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日报盐碱精灵是什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盐碱地及其综合治理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盐碱地及其综合治理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44|
上传日期: 04:48:2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盐碱地及其综合治理
关注微信公众号当前位置:
探秘柴达木:向穿越无人区的英雄们致敬
探秘柴达木:向穿越无人区的英雄们致敬
今年元旦,第四届“机车越野冰雪穿越活动”在海西州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铁马冰河-谁是越野之王”,由青海卫视承办,以达人秀的形式展现海西州靓丽的风景。其中,图途旅行联合赞助海西州户外运动协会参加比赛。探秘神秘圣境哈拉湖在青海省海西州北部祁连山深处,祁连山主峰疏勒南山脚下,是被世人称为地球最后一滴眼泪的青海第二大湖泊——哈拉湖。在四周雪山的簇拥下,哈拉湖湖面海拔4077米,号称“月球表面”的无人区,这里冬季异常寒冷,最低气温可达-40摄氏度一下。在浩瀚冰川下的大湖奇景,冰川大湖美景与严酷的野外环境,这个神秘圣境,引诱着无数爱好探险的驴友深深向往。岁末年初,“铁马冰河-谁是越野之王”主题活动在这举行,见证了一场冒险家们的探险之旅。柴达木柴达木面积25万平方公里,柴达木的核心是隔壁、沙漠、湿地、草原、盐碱、雅丹地貌、内陆河、湖泊等,大多数属于无人区或无人居住区,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越野体验、比赛地理资源。激情穿越无人区此次活动从2015跨越2016,户外运动爱好者们一路向西,驾驶越野车穿越青海哈拉湖无人区、柴达木盆地。各个车队历经磨难,一路克服艰险进入哈拉湖跨年,以勇气和热血来迎接2016年。12月31日早晨,40多台越野车队浩浩荡荡地从海拔3400米的天峻县阳康出发前往哈拉湖。一路上路途艰险,车辆缓缓爬高进入山区,渐渐进入无人区,道路坑坑洼洼,断头路时隐时现,险象环生。皑皑雪山浩瀚冰川与明镜般的哈拉湖间是大片的莽莽荒原,仅在夏日的河道旁有碧油油的嫩草生长。就是在这样的荒原之上,顽强生存着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盘羊、藏原羚和狼、棕熊等多种野生动物,夏季迁徙的鸟儿也不时前来休憩。哈拉湖的跨年元旦之夜,熊熊的篝火温暖不了高原的寒冷。在海拔4150米的营地,夜里气温零下30度以下,加上5级的西北风,体感温度接近零下40度,图途车手们靠着图途专用户外装抵御寒冷。清晨微暗,东方露出鱼肚白,车辆外壳结满冰晶。北京来的摄影师小郭说,这是我看到有史以来最美的景色,湛蓝的天空、远处那巍峨的雪山,像是欣赏一幅3D风景画,站在冰冷的湖面上放眼望去湖面和天融为一体,像一幅全画幅大广角镜头拍摄的风景,只是雪山的出现让你确定自己还在这个地球上。站在哈拉湖镜子一样的冰盖上,几十台车尽情戏耍漂移,各车友也在冰面上凹造型拍照。之后出发穿越四方山、八音河谷、柏树山及德令哈。最后在第三天穿越柴达木盆地东部雅丹地貌群和河湿地盐泽,到达终点。迎接比赛和挑战,比的不只是人的技术和车的性能,还有心理和胸怀,在互助中寻找快乐,体验另一种内心体验,不过没有困难就没有故事。正因为困难重重,才能体现出超越自我,体现队友们团结与互助的精神,体现图途的文化。回味来时的路,四天近1500公里无人区穿越,1000公里公路往返,平均海拔3400米,最高海拔4700米,平均气温零下15度,最低温度零下32°。此次活动,在让车手们享受激情驾驶的同时,也让车手们充分领略海西州的冬季魅力。&最后,向穿越无人区的英雄们致敬!图途与柴达木&▼柴达木轻探险之旅每年6月底-9月初,遇见最美的柴达木想知道自己是游客还是旅行者?回复【测试】,告诉你答案~长白山、冬令营、大理、丽江、腾冲、稻城亚丁、甘南、柴达木、呼伦贝尔、额济纳火热预约中,现在报名,即刻启程!查看更多旅行路线详情请关注《图途旅行》微信公众号
本篇文章原文地址:http://trip.elong.com/news/n01ft4d7.html
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世界闻名,这是由于风化引起的。盆地的盐产以及矿产都相当丰富,怪不得人们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财富盆地”。…
当季热点:盐碱滩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盐碱滩,又称盐沼,是沿海潮间带和陆地间的一种生态系统,海水或咸水有规律地涌入流出地带。这一地带主要生长盐土植物。这些植物是陆生植物且耐盐碱。在水域食物链及海陆营养交换中盐碱滩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此外次地带也为一些陆地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支持。同时它起著海岸保护的作用。
盐碱滩释义
盐碱滩,又称盐沼,是沿海潮间带和陆地间的一种生态系统,海水或咸水有规律地涌入流出地带。这一地带主要生长盐土植物。这些植物是陆生植物且耐盐碱。在水域食物链及海陆营养交换中盐碱滩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此外次地带也为一些陆地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支持。同时它起著海岸保护的作用。  盐碱滩常出现在温带和极地的海岸线上,有稳固、形成和淹没三种状态。通常盐碱滩有河流带来的成绩物形成的砂基或泥基,且处于障壁岛、路堤、河口等有遮蔽之处。热带和亚热带因有红树林而不易形成盐碱滩,因为后者的生态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导的[1]
盐碱滩盐碱滩分布
欧洲的盐碱滩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海滨,由盐生植物汤森氏米草和许多一年生草本植物(如碱茅)等组成。
在北美,盐碱滩主要分布在东部海滨潮间带内。主要由细叶米草和互花米草组成。灯心草属植物也是常见成分,北部是杰勒德氏灯心草;南部是 Juncus rosemarianus。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日本的海滨也有盐碱滩分布。日本东京湾的潟湖分布有碱蓬群落。北海道东部海滨的潟湖,如能取湖、风莲湖和根室等湖滩,都分布有肉质植物盐角草组成的盐碱滩,秋季呈现一片红色,每株盐角草象红珊瑚一般,十分美丽。
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滨,分布木本盐生植物群落——红树林。如亚马孙河、刚果河、湄公河等河口以及恒河三角洲、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和佛罗里达半岛等地沿海都有面积大小不等的红树林。
在中国,盐碱滩主要分布在西部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的内蒙古高原、新疆和高寒气候条件下的青藏高原。面积小而零星,以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的盐碱滩面积最大。东部渤海、黄海、东海的海滨,凡淤泥质海岸分布的地方,也都有面积不等的盐碱滩分布,碱蓬、盐角草、灯盏花等组成常见的群落。闽江口以南的东海和南海海滨出现红树林。雷州半岛南端、海南岛和台湾南部红树林生长较好。
盐碱滩盐碱滩生物
盐碱滩植物
盐碱滩中的植物种类十分贫乏,一平方米通常仅3~5种,而且常形成单种群落。藜科植物是盐碱滩中占优势的种类,其他科,如禾本科、莎草科、蓼科、报春花科、天南星科、灯心草科和菊科等也有一些代表。热带的红树林则由红树科、紫金牛科等科植物组成[1]
盐碱滩植物的生活型,以一年生肉质植物最为典型。如藜科碱蓬属植物的碱蓬,盐爪爪属植物的盐角草、盐生草,报春花科的海乳草,水麦冬科的水麦冬等都是代表。
盐碱滩中的植物长期生活在多盐的生理性干旱条件下,其形态结构具有旱生特性,根据盐碱滩植物对多盐环境的适应方式,可以区分两个生态型:
①盐生植物
它们的耐盐性强,细胞液的浓度高、渗透压高,可达40个大气压以上,甚至最高达到100个大气压,因而能从含盐量高的土壤中吸取水分。植物的茎和叶肉质化,而且其肉质性随盐分增高而增强。水分占植物体的92%以上,呈中性和弱碱性,因此植物在生理性干旱条件下得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的植物叶片退化、缩小,或与茎合生成筒状,仅下表面与外界接触,以减少水分蒸腾,如盐角草。
这些盐生植物灰分含量很高,中国柴达木盆地的盐生植物有的灰分含量可达30%以上。
②泌盐植物
它们与盐生植物不同,植物体内不积累盐分,而通过泌盐方法,把体内的盐分排出体外。泌盐植物的叶具有特殊的分泌腺,分泌的液体中含有氯化钠。水蒸发后盐类结晶遗留在叶表面,然后通过风吹、雨露淋洗,脱离开植物体;或在秋后随脱落于地表的茎叶到达土壤。分布于中国西北内陆和海滨的马牙头和红树林中的白骨壤(海榄雌)以及米草类都属于泌盐植物。
盐碱滩动物
盐碱滩地表过湿,土壤中多盐,不利于动物生活,故动物种类也十分贫乏。蛟虫是主要动物群,而且避开盐水,在植物上部活动。土壤动物有蠕虫。在海滨的盐碱滩中常有蟹、贝类和软体动物[1]
张万钧.盐碱滩上的绿色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副研究员审核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柴达木小环线自驾行
王不留柴达木盆地地貌多样,自然景观雄浑壮观,大片无人区多年来鲜有人涉足。本文作者一行驾车从西宁一路向西,深入柴达木东部雅丹无人区,后经都兰县返回西宁。在历时7天、行程1800多公里的旅途中,尽管他们在无人区两度陷车,且与外界失联24小时,但饱览了绿草萋萋的天峻草原,探访了扎西郡乃神山、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情人湖、德令哈外星人遗址、茶卡盐湖……“柴达木”是蒙古语,意为“辽阔的地方”,柴达木盆地面积广达25万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海西州,被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所包围,青藏高原在这里似乎塌陷了下去。作为盆地,它的平均海拔竟然在2800米上下,是国内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的地貌十分丰富,由周边向中心依次呈现高山、风蚀丘陵、戈壁、沙漠和湖泊五个环带状结构。但由于这里交通不便,很多地方还是无人区,因此盆地内的很多奇幻景色目前尚不为人知。7月中旬,我们一行人驾车踏上了环游柴达木的旅途,在短短7天的行程中,我们饱览了雪山、石林、戈壁、雅丹、盐碱地、花海、盐湖等丰富的自然景观,一路上也经历了陷车、失联、坠湖,虽然险象环生,却都有惊无险、刺激精彩,实在不虚此行。1西宁→哈熊沟→天峻草原→扎西郡乃神山→天峻县当地藏民对扎西郡乃山的神力深信不疑,他们认为,人若是进入山体东侧的阴山洞,便能驱灾避祸,而山体西边的神泉更能包治百病。我们的第一站是哈熊沟,哈熊沟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天峻县。一大早,我们就从西宁出发,沿着青海湖北侧,长途奔赴天峻县,到达哈熊沟时,大家都有些疲惫。登山表显示,山脚下的海拔已经达到3650米,队伍中很多人产生了轻微的高反症状,但都能坚持前行。哈熊沟沟口狭小,我们一行人沿着狭窄的入口缓慢地深入山沟。这里的山体呈灰白色,大片石林矗立在山坡上,高大巍峨。在突兀的石林间,我们看到一大片陡峭的草场,上面竟有密密麻麻的牦牛在漫游,这些牦牛是当地牧民赶到此处的,我不由得暗暗佩服牦牛的攀爬能力。我们沿着一条窄小的水沟前行,沟边长满了黑柳树和灌木杂草,走了一小段后,水沟拐向右边,放眼望去,一道瀑布从天而降,我们不敢再往前走,因为当地人也不敢轻易独自进沟,这里时常有熊出没。一行人出沟时,身后突然传来“呼啦啦”的声响,原来是一大群牦牛急奔而下,大家赶紧退让到两边。我们正诧异这群牦牛从何而来,发现山腰上的牦牛已不见踪影。原来,这就是刚才山坡上的那群牦牛,它们奔跑的速度简直快得惊人。此后,我们驱车到达了天峻草原,这里是中国祁连山草原最美的一部分,7月的天峻草原绿草萋萋,开满了各色野花,宛若仙境。我们在此度过了美好的一晚。一大早,我们就驱车赶往舟群乡的扎西郡乃神山,“扎西郡乃”是藏语,意为“吉祥之源”。车子疾驰之际,我透过车窗远远地看到一座尖锥形的山,它突兀在一大片空地上,似乎是经过亿万年的挤压后,突然窜出了地面,甚是奇特,这便是扎西郡乃神山了。在当地藏民心中,扎西郡乃山是无所不能的神山,山体东侧有几个自然形成的深洞,外形似女性阴部,所以也叫“阴山洞”。当地藏民相信,人若是进入洞中,便能驱灾避祸、祈福延寿。从前,医疗不发达,当地小孩病得奄奄一息时,他们就把孩子从阴山洞的上洞吊入洞中,然后从下面的“生殖洞”中取出,这样寓意孩子重生,疾病自然也会痊愈。渐渐地,这里就留下了“坠子下洞”的习俗。神山西边的山体一侧挂着经幡,旁边有一个水潭,走近一看,原来岩石下还有一处泉眼,泉水汩汩,常年不断,当地藏民称之为“曼拉主曲”,据说,饮此水能包治百病。我们在泉眼处碰到好几个过路的藏民停下来舀水喝,还有好几拨藏民开着车来取水。我问开车前来取水的藏民:“这水真的这么好吗?”藏民真诚地告诉我:“这是好水,能治病!特别是肠胃病,一喝就见效!”我们也纷纷走到泉眼边舀水来尝,泉水清冽甘甜,确实是好水!于是,我们干脆灌了满满一瓶泉水,带回天峻县城。2天峻县→西王母石室→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德令哈西王母石室的地理位置与《盗墓笔记》中描写的西王母洞接近,当我们满怀期待抵达时,不禁大失所望,眼前只有一座小山和一座矮小的庙宇……休整一晚后,我们前往位于天峻县城西23公里处的关角吉日沟,西王母石室便在这里,其位置同《盗墓笔记》里描写的西王母洞大致相仿。《汉书·地理志》中记述“西海郡之西有西王母室”,因此,现在多数学者认定,这个石室的主人就是西王母。对于此次探访神秘的西王母洞,大家显然十分期待。然而,到了石室的所在地,我们不禁大失所望,只见路边一座如同土丘般的小山,旁边则有一座矮小的庙宇,这与南派三叔浓墨重彩描绘的西王母洞相去甚远。进到里面,我们才发现,这个庙宇虽然外观不起眼,却内藏乾坤。大殿后面连着一个石洞,石洞内分为主洞和侧洞,其中供奉着西王母和其他诸多菩萨的神像。从西王母石室出来,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这是青海省海西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天然林之一。柴达木盆地的地貌以戈壁荒漠为主,而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5000公顷,无疑是盆地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且园内的雪山、草地、森林、溪流相互映衬,就像柴达木的绿肺。这一带是蒙古族同胞的聚居区,今天恰逢周日,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在公园中野炊,热闹得像过节一般。人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在公园的入口处搭建起蒙古包,在山坡上宰杀山羊,将大块带骨的羊肉放入大锅中炖,香味四处飘散。小孩子眼巴巴地守在一旁,等着大人们剔出细嫩的里脊肉,以便烤羊肉串……还有很多年轻人结伴而行,三五成群,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在蒙古包外一边喝啤酒,一边嬉闹跳舞。
下午,我们离开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抵达德令哈市,参观完海子纪念馆,便在此住宿。3德令哈→情人湖→德令哈外星人遗址→柴达木东部雅丹群柴达木东部雅丹群是无人区,手机收不到信号。进入之前,大家纷纷掏出手机给亲朋好友发信息,告诉他们自己会暂时失联20多个小时。次日一早,我们告别德令哈市区,首先到达克鲁克湖。克鲁克湖和托素湖是一对孪生湖,神奇的是,克鲁克湖是淡水湖,水草丰沛,盛产鱼虾,而托素湖为咸水湖,寸草不生,两湖之间有一条小河相连,难怪当地人称它们为“情人湖”。克鲁克湖一眼望不到头,这里水产资源丰富,因此中午我们品尝到了丰盛的全鱼宴,桌上摆满了醋溜鱼块、蒜泥蒸草鱼、豆腐粉条炖鲶鱼等菜肴,最让我吃惊的是,席间居然还上了一盘火红的大闸蟹!南方一般要等到秋季才有大闸蟹,夏天是很难吃到的,但在这大西北,居然能出产大闸蟹,着实令人称奇。我剥开一个大闸蟹尝尝,肉肥膏厚,味道鲜美,而且壳很脆,品质非常好。吃过全鱼宴,我们前往托素湖,快接近托素湖时,眼前赫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飞碟状物体,这是正在兴建的外星人遗址的大门,壮观而大气。我们在外星人遗址稍作停留后便立即启程,因为我们要赶在日落前到达柴达木盆地东部雅丹群。雅丹是一种风蚀地貌,表现为许多奇形怪状的土墩和沟槽,在维吾尔语中,“雅丹”便意为“陡壁的小山包”。柴达木东部雅丹群是一片无人区,极少有人涉足,到目前为止,这里的雅丹群还没有正式命名。车队从托素湖原路返回后南行,然后往东斜切,穿过青藏线,再往前,手机便收不到信号了。于是,大家抓紧时间给亲朋好友发信息,告诉他们自己会暂时失联20多个小时,让他们不要担心。随着车队逐渐深入,路况也越来越差,快到雅丹群时,我们的车发生了意外。由于我们的车位于车队最后,而戈壁的地面只结着一层薄薄的硬壳,前车陆续开过去以后,压碎了路面,使之变得十分脆弱,因而我们的车在攀爬一个斜坡时,突然深陷了下去!前方的车辆没有觉察到我们陷入了困境,仍在继续前行,而我们只得全部下去推车,可任凭我们怎么使劲,都无济于事,车轮反而越陷越深。眼看太阳西沉,我们只得通过对讲机搬救兵。已经开出很远的汪领队带着队友火速返回,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地挖沙,并在轮胎下面垫上一些捡来的枯树枝,车才被成功地推了出来。然而,车刚开出不远,在一个斜坡前,我们再次陷车。不过,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脱困相对容易了许多。虽然途中两次陷车,耗费了不少时间,我们终于还是赶在日落前到达了东部雅丹群。我爬上一个制高点,雅丹全景地貌一览无余。东部雅丹群的地貌非常丰富,我见过国内不少著名的雅丹地貌,但实事求是地说,这里的雅丹群尽管并非最雄伟、瑰丽的,但它却集壮丽和细腻于一身,其中蕴含着它独特的自信、大气与沉稳。晚上,我们住在营地的房车里,房车不大却五脏俱全,还有配套的厨房、水车、发电机等,能够在无人区住上房车,可以吃上炒菜,喝上热水,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饭后,大家坐在戈壁上聊天、玩游戏,头顶的星空格外璀璨,此时,所有烦忧都已被抛到九霄云外。4雅丹群→诺木洪农场→吐谷浑古墓群→都兰县在经过昨天陷车的“危险地带”时,车子的前轮突然重重地顿了一下。坐在副驾驶座的女领队飞了起来,头狠狠地撞到车顶上,当场晕厥过去!早上,大家去雅丹拍完日出,简单地吃过早饭后,便收拾装备,上午10点开始返程。还是沿着昨天的老路,开往雅丹群的外围。我们这辆车仍跟在车队最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经过昨天陷车的“危险地带”时,司机加大油门想快速冲过去,没想到,车子加速冲到底部时,前轮突然重重地顿了一下。这一次,车子没有陷入沙中,但坐在副驾驶座的女领队,由于没系安全带,整个人在惯性的作用下飞了起来,头狠狠地撞到车顶上,当场晕厥过去!一车人顿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给她掐人中、按太阳穴,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了过来,大家终于长舒一口气。确定领队无事后,我们开始检查车辆,发现车子的后保险杠已经脱落,好在其他部件没有大碍,司机用铁丝把后保险杠固定住后,我们继续上路。从东部雅丹群到诺木洪农场的路况十分糟糕,总共才8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却整整开了6个小时!当我们赶到诺木洪,已是下午3点。从昨天进入无人区到现在,手机已经整整24个小时没有信号了。颠簸了一路,大家又累又乏,但当我们在农场中看到枝头沉甸甸的枸杞时,疲倦顿时一扫而光。这里的枸杞个头和葡萄一般大,色泽橙红,娇嫩欲滴,很是诱人,尝一口,香甜可口。诺木洪堪称枸杞的世界,道路两旁的枸杞园一眼望不到头。司机说:“这边方圆40公里内种满了枸杞,大漠红集团用了5年时间,投资5个多亿,才建成今天的景象。”话语中满是自豪感。第二天,我们探寻了热水一号大墓,大墓位于都兰县,由于大墓从正面看像“金”字,因此它有“高原金字塔”之称,在吐谷浑墓葬群中,它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墓葬群。吐谷浑墓葬群至少已有1500年的历史,吐谷浑人原是辽东鲜卑族的一支,公元329年,吐谷浑人因避战乱而迁徙到青海,在这里创建了自己的王国,将都兰作为都城。目前,在这片方圆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考人员已经陆续发掘出上千座古墓。这一带地广人稀,近几年由于盗墓猖獗,因此有专门的人员守卫。我们参观完墓葬群出来时,遇到两名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在四周巡逻,见我们手上拿着相机,才没有拦住我们盘问。
当晚,我们住宿在吐谷浑人的都城都兰县中。5都兰县→都兰花海→茶卡盐湖→西宁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小游从盐沼中拉出来,发现他的大腿已经被大面积划伤,加上皮肉划开后浸泡在卤水里,因此他痛苦不已。今天,我们的行程将接近尾声,上午我们来到都兰花海。都兰花海位于县城东部的高山草原上,海拔约3500米,每年六七月间,花儿便在山坡上成片地盛开。不过,由于今年的雨水较少,花开得不算旺盛,但依然有大片的狼毒花盛放,加上紫色的薰衣草,以及其他叫不上名字的各色小花,场面显得格外动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在花海停留很久,便前往下一站。到达茶卡盐湖时,已是下午3点过,茶卡盐湖是海西州名气最大的景点,由于盐湖结晶,盐层上的卤水反射,平静的湖面能呈现出镜面效果,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境”。可是,在貌似平静的盐湖水面下,却暗藏危机。原来,盐湖中的水实为卤水,其中的盐含量大于5%,由于盐结晶,因此盐湖的湖面下形成了一层盐壳,人们便得以走到湖中去。不过,盐的结晶很粗粝,有的甚至十分尖锐,赤脚走在上面,很容易被划伤。且湖面下盐壳的厚度各不相同,厚的可达5~10米,薄的则无法负重,极易塌陷。当我们沉浸在这片奇景中时,突然从某处传来队友小游的呼救声,我们循声望去,发现小游的大半截身子都已经陷进盐沼中!原来,身材高大的小游行走时没有注意脚下,才踩碎了盐壳而掉入盐沼。我们小心翼翼地把他从盐沼中拉出来,却发现他大腿已经被大面积划伤,且皮肉划开以后又浸泡在卤水里,因此疼痛不已,看着小游痛苦的表情,我们的心也揪紧了。另一位队友小海赤脚在盐湖中行走时,脚底被盐粒划破,鲜血不断地涌出来,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我们赶紧驾车离开了盐湖。当晚10点,我们顺利地返回西宁,由于此次规划的路线较长,时间有限,因此路程比较艰辛,但柴达木盆地带给我们的惊喜,已足以抚慰一切困苦。而我们这几天所看到的景观,仅仅是柴达木盆地的冰山一角,这里还有太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
环球人文地理
2016年10期
环球人文地理的其它文章海水西调与绿化沙漠之“去盐碱化作用”
已有 5625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去盐碱化作用,盐结壳,盐尘暴,绿化沙漠,咸海,海水西调,引渤入疆|
摘自(《海水西调与再造西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48万字)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编号:2003DGQ3B168)
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
海水西调与绿化沙漠之“去盐碱化作用”
——沙尘暴、盐结壳的成因与海水西调
(西安交通大学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西安710049)
&&& 一、沙尘暴的粒径与沙尘暴的成因
&&& 数年前,笔者以新疆的罗布泊、青海的盐湖为例,已经对沙漠人造海是否会“浸染周边沙土、形成盐尘暴”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说明与论证,但仍有一些人不断提出质疑,看来很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实,沙漠中要出现盐尘暴,必须存在物质来源,即沙漠表层发生盐渍化后,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松散盐渍土,且颗粒的大小(重量)能够满足被5级以上的风力所吹扬。那么人造海周边会不会形成盐渍化与粉尘状的盐土呢?
&&& 尘暴或沙暴,是大量尘土沙粒被强劲阵风或大风吹起,飞扬于空气中而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现象。形成尘暴需要两个条件:风速在10米/秒以上;空气热力不稳定。形成尘暴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即区内土地干燥、土质松散而缺少覆盖物,故多见于我国西北、内蒙古、华北与东北。一般直径≤0.1mm的尘粒,空中只能停留几分钟到几小时,在大风持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沙尘物质是通过无数次的搬运作用逐渐向前堆积运移的。
&&& 实践证明,能够被大风吹起的沙尘都要受颗粒大小(直径或重量)的制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樊恒文等先生(2002),研究了“1991~1998年期间”使用积尘器在4个地形剖面上监测得到的沙坡头地区的降尘规律,结论认为:①在沙漠黄土的过渡地带有一个较大的粉尘沉积速率。从1991到1998年期间平均年沉积量为4866kg/hm2。降尘沉积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大沉积量于每年的5月出现在丘间低地,较小的沉积量于冬季出现在沙丘顶部。距离沙漠越远,地表越稳定,降尘量越小。特大沙尘暴期间的沉积速率较大,影响和主导月、甚至年沉积量。②降尘物质属于沙壤质,其粒径集中在2~250μm,极细沙占37.16%。降尘沉积物由25种元素组成,8个主要的元素Si、Al、Fe、Ca、K、Na、Mg、Ti,构成元素总量的99.53%;30种重矿物被检出,其中易风化矿物占56.75%~74.32%。③区内降尘过程与区域人类活动和风场的变换密切相关。每年5月有最大的沉积速率主要因冬夏季风的转换、耕地的低覆盖和草场的严重过牧。降尘沉积与每月大于5m/s的风速次数有良好的相关性,因为通常在该风速下才可能生成一个地区尺度的尘暴。
&&& 现代沙漠腹地中沙子的颗粒一般有多大呢?据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四油田资料数据,这里的沙子颗粒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即此地砂粒的粒径范围是0.05~0.5mm,其中≥0.1mm占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在一个常年反复受大风侵袭的地区,如果没有人为的扰动,那么沙漠表层比较小的沙粒(≤0.1mm),一般多已被吹走了。这也是一年四季多特大风的(风口)地区,为什么常常形成戈壁滩的原因所在。
&&& 2002年8月初,笔者有机会考察了甘肃敦煌国家地质公园(距敦煌180公里)的雅丹地貌,风蚀景象十分壮观,且拾得一枚长度大于10厘米的、石英质的白色风棱石留作纪念。敦煌雅丹地质公园,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世界迄今范围内所发现的规模最大、发育最成熟、形象最好、最具代表性的雅丹地质群落,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与观赏价值。此地在大风日复一日的吹蚀下,地表形成了一层数厘米厚的“结皮”,而结皮表面还密密麻麻平铺着长度在数厘米以上的、大小不等的砾石(以黑色为主),这些砾石的表面被吹得十分光滑,有的甚至风蚀出一定的风槽或风棱。这些密密麻麻的砾石(超过沙漠表面积的50%以上)已与结皮联结为一个整体(类似芝麻饼),具有很好的抗御大风侵蚀的功能。如果游人在沙漠结皮上行走,就会踩碎结皮,使结皮下的细沙重新暴露地表。因此,凡是到敦煌地质公园来的游客,不得乘自己带来的车辆进入地质公园,只准乘地质公园的专车沿限定的路线参观,目的是尽量保护沙漠自然生态环境,防止外来的车辆与游客自由穿行,压破或踩碎沙漠结皮,从而翻出可被大风吹扬的细沙物质。
&&& 近年来,北京沙尘暴频率增加,经有关科学部门考察,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河、居延海“消失”密切相关,空气日益干燥,沙区失去了大面积的水面与湿地,湖底淤泥干涸,使大量的细小颗粒的沙尘物质(≤0.063毫米)得以暴露(注:这比沙尘暴吹扬的0.1毫米的沙尘颗粒要小得多),也就为大风提供了可被吹扬的物质来源。《甘肃地质矿产报》介绍了2001年3月中科院沙尘暴西线考察组的调研资料:居延海在20世纪八十年代水深尚达1.8米,水中盛产鱼虾,千百成群的鸟儿嬉戏。由于黑河上游来水减少,1992年居延海彻底干涸,给额济纳旗和阿拉善盟带来沉重的灾难。额济纳绿洲目前正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在消失,1700多万亩梭梭林仅剩下300万亩残林,41万亩胡杨林以年均1.2万亩的速度消失;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等三大沙漠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阿拉善盟荒漠化面积已占到全盟的85%,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的流沙进入黄河;占全盟天然草场面积80%以上的荒漠草场的植被覆盖度也由10%左右下降到4.5%~8.6%,牧草种类大量减少;居延海干涸湖盆的地表物质有70%是小于0.063毫米的粉尘,遇到五级风就可以产生沙尘暴。以前30年才发生一次沙尘暴,而2001年春天竟然发生了19次之多,群众称这里为“黑风口”。人造海在沙漠中蓄积于低洼地带而不是暴露于高地,形成了较大的水面及周边之湿地(可生长嗜盐植物),其表面没有可被大风吹起的“松散物质”。沙尘暴卷起的悬浮物质(泥沙颗粒),显然不会来自大片的水面或湿地,因此在人造海出现的地区可以遏制沙尘暴。
&&& 从上述“居延海沙尘暴”的演化机理不难领悟:中亚咸海地区的沙尘暴,决不是来自咸海直接镇压的湖盆地区以及周边的湿地,而是那些毗邻咸海的农作物区,究其成因,这些农作物区一是长期灌溉,使农田发生了盐渍化;二是农田常年耕作,反复地将细土翻到地表,为大风提供了可供吹扬的物质,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盐尘暴”。
&&& 二、沙漠盐结壳的作用
&&& 我国北方沙漠地区现有内陆湖泊多为盐碱湖,据了解它们对周边沙地构成盐碱浸染的威胁并不大。退一步说,即使发生周边局部盐碱化,表层出现板结现象,形成坚硬的盐结壳,反而能起到一定的固沙作用,要比流沙裸露好得多。
&&& 有人认定渤海水西调沙漠后必然迅速蒸发,裸露出大片的盐与沙,由此带来“铺天盖地、来势凶猛”的“盐尘暴”。其实此论是对我国北方沙漠盐碱的结晶规律与环境缺乏一定的了解。试以现有沙漠咸水湖来举例:
&&&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大沙漠东部,既是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又是我国著名的大盐泽。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干涸后面积约450平方公里。自建国以来,由于人为因素改变区域水资源配置,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越来越大,使塔里木河长达1272公里的干流缩短为987公里,自尉犁县以下成为永久性断流,两岸植被退化、沙化、水量减少。罗布泊失去上游河水的补给,1972年完全干涸。从卫星照片解读可知,如今罗布泊由类似于耳轮一样的一圈圈盐壳组成,成因是“罗布泊湖水的退缩经历了多次反复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湖滨,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来水的减少,湖盆呈同心状收缩,每收缩一次,就形成一道耳轮线。”
&&& 罗布泊古代又称蒲昌海,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对湖盐的结晶特点便有准确的认识,如《水经注·河水二》云:蒲昌海“地广千里,皆为盐而刚坚也……掘发其下,有大盐,方如巨枕……故蒲昌亦有盐泽之称也。”罗布泊地处河西走廊的“上风”位置,尽管每年从新疆刮来的西北风,都要长驱直入河西走廊,常常引起沙尘暴,却难以形成过所谓的“盐尘暴”。这是什么原因呢?
&&& (1)正如《水经注》所云“掘发其下,有大盐”那样,咸水随自身重力作用在沙层之下结晶,而不是在沙漠浮表结晶。如果不存在“地下咸水周期性地抬升并反复浸染地表”这一沙漠地质环境,沙漠表层就不会出现盐渍化。
(2)盐结晶后,“方如巨枕”而“刚坚”。咸水结晶作用与就地的沙粒、黏土形成盐壳,结晶集合物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比普通的沙粒增大了几十倍乃至成百倍,大风很难吹扬。
&&& 陈宗器在1936年出版的《地理学报》上发表《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一文,同样讲述了他们科考时,对罗布泊盐块之坚硬程度而留下的深刻印象:罗布泊东部盐块“高低稍有不平,愈西则盐块之高起越多,大坑亦愈深,又不齐一,高度自一二十厘米以至一米不等。……盐块之峰又甚锐利,行一日后,余等咸感足痛,骆驼柔软之足更在盐滩上血汁斑斑矣!驼夫则用熟牛皮以辅缀其伤处,使痛苦较少。”
&&& 有趣的是,青海开采达布逊盐湖,利用盐水结晶后而“刚坚”的性质,用高浓度的盐水铺设了一条矿区公路,盐盖厚达15—18米,全长32公里,号称“万丈盐桥”。“玉带似的盐桥”路面光滑平坦,旁无护栏,下无桥墩,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壮观。盐桥将盐湖从中间劈成两半,载重汽车在上面跑来跑去。此外,柴达木盆地中有星罗棋布的盐湖,一些盐湖已经干涸,结为坚硬的“盐石”,铁路、公路亦从其上通过。如此坚硬的“盐石”路面或“盐壳”,大风能将它刮起来吗?试想一想,假如河西走廊时常受到来自罗布泊盐尘暴的威胁,那么罗布泊如何能够形成一个所谓“初步探明工业储量1亿吨,远景储量2.5亿吨”的超大型钾盐矿呢?(同理,待北方沙漠生态环境发生好转后,可以停止向沙漠人造海调渤海水,人造海海盆之下,将就地形成大型盐矿)
&&& 三、土壤盐渍化、盐湖消亡与绿化沙漠之“去盐碱化作用”
&&& 土壤盐渍化是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属化学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是由于气候、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过高及不合理灌溉方式等因素相互叠加所造成。自然状态下发生盐渍化与人工灌溉发生盐渍化有相同的成因机理。一般农田盐渍化与农业盲目发展不合理的、片状灌溉有关。农田大水漫灌抬高了地下水位,地下咸水随着地下水位上升把盐碱带到地表,如此年复一年的反复灌溉,加之排灌(冲洗盐碱)工程不配套,结果使表层土壤发生了盐渍化。不难看出,地下咸水周期性地抬升并反复浸染地表,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沙漠的特点是非常干旱与缺水,人们穿越浩瀚沙漠,很难找到水源,即便有地下水,由于埋藏较深也无法开凿(低洼地区例外),因此对沙漠整体而言,是不会发生“地下咸水周期性地抬升并反复浸染地表”这一现象的。
&&& 能不能形成盐尘暴或盐沙暴,显然有必要对盐水的一般结晶规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笔者在1999年曾针对一些人的疑虑,提出了沙漠人造海表层沙土“去盐碱化作用”的模型,即在水源有一定保证的前提下,盐水结晶将周期性地重复“盐类矿物质溶解——在水重力作用下垂直下渗——水分蒸发与盐类深部重结晶”过程。盐类反复溶解~反复结晶,使盐水含盐量越向下越浓,由盐水中自析的结晶物不断向下迁移并填补更下部的沙间空隙。结晶物(颗粒较大)受上层沙粒压制无法向上移动,而沙粒中的水分则可伴随蒸发作用、沿着沙间空隙向上运移。最后,在沙漠下层可形成巨厚的盐类沉积矿藏。同理,如果沙漠人造海能够使沙漠降雨量增加,也将有助于沙漠湖泊周边盐渍化沙地逐渐发生“去盐碱化作用”,植被逐渐生发,生态环境也将向良性方向转化。
&&& 如果沙漠中咸水湖发生退化、消亡,其一般过程是:咸水水面越来越小(盐的浓度越来越高)——水面消失并退化为湿地——干涸——被流沙掩埋。咸水湖不可能出现在沙丘的顶部,只能汇聚于沙漠盆地中相对最低的位置,当它干涸之后,位置越低越易被流沙掩埋。譬如,全国大中型制盐企业之一的内蒙古雅布赖盐场,年产盐700多万吨,由于沙漠以每年前移20米的速度吞没盐场,所以每产1吨盐需剥离清沙4立方米。可见,即便设想人造海出现了最坏的发展趋势,假如发生干涸,那么流沙很快会将其掩埋,也就失去了盐尘暴的物质来源。
&&&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有一个著名的吉兰泰盐池,位于阿拉善左旗中部,盐湖水面达120平方公里,岸边形成银白色的盐圈,盐层厚度3 ~ 4米,最深处有6米,总储量1.3亿万吨,开采后每3 年可再结晶大约1米厚的新盐层,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开采史。现吉兰泰盐场年产成品盐80多万吨,生产驰名国内的“吉盐”,为全国重点企业之一。组建吉兰泰盐化集团后,跨入全国轻工200强,为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年利税达6600万元。此地不仅从未形成过所谓“盐尘暴”,人类反而由于依托盐湖采矿而与自然环境顽强搏斗,利用地下淡水发展农林业,并建设了沙漠动物园,竟在沙漠中营造了一块可观的绿洲,被国家领导人赞誉为“沙漠明珠”。
&&& 无独有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周智彬等先生(2002)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对沙地盐分时空分布的影响》一文中,讨论了“去盐碱化作用”的实例。塔里木沙漠油田是21世纪我国石油生产的重要战略接替区,由于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风沙危害严重。为保障油田基地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1994年起建成人工绿地35hm2和35.2km的沙漠公路防护林。沙漠腹地没有淡水资源,绿地建设长期使用地下咸水灌溉。区内年平均气温12.4℃,一年中最热月为7月份,月平均气温28.2℃,最冷月为12月份,月平均气温-8.1℃,极端最高气温45.6℃,极端最低气温-22.2℃。年降水量11.05mm,平均相对湿度29.4%,蒸发量为3638.6mm,平均风速2.5m/s,最大瞬时风速为20.0m/s。地面景观为流动性高大复合沙垄。土壤特征随地貌不同而有所差异。绝大部分为流动风沙土,盐分含量为1.26~1.63g/kg,在下层偶尔出现亚粘土,夹杂在风沙土中间,一般只有20~60cm。自然植被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盖度极低,绝大多数地区无植被分布。沙漠有植物种27种,沙漠腹地仅有植物9种。
&&& 人工绿地选用柽柳、沙拐枣、梭梭3类27种灌木为绿化树种,配置方式为行间混交,株行距为1m×1m。在丘间的粘土地,栽种耐盐碱的梭梭和柽柳;在流沙地配置具有良好固沙性能的沙拐枣和梭梭。灌溉方式采用滴灌或沟灌,灌溉周期为8~12d,灌水定额1000m3/hm2。灌溉井水矿化度4.08g/L。“沙漠腹地人工绿地长期使用咸水灌溉,所携带的大量盐分在土壤中积聚或被迅速淋溶到土壤深层或地下水区域,土壤内水盐的运动异常迅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盐分含量增加,但没有出现严重的积盐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各层盐分含量逐渐减少,盐分被淋溶到土壤下层或地下水。”“绿地植物均为耐盐、泌盐的灌木,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盐分。土壤中的盐分在大量灌溉用水的淋溶下向下层移动。……大量的水分运移到200cm以下,使得淋溶到下层的盐分难以返回。”
&&& 论文的结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咸水灌溉“输入的盐分绝大部分渗漏到2m土体以下,这是植物能够在高矿化度盐水灌溉下正常生长的主要原因。另外各层土体的盐分储量在平衡期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2m土体的储盐量减少了125.1t,2m以下的土体增加了79.9t,与植物生长紧密相关的2m土体的盐分在平衡期内急剧减少,120~180cm三层土层盐分储量减少达25~37t,脱盐率达60%~70%,同时,各土层的全盐量也显著降低,各土层的全盐在0.5~0.9g/kg之间,远低于土壤原始全盐1.26g/kg的数值”。
&&& 所以,与多数人关心沙漠“水平渗透”不同的是,笔者更关心的是沙漠的“垂直渗透”问题。而“垂直渗透”,使一些人担心盐类会过度堆积的问题,变为多余。大家知道,沙漠是覆盖在广袤的基岩之上的,沙子再薄,可能也要厚达10余米(注释:如果构造盆地里沙子太厚,不宜作为人造海的选址地区)。渤海水输入构造盆地后,沙漠最初可能类似吸满水分的海绵,先形成大面积湿地而不是大面积湖泊。①据有关专家介绍,湿地的蒸发量比水面还要大一些,调渤海水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沙漠中大自然无偿赐予的太阳能,使海水蒸发,来改变沙漠的干燥环境。②沙子孔隙度大、垂直“渗透性极好”,沙漠构造盆地内沉积的盐类矿物质,会被调来的海水一再重复“盐类矿物质溶解——在水重力作用下垂直下渗——水分蒸发与盐类深部重结晶”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在厚厚的沙层“中下部位”形成巨厚的盐矿。③海水蓄积区,水面、湿地及周边生长的耐盐植物群落,可以遏止沙尘暴。构造盆地内发生盐碱化的低洼沙地,盐类结晶后,结晶物与相邻的沙粒板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一定面积的“盐结皮”、“盐结壳”、“盐结壳层”,比普通流沙颗粒(重量)增大了几十倍到成百、成千倍,大风无法将其刮起。这就既固定了流沙,又减少了尘暴的物质来源。④大量蒸发的海水湿润了整个沙漠地区,甚至造成降雨,增加了区内水资源总量,促使沙区生物的生存环境向良性方向转化。
[1]周陆生等.1996青海湖水位年际变化规律的分析和预测.高原气象,1996,(4).
[2]刘振乾等.基于水生态因子的沼泽安全阈值研究:以三江平原沼泽为例.应用生态学报,2002,(12).
[3]孟宪民.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地球科学,1999,(5).
[4]陈建伟等.中国湿地环境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展望.林业资源管理,1999,(4)
[5]李懿媛等.黄河上游已建水电站的环境效益.中国三峡建设,2003,(1).
[6]谷源泽等.黄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海洋湖沼通报,2002,(1).
[7]肖彩虹等.关于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增刊).
[8]杜明远等.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自然资源学报,1999,(4).
[9]史培军等.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脱盐机理与可利用价值.自然资源学报,2002,(3).
[10]霍有光.策解中国水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4.
[11]霍有光.就渤海西调工程答疑.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3).
[12]霍有光.西调渤海水改造北方沙漠与遏制北京沙尘暴.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44~52.
[13]霍有光.策论以黄河电力资源换取渤海水资源——用渤海之水改造北方七大沙漠.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4),58~6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地理》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
[14]霍有光.西调渤海改造我国北方沙漠生态环境的设想.地质哲学与可持续发展(吴凤明鸣等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15]霍有光.渤海水西调工程续论.科技导报,1997,5,34~38.
[16]霍有光.刍议人造海可持续发展工程.科技导报,1997,(3).
[17]霍有光.关于西调渤海水改造北方沙漠的设想.中国科技论坛,1997,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地理》1997年第4期全文转载。)
[18]竹守章.东水西调能否改造北方沙漠.光明日报,.
[19]竹守章,东水西调彻底改造沙漠[N].科技日报,.
[20]竹守章.呼唤东水西调改造北方沙漠[N].中国环境报,.
[21]竹守章.呼唤东水西调改造北方沙漠[N].中国矿业报,.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与盐生植被(去盐碱化作用)罗布泊湖心坚硬的盐壳
(1)《海水西调与再造西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豆丁网)
(指针网)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html?from=like(新浪爱问)
(2)《策解中国水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新浪爱问)
(新浪爱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霍有光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达木日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