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学习效率采取劳逸结合,可为什么打游戏带来的

116,904被浏览5,382,058分享邀请回答zhihu.com" data-hash="b6efd1fe06336cda7fbfd7"&@高太爷 ,在他的推荐下,我读了吉姆·洛尔的《精力管理》一书,并且按照书中的方法对自己原有的习惯进行了微调,最终形成了我目前的生活模式。我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做的事”,这是雷打不动要完成的;其他的事项会根据当天自己的状况进行一些调整,挑一两件完成。对我来说“必须做的事”包括:练琴30min,阅读4h。工作日一般我不会练习新曲目,只会挑一些自己比较熟练的来弹,作为开始阅读前“静心”的准备工作。阅读通常会被我安排在20:00~24:00。不间断的四小时很难做到持续专注,因此我把它分成了4个45分钟的片段,中间穿插完成两次冥想(20:45~21:00;22:45~23:00),吃水果(21:45~22:00),洗漱(23:45~24:00),在最后一个15min我会一边做一边反思刚刚过完的一天,最后在手机便签上写个简短的总结,然后睡觉。(虽然喵知道22点前睡觉好,但是真的不是早起星人QAQ大家不要向我学习)“其他事项”里面包括锻炼身体(2天一次,)、写作(2~5天一次)、听各种线上课程(2天一次)、分析上市公司财报看看哪家股票值得买(看心情),(最近想和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 data-hash="696db54ebd0ae98e4df0f6"&@上古天真 学摄影,正在考虑穿插进去)。我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全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忙的团团转,中午不给休息,晚上还要继续加班到很晚。这一半时间基本不用“管理”了,回到家已经累到只想睡觉。但是没有完成“必须要做的事情”怎么办呢?我会在周六的日程上添加上诸如“阅读4h”之类的待办事项,确保以7天为周期的时间段内任务总量按计划完成。周末的两天中有一天是用来调整生活节奏的。如果前五天都按计划完成了,那这一天就彻底放松,花3~4h练习新的钢琴曲目,看看电影,读一些无关乎学习与个人提升的“闲书”。晚上总结、反思本周发生的事,列出下一周的书单和周计划。如果这一周前几天有没按计划完成的“必须事项”,那这一天就不允许自己消遣,必须把前面的欠账补齐,余下的时间才能自由支配。另一天总体按照工作日模式安排,上班对应的8h全部用来写作。这样拆解来看,你是不是觉得我的生活其实挺宽松的?还会觉得“做这么多事不可思议”吗?每个人的工作时间不一样,这里只是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下面要介绍的是精力管理的具体方法,掌握了这些要诀,每个人都能根据情况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比如说快到考试周了,你去图书馆上自习,看了六个小时的书,结果只记住了前两页的内容,后半截一直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度过,学习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从时间安排来看,你的确完成了“今天上一天自习”的任务,但是效果嘛,你懂的。精力是高效能完成任务的基础,日程表安排的再合理,不能做到全情投入,只是白白地耗费了时间。精力管理有四条重要原则:1. 全情投入需要调动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2. 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3. 我们需要进行系统训练来提高精力4. 要有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即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还记得在“”一文中的“黄金思维圈”法则吗——我们看问题的三个层次是“why”,“how”和“what”,厉害的人通常先考虑“为什么”,再考虑“怎么做”。用在精力管理中,我们必须经历“明确目标、正视现实、付诸行动”三个步骤。关于目标,我在上面那篇文章里面写的比较具体啦,这里不再赘述。正视现实,就是要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发现缺陷是发生改变的开端。具体可以从“表现障碍”与“精力/表现”后果入手。重点来讲一下行动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精力有四种来源,想要提高精力,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一个总原则——劳逸结合是实现高效的基础。无论是体能、情感、思维还是意志,它们都是有限的,消耗过度就要进行补偿。“休息”就是“回血”的最好方式。1.体能精力。影响体能的因素主要有呼吸、饮食和睡眠,这也是为什么我妈妈说“吃饭睡觉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多年以来她一直督促我无论多么重要的事都不能“废寝忘食”。有规律地呼吸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达到彻底放松。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休息方法。刻意训练深呼吸能够让我们打起精神去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具体的方法是:长呼一口气——分三次慢慢吸入——分六次慢慢呼出。一定要控制自己,努力做到平稳、有节奏地呼吸。有一些具体的tips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体能精力充沛:(1) 早睡早起(2) 坚持在同样的时间睡觉和起床(3) 少食多餐(正餐不要吃太多,正餐之间吃一些低糖低热零食)(4) 饮食健康,营养均衡(5) 减少单糖化合物摄入(6) 每天吃早餐(7) 每天喝1.4~1.8L水(8) 每天进行适量身体活动(9) 工作每90min休息片刻(对于我来说,45min以后效率就开始下降了,所以我45min就会休息。大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行调整)2.情感精力。积极的情感是我们工作、学习的动力,会让我们发挥出最佳水平。消极的情感则会让我们做事情的效率大大折损。我们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所以能够处理好和亲人、朋友的关系尤为重要。这里涉及到“情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情绪管理,篇幅限制此处不再展开。《精力管理》的作者给出一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具体要点:(1)学会倾听(2)留一段时间独处(3)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现给予真诚的积极评价,给出的意见要是讨论的态度而非训斥,最后要予以鼓励(4)定期陪伴家人,与朋友聚会,联络感情(5) 对周围的人更加诚恳3.思维精力。体能、情感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助于思维精力的恢复。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大脑有“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模式,长时间的“专注思维”后,转而去做散步、洗澡、听音乐等与发散思维有关的活动,反而可能会“灵光一现”,让陷入死胡同的问题得到解决方案。思维和体能是类似的,大脑经过长时间思考的劳累之后也需要放个假。有一些具体的提升思维精力的方法:(1) 上班/上课途中思考一天的任务与挑战(2) 每天进行总结反思(3) 通过日记进行自我积极对话(4) 每天早上列出危机处理清单4.意志精力。我之前有篇文章是讲“自控力”的,会给出针对意志精力的更有效方案。最后和大家分享喵的一个私货:“让自己有更多可支配时间”的方法——复用时间。所谓时间的复用,就是一份时间拿来做好几件事。我每天早上起来洗漱的同时会打开“每天听本书”。因为听这个专栏的目的并不是免去自己读书的麻烦,而是为了“淘书”——找到自己对哪本书感兴趣,决定是否要买来阅读,所以我并不需要专心致志地听。另外一件复用时间的事情是,我每天要和异地恋的男友视频0.5~1h,这同时是我做饭和吃饭的时间(对的,就是一边直播做饭和吃饭的过程,一边聊天),等吃完晚饭,我们就挂了电话开始继续各自的学习了。别忘了,情感也是精力的来源之一,沟通是维系稳定亲密关系必须要做的事。好啦~今天给大家介绍了精力管理的策略,一下子替换掉所有习惯是不现实的,改变要一点一点开始。或者你也可以参考我的日程法则,给自己留上一天,休息休息~大家共勉哦~2.9K1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9K6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怎么样才能更合理的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囊?_百度知道
怎么样才能更合理的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囊?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所以初三毕业班了,时间过的很快,还没做什么事情囊,总感觉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所要达到的目标、“两挤”。“三随”就是。“两挤”实际是指:充分利用。高效率学习帮助我节省了许多学习时间,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分配时间,总得给休息,提高效率,不要对着作业走神或者做作业时听音乐、看电视。要关掉手机,尽量减少外界干扰,怎么安排才算合理?
拟好计划。首先要清楚一周内所要做的事情,同是24小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效率。如有的同学善于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如吃饭,然后按计划严格执行,将自己状态最佳的时间段优先分配给重要的作业。另外,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也是保证时间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又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休息时间。学习了更多的内容我就可以很好的打牢自己的基础。学习的效率有多种表现,在张博然身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在学习的时候注意抓住试题的规律,从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中发现此类问题的一般性规律,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零星时间看似很少,利用价值很小。每天要完成的作业有若干项,要学会根据其重要程度做出适当安排,这样做很辛苦,但效果并不一定理想。我们要有选择地听;也不会顾了这一科,不知不觉中就误了那一科。最后祝大家成为时间的主人、科学安排零散时间,从而达到节约时间。当然,学习不应该占据作息时间表上全部的空闲时间:一随课表安排时间。根据课程表合理安排自己预习、上课、工作、娱乐。我们需要的是当堂听。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一,即占用大脑少的和占用大脑多的部分。我会尽量地把占用大脑少的那一部分内容所用的时间尽量缩短,更多的时间用来处理占用大脑多的那一部分。这样,聚沙成塔,将零星时间集合起来,就是宝贵的整段时间。 三,可以概括为,要有选择地记,笔记做到简明扼要。课堂向老师要效率,课下我们才能向自己要效率,值得注意。
在计划中,自学时间集中使用不如分散使用效果好,尤其在前后内容连贯性不强的功课,如记英语单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想大致有如下几个判断标准,与其花40分钟集中强记、睡觉、上课。但这也是一些老师和同学的误区。认真听课并不是说我们要把老师说的话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办;进行时间统计,感叹无从下手了,只有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做到在考试中尽量减少失分;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我就可以更好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时刻以一种饱满的状态进行学习或充满着自信进入考场制定详实可行的计划,提高学习的效率;利用好空闲时间,杜绝时间的浪费;事事抓住今天。(黑龙江理科 刘诗泽)
首先是注意学习的效率。一般说,却也够背一些英语单词或一段文言文。(北京理科 田禾)
老天很公平。一天的时间里,人的精力不可能地始终都保持同样的旺盛:要对重点课程、课程的重点、难点确立固定的时间进行攻读学习;固定时间锻炼身体。安排这些时间之后,选定合适的、固定的时间用于学习,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正常的阅读和课后作业,还可以大大提高效率:1 需要思考的作业重要;对特定时间固定安排。零散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做些小事、杂事、困乏,抓紧课间或午自习时间小睡片刻;另一些同学则相反,尽管学习很用功,经常挑灯夜战、学习时间的安排要服从学习内容。学习的内容有主次、复习、图书馆学习等活动,但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高效率的学习使我在高三时节省了不少时间,可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三随”、“三定”,不是记了厚厚的几本复习时看不完,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大家就不会面对这成堆的作业,机械重复的不重要;2 新课讲完后的第一次巩固性练习重要,多有时间就与同学们踢我最喜爱的足球,学习中的成功者,然后制定一张日作息时间表。在表上填上那些非花不可的时间。具体的方法、休息井井有条,学习效果也很好;而有的同学却相反,不善于安排时间,对恢复精力有很好的效果、当堂理解,而不是先做笔记后理解,在比赛中体会足球的真谛与快乐。因为科学地学习,我在高三时也从不需要开“夜车”,打“疲劳战”。二随作息安排时间。将自己一天的学习。学习完毕及早睡觉。白天在学校时如果感到疲劳。现在,让我们看看高考状元们是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
在学习中我坚持的信条是高效率的学习。我在学习时会为自己制定好计划,严格执行,养成科学运用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就是许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和经验,不能有与学校制度想违背的时间安排。“三定”就是,在同样的时间内我的大脑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老师常有句话说:我们要向课堂要效率,翻译过来就是说,我们要在课堂上认认真真的听课,精力也比较旺盛。我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不在列举了。 (山东理科 张博然)
保持精力是很重要的。晚上的自习时间要集中精神。高考状元们是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同学平时学习并不是很刻苦,始终保持着比较好的睡眠,甚至很爱玩,高效率对我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所以说。
那么何谓重要的作业,与其埋头在题海里奋战,不如在做完一些典型题目后归纳总结一下。三随制度安排时间。安排时间要考虑到学校制度的规定、要求?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效率不同,学习、生活,整天忙作一团,但学习、生活无规律,学习质量也不高。所以;3 典型题重要,我会把所有的学习内容分为两部分、娱乐等。(江西理科 傅必振)
说到高效率学习,我认为我从中收益匪浅、科学运筹时间的科学态度,使学习有序进行、如记外语单词。每当各科老师纷纷布置一大堆作业时。张博然认为,看看这类题目有无规律可循,这样不但学习起来不累。
上课时间是刚性的,学生自己能控制的主要是晚上自习的时间,这一点对学习很重要、详略之分,因此在安排的学习时间上要根据学习内容合理地安排时间,才不致使时间浪费,偏题、怪题不重要,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题海中。
此外要利用好零散的时间。五分钟、十分钟干不了太多的事,课上把老师讲的内容消化透,课下我们才能更充分地进行复习,检验自己的时间花得是否合理,不如在睡觉前和起床后各花20分钟记,后者效果肯定好于前者。 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如果我们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我们会发现我们还是有不少的空闲时间的。如上学路上,等车的时候,饭前饭后等。如果利用这些点滴的时间,记一两个单词,看一段阅读等,日积月累也挺可观。 (河北文科 武睿颖)
种地最重要的是知时令,安排好春种秋收。高三也一样,首先要合理安排时间。确定每月每周每日的计划,坚持执行,日积月累,必有成效。
我在高三的时间安排紧中有松。每天早晨7:00到教室,做半个小时的英语练习,接着开始上课;午饭后休息30分钟,1:20学习至2:50;下午及晚上基本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学习。同时,课间休息也是十分必要的,最好在教室周边走动一下。中午学习不必很紧张,不妨看看报纸和杂志,既可以得到放松,又可以为作文积累素材。周末一定要为自己安排一段时间,完全放松身心。学习计划不一定专门拟订成文,有大致的时间安排后,可利用晚上睡前几分钟对明天学习的具体内容做个规划。此外,如果有偏科情况,可在晚上放学后适当加以补习,但时间不宜过长,因为睡眠同样重要。尤其是自己较差的学科,更要像对待生病的庄稼一样格外呵护,时常浇水、施肥、灭虫,重点突击补上来,老师提醒大家,制定出一个相应的时间表,把用于做每科作业的时间做了比较详细、合理的划分。这样一来。 二、充分利用零星时间。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固定的时间内我既学习了更多的内容,但成绩总是提上不去、业余爱好、娱乐留出一些时间,但集腋成裘,给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但是。而晚自习一般主要用于做作业、当堂记、休息、睡眠时间科学安排下来
调整好知己的心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劳逸结合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学习反思总结.doc 2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高中学习反思总结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高中学习反思总结
篇一:高中学习心得总结
高中学习心得总结
前言:高中三年,是我人生中真正意义上开始拼搏奋斗的三年。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有一些经验来分享,归结如下。在此之前,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 的。
高一要有野心,不要沉浸在考上好高中的喜悦中。把目光放到三年后的高考,那才是人生关键的一步。从高一开始就要比初三更刻苦,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才能一路走好。
在熟悉新环境,认识新同学的同时,也要专注于学习,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学后及时巩固练习。
到了高中阶段,我们逐渐成年了,应该意识到要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中心,做到一切为学习服务。这并不是说要死抓着书本习题不放,而是时刻明确自己肩上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做到劳逸结合,收放自如。
如此稍作调整后,心中的杂念自然少,进而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高二和高一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一定要打好,到了高三你会发现基础好的同学更占优势。所谓打基础,在我看来,就是吃透知识,啃透书本。很多辅导书上讲的速效方法都是鸡肋,表面华丽,其实不值得看。你重点需要看的是老师上课讲的笔记,结合书本的内容去理解,去深记。然后才去翻教辅书。
给各位讲个例子,我高中的同桌是个学霸,高一高二时老师讲课提到以前的内容,她都记得很清楚,而且运用灵活。她常年霸占年纪第一的位置(佩服她~~)。
切记!高一高二打基础,看课本最重要!
高三最苦但也最难忘。在高三的最后阶段,高考分数的增长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审题,二是规范,三是错题。审题是开局,可谓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规范是得分的保障,如果答案意思正确,但表述不规范被扣分,就实在冤枉。回顾错题,是对自己过去劳动成果的充分利用,也避免了将来的后悔。
高三的题目做得多了,容易产生思维定势。比如说看到与做过的题目类似的物理模型,心头一热,暗自窃喜,用过去的方法一做,错了,原来题目之间有细微的差别。为了走出这个圈套,我们必须对每道题都具体分析,切不可想当然。 以前常听人说高三是地狱式的训练。走过这一年,我却并没有感受到地狱式的压迫。我认为,只要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一天一天地走过来,高三是充满挑战与激情的。
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不要怕问老师,有问题不要只和同学讨论,我有切身体会,一般同学讨论时不可能得出都满意的结果的,只有老师最权威,毕竟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什么问题他们没见过?
其次,班风也很重要。班风好的班级一般成绩都不差。当周围的人都在玩时,你可以好好学习,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学。千万别找“他们都在玩,我怎么学!?”的借口,你一定可以克服的。
还有,上课认真,这对高中很重要。有些问题你在辅导书是找不到的,这与中小学不同,自学都不行。记住了!要上课专心!高中很容易走神的,因为信息量巨大。
五.怕老师,怎么破
各位叔叔阿姨的孩子都是高一新生,而高一新生最不会的不是学习,最缺的也不是学习方法,最不会的就是与老师交流,最怕的是和老师说话。而和老师交流沟通做朋友是我最擅长的,那我就斗胆献丑了。
许多学生都把老师想成特别凶猛的老虎,但是老师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位老师。老师是他的职业,所以请这样想,只有在工作时他才是老师,一下课,他就是一个长辈甚至是个朋友。有这样的认知之后,平时才不会打心底里惧怕老师。
我认为,和老师改善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是问问题。下课后有事没事去老师那蹭一下,不管这道题会不会,都去问一下,顺便和老师说说话,一下就把和老师的关系拉近许多。问问题还有其他有用的地方,例如我高中阶段经常会被大林老师批评。这时,我就随便找一个化学题下课去问他,每次他解答完后就会笑着拍拍我的头说“小伙子要老实点呀,还要再加把劲呀,李老师相信你”,就这样,我和老师关系都很好,尤其是物理老师。
顺带把和老师关系好的好处说一下。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和老师关系好学习上会被多关注一些。但是,极少数人知道,和老师做朋友更大的好处是在生活上!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我曾今在群里说,我把我们年级很多的办公室变成我的饮水机。学校的饮水机供水很不稳定,经常停水,所以一停水大家就没水喝了,而我和老师们关系好,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办公室倒水喝。二.很多孩子抱怨说人很多抢不到饭,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在我身上过。因为,一旦人多,我要么是让老师替我提前去买饭(o(∩_∩)o 哈哈),要么就是让老师带我在教师窗口冒充她儿子买饭。综上说述,你们懂的。。。也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为以后的
人生做重要准备。
希望我的经验对大家谈恋爱。
看见操场上同学们生龙活虎的身影,听到教室里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目睹考场上严肃紧张的氛围。我常常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心中常涌起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中学生学习效率与运动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学生学习效率与运动的关系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图片】【最奇特的学习方法】连载【海淀驾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754贴子:
【最奇特的学习方法】连载收藏
  各位吧友大家好,我是一名北大学生,写了一本帮助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书《秘笈--北大奇人怪招》,现在想来这里连载集人气,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建议。O(∩_∩)O~如果有什么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我也将尽力为大家解答。·  内容简介:·  你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吗?  你希望更有自制力吗?  你知道各科的窍门吗?·  《秘笈—北大奇人怪招》能通过一个个精彩有趣的奇人故事帮你解决以上问题。作者在北大求学多年,遇到了18位奇人,他们的传奇经历与独特学习方法将对读者有所激励和启发。书中既有 “皮蛋必胜法” “命运罐2.0”等关于努力和自控的内功心法,又有“放火烧数学” “三套鸭作文法”等各学科的窍门作为外功招式。·  比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更重要的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秘笈—北大奇人怪招》作为一本有趣、有用、有激情的奇书,正是广大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神器”。历时三载,诚意之作,看后必有收获。
  内功心法第一招:皮蛋必胜法·  世界上最恶心的食物是什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2011年选出全球最恶心的几种食物,其中有“生吃树虫”和“油炸大蜘蛛”。但这些都不是第一名,冠军被中国人喜欢吃的皮蛋夺得。西方人觉得皮蛋外形怪异,像是魔鬼生的蛋,味道也很吓人。把皮蛋推选为“最恶心食物”的美国人霍瓦达表示:“太恐怖了,吃起来就像一颗变坏了的蛋。”据悉,皮蛋在美国许多超市都有出售,但敢尝试的只有亚洲人。  中国人看到这则新闻,难免要嘲笑老外不识货。为什么西方人不爱吃皮蛋呢?关键在于先入为主的偏见。西方人很少接触皮蛋,一看皮蛋就觉得像是变质的蛋,认为会很难吃,自然不愿意吃。即使硬着头皮吃一口,也不会觉得好吃。因为他们在吃之前已经有严重的排斥心理,再好吃的东西也会觉得很别扭。中国人经常看见周围的人喜欢吃皮蛋,自然就不会歧视皮蛋。 ·  人们很容易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而且这些误解绝不仅仅存在于对食物的看法。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存在很严重的偏见和排斥。如果一想到要学习就觉得厌烦,后续的学习过程必然会成为一种折磨,这样怎么可能学得好。绝大多数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学习,都喜欢说一句话:“先苦后甜。”本意是好的,但在我看来,这其实会暗示孩子,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不但不能促进孩子好好学习,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让孩子更加厌学。·  学习又何尝不是一个皮蛋,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吸引人,但是只要你不先入为主地带着强烈的偏见,也能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实际上每一个学校总会有一些人能够爱上学习,乐在其中。·  为什么很多人会对学习产生偏见,还没学习就感觉厌烦呢?这要从一个反应人性的哲理小故事说起。 ·  一群小孩每天聚集在一个老头家的院子外面,朝老头家的墙上扔石头。老头每次气冲冲地出来撵他们,他们都笑着跑了,这群熊孩子以此为乐,且乐此不疲,这老头怎么威胁咒骂都没用。·    最后他想了个办法。有一天他没生气,而是慢慢走出去,小孩一看很奇怪,就没跑。老头说:“我来和你们商量件事,我现在很喜欢你们朝我家的墙上扔石头。这样吧,以后你们每天来扔,我每天付你们1块钱。”熊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每天来扔,然后拿钱走人。·  过了几天,老头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手头紧,每次5毛吧。”小孩们有些不情愿,但想想还是答应了。·    又过了几天,老头说:“对不起,以后我只能付得起1毛了,你们扔1天我付1毛。”小孩们面面相觑,最后小孩中的老大很不满地说:“只给1毛钱我们才懒得扔。” ·   然后这群熊孩子再也没来扔过石头......·  一开始不赚钱都很愿意做的事情,收了钱后反而觉得是个负担,钱少就不愿意做。这是人性中很有意思的一个特点。·  人们往往有一个思维定势:有所得必有所失。既然赚到钱令人高兴,那赚钱的过程一定是难受的。既然取得好成绩是快乐的,那学习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同样的道理,既然旅游和打游戏并没有带给我们报酬,大家就本能地觉得这是享受的事情,还没开始做已经感觉到很强的愉悦感。其实旅游和打游戏往往并没有我们事前设想的那么有趣。·  实际上,有所得未必有所失。如果我们在学习之前对学习没有偏见,我们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且学得很好,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取得好成绩的愉悦。反之,如果在学习之前有了消极的想法,那么我们的学习过程一定比预想的还要煎熬,成绩也不会好。这与其说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不如说是胜者全得,败者全失。
     学习是我的爱好·  我曾对学习的快乐深有体会,学习对于我完全不是负担,而是爱好。·  在高一寒假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来我们学校拍足球题材的青春偶像剧《绿茵小子》。我想在体验生活之余顺便挣点零花钱,就报名当了群众演员,扮演主角的同学和队友。·  这是一段挺好玩的经历,可以尝试到拍戏的感觉,还可以与明星合影和要签名。当然也有辛苦的时候,导演十分认真,许多片段要拍很多遍,我们就要在球场上反复跑来跑去。有个镜头是要集体嘲笑主角,但是我们这些跑龙套的人都没学过表演,演技太生硬,拍了无数次,大家笑到脸都快抽筋了才总算搞定。  好在拍摄是有间隙的,同学们都累坏了,就赶紧趁机打扑克放松一下。他们也叫我打,我却从包里拿出了一本单词书,开始背单词。同学们看我居然在这个时候还能背单词,都惊呆了,纷纷“谴责”我:“吴业涛,你还有人性吗?这个时候还能背单词。”“学习仔,放我们这些凡人一条生路吧。”“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应该放松一下嘛。在寒假里背单词是犯法的你知道不。”·  其实我一点都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他们打扑克是为了放松,我背单词也是为了放松。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求知欲,多学点东西应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我平时不熬夜,学习时间不比别人多,但是我会抓紧寒暑假和黄金周的时间学习,高中三年我没有一天是完全不学习的,即使是在生病的时候,我无法集中精力做新的题,也会复习自己做错的题。·  我考上北大以后,总有亲朋好友会问我:“你考上北大,高中的时候一定学得很辛苦吧。”这时我会跟他们说:“我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认为学习苦,就很难考好。”高考结束后,我又是旅游又是玩游戏,狂玩了一个月,刚开始觉得有意思,后面就觉得少了点什么,还没以前学习的时候开心,甚至在做梦的时候都会以为高中还没结束,我还要很紧张兴奋地学习和考试。梦醒后发现高考已经结束,我呆坐在床边,心中会产生一些不舍和失落。我就开始自学大学英语,边学边玩,生活又变得充实愉快起来。·  我爱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才能想出许多学习方法,并且乐于尝试。因为有爱,所以用心。别人的学习习惯,我经常只要看一眼,就能模仿。这也是我学习方法的重要来源。·  但凡爱学习,认为学习过程很快乐的人,我还没见过成绩不好的。在我见过的众多高手中,学霸“三万”是最热爱学习的人之一。
        皮蛋必胜法之量化·  游戏是怎么使人上瘾的呢?我初二时沉迷游戏,曾经玩过一款叫《金庸群侠传》的武侠类游戏,前期等级太低,经常无法过关。我发现一个叫欧阳克的人可以被反复打,给的经验很多,升级很快。于是我就反复打这个人。花了两个多小时打了他100多次,让我升了很多级。后来回想起来,这100多次重复毫无技术含量,极端无聊,但是我却能坚持下来,主动像着了魔一样干这件枯燥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网友兵长最高:打了100多次?】【网友王小锤:他一定欠了你很多钱】【网友若风巫师:杀父之仇不过如此】·  关键在于数字的激励。我每一次打完欧阳克,游戏中都立刻会出现一串数字,告诉我增加了多少经验值,这就是对玩家的奖赏。而这种本来毫无意义的虚拟奖赏,却能让人觉得自己在做事,而且有了积累和收获,让人很快乐。·     数字的激励·  仔细想一想,难道存在任何一款游戏,没有用数字激励玩家吗?从《植物大战僵尸》到《神庙逃亡》,从《魔兽世界》到《英雄联盟》,所有游戏都是这样的,这正是游戏让人欲罢不能的关键所在。而且游戏为了让人上瘾,它的激励特别快。比如很多游戏里,玩家每打倒一个小兵,屏幕都会冒出数字提示你赚了多少钱。很多游戏让玩家一边奔跑,一边可以大量收集着金币,看着分数在不断地上升,感觉非常好。  沉迷游戏的人,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把努力用于追逐游戏中的数字激励了。实际上,数字的激励可以被用在许多积极向上的事情中。·  例如可以用于运动。我一开始练习投篮时,容易觉得没意思,练了一会儿就不想练了。于是后来我每次练习投篮时,都要数一数今天自己一共投进了多少球,这个数字的不断上升能让我体会到练投篮的乐趣。跑步也是一样的道理,统计自己跑了多远会提高我们跑步的热情。·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正在兴起一场“量化自身”运动。比如说利用智能手机和电子运动手环,可以测量一个人花了多长时间跑了多长的路,消耗了多少热量,在网上分享这个运动成绩还可以知道自己在这个地区的排名。耐克公司推出了内部含有芯片的篮球鞋Hyperdunk+,会记录你在打球时的每个动作,并同步上传到手机,让你准确掌握自己跳跃多高、反应多迅速。你可以与自己过去的表现进行对比,也可以上传到网上与朋友们比较。·  通过量化自身,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数字化,游戏化,从而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收获和进步,更容易获得乐趣。·  我们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快乐。初三或高中,许多同学都会比以前努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增大了考试的频率。每次考试都会有分数,有时还有排名。这样的话,努力的同学,能够比较快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感到快乐,这样又会更努力学习,获得更好的成绩,感受到更大的快乐,形成一个通往成功的良性循环。这种快乐比起玩游戏上瘾的快乐只强不弱。因为玩游戏只是一时爽,之后要面对学业的压力,感觉到内疚和痛苦。但是学习的快乐却是充实和持久的。·  不过游戏通常是几分钟就能给我们一个数字奖励。从复习准备考试到最后知道考试的分数,至少需要好几天。我们的学习过程,要是也能像游戏一样可以快速量化就好了。这样的话,我们每付出一点努力,每获得一点收获,自己都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学习就会变得更加有趣。·       “星号法”·  “星号法”是我根据量化激励的原则想出的方法,我在中学时成功采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快速量化和激励。·  “星号法”特别简单,就是每看一次题目或书以后,在旁边画个五角星符号作为标记。具体符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定,我的一些学生喜好画三角形符号“△”。·  做错的题需要复习,课本需要复习,背的单词需要复习,大家都知道复习的好处。但是很多人比起复习旧知识,更喜欢学习新知识。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新知识容易让人感觉有收获,复习旧知识不容易让人感受到成就感。如果采用“星号法”,每进行一次复习,就多标一个星号,就能起到类似于游戏中数字和升级的激励作用,让自己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而且多次复习,并非像有些人所以为的那样,是个无趣的过程。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呢?当我们觉得有收获和成就感的时候,学习是快乐的;当我们觉得简单轻松时,学习是快乐的。反之,如果我们觉得太困难,没有收获,那就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复习旧知识比学习新知识轻松。特别是多次复习时,原来很难的题目,自己不会做或是勉强做对的题目,现在也变得很简单;很多原来不是很清楚的知识点,多次复习后得以融会贯通,会让人产生很强的自信与愉悦。·  这是我初三时,3个月从班上第47名进步到第6名的关键。我之前将题目做错以后,看一下答案,弄懂就算了。后续不怎么复习错题。这样是非常低效的做法,问题很大。同样的题目,过一阵有可能又错,简直白学了,非常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我在初三的时候,并没有做大量的题目,而是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全都复习3遍以上。除了错题以外,勉强做对,即做题时没有把握,而是需要看完答案才确信自己对的题目,我也全都在做题时进行标记,之后也是要复习3遍以上。在参考书和卷子上,经常可以看见我在很多题目旁,标了5个星号。为什么会有5个星号呢?因为做错题或是有疑问,就标一个星号,搞清楚了就标第二个星号,后续每复习一遍就多画一个星号,至少复习3遍,所以至少是5颗星。边学习边画星号是个很爽的举动,而且能看见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复习。·  通过多次地复习错题,达到滚瓜烂熟,我能做到,不但绝对不再错这一道题,而且绝对不再错这一类题,保证学习是十分踏实有收获的。多次复习以后,一次次画着星号,越复习越熟练,觉得把知识掌握得很牢,学习极有成效,产生了很强的兴奋和幸福感。这种感觉甚至强烈到会让我的心跳加速,体温略微升高,比打球和玩游戏爽多了。学得这么开心,效率必然比被动学习的人高很多倍,想不考高分都很难。·  如果只复习一遍错题的话,遇到一模一样的题可能不会错,但是不够熟练,遇到类似的题有可能还是会错。每次考试结束以后,一看答案,总有人会感叹:“这么简单,明明都会做,怎么当时没想到。”或者是说,“要是再给我几分钟,我肯定能把那道题做完。”这些情况说到底还是不熟练,考试时间有限而且容易紧张,不但要求我们了解知识点,更关键是要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要想考得好,我们不但要懂做,而且要特别快速准确地将题目做出来。·  我们宁可少做些题,也务必要将错题和没把握的题多看几遍,这其实花不了我们多少时间,效果却会特别好。“星号法”挺简单的,比把错题记在错题本上方便许多。我将它告诉我的学生们后,有些学生像我一样看了3遍错题,在短时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复习课本和笔记也是同样的道理,课本是命制试题的根本,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有次北大一位文科状元跟高中生座谈时,有同学问你为什么学得那么好?文科状元说:“把书看10遍。”其实,大多数人把书看10遍都能当状元,但是一般人做不到。笔记里也有许多有用的知识点。·  不过很多人都不乐意复习课本和笔记,因为看见自己做了很多题,会感觉很踏实,复习课本和笔记,不容易感觉到成就感。所以我们也可以使用“星号法”,当我们一遍遍在课本和笔记上增加星号的时候,很直观地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在逐渐熟练,可以增加成就感。·  当我看到一本好书时,我会有想把它看很多遍的愿望,这样的确会加深印象,大有收获。但是这个愿望常常只是愿望。因为不用考试,再好的课外书也不容易看很多遍。应用“星号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促使我们把书多看几遍。本书每页都印有虚线星号,同学们在每一次阅读时可以用笔画一个星。我相信每多读这本书一遍,都能提高各位读者的成绩。
    皮蛋必胜法之先易·  我曾经作为院队中锋参加过北大篮球甲级联赛。当时我们队中的三分射手是李斌,李斌的身高只有1米75,又缺乏突破能力,所以无法在三分线内得到较好的投篮机会。好在他练出了一手投三分球的绝活,所以成为了我们队的主要得分手之一。·  我们经常一起练球。我发现他练习投篮的时候很有意思。作为一个三分射手,李斌并不是直接在三分线练习投三分。而是直接从离篮筐最近的地方开始练投篮,一点点慢慢由近到远,最后再到三分线进行大量练习。  我当时觉得挺纳闷的,李斌这样做难道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根据战术安排,他在进攻时一直都是站在三分线外等着接我们的传球,他根本没有进行近距离投篮的机会。而且他可是一个神投手,还用得着从离篮筐最近的地方开始练起吗?那个地方连我这种投篮很一般的人都懒得练。·  我把自己的疑问告诉李斌,他说这是因为要“找感觉”。站在离篮筐越近的地方越容易把球投进。一开始就练习最难投的三分,如果投不进,容易影响心情。先练习容易的投篮方式,让自己享受百发百中的乐趣。然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到了投三分球的时候,就会充满信心,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  听了他的这番解释。我想起了我以前练习三分球的经历。我看《灌篮高手》漫画时,很喜欢湘北队的三分手三井寿,也曾因此练过一段时间的三分球。不过总是坚持不下来。三分球是很难练的,一开始练习时经常十投一中。屡投不中的感觉很糟糕,简直是一种折磨,所以难以坚持。如果是像李斌这样,先易后难,让自己先体会到一次次把球投入篮筐中的乐趣,会更容易练好三分球。·  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的其他科目都多次拿过班级第一的成绩,但是一直到高三上学期时,数学成绩还很糟糕,只有110左右。为了提高数学成绩,我曾经有一阵专门做一本《题典》。·  这本习题册名副其实,跟词典一样厚,而且都是各种很难的题目。我做这本习题册时总是受挫,越做越没有信心,越做越不喜欢数学。而且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题,数学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出现了下滑!为什么总是学不好数学?是不是因为自己太笨?都说勤能补拙,怎么我现在越补越拙?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先做容易的题。于是我把数学课本的所有例题和练习题都认真做完了,越做越有自信,享受到解题的乐趣。我还没有开始做更难的题时,数学成绩就已经明显上升了。再加上之后采用的绝招“放火烧数学”,我总算是能考出135分以上的分数了。·  在学习我擅长的科目物理时,我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老师发的习题册比较难。在预习物理课时,如果看完书后直接做老师发的习题册,经常会遇到很多题不懂,让我受打击。·  做题应该让自己觉得爽。比较难的习题册,适合达到精通的程度以后再做,一开始时应该做些更简单的。于是我去书店买了4种物理习题书,但并没有全都做,而只是经过尝试后找到其中最简单的一本。这样我每次预习完物理后,都会做这本最简单的习题书,我就能体会到作为物理高手的乐趣。·  【网友鲶鱼怪: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不仅是做题,在制订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先从容易的目标做起。比如设置高效利用时间的目标时,不要设置每一天都要实现时间利用效率在80%以上。如此设置目标,太难实现。但凡有状态起伏,这个目标就破产了,会让人产生挫败感,进而不利于后续的学习。可以设置更容易实现的均值目标,即每月平均时间利用效率在80%以上。如果这个月有几天状态不佳,可以通过其他时间的优秀表现弥补这几天的失误,不至于完不成目标。·  均值目标因为可以被补救,所以更容易实现。例如每天平均写一篇日记比每天写一篇日记容易得多。我曾经多次想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虽然知道这是很好的习惯,但总是坚持不了几天。因为学习很忙,很容易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使得某天没有写日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会感觉到养成这个习惯的努力失败了,很快就放弃了。·  我后来定了一个规矩,某一天或者几天没写日记没关系,只要补上就好,这样我的日记本里每一天的记录都是完整的,我感觉到了成就感,很容易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我最近4年来一直都在写日记,每天平均花10分钟左右。
      皮蛋必胜法之表现·  我上初三的时候,有一次在学习时突发奇想:大家普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有时在学习过程中会愁眉苦脸,很不高兴。如果我于心中默念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学习时经常笑,表现出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会怎样呢?·  我觉得这个想法挺有意思,就试了一试,发现效果居然还不错。笑着学习,心情真的会好些,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但是我妈看见我一边学习一边笑,被吓得不轻,她觉得学习很苦,怎么会有人边学边笑?难道儿子发神经了?她赶紧过来关心我,我告诉她,学习可以很快乐,不一定非要觉得什么先苦后甜之类的。她这才宽了心。·  表情可以反作用于情绪·  我后来在大学选修心理学相关课程时,才知道自己当时在无意中居然运用了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理论。牛顿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用一只拳头打另外一只拳头,都会觉得疼。而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表情也可以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只意识到情绪的变化会让表情发生变化,比如高兴引起大笑,忧虑导致皱眉。风靡全球的《正能量》一书提到,威廉·詹姆斯观察到表情可以反作用于情绪。比如大笑会让人更容易高兴,皱眉会让人更容易忧虑。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表情影响情绪。·  受到这种理论的启发,俄国著名的戏剧导演康斯坦丁创造了“体验式表演”法,震撼了整个戏剧界。这一方法的重点在于,通过让演员控制自己的表情,继而在舞台上感受到真实的情绪。这种方法广受欢迎,被包括马龙·白兰度在内的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广泛采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大脑的扫描,判断人们的情绪。几年前,科学家们测试了威廉·詹姆斯的理论。他们对实验参与者们进行大脑扫描,同时让实验参与者们做出不同的表情。通过对大脑活动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表情的确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  我们可以将这个理论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既然我们一定要学,就笑着学。·  我们不仅可以在学习中经常笑,如果是在考试中遇到困难,很紧张时,也可以通过做出笑的表情来减少压力,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实力。·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说的笑,不是指在脸上挤出一个仓促、转瞬即逝的微笑,太微弱的表情难以影响情绪。真正管用的是大笑。为了避免打扰别人,我们可以不用出声。但是我们需要将嘴咧开,尽可能地做出大笑的表情,而且要保持至少10秒钟。·  大家都知道情绪产生表情,品质影响行为。但威廉·詹姆斯发现不仅表情可以反作用于人的情绪,行为也可以反作用于人的品质。他建议道:“如果你想要拥有某一个品质,那就表现得你仿佛已经拥有它一样。”这被称为“表现原理”。如果我们想要变成好学的人,那就先表现得很好学,做出一些爱好学习的行为,比如积极与同学们讨论学习相关的事情,主动向老师提问题等。一开始这也许只是行为,但是久而久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产生性格,我们就会成为好学乐学之人。
      表现原理与量子力学·  我在大二的时候曾经运用“表现原理”,成功地渡过了学习量子力学的难关。量子力学非常难学,素有“量子力学量力学”之称。这是一个令人感到迷茫、痛苦,很想通过揍人来发泄一通的学科。为了让读者们直观地感受一下量子力学的难度,我在下面贴了一个量子力学的等式。  这种乱七八糟的式子,像是法师的咒语,又像是道士的符文。别说高中生看不懂,我也是完全不明白。因为我们学生物专业的人,在大学里学的是很简单的C级高等数学,数学基础很差,学习量子力学时非常吃力,经常连数学符号都不明白,更别说理解公式和运算过程了。·  上课完全听不懂,而且连课本也很难看明白。大家普遍抱怨学校安排课程不合理,非常郁闷。逃课的人很多,物理老师要求上课前要签到。有些人干脆带了个充气小枕头来听课,睡得很香,口水都流出来了。·  就在众人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的时候,有几位高手却是如鱼得水一般,不但在听课时一直盯着老师,频频点头,而且还经常向老师提出一些很高深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他们有的是曾经在物理竞赛中获奖,有的是在暑假自学了A级高等数学,学量子力学时并不费劲。·  他们提问时,我们连这些问题的意思都听不懂,只得在心中暗暗叫苦,牲口们别再问了,大家都知道你们牛。如果让老师以为我们都跟你们一样厉害就完蛋了,考试出题的时候非把我们虐死不可。英雄,给条活路行不行?·  物理老师感到特别惊喜,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道:“原来还怕你们生物专业的学生听不懂,没想到数学基础那么好,北大的学生真是太厉害了,看来考试时可以出几道难一点的题。”·  台下顿时一片惨叫。厉害?老师您没看见大多数人都在打瞌睡吗?我们根本就听不懂,还说要出难一点的题,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大家被这些惹事的高手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们吊起来打。·  不管我们多么绝望和无奈,都要准备考试。面对这如同天书一般的课本,我仿佛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抱怨学校安排课程不合理,但这一点用也没有。应该怎么办呢?只能调整心态尽力而为了。大多数人都面临与我相同的困境,相对而言,物理在中学时还算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尽管量子力学和中学物理一点关系都没有,看起来更像是数学。我还是回想起了以前学物理的愉快时光,不停地告诉自己,我是个物理高手,我很爱学物理,只要量子力学还被归为物理,我就一定能搞定它。·  我买了数学学院的A级高数教材。虽然课程繁忙,我根本没时间把它弄懂,还是尽量能看多少算多少。在上物理课的时候,我不再躲在后排睡觉,而是主动坐到第一排。平时在北大上课要想坐在前三排是很困难的事情,往往要早起贴条占座。我为了在很多课上占个好位置还特意组织了一个占座联盟。不过学量子力学的时候,前三排就没几个人,位置空得很,我可以随意挑选座位。·  尽管我很难听懂老师讲的内容,但还是努力表现出一副积极听课的样子,渐渐也学到了一些知识,偶尔也能问老师几道很简单的问题。愿意坐在前排的人太少,我每次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给老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回答我的问题时很热情。·  期末考试前,老师说主要考课本上的例题。这已经是量子力学的最低难度了,不过对于我们还是太难。我虽然全力地学习,但是因为暑假没有提前预习,只能看懂课本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内容对于我来说还是火星文。要考的科目很多,只有3天的时间可以用来复习量子力学。现在想要把这些例题弄懂是不可能了,逼不得已,我只能靠死记硬背解决问题。这是特别痛苦无聊的过程。以前背课文虽然长,毕竟是有意义有逻辑的内容。我从来就没有试过要背这么长又完全不理解的内容。·  我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只要是物理,我就喜欢。尽管这个理由有些牵强,这种想法还是让我好受了很多。我笑着面对如同符咒一般的量子力学公式,像临摹画一样耐心地临摹复杂的例题,经过反复多次的演练,考试时总算能够照搬上去。·  期末成绩出来前,我认为自己应该能及格,没想到最后100分的满分得了90分。原来不及格的人实在太多,老师最后采取了将成绩开根号以后乘以10的策略。这样只要36分就能及格,我原来分数是81,现在变成了90。·  大二的物理课并没有让我掌握量子力学,但却是一次战胜难关的体验。人在面对挑战时,可以表现得厌烦和抱怨,或者可以告诉自己保持一种乐观和喜欢的态度,这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不只是学习·  “奶牛”费德勒拥有17座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的纪录,众多评论家和运动员都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之一。 一些和费德勒同时期的选手常常感叹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杀入决赛,然后输给一个叫罗杰·费德勒的人。”·  为何费德勒能够如此成功?也许我们能从他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费德勒曾说:“我是世界上最爱网球的那个人。”好一个情深意切的表白。正是因为他对网球的挚爱,他才能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获得巨大的成就。·  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白手起家,创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被誉为“经营之圣”。他曾经强调:“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能从中得到无尽乐趣的人才能成功。”而且“爱上自己的工作,所产生的领悟是极大的。因为,在每一件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主宰一切的真理”。这也许正是俗话说的“一通百通”。·  许多赚大钱的人,都把事业看得比命还重要,并不是只想着赚钱。他们疯狂地热爱着事业,事业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成就感,钱只是他们把事业做好后的附赠品而已。把事做好以后,钱和享受自会到来,他们就可以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正所谓“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一谈到对事业的热爱,我就会想起我的师弟陆一丁,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丁丁”。·  我在北大遇到的18位奇人之——“丁丁” 陆一丁·  丁丁祖籍广东,自幼随父母工作调动搬来北京。实验室的人,基本都被导师骂过。只有一个人例外,那个人就是丁丁,因为导师觉得他是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骂不得。·  导师的看法并非没有依据。丁丁虽然是本科生,但是比许多博士生还要努力。他经常在早上6点钟就来到实验室,成为第一个开门的人,晚上也是很晚才走。有时做实验做到凌晨三四点,干脆就直接趴在实验室的办公桌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接着做,简直就像住在实验室一样。·  生物的细分领域很多,起码有上百个可称为大牛的科学家。丁丁却对大部分大牛都很熟悉,能够了解和评价他们的工作,预测谁将获得诺贝尔奖。这可是许多教授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不信他那么神,每次都跟他赌一顿饭。结果最近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他居然猜对了两次。·  丁丁出身于科研世家,父亲在部队研究导弹的燃料配方,母亲在北京科技大学担任副教授。他从小就知道科研并不是一个舒服的职业,收入不高又特别忙,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但他渴望了解自然的奇妙与壮阔,梦想着成为一名科学家。在高一的时候,他就已经申请参加青少年后备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到中科院微生物所做科研。有一年中秋节的晚上,本该是团圆的时候,他家三口人却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实验室做实验,只能送上隔空的祝福。·  在常人觉得很无聊琐碎的实验中,他体验到了自由探索未知的纯粹和快乐。他告诉我,他爱科研,愿意一辈子做科研,直到死在实验台上。要是别人说这话,我肯定觉得是吹牛,但是丁丁说这话,我信。·  除了爱科研之外,丁丁最大的特点便是追求整洁有序。他一有空就喜欢收拾桌面,把它弄得干干净净。有人笑他是强迫症。他却说:“收拾东西,会让人心情好,效率高。”把桌面收拾完以后,没东西可收拾了怎么办?他便开始收拾电脑桌面……·  我们在做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老鼠。给老鼠配种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丁丁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有几位师兄喜欢开玩笑,经常调戏他:“丁丁,最近配种配得怎么样?好好干,一定要让那些母老鼠都怀上。”这令丁丁很无语。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却令大家对丁丁肃然起敬,再也没人乱调侃他了。·  当时我们的实验正处于出结果的关键时刻,遇上了一个很致命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得到新生小鼠,每当到了母老鼠生小鼠的那天,我们都见不着小鼠。它们对于我们的研究可是非常重要的。母老鼠的肚子明明瘪了,但是小鼠却消失了。难道这老鼠还会变魔术不成?·  我在笼子里仔细找了找,发现一些残破的皮和脚,原来这些新生小鼠竟然是被母老鼠吃掉了。这只母老鼠为什么要吃小老鼠呢?莫非是缺营养?大家都很着急,试了各种方法,往饲料里加入了蛋黄、葡萄糖、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但是都没用。这只母鼠很肥硕,也不像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大家在会上经过长时间的热烈讨论,最后一致认定这应该不是生理问题而是精神问题,我们猜想它可能是因为被关太久,一直很压抑,疯了。当时我们的研究课题,一定需要这只特定基因型母老鼠生出的小老鼠,来不及更换了,怎么办呢?·  就在我们无计可施的时候,丁丁采取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他直接搬了张行军床,住进了鼠房。在母老鼠生孩子的那天,全天24小时,每隔15分钟看一眼它有没有生,如果小老鼠一出生,就立刻把它们和母老鼠隔离,最终成功拿到了我们需要的新生小鼠。  这个办法并不难想到,但只有疯狂热爱科研的人,才会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因为鼠房可不是什么舒服的地方。一只老鼠不算很臭,但是几千只老鼠挤在一个房间里拉屎撒尿,就会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臭到令人不愿意呼吸。而且几千只老鼠在一起难免会很吵。在这种鬼地方待一天又不能睡觉,甭提有多难受。丁丁从鼠房出来时都快累趴下了,身上带着一股难闻的老鼠骚味,但他成了我们的英雄,没人嫌他臭。·  凭借丁丁的努力,他最终成为了两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这即使对于北大清华的本科生而言都是很罕见的事情。按理来说,有了这么好的表现,他申请拿奖学金到世界上任何一所名校读博士应该都很轻松。但是丁丁也有他的硬伤,申请奖学金需要面试,口语很重要。他的英语口语非常不好,在口语课时说起英语磕磕巴巴的,很不流利,差点不及格。·  但是我却丝毫不替他担心。因为我经常与他聊天,只要谈到科研,这个原本内向的人就会变得很活跃。他的嘴里会蹦出各种奇思妙想,他的声音会变得抑扬顿挫,很兴奋;他的眼神流露出一种虔诚而又狂热的光,圣徒的光,让我忍不住想要在他头上画个天使的小光圈。我相信即使是口语的缺陷也无法掩盖如此强大的热情。果然,他对科研的真爱打动了各大名校的面试官,他们都对丁丁非常赞赏,强烈希望录取他。·  丁丁从美国回到北大的时候,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拖着行李箱来到实验室做实验,一直做到深夜两点才回去。别人的庆祝方式是吃喝玩乐,但是丁丁的庆祝方式却是做实验。他当时已经发表了论文,又被国外各大名校录取,没有必要再做实验了。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出国,这个新开展的项目跟他关系不大,不会带给他什么好处。但他依然凭着对科研很纯粹的爱去做实验,也许这早已成为他深入骨髓的习惯。·  丁丁如此优秀,喜欢他的女生应该有不少吧?实际上,丁丁直到出国前也从未谈过恋爱,是“情侣去死去死”团的忠实团员。当我告诉他我有女朋友的时候,他表现出一副羡慕嫉妒恨的神情,两手食指向下,做出了一个鄙视的手势,嘴里还搞笑地嘟囔着“情侣去死去死。”·  丁丁不但优秀,而且身高一米八,长得也不难看,为何一直单身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难以接触到女生。丁丁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实验室,实验室男多女少,而且女生基本都是比他大好几岁的师姐。即使是在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里,丁丁也没参加类似“爱心社”这种妹纸比较多的社团,而是加入了由纯爷们组成的“军事爱好者协会”,经常参加军事化训练,比如负重越野长跑。从时间安排上来说,他不打光棍都没天理。·  第二个原因是他曾经臭名远扬。丁丁见宿舍的其他几个哥们都有女朋友,只有自己一直是单身,非常郁闷,跟我聊天时还自嘲道:“都怪爸妈给我起的这烂名字,一丁一丁,摆明了要一辈子打光棍呀。”有一个光棍节晚上,他觉得寂寞空虚冷,便在宿舍里喝闷酒,酒精一上头,就嚷嚷道:“老子发誓今年一定要找到女朋友。”·  “你去年光棍节也是这么说的。”丁丁的舍友并不在意他的话。丁丁却是表现出如同做科研一样认真的态度,拿出了一张白纸,让舍友跟他一起统计全年级还有哪些单身的女生。他把这些单身女生的姓名全部列在这张白纸上后,非常得意,扬言:“我从现在开始一个一个地追,就不信全都追不到。”·  他还真的全都追不到。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丁丁还没来得及追第一个女生,就发现他列名单的光辉事迹已经传遍全年级,而且越传越邪乎,比如“丁丁打算同时追全年级的所有单身女生”“丁丁列了名单想要开后宫”之类的。他的名声一下子就臭了,形象全毁,被女生们当成了花心大萝卜,唯恐避之不及。作为他的朋友,我知道,丁丁真是比窦娥还冤呀,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连女生的手都没碰过。先在一张白纸上把各种可选项列出来,再一个一个去尝试。这是他做科研多年养成的习惯,尽管有些怪,但并没有什么恶意。·  单身成为了丁丁大学生活的一大憾事,他只能在毕业时无奈地感慨道:“感谢我生命中从未出现的女朋友,因为你的不存在才能让我专心地搞科研。”·  祝愿他在国外早日找到另一半。丁丁是极度热爱事业的人,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发现他这只潜力股的。·  爱上事业,尤其是爱上事业的过程,是丁丁取得科研成功的关键。学习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知识不一定都能在生活中用上,而且难免会忘记。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重要,爱上学习又比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要,将爱上学习的能力推广,干一行爱一行则是最重要的能力。·  兴趣不是天生的。根据宿命论的观点说一个人生下来就会喜欢某种职业,是很不科学的。关键不是找兴趣,而是培养兴趣。兴趣主要来源于做事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使用表现法可以感觉到做事过程中的快乐,而使用量化和先易法可以体会到做事过程中的成就感。·  为什么本文所说的方法叫“皮蛋必胜法”,而不是学习必胜法?就是因为干一行爱一行是各行各业成功的关键所在,绝不仅仅是学习。皮蛋必胜法是可以应用在各个方面的。
补上此书封面
  要在痛苦中找到欢乐,才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我喜欢看美食节目,热爱品尝美食,缺乏节制的饮食使得我的体重在读研时一度达到189斤,成了一个大胖子。虽然这对于我担任中锋很有好处,但是我坐在床上的时候,床板都会嘎嘎响。宿舍的凳子也被我坐坏了三个。·  【网友草帽团:篮球场四大天王之灵活死胖子】·  我痛下决心,一定要减肥。单纯依靠节食减肥有害健康。我的减肥策略是运动为主,节食为辅。·  在运动方面,我规定自己每隔一天慢跑一次,一开始是4000米,后来逐渐增加到10000米。我自幼接受溺爱,被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长跑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跑了一会儿,肌肉酸疼,难以坚持。路程却还剩很长,令人觉得根本没有跑完的希望。怎么办?要在痛苦中找到欢乐,才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既然无法吃苦,那就爱上这肌肉酸疼的感觉好了。·  我经常在肌肉酸疼的时候做出很开心的表情,心中默念:“我爱死这肌肉酸疼的感觉了,太爽了,再疼一点,还不够。”【想着“还不够”的时候,我脑子里回响的是三国杀里周泰的配音】我很快就爱上了肌肉酸疼的感觉,爱上了长跑。一旦有几天不跑步,就会觉得很不过瘾。我减肥的同时还想锻炼胸肌,所以我长跑以后还会做一些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做这些健身运动的时候,也会肌肉酸疼,要想长肌肉,最大的秘诀也是爱上肌肉酸疼的感觉。·  在节食方面,我发现人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很难觉得自己饱,一站起来才知道自己吃撑了。所以我每次吃东西觉得八分饱的时候,就站起来,这样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吃够了。·  我为了爱上节食的过程,还采用了量化法。我买了一个体重秤,每天都会称体重,然后记录在台历上。这样我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体重的变化。每当发现自己的确一点点瘦下去,我就会很高兴,更有动力去减肥。当我想要吃零食的时候,也会因为要称体重而作罢。·  最终我在半年的时间里成功减到147斤,足足瘦了42斤。这离不开“表现法”和“量化法”的功劳。
回帖的人好少。。。没动力更新了。。。呼唤回帖!
      爱上学习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人才重要,人才难得。但什么样的人是人才?聪明的人是人才?不一定,许多智商极高的人不好好干,也只能碌碌无为。勤奋刻苦的人是人才?也未必,许多人看上去很努力,但是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想如何能够做得更好。虽然付出很多,但是收获却很少。我认为,爱上做事过程的人,才能被称为人才。它会使人将全身心投入事业中,发挥出全部的潜力,创造伟大的奇迹。·  大多数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没有享受到工作本身的乐趣。正是因为爱事业过程的人实在太少,所以一旦这样做,就会鹤立鸡群,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  学习正是学生的事业。勤奋刻苦的学生有不少,但是喜爱学习过程的学生,100个人里都不一定有1个。正因为学习君是个貌丑心善、很少人喜欢的可怜孩子,只要你给他一点爱,他必会给你十倍的回报。我们一旦这样做,就会具有极其巨大的优势,如同坦克面对骑兵的碾压优势。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爱上学习的人成绩不好,从来没有。·  我的学生刘瑞非常渴望上清华,遇到我之前一直学得很辛苦却没什么进步,始终无法进入前十名。他使用了我教他的“回想法”等技巧以后,在不增加学习时间的情况下,成绩依然提高很快,成为了班级第二名。按理来说,他应该感到高兴,并且有更大的动力去积极学习。但是他却告诉我,他学烦了,经常晚上回家学两个小时就不想学了,尽管依靠高效的学习方法,依然能维持第二名,但却再也无法进步了。·  为什么一个取得快速进步的学生,依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呢?因为他长期以来只爱目标,不爱过程。他满脑子只想着清华,只想着提高排名。但是无论多么鼓舞人心的目标,都只能在短时间激励人。时间长了,激励效果自然就减弱了。学习是长跑,不是短跑。比起目标的短时间激励作用,我们更需要学会享受过程本身。本文介绍的“皮蛋必胜法”,正是帮人享受学习与工作过程的方法。我将“皮蛋必胜法”告诉刘瑞后,他又逐步培养出了对学习的兴趣。·  如果想爱上学习的过程,就要消除固有的偏见。学习不一定是一件痛苦的事,课本上有先贤伟大智慧的结晶,而每个人都是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我们完全可以抱着“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发现和乐趣”的态度去主动学习。我们不要像西方人歧视皮蛋一样歧视学习。把学习当成玩,学习能比玩还有意思;把学习当成折磨,学习也不会逊色于任何酷刑。给皮蛋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多品尝一种美味。给学习一点阳光心态,我们能收获极大的灿烂辉煌。
  内功心法第二招: “命运罐2.0”·  四大名课·  北大有四大名课,分别是《心理卫生学概论》《中国经济专题》《艺术概论》和《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想上这些课的人特别多,为了选上这些课,当年我们需要在凌晨时,上网不停地刷新选课网页,争取在第一时间登录,抢先选课,擅长编程的学生甚至还为此研发了自动抢课程序,非常像现在网上抢购火车票的情景。·  我的手速还算快,有幸选上了这四大名课。在这四大名课中,以孙东东老师的《心理卫生学概论》最有意思。这是一位风趣幽默、口才极佳的名师,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不过“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孙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些言论招致了不少社会人士的强烈不满。我经常在网上看见有人问候他全家,或者是几十个人一起在北大校门口拉着横幅举着牌子,愤怒地喊着:“打倒孙东东!”“开除孙东东!”之类的口号,一副恨不得生食其肉的样子。  《心理卫生学概论》这门课如果单纯按照教材讲解,会非常枯燥。好在孙老师从事精神病学研究20余年,见过无数的精神病患者,经常在课上跟我们分享他遇到的一些奇特案例,使得此课生动有趣。本校同学争先选课,很多外校的学生也慕名前来旁听。孙老师上课用的是500人的大教室,可是旁听的人太多,几乎每节课都有不少人站着听。·  有一节课是关于怪癖。孙老师讲了几个因为控制不住怪癖而造成悲剧的案例。
      最意想不到的小偷·  第一个案例是某位有盗窃癖的北大校花。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情。那时北大有一位如同公主一般的女生,叫刘珊珊(化名)。她才貌双全,家境还非常优越,父亲是局长,母亲是某公司经理。刘珊珊从小到大什么都不缺,想买啥都行,可能正因如此,正常的获取物品方式,难以引起她的兴奋,只有在偷东西的过程中,她才能体会到强烈的刺激和快感。·  刘珊珊在小时候就已经露出“顺手牵羊”的苗头,可惜并未引起家长的注意,觉得只是小孩子闹着玩而已。上了北大以后,她依然没改,时常偷舍友们的小东西,例如护肤品和笔。一开始她的舍友们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弄丢了,或者别人拿错了,并不在意。丢东西的次数多了以后,她们感觉很愤怒和奇怪,但谁也没想到竟然是全宿舍最有钱的同学干的。·  刘珊珊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她虽然在偷东西的时候特别兴奋,但是每次偷完以后都会感觉懊恼和自责。她知道这个毛病很离谱,非常想改,一旦想偷东西就使劲捏自己的手,想用疼痛转移注意力。但她即使把手掐紫了,也无法控制自己。·  刘珊珊跟舍友们无冤无仇,并不想通过这种方式捉弄她们。见舍友们生气,她也十分难过,经常会请她们去很高级的餐厅吃饭,还在她们过生日时送一些非常不错的礼物。因此,她在宿舍里的人缘和口碑都特别好。·  到了大三的时候,刘珊珊的盗窃癖愈发严重。有一天,她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干了一票大的。她把宿舍里便于携带的物品全都扫荡一空。其中既包括像钱包和金项链这样贵重的东西,也包括牙膏牙刷这种不值钱的东西。这不是盗窃,是搬家呀!舍友们一回宿舍就哇哇直哭,啥都没了,连牙都刷不了。她们立刻就报了警。·  因为犯罪分子的气焰过于嚣张,公安干警对此案件非常重视。他们先把刘珊珊宿舍所有同学都问了一遍,希望能找到线索。没想到,刘珊珊的心理素质很一般,见到警察时神色极其慌张,刚问几句便露出了破绽,很快就招供了。根据口供,警察在她家中一个上了锁的大箱子里,找到了所有的赃物。刘珊珊多年偷到的各种东西都在这,完全没用过。·  刘珊珊的落网令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大跌眼镜。谁也没想到这姑娘的爱好如此与众不同。孙老师给刘珊珊做了鉴定,的确是盗窃癖,不过这并不能免去她的法律责任。法不容情,尽管她的舍友愿意原谅她,但是因为偷了贵重物品,已经被公安机关立案,所以她最终为自己的嗜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命运因此发生巨变。·  同学们听完这个案例后,都为校友感到遗憾和难过。孙老师说道:“为了避免有人骂我卖校求荣,是北大的叛徒。我讲完这个北大的案例后,再搭配一个清华的,平衡一下。”这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大家纷纷鼓掌表示欢迎。【学生张宏:满满的恶意】【学生钱鹤龄:这是有多大仇呀】【学生周小亮:前方核能预警,非战斗人员请速度退散】掌声过后,他便开始讲清华异装癖的案例。
      独特的玩耍方式·  异装癖主要指的是喜欢穿女装的男人。清华博士后何军(化名)各方面都很正常,之所以有这种怪癖,跟小时候他母亲和他的独特玩耍方式有关。何军小时候长得清秀可爱,有点像女孩。他母亲喜欢把何军姐姐的裙子套在他身上,再给他涂上口红,擦点粉,看上去跟小女孩一模一样,非常好玩。·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经常这么玩,真的把孩子玩坏了。何军从此有了喜欢男扮女装的怪癖,直到长大也没有改掉。他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不能被世俗所接受,一旦被发现就会遭受歧视,但始终不知该如何才能克制住内心的冲动。·  在清华做博士后的时候,每天晚上7点,何军都要准时装扮成女人,到校园人少的地方散步。暑假的一天晚上,何军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超短裙和高跟鞋,喷了特别浓的香水,走在校园里。当年的清华,号称五道口男子技校,女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令人伤心。何军走在路上,非常引人注目,回头率极高。·  校园里很多地方趁暑假施工,所以民工很多。有一位民工看见了何军,他在清华待了一个多月,母猪都能被当成貂蝉,更何况是看见了十分妖艳的何军。他顿时被迷了心窍,跟踪何军到了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便过来对何军动手动脚,甚至试图将他拉到路边的树丛中。·  何军只是喜欢装扮成女人,对男人并不感兴趣。他竭力反抗,与民工扭打成一团。厮打过程中,他的假发和其他的假东西掉了,露出了一副男人的模样,把民工吓傻了。他一开始以为这姑娘的嗓子不好,声音有点粗,没想到居然是男人扮的。正在这时,几个巡逻的保安及时赶到,抓住了那个惹事的民工,骂道:“敢在清华非礼,你这家伙口味也真够重的。”·  当他们看清何军是个男人以后,更是大吃一惊,心里暗想:“这位大哥的打扮好别致呀……唉,我当个保安容易嘛我,今天遇到的这些都什么人呀?”何军的行为超出了保安们的理解能力,而且是受害人,所以也被带到了派出所。·  在派出所,何军费了好大劲才把自己的装扮解释清楚。这件怪事很快就广为流传,全校都知道了他的怪癖。何军觉得没脸见人,离开了清华。·  此事最神奇之处在于何军早已结婚。丈夫每天晚上都要打扮成女人,妻子难道能不知道吗?实际上,每天晚上都是妻子在为他精心打扮!·  前面讲了控制不住怪癖,会对人造成伤害。不单是怪癖,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控制不住嗜好而造成的悲剧屡见不鲜。
          我的探索·  做不到自我约束和控制,就会虚度光阴。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呢?这是我一直都想要解决的问题。·  初一的时候用的是体罚法,例如我给自己规定,一定要做完作业再玩,违反之后,就要做50次仰卧起坐。结果好习惯没养成,身体倒是得到了锻炼。而且做完50次仰卧起坐,本身便是需要毅力的事情,我自制力很差,不容易坚持用这个需要毅力的方式惩罚自己。·  体罚不容易坚持,我就改为尝试不需要毅力的扔钱法。每次我违反自己订下的规矩之后,我会把钱扔到楼下,第一次违反扔1角钱,第二次违反扔两角钱,第三次扔5角……依次递升,越罚越重。刚开始扔钱不心疼,但是扔到10块钱的时候,的确挺难受。虽然扔钱很不爽,但是我自制力太差,还是忍不住会贪玩。这个方法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实在是太浪费钱了!!!·  初二时,我在书桌前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很多督促自己的口号,比如:“这学期期末考试一定要进前十名!”“争分夺秒!” “吴业涛,当你想要玩的时候,你要问自己,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这些口号在第一天的时候还是管用的。第二天我的小伙伴来找我时,看见我贴的这张纸,赞不绝口。不过这种口号法也许对别人效果会很好,对我这种严重缺乏自制力的人,也就管用一天。我刚被人夸完半小时,就忍不住去上网了。后来我越来越贪玩,不但没进前十名,反而成了倒数前十,觉得这张纸简直就是对自己的讽刺,越看越闹心,直接就把它撕了。·  初三的时候,我采用的是隔绝诱惑法。1966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米歇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他在幼儿园找来了几十名小孩,每个人都在一个单独的小房间里,面对一些糖果。孩子们都被告知,如果能够忍耐15分钟不吃面前的糖果,就能再得到更多糖果。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撑过3分钟,其中许多吃货一直盯着糖果看,不到1分钟就把糖果吃掉了。只有1/3的孩子能够忍耐到15分钟,得到奖励。这些能够忍耐15分钟的孩子们,有的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糖果,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有的则将糖果放得远离自己。这其实都是隔绝诱惑的策略。  学习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既然我喜欢上网、玩游戏、看电视,那我就想办法隔绝这些诱惑呗。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教室上自习。于是我初三的时候虽然不住校,但是每天都去学校上自习。离开了家里的电视和电脑,我的学习效率大增,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高中时,班上学习氛围好,自习课特别安静,我更是很积极地去上自习。·  到了高考前两个星期,因为当时我成绩很好,老师讲课主要面对的还是大多数人,我听课觉得收获比较少,于是我就跟班主任请假,回家自己做题和看书。不过一回家就容易管不住自己,我学了一会,就容易上网或看电视。难道我专门请假是为了回家偷懒的吗?我不禁郁闷和焦急起来。于是我就把家里的网线和插座全都拔了,然后用剪刀剪断,扔到楼下垃圾桶。这回我家彻底看不了电视,上不了网,我又可以安心学习了。这种剪网线的行为,又被我称为自宫法。·  父母对我的破坏行为十分不满。我们班主任知道这事后,却觉得精神可嘉,将此事在班上大为宣传。我事后想起来觉得,这件事虽然精神可嘉,不过的确应该是先跟父母商量,征得他们的同意,或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让他们把网线和插座锁起来。·  面对诱惑,隔绝是最简单直接、效果最好的方法。我中学时,主要就是依靠这个方法控制自己。我后来做家教时,也经常提醒学生们要在一个隔绝诱惑的环境中学习,如果离学校远,或是教室比较吵,也可以找别的地方。比如我的学生王洋,平时住校,每个星期天都会回家,一回家就忍不住要玩电脑。她家离学校比较远,不方便周末过去学习,于是听了我的建议以后,她每个星期天就会去离家不远的图书馆上自习。我的学生李名忠,则是会去离家不远的大学上自习。虽然稍微麻烦一点,但是比在家学效率高多了。一般来说,要想找个适合学习的地方,并不难,总是有办法的。·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同学们往往面对的是手机上网的诱惑,这会严重影响学习。有一个手机应用“我要当学霸”,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安装了这个手机应用后,在设置的时间范围内,如果选择坚持模式,我们就彻底不可以上网和玩游戏。如果选择彪悍模式,当用手机娱乐时,这个应用就会自动在我们的qq空间等社交主页上,发出各种让人颜面尽失的恶搞状态。有一次我手贱,试了试彪悍模式,中间忍不住上了一次网,第二天发现我的qq空间访问量暴增。原来这个应用在我的qq空间里,发了条毫无节操的状态,“在自习,忍不住想男神。”·  要是说想妹纸也就罢了。想男神?这是要闹哪样呀。许多不明真相的同学和朋友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还发表留言:“终于明白你为何多年单身了。”·  这下真是闹大了,我好不容易才把这个情况解释清楚。好友们表示:“这个应用真贱,跟你的气质很相符。”各位同学如果安装“我要当学霸”的话,记得选择坚持模式,这是最安全有效的模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隔绝诱惑除了环境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量远离带来不良诱惑的人。比如我大学时有几个同学特别痴迷游戏,他们总是经常找我一起打dota。我一开始玩得挺high的,不过后来也逐渐意识到,天天玩游戏,人迟早会废了。但是每次他们一来找我,我就忍不住跟他们一起玩。怎么办呢?我就只好跟他们说我以后不玩了,而且在我的手机通讯录里,把他们几个人的名字后面都加了“绝不打游戏”四个字。假如其中一个人叫赵纲,那他在我的手机里就显示为“赵纲绝不打游戏”,这样可以提醒我自己,远离游戏的诱惑。·  不跟同学或朋友一起打游戏,可能会伤感情,但是如果放纵自己,跟他们一起玩儿,那么只会使得上瘾的情况更加严重,害人害己。·  如果把我们的学习比作一棵树的话,网瘾和游戏瘾等不良诱惑就是树上的害虫,会把树叶吃得千疮百孔,毁掉这棵树。要想树长得好,就要除虫;要想学习好,就要隔绝各种不良诱惑。·  隔绝诱惑通常已经够用了,可是如果遇上无法隔绝的情况怎么办?大学生经常需要通过网络交作业,中学生有时也会在网上查资料。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命运罐2.0”。(命运罐2.0具体内容见实体书)
  内功心法第三招:充电式休闲·  学久了容易累,难免需要放松一下。我在中考前几个月觉得自己成绩很好,学累了玩一玩是理所当然的事,劳逸结合才能更高效地学习,所以经常采用玩电脑游戏的方式休闲。但是越玩越觉得好玩,心都玩野了,根本没心思学习。我逐渐沉迷于一个叫《帝国时代》的游戏。当我发现苗头不对时,想下决心戒掉游戏,但是又忍不住想玩,于是就选择了疯狂地玩这款游戏,觉得只要把它玩腻就行了。·  我玩了好几个星期都没把这游戏玩腻,反而因为技术越来越高,更加上瘾了。有一个周末我连着玩了10个小时《帝国时代》,好不容易终于觉得无聊了,但是有一局成功实现了大逆转而获胜,真是激动人心,我又更加喜爱这款游戏,不能自拔。而且我还没把《帝国时代》玩腻,又开始喜欢玩《仙剑奇侠传》,这样下去,自然无法好好学习,最终中考考砸了,差一点就没去成重点班。·  不单玩游戏,把上网和看电视作为主要休闲方式也会不利于学习。这些休闲方式都被我称为“耗能式休闲”,即消耗正能量的休闲。·  耗能式休闲的害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耗时过长,甚至是无止境的长。以上网为例,休闲娱乐网站数以万计,而且都在不停更新,根本看不完。·  第二,让人变懒,变弱。耗能式休闲会消磨人的斗志,培养人的惰性,让人不愿意再回书桌。越进行耗能式休闲,越容易变懒,越懒就越习惯耗能式休闲。这是个很可怕的恶性循环。·  第三,学习是一个费眼和保持固定姿势的过程。学习间歇的休闲最好能活动身体和眼睛,但是玩游戏、上网和看电视只会变本加厉地费眼和保持固定姿势,不利于后续学习。·  在耗能式休闲中,玩游戏算是比较彻底的有害无益,危害最大。通过上网和看电视,了解一些新闻时事和学习相关的东西倒也无可厚非,如果是看别的就算了。·  我在高中时所采用的休闲方式不是耗能式休闲,而是充电式休闲。它会真正让人做到劳逸结合。·          锻炼·  有一次在吃饭时,一位亲戚曾经很好奇地问我:“北大是不是有很多整天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呀?”【喂喂,您问这个问题太不给面子了吧,敢更打脸一点吗?】这是人们经常会出现的误解。我在高中时见过一些不愿进行任何健康有益的休闲,只想把所有时间用来读书的书呆子。不懂得劳逸结合,会使得学习效率极低。这种人往往连班级前20名都进不去,更别说考北大、清华了。我的大学同学里并没有这种书呆子,与之相反的是,我在北大见到了许多体育爱好者。·         “old 叶”·  本书前面提到的“老大”是我们年级男生成绩最好的,全年级成绩最好的人是谁呢?那就非“old 叶”莫属了。“old 叶”的名字是吴叶,她是贵州省状元。吴叶年纪轻轻,却大气沉稳,说话不紧不慢,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所以被一些男生起了个“old 叶”的绰号。我估计这帮家伙是觉得“old 叶”跟“oh yeah”同音,叫起来很有喜感……·  虽然这个绰号有些滑稽,但是我们都很佩服吴叶。她实在是强得令人发指,被认为是我们学院好几年才能出现一个的奇才。在成绩方面,她始终是年级第一。在科研方面,她也是我们年级第一个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论文的本科生。这篇论文比许多博士生的论文质量还高,因此上了北大官网主页,受到表彰。我们年级的牛人很多,但有吴叶在第一名永远是毫无悬念的,大家只是在争第二名而已。·  吴叶的强大和稳定,让我们觉得她是电脑或者钟表之类的东西,反正不是人就对了。你会和电脑比记忆和计算吗?你会和钟表比报时吗?显然不会吧。所以也没多少人想过要跟她争第一名。·  吴叶一直很优秀,在高中时就已经被电视和报纸多次报道。她不仅在数理化等竞赛中全面获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知识竞赛节目,并轻松夺冠。屏幕上的吴叶大气沉稳,一口流利的外语折服全场。此外,她还是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班长。吴叶的高中班主任在谈到她时,感慨地说:“我经常想找个理由批评她,但是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b汗,太优秀也是错吗?】·  如果说吴叶是台机器的话,它的充电方式就是跑步。她从高一开始,几乎每天都要跑2000米。上了大学以后,大多数人都有所松懈,有些人甚至会一觉睡到中午才起床吃午饭。吴叶却是一直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来跑步。跑一两周容易,坚持跑一两个月很难,吴叶能坚持这么多年更是难得。坚持跑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培养毅力和执行力。有了强大的毅力和执行力,做事又何愁不成。·  跟这么强的人名字相似,又是同班同学,有时候会被进行对比和调侃,是让我本科时候比较郁闷的一件事,真是躺着也中枪。·     鸡胸少年·  体育锻炼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我小时候体弱多病,胸发育不良,很窄,俗称“鸡胸”。我妈在初一时给我买了扩胸拉力器,让我有空就拉。臭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拉力器又不难拉,我经常边看电视边拉,一拉就是一两百次。到了初三体检的时候,我的胸围和肺活量都是全班男生第一,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鸡胸少年了。同桌甚至拿着我的体检数据单去嘲笑本班的部分女生。·  我在高中时每天都会做引体向上,一开始只能做五六次,而且肌肉很疼,后来就能很轻松地做15次。在高中学习最紧张的时候,我也保持每周至少打4个小时篮球,暑假时我每天更是都会打两个小时篮球。这些运动会让我神清气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引体向上,还能增强我的自(二)信(头)心(肌),让我相信自己也可以变成一个有毅力的人,这种感觉非常棒。·  我在北大当班主任的时候,十分鼓励学生参加运动锻炼,也经常与班上的学生打篮球,本班是全院公认篮球最强的班级。·     清华校风·  清华的体育锻炼氛围更胜过北大。这是一所特别崇尚体育锻炼的高校。清华校领导强调:刻苦的锻炼可以培养青年们自信心、进取心和争取胜利的决心。·  长跑是清华大学一直保持的优良传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清华就已经长跑成风。每天下午4点半,学校的大喇叭响起来:“同学们,现在是课外锻炼时间,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去参加体育锻炼,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师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参加锻炼,操场上、校园的路上,到处是跑步的人群,龙腾虎跃,蔚为壮观。·  2010年,有几所大学发生了学生长跑猝死的事件。清华曾考虑要不要取消长跑测试的问题。本以为同学们会皆大欢喜,结果不仅仅校友、老教师反对,在校生也强烈反对。当时在一家著名的社交网站上,所有的同学都要求坚决不能取消长跑。有同学说:“取消长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就仅仅成了一句口号;还有同学表示,不经过长跑的洗礼,就不像真正的清华人,毕业证书上就缺了点光彩。”看来,不爱长跑的同学们就不适合报清华,气场不和。·  清华跟北大离得特别近,骑单车10分钟就能到,比从北大东门骑到西门还快。我曾多次去清华游玩,清华校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篮球场太多太大了,比其他大学的篮球场多好几倍。无数个篮球场紧挨着,一眼望不}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