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武器中的弹匣和弹夹和弹匣有什么区别

是叫弹夹还是弹匣?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军迷春节聚会的时候,总是少不了各种谈资。汉语中由于发音相近,而经常被人混淆的“弹夹”和“弹匣”之别,就很值得一谈。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弹夹、弹匣,都是正式的、正确的轻武器术语;并非一些人所说,弹夹是错别字的结果云云——实际上两者所对应的实物则完全不同。目前国内最常见的错误,主要是误将弹匣冠以弹夹的称呼。    图:这样的都是弹匣    图:这个才是真正的弹夹    动图:子弹从弹夹“cartridge clip”中被压入弹仓“magazine”。被用于演示的是一支老式的、采用固定弹仓设计的步枪。它装填子弹是从上方,将安装在桥式弹夹上的子弹向下推入到弹仓内。不止很多早期栓动步枪采用这一设计,不少早期半自动步枪也是一样,比如我国的56半自动步枪。  在英文语境中,弹夹和弹匣很难有混淆的余地——弹夹是“cartridge clip”,或者“charger(这个称呼主要见于英国军事文化体系国家)”,有时候简称为“clip”。事实上弹夹在国内还有另一个同义的术语,叫做装填夹;不过大概是三个字比两个字在读写上麻烦多了,这个词的出现频率要远远低于弹夹。    图:弹夹并不一定就是单排的,比如M1使用的8发双排交错弹夹  国内的枪械术语资料中一般对弹夹采用这的解释:“可以放置一排枪弹的机械夹子,使枪弹便于压入弹仓”。实际上这个解释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弹夹也可以采用双排设计——这一点在被俗称为“大八粒”的M1伽兰德步枪上最为典型。另外伽兰德步枪的弹夹特殊之处还在于,弹夹是随弹装入弹仓内的;子弹打光以后,空弹夹会被弹出枪外——这也导致在打光弹夹之前,伽兰德步枪要装填补充子弹十分困难。  此外这一解释显然是从英文资料中引用而来,因此这一说法在英文环境下是成立的,在汉语环境中则存在很大的疏漏。在国内,弹仓指的是和枪械本身一体化设计、连在一起的容弹机构;而可以分离、用时才插入的,则叫做弹匣。    图:固定弹仓步枪在军队里其实服役的历史,远比很多人想的更长。这主要归功于美国M40系列狙击步枪的长期服役,不过现在M40系列也推出了采用弹匣的改进型号了      图:弹匣占据主流的时代,弹夹依然存在,并与弹匣形成良好的共存关系  而在英文语境中,不管是固定式的弹仓、还是分离式的弹匣,只要把子弹全部都包起来藏在里面的,都属于“magazine”。而从相互关系来说,弹夹在最初主要是弹仓设计的辅助工具;而在现代步枪开始普遍应用分离式的弹匣以后,弹夹也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在很多国家继续保留了下来。  不过对于弹夹存在必要性的看法,这也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不少人认为,相比于直接向弹匣里一发发装填子弹,一个弹夹就对应固定的10发、或者15发子弹,非常有利于管理子弹,简单省事。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先把子弹装弹夹上,再装弹匣里这个过程太繁琐费事,并没有必要。  总而言之,目前影视剧、游戏中,绝大多数出现的都是弹匣——特别是以现代枪械为道具的题材更是如此,因此在绝大多数时候,错的都是称其为弹夹的一方。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手机凤凰网
服务器异常啦,请重试或访问其他页面哦关于以前的轻机枪为什么用弹匣【轻兵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0,238贴子:
关于以前的轻机枪为什么用弹匣
可以这样回答吗?在以前,绝大多数轻机枪都是以便携性为主,容弹量普遍不高,都是用magazine(可以理解为弹匣,弹鼓或者弹盘之类的外能源供弹机)mg34的出现,才让人们知道,原来两脚架的机枪用弹链也能如此成功,于是通用机枪兴起,大家都在两脚架机枪上用弹链的。所以现在的轻机枪用弹链是mg34开启的,而不是一开始的观念,之前大家都觉得弹链是用的,轻机枪用弹链会不方便伴随步兵冲锋,结果被mg34打脸。
我在知乎某个问题的答案
现在tg的95班机不还是用的弹鼓嘛。难道是国情?
德国人设计这枪的时候是为了绕开凡尔赛条约(德军不能发展),然后德国人就设计成通用机枪,当重机枪用,当轻机枪用
MG34也带不了多少子弹啊
但是也是要当用的,在我看来中口径通用机枪使用弹链是因为要兼顾重机枪功能,而小口径弹才是铸造了像这些使用弹链的轻机枪
难道是班组火力持续性的问题?
因为/42是“通用机枪”。
一战的时候为了突破战壕和铁丝网就已经有许多人想过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机枪能够便于机动了。
轻机枪要伴随步兵移动的,是单兵压制火力,首先得轻便。再者当时步兵火力比较薄弱,轻机枪用弹匣也足够了
只能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德国人当时采用这样的设计也是被逼的
谁让杀人太多,导致协议中明确规定德国不能研制和装备,所以德国人才发明了通机
MG08/15第一个站了出来
谁告诉你/42就只有弹链了
MG30算不算
一战时候步兵是消耗品,一杆便宜的大栓和几十发子弹就够了,而且一战那个环境,昨天刚玩好,双方都是绞肉打黑枪,就算弹链机枪也就在飞机上看到过,二战也就米帝配置1919A6,其他弹链大多还是飞机上,二战初实际上大多还是一战战略战术思想战壕里射速慢有助于控制,弹匣一时半会又不会打空
我想知道以前的轻机枪用20发弹匣,是不是火力还和使用全威力步枪弹的fnfal差不多
这个还有枪管材料进步的原因吧,哈奇开斯为了散热,选择了散热片,一直到zb26基本都沿用了这种散热方式,直到布伦才取消了散热片,二十年代如果设计弹链式轻机枪,枪管材料跟不上,会不会搞成哈奇开斯那样的散热片,轻机枪的战术作用也就无法发挥,只能用弹匣
MG08/15的存在就说明根本不是没有人想到,比如达纳公司在1918年就研制了弹链供弹的轻机枪,就是机匣肥大了些。在之前,就有各种各样的试验,但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成熟。科技树从来都不是一棵树,而是一张网。并不是有人脑洞一开想到一个点子就能唰唰唰地往上长。弹链机枪要轻量化,设计、工艺、材料都需要同步改进。再加上一战死人太多各国政府都怕了,除了德国佬猛点科技树外其他国家都幻想祸水东引,所以没有在这方面下大力气。
在这之前的mg08马克沁机枪。也有一款两脚架加抵肩托的。
重量,大小,机动性,可靠性决定了使用弹匣,所以教授才会说是技术问题
真要说毛子那边的话,施卡斯是一个,不过施卡斯是,德棍的航空机枪是和MG17
你说枪炮没mg42?这是啥?
弹盘是没弹簧的吧
不是吧 我记得老美二战那会儿跟日本子岛战 老美一个士兵在紧急关头端起来扫战壕了 当使 那把机枪叫什么来着?
教授都跟你讲了那么多你还听不进去。。说了跟没说一样。。。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突击步枪弹夹后置有什么好处啊(比如国产95)_百度知道
突击步枪弹夹后置有什么好处啊(比如国产95)
以前AK, M系列都是弹夹在前,为什么像国产95的弹夹要后置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弹匣后置只是无托设计的副产品,因此它的好处就是无托枪的好处(优势)。  因为取消枪托,操作的手就放到前面了,扳机前置,弹匣就到了后面。  1、全枪缩短,适合现代机械化的需要,以及建筑内巷战的需要;  2、重心平衡,全枪的重心在两臂之间,靠近身体,易于掌握,必要时可以单手射击;  3、据枪时肩膀在火力延长线上,减少后座的偏转力矩;  4、俯卧射击时,降低火线高度;这一点有人可能不理解,我画一张图大家看看。  比较哪个更利于隐蔽射击。  当然无托枪也存在问题,瞄准基线变短,枪机距离射手面部太近,还有拼刺刀吃亏等。不是不可以解决。
  51,手感好,枪的重心就在握把上,特殊情况下可以很方便地单手持枪射击(一手受伤或房间突入时一手开门一手可以瞄准)而不像81和56那样弹夹装弹后一般战士根本就单手举不起来。
     2,用81打估计要在3后面加两个0(56是很少卡弹的)。不过在同样的前提下,携带方便。
  3,95枪精度比81和56高得多而且因为95弹道比较平,100~200米用标尺1都在10环里、可靠性高。枪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打了这么多子弹,我还没有遇到卡弹的现象。4年里我们部队也只出现过不到3次卡弹(当然,没在非常恶劣的环境试验),中短距离命中率是81和56采用缺口准星方式瞄准的步枪望尘莫及的,短,接触准星就射击”,这点我觉得特好。不存在象81那样平正缺口和准星,实战中快速反应特方便,不错。
     4、概略射击时95可以“大圈套小圈,中短距离不用算弹道,重量轻。
     6、95加瞄准镜后或光点指示镜后你才会真正感慨:科技是第一战斗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因为95式 他的手握炳是在中间的 可以1只手就可以射击了如果弹夹在前面的话 他的平稳性就不是很好了不利用射击
弹夹后置可以节省枪支的长度,适合于无托结构所以一般弹夹后置的都是无托型的
节省枪支的长度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突击步枪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快速换弹夹第一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