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我看你说的那个白光扑克牌多少钱一副拿醋熏能看出来 怎么个熏法

404 File Not Found
404 File Not Found湖南的朋友给了一块熏肉,表面都是熏黑了,用刷子刷洗也不能洗掉,请问烟熏肉该怎么洗干净?怎么做来吃呀?
相关信息给你的可是地道的好东西呀,湖南腊肉!它表面的黑色是烟熏时留下的,吃的时间泡在温水30分钟然后刮洗一下,当然烟熏色不可能完全洗去,再说浓郁的烟香味是熏肉的特色呢,清洗的目的只是洗去表面的灰尘杂质。下面为你介绍一下熏肉的吃法。
腊肉炒苦瓜
苦瓜300克
腊肉150克
红辣椒10克
胡椒粉少许
盐与味精适合自己口味即可
  腊肉切片,用温水浸泡15分钟,苦瓜洗干净切片,红辣椒切段。
  食油旺火起镬,先把姜丝、蒜末、辣椒段置入镬中,炒出香味之后,再投入腊肉,翻炒一阵,烹入料酒,这时候再加入苦瓜片、30克高汤、胡椒粉、盐与味精,炒至只剩少许汤汁,勾点生粉即可
蒜苗炒腊肉
腊肉在腌渍过程中为了防腐常常会加入大量的盐,造成腊肉咸得不易入口。若想吃到不太咸的腊肉,可以在烹调之前,先用干净的布沾米酒擦肉身,即可去除部分咸味。
腊肉………400克
蒜苗…………200克
糖 …………0.5大匙
味精…………0.5茶匙
1、用干...
相关信息给你的可是地道的好东西呀,湖南腊肉!它表面的黑色是烟熏时留下的,吃的时间泡在温水30分钟然后刮洗一下,当然烟熏色不可能完全洗去,再说浓郁的烟香味是熏肉的特色呢,清洗的目的只是洗去表面的灰尘杂质。下面为你介绍一下熏肉的吃法。
腊肉炒苦瓜
苦瓜300克
腊肉150克
红辣椒10克
胡椒粉少许
盐与味精适合自己口味即可
  腊肉切片,用温水浸泡15分钟,苦瓜洗干净切片,红辣椒切段。
  食油旺火起镬,先把姜丝、蒜末、辣椒段置入镬中,炒出香味之后,再投入腊肉,翻炒一阵,烹入料酒,这时候再加入苦瓜片、30克高汤、胡椒粉、盐与味精,炒至只剩少许汤汁,勾点生粉即可
蒜苗炒腊肉
腊肉在腌渍过程中为了防腐常常会加入大量的盐,造成腊肉咸得不易入口。若想吃到不太咸的腊肉,可以在烹调之前,先用干净的布沾米酒擦肉身,即可去除部分咸味。
腊肉………400克
蒜苗…………200克
糖 …………0.5大匙
味精…………0.5茶匙
1、用干净的布沾上少许的米酒,将腊肉的肉身充分擦拭干净,再切成薄片状。
2、将五只蒜苗充分洗净,再分别切成小段。
3、起油锅,锅中放油3大匙,等油热了之后,先爆香腊肉片,再加入切成段的蒜苗炒匀。
4、将蒜苗和腊肉炒至有香味飘出,再加入糖、味精调味即可。
菜苔炒腊肉
红菜苔1000克、熟腊肉100克、芝麻油75克、精盐、姜未各少许。
1.将红菜苔用手折断成4.5厘米长的段,取其嫩的部分,用清水洗净沥干。腊肉切成3厘米长、0.3厘米厚的片;
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芝麻油烧热,下姜未稍煽后,放入腊肉煽炒1分钟,用漏勺捞出;
3.将原炒锅连同余油置旺火上烧热,放入菜苔,加精盐偏炒2分钟,再加入腊肉合炒1分钟,用手勺推匀,将锅颠动几下,起服盛盘即成。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脚那样先把肉皮给烧起泡,然后放热水里洗,可以放洗涤剂或碱洗,然后清洗干净才下锅煮,烟熏腊肉吃的就是那味,因此上等的腊肉洗干净后应该是金黄色的,煮到用筷子能插进肉皮的时候就可以捞出,然后切了烹调,烟熏腊肉烹调方法很多...
腊肉是好东西哦,西南一带的都喜欢吃这个,觉得比吃新鲜肉还香,腊肉虽然好吃,但还是有点麻烦的,腊肉皮经过烟熏和风干,皮已经干了,如果洗了就丢锅里煮,皮是绝对煮不软的,嚼不动,所以,要像烧相关信息脚那样先把肉皮给烧起泡,然后放热水里洗,可以放洗涤剂或碱洗,然后清洗干净才下锅煮,烟熏腊肉吃的就是那味,因此上等的腊肉洗干净后应该是金黄色的,煮到用筷子能插进肉皮的时候就可以捞出,然后切了烹调,烟熏腊肉烹调方法很多,除了洗的时候比较麻烦点,其实烹调很简单的,我说说几种我们常用的烹调方法:腊肉炒豌豆尖,腊肉炒蒜苗,腊肉炒鱼腥草根(西南一带叫则耳根,猪鼻孔等俗名,入药学名叫鱼腥草),腊肉炒豌豆角,腊肉炖豌豆,藜蒿炒腊肉,蒜薹炒腊肉,蕨菜炒腊肉,莴笋炒腊肉,腊肉哄糯米饭等,有的煮好了切片装盘直接食用的,有蒸的,总的来说炒着吃的占绝大多数。炒腊肉的时候要记得先尝尝腊肉的咸淡,如果咸了,把肉爆炒出油后,铲起来放其它配菜炒,稍微放点盐,等菜炒熟了再把肉放入一起炒,如果觉得有点淡就可以一锅成菜,一起放点盐,腊肉烘糯米饭的做法就是开水锅下糯米煮至米粒捏烂的时候只剩下半截的时候就可以捞出,腊肉切成颗粒状(1厘米见方左右),放锅里炒至吐油放姜米蒜米炒香后放入糯米饭加盖小火烘,注意要注意火候别让锅糊底,吃咸的呢在糯米下锅后放入盐拌匀,熟后就放味精,葱花即可,吃甜的呢就放上白糖就可以了。
尖辣炒烟熏肉好好吃的
烟熏肉250克,红、绿尖辣椒各50克,料酒4克,酱油3克,味精2克,干辣椒2克,豆豉3克,油70克,鸡汤适量。
1、将整条...
有好几种吃法;
一,最简单的、最原汁原味的方法,在饭做到水快干时气,切三五片洗净的腊肉,铺到饭上面,当饭熟的时候,揭开锅盖首先就闻到腊肉的香气,肉鲜钣香,油润软...
蒸、炖、炒,均可,可以炒冬笋,蒜苗等
腊肉炒莴笋
把腊肉洗净,隔水蒸15分钟 切片备用,莴笋切片备用.
红、青辣椒 (想吃辣点的话,可以用点干红辣椒)切段备用
腊肉的保存应注意:
如果打算2、3星期内吃掉的话,而室内气温又低于摄氏20度,湿度低于60%,便可以不用放进冰箱,只要放在通爽、不被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便可。否则...
猪肋条肉100克
茶叶、葱段、盐、姜末、料酒、柏树枝各麗
1. 肉治净,用盐、葱段、料酒腌溃半小时。
2. 锅烧热,下腌肉、姜末及适量清水,...
答: 看个人口味。 一般的话就是(香油、蒜泥、香菜、香葱、耗油、盐、味精) 吃的辣得话,加点小米辣就不摆了、
答: 我去了你个人中心,发现患者不是你本人,因之,我可以直说:
食道溃疡,虽病理组织报告,尚未出来,我看以恶性居多,可能为溃疡型食道癌,建议找专家咨询,如何处理?
答: 在这种情况下,
男人通常容易犯最常犯的错误(小姐/情人)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如果你有家事的话
这样迟早会有悲剧的发生的
希望你能...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鼻炎用醋熏有没有效?_百度知道
鼻炎用醋熏有没有效?
要熏多久与通常都是拿什么辅助工具熏:鼻炎患者可以用醋熏鼻腔,请问有哪位亲身经历过,到底有没有效关于有关民间偏方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是没有效果的,鼻炎首先通过鼻窦内窥镜手术清除鼻腔及鼻窦病灶,然后自我护理。经常用淡盐水清除鼻腔,使鼻腔粘膜恢复正常,定期复查,鼻炎一定会治好,贵在坚持。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网络营销经理
个不太了解,不过给你推荐个偏方,我小时候鼻炎挺严重的,特别是冬天或者感冒的时候,但是吃完以后这十几年再也没犯过鼻炎,虽说不懂是什么原理,有时候会引起头疼。我奶奶听别人说的法子 用梨花煮鹅蛋吃。希望LZ通过这个方法能治好鼻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刚刚就给我妈逼我用醋来熏鼻,好像又有点用哦,用鼻子去闻,用醋倒进入起烟,我也是第一次尝试,我患了鼻窦炎,现在鼻子好像真的空啦!,鼻塞头痛,唉,好难受呀,你去试试吧,首先用黄砖烧热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鼻炎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求证 | 熏醋能防流感吗?看专家怎么说……
一直以来,民间都有熏醋可以消毒、杀菌和预防感冒的说法。在一些疾病预防的资料中,也提到过熏醋消毒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每次取100克食醋,放入容器中加热直至食醋熬干,一天两次,蒸发到空气中的醋酸,可对室内杀菌起到一定作用。辽宁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张雪云表示,用熏醋的方法杀灭流感病毒并不靠谱。
醋酸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而且消毒杀菌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并不主张使用。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根本达不到消毒、杀菌的效果,盲目大量使用,反而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比如熏醋挥发的酸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在熏蒸的过程中,会让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加重,严重的甚至会灼伤上消化道黏膜。家有儿童、老人及哮喘病人等,更是不适合使用熏醋方法来消毒。
需补充三种营养素
遇到流感初起,症状轻微的病人,可以用生姜、红糖、葱白熬水服用,对预防流感和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而较重的病人应及时送医院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解热镇痛和抗病毒等对症治疗。高烧病人要注意补液,防止脱水。
对某些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患上流感后,除给予抗病毒治疗外,还应预防性的给予抗菌治疗。严重并发症的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性治疗。
补充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奶类、蛋类、鱼虾类、瘦肉和大豆及制品。
补足多种维生素:应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猕猴桃、草莓、红枣等。
补锌:在微量元素中,锌和免疫功能关系密切。锌具有杀菌作用。成人补锌可提高免疫力,婴儿补锌可提高免疫力,还可促进智力发育。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的老北京故事和记忆(几十篇吧)
我的图书馆
【原】我的老北京故事和记忆(几十篇吧)
& & & & & & & & & & & & & & & & & & & &曲作真
往事-----------------------------------------------------------------------------------
街上常有卖各种零食的小贩吆喝着从门口经过,但出身农家一向勤俭的母亲却很少花钱给我买零嘴儿.不管夏天的雪花酪,酸梅汤,是多么清凉诱人,也不管那卖云豆饼,卖糖葫芦的吆喝声是多么动听.
有时,实在是馋得受不了了,就会软磨硬泡,撒娇耍赖地向母亲要2分钱,那时候,水果硬糖是1分一块儿.牛奶软糖是2分一块儿.想了想,还是买水果糖合适.可以买两块儿,能多吃一会儿.于是就在小桥儿副食商店买了两块糖,一块儿放兜里,另一块儿放手上,先欣赏欣赏好看的糖纸,再把糖纸剥开,露出一块椭圆形的半透明的糖块.一放进嘴里,喝~甜甜的,还带点水果味儿.美味无比.美的找不到北了,高兴地蹦着走.边蹦还边想唱两句儿歌抒发抒发情感,没想到,一张嘴,糖块儿咽下去了!吓了我一跳.会不会卡在哪儿?会不会......我很担心,到家后也不敢对母亲说.说了肯定挨一顿骂.没想到过了半天也没有不正常的情况出现,看来是虚惊一场啊.."糖块儿事件"过去了,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又感到有些后悔,好容易买块糖,也没咂吧咂吧滋味儿.就咽下去了哎.太可惜了吧...活像猪八戒吞人参果------不知其味啊~.
不过,虽然母亲很少给我们买零食,但按照时令我也会吃到一些时新的东西.正像老舍先生在他的小说&&想北平&&里写到:"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儿都不挤的慌,也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也有院子与树......".确实,各家院子里都有树,而且很多都是果树,因为种果树实惠.不但自家能吃上鲜果,富裕的还可以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五月里有香白杏,秋天果子就更多了,枣,葡萄,海棠,"倒拉车",老舍先生在&&正红旗下&&里把"倒拉车"称为"虎拉车".不管叫什么吧,反正它是沙果的一种.老北京胡同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自家果子成熟的时候,都会送给左邻右舍一些.我还记得,香白杏是本院二狗他妈送给我家的.可那咧着嘴儿的红红的大石榴则确实是高台阶那院的爷爷送给我吃的.
提起高台阶那家,那还真有些说道儿.他家地基就比普通人家高好多,高台阶确实名不虚传.大青条石铺的,门坎也比别人家的高,门道呢更是气派,很宽阔,宽度是普通人家的三倍,面积比普通人家正房的还要大些,门道里还设有门房即传达室,门口的石鼓上还趴着石兽,可惜"文革"期间,石兽被"红卫兵"砸碎.只剩下石鼓.它里边是两进院,正房五间,倒座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院子高大而古老.建造的十分讲究,体面.青砖灰石,高屋亮脊.院里回廊环绕,花木茂盛,2006年拆迁时,这院子被保留下来没拆.
爷爷曾对我说过,高台阶那院曾住过一位梨园界人士,据说是梅兰芳先生的亲眷.但却没看到梅先生来过,虽说不敢确定是梅先生故居,但是肯定是梨园行的人.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每每到傍晚,夜色微沉之时,高台阶那院经常是丝竹悠扬,乐声阵阵.或委婉迂回,或高亢苍劲的唱腔声不绝于耳.如若赶上艺人们伴奏演唱时间过长,或者说是演出前的彩排,他家主人怕影响别人休息,怕影响邻里关系,就会派管事的提前到我家打个招呼,礼数到了,即使吵一点,左邻右舍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管事的提个食盒,内装几样小点心,先敲门,等爷爷开了门,管事的说明来意.先致歉,再把点心送上,同时提出邀请:"老掌柜要有工夫儿,有兴致,请过来听戏!".有时,爷爷被鼓乐声吵的睡不着觉,就穿上长袍,拄着拐棍儿,到那院去听戏.刚一上台阶,门房儿里的人就赶紧迎出来,把爷爷掺进去,搬出藤椅,请爷爷坐在最佳位置观看.招待的相当热情."人将礼义为先,树将枝叶为圆".中国是礼义之邦,北京又在天子脚下.自然民风古朴,礼貌有加.
这位梨园界人士住了一年之后,搬到北城去了,房子卖给一位姚姓人家,姚家是上海人,在北京做买卖.儿女都在上海.两位老人带着一个孙女住在北京.姚家与邻舍关系也很好.每年秋天姚爷爷都用那方形的竹篮子装着酸甜可口的大石榴给我家送来.平日,姚爷爷还经常在闲暇时间到我家来和爷爷一起品茶聊天.而每到旧历新年,我父亲都会到纸铺买来大红纸,裁好,写些春联对子等送给姚家及邻舍.
老胡同已经拆了,老街坊们也都搬走了,但老胡同里的悠悠丝竹,阵阵乐声却依然回响在我的耳边.
胡同的晚风
我家在一条古老的胡同住了四代.说它古老,确实是名副其实.因为它已经有570多年历史了.现在很多人都喜爱古玩古董.可是细想起来,我曾经住过的那些胡同,那些小小的四合院都堪称古董.都是历史的遗存.这使我感到自豪而又有些凄凉.因为那些胡同已经拆迁了.改建后的新胡同,恕我直言,它已经失去胡同的风韵.已经失去胡同自然古老朴实的美,不伦不类.
  记忆中,胡同的青砖灰瓦虽已有些斑驳.但那高过院墙的老枣树,那歪歪扭扭的枝叉间,夏日浓密的绿叶,秋天那羞红了脸的枣子却依然展示着老胡同的青春和魅力.黑漆大门的漆已经剥落了不少,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出大门上那幅金色的对子,"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等.那是谁家院里种的丝瓜,悄悄地从院里爬到了外面,好一片绿色的丝瓜叶呀!在一片湛青碧绿中点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
夏日的傍晚,毒热的太阳慢慢地下山了.白天的暑气在渐渐地消退.四合院里的人们都习惯地把小炕桌摆在院子里吃饭.开饭之前老人们摇着芭蕉扇闲谈.家庭主妇们大汗淋漓的忙着烹调.并负责把饭菜碗筷放上餐桌,有的餐桌上是拍黄瓜,烧茄子,荤菜是一大碗炖排骨.有的餐桌上是酱闷扁豆,拌凉粉儿,西红柿炒鸡蛋.外带一盘月盛斋的酱牛肉.各家在开饭之前仪式似地都先让让邻居,有时还找出一个空盘子,把自家最好的一道菜拨出一些送给邻舍的老人孩子吃.四合院中还有一种"特殊人群",可以端着碗随便到各家的餐桌上坐下就吃.而且不打招呼就走,主人不但格外热情而且还会照顾周到.倍加呵护.这一类人物就是院里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他们蹒跚的步伐,可爱的样子,给全院的人带来欢笑.是全院的开心果.
  住在离门口近的那家干脆把自家的饭桌摆在院门外,他们的"餐厅"更大,更开阔了.不是院子而是胡同.这也成为胡同的一景.悠长的胡同里,这边一桌那边一桌.在胡同里吃饭的人们一边享受着自家餐桌上的美味.一边还要不失礼节的和来来往往的街坊打招呼."您回来啦?""下班啦?""您吃了没?在这吃点?""不了,您请您请!"纯正的京腔京韵的对话中,胡同的邻里间关系的融洽,北京人的热情礼貌体现的淋漓尽致.
  晚饭后,妇女或家中大点的姑娘把碗筷收回去,用抹布把餐桌擦干净,然后在桌子上摆上茶壶茶碗.沏上一壶香气四溢地花茶.渐渐地,夜幕伴着晚风降临了,习习的晚风带走了一天的疲惫.胡同的夜晚美好而舒适.路灯亮起来的时候,胡同的夜生活开始了.爱喝茶的品着香茶,爱聊天的凑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着.喜欢下棋的摆上棋盘开始对弈.那边几个人凑在一起打开了扑克,三四个孩子缠着老人让他讲个故事.更多的孩子撒欢儿似的在胡同里疯跑.那时候胡同里基本没有汽车经过,比较安全.过了一会儿,厨房里收拾完碗筷的妇女们也出来了.有的还拿着活计,纳着鞋底或织着毛衣,一边干活,一边乘凉.像是怕路灯不够亮,影响人们的兴致.热心肠的月亮也出来帮忙,把它的光辉撒在胡同里.星星们眨着眼睛,羡慕的看着胡同里那些享受夏日晚风的人们.
  令人难忘的夏日的夜晚,胡同的晚风.
小时候的天,那么的高,那么的远;小时候的胡同,那么宽,那么长;小时候的院子那么大,那么空.
我家住独院,院里没有街坊.偏偏唯一的姐姐大我许多,早就出嫁了.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让我烦恼的是没人和我玩.一个人孤单的望着院子上方四角的天空.看大雁从南飞向北,又从北飞到南.要是偶尔有一架飞机轰隆隆地从天上飞过,那得让我兴奋的又嚷又跳.还会大声喊母亲出来看.从早到晚都在屋子里做针线的母亲也放下手里的活儿出来和我一起看那架飞机轰鸣着渐渐飞远.我当时的心情和现代人在机场看飞行表演差不多,感到激动又震撼.没有伴儿玩真无趣.我甚至羡慕起蚂蚁来了.看!一大群蚂蚁聚在一块儿,是玩游戏呢?还是再开运动会呢?不,不像拔河,它们队形可不对那!
童年的我只知道蒙头蒙脑的傻玩儿,只要听到胡同里有小孩儿的声音或是看见有人在外边玩儿.我就会飞也似的跑出去,汇入欢乐中的孩子群中.嘻笑傻闹,母亲叫我"无事忙".确实,有时忙的甚至忘了写作业,而被老师揪到讲台前罚站.虽然罚站时候多少有点尴尬的意思,不过一放学,一切照旧~------属耗子的,撂爪儿就忘~,作业什么的早就忘到爪哇国去啦.放学路上,看到有人在放风筝,来了兴趣.到家后急匆匆的扒拉了两口饭就翻东翻西的找出了几根竹劈儿,准备做风筝了~.那时候小孩的玩具大多数都得自己"DIY",再就是得找张大点的纸,可是半天找不着,把针线笸箩里母亲准备剪鞋样儿的纸用了.糊了个"屁帘儿".拴上绳儿,在胡同里来回跑着放风筝.由于制作水平相当低,根本就飞不起来.大呼小叫的来回跑了几趟,满头大汗,只能撒撒欢儿过过瘾了.晚饭后母亲准备剪鞋样儿了,却发现剪鞋样的纸已经不翼而"飞"了.由此唠唠叨叨了一晚上.
不能老有人和我玩儿,因为当时大多数人家经济都比较拮据.需要做一些外活补贴家用.有的给无线电厂剥云母片,云母片是绝缘材料.有的给玩具厂加工泥人儿.用砂纸把泥人的胳膊腿儿打磨光滑.然后用小线儿穿上安装好,放在盒子里就算完工.还有的人家糊信封或纸盒.嗨,只要能找到玩伴,别说帮人家糊纸盒了,就是帮人家搬煤,我也在所不惜~.隔壁的大成二成哥俩和我最合得来,虽然他们也在贪玩的年龄,但多数时间是不能跑出来的,只能呆在家里帮他母亲糊纸盒.因为他家家境贫寒.常常家无隔夜粮.但他们在其母的影响下生活态度都很积极乐观.虽然穷,但家庭气氛却是欢乐和融洽的.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全家人都很好客.大成上边还有两个姐姐.这么多的孩子在一起,天天都是一台戏.热闹的很,让喜欢有伴的我几乎天天长在了大成家.
平时在家里,母亲要是支使我干点活儿,我不是敷衍了事,凑合对付对付.就是推说学校里有事,然后跑出去玩半天躲着不爱干.可一到了大成家,我的劳动热情一下子就空前高涨.工作态度积极主动,颇有点甘于奉献,不计报酬的精神。主要是和一群玩伴在一起干活都成了娱乐.他家因为是常年干这种活儿,全家都是训练有素,有条不紊的。有的折纸,有的粘浆糊,有的负责检查质量,有的负责打捆包装。忙而不乱配合默契。我到那由大成的母亲给我分配工作,让我刷浆糊我就刷浆糊,让我粘盒子我就粘盒子,边玩边说.有时说说笑笑还不过瘾,竟一起唱起歌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想到哪唱到哪.有时唱的太高兴就忘了手里还有活了.手舞足蹈起来.大成的母亲就会提醒我们:"说是说,笑是笑,别忘了手里的活啊,下午还得交活呢".活做完后交到厂里才能拿到工钱.我不知道做一百个纸盒能给多少钱,但我知道糊一百个信封给2分钱.因为我有个同学家里就糊信封.可见糊一百个纸盒也给不了多少钱.不过一个月怎么也能挣到10几块钱.拿到钱后再到粮店买几斤棒子面,再买个老腌疙瘩.或是买5分钱辣箩卜干儿,回家蒸窝头熬棒子面粥,和着咸菜就是一顿饭.
放暑假时,我也曾和大成二成一起去北海,景山去玩,逮蛐蛐儿,捉蚂蚱,到护城河去戏水,学狗刨儿.国庆节的晚上,天安门的晚会散了,我们逆着人流往天安门挤,捡拾放烟火时没烧完的炮药.炮药是黑色的颗粒.拿回来放在院子中,用香去点放在一起的炮药.炮药呲呲响着燃烧了起来,金红色的美丽的烟火照亮了我们的脸.心花和烟花同时开放.
我和我的玩伴们一起度过了贫穷而快乐的童年.
秫秸,蒲草,荷叶
近年来,保护环境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中来.消除白色污染,寻求绿色包装物对于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记得小时候,人们曾用天然的东西做包装物.比如秫秸,蒲草,荷叶等等.
那时候,一到农闲时节,乡下的亲戚们就陆续的来我家串亲了.带来的礼物一般都是地里新打下来的粮食和树上结的果子等等.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他们带来的礼物最为贵重的就算是鸡蛋了.鸡蛋容易碎,如何平安的把它带到北京,包装就是个大问题了.为此,乡亲们动了不少脑筋.有用柳条编筐装鸡蛋,但大多都用秫秸编的各种各样的笸箩,有正方形的,有长方形的,还有船形的.两头往上翘.先在笸箩底上铺一层麦秸,然后再在上边码一层鸡蛋,再在鸡蛋上铺一层麦秸.再在麦秸上码层鸡蛋,这样一来可以码好几层.然后用一个包袱皮儿包好,系紧.包袱皮儿就是一块正方形的蓝白格的粗布,这粗布也是乡亲们用家里的土织布机织的.包袱皮儿作为包装物,当时在京城也通用.据说现在在日本,各色各样的包袱皮儿又成了时尚.不知在咱们这还实不实用.秫秸笸箩还可以再利用.装水果蔬菜杂物都可以.妈妈用的针线笸箩也是秫秸编的.
当时还有很多用竹制品作包装的.卖水果的用一种网眼很大的竹蓖筐.更有意思的是卖切糕的,也用竹片做叉子叉切糕.竹片打磨的很光滑,不用的时候一片片的泡在水桶里.我家胡同口有位卖切糕的老爷爷,回民,整天笑眯眯的.慈眉善目,很喜欢小孩.胡同里的孩子们都叫他爷爷.偶尔妈妈给我五分钱,我就自己跑去买.那时候我人还没有切糕案子高,踮着脚尖把钱递给爷爷:"爷爷,我买切糕!".老爷爷一边答应着,一边掀开盖在切糕上的屉布.用同样用竹片做的竹刀切下一块儿,在盛满砂糖的罐子里一按.江米红枣云豆做的切糕上,就粘上了一层亮晶晶的白砂糖.爷爷又从水桶里拿出泡着的竹片,竹片头是早就用刀劈开的,用手一掰,就成了一个小叉子,用它叉住切糕递给我.我边走边吃,那香味儿就别提了.现在想起来都咽口水.
过去,老北京人串亲访友都讲究买点心.点心盒也叫"蒲包".蒲包有两种,一种是硬蒲包,是用硬纸板做的,另一种叫软蒲包,是用宽蒲草叶编的小篓.包装时都一样,在装大八件小八件的蒲包上放一张马粪纸,虽然这纸的名字不好听,但是当时使用很普遍.再在马粪纸上放一张红色或绿色的店铺门票.就是店铺的宣传广告.最后用纸绳捆好.顾客可以拎着走.
卖鱼卖肉的有的用荷叶做包装,荷叶用过后可以直接丢弃,很快就烂掉可以做肥料.如有兴趣,可以二次利用,用荷叶做粉蒸肉,也可以做荷叶粥等等.
以上所述,不知对开发环保绿色包装有无意义,仅供参考.
胡同里过年
我家斜对门那家人是做买卖的。住着一个独院儿,卖的是灯,铺子不知是开在哪条街上。是珠市口还是灯市口?我只知道过年的前几天,开灯铺子的老爷爷就会送给我们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一人一个红灯笼。当我收到这个红灯笼的时候,我就知道快过年了。当对门儿的界壁儿(界壁儿是北京方言,隔壁的意思,“壁儿”在这念饼儿)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儿们拿着大红纸到我家请我的父亲给他们写春联时,我就知道快过年了。
  过年的感觉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溶化在血液里,或者说是已经存在于中国人的基因里了。先不说大人们了,我一个小孩子一到快过年的时候就知道翻翻自己的兜儿,看看一共有多少家当,够买几挂小鞭儿的。小鞭儿是七分钱一挂,买上几挂还有点余头,再买几个老头儿乐。买回来后,搭拉着腿儿坐在炕沿儿上,把整挂的小鞭儿一个个拆开,先装满两个小兜儿,剩下的放在纸盒子里。我那时小,不敢放大炮,那时的大炮就是二踢脚,不像现在一样,大炮仗比地雷还大。我放小鞭儿是这样放,手里拿一根点燃的香,站在家门口儿,或是躲在门道里,先探头探脑地往外看看,左右没人,就点一个小炮扔出去,一兜子小炮能放半天,多玩会儿多过会儿瘾。大人们在过年的时候都忙得够呛。有些至近的亲戚是在我家过年的,其实这些亲戚也是在我家过冬的,他们似乎又是帮工,平日帮母亲做衣服,做鞋。过年时则帮助母亲发面蒸馒头,炸豆腐,炸丸子,炖肉。亲戚们从老家来时,会带来一些小面积种植的糜子面,小米面,豆面,大黄米,枣儿及各种豆类。过年时就用上了,蒸枣糕,蒸粘豆包,蒸年糕。越到年根儿底下越忙。
  大年三十晚上,我家的小院里灯火通明,后院儿的大柴锅烧着。我家人多炒菜煮饺子都用它。要是赶上爷爷有兴致,那年夜饭就上档次了,不能只是炖肉粉条之类的。
因为爷爷年少时学过很多手艺,勤行里也拜过师。后来爷爷虽然改行开了绸缎庄,可勤行的手艺也没有丢。过年心里高兴,爷爷想显摆显摆。看母亲把菜洗干净了,料也准备好了,爷爷一边撸胳膊挽袖子的,一边对母亲和亲戚们说:“行了行了,你们都别管了!看我的了!”柴禾烧的灶火很旺,正是炒菜需要的火候。一阵锅勺的撞击声,菜料倒进锅里的刺啦声,间或还来几个漂亮的打翻勺。赢得家人的阵阵喝彩。爷爷更得意了,精神抖擞厨艺大显,忙乎了一会儿一桌子菜就做得了。木犀肉、焦溜肉片、熘肝尖儿、浇汁鱼、油焖大虾。买大虾时当时还有个小规矩,商家还必搭送一碗小青虾。小青虾拿面一裹,在油锅里一炸,沾着椒盐。嘿!又是一个菜!再摆上母亲和亲戚们蒸的带红点的大馒头,豆包,糖三角,年糕。年糕是上面铺满一层红通通的大枣。煮的软烂的各种豆子就嵌在黄米面做的年糕里。
&&& 三十晚上开了两桌,男人一桌,妇女一桌。男人们用的是我家的八仙桌。妇女们则围坐在小炕桌旁。男人桌上有酒,妇女们则没有。但菜是一样的。三十晚上充分显示了平等,可怜的是我,当时的规矩是小孩儿不能上桌。母亲拿了个碗问我要哪样菜,我要哪样就给我夹哪样。还问我要馒头还是要豆包,我要了个糖三角~!在墙旮旯里放了个小板凳。让我坐板凳上边儿吃。唯一和平日不一样的是在我面前放了个大板凳。比我坐的小板凳稍高点儿。当我的桌子了。看得出来,这还是因为过年优待我呢。平时来客人时我也不能上桌,但没有当桌子使的大板凳。因为过年,我也讲究了些,体面了些,上了点儿档次。不过那时候我根本没心思在意这些“枝节”问题。我的心早跑到胡同儿里去了,过年玩疯了。心里和长了草一样,慌着玩儿。耳朵支楞着,一听到有小伙伴喊我,扔下饭碗就要往外跑。但却被制止了。“大年下的!吃完饭再出去!”母亲的声音虽温和,但很坚决。无奈只好紧划拉,慢划拉的把饭划拉到嘴里,然后拿起空碗请母亲过目,放下碗后,赶紧往外跑。到门口一看,小伙伴们一人举着个红灯笼,又赶紧往回返,拿起我的灯笼让母亲点着里边的蜡烛,在小伙伴们的催促声中紧着往外走,还差点摔个大跟头。
&&& 我们提灯出去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夜色中,闪亮的灯笼移动着、三三两两的,红艳艳的极有朦胧之美。灯影,笑声,稚语和弥漫在胡同儿里的肉香,一并散发着亲切浓郁的过年气息。这是喜悦喜庆的气息。听:小鞭儿清脆的声音炸响在四面八方,其间夹杂着二踢脚的巨响。看:金光闪闪的呲花,闪耀在你家,我家门口。地上,金光四溢的老头乐旋转在胡同这边,胡同那边。从胡同的一头望去,就象朵朵金花绽放在胡同黝黑的夜色中。这是老北京的年,这是胡同儿大年夜的夜景。胡同深深、古韵悠悠,但这种古城情调的大年夜景渐行渐远,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记忆。但我们却不该遗忘:胡同正在拆去,别拆去记忆。
(二)节日风俗
过年前奏曲
一进腊月,腊八一到,过年的前奏曲就开始了。人们的心情开始变得躁动而喜悦,兴奋而愉快。脚步跟着心情忙碌起来了。街上买东西的眼见着多起来了。而且还多了一些乡下人。早年在乡下有一句老话:“腊月穷汉快如马”。财主过年容易,可穷汉们为了准备过年就得格外辛苦了。他们早早地借点钱,进点年货,香纸调料,年画对联等。会做花炮的赶制花炮,会做豆腐的忙着磨豆腐。赶集摆摊穿街走户,起早贪黑,一天跑十几里路。想尽办法卖货赚钱。当然城里的小贩们也不甘落后。他们忙碌的脚步比乡下的穷汉一点也不慢。在这期间,小贩们卖的货都是具有年节特色的。先说卖关东糖的吧,关东糖是长条的,圆棍形,当年确是从关东运过来的,所以叫关东糖。糖瓜是扁圆的,形似小北瓜的样子,还有卖南糖的,南糖是从南方传过来的。用花生芝麻加上糖做成条状块状。我记得南糖也有用炒香的米渣加糖做的,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吧。还有卖松柏枝的,卖芝麻秸的。松柏枝扎起来用作敬神。芝麻秸是为了踩岁。年三十晚上,把芝麻秸撒在院里地上。怕冷的可以撒在屋里地上。人踩在芝麻秸上,咯吱咯吱的响。叫做踩岁,寓意驱邪,保平安。
  人们除了买沿街叫卖小贩的年货外,还要到街上铺子里转转,因为小贩们卖的货质量稍差。比如年画吧,讲究的要到铺子里去买天津杨柳青的,都是木版水印的。姑娘爱花,小子爱炮。旧时过年,女孩,包括成年女性都要在头上戴一朵绒花。又喜庆又能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正经的绒花得到花市的铺子里去买。解放之初,这习俗还盛行。但到了五十年代末,妇女戴花的习俗就逐渐消失了。我曾见过奶奶妈妈收藏的绒花。很好看,有大红的,有粉红的,有玫瑰红的。有花朵还有喜字福寿字的。鞭炮各家都要买一些,男孩多的家庭更要多买一些。要不分不过来孩子们会争抢起来。
  一切吃食及用品都得准备,猪羊肉得到肉案子上去割。年糕元宵得到饽饽铺去买,稻香春,祥聚公,正明斋的最正宗。一年就一回。人们都比平日大方了许多。豆腐粉条木耳黄花都得及时买回来。大白菜萝卜等入冬时就已经买好了。酒,茶叶也是必须准备的。自用及待客。张一元的茶叶格外受欢迎。孩子们吃的零食更要提前买好。不过得收起来。藏在孩子们翻找不到的地方。要不等不到过年小馋猫们就把它们吃完了。当时孩子过年吃的东西主要是杂拌儿。杂拌儿分粗杂拌儿和细杂拌儿两种。细杂拌儿里有苹果脯,杏脯,桃脯,瓜条。冬瓜加白糖腌制而成,雪白雪白的,口感极好。糖藕片,金丝枣儿,乌枣,花生粘,核桃粘等等。粗杂拌儿里是苹果干,杏干,桃脯干,柿饼条儿,栗子,小花生,糖豌豆等等。粗杂拌儿里带皮和不带皮的都有。
  除了吃的,用作敬神的东西更不能忘。在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里,讲到有钱人家上供的情景,“在他的堂屋里,正中是挂着黄围子的佛桌。桌上的雕花大佛龛几乎高及顶棚,里边供着红脸长髯的关公。到春节,关公面前摆着五碗小塔似的蜜供,五碗红月饼,还有一堂干鲜果品。”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呢,那就不能那么讲究了,不过也得尽力而为。记忆中,我的母亲也到饽饽铺买些蜜供,在桌子上摆上蜜供水果。三十晚上吃饺子时,还把头一碗饺子供在桌上。
  其实过年前的准备工作最繁重的要算是节前的大扫除。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家庭主妇负责。拆洗被褥,擦拭家具及各种器物用品。腊月二十四还得扫房。扫房时一般是全家总动员。除小孩外,有劳动能力的都要参加。还得用新买的扫帚,鸡毛掸子。扫房之后,用白纸糊窗户。讲究的还用白纸糊墙。以前还有很多妇女会剪窗花。用红纸剪些窗花贴在窗户上。
  过年前的准备工作是年事的一部分,是过旧历年精彩而令人振奋的前奏曲。
记忆中,过年似乎是以蒸花饽饽开始的。那时候都是用面肥发面,面发起来后,再加入碱水揉匀,之后就可以蒸过年的主食了。带红点的馒头枣糕和花饽饽了。最好看也最好吃的是花饽饽。先得把做花饽饽的模具找出来。这东西一年也用不了三两回。除了过年,我记得妈妈在中秋节还用过。花模子有一个长的把儿。有各种图案。有喜字的有寿字的,有牡丹花的,有大石榴的。还有大鲤鱼玉兔等等。花饽饽的形状是扁圆的,象月饼,但过年的花饽饽是蒸熟的,有各种各样的馅。有红糖馅,有白糖馅,红小豆馅。豆馅也是妈妈自己做的。那时候,可没有卖成品豆沙馅的。把炒熟的花生擀碎。加入青丝红丝和白糖也是一种馅。这种馅最好吃,又香又甜。当时,青丝红丝很便宜。一毛钱一包,每次都是我去买。拿两毛钱,青丝红丝各买一包。买回来后,我们就围在妈妈身旁观看她做花饽饽的全过程。只见妈妈把揉好的面切成一块一块的,揉圆再按成圆饼状。中间厚,四围薄。再在圆饼中放上各种馅。再把馅完全包在面里边。捏实口。这时就象个球状了,再把圆球按扁。最后把扁圆的面团填在花模子的凹进部位。按瓷实。然后把花模子反扣过来,轻轻一磕,便出来了带有各种花样的花饽饽了。蒸熟后,把很小的一部分给我们吃,大部分留起来,过年时吃。一直吃到正月初五。这种过年的食品增添了节日的喜气。烘托着过年的气氛。年味就在妈妈做的花饽饽里。
为了让我们穿上新衣服,不知妈妈忙了多少天,熬了多少夜。反正把我们的新衣服,新棉鞋都做好了。穿上新衣服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忙着往外边跑。而且最好是出门立即就碰到小伙伴。这样就可以象他们显摆一番。如果小伙伴们也穿上了新衣服,那就比较一下谁的新衣服更好看。年味儿就在妈妈亲手做的新衣服里。
过年时,可以可劲儿地玩,可劲儿地疯。而不会被大人骂,更不会挨打。一方面是因为大人们也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心情比较好。另一方面是自古以来有个规律,过年里是不应该打骂孩子的。大人对孩子的管教相对起来比平日要宽松的多。即使乐得过了分,吃饭时也手舞足蹈。不小心把碗和饭都扣在了地上,大人也会笑笑,说声岁岁平安。把摔碗事件弱化处理。年味儿就在大人们的宽容和怜爱里。
过年的娱乐活动中,逛庙会购物是重要的一项。逛厂甸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向往的。大点的孩子自己拿着压岁钱结伴去。小点的孩子呢压岁钱差不多都被大人没收了。美其名曰替你保管。可是小孩子们也有优势。他们一般都是由大人带着逛厂甸。而要买吃的和玩具的时候。大人也会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泥娃娃,木刀枪,彩色的陀螺。抖起来嗡嗡响的空竹。大挂的山里红。小贩们挑出大挂的好的山里红,用线穿起来。兜成一个圈圈。成为一挂。一挂挂的山里红擦得油亮,挂在脖子上,象个超大型的红玛瑙项链。用彩色的纸和秫秸等做的风车也很有趣。年味儿就在红玛瑙般巨大的山里红项链上。年味儿就在随风旋转的风车里。
大年三十晚上,欢乐的气氛更浓厚了。听着外边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心早就飞出去了。急急忙忙地扒完碗里的饺子,赶紧拿起红灯笼,点着里边的蜡烛,这纸灯笼就更神气了些,透出了金红的光来。赶紧提着出去,不过出门前还没忘了抓一把花生或是瓜子,放在兜里。一边玩一边吃。提着灯笼在胡同里转了一会儿,看到放花炮的越来越多了,又赶紧跑回家去,放下灯笼拿起花炮。又拿一根香让大人帮着点燃。出去放炮玩。那时候我还不敢放惊天动地的二踢脚。只是把小鞭拆开,一个个的放。接着又放花,“钻天猴”,“耗子屎”,“老头乐”(是一种用泥巴做的外形象老头一样的花),用香点着引线后,刺刺的冒出金黄色的火花来。我还有一种更好玩的花,当时市面上很少,是老家的亲戚给我从乡下带来的。叫盒子花。八个面,每个面上都有彩画。点着后,火光闪闪地在地上转圈,快燃尽时,出来一个小人儿,或是美女或是胖娃娃。胖娃娃抹着红脸蛋。头上还梳着两个抓揪。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深夜。震耳的炮声不断地响着。年味儿就在闪光的烟花里,年味儿就在持续不断的鞭炮声中。
年味儿不仅仅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还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间。
转眼又快到阴历年,每当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幼年过年的情景。尤其是那一年记得最清楚,因为我那年”过小年”那天,我被母亲狠狠的打了一顿屁板子。
腊月二十三那天,母亲在灶屋摆上了供灶王爷的祭品。圆溜溜的糖瓜,沾着芝麻和碎花生的南糖。我趴在灶屋门口看了好几遍,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真是“挡不住的诱惑”。回头看看院里没人,拉开门儿,拿起一个糖瓜塞进嘴里,刚走出来,母亲从外边回来了,结果是,我被按在炕沿上,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屁儿板”。之后,母亲又重新整理了供品,跪在地上,嘴里不知叨咕着什么,可能是请灶王爷原谅我的大不敬吧!
按着早年间的规矩,一过“小年儿”,各买卖家就开始收帐了。那时候日常消费,买东西或是下馆子,都是记帐,到年节一齐收。
刚过了腊月二十三,饭馆儿的伙计就来了。胳膊上挎着一个黑漆食盒儿,食盒分好几层,一层装着一盘子用白面做的“寿桃”,粉红的脸,歪着嘴,很象大桃子,很好看。还有四个菜,四喜丸子,木须肉,红烧鱼之类。嘴里说是给老爷子拜早年来了,可谁都知道是收帐来了。伙计的拜年话儿刚一说完,爷爷就把算盘拿在手里了,伙计拿出帐本报帐,爷爷则闭着眼,扒拉着算盘珠子,几乎是同时完成的。爷爷原来自己开过绸缎庄,经营多年,这点帐是小菜一碟。结完帐后,照例,爷爷总是多付给伙计几块钱,算是“辛苦钱”,“留着买双鞋穿吧”爷爷对伙计说,伙计谢过之后,拿起空食盒回柜上报帐去了。
再往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吃食了。从粮市儿上买回成袋儿的白面,从肉市上买来整扇的猪肉,这些都是由伙计给送回家来,卖豆腐的小贩给搬进一屉豆腐来,豆腐就放在院子里,一宿都冻成了冻豆腐。
年货必须要准备充足,因为我家的客人多,客人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爷爷的同行,以前做买卖时有联系的各买卖家的掌柜。生意上的朋友。另一部分是老家的亲戚。爷爷是村里较早出来闯荡的。而又在城里立住了脚。所以,我家就成了我们村的驻京联系站,或者说是一个小会馆儿,接待的全是我们村的人。甭管是没出五服的,或是出了五服的,有的根本不是亲戚,只是乡亲,只要进京,都投奔爷爷,有的是求爷爷给找个事由,有的想找个铺子学徒,求爷爷给作保。诸如此类的事吧,平时人就很多,过年是个机会,来增进一下感情,表示一下感谢,来的人就更多了,而且确有一些至近的亲戚,按照礼节,是必须要给爷爷拜年的。
一到腊月二十七,八,母亲就更忙了,白天忙不过来,晚上接着干,半宿半宿的蒸馒头,炖肉,炖好的肉盛在绿瓦盆里,上面盖着厚厚的木盖儿。蒸好的馒头晾凉后,放在大缸里,用铁盖儿盖上,以防耗子拱开,旁边儿立一根竹竿儿,竹竿头儿绑一个象铁叉子似的东西,是叉馒头用的。缸很深,吃到底下就够不着了,就用竹竿儿叉,客人多的时候,母亲顾不上我,我就自己用竹竿儿叉馒头吃。菜呢,除了炖肉,还有冻豆腐炖粉条,“豆酱”,“豆酱”和肉皮冻差不多,只不过在里面加了煮豆,胡萝卜丁,显得好看,营养也全面点儿。馒头和菜都吃好多天,有的人家甚至要吃到正月十五。
年三十儿要熬夜和“守岁”。到十二点要“祭祖”,堂屋大条案上摆着祖宗牌位,条案前地上放一个红垫子,祭祖时,跪在垫子上磕头。按长幼顺序轮流跪下给祖宗磕头,不过爷爷是不跪下的,只是站着鞠躬,因为他年纪大,跪不下去了。
初二开始,拜年的人就陆陆续续的来了。老家来的人一般都是爷爷的晚辈儿。一进屋就喊:“老爷子哪,我给老爷子拜年了!”“大叔,我看您来了!给您拜年了!”听见声儿,爷爷撩开门帘儿,从里屋走出来,来人一见,拉过垫子,跪在垫子上就磕头,爷爷笑着说:“行了,行了,起来吧!来屋儿里坐!”把客人让到里屋后,父母和来客互相拜年,同辈之间不磕头,只是作揖,最后,该我出场了,爷爷对我招招手,说“过来过来,给叔,大爷拜年!”我跪在地下就磕头,仔细算起来,就我磕的头多,全家我最小,不但要给全家人磕头拜年,还要给所有的来客磕头,头都晕了,嗨,过年什么都好,穿新衣,戴新帽,又吃饺子又放炮。可就是磕头不好,弄得头晕眼花,真烦人。
来客见我给他拜年,忙把带来的口袋打开,倒出里面的红枣,炒花生,并抓一把放在我的小手上,说:“吃吧吃吧!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地里种出来的。”有的还给我带来自己擀的花炮(就是用土法做的鞭炮烟花)。同时还给家里带来些小米白薯。香油什么的。老家来的人和城里的客人不一样,城里的客人是给压岁钱,多则十块少则二三块。而他们没有钱,是不用给压岁钱的。老家人的交通工具也和城里人不同,他们有的是赶着大车来的,有的骑自行车或坐“二等”来的。大车就停在胡同较宽敞的地方。把牲口拴在电线杆或树上,那时候的电线杆都是木头的。他们喂牲口时,我就在旁边看,把木制的牲口槽拿下来,放在地上,从车上拿下装草料的麻袋,倒在牲口槽里。如草料太干,再从车上拿下一个水桶,就近到旁边住户家,跟人家说几句好话,打桶水倒些在槽子里拌拌,再让牲口吃。自行车的话就停放在院子里,经过一百多里地的征程,车上面蒙着一层黄土,灰头土脸的。车轮子上还沾着一块块的土坷垃,土的掉渣的自行车连挡泥板儿也没有,也没有刹车,停车时用脚踩车轮子,有的连脚蹬子也没有,绑着一块儿木板,充当“脚蹬子”。“二等”是坐在人家自行车的后座子上,让人家带着,就叫“坐二等”。当时,在我们老家,甚至保定衡水等河北的许多地方都是一样,大车“二等”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赶上农闲时节,搞运输赚钱,那时候称这行为“拉脚”。乡亲们来后大多要住几天,走时父母亲也要买个点心匣子让他们带回去.
每当旧历年来临时,我都会想起一些旧事.不但会想起在祭灶那天挨的那顿打,也会想起节前提着食盒要帐的饭馆伙计,还有那赶着大车进城串亲拜年的老乡亲们.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老北京人呢一般叫它五月节。好像是怕忙碌的人们把节日忘掉似的,游商小贩们总是适时地出现在胡同里头,吆喝着那应时当令的物品,端午节当然也不例外。在节日的前几天,您就听吧:“黑白桑葚哟!大樱桃!”,“买菖蒲,买艾叶喽!”,“买粽叶啦,买小枣儿啦!”这吆喝声就响起来了!而在端午当天,小贩们早早地就高声大气的在墙外叫卖起来,一拨又一拨的。声音不但比前几天洪亮,而且稍微透着点急切,因为正日子到了啊。挑担的,推车的,卖鲜货的在圆笼上铺上布或者用大杨树叶子,一个大叶子上摆着十几个鲜红的樱桃,旁边放几个黑白桑葚,红绿白黑搭配在一起又醒目又好看,可真是太有节日气氛了!还有卖成品的小枣江米粽子的。
&&& 江米就是糯米,北京人习惯把糯米叫成江米,在我的记忆中,很多人家都是自己包粽子的。妈妈们从姥姥那学会了包粽子,姥姥们又是从她们的妈妈那儿习得这门手艺的,谁也不知道过了多少代了。当时姑娘出嫁前,做饭的手艺,做针线的手艺,包括端午包粽子中秋做团圆饼,过年包饺子的手艺都早已经学会了。如果不会的话,过门儿之后肯定被婆婆妯娌们看不起的。每年过端午的时候,母亲总会在过节头一天就泡米,把米泡好后就开始包粽子。用江米,红枣,红小豆或花芸豆之类包在粽叶里,用细长结实的马兰叶子捆扎好。煮熟煮透,好像得两个小时吧,熟了以后热吃凉吃就都可以了。江米的米香味,豆子的香味,枣的甜香和苇叶的清香混搭在一起,甭说沾糖吃了,就是不沾糖也好吃的很,真是清香甜糯呀!
&&& 艾叶,菖蒲是挂在门上或门框上的。据说这种植物有驱邪的作用。民间还有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还可以把雄黄粉洒在屋角处,据说雄黄也是驱虫防病的。还有一件事儿挺有意思,端午那天,让小孩子们排好队,一个一个的在小孩子额头上抹点雄黄酒,凉凉的真好玩儿。之后好玩的事儿还有呢!一个孩子会给一个五彩丝线缠成的小粽子,目的主要是祈福增寿。可是,小孩子们则把这个小粽子当做玩具,嘿!真好看啊!数数,红,绿,黄,黑的好多颜色呢,嘿!五彩丝线还闪着亮光呢,又好看又好玩。对于当时缺少玩具的孩子们来说,这可爱的小丝线粽子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啊!院子里回响着一串串银铃似的笑声,那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的小小的丝线粽子和孩子们稚嫩的笑声使古旧的小院儿仿佛都变得年轻了!
&&& 过节真好,要是天天过节就更好了,我小时候常常满怀期望的这样想。
入秋了,乡亲们把丰收或是欠收的庄稼从地里收回来.接着就是场上的活儿了.经过晾晒,脱粒,扬场,庄稼变成了粮食.玉米,高梁,谷子进了囤.白薯是一半入了窖.一半切成片儿,晾成干儿,等吃的时候再磨成面儿.
农闲时节到了,地里,场里已经清静了许多.地里场里清静的时候,我家却逐渐热闹起来了.老家的亲戚们卸去一身的疲倦,掸去身上的黄土,换上自家织的自己做的粗布新衣裤,跑几百里路进京看我们是一年中的大事.坐火车来的一般是一家人.要是赶着大车来的,则一次来四五家人,十几口子(省车钱).一进了我家院子,乡亲们先是操着浓重的家乡口音,高声大气地,按着辈份向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问好.然后接过父亲递过去的拂尘,掸掉一路的风尘.有的则等不及妈妈把茶水端上来,从水缸里舀一瓢凉水,"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喝完以后,又用瓢儿里剩下的水蹲在当院儿地上"哗啦哗啦"地洗起脸来,喝水的瓢儿又成了洗漱的工具.他们带的礼物有的是新打下来的粮食,打瓜(也叫面瓜),甜杆儿(不结穂的玉米杆,水份多,甜度高).还有高梁秸编的盖帘儿,有方的,有圆的.柳条编的簸萁,葫芦做的瓢儿,筛粮食用的粗箩,细箩.有的还拿来自己扎的扫箒.炊箒.树上打的红枣,自己养的鸡下的鸡蛋等等.等乡亲们都落了座儿,爷爷陪着聊天,奶奶指挥着爸爸,妈妈把乡亲们带来的土特产放到后院小南屋去之后,妈妈又麻利地去做饭.因为经常来人,家里预备着大号的案板,是从柜上(爷爷开的铺子)里拿回来的.比单人床差不了多少,用大柴锅煮面条,吃饭的时候场面也很壮观.有蹲在台阶上吃的,有跨在炕沿儿上吃的.端着直径有一尺左右的白地蓝花的粗瓷碗,.通常是肉丁炸酱面,粗犷豪爽的庄稼汉吃起饭来也很有气势,酣畅淋漓,"呼噜呼噜",一会儿就是两三碗.当时,才有几岁的我看到叔叔,大爷们吃饭的大碗和他们吃饭的架势,感到好奇而又开心,傻乎乎地冲着他们笑.
  开始几天,乡亲们和大人们聊天儿,村里的趣事,乡间新闻等等都是他们的谈资,几天后,干惯了活儿的乡亲们就呆不住了,婶子,大娘帮母亲做饭,做针线活儿,做棉衣棉裤,鞋袜,当时穿的袜子也是用布做的,现在的人可能都没看到过.叔叔大爷们也闲不住了,帮我们修房修影壁,在洋灰里掺上麻刀,踩着梯子上房,抹房顶,加固加固以免夏天漏雨.早上,爷爷带他们去大市吃烧饼油条,再逛逛市场,买些做饭用的肉和菜,乡亲们帮着拿着.有时还会带他们逛逛天桥儿,天坛,就算是进京的旅游项目了~.
  不管是在我家呆上五,六天的,还是一呆一两个月的,这样的都是近亲.走的时候爷爷必得给他们预备下正明斋的点心盒子,六必居的酱菜,张一元的茶叶,让乡亲们带回去.坐火车的给他们买车票,坐大车的也给定要给些盘缠(路费).
回想起童年的记忆,那浓浓的乡音,淳朴的乡情,时时都会感到:真是乡音难改,乡情难忘啊..!
看戏实在是一件另人兴奋,快乐的事。看戏的感觉虽然不能和过节的心情一样欣喜。但是,如果晚上有一场等着,白天一整天都是美滋滋的,渴望的。
以前,单位经常组织职工去看戏,看电影。由工会负责买票。晚场戏一般是七点一刻开演。下班以后,有人赶紧回家做点儿省事儿的,凑合着吃两口。吃完赶快往剧场赶。有的根本不回家,几个同事凑在一起。找个小饭馆儿,叫上几个菜,“木樨肉”、“溜肉片儿”、“炒猪肝儿”、“烧豆腐”,再叫上几瓶啤酒,一块儿吃点儿,喝点儿,这顿饭甭管菜好菜赖,一定都吃得很开心。因为呆会儿就要看戏去啦,心情格外的好。有的人则更性急,下了班也不回家,直接就到剧场门口儿等着去啦!等到一放人入场,进去到剧场的小卖部买个义利面包,或果料的,或维生素的,再来上一瓶北冰洋汽水,坐在剧场的休息室里吃去啦!剧院,电影院一般都设有小卖部,除了卖面包汽水外,还卖花生粘,榆皮花生,奶糖,巧克力等。花生粘香甜,榆皮花生是咸香口的。夏天还卖冰棍儿,雪糕。高档剧场如首都剧场,青艺剧场,大华影院等还卖冰淇淋。
不过,记忆中好像哪个剧场都提供免费的白开水。在剧场休息室,放着大号的白搪瓷桶,桶的下方有一个小水龙头,水桶旁边放着同样是白色搪瓷的盘子。长方形的,搪瓷盘子里倒扣着消过毒的水杯。还有一盆子高锰酸钾水放在旁边。这水盆也是白色搪瓷的。这些看起来很清爽,很干净。观众喝完水,都会自觉地把用过的水杯放在高锰酸钾水中泡着。目的是消毒。剧场的设备不太一样,甲级的是软包座椅,可折叠。乙级是五合板的硬木椅。同样可以折叠。丙级的是长条木椅子,一个椅子四个号,解放初期有,后来就没有了。
夏天,一般剧场都用电扇,吊扇,壁扇。高档剧场有冷气开放。如大华影院等。冬天,大华影院烧暖气。大部分剧场都烧炉子,大炉子有一人多高,是铸铁的。大炉子在舞台两侧。火封着,保证剧场有一定温度。那时煤便宜。冬天我老爱买第一排的票,离火炉近,暖和。一次,我和小伙伴冬天去看电影,我们揣了两块白薯。开演前比我个子高的小伙伴踮着脚把两块白薯放到大炉子的炉台上。电影演完了,白薯也烤热了。我俩一路往家走,一路吃着香甜的烤白薯,那可真是美到家了!到“文革”时,全都拉平了,都烧暖气了。
&&& 开演前,一般都拉三遍铃儿。头两遍是让观众做准备。在休息坐着聊天儿的或购物的赶快到座位上去。第三遍铃儿响后就开演了。儿童剧场,大华影院等几个地方和别家不同。是敲钟,敲两遍。第一遍让大家做准备,第二遍 就开演了。演出前,戏台底下人头攒动,出出进进的热闹得很。连这种场面也让人感到快意,有种很享受的感觉。
&&& 我是个演出迷,从小学校到后来单位发的票远远不能满足我的需要,自己再掏钱买票那是经常的。工作后买票那当然是靠我的工资了。之前上学的时候,买票的钱一部分靠压岁钱,另一部分呢,这话就长了点儿。小时候,爷爷每次从外边回来(或购物或听戏,吃饭),总会坐在炕上归置一下。先把口袋里的钱全掏出来放在炕上,收拾收拾。大票放一边儿,零钱放一堆儿,还把我哄出去。后来我学精了,假装走了,躲在门后边儿,从门缝往里看,爷爷刚把钱放在炕上,我一下跑出来把小钱零钱一下子划拉到一块儿,收为己有。作为买电影票,买戏票的资金了。
&& 最初看戏时,我还很小,还没上学呢。都是爷爷领我去看戏。看的是猴戏。专演猴戏的剧场在大栅栏里面的庆乐戏院。每次我们都看下午场。一点半开场,索性就在外面吃中午饭了,一般都是在煤市街上的一个小饭馆吃饭。饭馆字号是“恩元居”,是个老字号。饭馆虽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木头做的长方形桌子,长条凳,木头桌椅都刷洗得能看出木头本色来。师傅们都是用木把儿棕刷沾碱水刷洗,碱水最去油污。小饭馆经营的品种不多,但每样都很地道。主营炒疙瘩,外带江米红豆粥,羊肉馅馅饼。夏天还有凉粉儿,扒糕等。那儿的炒疙瘩远近闻名。面疙瘩软硬适口,劲道弹牙,里边儿加上肉丁儿、豆芽、黄瓜丁儿,青韭一同炒。味道很鲜,但又不腻口。肉炒疙瘩五分一两,一盘四两。素炒疙瘩四分一两,也是一盘四两。那儿的馅饼多少年都一样,薄皮大馅,在饼铛上烙的“滋滋的”冒油。两面焦黄,可不带糊一点儿的。包馅饼时,口儿收得好,馅饼底下也没有大面疙瘩。皮薄匀实,可不露馅。面醒得好,有劲儿。当时的师傅都是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学了三年零一节的徒,手艺绝对对得起食客。真是踏踏实实练手艺,绝不糊弄。这种敬业精神很让人敬重,也很值得提倡。尤其是在现在这种严重缺失诚信的大环境里。夏天的凉粉更带劲,滑溜溜的凉粉儿浸在冰镇过的汤水里。调料有芝麻酱、酱油、醋、大蒜汁儿、芥末酱、香油、辣椒油随便搁,因为有人怕辣,有人爱吃辣。最后再在白白的冻儿一样的凉粉上撒上一层胡萝卜末。胡萝卜是腌过的。和凉粉配在一起,口感更丰富、更独特。和别家不一样,那的凉粉不搁黄瓜丝,有自己的特点。
&&& 吃过饭后,爷爷领着我走进庆乐戏院。庆乐戏院里面的座位是带靠背儿的长条木椅子。一个椅子坐四个人,椅子后背儿上端有一板儿,上面可以放茶水,花生瓜子等。卖花生瓜子,糖葫芦的小贩就在戏园子里转悠着卖。庆乐戏院演的西游记是一折一折地演:“猴王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狮子国”等。演得精彩,活灵活现,看的人如痴如醉。还没稀罕够就演完了。每次我都舍不得走,一步一回头的,舍不得孙悟空,也舍不得欢蹦乱跳的小猴们。
&&& 当时,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曲剧等都有专门的剧场演。京剧在北京是全体市民最热衷的,是雅俗共赏的。广和剧场,中和剧场以演京剧为主,马连良、马长礼、谭元寿等是红角儿。我在广和剧场看过京剧“芦荡火种”,这个戏后来改名为“沙家浜”,赵燕霞演阿庆嫂,马长礼演刁德一,周和桐演胡传魁。也演古装戏,“定军山”、“四郎探母”、“白蛇传”、“盗仙草”等。票价一般一块二毛钱。大众剧场专演
评剧。丰泽园那儿,煤市街南口有个剧场,记不得名了。专唱河北梆子。西单剧场专演曲剧,是著名的曲剧演员魏喜奎的地儿。青艺、人艺是演话剧的。有一次我实在没钱买票了,省了几天早点钱,在人艺看了场“龙须沟”。是由兰天野,于适之,郑榕,李婉芬等名演员演的。天桥大剧场专演歌剧,古今中外的戏都有,“货郎与小姐”、“费加罗的婚礼”、“洪湖赤卫队”。“阿依古丽”后来改编为电影叫“天山的红花”。那时演出市场特火,票不好买,跟抢似的。为买票整宿的排队看“货郎与小姐”时,我排了半宿。郭兰英主演的“刘胡兰”更是引起了轰动。有一次排队买歌剧“洪湖赤卫队”时,看到旁边停着一辆小轿车,大家议论纷纷,说是不是贺龙元帅也来排队买票了?有时由于观众太踊跃,真卖过站票。买不到的人就在门口等退票,等不着就围着售票处,求售票处的人“卖站票吧!”“卖站票吧!”。经不过软磨硬泡,有时卖十张,二十张的。过年时,竟有夜里穿着大棉猴儿,棉大衣,大棉窝。拿着马扎排队买预售票的,预售到初五。刚上映的片子抢的厉害,等退票的人还得竞争。有时,只有一个退票的,等退票的呢有好几位,争抢起来。本来是两毛五一张票,有人怕买不上,急得出五毛,又有人看到票就要落入他人之手了,又挤不过人家。只得大声喊:“我出一块!我出一块!”。戏票,歌剧票都是一块多一张,电影票最便宜,成人票两毛或两毛五一张。最好的位置是三毛钱。中学生一毛五一张,得拿学生证。儿童票是一毛。我曾在花市影院勤工俭学,帮忙、收票,扫地。这是在放暑假期间,这差事我最喜欢,免费看了不少电影。
&&& 那些年,我看了不少的好戏,真是太过瘾了!
“更岁交子”,每逢新春佳节,中国人都爱吃个饺子,但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很多人说美味的食物吃起来很幸福,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哟。就象我吧,小时候啊总爱吃甜的,糖三角啦,果酱包啦,简直是爱不释“口”!总之,总想吃带点洋味儿的甜的东西。想象着在长满密密白桦树的地方,有一个用圆木做的小木屋,里面暖暖的燃着红彤彤的炉火,映红了坐在壁炉前的一个有着黄色卷发的白皙的小姑娘。她坐在铺着蓝格子的桌布的桌子旁,面前放着一个有花边的盘子,两只小手一边拿着刀一边拿着叉子,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要吃饭啦!系着围裙的慈祥的祖母正在给小姑娘做苹果馅饼呢!呵呵,我小时候爱吃洋味儿的东西,当然我那会儿知道的洋味儿的东西只有俄罗斯即前苏联的了。
那时吃甜的东西感觉很幸福,看见母亲活好面,调好馅料,要包饺子时准会说:“又吃饺子,有什么好吃的”。不过有了一些年龄之后,是越来越爱吃饺子了。听说同学,同事们也有过同样的感觉。就开始爱吃传统食品了,这是不是中国人的民族习惯和民族特性呢?本真的东西自然地回到了人们的心里,民族的,传统的,可能也能说是来自于基因里的了吧。一到腊月二十三,甚至一进腊月,人们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而吃饺子和炖肉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常听人说,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多少年以来都是辛勤劳作一年,只是在过年时才能痛痛快快的休息几天。吃上饺子和炖肉。有一句老百姓的俗语:“韭菜常(长了才)吃,菠菜老(老了才好)吃,一年到头(意即一年到了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直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才天天都象过年。
不过若是追根溯源的话,中国多少年来都是在过节时才吃饺子和炖肉。这些过年的食品是和年年岁岁的过年的喜悦和兴奋连在一起的,代代相传,就形成了留在我们思想深处的感觉。留在了中国人的血液里,存在于基因里了。我们习惯吃饺子,说是吃饺子,其实吃的更是一种感觉,而我们享受于这种感受。在享受的同时,传承着带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像远行游子的眷恋家乡的情感差不多吧。饺子其实已经不单是一种美食,也是一种象征,是中国独有的,一提它,就会联想到它的属性,属于中国的。对于游子来说,家乡的食品饺子会令他们感受到一种家的味道。是过年,也是体味一种乡情,更是一种和家乡联系的纽带,让他们感受到故乡的气息。
中国在衣食住行诸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印记,比如长城,鞭炮,月饼,都是中国独有的,深深地刻上了中国的标签。甭管走到哪里,在哪里生活,看到或是想到这些,就会被来自家的温暖和亲切所包围了。
“北风那个吹哎,雪花那个飘啊,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债,整七那个天哎,三十儿那个晚上,还没回还。”我这可不是在展示歌喉,因为再笨我也知道,我这不是音像制品,再卖力气唱读者也听不到。而且我的歌声不但有可能把狼招来,还有可能把狼吓跑。不过暂且先不要讨论会不会把狼招来的问题,而是要关注关键词,对,是要关注句子。俗话说“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还有一句“唱歌听词”。不过,唱歌听词这句是现编的。现在让我们来把“爹出门去躲债,整七那个天,三十儿那个晚上还没回还”,这段歌词研究一下,躲债整七天,三十儿晚上还没回还,说明喜儿的爹爹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开始出门躲债的。这正应了那句俗语“送信儿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穷苦的负债人的生活写照。“送信儿的腊八粥”一个含义是说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另一个含义是债主们会在这时候传话给负债的人,该准备准备了,该还钱了!“要命的关东糖”意思是从过小年开始,按规矩,债主们可以登门讨债了。“救命的煮饽饽”,煮饽饽就是煮饺子,老论儿三十晚上必吃饺子。同时要债的就必停止要账,不能再登门讨债,负债的穷苦人得以喘息,不再怕被债主敲碎门环儿或还得四处躲债,可以和家人踏踏实实的过个年。而再要债得过了正月,这可是老规矩。
&&& 过年对于穷苦人来说,又是过关,俗称“年关”。平时还好对付点,混上口干的,就算吃上了,混不上干的就只能喝稀的了,实在没辙的时候,饿上一两顿也是常事儿。说简单就是吃了上顿,下顿在哪儿还不知道哪!平日大人孩子的衣裳是补丁摞补丁,孩子的鞋也是前头露趾头,后头露鸭蛋。不是不想做衣服,而是做新衣服哪来的钱买布啊!就是年三十的那顿饺子对于穷人来说也是奢侈的。电影里杨白劳给女儿买不起新衣服,买了二尺红头绳给喜儿扎起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听老一辈的说过,过去在乡下没地的人可更受罪了,大人扛长工,夏收拔麦子。秋收更忙乎,平日时侍弄庄稼。忙到过年回了家,家里几个小孩子,梯子凳似的,一个比一个高点儿,可大的也还是“地出溜”哪,就是还只会满世界玩儿,正是艰难的时候。平时吃糠咽菜的一家人混个半饱,过年可更难了,绝不能像别人家那样,做新衣服那是想都别想,得哄着孩子“来,来,一个个剃个新头,过年了!”老一辈讲到这儿,直摇头,心酸得很。年三十的饺子用的高粱面做皮,这就不错了,是净米净面的啊。吃高粱面得掺上榆皮面,榆皮面是早已准备好的,平日剥下榆树皮晒干,用碾子碾过,再用筛子筛,筛出的面可是好东西。穷人吃不起白面,用高粱面做饺子,用棒子面做面条都得掺上榆皮面,榆皮面是粗粮的粘合剂。这都是过年过节的吃食。窗台上放着两个南瓜,是特意留到过年的,这南瓜就权当饺子馅了。吃起来又绵软,又肉头的,也能哄哄孩子说,你看别人吃饺子,我们家也吃了呀!一家大小都吃顿这样的饺子,其实这也就算是过了年了。
过去大家都很穷,日子不好过,像上面说的那三句歌词。对于负债的人,过年的确就是个关,不得不出去逃难,穷呀。头腊月二十三就得出去躲着了,直到三十儿晚上才能回家来。躲债的人有的要赶十几,二十几里路到乡下二姑家,有的跑到哪个山后边孩子他舅舅家,更可怜的是有人怀里揣几块干粮到山里找个山洞混几天吃完了带来的菜饼子,糖窝头后,满地挖野菜。盼到三十儿,听到附近村庄的鞭炮声时,才敢放心往家走。但还有个躲债的方法也可以叫“大隐隐于市”吧。其实人穷到这个地步,想投亲靠友已经是非常难的了,有句俗话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年关无路可走的人有的是躲在鸡毛小店里,鸡毛小店是最次最差的店。不但小,卫生条件也极其差,破旧肮脏,矮小的店房四壁用纸和泥糊上,有的连床铺也没有,就在地面铺上二尺厚的鸡毛,干草等。有的有床铺,但是很低很小,上面也是铺上鸡毛之类。平日时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乞讨者,灾民,贫民过夜取暖的。比住在露天强多了,尤其是冬天西北风刮起来或是大雪纷飞的时候,在外面住很可能会冻死。如果能交上三两个铜钱儿就可以住一晚了。年关时这鸡毛小店还有一个用途,三十儿晚上到处流浪的老人可以在这里过一个晚上,店主会免费提供一顿饺子。欠债人穷苦人在年关紧要的时候来此躲债,债主一般不敢来讨债,因为店主也不是一般人,官私上都有朋友,债主若敢来店主也是敢阻拦的。而且人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也就豁出去了,谁要是再追到这儿的话,穷哥们儿就会群起而与之拼命的。鸡毛店能给穷苦人负债人当几天的避难所,救一下急。再说谁愿意看脸色受奚落呢,“人穷志不短”,“投亲不如住店”啊!就像电影作品“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一样,而这样的事儿都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儿了。
(三)历史回眸
北京内城城垣雄伟壮观.是最动人心魄的古迹---幅员广阔,沉稳雄劲. "一片绿叶中,远见砖砌的城墙隐现.而黄瓦红墙的城楼就耸立在绿叶的波涛中".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散文作家孙福熙在名篇&&北京乎&&开头的几句.用如诗般的语言形容城墙的美.其实到了民国时期,北京古城墙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了.
在老北京的得胜门外,安定门外,城门两侧有一些做小买卖的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固定的市场.斑驳的古城砖,破旧的城楼,高大的城墙是市场的背景.城墙和墙根儿下的市场也是当时北京一景.可是,这城墙外的市场是北京档次最低的.就连天桥平民市场也比它高档的多.更不能和大栅栏和东安市场相比了.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城墙根儿下的买卖有剃头的,有卖估衣的,卖旧鞋的,缝穷的等等.剃头的挑着担儿,一头是热水,一头是两个抽屉.抽屉里装的是剃头的工具和钱.他们手里拿着唤头.卖估衣,卖旧鞋的大多是摆地摊儿.剃头很便宜,剃一次就几分钱.旧衣服也很便宜,旧衣服和鞋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大宅门收来的,在当时收旧衣服的行当当时叫"收破烂的".也有的叫"喝(吆喝的喝)破烂的".另一个却还不如第一个呢,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洗一洗熨一熨就拿出来卖.
光顾这些城墙根儿市场的大多是城外进城办事的农民.也有些极其贫困的城里人.城外农民进城办事,怕城里人看不起,先在剃头挑儿上剃个头,刮刮脸.再花上几毛钱买身衣服.买双旧鞋.要是花上块儿八毛的买个大褂儿,如再买一顶半新不旧的礼帽,不但显得很体面,而且用现在的话说,那就算是很时髦的了.市场气氛那就甭提了.嘈杂而纷乱,讨价还价的人粗声大气的嚷着.剃头师傅的唤头嗡嗡的叫着.车马过时扬起的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尘土飞扬,脏乱不堪.
但城门外的热闹比起城门洞里来说那就算清静的了.因为当时城门是人们进出城的交通要道,偌大的北京城只有那么几个城门,门洞里的拥挤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各种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车,相拥着慢慢地往前挪.想快走也走不了.骡马的叫声,赶车人的吆喝声,人力车夫的铃声,汽车的喇叭声,喊声笑声叫骂声混合在一起.乱成一锅粥.
走出拥挤的门洞,顿时轻松了许多.城门脸儿内也有很多做小买卖的.但做的买卖和城外的有所不同,有低档的澡堂子,有挑着挑儿卖馄饨的,有推着手推车卖豆汁的,有摆摊卖老豆腐的,也有买卤煮火烧的.比起纷乱的城外市场来,形容城门里面的市场还得加上一个词儿:"五味杂陈".老豆腐摊儿上的韭菜花味,酱油醋味儿,芝麻酱卤虾油味儿,豆汁的酸臭味儿,以及加上浓重调料的卤煮火烧的香味儿混在一起,一阵阵地勾起路人的食欲.
剃过头的农民们在澡堂里泡个澡,换上刚买来的衣服,把换下来的那身又脏又破的衣服一扔,就到大宅门办事去了.愿意吃点东西的,吃碗馄饨,或是来碗卤煮火烧,也花不了几个钱.豆汁,卤煮火烧的原料都是下脚料.很便宜,是穷人解馋的东西.是市井百姓的食品.而现在,不知为什么,平民食品被搬进了大雅之堂.所谓的小吃城之类,动辄几十元一份儿.价位高的离谱,倒叫低收入群体望而却步了.
现代的城墙根儿早已变成了闹市区.今非昔比,现在的古城墙是中国文化的宝藏,是久远历史的证明.也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
旧时鲜鱼口,小桥儿夜景
重新修缮一新的鲜鱼口街古色古香.一到晚上,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可是,我小时候,鲜鱼口的夜景可和现在大相径庭,另有一番景象。
那时候,平日里天黑我们是绝对禁止出门的,因为那时我们的年龄太小,出门一定是由大人领着。一天,父亲带着我和姐姐出门儿,回来时天色已晚。路过前门大街,前门大街是北京重点街区,是北京城的门面,当时夜景照明还凑合。各商家的霓虹灯都亮着,我还清楚地记得,鲜鱼口街西面,大栅栏口儿上的公兴文化用品商店的霓虹灯很有趣儿,一只蓝色的墨水瓶侧倒着,一滴接一滴的墨水往下流,巨大的灯光打出的墨水瓶上有一只红色灯光做的驼鸟,旁边打出几个大字:驼鸟牌墨水。
可是,一进鲜鱼口,景象就和前门大街大不一样了。街上黑呼呼的,高高的木制的电线杆上,挂着一个没多大亮的灯泡。伞状的灯罩,灯光昏黄,惨淡。小街昏暗,沉闷。活象乡村小镇。可是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片灯光。一盏盏玻璃罩子的气死风灯在暗夜中闪耀。夜色中,金红透彻的灯光使人感到格外温暖。顿时,小街有了温馨的生气勃勃的感觉。这感觉不止表现在灯光上,还表现在聚集在小桥十字路口的小贩们的叫卖声中。抑扬顿挫或清幽婉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似货声大合唱。“热的嘞~~烧饼夹肉!”,“葫芦~冰糖的~!”,“蜜嘞!糖葫芦!”,“馄炖喂!开锅啊!”,“赛过梨辣来换!”,“又酥又脆的心儿里美萝卜~辣来换!”,“熏鱼哟!”。卖烧饼的一手提着灯,一手挎着篮子,篮子上面蒙个布,天冷时还蒙个小棉被。为的是给烧饼保温。卖糖葫芦的肩扛大草把子,草把子上插满了糖葫芦。象果实累累的小树。糖葫芦以山楂,海棠,山药,桔子瓣做原料的居多。卖馄饨的挑个担子,一头儿有个小火炉子,上边坐个小锅。另一头是个多层柜,里边放着肉馅,面皮及做馄饨的用具等。卖萝卜的用刀旋出一朵朵玫瑰色的萝卜花。摆在手推车的车帮上吸引顾客。顾客选好萝卜后,小贩会把萝卜头部的皮削掉,然后再转着圈一条挨一条的把皮从上削到下。再将萝卜横两刀竖两刀切成九块儿。这样不但好看,吃的时候还可以掰着吃。方便了顾客还可以先尝后买。卖熏鱼的还兼卖熏猪头肉,鸡杂,熏猪肝儿等。但如同卖烧饼的一样,每一个小贩都提着一盏玻璃罩子灯。灯光照亮了小桥十字路口,点缀着鲜鱼口街的夜色。
小桥夜景带有浓郁的古城情调的特色及风韵。那时高时低的多声部的货声大合唱。那在暗夜中闪耀的温暖的灯光不但没有因时光流逝而变淡,泯灭。在我心中,随着时间推移反而更加的清晰,明亮。
(一)歇晌儿
六月炎天,又正当晌午头.天热得连"知了"都受不了了,在树上没完没了地叫唤着.中午是电台播放评书的时间.茶叶铺柜台大,把话匣子放在柜台上,对着门口.绸缎庄把方形带扩音器的话匣子放在门脸儿上方的平台上.铺面小的则把扩音喇叭放在门前的大树树杈上.那时候,话匣子还是个稀罕物,平常老百姓家没有,商家都用它招徕顾客,平时放京剧,评剧,中午播放评书.
洋车夫们把车停放在买卖家门前有荫凉的地方.买上一斤烙饼,卷上半斤猪头肉,翘腿坐在自己的车上,咬上一口喷喷香的大饼,来一口大碗茶,听着连蔺如的"七侠五义",别提多滋润了,穷人没钱到茶馆听书,在这儿免费听,那叫一个过瘾,那叫一个美.辛苦了半天,趁中午最热的时候,歇会儿,已经是够舒坦的了,还能听上一段儿,那真叫一个享受.洋车夫非常不容易,干的是苦力活儿.中午吃点儿硬实的,顶时候的饭食,确实是应当应份的.靠的是卖力气赚钱,身子骨要紧嘛!以前,夏天天气很热,没有"凉夏"这一说.大晌午的,没有太重要的事儿,人们一般不出门儿,都在家里歇晌儿,要车的客人很少,趁中午的时候歇会儿,美美地吃上顿午饭,或是打个盹儿,那是很正常的.
天傍黑了,晚饭已做好.大热天的,一般的家庭都爱吃面条儿.先把肉丁炸酱做好,或是把蔴酱汁调好,把煮得的面条儿用凉水过几遍,盛在绿瓦盆里.小伙子,大老爷们儿下班回来了,脱个大光膀子,打盆凉水"唏哩哗啦"地先洗脸再擦擦前胸后背,擦洗完之后,拿个大蓝花碗,盛上一大碗面,舀上两大勺子酱,又往碗里放上两瓣儿蒜.拿根儿黄瓜在院子里的自来水儿龙头下冲上几遍,就一手端碗,一手举着整根儿的黄瓜,根本不在屋里吃,也不在院儿里吃,而是直接走到门口,蹲在地上吃,目的是和对门儿也同样端着在门口儿吃饭的小伙子一边吃一边聊.似乎是边吃边聊才更过瘾,吃得更痛快.八九岁的小姑娘看哥哥端着碗出去了,也端个小碗,走出门去,学着哥哥的样儿,蹲在地上吃,同时想听听哥哥在说什么,聊得这么来劲儿.可是,被母亲看到了,"好闺女,回来!家来吃!别跟那猴儿学!"蹲在门口儿吃饭,这只限于大小伙子,大老爷们儿,女孩子一般是不会这样放肆的.除非天太热了,临街的一家一家老小都在门口儿,父母,兄弟姐妹一齐围着桌子吃饭,这到是常有的.
吃完饭后,刷碗收拾的事儿一般是由女人们负责.在门口儿边吃边聊的小伙子们似乎还不尽兴,又凑到一起,有的坐在板凳上,有的半躺在竹躺椅上,在路灯下接着聊.从天下大事到市井新闻,从政策形势到小道消息,天南海北,海阔天空一通神侃.这就是典型的侃爷,纯的,不带掺假的.几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也来凑热闹,托着腮,仰着脸,十分入神地听这几位侃爷侃,侃爷们看到这么多小字辈围着自己,看到半大小子们那近乎崇拜的眼神,感觉很得意,愈发精神起来,直说得唾沫星子乱飞,直溅到正仰着脸听的半大小子脸上,半大小子被侃爷们云山雾罩的神吹神侃闹得五迷三道的,开始没感觉到,等到唾沫星子再次溅过来时,半大小子蒙头蒙脑地擦了擦脸,抬头看了看天,心里很迷惑,咦?别是下雨了吧.我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我知道侃爷是怎样练出来的.在环境的熏陶下,几年之后,这几个半大小子就会成为新一代的侃爷.不过,这半大小子们如果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课这么入神,就不至于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屁股都要肿上两三天了.
盛夏时节,尤其是周末,人们在睡醒一觉之后,还能听到侃爷们的声音,还侃呢!真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每年一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季节,不单是“公子王孙把扇摇”,百姓黎民也得“把扇摇”了。
&&&& 在“赤日炎炎”的日子里,人们热得或是在胡同大槐树下的树荫里,或是在四合院里的阴凉处,只要是能过点儿风的地方,在地上铺上旧凉席,搬出竹躺椅。有的坐在凉席上,有的半躺在竹躺椅上,手拿一把芭蕉扇不停的扇着。也有些中青年人热得跑到龙潭湖,护城河边跳下去,来回游上几趟“狗刨儿”凉快凉快。这也是消暑的一种方法。但除了“呱嗒呱嗒”地摇扇子和“扑通扑通”地跳到水里游一会儿之外,还有一个解暑的办法,就是吃些夏令凉食给身体降降温了。
&&& 农历五月下旬,天气就很热了,卖雪花酪的,卖酸梅汤的就已经出现在街头巷尾了。雪花酪是一种类似刨冰的冷饮。就是土法制的冰激凌。卖酸梅汤的小贩推一辆两轮平板车,车上四周放有带盖的玻璃匣,里面放着果子干、花生,糖果等。酸梅汤放在一个大瓷罐里,“凉嘞!酸了梅子汤,多加点桂花糖,酸酸凉凉好喝嘞!凉嘞啊!”这是一种吆喝声。另一种吆喝声是“又解渴来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你就弄碗尝一尝--酸梅汤来另一个味儿来!”他们还使用一种响器,叫“冰盏儿”。是用黄铜做成的碟形碗儿,口径一寸多,高两寸,两只一起使用。那两个黄铜的碟形碗儿象两个小铜草帽,看着很有意思,我小时候一直觉得很好玩。敲打时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叮叮叮,嚓嚓,叮叮嚓嚓”的。
&&& 吃西瓜是最常见的解暑方法。不过,西瓜得六月才上市。六月时也有卖河鲜的了,将鲜藕片,鲜菱角,鲜莲子放在碗里,加上碎冰块、白糖,就成了冰碗儿,是应季食品。
&&&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胡同卖江米藕的,他们推着独轮车,车上有一个木桶,桶内又套一个小桶,两个桶之间放冰块儿镇着。小桶里放江米藕,桶上反扣着小案板。车上还带着白糖罐、桂花汁瓶子、小盘子,刀叉等物品。吃主买时,小贩便在洗刷得干干净净的小案板上把江米藕切成薄片儿,放在小巧的盘子里,洒上白糖,浇上桂花汁儿。桂花汁儿的颜色和秋梨膏一样,用叉子叉着吃。甜糯爽口,还有浓郁的桂花香味儿。另外一种冷食是用模子扣出来的,带花纹的小冷食,同样放在小盘子里,淡绿色,有薄荷的香味儿。上面浇上半透明的糖汁儿,清凉适口,甜香宜人。可惜这种小食品已经见不到了,失传了。我也记不得它叫什么名字了。这两种串胡同卖的小冷食很便宜,是大人哄孩子的东西。
&&& 现在夏季冷饮品种很多,但我还是想吃过去的小冷食,可惜有些已经吃不到了。
我说的老式冰箱,可不是三十多年前市面上流行的老牌子冰箱。象什么“雪花”啊,“香雪海”啊,“伊莱克斯”等等。我说的老式冰箱是和现代冰箱意义完全不同的冰箱。
&&& 这种老式冰箱是用天然冰来冰镇瓜果梨桃等食品的。同时也是用天然冰来降低室内温度的。其兼具冰箱和空调的双重作用。夏天,炎日高照,懒蝉嘶鸣,人也热得没处躲没处藏的。但拥有这种老式冰箱的人家则不同,把冰箱盖打开,从冰箱里飘出阵阵寒气,顿感凉快了许多。再把圈椅放在冰箱旁边,坐在圈椅上吃着冰凉可口的瓜果,更感神清气爽,暑热全消,身心舒畅,精神振奋。
&&& 这种冰箱虽使人很享受,但到清末民初才允许在民间使用,材质一般是木制。里面四面镶有铅板,有两个门,分两层。上面放酸梅汤,瓜果梨桃等,下一层搁冰块儿,冰箱底有圆孔,再在冰箱下面放个铜盆,溶化的水就由圆孔流入盆中。冰水也能起到给室内降温之作用。也有的在冰箱内放置铁皮或铜皮做的盒子,盒内放上天然冰。老冰箱的大小和床头柜差不多。这种木制冰箱在当时也只有中,上等人家才有条件使用。
&&& 清末以前,只有宫里才有权使用。当年,一到季节就先刷河放水。把杂草杂物和水放出去,再放入玉泉山的好水,冻住后凿冰,取冰,放入冰窖。来年夏天,把大冰块儿取出,砸成小块儿。放入当时的冰箱。故宫里现在还有两个珐琅材质的老冰箱。在宫里,用冰也要凭票儿,皇后有多少票儿,贵妃有多少票儿,普通妃子有的票儿就更少了。北京四城有好几个冰窖胡同。崇文区草厂附近就有一个冰窖胡同,当年都是贮冰的。胡同就因此而得名。
&&& 人类用冰为自己服务,历史十分久远。《周礼》里就有有关“冰鉴”的记载。据考证,所谓“冰鉴”就是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器皿。算起来,“冰鉴”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冰箱了。
小摊上的玩具及零食
早先,胡同口儿呀,胡同里的大槐树下,谁家墙根儿底下呀,经常有老人摆摊卖小孩玩具及各种零食。
小摊上卖得最便宜的玩艺儿是“弹球”,即彩色的玻璃球儿。还有“洋画儿”。“洋画儿”的内容一般取自“水浒”,“三国”。以及陀螺,陀螺上面画着彩色的道道,一转起来很好看。这些都是男孩子玩的玩具。女孩子的玩具有橡皮筋儿、一寸来长的小梳子,直径不过两寸的小圆镜。很可爱,记得母亲给我买过一个粉框的小镜子和一个绿色的小梳子,美得我够呛,玩儿了很多天。记得母亲还给我买过拨浪鼓,左右摇起来拨愣拨愣地响得很好听。小摊上还卖泥公鸡、泥鸟儿,都是用黄泥捏的,干了以后,在上面画上颜色,鸡冠子是红的,羽毛是黄的,尾巴翘着。泥鸟儿则比泥公鸡小巧伶俐些,显得更可爱。它们都会叫唤,肚子里藏着哨儿,一吹就呜呜地响。花两分钱买一个,孩子们能高兴好几天。“弹球儿”、“洋画儿”成本很低,一分钱一个。一分钱一个的玩具还有“泥模子”。“泥模子”虽便宜,样式却很多,制作也很精细。制作者精心雕出各种图案花样:孙悟空,猪八戒的脸谱啊。猪、狗,兔的头面啊,花花鸟鸟的呀。找来泥工加水和成泥,揉匀后填进“泥模子”的凹进部分,按实了。然后翻过来,轻轻一磕,孙悟空出来了,小狗儿的脸出来了!太有意思啦!“泥模子”男孩儿女孩儿都可以玩。那些简单得玩具虽然不如现在孩子们的玩具高档精美,但却多了几分自然的气息,更具绵长的韵味。
老国营粮店,老百货公司,老副食商店都一样,不但里面装修简朴的很,就连门窗也是破旧的。多年没油漆过,原有的漆不但掉了许多,而且也褪了色。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副食商店。主要是去副食商店的次数多,它卖的东西是人们每天都要用的,几乎天天都要去一次。粮食店去的次数要少得多。买一次粮食能吃十天半个月的。百货公司去的次数就更少了,衣服和鞋一般都是自己做。还有一个是副食商店的味道太浓厚,太令人难忘了。
国家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这对于一个有好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很重要的。印象中好像副食商店里面光线总是暗的,可能为了省电吧。不开灯,充分利用日光。时间久远,我也记不清楚了。似乎阴天下雨的时候才开灯,因为购物得写本儿,比如“白糖一斤”或者“粉丝已购”等等字样。每次我推开副食商店那老而旧的门,就会看到木制的深褐色的柜台上摆着一盆盆的咸菜,有上面扑满红色辣椒面儿的白萝卜做的萝卜干儿,五香味儿浓郁的五香萝卜干儿,酱疙瘩,酱苤蓝,而小酱萝卜较贵,好像两毛多一斤那!但是很好吃,后口是甜的。北京辣菜也是副食商店里较高档的咸菜。切成极细的丝儿,里面掺着熟芝麻,口味很好。微微有一点辣。最便宜的咸菜是腌水疙瘩和腌疙瘩皮。这些盆里装的咸菜的味儿已经很浓了。可是,地上还摆着一个个大缸那!酱油缸,醋缸,黄酱缸。打黄酱时用勺舀,打酱油,醋时用竹制的提子。提子大小不一,大提子装半斤的,小提子是一两,二两装的。酱油有一毛一斤的,一毛五一斤的,大酱油缸外面都贴着条儿,写着价钱。酱油,醋,咸菜味儿都不算什么,最邪乎的是韭菜花和臭豆腐,对味觉的冲击力是最强的。拿着空瓶子,打一毛钱酱油或五分钱醋的,这活儿经常是我的买卖。有时还得拿个小碗儿,买几块酱豆腐或臭豆腐,售货员阿姨拿着竹夹子,从小坛子里夹出来,放在我的小碗儿里。要是买韭菜花儿和黄酱,买卖程序要复杂得多。售货员阿姨要先把我的碗称一称,然后把韭菜花儿和黄酱等用勺子舀到我的小碗儿里,再称一次分量,减去碗儿的重量,算好黄酱的实际重量,也挺麻烦,挺繁琐的。折腾半天,多了舀去,少了再添点儿,最后算账交钱。因为母亲的家务活儿太多,上副食店买东西的事儿尽是我去。所以,我对副食商店的味道是很熟悉的。关键的问题是当时的副食的商品都是散装零卖的,不但平日有咸菜,黄酱,臭豆腐的味儿,还有节日供应的香油,夏日供应的芝麻酱的香味儿。所以副食店里的味道是复合的,各种气味充分混合在一起,那味道能不独特,不难忘吗?瓶装的咸菜也有,很少,因为贵。人们买不起。最好的酱油也是瓶装的,两毛六分一斤,也很少有人问津。
不单是我的的母亲家务活儿多,出不了门儿。那时的妇女大多都是这样的,针对这种情况,副食商店设了流动售货车,每天准时出现在自己商店管辖的几条胡同内。流动售货车上半部分四面镶着玻璃,拉窗。里面分三层货架,分成一格一格的。装有齐全的货物。下半部分是木制的,米黄色的漆上面书写着某某副食商店流动售货车。由两个售货人推着,看着像是推了个大玻璃柜台来。其实就是一个微缩的副食商店。
同样摆着好几个盛咸菜的盆儿,可用的都是小号的盆儿,盛酱油醋的缸和店铺里的大缸比起来,都成了袖珍缸。还有很多刚才没提到,但副食店应该卖的东西。在玻璃柜最显眼的位置放着几个大口玻璃瓶子。里面装着花花绿绿的圆球糖。三角形的粽子糖,包着“玻璃纸”的水果糖,糖果旁边是奶油饼干,义利面包等。还有一袋一袋的五香粉,姜粉。一斤一包的白糖红糖,一小包一小包的桂皮,花椒和大料。流动售货车的售货员不吆喝,而是敲梆子。梆子是木头做的,扁扁的,元宝形。元宝中间插着个棍儿,用时拿出来,或是停住车时把棍儿抽出来,“梆梆”的敲。院儿里的人们听到声音,就像山区的人听到货郎的拨浪鼓的声音一样,纷纷从家里出来挑选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售货车旁老围着不少人,胡同因为流动售货车的到来也热闹起来了。不过,记忆中这好像五十年代的事儿。以后,售货车就消失了。
菜站和流动售货车一样,都是隶属于副食商店的。但菜站是和副食商店共存亡的。流动售货车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取消了。但副食店当时必须存在,菜站也必须存在。当时没有超市,副食商店和菜站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而且是“钢需”。
菜站一般都设在副食商店门前,平时也没什么菜,空荡荡的。但有柜台,菜站的柜台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几个柳条或荆条编的筐上搭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儿。木板和铺板差不多大。不过,菜站每天都会热闹一会儿,那就是来菜的时候。一天来一种菜,今天是洋白菜,明天是西红柿,后天可能是黄瓜。来菜的时候,菜站那真叫一个热闹。菜还没到呢,人们早就排好队了。因为早就有人拿着副食本,网兜子,菜篮子全副武装的再旁边盯着呢。现场还有人主动出来维持秩序,“排好队!别挤啊”!“别加塞儿啊”!等当天供应的菜卖完了,人散了,菜站就又恢复了平静。柜台上又空荡荡的了。连掉在地上的菜叶子、黄瓜把儿,菜梆子也被老太太们捡走了。
菜站真正热闹,大出风头的时候是在初冬时节。每年入冬时,老北京都有“三大战役”。买冬储煤,买一年只卖一次的白薯,买冬储大白菜。煤在煤铺买,白薯在粮店买,买大白菜这一“战役”就在隶属于副食商店的菜站进行。这几大战役一般都得全家总动员,即使动员不了全家,至少得保证两三个人参战。就说买大白菜吧,得排两次队,第一次交钱,写本儿,开票儿。第二次排队是拿着开好的票儿,去排称大白菜的队。称好菜后,还有更艰巨的一步,得分工合作。想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光扑克牌多少钱一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