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幅世界地图是怎么画出来。

一张新世界地图令人哗然:全球竟然只有19个国家
我的图书馆
一张新世界地图令人哗然:全球竟然只有19个国家
日前美国媒体别出心裁,以“世界新秩序”(The New WorldOrder)为题,发表了一张新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不以各国主权下的领土为界,而是按照人种、民族、宗教来划分。这样一来,世界上只剩下了19个“国家”。首先是“新汉莎”(New Hansa),包括丹麦、芬兰、德国、荷兰和瑞典。新汉莎中的这些国家有共同的日耳曼文化渊源,拥有令人称羡的福利制度,居民储蓄率较高(25%以上),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就业、教育和技术创新水准都在世界前列。资料图:美国媒体别出心裁,以“世界新秩序”(The New WorldOrder)为题,发表了一张新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不以各国主权下的领土为界,而是按照人种、民族、宗教来划分。这样一来,世界上只剩下了19个“国家”。第二个“国家”叫“边界地区”(the Border Areas),包括比利时、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冰岛、爱尔兰、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英国。这些国家在正在形成的世界新秩序下正在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地位不稳,文化上也相当混沌(如罗马尼亚、比利时),历史上常常被强大的邻国欺侮,未来也需要在他人的势力范围内寻求自主。另类世界地图第三个“国家”叫“橄榄共和国”(Olive Republics),包括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希腊、意大利、马其顿、黑山、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这些国家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但在各项经济指标上整体落后于北欧各国,贫困人口多一倍,就业率低10-20%,而且出生率奇低,尤其是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政府还有巨额赤字。第四个“国家”叫“城市国家”(City-States),包括伦敦(二流国家中的一流城市)、巴黎(法国GDP的25%)、新加坡(现代城市化的成功典范)、特拉维夫(以色列高科技出口基地)。第五个“国家”叫“北美同盟”(NorthAmericanAlliance),包括加拿大、美国,经济、人口构成、文化把这两个国家连在一起,是世界最大的高科技经济体,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人均淡水量比亚洲、欧洲多三倍。别以为这块地方会走向衰落,至少现在还没有。第六个“国家”叫“自由主义者”(Liberalistas),包括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秘鲁。尽管人均收入较低,贫困人口较高,这些国家是拉美国家民主和资本主义的旗手,绝不可能和美国闹翻。但是在经济上这些国家的未来依然有不确定性:走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经济自由主义?第七个“国家”是“玻利瓦尔共和国”(Bolivarian Republics),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古巴、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委内瑞拉。这些国家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为典型代表,走庇隆主义,有独裁的倾向。虽然贫穷,但是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拉拢的对象。第八个“国家”是“单蹦国”(Stand-Alones),他们是巴西(处于“自由主义者”和“玻利瓦尔共和国”之间,属于二流强权)、法国(反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先锋,实力逊于汉莎国)、大印度(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是最大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日本(以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日本仍然是世界强权,尽管其技术优势正在被韩国、中国、印度和美国蚕食)、韩国(韩国已经成为技术强国,成功地从全球经济衰退中脱身)、瑞士(繁荣、优良的商业环境)。第九个“国家”是俄罗斯帝国,包括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乌克兰。俄罗斯帝国建筑在斯拉夫特性之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某些特殊的科学技术特长外加强大的军事力量。第十个“国家”是“狂野东部”(The Wild East),包括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个地区将持续成为各方势力角力的中心,包括中国、印度、土耳其、俄国、北美。第十一个“国家”是“伊朗斯坦”(Iranistan),包括巴林、加沙地带、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伊朗石油资源丰富,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上升中的强权,但是意识形态不仅与美国对抗,而且与大阿拉伯地区矛盾。这一地区经济管治水准不彰,依赖消费品、高科技设备甚至石油产品的进口。第十二个“国家”是“大阿拉伯”(Greater Arabia),包括埃及、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这一地区的石油资源奠定了其政治和金融的地位,尽管人均收入差别甚巨,但是共同的宗教和人种让这些国家紧密联系起来,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不融洽。第十三个“国家”是“新奥斯曼”(The New Ottomans),包括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不再唯欧洲马首是瞻,将其外交和经济的中心转向过去奥斯曼帝国的兄弟,并发展和中国、俄罗斯的贸易。第十四个“国家”是“南非帝国”(South African Empire),包括博茨瓦纳、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南非是非洲首富,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地,与莱索托、博茨瓦纳以及纳米比亚有密切的文化联系。第十五个“国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苏丹、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这些国家有穆斯林,也有基督教,有的说法语,有的说英语,缺乏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其自然资源成为有钱的国家(如中国)觊觎的对象。第十六个国家是“马格里布带”(Maghrebian Belt),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这些国家中有像利比亚和突尼斯这样的小康国家,但是依然存在相当严重的贫困问题。第十七个国家叫“中央王国”(Middle Kingdom),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中国也许不会如IMF所预测的那样在10年左右超越美国的GDP,但是毫无疑问是个新兴的超级大国。其历史优越感和种族的认同依然强烈,汉民族占90%的总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文化种族集合。未来30年面临的问题是,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贫富差别加剧,环境持续恶化,人口迅速老化。第十八个“国家”是“橡胶带”(The Rubber Belt),包括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这些国家的矿产、水利、橡胶以及农产资源丰富,虽然政治不大稳定,但是正在工业化进程,有望成为下一个经济高增长的地区。第十九个“国家”是“幸运之国”(Lucky Countries),即澳大利亚、新西兰。国民收入与北美相当,与英国、北美有共同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但其地理位置和资源让中国以及印度成为最大贸易伙伴。30年后中国将会分成四块美智库把地图都画好了解说:如果有人研究假如30年后,美国分裂成四块会怎样呢?那么他多半会被人认为是傻子,但是据参观过美国最顶级智库兰德公司的中国人表示,在那里真有人在研究这种事情,只不过分裂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甚至连三十年后,因民族问题分裂的中国地图都画好了。其实这种中国热是美国智库的流行病,甚至还有智库干脆叫做2049,专门探讨2049年,中国建国100周年时的情况,而这种流行热的主要症状,更多地是以林林总总的对华战争方案表现出来。据称,仅兰德公司一家,就模拟过1900次台海战争,去年11月,兰德公司的研究员就在报告中建议,在台湾、菲律宾、冲绳、马来西亚等地,部署反舰导弹,把解放军海空力量封锁在岛链之内。而据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表示,面对中国日渐加强的海空力量,美国可以针对中国扫雷能力薄弱的弱点下手,用水雷封锁马六甲海峡,封锁中国对外贸易通道。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为何每一张世界地图都存在失真
[摘要]投影变形,是绘制地图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矛盾。所以说,无论用哪一种投影方式绘制的世界地图,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有成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语出自汉代刘向:“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没有“足践”,“眼见”未必为实。近日,一篇在网络广泛流传的文章正说明了这一点。《俄罗斯没有那么大,欧洲真的超小,我们看到的地图一直都错得离谱》,作者在文章开篇展示了一幅横轴墨卡托投影(即横麦氏投影)的世界地图。然后,利用国外一个叫thetruesize.com的网站把地图进行了修正,结果发现:在这幅世界地图上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大的非洲,其面积比西欧、美国、阿根廷、印度、中国的面积总和还要大,是世界第二大洲;而看上去和非洲差不多大的格陵兰岛其实比印度还要小一点;而俄罗斯这个世界面积第一大国,如果将其拉到非洲的纬度,它可就没那么大了。文章中展示的横轴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没错,文章作者举例的这幅世界地图中,确实存在失真现象,格陵兰岛、俄罗斯确实真的没有图示那么大。但问题是,每一张世界地图都有变形,都不够真实!从三维空间到二维平面:每一张世界地图都存在失真为什么会这样,要从地图投影说起。地球是三维的椭球体,而地图只是平面的一张纸,如何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一一对应到地图表面,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球面和平面之间在质和量方面的不一致性和不协调性:球体表面是无法展成平面的曲面,又如何将这个曲面上的形象展现在平面上?这就好比,你剥橘子,橘子皮无论如何无法展开成一个完整的平面。那么,地图投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经纬线是人们在认识地球过程中的人为设定。简单地说,地图投影可以把球面经纬网格上的信息转绘到平面的经纬网格上,并实现不破裂、无缺口,且图形完整。这么操作的背后有一套数学手段,而为了保证绘制完整的平面图,数学手段会把经纬线进行拉伸或压缩,于是产生了投影变形。地图的变形突出体现在形状和面积上,绘制面积越大,离地图中心位置越远,地图变形越明显。投影变形,是绘制地图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矛盾。所以说,无论用哪一种投影方式绘制的世界地图,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地图投影的几种不同方式,每一种投影都有变形,或者长度变形,或者角度变形,或者面积变形。墨卡托投影采用的是圆柱投影方式,就是一种无角度变形的投影,但是其面积变形很大,所以会出现格陵兰岛面积跟非洲差不多的视觉效果。展开地球表面:你想从哪个角度看世界地图投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唯一连续的地球表面的视野,这构成了人们对于全球世界的认知意象。但这种认知意象并不唯一,因为地图投影的方式有很多种,地图投影选定的中心定位不同,所呈现出的世界也不相同。如何选择地图投影的中心定位,表现为地图上中央经线的确定。而把特定的国家或大洲作为地图的中心,往往也是一种文化认知的体现。墨卡托投影诞生于16世纪中叶,在该投影世界地图中欧洲长期处于中心地位,并由此产生了“近东”、“中东”、“远东”这样描述地理方位的词汇,无形中强调了欧洲在世界文明中的中心地位。所以,墨卡托投影也被认为是典型的欧洲人的投影。二战期间,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斯皮克曼为代表的美国政治地理学家为人们呈现了另一种视野下的世界地图——以美洲为中心的米勒投影世界地图。米勒投影是墨卡托投影的改进型,相较以欧洲为中心的墨卡托投影,这幅世界地图的中央经线由英国格林尼治0度经线移至西经90度,于是美洲大陆得以完整地呈现于世界地图的中间位置。斯皮克曼式以美洲为中心的米勒投影世界地图,在这幅地图中,亚欧大陆被一分为二。还有,为了扭转澳大利亚所在的大洋洲在世界地图上偏于一隅的角色,1979年斯图亚特?麦克阿瑟出版了以澳大利亚所在的大洋洲为中心的“普遍纠正型世界地图”,这幅地图以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地方经线为中央经线,突出了传统上被忽视的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欧美则分别位于地图的两端。普遍纠正型世界地图而我国现行主要的世界地图,则着意于凸显亚太区域,太平洋于是一改在传统欧洲中心地图中被分裂的命运。我国现行主要的世界地图另外,以北极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世界地图、并列分瓣结构的古德投影地图又从其他角度呈现了世界的模样。地图投影是绘制地图的一种手段,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地图可以采用不同的投影方式。观察上述几例地图就可以发现,地图的中心位置不同,其投影变形区域、变形程度也就不同。所以,“俄罗斯没有那么大,欧洲真的超小,我们看到的地图一直都错得离谱”这样的感慨也是出于无奈。联合国标志的中心即是突出北极中心地位的等距方位投影世界地图,它打破传统认知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格局,呈现各大洲围绕北极的集中状态。古德投影地图,选择性表达了完整的大洋或完整的大陆。如何展开地球表面,大概取决于我们想从怎样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这也决定了我们会看到怎样的世界。参考文献:何光强、宋秀琚:《地图投影与全球地缘政治分析: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人文地理》2014年第2期。(文/于淑娟)来自澎湃新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duff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拼好一幅1500块的世界地图需要多久? - 简书
拼好一幅1500块的世界地图需要多久?
遇到这么大一副地图的时候,很自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一头雾水的。所以当我在朋友圈发了第一张图的时候,有个朋友告诉我豆瓣上有人用了三个小时拼完了这幅拼图,当时我的内心是奔溃的。
这是一幅1500块的古世界地图,由西班牙拼图厂商 EDUCA 出品。从拼图上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细节,包括所有国家的名称标注、国旗和国家的对应关系、大洋上的岛屿,甚至还有洋流的方向。更加细心地观察,会发现上面有航行的线路,可以看出这是当时的航海者所绘制出。
面对这样一幅庞然大物确实很头痛。不过,解决事情总是有方法的。就像要整理一团乱麻一样,基本上只有两个步骤,一个是 找出线头,一个是 重新卷起来。所以根据这个思路,我大致使用了两种方法 —— 模糊匹配 和 穷尽搜索。
· 模糊匹配首先,是在原图上找特征。
从上图可以看出,实际上原图有一些部分是非常容易区分的,这些特征包括图案、色块、花边等等。这一些逐步会更加细化,你可以根据拼的过程中的不同进度去决定要选择多么精细的特征。
举个例子,在拼这幅拼图的过程中我一共进行了几次分解,首先是边框,所有两边和三边的碎片,其次是国旗,然后是图中的十字基准线,再然后是南北回归线,接着是 大幅的字母块,例如 Asia、Europe 等,再往后就是特殊的色块(彩色、深色)以及陆地的边缘。找特征跟分类,其实是一个循环步骤:把一类特征的碎片找出来,例如边框,然后将它们拼好,然后再将第二类特征的碎片找出来,例如国旗,然后将它们拼好,循环地执行。至于用什么样的特征,循环多少次,关键取决于你的容器和分类能力。分类的特征越明显,筛选的速度就越快;分类的特征越细致,筛选的次数就会越少。
在完成了整个拼图之后,我模拟了一下,如果我在一开始就可以将所有拼图都完全分类,也就是1500片一次性分类,也就是 边框/国旗/图案/缩略图/陆地/海洋
。然后再逐一拼好,这样至少能够减少一半的时间。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我需要更多的容器,也就是用来存储分类特征的盒子。这个我会在工具部分展开。
· 穷尽匹配
这点其实并没有技巧,或者说我还没有找到。这是一个非常费脑的过程,需要记住画面的特征,然后在上面的分类库里面去对应起来。一开始可能比较简单,对着原图就可以找到大部分的碎片。但是去到最后阶段就变成非常痛苦,尤其是海洋部分,画面区别特征非常有限,这个时候就需要动用我的第二个工具,同样也是在后面展开。
海洋的碎片大多很相似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 抓住明显的特征。比方说,有特殊形状的缺口,或者 某个形状在碎片的什么位置。这样的标签性检索可以在仅仅盯着分类库的过程中,就快速地找到目标碎片,从而减少一边看这边一边看那边的信息损耗。
这种缺口比较特别
然而让我惊奇的是,穷尽匹配 这点确实是因人而异的。女票在我面前活生生地展示了如果单纯记住颜色(浅蓝、天蓝、深蓝之间的区别),然后在数百片的分类库中直接找到目标。可能因为她是设计师,本身就对颜色有非常强的感知,但确实让我惊呆。然而这种完全不需工具的方式确实是很烧脑的,结果就是她在几分钟之后就举手投降了,有点像CPU运行过度(准确地说,应该是GPU吧?)。· 工具这个过程有三件工具是不得不说,它们的存在不仅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你能不能在有限的精力内完成这件事。1)足够大的卡纸。这是我犯下最大的一个错误,所以我决定在最前面说。卡纸的用途很简单,就是用来垫在拼图下面。一幅1000块以上的拼图,一般都需要分几次完成。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挪地方,或者最好会搬到画框中。一张卡纸垫在下面就可以让你安全地进行移动,而不伤害到正在完成或者已经完成的拼图。
2)麦当劳板烧腿堡盒(误)准确的说,就是纸盒子之类的分类容器,用来放置分类好的拼图碎片。既要容易区分,又要容易呈现,同时还可以充饥(误)。如果盒子比较少,就需要完成了一轮之后,再进行分类;如果盒子太多,又会产生混乱,出现交叉区域的时候不知道在哪。经验来说,2~4个盒子是最好,1~2个是直接解决的,另外的就是进行下一轮分类的储备。
3)放大镜是的,不是给爷爷看报纸的,就是让你看到更多的画面特征。拼图的过程主要是眼睛的劳动,所以减轻眼睛的疲劳就变得非常重要。眼睛的疲劳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缓解,一个是 光线 ,另外一个就是 画面大小。光线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控的,所以放大镜就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提高完成的速度。
· 结语拼完这幅拼图,大概用了我3~5个工作日左右的工作量,大概是隔一周拼一次,所以拖的时间比较长。完成这幅拼图的过程中,记住了很多地名,也更正了很多地理知识,比方说XXX 原来是在非洲中部。完成这幅拼图,其实就像环游世界,有很多方法,但走不走,走不走得完,完全看你有多想完成它。Timeline0305
分类,从边框开始0306
国旗是第二组
然后又是分组
十字基准线完成0309
南北回归线完成0317
开始从陆地特征入手0327
主要通过颜色进行匹配
五大洲完成0404
最后奋斗0409
因为没有垫卡纸,上框的时候坑了自己
说起这份拼图,是女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大概因为她知道我喜欢足球,但对运动的了解并不多,便挑了这么一份足球题材的拼图作为礼物送给我。收快递时是好大的一个盒子,她还特地买了包装纸包了一层。但在我拆封前,看到快递箱里另外的几包“puzzle glue”,便已提前知道了答案。这类...
首先这些文章的作者是微博名为水晶苍蝇拍老师的文章,再次感谢万能的网络,我找到了这些文章并进行汇总,供自己学习并分享给大家。第一部分我始终没有找到,如果有人有,希望分享给我,谢谢!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微博投资感悟摘录(二) (8:17:5...
超凡的一生 他生命的核心是个奥秘—— 野猪从他的视线中消失了,这时比尔起身翻过山脊,顺着猎物的踪迹到了大峡谷的谷底。他边跑边在想,如何用最佳的办法将这些像猪一样的动物赶到上面的平地去,让他的几个朋友能看准了打中它们。 突然,巨大的爆炸震动了大地。拖把桶大小的石头从峡谷山坡滚...
书路——荆棘鸟 请帮忙点击上图,不影响您浏览 荆棘鸟 作者:【澳】考琳·麦卡洛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年富力强的神父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却爱上...
内容简介: “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软弱者永远爱情的王国,爱情的王国是无情和吝啬的,女人们只肯委身于那些敢做敢为的男子汉,正是这样的男子汉能使她们得到她们所渴望的安全感,使她们能正视生活。 她从来没有想到,好奇也是潜在的爱情的变种。 一个人最初和父亲相...
我爱上了一个女人,如同重新活过来一般,因为她的美丽,为我注入了新的灵魂。
已是午夜时分
现在的我好想她,想得夜深不能眠。
我想念她的芳香味道,想念她曼妙的身体曲线,白皙光滑的肌肤,……和高亢的呻吟。
而我只能通过一个月的辛苦努...
假设你刚刚取出了这个月的工资,想跑到音像店买那张渴望已久的唱片。这张碟价格是十美元。现在假设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在到音像店的路上丢了10美元; 场景二,你买好唱片,突然摔了一跤,跌倒在店门外,碟掉在人行道上,整个碎了。 这两种场景下,你会去音像店买这张唱片吗? 我想了想应...
一直自认是个文学爱好者,喜欢读书,喜欢看聪明人的文字里透露出来的睿智与幽默。到网络时代,主动或被动地接触了很多自媒体。媒体和朋友圈的文章,主题包罗万象,形式不拘一格,有些冷峻幽默,有些鸡血沸腾,但读完却没有了当初捧着一本纸质书那种敬畏欣喜的心情——太多千篇一律,哗众取宠的东...
1 每天早餐.你都会想往常一样静静的醒来.在睁开眼前.你会习惯性的在床周边寻找手机,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他的信息、嗯,没有,就会去看他最近的动态、有时候难免看到一些很不想接受的事实,即使你心里很难过,但也丝毫不起作用。 2 洗漱完,你又会习惯性的打开电脑,给手机充上电,即使...
阿胶固元膏属于滋补品,不属于药!其实大部分女性顾客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是阿胶膏也不能多吃,一天最多吃两片! 如果您想了解阿胶膏的用料和详细熬制过程,可以翻看我昨天的朋友圈!谢谢 今天阿胶固元膏开始上架销售了,因为是小锅熬制,所以稍微慢一些,拍下后两天发货! 你大姨妈不规律,痛...《坤舆万国全图》:一张明代的世界地图
撰文:锐尺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这是一张曾经被遗忘的世界地图。它与今天的世界地图如此相像,以至于让人不敢相信它绘制于400多年前的明代。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刊行于中国,而不是当时刚刚经历过地理大发现的欧洲。
&  &欧罗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地理名词的汉化,在这张地图上早已完成。&地球&这两个字第一次被用来形容我们所身处的世界。
  这是当时地球上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但吊诡的是,在其诞生两百多年以后,似乎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以至于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皇帝还要向他的大臣问道:英国在哪儿?
利玛窦的礼物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终于获得了进宫的机会,他要给大明万历皇帝的自鸣钟上发条。
  几天前,他为皇帝朱翊钧进献了诸多&新鲜&玩意儿,自鸣钟、圣像、十字架、玻璃三棱镜等等。朱翊钧对其它东西不感兴趣,对自鸣钟倒是情有独钟,可惜不到几天,自鸣钟就停止了转动,原因其实很简单,发条走完了。但皇帝朱翊钧以为它坏了,只能把他的进献者找来。
  于是,利玛窦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走进紫禁城的欧洲人。
  在教会了皇帝如何给自鸣钟上发条之后,他又献给了皇帝一份更为隆重的礼物&&一幅长3米,宽2米的世界地图,由12个类似屏风的长条拼成。在这幅地图上第一次出现了如今我们熟悉的一些汉语名词,如&亚细亚&、&欧罗巴&、&大西洋&、&罗马&、&古巴&、&地中海&、&尼罗河&等等。更为惊人的是,这幅地图与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世界地图在总体样貌上相差无几。
传入日本并经抄绘、上色的《坤舆万国全图》
  此时是明万历三十年,也就是1602年,距离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已经过去了80年。当时欧洲最为精确的地图是1570年的《奥特里乌斯世界地图》,而利玛窦带来的这幅地图居然有将近一半的地名是奥特里乌斯地图所没有的&&这幅地图并不是对欧洲世界地图的照搬照抄,而是结合了中西最先进的地理研究成果,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被西方称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意指这幅地图稀罕如黑色郁金香,因为以当时的测量技术来看,出现这样精确及详细的地图显得不太科学。
  再来看看它的绘制者利玛窦是何方神圣。利玛窦,意大利马切拉塔人,19岁加入耶稣会,为了更好地传教,他广泛涉猎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数学、天文、医学、绘画、音乐、机械等等。明万历十年(1582年),利玛窦抵达澳门,经多番请求,广东总督邀请其进入辖区首府肇庆展现欧洲丰富的文化与科学技术。两年后,在知府王泮的支持下,利玛窦先后刻印了西文、中文版《山海舆地全图》,这是《坤舆万国全图》的前身。
  在肇庆待了六年后,利玛窦赴韶关,入南昌,下南京,致力于学习中国文化和学术传统,俨然成为一位杰出的中国文人,并以其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赢得士人的信任,时人称之为&西儒&,在徐光启、李之藻的引荐下,他得以北上京华,面见圣上,并且顺利地呈上了这份地图。
利玛窦(左)与徐光启
  他献上地图的目的是想引起皇帝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传播耶稣会教义,进而自上而下,让东方子民亦归顺于耶稣基督。然而事与愿违,皇帝朱翊钧只是单纯地被这些奇异的图案所吸引,他甚至还命人将其织成丝帛地图,镶入画屏,甚至希望赐给自己的皇子每人一幅。
  不管怎样,日,这幅地图得以在北京刊行。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展现在中国人眼前。
&地球&对于&天下&的颠覆
  &地球&,这个用以描述我们所处世界的词汇,如今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然而在17世纪的中国,这个词所传达出的意识形态,不啻为大逆不道。
&地球&一词最早出现在这张地图上
  &地球&这个词是由利玛窦率先提出的。他在《坤舆万国全图》的说明文字中,明确提出世界是一个球体。这对于经历了15、16世纪的航海大发现的欧洲人来说很好理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雄辨式地证明了托勒密的&地圆说&。然而,对于那时的中国人而言,他们更习惯另外一个词&&&天下&。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我们所处的&地方&正是&天下&。这种&天圆地方&观深入人心,甚至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古代货币是外圆内方,古人在处事上讲究外圆内方等等。
  利玛窦在他的笔记中对当时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也进行了描述:&他们认为天是圆的,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央&&他们不能理解那种证实大地是球形、由陆地和海洋所构成的说法,而且球体的本性就是无头无尾的。&
  根据利玛窦的说法,既然世界是一个圆球,而球体是无头无尾的,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中央之国&。而且在这份地图中,中国只是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亚细亚也只是五大洲的一部分,其它的四大洲分别是欧罗巴、利末亚(非洲)、南北亚墨利加(南北美洲)和莫瓦蜡泥亚(南极洲)&&当时大洋洲尚未被发现,被当成莫瓦蜡泥亚(南极洲)的一部分。不过利玛窦为了让这幅地图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收,还是将中国放在了这张地图的中心位置。
地图中的&大明&及其周边
  利玛窦在地图上还以注释的形式,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极大地拓宽了国人的视野。比如,他介绍了南美洲国家伯西尔(即巴西):&伯西尔,此言苏木。此国人不作房屋,开地为穴以居,好食人肉,但食男不食女,以鸟毛织衣。&
地图中的伯西尔(即巴西)
  对于近邻日本的注解是:&日本乃海内一大长岛,长三千二百里,宽不过六百里。今有六十六州,各有国主。俗尚强力。虽有总王而权常在强臣。其民多习武少习文。土产银、铁、好漆。其王生子年三十,以王让之。其国大抵不重宝石,只重金银及古窑器。&
地图中的日本
  利玛窦还在这份地图的总论中第一次引入了五个温度带的概念,他写道:&以天势分山海,自北而南为五带:一在昼长、昼短二圈之间,其地甚热,带近日轮故也;二在北极圈之内,三在南极圈之内,此二处地居甚冷,带远日轮故也;四在北极、昼长二圈之间,五在南极、昼短二圈之间,此二地皆谓正带,不甚冷热,日轮不远不近故也。&
  奇异的地图,加上利玛窦&奇谈怪论&式的注解甫一刊出,就引起了国内知识分子的注意。可以想到的是,当时讥笑、嘲讽这幅地图的不乏其人,但也有一批人,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仔细研究了相应于南北回归线的纬线、子午线和赤道的位置,读到了世界上许多不同民族的风俗,最终承认了这样的地图确实表示了世界的大小和形状&&古代知识份子的&世界观&第一次被如此彻底的刷新。
被遗忘的世界地图
  虽然晚明的知识分子已经看到了完整的世界地图,并且也知道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具体位置,与西方传教士不同的是,安土重迁、偏安一隅的东方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到那些遥远的域外之邦去看一看。这张地图除了在认知上拓宽了国人的视野之外,在行动上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影响。造成的后果是,连这片土地上最聪明的人,也开始慢慢怀疑这张地图的可靠性。
  清康熙时的钦天监杨光先首先对&地圆说&提出了质疑,认为如果世界是一个圆球的话,那么岂不是圆球上人的脚心与圆球下人的脚心相对,圆球下的人岂不是倒悬着走路?还说::&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见大地之非圆也。&
  如果说&地圆说&与人们的直觉相悖,有一些反对意见尚可理解,毕竟托勒密在欧洲提出&地圆说&时也受到了类似的攻讦。但在《坤舆万国全图》中明确标出的大西洋,居然也遭到了质疑,认为其&荒渺莫考&或者&其真伪不可考&。
  成书于乾隆八年(1743年)的《大清统一志》居然认为西洋国可在印度洋附近,也可在西南大海中,佛郎机、荷兰与苏门答腊、爪哇相邻。四十五年后,和珅等人奉旨编修的《钦定大清统一志》完成,外国都被列为朝贡国,西方国家就有荷兰、俄罗斯、西洋锁里、佛郎机等,地理方位、人文制度,全都模糊混乱。《坤舆万国全图》像是掉入了历史的黑洞,难道清朝人没有看过这张地图吗?
  清朝的知识分子不可能没看过这张地图,至少不可能不知道这张地图,因为清代的文史大家平步青就认为利玛窦将欧洲译为&欧罗巴&,用字有夸大之嫌,而将亚洲译为&亚细亚&,用心更为险恶,&亚&者,有&次&、&丑&、&细&、&微&等意,这分明是侮辱国人。
  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才想起让人打听清楚英国到底在什么地方,而《坤舆万国全图》实际上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英国的位置,在地图上英国被称为&谙厄利亚&。大臣姚莹奉旨去询问被俘的英军士兵中国与英国及俄罗斯的距离远近时发现,原来利玛窦的万国全图上已经将海陆诸国的位置与远近标示得清清楚楚。
英国当时被称为&谙厄利亚&
  到了光绪年间,国人对西方地理的无知仍然没有改善,权臣徐桐决不相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存在,认为这是贪得无厌的英法两国胡诌出来的国名,目的是用虚假的国名在谈判桌上冒领更多的好处。
  晚明的知识分子一度接受了关于世界地理的正确知识,但吊诡的命运之手,又将这艘本来滚滚向前的历史巨轮调转了方向,驶向了荒唐的境地。清代知识分子在地理上的无知令人黯然神伤,那些在《坤舆万国全图》上展现的地理知识,他们一度置若罔闻,直到鸦片战争的利炮轰开国门,他们才想到从故纸堆中匆匆地翻出这份地图。可惜的是为时已晚。
  这是中国人持久的自我封闭及盲目自信所造成的悲剧。正如利玛窦在笔记中写道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越使他们骄傲,那么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他们就越自卑。&利玛窦一语成谶。
图中的南北两极
图中还科学描绘了日食、月食的成因
本文内容为国家地理中文网原创或者授权编译,未经正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出中国的世界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