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0x不超频超频对玩游戏有什么用怎么样

1Mesh新总线核战先锋&&&2017年注定是PC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X86&架构CPU市场在沉寂多年后再度形成了龙虎相争的竞争态势、区块链与山寨币概念的盛行严重干扰了GPU市场秩序,此外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扬传导到了所有PC整机和配件价格上。在这混乱的局面中,有生命力的公司在用自己的技术刷新人们的认识。在最重要的CPU领域,Intel&祭出了性能占优的酷睿i9&X系处理器,AMD&奉献了性价比突出的Ryzen&锐龙处理器。今天我们就要为大家评测这个夏天双方“堆核”大战的序曲产品——酷睿i9&7900X。影音渲染?&i9&7900X对比测试&&&i9&7900X&已经发布了月余,其基础理论数据已经广为人知,本文主要侧重这款处理器在高频DDR4&内存支持下影音渲染方面的应用表现,兼顾图形和游戏,为准专业用户和高性能PC发烧友提供一些借鉴。i9&7900X&最大的技术特色在于三点,分别是Mesh总线的架构革新(含L2\l3变化)、AVX&512指令集的加入以及高频内存的提升,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Core&i9&系处理器信息&i9&7920X&刚刚确认基准2.9GHz&&&酷睿i9&系列处理器是Intel桌面处理器新品牌,其核心代号为Skylake-X,是第六代酷睿i7高端Broadwell-E系列处理器的直接后继者。众所周知,Intel&高端HDET&消费级处理器移植自Xeon&E5&系列单路、双路处理器的芯片,在架构更新上慢于LGA115X&为代表的普及型消费处理器平台。&&&在第六代酷睿时代,i7&6950X、i7&6900K&等LGA&2011-V3插槽高端处理器,是E5&2600&V4&系列Broadwell-EP&架构的移植马甲。Broadwell-EP&总共拥有三个原生Die(芯片),LCC&Die有2列10个核心,MCC&Die有3列15个核心,HCC&Die则有4列24个核心。i7&线程,由MCC&15核心的Die屏蔽而来;i7&K&分别为6核和8核处理器,&由LCC&10核心的Die&屏蔽而来;E5&6&V4&最高端的22核心至强处理器,由顶级的HCC&24核完整Die&阉割而来。新的Mesh&总线进步很大&&&到了第七代酷睿时代,HDET平台同样来自Xeon&平台的移植,已经发布的i7&X/7900X的Skylake-X系列拥有四通道内存,是Skylake-W系列单路Xeon服务器CPU的马甲版,其中6到10核心使用LCC&Die,即将发布的12核到18核使用HCC&Die。Core&X&系&大幅度升级&&&Skylake-X系与此前产品序列不同点在于,相比于Skylake四核产品,增大了L2缓存容量,削减了L3缓存容量(每核心下降到1.375MB,大量零头出现);相比于之前的Broadwell-EP处理器,Skylake-X系放弃了Ring环形总线,架构层面迭代成了新的Mesh网格总线,提升了通讯效率。此外,Skylake-X系加入了AVX&512指令集的支持,也优化了IMC内存控制器,主频和内存都能达到此前HDET平台无法企及的极高频率。2平台信息-锐龙与18核E5对垒Ryzen&&平台配置&&&i9&7900X&是Core家族拿得出手的最强“打手”,面向的是高性能消费平台,涵盖设计师、影音工作者、游戏用户、极限超频发烧友等各个方面。i9&7900X&第一次实现了六核以上CPU默认4GHz以上的满载睿频频率,还支持Turbo&3.0技术。为了验证i9&7900X&的实力,也为了让消费者升级或装机更有目的性,我们选择了六款具有代表性的处理器,总共三个平台进行对比严整。测试平台信息&&&参加测试的处理器如上表所示,i7&6900K&是第六代酷睿i7&同样9字号的序列,对比i9&7900X可以充分验证定位类似、价格也接近的两代产品提升幅度;R7&1800X&是AMD&锐龙平台的旗舰八核处理器,同i7&6900K有一较长短的实力,在ThreadRipper平台到来前将充当AMD阵营大哥大的角色;i7&7700和i5&7600K&是目前甜点级普通平台七代酷睿代表,同i7&6800K用户一样,他们是i9&7900X潜在的升级用户群覆盖对象。测试处理器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本代i9&将要发布18核心的i9&7980BE,即将到来的AMD&ThreadRipper处理器也拥有最多16个核心,这个夏天“核战争”一触即发。为此,我们特意找来了最近很火的“洋垃圾”处理器典型代表——Haswell-EP&架构旗舰18核的E5&2696&V3,看看新i9&面对架构略微落后但核心多得多的选手能否战而胜之。&&&此次测试为了充分发挥i9&的高频内存实力,也为了让AMD&Ryzen&7系列CPU拜托低频内存的瓶颈限制,我们使用了四条三星B&Die入门级产品——芝奇幻光戟DDR4&G&内存,在各主版上全部采用XMP模式运行(E5&2696&V3限制DDR4&2133)。在散热方面,受制于条件,Intel平台使用酷冷MasterLiquid&Pro&240冷排,AMD&平台使用猫头鹰D15S&旗舰风冷散热器。所有测试均在Windows&10&1703系统下进行,各个CPU搭配NVIDIA&GTX&1080Ti旗舰公版显卡,使用384.76公版。i9&7900X&ES工程样品&&&需要说明的是,华硕X99&特种部队主板和微星Z270银环蛇的XMP模式都会自动加载类似“增强睿频”一类的便捷超频功能。考虑到本次测试条件限制未能加入高频的i7&7700K,我们开启了i5&7600K的增强睿频模式,将其锁定在4.2GHz,其余处理器都保持默认频率。X299测试平台安装中&&&i9&7900X&比较特殊,在微星主板的初版BIOS中,他的默认频率设定“AUTO”模式下单核睿频非但不生效,反而会下降到1.2到4.0GHz之间的未知频率(CPU-Z识别1.2GHz,Cinebench&R15单核成绩等于移动i7&6820HQ),满载不受影响。我们给微星X299更新了最新BIOS后,该现象得以缓解,但单核睿频仍然无法突破4.3GHz,不能达到标称的双核Turbo3.0&4.5GHz睿频,故我们将频率设定改为“Per&Core”模式,实现最高4.5GHz、满载4.3GHz的应有状态。芝奇&幻光戟内存&三星B&Die芝奇&幻光戟内存&三星B&Die&&&“Per&Core”模式下i9&7900X的满载频率和任务负载不能保证完全正常,某些程序——比如调用AVX&256指令集的HWBOT&中,Per&Core模式的i9&7900X&成绩与四核i7&非常接近,表现异常,只有改为Sync&ALL&Core&全核锁定4.3GHz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在这些程序中我们使用全核4.3GHz模式。竞争对手&AMD&Ryzen&R7&1800X&实拍&&&此外,X299主板的M.2&PCI-E通道分配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在实践中发现i9&7900X可能与三星OEM&的SM961&固态硬盘有一定兼容性问题。无论SM961插在哪条M.2插槽上,也无论GTX1080Ti如何安放,SM961安装的系统中以《古墓丽影10》、《全境封锁》等游戏表现全部失常,性能损失百分之四十左右。不过SM961中的&,以及硬盘自身读写测试毫无异常,所以本次测试的所有游戏项目都在东芝SATA&TLC&SSD中进行。3AIDA 64 高频内存神威AIDA&64&高频内存神威&&&&第七代酷睿Kabylake-S系列处理器相比于Skylake-S提升了内存IMC性能,可以更容易地实现DDR4&3600以上高频,i9&7900X为代表的Skylake-X系CPU拥有同样特性。i9&7900X&DDR4&3200&四通道i9&7900X&DDR4&3800&四通道&&&&经过实际验证,我们发现i9&7900X&搭配入门级三星B形DDR4&颗粒时可以轻松拉到DDR4&3866的频率,时序还可以接受;在尝试DDR4&4000四通道时我们发现进入系统后四通道可以识别,但是运行测试时出现了掉通道的情况,带宽不正常,相信需要细致调节小参来进一步尝试。i7&6900K&DDR4&3200&四通道R7&1800X&DDR4&3200&双通道i5&7600K&DDR4&3200&双通道&&&&四通道加上高频内存让i9&7900X的带宽非常充沛,默认满载4.3GHz时&DDR4&3866读写带宽就逼近100G,如果主频或者内存频率小幅度继续拉升,突破绝不是问题。这么高的带宽几乎是AMD&R7系列锐龙处理器的两倍,后者虽然对四核i7、i5内存同频吞吐方面不落下风,但更少的总带宽还是落入了下成。&&4高频优胜 H264视频转码视频转码测试&&&&视频转码方面,我们将利用如下进行对比测试,测试具体设置如下:&&&一:X264部分&&&&&1:利用&Gui&9.90&软件将Nvidia&Experience&录制的&分辨率《守望先锋》游戏视频文件(2.39GB)切割成五段100S视频(最后一段不满),方便后续步骤进行。&&&&&&&&&2:利用Mediacoder将第一段转码成1080P&MP4封装、H264编码,码率5Mbps,记录时间。&&&&&3&:运行独立的X264&HD&&,得出帧率,相互验证。&&&二:X265/HEVC部分&&&&&1:运行X265&HD&Benchmark,得出成绩进行对比。&&&&&2:&运行Hwbot&265&Benchmark,得出成绩进行对比。&&&&&&&&&&3:&&Media&Encoder&CC转码整段视频为HEVC&1080P编码模式,记录时间。&&&&&4:利用Mediacoder将第一段文件转成HEVC&1080P编码模式,码率同为5Mbps,记录时间。非Benchmark&测试所使用的原始视频帧截图非Benchmark&测试所使用的原始视频文件信息&X264&HD&Benchmark&Media&Coder&X264&转码&&&&&在X264转码方面,R7&1800X&相比i7&6900K&有微弱幅度的优势,但是八核心的他们面对兼顾高频和更多核心的i9&7900X都没有还手之力,差距很大。&&&i7&6800K&相比之下比较尴尬,虽然他身后的对比对象是i7&7700而非i7&7700K,但频率仍然要高一些,和他的性能差距幅度也不大。&&&总的来说,X264&转码方面AMD&和Intel处理器同规格同核心相差并不悬殊,但i9&7900X为代表的新一代平台拥有成熟的工艺,可以让高频和多核完美融合,技术实力更胜一筹。至于我们特意找来的E5&2696&V3,因为线程实在太多,让主流软件无法充分利用,实际表现并不好,仅仅略好于八核心平台,要充分发挥超过24线程CPU的解码能力,需要使用者熟悉各种新锐优化方式,调用.bat命令行自己撰写压片代码才行,有些超过了i9、i7、R7&对应的消费级范畴。&5AVX 建功 H265/HEVC转码AVX&建功&H264/HEVC转码&&&&与H264发展历经十余年铺垫不同,2012年8月爱立信公司推出首款H.265编是H265/HEVC的滥觞,整个H265编码的发展史都浓缩在短短的最近五年之中。H265可以让同画质下视频码率大幅下降,从而实现节省空间,增强网络流媒体可穿属性的作用,未来发展十分光明,但同时也对通用处理器的解码和编码能力剔除了更高的要求。&Media&Encoder和PR采用相同引擎&自2015.1开始支持HEVC&截图配属i9&7900X&&&由于H265编码发展速度较快,他的编码器迭代速度也非常快,加上目前相关应用环境才刚刚发展到普及的前夜,所以主流的视频转码多半默认未能集成该功能,或者需要手动安装相关升级包,或者自带集成的解码器版本老效率低,情况不一而足。我们的测试选取了两个来源于外网的,分别是X265&HD&Benchmark&0.1.4和HWBOT&X265&2.0,他们的效率就不尽相同。X265&Benchmark&HWBOT&X265&转码Adobe&MediaEncoder&X265&转码Meida&Coder&X265转码&&&由于H265/HEVC编码是未来两三年桌面CPU的关键考点,所以我们选择了更多的测试方向,力求真实客观地位用户提供指导意见。&&&从实际情况来看,与H264编码中Broadwell架构表现一般,但与七代酷睿单位核心频率表现强势但受制于核心数量总成绩瓶颈的现象不同,在H265转码测试中,Intel和AMD处理器强弱取决于测试程序对HEVC&编码器的优化程度——越新的编码器下运行的脚本,AMD表现越差,Intel表现越强。&&&当然,目前512位AVX&暂时还很少有应用,测试软件都不多,但i9&7900X还是体现出了“”一般的实力,横扫对手。E5&2696&V3继续受制于测试软件的线程利用率,无法充分表现出自身优势,在部分软件中同八核心i7&和AMD&R7&无法拉开差距。6专业多面良配 3D渲染对比专业多面良配&3D渲染对比&&&&在专业的图形渲染方面,我们使用著名的Cinebench系列和Corona&进行对比测试。 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Corona&Render渲染器是业界后起之秀,在渲染质量和速度上其实非常优秀,可以直接类比的对象就是Vray。他可以在3Dsmax&和C4D等软件中渲染使用,代表性很强,效率也还不错。重要的是,这款软件目前提供了1.3版本的独立Benchmark,体积仅有200MB左右。对那些执着于评判CPU综合性能(不仅仅是多核优化或者频率高低)的爱好者来说,也算是“不服跑个分”主义的良好载体。Cinebench&R11.5Cinebench&R15Corona&Benchmark&&&&渲染领域一直是CPU并行化优化最好的领域,E5&2696&V3&终于大显神威发挥出了自己的火力全开实力,只是他的满载频率不够高,加上相差三代的架构劣势,让这款18核心处理器的渲染实力仍然只是同i9&7900X基本相当。10核心的i9&7900X&可以同18核心的E5&2696&V3&至强处理器分庭抗礼,固然占了一部分高频内存的便宜,也充分证明了第七代酷睿强悍的架构和工艺水平。&&&&由于对比对象的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出了八核心的i7&和R7&还能提一提,在渲染方面少于六核的处理器全部都成了玩具。这里值得注意的是,X99平台的i7&6900K对高频内存的支持是不够完美的,Cinebench&R15中可能有掉通道的情况出现。&&73DMark与VRmark理论图形与VRmark理论图形&&&3Dmark&系列历来是处理器测试的重点之一,既因为他能够反映处理器的物理运算能力,也因为他能代表处理器的综合图形性能。VRmark则是Furturemark公司的新产品,相对来说对频率更加敏感。3DMark&Time&Spy3Dmark&Firestrike&EXVRMark&&&在3Dmark系列中,Time&Spy&代表的&12&Demo多核优化更加充分,四核平台在总成绩和物理成绩上都明显不能满足需要,但超过10核心后也不能充分利用了;Firestrike&EX更加接近传统游戏,频率有很强的作用,VRmark同理。&&&AMD&Ryzen&7&1800X&物理成绩和总成绩表现都不错,略微落后i7&6900K;i9&7900X&仍然是毫无疑问的最强者。只是在VRmark中,i9&7900X表现比较异常,可能与Windows&对新处理器调度兼容性有关。&&8多面全能 单机网游大作检验多面全能&&单机网游大作检验&&&&i9&7900X除了理论上的架构优势,更实际的优势是兼顾了多核和高频,按道理应该通杀所有游戏。我们选取了六款大作,涵盖3A大作和暴雪系CPU敏感类型,看看他的表现。生化危机7&游戏测试古墓丽影10&游戏测试GTA&V&游戏测试守望先锋&游戏测试辐射4&游戏测试&游戏测试&&&&实际情况来看,可能与ES版自身兼容性或者主板BIOS兼容性有关,i9&7900X并没有在所有游戏中占据绝对优势——GTA&V&表现稍差、辐射4&出现了诡异的倒数成绩。不过在强调频率的2&和强调多核心DX12&模式古墓丽影10中,i9&7900X都没有失手,表现出了王者的气度。&&&&在对比对象中,E5&至强处理器的低频和AMD&Ryzen&的游戏弱势“争议”其实都无足挂齿——即使在狂吃频率的星际2&中,他们也完全够用。反倒是在吃多核心的主流新锐大作中,低频E5&和R7&完胜四核i5&\i7。历史趋势浩浩荡荡,2017年的今天,是时候放弃高频思想了。&9温度初窥 I/A 新品趋势展望温度初窥&I/A&新品趋势展望&&&i9&7900X&TDP比较高,达到了&140瓦,根据信息综合得知其实际满载功耗还要更高,所以我们不敢造次,直接为其安装了240一体水冷冷排。笔者最开始使用了淘宝商家赠送的普通服务器用硅脂,发现包括九州风神船长240、酷冷至尊MasterLiquid&Pro&240、海盗船H110i&GTX&在内的三款240一体冷排都无法完成i9&7900X的AIDA&64&FPU拷机工作。三款水冷在廉价硅脂接触情况下都在几十秒内让这颗i9&达到了100摄氏度并且迅速降频到3.3Ghz附近。笔者随后更换了信越7921硅脂,在高端硅脂的协调下,i9&7900X可以被压制到默认满载4.3GHz&85摄氏度的温和水平上。散装硅脂几十秒内上百度降频&&&&如上表,我们对i9&7900X的性能做了初步总结,不考虑游戏时,这款处理器相比八核心平台领先百分之四十左右,可以说无愧于我们“”的标题。目前的环境中,常见的“多核优化”软件至多能够用到20到24线程,比如&系列软件就是这样。过多的核心并不能在典型任务环境中摆脱边际效应,有些浪费。使用高性能硅脂后&温度控制在85摄氏度内软解8K&超清分辨率江南Style失败&核心占用率上不去&不支持&&&&反过来说,单纯的四核心平台即使频率再高,哪怕在游戏中也开始不够用了,稍微专业一点的软件中四核就会变成“玩具”。如果不想变成一样的“玩具”平台,桌面发烧友还是需要适中的核心数量和合适的频率。Skylake-X&系和AMD&Ryzen锐龙R7系列处理器都是这方面的良好选择,都能完美应对典型游戏和常见准专业的基本需求。酷睿i9&X系处理器拥有更高的频率和更完善的软件优化,在多数应用中更胜一筹。Lighroom&刚好可以吃满10核心再多不行&此次因硬盘问题未能对比测试这个夏天好像“终结者2017”&I/A&核战白热化&&&&&&&&当然,AMD&12到16核心的ThreadRipper&系列处理器还有十几天就要发布,i9&7900X的12核大哥i9&7920X&也已经箭在弦上,更多的i9&即将源源不断奔赴“热核战争”,我们不能说他们都没用,但最值得工作娱乐兼顾用途的高性能发烧友群体关注的,还是目前的i7&7820X/i9&7900X几款产品。&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7900x超频多少容易死机_百度知道
7900x超频多少容易死机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Intel 首款 i9 性能曝光 i9-7900X 实测超频能力惊人
Intel 首款 i9 性能曝光 i9-7900X 实测超频能力惊人
前不久,我们刚刚推出了 Intel 酷睿 i7-7820X 及 i7-7740X 的首发评测,不过上述两款产品并不是本次 Intel 新品的旗舰产品,由于多款十核以上新品延期发布,因此目前已经正式上市的酷睿 i9 系列产品仅有一款,就是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进行评测的酷睿 i9-7900X。本轮 Intel 同步推出了 Skylake-X 及 Kabylake-X 两种架构的至尊系列新品,都采用 14nm+ 的制作工艺。同时这也是 Intel 历史上首次推出了酷睿 i9 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处理器的工艺及性能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于此同时,Intel 还在至尊系列产品中加入了入门级的 i5 系列,从目前公布的参数来看,至尊系列 i5 似乎与普通的 i5 区别不大,不过从我们之前的测试结果来看,新的至尊系列 i5 及 i7 很有可能会成为普通 "K" 系列 i5 和 i7 的替代品。全新 Intel 酷睿 X 系列处理器Intel 新一代至尊系列处理器参数Intel 本次推出的新品共有 9 款,目前同步发售的仅有后 5 款,原生十二核及以上的产品将延期发售。新一代酷睿产品统一采用 LGA 2066 接口,主板芯片组升级为 X299。其中 i7-7740X 及 i5-7640X 支持双通道 DDR4 内存,其余三款支持四通道 DDR4 内存。X299 芯片组简介(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新款处理器采用 LGA 2066 接口本次我们测试的是 Intel 首款酷睿 i9 系列产品 i9-7900X,这款新品采用十核心二十线程设计,默认主频 3.3GHz,多核睿频至 4.3GHz,单核睿频至 4.5GHz。处理器拥有 13.75MB 三级缓存,TDP 140W,目前国内零售价格为 7499 元。相比上代旗舰产品酷睿 i7-6950X,价格上砍掉了一半。不过 i9-7900X 的具体性能表现如何,就要通过详细的测试来验证了。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版 Windows 10 64 位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 Windows 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测 & 试 & 平 & 台 & 软 & 硬 & 件 & 配 & 置核心配件CPUIntel酷睿 i9-7900X主板技嘉X299&AORUS&Gaming&7显卡NVIDIAGTX&1080内存芝奇8GB&DDR4&4000MHz&x4硬盘浦科特M7V&512GB散热器鑫谷冰凌霜 240系统及驱动程序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10主板驱动Intel 芯片组驱动显卡驱动NVIDIA 显卡驱动 382.53DirectX 环境DirectX&11/12帧数监控Fraps&3.5.1酷睿 i9-7900X 的测试平台选用了技嘉 X299 AORUS Gaming 7 主板。这款产品在硬件规格和灯光效果方面相比以往的产品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强。多达五条 PCI-E 插槽,配合 3 个 M.2 高速接口,能够满足不同玩家的扩展需求,同时主板还附带的 M.2 散热装甲,能够有效降低 M.2 工作时的温度,增强系统稳定性。另外,主板支持 127dB 高信噪比音频输出,为玩家提供更加优质的音频环境。技嘉 X299 AORUS Gaming 7 搭配酷睿 i9-7900X 处理器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Super π 是一款计算圆周率的软件,但它更适合用来测试 CPU 的稳定性。即使你的系统运行一天的 Word、Photoshop 都没有问题,而运行 Super PI 也不一定能通过。可以说,Super π 可以作为判断 CPU 稳定性的依据。使用方法:选择你要计算的位数,(一般采用 104 万位)点击开始就可以了。视系统性能不同,运算时间也不相同。酷睿 i9-7900X 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Fritz Chess Benchmark 是一款国际象棋测试软件,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Fritz9》这款获得国际认可的国际象棋程序中的一个测试性能部分。该软件可以让我们对等的看到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个人计算机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水平。同时该软件还给出了一个基准参数,就是在 P3 1.0G 处理器下,其可以每秒运算 48 万步。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际象棋最多仅支持 16 线程,因此 i7-6950X 的测试成绩为 16 线程成绩。酷睿 i9-7900X 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由于 i7-7900X 有了更高的主频,因此无论是单核成绩还是多核成绩,相比上一代产品 i7-6950X 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从测试结果来看,i7-7900X 的单核运算能力与最新推出的 i7-7820X 及 i7-7740X 很接近,远超主频仅为 3.5GHz 的 i7-6950X。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象棋测试中,由于软件最多仅能支持到 16 线程,因此该项目前的测试仅能测试到产品 16 线程的性能,并不能够完全展现出 16 线程以上产品的真实实力。CineBench 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 Cinema 4D 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 CPU 和显卡的性能。其中单颗核心和多颗核心的测试是单独计算得分的,除此之外,其还提供了 OpenGL 的测试。本次测试使用的版本是 R11.5 版,相比较 CineBench R10 版,新版本对系统的要求更为苛刻,而评分标准也有了一定变化,同时还加入了当前平台和不同平台之间的性能评分对比功能,让你清晰了解当前平台的性能档次。酷睿 i9-7900X 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CineBench 的 R15 版本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其仅支持 64 位操作系统,32 位被彻底抛弃了。相比 R11.5 版本的最多 16 个核心来说,R15 版本最多能够支持 256 个逻辑核心,新的旗舰处理器终于可以用这款软件跑分了。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 CPU 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CineBench R15 版本的最终成绩发生了改变,最终的单位为 cb,而非 R11.5 版本的 pts。酷睿 i9-7900X 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Cinebench 测试部分,我们本次的主角 i9-7900X 完全体现出了其高主频、二十核心的优势,在测试结果上遥遥领先其余几款产品,即便是同为 20 线程设计的 i7-6950X,也由于默认主频过低而落后于 i9-7900X。7-ZIP 在解压缩与压缩文件的效率上要比 WinRAR 高一些,7-ZIP 同样是一款支持多线程压缩的软件。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这 2 款新发布的顶级处理器产品在 7-ZIP 解压缩能力上表现如何。测试脚本为 7-ZIP 自带的 Benchmark。酷睿 i9-7900X 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Futuremark 的 3DMark Time Spy 基准测试软件是其第一个专门针对 DX12 环境设计的测试项目。该测试由 Futuremark 和 AMD、Intel、微软、NVIDIA 等众多基准测试开发项目 ( BDP ) 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从零开始完全面向 DX12,核心引擎也是完全基于 DX12,可彻底释放新 API 的各种潜力,包括降低处理器负载、高效利用 GPU 硬件、异步计算、混合多显卡、多线程等等。酷睿 i9-7900X 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压缩软件测试部分,考量的是处理器线程和主频的综合性能,因此 i7-6950X 超越了主频更高,但仅有 16 线程的 i7-7820X,不过还是与 i9-7900X 有一定的差距。DX12 测试部分,更多的是看重显卡的性能,CPU 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最终除了四核产品 i7-7740X 综合得分较低之外,其余几套平台的总分都非常接近。在新 3DMARK 中,为用户提供了基准测试和功能测试等多项功能。在基准测试中,包括我们熟悉的 Fire Strike 各项测试,这些测试包括多种强度,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平台的性能等级,来选择对应的测试项目。酷睿 i9-7900X 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酷睿 i9-7900X 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3DMark 的 Fire Strike 测试部分,结果与 DX12 类似,多核心、高主频会帮助平台提升一些 CPU 得分,但 CPU 得分对于该项目来说权重较低,几款旗舰级产品的差距并没有拉开,即便是入门级至尊 i7 的得分也仅比最高分低了不到 6%。《守望先锋》是一款团队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游戏的故事发生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地球。在全球危机时期,全球范围内的优秀军人、科学家、冒险者和奇人异士集结在一起,组成了一支旨在拯救这个被战争撕碎的世界的特别部队,他们就是 " 守望先锋 "。《守望先锋》是一款将 FPS 和 MOBA 结合得恰到好处的大作,喜欢 FPS 游戏的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找到射击游戏的快感,而喜欢 MOBA 游戏的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找到英雄、技能、配合、走位等乐趣。守望先锋测试成绩对比《古墓丽影:崛起》是由 Crystal Dynamics 开发,Square Enix 负责发行的一款单机游戏。游戏中玩家控制主角劳拉去探索劳拉以前不相信的超自然现象和未知的世界,寻找永生的秘密。游戏地图包括了世界上的多个地点,可探寻的场所将比前作大三倍,地图的开放度比前作更大,充满优美和危险并存的场景。古墓丽影:崛起测试成绩对比落实到实际的游戏体验中,几套平台的性能差距则更加微小。这说明在上面测试的两款游戏中,CPU 对于游戏性能的影响并不大,也可能是由于目前大多数游戏对于八线程以上的处理器并没有太多的优化,导致旗舰级产品的性能没能被游戏完全发挥出来。超频一直是历代至尊系列处理器的一大亮点功能,在 i7-6950X 首发评测中,我们将其频率从 3.5GHz 超频至 4.0GHz,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由于本次测试的 i9-7900X 多核睿频已经达到了 4.3GHz,再加上这款产品内部依旧采用传统的硅脂散热设计,让我们一度对其超频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酷睿 i9-GHz超频成绩对比酷睿 i9-GHz超频成绩对比经过了一系列调节之后,我们通过水冷散热的方式,将这款酷睿 i9-7900X 全核心超频到了 4.8GHz,此时的 CPU 电压为 1.3V。在超频之后 Super π 1M 的成绩从 8.204 秒提升至了 7.61 秒,多核运算能力也有了 10% 以上的提升,总体超频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最后要测试的是平台在待机和满载环境下的整机功耗和温度。从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本次参与测试的 Intel 酷睿 i9-7900X 处理器最高 TDP 为 140W,与上一代 i7-6950X 的 TDP 持平。最终平台功耗测试结果为待机 89W,满载 403W,对于 Intel 平台的来说,这样的功耗表现算是比较高的,但考虑到整套平台的性能确实不错,所以到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只是用户在选购这套搭配的时候,需要购买一款高功率的电源。功耗对比温度对比温度部分,由于本次测试采用了水冷散热器,所以整体的温度表现还算不错。在室内温度为 25 ℃的环境下,十核心的 i9-7900X 在满载状态下单核最高温度为 84 ℃,总体平均温度为 74 ℃左右。与 Intel 新一代至尊酷睿处理器同步发售的,还有本次测试使用的技嘉 X299 AORUS Gaming 7 主板。这款产品延续了 AORUS 系列的设计风格,在灯光、扩展、硬件模块及应用方面进行了增强。对于选择了 Intel 至尊处理器的用户来说,想要完全发挥出新一代 CPU 的强劲性能,还需要搭配一款高效稳定的主板。技嘉 X299 AORUS Gaming 7从命名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款主板是专为 Intel 全新发布的 X-series 处理器打造的,配备了比之前 X99 更高的配置。主板基于 X299 芯片组设计,处理器接口为 LGA 2066。主板的 CPU 供电部分采用了 8+8PIN 设计,单独插 8PIN 供电一般也能够正常使用,但需要极限超频的用户,为确保超频的稳定性,最好将双 8PIN 供电同时接好。处理器及内存插槽部分该主板的八条 DDR4 内存插槽都配置了带有光效的金属护甲,另外八条内存插槽可同时支持 128GB 4333MHz 高频率内存。为确保同时支持 Kabylake-X 及 Skylake-X 两种处理器,该主板可根据需求来调整双通道及四通道内存模式。PCI-E 扩展插槽扩展接口方面,这款主板配置了五条 PCI-E 全尺寸插槽,其中包括两条 X16、两条 X8 和两条 X4。支持 SLI 及 CFX 多卡互联,为高端玩家提供了充足的升级空间。M.2 散热护甲磁盘接口部分,该主板带有 8 个 SATA 3.0 接口,同时还准备了三个高速 M.2 接口,另外还配备了一个 M.2 散热金属护甲,不仅能有效降低 M.2 设备的温度,还能保护其安全。背板接口及音频部分在背部的 I/O 区,我们看到一个 PS/2 键鼠接口,四个 USB 3.0 接口,5 个 USB 3.1 接口,其中一个为 Type-C,双千兆网卡分别为 Intel 和 Killer,另外还配置了 Killer 1535 Wi-Fi 无线网卡,以及一组高清音频接口。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技嘉采用了全新的 ESS SABRE 9018 DAC 解码芯片,WIMA 高品质电容,可支持 127dB 高信噪比音频输出。支持 3D 打印技嘉的这款 X299 新品还将炫彩魔光系统进行了升级,在灯光表现方面更加柔和,加入了渐变效果的灯光系统。同时,主板的南桥散热部分带有一块类似 AORUS 灯条的导光板。支持玩家利用 3D 打印自制不同的外观效果。京东购买链接:Intel 此次推出的 i9-7900X 虽然仅是 i9 大军的排头兵,却也已经显露出了不俗的实力。尤其是在处理器运算能力方面,i9-7900X 凭借原生十核心而是线程以及全核心睿频至 4.3GHz 的硬实力,性能超越了目前所有的桌面级处理器,只有服务器级别的产品才能与之抗衡。酷睿 i9-7900X 零售价 7499 元(图片来自京东商城)唯一可能阻挡消费者热情的因素就是价格,虽然这款产品目前 7499 元的价格只相当于上一代 i7-6950X 官方报价的一半,但仅是处理器搭配 X299 主板的预算就轻松过万,并不是一般的中高端玩家可以承受的。而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性能的骨灰级 DIY 用户来说,与其现在选择 i9-7900X,不如再过几个月一步到位,直接入手 i9-7980SE。从本次的测试结果来看,酷睿 i9-7900X 确实展现出了 i9 系列产品应有的实力,同时在超频方面的表现也十分亮眼,但由于其定位、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整套至尊系列新品里必将处于相对小众的环境中。用户们可能更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 i7-7820X,以及性能更加出色的 i9-7890XE,不过现在对未来的市场状况下结论明显为时过早,因为 AMD 的 Thread Ripper 也正蓄势待发,我们有理由相信,下半年 DIY 市场的变化将会更加精彩。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超频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