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排名里面谋士的作用是不是被夸大了

谋士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三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95,243贴子:
谋士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
看到好多人把那些没带过一兵一卒的谋士吹成军事家,还无限夸大了所谓计策和谋略的作用。 把这些谋士脑补成战场上的关键人物,以为武将只有武勇,只会冲锋陷阵。
超人气三国游戏大全单机版,精品网页游戏聚集地.超爽玩法,超炫画面,永久免费,网页游戏超酷体验!37三国游戏大全单机版!2018好玩三国游戏大全单机版排行0!限量礼包大派送!热..
事实上, 统帅、武将才是战场的关键人物。 排兵布阵、临场指挥调度、鼓舞士气、善用地形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功劳。 谋士只是偶尔出出意见罢了。 通常统帅会咨询一大堆谋士的意见,最后选取一个。而通常只有被选中而且成功的谋略被记载在史书上,于是造成了谋士算无遗策的错觉。 其实谋士出的“馊主意”多了去了
我倒是觉得给提的主意,官渡的几计,还有的计策,这些还是挺关键的~~
战略布置——战略方针——战术策划——战术执行——战斗指挥,环环相扣呗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三国演义谋士形象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三国演义谋士形象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果结合起的作用和智商,用游戏中惯用的10分制评分,那些曾经出场过的谋士各是多少分啊?不按立场一视同仁的排名
首先应该以史实正史为根据,三国演义那种戏谈不应参与其中。
其次应该以实际出谋划策的战功与个人精打细算的计策精妙程度以一定系数相乘得出总分,且这里应该把相关信息上的谋士和政治上的谋士分开。
第三,应分清统领三军的统帅和纯粹的谋臣,因此不能把谋士的评比计算为智商的高低
,而且实际三国时期还有不少基本,没在三国演义中太多露脸的能人,所以要想真正评价三国时期的谋士,不太容易。
从个人角度,这些谋士或是后来成统帅的原来是谋士的,我不好去排名,因为这个需要的工作量太大。我只提几个个人最欣赏的:
先提纯粹的谋士
贾诩,由于身份为降将,所以在曹家阵营不易出场。不过在历史中他的几次露脸,都是可以看出其相当的心计 灵活自然的头脑和对各色人心的游刃有余般的掌握与应用,让人最熟知的是宛城之变后,贾诩帮助军阀张绣连败曹军,最后在大局长远角度出发审时度势又促成张绣降曹。
关于荀????亩杂谌诵牡牧私庥氚芽啬芰σ部晌接判悖?崂碛Χ允虑橛邪逵醒郏?褪峭纺哉毡燃众脊?握庑┤擞行┧腊澹??捎谄涑錾?拿??似酚胧沟盟?诖?碚?喂叵瞪缁岱⒄股??邢嗟钡挠攀疲?暇姑?磐?宄錾恚?筛枪?⑿〉牟腥薄2还?淝缈震┰轮?砸廊...
首先应该以史实正史为根据,三国演义那种戏谈不应参与其中。
其次应该以实际出谋划策的战功与个人精打细算的计策精妙程度以一定系数相乘得出总分,且这里应该把相关信息上的谋士和政治上的谋士分开。
第三,应分清统领三军的统帅和纯粹的谋臣,因此不能把谋士的评比计算为智商的高低
,而且实际三国时期还有不少基本,没在三国演义中太多露脸的能人,所以要想真正评价三国时期的谋士,不太容易。
从个人角度,这些谋士或是后来成统帅的原来是谋士的,我不好去排名,因为这个需要的工作量太大。我只提几个个人最欣赏的:
先提纯粹的谋士
贾诩,由于身份为降将,所以在曹家阵营不易出场。不过在历史中他的几次露脸,都是可以看出其相当的心计 灵活自然的头脑和对各色人心的游刃有余般的掌握与应用,让人最熟知的是宛城之变后,贾诩帮助军阀张绣连败曹军,最后在大局长远角度出发审时度势又促成张绣降曹。
关于荀????亩杂谌诵牡牧私庥氚芽啬芰σ部晌接判悖?崂碛Χ允虑橛邪逵醒郏?褪峭纺哉毡燃众脊?握庑┤擞行┧腊澹??捎谄涑錾?拿??似酚胧沟盟?诖?碚?喂叵瞪缁岱⒄股??邢嗟钡挠攀疲?暇姑?磐?宄錾恚?筛枪?⑿〉牟腥薄2还?淝缈震┰轮?砸廊欢崮俊?
郭嘉,比较会讨好曹操,会说话,能把正确但君主不太容易接受的意见以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劝谏君主,这一点和陆逊比较像,处理事情果断,决断力强,加之其语言能力所以总能在关键时刻帮曹操拿定主意,对事态的认知很有门道,处乱不惊,心计很强,这些也或许就使得他有些豪取抢夺的个性,作为谋臣他在曹操阵营中也算是极其霸道的一个,常干强抢土地,巧取钱财的事,作风有些浪荡。
鲁肃,杰出战略家,政治家,军政战略高手,是一个吴军内部最为优秀的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协调者,是吴国真正在背后帮助君主把持大局的臣子。
法政,第一原来的主子太弱,第二自己命薄,他的军事智慧才能过多的被时局所泯灭,比较可惜。
诸葛亮,其实他前期并没有实际由他为主出谋划策的战功,历史与文艺资料中相差较大,但不过是个杰出的政治家,无论作为外交官是做成了孙刘联盟的工作,还是协调了孙刘两方今后的军事政治行动,其政治外交口才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其权术之功在后来刘备入蜀尤其是定军山一战以后法政病死,李严吴懿等重臣逐渐受到刘备排斥之后形成极致。至于由他主谋的军事行动,除了平南蛮这种非主流的军事行动外,他也就没再成过别的大事。其权心太重,排斥其他原蜀汉肱骨猛将能臣(如魏延,李严等),过于扶植自己的亲信嫡系势力(蒋琬,费禕,马谡,姜维等),在蜀汉刘禅初期可谓连皇帝都能随便教训的真正主子。军事能力也就尚可而已,但政治运筹大家。至于三国志中为何如此长篇描述他,除了他在蜀汉后期专权的情况之外和陈寿老爸陈震和诸葛亮私交甚密相关。同理陈震和赵云的关系也不错,所以把他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写在了一起。
下面是几个军帅型人物,
司马懿,不用说了吧,第一位的,晋朝始祖。
陆逊,是我个人最推崇的三国时期人物,太多的我就不说了,可以查一查《三国志》等史学名著中对陆逊的大篇详述。儒雅之士,谈吐机智精妙,忠诚之极,是控制全局能人,军事天才。要说缺点就是有点太忠诚了。
周瑜,由于赤壁之战的历史真实还原中,吴军获胜颇有运气和天时地利的成分,而且也不像文艺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战争场景那么壮观,所以其历史真实形象有些大打折扣。周瑜是孙策连襟,孙策夺取吴地时吴军也颇有一些土匪盗贼的风气,正史中对周瑜这一段历史描写很不够正面,所以可基本见到周瑜在孙吴初期的战功不突出。实际上如果刨去有水军优势和曹军病疫的便宜获胜的赤壁之战外,最能表现周瑜军事才能的是荆州南郡的与曹仁军的战斗。
姜维,小性子多,心眼有点直的不像样,连年北伐空耗国力,灭国后还不死心,挑唆钟会叛乱,觉得他好像和魏晋有杀父之仇……军事才华上,作战策略安排欠稳妥,目光不够长远,甚至有点意气用事与鲁莽的作风,虽然行军作战战术多变灵活,但是在难以去完好完成国防事务的嘱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蜀汉当事人才匮乏,这也与诸葛亮专权时代对能人的打压不无关系。
邓艾,就是别人的虎牙而已,没有自己的个人追求,生性稍有憨直,但军事指挥统领三军能力出色,考虑事情周密行事稳妥,对政治问题相对钟会等比较文盲。
其他答案(共8个回答)
1诸葛亮,字孔明.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着力塑造的人物,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智慧的化身,虽然诸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计谋与诸葛亮无关,但仍然不可否认,他是三国中最有谋略的人.
2贾诩,字文若.贾诩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三国演义中对贾诩的描述不多,但每一次他出场,都写到了他的奇谋妙计,包括帮助张绣打败曹操,帮助曹操打败马超和韩遂,以及后来帮助曹丕即魏王位.
3郭嘉,字奉孝.郭嘉是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谋士,被曹操视为汉之张良, 可惜英年早逝.曹操在赤壁大败后曾在群臣面前感叹:若奉孝在,孤安有此败?使众谋士羞愧不已.由此可见郭嘉的智谋及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4司马懿,字仲达.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没有统一中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司马懿.虽然他多次败于诸葛亮之手,但部分是因为他好猜疑的性格所致,就智谋而言,他完全可以说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5周瑜,字公瑾.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周瑜的形象,实际上周瑜同样智谋过人,这就是为什么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找公瑾.
其他比较优秀的谋士有
1. 曹家:荀??④髫?⒓众肌⒊剃拧⒐?巍⒍?选⒘蹶省⒔?谩⑿僚?⒀罡贰⒒阜丁?
2. 孙家:张昭、鲁肃、张?、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
3. 刘家: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刘巴、马良、李恢。
4. 袁绍: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郭图。
5. 刘表:蒯越。
6. 吕布:陈宫、陈登。
7. 张鲁:阎圃。
8. 刘璋:张松。
第一:诸葛亮
理由:舌战群儒就显示了他的水平,锦囊妙计显示了他的料事如神,如果以上还不够,七擒孟获就是他水平的最大演示,就连死后都吓跑了司马懿,谁说他不厉害?几次在大战中大胜司马懿,能不厉害?
第二:司马懿
理由:他的足智多谋是连诸葛亮都懂的,再加上沉稳机智,韧性十足,又会装疯卖傻,连诸葛亮都得敬佩他。至于用计,他利用孙权杀了关羽,应该算。
第三:周瑜
理由:后人是把他看作与诸葛亮水平一样高的,肯定是个才雄心狠的。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他打赢了曹操,与诸葛一样都想到火攻曹军,用离间计杀蔡张二人,用苦肉计使火攻成功。 他不是高手,谁是高手?
第四:荀??
理由:是曹操的张良,智谋更好,虽然是被曹操逼死,但曹操也给了他面子,他的对于人心的了解与把控能力也可谓优秀,梳理应对事情有板有眼,就是头脑照比贾诩郭嘉这些人有些死板,但由于其出色的名誉人品与使得他在处理政治关系社会发展生产有相当的优势,毕竟名门望族出身,可盖过微小的残缺。不过其晴空皓月之辉依然夺目。
第五:郭嘉
理由:虽然只用了三次计,但次次得手。曹操在他死后痛哭,肯定是个人才。
第六:贾诩
理由:是曹操的首席大谋士,你说他厉不厉害?
第七:陆逊
理由:具体来说,他用计较少,但用的十分精彩,比如火烧连营,就让刘备大败而归。
第八:庞统
理由:虽然他智谋较高,但似乎只用过一次计,排第八是理所当然。
第九:鲁肃
理由:是个名士,但是太过迂腐。
第十:姜维
理由:是诸葛亮心腹,但水平一般。
三国比较突出的谋士有
北魏谋士:荀??贾诩 司马懿 荀攸 郭嘉 邓艾 钟会
西属谋士:徐庶 庞统 诸葛亮 姜维 马谡
东吴谋士:周瑜 鲁肃 张昭 陆逊
其他谋士:沮授 田丰
我给前10名的排名是这样的
第一位:诸葛亮
第二位:司马懿
第三位:周瑜
第四位:荀??
第五位:庞统
第六位:郭嘉
第七位:贾诩
第八位:鲁肃
第九位:沮授
第十位:姜维
1.诸葛亮10分,他智慧超群,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每次撤退都神不知,鬼不觉。令司马懿自愧不如。各种发明更是构造奇特,助刘备成霸
业,火烧赤壁,奠定三分。
2.司马懿9.5分,他在三国后期,屡阻诸葛,可以说是诸葛的劲敌,为保魏国立下汗马功劳。
3.庞统9分,他与诸葛亮齐名,巧施连环计,当县令时,用几个时辰判完半月的案件,更显他的才能,但他多疑,是他的弱点。
4.郭嘉9分,他是曹操早期重要谋士之一,遗计定辽东可显其智谋过人。曹操在赤壁战败后曾说,奉孝在吾不致此败。可见郭嘉在曹操阵营的地位。
5.田丰8.5分,他是袁绍的主要谋士之一,更能了解袁绍为人,在猜人心事这点上可与诸葛匹敌,可惜冤死狱中。
6.贾诩8分,他曾献计郭李,败吕布,又使张秀假降,大败曹军,致使典韦死于乱军之中。
7.徐庶7.5分,他破八门金锁阵,计取樊城,暗助庞统,使连环计得以成功,但一心为孝,却忘记母亲性格,致使徐母死。
8.张昭7分,他是吴国两朝老臣,孙策曾告诉孙权,内事不绝问张昭。但他在赤壁之战时却是主降派。
9.周瑜7分,他是吴国重臣,与诸葛一样都想到火攻曹军,用离间计杀蔡张二人,用苦肉计使火攻成功。
10.鲁肃6.5分,他是吴国的第二任都督,但为人过于忠厚老实。
注:我的观点是根据三国演义提出的,因为这个栏的题目是三国演义。
第一名:诸葛亮,智力超群,临危不惧,才华横溢,堪称谋士之首,又是个发明家,缺点:没有伯乐精神,用人不当。
第二名:司马懿,沉稳机智,韧性十足,又会装疯卖傻,缺点:有诸葛恐惧症
第三名:周渝,文武双全绝对少见,有赤壁之功排第3应该,缺点:脸皮太薄。
第四名:陈登,才智过人,宁死不屈。缺点:不够圆滑,计不成计
第五名:贾诩,旷世奇才,识时务,大局观强,缺点:不清
第六名:郭嘉,当机立断,鞠躬尽瘁 缺点:身体太差
第七名:田丰,沮授,形势判断专家,谋事之高手 缺点:谋人之低手
第八名:扬修,心理学高手,智力过人 缺点:持才放旷
第九名:徐庶,战略专家,缺点:以小家为重不顾大家
第十名:陆逊,韬光养晦,暗藏杀机,缺点:内部关系处理不好。
以下纯属个人意见:
三国第一谋士算是贾诩(都多数人没有印象,只出过了了几个主意,就几乎决定了曹魏的命运走向,能把曹操彻底摸透,算计了一辈子的,还是所有谋臣中唯一...
1。吕布三国第一猛将,在虎牢关一战杀得18路诸侯闻风丧胆,就算和刘关张也只是战个平手,所畏马中赤兔,人中...
1.诸葛亮 :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曾为泰山郡丞,
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
曹操第一谋士郭嘉
三国争雄,英雄辈出。对于各路英雄来说,拥有高明的谋士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出山,刘备就时来运转,从寄人篱下的狼狈状态开始走向成...
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内蒙古)。
先为丁原义子,后拜董卓为父。儿子当烦了就把他们了了。跟刘备不错吧,可抢了大耳朵的徐州;与曹操杀得天昏地暗,被俘后...
智商是智力商数。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
智商是智力商数。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
智商是智力商数。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
智商是智力商数。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三国时期十大谋士排名 周瑜排名第三前两名是谁?
来源:搜狐历史
  第一名、诸葛亮号称“卧龙”飞龙在天,声震于野。他是个全方面的人才,不管在战略战术,还是在政治经济发展上都很强,等同于荀和荀攸叔侄组合,还是个科学发明家,最后过度劳累死于五丈原,所以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谋臣。
  第二名、郭嘉号称“鬼才”,那就不属于人类的范畴了,在和袁绍之战中也有上佳的表现,提出的《十胜十败》,让曹操赞美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可见他是个仅次于诸葛亮的人才,如果没有早死就能帮助曹操统一全国,当然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曹操陷入一个怪圈,就是其谋士戏志才、郭嘉等大多因病早死。郭嘉的习性和曹操的本性很相近,都是浪荡公子哥,所以曹操才把他当作朋友看待。
  第三名、周瑜号称“大都督”,一代文豪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以一阕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出他对风流儒雅,功勋彪炳的周公瑾的无限向往和景仰。是周瑜毁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梦想,魏国由盛转衰,可见要不是由于生病早死和为了衬托诸葛亮,也不会在三国演义中跑龙套。
  第四名、荀(xun二声、yu四声)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
  第五名、陈宫才华出众,忠臣不事二主,和吕布一起赴死。陈宫最开始是追随曹操,献计让他打败了黄巾军,占据了兖州“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在此期间招揽了荀、程昱、典韦、乐进、于禁、李典等众多文臣武将,可以说是陈宫奠定了曹操称王的根基。可在曹操血洗徐州后改变了陈宫对曹操“必宁生民”的看法,丢弃大好前途,去投奔吕布。如果吕布能听从他的建议,也不会有最后的惨死下场,可惜了貂蝉美人。
  太祖谓宫曰:"宫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擒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①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②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③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第六名、荀攸号称“谋主”他是个战术型人才,就是谁制定了大略计划,他负责完善,在曹操谋士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曹操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杀,突出了关羽的勇猛,事实上这二人是中荀攸之计后军败才被杀的。曹操擒吕布,灭袁术,破袁绍,都有荀攸的计谋,曹操为张绣所败之前,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败后回去就向荀攸表示了歉意。
  第七名、“卧龙凤雏”号称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庞统在前线指挥攻陷险关重重的益州,为刘备入主蜀地做出杰出贡献,可见他是很有才华的,从他的称号看是排在诸葛亮之下,在中国古代龙为尊,凤次之。但因庞统容貌丑陋,处处碰壁,有很强的自卑感,表现欲望强烈,遇到诸葛亮就会失控,我偏和你唱反调,这是他最大的致命之处,因此死于落凤坡。真乃“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说庞统对战其他人(包括周瑜)都不会失败,可是一旦被人抓住这个弱点,就是无名小卒也会干翻他。
  第八名、徐庶号称“孝子”原名单福,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乃忠义之士。刘备兵弱将少难挡曹军,在这危机关头,徐庶建议放火烧寨,佯装退兵,然后派关羽、张飞等领兵埋伏以待曹军追兵。曹仁不知其中有诈,中了埋伏,曹军伤亡惨重,刘备反败为胜,这才从容收兵,返回新野。这就是著名的火烧新野之战。
  后来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的儿子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可他身在曹营,一生没有献过计策,从他前期为刘备抵抗曹操可知,其才华值得重点提出。
  第九名、贾诩号称“毒士”,军事才华也很突出,擅长谋人,说白了就是擅长说好话哄人自保,可是难道那些不油滑的正直谋士不知道如何自保么,他们当然知道,可是品德决定行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能看到他活到最后,就说他是最聪明的人。其最大的污点就是同李嗟热嘶雎页ぐ玻贾绿熳颖徊懿偎堋
  第十名、司马懿这个人物很有意思,说他是谋臣可更像是“枭雄”。虽然他善于隐忍成为晋太祖,可是不能说他在军事上比所有人高出一头,就像刘邦最开始也没有料到自己会有当皇帝的一天。在司马懿刚加入曹操阵营时,他一定没有造反当皇帝的念头,必须得在主子面前有所表现,可结果是没有一点作为,风光都被其他谋士夺走了。其次从他和诸葛亮的对战中可知相差很多。因为诸葛亮在北伐中把魏国的有名将领都杀死了,司马懿这个军事无能之辈,趁机爬上权力顶峰,可以说他因诸葛亮而成就晋国霸业。三国后期正所谓“蜀国无大将,魏国无谋士”。
  (内容来源于铁血网)
(责任编辑:宋晨希)
原标题: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在于刘禅的昏庸,十大谋士排名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帖子主题:[青梅煮酒]三国十大谋士之排名
共&81319&个阅读者&
军号:997671 工分:375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青梅煮酒]三国十大谋士之排名
文章提交者:悍骑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一场的好坏除了指挥者的指挥外,谋士的出谋划策在战争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诸候的成功与不成功关键就在领导者对谋士的运用。中谋士众多,从而使长达百年的战争显得更加波澜壮阔,从而使我们在血雨腥风中看到了智慧的光辉。曾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有关三国大谋士的排名:孔明、司马懿、周瑜、陈登、贾诩、、田丰、杨修、徐庶、陆逊。对这个排名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一个谋士的智谋高低应该看他在一场战争的作用、看他一段中所起的作用,看他对这个国家(诸候)所起得的作用。综合这些原因,大漠硬性给三国的谋士排下名次(所谓硬性是说,有许多谋士并没有真正的相对,象郭嘉。他死的时候孔明还未出山)。排名如下:1、孔明 2、鲁肃 3、荀彧 4、庞统 5、郭嘉 6、贾诩 7、田丰 8、周瑜 9、陆逊
10、司马懿1、孔明:未茅芦而三分天下。他献出了“隆中策”,使由逆转顺,由弱走向强,智取荆、益二洲,三分天下已成,称帝于西蜀。他的缺点:即“”。不善于培养武将至使“蜀中无大将,廖化当”的惨痛局面。破坏吴蜀联盟也是他所造成的。能保其主却不不能说服其主,致使刘备死白帝城,连他自己也说:假如法正还活着,就能够劝阻刘备征吴。凡是都由自己去做,使自己的生命过早的结束。刘备死后,他连连争战使蜀国国库空虚,经济严重下降。2、鲁肃:三国时期杰出的。胸怀大局、胸怀坦荡、以大事为重,是大智若愚之人。他提出的:“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黄祖,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守之”“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计策,被孙权立为国策。使东吴与魏、蜀成鼎足之势。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东吴。3、荀彧:有“王佐之才”,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曹统一北方他的功劳最大。他善于审时度势。他向曹操提出的“先固本”之策略。使曹操站稳山东。使曹操建立了三国中最大的魏国.4、庞统:才智与孔明在伯仲之间。益州同荆州的同为战略要地。庞统根据当时的形式劝说刘备取益洲,虽然刘有取之之意。却因找不到名正言顺的理由而犹豫,也正是庞统用“权 变”之理(汤武的“兼明攻昧”、“逆取顺守”)代他解决了心病,使刘下定了决心。他一手策划了益州之计,使刘备取得了益州。只可惜在益州他中流矢而死。最后事实也证明他的英明。蜀国能生存长达半个世纪,正是益洲作为根据地的。而取得益洲庞统的功劳也是最大的。5、郭嘉:谋略奇深。是曹最为推崇的谋士之一。他对北方的统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曹曾想将后事托负与他,可见他的智谋。在曹讨伐乌恒的战斗中,他献计让曹按兵不动,结果公孙与二袁自相残杀,使曹不战而胜。从而使曹统一了北方。可惜他死得太早,曹曹在赤壁失败后,哭郭嘉,一是对他怀念,二是对其他谋士的批评,三是感叹郭死的太早,不能为自己出谋划策。可见郭嘉的作用了。6、贾诩:贾翊字文和。少有其才,为世人所称道。先从李榷等人,后投曹操,常出奇谋,对魏的建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董卓被杀,李榷等人要逃跑时,他劝李榷等人“如跑一亭长能缚君”“聚人马为董卓报仇可胜”“即不胜走亦不迟”结果李等进入长安。李等进京后,烧杀抢掠,贾认为不可同谋,又投张绣。在张与曹的战争中又是贾出奇计使张获胜。投奔操后,他多次为操出谋化策,为曹的胜利,起了作用。尤其是在官渡之战中他起的作用更大。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曹获胜同他是分不开的。他根据不同形势、不同处境及敌我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最终让曹获得胜利。他对曹氏集团的最大贡献是,使曹丕登上帝位。起先操特别喜欢曹植,有传位之意在,而植的一些文人气质令他犹豫不决。贾看出了当时的情况,他觉得拥护丕比拥护植好,便多次出谋,让丕在操的面前表现自己;又利用植的文人特点出计,使植在操的心中位置逐渐缩小,使操逐渐喜欢丕。这时,操还是犹豫不决,问贾。贾说:“君忘袁绍二子乎”。操一听便知贾之意,将位置传给了丕。后,也正是因贾的这句话,操手下的另一句聪明之士、植的主要拥护者之一杨修,被操借“鸡肋”之事而除之,为丕的登基扫清了障碍,使曹氏集团得到了稳定,没有出现象袁绍死后,袁氏集团的结局。可见,对魏的建立,贾所起的作用之大。7、田丰:字元皓、权略多才、料事如神。他的谋略不亚于张良、陈平。只可惜袁绍不听他的计策,而导致失败。他能料胜败,官渡之战未开战时,他就料到袁必败。可见他的战略与智谋。曹在听说:田丰未随而来,竟然大悦:绍必败。可见田丰的智谋。他能料生死,袁胜或许可以放他,袁败必杀他。可见,他是知人的。8、周瑜:他应该属于统帅级的人物。此时卓越的军事家。风流儒雅、赤壁之战,指挥若定,火烧曹军。为吴奠下鼎足之基。9、陆逊:有独特的战略眼光,又有政治头脑,出入将相都显示出超人的才智。关羽万人敌,威震华夏,却在他与吕蒙合计下丢了脑袋。刘备一代枭雄,在夷陵也成了他的败军之将,最后死于白帝城。他使蜀国从颠峰上直落而下,实现了吴“竟长江所极而有之”的有利局面,使东吴立于江东。10、司马懿:是大谋者能大忍,而大忍始能大谋的人。说他是谋士不如说他是一代开国之君。由于他曾事曹家四代,为曹家出力,且曹有危急之时,又挺身而出,使曹家转危为安,就也列进谋士之列。他有智谋,其智不在孔明之下。三国一书有关司马与孔明的斗智写得非常精彩,这里就不列举了。还有许多谋士也是应该列入的:东吴的吕蒙、陆抗,晋的杜预、羊祜、蜀国的姜维等等。对于头三名,也是硬性而化的,他们是三国的成鼎立局势最关键的人物.他们少了任何一个都没有三国的存在。尤其是鲁肃,这个看似愚笨的人却是一个智慧高超的战略家,是一个即有大智又有大度,即有眼光又有气势的一位顶尖级谋士。只可惜三国的作者出于正统的观点,将其丑化了。使我们没有看到历史上真正的鲁肃。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青梅煮酒]三国十大谋士之排名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01513 工分:23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如果我排名的话,第一档是诸葛亮,远远超过三国其他任何一个谋士,其他谋士从第三档开始排,第二档空缺。诸葛亮能做其他谋士能做的事,其他人却做不到诸葛亮能做的事情。试想一下,谁能辅佐刘备从几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而且是在曹孙这两个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集团在一边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同期这两个竞争者地盘变化不大,这十几年间,曹孙的谋士们都干什么去了,他们的战略眼光何在?如果真的强的话,以他们的实力,拿出很小的一部分对付刘备,就没刘备什么事了,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的时候曹孙的实力地盘都是刘备的数百倍(荆州百县,刘备占其中一个,而且在抵抗曹操南下的前线,还没有所有权)。刘备严格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发展,一路顺风,三足鼎立之势形成。此后关羽和刘备先后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结果和他们遇到诸葛亮前的十几年一样,损失惨重,耗尽了多年的人力物力积累,丢掉了一半的国土,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诸葛亮在此基础上不仅保住了蜀国,而且三年后又开始南征北战,南征迅速平定了西南蛮夷,堪称古代在此地作战的最成功者,北伐由于运输困难,难以持久作战,对手兵精粮足名将众多,不犯大错误,所以难以取得决定性战果,不过也攻取了阴平武都二郡,完善了蜀国北方防御体系,使得汉中的侧翼和成都平原不再受到威胁。诸葛亮最大的遗憾是寿命太短,司马懿大他两岁却多活了十几年。如果两人一样长寿,一个攻一个守,时间久了,防守的一方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这就是“久守必失”“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等军事名词广为接受的原因,而现在一些纸上谈兵之徒却从不知道这些。防守是最无奈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好的战略。司马懿如果作为谋士的话,比诸葛亮差太远,确切的说司马懿是一个阴谋家,真正的谋士的工作做得不多。作为统帅,司马懿也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所在的魏国拥有作战的一切资源和地理优势,根据史书记载,他和诸葛亮交战两次,一次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的部队野战都惨败,诸葛亮因为李严谎报军情退军,司马懿才逃过一劫。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两人第二次交锋,司马懿吸取教训,不敢野战,坚守城池,诸葛亮因为兵力少也不轻易攻城,寄望于在相持中找到战机野战消灭敌人,但没多久诸葛亮就病死了,蜀国退军,司马懿听说后率军追赶,被假诸葛亮吓跑,可见在上一次交锋中他已经被打成了惊弓之鸟,留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千古笑谈,这都是正史中记载的。还有人说诸葛亮事必躬亲所以蜀国没人才,说诸葛亮不培养人才,这么说的人对历史的了解极其有限。汉末各大势力的杰出人才很少个是哪个势力自己培养出来的,都是自荐、推荐、选拔出来的,而非国家机构系统性的培养。诸葛亮手下的人也不例外,他提拔的人才文有蒋琬、费祎、董允,这三人和诸葛亮一起被蜀国四贤相。费祎被魏国降将刺杀后,后主自己提拔了陈袛、黄皓等奸佞之辈,蜀汉朝政迅速败坏,百姓生活困苦,可见后主和诸葛亮的用人简直天壤之别。诸葛亮执政十一年间福泽后世无穷,所以从他病死开始西南民众千余年间对他的祭祀不绝。蒋琬费祎董允执政二十年,蜀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都被称为贤相。陈祗黄皓执政十年,政治越来越腐败,是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在军事人才上,接替诸葛亮的两位将领是王平和姜维,都是杰出之士,守土有余,开疆不足,和诸葛亮遇到的问题一样,对手的资源和人才比他们多得多,即使他们和对手才智一样或稍高,也是处于下风的。蜀汉最后覆灭,不是军事上的战败,而是政治上的腐败造成的。当时前方将领们基本都是诸葛亮时代提拔上来的,而后方的黄皓等人却扯他们的后腿,迫害排挤他们,造成姜维出走西北边境地区避祸。魏国趁机发动进攻后后主又不听姜维的建议,造成阴平武都的迅速沦陷。邓艾从阴平小道偷袭,镇守江油关的马邈坐拥险关,邓艾军粮草接近断绝,又无大型攻城武器,坚守就可使邓艾军全军覆没,因为他已经难以回去了,结果却因厌恶后主黄皓等人的腐败不战而降邓艾,使得邓艾军取得大批物资,恢复战力,逼近成都。姜维在剑阁挡住了钟会十余万大军,钟会粮草不济,又无法攻克剑阁,本来已经决定退军了,这次大战如果马邈不投降,本是重创敌人的良机,结果政治上的腐败毁了这一切。蜀汉最不利的地方不在于人少兵少,而是蜀地那个地方几乎不产杰出军政人才,巴地相对好一点,但也是越接近荆州人才越多,越往西越少。巴蜀之地直到南宋时期才出了个虞允文,算是个值得一提的军政人才,这里比较多的是像司马相如苏轼这样的文学家。从刘璋的父亲起,益州的人才最杰出的一些都是外来的,直到蜀汉灭亡也没有例外。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王平,诸葛亮培养提拔的一个,是巴人,和蜀人沾点边,不过王平也算不上最杰出人才。和中原比起来,巴蜀的人口只有中原的四分之一,但是人才比例不及百分之一,这也是诸葛亮在他活着的时候要北伐的原因之一,越晚中原从战乱中恢复后,不仅国力相差越大,人才差距会更大。还有人说诸葛亮造成蜀汉灭亡,这是非常可笑的,蜀汉灭亡时诸葛亮已经死了30年左右,在古代的话接近两代人的时间,和他基本没有关系了。隋文帝留下如此丰厚的遗产,结果他死后才十几年国家就灭亡了,说明昏君奸臣败家的速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曹操死后约30年曹家被司马家消灭,孙权死后28年东吴灭亡,是不是也是曹操和孙权的责任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78586 工分:1014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扯淡,郭嘉的才能绝对诸葛亮之上,可惜死得太早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76473 头衔:汉威武侯 工分:19575
左箭头-小图标
居然没有曹魏的荀攸,曹操的总参谋长。 田丰和鲁肃居然也能上榜?致法正和徐庶与何地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3028 工分:363
左箭头-小图标
要看排名的依据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了。楼主的排名按照三国演义来说比较有道理,可是如果真的按照史实的话,有的排名恐怕还需要调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4930 工分:3098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ljalx
在第57楼的发言:屎一般的排名,郭嘉绝对在诸葛亮之上还有贾羽、荀攸、荀彧那个比孔明逊色。建议你回去读读三国志,不要以为看了点电视剧,玩了点游戏就真正了解三国历史。历史上的周郎羽扇纶巾,姓罗的把他和诸葛亮调了个包,你懂不懂三国历史就在这说,真不害臊。先把名字打对,贾羽,你咋不念狗货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72471 工分:5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全才的话,诸葛亮是第一。萧何+张良+韩信的结合体第二的话应该是鲁肃,实力上的鲁肃曾经出过《榻下策》其战略眼光不亚于《隆中对》萧何+张良第三的话应该是周瑜,孙策的江山一半时周瑜的功劳,孙策死后曾给孙权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也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人物,可惜他和孙权不是一路的。结果合肥一战损失10W江东子弟兵和大将太史慈,迫使周瑜不得不改变方针朝刘备下手。逼近江东剩下的兵力不足以攻取曹操。弄得周瑜因年早逝。第四的话应该是郭嘉,曹操的一切战争都是郭嘉安排的,应该说没有郭嘉就没有曹操的一统北方,就是死之前,还帮曹操消灭的乌桓。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之战谁输谁赢就难说了。第五的话应该是庞统,虽然长得丑,但的确有才,精于计算,估计也是史上最丑的007了,不过倒是把曹操和他们的谋士耍的一愣一愣的,一个铁索连环就把曹操坑了。庞统的战略可以用最小的损失拿下益州,可惜刘备太能装了,结果把庞统装死了。损失一个高级谋士,换来益州,这代价比曹操死郭嘉换来北方的安定还亏。其他的都差不多,不过三国还有很多一战成名的酱油谋士,像法正,徐庶,羊枯,李儒(差点让曹操没命)等不能一概而论,三国有大能的谋士还是很多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89041 工分:49360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认为第一名鲁肃2曹操,3司马懿。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如果是一个公司招聘部门经理,董事长出了一个问题,我想成为这个行业霸主你们你做到吗1鲁肃,回答能做到。历史证明他能做到。他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形成统一战线,击败对手,占领市场2曹操,回答能做到,实际能做到,特点会经营,利用经营由弱变强,以少胜多3司马懿,回答能做到,但是之后自己成为老板。主要手段在内部进行垄断从曹氏不信任到他实现不可替代4诸葛亮,做不到,原因很多。。。。。。他的才干最多能最多占领3分之一市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71217 工分:40538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是照抄汉高祖取得天下的做法,了无新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5172 工分:1963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跳跃攻击
在第23楼的发言:众多的谋士当中,不是累死的,就是被杀的,几乎没有善始善终的,贾诩例外,从张绣到曹操,贾诩把人都看透了,这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在朝野当中一直低调做人,不参与党派之争,不参与夺嫡之争,最终,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的贾诩以77岁高龄寿终正寝。是啊,把诸葛亮排第一的,我想只读过三国演义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1578
左箭头-小图标
我也认为郭嘉才是三国中谋士的极品&以下是引用丶陌兮
在第40楼的发言:扯淡,郭嘉的才能绝对诸葛亮之上,可惜死得太早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01513 工分:239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xg1983
在第58楼的发言:从题目上看,不仅仅是指《三国演义》。若按历史来说,诸葛亮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根本排不上名。演义把他神话了,给他添加了很多光彩的事件。历史上对他军事很推崇,魏晋时期就承认他的军事才能,唐宋元更是把他作为历史上十大军事家之一供奉在武庙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01513 工分:23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纵观诸葛亮一生,刘备死前他从未统兵,所以根本谈不上战绩彪炳,三分天下得其一的战略规划对于皇叔来说的确不说,破掉了周大都督和鲁肃联手策划的二分天下,不过之后直到刘备死前都是作为刘备的秘书长随侍左右。荆南之战是刘备带着张飞亲统大军。入川之战有张飞,黄忠,法正,张松,庞统。汉中之战则是张飞,黄忠,法正。诸葛亮前两战镇守荆州,后一战镇守成都,都是搞统筹后勤工作。直到张飞和刘备死掉后,才从张飞那继承了个司隶校尉,虽然领了汉丞相兼益州牧,然而相权却是和李严平分(李严是骠骑将军兼尚书令和成都令,论军职可不止高了诸葛亮一点),军权则掌握在李严,马超,魏延的手里,诸葛亮的第一战应该说是南蛮之战,这一战打的的确漂亮,政,军两个拳头配合的相得益彰,树立了他丞相的威信,北伐开始后,因为老将纷纷去世,诸葛亮才渐渐将各种军职集在自己身上。这时的蜀国已经失去了荆州,所以无论如何方面都很难抗衡北方的曹氏(司马氏)的,所以说诸葛亮能以一己之力支撑蜀汉这么久(当然,四相其他三位也不能完全忽略),也算是很不错了,而且还能时不时出击打人曹氏两下。但是自诸葛亮死后,刘禅立马去掉了丞相这个职务,将相权完全分开,可见无论有功还是无功,当权臣都是不怎么讨好的。相对的,司马懿出道后历任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完全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当秘书。司马懿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樊城之战,离间蜀吴,导致关羽兵败被杀,不过依然只是在文职官员上任职,直到曹操死后,因为老一辈的功臣去世,加上司马懿有拥立之功,于是得到了曹丕的重用,不过依然没有委以军职,曹丕继位后数次伐吴,都是让司马懿留守许昌,又是和诸葛亮一样,搞统筹后勤工作。曹丕死后,托孤四臣里,曹真,曹休,陈群都有军职,唯独司马懿没有,后来要不是曹休自己不争气,数次大败于吴国,没办法,只得以司马懿来替代曹休来都督荆州和豫州军事,在这之后司马懿渐渐通过对吴,对蜀国,对辽东的征伐来获得权利,从而成为了魏国的权臣,为他的儿孙打下了基础。----------------------------------------------------------------------------从未统兵?众所周知刘备事业有转机是三顾茅庐之后,之前刘备也不是没有机会,甚至机会要大得多,在刘备得到徐州的时候,其他诸侯最强的也不过只有一两个州的实力,刘备由于没有杰出的谋士,历次大战几乎最后都失败,沦落到一无所有的地步,依附于刘表,局限于一县。诸葛亮在这时候参与到刘备的集团中,可以说是刘备的最低谷期。得荆州四郡诸葛亮是刘备身边唯一杰出谋士,你不会以为刘备有这样的能力得到这四郡吧,否则他在北方打拼十几年就不至于到这种地步了,如果没有诸葛亮的筹划,他恐怕早就在赤壁这次大战中被灭了。这时候是诸葛亮唯一作为谋士的时期,献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并辅助刘备夺取了一块根据地,结束了十几年来的流离失所的局面。要说这段时期获益最大的,就是刘备了,但他的实力确实所有诸侯中最低的,原先的兵力地盘几可忽略不计,可见诸葛亮作为谋士胜过同期所有人。另外告诉一些人,谋士一般不带兵,只是参谋。刘备后来率军攻取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镇守荆州,自己率庞统、黄忠、魏延等出征,并且有法正和张松等在刘璋内部为内应,结果进展不大,折了张松和庞统,陷入困境。三国志赵云传:“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这是诸葛亮第一次作为统帅出征,支援陷入不利境地的刘备,拿下益州大多数郡县,和刘备军会和包围成都,平定了益州。如果没有诸葛亮大军的支援,即使面对刘璋这样的对手,刘备等人也未必获胜,不能速胜的话,一旁虎视眈眈的曹操等诸侯未必不会干预。拿下益州,诸葛亮一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拿下益州后诸葛亮作为唯一一个有资格治理这个新得的不稳定大州的人选,当然要留下来镇守这里,刘备等继续进军汉中。汉中地盘很小,不过是益州的一个郡,但是此战也涉及到周边的一些地方。这次大战刘备率法正、黄权等谋士和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大将出征,对阵夏侯渊为主帅的汉中地方守备部队,可以说实力明显占优。但相持一年,不能获胜,大多数战场进展不利,再次陷入危局。诸葛亮增兵支援,并使后勤无忧,才稳定了局势。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后,曹操亲率大军进军汉中,不过刘备据险而守,曹操后勤补给不畅,相持数月后撤退,汉中之战结束。这一战最终获胜,诸葛亮虽然远在成都,但一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他的动员能力,此战必败。前线的谋士们很显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都没有把军队实力的明显优势转化为胜势,还是在有利于蜀汉步兵作战的有利地形情况下,最后形成了消耗相持的局面。汉中的居民已经被曹操尽数迁走,本地无法补给,双方在山区的补给线甚至蜀汉更长一些,结果后勤跟不上被迫撤走的是曹操军。汉中之战,黄权本谋,法正的作用反而是次要的,但现在一些人人云亦云,认为法正作用至关重要,是很无知的。(三国志黄权传: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法正一生建树极少,辅佐益州刘氏父子没有亮点,还背叛了他们,辅佐刘备后,除了参加了汉中之战,没有其他战功。汉中之战后,刘备集团军事战略上每一步都是错误,毫无疑问主要是他的贡献。还有关于刘备的用人,并不太出色,他留张飞守徐州,徐州轻易丢失,他失去了根据地,在北方诸侯中再无竞争力。留关羽守荆州,糜芳等心腹辅佐,结果关羽和东吴交恶,使得孙权偷袭荆州迫不及待,关羽和下属不和,使得糜芳等在东吴军到来时不战而降,使得荆州轻易丢失,如果他们肯坚守,支持到关羽回军的可能在九成以上。三国时期攻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名将经营十几年的城池,那样荆州就未必丢了。刘备让孟达和刘封镇守东三郡,结果二人不支援关羽的北伐军,并且见死不救,最后孟达把东三郡献给了曹魏。当时镇守前方三处战略要地的守将,经历战争的荆州四郡和东三郡都没有经受住考验,魏延镇守的汉中郡无人来打,结果不明,不过以他说大话的能力,不容乐观,要知道在西征益州和北伐汉中这两次旷日持久的战役中,他都参加了,却没有出色表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75331
左箭头-小图标
戏志才在哪儿~~~孔明排不上第一,鲁肃也排不上第二。司马懿也不至于最后一名,最夸张的是戏志才居然没有。。如果这是根据三国志来的。戏志才应该排前三才对。郭嘉对戏志才的才情倍加赞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4084 工分:90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龍战
在第15楼的发言:想请问LZ你看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
如果是三国志那么你纯属再者扯淡。如果是三国演义那么你完全不懂三国的历史。
首先LZ你知道什么是谋士吗?谋士是为决策者出谋划策,像荀攸、贾诩、郭嘉、田丰、徐庶、庞统这些,而荀彧、鲁肃这类虽然属于谋士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内政,而司马懿、周瑜、陆逊他们这类则帅才,在古代将军分为两种,一种是冲锋陷阵的如关羽、张飞,另一种则是统领军队如司马懿、周瑜、陆逊。这就是将于帅的区分。诸葛亮之所以名声这么大是因为在民间我们都看过电影或者书籍夸大了诸葛亮的功绩。
举两个列子,......谁说帅比将厉害,帅才和将才都是一个意思的,帅的意思率领一支军队,将的意思也是领导,将军的意思带领一军,周瑜完全是将军,怎么与谋士搭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4603 工分:980
左箭头-小图标
从题目上看,不仅仅是指《三国演义》。若按历史来说,诸葛亮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根本排不上名。演义把他神话了,给他添加了很多光彩的事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31167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屎一般的排名,郭嘉绝对在诸葛亮之上还有贾羽、荀攸、荀彧那个比孔明逊色。建议你回去读读三国志,不要以为看了点电视剧,玩了点游戏就真正了解三国历史。历史上的周郎羽扇纶巾,姓罗的把他和诸葛亮调了个包,你懂不懂三国历史就在这说,真不害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98916 工分:4387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的参考依据应该是光荣出品的三国志系列游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85578 工分:2138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olitonsoliton
在第42楼的发言:1、诸葛亮 2、司马懿 3、陆逊 4、周瑜 5、郭嘉 6、徐庶 7、陈宫 8、贾诩 9、庞统 10、曹操
根据案例,与诸葛亮抗衡只有司马懿;陆逊与周瑜都指挥过大的战役,但陆逊更加镇定沉着,其能力不下于司马懿;郭嘉虽然算无遗策,但大的案例不足,庞统名声很响,但无成功案例,曹操足智多谋,本身也是谋士,至于袁绍手下谋士虽然众多,但相互制约,统帅缺乏决断能力。诸葛亮在刘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只是负责内政,外战几乎没有参与,一直跟随刘备出谋划策的是法正,三国志法正传记载法正在蜀国是“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在刘备集团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超过了张飞关羽,而且刘备进位汉中王后法正身兼尚书令、护军将军两职,官职也是最高的,若不是死于刘备称帝前,蜀汉丞相根本就没诸葛亮什么事儿,诸葛亮只是个内政高手,让他出谋划策平定天下估计他还没那个能力。其实要说三国第一谋臣还真的要算周瑜,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根本就是个打酱油的主,起主要作用的是人家周瑜,周瑜在赤壁之战后就谋划夺取益州,不过死于进军路上,若让周瑜多活几年,没准这天下就真姓孙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54566 工分:3276
左箭头-小图标
徐庶其谋略仅次于孔明。他后来去向神秘消失,传说他遁迹山林去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4930 工分:309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丶陌兮
在第40楼的发言:扯淡,郭嘉的才能绝对诸葛亮之上,可惜死得太早了!!!给郭嘉呐喊的真不知道脑袋里怎么想的。郭嘉的谋略不错是很不错,但是放在曹魏赤壁前的智囊团里,比他好的也有不少(如果在曹,袁两家里综合来看,比他高的也不少,难怪当初袁绍不待见他,自以为肚子里有点货就放浪形骸)。荀彧就不说了,曹魏第一谋士,阿瞒谓之曰吾之子房,政,谋两样都能甩郭嘉一条街。贾诩,赤壁后到曹操死之前曹魏的第一谋士,就算赤壁之前,依然有诸多亮点,我就不列举了。荀攸,最被低估的谋士(他的功劳基本在演义里都被郭嘉给抢走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谁最先鼓捣出的点子,就是这位仁兄,当初小董卓还在西凉里和小韩遂,小马腾互相掐架,小阿瞒还在做他的典军校尉,小孙坚则是跟着张温在军队里混资历,而小刘备则寄居于公孙瓒处,此时的小荀攸则是何进手下的黄门侍郎,何进提议召各方诸侯进京,当时认为这是个馊主意的人只有3个,阿瞒当场提出异议,卢植则是直接辞官而去,而荀攸则是默不作声静观其变,果不其然,董卓进京后天下大乱,此时阿瞒开始在关东召集诸侯一起讨董,而年轻的荀攸则认为时机到来了,开始和郑泰等人谋划乘乱刺杀董卓,然后借着威望控制住天子,号令诸侯,这是啥,这不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么,只可惜事情被泄密了,被抓了起来。不过荀攸却悠然自得的坐在牢里,因为他清楚董卓活不久,没有他去刺杀,也有别人来杀他,果不其然,王允和吕布不久后就刺董成功,接着荀攸被放了出来,不过此时的朝廷已经混乱不堪,荀攸觉得此时夺取天子不容易,于是他瞄中了益州,打算求外放益州,可惜也没求到,没法打包回家顺便看看有没有好点的主上能够投效的,此后阿瞒以弱势之军却迎得天子,荀攸认为阿瞒是个明主,于是投奔了他的叔叔荀彧,阿瞒见到荀攸后兴奋的大发感叹,公达在手,天下我有。能在投奔阿瞒后让其发出感叹的人才,也就只有荀氏叔侄二人了。此后,在阿瞒手下,荀攸大放异彩,奇计良谋迭出。打张绣前,荀攸劝阿瞒不要打,张绣强借刘表的宛城,只是因为阿瞒的虎视眈眈,才导致二人不得已联合起来,如果你不去打他们,时间久了他们必然会内乱起来,结果阿瞒不听,差点死在宛城。下邳一战,吕布与陈宫仰仗城坚粮多坚守不出,阿瞒想撤退,这时荀攸又说,吕布勇而无谋,已经把他打成这样子,如果就此放弃,岂不是前功尽弃?同时又建议阿瞒水淹下邳,于是这才有了白门楼一幕。官渡之战,袁绍派遣颜良为先锋,攻打白马,阿瞒率军去救,此时荀攸建议,颜良锐气正盛,不宜与之力战,可用声东击西之计,于是阿瞒率军去打延津,颜良中计,果然分兵去救,这时关羽率轻骑突袭颜良,斩颜良于阵前。此后曹操从延津撤退,却遇上了袁绍的追兵,当时敌众我寡,众人都赶到绝望,这时荀攸献策阿瞒,让全军丢弃辎重,果然袁军都跑去抢辎重了,这时阿瞒突然杀了个回马枪,袁军大败而走,阿瞒安然退回。此后,官渡对峙,又是荀攸献策阿瞒偷袭袁军粮道。后来阿瞒犹豫不决是解决二袁还是南征刘表,又是荀攸进言坚定了阿瞒彻底解决二袁的决心,同时他建议阿瞒答应袁谭的同盟请求从而离间了二袁。曹操曾有一段话精辟地描述了荀攸“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另外荀攸还是曹操手下惟一一个受到自择封邑这种待遇的人。郭嘉也有谋略,但是比起荀攸贾诩来说就逊色了很多,唯独出彩的地方就是根据荀彧给阿瞒的建议,总结出了十胜十败一说,可以说从根本上坚定了阿瞒与袁绍一争高下的决心。其次就是算出了孙策必然被人刺死的结局。至于辽东一战,与其说是郭嘉献策的功劳,倒不如说是张辽,田予的功劳,不是这二人勇猛果敢,曹操估计都要死在乌丸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27524 工分:39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我觉得郭嘉能第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4930 工分:309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xgk001
在第39楼的发言:
如果我排名的话,第一档是诸葛亮,远远超过三国其他任何一个谋士,其他谋士从第三档开始排,第二档空缺。诸葛亮能做其他谋士能做的事,其他人却做不到诸葛亮能做的事情。试想一下,谁能辅佐刘备从几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而且是在曹孙这两个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集团在一边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同期这两个竞争者地盘变化不大,这十几年间,曹孙的谋士们都干什么去了,他们的战略眼光何在?如果真的强的话,以他们的实力,拿出很小的一部分对付刘备,就没刘备什么事了,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的时候曹孙的实力地盘都是刘备的数百倍(荆州百县......纵观诸葛亮一生,刘备死前他从未统兵,所以根本谈不上战绩彪炳,三分天下得其一的战略规划对于皇叔来说的确不说,破掉了周大都督和鲁肃联手策划的二分天下,不过之后直到刘备死前都是作为刘备的秘书长随侍左右。荆南之战是刘备带着张飞亲统大军。入川之战有张飞,黄忠,法正,张松,庞统。汉中之战则是张飞,黄忠,法正。诸葛亮前两战镇守荆州,后一战镇守成都,都是搞统筹后勤工作。直到张飞和刘备死掉后,才从张飞那继承了个司隶校尉,虽然领了汉丞相兼益州牧,然而相权却是和李严平分(李严是骠骑将军兼尚书令和成都令,论军职可不止高了诸葛亮一点),军权则掌握在李严,马超,魏延的手里,诸葛亮的第一战应该说是南蛮之战,这一战打的的确漂亮,政,军两个拳头配合的相得益彰,树立了他丞相的威信,北伐开始后,因为老将纷纷去世,诸葛亮才渐渐将各种军职集在自己身上。这时的蜀国已经失去了荆州,所以无论如何方面都很难抗衡北方的曹氏(司马氏)的,所以说诸葛亮能以一己之力支撑蜀汉这么久(当然,四相其他三位也不能完全忽略),也算是很不错了,而且还能时不时出击打人曹氏两下。但是自诸葛亮死后,刘禅立马去掉了丞相这个职务,将相权完全分开,可见无论有功还是无功,当权臣都是不怎么讨好的。相对的,司马懿出道后历任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完全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当秘书。司马懿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樊城之战,离间蜀吴,导致关羽兵败被杀,不过依然只是在文职官员上任职,直到曹操死后,因为老一辈的功臣去世,加上司马懿有拥立之功,于是得到了曹丕的重用,不过依然没有委以军职,曹丕继位后数次伐吴,都是让司马懿留守许昌,又是和诸葛亮一样,搞统筹后勤工作。曹丕死后,托孤四臣里,曹真,曹休,陈群都有军职,唯独司马懿没有,后来要不是曹休自己不争气,数次大败于吴国,没办法,只得以司马懿来替代曹休来都督荆州和豫州军事,在这之后司马懿渐渐通过对吴,对蜀国,对辽东的征伐来获得权利,从而成为了魏国的权臣,为他的儿孙打下了基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02200 工分:1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angger007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kr023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angger007
在第22楼的发言:司马懿最终是只顾自己家族的利益,让自己家族取得了皇位。诸葛亮并非没有篡位的条件,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尽力辅佐后主,这恰恰是诸葛历代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为己还是为公,相形之下,高低立辩。
你受罗贯中毒害太深,诸葛亮充其量算是个政治家,军事指挥能力远不如司马懿,诸葛亮两次出师北伐侵略魏国劳民伤财,消耗国力,不得民心,是导致蜀国灭亡的重要原因。更别说什么复兴大汉了。
司马懿一生为魏国鞠躬尽瘁,攻城拔寨打天下,由于他的努力使中国重新统一。
也许我确实受正统思想影响,但当时蜀国如果不主动伐魏,同样也会面临灭亡的命运,甚至失去复兴汉室的大旗,只怕会早发内乱的。司马氏其主要还是为了他们家族的利益,不是为了魏国,诸葛子孙毕竟没有做出篡权的事。西晋的暂时统一,导致了更大的分裂,实在得不偿失。盛极必衰 物极必反 !国家 民族 家族 个人 都是 !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01513 工分:23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里有些人对诸葛亮镇守后防颇有看法,认为是因为他才能不足所以不用他,这是我看到的非常可笑的一种说法,反映了这些人对历史和军政知识的一窍不通。举个例子,刘备西征,留下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在荆州,莫非是因为刘备认为这四个人才能有限所以不带他们去?正相反,是因为他们的才能和忠诚都经过了考验,所以刘备把他们尽数留下镇守根本之地,留条退路,带着庞统、黄忠和魏延等才能和忠心不怎么放心的去征战以观察他们的实力和品行。汉中之战时,留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镇守益州,这是对二人最大的信任,说明这两个人已经是一方统帅。益州新占,除了诸葛亮这个军政全才别人无人能让刘备放心出征,而有些人却说这是因为诸葛亮才智不足,所以刘备不用他打仗,真是可笑至极,这种人我想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吧。汉中之战打得非常艰苦,上面有人说因为法正的谋略打得很精彩,估计没看过史书。汉中之战打到后期,刘备已经坚持不住,写信向诸葛亮求援,诸葛亮征发适龄男丁尽数参军,强壮的妇女搞运输,才最终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中使得曹魏军后勤不继退走。法正当刘备谋士的时期是刘备战略转变的时期,和东吴交恶就是这时候开始的。法正和庞统里应外合,辅佐刘备攻打刘璋,结果反而陷入困境,庞统战死。刘备召诸葛亮率张飞、赵云等援助,分路进击,迅速占领益州。执行隆中对战略的每一步,诸葛亮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他人所起的作用和他比差太远了,他不仅是主要战略的制定者,而且是主要的执行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01513 工分:23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里提到的谋士没有一个帮助统一成功。曹魏的实力占天下70%,仍不能成功,还以多打少打了最大的败仗,从这点说,这里的谋士毫无疑问是最差的。东吴的实力占天下20%,北伐大多数是大败,谋士次差。蜀汉的实力占天下10%,北伐很少大败,绝大多数原因是后勤及其他原因退军,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至于郭嘉之流,历史上籍籍无名,没三国演义的宣传知道他的人估计不超过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一,三国之后没有一个重要历史人物提起过他,只能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而已,对阵袁绍这样的,还用了十余年才击败对手,关键战役靠对方谋士的倒戈,而不见他们献上一个有用的谋略。遇上强手,郭嘉的那些所谓智谋根本不值一提。曹操手下最强的谋士是荀彧,可以说是弱化版的诸葛亮,郭嘉这样的,比荀彧又差了两三个档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36622 工分:2192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将诸葛亮评为谋士不合适,诸葛亮是相国之才不是一般的谋士,是最完美的政治家,真正做到赏罚分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19567 工分:29297
左箭头-小图标
三国谋士各有所长,若是以才干而论,诸葛亮的才能只适合守国,而不足以谋国,单从他六出祁山北伐未果就可以看出其军事领导指挥才能的不足。其亲传弟子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依然恪守其遗命及战略战术,五出祁山北伐,最终落得个蜀国灭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40366 工分:1497
左箭头-小图标
我看的三国演义,最爱郭嘉!!估计楼主都是根据自己喜好的排的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24018 工分:7823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蓝海风云
在第8楼的发言:三国最强的谋士毫无疑问是司马懿,他最终把天下算计到了自己手中,诸葛亮给他提鞋都不配。应该说司马懿命长,然后有两个好儿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5376 工分:1792
左箭头-小图标
1、诸葛亮 2、司马懿 3、陆逊 4、周瑜 5、郭嘉 6、徐庶 7、陈宫 8、贾诩 9、庞统 10、曹操根据案例,与诸葛亮抗衡只有司马懿;陆逊与周瑜都指挥过大的战役,但陆逊更加镇定沉着,其能力不下于司马懿;郭嘉虽然算无遗策,但大的案例不足,庞统名声很响,但无成功案例,曹操足智多谋,本身也是谋士,至于袁绍手下谋士虽然众多,但相互制约,统帅缺乏决断能力。本文内容于
15:39:20 被solitonsoliton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98183 工分:65889
左箭头-小图标
没有陈宫吗?好像不少人认为他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78586 工分:1014
左箭头-小图标
扯淡,郭嘉的才能绝对诸葛亮之上,可惜死得太早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01513 工分:23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我排名的话,第一档是诸葛亮,远远超过三国其他任何一个谋士,其他谋士从第三档开始排,第二档空缺。诸葛亮能做其他谋士能做的事,其他人却做不到诸葛亮能做的事情。试想一下,谁能辅佐刘备从几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而且是在曹孙这两个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集团在一边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同期这两个竞争者地盘变化不大,这十几年间,曹孙的谋士们都干什么去了,他们的战略眼光何在?如果真的强的话,以他们的实力,拿出很小的一部分对付刘备,就没刘备什么事了,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的时候曹孙的实力地盘都是刘备的数百倍(荆州百县,刘备占其中一个,而且在抵抗曹操南下的前线,还没有所有权)。刘备严格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发展,一路顺风,三足鼎立之势形成。此后关羽和刘备先后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结果和他们遇到诸葛亮前的十几年一样,损失惨重,耗尽了多年的人力物力积累,丢掉了一半的国土,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诸葛亮在此基础上不仅保住了蜀国,而且三年后又开始南征北战,南征迅速平定了西南蛮夷,堪称古代在此地作战的最成功者,北伐由于运输困难,难以持久作战,对手兵精粮足名将众多,不犯大错误,所以难以取得决定性战果,不过也攻取了阴平武都二郡,完善了蜀国北方防御体系,使得汉中的侧翼和成都平原不再受到威胁。诸葛亮最大的遗憾是寿命太短,司马懿大他两岁却多活了十几年。如果两人一样长寿,一个攻一个守,时间久了,防守的一方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这就是“久守必失”“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等军事名词广为接受的原因,而现在一些纸上谈兵之徒却从不知道这些。防守是最无奈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好的战略。司马懿如果作为谋士的话,比诸葛亮差太远,确切的说司马懿是一个阴谋家,真正的谋士的工作做得不多。作为统帅,司马懿也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所在的魏国拥有作战的一切资源和地理优势,根据史书记载,他和诸葛亮交战两次,一次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的部队野战都惨败,诸葛亮因为李严谎报军情退军,司马懿才逃过一劫。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两人第二次交锋,司马懿吸取教训,不敢野战,坚守城池,诸葛亮因为兵力少也不轻易攻城,寄望于在相持中找到战机野战消灭敌人,但没多久诸葛亮就病死了,蜀国退军,司马懿听说后率军追赶,被假诸葛亮吓跑,可见在上一次交锋中他已经被打成了惊弓之鸟,留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千古笑谈,这都是正史中记载的。还有人说诸葛亮事必躬亲所以蜀国没人才,说诸葛亮不培养人才,这么说的人对历史的了解极其有限。汉末各大势力的杰出人才很少个是哪个势力自己培养出来的,都是自荐、推荐、选拔出来的,而非国家机构系统性的培养。诸葛亮手下的人也不例外,他提拔的人才文有蒋琬、费祎、董允,这三人和诸葛亮一起被蜀国四贤相。费祎被魏国降将刺杀后,后主自己提拔了陈袛、黄皓等奸佞之辈,蜀汉朝政迅速败坏,百姓生活困苦,可见后主和诸葛亮的用人简直天壤之别。诸葛亮执政十一年间福泽后世无穷,所以从他病死开始西南民众千余年间对他的祭祀不绝。蒋琬费祎董允执政二十年,蜀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都被称为贤相。陈祗黄皓执政十年,政治越来越腐败,是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在军事人才上,接替诸葛亮的两位将领是王平和姜维,都是杰出之士,守土有余,开疆不足,和诸葛亮遇到的问题一样,对手的资源和人才比他们多得多,即使他们和对手才智一样或稍高,也是处于下风的。蜀汉最后覆灭,不是军事上的战败,而是政治上的腐败造成的。当时前方将领们基本都是诸葛亮时代提拔上来的,而后方的黄皓等人却扯他们的后腿,迫害排挤他们,造成姜维出走西北边境地区避祸。魏国趁机发动进攻后后主又不听姜维的建议,造成阴平武都的迅速沦陷。邓艾从阴平小道偷袭,镇守江油关的马邈坐拥险关,邓艾军粮草接近断绝,又无大型攻城武器,坚守就可使邓艾军全军覆没,因为他已经难以回去了,结果却因厌恶后主黄皓等人的腐败不战而降邓艾,使得邓艾军取得大批物资,恢复战力,逼近成都。姜维在剑阁挡住了钟会十余万大军,钟会粮草不济,又无法攻克剑阁,本来已经决定退军了,这次大战如果马邈不投降,本是重创敌人的良机,结果政治上的腐败毁了这一切。蜀汉最不利的地方不在于人少兵少,而是蜀地那个地方几乎不产杰出军政人才,巴地相对好一点,但也是越接近荆州人才越多,越往西越少。巴蜀之地直到南宋时期才出了个虞允文,算是个值得一提的军政人才,这里比较多的是像司马相如苏轼这样的文学家。从刘璋的父亲起,益州的人才最杰出的一些都是外来的,直到蜀汉灭亡也没有例外。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王平,诸葛亮培养提拔的一个,是巴人,和蜀人沾点边,不过王平也算不上最杰出人才。和中原比起来,巴蜀的人口只有中原的四分之一,但是人才比例不及百分之一,这也是诸葛亮在他活着的时候要北伐的原因之一,越晚中原从战乱中恢复后,不仅国力相差越大,人才差距会更大。还有人说诸葛亮造成蜀汉灭亡,这是非常可笑的,蜀汉灭亡时诸葛亮已经死了30年左右,在古代的话接近两代人的时间,和他基本没有关系了。隋文帝留下如此丰厚的遗产,结果他死后才十几年国家就灭亡了,说明昏君奸臣败家的速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曹操死后约30年曹家被司马家消灭,孙权死后28年东吴灭亡,是不是也是曹操和孙权的责任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6762 工分:176540
/ 排名:6132
左箭头-小图标
周瑜陆逊怎么能排在里面,人家明明是统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5115 工分:2778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龍战
在第15楼的发言:想请问LZ你看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
如果是三国志那么你纯属再者扯淡。如果是三国演义那么你完全不懂三国的历史。
首先LZ你知道什么是谋士吗?谋士是为决策者出谋划策,像荀攸、贾诩、郭嘉、田丰、徐庶、庞统这些,而荀彧、鲁肃这类虽然属于谋士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内政,而司马懿、周瑜、陆逊他们这类则帅才,在古代将军分为两种,一种是冲锋陷阵的如关羽、张飞,另一种则是统领军队如司马懿、周瑜、陆逊。这就是将于帅的区分。诸葛亮之所以名声这么大是因为在民间我们都看过电影或者书籍夸大了诸葛亮的功绩。
举两个列子,......真正的草船借箭是周瑜,空城计是文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5115 工分:2778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发丘中朗将
在第7楼的发言:你到底依据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呀,感觉是三国演义,没什么说的了我觉得是三国演义而已。真正的三国志里面,法正的才能,当时在蜀无人能及,对于汉中的激烈争夺,基本都是法正在一手操办,让曹操完败!而当时,孔明仅仅在做后勤的保障而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5115 工分:27786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排名让法正情何以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560 工分:12572
左箭头-小图标
一个好好的正常工作,结果在&三国演艺&中给写的像个妖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56377 工分:439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kr023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angger007
在第22楼的发言:司马懿最终是只顾自己家族的利益,让自己家族取得了皇位。诸葛亮并非没有篡位的条件,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尽力辅佐后主,这恰恰是诸葛历代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为己还是为公,相形之下,高低立辩。
你受罗贯中毒害太深,诸葛亮充其量算是个政治家,军事指挥能力远不如司马懿,诸葛亮两次出师北伐侵略魏国劳民伤财,消耗国力,不得民心,是导致蜀国灭亡的重要原因。更别说什么复兴大汉了。
司马懿一生为魏国鞠躬尽瘁,攻城拔寨打天下,由于他的努力使中国重新统一。也许我确实受正统思想影响,但当时蜀国如果不主动伐魏,同样也会面临灭亡的命运,甚至失去复兴汉室的大旗,只怕会早发内乱的。司马氏其主要还是为了他们家族的利益,不是为了魏国,诸葛子孙毕竟没有做出篡权的事。西晋的暂时统一,导致了更大的分裂,实在得不偿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89534 工分:2547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马丁中士
在第30楼的发言:得志者,没有几个人。都是被当成工具用的。至少司马懿不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5659 工分:3371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的是小说人物吧,真实历史上,蜀汉建国后,军事方面都是法正在管,而诸葛亮则扮演一个现在的国务院总理的角色。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让谋士们排座次,是非常不明智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27962 工分:23164
左箭头-小图标
得志者,没有几个人。都是被当成工具用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47946 工分:156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angger007
在第22楼的发言:司马懿最终是只顾自己家族的利益,让自己家族取得了皇位。诸葛亮并非没有篡位的条件,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尽力辅佐后主,这恰恰是诸葛历代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为己还是为公,相形之下,高低立辩。你受罗贯中毒害太深,诸葛亮充其量算是个政治家,军事指挥能力远不如司马懿,诸葛亮两次出师北伐侵略魏国劳民伤财,消耗国力,不得民心,是导致蜀国灭亡的重要原因。更别说什么复兴大汉了。司马懿一生为魏国鞠躬尽瘁,攻城拔寨打天下,由于他的努力使中国重新统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42703 工分:2170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中原第一枪手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lh
在第2楼的发言:刘晔呢?只要曹操父子有一个人听了他的谋略,三国会提早结束很多年!
戏志才 李儒 荀攸 程昱 徐庶 这些人都不差吧
郭嘉 贾羽 李儒 诸葛亮 庞统 周瑜 程昱 戏志才 司马懿 徐庶 我心中的三国十大高手。
尤其是鬼才郭嘉,有先知之称。戏志才死后由郭嘉代替他,帮助曹操出谋划策。
其次贾羽和李儒这两人属于猥琐型谋士,为达目的下流、邪恶、卑鄙、无耻的办法能用就用。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不信任下属。什么事都自己干,导致把自己累死了。
庞统倒霉的孩子。长的对不起观众,产生了自卑心理,又死要面子。但不可否定他的才华。不比诸葛亮差。
周瑜是个好将领不是个好的统帅,小心眼。
戏志才是曹操早期的谋士才能和郭嘉差不多。但是也和郭嘉一样是个短命货。
司马懿也是个阴险的人,从他创立晋朝来说。够NB。把主子的江山给抢了。
徐庶是个能把曹操逼到拿他母亲做要挟的人。当时曹操那么吊都拿他没办法。可想而知......
厄..........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见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引用。一起讨论。李儒是真猥琐,贾诩是为图自保!周瑜也死得早,死因是生病,与荆南作战时受箭伤和当地疫情有关,不是小说里写的那样小心眼气死的,他向孙权举荐了鲁肃、吕蒙这些名士,对待老将程普毕恭毕敬,而且他和孙策是挚友,在孙策最落魄时,周瑜舍弃官职带着比孙策多得多的部队来投靠,要是周瑜小肚鸡肠,他怎会容得下孙策呢?早就自立旗号了,毕竟周瑜带兵打仗也非常厉害(貌似诸葛亮带兵就差一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47946 工分:1567
左箭头-小图标
评价角度不同,各有个的看法。个人认为,司马懿才是第一,评价标准很简单,因为他是最终的胜利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89519 工分:696
左箭头-小图标
半仙.......左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50029 工分:732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lh
在第2楼的发言:刘晔呢?只要曹操父子有一个人听了他的谋略,三国会提早结束很多年!戏志才 李儒 荀攸 程昱 徐庶 这些人都不差吧郭嘉 贾羽 李儒 诸葛亮 庞统 周瑜 程昱 戏志才 司马懿 徐庶 我心中的三国十大高手。尤其是鬼才郭嘉,有先知之称。戏志才死后由郭嘉代替他,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其次贾羽和李儒这两人属于猥琐型谋士,为达目的下流、邪恶、卑鄙、无耻的办法能用就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不信任下属。什么事都自己干,导致把自己累死了。庞统倒霉的孩子。长的对不起观众,产生了自卑心理,又死要面子。但不可否定他的才华。不比诸葛亮差。周瑜是个好将领不是个好的统帅,小心眼。戏志才是曹操早期的谋士才能和郭嘉差不多。但是也和郭嘉一样是个短命货。司马懿也是个阴险的人,从他创立晋朝来说。够NB。把主子的江山给抢了。徐庶是个能把曹操逼到拿他母亲做要挟的人。当时曹操那么吊都拿他没办法。可想而知......厄..........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见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引用。一起讨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9329 工分:6893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排名是一个不了解三国的楼主瞎掰的~~!恳请楼主再好好学一下三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18790 工分:540943
/ 排名:889
左箭头-小图标
众多的谋士当中,不是累死的,就是被杀的,几乎没有善始善终的,贾诩例外,从张绣到曹操,贾诩把人都看透了,这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在朝野当中一直低调做人,不参与党派之争,不参与夺嫡之争,最终,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的贾诩以77岁高龄寿终正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56377 工分:4396
左箭头-小图标
司马懿最终是只顾自己家族的利益,让自己家族取得了皇位。诸葛亮并非没有篡位的条件,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尽力辅佐后主,这恰恰是诸葛历代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为己还是为公,相形之下,高低立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52115 头衔:狙击手 工分:91085
左箭头-小图标
孔明就拿第1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5366
左箭头-小图标
风吹屁股冷,无事啖闲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3882 头衔:空军潜水兵 工分:765637
/ 排名:377
左箭头-小图标
仲达才排第10,孔明就拿第1,不知道两人看了排名会怎么想,二人棋逢对手,能力相当,一个把持蜀汉朝政数十年就连死后都要一直影响着朝堂直到蜀汉灭国,另一个也是把持朝政数十年最后为自个儿孙篡位打下基础,都是以权臣而著称的人物,排名居然差距如此之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18937 工分:73
左箭头-小图标
谋士我感觉诸葛亮 荀彧 田丰 周瑜都是一个级别的。孰高孰低还真分不出来。加入我个人意愿,那就是荀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843 工分:1908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蓝海风云
在第8楼的发言:三国最强的谋士毫无疑问是司马懿,他最终把天下算计到了自己手中,诸葛亮给他提鞋都不配。
放p,司马懿的后代差的把华夏搞得灭族,诸葛亮在世时,横看竖看他都不是孔明的对手三国演义你看太多了,儒家的狗屁礼义廉耻让你中毒太深,厚黑学把你玩的晕头转向。仔细研读真实的历史再来发表你的看法吧,免得显得你年幼无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72174 工分:3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蓝海风云
在第8楼的发言:三国最强的谋士毫无疑问是司马懿,他最终把天下算计到了自己手中,诸葛亮给他提鞋都不配。放p,司马懿的后代差的把华夏搞得灭族,诸葛亮在世时,横看竖看他都不是孔明的对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42243 工分:2205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想请问LZ你看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如果是三国志那么你纯属再者扯淡。如果是三国演义那么你完全不懂三国的历史。首先LZ你知道什么是谋士吗?谋士是为决策者出谋划策,像荀攸、贾诩、郭嘉、田丰、徐庶、庞统这些,而荀彧、鲁肃这类虽然属于谋士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内政,而司马懿、周瑜、陆逊他们这类则帅才,在古代将军分为两种,一种是冲锋陷阵的如关羽、张飞,另一种则是统领军队如司马懿、周瑜、陆逊。这就是将于帅的区分。诸葛亮之所以名声这么大是因为在民间我们都看过电影或者书籍夸大了诸葛亮的功绩。举两个列子,空城计这个我想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独自在城楼上敞开大门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这里疑点来了诸葛亮平生是个谨慎的人,这里只要看诸葛亮北伐就知道了,魏延向诸葛亮提议走小道奔袭长安结果由于诸葛亮认为过于凶险而没有采纳,每次都是出祁山而结果都是败归。这里就看出诸葛亮是个谨慎的人,他怎么敢冒险唱空城计呢?再者难道司马懿是白痴?不会先派点兵进城侦查?再说了空城计就不是诸葛亮的而是曹操使用的。另外一个,草船借箭!我想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在小学课本里都有。这里也有疑点,首先诸葛亮的十五条船能装下这十万只箭吗?各位想一想当时诸葛亮的草船好比现在在芦苇甸里的哪些船,看过老的水浒没?和里面进梁山要坐的船一样,试问那样的十五条船能装下十万只箭?再说了当时虽然有大雾,难道曹军不会射火箭?总而言之,三国演义是夸大了诸葛亮,诸葛亮是有本事但不一定是军事上的,诸葛亮在历史上诸葛亮应当归类为政治家和军事家,以政治家为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0785 工分:218264
/ 排名:4534
左箭头-小图标
+扯淡的排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4930 工分:309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仲达才排第10,孔明就拿第1,不知道两人看了排名会怎么想,二人棋逢对手,能力相当,一个把持蜀汉朝政数十年就连死后都要一直影响着朝堂直到蜀汉灭国,另一个也是把持朝政数十年最后为自个儿孙篡位打下基础,都是以权臣而著称的人物,排名居然差距如此之大,要我说,给他们一个第九一个第十都算不错。荀文若的排位也算得上实至名归,一招驱虎屯狼搞的最后袁术,吕布身死,刘大耳灰溜溜的投奔袁绍,十胜十败乃金玉良言,坚定了阿瞒击败袁绍的信心,阿瞒能打下北方,文若功推第一。奉孝都能上的榜,不知道公达看见了会不会被气死,奉孝浪荡一生,只因演义而得一虚名,咱荀公达一生奇谋迭出,水淹吕布,计斩颜良,火烧乌巢,离间二袁,结果成绩都被奉孝抢了不说,连榜都上不去,估计排在奉孝前面的文若叔叔都会为自个的侄子叹不公吧。文和兄不错,早年间先是几句话就让王允身死,吕布狼狈出逃,后又助弱主几乎杀的阿瞒身死,最后还能投靠阿瞒且得到善终,晚年依然还有抹书间韩遂的手笔,能入围乃实至名归。子敬和公瑾乃一对好基友,二人如果排名对调的话,或许会更合理,周公瑾有二分天下之略,又有赤壁大火之谋,可惜死的太早,排在子敬之前理所应当,子敬也曾献计二分天下,只可惜和公瑾一样功败垂成,只是子敬能在赤壁后看清形式,帮助刘大耳崛起来牵制曹操,使得江东依然能够进退有余。江东能活的比蜀国久,子敬兄当计首功。士元赤壁后才投奔皇叔,还没几年就挂了,所以不好说,虽然其名与孔明相同。入川之战与其说是士元谋的好,不如说是张松法正之流卖的好。庞统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配合周都督在赤壁里唱了一出好戏。田丰,以我看来其实可以说不亚于文若的谋略,先是邺城漂亮的反客为主,让袁绍拿到了挣天下的资本。后又在界桥计败公孙瓒,使得袁绍取代公孙瓒成为北方的霸主。几乎与荀彧同时喊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口号,只可惜袁绍未采纳,官渡之时也是良谋迭出,可惜袁绍一个都为采纳,这也算得上他和荀彧唯一的差距吧。陆逊的话,在都督和子敬的光芒下,后辈们其实只是继承了大的战略方针罢了,荆州一战,首功乃是曹仁和徐晃,二人力抗二爷这么久,才让吕蒙有机可趁,至于陆逊则是卖的一手好萌,萌的咱二爷晕头晕脑的最后被吕蒙偷袭得手。夷陵之战只是证明了陆逊对于战机的把握十分敏锐,这在三国阶段一抓一大把,蜀国的失败更多的该怪刘大耳自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21935 工分:29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游戏玩多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95170 工分:2179
左箭头-小图标
百度了下谋士是为国家立法、行政以及相关决策活动,提供个人智力成果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人。要说司马懿是个谋士还不如说他是个“资本”家,他聪明,思想稳健,能屈能伸,为人圆滑,他有个优点就是很懂的借鉴,看得出来司马懿混得很好很强大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个人觉得他朋友很少显得那么孤单.....三国人物我喜欢周瑜O(∩_∩)O~&以下是引用蓝海风云
在第8楼的发言:三国最强的谋士毫无疑问是司马懿,他最终把天下算计到了自己手中,诸葛亮给他提鞋都不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75005 工分:4405
左箭头-小图标
贾诩才是三国第一谋士,且不论贾诩有没有安邦定国的才能,至少他又分裂国家的本事。当年董卓之乱,李傕,郭汜二将本来要投降朝廷的,贾诩挺身而出,鼓励二位将军,如果解散部众,一个亭长就可以绑缚他们;如果他们留着部属,那还可以跟朝廷叫板!结果李郭二将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作乱,直接导致三分天下,一个人可以分裂一个国家,这也是一种本事。贾诩才是第一谋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843 工分:19082
左箭头-小图标
三国最强的谋士毫无疑问是司马懿,他最终把天下算计到了自己手中,诸葛亮给他提鞋都不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49575 工分:14160
左箭头-小图标
你到底依据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呀,感觉是三国演义,没什么说的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12862 工分:55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是依据三国演艺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7484 工分:838
左箭头-小图标
非志才,不帝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83993 工分:2146
左箭头-小图标
司马懿太低了吧而且郭嘉控不会同意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92044 工分:5464
左箭头-小图标
刘晔呢?只要曹操父子有一个人听了他的谋略,三国会提早结束很多年!
(<span i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之最强谋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