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退出舰队android 点击两次退出还可以加入别的舰队吗

日将领:中国若无弹道导弹 舰队一周内将被日消灭_凤凰军事
日将领:中国若无弹道导弹 舰队一周内将被日消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夏川又说,自卫队的质素是中国的至少1.5倍,最看得出士兵训练程度的是发射导弹及操作舰船的能力。
解放军&联合行动2014-A&南海大规模军演,海空军和二炮齐出动。(资料图) 日本自卫队前统合幕僚会议议长(相当于总参谋长)夏川和也接受香港明报专访,认为中国虽然军力发展迅速,但质素远不如日本自卫队,一旦开战,以《日美安保条约》为基础的日本防卫体系可胜。 去年10月,夏川和也与另外两名海上自卫队前高级将领冈俊彦、保井信治出版《日中会爆发海战吗﹕中国进入海洋步伐加大和日本的对应之策》一书,称解放军与日本自卫队差距仍然很大,&尽管中国海军有了核潜艇和航母,但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美国绝好的攻击目标&。 中国军力威胁&不那么显着& 现年74岁的夏川和也18岁加入自卫队,有40多年的从军生涯。他早前在日本接受专访时强调能够感受到中国军力的威胁,&但不是那么显着&。&中国的军力发展很快&&和日本自卫队比较的话,数量肯定是中国多&,夏川说,日本虽然整体军舰数量少,但大型的能力强的军舰数量更多。他举例说,中国舰在海洋上补给燃油是用软管(又称蛇管,纵向补给的一种),容易脱离,日本几十年前开始平行补给,中国现时在索马里海域也开始用平行补给。平行补给是效率更高、不易受袭的补给方式,但要求更为精准的操控技术。 夏川又说,&自卫队的质素是中国的至少1.5倍,最看得出士兵训练程度的是发射导弹及操作舰船的能力,自卫队一直是和美国海军共同演习,相信熟练度是世界第一流的。&至于中国海军的质素,夏川说&我不是很明确&,&中国没怎么公开。不过根据已掌握的判断,质素应该还未赶上量的增速&。 不过他又说,如果冲突发生在10年后,日本可能很危险,因为中国质素正在赶上。&日本无法扩充军备,日本领土、人口规模也远小于中国。未来日本主要依靠日美安保和国际社会来胁制中国。中国造了航母,以后可能最少有3艘,的确对我们是巨大威胁。& 前陆将:不考虑导弹一周歼灭华舰队 日本陆上自卫队前任陆将福山隆则称,&如果不考虑弹道导弹,我们一周就能歼灭全部中国舰队。&他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训练熟练度一流,强过中国,加上马上会引入F-35战斗机,潜水艇也会再增加两到三艘,还在开发巡航导弹、空对空导弹等。 如果钓鱼岛海域发生冲突,夏川称日本有自信可以抑制中国,&相信面对日美安保体制,中国不会想攻过来,会觉得不容易&&我相信美国会出兵的。这是道义问题&。福山隆亦称,&我们所有战略的前提是日美同盟&,而中国考虑是否对日开战时,视线对准的是美国,&日本就像是生鱼片的配菜&,中日战事升级到最后&可能对着洛杉矶发导弹&,引发中美战争。福山隆指钓鱼岛在政治上是决定胜负的据点,是试炼美国会否出手保卫日本的关键,如果没能守住岛,日本对日美安保将丧失信心,可能会独自建立武装。 中日应多军事交流免误判 夏川认为日本有体制上的缺陷,对付海上威胁时,出动海上自卫队需要经过内阁总理大臣审批,&决策者的对应有时可能会耽误时间,不过这已经在改正&。据日本传媒报道,安倍政府修改宪法解释之后,自卫队出动手续会获简化,例如改为由内阁&预先&审批,或是由首相安倍晋三在&特别有需要&的情况下批准,但现时未有定论。夏川建议,如要避免误判,中日双方应该多举行军事交流活动,&我们一直想和中国做共同演习,但中国不愿意。中国也刚开始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我们也希望能和中国相互访问,但以前的情况是我们去了,中国军方高层却不愿回访日本&。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薛满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播放数:115832
播放数:146148
播放数:109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田中立志传:舰队Collection背后的那个人 |解放军舰队护送商船航行 一周两次逼退可疑船只
  原标题:逐浪蹈海腾蛟龙
  勇闯大洋壮筋骨,逐浪蹈海腾蛟龙。回顾7年护航历程,我海军护航官兵取得的成绩令人称道:护送中外船舶6000余艘,自身和被护船舶百分之百安全;收获更令人欣喜:实战化背景、多元化任务、长时间部署以及与外军交流互动,不仅锻炼了护航官兵的打赢本领和对外交往能力,更培育了他们开阔的国际视野。
  挺进深蓝,练就过硬本领
  能打仗、打胜仗,这是每一名军人的必备素质。打胜仗的本领从何而来?实战无疑是最佳途径。
  亚丁湾护航,海军虽然没有面对惊天动地的炮火,却不乏惊心动魄的考验。
  日,首批护航编队抵达任务区的第二天,险情不期而至。当天中午,武汉舰、舰正在护送4艘商船航行,2艘疑似海盗母船各拖带一艘小艇突然出现。两舰迅速进入反海盗部署,采取示警驱离措施,可疑船只见无机可乘,只能逐渐远离护航编队,这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第一次与可疑船只打交道。此后一周,编队又两次逼退企图以夜幕为掩护劫持商船的可疑船只。
  &发现可疑船只!&&一级战斗部署!&&直升机起降部署!&&发射震爆弹!&&开枪警告射击!&&&这是护航舰艇扩音器里经常传出的声音。截至2015年底,各批护航编队共解救被海盗追击船舶43艘,查证驱离可疑船只2500余艘次。平均下来,护航7年多,编队几乎每天都要处置突发情况。
  与此同时,各批护航编队还紧贴任务,广泛开展不同内容的实战化演练&&
  第六批护航编队组织各类比武竞赛活动20余次,完成个人能力认证考核456人,值更官合格考核3人;第十三批护航编队各舰训练时间均超过1800小时、完成单舰10个模块以上的补差训练和62.7%以上全训科目考核,组织实弹射击训练14次;第十四批护航编队组织全过程武力营救演练5次,特战分队舱室搜索突入训练111次,组织指挥所演练4次,海上授课53次&&
  接踵而至的实战和频繁展开的训练,让每一名护航官兵经受了实打实的磨砺,军事素质显著提高&&护航7年前后相比,舰艇完成一级反海盗部署速度快了5倍;直升机紧急出动时间快了3倍;特战队员部署到位时间快了1倍&&
  踏浪大洋,提升交往能力
  海军之所以被称为国际性军种,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其活动范围不只局限于本土,与外界交往互动机会很多。因此,对外交往也是海军官兵尤其是各级指挥员的一项重要能力。
  亚丁湾并不算大,面积和5个渤海相当,可这里最多时却云集了20多个国家的40多艘护航军舰。与各方海上力量交往合作,不仅关乎中国海军形象,也关乎护航任务的顺利进行。
  首批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后,如何与各国海军开展交流合作,成为摆在护航官兵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为便于与外国护航舰艇联系,编队专门在互联网上设立电子邮箱,与各国海军和商船建立热线联系。与此同时,他们还与相遇的外国军舰互致问候,及时通报海盗信息、护航和巡逻行动、航空器飞行等有关情况&&
  随着护航持续展开,中外海军在亚丁湾的互动也不断深入,从编队指挥员登舰互访到互派青年军官驻舰考察;从直升机互相着陆对方军舰到实施联合护航、联合演练;从事先商定的会晤到随机临时的见面&&中外海军护航力量的合作内容日趋务实,交往方式更加灵活。几位执行护航任务的舰长不约而同地表示:&正是护航,让中外海军的友好交流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些交往活动不仅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良好形象,也让护航官兵特别是舰长们的对外交往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初,中国海军舰艇长代表团赴美访问,其中一多半人参加过护航。会见时,时任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感慨地说:&没想到,你们思想这么开放。&
  驰骋远海,开阔国际视野
  视野决定未来,大国海军不仅需要先进装备,更需要国际视野&&谈起护航感受,多位编队指挥员和舰长如是说。
  &论单舰,我们的装备不比别人差,论操舰,我们的技术甚至更强,可说到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人家确实有长处。&徐州舰副舰长石磊曾3次参加护航、访问过15个国家,与欧美多个国家海军接触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欧美海军舰长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思维层次普遍较高,不仅仅立足本舰,更站在舰队、海军乃至国家的高度来看问题。&
  和石磊一样,欧美海军军官开阔的国际视野,几乎在每名护航编队指挥员脑海中都曾激起波浪,一系列变化也悄然发生。
  刚刚归来的152环球访问编队指挥员王建勋曾两次执行护航任务,回忆征战亚丁湾的岁月,他说,随着护航行动的深入开展,大家的视野更开阔,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护航行动对海军走向深蓝的带动作用。比如,长时间的远海任务中如何保持和提高战斗力、如何组织后装保障等。同时,周边海域情况和国家安全形势也成为大家经常思考的问题。执行第二十批护航任务前,针对当时局势动荡不安的实际,王建勋带领编队官兵专门制订了撤离中国公民行动方案,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编队还依据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方向,加强了对相关海域安全形势的研究。
  &因思而变&体现在护航的诸多方面:比如,以前编队与外军交往时简单互动多,如今则是注重设计,积极利用各种场合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理念。
  &国际视野是在具体任务中形成的,课堂里是学不到的。&军事专家尹卓说,需求是事物发展的牵引,有需求才会有动力。以前舰艇出海训练最多一周,可去亚丁湾不一样,至少都要4个月左右,其间可能还执行其他任务。补给点选在什么位置、任务区各个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如何、周边哪个港口可以停靠大型战舰&&这些都是指挥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正是这些需求培育开阔了指挥员的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
  令人欣喜的是,经历一道道深蓝航迹的洗礼,每一名护航官兵想问题、看世界的方式都发生了多多少少的变化。
  历史昭示未来。数百年来,大国海军的发展无一不是以思想为先导。如今,通过亚丁湾护航等远海多样化任务的历练,越来越多的海军官兵对海军、海洋、海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中国海军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责编:李冉(兼)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舰世界怎么加入舰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