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之息 世界地图》世界地图到底有多大

中国距离做出荒野之息这样的游戏,究竟还有多少差距?
中国距离做出荒野之息这样的游戏,究竟还有多少差距?
到底任天堂是怎么做出这样一个游戏的?
现在就该收一下伏笔,说说我在荒野之息结尾,第二次忍不住流下泪时的感想了。
我所感慨的,并不是最终的海拉尔城堡设计多么精良,或者这漫长旅程终于结束,以后何时才能玩到这样好的游戏了之类的想法——从本质上来说,任天堂并没有突破开放世界和沙盘类游戏的痼疾。荒野之息的突破大多表现在前期,体现在整体结构和设计内容上的大胆创举,但他们对开放世界后期的重复性也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不管是海拉尔城堡还是最终BOSS加农,都不是给突破了120个神殿的完美林克准备的,他们不敢设计太过复杂的机关和迷宫。至于剧情方面,塞尔达系列一向就是“英雄林克救出公主塞尔达”这样经典的故事展开,这一代虽然基本以回忆形式展开,但也并没有比历代基础上多出什么叙事方面的突破。
那时,我在想的问题是这样的:任天堂究竟是如何开发出这款作品的?其他人,乃至于中国的游戏开发者,有没有机会设计出这样的游戏?
现在来讲荒野之息背后的开发秘密,其实也已经太晚了。任天堂早在塞尔达发售之前,就开始了关于“游戏是如何制作”的宣传攻势;在GDC 2017的荒野之息分享会上,当藤林在台上大讲他们是如何制作2D玩法验证版本和堂田用PPT展示他们怎么定义“化学引擎”的时候,其实我就在台下坐着听……那时候荒野之息都还没有正式发售呢。而在荒野之息上市并博得满堂喝彩的时候,任天堂也抓紧机会,放出了30分钟的“我们如何制作荒野之息”的官方纪录片,把他们觉得自己自傲的部分全都展示了出来,相信关心过荒野之息的玩家大多数也看过了,或者在文章转述中见过了。在真正玩到这个游戏之前,我其实已经看完了全部的“我们是怎样制作荒野之息的”系列,并在心里对这个游戏有了预期。
但我最后看到的游戏本身,却远胜过我事前通过GDC讲座和制作记录片建立起来的预期。这不是一个略有创新的开放世界塞尔达:任天堂的设计团队,几乎是将所有关于塞尔达系列的“设计常识”,还有所有关于开放世界游戏的“设计常识”,在开发过程中全部都打碎了,又重新设计、构建了一遍。
他们甚至集中人力,制作了荒野之息的2D版本,来低成本地验证所有的设计可能性。想出这个点子的设计师,和决策批准这个点子的管理者,无疑都是对游戏设计极其清楚、有着丰富经验的制作者。我也知道2D游戏设计比3D游戏设计要简单许多的道理,甚至在很多文章中写出过这个道理;但我肯定不敢在任何一个国内团队里提出制作2D版本来验证玩法的点子,因为我确实不相信这种“浪费工作量”还必然要带来反复返工的可笑建议能被任何一个团队的主管、程序、美术甚至是游戏设计师同行们接受。但在荒野之息的团队里,这个建议不仅被提出了,还被主管接受了,更被所有的实际制作者和设计者接受了——这本身就意味着这个团队恐怖的素质和经验。我惊讶的并不是2D原形这种制作方法,这种方法曾经在早年间被不知道多少摸索3D游戏设计方案的设计师使用过;我惊讶的是,竟然有在2015年仍然肯于使用这种“原始”方法重新探索设计方案的团队。
2D的塞尔达模型
更可怕的是,荒野之息的整个制作团队都对这个游戏的设计目标非常认同,对游戏的未来有着充分的期望。不光是游戏设计师,从美术、程序一直到任天堂调集来的外部公司支援人员,大多数人都理解塞尔达及其系列,都充分理解这些前所未有的设计尝试的必要性,并不惜代价给与了最大的支持。他们没有觉得这些设计常识是多余的,或者是背弃塞尔达精神的,更没有觉得这些尝试和修改是多余的工作,而是孜孜不倦得完成着水面下的冰山。在塞尔达的制作短片里,游戏的美术总监展示了一些“最终被放弃的工作”,其中有很多想法独特的方案,而且看起来已经完成了相当的工作:这里有类似缩小帽一般,林克被缩得很小的关卡,也有林克冒着飞碟轰炸战斗的概念场景,这个场景甚至已经有实际关卡和美术效果制作出来了。
制作团队的士气和主观能动性之高,确实是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而决策团队砍掉多余内容的果决,与其他制作部门之间对此决策的容忍,也确实是令人惊讶的。
相比于以往的塞尔达,荒野之息甚至连空瓶这种几乎伴随整个系列的设计都砍掉了,我难以想象他们到底浪费了多少工作量在“无用的工作”上。但也正是这样的团队,该果决的时候果决,该大胆的时候大胆,该容忍的时候容忍,才有可能做出像荒野之息这样的项目吧。
或许,这才是任天堂最大的优势:这是一家笃信游戏设计这一屠龙之技的公司,他们养活着一群专心致志研究应该如何超越自我推出更新设计的人。大概只有在任天堂里,才有这种花费了10年、20年时间,专心思考马里奥的关卡设计应该怎么做、塞尔达的谜题应该怎么优化的人。大概只有在任天堂里,才有这种充满热情和不被陈规俗套所拘束的,不惧返工和尝试,能将这一些设计脑洞变成经过充分打磨的成品的制作团队。哪怕在WiiU颓势尽显,名为NX的新机体备受非议,无人看好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充满自信地表示道,“Switch真的是任天堂历史上最容易移植的机器啊,它没有给我们造成什么麻烦。”
更进一步地,任天堂以及它的管理层相信,只要做好游戏,就会有一群欧美和日本的用户可以欣赏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给他们付费,支持他们付出的一切努力;他们不会问“这个游戏的预期客户群在哪里”,或者“这个游戏是否能成为大盘游戏”。哪怕之前没有人对NX有一句好话,他们也相信有这样一群用户存在,这些人对游戏有相应的审美,可以最终支付他们为此付出的一切成本,会付出高达360美元甚至400美元、500美元的价格。而这群用户,也确实真的存在:他们硬是把本质上只是一台安卓平板的Switch,捧成了历史上初期溢价最高、缺货最严重的游戏机——那加100甚至120美元也要买的景象,我只在苹果身上见到过。
正是所有这些条件的存在,才构成了荒野之息,这个画面虽然不是最好,但在游戏设计方面竭尽全力的游戏;哪怕缺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我们今天看到的,可能都会是一个保守而无趣得多的塞尔达游戏。
你们可能看过战略航空军旗舰名字的来源,那是一个关于苏联的小故事——你们可以在“新战舰入役”里面看到这篇故事。而在我打通荒野之息的时候,我想起的则是另外一个关于苏联的小故事。
有这样一个互联网传闻:在瓦良格号航母出售给中国成为“辽宁号”很久之前,俄罗斯总理曾经到访过乌克兰黑海造船厂,询问他们需要做什么事情,提供多少钱,才能够修复这艘航空母舰,让“瓦良格号”重新加入俄罗斯海军。
厂长马卡罗夫是这样回答的:“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还有已经不复存在的一个伟大的国家。”
这个段子无据可考,很可能是伟大的中国段子手们编造出来的,但用在这里似乎也很合适。
那么,任天堂究竟是如何开发出这款作品的?其他人,乃至于中国的游戏开发者,有没有机会设计出这样的游戏,要花多少钱才能开发出来?
我想答案会是这样的:它需要任天堂,肯于付出4年和300人成本的管理层,充满勇气、果决和不被陈规俗套所拘束的游戏设计师团队,能够理解游戏设计重要性不惧修改和返工并充满信心的美术和程序制作团队,还有能够欣赏这一切,愿意为了这样的游戏付出足够金钱的、足够多的玩家。
我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国,所有的游戏制作者也都能相信,存在这样足够数量的玩家。
然后我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关上了Switch,开始写关于荒野之息的推荐指数。
——头条首发的分割线——
塞尔达:荒野之息(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Nintendo)
战略航空军推荐指数:100 它确实值得你去买一台甚至是加了钱的Switch,如果你会坐长途飞机或者火车就更推荐了
游戏基础质量分:90 画面和优化是PS3后期的水准——但这是一台你可以抓在手里的PS3啊
+5 对开放世界和塞尔达几乎所有设计元素的粉碎与重新设计,我到现在也不太相信有团队会批准这么干
+5 对新玩家来说无与伦比的上手度,塞尔达系列最好的战斗手感,以及系列有史以来适应范围最广的难度控制
+5 设计的系统虽然多,但几乎每个系统都打磨得很好,而且系统和系统之间充满关联,难以估计到底花了多少沉没工作量进行调整
+5 一整套成体系的开放世界关卡设计指南,无疑将系统性提高所有开放世界游戏在引导玩家方面的设计水准
-3 即便是任天堂也没有解决开放世界后期内容量和深度的问题,后期内容都显得单薄
-3 敌人种类太少这个锅制作团队肯定是踢不掉的,而且还用防具升级逼着我去刷种类那么少的敌人
-2 叙事部分一如既往地、甚至比过去的塞尔达系列更加单薄
-2 最终BOSS加农和最终迷宫都没有满足我的体验预期,有点瑕疵,如果能和塞尔达在重建后的大地冒险或者能穿越回旧海拉尔就好了徒步丈量《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世界地图尺寸_ns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6,107贴子:
徒步丈量《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世界地图尺寸
网上有传闻称《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世界地图很庞大,那么究竟有多么庞大呢?有主播分享了一段视频,他最近多次参与《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试玩活动,向我们分享了许多关键信息。他从地图最南端开始面向正北方徒步走路,路线选择上尽量避免了山丘等地形起伏,而且也从未改变过行走速度,即使遭遇敌人也是从容路过。最后的结果是,纵跨全图耗时为28:19。南北方向是地图的短轴,东西方向是长轴,距离会更长。但目前为止试玩版并没有开放全部世界地图,所以具体数字未知。不过根据估算,东西方向的横跨全图耗时应该为33:25。此前在造访任天堂英国部的时候,他曾花费3:40穿越了试玩demo的地图,当时他就曾预测横穿整个地图南北方向约为40分钟,东西约为33分钟。现在看来他当时估算的数值并没有太离谱,《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世界地图的确很庞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任天堂保密协议,现在还不能向大家展示完整的地图,所以视频中的信息比较有限。任天堂曾表示,《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尺寸是《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的12倍。当初的《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横穿地图需要12分钟,所以这12倍的数字可能包含了游戏中的地下城和神社等其他非地面区域。《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将于3月3日与任天堂同步首发。高清视频截图:
那么问题来了,纯跑路跑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试玩活动可以玩到全地图?他这是对新手区的测试吧...
我觉得南边的海里说不定也有不少内容
异度x,开从男到北,3分钟多。
看过一个gta5视频纯跑步绕一圈用了一个小时
FF15的地图我感觉也蛮大的。。。
试玩版能横穿地图??
官方早公布具体大小了啊……360平方公里
上海昌吉,国内知名品牌,质量可靠,价格适中,售后完善
都是,这是e3后的新闻了之前有一个比较专业的测法,是利用人物与地图的比例,首先测人和某个塔的比例,然后在地图上根据塔和其他某个东西的距离,根据比例测得地图的大小,其中林克身高以1.6为准,地图测得280多平方公里,不过游戏发售后,还会有更准确的测量
比地图大小没意义。参照无人深空
这么大的地图不能联网,可惜了
跟老滚5比呢?哪个大?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荒野之息的地图究竟有多大_百度知道
荒野之息的地图究竟有多大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当于 4倍 GTA5 的 地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超大型地图原型居然是日本京都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超大型地图原型居然是日本京都
如果你熟悉日本东京地图,你会发现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超大型地图特别熟悉,原因就是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超大型地图原型就是日本京都。根据游戏制作人藤林秀O的说法,“当我第一次开始想象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在脑海中设计,大概的距离和地标应该在哪里。起到大帮助的是我的故乡,京都。我拍了京都的地图,把它叠加在游戏世界上,我试着想象在京都旅行。从点A到点B需要这么多时间,所以该怎么转化为游戏?这就是我们如何开始画出《荒野之息》中的世界。”藤林秀O补充说,使用京都作为模子在开发期间是有帮助的,因为开发人员熟悉该地区:“当我们和工作人员交谈时,例如,从这个点到下一个塔的距离就像是京都的这些点的距离,它使谈话变得更顺畅和更快捷。”艺术总监鲈笾且蔡傅搅宋裁淳┒际且桓龊芎玫牡赝迹“京都有这么多的旅游景点。许多著名的寺庙和神社等等。如果我从地标A到地标B,大概需要这么长时间,这就很容易转换为游戏地图。” 对于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只是原型是日本京都,所有大家不要以为知道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地图就是直接使用日本京都地图了。不过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游戏攻略推荐
游戏攻略排行榜
单机游戏排行榜
1 7.5类型: 赛车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439.6 MB
2 7.4类型: 射击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2.7 GB
3 7.2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中文大小: 34.3 MB
4 5.5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7.6 MB
5 7.8类型: 角色扮演语言: 中文大小: 240.3 MB
6 7.0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英文大小: 12.1 MB
7 7.2类型: 射击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414.2 MB
8 6.1类型: 策略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18.0 MB
9 6.6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英文大小: 631.5 MB
10 8.3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77.9 MB
1 5.5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7.6 MB
2 7.5类型: 赛车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439.6 MB
3 7.2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中文大小: 34.3 MB
4 7.4类型: 射击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2.7 GB
5 7.0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英文大小: 12.1 MB
6 7.6类型: 角色扮演语言: 中文大小: 2.0 MB
7 6.7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233.0 MB
8 7.8类型: 角色扮演语言: 中文大小: 297.8 MB
9 7.2类型: 射击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414.2 MB
10 8.5类型: 角色扮演语言: 中文大小: 76.2 MB
1 7.4类型: 射击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2.7 GB
2 7.2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中文大小: 34.3 MB
3 7.2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83.5 MB
4 6.7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233.0 MB
5 7.5类型: 赛车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439.6 MB
6 8.0类型: 即时战略语言: 中文大小: 1.1 GB
7 6.7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1.2 GB
8 7.5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1.4 GB
9 7.2类型: 射击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414.2 MB
10 5.5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7.6 MB
超多下载基地 当游网(3h3.com)
越当越快乐
www.3h3.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为什么说《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难以复制?
[摘要]制作者蕴含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也许只有把游戏当做艺术品来打造,才能造就如此完美的作品吧。【本文来自于腾讯游戏频道原创作者招募活动,不代表腾讯游戏频道立场。作者:superwave,。转载请注明来源。】“这游戏属于一个长寿的系列,而我们对开放世界这个概念也已经很熟悉了,但它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我在过去20年中都没有感受到的那些东西。在《塞尔达传说:时之笛》之后,我们就再没见过如此动人心魄的广袤世界、无可置疑的魔法设定、以及那冷酷无情的阴谋们。这世界上有许多其他的游戏曾经向我们许诺,说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干任何事情,但是,就我所知,几乎没有什么游戏能做到,除了《荒野之息》。《时之笛》已经19年了,它依然保持着最受喜爱的、最伟大的游戏应当有的高水平,但它现在似乎应当屈居第二了。”《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发售后,全球游戏媒体一致好评,英国著名游戏杂志《EDGE》给了这款游戏10分的评价,并且用了上面那段夸张的语言来赞颂这款游戏,其他欧美游戏媒体的评价在夸张程度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款游戏为什么得到如此多的好评?这款游戏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这样的一款旷世神作是可以复制的么?难以置信的口碑1998年,《时之笛》被绝大多数评测者称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游戏,但对于拥有31年历史的《塞尔达传说》系列来说,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一种诅咒。和《马里奥》系列不断有创新突破续作出现不同的是,《塞尔达传说》一直都只有这一款被称为史上最好的游戏。当然,也不是说塞尔达系列其他游戏都做的不好,只是这些续作既没有达到《时之笛》的高度,也没有在玩法方面有所创新,而《荒野之息》则在两方面都做到了,而且,EDGE、Fami通、Giantbomb、Gamespot、IGN、Polygon、Game Informer、RPGSITE、Nintendolife、Jeuxvideo、Kotaku以及Metro等16家游戏媒体都给了满分。
可能是世界上最强的游戏制作团队:任天堂EAD2012年的时候,欧美著名游戏媒体IGN排行出了前50名家用主机游戏制作团队,而第1名就是撑起任天堂游戏支柱的Nntendo EAD,全名Nintendo Entertainment and Analysis Division-任天堂娱乐及分析部门。IGN认为:“传奇一词已经不足以形容任天堂EAD,开发团队基地分别坐落于东京以及京都,在日本已经一次又一次彻底改变游戏长达了30年,而各家团队领队包含宫本茂、横井军平、绀野秀树、江口胜也、青沼英二、竹田玄洋及手冢卓志等制作人所提供的各个巧思,带领任天堂不仅创造了各种经典系列,更大胆定义了游戏方式。任天堂已经永远地改变了我们与游戏之间的互动方式,再过几年似乎又要再一次改变,这全都多亏EAD。如果这个团队想再次引领游戏产业的大变革,事实上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IGN在2012年的这次预测具有很高前瞻性,因为在今年,这个团队果然凭借《荒野之息》再次引领了游戏产业的巨大变革,为未来开放世界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更难得的是,宫本茂、横井军平、绀野秀树、江口胜也、青沼英二、竹田玄洋这些级人物,随便一个都是开疆拓土的英才,而任天堂EAD居然可以把他们聚集到一起,并且延续如此多年,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塞尔达传说》系列几乎每作评分都可以在全球媒体得到9分以上的评价了。
匠人精神在《荒野之息》发售之前,《塞尔达传说》系列的制作人青沼英二接受了媒体采访,这位系列游戏20年的功勋表示,《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整个制作团队拥有300名员工,并且整个开发周期超过4年。游戏本来预定于2015年登陆Wii U,但任天堂随后决定延期到2016,之后又因为要和Switch一起发售又将日期延后到了2017年。如果考虑到制作团队的规模和耗时的话,这款游戏不但是系列之最,也是任天堂历史上手笔最大的游戏。
开放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是《荒野之息》做出的最大突破,在它诞生之前,开放世界的游戏比比皆是,但是大多都会令玩家感到局限性和一种按部就班的感觉。例如那款曾经以模仿《塞尔达传说》系列而出名的《暗黑血统2》也采用了开放世界,但是高度依赖于属性数值成长和技能解锁的角色培养体系,使得游戏中的主角并不自由,只有得到新的道具和成长到较高等级才能到新的区域。再比如最喜欢做开放世界的育碧公司,旗下《》系列等游戏中出现了大量重复的任务,这也是这个系列最令玩家不满的一点。而《荒野之息》则完全打破了以往常见开放式游戏的所有常见规则,甚至是打破了《塞尔达传说》系列以往的定式,最典型的是弱化了解谜和迷宫的元素。本作制作人青沼英二在一次媒体访谈中这么说:“这一次我们设置成玩家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路线攻略各种障碍。以前的塞尔达,如果你在壁或者山脚下,就一定要解决面前的谜题才能上去,否则就是Bug了。但这次我们就决定‘不要这些谜题啥的不也挺好!’也就是说,你直接爬上去通关也是可以的。”
游戏中,玩家用火把可以把草点燃,而水可以灭火,以辣椒为原材料烹饪出来的食物可以御寒,发现了完成某个地方的支线任务可以获得一套防寒服,还发现了如果把木质武器点燃,并举着它走路也能让自己保持温暖……遇到打不过的敌人,你可以抱一只鸡去靠近敌人,敌人一旦打中了鸡之后,就会出现一群鸡来群殴敌人——在之前,林克如果欺负鸡就会被鸡群围攻,然后挂掉,这已经成为了系列一个有名的梗,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荒野之息》里面居然可以这样利用鸡来打败敌人。
《荒野之息》给予了玩家无限的可能性,使得玩家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开放性,这正是本作大受好评的关键。它真正实现了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这一点,从到战斗再到解谜,均是如此。更惊人的是,大迷宫几乎彻底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在海拉尔的无数遗迹,每个都有一些小巧精致,甚至有着多种解法的谜题——青沼英二反思了这个系列的过往,他认为《赛尔达传说》系列过往不断发展造成了玩家总是在封闭空间中行动,即一个又一个充满了诸多复杂谜题的迷宫,并且迷宫也越来越大,这种做法明显和开放性背道而驰,这次为了让玩家更好的体会到广阔世界的感觉,他们大刀阔斧砍掉了大型迷宫。笔者认为,在《荒野之息》之前可能并不是没有其他游戏公司想到去做类似的开放世界,但是这么做难度实在太大了。在这款游戏立项的时候,青沼英二和制作组制作了一个2D的游戏原型demo,然后展示给了宫本茂看,宫本茂是这么说的:“以往的塞尔达是在地图上放上道具之后,从世界这方面给道具施加影响的,这次则是从道具开始给世界产生影响呢。”在广阔的世界里放上东西,然后东西A和东西B开始互相影响,产生各种不同的连锁反应——这就是这个新的塞尔达。
这么做的难度很大,制作者需要设计很多道具,并且要考虑到和场景以及敌人互动的各种可能性,这里面牵涉无数的细节,几乎是要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玩家可能通关很多遍也依然能够发现新惊喜。对于一般游戏公司来说,光是想想就已经觉得够可怕了,更何况去尝试——但任天堂居然将这样一个游戏做了出来,还做得如此完美。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匠人精神”,这个词在最近这些年国内被频繁提到,大意就是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而每每谈到匠人精神,基本上说着说着就会说到日本人身上去,诸如60年专注做寿司,50年专注蒸米饭之类的事例,被各媒体反复提及并津津乐道。青沼英二和宫本茂以及整个《塞尔达传说》系列团队也正是匠人精神的最好诠释,他们这么多年都坚持做这个系列,并且还在不断研究如何创新,在《荒野之息》里面把细节做到了极致。
青沼英二本人的出身和经历也和匠人精神有关,他的爷爷和叔父都是木匠,因为制作人偶引起了宫本茂的注意,于是打造了《时之笛》,就复杂程度和解谜感来说,《塞尔达传说》系列和机关人偶有着类似特征,在日本游戏业鼎盛时期,很多游戏从业者都是出身于某个工艺世家,然后把家族的经验和元素带入游戏制作中,成就了很多名作,只是后来日本游戏业风光不再,很多人都回归老家从事家族事业——好在幸运的是,青沼英二遇到了《塞尔达传说》系列,于是才有了《时之笛》和《荒野之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日本人过于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导致了日本现代工业不如欧美工业发达,其典型就是日本主机游戏的研发效率没有欧美高,相比起欧美很多3A大作几乎一年一作,以及大量涌现出来的独立游戏,日本主机游戏业最近这些年实在乏善可陈。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正是日本人这种近乎变态一样的执着精神才诞生了类似于《荒野之息》这样超越时代的杰作,虽然说欧美大作频出也普遍更加赚钱,但是论平均素质似乎还罕有能与《塞尔达传说》系列相提并论的,即便是《GTA》系列和《上古卷轴》系列也从来没有得到《荒野之息》这种全体一致叫好的待遇。很多人对日本人喜欢执着于细节感到无法理解,觉得不一定要把那些看上去不重要的细节做到那么极致,但正是《荒野之息》中种种令人感到拍案叫绝的细节,让它给玩家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荒野之息》是很难被复制的——如果没有300名员工研发长达4年时间,没有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和耐心,没有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并且不是任天堂这种顶级游戏公司……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打造出这样的神作。在讲究效率的现代工业化体系下,很少有公司敢于去这么尝试,毕竟这么做风险实在太大,相比可能会获得的巨大名声,更多公司优先考虑的还是利润。《荒野之息》就像宫崎骏的动画一样,征服了无数苛刻的人,但是和时代的整体大潮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凸显出其可贵和伟大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ckywe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荒野之息 世界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