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岛好玩还是丰岛美术馆好玩

& 去丰岛和直岛 先到高松机场和冈山机场哪个方便?
去丰岛和直岛 先到高松机场和冈山机场哪个方便?
高松机场前往直岛和丰岛比较方便。从高松机场搭乘前往高松站的机场巴士,然后步行前往高松岛搭乘前往直岛宫浦港和丰岛的船只。
高松机场前往直岛和丰岛比较方便。从高松机场搭乘前往高松站的机场巴士,然后步行前往高松岛搭乘前往直岛宫浦港和丰岛的船只。&
高松机场前往直岛和丰岛比较方便。从高松机场搭乘前往高松站的机场巴士,然后步行前往高松岛搭乘前往直岛宫浦港和丰岛的船只。
: takamatsu高松
@王晴【换号】:tak?
<textarea name="editor" class="_j_content _j_answer_suggest" id="_js_editorText" placeholder="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作答,而不是网上搜来的信息好回答不一定特长,但一定【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永远替提问者【多想一步】,会加分哦~" >
领取成功!扫描领取180元新人红包
打开app在[我的]-[我的优惠券]查看并使用
(C) 2018 Mafengwo.cn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马蜂窝客服:国内 海外 +86-10-三天游完直岛、丰岛、犬岛, 真是个技术活!/四月艺术之旅 - 简书
三天游完直岛、丰岛、犬岛, 真是个技术活!/四月艺术之旅
前言:在刚过去的4月,我和好友爱米去日本玩了一趟。爱米是杂志研究者、媒体人、策展人,曾研习草月流插花(微信公众号:magmania),是个百分百的文艺分子。不同的旅伴,带来不一样的旅行。这次跟着策展人,就有了一场不折不扣的艺术之旅。行程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濑户内海小岛。第二部分在东京和镰仓。本篇是小岛行的第一篇,先来个小岛行的概览,攻略不是很严谨,请不要见怪。&&&&交通机票是去年双11就买,JAL折扣票,上海出发,大阪进,东京出。日本国内的长途交通:大阪到高松搭巴士,约3个小时;高松到东京乘JETSTAR航空,约1个半小时。大阪到高松的巴士就类似城际机场大巴,我们出发前在网站订好票,现场拿着打印邮件给大叔看一眼就能上车。JETSTAR机票也是预先订好了,其实这次交通和住宿基本都是爱米搞定的,身边有个执行力强悍的摩羯座,真是非常幸福。难忘的是JAL的飞机餐,沙拉新鲜,酱菜美味,还有红白葡萄酒,还有铁刀叉,第一次在飞机上用上正常的刀叉,真是惊喜。JETSTAR是廉价航空,没有什么特别,这你懂的。
(机场出来很容易找到高松巴士的搭乘点)
&&&&住宿日本住比较贵,我们选的都属中等价位、交通方便的。高松宿:东急REI酒店 (高松東急REIホテル),在兵庫町,BOOKING预定直岛宿:島宿あいすなお,在本村港附近,直接网站预定( http://aisunao.jp/guesthouse-aisunao.html)东京宿:位于下目黑的公寓,通过Air bnb预定&&&&旅书一本是李欧纳科仁的《Wabi-Sabi》,日式美学基础的经典作;另一本也是经典,是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
(手边的书)
抵达大阪机场后,很快就搭上大巴到高松。沿着阪神高速海岸线,进入香川县,沿海一路都是高耸的机械设备、厂房,(日本国土稀少,工业区都建在海边?)不过所见一切都井井有条,干净利落,看不出污染担忧。顺利到达高松,已经是晚上9点多,街上几乎没有行人了,进入酒店大堂,一阵舒缓的香气迎面而来,让舟车劳顿的我瞬间放松了不少。
(岸边风景)
DAY 1行程: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Benesse House美术馆,Benesse House户外艺术区(请注意顺序)
一开始就敲黑板啦!同学们,岛上美术馆的开放时间几乎都是10点到下午4点半,有的还在4点15分就last entrance,所以一天开放的时间不长,还有休馆日期。时间表可在http://benesse-artsite.jp查到,开放时间也会随季节变化,安排行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这个网站上还有濑户内海全部艺术小岛的介绍,以及各个小岛之间的交通,有英文版的,岛上攻略可以主要靠它。直岛几乎可以称作安藤岛,除了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Benesse House,还有“家计划”中的南寺、安藤美术馆(ANDO MUSEUM)都是安藤忠雄一手设计与建造,可以一次完整感受到“清水混凝土诗人”的杰作,全世界也就只有这里了。其中,人气最旺的是地中美术馆,它限制参观人数,所以买门票还得排队拿号,在你拿到号上的时段里,才能去前台买票。所以,我们第一个就奔地中,然后是附近的李禹焕,然后是Benesse House美术馆,最后才是户外艺术区。至于草间弥生的红、黄大南瓜,都在户外,不必太着急。地中美术馆:大家都知道它的鼎鼎大名,里面全程不能拍照,benesse网站上的图比我拍得好,下面就是它的。
地中美术馆
馆藏的艺术作品都来自顶级大师:莫奈的睡莲、James Turrell的灯光展(刚好出发前在上海龙美术馆看过,不得不说上海展的效果更完美,但这里的有上海展没有的Open Sky,在清水泥的简室里,背靠墙壁,引目向天,思绪下沉,让你自然平静下来,思考自己和外界的关系。)对我来说,最喜欢的还是瓦尔特·德·玛利亚的作品《Time、Timeless、Notime》,应该是在表达神圣法则吧,感觉像个教堂(或墓地),如同进入一个神秘肃穆的能量场。
(瓦尔特·德·玛利亚展厅)
陈列莫奈睡莲的展厅,安藤玩了一把光影的游戏。建筑虽然沉在地中,但屋顶是升起来的,把自然光释放进来,一天在不同时间能欣赏到不同光线效果下的印象派大师杰作,真是别有匠心呢。连地面都很精致,整个大厅都是用白色石子铺成,每个石子大小一样,规则铺上就像一张白色的石地毯,踏在上面都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似乎践踏了它。
(莫奈作品展厅)
刚看过画布上的睡莲,走到门外还能欣赏到按着画中植物园打造的莫奈花园,四月有初发的柳枝,但小荷尚未冒尖,稍显寂寥。
路旁的花草都很华丽,在它们面前,连樱花都不抢眼了。
李禹焕美术馆入口,铁地毯铺在石子上,营造东方禅意风格,呈现“物派”大师李禹焕的艺术作品。李禹焕是韩国人,很早去了日本并成名。什么是“物派”呢,就是“事物的学派”,核心就是反对盲目跟风欧美,提倡亚洲当代艺术要有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形式。直岛上专门为他营造了一个美术馆,可见他在日本艺术界的地位。
馆内当然也不能拍照,从网络找来一张李禹焕的大厅让大家感受一下,作品都是表达东方哲学的。不过我印象深刻的却是玄关处的一个多媒体作品:把一段东京街头密如蚂蚁的行人视频投影在一颗黑色石头上,渺小的人群流动在永恒不变的石头上,冷静又冷酷。
李禹焕的平面作品
Benesse House 的酒店,一直排在全球最难订的酒店前列,客房分为Museum、Oval、Park、Beach四种主题,其中最特别的Oval,更被列为“有生之年必须住上一晚”的list之首,不是酒店客人,不能参观Oval,我自然也无缘看到。
Benesse House
Benesse House藏有非常多欧美大师的作品,每年有源源不绝的欧美文艺青年奔着他们而来。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Surrounded Islands, Project for Biscayne Bay, Greater Miami, Florida , 1982
下图是展厅外的风景,墙上的照片可不是随意挂挂的,这可是杉本博司的《海景》(天价的摄影作品),呼应着远处的濑户内海。
(墙上是杉本博司的《海景》)
可惜那天一直阴雨绵绵,虽说雨天有雨天的美。但效果应该还是晴天好,毕竟错过了体验安藤忠雄用建筑表现光的精彩。
(户外艺术区)
又要划重点啦,我们是非艺术祭(濑户内海艺术祭三年一次)的时候来的,这时岛上的巴士班次很少,还是租单车比较方便,可以租电动单车,因为上下坡还是很多的。美术馆间都有些距离,如果选择搭乘巴士,一定要先去看班次时间,再安排参观,否则错过又要等很久,浪费时间。第一天,参观完三个美术馆刚刚好,直岛上另一个重头戏,是集中在本村港附近的“家计划”ART HOUSE PROJECT,起码得再花一天时间。好在我们住岛上,所以就把“家计划”分开,见缝插针看完的。DAY 2--行程:09:45 直岛宫浦港-犬岛11:00-13:15 精炼所美术馆、犬岛“家计划”15:00-16:30 直岛“家计划”的南寺(排队最久)、杉本博司的护王神社(最推荐)
重点又来了,岛之间的交通靠船,这船的班次也不多,先注意网站上的信息,到了港口还要再确认,因为网站上的信息可能不够全(不要问我为什么)。船航班的时间,也很限制参观的时间哦。天终于晴了。犬岛,我要大推荐!它比直岛更质朴,我们遇见了满盛的山花,还有精炼所美术馆也好到出乎意料。这是一个废弃炼铜厂的艺术重建,感觉是一群小清新中来了个重口味,是所有艺术项目中用力最猛的,却和炼铜厂这个环境非常契合。
(门口的濑户内海)
(精炼所)
(山上的景色)
比较少人去犬岛,我这里就多写点。美术馆是由日本建筑师三分一博志设计,馆内不依赖任何电器,而是利用烟囱进行空气循环,由设定门的开关来控制空气的出入,从而控制温度。具体原理?原谅我这个文科生。网上找了个图,请自行研究。
(能源原理示意图,图来自网络)
首先我们要经过一条很长的地下道,出发点有个多媒体屏幕,播放着类似地心熔岩的动态影像,两边都是镜子,当我们顺着道路向前,一直能从镜子里看到熔岩在燃烧,但空气却是非常凉快的。原来这条通道,就是利用地热来制作冷空气,让人思考能量过度消耗的问题。主厅的作品由日本艺术家柳幸典设计,名为“英雄的干电池”,上空悬挂着的长方形,是来自三岛由纪夫住宅门铃的干电池,还悬挂着门窗框,营造一个艺术空间,下方则是一块来自犬岛的花岗石,石头上面有一滩水是用来呈现半圆建筑物的倒影,当倒影和实物连在一起时,会看到日食。(真玄乎!)
(主厅 图片来自网络)
主厅前方还有一个艺术空间,利用三岛由纪夫在东京住过的旧宅来改造。出口前另有一个小房间,名字来自小说“英灵之声”,镜子上流动地都是小说里的文字,通过相互面对的镜子,看到无限的回廊,在日本的传说中,幽灵会在这种时候出现。顺着出口到了户外,看到一个悬挂着金色文字的玻璃房,墙壁和地上都用精炼所制的铜渣砖砌成,这些砖块会吸收太阳热量,而悬挂的金色文字则是取自三岛由纪夫自杀前写的最后一篇文章,热得发烫的文字被海风吹着铿锵作响,提醒参观者思考日本的未来。见过不少旧厂房改造,但这么有意思的还是头一次见识。(此处本应有图,但实在找不到。)同时,犬岛的“家计划”也很丰富,自然地散落在小村落中,建筑基本由妹岛和世包办,除了日本的艺术家,还有Olafur Eliasson(在上海也有过完美的展出)。这样一个偏荒小岛,竟成了艺术的世外桃源,真是服了。
(俯瞰布满艺术品的小村子)
(A邸 荒神明香作品 )
(I邸 Olafur Eliasson,镜面反射特别设计的庭院。)
(妹岛和世设计的休息场地)
DAY 3--行程:
10:00-11:10 继续直岛“家计划”-宫岛达男的角屋(推荐)、须田悦弘的基会所、千住博的石桥、大竹伸郎的牙诊所11:45-12:20 直岛宫浦港-丰岛家浦港12:30-16:30 丰岛美术馆、心脏音档案馆,而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横尾忠则的横尾馆的入馆时间17:15-18:00 丰岛家浦港--高松港丰岛美术馆和心脏音馆离家浦港都很远,必须租电动单车,不过一路奔在樱花纷飞的道路上、盛着郁金香的乡村花园间,真的非常享受。
(樱花夹道相迎)
(路边小山坡上的作物及小花园)
快到丰岛美术馆时,湛蓝的大海忽然出现在山坡下,旁边梯田还盛开了大片的油菜花,让我们不由地惊呼起来!这里的美又秒杀了犬岛,因为丰岛不仅是美,而是唯美!
(坡下就是丰岛美术馆)
(更有油菜花开)
(路边自助橘子摊,一个100yan)
(藏起来的售票处)
丰岛美术馆也是唯美至极,建筑师是西泽立卫,艺术家是内藤礼。还是不能拍照不能拍照,但商店里可以让你拍上一张,和美术馆风格是一样的。网上的图片和介绍很多,我就不多说了。在这里,让我们体验着最初的宁静,停止向外喧哗。
(美术馆行走route)
(从一滴水珠开始,借入风、光、树等自然元素,营造“母体”般的宁静。)
(coffe shop入口)
(商店及咖啡座,都是洁癖的处女座)
接下来要去的是心脏音档案馆,沿着指示牌一直向前,简直到了海的尽头、世界的崖边,才看到这个小黑房子,里面你可以听见里面心音档案,也可录下自己的心跳声,还能刻录下来带走。第一次,听到这么汹涌澎湃的心跳声,和海浪一样势不可挡。人类果然是自然界的强者。
(小小的心脏音档案馆)
(面对大海,听听自己强大心声。)
最后再啰嗦一句,想要去的同学一定要细致地研究每个美术馆的开放时间以及船班时间,美术馆几乎都是早上10点开放,下午4点半或5点关门,大多提到15分钟到30分钟不能入馆,船的班次也是很有限。想不留遗憾,要准时、惜时,我现在还为错过丰岛的横尾馆遗憾。为什么遗憾?因为横尾忠则是“日本的安迪沃霍”呀,国际级的先锋艺术家,擅长将日本元素和波普艺术融合,既天马行空,又有日本浮世绘般的世俗感。嗯,等待一下次你去了,跟我分享吧。
(门外偷窥了一眼的横尾馆)
(在小卖店里买的纪念品)
这次旅行内容比较多,谢谢你耐心看到这里!比心?~
自由作者,旅游瘾者。
以下信息扒自:艺术节官网整理者:@纯银V举办时间:10月8日-11月6日 10月去濑户内艺术节,主要是玩7个岛的高松线。其余4个(今年秋季新开的)小岛无法从高松出发到达,分布太过分散,也不是主要的展出场所。 高松线:直岛:艺术圣地,建议玩1-2天丰岛:艺术圣地,比直岛大但人...
小豆岛 SHODOSHIMA 小豆岛总面积153.35平方公里,周径140.1公里,为濑户内海地区第二大岛,仅次于淡路岛。岛内分为土庄町与小豆岛町,共计约3万人居住于此。小豆岛古时被称为“azukishima”,《古事纪》中记载此处为继日本大八州之后第十个被创造的岛屿。从江...
日本艺术祭(一) 俄国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实还有一层言外之意,艺术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次读书会的活动,正好讨论与艺术相关的主题,两者的功用意外重合,就是在生活之外,为我们开辟了独立的第二精神空间。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珊珊的回...
濑户内海,一条位于日本本州、四国和九州之间狭长的海峡。自2010年始,在濑户内海的小岛上开始举办三年一届的艺术节,今年是第三届。 由于大部分的展品都位于高松附近的岛屿上,再加上春秋航空“上海-高松”的航线特别便宜,往返1000+是常态,高松便成了最佳中转地。 高松是四国地区...
书路——荆棘鸟 请帮忙点击上图,不影响您浏览 荆棘鸟 作者:【澳】考琳·麦卡洛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年富力强的神父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却爱上...
052|如何把销售变成虎狼之师? 刘润 日 052|如何把销售变成虎狼之师? 06:18 2.95MB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概念:直接销售 对不少企业来说,我卖自己的产品,没有渠道,更没有深度分销。我就是雇了10个销售,让他们卖东西;如果雇了100个销...
不知不觉又一个35天,翻出自己去年的35天记录 /70今日冥想依旧,很高兴能参加8:30的讨论会,让我从很多前辈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也明白了很多,今天冥想就在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才能变更好一点,期待明日.祝楼上天天开心. 这是我这期的35天打卡 ...
利用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清数据集中样本的分布情况。以往介绍聚类分析的文章中通常只介绍如何处理连续型变量,这些文字并没有过多地介绍如何处理混合型数据(如同时包含连续型变量、名义型变量和顺序型变量的数据)。本文将利用 Gower 距离、PAM(partitioning ...
场景:财务、HR、采购、市场,行政部、国企等需要Word网格线打印的办公人士。 问题:如何设置Word网格线能让打印机打印出来? 解答:利用Word的稿纸设置功能搞定。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准备Word内容 在word中输入=rand(4,6)的一个函数,没错是在...
今天是周六,我也确实度过了轻松的一天。曾经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写的日记是给自己看,还是给别人看。要说日记其实就是每天的记录,不管是生活记录还是工作记录,或多或少都会泄露一点自己的隐私。 或许日记前面还应该有个主语,这个主语应该有两种,一种是我的日记,另一种是我给他人的...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不能使用此页面的全部功能。
请换用其他浏览器或者开启对javascript的支持。
濑户内海:从直岛到丰岛的艺术散策
摄影/覃斯波 &&&&&&&去濑户内海不是为了看海,而是艺术。&&&&&&&对于拥有狭长海岸线的日本来说,濑户的海或许并不是最有代表性的,虽然濑户的海本身也很有其独特的,只是艺术,才是这里真正的主角。去濑户的散策,就是一段在各个岛屿上的穿行,与海有关,与人为的艺术有关。&&&&&&&濑户内海有3000多个岛屿,历史上的这个区域,曾是日本工业奇迹诞生的核心地带,许多岛屿都是当年著名的精炼工业所在,也因此引起相关的环境问题,曾让这里口碑很差。一直到最近20年,福武美术馆财团对这里的几个岛屿进行了长期的艺术开发,并推行三年一届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为这片宁静的海域搅动生机。&&&&&&&直岛是濑户内最早开发的岛屿,也是所有艺术项目中最密集的。从冈山的宇野港和香川的高松港的轮渡到直岛都很方便,只是高松港用的时间要更长。下船的码头“直岛海の站”是这此散策的艺术起点,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作品,来自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薄如纸翼的屋顶,平整如无浪的海平面。支撑屋顶的钢柱细极如针,这个多功能的码头建筑看不见任何墙体,除了一些作为装饰功能的镜子(这些镜子将海面的风景映照于中,为通透的空间增添了层次感),所以看起来弱不经风,但实际上是牢固稳当。一方面镜子充当了墙的功能,另一方面,钢柱除了支撑还有拉力的作用,这些暗藏的玄机,大概是懂建筑的人才能看得出门道的吧。&&&&&&&海の站的一侧是去往村里以及地中美术馆的班车,不过完全不用赶时间,先在码头附近逛逛,距离海の站不远的海边,耀眼的枣红色水玉南瓜是草间弥生的大型作品,这是草间在直岛上的两个南瓜之一,另一个人气更高的位于酒店Benesse House附近的海湾。大量户外艺术品以一种自然的状态散落在岛上的各个角落,一方面是福武美术馆财团在规划之处就设定了“与自然融合”的理念,同时也是让艺术更为亲近民众。比如同样在海の站步行3分钟距离的澡堂“I ? 湯”,这个与村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完全用废旧材料进行了设计包装,变成一件大型的装置作品,令人有一种在作品里泡澡的感觉。&&&&&&&直岛有3300多户居民,码头北面就散落着大量民居,一派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没有那种因为人为开发而变得商业世俗的明显痕迹,这是一种很需要技术的平衡。半个小时后坐岛上的班车去往著名的地中美术馆方向——安藤忠雄2004年的作品,这个美术馆是典型按照与当地生态融合的理念而设计,建筑完工后用土掩埋,所以参观者是有走入地下的感觉。地中美术馆最有名的展品是莫奈的《睡莲》。安藤在直岛上有多件作品,福武总一郎在回忆最初的合作时谈及,当初因为父亲去世从东京回到冈山继承父业,在周边几个小岛周游后喜欢上了与东京截然不同的氛围,觉得东京某种程度上是生活的反面教材,也因此在最早进行儿童野营地建造工程的时候,没有打算请东京的建筑师。后来因在居酒屋的一次聚会上认识了安藤,气场很合,便开始合作了首期计划的第一个项目——直岛国际野营场。那是1989年。后来又与安藤合作了大型艺术酒店Benesse House,以及李禹焕美术馆。&&&&&&&虽然是地标,但地中美术馆不应该成为去直岛的唯一方向,在班车经过本村地区“家o艺术项目”的第一个项目“牙医之家”时下车,是此行最重要的散策路线。这也是游历直岛不应该错过的一片区域:本村。家o艺术计划始于1997年,本村是直岛上自古以来便传承下来的村落,是城墙遗迹、寺庙、神社等老式建筑集中的区域,但近年来因受到人口稀疏化及高龄化影响,许多建筑都成了无人居住的空屋。艺术计划就是将这些废旧的老屋,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将其变成一个艺术的展览所在。&&&&&&&这个项目共有6栋建筑参与,牙医之家不是最早完成的,但是班车经过的第一个,就如同其名字一样,这里曾经是牙医的住处,现在借由旅行作家大竹伸朗之手从废屋再生。这里可以说是一个有点疯狂的“大竹世界”,大竹将空间设计成了如同船一般既可以居住又有移动感的。一层黑色的墙壁上船体的部分突出开来,与墙壁一起形成奇妙的空间,这件作品叫做“舌上梦”,大量剪报与书页以及记录着梦的纸张等形成的地面,让人感受到设计师疯狂的内心世界。&&&&&&&从“牙医之家”出来,去角屋。这是“家计划”的第一号作品,由宫岛达男制作,因为是最初的作品,而且又是位于居民区里的现代艺术作品,所以不希望跟原住民间有生疏的距离感,于是在三件展品中的主要作品“sea of time98”请来了村里的人参与协助完成,上至95岁的老人下至5岁的孩童,沉在水中那些跳跃的时间数字依据每个人的情绪而设定,最后形成了一件完整的作品。而后续的参与性,则体现在参与者再次看到这个作品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参与的数字设定的位置,向身边亲朋讲述。&&&&&&&艺术项目分布在民居之间,所以去下一个项目就是一段慢慢走,慢慢看的散步之旅。穿行在低矮木屋组成的街区,寂静、自然,也没有多少因为人为的艺术行为而被打扰过的状态。与我们在其他城市街道上看见的门牌不同,这里每家人门口挂着的姓名牌都是用相互间熟悉的昵称来标注,是很亲切淳朴的小岛民风。&&&&&&安藤忠雄设计的南寺项目,是家计划中唯一不是废屋再利用的项目,而是一栋新造建筑。这是因为里面所收纳的詹姆士o塔莱鲁的作品实在找不到大小合适的空间来放置。因为南寺周边有很多神社佛阁,比如八幡山极乐寺。而且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本村的村落中心,南寺的墙面使用了与岛上大多数木质建筑相同的烧杉板,这也是安藤作品中少见的木质建筑。 &&&&&&&由著名后现代主义摄影师杉本博司参与设计制作的护王神社项目最值得一看,这也是主要来自居民愿望而修复的一个项目。护王神社是供奉岛上氏神的重要神社,虽然列入家计划,但神社的重建毕竟不同于普通的民家,它承载某种精神的寄托。杉本对于摄影和日本美术以及宗教、建筑等方面也有研究,以伊势神宫的神社建筑为原型,衫本先生设计了护王神社,其中通往正殿的阶梯用的是制作眼镜的一种稀有玻璃材料,据说这种材料在这个项目中全部用尽。神社下面建造了一个石室,这是从古坟时代就传下来的,而从石室走出来,就可以看到下面濑户内海的广阔风光。这个作品非常形象地运用光影效果,形成多种艺术形式,那种对于光影、构图、比例的考究,是典型的杉本博司创作风格。&&&&&&&护王神社位于山上,所以看这个项目是要从街区中抽离出来,绕着一段山林走入完全自然的环境中。这种感觉如同要走过一片沙滩,才能抵达草间弥生海边的黄色南瓜一般有趣。站在为南瓜而建造的那一段延伸到海中的水泥平台上,风轻浪静,人在山海之间,恰到好处的歇息。&&&&&&&告别南瓜出来,沿着Benesse House的海边酒店Beach和Park一直走到山顶的酒店Oval以及酒店附属的博物馆,是另一段歇息,博物馆的参观需要门票,不过如果在博物馆餐厅里用餐,则可以免费参观,而且2000日元的定食其实还是很划算。整体的建筑都是安藤的设计,而餐厅室外墙上全球各地的海平面摄影作品来自杉本博司,下雨的时候,整个黑白照片、水泥建筑连同山下远处的濑户内海融为一体,相当和谐的人工与自然之美。&&&&&&&吃完饭走路去山下的小码头坐船去另一个岛,丰岛。小码头主要是租船服务,去往码头的路上,经过的沙滩上放着多件艺术作品,在这时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丰岛虽然不如直岛这样成熟,但光一个西泽立卫的丰岛美术馆,还是值得一去。丰岛美术馆是建筑师西泽立卫2010年为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与艺术家内藤礼二位一起合作建成的。从码头到美术馆看车要走很长一段路,原生态的岛屿,有点像冲绳。转过几段山路,远处看见两片白色建筑如贝壳般卧在绿树草丛间,丰岛美术馆近在眼前了。买好票去往美术馆要走一段穿过树林的半环形小径,一侧是开阔的濑户内海,一侧是“消失”了的美术馆,仿佛带人去往一个未知的所在。在小径转弯的地方设计有和路径相似的条凳,似乎是在提醒人不要急着去任何目的地,走走歇歇最理想。这段小路过滤了人内心的杂质,让人带着平静的情绪进入馆内。&&&&&&&40mX60m的曲线形空间,高4.5m,没有一根柱子支撑,满眼的白色,空无一物,让人掉入了一个奇异的空间——西泽立卫用一种反建筑的方式来建造这个美术馆,先是把土堆起来,形成形状,然后在之上灌入水泥,完全凝固后,再把土挖掘出来,用这种仿佛浇铸般的方法来完成的,这些工作是在隆冬时节一次性灌入水泥,通过22小时彻夜工作完成。上方的两个开口处没有使用玻璃窗隔绝,而是直接与自然相通,做成了与周围的环境相调和的水滴形状。所以在室内除了有天然的空气、风的流淌,还可以遇见小青蛙、蝴蝶等无意间闯入的生物。从两个远孔看出去,天空、树等自然风景被巧妙“裁剪”,形成独特视觉景观。馆内的采光全是自然采光,所听见的声音也来自自然,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美。&&&&&&&与建筑融为一体的作品来自内藤礼,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在地面上会发现不断有水珠冒出来,没有固定的位置,有大有小,水珠四处滚动,然后碰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水珠,最后形成一滩水泊,当水泊大到一定程度,又顺着某个小孔流入地下,消失不见。每个人都在追寻一粒水珠的生长与幻灭,时间就这样消失在山中。这是一个可以消耗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的地方。&&&&&&&内藤礼说他的这件作品只是表达了“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想法,而这,正好与西泽立卫的设计流入了同一条时间的河流,建筑与作品本身成为了一件作品,而大自然正好是这件作品最好的参与者。孤岛上的美术馆,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对照反差,游人的参与也没有变得充满功利和急迫。当我们从遥远的城市跨过一个又一个小岛,只是为了来阅读这个一眼就可以看完全貌的美术馆,这行程本身,就是一段需要心灵平和的旅行。美术馆所在的棚田一带,也正在通过再现以稻米种植为中心的农业,将往昔的天然景观重新复活,这种地域再生计划,正是濑户内海新生的良性之路。&如无特殊说明,本站文章均属《外滩画报·全日本》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外滩画报·全日本特刊》&
想请问一下直岛,丰岛和犬岛上的班车,班次大概是怎样的呢?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Wunch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丰岛海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