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洪均生陈式27式太极拳坐轮椅什么原因?

洪均生谈师傅教太极拳的教程心得
我的图书馆
洪均生谈师傅教太极拳的教程心得
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了,重要就是他的推手和别人的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是大师的一些谈话,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领悟吧。    陈式太极拳教程的步型虽有马、弓、盘、虚、独五类,但在推手时,陈师从来不用弓步。特别当发劲时,只用小半马步。因为用弓步则易成双重,而转换不灵。    陈鑫先生也说:“实用的步法,以一尺二寸许为限。”但学练推手时可因敌变化,而运用扑步于采、捋、挤;用按、肘、靠则用马步。现在练陈式者推手多用弓步,不知是何原因。我们观看杨澄甫先生的大捋图象,马步下塌裆劲作得极好与陈式并无两样,这也体现了太极拳的共性规律,太极拳教程中也提到过。    陈发科先生所传陈式推手的步法、手法均与一般太极不同。特别是步法最易区别。因为一般太极推手惯用合步,即:双方各以右(或左)步在前,交叉在对方的前腿里(或外)侧;陈式则甲乙两方,一个右步在前,踏在对方前腿外侧,一个左步在前,踏在对方前腿里侧,俗称顺步。太极拳教程中也提到这种步法,由于互相贴住,对方稍动,便可感觉,有互相制约之用。但是,如今习陈式者亦往往从俗而采用合步,实际是不对的。    陈式推手分甲、乙两方。甲以右朋进攻,乙用右朋接后,即变为进步右采,甲以右挤、靠化采,乙以左按解挤靠,这是第一轮。然后乙再朋化,甲用左捋法引进乙左臂,乙趁势用左挤、靠,甲再以右按解之。这是定步推法的第二轮。推过两轮,甲又用退步右步采法引乙右手,乙转进右步以挤、靠随化、甲用左按解之,这是第三轮。然后乙从朋变顺缠,引进甲的右手,甲再以右挤靠随化,乙再以左按化解,这是第四轮。双方如愿意继续练习,可对反复试验。由此看来,陈式推手就只有这么定步的两轮和退步的两轮。太极拳教程中也提到一般太极称之为“大捋”。太极拳教程中也提到其实陈式从来没有“大捋”的叫法,更没有单挽花、双挽花及合步的定步、活步之法。现在倒是不拘学哪一派的都习惯了五种推手方法,但又忘却了太极拳的基本手法与运动规律。    陈发科先生的弟子洪均生的这些话中可以体现出他的思想,步骤,方法,并且对现在拳法的总体发展以及和其他拳法的区别,以及自己如何发展都进行了整理,可以说是对以后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起着很关键的影响作用,希望这些对大家真的很有帮助,并且论坛上的太极拳教程区域有一些不错的视频。
馆藏&29429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问:我要练武,晚了么?我今年25岁了想要武术不知道晚了么?我主要想学一些防身的工夫,也不要...答:不晚,但相比回难度要大上一些,记住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事在人为,没什么时间上的晚不晚,
问:在从哪里能买到洪均生著的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_...答:一般买书去两个地方,书店(中心路商厦北和柳泉路国贸大厦南两个店),还有就是中心路饭店北面有个书,以前的爱客家。祝你好运。
问:适合年轻人练的太极拳?最好是人的心志和并重的,式太极有什么分支,我1岁,我应该选择什么太极...答:太极拳是一门身心并重、命双修的炼养功夫。就你的个人情况来讲,你比较适合炼氏小架太极拳,这套拳法轻灵、迅捷,架子较低,有一定的速度。打完一套(3式)...
问:为什么洪均生的和马虹的太极拳起式都不一样啊马虹的师傅是照奎,洪均生师傅是发科,他们是师出同门,本来一路都是3式,...答:完全没必要在意谁正宗;谁传统.武术最后境界是发挥自己的优点.就是不同才有华武术百华齐放的拳种.你就是地球唯一与众不同的一个,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根本.现在...
问:“伺鼠鸟园”是什么意思?答:这是"氏太极拳门人洪均生先生的太极拳拳品"里的句子:骅骝嘶风,鹰隼出尘;伺鼠鸟园,跃水锦鳞前后意思看,应该是"鼠的鸟那样
问:太极拳有那几个门派答:太极拳就1个门派,这个门派的名字叫—太极拳但是分很多种风格:4大风格氏、氏、氏、孙氏更小的风格是从这上面分化出来的说略大一点的武氏太极拳...
问:目前哪一种,适合5多岁的学练?答:太极可以,如果你能学会的话否则可以学少林的易筋经,太极和易筋经在.verycd.搜到要用EMULE这个软件。...
问:如何学好太极拳?特别是初,应该从何处下手?我学的是洪式太极,洪均生老先生的架子!答:你也了解一下氏太极拳小架,下面是小架:一、氏太极拳发展历史及演变,小架概说氏太极拳起源于家沟,由明末清初的氏第世廷在祖传...
问: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著本人求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请各位武林好友敬赠。谢谢。答:洪均生著我没有,太极拳套路精华与实战技击法我有,可以给你。
问:最经典的是什么太极拳,多少式?(不懂得请不要说)答:太极拳有很多种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隐于世的和显于世的两大类。显于世的主要流派有:、、、武、孙、堡、和式等,另外如傅、牛、、等式皆是从式、...
问:太极拳发展史及各各式传人。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帮忙整理,共享。答:庭的著作因久远,多遭散失,现尚存(拳经总歌)、(长短句)词一首。词上半首有,「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
问: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著谁有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著正版的(盗版的错别字太多,害人啊)答:真正悟高的人不会因为一两个错字而练错。去当地最大书店购买。
问:太极拳图谱哪里找我以前学过太极拳,现在忘了,哪里能找到式太极拳的图谱答:式24式太极拳在: lib.verycd./25/11//3435 ,点击名,会提示你一个emule(电骡子)程序,安装后再点名就可以了!...
问:基础太极拳教学求能学太极拳的基础的教学答: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 : v.youku./v_show/id_XMTAzNjQ2MTYw 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著...
09-1309-0309-1309-06
04-1401-3002-1501-19
◇本站云标签洪均生的太极人生(上)洪均生的太极人生(上)卓玛先百家号问:洪老师是谁?答:我的老师洪均生。是陈氏太极拳十七代嫡传宗师陈发科的早期入门弟子之一。祖籍浙江省宁波鄞县,一九零七年生于河南省禹县,一九九六年卒于山东省济南市。按照中国的传统算法他享年九十岁。在世时曾任山东省武术 协会顾问、济南市武术协会主席、山东大学武术协会顾问、济南武术馆高级顾问、美国华林派顾问、美国传统武术协会高级顾问等。
洪均生自幼多病,从一九三零年到一九四四年他在北京跟陈发科先生学习陈式太极拳。是陈发科宗师的唯一的一位从学十五年的嫡传弟子。颇得陈发科公真传正宗之三昧。洪均生一生毫无保留地投入了对陈氏太极拳的 继承和发展。直到一九九六年去世为止,洪均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是他毕生对太极拳的追求达到了一个完整的太极的一生。他的武功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 的地步。洪均生的太极拳传遍包括济南市、山东省、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在内的近三十个地区。从一个普通的药罐子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陈式太极拳一代明师。洪均生 的一生是一个普通的人的一生。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老人,一生中大多数的时间(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八五年)都生活在济南市一间七十二平方尺的陋室里,与世无 争。用了六十六年的时间学习、练习和研究陈式太极拳,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写下了太极拳巨著《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这种普通其实是一种传奇、是一种非凡。答:保持了陈式太极拳的传统。陈式太极拳是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的瑰宝,我们现代人有义务使之传播、发展下去。对于陈式太极拳爱好者和推广者来说,学习 洪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就更有价值了。通过学习这门拳法,我们可以管窥陈发科公的陈式太极拳的原有风貌之一二。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令陈式拳爱好者满足的事吗?能 够得到很高的武功。洪均生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继承了陈发科公的正宗陈式太极拳的全部精华,是洪老师随师学艺十五年,不懈练功六十六年的艺术和武 功结晶,包涵了很探奥的易学哲理和高深的武功,习练这门功夫,一经得法,可以进入太极拳高层次功夫的殿堂,得到梦味以求的炉火纯青的功夫。能够得到健康长 寿。洪均生老师学拳的目的是为了健康,并不是为了高超的武功,通过多年的陈式太极拳的习练,他的健康回复了,成了一个健康长寿的老人,在中国这个寿命并不 高的国家里,在他一生生活困难,几次饥饿成半瘫痪的严峻环境下,他健康地活了九十年。我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跟洪老师学拳的,学拳一开始的目的也只有健康两 字。在别的地方已经讲述过了我幼年时的病状,再次不再赘述。我从一个大夫定案不能活过十三岁的短命之人,到了今天四十三岁才健康地进入了太极拳的大堂,也 是太极拳的威力。
另外,作为一种体育性竞技运动,洪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还有特别的地方。就是习练这种拳术的人不会受伤。仅在济南市,就有几千人学习陈式太极拳,其练法和推手法都似乎是一种具烈的危险运动,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因失误而受伤,从来没见一个人有膝盖的创伤。我自己也已经在加拿大和美国教拳近二十年了,也没有发生过受伤事故。总之,学习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有益于身心健康。能够将人“从一个药罐子变成一个名拳师”。
我今天给您讲的这些只不过是一些皮毛的东西,不能代表洪老师的武功和武德。希望能通过这一点肤浅的了解,初步对洪老师有一定的了解。我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太极拳的同行们加以指正。问:洪均生老师对陈式太极拳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回答你的其它问题时已经提及了不少,但现在可以其体地再谈一谈。第一、洪均生继承了陈发科这一枝的陈式太极拳的传承。为什么这样说呢?陈发科一九二八年离开陈家沟去北京开馆传艺,一九五七年在北京去世,历时二十九 年,他离开陈家沟的时候,已经四十三岁,可是,从目前所知道的书面文字和口头流传中,只有陈照丕跟他学过短时间,没有任何其它陈家沟的人承认直接跟他学过 拳。他在北京的二十九年的教拳历史中,可谓桃李满天下,但按照一九八〇年的统计,能够证明是他的门徒并练习或教授过陈式太极拳的人只限于如下几人:洪均 生、许禹生、杨小娄、李剑华、唐豪、刘慕三、沈家桢、顾留鑫、李经悟、雷慕尼、徐公伟、田秀臣、冯志强和肖庆林。当然还有他的儿子陈照旭和陈照奎,女儿陈豫侠。
大名鼎鼎的一代宗师陈发科,在京传艺二十九年,只落下了这么少的门徒,说明了这门武艺并不是轻易就可以掌握的。这些门徒中,有的仅仅学习四个月的时 间,是不可能真正得其秘传正宗的。有代表性的人,也仅仅有洪均生、陈照奎和冯志强三人。陈照奎师叔又不幸英年早逝,只有洪均生代表陈发科早年的拳法(一九 三零年至一九四五年)冯志强代表陈发科晚年的拳法(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五七年)。
我们学习他的拳法,就继承了陈发科宗师的陈氏太极拳。虽然不能说唯有陈发科的传承是正宗的陈氏太极拳,但是我们可以说,他的传承是正宗的陈氏太极拳的传承流派中的主要一枝。
第二、洪均生发展了陈发科所传的陈式太极拳。洪老师常说“没有学会引起的差异是错误,学会之后按照同一道理在实际中有所改动就叫发展。”洪老师对陈式 太极拳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改正了陈发科要改,但没有改的一些动作,这类改动的直接原因是陈发科讲拳的用法时,经常说,“这个动作是这样练,但用 的时候就要如此这般。”洪老师问陈公为何练法和用法不一样,他总是回答说他不知道。洪老师又问能不能按用法来练拳这样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他们可以一次成功 不用在一件事上花双倍功夫。陈公答曰可以。
在这里我推断我们经常见到的练法和用法的差异。我认为并不是古人不懂得两者要统一,而是因为他们故意这样做的。这样是他们保留一点秘密的办法。学生虽然学了拳,但是没有老师给再讲解用法,学生是不可能自己悟出来用法的。等于是现代的知识产权的一种保护方法吧!
另一个方面是按照陈发科所传的拳理,将套路中不合理的动作都改了过来。洪均生老师是这样给我解释的“理论是简单明了的,是要不渗水、不加沙地遵守的, 但人都是可以错的,所以老师练的对的地方,要学,老师做得不对的,就没有必要去学”在这一点上,洪老师改正了一些陈发科讲的但是没有做的地方。举例说,陈 发科清楚地说明在做正圈时,肘在任何时候都要比手低,可是在练拳的时候,他有的时候就没有按照这一规定去做,当然在那个时候,由于历史和传统的限制,学生 们是不能说老师不对的。一九五六年洪老师再一次去陈发科公处改拳的时候,他向他的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陈发科公很客观地回答说有时他自己不注意,但鼓励洪 老师继续按照规矩去练习。
第三、由于洪均生老师的徒孙们在国家比赛中得到了优异的成绩,他们逐渐地开始被国家的重要机构聘用。这无疑将促使国家太极拳事业的发展。他的徒孙、李恩久的徒弟黄康辉在一连夺得六届太极拳推手冠军后被破格招入北京体育学院,现在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太极拳权威讲师。全国太极拳界的后起太极 拳中流砥柱。徒孙、李恩久的徒弟谢业雷也是同样成了上海体育学院的太极拳讲师。国家的太极拳推手的规则一书,就主要由他的主要继承人李恩久撰写。由于这 些,中国将来的太极拳的发展,一定有不少洪老师的心血和汗水。问:能不能给我几个例子,说明洪均生老师是怎么教太极拳的?答:洪均生老师教拳有五十多年,教授太极拳的方式很多,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严守陈规。严格遵守陈发科的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洪老师所教的陈式太极拳,从每个方面都是陈发科所传的“陈氏太极拳”的原汁原味,这个传统没 有变。直到他快去世前,他还告诫他的徒弟们,不是按自己的感觉随意改拳,这套拳,世代相传,内容丰富,所有的技法和哲理都包涵在内,要从里面找,不能将这 老祖宗的传家宝丢了。所以根据这一个原则,洪均生老师一生教的拳都是一个模式,他的一、二路拳法可以说六十多年没有改变。每招每式,都是一脉相承的陈发科 的拳法。这种教学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在整个系统内有一个上下、左右的连贯性。老师和学生练得一样,学生之间练得也是一样的,到其他的拳场去看看,他们也是练 得一样的拳。这样便于学生们中间的相互交流,大家有共同的语言。学生们的功夫长进的很快。这种教学方法和环境,非常类似现代的大学内的教学和研究的环境。促进的知识的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神秘和猜疑。
(二)、因人施教。在上课的时候,不管有多少学生,洪均生老师都耐心地一个一个地实地教学,在他未教之前,学生可以先从别的学生们学套路,但他都要一 个个学生、一个个动作地改正。在教每个人的时候,不一定用一样的方法,方法要按实际的情况而决定,不能一概而论。这些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身体条件、练功的 时间、文化程度、适合的学习方法的种类等。在每一个人来说,都以为老师是千篇一律的教学。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因为在多种不同的情况下跟着老师学习,所以才知 道老师并不是对每个学生都用一样的教学方法的。我很有幸在很多的环境下听取老师讲课,觉悟到了这一点。另外李恩久师兄对这一点也是很清楚的。听恩久师兄 说,有一次他在给学生讲课,另一位师兄也在场。他讲完课后,那位师兄很不理解为什么李恩久讲的内容是他没有听到过的。李告诉他说是洪均生老师这么讲的。这 位师兄跟随洪老师很多年,并且还经常给洪老师做助教,很不明白为什么他没有听说过这些东西。那是因为李恩久师兄在本门师兄弟外,还经常陪老师见外地及外国 来的学生,所以他听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三)、系统教学。洪均生老师教学的步骤是,先教基本功,再教套路,套路练好了,再教推手。也就是按一个简单的模式,由易到难。在功夫的层次上,也是 由简单到复杂。为了清楚地做到这一点,他把整个一、二路拳归类,将类似的、相关的动作共分了二十类。他这样把陈式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分类处理,找出了陈式拳 的内在的规律和逻辑,使之教学有理论、学习有目的,练功有方法。举例说,白鹤亮翅类的动作只关系到两手的配合,几乎和腿脚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类的动作有:套路中一路第六动作、第二十二动作、第六十三动作、的白鹤亮翅;第四十一动作的小擒打;第五十一动作的玉女穿梭;二路的第十一动作径拦直入和第十二动作的风扫梅花。
(四)、启发教学。洪均生老师从来不生硬地逼学生生吞活剥,每招每式,他都给举出类似的生活中的比喻,这样,学习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味,容易理解,更容 易记忆。吃饭的时候,用筷子取菜是“正圈”。斜行拗步这个动作的双手上下开的动作(第五动作)被比喻为“从井中往上提水桶。”这样,我们很容易地理解了左 右手上下相随的概念和具体的练法。洪均生老师来自然地把他练拳的经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的妻子黄素珍跟洪老师学拳后,有不少人记不住她的名字,洪老师就风趣地说,“你们看见她,就想用针打黄连素。”后来大家都管她叫黄连素。这就是联想的学习方法。他的太太是一个聋哑人。他亲切地喊她为“哑巴花”。
(五)、严格要求。洪均生在教学时对学生们要求严格,按照陈式太极拳的要求,而不是按照学生的要求去教学。洪老师一开始就和学生讲得很清楚,他是为了 传授继承陈式太极拳而教,不是为了广招学生而教。练得不好、不对,他是不客气的,他都会直截了当的给你指出,他不会给你留面子的。由于这种教学方法,他的 学生和徒弟们都没有得过且过的思想,都能踏下身子,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学习。那些想投机取巧的人,都不可能跟他长期学习下去。我在二零零一年在山东招远 市遇到二位练另外一种拳的师兄弟,他们告诉我也曾经去济南拜访过洪老师,但看到他六七十岁的徒弟们练拳的架式的时候,就知难而退了。
一九九七年来了一位曾经在济南跟着洪均生老师学拳的学生。是青岛人,在济南上大学时候跟洪老师学过。他跟我学拳一段时间后聊天时,我问到他为什么有那 么好的机会但没有把拳练下去。他说,“最难的是洪老师让我站在边上练画圈。我一连画了好几个月他也没开始教。整天站在那里像个傻子一样,我后来受不了 了。”我何尝不是有深刻的体会啊!问:在武功之外,洪均生老师一生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答:洪老师的一生,用我们今天的人的看法来说,是悲残贫困潦倒的一生。可是,洪老师一生乐观,从来不消极,无论条件多差,生活多困难,他都热爱生活,按照他自己认定的人生观和道德标准去生活和为人。
在他的幼年,他的家庭很富有,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都有他家的商号。所以年轻时他就随父进京,他在大学里读中国文学。那时,陈发科刚刚去北京。 临时住在螺马市街的中州会馆内,条件很差。有时,洪老师就请陈发科来他家住,一住就是几个月。等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洪老师的家 业开始破落。日本军国主义气数快尽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不能给他支付任何费用,他全家人一起被赶出了租赁的房舍,搬进了陈发科的家,尽管他们恩如父子,全 家人都住在老师家总不是个好办法,四个月后,洪老师告别了他的师父,携全家来到了济南谋生。阴差阳错,就这样人不由己,洪均生被命运所抛弃,无论是否情愿,洪均生的一生,注定了是潦倒、不得志的一生。他生活在“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 绝境中,一如既往,洪老师没有气馁,没有丢失生存的信心和勇气,他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下去。他在大明湖边的一个楼边打起了一间陋室,只有七十二平方尺, 也就是比一张床略大一点。一个大千世界,竟无洪均生的安身之地,他就在这块寸土上,过上了“神仙”一样的无悠无虑的平静生活。他开始了他的耕耘,也就是传 播他的师父陈发科的太极拳。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地生活着,用他的真实功夫、真诚感情一个一个地感动了他的学生,一步一步地,他的事业开始发展,这一小片 土地上,开始开花、开始结果,一九八二年的时候,在济南己经有七十二个场所有人教授他所传的陈式太极拳。在他的一首送给友人的诗词中,他胸有成竹地写道, “愿把泉城变拳城!
八十年代初,由于学生越来越多,洪均生老师的生活也开始向好处改变。来学习的日本人三番五次地要求到洪老师家做客,每次体委的“陪同”都有理由婉言谢 绝。后来中野春美再三要求,并且要拜洪老师为干爹。体委才没有办法拒绝。他们安排将洪老师家搬到了菜市新村的一个公寓内。洪老师才过上了济南市的一个普通 人的日子。可是他己经习惯了他的生活方式,没有因为这些而改变。他照样每天走路去黑虎泉拳场。在家里,他的妻子照样养着鸡。他每天抽“汉烟”,极少喝酒, 不参加宴会等带有浪费性质的活动。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家产留给他的后代,只有那顽强的生活精神和丰富的陈式太极拳法。问:都有什么样的人学习洪均生老师的拳?
就洪均生老师自己来说,他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我所知道的,小的有八岁,老的有七八十岁;有病号、有专业运动员(李恩久)、有工人(刘成德)、有军人 (萧明魁)、有大学学生(蔡生业、陈中华)、有大学教授(何淑淦)也有外国朋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对于学习他的拳,洪老师是这样说的,“聪明 人不能学,他们会自己觉得已经明白了、会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真正的傻子也不能学,他们没有具备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只有那普通的人,又有一种傻乎乎的持 之以恒的毅力,能将这套拳学好。
我所认识的洪均生老师的徒弟们,都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跟洪老师学拳的。他们都是不图名、不图利的人。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八十年代之前,洪老师是“历史 反革命,”是被历史所遗弃的人。那时候跟着洪老师学拳有丢掉工作、被打成反革命乃至于坐板房的危险。济南许贵成师兄是洪老师最早的徒弟之一,他跟洪均生老师学拳,就被谈过很多次话。但是许师兄坚持真理,不去理会这些阻力,成为洪老师最长久的学生。菏泽师范学院教授何淑淦师兄是洪老师的第一个徒弟,并且亲自跟陈发科师爷学过一年多的拳,他的确后来被打成了右派反革命(不是直接因为洪老师),他在牢狱中十八年还坚持练拳。七十年代萧明魁(山东乳山人)是个革命军人,他从四川几千里路找来济南,投入师门后,不怕被军法处理,成为了洪老师的爱徒之一。李恩久是济南市有名的武术家。他从多次获得全国武术比赛的金牌, 又是济南市郊区体育馆的馆长,后来还当了济南市武术馆的馆长。他是带艺拜师的。终于成了洪老师的衣钵传人及二代掌门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问:能不能谈谈洪均生老师的武德?答:以我所看,洪均生老师的武德,犹过于他那高超的武功。怎见得?试问:当今之世,谁不贪钱?谁不图利?谁不想去当那大官达人?在济南市和山东省内, 洪老师的门下少说也有几千。要说揽钱,他可以很容易的成为富翁。但是,他却不是那样的人。不说别人,我当年跟着洪老师学拳,没有缴纳过学费。只不过有时极 少次给老师送点吃的东西。反之,我经常在老师家吃饭。最后一次是在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六日早上七点在老师家吃的喇叭花师母做的饭。据我现居澳大利亚的师兄 吴仕增讲,他在一九八四年去济南学拳的时候就直接住在洪老师的家里(那时已经搬进了公寓)。临走的时候吴师兄要给老师点钱表示谢意,老师好坏都不收。勉强 收下后又以吴师兄的名义捐给了另外一个事业。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洪均生老师常说,做好事不吃亏,对自己有好处。自己有一个馒头分给五个学生吃。他们饿了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你是帮了他们,可是将来,每个人拿了一个馒 头回来给你报应,你就有了五个馒头吃。按理来说,洪老师是陈发科的大徒弟,在师兄弟们中那是应该有身份的。但是,洪老师从来不以“大”字位居,总是很谦虚 地对待师弟们。他的徒弟们中所有经济上允许的,他都派他们去跟陈发科的其他的徒弟们学习。他的大徒弟何淑淦就被派去亲自跟着陈发科学拳一年多。最老的徒弟 徐贵成就被派去北京跟冯志强师叔学的刀术。他的另一个徒弟萧明奎怀有家传绝技“牛郎棍”。他看到后大加赞赏,命徒弟们都破例从学之。这种精神,很值得现代 这个充满竞争的大鱼吃小鱼的社会中的人学习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卓玛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旅游、健身、武术、舞蹈、音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洪均生太极网
微信扫一扫
*&旧密码:
请输入旧密码
旧密码错误,重新输入
*&新密码:
请输入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请输入确认密码
两次密码不一致
系统暂忙,请稍后再试
是否退出系统?
友情链接:
关于《洪均生太极拳网》注册流程的说明
《洪均生太极拳网》是由洪均生先生后人发起,旨在团结各地洪均生太极传人,弘扬洪均生太极拳法和精神,为各代传人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并通过弟子注册、民主选举等机制,为下一步的社团组织成立和运行提供保障。
一、注册范围
1、 目前仅接受个人注册;
2、 个人承认是洪均生太极拳传人的各代弟子;
3、 自愿参与洪均生先生迁坟活动的各代弟子。
二、注册目的
1、确立弟子碑名单。二、三代弟子注册后,姓名用于立碑,在弟子碑上镌刻留名;
2、成立社团组织。注册弟子可报名参加下一步成立的社团组织;
3、确立投票权。享有成立社团组织理事会的投票权;
4、确立提名权。注册的二代弟子组成社团组织的顾问委员会,享有理事会提名权;
5、确立理事会候选人。注册的三代弟子为社团组织理事会的候选人。
三、报名期限
即日起至日止
四、注册流程
1、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www.taijihong.cn 即可
2、注册请点击网页右上方注册链接(http://www.taijihong.cn/Home/Register/Register),打开注册后按提示填写各项内容。
3、注意带*号为必填项目,请填写真实姓名,确保姓名无误,避免在刻制弟子碑时出现错误。请填写常用的联络电话及电子邮箱。
五、敬请所有弟子互相转告,以免在立弟子碑时产生遗漏。
六、洪均生太极网建立了弟子QQ群供门人交流,群号。本群目前只接受本门弟子加入,申请者请提交真实地址和姓名,比如济南-洪森。
七、诸师叔伯如有上网注册问题,请联系洪森代为注册,电话。
洪均生公迁坟立碑计划告知书
自先父去世后,众多弟子多次向我们提出“先师墓地窄小,不便祭拜,建议迁至合适地点以便祭拜”。同时提议为尊崇恩师及拳法传承有序,建议在迁墓的同时,为恩师建纪念碑及弟子碑。部分弟子还提出所需费用由弟子筹集。对此我们表示感谢。
去年,我们家族经多次协商,决定接受弟子们的建议。今年确定由我们家人主办,启动为先父迁墓及立碑事宜。
据前因,发此文告知先父众弟子,众弟子及各代传人可本着自愿原则参与此项弟子动议。
一、已进行的工作:
已于今年四月份初步进行墓地选址工作。
2、墓地位置为济南历城烈士山公墓。
3、墓地基础预算为伍拾万元,(不包括建碑、立像等各项款项)由我家全部承担。
为继承、发展、推广先父拳法,团结所有传人,已建立一交流平台,网名初定为“洪均生太极网”www.taijihong.cn。
二、拟议:
先父拳法各代传人按自愿原则参与此项事宜。
参与者可登录“洪均生太极网”报名登记。
参与者如自愿捐款,最低50元起,可直接汇入稍后网站公布的专用账号。网站将定期公布捐资实况。
各代弟子碑均按姓氏笔画顺序镌刻。
将在纪念亭立二代弟子碑。
二代以后的弟子碑,由于碑数限制,且报名情况未知,我们不保证所有参与的弟子均能刻碑,我们将首先计算剩余可刻名字数量,按照报名顺序先选取三代弟子镌刻,如有剩余以此类推。
将对主要捐资人单独立碑鸣谢。
参与者可通过网站提出对建碑等各事项的建议,以便综合考虑确定最终方案。
三、实施计划
报名方式为在www.taijihong.cn网站注册,时间自日起至日止。
自愿捐资者,捐资自专用账号公布之日起至2015年元月1日止。
拟定于2015年清明节前择吉日举行迁墓立碑仪式。
四、后续事宜
为发扬光大本派拳法,建设弟子交流平台,拟将本次注册弟子为会员,设立一社团组织,本次参与的弟子可自愿参加,并获得后续选举理事会、会长、秘书长等活动的投票权;
由组织成员进行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秘书长,两年一次换届选举;
本次捐款剩余资金,纳入社团专户,并向所有组织成员公开账目;
社团资金用于组织成员对于洪均生太极拳的宣传、会议、研讨、交流、赛事、资料搜集整理、书籍出版、网站维护等方面,由理事会投票确定具体资金用途,并向所有组织成员公开;
洪氏家族只负责发起理事会的选举工作,不干涉理事会的决策和执行。
洪氏家族敬启
taijihongsen
关注我们/ Notice Us
&&京公网安备39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均生太极拳一路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