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舰队旗舰是不是一个错误

进错房间的惨剧:日德兰海战中的英军装甲巡洋舰
皇家海军装甲巡洋舰的历史其实并不很长,在法国意大利甚至当时海军还排不上号的美国海军都在建造装甲巡洋舰的1890年左右,英国人却一点也不急。皇家海军高层认为以当时的镍钢和普通钢装甲来作为巡洋舰装甲带的材料防御效果太差,如果想要提高防御能力则重量又太大,在1895年之前,皇家海军仍然在建造大型的防护巡洋舰,最著名的比如排水量高达14000吨的强盛级(powerful class)。直到1895年12月,采用了哈维法镍钢作为主装甲的皇家海军的第一型装甲巡洋舰王冠级(Diadem class)才刚刚开工。不过皇家海军当时每年的海军预算相当于清政府全部的财政收入,海军有的是钱,造起装甲巡洋舰又快又好,到1909年最后一艘装甲巡洋舰服役为止,短短14年间一共建造了多达43艘!
下图为1909年在纽约参加富尔顿蒸汽船百年纪念活动的英军装甲巡洋舰爱丁堡公爵号,这是当时典型的英军装甲巡洋舰,拥有23节最大航速和最大厚度152毫米的装甲带,以及6门234毫米单管主炮,10门152毫米副炮。皇家海军建造这么多装甲巡洋舰的用意,一是在和平时期在世界各地充当海上航线的保护者,与驻扎在当地的二等战列舰一起对付一些实力较弱的国家的舰队;二是在大规模战争中,其中最强的一些装甲巡洋舰将被调到主要战场,作为大规模舰队中的快速侧翼,灵活机动的打击敌军的轻小型舰艇。
不过随着费舍尔爵士力主对主力舰乃至于装甲巡洋舰进行全装重炮化的革命,1907年开始了新型装甲巡洋舰——全装重炮无畏化的装甲巡洋舰的建造,这种巡洋舰在1911年被正式定名为战列巡洋舰,并显然将彻底淘汰装甲巡洋舰,因为她们无论在速度、抗打击能力还是火力上都远远超出其前辈。下图为1904年开工建造的勇士级装甲巡洋舰,其排水量达到了12590吨,拥有6门234毫米主炮和图中的4门190毫米炮塔式副炮。不过那个时代新旧舰艇的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一个万吨级平台仅仅才过了五六年就开始显得落后,服役了十年该中修的时候已经在战斗力上落后了一大截,基本无法坚持到服役20年就得淘汰,或者被扔到偏远的小舰队去度过残生。
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皇家海军的装甲巡洋舰迅速减慢了对旧舰的淘汰速度,毕竟一艘万吨级的巡洋舰放到哪里也还是都有不弱的战斗力的,大战当中数量往往更为重要。甚至,这些装甲巡洋舰还被派去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在那次惊天动地的大战中,8艘装甲巡洋舰(3艘米诺陶级、2艘勇士级、2艘爱丁堡公爵级和1艘最弱的德文郡级)在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司令阿巴斯诺特少将和第二巡洋舰分舰队司令希斯少将的率领下,跟随拥有24艘战列舰的大舰队主力出动了。下图为5月31日当天中午左右拍摄的勇士号,船上的官兵们还不知道他们正在以14节航速向鬼门关前进。
如果以一次大战当时的技术标准来看,日德兰海战是一场8级房的经典大战,个别9级房间的最新型战列舰也来凑趣——比如单价高达270-300万英镑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被编入了由伊文斯-托马斯少将指挥的第五战列舰中队,她们拥有23-24节的最大航速,场上最强的381毫米巨炮和高达330毫米的装甲带最大厚度(别忘了皮带甲也是甲啊)。但是,即便这些本来应该在9级房刷经验的高速超无畏出现,她们也差点在德军主力舰队面前吃大亏。由于传令的失误,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向着舍尔的公海舰队主力多航行了大约15分钟,等到发现险情时已被德军弹雨所包围,如果不是厌战号皮厚特别抗揍,恐怕早已经被德军刷了人头了。
在随后的主力舰队交战中,倒是让皇家海军占了大便宜,公海舰队在缺乏预警的情况下一头撞进了杰里科布设的天罗地网。这个时候,正在跟随着主力部队的两支巡洋舰分舰队正在琢磨自己可以为战斗作出哪些贡献。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这里是无畏舰和超无畏舰统治的天下,他们这些装甲带只有152毫米体量只有一万多吨的“小船”由于主炮射程较近同时航速也不够快,基本上只能看着双方的艨艟巨舰互相用巨炮猛撕,在这种交战时只能躲在后面。不过,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司令阿不思诺特得到了报告,说在右舷前方发现了德军的轻巡洋舰正在活动,哎,这回终于有了机会。少将命令其麾下的四艘装甲巡洋舰向雾蒙蒙的远处若隐若现的德国船猛烈开火,并且开始了追击。在追击中,四艘装甲巡洋舰还莽撞的横越了贝蒂中将的战列巡洋舰部队正前方,为了避免跟自己人相撞,战列巡洋舰们只好减速再打舵让过去。“这些装甲巡洋舰想干嘛?”贝蒂手下的参谋们正在琢磨,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这些弱小舰艇冲向德军似乎不是很科学啊。
没错,真的不科学,猛冲到前面的第一巡洋舰分舰队打得兴起的时候,正好发现了之前已经打瘫的德国轻巡威斯巴登号。由于威斯巴登号轮机已经炸坏动弹不得,这个便宜可是太好捡了,四艘装甲巡洋舰围着她开始了猛轰。然而德军主力部队在海面上的浓烟暂时散去时发现了这帮欺软怕硬的英国人,大群德国战列舰带着满腔的怒火开始向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倾斜弹药。防御号装甲巡洋舰在被德弗林格尔号发现时距离只有不到8000码,遭到了射技超群的这艘战列巡洋舰的横扫,两次齐射的炮弹超过一半直接命中。作为舰队领头舰的防御号遭到305毫米炮弹痛击,后部主炮弹药库当即发生了大爆炸,其副炮弹药库也在火焰的吞噬下一个接一个的爆炸,全船700多人连同分舰队司令一起随着爆炸灰飞烟灭。二号舰勇士号也被德军多艘主力舰命中了至少15发280毫米炮弹和6发152毫米炮弹,遭到重创,在轮机舱均存的三名幸存者的坚持下,该舰仍能保持一定航速,缓缓的撤离战场,后来在拖航中沉没。
入夜后,德军舰队躲开英军主力,向东南方向悄悄撤退,英军转入追击战。但又是这个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其仅剩的两艘幸存舰爱丁堡公爵号和黑色王子号在夜幕中走散了,前者后来找到了大部队,只好单舰跟着大部队一起行动。而黑色王子号则在夜幕中艰难的摸索着前进,不知是看错了还是没发现敌人,黑色王子号竟然穿插到了德军舰队主力的中心地带!借着夜晚的微光,黑色王子号上不合格的瞭望哨终于认出自己船前后左右全是德国船,而且全是战列舰!我去,黑色王子号舰长赶紧命令转舵逃跑,但是一切都晚了。德军的多艘战列舰同时认出了混入自己队伍的英国船,一时间急急忙忙的开始猛射。德军图林根号无畏舰在混乱的交战中首先用自己的几座探照灯牢牢的锁定了惊慌失措的黑色王子号,开始用自己的305毫米巨炮猛轰,紧接着,莱茵兰号、拿骚号、腓特烈大帝号和东弗里斯兰号也加入了屠杀。交战双方的距离竟然只有1500米左右,这对于无畏舰来说根本不需要瞄准,一时间黑色王子号上密密麻麻的亮起了命中的火球,如同那时候的广告牌上频繁闪烁的灯泡,其孱弱的回击根本没有效果。只用了不到15分钟,12000多吨的装甲巡洋舰被打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迅速的消失在海面以下,无人幸存。
德国战列舰们用事实教育了这些4级船,我们玩耍的房间不是你们应该来的地方哦。
失去了大舰队的掩护,在技术上已经过时的装甲巡洋舰面对敌军主力舰队如同纸糊的一样脆弱,又没有高航速可以依赖,事实证明带着她们来似乎是个错误。仅仅为了这个错误,英军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在战后只剩下一条幸存舰,阵亡了超过1500名官兵。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德国公海舰队为何覆灭?这或许就是中国不盲目攀比美国海军的原因德国公海舰队为何覆灭?这或许就是中国不盲目攀比美国海军的原因痞子将军百家号德国的地理处境和历史机遇十分类似今天的中国的环境,中国和当年的德国一样都在基于本国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开始争夺海洋空间,所不同的是我们的目的不一样,当年的德国之所以拼命打造海军只是为了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德国在打败法国后想寻求更大的帝国建设方向,打败最后一个世界性帝国对威廉二世有着非凡的吸引力,然而今天的中国打造海军舰队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大败最大的海上帝国“美国”,我们要的是真正建立一个海上经济贸易网络服务于我国正在高速崛起的国家经济,今天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当初的德国经济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二十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内陆国家,当时德国虽然拥有少量的海外殖民地,但是它的经济运作都是依靠的本土贸易,还在或许贫瘠的殖民地无力为德国提供商品市场和资源产地,但是德国建设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铁路网,用铁路网大会海上漂浮的商船连接整个欧洲大陆的商业贸易,欧洲大陆资源和市场应有尽有以此打造的商业敌国远远超过当时的日不落敌国,所以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渐渐超过了英国,然而此时的德国领导人没有继续发展强大的陆军去保护自己在大陆上的的铁路贸易,而且和英国去争夺吗毫无价值的“海上霸权”。但是今天的中国不一样了,中国需要海洋就像当时的英国一样,我们要思考的是德国公海舰队的覆灭带来的启示。长久一来一直有人问公海舰队为什么会失败,回答千奇百怪,笔者要分析的是战略性问题。众所周知当时德国把它强大的国力用于本土设施的建造,两大军港“基尔港”和“威廉港”都位于德国本土,开战之前的国海军放弃了广阔的殖民地包括我国的青岛市,和最富饶的坦桑尼亚。德国收缩海军回本土本就是一种错误,从后来的战局发展就可以明白德国舰队一直被力量远超自己的英国皇家海军丰富在自家门口,德国投入巨大国力建造的舰队在战争中起不到任何作用,成了一直“存在舰队”。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这只舰队施展不开特点身躯,也许德国海军吧力量集合成一杆枪的策论没错,但是他们没看到英国皇家海军这面盾有多么坚固,就好比我国今天已经十分强大的海军无法大败海上强大的美日联合海军一样,等国公海舰队不可能击垮皇家海军,如此一来把舰队集中起来就显得很愚蠢了,同样的今天我国把舰队集中都本土周边海域肯定会走上公海舰队覆灭的老路,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德国的对手是英国,作为岛国英国的经济建立在广阔的海上贸易之上,他们的生命被一条条海上航线栓住,他们最怕的就是发生在世界各地海上针对其商船的袭击战,德国把舰队集中在一起正好打消了英国人的顾虑,放开手脚将所有海军集中到本土封锁德国海军,当时的德国应该吧基地和与海军相关的工业建立在地理位置优越的殖民地例如青岛和坦桑尼亚还有纳米比亚,有这些殖民地做基地驻扎的海军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打击英国海上商船瘫痪英国经济,进而结束战争,分开驻扎的舰队不但不会被皇家海军封锁更不容易被分而歼灭,因为当时英国的海军单舰战力不及德国,且缺乏海外的补给和维护基地战力不能充分发挥,而且英国要封锁德国本土需要大量军舰,这回减少还在的皇家海军实力。总而言之把舰队集中起来是个灾难性的错误,而当时德国海军的实力如果能牢固掌握殖民地基地打垮英国是有希望的。同时中国今天如果将舰队集中起来也将是一个错误,因为舰队正面对抗的话我国能集中起来的舰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可能和美日(甚至可能整个北约)相媲美,我们只有在战略上战胜美国及其盟友。这个战略和上文提到德国的战略是一样的。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几十年如一日积攒的软实力,和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相关国家建立广泛的海军联系,联系广泛的基地作为把舰队放出去作战的基地。这样一来美国及其盟友需要更多的海上实力来对付中国,但是这对于经济下滑预算吃紧的美日等国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我国海军的规模劣势就得到弥补,有了还在国力提供基地和其他帮助我国海军就可以彻底截断美国和日本的海上贸易通道,瘫痪他们的经济(尤其是日本)战胜美日都有可能实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痞子将军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新的军事热点新闻,最全的军事热点专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916年初,激战正酣。德国策划在凡尔登地区发动一场大的攻势,以“流干法国人的血”。为了配合行动,德皇威廉二世要求突破的封锁,痛击英国主力舰队,夺取制海权。不久,好战的上将舍尔出任新的司令,他决定大胆出击,狠狠打击一下英国舰队的嚣张气焰。 英国和德国之间隔着北大西洋的一片支流海域,就是北海。北海位于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之间,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600公里,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北海东有斯卡格拉克海峡,可通波罗的海;西有丹麦海峡,连接大西洋;南经英吉利海峡,可达和地中海;北越挪威海,可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开始以后,英国舰队大举出动,不停地在丹麦海域和英吉利海峡中巡航,锁住了德国海军通向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道路。可以说,德国海军出不了北海,那就如同一支旱鸭子舰队,永无出头之日。 英国在北海拥有一支强大的海队,有28艘无畏级和9艘,轻重巡洋舰34艘,80艘,总计各种大小水面战舰151艘,排水量达125万吨,舰上装有300毫米以上大炮334门。英国海军舰队以北海西岸的为海军基地,密切关注德国海军的动向;与此相比,德国公海舰队则拥有24艘主力战列舰和5艘,轻重巡洋舰11艘,驱逐舰63艘,总计各种大小水面战舰103艘,排水量70万吨,舰上装有300毫米以上大炮244门,以北海东岸的威廉港为海军基地。 可以看出,英国的海军力量要比德国海军强出三分之一以上,双方实力对比对于德国海军很为不利。舍尔的意图是强攻不如智取,他计划以海军上将指挥的由战列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海军分舰队为诱饵,吸引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前来围歼。他则亲率德国公海舰队主力设下伏击圈,一举歼灭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在接下来的4个月中,舍尔一直做着积极的准备。他下令出动布雷舰和飞艇在英吉利海峡中布雷和侦察,并派德国潜艇部队频繁出击,以分散英国舰队的力量,寻找适当的战机。 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官杰利科上将实际上也一直在寻找德国主力舰队,他相信凭英国海军的力量可以一战解决德国舰队,使德国海军再无反击能力。早在一年多前,英军就破译了德国军队的电报密码,因此对德军的动向多有掌握。将近5月底时,英国海军译电员截获了突然出现的大量无线电通信,通过破译,表明德国海军将有异常行动。杰利科思索良久,无法判断出德国海军究竟目的何在。不过只要德国舰队出来就好,英国海军不怕与敌决战,等得就是这一天。杰利科迅速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实际上和舍尔的计划同出一辙。他决定以海军中将贝蒂指挥的分舰队为诱饵,如果遇到实力较弱的德国舰队,贝蒂就将他们歼灭;如果遇到德国主力舰队,贝蒂舰队则且战且走,将德国舰队引入杰利科率领的英国主力舰队的伏击圈,然后一举歼灭。 1916年5月30日,贝蒂率领由4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27艘驱逐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组成的诱敌舰队,从斯卡帕湾出发,由西向东驶进北海。杰利科则率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包括24艘战列舰在内的98艘军舰,在贝蒂舰队西北110公里处的海域随后跟进。5月31日午夜,希佩尔率包括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30艘驱逐舰的德国诱敌舰队也从威廉军港出发,大张旗鼓地向北沿丹麦海岸行驶一段再绕向西驶。舍尔选择这条线路的原因是沿海地区有众多的英国,他们可以将德国舰队的行踪报告给英国舰队,从而达到诱敌的目的。舍尔则率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包括21艘战列舰在内的76艘战舰,悄悄地在距离希佩尔舰队80公里的海域跟随。
5月31日下午14时左右,英德双方的诱敌舰队在北海东岸的半岛附近海域逐渐接近。当时的海上作战还缺乏超视距的侦察手段,对敌舰的搜索基本上要靠肉眼了望。本来贝蒂的舰队有1艘水上飞机母舰(早期的前身),可以进行空中侦察。可是在出发时母舰接到命令晚了,没有及时跟上。现在双方舰队都像瞎子摸象一样地前进,全然不知对方已近在咫尺。 不久,贝蒂舰队中1艘轻巡洋舰“加拉蒂号”上的了望员,看到远方的天际出现了异常多的蒸汽,便离开编队前往查看,发现是1艘丹麦商船在拉汽笛。与此同时,希佩尔舰队的轻巡洋舰“埃尔平号”也前来侦察,2艘轻巡洋舰差不多同时认出了对方,于是一边相互开火,一边火速向各自舰队发出了警讯。 贝蒂闻报,马上命令所有军舰准备战斗,他继续观察德国舰队的动向。当双方舰队越来越近时,贝蒂发现德国舰队不但数量少于己方,而且还没有海战中最具威力的战列舰,不由心中大喜。贝蒂怕好不容易遇到的德国舰队逃走,立即亲率6艘战列巡洋舰全速冲在前面,而英军将领托马斯率领的4艘航速较慢的战列舰渐渐落在后面。希佩尔见英国舰队赶来,就按照舍尔的计划,折向东南,向等在那里的德国公海舰队主力驶去。贝蒂的英国舰队紧追不舍,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希佩尔发现对方的战列舰并没有追上来,只是6艘战列巡洋舰,与自己舰队的实力差不多。他立即判断战机难得,可以趁4艘英国主力战列舰未赶到之前各个击破英国舰队。于是命令德国舰队减慢速度,向英国舰队开炮。 下午15时40分左右,双方舰队逐渐相向行驶,各以全部火力猛烈对轰。海面上立时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炮弹不时溅落激起冲天水柱。德国海军的射击技术相当精湛,而且采用了新式的全舰统一方位指挥系统,几次齐射都命中了目标。海战未久,英舰“不屈”号就被2枚炮弹射中,侧弦装甲被击穿,引起弹药库爆炸,整个舰体被炸得粉碎飞上天空,舰上1017名船员无一生还。紧接着,英国重型战列巡洋舰“玛丽女王号”也遭到了德国军舰的穿甲弹齐射,300毫米厚的舰体钢板被穿透,中心弹药库发生了猛烈的爆炸,整个舰体迅速化为一道黄色的火墙,然后向四方炸开,船上1200多名船员连同枪炮、物资像天女散花一样溅得到处都是,1只舰载水雷艇被炸到了30多米高的天空,然后猛地扣在了水面上,惊心动魄的情景让海战双方都惊呆了。 贝蒂漂亮地歪戴着帽子站在舰桥上指挥,虽然损失了2艘军舰,但他并惊慌。英国海军的雄厚实力使他深信,只要一会战列舰赶到,胜利还是属于英国舰队的。没过多久,贝蒂的旗舰“狮号”也中了1颗炮弹,正打在炮塔中部,燃起熊熊大火,并迅速向弹药库蔓延。在关键时刻,1名重伤的英国军官少校及时通过传声管下令向弹药库放水,拯救了军舰。贝蒂望着海面上漂动着的死尸与舰体残骸,咬着牙下令死战不退。英国军舰几乎已全部带伤,顽强地与德国军舰进行着战斗。英国军舰虽然也频频射中德国军舰,但德国军舰舰体钢板比英国军舰厚,受伤甚轻,而且全舰设计合理,弹药库较为隐蔽,因而没有引起起火爆炸。 这时,托马斯率领的4艘英国战列舰终于赶了过来,海战形势立时扭转。无畏级战列舰装甲厚达350毫米,拥有381毫米的巨炮,威力极大。德军舰队立时遭到猛烈打击,“塔恩号”战列舰被一颗巨型炮弹击中,装甲撕裂,舰尾下沉,很快失去了战斗力。“塞德利茨号”也连挨数弹,舰上官兵死伤累累,也失去了战斗力。希佩尔见势不妙,立即命各舰迅速脱离战场,一面施放烟幕逃避攻击,一面向舍尔发电求救。 至此,日德兰大海战的前卫战结束。英国损失了2艘重型战列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战列巡洋舰遭重创;德国损失了2艘驱逐舰,3艘战列巡洋舰受到重创。从战果上看,德国舰队显然技高一筹。然而,双方总体实力上的较大差距却是一时无法抵销的。 舍尔得报后立即率德国主力舰队全速前进,直冲战场。下午16时40分,贝蒂发现了有德国舰队赶来,他确认是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后立即明白了双方原来玩的是同一套把戏。贝蒂马上将情报报告给了杰利科,然后命英国舰队180度转弯,全速向西北行进,直奔杰利科的埋伏圈而来。此时二支德国舰队也已会合在了一起,舍尔认为英国舰队已落入了自己的陷阱,哪里肯舍,命德国舰队全速追击逃跑的英国舰队。 下午18时左右,贝蒂看到了迎面而来的英国主力舰队,于是命令自己的舰队逐渐向东旋转,排成了一字形,杰利科的主力舰队则在贝蒂舰队的掩护下也开始向东旋转,目的是排成有利战斗队形然后包抄德国舰队。在海战中,一般军舰上的主炮都分3组,可以旋转,分别布置在船首、船身和船尾3处。这样舰队行进时是排成纵队,而接敌作战时则排成横队,以充分发挥火力优势。杰利科的英国主力舰队是以行军队形而来的,24艘无畏级战列舰打头阵,排成6行,每行4舰,舰距150米,行距600米,形成了一个正面宽4公里,侧面宽1公里的战列舰大方阵。这种队形无法充分发挥火力,只有各舰依舷侧排成一行,容许每舰的船头炮群和船尾炮群同时瞄准,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火力。杰利科这时已从英国海军部发来的无线电报中知道了德国舰队的方位和距离,于是命战列舰纵队全速前进并转向,6个纵队鱼贯而行,24艘无畏级战舰很快排成了一条4000米长的的作战单行,整个舰队形成一个“T”字队形,向东南行驶。 舍尔并不知道英国主力舰队就在眼前,仍然在全力搜索贝蒂的舰队。18时30分,舍尔发现了由3艘战列巡洋舰和2艘轻巡洋舰组成的一支英军舰群,他急命德国舰队开火。这支舰群是杰利科派来加强贝蒂舰队的由少将胡德指挥的先遣战斗群,双方立即发生了激战。德国军舰火力密集,很快就打沉了英国巡洋舰“防御”号和驱逐舰“鲨鱼”号,另一艘英国巡洋舰“勇士”号也受到重创。英国军舰顽强还击,也击沉了德国轻巡洋舰“威斯巴登号”和1艘驱逐舰。 此时杰利科的英国主力舰队已呈大弧形的一字长蛇阵势全速逼来,当舍尔发现情况不妙时,已来不及变换队形迎战了。杰利科一声令下,24艘英国战列舰的侧弦巨炮一齐开火,其火力优势充分发挥,冰雹般的巨大爆炸炮弹劈头盖脑地砸向德国舰队。10分钟时间内,德国公海舰队被打得一片狼藉。战列巡洋舰“柯尼格”号燃起熊熊大火,舰上水兵纷纷跳海逃生;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被炸开侧弦甲板,船舱进水;“冯·德尔·塔恩号”则再遭重创,舰桥连同舱室都被打飞,甲板上横七竖八躺满了死伤的水兵;舍尔的旗舰“柯罗斯”号也吃了几颗重磅炮弹,全舰上下死伤累累。舍尔在震惊中恍然大悟,知道遇上了英国舰队主力,而且自己的舰队还是纵队的追击阵形,根本无法充分发挥火力。他马上下令全体舰队向右转舵,倒转航向,准备向回驶。不料先前转向的贝蒂舰队已转到了德国舰队的侧后方,切断了德国舰队的退路。舍尔只好命德国舰队加快速度,向西南急驶脱离战场。德国海军技术非常熟练,几分钟内就完成了看上去非常困难的动作,连英国军人也不由暗暗赞佩。英国军舰还想追击,却遭到了德国军舰的一阵齐射,胡德的旗舰“无敌号”被连续被击中,弹药库发生剧烈爆炸,舰体被撕为两截,在一片冲天大火中,连同1026名船员一齐沉入海底。而英国“马尔博罗号”战列舰也被一枚德国鱼雷击中,锅炉舱被击穿,灌满了海水,一时无法动弹。杰利科没有再下令追击,因为德国舰队是向西逃走,实际上被英国舰队将其和德国海军基地隔开了,越逃离德国本土越远。 杰利科下令将舰队转为六路纵队,倒转航向向西行驶,准备继续阻截德国舰队的回航。晚上19时,德国舰队果然又向东冲了过来。舍尔决定从英国舰队的后面穿过,然后急速驶回德国。不料因夜幕低垂,舍尔计算错误,竟向英国舰队方阵冲来。杰利科急令变换阵形,再次完成“T”字战斗队形。借助西方日落的光亮,英国舰队能看出德国舰队的轮廓,而德国舰队看英国舰队却是模模糊糊。在相距2500米时,杰利科下令英国舰队一齐开火。立时,海面上一排排火球滚过,隆隆炮声撕裂了。德国舰队连连挨炮,被打得伤痕累累。舍尔见又入重围,却只能看到远方英国军舰炮口的闪光,而看不到英国舰队在哪里,便下令施放烟幕和鱼雷,然后派4艘战列巡洋舰拼死向英国舰队冲去进行掩护,德国舰队主力则再次倒转航向向西逃跑。4艘德国战列巡洋舰顽强战斗了一阵,“吕措夫号”再次中弹,终于被击沉,只好上了战列巡洋舰“毛奇”号。其余3艘德舰也遭到重创,舰体残破,每艘都进了不少水,舰上水兵死伤无数。万幸的是,杰利科也担心会遭到德舰的鱼雷齐射和水雷攻击,命令舰队倒转航向东退避,使3艘德国死里逃生,终于逃离战场与大队会合。 晚上20时,海面上终于恢复了平静。杰利科命英国舰队掉头向西继续踪德国舰队。他知道,德国舰队要想返回德国只有走比较安全的几条德国军舰布雷区水道,于是打算先将德国舰队围堵在返回的航线外,待天明之后再一举歼灭。他命令英国舰队编成3个平行的纵队向可能的海域巡航。 晚上21时17分,英国舰队转向南寻找。而实际上,英国舰队和德国舰队平行相对,只相隔不到10公里,却谁也不知道对方在哪里。舍尔明白,自己的舰队如果不能在夜间冲出包围,那么天亮之后,等待他的就只能是覆灭的命运。经过仔细分析和推算,舍尔决定转向东南,趁夜从英国主力舰队的后面冲杀过去,然后经合恩礁水道返回基地。为此,舍尔把所有能用的驱逐舰都派出去拦截英国主力舰队,掩护德国舰队主力突围。按照舍尔的命令,德国驱逐舰拼死一搏,如狼群一般,从不同的方向袭击英国主力舰队,给英军造成混乱和判断失误,使杰利科摸不清德国主力舰队在哪个方向。 晚上23时30分,朝着合恩礁东驶的德国舰队与向南侦察的英国后卫舰队遭遇。双方在黑暗中混战起来,不时有军舰相撞在一起。结果,英国驱逐舰“喷火号”撞上了德国战列舰“纳绍号”,舰体撕裂,不久沉没;德国轻巡洋舰“埃尔平号”和战列舰巡洋舰“波森号”也相撞在一起,同归于尽;英国巡洋舰“黑太子号”闯入德国舰队之中,被探照灯锁住,随后在一片铺天盖地的炮火中四分五裂,舰上862名官兵全部阵亡;英国驱逐舰“蒂珀雷里号”也被炮弹击中,很快沉没;德国战列舰“波默恩号”则被英国军舰的鱼雷射中,这是德国在这次战斗中丧失的唯一的主力舰;轻巡洋舰“弗劳恩洛布”号和“罗斯托克”号也遭到英国的鱼雷攻击,不久沉没。 在一阵刺刀见红的疯狂混战中,舍尔的德国舰队主力终于冲过英国后卫舰队,向合恩碓海域急驶。合恩礁海域是出入基地威廉港的必经之地,为防御英国舰队袭击,德军在此布下了无数水雷,布雷线路犬牙交错,犹如谜宫。要想通过雷区,只能走德国海军高级将领才知道的其间唯一的一条狭窄水道。6月1日3时30分,舍尔校对了一下罗盘方位,找到水道的入口,指挥他的舰队排成一路纵队,一艘紧跟着一艘安然通过雷区,向着德国军港驶去。英国后卫舰队追至合恩礁海域,但摄于水雷的威力,不敢再继续追击。 此时,杰利科正率舰队向南搜索,还不知道后卫舰队发生的这场大战。凌晨4时15分,英国海军部发来电报,告知德国舰队已通过合恩礁海域驶向德国本土。杰利科非常失望,想再追也来不及了,只好率领英国舰队怏怏驶回。 就这样,惊心动魄的日德兰大海战结束了。这是历史上最后一场巨舰大炮之间的临阵对决,之后的海战就由和飞机来决定胜负了。在海战中,英国海军共计损失3艘战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6艘其他舰只受到重创,伤亡6945人;德国海军损失1艘、1艘、4艘轻巡洋舰和5艘,4艘其他舰只受到重创,伤亡3058人。在船只吨位上,英国损失115025吨,德国损失61180吨。虽然英国海军损失较大,但德国海军想打破英国海军大洋封锁的图谋没有成功,双方在经受了巨大损失之后,战略态势依旧。此后直到战争结束,和再未发生过大规模水面舰只对决的海战。最新评论沈听雪的原创历史文集,注重党史、军史、战史研究,特别是对中越战争史有大量著述,告诉你一个不知道的中越战争。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