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两栖或空降攻击铁道游击队电视剧盘踞的岛屿,是Bug吗

关于日本在抗日战争中必然的失败,本人在&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果没有美国,二战时日本会击垮中国吗? - 矢锋的回答 - 知乎&/a&&br&当中已经进行过充分的论述。本答案将驳斥另外一个问题:日本真的是“无战略”吗?本帖将通过论述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战略决策,从另一个角度介绍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必败的死局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e556d03aae568d64e27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e556d03aae568d64e275_r.jpg&&&/figure&MB:写完才发现劳资不小心写了1W字……&br&&br&&b&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侵华战略:永田铁山战略&/b&&br&众所周知,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是现在被某些人吹到天上去了的石原莞尔。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的是,石原莞尔也不过顶在前面的小卒子,他背后真正的大BOSS是统制派龙头大哥永田铁山。就是下面这个眼镜。&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e12bd97ffc_b.jpg& data-rawwidth=&443&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e12bd97ffc_r.jpg&&&/figure&永田铁山在完成九一八事变侵吞东三省之后,即开始着手实施下一步侵华行动。1933年日军进攻长城,最后双方签订《塘沽协定》,中国军队退出燕山防御地带,在昌平一带驻扎。年,日本人多次进入华北宋哲元部防区勘察、绘制地图,引发了两次张北事件,逼迫KMT签订《秦土协定》,实际控制了察哈尔北部地区。1935年日本还自导自演的河北事件,逼迫KMT签订《何梅协定》,出让河北、天津的大部分主权。&br&永田铁山之所以要进一步侵华,主要原因是从地缘上看东北是一块死地。东三省向北面临苏联的三面威胁,而其西南面对华北方向则门户大开,缺乏可以依凭的地理屏障。后世国共争霸东北,之所以首战是在沈阳不远的秀水河子,就是因为林彪找不到可供利用的地形把杜聿明挡在东北之外。如果今后中国与苏联结盟,从南北两个方向对东北发起反攻,则日本将首尾不能相顾,在军事上将陷入极其不利的境地。此外,从经济上说,当时的东北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这是日本所欠缺的。更糟糕的是,在占领东北之后为了维持对东北的占领及对苏对华战争的需要,日本军费屡攀新高,基本吞噬了其占领东北的收益。因此,在占领东北之后,日本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好转,反而加速恶化。&br&&blockquote&日本历年军费占国家预算的占比31-36年&br&昭和06年 1,476,875千円 461,298千円 31.2% 満州事変&br&昭和07年 1,950,141千円 701,539千円 35.9%&br&昭和08年 2,254,662千円 853,863千円 37.9%&br&昭和09年 2,163,004千円 951,895千円 44.0%&br&昭和10年 2,206,478千円 1,042,621千円 46.1%&br&昭和11年 2,282,176千円 1,088,888千円 47.7%&/blockquote&——藤原彰《日本现代史大系》&br&31-37年鬼子在东北砸了44亿日元,其中政府投资就超过30亿,同时从36年开始还编列了每年6000万日元的全满洲勘探计划,然而除了抚顺6300万吨煤,其他东西全得到40年以后才能获利,本来最获利的每年200万吨大豆,给鬼子政府把专营权送给了三井财团,于是三井财团开心的低价收购,高价卖给美国,赚取差价。至于本土需求?那是什么?能吃吗?&br&因此,到1937年,日本的经济危机和政府财政危机比1931年更加严峻。当前日本国债近GDP的230%听说很了不得?毛毛雨,战前日本政府负债已经达到GDP的600%。所以说起来对于欠债这事儿么其实鬼子挺有经验的。&br&而华北在当时人口较密集,开发程度较高,有较为完备的煤铁矿藏及水运和铁路运输线,不需要太大投资就可以利用。因此侵占华北,掠夺其经济资源成为日本经济的救命稻草。&br&综上,从军事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永田铁山认为,日本必须在华北五省培植亲日军阀势力,分裂中国,作为缓冲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1f210c6fdb6cced77c942_b.jp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5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1f210c6fdb6cced77c942_r.jpg&&&/figure&&br&1934年,日本陆海外三省搞的《对支政策备忘录》是这样写的:&br&&blockquote&对于华北政权,希望其臻于为国民政府政令所不能及。&/blockquote&1935年,永田铁山派属下军事课长桥本群参与拟定的《外、陆、海三相关于对支政策之谅解》,后来演化成著名的《广田三原则》,即:&br&&blockquote&(1)使支那彻底取缔排日言行,脱却依存欧美政策并立即实施对日亲善政策,有关具体问题,应与帝国合作;&br&(2)使支那对于满洲国的独立在目前应为事实上的默认,放弃其反满政策,且至少在与满州接壤的北支地区,与满洲国实行经济及文化的融通提携;&br&(3)来自外蒙的赤化势力,乃日、满、支三国共通的威胁,我方为排除威胁,而希望在与外蒙接壤地区为各项设施,应使支那方面予以协力。&/blockquote&1935年8月,永田铁山被皇道派刺杀,遇刺之前几天,还下达过日本陆军的《对北支政策》,其中说:&br&&blockquote&在北支那,消除一切反满抗日的策动,实现与日、满两国的经济、文化融通提携;并使之成为日、满两国国防上的安全地域。&/blockquote&在永田铁山被刺后,土肥原贤二作为其政策上的执行人,继续推进华北五省自治计划。该计划的实质是将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从中国分裂出去,成立类似伪满洲国这样的傀儡政府,作为满洲国的国防前线和缓冲区。&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fd1dbf2c7e33c5e8509af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4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但是,华北五省自治计划虽然通过一系列边境战争和强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逐步推进到平津地区,但是其最为关键的对地方实力派军阀进行诱降的计划却完全没有进展。华北地区的三大实力派军阀,阎锡山、宋哲元和韩复渠均拒绝了土肥原贤二的诱降。日本仅培植起战斗力等同土匪的华北自治军和蒙奸德王两支力量很弱且极不可靠的伪军势力。这些军队的无能在1936年绥远抗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以及策动他们进攻绥远的武藤章大佐(“我们只不过是在做你(石原莞尔)自己于满洲事变时在满洲所做的同样事情而已”就是他的名言)被傅作义打得一败涂地。而日本人寄予厚望的华北自治军在七七事变之后甚至爆发了大规模反正。&br&因此,在七七事变之前,土肥原贤二的华北五省自治计划,也就是永田铁山本人的侵华计划,在实质上已经破产了。&br&&blockquote&满洲事变后公开敌视日德两国的共产国际,在日德签订防共协定后,其敌视活动更加高涨。中共军队已公然对日宣战,华北地区的抗日战线已非常巩固。有人认为,要缓解由于《日德防共协定》引起的来自苏联的压力,扩大华北事变是唯一的办法。&/blockquote&——重光葵《日本侵华内幕》&br&&br&&b&“三个月粉碎中国人,他们就会求和”——七七事变后的日本战略&/b&&br&七七事变是一起典型的“下克上”事件。在华北五省自治计划实质上失败之后,日本对于接下来要如何继续其侵华计划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方略。石原莞尔和杉山元为代表的对苏派和对华派两派在此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对华派的下层军官在上层授意下独走,七七事变就此爆发,并在对华派的煽风点火之下迅速扩大为全面侵华。&br&对于侵华战争,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时任陆相杉山元宣称:&br&&blockquote&三个月灭亡中国。&/blockquote&不过实际上杉山元说的是&br&&blockquote&三个月粉碎中国人,他们就会求和。&/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89a6fdaad81_b.jp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2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89a6fdaad81_r.jpg&&&/figure&对华派虽然一直被日本史家骂得狗血淋头,但实际上对华派倒是也没有真的蠢到认为三个月就能灭亡中国的地步。杉山元的计划是通过对华北、青岛、上海三个点进行军事打击,迫使蒋介石接受《广田三原则》,签订更加苛刻的和平协议,尤其是长期占领平津地区,以便推进停滞不前的华北五省自治计划。虽然这帮傻货也不想想就算蒋介石接受了,共产党会答应吗?全国人民会答应吗?蒋介石要有本事压制抗日运动的浪潮,何至于在西安让人从被窝里掏出来?&br&7月29日,日本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大纲”,其内容主要为:&br&&blockquote&(一)作战方针:击溃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并保持该地区的安定,作战地域大致限定在保定、独流一线以北。根据情况,以一部兵力在青岛及上海附近地区作战。(二)作战任务与兵力使用:(略)&br&(三)作战要领:“中国驻屯军”特别应对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尽量给予严重地打击;对青岛和上海地区的作战,在情况不得已时进行。根据战争情况发展和第3国的关系,&b&谋求以最小限度的兵力长期占领平津地区&/b&。&br&(后略)&/blockquote&作战部支那课课长永津佐比重大佐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br&&blockquote&我们只要加派军队拿下北平,其余地方就会不战而降。&/blockquote&当然,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大批中国军队开赴华北。这些中国军队有中央军也有地方军,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甚至连远在西南的桂系、四川、云南军阀也尽起子弟开赴万里之外抗击日寇入侵。这是视中国为一盘散沙的日本军阀永远也无法理解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难道这些军阀不应当互相拆台老死不相救应吗?难道不应当像当年明朝军阀投效女真人一样纷纷投效日本吗?他们所预想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尤其在上海地区,8月15日先期投入的两个师团原计划:&br&&blockquote&派遣军以一个精锐师团在浏河镇、川沙河口地区登陆,以军的主力在吴淞地区登陆,击溃当面之中国军队。占领上海及其以北的重要地带。&/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08abcdc7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08abcdc72_r.jpg&&&/figure&&br&但战至9月9日,两个师团除了伤亡四千余人外进展甚微,而云集上海的中国军队则越来越多。此时日本当局已经变成下不来台的赌徒,只能不断地往上海投入兵力,因为不继续追加投资前线军队就有被中国军队全部歼灭的风险。至11月初,日本已在上海投入了9个师团又2个旅团,累计伤亡达10万人。此时日本终于发现这场战争完全失控了。11月7日,日本成立华中方面军统一指挥淞沪战场上的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其作战任务是:&br&&blockquote&任务:当前之任务是,在海军的协同下消灭附近之中国军队,&b&摧毁其作战意志,以达结束战争之目的&/b&。&/blockquote&至此,日本侵华战争终于形成了基本战略指导思想,即&b&通过消灭中国的军事力量,摧毁中国的作战意志,主要是领导人的作战意志,迫使中国求和。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日本高层的默许。这帮懦弱的屠夫以为,屠城可以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0f7b0f4a8964e4adbf1b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0f7b0f4a8964e4adbf1b_r.jpg&&&/figure&&br&根据这一战略,日本邀请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进行调停。这次谈判可以参见这里:&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istory.people.com.cn/GB/042/8951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怀好意的中间人失败了--文史--人民网&/a&&br&&blockquote&如果日本不愿意恢复战前状态,中国不能接受日本的任何要求。中国如同意日本的要求,国民政府将会被舆论浪潮所冲倒。假定国民政府因日本采取的政策而倾倒了,则结果是共产党在中国占优势。&b&你要知道,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b&&/blockquote&——日,蒋介石对陶德曼的回复。&br&日本决策层的妄想,显示的是他们在政治上的极度幼稚与无知。他们完全没有看到的是,在西安事变之后,一致抗日已经成为蒋介石政权能够得到全国拥护的最大甚至是唯一的理由。因为抗战,共产党可以改编为八路军;因为抗战,阎锡山可以允许中央军入境甚至交出部分指挥权;因为抗战,李宗仁一个桂系军阀可以指挥包括西北军和中央军在内的曾经不共戴天的仇敌;因为抗战,向来守户不出的四川军阀可以尽起精锐出川抗敌……当一致抗日成为中国人民最大的政治公约数时,停战和谈早就不是蒋介石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事情了。尤其是不要忘了:&br&&b&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d2fc551ba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d2fc551bac_r.jpg&&&/figure&日,日本政府公然发表“&b&不以蒋介石为交涉对手&/b&”的声明,正式宣布这一阶段战略又失败了:&br&&blockquote&在攻陷南京之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中国政府以最后考虑之机会,而一直予以等待,然而国民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居然策动抗战,内不察人民遭受涂炭之苦难、外不顾整个东亚之和平。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作为交涉对手,而&b&期望于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的建立和发展&/b&,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之邦交,协助建设复兴之中国。&/blockquote&至此,日本对华战略进入第三阶段。&br&&br&&b&孤注一掷——武汉会战决策始末&/b&&br&1938年5月,日本近卫内阁全面改组。叫嚷着“三个月粉碎中国人”的陆相杉山元因为侵华战争收不了场被迫辞职,接任的是个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刚刚从山西战场上火线回归的板垣征四郎。这个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是共同策划918的老战友,也同为对苏派中坚,那么,这样看来石原莞尔一派要得势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af60eb297eabb901783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figure&&br&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理一下石原莞尔及对苏派的核心战略思想:&b&最终战争论&/b&。石原莞尔主张,未来将有一场类似《圣经·新约·启示录》所预言的那种世界战争。石原莞尔认为,世界上两个大集团,即东西方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冲突这样一个主题思想。冲突之根源在于东方的精神价值和西方的物质价值之间长期的紧张关系,而不单纯是对领土和市场的争夺。顺带说一句,石原莞尔认为苏联也是西方。一旦这场史诗般的战争决定了这两种文明孰优孰劣,世界人民就能够在永久和平中团结起来。在这最后的一战中,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崛起而成为西方文明价值的最有力的捍卫者美国将同东方文明的卫道士日本相对抗,并以美日决战为这次战争画上句号。&br&这一中二感爆棚(嘛,其实也不比纳粹那套更幼稚)的战略思想是对苏派和对华派两派的共识。SO,大家现在知道为啥我们军迷喜欢管鬼子叫中二了吧?在35年石原莞尔就任作战部长之时,他认为最终战争的第一仗将是日苏战争。石原主张,在来自俄国方面的直接威胁缓和以前,应该暂且避免同美国及欧洲列强的关系紧张化。1936年,他估计不出五、六年就要发生对苏战争。因此他制定了对满洲国开发的五年计划,决心以五年时间通过开发满洲增强日本国力,做好对苏战争的准备。该说他是小胡子养成计划打多了呢还是暗耻打多了呢?&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f2ff0fa42e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f2ff0fa42e2_r.jpg&&&/figure&对苏战争计划同样得到两派的共同支持。两者观点不同的是,中国怎么办?&br&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东三省的西南方向无险可守,真的第二次日俄战争HIGH起来的时候,中国在背后捅一刀咋办?永田战略破产以后,尤其是七七事变之后,对苏派和对华派的矛盾立刻尖锐起来。&br&对华派的主张很简单,中国的威胁应当以武力来消除,以便日本腾出手来对苏联作战。尤其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得对华派认为针对日本的中苏同盟正在形成(其实倒也没完全猜错,1937年苏联援华志愿队就开赴了抗战一线)。七七事变就是在这种思维导向下策动的。非常符合中二的直线性思维。&br&&blockquote&从对俄国备战的观点看来,我坚信,如果我们的军事力量容许的话,我们应该首先打击南京政府,以消除我们后方的威胁。&/blockquote&——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1937年6月对东京的绝密电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文件&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ff77c709ff807dc53376_b.jp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4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figure&而石原莞尔为首的对苏派则认为,日本必须通过武力控制中国以建立一个东亚联盟,即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和满洲国的政治和经济集团(大东亚共荣圈),并认为只有这样,日本才有推行最终战争的本钱。七七事变前后,石原莞尔抛弃了通过武力建立东亚联盟的幻想,因为他认识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华民族已经觉醒,未来的对华战争必然陷入持久战的泥潭当中。因此,他主张不仅不能扩大七七事变,而且要放弃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全军撤回东三省。&br&什么?听起来一点都不中二了?才怪,石原莞尔只是中二的方向变了。他主张,要以道义上的劝说和示范作用作为争取中国参加东亚联盟的手段。而且他还并不主张放弃以武力夺来的满洲国;反之,他建议使日满关系成为和谐与共同繁荣的范例以诱使中国参加合作(顺带说一句,日本人一直认为东三省不是中国领土而是中国殖民地,所以他们搞918不是侵略而是解放殖民地。也不知道一个常住人口绝大部分是汉族的地头怎么就成了殖民地?)。他还宣称,蒋介石是可以和拿破仑和凯末尔相媲美的人物(矮子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是“兼备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伟大领袖”(是谁说空一格只配当连长的?站出来!)。&br&王道日漫的中二感出来没?两边打着打着突然就互相理解了,现在大家知道日漫里普遍存在的这种莫名其妙的“互相理解”是打哪儿来的了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4f2b6ed6e61b2cfb2bbaf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4f2b6ed6e61b2cfb2bbaf_r.jpg&&&/figure&石原莞尔似乎完全忘记了日本濒临破产的财政现实和危如累卵的国内局势。没有军事胜利的麻醉剂支撑,没有对华掠夺的前景画饼,下一个226箭在弦上。上一个被天诛的是永田铁山,下一个被天诛的,恐怕就是他石原莞尔自己。&br&至于中国人么,&b&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石原莞尔你还好意思宣扬“日满和谐共荣”?你自己去看看东北那一溜万人坑这TM扯你个蛋蛋的犊子呢!谁TM要跟你们这帮人渣屠夫侩子手互相理解了?&/b&&br&中二仍然是那个中二,或许中二得更厉害了。&br&所以石原莞尔最后众叛亲离到他自己在作战部的绝大部分下属都跟他无法“互相理解”了。37年9月,石原莞尔被发配到关东军任副参谋长。往上看,关东军参谋长,石原莞尔的顶头上司,正是那个“只配当上等兵”的东条英机。&br&无论石原莞尔说得有多好听,他的提议对于日本来说完全没有可操作性可言。虽然在1938年5月,理论上和石原莞尔一党的板垣征四郎担任了陆相,但是却并没有通过撤军的方案。相反的是,全面改组后的近卫内阁推出了两项新政策,一是建立兴亚院,二是策划武汉会战。&br&建立兴亚院是新任陆相次官东条英机的主张。自从石原莞尔去了关东军,这俩货差点把关东军司令部的屋顶给掀了。于是上头对这俩问题儿童各打五十大板,双双调离关东军。所不同的是,东条英机平步青云,最后进了内阁。这是因为对苏派当了陆相,那么次官当然要留给对华派搞平衡。至于石原莞尔则被彻底踢去坐冷板凳了事。&br&兴亚院是在东条英机建议下,日本内阁设立的专业负责处理对华掠夺事务的机构。东条英机的逻辑很简单,石原莞尔你那套根本行不通,中国的民族主义根本不是说动蒋介石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除非你把东北和台湾一块儿吐出来,否则中国的抗日运动会永远持续下去。现在仗已经打到这份儿上了,血也流了,钱也花了,国际上外汇越打越少,国内经济局势危如累卵。那下面怎么办?东条英机的对策是撸开袖子在占领区开抢,在中国搞“满蒙化”。&br&在38年1月轻佻地宣称“&b&期望于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的建立和发展&/b&”之后,近卫内阁开始研究如何肢解中国的问题。对此,日本参谋本部情报部提出:&br&&blockquote&从历史看,只要攻占武汉,就能支配中国,通过武汉会战,可以做到以武力解决中国事变大半的目的,只要控制了武汉,即可以把蒋政权逐出中原,&b&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b&。&/blockquote&在日本人看来,通过攻打“九省通衢”的湖北,将蒋介石赶出中原地区,就可以消灭中国的中央政权,从而为培育亲日割据政权创造条件,实现占领区“满蒙化”,为进行经济吸血创造条件。&br&因此,打武汉会战日本可以说是空国而出,挤出了最后一滴精血。近卫内阁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法”,追加动员40万人,列编10个新师团,追加战费32.5亿日元,相当于日本战前1.5年的总预算。武汉会战对于日本来说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当然,日本嘛,又到了赌国运的季节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e7640b1edf30846fdba_b.jp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e7640b1edf30846fdba_r.jpg&&&/figure&1938年11月,武汉会战基本结束。近卫内阁这才发现,自己这场看似胜利的豪赌完全没有达到其战略目的。在38年11月3日近卫内阁发布的第二篇对华声明中,近卫文麿把1月份&b&“不以蒋介石为交涉对手”&/b&的豪言壮语完全吃回去了。他说:&br&&blockquote&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blockquote&事实上,在此之前,近卫内阁已经开始透过亲日派的管道试图同蒋介石媾和。这次媾和最终导致了国民政府中亲日派和英美派的彻底决裂。汪精卫及20多名国民党中央委员投日在38年年底。但日本人失望地看到,汪精卫和他的投日队伍只是一帮失意政客,其中既没有地方实力派军阀,也没有宋、孔等官僚资本集团,更没有二陈、复兴社等党务集团,完全是光杆司令。一直到40年年中,汪精卫才勉强组织起了汪伪政权。国民党军各大战区仍然在坚持抗战,苏联援助的武器弹药仍然在滚滚而来,而共产党人已经遍布占领区的每一个角落。&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4c91f6c2e5bba9443b17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4c91f6c2e5bba9443b17e_r.jpg&&&/figure&日,近卫内阁发表了第三篇对华声明,全文如下:&br&&blockquote&日本政府,昭和13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现已感到,中国各地,复兴的气势澎湃而起,建设的趋势,日盛一日。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br&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b&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b&。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的偏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换言之,日本直率地希望中国进而同满洲国建立完全正常的外交关系。&br&其次,因为在东亚之天地,不容有“共产国际”的势力存在。日本认为,根据日德意防共协定的精神,签订日华防共协定一事,实为调整日华邦交之急务。鉴于中国现实情况,为充分保证达到防共的目的起见,要求中国承认在防共协定继续有效期间,在特定地点驻扎日军进行防共,并以内蒙地方为特殊防共地区。&br&在日华经济关系上,日本既不想在中国实行任何经济上的垄断,对理解东亚新形势,并相应采取善意行动的第三国的利益,也不要求中国加以限制,始终只求日华的提携和合作发生实效。即要求在日华平等的原则上,中国承认帝国臣民在中国内地有居住营业的自由,促进日华两国国民的经济利益,并且鉴于日华之间历史上、经济上的关系,特别在华北和内蒙地区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积极地向日本提供便利。&br&以上是日本对中国所要求的一个大纲。如能彻底了解日本出动大军的真意,就能理解日本在中国所寻求的,既不是区区领土,也不是赔偿军费,其理自明。实际上,日本只要求中国作出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保证,为履行建设新秩序而分担部分责任。日本不仅尊重中国的主权,而且对中国为完成独立所必要的治外法权的撤销和租界的归还,也愿进一步予以积极的考虑。&/blockquote&该声明表明,日本对于武汉会战的孤注一掷,又失败了(话说我这是说了几个“又”了?)。至此,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战略相持阶段开始。日本的对华战略,就此转入以“&b&善邻友好&/b&&b&、共同防共、经济合作&/b&”三原则(即近卫三原则)为基础的政治诱降。日,近卫内阁倒台。&br&&br&&b&“三国演义”——对蒋汪的政治诱降与对华新政策&/b&&br&这套所谓的近卫三原则,本质上其实就是石原莞尔那一套。对华诱降主要由两帮人马在搞,一帮是板垣征四郎为首的军方人马,主要工作对象是蒋介石,另一帮则是犬养健、影佐祯昭、重光葵等情报、外交口人马,主要工作对象是汪精卫。这两派人马要不然就是石原莞尔一党,要不然自称深受石原莞尔的影响。至1940年11月,第二次上台的近卫内阁通过了《中国事变处理纲要》,全文比较长,自己去百度,其要旨是:&br&&blockquote&1、诱降工作统一由中央接手。&br&2、优先策略是促成蒋汪合流,如果不成就改为扶汪灭蒋。&br&3、对于汪伪政权,“主要是指导它向我占领区内努力渗透其政治力量。”&br&4、实现经济合作,整顿“治安”,以此稳定占领区民心。&/blockquote&《中国事变处理纲要》本质上就是石原莞尔思想的务实化版本,即试图通过在经济和政治上扶持汪精卫政权,实现所谓的“共存共荣”。但问题是,正如博伊尔在《中日战争期间的通敌内幕》中写到:&br&&blockquote&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汪实际上用他自己巨大的名望和威信(以及他的改组国民政府并不怎么高的威信)去帮助日本最坚决的大陆扩张主义者的“分治合作”计划。这个计划同有些人所说的话完全是两回事。他们硬说:日本由于中国的孱弱和不团结而苦恼,她希望有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能够抵抗外国的侵略,特别是抵抗苏联和英国的侵略。&b&这个计划是如此藐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以致只要汪默认了它,他的政权就注定了非失败不可。&/b&这个计划使汪所许下的“复兴中国”的诺言成为荒诞不经的假话。&/blockquote&从根本上说,近卫三原则当中,善邻友好和经济合作都是扯淡。从39年开始,日本自身即陷入经济危机当中。正如《大东亚补给战》一书描述:&br&&blockquote&企划院对经济国力的判断就极为悲观。我国国力于1938年度达到最高水平,1939年开始下降,在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处于严重状态。 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开始破产。&/blockquote&重光葵的《日本侵华内幕》则写到:&br&&blockquote&仅以经济上讲,日本根本就没有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况且,占领地的经济与军事力及政治力都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日本突入了超越它自己能力的日中战争,是日本崩溃的原因。&br&&/blockquote&1939年开始,日本国内开始出现严重的米荒、电荒,国力穷困迅速表面化。日本各城市普遍开始对粮食实施限购。政府为了维持军费滥发纸币,同时又强制居民购买国债以约束通货膨胀,让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空,消费的乏力进一步导致经济下行。在经济危机的侵袭下,日本为了维持本国经济不致崩溃,只能全力加大对各占领区的掠夺,所谓“亲善”、“合作”自然无从谈起。&br&&blockquote&日本从中国所取得的物资主要用于制造军用品,民用生产的物资均感缺乏;再者,日本没有从其它国家输入原料,已经使&b&日本逐渐感到在向中国输出产品和支付手段上均有困难&/b&,而且,因为战争仍在进行之中,取得军需物资又是非常之必要的。在这种情形下,日本在占领区依靠印刷钞票作为支付手段,其结果是引起了通货膨胀。因为靠强迫,所以不断加强占领军的压力。&/blockquote&——重光葵《日本侵华内幕》,你他娘的就直说没钱要抢不就得了,婆婆妈妈的。&br&YY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石原莞尔一党希望通过怀柔手段和中国搞“互相理解”注定不过是南柯一梦而已。因此,近卫三原则唯一能够实现的只有一条:&b&反共。&/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47f8fca53b8189fbfd2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6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47f8fca53b8189fbfd2_r.jpg&&&/figure&话说蒋公这笑得好诡异。。。。&br&很多人喜欢拿百万伪军说事,但事实上,中国的伪军膨胀主要发生在1942年以后。可见下表:&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8cc56b09cf2c_b.jpg& data-rawwidth=&456& data-rawheight=&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8cc56b09cf2c_r.jpg&&&/figure&&br&可以看出,伪军投敌的高潮是1943年。以1942年4月孙良诚投敌为起点,孙良诚部、孙殿英部、庞炳勋部,构成了这波投敌高潮的主要部分。为什么偏偏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已如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国民党军当中反而出现了投日潮呢?&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03db3186bdd6ce28a03ae1ccd610de6_b.jpg& data-rawwidth=&188& data-rawheight=&2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8&&&/figure&这个么,还是问问他好了。&br&从1939年1月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开始,“反共”再次成为国民党基本政策。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中国的抗日战争出现了两条战线,“抗日”与“反共”并立。1940年,百团大战的爆发既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又引起了蒋介石的高度警惕(顺带说一句,整风运动中对百团大战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其对蒋介石暴露了实力,而非对日军暴露了实力上面,这个是某些论者常常故意混淆的),并进一步导致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皖南事变的爆发。皖南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实质上已经分裂 。抗日战争转入一场“三国演义”,即国共日三方,国共两党一方面基于“抗日”的民族大义一致抗日,另一方面又在“反共”和“反磨擦”的旗帜下互相战斗。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交错进行,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反抗外辱的民族战争,也是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革命战争,是土地革命的继续和解放战争的前导。在1940年,半公开投敌的石友三被蒋介石密令高树勋捕杀。而在1942年以后,大批国民党军以“保存实力”为借口投入伪军,却得到了蒋介石的默许。&br&投日伪军的想法,“四朝元老”吴化文的这段名言可为注脚:&br&&blockquote&如果日本打胜了,我们当然有光明的前途,如果老蒋赢了,他肯定要我们去打共产党,我们一样有前途,万一老蒋不要我们了,我们就去投奔共产党,怎么能说我们没有光明前途呢?!&/blockquote&虽然日本的失败不难预料,但抗战打完之后即将爆发的第二次国共内战同样显而易见。因此,对于习惯于用数人头数枪支数来计算实力并进行拉拢工作的蒋介石而言,只要你有人有枪,就不愁蒋介石不送官送钱请你帮他打内战。有这样非常现实的理由,对于这些军头而言,当伪军也就不是不能想象的选择了。&br&在抗战结束后,孙良诚、孙殿英、庞炳勋三人全部回归国军序列,均未受到惩罚。事实上,绝大部分伪军都被蒋介石所收编,比如汪伪首都师甚至被编进了74军。没错,就是孟良崮上床单飘那个整74。&br&当然,真正能混到吴化文那个“老蒋不要我们了还可以投共”的也是特例,绝大部分前伪军最终的结局是被解放军歼灭。&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e6c4c4b78be1be9eeb8bfb08660a1fa_b.jpg&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e6c4c4b78be1be9eeb8bfb08660a1fa_r.jpg&&&/figure&考古专家孙殿英1947年死于解放军的战犯收容所&br&对于抗日战争内涵上的转变,毛泽东清楚,蒋介石清楚,汪精卫知道但不愿承认,而日本人却一直是雾里看花,基本没搞懂这是怎么回事。无论石原莞尔还是影佐祯昭都完全无法理解阶级革命到底是怎么和民族主义相融合的。他们都缺乏政治学的相关训练,连基本的概念都是模模糊糊的。石原莞尔自己的说法是:&br&&blockquote&中国的黄埔军官学校有两个专业:军事专业和政治专业。但是我们的军事学校只有一个军事专业。结果我们没有机会了解三十年代在中国所发生的重要动向。&/blockquote&战后日本历史学家冈吉武则在《民族独立和国家的理智》当中说:&br&&blockquote&日本人的民族主义是经政府灌输而来的,所以它就具有一种人为的性质。反之,中国的民族主义则是从整个世纪极其痛苦的经验中产生出来的,所以它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内容。总之,由于日本人没有经历过受外国人凌辱的历史,他们就不可能充分理解饱经屈辱的亚洲邻国的思想感情。&/blockquote&日本人民只是被当局忽悠着有事没事的“赌国运”,何尝真正理解过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嘛,今天也是一样。所以他们今天还在搞“互相理解”。&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7c55f9e8efed11cc5479e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3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figure&1942年,重光葵(就是下面那个戴礼貌的,大家应该猜得出这是在哪儿吧?)就任日本驻汪伪政权大使。他后来写道:&blockquote&日本的权威达到了顶点,经济状况也好转。日本与中国之间保持了交通联络,物资也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联银券和储备券都能同日元交换,贸易也很便利。&/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d1d88dc727b4a6de888ddc9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d1d88dc727b4a6de888ddc9_r.jpg&&&/figure&&br&于是,重光葵搞了个“对华新政策”,后来他自我吹嘘说:&br&&blockquote&笔者主张把占领区政治、经济上的一切问题完全让给中国人,日本不干涉占领区中国的内政,援助中国人实现自主权的重建;换句话说,中国政府必须是个独立国。废除一切日中间的不平等条约,树立完全平等的关系,自动地在政治、经济上互相援助。&b&战争已无必要,日军可由中国撤回,将一切权益归还给中国政府。&/b&日本胜利也好失败也好,除了日中平等及互相尊重以外,我认为再没有其它办法调节日中关系。“满洲国”问题,南京已经承认,也就解决了。只有在今日日本充满信心地统治东亚之时,才可实现这种政策的转变。&/blockquote&然后岗村宁次像看个傻叉似地看着他:&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44abacd8fb56024dbf96a3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figure&作为中共钦定的头号战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岗村宁次当然知道这种局面是怎么来的。他在回忆录中说:&br&&blockquote&……我要求各军司令官、兵团长等对国民党地方军进行诱降工作。结果非常奏效。从1942年春开始,这些将领陆续投诚,到43年秋几乎全部归顺我军。……他们到北京或在当地初次见到我时就说:我们不是叛国投敌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我们至今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blockquote&之所以共产党宣称自己抗击了99%的伪军,根本原因是99%的伪军都拒绝和蒋介石作战。其中相当部分伪军都和蒋介石保持着联系,甚至同时领着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双份军饷。据说还发生过这样的奇事:一名日军军官在伪官员的陪同下到汪伪部队去视察,进了军营才发现军营里到处刷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标语,吓得他装了一路不认识汉字。&br&重光葵的“对华新政策”,再次表明日本政客虚伪幼稚到了什么地步。显然,没有日军撑腰,汪精卫连一天都撑不住。最终,这个所谓的“对华新政策”仅仅落实了几条面子话而已。&br&&br&&b&最后的蠢事——一号作战与中共反攻&/b&&br&1943年末,随着美帝黄金灭国舰队准备就绪,日本即将丧失制海权已经板上钉钉之事。当年末,日本陆军省在内部搞了“虎号图上模拟演习”,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就是在这个这次演习中被提上了议事日程。&br&陆军省将一号作战的作战目的总结为以下四项:&br&&blockquote&一、夺取今后势将成为美机B29进攻日本本土的基地桂林、柳州,以保证本土防卫万无一失。&br&二、通过占据桂林、柳州一带,以应付将来敌军经由印度、缅甸、云南指向华南方面的进攻。&br&三、在海上交通日益不稳的情况下,修复这些贯通南北的铁路,以开辟经过法属印度支那与南方军的联络。&br&四、通过摧毁重庆军的骨干力量和所取得的综合战果,以策划重庆政权的衰亡。&/blockquote&这个作战目的订得简直让人无力吐槽。&br&1、B-29从桂林柳州起飞对日本本土顶多能起到骚扰作用。美军制海权即将确定的情况下,在太平洋打个岛作为轰炸机基地显然要合算得多。&br&2、通过打击军事力量来迫使蒋介石投降,这已经是多年来证明完全无效的手段。结果这帮二货还在做这个弥天大梦。就算退一万步,蒋介石连丢失重庆的后手的想好了——大不了我往兰州跑。&br&3、大陆交通线?呵呵……这帮货大概压根不知道广西外号十万大山。&br&&b&能订出这样的战略计划来,可以想见陆军省一定很闲。&/b&&br&不管怎么样,战后日本仍然恬不知耻地吹嘘这是一场“百年罕见的大远征”。&br&当然,大概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没用的远征。&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5f405cef84a93bd79ca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5f405cef84a93bd79ca_r.jpg&&&/figure&而在日本发动“一号作战”的同时,面对年度大范围天灾和敌伪顽三方夹击下一直在艰难求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终于迎来了苏醒的时候。在蒋介石对于日寇进攻还一无所知之时,毛泽东已经通过中共的情报系统敏锐地察觉到时局的变化并且开始布置1944年的反攻。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首先动手,分别组织了月的春季攻势。这是1941年国共合作实质上破裂以来,中共第一次组织大规模攻势作战。在这次攻势中,晋察冀边区拔除了近千个据点,山东军区歼灭日伪军近万人(主要是吴化文部,对,就是那个有光明前途的吴化文)。而日伪军反击极为乏力,只能不断收缩战线。受此鼓励,两个军区继续组织夏季攻势,彻底扭转了1941年以来敌后抗战的不利局面。整个1944年,晋察冀边区通过连续组织春季攻势、夏季攻势、秋季攻势,歼灭日伪军4.1万人,解放了近800万人口;山东军区歼灭日伪军近7万人,光火炮(不包括掷弹筒)就缴获了349门,解放了9个县城和930万人口;晋冀鲁豫军区稍微落后,但是通过秋、冬两季攻势后来居上,歼灭日伪军7.2万人,解放了11个县城和500万人口。在八路军攻城略地的同时,新四军苏中、苏北军区也分别发动局部攻势,共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解放了160万人口。在中央部署下,八路军、新四军分别向河南、湖南、广东、安徽等日寇新占地区挺进,开辟多个新解放区,势力南达广东韶关,几乎与东江纵队会师。&br&然后被国民党“顽固派”堵回去了(手动滑稽)。&br&至44年底,中共抗日武装力量从年初的47万人扩张到78万人,民兵200万人,根据地人口9000万人。敌后抗战,这回是彻底摁不住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a061b4aebb74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a061b4aebb7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5b452ce749cb0e533105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5b452ce749cb0e533105_r.jpg&&&/figure&1945年2月,随着桂柳会战的结束,一号作战的所有战役战术目标全部完成。但是,日军的处境并没有因为一号作战有任何改进,反而更加糟糕了。&br&在正面战场,随着滇缅公路的通车,大量美援物资涌入中国,在云南训练完成的三十多个美式装备的国军师陆续投入战斗。同时到来的还有美军第14航空队的大批新式战机。日军漫长的补给线成为这些战机最好的饵食。1945年4月的湘西会战中,日军被中美联军杀得大败而归,标志着正面战场形势逆转。&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68f941fd2a76b8dd46f53b013d11920_b.jp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6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68f941fd2a76b8dd46f53b013d11920_r.jpg&&&/figure&&br&而在敌后战场,挟1944年胜利之势,八路军和新四军再接再厉,在1945年继续举行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歼灭日伪军12.5万人,收复了59个县城,将日军完全挤压在城市和交通干线上动弹不得。受中共胜利的鼓舞,美军开始策划在中共的接应下,对青岛实施登陆作战。该作战虽最终因苏联确定参战而被终止,但却进一步牵制和摊薄了日军的兵力部署。广西的十万大山加上中共的不断袭击,日本所谓的大陆交通线连一天都没有通过车。&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097ecbaceb531accabcff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097ecbaceb531accabcff_r.jpg&&&/figure&一直到1945年7月底,穷途末路的日军大本营终于开始考虑在中国战线收缩兵力,决定将湖南、广西的约10个师团和10个旅团抽调到东北应对苏联进攻,并确保华北的重要地区。BUT,黄花菜都凉了。&br&应当说,敌后抗战能够在1944年扭转局面,日本陆军省愚蠢的战略思维起了不小的作用。&br&顺带说一句,日本大本营制定的满洲作战计划是这样的:&br&&blockquote&在满洲进行持久战,在朝鲜进行决战;即便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也应尽力确保南满与南朝鲜的重要地区。&/blockquote&结果么?当然是被毛子包了个大饺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4e7e6b633b90a0dacf481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4e7e6b633b90a0dacf481_r.jpg&&&/figure&&br&&b&结语:&/b&&br&日本对华侵略的战略思想起源于“最终战争论”,其战略思想虽然充满了中二与无知,但绝不像某些日本右翼所辩解的那样“无战略”,是少数下级军官的盲动。从918到太平洋,日本战略思路的逻辑线条是清晰和明确的。为了“最终战争”所以搞九一八,为了准备对苏战争所以搞“华北五省自治”,“华北五省自治”失败了于是搞77事变企图武力硬上,77事变下不来台于是全面侵华,全面侵华陷入泥潭打不下去了于是去越南抢粮度荒,入侵越南造成美国禁运于是干脆偷袭珍珠港全面进攻东南亚。&br&产生这种极端荒谬的战略思想,源于日本封建化的政阀体系。大量既没有政治学识又没有政治经验的二代和军阀把持日本国政,和同样封建化的财阀资本互相结合,把资本私欲和军阀野心捆绑在一起,最终产生了“最终战争论”这样肤浅中二的战略思想,为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r&当然,在日本人自己看来:&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c6db3db12f0b0cf551a16a348ceff02_b.jpg& data-rawwidth=&456& data-rawheight=&7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c6db3db12f0b0cf551a16a348ceff02_r.jpg&&&/figure&
关于日本在抗日战争中必然的失败,本人在
当中已经进行过充分的论述。本答案将驳斥另外一个问题:日本真的是“无战略”吗?本帖将通过论述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战略决策,从另一个角度介绍日本是…
&p&&b&(以下是自己以前搜集和整理的一些资料,为何知乎一直提示不规范转载?)&/b&&/p&&p&&b&啥时候能通过评估啊……&/b&&/p&&p&&b&郭忠田&/b&&/p&&p&1926年1月生,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1营1连2排排长。第二次战役中&b&率部十四小时急行军145华里&/b&,抢占龙源里谷岘山,切断美军退路,阻击援敌。在敌南北夹击情况下,带领全排战士&b&打退了美军10余次进攻,歼敌200余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58辆及枪炮弹药等&/b&,创造了&b&激战一整天,全排无一伤亡&/b&的奇迹。&/p&&p&&b&郭恩志&/b& &/p&&p&1926年8月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19兵团63军188师563团8连连长。在第五次战役&b&铁原阻击战&/b&中,带领&b&全连&/b&奋战四昼夜,打垮了优势敌人15次攻击,&b&以伤亡16人的代价,毙伤美军800余人&/b&。&/p&&p&&b&雷宝森&/b&&/p&&p&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1年3月在朝鲜&b&七峰山战斗&/b&中,&b&带领全班设伏击毁敌军坦克十一辆,我无一伤亡&/b&。&/p&&p&&b&谭炳云 &/b&&/p&&p&1923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1年5月下旬,谭炳云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火速从东线赶到金化东南40公里处的390高地,构筑野战防御工事,阻击敌人,为部队撤退争取时间。&/p&&p&5月24日晚,谭炳云精心选择了&b&一边是小河、一边是高岩的一段狭窄公路为据点,只要打坏前面一辆坦克,后面就会被堵死。他在战斗中炸毁美军坦克3辆、汽车1辆,歼敌13名,将美军11师堵了8个小时&/b&,为我军的安全撤退赢得了时间,创造了志愿军战史上的奇迹。(有人说吹牛逼,你知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什么意思吗?)&/p&&p&&b&胡修道&/b&&/p&&p&1931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2年11月,在&b&上甘岭战役&/b&中,&b&他和班长及另一名新战士(3个人)&/b&负责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b&经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b&,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p&&p&&b&沈树根&/b&&/p&&p&1927月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20军60师179团8连3排排长,1951年6月,在&b&鹫峰阻击战&/b&中,&b&沈树根率领3排战士打退敌人两个多营的13次冲锋,消灭敌人300多名,沈树根一人歼敌近200名&/b&。&/p&&p&&b&杨育才&/b&&/p&&p&1926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3年7月,金城战役时任侦察排副排长,奉命率小分队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13日晚,&b&他乔装成美国顾问,12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敌军,直插敌纵深&/b&。他指挥分队3个小组分头作战,冲进敌警卫室、会议室,&b&13分钟结束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对,你没有看错,是机甲团!)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b&,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p&&p&&b&李凤林&/b&&/p&&p&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68军第202师第606团第六连排长。1951年十月,在坚守&b&金城南928高地&/b&战斗中,&b&他指挥全排坚守阵地七昼夜,先后打退敌198次冲击,歼敌500余人,在战至一人一枪时,他扑向敌群壮烈牺牲。&/b&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p&&p&&b&杨春增&/b&
1929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12军第35师第104团4连3排副排长。日晨5时,&b&他带领8名战士继续坚守高地,连续击退敌10余次进攻,歼敌200余人&/b&。激战到6 日黄昏,阵地上只有杨春增和卫生员两个人,手雷只剩下一颗。在此危急时刻,&b&他支走卫生员,让其到后面寻找弹药,自己毅然举起最后一颗手雷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b&,年仅23岁。
&/p&&p&&b&柴云振&/b&&/p&&p&1930年生,本名柴云正,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2年5月,在抗美援朝&b&第三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他一人消灭100多个敌人&/b&。&u&此次战斗中,柴云振所在营全部牺牲,仅剩柴云振一人,被兄弟部队送往战地医院抢救后,从此隐姓埋名。经过33年艰苦寻找,1984年在邓小平家乡广安市下辖的岳池县找到他,1985年受金日成邀请,他访问朝鲜并被授勋。&/u&&/p&&p&&b&高成山&/b&&/p&&p&1922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68军第204师第612团第6连连长。日,奉命率全连坚守朝鲜平安南道&b&金化郡938.2高地&/b&。&b&全连浴血奋战,坚守阵地5天4夜,打退敌人百余次进攻,毙伤敌1800余人&/b&,创造了阻击作战的范例。在全连严重伤亡的情况下,他临危不惧,组织所剩5人继续顽强坚守,最后英勇牺牲,时年29岁。&/p&&br&&p&&b&第二次战役中,第38军第113师14小时山地奔袭72.5公里,堪称战争史上BUG级别的存在。72.5公里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113师走的全是山路,甚至还翻越了海拔1250米的长安山。但就是这个数字,也创造了世界步兵战争史上空前的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没有任何国家的军队能打破。1990年海湾战争中,美、英军重型装甲部队在地形平坦的伊拉克沙漠上,面对已经一败涂地的伊拉克军队,每昼夜的推进速度也只有50到60公里!&/b&&/p&&p&&b&这是一个英雄的集体。&/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f854c8aa5ca607b3e6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f854c8aa5ca607b3e6d_r.jpg&&&/figure&&p&&b&第二次战役第38军作战地图 ,图中最长的箭头就是113师14小时山地奔袭72.5公里的行军路线&/b&(感谢 @杨平 指正)&/p&&p&下面说说德川战役后113师的作战过程&/p&&p&1950年&/p&&p&&b&11月27日&/b&&/p&&p&&b&18时,&/b&志愿军&b&第38军113师&/b&以战斗队形&b&从德川地区出发,向三所里急进,第338团担任&/b&前卫。&/p&&p&&b&11月28日&/b&&/p&&p&&b&8时,113师338团抵达三所里,&/b&5&b&分钟后&/b&美军骑兵第1师(机械化师)第5团先遣分队30余人、南朝鲜军1个治安连&b&抵达三所里&/b&,338团立即展开阻击将其全歼。&/p&&p&&b&10时,&/b&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在坦克掩护下向338团防守阵地连续发起十余次猛攻,均被击退。与此同时,113师令339团以1个连将三所里附近的大同江公路桥炸毁,切断美军南撤与北援道路。&/p&&p&&b&16时,&/b&113师以&b&337、338团各1个营&/b&的兵力,利用夜暗&b&向三所里以北鹰峰及其附近的美军实施反击&/b&,歼其一部,并占领水洞站、仁谷里地区。&/p&&p&&b&18时&/b&,113师&b&令337团抢占&/b&三所里以西的&b&龙源里&/b&。根据朝鲜提供的地图,联合国军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三所里的公路前往顺川,但实际上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还有一条更宽敞的公路可以通行,志愿军先于联合国军发现这条公路。(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c34affac061e2_b.jp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c34affac061e2_r.jpg&&&/figure&&p&&b&11月29日&/b&&/p&&p&美军第9军所属第2、第25师、土耳其旅和美军骑兵第1师、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被志愿军各部队包围于军隅里南北地区。&b&美军第9军从三所里南撤无望,同事发现龙源里还有一条路,便改道从龙源里撤退&/b&(南北朝鲜都很坑),同时急调位于顺川的美军骑兵第1师主力及位于平壤地区的英军第29旅各一部向北增援接应。&/p&&p&&b&4时,志愿军第337团第1营刚进到龙源里以东的葛岘,就与南撤的美军先头部队遭遇。&/b&该营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发起冲击,将其击退&b&。&/b&此时,&b&第38军侦察支队也进至龙源里&/b&,协同第337团第1营作战。&/p&&p&&b&8时,&/b&美军第2师第38团满载步兵的百余辆汽车和坦克由军隅里进至龙源里东侧。美军以1个营的兵力,在20余架飞机和大量火炮、坦克掩护下,向第1营阵地连续猛攻,&b&均被击退。&/b&&/p&&p&&b&10时许,第337团主力赶到,&/b&即以第2营接替军侦察支队防守143.3高地,以第3营进至芦田站以东地区为团预备队。&/p&&p&&b&午后,第1营又击退由顺川北援的美军1个营的进攻。&/b&&/p&&p&&b&11月30日,&/b&被围美军调百余架飞机和百余辆坦克支援,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与由顺川北援的1个营相配合,向第337团防守的阵地连续猛攻,企图打开经龙源里南撤的通路。337团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依托有利地形和抢构的工事,以少数兵力扼守防御前沿,主要兵力疏散隐蔽在机动位置上,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b&打退美军多次进攻,使南撤、北援之敌相距不到1公里而始终不能会合&/b&。&/p&&p&&b&黄昏,第113师以第338团接替第337团的防御,继续进行阻击作战。&/b&&/p&&p&至此&/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d5a3d251fedd09b47fa24_b.jp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2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3a508ab354afd8990f47fefb0da4d5e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3a508ab354afd8990f47fefb0da4d5e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0fbd4fa0f8e_b.jpg& data-rawwidth=&708&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0fbd4fa0f8e_r.jpg&&&/figure&&p&&b&12月1日8时,美军第9军见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b&,便遗弃大量辎重装备,开始转向安州方向突围。第113师即配合军主力对敌转入围歼清剿。&/p&&p&&b&19时,&/b&战斗结束。&/p&&p&&b&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经过要图&/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6c168e6993720adfd21f9b4bfbd3439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6c168e6993720adfd21f9b4bfbd3439_r.jpg&&&/figure&&p&(点击可看大图,更多大图看这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kmycjng.com/info.aspx%3Fc%3DE44CF0808BAEEF3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战争情况要图_战史概述_抗美援朝纪念馆&/a&)&/p&
(以下是自己以前搜集和整理的一些资料,为何知乎一直提示不规范转载?)啥时候能通过评估啊……郭忠田1926年1月生,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1营1连2排排长。第二次战役中率部十四小时急行军145华里,抢占龙源里谷岘山,切…
&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英国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 单立人的回答 - 知乎&/a&&br&&/b&&br&——-——————-分割线以上是新内容哦,赶紧看看呗,各位———————————————&br&&b&美俄之间的撕逼&/b&能撕出辣么多的政治智慧,看得在下也是醉了又醉,不得不佩服两国的持久力,既然题主想知道经典耍流氓,那怎能没有冷战呢,美俄可是主角哟。&br&&b&开贴答题之前,先讲讲世界五大流氓好了,耍流氓的基本上就是他们。&/b&&br&&br&&b&《五大流氓前传》&/b&&br&反法西斯联盟在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小国均按国名英文第一字母顺序签名,美英苏中四国除外,其签名排在最前列,战争结束,法国恢复了大国地位,这样五大流氓正式登上世界舞台。&br&但是,注意这个但是哦,五国之间实力对比悬殊,其实际的国际地位及其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和打算又有很大不同。&br&NO1,美国&br&美国在五国中稳坐第一把交椅,战前美国军事力量排在波兰和南斯拉夫之后,战后一越而为头号军事强国,1945年,美国几乎每天都有一艘舰船下水,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已完全被美国取代,在全球建立的500个军事基地更是牛逼到爆,它还拥有原子弹,垄断核武器,这些都是美国称霸世界的资本。&br&NO2,苏联&br&虽是第二把交椅,可老美要真的想跟苏联干一仗,胜负也未可知,苏联虽没有核武器,可是苏制重型ИС-2坦克吊打德国虎式坦克,火箭炮大喀姐更是令德军闻风丧胆,东方战线的建立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毛熊还将手伸到日本北部领土,占领了齿舞、色丹、国后、泽捉四岛。&br&日斯大林对日本投降发表的《告人民书》中,将1904年日俄战争说成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污点,然而污点终于在今天被洗清了。日本人只能乖乖的听着,屁都不敢放一个。&br&NO3、英国&br&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人,在战后却成为美国人的一条狗,丘吉尔曾对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企图借美国人的力量将英国重新扶上欧洲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以此来挽救江河日下的大英帝国。&br&NO4、法国&br&二战时亡国了,虽然有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可就那么点兵力,大家早都把他遗忘了,戴高乐愤愤不平的说:“1500年来,法国早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说完大家楞了一下,然后接着各干各的,没人睬他。&br&戴高乐没办法于1944年与苏联签订了同盟互助条约,为了受到重视还真是拼了,英美叹了口气,不得不将法国重新作为大国来看待,1945年4月,法国代表重新以&b&大国&/b&身份出席旧金山会议,可就其实力来看,也就是一个三等国家。&br&NO、5中国&br&可歌可泣的抗战&br&可歌可泣的抗战&br&可歌可泣的抗战&br&.......................&br&可歌可泣的抗战&br&因此跻身大国之列,不过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来看,也只是虚有其表,日后却突然超新星爆发,这是后话,此处暂且按下不表,来日方长嘛。&br&&br&五大流氓介绍完毕,现在可以好好讲讲雅尔塔体系了,美苏的撕逼拉开了的帷幕,美国实在是太心机婊了,看它如何在世界政治舞台之上耍一个大流氓。&br&(先抽根烟,回来填坑)&br&——————————————————割一刀—————————————————————&br&&b&第一回·撕出两个德意志,日耳曼人遭煮宰&/b&&br&日,纽伦堡法庭正式闭庭,纳粹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也是同盟国之间最后一次联合行动了,接下来,群龙无首的德国成了美苏交手的“第一战场&。&br&一谈起德国,果断欧洲问题儿童,东南西北全是强敌,民风彪悍善战,素有军国主义传统,一战后对德国的严厉惩治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战后德国该何去何从?美苏等过各有各的打算。&br&在苏占区,惩办重要的纳粹分子,消灭容克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曾经烜赫一时的容克们,成为明日黄花,苏联坚持对德国采取严厉的赔偿政策,这简直把德国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的深渊,德国都成这样了,还赔个屁咧,当然,容不得你不赔,到1950年,苏联公布得到的补偿为71.58亿美元,西方认为起码有120亿美元里,哎,不得不说,毛熊可真狠。&br&这边的美英法也没闲着,他们仨虽然矛盾重重,可是枪口一致对准苏联。所谓时移世易,德国已不再是美国的对手,美国现在想到的是如何遏制苏联,于是他扶植德国,想要借德国人之手来对付苏联。&br&美国开始邀买人心,在美占区尽可能对纳粹战犯从轻发落,更拒绝对工业家战争罪犯进行国际审判,同时对确定犯有战争罪的多数人只是罚款了事,还有一小撮比较恶劣的只是不让他选择职业或者担任公职。&br&美国觉得单靠一个美占区是不足以对抗苏占区的,于是他积极策划将美占区与英法占区合并。&br&美国首先要搞定英国,英国起先有自己的打算,占领德国西北部的大部分的工业区,压制德国,想要建立在英国控制下的西欧联盟,可就凭那个时候的英国的国力想要办到这点也是痴人说梦,正好美国又过来拉拢英国,英国于是就开始给自己心理安慰了,觉得美国说的也是,苏联比德国更厉害,还是防苏联要紧。&br&(吃完饭再更,老是觉得饿)&br&————————————————————割二刀————————————————————&br&搞定了英国,美国迅速把它落实到文件上,日,美英在华盛顿签订了将占领区合并为双占区的协定,由47年元旦开始实行,当时德国有些报纸已经把“双占区”称为“准国家”了。&br&美国人的办事效率可真不是盖的,紧接着就去找法国磋商,可是法国在70年中三受德国之害,一百个不愿意德国东山再起,看到德国在战后成了这么一副怂样子,高兴得合不拢腿,你妹的白头鹰,我还没去收拾他呢,你还想扶植他,绝对不行!法国力主分割德国,高卢鸡扯着嗓子嚷嚷要共管鲁尔,由法国占领萨尔,然而,这当然没有什么屌用,欧洲早都打残了,一群散兵游勇缺少相应的实力作支撑,也就过过嘴瘾。&br&高卢鸡再高傲,也得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更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我们后面再讲),经济上依附美国,政治上就没有什么独立可言。&br&高卢鸡:贫者不受嗟来之食......&br&白头鹰:你不吃我倒了啊&br&高卢鸡:别别别&br&1947年三四月间,英美两国同意法国对萨尔区实行经济合并的要求,算是给他一些鸡饲料也给他个台阶下,法国遂同意在对徳问题上逐步合并。&br&(先看着,我抽根烟)&br&————————————————————割三刀————————————————————&br&法国只是同意逐步合并,可是美国并不满足,如要评选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最能折腾,除了四处乱飞的白头鹰,恐怕找不到第二个国家了。&br&为了使得分裂德国的计划一步到位,美国对法国又拉又打,法国长叹一声,“&b&臣妾实在撕不过啊!&/b&”,于是在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卢六国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了一个把德国撕成两半的“伦敦建议”,主要内容是双占区与法占区实行协调经济的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召开西占区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紧接着又在西占区实行单方的货币政策,发行一种新马克名叫&b&B记马克&/b&。&br&苏联当即提出抗议,着手反击,发行新的&b&D记马克,&/b&并于6月24日封锁柏林,这就是所谓的&b&第一次柏林危机&/b&。&br&那会儿美苏还没有完全撕破脸,苏联还是留了一个从西德通往柏林的三条走廊。&br&这说明,苏联那会儿还没有下定决心要跟美国干一仗,苏联是给美国面子了,可是美国却不依不饶,你封锁西德,我就给西德解锁,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br&(喝口茶,热的要死,七月伏旱,热死老牛啊)&br&——————————————————————割四刀——————————————————&br&苏联6月24日封锁柏林,美国29日开始实行空运,一批批密集的机群向柏林250万居民空投粮食、煤炭和各种日用品,简直就是美国爸爸呀,在柏林被封锁的一年中,美机总计飞行了27万7728架次,空运了211万吨物资,在西方占领区与西柏林之间更是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这还不算完,苏占区的德国民众也得到了美国空投的物资,据说有一次几架美机在运输过程中很骚气的摆动机翼,为的就是让一个德国小男孩看见,这一招实在是高,白头鹰此时尽得孟子真传,得人心者得天下呀!&br&尽管美国已经摸透了苏联不敢轻起战端,可是作为一名资深心机婊,他却四处散播苏联想要对西方动武的流言,渲染一种恐怖的氛围,搞得整个欧洲人人自危,草木皆兵。&br&苏联强忍着不发作,看着美国这个小婊砸在西欧搞得这么嗨,一帮子小弟围着白头鹰转,也只能撤消了对于柏林的封锁,美国是何等国家,你敢怂,他就敢浪,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成立,9月21日,《占领法》生效,它使得西德享有自治权,美英法根据占领法规,保留管制联邦德国外交、外贸、国防等权力。&br&至此,美国如愿以偿,成功完成了分裂德国的所有步骤。&br&苏联也不是好欺负的,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取代苏联军政府的苏联管制委员会对民主德国的外交、外贸等方面进行监督。&br&至此,美苏战后第一次大动作结束,日耳曼战车被锯成了两半,曾经叱咤风云,拷打世界的第三帝国被美苏煮宰,美国略占上风,苏联虽采取守势但也相当强硬,这次撕的还算文明,日后就把脸当屁股,撕得全世界人民都跟着心惊胆战。&br&这正是&br&&b&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转眼兴亡过手。&/b&&br&&b&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b&&br&白头鹰盘踞在西德上空,他的下一个计划将会是什么呢?&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br&————————————————————割五刀——————————————————&br&&b&第二回·美国高唱“三部曲”,苏联蠢出新高度&/b&&br&白头鹰首战告捷,好不得意,他看到用意识形态来恐吓西欧非常奏效,就开始频频利用西欧的这种恐惧心理,最后发展为杜鲁门主义,直接宣布苏联为敌手,宣布要对苏联进行遏制,还要实行冷战政策,其实也就想让毛熊老老实实的躲在苏联本土和东欧势力范围之内,不让他到处乱窜,染指世界其他地区。&br&欧洲是美国战略重点,在这片土地上,白头鹰用它低沉沙哑的嗓音“高唱”搞死毛熊三部曲,欧洲各国虽然觉得老白唱的呕哑嘲哳难为听,无奈也得违心的鼓掌相庆,高呼美利坚万岁。&br&所谓搞死毛熊三部曲,即&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以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br&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日,美国援助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并由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br&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半月之后,美国又提出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br&3、军事上,1949年4月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r&简直对美帝的办事效率跪舔啦!这速度都快赶上要去投胎的死鬼了。&br&就这样,美国加强了对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面把控,将欧洲绑到美利坚的战车之上,呼呼啦啦向着苏联逼近。&br&欧洲搞定!接下来是自家后院拉美,这个就不提了,过程相当轻松,so easy,美国队长自带出场音效,咔嚓咔嚓,拉美俯首帖耳,为美帝马首是瞻。&br&(太晚了,明天再更,各位早早睡吧)&br&————————————————————割六刀————————————————————&br&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睾丸,美国走的这三部曲哪样不得烧钱,创业未半花光预算迟早的事,摊子越铺越大,为其埋下隐患,不过这个后面再讲,就目前情形来看,白头鹰蹦跶的挺欢实的。&br&我们接着讲三部曲。&br&如果说杜鲁门主义是个政治纲领,那么马歇尔计划就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用杜鲁门的话来讲,两者是一个胡桃的两半。若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马歇尔计划更加阴险,它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如果各国的共党反对这个计划,那无疑是赞同饥饿、贫困和混乱。&br&此招一出,各国共产党只能干瞪眼,西欧各国欢呼雀跃,特别是英法,积极响应,就他俩最嗨,美国授意英法,咳咳,那个,把苏联也叫上吧。英法当然照办,只是不知道老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br&这是一个阴谋,美帝把心机婊这一美誉坐实了。&br&邀请苏联参加,既避免了杜鲁门主义那样公开的批评,又可以将参加与否的责任抛给苏联。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联如果参加,对西欧也有不少好处,东欧的粮食、石油和煤炭正好是西欧所需要的,当然了,如果苏联真辣么天真愿意参加的话,美国更可以通过“计划”来控制苏联经济。不过美国估计苏联没这么傻白甜,苏联不来的话,你们大家伙可都看见了,可不是我不叫他,是他不愿意过来哈。&br&日,苏联派遣由莫洛托夫率领的89人豪华团队前来巴黎开会,气势汹汹,人多胆壮。白头鹰不以为然,小样,人多照样坑你。&br&会上,英法在美国授意下,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让大家把家底都亮出来,苏联当然不乐意了,我家有多少钱凭啥告诉你啊,7月2日,苏联退出会议。&br&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想替毛熊抽老鹰俩大嘴巴子,这种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做法真是太恶心了,毛熊完全被玩弄于鼓掌之中,这种提前导演的好戏,就等着89人豪华团队的到来,总感觉有点《楚门的世界》的味道,只有苏联蒙在鼓里,剩下的都是演员。&br&(先看会书,明天再更)&br&————————————————————割七刀————————————————————&br&就酱,马歇尔计划于1948年2月顺利进行, 16个国家( 奥比丹英法希冰岛爱尔兰意卢荷挪葡瑞典瑞士土耳其,我擦累死我了,顿号我就不打了)和德国的英法美占领区(西德还未成立)接受了援助,总额131.5亿美元,现在,这几个国家放眼望去,哪个不是个顶个的富裕。&br&原计划5年完成了的计划,到1951年底就提前结束了,白头鹰并非慈善家,它通过计划,政治上控制了西欧,经济上向西欧输出了大量商品。&br&啊哈,搞定了欧洲经济,下一步就是军事上的共同防御了。&br&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后,美国更有煽乎西欧各国的理由了,而英法也各怀鬼胎。&br&其实不说各位知友也能猜到英法想干啥——想当欧洲军事集团的老大呗。&br&美国也不戳破他们,心机婊并非浪得虚名。&br&日,英法比荷卢5国代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缔结了5国《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合约,虽然条约公开点名防御德国,可是条约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苏联的。&br&条约签字当天,杜鲁门表示美国“将以适当的方式,根据形势的需要,给予这些国家支持”。比、荷、卢三国也墙裂要求美国加入,英法发现自己根本就搞不定苏联,转而也去抱美国的大腿。&br&心机婊在推辞了一番之后,就把五国同盟纳入到日建立的北约之中。直接捡了个现成的,英法白忙活一番。&br&50年代初,北约组织进一步扩大,希腊、土耳其相继加入,他们并非北大西洋国家,只是出于美国要在欧洲南翼包围苏联的需要才将其纳入。&br&从此美国的战略意志成为各成员国的战略意志。北约的建立,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br&(先更一段,冷战真是个庞大的主题,这个帖子不知道要更多久才能更完)&br&——————————————————割八刀——————————————————————&br&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盟军把德国给破了,现如今北约要,不,美国要重新武装德国,所以才有了我们在第一回中提到的撕了一半德意志过来,将联邦德国拉入北约阵营,可见国际关系风云变幻,刚还闹别扭呢,突然又打得火热,我就寻思着美国也不怕德意志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了?&br&1949年苏联也有了原子弹,美国严防死守的秘密终究还是藏不住,1950年又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又开始煽惑起英法了,你们看,现在国际形势这么紧迫,我们人手不够,不如把联邦德国也纳入西欧防务体系之中,法国当然是一百个不愿意,结果你们肯定也能猜到,吊用没有,英国就比较识相,没有表示出什么不满,这样,经过一番折腾,1954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从此西德开始具有主权独立国家的地位,正式加入北约,并开始重新武装。日,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br&美国把棋下到这一步,咄咄逼人,双方剑拔弩张,苏联与东欧国家反应强烈,并最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br&(先更一段,大家拿去看吧)&br&————————————————割九刀————————————————————————&br&(不好意思各位,最近正在写自己的一部长篇小说,把这个大国撕逼的事情给搁置了。今天接着更一段,以飨读者。)&br&前面说的那是欧洲的局势,这边得转到亚太地区,1948年中国内战的形势逐渐明朗,国军已经不行啦,鉴于亚太形势的风云骤变,白头鹰把目光瞄向了日本,左看右看,恩,可资利用。&br&美国决定改变对日政策,加紧策划缔结对日和约,以便扶植日本,并且使得美国占领日本合法化。1949年,白象白三哥断然拒绝了华盛顿关于印美长久合作的建议,我不如你的套,白头鹰只得恨恨作罢,日本成了美国在亚洲遏制苏联与中国的唯一重要战略基地。&br&这么着,老美做了以下两点:1,以日本代替蒋介石作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代理人,美国大力扶持日本的经济,加大援助力度,1949年美国政府还任命银行家约瑟夫·道奇为盟军总司令部财政顾问。道奇夫人后提出了紧缩财政金融,抑制通货膨胀为中心内容的“道奇路线”。在美国的控制下,日本没办法跟新中国自由的展开贸易,但是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日本才从战争中小赚了一笔,算是应应急。&br&2,白头鹰通过战后改革实现了对日本的控制,就积极着手把统治大权交给日本保守政权。同时,通过与日本单独媾和,签订条约,美军可无限制驻留日本,并允许设置军事基地,还允许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国内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并且让日本分担驻日美军的军费。日哦,日本算是被欺负到姥姥家了,这也能忍了,我擦。&br&————————————————————割九刀————————————————————&br&(好)&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dDttde-E9rKJrasW925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dDttde-&/span&&span class=&invisible&&E9rKJrasW925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分割线以上是新内容哦,赶紧看看呗,各位——————————————— 美俄之间的撕逼能撕出辣么多的政治智慧,看得在下也是醉了又醉,不得不佩服两国的持久力,…
&p&&b&(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b&&br&&/p&&br&&p&  本人是15年从陆军野战部队复员的军官。朝鲜战争是我刚入伍时了解军事的起点,当时曾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的主题阅读,下面就以我接触过的公开史料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纯军事部分进行归纳,谬误之处敬请指正:&/p&&br&&p&&b&一、常见误区:战争=掰手腕?&/b&&/p&&p&  就连两个人打架,都不是谁力气大谁就一定能赢,更不用说受地形、天候、士气、后勤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的陆地战争了。所以即使是装备低劣、缺吃少穿的志愿军,在拥有充分的决心和信心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利用敌人的轻敌和破绽,采用合理的战术击败火力猛烈、装备精良的美军,将美军赶过三八线。&/p&&p&  但是,吃了大亏的美军,“&u&不会像蒋介石那样愚蠢&/u&“(&i&斯大林语&/i&),理所当然地采取了一系列战术来克制志愿军(&i&你出了剪刀我怎么能再出布呢,赶紧换成石头&/i&),如“直线战术”、“磁性战术”等,所以第三次战役之后,志愿军也很难再从美军这里讨到便宜;同时,由于冷战大格局和国内民主小格局的限制(&i&其他知友讲得很好,我就不废话了&/i&),加上志愿军的死磕,美军也没法从志愿军这里讨到便宜,所以战争从志愿军带有奇袭特点的运动战,变成了三八线附近的拉锯战,而后变成了阵地战,最后停战。&/p&&p&  总体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下面从战场环境、双方军队特点对比、五次战役的大体进程进行具体分析。&/p&&br&&p&&b&二、战场环境分析&/b&&/p&&br&&p&&b&(一)总体情况&/b&&/p&&p&&b&1&/b&&b&、地形&/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1]&/a&&/p&&p&  朝鲜半岛地幅狭长,三面环海,南北直线距离840多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的平壤至元山峰腰部地带只有170多公里。全境除西部海岸的小块平原之外,基本为山地,北部多高山峻岭,丛林密布,南部多为丘陵,地势起伏不平。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起西落。&/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b3a6ca8cad83ee9b82de0b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b3a6ca8cad83ee9b82de0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84c165df8deb247a82dbf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1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84c165df8deb247a82dbf_r.jpg&&&/figure&&br&&p&  将近80%是山地,除了陡峭的山脉之外,基本上全是顶部较平坦而坡度很陡的山和丘陵。而且其坡度一般都在40~60度,所以,坦克无法攀登。大部分丘陵,步兵攀登起来也很困难。&/p&&p&  水系从北到南有临津江、汉江、锦江、蟾津江、洛东江等5条江;流向为由东向西或由北到南;都形成战术上的重要地线。村落周围的小山,多是缺少植被的红褐色秃山。自生小灌木的山也很多,但还不足以利用来遮阴和隐蔽。因为缺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下大雨时小河就会一下子泛滥形成急流,所以山间的河流像天然防坦克壕一样冲刷的很深,山间的水田也大都是没膝深的湿田。&/p&&p&  地质是水成岩,除山顶的露岩部分外,构筑工事比较容易。&/p&&p&  道路网较少,汉城-仁川,汉城-大田-大邱-釜山,釜山-马山-晋州公路是双车道,除此之外,大都是自然的单车道路。而且多数桥梁是负荷2吨的木桥。&/p&&p&  村落大都是木质家屋,贫农的房屋是土墙草顶,看上去象跪伏在大地上似的。这些家屋易起火燃烧,很少能作为防御据点利用。&/p&&br&&p&&b&2&/b&&b&、气候&/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2]&/a&&/p&&p&  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大陆吹来的北风或西北风的影响,寒冷干燥,降雪和积雪较少;夏季受海洋上吹来的东南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于夏季(6-9月份),且多暴雨;春秋两季降水少而多雾。最冷月(l月)平均气温摄氏-6度至-20度。&/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bd8da5efd0afe_b.jpg& data-rawwidth=&679& data-rawheight=&10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bd8da5efd0afe_r.jpg&&&/figure&&br&&p&  南北温差较大,南方气候较热,水量充足,耕地面积占全朝鲜的60%以上,而可灌溉稻田面积则是北方的三倍,是朝鲜的主要农业区;北方冬季寒冷,是朝鲜的主要工矿区,但粮食无法自给,历史上一直依赖南方供应,其东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p&&p&  四季昼夜时差变化明显,冬季最长夜间时间达13个小时,夏季最短夜间时间只有7个小时。&/p&&p&  而在二次战役东线战场,战场温度主要在摄氏-10度至-30度之间变动。特别是九兵团发动攻势的11月27日那天,接连下了30多个小时的暴风雪,整个战役期间,气温平均在零下摄氏27度左右,最低达零下30多度,雪积数尺,江河道路冰冻,到12月8日夜,气温更是骤降至零下40多度。&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3&&[&/a&3]&/p&&br&&p&&b&3&/b&&b&、政治考量&/b&&/p&&p&  双方都不愿扩大战争,都想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因此苏联只是偷偷摸摸地派出空军掩护志愿军的交通线;而美国也无意将战火燃向中国本土,即使其空军遭到较大的损失,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越过鸭绿江,对中国境内的机场和补给要点实施轰炸。&/p&&br&&p&&b&(二)对作战带来的影响&/b&&/p&&p&&b&1&/b&&b&、对战役行动的影响&/b&&/p&&p&&b&(1)中朝军的运动战和游击战特长无法发挥:&/b&&/p&&p&  因为地幅狭小,志愿军难以实行“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运动战;因为半岛三面临海,难以像越南战争中的北越一样,通过“胡志明小道”,对敌后的游击队进行补充和支援,加上朝鲜物产贫瘠,导致游击队因粮食问题与群众矛盾不断激化,最后被韩军与群众配合剿灭&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4&&[&/a&4]。&/p&&br&&p&&b&(2)美军的机械化作战特长&/b&&b&难以&/b&&b&发挥:&/b&&/p&&p&  因为半岛地形复杂,道路稀少,美军的机械化兵器难以展开,机械化的优势难以施展,而在中朝军已有防备的情况下,实施登陆作战难度也很大。&/p&&br&&p&&b&  (3)利守不利攻:&/b&&/p&&p&  因为半岛地形狭窄,少量兵力即可形成严密而大纵深的防线,攻击一方在突破一条防线之后,马上面临着下一条防线,总体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p&&br&&p&&b&2&/b&&b&、对战斗行动的影响&/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5&&[&/a&5]&/p&&p&&b&(1)对机动的影响&/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道游击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