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qq游戏欢乐斗地主充值欢乐豆当中都有欢乐豆的数量场让你选有两千有一千有一万甚至更高的欢乐豆数量场数让你选择

融资8.66亿美金后,张颖对话戴威,那些你们最想知道的事他都回答了
14:49| 发布者: | 查看: 104| 评论: 0
简介:今日,共享单车平台ofo小黄车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本轮融资采取股权与债权并行的融资方式,由阿里巴巴领投。ofo小黄车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当前,以ofo为首的共享单车行业已由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 ...
&&&&&&& 今日,共享单车平台ofo小黄车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本轮融资采取股权与债权并行的融资方式,由阿里巴巴领投。&&&&&&& ofo小黄车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当前,以ofo为首的共享单车行业已由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共享单车领域最具运营经验的公司,ofo将始终坚持用户第一的原则,通过技术革新和高效运维继续引领共享单车行业发展。”&&&&&&& 经纬中国与ofo相识于2016年,也是那个时候有了“戴威被关在经纬办公室不让走”的江湖传闻,而事实上当事人将这个经过描述为相谈甚欢互相打动。彼时经纬领投了B轮,又在后续的C轮和D轮持续加码。&&&&&&&& 在不久前,张颖和戴威基于《燃点》这部即将在今年上映的院线纪录片曾有过一次对话(点击此处了解中国首部院线创业纪录片《燃点》前情)。我们觉得颇有意思就记录了下来,也从未在此前发布过这篇内容。今天这个时间点发出这篇文章,读来或许颇有一些“明白感”,也许可以让你理解一切是为什么发生,又有可能走向哪里。一个当下发生的动态事实,是我们借以观察的契机,也是这个对话得以发生的起点。在此前,这个“对话系列”已经做了三期,依照时间发生的顺序分别是《张颖对话米雯娟:为什么是VIPKID?》、《头条投资Live.me,傅盛张颖对话:空杯与进化 》以及《融资8.18亿美金后,张颖对话杨浩涌:让时间解决一切,包括对手》。以节点作为起点,以投资人 / 访问者的双重身份切换去做探索,在某个节点上去做横向和纵向的切割——这个系列,试图从事件出发,记录和回溯关键选择以及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以下,Enjoy:&&&&&& 张颖:随着一轮一轮的融资,有人说资本是在助力,也有人说资本是在绑架。拿到这笔融资,从今天往前看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戴威:那我觉得分三点讲吧。第一点是比较直接的,就是全球化。共享单车的服务对用户来说足够方便,对社会来说能够解决拥堵的问题,对环境来说能够减少碳排放。它是一个好事,我们希望全世界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在全球化我们肯定是大量投入。&&&&&&& 第二点是物联网。之前二十年,全球是在互联网化;最近七年,全球是在移动互联网化——但总的来说,还是互联网这个层面的事情。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这个世界是物联网的时代。汽车,哪怕桌子椅子,所有的东西、物品被连接起来,这就是物联网。&&&&&&& 我觉得这是未来二十年的大趋势,这个趋势会被共享单车引领。第一次有千万量级的设备被连接到了互联网上,在此之前小米电视的一年出货量也就比如说四百万台、五百万台。而跟互联网八竿子打不着的自行车,现在做到这种千万量级甚至以后上亿量级,未来会发展起来。&&&&&&& 所有我们想到的东西都可能被物联网连接起来,这是我们非常激动的事情,也会投入大量人去做研发技术的突破,怎么去管理千万个东西,在线管理。以前没有公司做到过这个量级的管理,不管是google腾讯阿里,真正要做到管理几千万个东西(很难),这个我们会投大量资金研发。第三点,是关于共享经济这个模式的方面。我觉得之前很多东西是讲私有化,拥有多少物品作为目标或者财富象征。未来我觉得世界要走向一个更高效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很重要的是综合效率的提升。原本一人买一辆自行车,一辆车一天可能两分钟都骑不到,那共享单车是把这个效率提升了,十几个人用一辆车,一天用上百分钟。其实共享经济跟分享经济,我自己理解还是不同。像Uber、Airbnb,我把它定义为分享经济。因为是我的东西借给你用一段时间,比如房子车子。但是共享经济纯粹是我们share,不是说我的车给你用。&&&&&&& 我觉得共享经济是分享经济的下一个阶段,现在可以看到Airbnb、滴滴、Uber这些平台上有专门(做)B2C的,就是专门的二房东、专门的的租车公司。因为从C2C到B2C、分享到共享这是趋势,它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觉得未来世界可能五十年一百年来看,共享经济会从广度和深度上更多影响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这一波浪潮,也是由共享单车引领的。最近也有很多调侃,共享厕所什么的。我觉得共享经济这个趋势是会引领全球未来五十年、一百年的发展,我们非常激动这是从单车开始。所以我觉得这个全球化、然后IOT的物联网技术、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都是我们会投入去做的。&&&&&&&& 张颖:很多人第一次创业的时候,都有梦想说要做成一个影响世界的公司,今天来看你确实做到了。在全世界的创业公司里来看,这种体量、能融这么多钱、能触摸到这样的刚需、能有这样国际化的机会、能有影响这么多人的机会,真的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这比中六**还难。这种机会你碰到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触呢?张颖:因为我一路走来,我的经历就不像你这样子,二三流的小学中学大学,唯一一个名校学历是西北大学读了一个硕士,2008年成立经纬。哪怕在2012年,我都没有想到经纬会变成今天这样子一个投资机构,有这样的成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到这一点自己还是有很多感触跟很多不可思议,所以想到这一点,就把这个问题同时扔回给你。&&&&&&& 戴威:我觉得很重要的改变出现在大学期间,北大七年可能具体学校、知识这些都可以不看。给我最大的改变是让我知道理想,包括本科毕业我本来报研究生,但是我选择去青海支教一年。我就觉得我们应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同时了解社会。在北大七年,北大的老师、北大的历史文化、北大的氛围,我们谈论的都是怎么改变这个世界,怎么推动世界进步。这七年的时间,让我一直认为应该去做改变世界的事情。所以想名字的时候,选择把ofo这三个字母放在一起,我觉得它像一辆自行车——这是全世界人都能够理解的,一看到它我就知道这是一个自行车。这是一个中国原创的,并且为全世界人去提供便捷服务的公司。所以这是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有这样的一个理想。到现在比如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整个创业过程。之前也有人问我有没有想过公司会做到今天(这个体量),我说我真想过,并且我觉得还没到我想到的那个样子,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我本来觉得今天此时此刻ofo的规模,在之前的设想里可能需要比如说八年、十年,但是我之前想过就是这样子的。现在因为有了资本投入,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我们更快实现了。但是这个画面、今天此时此刻的状态,我们一点都不意外,就是我们往理想过程中的一步而已,就是现在的样子。&&&&&&&& 张颖:有次媒体采访程维,他身边的人评价说他有一种合并梦想的本事。ofo联合创始人杨品杰也说过——戴威的身上也有这种魔性,能聚拢一帮牛人。你听到这个评价,最直接最直觉的回复会是什么?&&&&&&&& 戴威: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真诚的人,“以后这个事情变成什么样子”,我会坦诚地去跟一些比较牛的人沟通交流。比如说我可能是想挖他,但是我会先交朋友、找感觉。如果,我觉得这个人想法上、文化上跟ofo是比较一致的话,基本上这个人最后就都来了,我们都能打动他。很多时候,我们跟摩拜一起抢(同一个)人,比如说数据、供应链、海外负责人。最近七八次,我们跟摩拜同时去争取,最后(候选人)都选择了我们。我感觉我的方法就是真诚的交流,把我们做这个事情的初心分享出来,看是不是能够大家找到一起为未来奋斗的方向。&&&&&&& 张颖:你觉得这种性格是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子的吗?还是随着ofo成立之后,越来越被磨砺出来的?或者这么说,本来你性格就是这样子,然后通过磨砺、经历、恶战变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能凝聚人吸引人?戴威:我觉得分两点看,首先天生上来讲我就是这样的人。创业之前我也经历过一些比较困难的时刻,比如说北大学生会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时候,我不是体系内的人。但我非常有理想,非常希望带来一些改变,我就跟每一个投票的人去聊。最终我赢了一票,成了十几年来第一个直接(从外部)选上来的人,那个时候我就是靠真诚地沟通。创业之后,我觉得经历了更多激烈的竞争,然后在方法上相对更成熟一些,就是要找到最好的人——但是我觉得这种初心、这种真诚是一直不变的。△ofo小黄车进入俄罗斯红场&&&&&&& 张颖:我在跟你过去打交道的过程中,整体还是觉得你很nice,哪怕你不认可的、哪怕你非常讨厌的,你还会克制压抑住不展示出来。实际上随着这种一场一场的恶战、公司变得越来越大、各种各样人际关系、要处理员工、打交道、每次融资的复杂性,如果别人知道里面的细节都要疯掉。你觉得你今天的待人处事风格和状态有所改变吗?你在这方面的一些有没有思考,有没有转变、提升、纠结?&&&&&&& 戴威:对,这个是我觉得最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可能还是会有很多人说我是一个比较nice的人,但是我觉得已经比以前直接多了,原来可能更加不好意思说。去年8月份公司招到第一个70后员工的时候,感觉跟这么大年龄的人相处很不自然。但是现在公司(员工)年龄非常多样化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都有,很多事情我们是直接沟通,觉得做得不好的该淘汰就淘汰——我觉得这是创业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直接沟通、不要怕得罪人,因为我们要坚持做对的事情。最近听到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叫“大慈若恶”。有时候你觉得给他一些机会试一试,这种看起来所谓比较善良比较nice(的做法)。其实你害了这个人也害了公司,这是我创业以来最大的调整和变化。张颖:那我顺藤摸瓜问一下,你说的这种性格变化,给我一个例子。&&&&&&&& 戴威:确实我之前是太不想这方面的事情,比如说我们最早开始做融资的时候,条款也都不砍。当时就觉得“投资人都投钱了,太感谢了,还谈什么条款”——其实这是对公司不负责任,或者太弱势了,就是不好意思去争,不好意思去要一些东西。后来融资,我们在一些对公司有益的,或者对员工的维护,是非常坚持的。张颖:确实是要为公司利益去博弈。下一个问题,我们的工作每天都很忙,周围都是一大堆的人,真正自己能够静下心来独处的时间不多。我一直是认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有自己独处自己思考的空间。不说过去不说未来,你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工作上最大的焦虑是什么?戴威:第一点,是我现在对用户体验的焦虑。早期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规模的扩大,对于用户体验也就是说产品的耐用性,或者说骑行舒适度(有牺牲)。其实我们早期是非常关注这个事情的,但是因为竞争导致今年上半年松懈了,这也是我内心里面难受的点,现在在努力改过来。我们是做骑行的,公司前一百个员工可能都能够每天骑一百公里这种,怎么能车不好骑呢?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是我最焦虑的第一点。我们现在在想办法把已经投放的车辆优化,包括换成电子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用户体验。然后看一些不好骑的车为什么不好骑,哪一些关键零部件,我们把它改完,它就能够变得好骑了,这是第一个焦虑吧。第二个,公司发展业务规模扩**较快,这个过程中从组织管理制度各方面是我觉得比较跟不上现在的(规模)。举个例子,好比说公司成立两年还是在婴儿期,但是我们很多业务规模已经到了青年期了。好比说一个两岁的小孩,已经长到1米5了,体重已经一百斤了,但是还是只有两岁。我们怎么能够去把这样的公司组织架构、流程制度、各方面的问题尽快跟上。我觉得跟不上是正常的,但是我们需要尽快地在尽量短的时间多想这个gap,这是我第二个焦虑的事情。第三个,我觉得还是跟人有关。我觉得我们心态其实非常open,我们从滴滴、阿里、腾讯、亚马逊这些比较成熟的公司招了很多很优秀的人,不是因为他资历优秀,而是确实我们觉得是high-potential talent。但大家来自于不同的公司,很多人最近两个月才入职,我们怎么让这么多人融入到ofo的文化理解当中去,形成一个思想意识层面彻底的这种自信,而不仅仅是talent?要敢于去找到行业里最牛的人,敢于去找到比自己强的人,要学会合并梦想。把大家个人的成功跟整个组织的成功,合并起来。让这些牛人形成化学反应,我们一起为了组织,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一起努力。去年10月份我们全公司只有两百多人,现在我们有三千多人,一年内增加了十倍多的人,原来的文化会受到稀释和冲击。怎么样让我们所有新来的人不忘初心,知道公司从哪里来,去到哪里,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三件事情,是如果我躺在床上会去不断想的。△ofo X Rihanna张颖:我看过你的采访,说你对数字非常敏感,对时间跟数据都记忆得非常准确跟清晰。那这里,我要你给我三个数字,这三个你很介意的数字是跟工作相关的,尽量深奥点,让别人猜不出来。这几个数字你不用做任何解释,你也不要告诉我,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把它们记录下来留着,然后你过一段时间回味下这篇文章,看看有什么感触? 戴威:214,17321。张颖:在其他国家其他城市这个共享单车,它展示的这种方法、使用习惯,又会跟中国截然不同。在有些地方,比如米兰,是要通过App找这些单车,而不是(在中国因为)这种大型的(铺设)数量不用再找,你放眼望去都是单车。这对团队还是蛮有挑战的,几十个城市几十个国家,这个真的是风险跟机遇共存,你是怎么理解呢?戴威:确实是,但是我觉得任何组织想要去服务更多的人,他必须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不断组织升级、人才升级、方法技术升级,以更高的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觉得这是绕不过去的,这必须是团队一起去努力的。张颖:我想到对我来说比较深刻的一个点,我记得当初肖敏觉得要做(ofo)这个案子,当时其实我们对竞争对手的CEO了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从大公司出来,他的年龄性格,我们还是做了很多了解。反观经纬很多年的经验,我是非常反对单纯基于“90后”这个标签去投资大学生跟年轻人的。之前几年有过90后投资风潮,回过头来看鼓吹这股风潮的几乎是血本无归。历史数据告诉我们应该要投大公司出来的,有相关经验的人。但是(ofo)这件事情上,当时我跟肖敏有聊过。分析了人这个因素之后,我说我坚决还是相信年轻人,既然他们摸到了一个刚需,又有数据的支持。在这个点我选择去相信一个年轻团队,年轻创始人,北大学生会出来这样一个人的成长,远大于一个四十多岁职业经理人。另外跟你交流,感觉你还是一个非常深思熟虑跟成熟的,不是非常浮躁,不是只聊技术梦想,而不能认认真真做事(的人)。这有可能打动了我吧,大概是这样子。当时讲这个东西,更多是直觉,因为我投资做到今天,90%的成功都来自于直觉对人的判断。我解释不出来为什么,但是我对跟肖敏这一段话还是非常记忆犹新的,我跟你说这段话你有什么反应吗?戴威:这个我第一次知道,还是非常感谢。确实去年经纬投我们的时候,我还没有毕业,在读研究生,也确实(面对过)很多的质疑。当时我不知道会有这么一段对话,(你愿意)去相信年轻人我还是非常感谢。△2017年8月,ofo成员完成青海湖环湖骑行张颖:再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你觉得你可以跟几个真正的,有可能是你的创始人们,有可能就是你大学的好朋友,出国做一次真正放松式的骑行。或者我说服了你加入我们经纬出行去看世界,比如每年5~8次出行当中的一次。如果能做到这个,前提是你对团队的把控、你对业务的信心,能出去花个五到八天这样的时间彻底放松,调整一下。你觉得达到什么前提下可以出去,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件事呢?戴威:我自己可能感觉三到六个月时间吧,我觉得做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基于团队,组织,我们有了足够好的人在各个岗位上,大家能够互相协调配合解决事情,不用所有事情到我这里来拍板推动,整个组织能够自己良好运转。张颖:ofo在跟对手激烈竞争过程中,从校园出来其实是在追赶,到今天你做到绝对的领先者。你觉得过程中最重要的几个决策是什么,我只需要关健词不需要长篇解释。戴威:走出校园;铺量;碾压式融资;敢于去找到行业里最牛的人。张颖:我认真问你,这个市场能在ofo和摩拜都存在的前提下,(两家)都能独立做到收入跟利润的大爆发,对等你们的估值吗?戴威:我觉得完全有可能,因为这是一个B2C模式的商业。就好比说肯德基和麦当劳两个品牌,两个公司做快餐,竞争也很激烈,但是都有很好的收入和利润。或者比如说汽车,奔驰宝马收入跟利润都很好。张颖:所以说我们之前看到的补贴,凶悍投放都只是一个阶段。戴威:对,市场早期要吸引更多用户来用车,哪怕没有竞争我们也会这么做,也会大规模搞promotion吸引用户进来,因为还在快速增长的阶段。有些模式是双边拉动,供给不在自己手里;但ofo这种模式车子是我们的,对手车增加一辆我不会减少一辆,我有多少车就有多少收入。△ofo创始人团队,从左至右依次为张巳丁、杨品杰、于信、薛鼎、戴威&&&&&&& 张颖:再聊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对很多早期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可借鉴和参考的。就是2015年你从环青海湖项目转型到ofo,号那个节点,你跟张巳丁加上薛鼎他们坚决在那天想清楚了要转型。其实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没有勇气去转型是常态,很多人就这么死耗着;然后精力激情被磨灭,就再也无法去转型。你怎么做到那个转型,那么坚决,是什么促成了这个事情的发生,能不能把那一两天或者那周的心路和历程稍微解释一下?
戴威:OK,我分两点讲,第一点是客观描述那段时间的状态以及思考,就是我们其实在转型前已经试了四五个方向,包括骑行旅游,包括高端自行车的金融分期,包括自行车健康——我们试了四五个方向都不成功。2015年三四月份其实(投资市场)特别好,A股涨得也很疯狂,随便一个案子就能融好多钱。那个时候我们也觉得这个方向不错,做PPT到处融资。我记得三四月份,两个月我把北京能联系到的基金全都联系了,大家都不看好,一分钱也没有融到。虽然那个时候市场上随便一个项目都能融到钱,但我们就是没融到。到公司彻底没钱的时候,我已经一个月睡不着觉,因为工资发不出来了,账上只有四百块钱。我就反思为什么这个市场这么好的时候,我们一分钱都融不到。我觉得那个时候我们的心态就是为了面子而创业,我的目标是融到A轮。我觉得很多创业者也是这样的心态,我目标是融到哪轮,公司估值多少,这是他的创业目标。这个时候,人就会市场上哪一个模式热我做什么,投资人说什么我做什么,他的目标是为了融资为了估值。那个时候我们也是这么想,所以导致做的事情都非常失败。当时我们有一个自我反省,觉得我们应该扎实地解决一个问题,而不要为了面子创业,应该为了做里子,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给他提供服务,就开始转型做共享单车。当时我们几个人自己一讨论,我们自己生活当中最大的痛点就是自行车,导致没有车骑,我们就觉得随时随地骑车就能完美了。当时没有一秒钟想过这个模式能够融多少钱,就是觉得大家在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意思的事情、有用的事情。这是当时的思想状态,5月12号就彻底决定转型做共享单车。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也是最近的思考,最近我会加一个第二点——很幸运我们能够转型,我一直思考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什么时候应该放弃。我觉得在那个时候能够这么坚决地放弃,是因为团队能力差,能力差就导致一个差的产品和模式发展不起来。比如骑行旅游做不出来,公司四百块钱没钱了,不转型也是死,转型没准能有点机会。如果放到现在我们能力强一点了,或者说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团队,摸爬滚打十几年。骑行旅游这个模式一般,但旅游这个行业现金流也比较好,我没准儿还是能做起来一点,做一点点利润,一年做两百万利润。这种情况下更难选择了,就是我到底是坚持还是去放弃?我们当时能力太差了,导致只要产品模式生命力不是那么强的东西,我们都做不起来。在共享单车刚起步的时候,整个团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管理公司的能力。因为共享单车这个事情本身的生命力太强了,是一个刚需,是一个巨大市场。所以导致我们那个时候那么弱的能力,也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一些,当然过去两年多时间我们也在成长,把这件事情做起来。这是第二点思考,是我最近在想什么时候应该放弃什么时候应该坚持。我觉得他是一个互补,当年我们能那么坚定地放弃老模式,因为那时候能力差最有可能找到生命力强的模式去突破。张颖:最后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最敏感的话题,一直在外面各种各样的人都在讨论、猜测,我问你来回答,不能回避——第一,控制权;第二,会不会合并。戴威:关于行业竞争,我们最终跑出来,我觉得除了走出校园铺量之外,碾压式融资很重要。过去两年时间,我们大大小小完成了十轮融资。平均下来两个多月就要完成一轮融资,这个事确实是非常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公司早期非常困难的时候,我们依然坚定地往前推进。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不去计较一些估值啊这样的东西。我们坚信这个事情能做成,那我们那个时候就是活下去,然后向前冲。就像前面说到的,碾压式融资,确实是能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创始人团队占董事会的多数席位,投资人非常支持公司的全速发展,也非常支持我们创始团队的想法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我觉得正是因为我们整个团队有这样的初心,希望能够把自行车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去。正是因为这些,我觉得在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才更放得开,然后能承担更大压力,更加坚定地往前走。我们与股东,是一起的,是long term的,一起看到很远很远的未来。其次团队的成长磨合、能力的提升、长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这是必须建设的,并且这是一个终极的命题。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整个团队想得很清楚的。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团队想的是说去解决问题,提升组织能力,这是一次宝贵的机会。所以我们不会把困难看成困难,会觉得这是一次挑战自我、自我成长的机会。我觉得总体心态上是要好,未来一定也是这样子,不断进步。张颖:会不会合并?戴威:我只能说世界上任何事情发生它都是概率的,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概率,也没有百分之零的概率。共享单车这个事情从本质上讲是B2C的商业模型,还是刚才那个例子,你开一家肯德基我开一家麦当劳都有机会去挣钱、去盈利、去上市。所以从概率上讲我认为共享单车的合并是基于其他看到的这些发生,因为其他这些平台是纯线上平台,比如说打车司机需要去争夺,比如说双方竞争情况下获取流量成本非常高,导致边际利润暴涨,合并才能有盈利预期,所以合并概率比较大。我们看到很多公司,比如中兴华为,很多公司在竞争中发展很好,其实我认为有竞争的行业企业成长可能是更快的。我觉得共享单车行业合并的概率小,合并的动机没有那么大。
初春的北京,气候依旧寒冷,早晚仍然需穿着棉衣。 春节和元宵也才刚过去,许多人的状态还处于半梦半醒之间。 近日,趣店创始人罗敏一份信誓旦旦的声明,像在这万物即将复苏的时节,点燃了人心底的火焰。
声明中,罗敏说道: 自日起,本人在趣店工作期间,不再从公司领取薪水和奖金,直到趣店集团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
像极了学生高考前的誓师大会,振奋、热血。
也许你会说,上市公司的CEO,不会在乎这点小钱。 是这样没错。
但这种行为,乔布斯、刘强东、梁稳根、马明哲、扎克伯格都有过。 罗敏即便“东施效颦”,即便“哗众取宠”,也至少说明他的格局不止于现状。 出于对罗敏的好奇,笔者梳理了一下他和趣店的大事件,看看这个人、这家公司,是否有超越千亿美元的可能。 1罗敏其人 罗敏今年35岁,上面这则声明就发于他的生日。 1983年,他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的一个小镇,距离最近的地级市有64公里。2000年,17岁的他考入江西师范大学,第一次来到江西省会南昌,第一次乘坐公共汽车。2005年,时逢Facebook兴起,22岁的他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方向也是校园SNS,不过很快便以失败告终。同年,他怀揣着考研名校的梦来到北京,在北大南门租了一个床位,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蹭讲座生涯。2006年,200多场讲座让他眼界大开,从此不再执念于名校,又一次投身创业。2008年,25岁的他第一次拿到200万天使投资,但随后不久亏得血本无归。2010年,27岁的罗敏以副总裁的身份加盟好乐买创始团队,主要负责校园相关业务。2014年,31岁的他创办趣店,直到现在。 数据综合自罗敏自述及网络。 纵观履历,不知道您是什么感觉。 给笔者的感觉是 彼时那个穷小子罗敏没给别人打过一天工 ,自毕业起不是在创业就是在创业的路上。 为什么创业? 淳朴点的想法,无非是希望自己过得好一点,家人过得好一点,改变世界什么的一开始不会想,想了也没用。 所以首先罗敏绝对不是一个漫无目的、浑浑噩噩的人,他肯定一早就规划好了自己要走的路,以及绝不走的路。 其次
,在遭到连续创业失败的打击之后,他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足见他性格坚韧,不达目的不罢休。 最后
,在趣店项目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即便假设有运气成分,也足以说明他的个人能力已经足以驾驭一家几千人的公司。 再之后
,就上升到格局层面了,罗敏在这方面到底能走多远,还有待现实的验证。 趣店,是否真的能成长为千亿级的巨头,全系于此。 2趣店公司 趣店原名“趣分期”
,于2014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 在尝试了多个项目之后,当时的罗敏最终瞄准了 校园消费信贷市场 。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贷款给学生购买iPhone手机等轻奢产品,罗敏从中赚取利息。
敲定了这个方向之后,一周的时间罗敏团队就完成了从立项到上线的过程。 从发传单刷楼开始,4000多张传单,当天晚上就成交了3单。 罗敏意识到自己这次的方向可能走对了,汗毛倒竖,两眼放光。 之后,罗敏在趣分期项目全力以赴,一个大学一个大学地宣传,一个省份一个省份地啃。 日,趣分期已经在全国180个城市开通。
再之后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了5轮,共计4亿美元。 而好景不长,2016年的夏天,由于校园贷的恶名昭昭,罗敏决定停掉一切校园市场业务。 停掉业务的意思是,不仅公司的发展可能停滞,而且要裁撤掉几乎所有线下团队。 罗敏说,这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个决定。
不过,上天没有辜负罗敏,他和他的公司挺过来了。 虽然仍然主打消费贷和现金贷,但是其主要市场从大学转到了社会。 趣店能在如此巨大的转型之下屹立不倒,实属不易。 3上市之后 自2017年10月至今,趣店已经上市接近半年的时间。 总的来说,其股价表现并不算好。
从最高30+美金到现在基本稳定在15美金,市值50亿美元。 趣店上市之后,很多人都有点懵,这家公司是谁的?是做什么的?
简单在网络检索之后,他们大多数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 这家公司是做校园贷的 ,虽然彼时趣店已经停止了这项业务,但在洪水一般的舆论面前理智的声音显得不堪一击。 即便停了,你做过,就是不对!
纵观各方媒体的标题可见一斑。 “财经三分钟”:《跳楼、暴力催收、裸贷!“校园贷”赴美上市了?!》“国际投行研究报告”:《臭名昭著的趣店美国上市赚钱不赚德》“港股那点事”:《揭开趣店上市的面具:一场出卖灵魂的收割游戏》 笔者虽也不认同趣店这段历史,但对罗敏的做法表示理解。
毕竟世人以成败论英雄,为了出人头地,做一些合法但道德上不那么站得住脚的事情,无可厚非。 也许,多年后回首,趣店又何尝不可能是当年的盛大或网易呢? 现在,王者荣耀、吃鸡等游戏如此火爆,那些反对游戏的声音好像小了不少,原因无他,大家已经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 姑且将是非放到一边,
当时罗敏所需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这时候,他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在接受知名媒体人程苓峰采访的时候,发表了不可思议的言论。
罗敏说, 凡是在趣店逾期不还的贷款,直接作为坏账处理,不会进行追讨,直接送了。 此不过脑子的言论一出,罗敏及趣店陷入了更大的舆论漩涡之中。 本就对趣店不利的舆论就此爆炸。 虽然罗敏在程老师文章下面留言作了补(打)充(脸),可依旧无济于事。
时至今日,程苓峰这篇文章犹在。 这次的危机,趣店犯了很多错误,不管是投资人的高调炫富、还是面对舆论的**、再到与媒体对立,祭出律师函。 呵呵, 这些老媒体人,哪个没吃过公司的官司?吓唬谁呢。 这些错误虽然不是罗敏亲自犯下,但是作为公司的负责人,足以证明他对自身业务的认识不客观,以及在与公众沟通方面的经验不足。 与公众沟通倒还是其次,对自身业务认识不够,才是最关键点。 估计现在就算灌罗敏十瓶啤酒,他也再说不出这种话。 后来罗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 我终于意识到,过去是我错了,是我做的不成熟,我需要改变。
相信,经此一役,罗敏技能树里缺失的部分,会被逐渐加点。 4现在 趣店业务正在经历一个大转型。 饱受争议的现金贷等虽然保留,但已不再着重宣传。 目前趣店最重要的业务是“车贷”
,一款名为“大白汽车分期”的产品。
打开趣店APP,目前底栏有三个,从左到右依次排序,“汽车”、“借款”、“我的”。 足以说明,汽车贷款,是当前趣店最重要的目标,没有之一。 为了宣传“大白”,罗敏可谓all in。
当初“芝士超人”风头正盛时,他首当其冲,与其签署了1亿元的合作,一时语惊四座,传为美谈。 虽然短短一个多月,“芝士超人”等就已凉透,但如此大手笔足见罗敏决心。 罗敏为趣店所设立的千亿美元目标,估计也植根于车贷。
据全球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2017中国汽车金融报告》中预测,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将保持25.7%的年复合增速,至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2万亿元的市场,产生千亿美元的公司,并非不可能。
于是,10月份决策、11月份启动、1月份全国已设立175家门店……大白汽车的进度,秉承了罗敏一贯的执行力。 2018年2月,在趣店厦门年会现场,对着台下的1000多名员工,除了短暂回顾过往的创业经历之外,罗敏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谈大白汽车。 “ 到今年年底,大白汽车就将跃居全国汽车零售的TOP5;再过几年,大白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2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商。 ”罗敏在公司年会上如此憧憬未来。 然而,罗敏没有仙女棒,不能变大变小变漂亮。 当年那个蓝海入局的情况不存在了,围绕汽车市场做生意的,多如牛毛。 租车的
,神州租车、悟空租车、一嗨租车、租租车、一度、途歌等等。 卖车的
,汽车之家、爱买车、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易车、弹个车等等。 汽车金融的
,易鑫车贷、车飞贷、人人贷、车车车贷、淘车等等。 诸如此类,随便应用市场一搜一大堆。 雪上加霜的是,趣店大白所在的汽车金融领域,不仅有同行的竞争,还有银行的磨刀霍霍。 在这纷纷乱局之中,罗敏如果真能杀出一条血路,那么将来趣店千亿与否甚至都无关紧要。 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挑战BAT才变得可能。
- END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再见,流量漫游费!
6年前劝大学生买比特币,6年后暴涨5000倍!他的下一个神预测是什么?
贾跃亭要跪,马斯克联合特朗普围剿中资造车公司
苹果,剽窃这事你准备怎么解释?
继美国之后,又一国家**华为!网友发问:中国人何时扔掉 iPhone ?
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
多米音乐沦为版权炮灰,但QQ网易虾米会就此停战吗?
2015年12月,多米音乐创始人奉佑生在多米拿到华谊兄弟和磐石资本等投资机构的亿元融资之际,将其持有的数百万注册资本转让了出去,一门心思扎在了刚面世不久的映客直播上去。离开时,他不无遗憾而又坚定地说:创业总要敢于挑战未知,我做了十多年音乐软件,也没有等来真正的付费音乐时代,是时候换个方向了。如今回头来看,奉佑生抛弃多米音乐并非最好的时机——正是在他出走的2015年,国内对音乐内容版权的认知正式觉醒,从有关部门到各大音乐服务平台,都开启了国内音乐版权保护的先河。而一旦音乐版权受到市场的尊重,那么付费时代的到来就已然不会太远。尽管时机不对,但不能否认的是,奉佑生做出抛弃音乐拥抱直播,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事实证明,当奉佑生口中真正的付费音乐时代来临之时,多米不仅未能在付费音乐领域分的一杯羹,反而在各巨头的版权之争中,沦为炮灰。多米的崛起与没落对于曾经用过多米音乐的老用户而言,最悲哀的是,多米音乐停止运营的公告,还不是出自多米官方。2月的最后一天,智能音响制造商 Sonos 通过一封邮件,向其用户告知多米音乐将无限期停止音乐服务的消息,其表明的原因是‘因市场因素影响’。之后,多米音乐官网处于无法打开的状态,官方微博也早已停更月余,官方公众平台的最后一篇文章发布日期,停留在去年8月份。多米音乐微信公号最后一次更新时间倒转至2010年5月,多米音乐正式面世,从最初的塞班客户端,到智能手机普及后的安卓客户端,多米音乐都凭借公认简洁美观的 UI 和出众的音质俘获了不少有着一定品味的音乐爱好者。对于中国的在线音乐平台来说,尽管盈利方式不多,但那几年却是一个运营成本低廉、容易累积大量用户的好时候,整个在线音乐产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文化部发布的《2011中国网络音乐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和移动通讯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人口红利支撑着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网络音乐企业的数量在2011年达到了452家,较2010年增加了28.7%;网络音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7.8亿元,在线音乐用户规模达到3.8亿,较2010年增长了6.5%,无线音乐用户规模达到7亿。广阔的市场空间,给了多米这样小众音乐平台发展的机会。2011年9月,多米获得 A8 音乐1900万元的 A 轮融资。除了资本支持之外,A8 音乐还给多米带来了更加重要的资源—— 拥有500万用户和300万曲库的 Songtaste。备受好评的音乐分享平台 SongTaste尽管 Songtaste 的曲库中大量歌曲处于没有版权的状态,但在那个版权不被重视、盗版猖獗的混乱年代,各大音乐企业都在版权的灰色地带游走。事实上,正是在这样不规范的市场条件下,诸如多米这样的音乐软件才得以存活。盗版音乐的猖獗,使得各大音乐平台在内容规模上的差距不会太大,产品本身的气质以及运营效率,成为各家产品得以生存的根本。多米音乐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2014年,多米音乐达到了巅峰,月活跃用户超2000万,日活跃用户达470万,累计用户市场份额达到6.5%,排名第六。除了获得用户和口碑双重认可之外,多米音乐还受到了资本的青睐。根据 IT 桔子提供的融资信息,2011年至2016年间,多米音乐通过5轮以上融资,获得超过3.3亿元的融资,并于2016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音乐第一股’。然而,多米音乐的危机,早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埋下。根据《财经》提供的信息,2014年处于巅峰状态的多米音乐,年营收为3243.37万元,净利润则为-4399.95万元,处于亏损状态。尽管用户量庞大,但是多米从来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2014年之后,国内音乐市场所仰仗的音乐无版权意识,在各大平台的打击下呈现出分崩离析的局面。版权,这一最后一颗致命的稻草,终于落了下来。2014年,国内音乐市场进入版**争阶段,背靠百度这颗大树的百度音乐,都没能抗住这一轮致命的攻击,最终在音乐的战场上一蹶不振直到如今。而如多米这样的小型玩家,必然会在这场大战中沦为炮灰。百度音乐与太合麦田联合以求版权2015年,是版权觉醒的一年。这一年,多米音乐曲库中的歌单变成了灰色,旗下的 Songtaste 也由于长期侵权而彻底下架。到2016年,多米音乐的月活用户腰斩至不足900万。尽管多米也曾支付上千万给腾讯以换来一定数量的歌曲版权,但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衰落的势头。苦苦挣扎了两年之后,今年2月14日,多米音乐终止挂牌,半个月后,由合作厂商 Sonos 的一封用户信,宣告了多米的彻底消亡。从崛起到没落,从多米身上可以看到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变迁。当音乐本身的版权不被尊重时,各大平台可以或偷或抢,去充实自身的肌肉,最后用华丽的服装作为包装,在残酷却不规范的市场上夺得一席之地。当沉睡了数十年的版权意识,在短短一两年见迅速觉醒之时,各大平台就不得不撕开华丽的服装,赤膊上阵展开争夺。而此时,只有用多年的经营和强大的资金支持下,获得版权,才能保证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2014年至今,各大音乐平台在版权的较量上可谓毫不手软。直到近日,腾讯、阿里和网易之间终于达成共识,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交叉授权。然而,看似平静的局面,背后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般的争夺,强如网易也差点在这场战役中败落。如今,似乎格局已定,但如多米一般的平台,都成为了这场大战中的炮灰。残酷的版权争夺战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下达严令,要求各网络服务商在7月31日之前,下线所有未经授权的传播作品。此项严令下达之后,多家平台损失惨重,最严重的百度音乐下线侵权歌曲150万首。2015年被称为‘双音乐 App 年’,究其原因,正是在这一年之后,版权受到重视,各大平台凭借独家版权竖立起围墙,曲库成为最大的竞争力,用户想要享受完整的音乐服务,至少要同时使用两款以上的音乐 App。但事实上,在此次由有关部门发起的版权严令之前,各大厂商早已为此打的不可开交。2014年1月,QQ 起诉酷我音乐侵权,涉及包括五月天、梁静茹等知名歌手在内的400余首作品;7月,首都音乐产业联盟对酷狗、酷我进行通报,指出其涉嫌侵权《中国好声音第三季》音乐作品,要求下架整改;滚石唱片起诉多米音乐侵权,要求下架侵权作品并索赔14万元;11月,QQ 起诉网易侵犯其总计623首音乐作品版权,法院裁定后勒令网易删除侵权内容;随后网易又反诉 QQ 侵权其200首音乐作品,要求停止侵权;同月,环球唱片旗下正东音乐要求天天动听、酷我、网易、虾米删除侵权内容;12月,周杰伦所属唱片公司杰威尔发表声明,称网易云音乐平台涉嫌侵权,要求立刻下架侵权内容;同时酷我起诉网易云音乐,侵权作品达200首,要求停止侵权并索赔百万……事实上,正是平台方和发行方在版权问题上的争夺,让版
【版权声明】1.群虫创业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群虫创业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群虫创业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群虫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群虫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投稿方式】欢迎将您的稿件发送邮件至
打造优质的创业服务平台。最懂创业者,离资本最近。以"创新成长、创业兴邦"为使命,致力于帮助中国创新者实现梦想,推动互联网创业企业与中国各行业高成长企业发展。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8888官方立场)
群虫网络 鄂ICP备号-8 投稿QQ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欢乐斗地主不用欢乐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