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高倍镜时装片反放的正问题和反问题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_百度知道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B.
先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
若视野亮度暗,可调节反光镜或遮光器使视野亮度增加 D. 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B不能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高中生物教科书上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对光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看到样本,然后通过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样本.如果转换为高倍镜后再调节粗准焦螺旋,容易撞坏镜头或者装片,而且调节之后很难再次看清样本,因为调节的幅度太大.
采纳率:59%
来自团队:
换成高倍镜后只可以用细准焦螺旋调调焦。
希望能帮到你
d并没有缩小视野,只是亮度变小了而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1课时)示范教案
http://www.zhnet.com.cn 或 http://www.e12.com.cn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容说课 本节教学内容用 2 课时完成。 其中第一课时完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 第 二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学习。 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 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但由于有了上节课实验的感性认识, 教 师只要引导学生从“细胞核”入手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掌握,然后列表总结。为 加深学生对原核生物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 1-3,来具体说明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 征。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较,能使学生对细胞有进一步的认识: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是多种 多样的,但它们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即它们具有共同性。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素材。 课 前,安排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细胞学说建立的资料,结合教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上 课时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整理的科学史实, 最后使全体学生达成共识: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 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 好地推进科学的发展。 本节课后,有一个本章小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对本章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过程和方法 (1)自主探究:根据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教材 P8 图,小组讨论提出使 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思维训练: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3)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 学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zhnet.com.cn 或 http://www.e12.com.cn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 1.各种实验仪器。 2.教师课件。 3.学生收集资料。 4.教师准备观察材料。 5.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老师的允许。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培训 8 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 教师课前 10 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情境创设] 屏幕显示教师课前 10 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同学们,这是我课前 10 分钟制作好的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出来的。你 们希望了解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请自己动手吧。 [师生互动]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引导 根 据 光 学 显 微镜 的 构造 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察 积累的经验,并参考课本 P8 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镜 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问题 1:是低倍镜还是高 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 什么? 问题 2:为什么要先用低 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放 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 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问题 3:用转换器转过高 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 不行? 教 师 归 纳 高 倍显 微 镜的 使用步骤和要求,并用课件展 示。 步骤:对光――放置装片―― 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 ――观察――将要用高倍镜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一) 高倍显微镜的使 用步骤和要求小组讨论学 生通过实际 操作感受, 后 回答考查和帮助学生回 忆初中知识,并将 其与实际操作结合 起来,讨论、整理 出高倍显微镜的使 用步骤和要点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zhnet.com.cn 或 http://www.e12.com.cn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 ―观察 小 组 成 员 分 别选 用 上述 材料 1~2 种,也可以选用自 己带来的材料,与之合作,保 证每种材料均有人选择 多 媒 体 课 件 展示 临 时装 片的制作步骤: 1.单个细胞或平层细胞的 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在载玻片上滴清水――用镊 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 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 ―盖盖玻片。 2.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 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在 载 玻 片 上 滴一 滴 清水 ――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 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 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 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 盖上盖玻片 教师设计一个观察表,要 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 下表: 细 大 细 细 细 细 结 胞 小 胞 胞 胞 胞 论 壁 膜 器 核 种 类 学生分工合 作自选材料(二)选材(三)制作临时装片由每个小组 长向组员演 示临时装片 的制作步骤。 每一成员先 观察自己制 作的临时装 片, 再交换相 互观察让学生通过小组成 员的相互切磋,掌 握制作临时装片的 方法(四) 实验结果与结论每个学生边 观察边记录考查学生观察能力 和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五)讨论问题 1:试归纳观察到的 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 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 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问题 2:出示一个大肠杆 菌的照片和结构示意图,它与 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什小组讨论回 答、 理解细胞 的多样性和 统一性考查学生的归纳总 结能力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zhnet.com.cn 或 http://www.e12.com.cn么主要区别? 归纳: 1.不同的细胞在形态、大 小上千差万别,造成细胞之间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 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 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 2.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 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 毛等 [教师精讲]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来进行: (1)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 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2)注意事项: ①使粗准焦螺旋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约 0.5 cm) 停止下降。 ②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2.制作临时装片时不同的材料要做适当的调整: 对单个细胞或平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在载玻片上滴清水――用镊子夹 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 对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 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 展开――盖上盖玻片。 3.实验的结果与结论: 结果: (1)不同的细胞,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评价反馈]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 50 倍,这里“被放大 50 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 在显微镜视野上能够清晰看到细胞, 但看不清楚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参考答案: 1.D 2.D [课堂小结] 由各小组组长总结自己组在实验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布置作业] 1.“使用高倍镜前必须找到观察目标” ,下列有关这句话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 B.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zhnet.com.cn 或 http://www.e12.com.cnC.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 D.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视野高密度都不太方便 2.当显微镜镜筒下降时,操作显微镜的人的目光注视的部位是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3.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 换上高倍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到视 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 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 个 B.4 个 C.16 个 D.32 个 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蛙的上皮细胞装片。当成 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 1-2-1 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 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物镜 物镜 物镜 物镜a载玻片b 载玻片cd载玻片载玻片图 1-2-1 A.a B.b C.c D.d 6.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的结构最重要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结构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膜 D.有无核糖体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D 6.C [课后拓展] (一)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等 显微镜 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准 焦螺旋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镜柱图 1-2-2 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成像 1.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 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与安放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zhnet.com.cn 或 http://www.e12.com.cn(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 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 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2)转动转动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四)操作关键 1.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像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 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 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的放大倍数。 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 成正比。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 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5.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 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 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 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板书设计 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课时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用低倍镜观察――将要放大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 高倍镜――用高倍镜观察 2.制片临时装片的步骤: 3.实验结果与结论 结果: (1)不同的细胞,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习题详解 实验(课本 P8)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zhnet.com.cn 或 http://www.e12.com.cn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如下: (1)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 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 ①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动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3)注意事项: ①使粗准焦螺旋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约 0.5 cm) 停止下降。 ②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2.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 分化的结果。 3.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结构。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赞助商链接
1.2示范教案(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1课时)。非常好的资料,大家交流一下,设个2分门槛,防止不劳而获i3721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www.i3721.com 第2节 细胞的...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 教案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教案 课题名称 教师姓名 课程标准描 述 考试大纲描 述 教材内容分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必修1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②结合 P9 图 1-4 和图 1-5, 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 构上的不同...第一章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 1 章第 2 节课 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第一章第 2 节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 1 章第 2 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阶...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理化...第一课 时的课后练 习 完成练习 (三)真核细 胞与原核细 胞(第二课 时)...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第一课时 一、问题探讨导入新课: 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 1、请分辨一共有...第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量的...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 1.领悟原理,细心操作...第一章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 1 章第 2 节课 的教学内容。在初中...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优秀教案(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课时)_理化生_高中教育_...第二课时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上节实验课的...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图文】正式 高倍镜使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正式 高倍镜使用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第2节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从容说课] 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 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 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 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 过程和方法 自主探究: 根据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 并参考教材 P8 图小组讨论提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 注意事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 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教学重点] 1、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 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具准备] 1、 各种实验仪器。 2、 教师准备观察材料:? 真菌细胞 : 酵母菌 ? : 衣藻 ? 低等植物细胞 ? ? 动物细胞 : 草履虫 ? ? ? 植物细胞 ? ? ? ? 动物细胞 : 水绵 ? 低等植物细胞 ? : 叶肉细胞 ? 洋葱鳞片 ? 高等植物细胞 ? ?叶表皮细胞 . : 莲或睡莲的保卫细胞 : 鱼的红细胞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 片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3、 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老师的允许。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课前培训 8 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 2、 教师课前 10 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二、情境创设 屏幕显示教师课前 10 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同学们,这是老师我课前 10 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出来的。你们希望了 解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请自己动手吧。 。1 三、师生互动 教学内容 (一) 高倍 显微镜的 使用步骤 和要求 教师的组织引导 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 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 P8 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 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问题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 为什么? 问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放 大观察的物像移至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问题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行不行? 教师归纳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并用课件展 示 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 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 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小组成员分别选用上述材料 1~2 种, 也可以选用自己 带来的材料,与之合作,保证每种材料均有人选择。 多媒体课件展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 单个细胞或平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是: 在载玻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 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 2、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 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 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教学意图 考查和帮助学生 回忆初中知识, 并将其与实际操 作结合起来,讨 论、整理出高倍 显微镜的使用步 骤和要点。学生通过 实际操作 感受,然后 回答(二) 选材学生分工 合作自选 材料 由每个小 组长向组 员演示临 时装片的 制作步骤、 每一成员 先观察自 己制作的 临时装片, 再交互观 察 每个学生 边观察边 记录 让学生通过小组 成员的相互切 磋,掌握制作临 时装片的方法。(三) 制作 临时装片(四) 实验 结果与结 论教师设计一个观察表,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 下表: 细胞 种类 大 小 细胞 细胞 壁 膜 细胞 器 细胞 核 结论考察学生观察能 力和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五) 讨论问题目 1:试归纳观察到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共 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 原因。 问题 2、出示一个大肠杆菌的照片和结构示意图,问:2小组讨回 答、理解细 胞的多样 性和统一考察学生的归纳 总结能力。 它与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 性 归纳: 1、 不同的细胞在形态, 大小上千差万别, 造成细胞之 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 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 化的结果。 2、 大肠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 没有核膜, 细胞外有 鞭毛等。 四、教师精讲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来进行: (1)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 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2)注意事项: ①使粗准焦螺旋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约 0.5cm)停止下降。 ②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2、制作临时装片时不同的材料要做适当的调整: 对单个细胞或平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在载玻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 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 对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 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 3、 实验的结果与结论 结果: (1)不同的细胞,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五、评价反馈 1、 若在高倍镜下因视野而看不清某结构时,应如何处理? 2、 生物是实验中常用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 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 50 倍,这里“被放大 50 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②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上能够清晰看到细胞,但看不清楚内容 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答案】 1、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2、①D ②D 六、课堂小结 由各小组组长总结自己组在实验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七、布置作业 (一) 选择题 1、 “使用高倍镜前必须找到观察目标” ,下列有关这句话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3 B、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 C、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 D、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视野高密度都不太方便 2、当显微镜镜筒下降时,操作显微镜的人的目光注视的部位是(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3、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 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 个 B、4 个 C、16 个 D、32 个 5、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像时,物像被放大 400 倍是指放大物像的( )的倍数。 A、长度和宽度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体积 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蛙的上皮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 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a B、b C、c D、d 7、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的结构最重要的区别是( ) 。 A、有无细胞结构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膜 D、有无核糖体 (二)非选择题 8、请列表比较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真菌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细胞类型 比较项目 细胞壁 细胞器 细胞核 大 小 原核细胞 真菌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八、课后拓展 (一) 、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等 显微镜― 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 准焦螺旋4 显微镜的结构 (二) 、显微镜的成像 1.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 →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三)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 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 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 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2)转动转动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四)操作关键 1.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像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 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 的方向是相反的。5 5.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进而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 律计算。 [板书设计] 第 2 节 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用低倍镜观察――将要放大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 用高倍镜观察 2、制片临时装片的步骤: 3、实验结果与结论 结果: (1)不同的细胞,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B 2.D 3.B 4.A 5.A 6.D 7.C 二、非选择题 8、请列表比较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真菌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细胞类型 比较项目 细胞壁 细胞器 细胞核 大 小 无 较小 原核细胞 一般有 有 线粒体 有 较大 真菌细胞 有 线粒体。叶绿体 有 较大 植物细胞 无 线粒体 有 较大 动物细胞【备课资料】 用新鲜材料制作四种动物组织装片 取材于 1~2 种动物体制作装片的方法。 1、上皮组织 (1).取材:把活蛙放在容器内,2~3 h 以后,向容器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蛙在水中游动几分钟后, 可以见到水中有脱落的上皮薄膜。 (2).制作装片: 取一载玻片, 其中央滴一滴稀释的红墨水(或碘液、 伊红溶液), 再取上皮薄膜一小块, 放在载玻片上的红墨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即制成上皮组织装片。数分钟后,即可放在显微镜下观 察。 2、结缔组织 (1).取材:将小白鼠处死后,将它腹部向上置于解剖盘中,用镊子夹住腹部皮肤,沿腹中线由后向前 剪开皮肤,在皮肤和肌肉之间,用镊子取一小块白色透明的皮下组织(主要为疏松结缔组织)。6制作新鲜的动物组织装片, 可以取材于多种动物体, 这里只介绍 (2).制作装片:取一载玻片,将取出的结缔组织放在载玻片中央,用解剖针展平,然后在材料上加一 滴甲基蓝溶液或稀释的龙胆紫溶液,盖上盖玻片,即制成结缔组织装片。数分钟后,即可放在显微镜下观 察。 3、肌肉组织 (1).取材:从处死后的小白鼠身体上,剥去腿上的皮肤,用解剖剪剪取其腿部肌肉(骨骼肌)少许。 (2).制作装片:取一载玻片,其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将剪取的肌肉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用 解剖针分离肌纤维(如果将肌肉放在甘油中浸 1~2 d,肌纤维更容易分离),盖上盖玻片,即制成肌肉组织 的装片。如果材料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 1%的醋酸溶液,盖上盖玻片,1~2 min 后将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 察,不仅能看到横纹,还能看到细胞核,效果更好。 4、神经组织 (1).取材:最好取大型哺乳动物(如猪、羊、兔)的一段脊髓,用解剖剪将脊髓剪一新鲜断面,以便清 晰地见到灰质。然后用针从脊髓上取一些灰质前角。 (2).制作装片:取一载玻片,将取到的灰质前角涂于载玻片的中央,再在材料上滴一滴甲基蓝溶液, 盖上盖玻片,即制成神经组织的装片。数分钟后,即可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注:除上皮组织外,取下的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都可以放入甘油中固定保存,在一般室温下 可以保留 1~2 周。7
更多搜索:
赞助商链接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反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