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被举爆wwWmovie086中国影院的缘故,那被用的movie086中国影院com是什么进口

&p&谈到好海报,我一定要说CC&/p&&p&Criterion Collection,国内统称为标准收藏,简称CC,是一家专门收集以及修复伟大电影的美国公司&i&(网站上的说明是has been dedicated to gathering the greatest film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i&&/p&&p&每次CC完成对一部影片的修复后,都会发布CC重制的新版海报,这些海报有许多超级好看的&/p&&p&我随便说几个,先拿伯格曼的开头(以下有好多图)&/p&&p&这是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当时的原版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3446& data-rawheight=&5000& src=&https://pic1.zhimg.com/v2-0a0b3fd2767acbab81a3a3e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4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a0b3fd2767acbab81a3a3e0_r.jpg&&&/figure&&br&&br&&p&这是CC修复版的海报,这海报被我挂在了墙上&/p&&figure&&img data-rawwidth=&1640& data-rawheight=&1966& src=&https://pic4.zhimg.com/v2-2c7a0ddc22c38ef6e8c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c7a0ddc22c38ef6e8cb_r.jpg&&&/figure&&br&&br&&br&&p&这是《第七封印》的海报,说实话也挺好看&/p&&figure&&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40& src=&https://pic1.zhimg.com/v2-c272b110d08f5d7e5d255c6d8670b2a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272b110d08f5d7e5d255c6d8670b2ac_r.jpg&&&/figure&&br&&br&&p&这是CC修复版《第七封印》的海报,真的太酷了,这张也被我挂墙上了&/p&&figure&&img data-rawwidth=&1063& data-rawheight=&1500& src=&https://pic1.zhimg.com/v2-8575ddc0db3a7a6319c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575ddc0db3a7a6319cd4_r.jpg&&&/figure&&br&&br&&p&这是当时《犹在镜中》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764& data-rawheight=&1062& src=&https://pic1.zhimg.com/v2-ca857afd0be6c7cb9ac6c9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a857afd0be6c7cb9ac6c9c_r.jpg&&&/figure&&br&&br&&p&这是CC修复版《犹在镜中》的海报,瞬间NB艺术片的气势就出来了&/p&&figure&&img data-rawwidth=&1400& data-rawheight=&2100& src=&https://pic1.zhimg.com/v2-b0ada8d77f282a0d944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0ada8d77f282a0d9448_r.jpg&&&/figure&&br&&br&&p&这是当时《假面》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729& data-rawheight=&1023& src=&https://pic4.zhimg.com/v2-8db3ba3c2ebbaf982defd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db3ba3c2ebbaf982defd3_r.jpg&&&/figure&&br&&br&&p&这是CC修复版《假面》的海报,这才配得上伯格曼第一梯队作品的逼格嘛&/p&&figure&&img data-rawwidth=&1207& data-rawheight=&1500& src=&https://pic1.zhimg.com/v2-21e55b323f575af5728cfb88e109315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1e55b323f575af5728cfb88e1093150_r.jpg&&&/figure&&br&&br&&p&这是日本著名电影大师,“小黑沟”中的沟口健二代表作之一,《山椒大夫》当时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050& src=&https://pic3.zhimg.com/v2-629d3d0601fdd216fd4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29d3d0601fdd216fd4a_r.jpg&&&/figure&&br&&br&&p&这是经过CC修复之后的新版海报,真的太太太好看了&/p&&figure&&img data-rawwidth=&1209& data-rawheight=&1500& src=&https://pic1.zhimg.com/v2-80c52cabe07cc04e1b6aa5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0c52cabe07cc04e1b6aa54_r.jpg&&&/figure&&br&&br&&p&这是黑泽明代表作之一,《罗生门》当时的海报,带有浓重的时代色彩&/p&&figure&&img data-rawwidth=&936& data-rawheight=&1331& src=&https://pic4.zhimg.com/v2-c09be5a887aef8a54960e2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09be5a887aef8a54960e27_r.jpg&&&/figure&&br&&br&&p&这是CC修复版的《罗生门》海报,我个人非常喜欢,所以果断贴上墙&/p&&figure&&img data-rawwidth=&1064& data-rawheight=&1500& src=&https://pic2.zhimg.com/v2-6e7b96931c53cce96e7f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e7b96931c53cce96e7fec_r.jpg&&&/figure&&br&&br&&p&维斯康蒂代表作,获得当年金棕榈奖的《豹》当时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1720& data-rawheight=&2383& src=&https://pic3.zhimg.com/v2-46c48c8bde75e95c462f7f88a7316d7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6c48c8bde75e95c462f7f88a7316d7a_r.jpg&&&/figure&&br&&br&&p&CC修复版《豹》的海报,同样被我挂在墙上了&/p&&figure&&im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1500& src=&https://pic1.zhimg.com/v2-7a1bf56c624fc54208e8b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a1bf56c624fc54208e8bc_r.jpg&&&/figure&&br&&br&&p&特吕弗代表作、新浪潮代表电影之一,《四百击》当时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733& src=&https://pic2.zhimg.com/v2-22b2be8e4f4adf9a5d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2b2be8e4f4adf9a5dfd_r.jpg&&&/figure&&br&&br&&p&CC修复版的《四百击》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100& src=&https://pic2.zhimg.com/v2-d5b3e1c0f499dfdef712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5b3e1c0f499dfdef712d_r.jpg&&&/figure&&br&&br&&p&塔可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当时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800& src=&https://pic1.zhimg.com/v2-16bca6c9e2ea5fe6e66d617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6bca6c9e2ea5fe6e66d6178_r.jpg&&&/figure&&br&&p&CC修复版《伊万的童年》海报,同样被我挂墙上了&/p&&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https://pic4.zhimg.com/v2-5ab226e1c5f9240248bf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ab226e1c5f9240248bfc_r.jpg&&&/figure&&br&&p&费费的代表作之一,获得金棕榈的《甜蜜的生活》当时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379& src=&https://pic1.zhimg.com/v2-967dfa834e1e0df23f98681aef47762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67dfa834e1e0df23f98681aef477620_r.jpg&&&/figure&&br&&p&CC修复版的《甜蜜的生活》海报,被我挂墙上了&/p&&figure&&img data-rawwidth=&1063& data-rawheight=&1500& src=&https://pic3.zhimg.com/v2-6b8d7b66c48fcd7f0bd143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b8d7b66c48fcd7f0bd1432_r.jpg&&&/figure&&br&&br&&p&费费的《浪荡儿》当时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733& src=&https://pic3.zhimg.com/v2-eae1929e70faa86e6bcbcd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ae1929e70faa86e6bcbcd2_r.jpg&&&/figure&&br&&br&&p&CC修复版《浪荡儿》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https://pic2.zhimg.com/v2-92ccb9a24904faa1531d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2ccb9a24904faa1531dd_r.jpg&&&/figure&&br&&br&&p&安东尼奥尼代表作,《奇遇》当时的海报&/p&&figure&&img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800& src=&https://pic2.zhimg.com/v2-e4f41f1ecb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4f41f1ecb2_r.jpg&&&/figure&&br&&br&&p&CC修复版《奇遇》海报,这才配得上安东尼奥尼的逼格嘛(还是安东尼奥尼式无聊2333,我其实很喜欢《奇遇》啦)&/p&&figure&&img data-rawwidth=&1520& data-rawheight=&2145& src=&https://pic2.zhimg.com/v2-efcfcb3dcce2cd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fcfcb3dcce2cd1_r.jpg&&&/figure&&br&&br&&p&最后用我最喜欢的华语导演,杨德昌的两部作品结尾&/p&&p&这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当时在日本的海报,其实说实话也谈不上难看,但总感觉不符合影片基调&/p&&figure&&img data-rawwidth=&1450& data-rawheight=&2048& src=&https://pic4.zhimg.com/v2-c569e84eaadca9a5b33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569e84eaadca9a5b337_r.jpg&&&/figure&&br&&br&&p&这是CC修复版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海报,立刻五十年代的台北风味就出来了&/p&&figure&&img data-rawwidth=&1520& data-rawheight=&2145& src=&https://pic2.zhimg.com/v2-fb29eb5cd77d00d400892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b29eb5cd77d00d4008929_r.jpg&&&/figure&&br&&br&&p&最后是杨德昌生涯代表作,《一一》当时的香港海报,说实话非常一般&/p&&figure&&im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200& src=&https://pic2.zhimg.com/v2-47398afbecbf2600559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7398afbecbf2600559d_r.jpg&&&/figure&&br&&br&&p&这是CC修复版的《一一》海报,也是最经典的一款&/p&&figure&&img data-rawwidth=&1542& data-rawheight=&1904& src=&https://pic1.zhimg.com/v2-24d3edab4f3ef4da01a538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4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4d3edab4f3ef4da01a5388_r.jpg&&&/figure&&br&&p&顺便说一句,CC版的《一一》海报被各种花式致敬,前一阵子的第4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海报还致敬了《一一》2333&/p&&figure&&im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877& src=&https://pic2.zhimg.com/v2-68b2e1dbd814b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8b2e1dbd814b5_r.jpg&&&/figure&
谈到好海报,我一定要说CCCriterion Collection,国内统称为标准收藏,简称CC,是一家专门收集以及修复伟大电影的美国公司(网站上的说明是has been dedicated to gathering the greatest film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每次CC完成对一部影片的修复后,…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45f5a80b028fe4bbe5fe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6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45f5a80b028fe4bbe5feb_r.jpg&&&/figure&&p&在嘎纳电影节《生命之树》首映式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轮到影片的主演和制片人介绍这部影片。毫不奇怪,导演泰伦斯 马立克——正如人们所熟知地那样他拒绝任何公开的会面——没有出席。布拉德 皮特——他监制并主演了这部电影——被问及在这部电影的工作经历时说:“它改变了我过去所做的一切”,他说,“最好的一刻是事前并没有被排练,他们(电影摄制组)没有事前准备什么,我已经试着在那个方向上走得更远”。&/p&&p&《生命之树》即将赢得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大奖。马立克独特的制作电影的方式看起来也使他的其他合作者留下了类似的痕迹。他的摄影指导伊曼纽尔? 切沃? 卢贝斯基 AMC ASC 说,“你在观察像泰伦斯这样的艺术家工作中学到很多东西,” 卢贝斯基说,“对我来说,他是一个非凡的电影导师,甚至更多。”&/p&&p&摄影师罗列着他得以和马立克合作三部电影的好运气。他们第一次是在《新世界 》合作,在完成《生命之树》以后,他们重新在一部还没有命名,明年准备上映的电影项目上走到一起。&/p&&p&《生命之树》是一部在力度和野心上比拼斯坦利 库布里克的经典《2001漫游太空》的电影。马立克把一个美国50年代乡村男孩的诗一般的心灵暗语和超自然的,直言不讳的追问混合在一起,来回应《圣经》中约伯书里面关于对Unjust affliction (圣经中的专业用语,大意为不道德的苦难)的质问。&/p&&p&影片的主要角色是奥布莱恩一家。杰克,他的两个弟弟,母亲和父亲。故事从杰克的父母突然得知19岁的弟弟R.L的死亡开始。这一悲剧导致母亲的质疑:主,这是为什么? 然后低语的疑问带来了一段20分钟长的,令人眩目的宇宙之史,包括星际,火山,恐龙的诞生,以及陨星对地球的撞击。&/p&&p&主要的故事集中在杰克的童年。它像被书页花饰那样被渐渐带入:从杰克的出生开始,到他随着家人一起从自己长大的房子里搬出结束。一连串关于他们兄弟玩耍,打架,探索邻居家的画面,被来至窗口,门厅还有林荫的自然光线照亮。场景尽管不长,但是却富有含义,经常使用跳切手法,引入短小的对话。如液体流动般地稳定器和手持拍摄跟随孩子们穿过房间,庭院或者树丛,或者描绘餐桌上的家庭纠纷。&/p&&p&当杰克的家搬离他童年时代的房子之后,故事回到了成年杰克的生活,作为具有神秘感的尾声。整个故事结束在杰克的母亲对于上帝的那个难忘的回答。&/p&&p&在他们准备拍摄《新世界》的时候,马立克和卢贝斯基曾草拟过一系列,后来演变为被工作人员称之为“信条”的规则。卢贝斯基把遵守那些规则作为他自己工作的支柱。“在我拍摄的所有的电影中,我都遵循这些规则——它们帮助我找到影片的气息和方式”他说,“艺术是由那些约束构成的,如果没有任何(约束),你将疯掉,因为任何可能性都存在。”&/p&&p&他说他以往的电影被如下的规则所支配,诸如只用一只镜头,或者整部电影使用T2.8的光孔。虽然马立克——卢贝斯基信条没有被书面记录下来,但是在通过采访摄影师和几个主要的工作者,他们提供了一些参数。&br&1 在有效的自然光线下拍摄&/p&&p&2不要曝光不足,保持充分的暗部。&/p&&p&3 保持画面(足够的)宽容度&/p&&p&4 寻求最大化的清晰度和良好的颗粒感&/p&&p&5在小光孔和大景深的条件下(依然)寻求景深:在景深中作曲(COMPOSE in DEPTH)&/p&&p&6使用逆光来保证光线的统一性和必要的景深控制&/p&&p&7 控制副光,即便是两个光源来至同一个角度,避免『三明治光线』(Light Sandwiches)&/p&&p&8只在黎明之后或者黄昏之前使用侧光,绝不使用正面光线.&/p&&p&9避免镜头进光。&/p&&p&10避免在画面中出现白色或者其他原色&/p&&p&11 使用短焦距,锐度高的镜头&/p&&p&12除了偏振镜不使用其他滤色镜&/p&&p&13在”如同飓风般运动的目视”镜头中使用稳定器或者手持拍摄.&/p&&p&14用Z字形的运动代替普通的平摇和倾斜。&/p&&p&15不使用变焦距镜头&/p&&p&16在“慌乱”中(偶尔)使用静态的三脚架镜头&/p&&p&17接受对“信条”的异议&/p&&p&卢贝斯基笑道:“实际上,我们的这些规定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如果你使用逆光拍摄,那么你就会让镜头出现光晕,又如你使用大景深,那么由于你必须使用更加高感光度的胶片而增加了颗粒度。所以你必须让所有的决定基于一点:对于现在这个时候,那个更好:颗粒度还是景深。”&/p&&p&“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规则就是不要曝光不足。”他说,“我们需要(真正的)暗部,我们不喜欢如奶油般的画面”摄影师承认在影片中只有一个曝光不足的镜头,在如此自由的拍摄之中,着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成就。&/p&&p&卢贝斯基醉心于自然光的复杂性。“当你让一个站在窗前的时候,你可以得到蓝天和白云的反光,还有从草地上以及房间里面来的太阳反射。你将得到如此多的色彩和不同气质的光线。在同一部电影中你很难在反过头来去(营造)人工光线。就好象你已经倾向于一种基调,人工光线会让(一切)不协调和麻烦。”&/p&&p&卢贝斯基在影片中使用两种灯光型底片:VISION2 500T T 5217.在光线变暗的时候选择高感片。他不使用雷登85滤色镜,以为它会使复杂的光线“趋同化”。他更加倾向于在调光时平衡色彩。&/p&&p&影片使用标准的1.85:1的格式拍摄,4齿孔底片获得最大的分辨率和底颗粒度。卢贝斯基解释道:“尽管变形宽银幕镜头可以获得很多的分辨率,但是我依然使用1.85格式,因为它的最近调焦距离非常近,我们可以非常近地去接近孩子,拍摄他们的脸和脚,手。另外我不希望得到超35的颗粒度。”&/p&&p&尽管《生命之树》是由一个摄影机拍摄的,但是副摄影布朗每天还是准备三台摄影机。稳定器上面有一个ARRICAM LT,另外一台LT放置在称之为EASYRIG的装置上面,还有一台235摄影机用来拍摄运动镜头。所有三台摄影机都装备有无线跟焦器,这样助理可以快速地从一个摄影机切换到另外一个。布朗维持着影片90%的镜头没有在三脚架上拍摄。&/p&&p&卢贝斯基选择ARRI/ZEISS MP镜头和ARRI/ZEISS UP广角镜头。布朗说一般来说会选用14毫米,18毫米,21毫米和27毫米镜头. 这样摄影可以非常接近演员,“经常1 1/2英寸和2英寸之间。”&/p&&p&“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是
” 布朗说,“由于没有标志,我只能猜测掌机下一步会干什么,因为他(掌机)也是根据演员的行动而变化。”我在切沃(卢贝斯基)和Joerg(掌机)的关系之间形成了有趣的东西,即他们引导,我跟随,这样一种类似于舞蹈的样子。(这里是指无线跟焦员跟随着掌机一起运动而形成的特殊的形态)&/p&&p&美术指导Jack Fisk,他从马立克1973年拍摄《Badland》时就在一起合作,提到:“我经常告诉那些准备和泰伦斯工作的人,他什么都不要求,却希望得到所有的,所以最好提前准备。泰伦斯非常谦逊,同时非常富有激情。因为电影对他来说太重要到了,以至于你一定会贡献给马立克的东西比你贡献给其他任何人都多。”&/p&&p&影片的拍摄节奏异乎寻常的快。Widmer 经常一开始使用稳定器拍摄,同时卢贝斯基在一旁控制光孔,然后片盒用尽之后,他们会变换场地,让卢贝斯基使用手持拍摄。“我从来没有在别的片场见过工作人员如此的默契的。”卢贝斯基说,“某个时刻,我们正在拍摄,突然有人尖叫起来,天啦,萤火虫出来啦”因为他曾在六个星期前听说泰伦斯想拍到萤火虫。于是工作人员立刻冲出去拍摄萤火虫。&/p&&p&发现意外之喜是马立克电影方式另外一个组成部分。他的合作者经常随时地去拍摄任何意外或者没有想到的东西。一天早晨,当剧组成员正在为一天的拍摄作准备 的时候,一只蝴蝶飞了过来。卢贝斯基抓过ARRI 235摄影机拍摄到蝴蝶停在女演员的手臂之上。镜头跟着蝴蝶飞行到草地上面,正好一只猫闯入画面。&/p&&p&“通常在一个片场,你等待的比拍摄的多,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拍摄到的比我们等待的还多。”Widmer 说,“有时候我们甚至等不及换胶片,我们只是换了一个摄影机继续拍摄。所有的事情发生得太快了,如果我们不持续快速的方式,孩子们的热情消散地非常快。“&/p&&p&“关键就是变化,经常变化各种事情”他说,马立克会从稳定器到手持拍摄之间来回变换,从18毫米变换到27毫米。从低角度到高角度。把演员放在不同的地方。有时他会在第二天把上一天拍摄的东西重新做一遍,可能使用不同的孩子,或者是不同的方法。&/p&&p&“泰伦准备得非常充分,因为他思考这部电影已经很久了。但是他希望电影看起来是那种“未经准备”的样子。卢贝斯基说,我们并不是去“完成”镜头,而是去找到它们。&/p&&p&Smithwille的早晨是从马立克同工作成员的会晤开始的,阅读索引卡片,那里把他们要寻找的东西打印出来。“它们可能是要拍摄的镜头,他希望捕捉的情感,或者某种角度。卢贝斯基回忆道,有时一个小图片会夹在索引卡片上面,那是他希望给工作人员看的。或者他会和杰克谈论改变房间的颜色。每天早上,他都有信息和大家分享,那样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一天将为什么而努力。&/p&&p&工作人员总在在摄影机后面讨论,试图让镜头看起来是未经过排练的。场景要像是在纪录片中里找到的感觉那样。&/p&&p&他提到马立克会经常引进一些意想不到的元素来使演员和工作人员惊讶。这个技巧被形容为“发射一枚鱼雷”,有时是另外一个演员,有时是一只狗,有时却是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让摄影机操作员跑过场景。这就像从你的脚下突然抽走地毯。这样让你突然遇到什么东西感觉更加自然。比如在父亲和母亲争吵的那一段,马立克让一个孩子进入,这样立即改变了成人的行为方式。“如果什么对泰伦来说有意义,他会在摄影机运动,表演方式或者声音上做出改变。他不想有那种被操作的感觉,而是一种事物被发现而且没有被呈现的样子”我们最后把所有感觉虚假的地方剪辑掉,剪辑师说道,而是让位于调切的手法,这给了影片一种“省略”的感觉。泰伦斯说,如果这是一个10秒钟的镜头,而有5秒钟感觉虚假,那么就把它(指那5秒钟的东西)剪掉,看看会发生什么。很多时候,这种方法并不奏效——一种非常糟糕的剪辑,但是有些时候,它起了作用,于是我们就跟着这种感觉走。&/p&&p&对于卢贝斯基来说,对应于马立克的自然主义要求,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更好的曝光和扩展(底片)宽容度。一部分解决方案来自于他和Fisk的合作。“在我们使用的一间(拍摄用的)餐厅,我们把两扇窗户之间的墙壁置换为另外一个窗户,这样整个墙壁就成为一堵玻璃,而且朝南。”Fisk说,“我们也把一个走廊安装上塑料天花板,这样让光线照亮厨房。”为了避免(称之为)『光的三明治』的效果,Fisk的团队会尽力地“使背景暗下来 ” 为对面的窗户装上窗帘。&/p&&p&托马斯?爱迪生小小的摄影棚,黑玛丽亚,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转盘之上,这样可允许他转动房子使其一直朝着太阳。《生命之树》的工作人员也借鉴了同样的方法,使拍摄可以在三个都朝着太阳光的独立房间里完成。Fisk解释道,“如果我们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们可以在上午拍摄,如果它朝西,那么我们可以在下午拍摄。泰伦把这个方法是用到极致,他一天不同的时间,使用三个房子拍摄来呈现同一间房子的效果“&/p&&p&据剪辑师讲,剪辑团队形容马立克影片在剪辑上的探索就像是“立体派,在同一个场景在不同的角度拍摄,我们把它们(指素材)混合在一起,不考虑连续性,只是关注于感受。”我们在不同的房间中跳跃,但是你并不是真正分得清,因为我们只是接受了(指选择在某一间房间里拍摄的素材)只有Fisk记得住的那些房间。&/p&在日内景中,卢贝斯基总是让演员靠近窗户,他控制光孔,让底片保持良好(的曝光)。他说,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这是非常可怕的。就说说太阳移开了,光线反射进房间(这样的一种情况):你一开始使用T8来拍摄,然后跟随小孩,布拉德走进画面当中,这个时候,在一个完整的镜头中,云层(挡住了阳光)一下子使光孔降到了T1.3.你必须立刻做出判断:这行吗? &p&在一个场景中可以让卢贝斯基保持曝光不变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时刻:画面中R.L在远处门厅里面弹吉他,当时的光线正不停地变化着。&/p&&p&在类似于餐桌上的家庭聚餐场景,挑战来自于(必须)利用(胶片)曝光优势(指良好的宽容度)来拍摄人物。卢贝斯基提到,他不需要反光板来帮助曝光,因为那样“可能会被看出来。”举个例子,在一场晚餐的场景,布拉德比坐在床边的孩子的曝光低2档光孔。你只能使用胶片来完成这样的控制。我必须根据布拉德来曝光,这样靠近窗户的小孩就会曝光过度好几档。&/p&&p&卢贝斯基沉醉于胶片的宽容度,“从屋子里面往外面看,我们有时候在光孔T2的状态下拍摄,你可以看到窗帘的细节,你可以看到外面的草地,你可以看到天空和云层——它可能已经到了T64了,它们已经曝光过度,但是你仍然可以看见它们。”&/p&&p&在日外景,摄影师会经常会变换演员的位置,把他们放置到逆光的位置,以获得光线的连续性上。“我想如果没有光线直射到演员脸上,这样的镜头将可以剪辑到一起。因为它(指演员脸上有直射光线)会告诉你此刻的时间,还有此刻这里是什么样的光线。”他提到,“逆光对于剪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不需要像蝴蝶布一样的东西。如果两个演员都在逆光之下,你甚至可以欺骗观众——没有人可以看出来一个镜头是在夏天拍摄,而另一个却拍摄于冬日。”在杰克的父亲教他如何打斗的场景中,两个人都处于逆光中。物理上不可能在交替剪辑中得以实现。&/p&&p&我们也因为逆光可以提供景深而使用它,而正面光线却很平面化。卢贝斯基说,然而,我们并不是一直使用它,因为这样可能很容易厌倦。&/p&&p&对于外景来说另外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Negative Fill(压制副光,相当于我们平时在拍摄时,在希望增加反差的地方,放置一块黑旗板的方法)”,它一般是一块黑色的平面。它通常是用来消除“三明治光线(指主光线来至两个或多个相对的方向,如同被两块面包夹住肉馅的三明治)”,那种在同一个场景中有两个相似的光源投射到演员脸上的情况,而且它还增加了景深的控制。&/p&&p&卢贝斯基承认在一些夜内景中只用了简单的照明。“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在房间里面放置固定的单光源。他说。一个被装上许多柔光灯管的灯箱被安装在餐桌的上方,用来拍摄所有晚餐的镜头——附加一个真实光源。男孩房间里的夜景是被移动的光源照明,它是一只被卢贝斯基或者Widmer——任何一个没有拍摄的人——手拿着,链接着手控调压器,2000瓦的灯泡。摄影师说,我们并不打算告诉孩子该往哪里去,我希望他们告诉我们往哪里走,这样我们带着光源跟着他们。我相信观众可以分辨出光线在移动“&/p&&p&在一个卧室场景中,是由卢贝斯基或者马立克手持着真正的闪灯拍摄的。在另外一个场景,卢贝斯基给其中一个孩子一个真正的台灯让他在镜头中玩耍。在那个著名的黄昏外景中,杰克在邻居家一带游走,窥视房间内部,对别人家居生活匆匆一瞥。这些镜头是在好几个大约能维持15分钟到20分钟,可以大概分辨出深蓝色天空的夜晚的特殊时刻拍摄的。房间里面(指同一场景中的)光线是由那些链接了调压器的真实灯具照明的。&/p&&p&据卢贝斯基说,马立克最早打算把影片的活人影像部分使用光化学手段人工上色的。但是当样片回来的时候,由于缺乏他们希望得到的足够的细节而放弃了这一打算。“样片冲印得非常好,但是它们捕捉在底片全部的宽容度。比如,我们在肩部损失了细节。我冲印正片很长时间了,我可以判断现在的正片反差太大了。这是因为它们不再是用来翻印正片了,而是用于数字中间片工艺。&/p&&p&卢贝斯基频繁地和EFILM的调光师Steve Scott和他的团队合作,以为他提供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平台,这个平台使他能够保留底片的细节,使之在DCP(Digital Cinema Package )和正片中都可以得到良好地匹配。对比正片和DCP,卢贝斯基说,你甚至可以认为两者是区别轻微的电影形式。(但是对于摄影师来说)DCP太光鲜了,而正片却有更好的黑。&/p&&p&回过头来,卢贝斯基说,如果没有对马立克深度的信任,他不可能在《生命之树》中完成他的工作。他仍然记得导演在很早的时候告诉他要在“灾难——我的词语,不是他的——的边缘工作,在曝光控制,构图的临界点工作。他让我去尝试一切可能的东西。而且他说:“我绝对不会使用使你丢脸或者让你感觉不好的镜头。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剪辑(室),带走任何你想带走的东西。在这样的状况下,我觉得我可以试验任何东西——我可以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拍摄,我可以犯错——我有泰伦斯的支持。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和合作者。”&/p&影片的技术参数 &br&&strong&TECHNICAL SPECIFICATIONS&/strong&&p&1.85:1&/p&&p&35mm&/p&&p&Arricam L Arri 235&/p&&p&Arri/Zeiss Master Primes, Ultra Primes&/p&&p&Kodak Vision2 500T T 5217&/p&&p&Digital Intermediate&/p&
在嘎纳电影节《生命之树》首映式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轮到影片的主演和制片人介绍这部影片。毫不奇怪,导演泰伦斯 马立克——正如人们所熟知地那样他拒绝任何公开的会面——没有出席。布拉德 皮特——他监制并主演了这部电影——被问及在这部电影的工作经历…
&p&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大约十年前我写过一篇长文,专门分析和介绍了一些“匠人导演”,也就是问题中所谓的“类型片二线导演”。时间的关系,有些信息应该更新了,还有很多“新”匠人导演涌现出来,有空我一定把此回答再继续更新!&/p&&p&&b&《 在大师与蠢货之间 ——好莱坞匠人导演录》&/b&&/p&&p&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电影都装进一个瓶子,并在外面贴上标签,一一标明其成分含量,那大师的东西只能是百分之零点几几的一项——虽然它可能是瓶子里最有营养的东西。这个瓶子里肯定还会有很多垃圾成分,我们人体吸收不了的东西;但更多的则是水、糖份,各种各样既可以说不无益处也可以说只是无害的玩意儿——这就是电影的主流,各种愉悦我们眼睛耳朵的大片、“中片”。
&/p&&p&请各位想想,除了扑在大师身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文艺青年,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是谁的电影孕育滋养出来的?是各种“斯基”么?是各种什么“夫”么?不,是银幕上猛烈的爆炸、飞车,是各种漫画英雄和动作英雄,是帅哥美女与令人感动但你永远也碰不到的浪漫场景构成了你的电影骨架。人人知道法式大餐好吃,但事实是,你吃过的麦当劳肯德鸡肯定十倍、百倍于法式大餐。
&/p&&p&电影界的大师不少,当然蠢货更多:古有艾德·伍德拍烂片拍得兴高采烈,今有乌维·鲍尔把游戏糟改成电影不亦乐乎,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烂导演——想想看,谁会在吃了一只臭鸡蛋后想认识一下下这只臭蛋的母鸡?
&/p&&p&而在大师与蠢货之间,就是好莱坞流水线上的工匠们。他们用胶片、镜头、编辑机制造着量产型的梦幻,输送给每个进影院的人。那些大师们,一辈子只要拍个三五部片子(当然也有像托尔斯泰那样高产的),就足够后人顶礼膜拜几百年;他们多半穷毕生之力在一个地方挖掘,或者干脆就是尽量把自己心灵的一角揭开个口子。而匠人导演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题、深度、心灵、风格、自我这样的字眼,他们要做的就是规规矩矩地把一个电影拍热闹拍好看,把有趣的想法变成活动的影像;他们寻找最合理而不是最出色的方式去拍摄;他们需要为电影产业,为那些靠电影吃饭的幕前幕后人员负责。所以这些现代工匠们要大量、快速地生产胶片,而且需要有相对稳定的水准。他们未必没有个人风格,但风格绝对要为影片服务;他们对技术孜孜以求,对剪辑、节奏、特效的技巧追求远大于意象、形式(要知道,今日你在电影里看到的各种技巧,比如慢镜接快镜、360度旋转镜头、快速剪辑,基本都来自这些匠人导演而不是电影大师们);他们要能拍各种类型的片子,科幻、动作、古装、喜剧、恐怖……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很多大师都只擅长某一两种类型)。正因为有了一支庞大的匠人导演队伍,好莱坞才能保持长盛不衰。80年代的动作片风潮、90年代的科幻片热浪,都是匠人导演为好莱坞挣足了美元,让好莱坞电影走向世界。所以匠人导演,未必是种贬义,鲁班、毕升何尝不是匠人?满世界都是大师也许才恐怖呢。
&/p&&p&好莱坞的匠人导演从哪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当然不是。他们中,一类人是从好莱坞体制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人大多是60年代之前出生,从电视剧、电视电影或者学院的电影系、电影片场学到了拍摄电影,他们也许缺乏野心和气魄,但却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为了今日好莱坞的中坚力量。罗伯·雷纳可以算最好的代表人物;另一类少壮派导演则是从B级片、MV、电视广告起的家,他们充分吸收了大众文化的养料,把动漫、电子游戏、摇滚乐、极限运动等等玩意儿抛进大银幕,让电影更快速、更华丽、更炫酷、更年轻、更暴力、更夸张。这些导演是如今青少年的偶像,他们也多少让主流大片带上了个人化的风格。他们的电影往往不乏灵光一闪,但整体上却是松散随意,流于表面化。像以《蜘蛛侠》红起来的山姆·雷米、靠拍《龙争虎斗》(也就是游戏“真人快打”的电影版)和《生化危机》出名的保罗·安德森,还有迈克尔·贝(看看他在《变形金刚》里放了多少广告)都是今日好莱坞的搂钱机器了。还有一类匠人导演,属于外来的和尚,在自己的地盘上(欧洲大陆、英国、澳洲、新西兰)闯出了小小的名头,拍了两部既叫好又卖座的片子,于是被好莱坞招安过来,许以高官厚禄,顺便还指望他们带来点本土粉丝的票房。这些导演在自己家乡感到潜龙困于渊,没钱没人让他们可劲儿造。来到好莱坞,本以为万事皆备于我,没想到成了人家辕上的脚力,好点的如彼得·杰克逊、吉尔莫·德尔·托罗,凭天分凭运气有望修成大师正果,顺便赚到了钱可以接济家乡父老;不济的像沃尔夫冈·彼得森或者雷尼·哈林之流,拍一部让人骂一部,把自己的老本都丢了。
&/p&&p&也许,你会对大部分我们下面提到的这些匠人导演感到陌生,因为多半你看他们的电影不会去关注导演的名字。但如果你要想找到一部看起来舒服轻松,既不费力气又能保证一定品质的电影,那顺着导演去找不失为一种方便的办法。&/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2e89562eff27ec6ee8dd3c3e14819a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2e89562eff27ec6ee8dd3c3e14819a0_r.jpg&&&/figure&&p&&b&托尼o斯科特Tony Scott
代表作:《千年血后》、《壮志凌云》、《复仇》、《最后的童子军》、《红潮风暴》、《狂迷》、《全民公敌》、《间谍游戏》、《怒火救援》、《多米诺》、《时空线索》等
个人经典:《真实罗曼史》&/b&
&/p&&p&托尼o斯科特有个大名鼎鼎的哥哥:雷德利o斯科特,但相比之下,他远没有哥哥那样的天才和气魄。且不说雷德利o斯科特独具魅力的《银翼杀手》,还有风格凌厉的《黑鹰坠落》;就是阴沉恐怖的《异形》也算新派科幻恐怖片的开山之座,而《角斗士》则直接引领了好莱坞史诗大片的新风潮。
&/p&&p&相比之下,托尼o斯科特则是个典型的好莱坞匠人导演,他的几乎所有片子都好看、热闹、情节紧凑、水准接近但不够有风格——这个“style”,有时就是匠人导演与大师之间的一步之遥。托尼不是没有特色,比如他对于滤色镜就有某种偏好:在早期的《壮志凌云》里,他用滤色镜来让天空变得更加纯净湛蓝,到近年的《多米诺》时,那种通过滤色镜加重色彩的手法更运用到了极致。
&/p&&p&托尼o斯科特对影片节奏的把握一流,看他的片子不用担心有冷场之虞。就拿《间谍游戏》来说吧,这个片子无论从故事还是场景来讲都很站不住脚,几乎可以说是荒唐混乱,但托尼就硬是拍得很好看——那种狭小空间里的紧张感和整部电影的速度感让你只有在看完影片之后才会吐出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绝不会在中途按下停止键,把盘退出碟机。和同是动作片大玩家的迈克尔o贝相比,托尼o斯科特讲故事的能力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就说今年的《时空线索》,影片本来故事性很弱,很容易就拍得七零八落,托尼则一直把一个并不高明的悬念维持得很好。看看另一部类似题材的好莱坞电影《惊魂下一秒》,你就能感到导演掌控力的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p&&p&托尼o斯科特早期的作品《千年血后》(The
Hunger)其实是部相当有邪典电影倾向的风格之作。这部吸血鬼电影用光对比强烈,叙事缓慢平实,带着一种超现实的气息。虽然有点不知所云(后来他和哥哥合作了同名的电视系列剧,基本都是具有强烈表现主义象征主义风格的诡异故事),也算独具魅力。《真实罗曼史》则是托尼o斯科特最出色的作品。由于剧本是昆汀o塔伦蒂诺写的,影片好像是《邦尼与克莱德》、《天生杀人狂》、《我心狂野》、《低俗小说》、《落水狗》等影片的混合体,充满了肆无忌惮的狂野、灵光闪现的黑色幽默还有长篇大论加上满嘴粗口的戏谑讽刺。托尼这种导演,对剧本的依赖比较大,必须有好本子才能发挥其导演能力。&/p&&p&&b&R.I.P.&/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3edddfece56a9638f35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3edddfece56a9638f35c_r.jpg&&&/figure&&p&&b&山姆o雷米Sam Raimi
代表作:《鬼玩人》三部曲、《黑侠》、《简单计划》、《惊魂眼》、《蜘蛛侠1-3》
个人经典:《鬼玩人》、《简单计划》、《蜘蛛侠2》&/b&
&/p&&p&《蜘蛛侠》系列让山姆o雷米一朝成名,但很难说是不是同时也毁了这个很有天分的导演。他和彼得o杰克逊有点类似,也是从B级片、低成本恐怖片起家的鬼才导演。他早期的代表作《鬼玩人》系列结合了情色、恐怖、搞笑等多种风格,无论是情节创意、氛围的营造还是特效的设计都相当出色,极富个性。而《简单计划》则是个几乎可以媲美《冰雪暴》的独立制片电影,影片平静中蕴含着荒诞,不动声色地把人性的阴暗面嘲讽个底掉,其黑色风格完全不输于科恩兄弟。但2000年之后,山姆完全陷于了彼得o帕克的蜘蛛网中,确切的说,他是被上亿美元的投资砸昏了。除了在《蜘蛛侠2》里偷偷玩了点B级片的小幽默小桥段,山姆o雷米已经从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手工业者变成了流水线上的高级蓝领。不知帕克在正常生活与超人之间的挣扎是否有山姆的个人感受在里面——拍大片还是玩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永远是一个问题。&/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eba7c8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eba7c8d_r.jpg&&&/figure&&p&&b&乔尔o舒马赫Joel Schumacher
代表作:《狂野少年族》、《怒火街头》、《终极证人》、《永远的蝙蝠侠》、《杀戮时刻》、《蝙蝠侠与罗宾》、《8毫米》、《老虎营》、《狙击电话亭》、《歌剧魅影》
个人经典:《杀戮时刻》、《老虎营》&/b&
&/p&&p&乔尔o舒马赫非是一般匠人导演所能比,他拍过的影片风格各异题材多样,颇有不俗之处,但不知为什么作为导演却总被人忽略。《狂野少年族》是一部风格狂放的青春片+吸血鬼电影,带有80年代电影那种特有的不羁和茫然,甚至能看出《无因的反叛》和《美国风情画》的影子;《怒火街头》则充满了山姆o帕金法的《稻草狗》那种压抑和暴力情绪;在《终极证人》里舒马赫表现得完全像个合格的惊悚片导演,但到了《杀戮时刻》又变得内敛而反思;《8毫米》阴沉压抑,整个故事犹如暴雨前夕般充满黑色的憋闷气息;《老虎营》则是从平淡的现实生活中去表现军旅,完全把战争的热闹扔到了一边;《狙击电话亭》则节奏紧凑,整个影片犹如一部舞台剧,人物在电话亭边上场下场,以一个小小的电话把对时代的讽刺与个人救赎都轻松表现出来,极见导演功力;《歌剧院魅影》又一下变成了华丽唯美的风格,把故事性放到一边,专以形式取胜。乔尔o舒马赫的惊悚片里往往带有反思的意味和社会性主题,篇幅比一般导演拍的要长很多——《怒火街头》113分钟、《终极证人》119分钟、《8毫米》123分钟、《歌剧魅影》143分钟、《杀戮时刻》长达149分钟!真算是惊悚片导演中的另类了。
&/p&&p&这种风格大概源自他的同性恋者身份,他对男性身体的迷恋从《狂野少年族》、《蝙蝠侠与罗宾》和《老虎营》中都能很明确的感受到,《蝙蝠侠与罗宾》甚至被认为是一部“完全描写男同性恋”的影片。所以他的两部蝙蝠侠远不如蒂姆o伯顿的那么有型。作为一个好莱坞导演,乔尔o舒马赫似乎总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上:他不是能拍出票房大鳄的人选,但放到那些专走艺术或独立电影道路的人中间又显得不够份量。这大概是匠人导演的一种悲哀吧。&/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136dfa43a06ebbe3d0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136dfa43a06ebbe3d0a_r.jpg&&&/figure&&p&&b&罗伯特o赞米基斯Robert Zemeckis
代表作:《尔虞我诈》、《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回到未来》三部曲、《阿甘正传》、《超时空接触》、《荒岛余生》、《极地特快》
个人经典:《回到未来》三部曲、《阿甘正传》&/b&
&/p&&p&罗伯特o赞米基斯算是斯皮尔伯格一手培养出来的导演,他的大部分片子都由斯皮尔伯格作制片——他当年的打扮都有几分像斯皮尔伯格,尤其那一副大蛤蟆镜。也许有人会不同意我把赞米基斯也列为匠人导演,因为他的《阿甘正传》拿到了6项奥斯卡大奖,并列进了美国电影协会新的百部最优秀影片的名单。《阿甘正传》确实是一部相当出色的电影,但就赞米基斯来说,他和大师似乎还有点距离。早期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回到未来》三部曲很有趣,很有创造力,但他对科幻题材的喜爱,对特效的热衷,还有影片中童心的体现,以及那种抖机灵的幽默感,总脱不开恩师斯皮尔伯格的影子。包括《超时空接触》也是如此。像《荒岛余生》这个片子,很有些想法,但整个电影的前90%都在近乎自然主义地描述汤姆o汉克斯在荒岛的生活,只在结尾轻轻点题,终归不过是加入了反思调料的励志片。当然,我们希望《阿甘正传》不是赞米基斯的终极之作,也觉得他有潜质不仅仅当生产线上的一名装配工。&/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ba03edb9e83ac94a757bcb2c116781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ba03edb9e83ac94a757bcb2c1167814_r.jpg&&&/figure&&p&&b&沃尔夫冈o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
代表作:《从海底出击》、《永不完结的故事》、《火线狙击》、《恐怖地带》、《空间一号》、《完美风暴》、《特洛伊》、《海神号》
个人经典:《从海底出击》、《永不完结的故事》&/b&
&/p&&p&当年在德国老家,沃尔夫冈以《从海底出击》赢得了广泛赞誉。这部影片完全不同于一般战争片,几乎没有好莱坞电影,例如《U571》或者《猎杀红色十月号》那样热闹火爆的场面,更多的都是表现在潜艇这个狭小空间里,士兵面临的恐惧、矛盾和无助。整个电影充满了德国人的那种精确、克制、冷静风格。影片的uncut版居然长达近5小时,堪称鸿篇巨制!《永不完结的故事》则充满了童趣与奇幻味道,虽然特效略显粗糙,但想象力十分出色。沃尔夫冈刚到好莱坞时还算有些操守,跟伊斯特伍德合作的《火线狙击》叫好又叫座。但接下去简直是一部比一部烂。《空军一号》已经是漏洞百出了,《特洛伊》则完全把史诗风范搞成了婚外情风波,原作那种古典的悲剧美感荡然无存。《海神号》几乎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乏味的故事、缺乏高潮的情节、捉襟见肘的特效……
&/p&&p&这么多年,沃尔夫冈一直就在表现狭小空间的故事里转悠,无怪有人愤愤地表示,他还是回老家拍潜艇片去更好。曾经传说他想把科幻大作《安德的游戏》搬上银幕,他对阔大题材的把握总是那样松散混乱,说不定会糟蹋掉这个好题材呢——幸好后来这个改编没有落到他手里。&/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fbda8f49ec071f1610c2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fbda8f49ec071f1610c20_r.jpg&&&/figure&&p&&b&保罗o安德森Paul W.S. Anderson
代表作:《疯狂追缉令》、《龙争虎斗1、2》、《兵人》、《生化危机》系列、《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个人经典:《龙争虎斗》&/b&
&/p&&p&身高1.91米,1965年出生于英国的保罗o安德森是典型的新玩家一代,是电子游戏、动漫、科幻的死忠份子,他拍的片子不外就是这些题材。就像游戏不需要一个非常严谨非常生动的故事一样,保罗o安德森的电影基本就是打街机的节奏:开枪、跑步、等待大boss出场、大乱斗、KO大头目——除开《兵人》,那个片子莫明其妙地节奏缓慢沉闷,简直会让喜欢看动作科幻片的人发狂。《生化危机》之类影片是典型的无脑电影,你需要做的就是摆出酷酷的造型,营造点特别的氛围,再来上一堆怪物,然后把美女放进陷阱。当然,对比不是保罗导演的《生化危机2》,你会发现他确实还有点感觉,《生2》完全是个没风格没特点的破片子,而《生化危机》里水箱中睁开眼的死人、能将人切成小块的激光栅栏、结尾僵尸遍布的浣熊镇,还真有点游戏里的味道。保罗的《死亡飞车》仍然是游戏改编之作,看这种导演的电影,就像玩个不算一流的格斗游戏,你只需猛按手柄,让人物乱舞起来就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eef36787ef4bcb95d7cd5ddc3324f3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eef36787ef4bcb95d7cd5ddc3324f37_r.jpg&&&/figure&&p&&b&雷尼o哈林Renny Harlin
代表作:《虎胆龙威2》、《绝岭雄风》、《割喉岛》、《长吻晚安》、《极速竞赛》、《驱魔人前传》、《魔鬼契约》
个人经典:《虎胆龙威2》、《长吻晚安》&/b&
&/p&&p&来自芬兰的导演雷尼o哈林一直很背。开始,他来到好莱坞,拍《猛鬼街4》,然后就接到了《虎胆龙威2》,一时风光,俨然成为了好莱坞的主流动作片导演。但很快,他的一系列作品就成了笑柄:《绝岭雄风》比不过前后不远的《垂直极限》;《割喉岛》则赶上了海盗片不受待见的时代(放在《加勒比海盗》如此风光的现在显然会好多了);《长吻晚安》有动作有故事有人物,可惜塞缪尔o杰克逊和吉娜o戴维斯的组合实在不能讨好观众;《极速竞赛》则和史泰龙衰到了一起……到了这两年的《驱魔人前传》、《魔鬼契约》已经烂到不值一提的地步,后者显然是想搭如今魔幻题材的快车,但还不如《幽灵骑士》看起来过瘾。当年也算一号人物的雷尼o哈林是不是已经找不到调门了呢?等他下一部片子出来再说吧。&/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5c92bf12ed176e45b2faecb16e8786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5c92bf12ed176e45b2faecb16e8786b_r.jpg&&&/figure&&p&&b&理查德o唐纳Richard Donner&/b&&/p&&p&&b&代表作:《凶兆》、《致命武器1-3》、《鹰狼传奇》、《赌侠马华力》、《超人》、《七宝奇谋》、《阴谋理论》、《时间线》、《16街区》
个人经典:《凶兆》、《鹰狼传奇》&/b&
&/p&&p&理查德o唐纳是个从TV起家的电影导演,当年拍了无数电视剧,包括著名的《阴阳魔界》(The
Twilight Zone)。1976年他导的《凶兆》(The
Omen)被看作是恐怖片的经典之作,几乎可与《大法师》相媲美,影片中几段死亡的安排和摄影都充满冲击力,散发着邪恶的恐怖力量。而他的《致命武器》系列是硬派动作片迷的最爱,这个动作片系列既没有花哨的打斗,也没有耀眼的爆炸和如雨的子弹,靠的是两位男主角的幽默对话和干脆利落的枪战风格。而《鹰狼传奇》则令成一路,影片缥缈唯美,把这一传奇爱情故事描绘得玄妙动人而且毫不煽情,想必很多人都对这部曾在国内电视台放映过的片子印象深刻。到了《赌侠马华力》,我们又看到了理查德o唐纳搞笑的功力,这部梅尔o吉布森与朱迪o福斯特合演的片子到处都是充满智慧的小幽默、小悬念,西部片与幽默搞笑的结合也很有新意。也许真是人老不讲筋骨为能,从《阴谋理论》开始,理查德就有点走上了歪路,他的御用吉布森在影片力碎碎念得让人发狂。《时间线》更是让人感觉导演失去控制,整个故事线显得拖沓甚至前后不搭调。幸好《16街区》里他又回到了《致命武器》那种硬派动作片路子上来,这片子虽然气派不大,但很流畅自然,算是一级品工艺了。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3ee8fcc3b6eacc68bf0b1_b.jpg& data-rawwidth=&445&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3ee8fcc3b6eacc68bf0b1_r.jpg&&&/figure&&p&&b&加利o马歇尔Garry Marshall&/b&&/p&&p&&b&代表作:《冤家对头》、《小迷糊表错情》、《漂亮女人》、《落跑新娘》、《公主日记1、2》、《抚养海伦》
个人经典:《漂亮女人》
&/b&&/p&&p&作为流水线工人的匠人导演,除了玩动作片的一伙之外,最大的族群就是专攻爱情片的。加利o马歇尔可算是此中高手。当年称霸影坛一姐位置多年的朱丽娅o罗伯茨,就是凭他的一部《漂亮女人》一炮而红,并在后来的《落跑新娘》中进一步奠定了位置。而后来的《公主日记》则让安妮o哈瑟维也走上了星光大道。加利o马歇尔的拿手本事是安排剧中男女从开始的冤家对头到最后鱼水和谐、鸾凤齐鸣,比如《小迷糊表错情》里的戈迪o霍恩和柯特o拉塞尔,《漂亮女人》与《落跑新娘》里的朱丽娅o罗伯茨和理查o基尔。这个爱拍浪漫爱情片的老头集合了简o方达、菲丽西蒂o哈夫曼和林赛o罗翰三代女星,拍了部《乔治亚法则》,水准soso,反响平平。也许,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9d9b200e0d725d7622ce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9d9b200e0d725d7622ce_r.jpg&&&/figure&&p&&b&罗伯o雷纳Rob Reiner&/b&&/p&&p&&b&代表作:《这里是“脊椎穿刺”》、《犯贱情人》、《与我同行》、《公主新娘》、《当哈利遇见莎莉》、《危情十日》、《好人寥寥》、《美国总统》、《密西西比谋杀案》、《亚历克斯与艾玛》、《流言蜚语》
个人经典:《这里是“脊椎穿刺”》、《公主新娘》&/b&
&/p&&p&罗伯o雷纳是从电影片场出来的导演,演员出身,给其它导演打过下手,干过几乎所有的电影行当:演员、编剧、作曲、制片、导演……罗伯o雷纳几乎没有让你看不下去的片子。他的电影都是故事清晰、人物个性鲜明、对白生动有趣、用光明亮,好比超市里排列整齐,看起来很光鲜亮丽、清香四溢的水果,给人一种十分舒服养眼的感觉。用句形容杜甫或者薛宝钗的词叫“温柔淳厚”。
&/p&&p&像《犯贱情人》里那种青涩可爱的初恋故事,《当哈利遇见莎莉》里梅格o瑞恩吃饭时假装高潮的幽默桥段(顺便说一句,那位梅格旁边想要她点的东西的大妈就是罗伯o雷纳的老娘),《美国总统》中道格拉斯与安妮特o贝宁共舞的温情时刻,《亚历克斯与艾玛》中小说与现实交叉的有趣手法,《流言蜚语》里荒唐热闹的人物关系,都是罗伯o雷纳流水线上的产品标志。
&/p&&p&当然,他也能拍像《好人寥寥》那样故事紧凑生动的剧情片,或者《危情十日》、《密西西比谋杀案》这样涉及罪案的惊悚类型,但总的看来,罗伯o雷纳拍的片子就像他的长相:圆头大脑、心宽体胖,让人觉得软软的温温的,缺乏点劲头。就像冰淇淋一样,好看好吃,但入口即化,没机会让你细嚼慢品。所以还是入不了大师的殿堂。
&/p&&p&他惟一特殊点的作品是可称处女作的《这里是“脊椎穿刺”》,以伪纪录片的形式,借一支不存在的摇滚乐队嘲讽娱乐圈世情,有种“假做真时真亦假”的味道,可算是极有创意的天才之作。还有就是被奉为奇幻电影经典的《公主新娘》,这个片子可以看作是他的巅峰之作,一部完美诠释了传说故事的当代童话。全片都笼罩在梦幻般的美感之下,还有有趣的故事、奇妙的关卡迷题、可爱的巨人与巫师、精彩的斗剑场面、令人印象深刻的对白……虽然新世纪以来奇幻电影风起云涌,但很少有片子能有这样的像古人在火堆边讲故事的气氛和浪漫的古典情怀。可惜,后来罗伯o雷纳越来越沉浸在一种小情小调里,既失去了当年的纯真唯美,又不够成熟大气。 &/p&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大约十年前我写过一篇长文,专门分析和介绍了一些“匠人导演”,也就是问题中所谓的“类型片二线导演”。时间的关系,有些信息应该更新了,还有很多“新”匠人导演涌现出来,有空我一定把此回答再继续更新!《 在大师与蠢货之间 ——好…
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一直没有时间回答。丹麦电影或者说北欧电影虽然水平很高,但在国内绝对算是相当小众的领域。作为一个在丹麦学习电影,并且研究方向也是斯堪的纳维亚电影的学生,不知哪里来的使命感,想把这些年来丹麦的佳片推荐给大家。&br&&br&在电影刚诞生的时期,丹麦的电影走在欧洲的前列,是当时世界电影的中心之一。其中默片时期的卡尔·西奥多·德莱叶是当时丹麦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圣女贞德蒙难记》和《复仇之日》是电影史上的经典,德莱叶的电影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影人,包括英格玛伯格曼、安哲罗普洛斯、冯提尔和布列松。&br&&br&但是考虑到大部分观众的审美喜好,我并不会在这里推荐这些晦涩的老电影,我想尽量分享一些更易接受的、更能反映丹麦风土人情的电影。&br&&br&一.Dogma兄弟&br&&br&《狩猎》&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f1c7dccfbf_b.jp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figure&托马斯·温特伯格的《狩猎》应该是国内知名度最高、评价最好的丹麦电影,在豆瓣上接近十万的用户为这部电影打出了9分的高分,这很能说明问题。&br&&br&电影的主角被儿童的谎言诬陷为恋童癖,于是他的生活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改变。这部反映人性之恶的电影极度虐心、压抑、令人绝望,但层层推进的情节、精心铺设的悬念、流畅的节奏、北欧电影特有的冷峻和“拔叔”米科尔森的精湛演技又让人欲罢不能,一口气看完全片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br&&br&《狩猎》确是丹麦电影近年来的最佳作品,在当年金棕榈的评选中,它惜败于哈内克的《爱》,至少我是很不服的。&br&&br&《家宴》&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1a68aee31ac74b73ec24c_b.jpg& data-rawwidth=&412&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2&&&/figure&早在十几年前,温特伯格就曾经无比接近戛纳金棕榈,年仅29岁的温特伯格就凭借电影《家宴》拿到了1998年戛纳的评委会特别奖。这是一部揭穿家庭伤疤的伦理剧,剧情上很像加强版的《雷雨》。&br&&br&《家宴》是历史上第一部Dogma电影,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Dogma电影(Dogma95是产生于丹麦的一场电影革命,它主张电影回归本源,规定Dogma电影必须用手持DV拍摄、实景拍摄、自然光源、无配乐无特效……)&br&&br&初看《家宴》,可能会被它Dogma粗粝的质感和家庭DV式的画面吓走,但坚持看完就会发现这绝对是一部不输给《狩猎》的影片:完美的剧本、伶俐的剪辑,同样的绝望与虐心,但《家宴》的表达方式更直接,戏剧冲突也更激烈,将一个丹麦富人家庭的丑恶历史表现的淋漓精致。&br&&br&《女性瘾者》&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aef6b63bdad022e7e56cc44d03bf09f_b.jpg& data-rawwidth=&441&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aef6b63bdad022e7e56cc44d03bf09f_r.jpg&&&/figure&既然提到了Dogma95,就不能不提拉斯·冯·提尔,他和温特伯格是丹麦电影学院的校友,他们共同创造了Dogma95电影革命。冯提尔拍了历史上第二部Dogma电影《白痴》,但我觉得并不值得推荐,影片中的真实群交镜头也饱受争议,但这就是冯提尔的风格。&br&&br&他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电影应该是《女性瘾者》,虽说这远远不是冯提尔最好的作品,但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的风格。上图是《女性瘾者》的海报,尺度很大,电影上映之前,这一系列的海报贴满了哥本哈根街头,可见丹麦社会的开放。&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afaeb94ea9a3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afaeb94ea9a3_r.jpg&&&/figure&图:哥本哈根腓特烈斯贝地铁站的《女性瘾者》广告。&br&&br&《破浪》&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a6e9db9e877cd44f3f2484_b.jpg& data-rawwidth=&421&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a6e9db9e877cd44f3f2484_r.jpg&&&/figure&冯提尔和温特伯格一样,年少成名,刚从丹麦电影学院毕业的他就凭借着自己的“欧洲三部曲”(《犯罪元素》、《瘟疫》、《欧罗巴》)先后获得了戛纳的技术大奖和评委会特别奖,第一次在戛纳获奖,他也只有29岁。&br&&br&《破浪》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拉斯冯提尔的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爱情中不能承受之痛”的故事。这部电影发生在Dogma95宣言发表后的一年,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dogma影片,但已经展露出部分Dogma的特点。电影压抑的情节是对观影人承受能力的极大考验,电影对人性、宗教、道德、爱情进行了讨论。&br&&br&作为曾经的戛纳评审,姜文同样很关注冯提尔的作品,相较于《黑暗中的舞者》和《狗镇》,姜文也最喜欢这部《破浪》,他说:“我非常喜欢冯提尔的《破浪》,朴素,干净,很棒的片子。”&br&&br&《黑暗中的舞者》&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9fd85d185969ddc_b.jpg& data-rawwidth=&412&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2&&&/figure&《黑暗中的舞者》是冯提尔“金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这也是他告别Dogma前的最后一部作品。&br&&br&这是一部现象级的歌舞片,作为非专业演员,冰岛女歌手比约克的表演令人惊艳,她凭借此片获得了戛纳影后,冯提尔则拿到了金棕榈。&br&&br&电影讲述了一位捷克移民母亲与疾病和命运抗争的故事。在比约克天籁般的歌声中,电影以极其残酷的方式收尾,是非常震撼的观影体验。此片之后,冯提尔又拍摄了《狗镇》在内的“美国三部曲”,因其故事背景和演职人员都不再与丹麦或北欧相关,故不做推荐。&br&&br&拉斯冯提尔应该算是当今北欧电影界最具代表性的导演,我一直觉得如果不是过于特立独行,他会取得更高的成就和地位。我私下里几次与冯提尔交流,也算是他的邻居(他的电影制作公司与我曾经的家在同一个小镇,我经常去玩),有时间的话,很想单独写一篇关于冯提尔的故事。&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6b967ea7840cffbc5f4be6da14f8413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18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6b967ea7840cffbc5f4be6da14f8413_r.jpg&&&/figure& 图:一只阿柴在哥本哈根大学主楼偶遇冯提尔。&br&&br&&br&二. 奥斯卡与戛纳&br&&br&《更好的世界》&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cdfd868db9ee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figure& 丹麦电影《更好的世界》获得了201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电影乍看起来很像《通天塔》,影片的两条故事线分别讲述了苏丹难民营的暴力与死亡和发生在丹麦的校园霸凌,探讨了暴力、复仇与宽容。&br&&br&很难想象这部男性视角的电影出自一位女导演之手,导演苏珊娜·比尔是丹麦最著名的女导演,也是温特伯格和冯提尔的同学。作为Dogma的参与者,苏珊娜·比尔的作品也深受这场电影革命的影响,这部《更好的世界》也主要由手持设备拍摄。&br&&br&不同于世人对女导演的印象,苏珊娜·比尔的电影风格与细腻无关。她特别擅长塑造坚毅的男性角色,电影充满了力量,这可能也是北欧社会男女平等、女性独立的体现。&br&&br&《巴贝特之宴》&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797fecaf0fb_b.jpg&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figure&《更好的世界》并非丹麦电影第一次问鼎奥斯卡,早在30年前,电影《巴贝特之宴》就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电影讲述了一位法国名厨为避难来到了与世隔绝的丹麦北部小镇,为报答村民的帮助,避难女子决定用一桌法国大餐作为回报。&br&&br&这是一部关于美食,关于宗教,关于感恩的电影,用精致的美食与人的心灵对应,让人想到了《饮食男女》,平淡中充满了人文关怀。&br&&br&《征服者贝莱》&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09ecc9d8996_b.jpg& data-rawwidth=&417&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7&&&/figure&《巴贝特之宴》获得奥斯卡奖之后的一年,另一部丹麦电影蝉联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比利·奥古斯特的作品《征服者贝莱》包揽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金棕榈,这种情况在电影史上是非常少见的(我印象中只有《铁皮鼓》做到过)。这也是丹麦电影历史上第一次获得金棕榈大奖。&br&&br&《征服者贝莱》是部儿童电影,故事发生在19世纪,通过随父亲由瑞典来到丹麦讨生活的男孩贝莱的视角,讲述了北欧农奴时期卑微的父爱。这部史诗般的电影,让人们看到历史上那个与现在完全不一样的北欧。&br&&br&导演奥古斯特年轻时在瑞典学习摄影,深受伯格曼的影响,后来他回到丹麦电影学院系统学习电影,他被视为北欧影坛伯格曼的接班人。丹麦导演德莱叶影响了伯格曼的电影风格,而伯格曼又成为了奥古斯特的电影导师,丹麦与瑞典的电影就是这样相互影响,让北欧电影一直成为欧洲电影中有特点、有风格的一支。&br&&br&《善意的背叛》&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afbf3ec610a9_b.jp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afbf3ec610a9_r.jpg&&&/figure&《善意的谎言》是比利·奥古斯特与伯格曼的一次合作,伯格曼编剧,奥古斯特导演。电影讲述了伯格曼父母真实的婚姻故事,奥古斯特的妻子在影片中饰演了女主角,也就是伯格曼的母亲。&br&&br&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节奏缓慢,故事也很平淡,所以如果不是抱着“了解伯格曼的身世”的动机,很难坚持到影片结束。&br&&br&《善意的谎言》获得了1992年的金棕榈,奥古斯特也成为了继科波拉之后,第二位两次获得金棕榈的导演(在这之后,今村昌平、库斯图里卡、哈内克、达内兄弟和今年的洛奇也达成这一成就)。&br&&br&&br&&br&三 . 没经历过战争的国家拍出的战争片&br&&br&《地雷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74a9f15e3cee423f80746_b.jpg&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今年有一部丹麦电影特别让我惊艳,这部名叫《地雷区》的丹麦的电影是近些年来最好的二战题材电影之一。影片讲述了二战战败后,德国战俘被强制要求徒手拆除他们埋在丹麦沿海地区的150万颗地雷的故事。&br&&br&电影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去描写战争的残酷,用触目惊心的画面去表达反战的主题。众所周知,丹麦近现代史上几乎没有遭受过战争的侵袭,逃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丹麦居然能拍出这样深刻的战争电影,实属不易。&br&&br&《开战日》&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b36b0416e_b.jpg&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开战日》是一部可以和《地雷区》放在一起观看的电影。这部电影完整地讲述了二战中德国与丹麦战争的全过程,虽然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一天,确切的说是四个小时。&br&&br&电影记录了二战中几乎没有抵抗就投降的丹麦军队的故事:没有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也没有血流成河的伤亡,丹麦部队骑着自行车与德国的坦克对抗,军官珍惜每一位士兵的生命,影片把小国在战争中的无力感表现的很好,也把战争中的个人感受刻画的十分到位。&br&&br&虽然几乎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丹麦却拍出了《开战日》和《地雷区》这种非常值得一看的战争电影。&br&&br&&br&&br&四. 北欧也有温情电影&br&&br&《老男孩》&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3d9cc0fc9deb8b0e321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3d9cc0fc9deb8b0e321_r.jpg&&&/figure&可能与民族性格有关,提到北欧电影,我们用到最多的形容词一定是压抑、冷峻、绝望……但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北欧喜剧电影进入国际视野,比如最近在国内特别火的瑞典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就拍出了北欧的温情。&br&&br&丹麦电影《老男孩》也是这样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情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支丹麦老年足球队一路驾车北上到瑞典参加一场足球比赛的故事。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轻松、有趣、充满感动的北欧电影。这部治愈的公路电影非常适合在周末的午后观看,一定会有感动到你的点。&br&&br&《婚礼之后》&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39adfd34466ee5cdadd87b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39adfd34466ee5cdadd87b_r.jpg&&&/figure&《婚礼之后》是苏珊娜·比尔的另一部作品,这又是一部温情的丹麦电影。这部家庭片的情节我不想描述,就是一个老套的甚至有些狗血的故事,但演员细腻的演技确实也收割了一波观众的同情心,让人感叹原来北欧电影也是会煽情的。&br&&br&这又是麦斯·米科尔森主演的作品,米科尔森应该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丹麦演员,因为饰演了美剧《汉尼拔》中的汉尼拔而被中国观众熟知,并被亲切的称为拔叔。但其实除了《汉尼拔》,米科尔森早期还有很多国内电影代表作。&br&&br&据说,生活中的拔叔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大叔。我的一位阿柴朋友在哥本哈根的一家餐馆偶遇米科尔森,为了迁就那只身材娇小的阿柴,拔叔很自然地选择蹲下与她合照。&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f72e34e6f2a15ca5d325ea3bbd2da12_b.jpg& data-rawwidth=&1238& data-rawheight=&11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f72e34e6f2a15ca5d325ea3bbd2da12_r.jpg&&&/figure&&br&&br&&br&五. 丹麦电影与中国&br&&br&丹麦电影与中国有何交集?虽然国内院线从来没有上映过任何一部丹麦电影,主流媒体也很少有对丹麦电影的报道。但丹麦人却对中国和中国电影很感兴趣,下图是2007年丹麦NAT国际电影节(CPH:PIX的前身)向刘德华致敬的主题。2005年,这个丹麦最重要的电影节还曾向张曼玉致敬。时至今日,CPH:PIX和CPH:DOX这两个哥本哈根的电影节还经常会有来自中国的电影和纪录片上映。&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233bdcd3af5f2aadd3f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233bdcd3af5f2aadd3fb_r.jpg&&&/figure&&br&《中国先生》&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3c6cb9d7cade3fed80f13_b.jp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3c6cb9d7cade3fed80f13_r.jpg&&&/figure&《中国先生》是丹麦与中国合拍的一部电影,邬君梅在影片中担任女主角。 影片讲述了中国移民为留在丹麦与一位丹麦中年男人假结婚的故事。故事很简单,也很有现实意义,故事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方文化碰撞,故事外算是中国电影与丹麦电影的一次交流。&br&&br&&br&《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fee3ad1f81ca9715882be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fee3ad1f81ca9715882be_r.jpg&&&/figure&《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是一部丹麦DR电视台拍摄的四集纪录片。推荐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原因是这部纪录片的视角很好,也很有现实意义。&br&&br&影片分别选择一间哥本哈根的中学和一间哈尔滨的中学作为样本,对两国学生进行阅读、英文、数学和创意四个科目的测试和成绩比较,从而对比两国的教育方式。虽然这种比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确实是一种有趣的尝试。&br&&br&&br&&br&电影就先推荐到这里,以后有空会继续更新。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因为看一个国家的电影,是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的最直接方式, 每次去新的国家旅行前我都会看很多关于这个国家的电影。 所以, 如果有“有哪些优秀的瑞典电影值得推荐”、“优秀的冰岛电影值得推荐”、“爱沙尼亚电影值得推荐”......这种问题,可以邀请我。
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一直没有时间回答。丹麦电影或者说北欧电影虽然水平很高,但在国内绝对算是相当小众的领域。作为一个在丹麦学习电影,并且研究方向也是斯堪的纳维亚电影的学生,不知哪里来的使命感,想把这些年来丹麦的佳片推荐给大家。 在电影刚诞生…
网上很多对《搏击俱乐部》的推荐都是在讲这部电影是个很好的精分片,但是其实这样的推荐是会有一些误导的&br&首先这部电影的重点并不是精分,或者也能说不是追求自由&br&我记得当时在课上讨论这个电影的时候 有个同学说他不喜欢这电影是因为这个故事在最后的5分钟否定了之前建立的一切&br&如果说电影的前100分钟讲的是主角建立追求自由的邪教,那么最后20分钟就是讲主角自己怎么亲手把这个邪教给灭了&br&电影结尾情节上的反转也只是为了中心思想在服务而不是重点&br&我第一次看《搏击俱乐部》的时候也被“精分”这个点糊弄住了,所以没怎么注意电影真正的内涵&br&当时虽然被诺顿的演技萌到了,被镜头和剪辑震撼到了但是总觉得有些我没有get到的点&br&直到学习了美国电影史,了解了90年代美国国内的文化运动以后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br&我比较懒,所以下面的分析直接借用我之前写的另一个回答了&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搏击聚乐部的评分那么高?这部电影该如何深度分析? - 孙恬歌的回答&/a&&br&首先这部电影制作的年份,1999年,正处于美国历史上少数群体崛起的一个年代。在这个时间段里,黑人群体,Queer(LGBT)群体和女权主义者们的地位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传统意义上的白人男性一看:“嘿,连你们这帮人都混出头了那我的地位岂不是不保了。” 而传统白人男性所代表的masculinity(男子气概)似乎也在逐步消失。&br&电影的男主Jack(糯顿的角色)就是masculinity退化的一个典型形象。电影里面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feminine(女性特征)的入侵和consumer culture(消费文化)的兴起。在Jack与Tyler洗澡的那一场戏里面,曾经提到Jack是被女性抚养长大的一代人(the whole generation raise by women),这句话很好的点明了传统白人男性势力对于女权主义者兴起的恐惧。类似于现在国内被妈妈外婆从小带大的那些男人,小时候都被妈妈领进女厕所,你还怎么指望人家当真汉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131fdf58d8bcb77a6d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131fdf58d8bcb77a6df_r.jpg&&&/figure&消费文化(consumer culture)的兴起则要归结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manufacture(量产)。机器造出来了,东西便宜了,人工负担减少了,看起来好像你好我好大家好了,但是你不要忘了做是人类的天性。所谓有困难要解决困难,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解决困难。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会拼了老命去追求物质上的提升,等到物质充裕的年代,买买买(消费)也似乎无法满足人类内心的空虚。于是就会出现电影开头的时候,男主Jack买来那么多高档的家具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因为消费对他而言只是用来填补空虚的一种手段,他其实并不真正需要这些东西,他需要的只是精神上的一个寄托。&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9c511b1d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9c511b1df_r.jpg&&&/figure&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买买买”也不能再让自己爽到了那该怎么办呢?对于Jack,不爽的表现就是失眠,而医生跟他说你这不算真正的痛苦,那些蛋蛋长癌的(testicular cancer)才是真正的痛苦,这就好像是我们平时对于那些物质充裕,而又精神空虚的人的嘲讽。睾丸癌在这里是电影对于masculinity(男子气概)流失的另一种体现。尤其是那个大胸男人Bob,他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好像确实蛮有意思的……你懂得)。睾丸癌,大胸和哭哭啼啼其实都是男子气概缺失的一种体现,但是在电影后半段,Bob却是这些人里面死的最爷们儿的,这个安排其实细看很讽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dabc0174970aff089e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dabc0174970aff089ea_r.jpg&&&/figure&(图源围脖)&br&回到男主参加的那些癌症互助会,本来参加这些活动哭一哭,Jack也就释放了,晚上能睡得比死猪还熟了(喂,人家电影里明明是baby),偏偏这时候出现了个女的,也是本片唯一的女性角色(路人甲不算),Marla(海姨演的那个有点神经质的女人)(说得好像这片子里还有人不神经质一样,咳咳)。Anyway,Marla的出现让Jack很不知所措,他感觉自己的秘密暴露了,尽管后来他跟Marla达成了协议分开参加癌症互助会,Jack心里肯定还是很膈应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7eef1ebeb2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7eef1ebeb2_r.jpg&&&/figure&于是这时候Tyler(皮特演的肥皂君)出现在Jack面前,带着他追求新的感官刺激:打架。Tyler这个角色可以说是Jack的对立面,男子气概的象征(不过我还是更喜我家欢软萌的诺顿):肌肉发达,玩世不恭,却又早已看透一切,从另一方面来讲,Tyler也是Jack幻想中的自己。对于曾经的Jack来说,物质就是一切,而对于Tyler连个P都不算。Tyler的职业也很有意思:卖肥皂的和小电影放映员。&br&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这个肥皂,其实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你想哪儿去了)。前面我们讲到了消费文化是由工业革命产生的,而肥皂又可以说是最早进行批量生产的那批东西之一(具体年份记不大清了不过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Tyler偏偏要打破批量生产的那套东西:他偷来有钱女人抽脂手术后的脂肪在家自制肥皂。这些肥皂摇身一变成为了手工生产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94f9ec3ea5b33da331c_b.jpg& data-rawwidth=&989& data-rawheight=&9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94f9ec3ea5b33da331c_r.jpg&&&/figure&(图原微博)&br&有基肥皂&br&不,有机肥皂&br&连Jack都吐槽商场里卖有机肥皂不知道要卖到几钱,足以说明这里对消费文化的讽刺。&br&而小电影里面插两帧JB除了体现出Tyler身上那种叛逆的赶脚,可能也是电影对于好莱坞主流电影越来越接近消费文化的一种抵制。从70、80年代开始,好莱坞大片的制作已经越来越程序化。基本上就是明星、BGM加特技,而且大部分电影都是适合下到三岁小P孩,上至80岁老父老母一起看的家庭电影。Tyler非要在这种”绿色电影“里插个屌,无非就是体现出对于“家庭电影”的鄙视。&br&就这样,Tyler和Jack手拉着手过上了每周玩儿自由搏击的xing♂福生活。&br&之前电影强调了Jack的睡眠问题,后来Jack遇到Tyler了以后,看似他的睡眠问题是通过打架解决了,但其实这是一个伏笔。真的是他能睡好了还是他只是变成了另一个人?&br&Fight Club (搏基俱乐部) 这样一个全部由男人组成的组织,算是传统意义上对男性masculinity的一种认知。光着膀子打架,多爷们儿,多血性啊(小时候看居然完全没觉得基,那时候真是太纯洁了)。Jack,Bob和更多对于自己有着认知危机的白人男性(我看的时候没发现黑人,如果有错误欢迎指出)都加入了 搏击俱乐部。渐渐地,在Tyler的带领下,搏击俱乐部的规模越来越大,干的事儿也从打架爽自己变成了搞公共破坏。&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5bef0fe2bdc2569dfa170a03755cf7f_b.jpg& data-rawwidth=&1560& data-rawheight=&12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5bef0fe2bdc2569dfa170a03755cf7f_r.jpg&&&/figure&(俗话说得好,粉不如黑)&br&于是Jack觉得越来越不对了,直到有一天发现,原来Tyler就是自己分裂出的第二个人格。&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82& data-rawwidth=&2106& src=&https://pic1.zhimg.com/cf84d5cd95e6ae03000a2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0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f84d5cd95e6ae03000a20_r.jpg&&&/figure&很多影评里面说Fight Club这部电影的主题是释放人类原始的野性啥的,我对这样的解释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尽管电影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描写一个男人如何把自己从机械麻木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解放出来,但是故事的结尾却对这样的价值观做了全面的否定。&br&证据就是:Tyler死了&br&我个人的理解是,Jack终于意识到就算炸了信用卡公司,也不可能把人们从精神负担里永远的解放出来,炸了一家信用卡,还可以开另一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br&Jack是怎么悟出来的呢,因为他感觉Fight Club这个组织就算再怎么反社会再怎么嘲讽消费文化,最终还是没能逃脱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br&Angel Face,(莱托少爷演的美貌小金毛)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7eb7ce5ae0c4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7eb7ce5ae0c4_r.jpg&&&/figure&(图源时光网)&br&既然名字就叫Angel Face 而且一开始被人说:你特么的头发太金了(you're too fucking blonde)说明美貌就是他的资本(传说中的靠脸吃饭吗)。直到后来他被Jack胖揍一顿掉了牙毁了容进了急诊室,他才成为搏击俱乐部里面的一个小领导,这里也是 Tyler的“要想生存必先毁灭”哲学的体现之一。小金毛当上了小领导跟Jack吵架的那场戏里面,Jack看到了小金毛手上的那个用碱灼伤的疤,知道这时候,他才发现,这些所谓的与消费文化作斗争的人何尝不是消费文化的产物呢?&br&有点绕是吧&br&简单来说就是:我那个疤本来很酷很男人的,但是突然间变成了淘宝爆款了,你有我有全都有了,那还怎么酷得起来嘛!(明明更绕了)&br&所以电影最后Jack选择了杀死Tyler,也是杀死了他曾经梦想中的男人。(敢不敢别让人想歪)&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e364e5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e364e5c_r.jpg&&&/figure&最后Jack牵起了Marla的手也可以说是对于社会现实(少数族裔,LGBT,女权主义兴起)的重新接受。电影虽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的理解是&br&真男人就应该勇敢的接受现实活下去&br&本来在最后是有福利的但是被人举报了只能删掉……
网上很多对《搏击俱乐部》的推荐都是在讲这部电影是个很好的精分片,但是其实这样的推荐是会有一些误导的 首先这部电影的重点并不是精分,或者也能说不是追求自由 我记得当时在课上讨论这个电影的时候 有个同学说他不喜欢这电影是因为这个故事在最后的5分钟…
首先明确一下嘛是cult电影。&br&借百度百科之言:&br&“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简而言之,就是属于非主流领域却能在特定的年轻族群中大受欢迎的电影作品。”&br&依我个人之见,这四个字母来自西方,也必然从始至终打着西方的烙印,非要给中国的导演和电影头上安难免有些不伦不类、水土不服。&br&所谓邪典,当然不能算是一种电影风格或是类型,但我们经常一听到这个词儿就不自觉想到某些风格、类型,例如血腥、悬疑、暴力、恶心的恐怖片或是怪诞、奇幻、黑色幽默的喜剧片,所以一定要给cult电影打个标签的话,我想不外乎俩词儿:&br&“&b&反规则&/b&”和“&b&非主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范勾娇缘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