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打算去登山,谁知道哪好玩最好是丽江黑龙潭公园好玩吗

牛气充天[楼主]&作者:
&发表时间: 18:16
&&&&&&&&点击:610次
& 来一水帖。
&&&& 右侧远处的雪山就是出事的西夏邦马峰。拍此照时差不多就是北大几名队员被灭顶之时。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qbzs/msgview-.html[]
&[2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1:28&[][][]
收购金刚哥,
你在收购破烂?
你的消息真灵通,
那么高的山上有破烂,
也被你发现了。
快收拾好啊,
后面有人来抢了。
:):)※※※※※※ 天清江月白
心静海鸥知&[3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2:38&[][][]
金刚假牛威~[楼主] &[4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1:46&[][][]
小布什做得咱做不得?&[8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2:55&[][][]
金版出游历险记&
三十晚,年夜饭已上桌,金版看着满桌的鸡鸭鱼肉,忽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进碗里。唉!大过年的难过什么?原来金版想起了在四川的苦日子。当即决定故地重游,去寻找过去的影子。
心动不如行动。年后不管手头上的事有多少,也不管能否买到车票,拎起照相机和几件户外运动的行头就上路了。
也该金版有福,转了五趟车竟趟趟有卧铺,躺在车厢里,美美的梦着即将见到曾经暗送“秋菠”的妹妹,几次差点从床铺上滚下来。。。经过几天几夜的转辗,好不容易来到四川的一个有名的县城。
几天的游山玩水好不惬意。这天他来到曾经到过的某个地方,心情格外激动,今非昔比啊,禁不住拿着照相机“咔嚓咔嚓”照个不停,就想把整个美景带回家给父母亲看看。正照的起劲,突然从后面涌上一群人,把金版吓了一跳,只见这些人有拿铁锹的也有拿锄头的,有的拿着扫帚,有的拿着木棍,俨然一付对日宣战的神态。
“干什么的?”一位胖胖的满脸横肉的人气势汹汹地对金版说。边上一位小姑娘指着金版悄悄对横肉胖子说:“我看他在这转了半天,还照了许多照片,准不是好人!”声音虽小,可那能逃过金版的耳朵,那是金刚耳也。“噢,我是到这旅游的,原来在这呆过一段时间,想照些照片回去,留着纪念。”“哼!说的好听,谁信你。没准是哪个报社的记者。”“对,肯定是记者。”“把他的相机丢到水里!”“不准他走,抓到厂里去关起来!”来的这些人指出金版大声高叫着。
金版吓的脚开始打颤,心想:完了,他们这么多人,要打是打不过他们,看来今天是逃不掉了。想到这,他也顾不上许多了,对着那个横肉胖子嚷道:“我不是记者,我是故地重游,真得,不信给你们看我的工作证。”不管金版怎么说,那些人就是不相信他的话,胖子说:“把照相机交出来!”那怎么行,这相机里全是宝贝呀!一个尖嘴猴腮的男人看看金版没有交出相机的意思,还想狡辩,没等横肉胖子下令,对着金版的脸就是一拳,“着拳吧,看你还嚷嚷!”这一拳打下去可把金版吓出了一身的冷汗,还好也就这一拳救了金版,你想知道这一拳怎么救了金版?请听下回分解。&[11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4:03&[][][]
怀古钓鱼城
文/金刚043(四)怀古钓鱼城
从三汇坝镇到合川市全是山路。记得少年时初见这险峻的山区公路,总是担心那司机会开到崖壁下面去。这里有一段路弯道很急,人称“三道拐”。上初中时,有一次我母亲叫我搭车去农村,好把下乡的二姐分得的红苕带回来。不料想,那车行驶在山道间,竟会两车轮轴中间断裂开来,汽车也失了控,险些飞车坠入崖下。&&& 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合川市自然也变得十分的漂亮。来到报亭,随口说要一张合川县的地图。那卖报的老者狠狠地看了我一眼,说,合川市!我哑然失笑,习惯了。&&& 一说到合川,中年人都会想到全国少年英雄刘文学。他以勇斗偷辣椒的狗地主,而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楷模。可对于学过历史的人来说,提到合川,就不能不想到钓鱼城。钓鱼城,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是在世界的战争史上,也有着十分辉煌的一笔。因为,它曾改变了历史,直接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南宋末年,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强盛起来,铁骑锐不可挡,横扫欧亚大陆。向南,灭西夏,灭金,并直击南宋入海;向西击灭西方诸国直抵波罗的海和西南方的今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西方人称之为“黄祸”。成吉思汗孙,拖雷长子蒙哥1251年被拥为大汗,史为元宪宗。蒙哥生性残暴,以灭汉为己任,废农田为牧场,杀人无数。1258年,命忽必烈攻鄂州,兀良合台攻广西,自己亲率大军攻四川。兵至合川钓鱼城下,遭到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自1243年合川首遭蒙军攻击,便筑钓鱼城以抗之,守城历时36年之久,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蒙哥汗当年见蒙军久攻不下,便亲自带兵来攻,不果。一日登钓鱼城对面的一座小山了望宋军时,被宋军发现,一炮击伤,不久死于军营。蒙哥汗的战死,直接造成了蒙军内部数年的大汗之争,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 晨起,独自寻车直抵钓鱼城。那古城其实是一个山顶地台,四面绝崖,三面为嘉陵江、涪江和渠江环绕,易守难攻。城内有良田农舍无数,水塘36处,现存有8公里城垣、8道城门,和炮台、栈道、暗道和门楼等遗址。这样的山顶地台,很像山东的“崮”。只不过,这里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良田、树木极多。正因为如此,钓鱼城在当年才不会为水所困,也不会为粮为愁。据说,当年这里有抗敌军民达6万之多。登上城内,除三五个拉客的马夫以外,竟未见到一个游人。漫步钓鱼城,古木参天,石道幽深。见钓鱼台。传说当年合川三江洪水来袭,全城百姓上山避难。但人多粮少,生存出现了危机。天神闻讯而至钓鱼台,垂钓嘉陵江之鱼以供百姓度日。这便是钓鱼城的由来。&&& 从飞檐洞到新东门,古墙掩是映在绿树丛中。立于新东门,可见到脑顶坪,那里便是当年元宪宗蒙哥了望宋军而被炮击之处。宋城难攻,围而不困,使蒙军这位统帅心急如焚。脑顶坪是对面的小山,形似人脑,有树木荒草。从那里了望城内的宋军动向,的确是个好的战争平台。可惜,福兮,祸之所伏。局部战场虽然不能决定整个战争的最后结局,但却能改变历史的原本走向,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从护国门外望,嘉陵江历历在目,远山近田,城垣苔绿,很有古意、诗意。听马夫讲,这里不久便有商人来开发,届时将重修军营、炮台,可我暗想,但愿不要修宾馆一类的才好。&& 从始关门下水军码头,算是出了钓鱼城的另一个山门。这里山道幽深,绿竹掩映着不少摩崖石刻。到水军码头后,便不是游人的去处。但我很想到江边走一走,便一个人从这里顺着江边一直走到一处莫名的村子。山村很静,农夫荷锄,绿野田畴,鸡犬相闻,宛若世外。步行数里,那里有来往到市区的摩托车,便驱车前往江畔码头。中午,有南下重庆的客船,便早早地上了船,与船老板打个招呼,一人钻到了船顶上。从这里,可尽览江上美景,过嘉陵江小三峡,直向重庆而来。※※※※※※ >
&[12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4:06&[][][]
文/金刚043&& 到过青藏高原的人,几乎没有不去看湖的。因为那是悬在天上的水,是天堂中最灿烂的翡翠。上中学的时候,我就从地理课本上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是西藏海拔4718米的纳木错。那时,只觉得纳木错像是天上的星星,明亮而又高不可攀。有时,趴在地图前,仔细地从青藏高原的地图上数着那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心中真是充满了无限的神往。碧青的蓝天下,白云、雪峰、草甸、羊群,将捧抚着怎样的一泓清水呢? &&
到过四川省的九寨沟、黄龙和四姑娘山,群山环抱着的无不是童话般的碧水青潭。坐在碧水湖畔,注视着宁静水潭中沉倒的树木,简直无法形容它的美仑美奂。终于明白,什么是柔情似水,什么又是月光宝鉴。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真的是一点也不夸张。九寨沟、黄龙和四姑娘山,其实都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从地质构造角度看过去,这里是高原的边缘,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次大陆板块挤压撞击的结果,巨大的地质褶皱造就了无数高耸的雪峰,也溶蚀出这秀美的绿潭碧水、钙华地貌。这里的海拔都在二三千米以上。
&& 真正自豪地踏上青藏高原的腹地,应该算是来到海拔3200米的青海湖了。如果把我蒙上双眼带到这里,也许我会认为这是一个海洋。青海湖,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最大的湖泊,就算是打开一张并不大的中国地图,你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青海湖的一斑。翻过绿草如茵的日月山,走过自东向西反流着的倒淌河,透过漫山遍野的黄黄的油菜花,便能看到那水碧如蓝的青海湖了。驻足湖畔,烟波浩渺,碧浪排空,白鸥掠水,涛声震天,真是壮哉美哉!骑上矮小的藏马,在湖畔碎石滩上嘚嘚地狂奔,人会狂妄起来,在这人迹少至的天与地的大融合中,无论你怎样的放浪形骸都不过分。 &&
从青海湖向西南方向,走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的唐蕃古道,约500公里处的巴颜喀拉山下有一个县,名玛多县。那里是黄河的摇篮,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被誉为千湖之县。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人口不足9000人,是个纯牧业的地区。当我脚踏实地的站在玛多县的鄂陵湖和扎陵湖那碧清的湖水面前的时候,我几乎不能相信这是真实的,很想放开双臂大哭一场。无法想像如此纯洁而辽阔的地方,无法想像那样至清的湖水。看不到一点人尘的踪迹,听不到一丝城里的喧嚣,也找不到一株像样的小树,只有静静水,蓝蓝的天,和湖水上空浮动着的洁白的云团。也许,盘古开天劈地之初,曾有过这短暂的宁静;也许,女娲补天之后,曾有过这样的安详。凶猛的苍鹰只是轻轻的一掠,就可以带来生命的美丽;赤红色的狐狸和温顺的野马可以和人近距离的接触。 &&
站在立有“黄河之源”文碑的牛头山上,可以清楚地俯瞰星宿海,那里是高原辽阔的湿地,也是地球之肾;湿地上河网和湖沼密布,青草极为丰美,黄河之源——卡日曲,也一定在那里面唱着千年不变的圣歌。 &&
真正来到了西藏我才知道,高原上的湖原来还有圣湖和鬼湖之分。纳木错、羊卓雍错和玛旁雍错被藏族人民誉为三大圣湖;拉昂错则被称做鬼湖。日,当我站在海拔5206米的唐古拉山口时,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向着雪山呐喊:西藏,我来了。
途经长江之源沱沱河,看不出它与下游的通天河有什么不同,依然奔流着黄泥色的河水,真不知并不太远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峰与沱沱河兵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当雄县改向西转道进入念青唐古拉山,翻跃一个山口,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木错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又是一个近黄昏的时节,高原上的阳光总是不愿意轻意离去,在白云之中乱刺出一些孔,照亮了天湖,照亮了纳木错鳞鳞的波纹。纳木错明净而辽阔,时而碧蓝,时而青翠,时而灰暗,时而墨绿。当我美美地坐在伸入湖水中的扎西半岛上,背依着湖水溶蚀的岩壁,可以仔细透过湖水观赏到那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当拉雪峰。
念青唐古拉是座神山,又名唐拉雅秀,是藏地尽人皆知的具有大法力的世间护法神。雪峰如壁,山峦如歌,曾以为鄂陵湖已叹为观止了,想不到这里的排排雪峰倒影在这圣湖之中,竟是那样的振人心魄。湖风猎猎,抖动着玛尼堆上四处斜拉悬挂着的五色经幡。据说,经幡随风摆动一次,就等于是向着上天诵讼一遍经文。纳木错属羊,每逢羊年,神湖都会有盛大的节日,香客从四面八方涌来,转山转湖,据说转上一周,要走上三个月。在湖畔,分布着很多的玛尼堆,有的还摆放着白色牛骨,有的斜拉着高高的经幡。信徒们每逢玛尼堆都会放上一块刻有藏文的石片或一块普通的石子,这是永久的诵经。一座座玛尼堆渐渐连接起来,成为一堵堵百米的玛尼墙。它们与湖水遥相辉映,充满了神秘和宗教的意蕴。
我徜徉在湖畔,看不到捕鱼的小船,也看不到飞翔的鸥鸟,只有清亮亮的水,和寂寞的溶岩。我将手浸到水中,透冷的湖水,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不真实的轻柔,和一种圣洁。纳木错,是那么的恬淡和安宁,它高悬在高原的大地上,是一个永远风平浪静的海洋。面对着这份神圣的宁静,耳畔习惯于热闹喧嚣的我,真的是觉得太奢侈了。
如果说纳木错是圣湖之母,那么,羊卓雍错就是少女怀春。这泓藏在深闰之中的湖水,永远都是那样的千奇百怪,变幻无穷。这里没有交通车,只能够包车前往。无论是站在山顶下望,还是坐在湖畔品味,羊卓雍错都会幻化出不同的容貌叫你猜测不透。那时而亮丽,时而阴郁,时而震怒,时而多愁的情怀,使人感到,这是一部永远也解读不完的书。
横断山脉引诱着青藏高原三大水系从天而降,奔腾导海。那份跌宕奔流的豪迈自然有着英雄勇猛的气慨。不过,天堂既有猛男,就应当还有秀女。这天堂的秀女就是藏于喜马拉雅山深处的樟木峡谷。从西藏聂拉木冲堆镇到毗邻尼泊尔的樟木口岸,峡谷全长不过38公里,但落差却有一二千米,峡谷内无数瀑布流,穿梭于青山翠柏和高峻的崖壁,有的高悬白练,有的轰鸣奔腾,有的涓涓细流,有的雾化成雨,如帘如仙,如画如卷。
这,就是天堂之水,是世界屋脊活的灵魂。 ※※※※※※ >
&[13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4:16&[][][]
文/金刚043&&&&&& 从西藏回来一个多月了,直到有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还不交西藏旅游的作业?我这时才忽然觉得,真的是很长时间没有写点什么了。
&&&&& 对于西藏,总感到欲说还休。因为它所给予人们心灵上的冲击与震撼,是触及灵魂的。其实,无论什么人,也无论你走过多少西藏的路,研究过多少西藏的文化与历史,谁也不敢说他真的熟知西藏。去过西藏的人,首先感受到的会是它的单纯,无论是雪山草原还是蓝天白云,无论是牧民信徒还是雄鹰牦牛,它们都会像水一样的清透。然而,这种单纯和清透却仿佛是艺术大师眼里的空白,永远蕴含着无限的玄机。这是一道无解的算题。因为,在西藏,无论你是好奇地张望着那些虔诚的转经老人,还是伴随着红衣喇嘛穿梭在充满酥油味的寺院里,它们都会散发出一种魔力。人们几乎不可能逃脱这种魔力带给人的神圣感和净化力量。
&&&&&& 当人们站在无垠的草原,集目张望雪峰的时候;当人们徜徉在高原圣湖,拍摄碧水蓝天的时候;当人们手执雪杖,登峰造极的时候,有谁敢说他的心情是平静的呢!就知识而言,如今的西藏,本已不是以前那种少为人知的神密境地,那些疯狂的旅游爱好者,近几年早已把西藏能去的边边角角都走了几个遍,简直比藏人走得还要全面、系统和彻底。如果说关于西藏的旅游信息,无论是新华书店的旅游资料,还是互联网上那么多的热心“贴众”,知识,总是非常的全面而周到。然而对西藏内在的感受,每个人都会受到某种震撼。 &&&&& 能自豪地走在西藏那充满阳光的土地上,感受纯粹的蓝天、白云、雪山和草地,真的是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在去西藏之前,我像是喝一碗很热的粥,先从碗边喝起。从青海唐蕃古道的玛多、玉树,到四川康巴的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再到云南多彩的丽江、玉龙雪山,这几年我是一直围着西藏转。因为对于西藏,我的心里总是存在着一种神圣,一种情缘,一种感动和一种神密。我的内心,是想慢慢地享受认识它的快乐,减缓那份惊艳带给我的刺激和恐惧。 &&&&&& 记忆中最早感受西藏的,还是在四川,那时有一位转业军人住在我家邻近,转业前他在西藏是汽车兵,走过不少地方。你只要看一看他那黑黑的脸、极为突出两眼,以及灰呼呼的手指甲盖,便叫人联想起西藏那非人的生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那时从川藏线入藏至少要半个月或二十天。军人行前也要做几个月的休整。所以,对于当时的我等人听起来,真觉得如同登天一般。他告诉我,在西藏只有两件东西是不能离身的:大衣与食物。因为,车子一旦出了问题就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走得了的,到处看不到人,命在不在就靠这两样东西。 &&&&&& 当我背着行囊踏上西藏那海拔四五千米的土地拚命喘着粗气的时候,我又不尽想起了那双极为突出的双眼和灰呼呼的手指甲盖。毕竟,在这片土地上,永远生活着那么一群顽强不息的人。他们在没有树木,没有坚固的住房,没有内地司空见惯的资源,而只有低矮的牧草和暴风雪的大地上游牧、劳作。多少自以为很“虐”、很“酷”的旅行者与他们相比,都会相形见绌;多少被户外“驴友”们危言耸听地号称为无人区的险恶之地,其实都不过是这块草原主人的生活走廊。面对着瞬息万变的严酷自然,那些牧羊的小童和拾粪的老妪,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们不敢嘲笑他们的肮脏,也不敢拒绝小童伸过来的黢黑小手;我们理解他们的天葬习俗,更加敬重那份策马扬鞭、舞刀弄枪式的剽悍。在西藏,我只看到了三件东西:顽强的民族、虔诚的宗教和美艳的风光。 &&&&&& 藏民族是个古老而与中原汉民族有着很深历史渊缘的民族。藏族传说中有神猴与罗刹女交合繁衍成藏族的故事。这是一种典型的民族图腾。现在有不少旅游资料说,西藏山南地区是藏族的发祥地,这话极不确切。山南地区其实只不过是西藏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吐蕃王朝起家的地方。西藏的奴隶制一直到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时才告结束。山南地区海拔相对较低,物产丰富。吐蕃强盛之时正逢我大唐盛世,于是带出了文成公主与松桑干布这段美好姻缘,从而也造就了今天雄伟的布达拉宫的基础。根据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斓的考证,藏族起源于我国古羌族的一支。古羌族,本集中在我国青甘陕一带,自春秋战国时便与中原民族多有磨合,统一中国的秦国,即是羌最早的融溶之地。我们汉民族在人数上数十倍于少数民族,其实并不是黄炎子孙有多么旺盛的生殖力,而是得益于千百年来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所以我很怀疑,在我们与藏民族共同流动着的血脉里,也许正搏动着某些共同的东西。 &&&&& 从青海的格尔木到西藏的天湖纳木错,我们乘越野车路过当雄县城。在过街时见有一小院,院内有干打磊的土房。开车的司机老顾指给我们说,这里便是全县惟一的医院。几年前老顾有一次过此正逢有病,便来到这间医院里看病。屋里只有一个医生,据说还是自学成才的藏医。病还未看,老顾便见到屋里早已躺着三个死人了。这还是县里才能有的生存保障。在那茫茫草原的尽头,生活着几十天也无法走到这躺满死人医院的多少牧民。他们的生命,将会是多么的顽强,又将会是多么的脆弱。在我们驱车从江孜到日喀则的途中,忽遇狂乱的大冰雹,不到十分钟竟下了十厘米厚。真是惊险刺激。但是我却又在想,无遮无栏的旷野中,那些牧羊的小童又是怎样才能躲过这种劫难呢? ※※※※※※ >
&[14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4:28&[][][]
藏在深闺人不识——孟达天池
文/金刚043&&& 那天刚从青海湖回到西宁的住所,我同事在西宁工作的哥哥便来宾馆看我。他是“文革”时从北京作为知识青年支援大西北来的,一住已是三十年。说真的,到青海旅游我们只知道塔尔寺和青海湖,这些地方都已经游完了,很觉得不够过瘾。于是,他建议我们下一步可以去循化县的孟达天池看一看。一听又叫“天池”,先是有点反胃。说实在的,叫“天池”的中国实在是太多了,且不说名头最响的天山有“天池”,东北长白山有“天池”,就是安徽省天柱山上的高山水库,也号称天池。所以我颇带了些疑惑。然而既然我们一时没有找到更可去的地方,于是便在次日晨,搭乘上了从西宁发往循化县的公交车,见识一下孟达的天池。
&&&& 循化县的全称是循化撒拉族回族自治县,其间还杂居着藏族;第十五世达懒的出生地就在此县约三十里的地方。黄河从发源地七折八拐地流到这里,终于劈开了高峻的积石山脉,下切成落差达近千米的高峡谷深的一段特殊地貌,其中最窄处的狐跳峡两岸巨石相对仅为三米。传说有一位猎人在追击一只狐狸时追至此处,那狐狸一跃而过,猎人只好望河兴叹,从而留下狐跳峡之名。此处原有一座狐跳桥,现已损毁。孟达只是循化县的一个镇,建于黄河积石峡谷中的地台上,从青海至甘肃的一条公路途径此镇。
&&&&& 早晨8时从西宁乘车,上午10时过化隆县,至循化已是正午。找了一家小店草草吃了一点东西,外出打听如何去孟达天池。不料街上人说前往甘肃可过孟达镇的中巴车刚走,而且一天只有这一班,不会再有车了。没有办法,只好到镇上找了一辆面的,谈好150元单程包定,一直要送到山上天池的大门口,而且明天中午还要司机再来接我们回来。
&&&& 车出循化城,对面的黄河便迎面而来。河的对面是一排高耸的、寸草不生的纯黄色土山峰,干燥得叫人怀疑已不在地球。车沿黄河高崖上的车道前行,路况极差,且弯道急转处极多。小车左突右奔,贴崖疾驶,道边临崖处无护栏,常有凌空之感。好在道路少有对来车,基本上是独自一路绝尘。行一个半小时,至撒拉族与藏族合居的孟达镇。孟达镇虽是个镇级建制,但确远不如内地的一个小村庄,房不过百间,一色的平顶土房,全部建在积石峡谷的地台上。镇对面山顶有藏民的天葬台;与镇相对的山间有少量藏民石屋,四处无农田牧场,山荒无树少草,看不出当地人靠什么生存。
&&&&&& 包车自有包车的好处,遇有佳景处可一路叫停,纯厚的司机还可略有解释些民情。车出村口有一条巨溪飞瀑,斜灌而下,几个半大的村童全部裸赤地在瀑中嬉闹,难以想像的是那一腔方言山歌,被那村童齐声豪唱出来,回荡山谷,颇有异乡的情调。沿途积石峡虽大都荒凉凄楚,但其地质结构极为复杂,奇景繁多。除前述“黄”山秃岭属黄土吹积之外,孟达背处远方可见到多处丹霞地貌,山体红色,峰石怪起,千姿百态。孟达积石峡平台为沙砾岩结构,山体为沉积岩,被黄河水冲刷后多有怪岩。历史上的沧海桑田奇妙变化,不知发生过多少地质故事。
&&&&& 从孟达镇再向东行三四十里,有岔道上山,一路上行约十里即到达积石山天池景区山门。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孟达干燥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林区山高林密,瀑流纵横,天碧云低,素有“高原西双版纳”之称。林区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空气湿润,为植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保护区总面积9300多公顷,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高4178米。
&&&&& 林区景色最为秀丽的是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天池。这里遍布着云杉、冷杉、园柚、华山松、肆萼猕猴桃、钓樟、辽东栎等优质栋材。林间坡底生长着紫丁香、金银花、红杜鹃、八仙花、珍珠海等野生观赏植物,还有党生、三七、淫羊霍、羌活、贝母等名贵药材和文观果、红瑞木、毛樱桃、毛榛子等油脂植物。林区中有苏门羚,林麝、狍鹿、岩羊,狐狸、雪鸡、马鸡等珍禽异兽出没。
&&&&& 山门外有一藏村,来此的游人极少。我等才入山门,便被一群牵着山马的藏族孩童纠缠,15元即可乘至山上天池处。听司机说一年前从山脚到山顶都不能通行,必须骑马上山。如今,山脚至山门已通车路,门内山坡也已修筑了石板路,游人已可拾级自行登山。踏石而上,初看山坡极陡,令人感到若骑马登山有个闪失,真是死无葬身之地。然而近看才知,马道与人路原本不在同一道上,可“之”字环走。在绿树杂草之中,有一米宽的土路,已踏为实道。步级上行约四五里可豁然见天池。湖水清澈碧绿,水深20至25米,水面积约20公顷,湖面海拔2504米。
&&&&& 天池四周全为山峰密林,一高崖上有小亭;湖对面有一湖滩密林,掩映出若干帐篷木寨,并有人在那边将那锣鼓敲得山响。我原以为湖岸总有小道可环走到对面,却不料寻来找去,对面的人全是乘老乡开的机动船渡过去的。湖畔小坐,天已近晚,终于将那机动船主等到才得以上船。那船身为钢体,船尾过后,油花泛浮,污染了水面,令人大倒胄口,真觉得暴殄天物,遭踏了大好风光。近畔上岸,这里原是一处密林渡假村,由私人老板承包。三五处布帐,几间木屋柴扉,林中有小桌椅。天色已黑,由不得我挑来捡去,便与几位并不相识的人协商同租了一顶极大的帐篷,八九个人合用。才过晚饭,有人在空地处燃起一堆篝火,木柴丰富,火光冲天,高原深山本来寒夜的冷意,被火一烤便来了激情。本不相识的人们手拉手围火欢舞,到真有些浪漫情怀。
&&&&&& 晨起,湖面微显薄雾,林木杂草全部挂了露水。听说距天池不远的地方有两处大的瀑布;一处名彩虹瀑布,约五六里,需穿过密林上山;一处名望池瀑布,约二三里。望池瀑对面有绝崖数十丈,故而有回音壁之称。我携子一头钻入寨子后面的密林,本想到彩虹瀑布,但才行一里,见林中草木极为丰盛,四处寂静无声,而古松与笔直高耸的山白杨交臂共生,又粗又长的藤蔓缠绕着高大的枫树。山风吹来,枝叶摇曳,寒气逼人,到处湿渌渌的。我担心孩子会感冒,只好从谷地斜插上行,以求一观近处望池瀑布。寨子里的人本说十几分钟即可看到,但不料想林中根本无路,山脊处青苔与泥泞陷足令人寸步难行。半小时艰难跋涉,尚不能翻一小岭;林中忽儿风起,高原寒气大升,从西宁来时我等未做好高寒的准备,将大部分的衣物存放在原住的宾馆,只做简装出行,此时真是悔之晚已,只好败退下来。
&&&&& 出湖后复走归路已无来时的沉重身影,绿树掩映处找到一家老乡的简易饭篷,呦喝着开饭小酌。闲坐林中,很少见有复来的游人,望山望水,听鸟观林,总觉有山野荒芜之感,不像游玩去处,到也清静自在难得。林深处有三人才能合抱的巨大的松柏树,也可恍见莫名的小兽钻来窜去。饱食餐野,复归山门,送我们来时那撒拉族司机果然守信,在停车处已等待多时。之后自是一路风尘,扬长而归。 ※※※※※※ >
&[15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1:18&[][][]
忆旧杂谈-----作者:金刚(02、5、30)&& 我妈病了。&&&&&在陪我妈打针的时候,我坐在母亲的病床前谈起了以前的旧事,点评自己走过的残棋。这等于是站在结果上看由来的源头。总觉得以前傻傻的样子做了许多错事,错过了许多人生的机遇。于是不免生出那么多的感慨。历史已经不能再从来。所以我想,人的一生,有时取决于那几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这时刻也许只是生命中不经意的一瞬间,但它却决定了你的人生。正如分水岭。所以,人的素养、知识、情绪、洞察力和魄力到了关键时刻就会起到非常作用。这个时刻其实就是一个人能力大小的试金石。&&&&&历史是公正的,机会总会走近每一个人,但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没有。这一抓看似轻描淡写,但它决定了人的未来。少年时,我总是不相信这是真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心动,真的能左右我的人生吗?当我长出第一根白发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这残酷的来临。这就是人的历史,我们的历史,我的历史。&&&&&然而,我却找不到可以后悔的理由。一切事情如果从来,除非我已长出了现在的头脑去决断当时的事,否则,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再重演这历史呢?温故而知新。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还是知识,只有懂得比别人多的道理,我们才能做出无悔的决定,才能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高的素养,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有了知识,我们的生活还会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富有内容。知识,其实是我们存在于世的木舟,知识愈多,木舟愈大,风险愈小,生存愈安稳。&&&&&在送我母亲回家的路上,我们听得到印刷厂发出的机器的轰鸣声。这是他们在暑热的假日里加班加点干活。然而,我却明白这其中的份量。那一身热汗的背后其实不及我在空调房间里阅小半部书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虽然没有“煤油大王破产的痛苦”,但却会尝遍为人最基本的所有的辛酸。人,虽无虎爪牙之利,却可虎之皮常寝之;何哉?智也。未来的社会更是在“智”不在“勇”。“知识经济”根本就不是一句时髦的用语,它会大口吞噬底层劳动者的血,而献与知识和能力高者最动人的媚眼。&&&&&学点什么,别荒废了人生。&※※※※※※ >
&[16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1:21&[][][]
旧忆荒庙-----作者:金刚(02、4、18)&&&&& 我高中毕业那一年社会还在时兴“上山下乡”,&当时这是学生的一种必然选择。还好,我赶上的是个尾巴,大家都已经习惯这只是一种形式,所以当时抓得也不紧,我就赖着没下去。可是我有不少同学下了乡,当上了临时农民。有一天,下乡的几位同学邀我们到他们下乡的农村去玩。我那时正在家呆得烦着呢,于是很高兴这一邀请。当时我二姐也在那里下乡,我妈一听,正好叫我把我姐分的红薯带回来,于是也就叫我去了。&&&&&他们下乡的地方是四川省合川县小沔镇属的一个大队,四周群山环绕,下乡点是一个丘陵地台,与我们住的地方相距约五十多里,中间隔着一条渠江。这条江如果不是洪水期,一向是十分清澈的。&&&&&那天我们走到下乡点已经是黄昏,几个年青人都饿得眼睛发花,见了米饭恨不得只吃饭,来不及吃菜。刚吃完饭天就黑了,也正是那时我才知道,山里农村的夜真是黑得透彻,不折不扣的“伸手不见五指”。现在想起来,一是当时人穷,老早就把灯关了;二是四川山区人少住得分散,形不成平原人家密集的村镇。所以,入夜大家忽然觉得有些无聊。下乡的同学怕我们来一趟回去失望,于是提出天明带我们去三十余里外涞滩镇的二佛寺。据说这二佛寺建于唐朝,早已荒芜,由于寺中有一尊巨大的石佛,净高达十九米,在四川名列第二,故名二佛寺。&&&&&四月在四川已经不寒冷。凌晨5时左右,我们一行5人便借着月光和一把小手电沿着山中的小路出发。磕磕碰碰地走了约两个小时,天明时分我们已来到渠江畔,朦胧中望得到那一江碧水油油地流淌着绿波。&&&&&溯江而上再行约三五里,我们忽见到一座古镇屹立在江畔的高崖上,江上的晨雾还将那镇附上一条薄薄的雾层,仿佛木星的光环。同学告诉我,这就是涞滩古镇。从江边沿着被踏得光亮的青石板路,一路上登,但见整个古镇是被一圈足有五六米厚的旧城墙围着,城墙到处攀爬着蔓生的青藤和褐绿色的青苔。镇的正门有一个很雄武的城门楼,穿门而过,原来里面还有一个瓮城,分内外两层门,城墙上还留有旧时的箭垛。那时也不时兴旅游,我们只是蒙然走进,也不去考究城池建于何人何年。&&&&&涞滩镇是个险镇,全镇建在渠江边的高崖上,镇侧与江对面均为高耸的群山,当时还没有大路与外面相通,人们往来全靠这条渠江。围城内到处是青瓦木墙的民居和青石铺就的小巷。由于当时那里闭塞,人们也较少见到生人,所以,我们的到来立即引来了不少镇内小孩子痴痴地围观。我们东瞅西看,便总有人追着我们看。摆脱了小孩子的围观后,我们沿城墙来到镇东临江处的一处高崖。这里已经能看到二佛寺那金碧辉煌的庙顶。庙是建在江畔崖壁上的,比镇地面要矮一些。有一段红色的女墙,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佛门的所在。翻过女墙可见到一个向下的山门,但那门早已上了锁,而且锈渍斑斑,也不知关了多少年。环顾四周,我们见也没有别的门可以进入,就只好再爬那个山门。先从山门旁的红墙爬上去,再贴着门帮子向下滑。可没想到,从外边上墙还可以,但要下来却难了。因为,这山门里面竟是一个足有六七十度的斜陡的石阶,长约百米。好在陡阶极窄,人溜下去后可立即用双手撑住阶旁的石壁,否则人有滚下去的危险。&&&&&我们循级而下,只觉得庙内无声无息,阴森可怖,地面上还可见到不少被人凿落的石佛头,如若冥界。好在庙内有光。下到庙底,原来有一面很大墙壁已经败坏,只留有粗壮的立柱,从而形成开口墙面对着广阔的渠江峡谷;墙下面便是高悬的断崖。站在庙内短墙的断崖旁,江水历历在目,浪浪有声,远山近水,如诗如画。环顾庙内的石壁,无计其数的精美石佛大大小小密布在庙的三面石壁上,且每一尊石佛神态各异,逼真而传神。其中的一面石壁,雕刻出一尊高约十九米的巨型释加牟尼的石雕佛像。佛祖像为坐姿,一手扶膝,一手抬起并伸出二指,神态怡然,做教导状。人仰望石佛,顿时觉得渺小而卑微,因为佛祖像脚背之巨足可容纳十余人,凌空之巨手,也足可托起四人。石佛上半身镏金,下部石质剥落并多有破坏的凿痕。据我们下乡的同学听老乡讲,“文革”初期曾有人预爬上石佛头部反封建,结果被无故跌下,全身瘫软,四处求医均无药可治,故此,当地的老人盛传是佛祖发威,以为神灵之怒。&&&&&寺内另外两个石壁上的石刻雕像,除了“送子观音”等几位在佛界的重神有三五米高以外,多数石像与人等高,且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号称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不能细数证实。石像中有十八罗汉和修仙养道的正神,也有大小鬼神、妖魔鬼怪、世俗闲人和市井无懒,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瞠目结舌。其神态,其工艺,其表现内容,莫不令人叹为观止。你甚至还可以在石像中见到玩狗的、搔痒的、偷笑的、闲懒的、飞翔的、舞剑的、骝马的、打架的、作法的、念经的、玩耍的等等,仿佛在诉说着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在庙内崖壁下还有一个黝黑的山洞,内有水滴之声。我们循声探去,洞内有一大室,可容数十人;洞贴壁处有一水池,池边有一石龙探头,龙口处吐出涓涓细流,滴滴入池。龙头石壁上有一行大字:“一勺之多”。不知何意,想来也许是泉水之名。&&&&&山里的早晨总是走得很慢,阳光初照之时常常已是近午。故而江雾仍然上涌,大气磅礴。江雾上涌受阻后,便成片云状,缕缕平切山腰,平流入庙,仿佛神烟圣雾,也宛若神女之袅萝。我们一行人真的是呆看良久,一言闲多;那种古意、诗意、寓意会从四面八方向人心中涌来,震憾了我的灵魂。就为了这一刻,后来我又约人曾两度再来二佛寺。&&&&&出庙跃墙,我们来到一处平坦地,这里有不少看来是原佛教弟子的住院,只是在那个年代,和尚之类早已不见踪影,空留下长满依依蒿草的寺院廷堂,十分的凄凉。在距寺院不远处的山坡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佛塔。据说,这里的每一座佛塔下都埋有一位得道的高僧。高僧死时盘膝而坐,上下有两个水缸扣起来,成了塔基。我们爬上山坡,来到塔前,塔上果有碑文,记载着所葬和尚的生平记语。只是何年何月当时未能留意去记,不得其详。若干年后,我来到嵩山少林寺的塔林时,也见到过类似的情况,只是少林寺的名头太响,绝不会有人记起这块荒山小镇里的另一个塔林。&&&&&等我两年后再次来到二佛寺时,那里已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山门洞开,循阶而下,庙已全非。镇里不仅把这里改成了学校,还在巨佛像直面的前面搭建了一个二层木台,算是个二层吧,约有三四个班在这里上课。不知那里面是否也坐着围观我们的少年?望着那些任由天真少年攀爬骑踢的石像,和四处涂写着“某某你是大坏蛋”的石壁,令人多少有些无耐。我甚至怀疑,这些飞天巧舞的众神与科学知识,到底哪一个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大?!&第三次踏访二佛寺是又过了一年,一位老乡已开始在那门口售票。入庙后,没有了孩子的喧哗便觉得有些寒气,空落落的也不见有香客和游人。所有的雕像好像都被人打扫过,一些原先打坏的佛头也被人重新另刻了一个放上去,并围了红布,写着某人功德而重修之类的记语。不过,雕刻极呆板笨拙,毫无神蕴,实属添足之笔。&&&&&弹指二十年过去,我虽然已是在千里之外,这座深山江畔古庙却一直不敢忘怀。好在网上生活常可以探求千里,所以我常特意去重庆旅游网看个究竟。遗憾的是,依然全无二佛寺的消息。真想知道,二佛寺现在该是个什么样子。&※※※※※※ >
&[17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1:24&[][][]
野外求索别样游-----作者:金刚&&&&& 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二出三峡,三上黄山,总以为自己该算是个很有阅历的游人了吧。某日遇到了一群游人,身背登山包,衣着冲锋衣裤,脚著登山靴,一式的专业的帐篷和睡袋。便与他们一起租车AA制同游了鄂陵与扎陵两湖。一路的攀谈,立即将我那原引以为自豪的旅游阅历,压缩成了最普通的旅游纪念。三山五岳,海滨山城,根本就不是他们追索的目标;而那远离人尘的丛林崖壁、大漠雪山,才是他们徒步野宿的理想天堂。当我跟随着旅游团在蓝蓝的青海湖畔得意小坐的时候,他们早已背起行囊作环湖徒步旅行了。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户外运动。&&&&&&原以为别样的旅游生活只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梦,却不料其实它离我们是这样的近。在徐州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真想不到也诞生了徐州第一家真正的户外运动组织——徐州火凤凰户外运动俱乐部。这是一家专业组织,不仅具有齐备的户外旅游全套设备,还具有专业知识的组织人员。从轻便的帐篷、睡袋,到各种登山包和冲锋衣裤;从野炊用具,到锹铲绳索真的是一应俱全。火凤凰,取裁于佛教传说中的凤凰涅槃而重生的故事。俱乐部以火凤凰来命名,就是要给参加户外运动的成员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对生活与生命重生的感受。还是从报上看到的消息,便将信将疑地报了名,从而使自己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忘的旅程。&&&&&&与他们第一次出行是穿越秦岭主峰太白山。太白山海拔3767.2米,这次南北穿越徒步行走了约200多公里,历时5天。其间领略了真正的原始森林,真实而严酷的高寒冻原。夜宿荒野,与冰雪共舞;顶风冒雪,与山崖为伴。当我们接受高山冰碛湖的洗礼,站在顶峰欢呼的时候,当我们长途行军终于疲惫地到达太白山北坡外大门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了胜利的豪迈和对生命的真切体验。这就是火凤凰户外运动带给我们的全新感受,也是对生活与生命的最新诠释。&&&&&&之后火凤凰俱乐部又成功组织了穿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太行山绝崖上的村落游,浙江清凉山翻越,三峡徒步穿行游,皖南民居摄影游,四川四姑娘山登大雪峰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在四姑娘山登大峰夜宿那一夜,遇到了迷天暴雪,多人出现了高原反映。然而,做了充分准备的队员们仍然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全部安全地返回了营地。海子沟、长坪沟和双桥沟,队员们都进行了纵深的探游,领略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壮丽画卷。&&&&&忆往昔山川岁月&&&&最为壮美的&&&&依然是那远离人尘的密林荒漠&&&&最为难忘的&&&&依然是那对自身肉体与精神的全新体验&&&&当夜幕降临&&&&秋虫低鸣的时候&&&&那旷野仰视的天空&&&&都会放出从未有过的异样的光芒&&&&当爬冰卧雪&&&&终至极顶“我为峰”的时候&&&&有多少乱云飞渡&&&&无限风光,都在狂野呐喊与豪迈激情中绽放。&&&&这,就是触及灵魂的户外运动&&&&是我们人生中带着微笑最甜美的梦。
关于户外从少年时就常在四川的大山里荒走,但真正意义的户外运动,确是源于我的一次独自行动。为此,我写长的感受。在这里很想提一提。见笑。附《独走青康》系列:&&&&&&&&&&&&&&&&&&&(一)困惑的青海
&&&&&&&&&&&&&&&&&&&&&&&&&暑假期间,我携家人去青海旅游。从7月27日出发到8月7日我们一行人去了青海湖、塔尔寺、循化孟达天池、大通的老爷山。之后,我担心孩子再往深入走会有高原反映,便送家人回家,我一人前往玉树和玛多,试图探寻长江和黄河婴儿时的模样。&&&&对江苏而言,青海不仅感觉很遥远,而且一直是个神密的地方。在家时,我常对黄河之源--玛多--玉树一线感到困惑。因为这条线是个死路,平日里去的人不多,消息自然也少。从地图上看玉树虽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相望,但玉树前至囊谦便没了路。玉树是个大县,也是州府所在地。所以我想,到青海的省会西宁一定会有人了解那里。为了稳妥,出发前我还联系上一位同事的哥哥,他是20年前从北京支边到青海落户的。然而,当我们真的来到了西宁市的时候,我发觉这里的旅游气氛极差,能称得上旅游点的真是少之又少。当我到处打听这里的情况的时候,居然知道玉树、玛多的人也不多,甚至要想了解左近著名的茶卡盐湖也很难找到个明白人。在前往青海湖的路上,我又向这个专门负责旅游的汽车司机讨教,司机告我玛多不过是一个十分小的地方,只有几间房屋,找不到可以租用的汽车,甚至可能找不到住处,如果内地人前往恐有高原反应。听后,我不得不在的心里打了一个结。这也就成为我后来为什么要独行的缘故之一。事后我从玛多回来才知道这不知是那一年的消息,时代的发展早已冲击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今日却是另一个模样。&&&&&到西宁后第一个的旅游地就是塔尔寺,这几乎是所有去青海游人的通行走法。塔尔寺是藏传佛教中黄教的圣地,走出过十四世达赖与十世班禅两位活佛。班禅额尔德尼就是在这里坐床。这里的故事与传说是极为丰富的,其酥油花和堆绣极富盛名。而藏寺的确与内地的佛寺大为不同。它可以将精致与粗犷、严谨与不拘小节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石仿佛都凝聚着厚重的宗教与文化底蕴。一日塔尔寺自是遍历其中的苍桑与辉煌,不及细言。&&&&&&去青海当然要去青海湖,多少年的梦想就是要一睹这中国最大湖泊的广阔胸怀。盛夏时节,内地植物大都闭花挂果,而这里却正是山花烂漫之时。特别是油菜花,漫山遍野、如堆似浪,到处一片灿烂辉煌。车行湟源谷地、过著名的文成公主遗痕日月山,行共和县绿草如茵的广阔草原、过倒淌河即可见被万亩黄花簇拥着的青海湖。人到湖边自然是一阵兴奋、一阵感叹、一阵照相。湖边那男女老少的藏族同胞们与那内地的拉客帮一样牵着一匹匹萎琐的高原矮马,一涌而上。&&&&&从青海湖归来心情却远没有预想的那样惬意,我们在湖边转来转去终转不出个明堂,一句话,我们不知道玩什么。这里山好水好天也好,但总不能光看着说好吧。青海人不怎么重视旅游,除了一望无际的湖水和那早已为众人所知的鸟岛以外,几乎没有再开发出什么项目。其实,这里的异乡情调是非常有特色的。这里不仅有众多的少数民族、高原绮丽的风光、自然的盐湖、盐矿和宗教习俗,而且,这里还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应该说,这里有旅游无尽的宝藏。&&&&游过青海湖,正当我们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行走时,我同事的哥哥来住处看我。他是当年从北京支援大西北来的。他指给了我们一个以前听也没听说过的青海循化县的天池。天池是一个高原湖,在青海与甘肃省的交界处的拉脊山之一峰的积石山上,湖面海拔约3000多米。次日晨,我们乘车过化隆、至循化,再至撒拉族与藏族合居的一个小镇--孟达镇。到此一路大部是沿黄河的积石峡而行。化隆到循化一路真是个意外的好地方,沿途风光无限,既有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有广袤的高原草原;特别是黄河的积石峡,峡高谷深,最窄处的狐跳峡仅为三米。车行其间,忽儿土山、土林密布,灿黄无他,疑入外星;忽儿丹霞红石怪起,千姿百态,寂寥无声;忽儿森林飞瀑绿花扑面,令人目不暇接,喜不自胜。包租的小车左突右冲,疾驶之旁临万丈深涯,常令人不忍下目,不敢他想。响耳的孟达镇虽是个镇级建制,但的的确确比不过内地的一个小小的村庄,一色的平顶土房。这里是藏族和撒拉族的合居地,山上有天葬台,几个裸赤的村童在一条飞瀑中嬉闹,那怪异的山歌颇有些豪放和异乡的情怀。从孟达镇东行三十余里,即到达积石山天池。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木参天,飞流直泻,天碧云低,人迹少至。三五个游人,被一群牵着山马的藏族孩童纠缠,与别处的旅游之地大不相同。听人说一年前这里还不能平步通行,必须骑马上山。如今,这里已修筑了条石级路,游人已可以自登上山了。&&&&在孟达天池夜宿是另一番情趣,同几位并不相识的人合租的帐篷虽不是很惬意,但在密林之中,又临湖泮,夜有篝火欢舞,到真有些浪漫情怀。晨起,我们先在住处不远处的密林中穿梭了一阵子,由于这里高山寒气大,无人而静谧的丛林湿渌渌的,我担心孩子会感冒,不久就退了出来。&&&&天池的水虽清,却总是受到人的干扰和破坏,湖边的老乡不仅在湖中开了机动船,污染了水面,而且,还在水旁丢弃拉圾和燃烧杂物,令人大倒胄口。&&&游过塔尔寺、青海湖、循化孟达天池、大通县的老爷山之后,我将家人安排了回家的行程,便一个人前往玛多和玉树。行前我曾考虑到去青海湖时那司机的告诫:玛多不仅没有车子可供前往黄河源头,而且常有恶狼出没。青天白日的我到也不怕什么狼,但我一查去玛多的车子,却是要半夜3-4点钟才能到达,这个时间要是找不到人家借宿,还真是个问题。为此,我走了后来后悔的下策:乘车直奔玉树。我想反正玉树是条死路,借道玛多时可看个究竟,届时回程时在去玛多不迟。然,这一决定终令我未能穿行青海-西藏--四川一线。此是后话。(二)通天旷野
&&&在西宁汽车站隔日就有发往玉树的长途汽车。次日中午,我安排好我的家人回程,即乘上了南上西康方向的汽车。凭窗外望,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朝圣般的使命感和赴圣感。沿途正如我所愿,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园诗意、牦牛点点、旷野无边。和我同铺的是一个日本青年,汉话说得不怎么好,但能认识一些汉字。小日本并不知道我所了解的消息,所以没什么顾虑,这到无形中方便了许多,少了我到玉树后不能去囊谦的苦恼。车行一夜,到玛多时由于晚点所以已是早上6点来钟了,天已可见物。真是天助这个小日本了。我告别小日本后也有些睡不着,便一直在车上坐等阳光的来临。&&&&高原的早晨真是来得静,也来得奇。初上海拔四千多米,心跳也觉得已有不同,我自知这不是来自高原反映,而是新奇所带来的兴奋和奔驰在这博大而空旷的高原原野上的极度紧张。太阳在我车的后方缓缓升起,将我乘之车拉出一个长长的黑影。汽车如一只逐影的蠢猫也在撵着自己的黑影急奔,那四只转动的轮子被初起的阳光拉出了地平线。由于太阳来自我的身后,车的尾巴正好将阳光挡个正着,急得我左右环视,终不能目验一回那太阳在高原上升起的壮观景象。玛多的确不愧是百湖之县,沿途大小明湖如宝镜般平整而光亮,纤尘不染。遥望窗外,我第一次惊奇地发现旷野中觅食的一只野狐狸和一匹野驴,之后,车窗中便不断掠过奔驰的黄羊、展翅的雄鹰和许许多多远近不名的野生动物。在旷野中见到野生动物自是与那在动物园中见到的不同,你会为它那在这样恶劣环境下顽强的生命力所感动,也会为它那机敏而矫健身影而赞叹。野生意味着自由和奔放,也意味着不确定的生活。在城中生活中的人们,能看到真正意义上的野兽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由玛多再西行约170公里便来到令人兴奋而又心悸的巴颜克拉山山口。巴颜克拉山是我国最著名的河流--黄河的发源地,从小我在学习地理时便知道这座大山的英名。那时我展望地图,注视着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巴颜克拉山和唐古拉山,觉得那里是那么的遥远和不可思忆。今天我居然真真正正地来到这里,心中居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受。巴颜克拉山山口海拔5083米,路过山口时那里有一块标牌。山口远没有我想像中的壮观和远大,如同我看到过的最普通山口一般,只是这里天更蓝,大气更清,地更广大。山口有座非常像样的玛呢堆,玛呢堆的四周插满了随风抖动的经幡。与我同车的几位红衣喇嘛忽然惊天动地的大声呼喊起来,并在汽车从玛呢堆的一掠中撒下无数金黄色的经符。经符夹杂在汽车卷起的尘埃之中,伴随着呼喊搅动着整个绝静的高原。平原上的人来到5000米以上的高原一般会出现高原反映,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有些头痛。人说高原空气稀薄会出现呼吸困难,然而,我却感受到的是这天高云低的无比清爽,只是运动量大以后有心跳加快的感觉。&&&&&好不容易来到这青藏高原,一切的新奇无不感染着我。利用车子的暂休和行人上厕所的间隙我便抓紧时间拍了一些照片,算是到此一游了。不过回到家里欣赏到这些照片时,我发现照片上的我是那么的多余,我急匆匆而反穿了的衣服显得格外入眼。&&&&&想像中的玉树与现实中的玉树有较大的差异。我以为十分静寞的高原小城其实是藏汉贸易的中心,来自内地的客商和从青藏高原深处而来的客商云集在这里,热闹非常。在内地看厌了的劣质商品,在这里却成了抢手货。而在内地十分少见的名贵药材,在这里却比比皆是。便利的交通早已使这里成为大社会的一部分。我在一家藏人开的小旅馆里住了下来,但是这里没有水,因为在这里好像只要有吃的,人能生存,洗不洗无所谓的。下了车第一件事是要好好吃上一顿饭,因为这几天的颠簸早已使我腹空漉漉。然而,在第一家饭店里吃饭就叫我深深领悟到高原气压的重要。平日里我在书中也曾知道高原气压低,饭是很难蒸熟的,但我竟想不到这饭如此的难以下咽。一大碗很粗壮的面条,带着白硬硬的模样就出锅了。平日里不很挑剔的我到了这时也忍不住要呕吐。匆匆挑了几根像征性地吃了几口,算是对得起我付出的饭费。&&&&到了玉树住下后我稍加休息,便想上不远高山上的藏寺--结古寺。刚上结古寺外的一个小村子便感到有些不适,我不得不在村里的一座小寺院里休息下来。我的周围跑来几个汉装的藏族小孩,汉语讲得很不错,他们对我的到来一点也没有陌生感,到是那视我不见的转经的老人叫我吃惊不少。那几个老人衣衫褴褛,土色的藏装,老女人的头戴着一顶仿佛簸箕一样的黑色帽子,老脸上纵横交错着深刻的绉纹,一身苍桑,与我在别处所见到的藏人颇有不同。我想这些人身上一定发生过不少的故事,只是那她们从来就不打算叫谁知道什么。&&&&站在结古寺上鸟瞰玉树县城,屋舍叠嶂,山峦起伏,绿野丛丛,全然不见雪域高原的峻冷与孤静。只是这里少有游人,我这孤身一人的行走到显得格外孤冷。&&&第二天一早我搭车来到长江的上游--通天河。在西游记中,通天河是条宽阔无比的巨河。我料想,一定是那吴承恩不曾到过此地而仅从字面上去解释这条河流。通天河其实在长江源头的上游处,水量并不大,河也不宽,以我的水性游过去看来不是问题。在地图上看,从玉树到通天河仅一步之遥,而在这实际的旅途中却大约要走上30余里。我来到通天河的峡谷处,沿河走上一二里,有一座大桥,桥上本有护桥的军岗,岗上土坡上还架设着一门火炮和一座十分破败的堡垒。我独自在桥头的通天河牌旁存影留念,未见有人守卫。到是不远处有一位十分苍老的藏族老太太蜷缩在离桥不远的土坡下,手里握着一个转经筒在那里默默有语。我搭讪着与她攀谈,她却伸出一只黑绉的手来向我努来。我知她是想要钱,这在藏区不算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因为,在藏人眼里人是平等的,我的和你的东西只是放在不同的地方的东西而已。我急忙给予她几元钱,想搏得她的好感。然而,我却看不到她有什么感激的意思,到是她的一席我根本听不懂的话叫我更加觉得无法交流了。&&&在通天河的直门达峡,一个人沿着涛涛河水走上一走,四下无人,感觉的确与那闹市不同,千思万绪总如这江水一般翻滚。在一片荒草中意外找到一座长江首漂勇士尧茂书之记念墓,不久前还有人在这里奉献过几束野花,现在已经干了。我用刀砍开墓周围的蒿草,并在墓前郑重其事地也献上了一束鲜花,仅管我并不了解他,也没有为他那一定要首漂长江的英雄气魄所感动。我知道他的名字是在电视《河殇》中,那里他是作为义气用事的典型来讲的。在墓十步开外有一座玛尼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面对触手可及的玛尼堆。以前在书上记载着它的种种传奇故事,而这一次我真正见到时也顾不得什么书中的诅咒了,忍不住偷偷拿上几块。堆上的石块都有些经文,用藏文刻饰,非常古朴而有宗教意蕴。在结古寺那巨大的玛尼堆上我又特意拿了一块更为精美的。这些都成了我以后永远的珍藏。&&&江水浪浪有声,空谷之中只有蓝天和白云与我相伴。我坐在一块石头上,用小瓶子取了一瓶江水,静静地凝视着通天河,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这就是长江之头,就是那遥远地图上的那条河吗?就在我遐想之时,一位藏族少女很诗意般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她从那小山丘上缓缓走下,在水旁浆洗衣衫,并用那嘹亮的藏腔歌声响彻了整个峡谷。我虽听不懂,但这书中才有的意境深深感染着我,我以为神赐。这仿佛熟悉的画面多少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梦境之中,今天我真的恍如梦境了。
三)——梦里玛多
&&&从玉树要返回玛多有一件料想不到的事,玉树的汽车均要开到西宁去,司机只为了多收一些车费,所以我要去玛多就必须购买到西宁的全程车票。&&&来到玛多已是下午两点多钟,由于在车上我没有吃东西,所以在下车后我来到了一家撒拉人开的餐馆。&要了一盘青海有名的鳇鱼和一个馒头。我出门在外有一条经验,那就是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先不要急于办事,要先沉静一阵子,最好到一家餐馆到就餐。因为,乘车往往已经错过了餐时,反正下车也要吃东西。另外,餐馆一般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向餐馆打听一些事情往往可以节约很多时间。&&&&玛多在藏语中是“黄河之源”的意思,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即发源于此。这里大大小小分布着7千多个湖泊,素有“千湖之县”的美誉。玛多平均海拔4200米,人口9千人,每平方公里约0.7人,分为两个镇、四个乡。县城就坐落在查理玛镇。另一个较大的镇为花石峡镇。从资料中看,这里是山中有煤,水中有鱼,沙中有金,是个纯牧业地区。我从下车的地方到玛多县城还有大约4公里的样子。饭后,我先要一辆汽车来到号称“黄河第一桥”的一座石桥,在那里拍了几张照片,算是到此一游了。这是座公路石桥,样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有了这第一的称号便觉得有意义。然而到了那里后司机告我这并不是真正的“黄河第一桥”,黄河第一桥其实是一座木桥,五十年代就有了,在扎陵湖(地名,不在扎陵湖畔)。第二天当我真的来到这座货真价实的“黄河第一桥”木桥时,送我们去的那位藏族司机告诉我这桥马上就要拆了,因为这里不久就要修建一座水电站。&&&&在玛多城内,我意外地遇到了几位从北京来此探险的青年人,他们是些不要孩子也要户外的人,与他们相比我真是太业余了。我们约定第二天一起租了两辆吉普车去黄河源。晚上我特意到街头买了些食物。&&&&&第二天清晨我们一行便出发了。&&&&吉普车一前一后在无人的旷野中疾奔,由于是清晨,也许是这里少有人至,那些三三两两的黄羊、野马、雄鹰和野狐不时出现在车窗外。野生的意义对我已不是第一的感受了。只是这里的野生动物更多些,更不惧怕人类。有一匹小野马在靠近我们的地方与我们的车子并行地奔跑,像是与我们比赛一样,十分可爱。车在旷野中颠簸行进,两只真正的野狼见到我们的汽车过来从不远处如脱兔般飞奔而逃。我这是第一次在野外见到真正意义上的狼。我们两辆汽车都停了下来,人走下汽车,站在旷野中目送着它们归向无形的远方。看来,人对狼的恐惧远比不过狼对人惧怕。如今的人类在大自然中虽占据了主人的位置,但也变得无比的孤独。&&&&&第一眼见到鄂陵湖时我激动得几乎要流下我的眼泪。我敢说,这是我见到的最美丽的湖泊了。纯蓝的天空、绝清的湖水、连绵起伏的群山,被那一朵朵葡匐前行的白云所拥抱,高纯度的空气可以使人“望眼欲穿”任何地方。在湖的中部我们都下了汽车,来到湖边,一大群野鸭子轰地冲向水中,把那绝清的湖水搅出许多波迹。湖水微摇,波澜不惊,高原上那绝好而清透的穿透力告诉我们、目力所及之处竟没有一丝人类的痕迹。大,大,大,静,静,静,如果不是身旁这几位同伴,我真想狂吼一阵,把我心中世俗的污气排去,还我本来的模样;我还要将我的所有穿戴脱去,赤裸着身躯步入这绝对的大自然之中,放浪形骸!九寨沟虽美,海南岛的水虽蓝,都比不过这纯自然的鄂陵湖之水质朴、真切和动人。从徐州那故黄河隆起的古河道出发,循古都洛阳、故城西安,再到老城兰州直至青藏高原的西宁,我们是一直沿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行走。黄河孕育了我们这个民族,也孕育了我们这个中华文化。现在我来到这里,不正是母亲的心房吗?&&&&沿湖前行,在鄂陵湖与扎陵湖之间我们终于见到了人烟。一座纯石头磊起来的干打磊寺庙--措哇尕什则多卡寺。寺的周围有几户人家,“藏气”十足。寺院后面是一大片寺塔,寺塔下是一大片玛呢堆和一大片雪白色的经幡。寺塔古朴而雄壮,迎着鄂、扎两湖不知咏唱过多少年的悲壮之歌。在玛呢堆中,一只野兔在我不远处注视着我,并不打算逃走。我是第一次被这样一只幼小的并不打算逃走的野兔所凝视。我很想捉住它,只是我进几尺,它退几尺。在玛呢堆中,我依然像一个不知羞愧的游客那样在玛呢堆中寻找着独特的祭品作为我的珍藏。&&&在扎陵湖的一侧,我们来到一座高原小山,人们叫它牛头山,因山上有一座牛头雕像而得名。这里就是黄河源头纪念碑的所在地,碑上有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亲笔手书的“黄河源”三个大字的题辞。这山相对高度大约只有二三百米的样子,然而,在这海拔4600米的高度再上山,总是有些吃力。从山上俯瞰扎陵湖和星宿海,恍如童话般的梦境。一望无尽的蓝天碧水,一团团洁白贴山留影的浮云,你甚至可以看到哪一朵云彩在打雷,哪一朵云彩在下雨,哪一朵云彩在显虹。博大的土地啊,史前那无生命的时代也是如此吗?面对着如此壮美的影色,我这时才知道手执一台“傻瓜”相机是多么的傻瓜。
四)——依依情深
&&&&从玛多到西宁两天才有一班车,我们从扎陵湖回来时正赶上第二天没有车,如果要乘直通车,就必须多等上一天。虽说玛多是个值得多住上一天的地方。但对于我一个时间和金钱都十分有限的人来讲,抓紧时间对我依然是分外重要的事。&&&次日清晨,我告别了几位北京朋友独自一人背上登山包出发到五里外的青康线上去拦找下山的拉货汽车。从玉树方向来的货车要下午才能到,上午或中午来的大多是赶夜路的汽车,所以我有许多时间来品味这高原最后一幕。&&&高原的清晨格外爽快,斜阳初上,满地生金,四下清透。我在来时那一晚上认识的一位藏族小朋友东珠加和他的妹妹一大早已在那里放着一大群牦牛。在来到一座小山前,东珠加的妹妹发现我走了,突然大喊起来,东珠加便拚命地奔跑过来,双眼依依地说:你要走?我说,是的。他一句话也不再多说,便一直默默地陪着我向山上走去。走了一段小路,我觉得他不必送我,何况他还正放着他的牦牛。于是我说你回去吧,代问你家人好。东珠加便停了下来,却不料他竟一直在那里站着,直到我爬上那座小山上回望,他还站在那里。我当时在想,藏族的孩子真是仁义。&&&来到玛多的那天傍晚我无事可做,便在旷野外看藏族小孩放牦牛。其中一个顶小的藏族小孩、也就两三岁的样子,一身藏装跌跌撞撞的也在里面走,十分可爱。于是我忍不住拍下了这个小孩子。我这一拍照立即引来其他小孩子的注意,我也趁机走上前去摸他们的牦牛,并学着他们的模样用一条带小皮兜的长鞭甩石头。一个藏族小孩为了表现他的勇敢一定要冲上一头最大的牦牛身上去拍照,结果因为太唐突,还是被率下来两次。照过相之后他拉着我一定到他们家去坐客,我于是去了。&&&&这是个十普通的藏人家,不过还好,是定居,也算城里的居民。玛多这里的建筑与其他处最大的不同就是房后根本没有窗户,采光全靠前面的门和门旁的一个窗子。我想这里一定是风雪大,为了防风雪而不得已为之的。在玛多,就是在这8月暑期的夜里,我们居然也要燃牛粪取暖,真是有意思。这粪其实一点异味也没有,有些像木炭,以前只在书上听说过。这小孩的家就是这样一个样子,很黑,也很脏。家里有奶奶、父母、叔叔和一大群弟妹。在这里,我知道他的名字叫东珠加,妹妹叫什么卓玛,太长,没记住。他奶奶很认真地端来一碗酥油茶,里面还有一些小木棍。我以为这小木棍一定有什么讲究,在他们家大人走后我悄悄问东珠加这小木棍是什么东西?他竟十分诧异地说:茶叶啊,茶叶你都不认识?我的天,我还第一知道茶叶原来是小木棍!看到东珠加那十分认真的样子我想可能他长这么大真的没见过茶叶。&&&&离开了能望见东珠加的小山,前面依然是连绵不绝的小山。我又登上一座小山之巅,放眼回眸,大地已被那一朵朵白云所拥抱,投下一块块斑斓的身影;高寒地带那草短而贫脊的草原,本来就没有树,此时竟变得格外毛绒绒的,仿佛在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地毯”。在山顶上,寒风与那镏金的太阳争夺着我的灵魂和肉身,令我时而感受到寒冽的凉意,时而又感受到刺灼的阳光。一大群牦牛从山脊那边忽然跃出,提示着我这里依然是人间。在那牦牛中间还有一个藏装的小男孩,约有五六岁,流着鼻涕很孤独地痴痴地在那里面站着。我不禁想起城市里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小鸟依人的神态,是啊,藏族人那孤爽而顽强的性格不正是在这灵与肉的孤独交峰之中形成的吗?!&&&在临近青康公路的一座小山上,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享受着阳光和寒风,也享受着这里绝清的空气和绝静的空间。无论我这时样子是多么的不中看,也绝不会有人嘲笑我。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绝对的自由。眼前山下不远处就是我将要从此离去的青康公路,现在还未见有车的影子,我可以再一次回首这曾令我多少梦里魂牵的玛多。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想起了太多的心愿。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在这寂寥的空间里,平淡与亲情显得是如此的巨大和重要,最亲近的人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眼前;平日里那些糟心的人和事竟全部淡去变得微不足道。往日的爱意如同那空中膨胀的云团,充盈着我的胸怀,匍匐在这高寒草原的山山水水。
&&&&&&&&&&&&&&&&&&&&&&&&&&&&&&&&&&&&&&&&&&&&&&&&&&&&&(五)——坎坷归路
&&&&公路驿站般的小镇只有几户人家,目的就是为了公路上的车辆之人就餐。这里就是我来时下车的地方。在一家餐馆里,我搭上了一位撒拉族司机,约有50岁的样子,据说他生了7个小孩。他是开了一夜车才赶到这里的。与他同车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他年轻的女情人,是个很健谈的女孩子;另一个是他的货主,一个标准的藏族汉子。他的汽车上拉满了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伐来的上好圆木。国家对长江上游森林砍伐本有明确的禁伐规定,但这些规定执行起来与地方的具体利益相冲突。在我们这个国家里,许多执法者与受益者常常是一个人,处理起来自然是问题百出了。据那位货主讲,以前可以砍伐林木时是税务局来收税,现在好了,表面上不让伐林木税务局自然就不好收税,改成了公路局设卡子收费,名为“绿色通道”,税改费,反而省了不少钱。因为公路局收费是卡子上的人收,好贿赂,正常收费一个卡子一般要花上二三百元,现在,二三十元就可以打发了。在之后的行程中,我的确亲眼见到货主是怎么用一条廉价香烟贿赂卡子上的人的。香烟就在卡子上的小卖店里购买,我想这可能是为了将烟变成现金容易一些。&&&我几天前来玛多的时候是在夜里,是在睡梦中渡过了高原那巨大的抬升。而我这次回西宁是在上午约9点钟左右,有充足的时间令我可以好好地饱览一下高原临界那郁郁葱葱的风彩。由于我承诺搭车会付款的,所以司机特别把我安排在驾驶室正中间的位置上,货车又十分高大,人坐其间比长途客车视野要开阔得多。&&&&货车行驶在旷野之中犹如脱缰的野马,前方道路由于无穷沿伸而变成一把利剑,顶端仅是一个小小的点。广袤壮阔的高原大地只有我们这一辆车疾行,我可以细数浮动的白云下那奔跑着的各种野兽。汽车过鄂拉山口后高原由海拔4500米陡降到海拔3800米左右,一些稀疏的灌木丛和零星的小树隐约可见。其间,偶见飞瀑、流泉、深沟水壑。在鄂拉山口,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雪花飞舞。鄂拉山脚下还自然流淌着一条热手的温泉水,水清河明,空中浮着朦胧的一股水气,蜿蜒向北流去。我下车在这里无比惬意地洗漱,真觉得没有充分利用这温泉水真是可惜。在离开温泉河水约十余里便有一条较大的河流与我们相伴,水至清。听那司机讲这里原有许多鱼,以前他年轻的时候来到这里,不仅手可直接去抓到鱼,而且常用棍子打。可惜,当我真的停车来到这条河水旁时,我什么也没有看到。&&&&车将要到达共和县城之时,已是晚8点钟左右。如果是在我们那里,这个时候应已是黑色的夜晚,而在这里阳光依然明亮,从西方平平地照过来,映也七彩的霞光。更为奇妙的是,共和县城上空为一朵巨大的白云所笼罩,白云下可见雾蒙蒙地下着雨,而此时平平射来的阳光打在那白云上,打在白云下的雾雨中,映出绝妙的彩霞,一直横贯过去,在云雨之中留下神剑般的亮痕。&&&&车行至距共和县城约三五十里的样子出了一件意外的事。那便是我们在道路中间发现了一大包“不义之财”——一大包牛毛,有三百斤左右。按照当时的市价,这是个不小的收获。我想,这一定是前面某辆车遗丢的。司机与他的伙伴们欣喜若狂,我也下车帮他们捡抬地上的牛毛。然而,真是天公地道,“不义之财”终不可取。在共和县吃过晚饭后,才行十余里,车下便一声爆响,后车轮两个载重轮胎中间竟夹了一块大石头,把两个并排的轮胎一齐扎破。顿时,超载的拉满圆木的汽车如同病态的老牛一般,遥遥欲倒。此时天已全黑,寒风刺肤,远离人尘的高寒草原上绝无半点反射的光亮,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司机手中的手电如同鬼火一般的幽暗,好在我的手电尚还明亮,为他们照着忙乱的身影。&&&&&所谓修好无非是换上一个备用轮子,然而,双轮均损、巨物在背,终不得疾行。将就着到了倒淌河的一个小镇上修好了汽车,已是晚上12点多了,再行六七十里,车在海拔3900多米的拉脊山峡谷中再一次抛锚。此时已是次日凌晨近3点钟,正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我一身夏装,困乏抖颤着不敢真的睡去。忽然间车窗外又是一阵声响,将我从睡意中叫醒,这真是祸不单行,老天这时又下起了雪花夹着冰雹,劈哩啪啦打在车窗上。以前在读有关西藏的书中我就曾经读到过,动过玛呢堆的人是要受到惩罚的,看来我不只一次地动过玛呢堆还真的要受到惩治。&&&&&&&&&黑黢黢地也不知过了多久,天已微亮,地面草甸上闪烁着冰水的莹光;高山峡谷,寂寥无声,车前方仿佛游走着若干莫名的动物。司机与他的同伴此时也醒来下车开始修车。我一个人抖擞着呆在车里,心想,这出门的司机也的确不易,途中的任何磨难于我都是过程,而对于他们便是生活。&&&初晨,车终于开始在大山中盘行,这里由于海拔较低,绿草极为丰盛。约至上午十时,车再行一个山口忽然有一个大的落差,景色极为状美。下山后便已到了湟中县内,途径藏传黄教名寺塔尔寺再至西宁。车停后,司机免了我的车费,我也将我的手电送他作为纪念。&&&&&&&&&&※※※※※※ >
&[18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1:27&[][][]
雪锁大姐峰----作者:金刚&& (一)&&&&去四姑娘山,是早年就有的心愿。六七年前,那里还是新开发的探游景观而被先行的人们介绍到世人面前,很给深居城市里的我等带来神密的色彩。翻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心中不知涌动出多少一看究竟的激情。从而在我心中,总是在计划着出行的线路、时间、经费和装备。那被三位姐姐簇拥着的、巍峨的四姑娘峰,身披雪白的婚纱,以海拔6250米傲立在邛崃山主峰“蜀中皇后”的宝座上,也一直傲立在我的梦里。&&&&&日,随着南来的列车摇开了我多年的梦想,在列车单调的节奏声中,我几乎能够听得到四位姑娘那藏乡嘹亮的歌声。&&&&&从成都包车,一路风尘,一路扑鼻的蜀中特有的乡情,很快把我们一行16人带到了巴朗山的深山峡谷之中。卧龙,是我国著名的大熊猫保护基地,林木茂盛,水美草丰。巴朗山,被我忽略了的雄山秀水,仿佛是四姑娘的护卫,用高大挺拔的身躯,把四川盆地一下子拉成了高原,并先叫我们真正品赏了雪域高原的威严。在巴朗山那七折八拐的盘山道上,汽车愈走愈如耗尽体力的老牛,一路哮喘上行,尾尾黑烟,蹒跚着向垭口逼近。在近垭口途中,原先高大的林木渐渐变成的低矮的高寒草甸,天空也一忽儿光芒万丈,云低山明;一忽儿又乌云密布,雪雨霏霏。垭口,海拔4538米,四处积雪附丽着多姿多彩的山峰。我本以为自己上过青藏高原,未见有大的高山反映。不料想,在巴朗山垭口下车小照,一踏入实地,先觉头痛,气喘如牛,左右摇晃,竟然先从生理上陶醉于高原了。&&&&&一夜日隆镇的小睡,并未打发干净高原的不适。晨起7时半从日隆出发,先登上锅庄坪,循海子沟上面的山梁一路狂走。由于租来驭东西的四个马匹来得前后时间差距较大,队员出发先后不同,况且队伍中队友的体力有明显的差距,人员早已散开,途中偶见队友,反而感到亲切;那马及马夫驭着行囊,迅速不见了踪影,也带走了我们的口粮。从沟口到目的地2号营地,约有二十公里的山路,高度从海拔3100米至4500米,这在我等眼里本不是一个大的数字。然而,在高原上行走,却远不能与平原地区相比,想不到如此的劳累。钻林海涉草甸,斜过无数山梁,行二十余里,来到老牛园子前面的草甸。李领队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这里是一个叉路口,无路无标。接过等人的任务后,正可以小憩,享受绿草如茵与强光。午1时许,最后的老宋驾到。指点迷津后,扶杖一路上行,真的是十步一歇,八步一停,浑身棉软无力。途中偶见马队走过,真的是羡慕得很。饥肠漉漉,山溪裹腹,约行至下午四时许,终至营地。于是安营扎寨,开锅造饭,再觉头痛乏力。&&&&&2号营地的确是个好地方。这里是一个小地台,一面开口可望巴朗山与来时的山道,三面为山崖环抱;地台处有较大的平坦场地,而且有丰富的水源——一条融雪小溪穿场而过。&&&&&热饭过后,已过下午6时,天色大暗,山风卷雾而来,带过阵阵寒意。于是,钻帐倒下,望帐内乾坤。依然是头痛乏力。
(二)&&&&也许,人世间的风俗也能关照到神山圣水。四姑娘山的排列也如寻常百姓家,既有温柔的大姐、二姐,也有刚烈的三姐、四姐。大姑娘海拔5355米,是四姑娘中最早出嫁到人世的神山;一般善游者,只要有足够的体力都可以安然登山;以前各路好手大都能顺利登顶,少有与此为荣的夸口。与大姑娘相望不远的二姑娘山,海拔5454米,山势陡峻,角峰初显,顶可容七八人,需用些专业设备,才可以攀登。三姑娘虽然比二姑娘仅高210米,即海拔5664米,但却是一付高贵冷峻姿态,角峰笔立,如斧劈刀削。据说,三姐至今仍是处女峰。从最佳观测点锅庄坪或巴朗山的猫鼻梁一路望去,可得四姑娘山的全貌,那三位姐姐,其实都不过是四姑娘的伴娘。四姑娘峰不仅海拔一跃为6250米,高挑亮丽,神采飞扬,而且以夺目的雪白盛装,以险、峻、高、丽、奇、艳占尽了人们的目光,令多少人为之颤栗,为之倾倒。在她的脚下,多少专业登山者望峰兴叹,震慑于她的伟力。她的挺拔高洁,不屈桀骜的性格,著就了她永远的处女之身。&&&&&对于我等远来的游人,开门见客,最温柔不过的还是大姐峰。她像是谦逊的艳妇,也像是端庄的老板娘。从锅庄坪到2号营地那一路旖旎的风光,都是大姐博大的胸怀。夜宿营地,溪声阵阵,山风催眠,这里是海拔4500米。高山反映令我头部隐隐作痛,心跳加快了许多。以前曾自豪地走过海拔4800米、5000米,以为成了正果,现在才知功力全无。同帐的李队在帐内到处找药,说是有感冒的迹象。高原缺氧地带,最忌感冒和肺病,有时发展一日,即可致人死命。好在这里是山地,如果真有危险,大踏步下撤,降低海拔高度,即可以缓解。&&&&&夜,被不断扑簌簌地雪声吵醒。同帐的李师傅几次坐起来拍打帐布上的积雪,他是担心雪埋了睡帐,会堵塞空气的通畅。&&&&&头痛,哪管他雪漫金山还是原子弹爆炸。&&&&&晨,寂静无声。李师傅撕开帐门,一道惨白的光亮带着寒风雪跑了进来。“好大的雪”李师傅一句道白,结束了我所有的睡梦。挣扎着钻出了睡袋,探头外望:白,白,白,还是白色。营地中很多的帐篷,早已变成了雪堆,三五个早出帐的人在四处游动。昨日的溪流安在?放鞋的包和做饭的炉具安在?&&&&&挣扎着钻出帐外,头痛一点也不见好转,四肢反觉得无力,我左右晃了几下便一屁股坐在雪地上不愿起来。李队也钻出了帐篷,四处打探其他登山队这样大的雪还能不能登山。我是一步也不想动了,决定下山。只有到了山下,高山反映一定会好转。半个小时后,各帐内的人也陆续出帐,一概有不同程度的高山反映。李队和老秦两人决定带着向导登山。这样大的雪他们也没有信心一定能登上去,于是只说登到垭口就回来。营地内余下的人开始收拾行装,折起多余的帐篷,做好下山的准备。老宋是昨天最后一个到达营地的,这一路他一直是步履维艰,而且开始呕吐;但他坚决不骑马,一定要自己走上去。他到达营地时,已近天黑;能上到这样一个高度,真的是难为他了。钻出自己的小帐篷,老宋是一步也不想动,说想要等李队他们下来后跟他们一起走。约一个小时,一切收拾停当,我与众人也走到了营口,老宋大概有些恢复,叫我们不要走,等他一起下山。&&&&&在等老宋收拾行装之时,我的体力已开始恢复如初,高山反映带来的各种不适已不见踪影。张望从营地通向垭口的雪路上,常可见三五个身着冲锋衣的另队在登山。我便与体力比较好的李师傅和老朱商量,我们是不是也登山。此念一出,原有的激情仿佛又回到了我们的体内。上。&&&&&感谢老宋,是他给了我们最后思考的机会。&
(三)&&&&大姐峰方向绝壁塌落的一角,形成了冲击扇形的界面谷地。那融雪化成的小溪从这里奔流而下,若在无雪时这里是乱石岗。谷两边是夹峙的山崖峭壁。按照正常人的体力,从营地上至大姐峰顶,一般约用4小时。&&&&&李师傅、我和老朱都是第一次上雪山,既没有冲锋衣、雪套,也没有雪杖和冰镐;手持的扶杖是山下找来的竹杆,我在竹杆上还插上一根捡到的足有2尺长的老鹰毛。&&&&&竹杆族3人从石谷出发一路上行,初觉兴奋异常,高山诸不良反映全无。行1小时,体力开始下降,气喘如牛,不得不常做停顿。回眸山下,乱云飞渡,雪雾苍茫。再上行约1小时,云天忽开出蓝,带有强烈紫外线的阳光立即耀满了雪地,反射出刺目的光芒。看远方巴朗雪山,云雾揉来抚去,如穿裙戴纱的美少女;望山下营地,雪谷中云蒸霞蔚,如诗如画。小坐拍照,脸皮顿觉阳光灼后的刺痛。由于上山是临时决定的,匆忙中老朱未带护目墨镜,此时白雪反照,光耀夺目,老朱双目已被雪光刺得疼痛,流泪不止。后面还有数小时的路要走,这样下去决计要导致雪盲。不得已,老朱独自下山,我与李师傅继续上行。途中遇重庆一登山女,言本来数人,但其他人见雪大未来登山,她只好一人独自上行。她见我有相机,便留一雪照,匆忙中也未留地址,终成无主照片。&&&&&行约3小时,路变陡直,好上难下,垭口即在眼前。先前登山者忽然大批下撤,近身旁时一问,才知山上雪大坡陡,且时常大雾弥漫,根本看不到前行的道路,现已全线败下阵来。队尾处见有熟悉身影,原是李队与老秦也退了回来,均未及顶峰。双方小心交待见句,我与李师傅继续攀登,终至垭口。垭口实是一小山脊,过口即为雪坡,顶部尖锐,近峰处可容七八人。从垭口过脊有一雪坡,成45度角,大雪漫坡,其滑难行。雪坡下十米处即为断崖,深不见底,阴风阵阵,如鬼门阴关。过坡后不远处还有一个更大的雪坡,而且一定要上行,此处根本无路,下脚无着。最前锋的几个人到此全部打住,何况李队带来的向导是登山中惟一的向导,现也随李队下撤,众人均不涉险,于是全线退回,全山竟无一人能幸而登顶。&&&&&从垭口外望,可见对面的婆缪山,冰雪覆盖,云来雾往,好不风光。那山下与婆缪山之间即为四姑娘山景区中最精华的所在,长坪沟。背依大姐峰,峰顶就在眼前,高差相去不过三五百米,然而,却是相见相识不能相亲,真的是略带憾意。不过,冰雪自有冰雪带来的好处,不尽风光无限,这份踏雪爬冰、扶杆探路的感受也是真切难得的。想起去年也是“五一”期间与俱乐部上太白山,也是一样的风雪交夹。但那毕竟海拔只有3700米,雪薄云高,照相总要挑那雪多的地方照。而今,镜头最好对着陡一点的山石,否则,全是厚厚的积雪,难以分出层次。&&&&&多年来外出旅游,我已养成收集当地水的习惯。在家里,我已摆放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异国他乡水的一小瓶样本。闲来看到这真实的一物,常能想起与这水密切相联的那一刻。于是,我用随身携带的小瓶认真地在峰坡的一侧采取了雪样,压实入瓶,封口入包,作为我今后的珍藏。&&&&&垭口,手机有很好的信号,打一个给家人报个平安。&&&&&下山一路无话。至大本营与李队等人汇合,忙于收帐拾物。李队忙于与马夫谈判。之后,李队、李师傅、我和老朱4人一路下山荒走,也不踏道路,只管朝近处径直插去,直奔海子沟中大海子而来。※※※※※※ >
&[19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1:29&[][][]
闲庭瘦西湖-----作者:金刚(02、5、31)&&& 扬州瘦西湖的冬色是我一个人走的。&&&&&由于是冬季,所以我早已做好了萧瑟的准备,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那日在扬州城里办完事,已近黄昏,便忽然想起这瘦西湖来。然而,事情总是这样,当你不报希望时却是最好的。“扬花三月下扬州”的春景我虽然不知道,但我想,在那时下大兴旅游的旺季,这瘦西湖里的人一定不会少,商业气息一定也会很浓很重,人在其中,料想也不会有太好的感受。&我此时的到来,冬季又逢黄昏,园内几乎已没有了游人。那些仨俩个园内服务的姑娘也正在收拾着手中的闲活,做了要走的准备。&&&&&信步瘦西湖旁边的小路,瘦长的湖水由于寒冷变得格外的清透,在没有行船来的时候竟也平静得出奇。而这扬州毕竟是南方,树,居然没有败叶,绿绿地垂柳排在长长湖水的两侧,摇曳着婀娜的腰身。&&&&&无事的漫步本是老人的所为,但中年的我偶而为之,也觉得很有一种情调。只是心却没有老人那么静,回想起许多湖中水畔的往事,心情总不免沉重得很。漫步走上湖中名小金山的小岛,从这里可以鸟瞰大部分的湖水。岛上的青石长着青苔,林木也茂密,是比较典型的南方小景。循着岛中的小径一路走来,人影全无。没人没事没有好心情,这常是古人遐思呤赋的情怀。然而现代社会中的我,如此这般,也自觉这不是常人的心态。郁郁地来到法海寺,我竟也正重其事地燃上一柱香,拜上一拜,祝我的家人平安,也祝我的心愿得已实现。不过,传说中的法海是位极为守旧道的和尚,以拆散美好姻缘为乐事,这样的人抑或是神,恐也帮不上我什么忙。&&&&&距法海寺不远处便是一座白塔,与北京的北海白塔很相似。只是这白塔中在不同的方位都雕有十二生肖像,不像是佛学中的事物。这时天色已晚,太阳早不知何时落了下去。我循那白塔走上一圈,却怎么也没有找到我的属相。一个人坐在那塔边长着青绿色的石栏上。这塔,这平静的瘦西湖水,又有谁能知道我在这里想着什么呢。寒意与小风吹拂着我的皮衣,我仰望塔上抖动着的衰草,忽然觉得仿佛是已有过的过去。也许,这世间的恩恩怨怨,正如这白塔是一个圆,谁知那白塔内轮回着多少故事呢。&&&&&天已全黑,好在城市里的黑色总不如山里的透彻,还可以看得到路。游人早就全没了,来时那公园的大门上曾标明了离园的时间。只是这里太大,管理员没有办法清场罢了。&一个人循那小径向前,既来到瘦西湖的五亭桥。这里水面开阔,还可以模糊地看到一些小船停在水岸旁,水岸垂柳依依。在五亭桥上小坐,无声无息,三五个小雀冷冷地在空中划过,并在不远处的树丛喳喳地闹将起来。抬眼望,园墙外就是繁街,无数的霓虹灯闪着碎乱的彩光,映红了低矮的天空。&&&&&下五亭桥,过“玲珑花界”便可见到望春楼和廿四桥的熙春台。循曲桥来到熙春台上,青色的湖水平静如镜,黑黛色的两岸垂柳将那水道夹裹着,反衬得这面前的湖水大了许多。我认为这里是瘦西湖的极佳处,好在这时没有人,否则,再好的景至也由不得繁闹的游人来来往往。&&&&&我独自坐在熙春台石廊下的石阶上,望那湖水痴痴地呆想。石阶有些凉,到底是冬季。我想起那年被困在海拔4000多米的拉脊山里的长夜,那才叫真冷,虽说那时是8月,但却扬着冰雪,山地都变白了。看这长长的瘦西湖,原本是古时大官员的私家宅园,几百年前那个同样的夜,他们与她们又都在干什么呢?深闺春怨,苦乐谁人识,也不知这里曾发生过多少故事。&&&&&真想长坐在这里。&※※※※※※ >
&[21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5:17&[][][]
太行奇绝郭亮村/金刚&& 郭亮,一听有点像人名。后来一打听,这个村名加地名确实缘于一个人,不过是汉王莽时代的一个农民军寨主的名字。然而,现在这个村的人大都姓申,有七十来户人家,三四百人。全村分三处散居在连绵的高崖上。这里的高崖海拔约为1200米,夏季凉爽,是避暑的好地方。古往今来,这个高崖上的人一直是靠一条“天梯”古道来与中原大地联系的。1972年,这个穷困的小山村在村长申明开,村支书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了村里的羊和山药等,集资购买钢锤 、钢锉,由13位村民在既无电力、又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00余米的石洞—郭亮洞。这条绝壁长廊堪称是人间奇迹。其险、奇、绝、秀具佳,被日本人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由于郭亮村独特的崖壁风光,使这里成了著名的影视基地,据说在这里拍摄过三十多部片子,包括谢晋导演的《清凉寺钟声》等。然而当我们来到这里时,感受最深的却是美术基地和摄影基地。在山上,我们随处见到的,大都是各地美术院校写生的师生,有的老乡家还挂着某某摄影协会的牌子。
&&& 郭亮,以前可能专程来旅游的人并不多。来之前我在互联网上找了几天,才在新浪网上查到一篇关于郭亮村的文章。不过,好文章一篇也就够了。这篇介绍郭亮村的文章讲得相当详细,以至于我要写时都不知从哪里下笔好。&&&
&& 经过几天的筹划,6月15日晚10时许,我们一行五人由江苏徐州乘火车,16日凌晨来到河南省新乡市。到达新乡火车站时天还没有全亮,在火车站外面等了一夜的“面的”司机,见到有人出站便一下子围了上来,像争食的贪兽一般。我们也借机压价,最后以25元的价格包租了一辆“面的”前往辉县城。新乡至辉县“面的”约行半个小时,如果乘中巴是每人4元,但时间会长一些。辉县至郭亮约为70多公里,每天有三班中巴车可前往沙窑乡的南坪村,票价为每人7元,其间路过郭亮洞前的公路。我们到达辉县时,天已全亮。在辉县城内草草吃了早餐,又以70元包定了一辆“面的”前往辉县沙窑乡的西梯坡村。因为,去郭亮村的“天梯”古道就在西梯坡村上面的一个绝壁处。虽然说现在郭亮村已经通了公路,可以驱车通过郭亮洞直达郭亮村,但要是想体会一下当年郭亮村祖祖辈辈走过的山路,同时也可以省去每人二十元的门票钱,还是走这个“天梯”更好一些。&&&
&& 上午8时我们来到“天梯”,初行为山坡路,至崖下始为窄路上行,在绝壁上“之”字环走,看路不可看景,全程不似很险。约行40分钟大家全部登崖。但见崖壁笔立,气势恢宏,绵延不绝。贴崖树深处屋舍俨然,沿路果树极多,杏大如桃,落地无数。原以为到了郭亮村,然而,近前一问,这里原为“回逃占”村,不足十户人家。循崖畔环走约四五里,过“悬羊擂鼓”,有一处悬崖突出部,视野开阔,崖壁宏大,若有朝阳夕霞,可见红色崖壁的彩色画卷,是绝佳的摄影地点。再行四五里即达郭亮村。在村口,村民申长青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因为我在去之前曾给他打过一个电话,也是去过的朋友介绍的。申是当年英雄村长申明开的儿子,在村口开的一家小饭店,为人朴实仁厚。我们按前路朋友的价钱入住就餐,便宜得惊人。即:每人每天住为5元,吃早中晚三顿为一天共10元钱。若点野味另算。冰啤酒为2元一瓶,也没怎么加价。中餐是一盘野菜,一大碗肉炒豆角,一大碗番茄炒鸡蛋,米饭管够。晚餐为炒饼、面条、青菜。早餐为油煎千层饼、玉米碴粥和小米粥。除午、晚两餐外,我们要求吃住都到他的家里,不住他的饭店。其家人均十分热情,自然应允,并由小女带路。申家近临陡崖,背依青山,为农家小院,果然乡情有味。村内其他农家皆可小住,村民大都老实本分,不善言谈。&
&& 中餐后,我们将行囊寄放在申家,只带相机轻装游览白龙洞—喊泉景区。景点有:千年古柳、双龙溪、白龙洞、红龙洞、喊泉等。白、红龙洞均为山中溶洞,虽不如南方大溶洞壮阔,但洞内窄而幽深,清静自然,颇可领略探秘情怀。据说两洞还没有人走到过尽头。洞口有老乡看守,门票本标明每人5元,经砍价,我们五人共付了十元门票。洞前六七十米本有照明电灯,但我们去时无电,只好租了一个电瓶灯,加上我们自带的三把手电,大可以放胆而行。入洞后我们大约前行了百余米,内有小桥、陡坡;洞内,石钟乳高悬密布,石笋随处而生,危机四伏,若不留意,定会碰得头破血流。百米处即有一个陡坡洞,窄而下降十余米,极为难行,加之俩位女士已留在中洞,不肯再走,我们也只好浅尝辄止,就此打住。
&& 出白龙洞走山崖小道,一路上峰峦叠嶂,峡高谷深,草木葱茏,山顶处奇峰怪石极多,给好事者多了不少遐想的空间。红龙洞与白龙洞景观大体相同,不过听说入洞要过一米多深的水处,我们有白龙洞垫底便没有再钻这个奇洞。出红龙洞口,跃过山溪,来到喊泉,又名老潭。据说,人只要奋力大喊,那泉水可增大流量。初看“喊泉”,以为是那绝崖下的一泓清潭,潭水深约两米,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黑龙潭公园好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