到山西省各个地方,当一进村门时,都有一个高大的阁,名之曰“村头高阁君”,实际是村门。那个主阁就是全镇的代表,是全镇的中心建筑。在大镇里还建有文庙、火神庙、关公庙、土地庙、东泰山庙等等。镇子里的房屋用砖瓦土木混合结构建造,有的质量相当高,有的百余年来不损坏。特别是村镇里的庙宇,人们更不惜金钱来建设。以吉林法特哈门镇为例,也是清代柳条边墙的一个门,它是边墙终点的一个门,满语叫“巴颜额佛罗边门”。全镇三个大庙,一是永宁寺,二是武圣宫,三是马神庙,一道教、一佛寺,一神庙。镇中心有一条河,水入镇中,还建了一座大石桥,每一、三、五日在桥的附近以及桥上为集市,农民来卖杂物,把农民货物集中在此。粮米市、鱼市、菜市,应有尽有,非常热闹!这是一般北方的大镇子的状况。
&苏南古镇———同里,已有上千年历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8.中国古代有没有立交桥?   在浙江绍兴城直街东端,有座梁式石条桥。主桥做矩形,东西两端直接搭入两侧面的立柱上,立柱做成排柱,东西立柱(排柱)立在桥下东西两端的石条上,用它作为石础台基,可以使桥架稳固。然后在两端立柱之东西各砌横向石条10层,中间填入碎石,以利做出桥台,其上部再装栏杆,名为“八字桥”(见图),它是一座古代立交桥。
&桥上的栏杆柱叫望柱,各柱做方形,望柱柱头加束腰并刻出带俯莲的柱头,中间加栏板,为宋式重台钩栏。主桥的高度占柱的1/3,做成宋式“重台钩栏”。地栿、大华板、盆唇、蜀柱、一斗三升、寻杖均用石雕。栏杆的两端各做抱鼓石。桥中的各坡道做25度,南北方向的坡道都比较长。这样的坡度人们行走十分合适。主桥高度6.5米(自水面至曲梁底面尺度),在南部西坡道的边部引桥,有各种形式的平台,以保护坡度侧面桥台,同时通过桥台可以行至码头。南部西岸坡道至东侧也建平台,用以保护西坡道的基础。在南部的西坡道下设孔桥,这是从西城通入的水巷流入大河之水,桥台上部用石条梁铺砌,水巷宽约2.5米。南部坡道的孔桥(东西方向)也用石梁,把它建在引桥的下端北部东侧之边缘,坡道边部设有平台,用它来保护东坡道的引桥。
&主体桥为东西方向,跨过大河而建。主体桥的东岸设南北两个坡道,主体桥的西岸设有南坡道,而没有北坡道,在主桥南部东岸有小码头,主桥的北部西岸也设小码头,东岸北坡道设有踏道,又有车行道,东岸南坡道也有踏道和车行道。南部西岸西坡道的中间有小型水巷,设平桥一座。南部西坡道旁边设有一踏道,为进出码头之用。又在南部东坡道西边缘也设一小型码头,北部之西岸也有一小型码头。
&“八字桥”的特点:主桥做下直式的梁桥,桥上东西通道作为全桥的主体,称为第一桥;南部西岸南坡道有东西流水的水巷,架设小型平桥,为第二桥;南部东岸坡道,在引桥之处也有东西小巷,其上架设小桥,亦做平桥,是为第三桥。
&“八字桥”建造成功之点:1.在这一座桥上建成3座平桥,各自通达;2.在这一座桥南北、左右岸建成3条道,人行与车行均适用;3.在这一座桥中,建造3个码头,以利人们出入大河之用;4.在这一座桥中,建造两个平台,用以人们必要时的通行之路;5.在这一座桥中,跨过3条河,即一条南北大河,两条东西方向的水巷。
有这一座立交桥,可使大河与桥水路立体相交,西桥与西水巷立体相交,东桥与东水巷立体相交。各种桥上都有人行道与车行道。大河出入有通水道,东西有通行路,南北有通行路及码头。
&绍兴“八字桥”的建造年代,据刻在主桥下东侧立柱上之字样为:“昔宝?丙辰仲冬”,按此年代即为南宋宝?四年(1256年)建造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19.悬瓮建筑是怎么回事?   我国古代建筑式样甚多,而且建造方式亦各有不同。善于巧妙地利用地形与地势,使建筑与地形巧妙地结合,使其奇特、险峻而有趣味。这是随乡入俗、因地制宜的建筑方法。我国有很多高山,山势向外挑悬,下部留有空间,在这里建造房屋叫做悬瓮建筑。悬瓮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利用山下挑悬空间来建造寺庙。因山势石质坚硬,具有一种坚固耐久的意义,使殿堂建筑不受自然界的风霜雨雪的侵袭,同时给人一种奇特、绝壁、巧妙的感觉,增加神秘的气氛,这是我国宗教建筑选地的成功之点。
悬瓮建筑中以道教庙宇为多。佛教流传中国2000多年来,在山寺中也寻找幽境,远离尘世之地,利用悬瓮建寺,以图清静无为。 &悬瓮建筑利用的半山岩洞,有弧形、拐弧形、袋形、圆形、半弧形、条形、球顶等等式样。例如江西干州通天岩即利用拱弧形,甘肃天水大象山悬瓮,即采用条形,在这一长条形地带建造房屋数十间,气魄宏伟高大。广西桂林海碑林即用圆形山崖。山西临汾吕梁山兴佛寺南仙洞即利用悬瓮式,其它如山西祁县万年岩等等,都是重要的例证。
20、中国古代舍宅为寺是怎么回事?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风气大盛。因为高官、王府有钱,住宅建设得相当豪华,把自己的家宅送给佛寺,这种风尚叫作“舍宅为寺”。例如,在汉魏洛阳城里,西阳门内御道行之北有一个建中寺,这里在普凤元年是尚书令乐平王尔朱荣的私宅,这座住宅建造极为奢华,纵横方向的梁栋已超过当时规定的标准,在500米之间廊庑接连,其中有dafa堂、光华殿。大山门名为光临门,比一般的人家门与堂都显得宏伟,这是舍宅为寺。愿会寺,为中书舍人王翊的舍宅为寺,在洛阳青阳门外二里孝敬里,堂宇宏伟,豪华万端。其中有花园石雕,林木森森,有平台,有复道,在当时来说,建这样的大宅还是少有的,后由主人舍其作寺了。下面所举也是比较典型的舍宅为寺:
&平等寺原为广平武穆王怀的舍宅为寺;
&高阳王寺原为高阳王雍之宅院为寺;
&光宅寺为天后之梳法堂之舍宅为寺;
&静域寺为太穆皇后的住宅为寺。
&当时佛寺之多,不胜枚举,仅仅北魏这一个时期,佛寺达3万多座,可见当时佛寺之多,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都是舍宅为寺的。
21&、中国佛寺有什么标准?
佛教是在汉代末年从印度传到中国,但当时传到中国来的寺院是塔,实际是埋葬高僧大师的坟墓。后来又与中国古代的楼阁结合、创造出许多式样的佛塔。渐渐地将中国式的塔作为佛寺的中心和主体建筑,供奉在佛寺的中心位置,周围用大墙围绕起来,东南西北四面开门,这就是中国早期寺院的状况。开始阶段即用“舍宅为寺”的方式。后来信佛的僧众有了钱,便开始建造寺院。唐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明当时佛寺的数量是如何的多。此后,历朝历代在名山大川建寺造塔,一直没有停歇。 &佛寺建筑受到中国固有的传统方式影响,受到古礼制制度的影响,每个佛寺都遵守礼制制度。具体来讲,全寺以中轴线贯穿整个佛寺,主要建设都安排在中轴线上,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式。一进山门是天王殿,二门建有塔院、大雄宝殿、后殿、后楼、左钟楼、右鼓楼,左右排房为僧尼从事佛寺活动之场所。然后在其间穿插建立牌坊、香炉、种种的门制以及回廊等。
&中国的佛教,自唐宋以来分许多宗派。慈恩宗、华严宗都由西安发展的,禅宗遍及全国,天台宗创自浙江天台山,净土宗创自山西玄中寺,在福建福清还建立黄檗宗,在江西萍乡建立杨岐宗,在青海建立密宗。分布于全国各地,中国佛寺中除密宗之外,其他各宗派对佛寺的要求没有什么特殊性。任何式样的房屋,都可以做佛事活动,都可以敬佛。
22.什么是精舍,什么叫支提?   佛书《宏明集·广宏明集》讲述了精舍与支提两个概念,精舍梵语称为(VINARA),又名叫僧伽豆(SAMGHARAMA),英语称僧院(MONASTERISES)。精舍开始的时候作为僧人讲道场所,后来就作为僧人长住的地方,其后逐步地设置佛像,就像佛寺了。今天以印度的精舍来看,以石窟寺为最多,其平面布局,中间作殿堂,四周有僧舍,并非石窟。例如那烂陀精舍(NALA—NDAVINARA),精舍(JETAVANAVINARA)至今已成为废墟了,中国的唐玄奘即在那烂陀留学。那种精舍实际上就是佛寺,传到中国后,主要是与中国固有的院落式房屋布局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寺庙了,所以说精舍和寺院是一回事。支提,梵语也叫作招提(CHAIYA)。支提均为依山开凿,其平面布局中为正堂,左右为道廊,以石柱两列分间,中间为佛塔。在中国,北魏风行一时的石窟就是仿印度支提而开凿的石窟,以云岗、天龙山、龙门、敦煌为代表。其中一室,中间有柱,柱即做塔状,这就叫支提。我们常言所说的支提,即是这个样子,我们可以在中国的石窟中部看到。
&用简单的话说,精舍就是佛寺,支提就是石窟里的塔。
23.中国古塔有多少?   中国的塔究竟有多少,没有详细统计。根据文献记述及实地考察推测,约有2万座。这些塔分布全国各地,一种是佛塔,另一种是文峰塔。文峰塔自14世纪开始建造,这种塔是仿照佛塔的式样建筑的,几乎每个县城一座。如不是专门研究塔的人去看,会将文峰塔也当作佛塔。其实二者不完全一样。
佛寺建在平地上,建在城镇里,也建在乡村,还有的远离尘世,在山上,中国叫山寺。那么有寺就要建造塔,寺院在什么地方,塔就建在那里。有塔必有寺,因而塔常常出现在平地、城市、村镇、海边、高山、丛林中
中国大陆上最高的塔,要数河北定县城开元寺塔。塔建于宋代,从底到塔刹尖部高度有85.6米,这是全国最高的一座塔,这座塔全部用砖砌筑,做得十分精美。目前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中国的塔分布问题,主要是根据各地区佛教发展及分布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有塔必建有佛寺,如处处建寺,那么处处建塔,但也有的寺院建塔,也有的寺院不建塔,塔的形体不同,大小不同,高低不同,时代不同,做法有差异,气候地理条件也不同,因此塔完好程度也不一样。
24.中国古塔怎样分类?   中国塔类型可分为两大部分:
按性质分类有:喇嘛塔(藏传佛塔)、宝箧印塔、金刚宝座塔、“中国?屠婆式”塔(无缝塔)多宝塔、文峰塔。
按形制分类有:
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内部楼阁外部密檐式塔、造像塔、幢式塔、异形塔。 &看一座塔,不能单纯地看它的外形,应当从内部构造与外部式样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实际上中国的塔不全是高层建筑,也就是说不全是楼阁式塔,而楼阁式塔则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大量的塔是用砖造的,是砖塔。而且绝大部分的塔是不可能登人的,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塔,当然不可以一概而论。
中国塔数量很多,式样都不相同,塔的性质与佛教的分宗派也有关系。
25.鸠摩罗什大师遗迹有哪些?   鸠摩罗什,佛教大师,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他圆寂后留有一座舍利塔。塔在陕西省户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的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内。
鸠摩罗什为龟兹人,后秦时来到关中住了9年,当时以国师相待。他在栖禅寺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大智度论》、《十二门论》、《中观论》等74部300多卷经典,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佛教“三论宗”的开创祖师。
鸠摩罗什灵骨塔是一座石造的舍利塔,塔身平面八角形,建在一个方的台基上,上置须弥山圆座,再置仰莲座3层。其上为塔身,刻出木结构式(木兼)柱、直棂窗、版门、门钉大锁等,上覆四坡水的塔顶、受花、相轮、宝珠等。总体观之,鸠摩罗什舍利塔是一座唐代石塔。
通过该塔,可看出唐代石工的技术水平与唐初石塔的造型艺术。这座塔是建筑史上的重要遗物。
26.法门寺发现一座小塔并清理出稀世珍宝的情况   这座小塔应叫“法门寺及其地宫出土唐代精舍”。法门寺在陕西扶风县境内,在县城北部约10公里的地方,名曰崇正镇中。佛家把世上一切的标准叫“法”,“门”即是众圣人入道之通处。众生烦恼之事很多,用佛家语言说即有八万四千多个烦恼,佛说即有八万四千多个“法门”可以解决。中国建立法门寺还是第一个,佛堂中藏有如来舍利,这是当年由皇帝送来的入寺供养舍利,到五代时兵火连天,舍利被僧人携去。
法门寺在寺内建有法门寺塔。法门寺塔原为木塔,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崩塌,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时,把木塔改建成十三层砖塔,称为释迦牟尼的“真身宝塔”。塔因地基关系已倒塌,在清理地基时,在塔基的地宫发现一座小塔,为唐代原来建造的。但是法门寺塔从平面来看,外围做方形,为清代维修的痕迹;而内部有一层为圆形的,这是明代塔的基础;中间还有一圈方形的即是唐代塔的基础,其中有一个南北的通道,这个通道则是唐代的。由此说明此塔从唐代开始经过宋、明、清时代,如今是为明塔。当明代塔倒塌之后,又进行维修,按原样重新建来一座塔。
1981年8月24日上午,本来已于清顺治年间因地震而倾斜裂缝的塔体,坍塌崩裂。1987年重修时,在宝塔地宫内发现佛指骨舍利4枚,其中一真三假,外形相似,只是佛真身指骨更有骨质感。世界上唯一的一枚佛指骨舍利的发现震动了中国佛学界和考古学界。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计有金银宝器121件、琉璃器17件、瓷器16件、石质器12件、漆木器杂器19件、珠玉宝石等约400件,还有大批丝织物。
27.什么是101塔?
在新疆吐鲁番北部的交河故城中发现101塔,是佛教界的一件大事。
交河故城的建造年代相当于唐代,很有名气,在考古界,若到西域考古必然要到那里去考察。交河故城北半部全部为佛寺区,目前尚存有佛寺、大殿、佛塔、佛像的遗迹。在城的最北部有一大堆土建筑遗址,经考察原来是土塔群。塔群用地为方形,东西方向为108米,南北方向为108米,中分十字街构成4块,每块建25个塔,共5行,每行5个塔。行与行间5米,塔的每面为4米,行向6米,以每块25个,共4块用地即100个塔,加上中心部位一个大塔,共计101个。其中的100个塔尺度大小都是相同的,小塔高度为5.5米,惟有其中的大塔最为高大,每边尺度7~8米,高度8米左右。101塔的材料全部用夯土版筑,至目前尚有版缝及夯层存在。
经过1000多年,这些塔有些坍塌,但大部分仍存在,因为西北地区黄土土质密,不怕雨水,何况新疆地区雨水极少,偶尔有一点雨影响也不大,所以可以保存到今天。但是当地西北寒风甚冽,在长年的风雨剥蚀下,绝大部分的土质已被剥掉,全部塔群中,尤其西北方向的塔受到损坏最大,到目前为止,小塔大部分已被剥蚀,只留有基座或残破的塔身,大塔的西北方向已被土剥掉。不过在全部考察中,尚可看出塔的式样。101塔塔群全部为宝箧印塔
28.什么是宝箧印塔?   佛经中有《宝箧印经》,供奉《宝箧印经》的塔,就是宝箧印塔。宝箧印塔历史悠久,如北魏时代嵩山嵩岳寺塔,在第一层塔身上用砖砌出宝箧印塔作为装饰其形象十分精致,不过那是一种写意风格的。另外,在大同北魏云冈石窟中壁面上也雕刻出石塔,即宝箧印塔的写意图像。以后到五代时,吴越王钱弘叔敬造八万四千宝塔,埋之于国内名山之中,从明清时代陆续发掘出土的宝塔看,即是宝箧印塔。到北宋时代才开始在大地上独立建造这种塔。福建迁游县会元寺塔即是宝箧印塔,它是在寺的后面山顶端独立建造的,还有在泉州开元寺院内以及洛阳桥上都建有独立的宝箧印塔。元代的宝箧印塔可以用普陀山普济寺太子塔作为例证,太子塔也是宝箧印塔。至明清时代,在安徽、福建、湖南、广东、江西、江苏、浙江各地建筑的宝箧印塔越来越多。过去明清时代的学人、士大夫们大部分在家看书、写作、研究,尤其是金石学家,搞到许多宝箧印塔的出土拓片,当时为文或记录时常常写为金涂塔,为什么要写金涂塔呢?最主要的是吴越王钱弘叔改造的八万四千塔大部分都用金属制作的,也就是说用合金铜来制作的,所以他们称之为金涂塔,或者叫小铜塔。其实就是宝箧印塔。在出土的塔底部铸字有:吴越王敬造阿育王塔。
近百年来专家学者认为宝箧印塔最早不过五代,而且从地理上看这种塔分布在长江以南,全部在南方,而在北方各地几乎绝迹。这充分证明这些学人没有实地考察,没有深入研究。笔者这次在新疆地区发现的101塔,就是宝箧印塔,这不是在大江以北吗?!
29.中原地区唐、宋、明塔有何区别?
砖塔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它标志着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水平。这次分析的唐代塔、宋代塔、明代砖塔,可初步总结出关中地区砖塔发展规律及砖塔的结构构造方法。
唐代砖塔的特点是平面方形,一般都建13层,约合40多米。它的构造用砖壁木楼板空心结构方法,构成楼阁的形式。外檐用叠涩出檐式,斗栱很少,塔身素面不做装饰纹样,长安县香积寺塔为唐代砖塔带有彩画的一例。其他都是素砖,表面装饰甚少,如甘肃政平塔、陕西澄城塔。
宋塔的特征,平面以八角形为最多,其中有一些塔平面为方形。过去认为凡是唐塔都是方形,宋塔都是八角形,实际上有一些宋塔平面也为方形。宋塔的式样亦做楼阁式,在塔身部分施平座、栏杆,式样变化多,塔身做出门窗,施有单抄斗栱。宋代砖塔的总体规模没有唐代砖塔宏伟壮观。代表性的塔有上海松江兴圣教寺塔,河北定州开元寺塔。
明代砖塔的平面呈八角形,高度以13层为最多,一般高度都是40多米。它的结构特征是砖壁、楼梯、楼板3项结合起来,成为一组整体,因而省去了木制楼板。楼层十分坚固耐久,塔下部建有很大基座,塔身及檐部完全模仿木结构式样,檐部斗栱趋于繁琐,喜欢用垂莲柱等装饰。
关于塔的位置问题。塔是佛教建筑的一种,凡是有塔的地方原来必然有寺院。有的因年代久远,寺院房屋塌毁,只留有一座孤塔。判断一座寺院年代的一般规律是:唐代寺院都将塔建在大殿之前,取“前塔后殿”的布局,或者是取“塔殿并列”的布局;宋代建寺则将塔建在大殿后面,塔便成为次要建筑了。据此可以区别唐、宋寺院。
唐宋塔砌砖的方法,都是用长身错口砌,壁心填加碎砖,砌砖的胶泥全部用黄土泥浆。到明代砖塔砌砖开始改用石灰浆。另外,各塔的塔身上都有方形洞眼,大小在10×15厘米左右,洞眼遍布塔身,每层每面4个或6个,凡是砖塔塔身都有这种洞眼,位置都是一样的。据考察分析,它是施工建塔时预留的脚手架洞眼。
绩溪徽黄古建材料厂 公司地址:绩溪县扬之南路徽黄古建 (灵川半岛西侧400米)&&电话:/
(叶经理) &&绩溪徽黄古建材料厂 版权所有@& &
网站备案许可证:皖ICP备号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