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坠落地球已经掉落地球了吗?现在2018年4月2日,听说是今天掉落的,请问掉在那里了?有没有人受伤?

3被浏览72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最近几天,西方媒体纷纷锁定「天宫一号」,有些声音颇为恐怖:天宫一号已经失控,2018年3月将会撞向地球!引发中低纬度国家和民众恐慌。
这到底怎么一回事?事实果真如此吗?
最早我曾在2017年10月中旬发文——
详尽报道了「天宫一号坠落的来龙去脉」,简单来说有几点干货:
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设计寿命两年,实际在轨工作4年半(1630天),一直到2016年3月,才正式终止数据服务。但并不意味着地面飞控中心彻底对它失去了控制和监控。
说得直白点,只是让它退休了,但绝不是彻底不管它,放任它太空流浪。
预计天宫一号将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4月区间,重返地球,坠落地表,最有可能是在今年3月份。
我们再看看,最近一些西方大众主流媒体(非航空航天专业媒体)是怎么报道的——
包括纽约邮报、福克斯新闻网、CBS新闻网、今日环宇(Universe Today)等等,都在直接间接地意指:天宫一号现已失控,即将坠入地球中低纬度地带。
更有甚者,学着战区司令的样子,比比划划地指出:纽约、洛杉矶、东京、北京、新加坡、罗马等都在危险范围内。
纽约邮报还煞有介事给出:天宫一号残骸约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坠落在人类居住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受损。
这些媒体之所以振振有词,主要来源于美国空间监测网(U.S. 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和其他一些空间机构的跟踪数据,而这些专业机构,其实给出的——只是大致坠落的可能范围:北纬43度~南纬43度区间。
于是乎,处在这一区间地带的超级城市,纷纷榜上有名,被划为危险之城。
——这就是一起跨国制造、肆意推断、公然造谣的典型案例。
凡是有点理性的人都会反问:以往那些比天宫一号大得多的航天器、太空站,都落到哪里去了?落到你家草坪上了,还是飞进你朋友家里了?
根据联合国外太空事务办公室(UNOOSA)的披露,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报告来自航天器坠毁(太空垃圾)而导致的飞来横祸。(当然,这别跟火箭发射残留物坠落搞混了)
这个概率极小极小——甚至比你这辈子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还要小得多!小到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不过,对于西方少数的造谣生事,按照中国航天主管机构的一贯做事风格,一般都不予理睬。有关部门也没有发布过任何解释。
但,还是有个别专家透过个别媒体,间接回应了此事。
根据多维新闻网消息,1月2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航天专家对此声称:
完成任务的航天器只要是在手控条件下返回大气层,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按照国际惯例,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完成飞行任务后,一般会在地面控制下,坠入南太平洋指定安全海域。
比如说,最近(12月28日)俄罗斯坠毁的进步号货运飞船67号,坠入大气层自毁后,未烧毁部分掉进太平洋安全区(非航道区域)。
这位航天专家强调,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经验,日嫦娥一号就是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控制下,撞落在指定的撞击点——月球丰富海区域。
时隔近十年之后,当天宫一号重返大气层的时候,飞控中心对它的控制能力和技术当然更有把握,只会提升。
另外,这位专家针对个别西方媒体指摘「天宫一号携带剧毒腐蚀性化学燃料等,会对坠毁点造成极大环境破坏」,直接辩解道:
天宫一号大部分部件将会烧毁,烧不掉的才会受控坠落在南太平洋安全海域,这个过程并不会产生大型残骸以及剧毒物质,中国会最大程度降低对地面的影响。
目前,我能够查到的资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管网公布的「天宫一号轨道状态每周公告」显示,
日至12月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272.6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00.4公里、倾角约42.85度),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面对8.5吨级的天宫一号,总有些西方人视作威胁物,借题发挥……事实上这跟中国威胁论都是一个套路。
科学无边界,有边界的只是人心。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三体引力波其它文章
最新发射消息:北京时间今晚3月29日19:26,印度当地时间16:56,位于印度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一颗军用通信卫星。这是印度今年第2次航天发射,也是主力火箭GSLV总计第6次发射,连续第5次成功发射。预计该型号火箭,还将在今年10月份发射月球探测器
来自NASA最新消息:北京时间今晚20点左右,两位美国ISS宇航员将走出国际空间站,执行舱外任务,长达6.5小时。这将是ISS宇航员总计第209次太空漫步。这两位宇航员是第55远征队成员:安德鲁·弗斯特尔(Drew Feustel)和里克·阿诺德(Ricky Arnold),都是太空行走老手。
原定今晚,北京时间3月29日18:45起,7小时之内,美印俄中四国上演高频发射,一连五连发!由于美国NASA、SpaceX两家临阵脱逃,推迟了。29日今晚至31日期间,最新添至6次航天发射,新版发射窗口时间依此如下(北京时间):3月29日19:26~23:00,印度发射一颗军用通信卫星。
建造国际空间站花掉多少钱?往返船票多少钱?昨天我说了国际空间站,今天说说国际空间站里的宇航员,太空生活到底什么样?初到国际空间站,需要多长时间适应?为啥刚到ISS的宇航员,总想尿尿?大部分宇航员需要两三天时间,来适应国际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不过,自由落体状
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包括航天发射。今晚,短短7小时内,即北京时间3月29日18:45~30日01:41,跨越周四、周五,美印俄中四国不约而同密集航天发射,按照发射时间依此是:3月29日06:45(美国东部时间),美国NASA发射一枚超音速火箭。3月29日16:56(印度时间),印度发射
今天继续太空人系列,说说宇航员那些有趣有料的事儿,今天重点说说国际空间站——人类为什么要建太空站?为什么建造国际空间站?空间站,通俗叫太空站,就是一种可供人类长期居住的航天器,作为一种微重力和太空环境中从事科研的实验室,在这儿进行生物学、人体生命学、
迄今为止有多少人进入过太空?又有多少人飞过地球轨道?一旦发射火箭出现意外,宇航员有可能逃生吗?坐进联盟号飞船,全程体验火箭发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感?各国都在哪里训练宇航员?为什么ISS宇航员需要上「呕吐彗星」?今天继续太空人系列,说说宇航员那些有趣有料
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当然包括航天发射。短短7小时内,即北京时间3月29日18:45~30日01:41,横跨周四、周五,美印俄中四国,不约而同密集发射,按照发射时间依此是:3月29日06:45(美国东部时间),美国NASA发射一枚超音速火箭。3月29日16:56(印度时间),印度发射一颗
各国都在哪里训练宇航员?为什么ISS宇航员需要上「呕吐彗星」?发射前,宇航员为啥要隔离?吃啥美食?发射全程体感啥样?一旦发射失败,载人飞船可能逃生?今天继续:宇航员那些有趣有料的事儿——什么是轨道飞行?什么是亚轨道飞行?如果航天器能够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环
一旦发射火箭出现意外,宇航员有可能逃生吗?坐进联盟号飞船,全程体验火箭发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感?各国都在哪里训练宇航员?为什么ISS宇航员需要上「呕吐彗星」?今天继续:宇航员那些有趣有料的事儿——什么是轨道飞行?什么是亚轨道飞行?如果航天器能够达到第一
继续说说宇航员那些有趣有料的事儿——什么是发射窗口?为啥进驻国际空间站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发射?所谓发射窗口,简单来说就是指发射运载火箭的最佳时间段。如果要进入任意环绕地球的轨道,几乎任何时间都行,只要发射天气适合就行。但如果要跟国际空间站,或者跟其他宇
坐进联盟号飞船,全程体验火箭发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感?各国都在哪里训练宇航员?为什么ISS宇航员需要上「呕吐彗星」?继续说说宇航员那些有趣有料的事儿——什么是发射窗口?为啥进驻国际空间站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发射?所谓发射窗口,简单来说就是指发射运载火箭的最
先来个喜报——今天凌晨3点41分,今年首批ISS宇航员搭载联盟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实现全自动完美对接,大约1个半小时后,3名宇航员正式进驻太空站,开始了为期156天的太空生活。精彩剪辑来了,看起来好过瘾好羡慕——接下来继续说说宇航员那些有趣有料的事儿——宇航员在
北京时间3月24日凌晨3:41,今年首批ISS宇航员搭载的联盟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全自动对接,毫无悬念——背后正是强大科技的支撑。预祝对接圆满成功的同时,来看看上一批宇航员第54远征队,从飞船对接到进入空间站的全过程,真实比想象还难!从今天起,我会系列说说太空人
北京时间3月22日1:44(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3月21日23:44),美俄三名宇航员搭乘联盟号火箭-联盟号飞船,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今年首批入驻国际空间站ISS的宇航员。先来看看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空气中充满张力和紧张感——下面来看看这次载人航天几个特点
要么改变世界,要么被世界改变。强者只会选择第一选项。SpaceX,这家努力摆脱地球引力的太空探索公司,为什么对地球人来说,具有如此魔力、吸引力?因为人家一直都在刷纪录,不断搞颠覆式创新。从2008年首发第一枚私营火箭,一直到2018年首飞最强大火箭,10年不间断创下
要么改变世界,要么被世界改变。强者只会选择第一选项。SpaceX就是这样。从2008年首发第一枚私营火箭,一直到2018年首飞最强大火箭,10年不间断创下一个又一个里程碑——2008年,成功发射全世界第一艘私营公司研制的运载火箭——猎鹰1号。2010年,成功发射全世界第一艘私
北京时间3月22日1:44(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3月21日23:44),美俄三名宇航员搭乘联盟号火箭-联盟号飞船,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今年首批入驻国际空间站ISS的宇航员。NASA网络直播:https://www.nasa.gov/nasalive先来看看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空气中充满张
北京时间3月22日1:44(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3月21日23:44),三名宇航员将搭乘联盟号火箭-联盟号飞船,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将是今年首批入驻国际空间站ISS的宇航员。NASA将进行网络现场直播:https://www.nasa.gov/nasalive先来看看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紧
又到春分时。准确来说,2018年春分时点,开始于北京时间3月21日00:15。春分起,太阳直射点正好处在赤道上,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当然南北极除外)。南北两极地带,也没了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三体引力波04-0304-0304-0104-0104-0104-0103-30
查看: 76|回复: 0
天宫一号即将坠落地球,关于掉地球上的航天器
发表于 前天&22:37
  天宫一号即将坠落地球,关于掉地球上的航天器
  天宫一号的任务完美完成了,即将坠毁地球了,可能很多人就会说,怎么能让航天器掉地球上呢,砸到人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完全不用担心了,天宫一号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早在很久以前,人类开始探索太空开始,就不断有航天器掉地球上。天宫一号掉在了哪里?
  外媒:天宫一号即将失控坠地,网友回应:是你们失控了
71f8000a50ccff090329.jpg (48.65 KB, 下载次数: 0)
前天&22:34 上传
  近日,有外媒疯传消息: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的环境以及安全造成威胁。说起来,这一说法已经不是首次出现了。对此,我国航天专家给与了回应:确实将坠落,但是并非失控。其坠入大气层会被烧毁,而且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并不存在危害地面的威胁!
  外媒发出这一论调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天宫一号却要好好介绍它的“荣耀生涯”
11eb5a0082e.jpg (25.95 KB, 下载次数: 0)
前天&22:34 上传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曾经的骄傲
  日21时16分3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天宫一号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中国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
  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神舟十号返回后,天宫一号即完成主要使命
  完成使命,踏上归途
  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179.0公里的轨道上,预计北京时间日至4月3日坠入大气层失控坠地?不,是你们失控了
  日,天宫一号完成其历史使命。虽然如此,但其整器结构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预计2018年“受控”坠落,残骸落入指定海域,从那时至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定期发布其轨道状态,姿态稳定,形态并未发生异常。
  虽然让大型航天器受控坠落是门技术活,但对此我国已有丰富经验。2004年,我国远隔40万里,控制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丰富海”地区。2017年9月,我国控制天舟一号飞船脱轨,经过两次制动进入大气层烧毁,残骸坠入“航天器坟场”
  外媒的失控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天宫一号的坠落的确是事实。它是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骄傲,虽然它“走了”,但我们会永远记住它!天宫一号,欢迎你荣誉“归来”!
  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即将坠落地球 但是会掉到哪里?
  天宫一号就要掉下来,但是会掉到哪里?天宫一号太空站预计在3月30日到4月2日之间坠毁在地球大气层。
  中国的太空站即将坠落地球,最新的预测指出,它会在日到4月2日之间坠落。
  天宫一号在2011年9月被运送到地球轨道,这个太空站是用来作为机械技术的测试平台,它已经和数艘太空船会合与对接,在它正常运作期间,也曾经有太空人造访。这些活动为中国未来长久太空站奠定基础。
  2017年5月,中国官方交给联合国一份报告,天宫一号已经在日停止运作,虽然天宫一号结构完整,但是太空站的燃料耗尽,地面人员已经无法控制。
  目前天宫一号平均位在地表上空320公里处绕地球运行,地球致密大气层的阻力将太空站往下拉,让它以大约每天4公里的速度向下坠落。当天宫一号掉到地表上方70公里时,它将化成一团火球重返大气层。
  如果天宫在坠落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烧毁,残余的碎片会掉落在哪里将很难预测。这个太空站每三个小时绕行地球两次,它的运行轨道位在北纬43度到南纬43度之间,这表示除了南极洲以外,其他的大陆都有可能被碎片击中。
  乔纳森.麦克道威尔(Jonathan McDowell)是哈佛-史密森尼天文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他说:「我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天宫会落在这两个纬度之间,不过直到它掉落地上,我们才能知道它真正坠落的地点。」
  天宫一号准确掉落日期目前还不清楚,因为上层大气受到太阳活跃程度的影响。麦克道威尔说:「在它坠落前大约24小时,我们才能推测掉落的时间,不过时间上的误差大约是3小时。」
  盯紧麻烦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天文动力学家莫本.加哈表示,我们能够预测卫星如何坠落的能力仍然非常有限,原因之一是我们无法即时监测全球大气的活动。
  加哈说:「我们尚未完全了解大气动力学和机械学,包括精准度不族以及地球岁差的影响,所以无法提早做出预测。这表示掉落物体的路径或轨道充满不确定性,这表示我们不能确定物体会从太平洋上方或是美国上空掉落。」
  当天宫一号坠入大气,这个太空站将会解体,100公斤重的碎片有可能会掉落到地面。这样的情况曾经在1979年发生过,美国航太总署的太空实验室太空站进入大气层后,并没有如原先预期的快速烧毁。 (一部分的太空站掉落在澳大利亚,还好没有人受伤,其中一个地方政府还对美国航太总署开了罚单,理由是乱丢废弃物。)
  中国官方交付联合国的报告中,淡化了碎片掉落的危险,不过,加哈和麦克道威尔都同意,被碎片击中的机率非常低。
  加哈说:「地球上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如果有残余碎片掉落到地球,最可能掉落的地点是海洋。」
  「即使有些碎片掉到陆地上,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海岸边,这更降低碎片掉落在人口密集区的机率。」
  杂乱的太空
  加哈表示,如果我们太空中的巨大资产失去控制,太空机构和卫星制造商都应该要做好备案,天宫一号面临的不确定性,对他们来说都是重要的一课。
  国际太空站就像一个美式足球场那样巨大,而且它跟天宫一号轨道相当类似。加哈表示,美国航太总署非常关心国际太空站任务结束后,如何引导国际太空站进入地球大气结束生命。
  加哈说:「中国太空站脱离轨道是个警讯,世界各国的政府机构应该提拨一些经费给大学和研究机构对重返大气层做研究,因为这个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只会一再发生。风险只会持续升高,特别是太空中的物体数量不断增加。」
  麦克道威尔补充,目前有超过5万个太空垃圾在地球轨道上被追踪,最应该被关注的是轨道上的碰撞。
  「如果我们不开始清理这些垃圾,太空会变得不堪使用,因为太空中到处都是碎片残骸。」
  注意天空
  现在开始,世界各地的望远镜会紧盯着天宫一号,看着它坠落迈向死亡。观星人可以加入监测的行列,另外,虚拟望远镜计画(Virtual Telescope Project,)也将在台湾时间3月28日20:00开始线上直播。
  天宫一号用肉眼也可看见,要分辨它跟经过的飞机相当容易,就像许多卫星和国际太空站一样,天宫一号看起来像是不闪的白光,而且在天空中移动相当迅速。
  住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人,最有机会看见这个太空站重返大气层,能够看见的地点跟发生日期有直接的关系。
  这个星期,北美的观察者可以在清晨的天空中,看见如星星般闪亮的太空站,不过住在纬度超过60度的人将无法在地平线上看见这个太空站。你可以在一些卫星追踪网站(例如Heavens Above)输入你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可以看见天宫一号。
  盘点坠毁地球的航天器
  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坠海
3bae1fbb.jpg (27.75 KB, 下载次数: 0)
前天&22:36 上传
  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走完了15年的坎坷路程,带着它创下的无数成就,带着苏联时代的骄傲、带着全俄罗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惋惜,从地球轨道上消失,按计划坠入南太平洋海域。
  和平号太空站是日升空的,它是集前苏联第一代、第二代太空站的经验建造的第三代太空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舱太空站。先后有12个国家的100多位宇航员登上和平号,其中,外国宇航员就有62个。这倒符合了俄文“和平”的另一个含义“世界”,和平号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号了,成了实际上的国际空间站。
  1999年6月俄罗斯政府停止给和平号运行提供资金。12月30日,20世纪倒数第二天,俄罗斯政府发出坠毁和平号的法令,而俄罗斯宇航员们对此毫无思想准备。2000年6月最后一个机组返回地球前还指望有下一个机组接替,按俄罗斯风俗,留下了欢迎他们的盐和面包。14吨来自27个国家的科学仪器和设备未及时卸走,这下全都成了和平号的陪葬品,化为了灰烬。
  深度揭秘航天器坟场:这片海,埋葬了260多个航天器
  从当年苏联发射一个卫星开始,世界就开始积极对外天空进行探索,直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累计对外天空进行了4000多次的发生,航天器服役结束后,通常是通过坠落回地球销毁。经过常年的积累,世界最大的航天器坟墓基地也自然形成。
  该航天器坟墓基地不是在深山中,也不是在荒漠中,而是出于南太平洋的海面上,那里距离陆地有着2000多千米的距离,除了各国派遣的军舰船只外,很少有人和生物生活在那里,它的名字叫做尼莫点,现在被称为是绝佳“坟墓”。
0fdf3ee9d02.jpg (14.36 KB, 下载次数: 0)
前天&22:36 上传
  “尼莫”的来历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海底两万里》中的尼莫船长。在拉丁语中,“尼莫”(nemo)也意味着“没有人”(no man) ——这很好地概括了尼莫极点的特点。
  尼莫点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最近的陆块与当地相隔2688千米之遥。距离这个点最近的人类,是身在地球之外400千米高处的空间站人员。尼莫点周边的海洋环境不足以供养海洋生物,唯有部分海底细菌可以存活。因此,这里几乎是一片寂静死海。
3f35ad17b72.jpg (48.76 KB, 下载次数: 0)
前天&22:36 上传
  自前苏联首次在尼莫点海域坠落航天器残骸以来,这里安息着260多个航天器的“遗体”。其中的大部分属于俄罗斯:超过140艘太空补给船、6个礼炮号空间站,还有前苏联时期的和平号空间站。
  其实,航天器坠落过程失控的几率很小,相比之下,更令人担忧的是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
  自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以来,世界各国一共执行了超过4000次的发射任务,虽然尼莫点海域容纳了一部分航天器残骸,但与发射的航天器总量相比,控制坠毁的仅为少数,其他的废弃航天器就成了太空垃圾。目前太空飘浮着大约1.7亿件太空垃圾,其中仅22000件是可追踪到的。这些小到由人造卫星碎片、漆片、粉尘,大到整个飞船残骸构成的太空垃圾,时刻都在威胁着太空中价值7000亿美元的太空设备的安全。
打赏支付方式:
支付宝微信支付
&&& &&版权所有
&&程序采用
Powered by
企业信息:&&
&&粤公网安备 3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一号或撞地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