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和颛顼是与颛顼大战还是祝融

祝融诛鲧与共工神话新探
  王青:鲧禹治水神话新探
  提要:论文认为,“鲧堙洪水”与“共工振水”实际上是同一史实在不同文献中的分化。鲧禹治水神话的历史背景是处于黄河中游(今山西芮城地区)的鲧部落堵塞了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共水,引发黄河下游的决口改道,受害最严重的祝融部落西攻鲧并流放了他。禹凭借他特殊的身份协调了上下游的关系,使各部落拆除了黄河支流上阻碍洪水排泄的各堤坝。正是在治水的过程中,诞生了第一个能够控制黄河中下游的国家政权——夏王朝。上古时期中原国家政权与霸主的交替大多与黄河中下游各势力集团的争斗有关。
  正文:现在大家几乎一致认为,流播于全球的洪水神话渊源于真实发生过的水灾的记忆,或多或少包含着历史的事实[1]。也就是说,对于洪水神话,欧赫美尔主义(euhemerosism)应该是部分适用的。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其所隐含的史实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可能就是由于这场洪水,导致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因此,我们有必要重兄此一神话的历史背景,对其中的细节作进一步的考察。
&&一、从文献上看,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神话的莫过于《尚书·洪范》:其云: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同是《尚书·尧典》是这样记载此事的: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於!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另外《山海经·海内经》对此也有记载,其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可以看出,同是《尚书》,对此事的记载已经开始发生分化。根据《洪范》中箕子的话推测,鲧治洪水没有得到“帝”的批准,而根据《尧典》,鲧治洪水是得到了四岳的推荐,尧帝曾提出异议,最后还是批准了鲧去治水。第一种说法与《山海经》的记载比较接近,显然是较为原始的说法,第二种说法很明显已经带有后世国家制度的痕迹,应该是较为后起的说法。自从上个世纪98年长江大洪水以后,我们对洪水的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98年时“人不给水以出路,水就不给人以生路”,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这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重新来审视一下这则著名的洪水神话,无疑会有全新的理解。
  我对鲧禹治水神话的新解释基于两个假设。第一个是历史学的假设:我想象、理解中的鲧禹时代,黄河流域尚未成为一个统一体,而是由许多部落画地而居,部落之间的关系最多也是松散的联盟。这不是什么新观点,应该属于常识。第二个是音韵学上的假设,我认为鲧与共工是同名异记,鲧在上古音中属于见母文部,共属见母,工属东部,两者是非常接近的。急读则为鲧,缓读则为共工。两者的读音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域差异引起的。这虽然是一个新观点,但我自信也并不牵强。因为并不仅仅是由于“鲧”与“共工”在读音上相近,更是由于他们两人的事迹惊人的一致,在此,有必要作较为详细的论证。
  首先,在历史记载中,共工和鲧犯的是同样的错误,共工也同样用堙堵洪水的方法使天下受害。《国语·周语下》记载:“昔共工……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合通四海……皇天嘉之,祚以天下。”《淮南子·本经》篇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遍流,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树木。”徐旭生说,有关共工氏的传说几乎全和水有关[2],此说极是。即便是最为人熟知的《淮南子·天文篇》中的记载:“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照样是对水流东南的神话性解释。
  第二,鲧是为祝融所杀的,上引《山海经·海内经》就说:“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而共工也曾与祝融发生过战争且不胜。《史记会注考证》引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云:“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当然,文献中记载的更多的是共工与颛顼的争斗,如《淮南子·天文篇》云:“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兵略篇》又云:“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史记·律书》亦云:“颛顼有共工之阵以平水害。”但这与和祝融战并不矛盾,因为祝融本是颛顼之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颛顼之都在今濮阳。《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说:“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又引《皇览》说:“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丘顿门外广阳里中”,《山海经·海外北经》郭璞注云:“颛顼号为高阳冢,今在濮阳,故帝丘也。”而祝融的后裔,己姓之昆吾,彭姓之豕韦,都在或曾在濮阳住过。据此,与共工作战的主力应该是处于濮阳的昆吾与豕韦部落,他们声称自己是颛顼之后也没有错。
  第三,他们的结局相同。鲧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已是为各种文献所记载的:《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左传》昭公七年也云:“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而共工也有入渊之传说:《淮南子·原道》篇载:“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
  第四,两人都有一个平治九州的儿子。禹是鲧的儿子是大家所熟知的,《国语·鲁语》“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这里的九有、九土都是九州的意思。虽然名字与大禹不一样,但其事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不能想象在同一时代有两个人都平治了九州。显然,他俩实际上是一个人。
  综上所述,共工与鲧的事迹实际上只是同一史实的分化。洪水神话在不同的氏族、部落、地域中传播,当地民众对主人公有不同的态度。在“鲧”系统的传说中,对“鲧”抱有同情态度,将他描述为一个治水不成的英雄,如《离骚》中就有“鲧婞直以亡身”这样的说法;而在共工系统的传说中,则将它描述为一个引发洪水的祸首。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事实我都同意徐旭生先生的看法。我认为,徐旭生先生对这次洪水的研究只差一步就已经直指历史的真相了,现在我们就来完成最后一步工作。
&&二、在《山海经》的记载中,我一直有一个疑惑,鲧治水失败,为什么会由祝融去杀他?在尧帝时代,祝融并不是职掌刑罚的,职掌刑罚的是皋陶。下面我试图来解开这个疑问。
  首先,我们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鲧(共工)是采用“堵”的方法来抵御洪水的,《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引《开筮》说:“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也就是《国语》中所说的“堕高堙庳”,即将高的地方铲低,低的地方垫高,主要的方式是“堙庳”。这在各种记载中均无异义。堙塞的具体方法应该是加高河道的堤防,照徐旭生的说法是类似于筑土围子一样的方法。所以,在历史传说中,鲧还是城郭的创作者。《吕氏春秋·君守》篇说:“夏鲧作城。”《礼记·祭法》正义解“鲧”,引《世本》说他“作城郭。”《水经注》卷二“河水”下引《世本》说:“鲧作城。”[3]这里的城,我的理解就是护卫部落聚居地的高堤,目的是抵御洪水。
  然而,这种治水法却引起了其他诸侯的不满,这也是文献材料所明言的。《淮南子·原道》篇说:“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畔之,海外有狡心。”按照上引《国语·周语下》的说法是:“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结果是“害天下”,所以“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联系《淮南子》的说法,弗助的庶民、反畔的诸侯应该都是外族人,与鲧不是同一部落。为什么用“堙“的方法会引起其他诸侯的不满呢?我们来看看鲧(共工)部落所在的地域。
  共工部落的聚居地当在共地。上古称为共的地名和国名共有五处。即:1、《路史后记·共工氏传》云共工氏建国在莘、姺之间,在今河南陕县境内;2、《山海经·北次三经》说:“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注于虖池。”当在今山西省五台县境内。2、《中山经》说:“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水经注》卷四《河水下》引此文,并说:“今诊蓼水,川流所趋,与共水相扶”,是以蓼水为共水,在今山西西南隅,芮城县境内。3、《中山经》次六说:“长石之山……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水经注·洛水下》曾引此文。地在河南新安县境内。4、《诗·大雅·皇矣》云:“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这个共可能在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内。5、《汉书·地理志》有河内郡共县,班固自注“古国”,其地为今河南省辉县[4]。
  徐旭生的看法是共地在今辉县境内,此地有入河的小河共水,相当于现在的卫河,它与淇水一起流入黄河。黄河在此处接纳了不少支流,水量丰沛,又是初入平原,所以容易为患,后来共水竟成为一公名——洪水[5]。这个说法有很多优点,最重要的优点是,历代水患全是发生在这一地域之内。缺点是:除了《汉书》这一后起的材料之外,共工居辉县,没有其他的材料作为佐证。
  如果将鲧与共工视为一人,那么,我们的材料会更多一些,线索也会更多一些。鲧的封地在崇,这是古代文献中较为一致的记载,只不过这个崇倒底在什么地方,却有如下几种说法。第一种是较为普遍的说法,即认为这个“崇”是崇山,今名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境内。第二种是崇侯虎之崇国,在今陕西鄠县东,此崇为商之属国,与鲧并无关系,已是定论,可置不论。第三是赵穿所侵之崇。《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帝王世纪》云:“夏鲧封崇伯。故《春秋传》曰谓之‘有崇伯鲧’,国在秦晋之间。《左氏传》曰:‘赵穿侵崇是也。’”此地虽说不能确指,但王夫之《稗疏》云:“此崇国必在渭北河湄,虽与秦,而地则近晋。”这种说法是非常可信的。渭北之晋地为什么会有“崇“这一地名,大概是鲧部落的的迁居有关。虽说鲧是禹的父亲有些可疑,但鲧与夏族必然有某种密切的关系。据考古发掘业已证实,山西省西南部应该是夏人活动的重要区域。大夏故墟约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地区,亦即夏初禹都故地,故有夏虚之名。所以,一般认为在鲧与禹之时,夏人有过一次迁徙,从河南的伊洛地区迁居到了山西的西南部。
  据此,我觉得鲧部落之聚居地以与芮城境内之共水为是。“赵穿侵崇”之崇地应该不出芮城之范围。二里头文化的类型之一东下冯遗址离芮城甚近。芮县北部的永济、运城、侯马、闻喜、新绛、襄汾、绛县、临汾,都发现了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遗址[6]。鲧在芮城设堤筑坝,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共水下游的部落居民。
  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水的主体。上述三个不同来源区的洪水,组成花园口站三种不同类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门峡以上的河龙间和龙三间来水为主形成的大洪水(称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陕县站实测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据调查估算陕县站洪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这类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对下游防洪威胁严重。二是三门峡以下三花间来水为主(称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和调查的1761年花园口站3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这类洪水的特点是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黄河下游防洪威胁最大。三是以三门峡以上的龙三间和三门峡以下的三花间共同来水组成(称为上下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年洪水,花园口站流量分别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秒。其特点是洪峰较低,但历时较长,对下游堤防威胁也相当严重[7]。因此,如果在这一区段内堵塞支流不让其泄洪的话,对下流的危害可想而知。那么,祝融部落又处在什么位置呢?
  祝融部落的原居地是在郑,即今之河南省新郑县。《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虚也。”他的后人分为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所居住的地域散布很广,大致上包括今之河南许昌县、濮阳县、温县、范县、山东定陶县(祝融部落董姓之鬷夷族所居)、邹县,莒县、江苏徐州(彭姓氏族)等地,最远达到湖北。古代的黄河在下游地区分为东西二渠从豫北向东北方向流入海。东渠在濮阳以北的内黄县。今县内有黄河故渎,这条故渎虽然不一定是夏商时期的河道,但夏商河道当距此不远。所以,祝融八姓基本上都处在黄河下游一带,也就是黄河在几千年来经常改道的地方[8]。
  据传说,共工堙堵洪水之后,受害最大的是空桑,空桑何在?《山海经·北山经》中载有空桑,其云: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陀。《山海经广注》吴任臣注曰:“空桑有二,《路史》云:‘共工振滔鸿水,以薄空桑。’其地在莘、陕之间。伊尹,莘人,故《吕氏春秋》《古史考》俱言尹产空桑。空桑故城在今陈留三十里,又有空桑涧,史称‘帝揄冈居空桑’,《归藏》《启筮》云‘蚩尤伐空桑’,帝所居也,即此空桑也。兖地亦有空桑,其地广绝,高阳氏所尝居,皇甫谧所谓‘广桑之野’。上古有空桑氏。又《春秋演孔图》及干宝所记:‘孔子生于空桑’:皆鲁之空桑也。”郝懿行说还有一个空桑在赵、代之间。也就是说至少有四个地方称为空桑。1、在莘、陕之间。2、在陈留。3、在兖州。4、在赵、代之间。我认为以陈留说为是,亦就是莘地,在今定陶附近。此地的西北是温县、北面是濮阳、范县,西南是许昌,东北为定陶、邹县,东南为彭城,也就是说基本上处于祝融八姓诸部落的中心地区。洪水振薄空桑,受害最大的无疑是祝融部落。所以,他们要联合起来,起兵攻打处于上游之鲧(共工)部落,最后将其流放。
  鲧所流之地为羽山。羽山何在?《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郭璞注云:“今东海祝其县西南有羽山,即鲧所殛处。计其道里不相应,似非也。”吴任城注:“《禹贡》注‘羽山在郯城县七十里’。《十道志》:‘羽谭一名羽池,东有羽山’。《郡国志》云:‘钟离泳城有羽山,其水恒清,牛羊不饮。’刘会孟曰:‘淮安赣榆县有羽山。’《经》所记,未详是非。”据我推测,应该是在居住在最东面的祝融八姓所控制的区域,似以郯城县为是。
  综上所述,推测当时的历史事实大约是:以鲧为首的部落在共地(今芮城县)用堵的方法防止洪水的入侵,使得黄河无法从北向的支流泄洪,导致河水改道,泛滥成灾。首先受难的,是处于黄河中下游的祝融系统诸部落。于是,以昆吾、豕韦等为首的祝融氏族,从濮阳西攻,最后流放了鲧。
&&三、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59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卡尔·魏特夫在研究东方专制主义时,采用了马克思所提出的这一理论框架,提出了“治水社会”的学说,认为正是由于东方的大河治水工程才使得东方专制主义有了产生并最终确立的前提。我觉得魏特夫的这个学说有相当程度的可信性。
  鲧被杀之后,接着治水的是大禹。关于大禹的各种记载,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王夫之、徐旭生都论及大禹的工作主要是将原有的河道加宽加深、顺自然形势而加以疏通,很少有大工程的开凿。我进一步觉得,大禹的主要工作是协调。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黄河中下流各部落之间通过政治、外交,乃至武力等等各种手段,说服各个部落消除各自障水之堤坝,让河水能够畅通地排泄。禹能够承担这一重任,与他的身份有关,据《史记·夏本记》索隐引《系本》载:“鲧取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国。”有辛氏即有莘氏,其地有多说,大体上在今黄河下游一带。也就是说,禹是黄河上下游部落联姻的结果。由他主政,能够较容易协调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我们顺便提一下,黄河中下游之间的各种形式的部落结盟可能不始于鲧时。我们知道,从考古类型学上分析,新石器时期的黄河中游与黄河下游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区。黄河中游的序列是前仰韶文化(公元前6000-前5400)--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河南龙山文化(前2900-前2000),黄河下游的序列是青莲岗文化(前5400-前4000)--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山东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虽则考古学者认为河南和山东的龙山文化具有地区性的区别,但中游地区在文化上受到下游文化的影响是明显的。这表明这一时期两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个联系的纽带我认为就是黄河,为了防洪和灌溉,两地的部落必须与联姻等方式互相依靠。
  自从这次洪水以后,人们痛感黄河中下游流域部落林立、各自为政的情形将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权力机构来进行协调,因此,产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推而论之,夏商周三代的政权包括春秋年间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的诞生,均与协调黄河上下游关系这一需要有关。夏商周三代的交替与争斗,基本上属于大河中游与下游之间的争斗。夏朝的诞生,我们说过了,是出于治理黄河洪水的需要。尽管鲧被流放,但中游部落还是占了上风。据《史记·夏本纪》说:“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史记·正义》引《帝王记》云:“禹禅舜,禹即帝位,以咎陶为最贤,荐之於天,将有禅之意。未及禅,会皋陶卒。”皋陶生于曲阜,皋陶之后或在英、六,或在许,总之,是在黄河下游。从这条记载中,我们推测黄河中下游的这个部落共同体开始订立的制度应该是采取“轮流执政制”,即中游与下游的部落轮流执政。这种制度在民族学的调查中有着极多的例子,英国剑桥大学教授Jack.Goody指出:在这种制度之下,其继位诸组常有二分的倾向,一边的首领为王的时候,另一边的的首领便当其副手。但是中游部落破坏了这种制度
[3](P61-66)。轮流执政制的破坏,也标志着专制的国家政权的建立。以后夏朝的几次重大变故,如益、启之争、夷羿、寒浞与夏的争斗,都与这轮流执政制的破坏、单一政权的建立有很大的关系。傅斯年在《夷夏东西说》早就说过这是华夏与东夷之间的矛盾,徐旭生也深表同意。据我看,说是两个文化集团之间的矛盾尚没有抓住要害,关键是大河上下游之争。
  商汤始兴于亳,亳地一般认为是在今河南濮阳。他在亳地会合了诸侯,然后,溯黄河而上,战夏桀于鸣条。这里一定要提一下商汤的重要助手伊尹,他出生于空桑之有莘氏。据载,他也善于治水,《管子·地数篇》说:“伊尹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筴。”据此,商政权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就是治水。在这场争斗中,下游部落占了上风,从此,黄河中下游置于一个统一政权的管理之下。
  周人自迁居到渭水流域之后,稳步发展,渐渐向四面扩张。周人东扩的关键一步,便是虞(山西解县)、芮(今山西芮城县)的归服。这两个小国为争地取决于文王,入周见耕者让畔,惭愧而去。周人势力进入黄河中游。自此之后,周族在东方的发展势如破竹,不可阻挡。直到观兵孟津,决战牧野。钱穆极力主张周族渊源于山西西南部,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与夏朝一样,又是黄河中流之部落政权统一了下游。
  东周以后,周天子地位日降,没有控制诸侯的能力。齐桓公乘势而起。据《孟子·告子下》记载,僖公九年(前651),桓公率诸侯在葵丘会盟,第五命就是:“无曲防,无遏粜,无有封而不告”,试图通过“无曲防”的禁令来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可见霸主的重要职能是协调中下游的关系。齐桓公的称霸,是下游的势力战胜了中游。齐桓公以后,晋文公称霸,下游之郑、宋、卫、曹等纷纷依附,中游再次战胜下游。可见,由于黄河这条河流的特殊性,必须有一个能掌控中下流的权力核心。整个先秦的政权兴替史,都可围绕着此点着眼。当然,对此,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细致的探讨。(作者:王青;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
[1-5]可以参看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著、苏秉琦译《洪水故事的起源》,收入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附录(增订本),科学出版社1960年。137、144、47、137页。
[6]孙淼《夏商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06页。
[7]《黄河防洪概述》,资料来源,http:www.yellowriver.gov.cn
[8]有记载的黄河决口改道,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起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在这两千多年间,改道共有26次。大体上以孟津为顶点,在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的广大平原上,都是黄河决口改道迁徙的地方。遗留下的故道几乎遍及黄、淮、海平原,但多数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湮没。当今最著名的黄河故道为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的明清故道。
&&摘要:从考古、文献、神话传说推断,上古大洪水应是事实,很可能是彗星撞击地球使地轴发生偏转所致,以之为参考点,可将上古文明联系起来,并推断出确有一个早彗的神族,其文明已达到相当高度,并且引导着世界的发展,热气球是其工具之一,留给我们的是谜一样的神话以及精心准备的答案。
&正文:说起共工,当然是其怒触不周山的壮举。先列三条重要的文献记录:《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原道训》:“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根据《史记》的说法颛顼传帝辛,而禹为颛顼之孙,看似三朝,但颛顼长寿,爷孙亦可看作曾同处一个时代。尧殛鲧,而鲧腹生禹,‘腹生’应该是遗腹子的意思,鲧被殛之时应不满三十,若禹二十岁时攻共工,则颛顼尚不满八十。《周语》注:“贾侍中云:‘顓頊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或云:‘共工,尧时诸侯,为高辛所灭’。”故共工之于顓頊、高辛、尧、禹并不冲突。颛顼绝地天通,指定天神与天子,自己为太上皇或者上帝。尧为天子时,颛顼仍为上帝,共工为诸侯且与禹皆为臣。而中间的高辛颇有疑问,其为黄帝曾孙,生弃、契、挚、尧,真真是华夏血脉的关键人物,太理想了,以至不由让人怀疑其真实性;高辛是否能在位七十年?又为何弃商周之二祖而立能力平平的第三妃之子挚?
上古历史当以《山海经》为最重要参考,其中两次提到帝喾,皆在帝尧之后,而禹亦为黄帝曾孙。故帝喾很可能就是禹,而其提名为帝当在舜前,不过推辞了,史载禹作熊,‘作熊’应就是俗语‘装熊’,指学轩辕黄帝能而不担当。圣人以何设教而堪称神圣?著书立传也。古典可算是正宗的神话,常为显白道理对久远之事特意做了简化和美化,而将真实藏于细节。共工即为典型的例子,《尚书》说她‘方鸠僝功’‘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功劳很大,看上去少言、恭敬,但背地里不服上、瞒上。怒触不周山何解?《山海经》并未提到争帝之事,不周山并非天柱,而是水源之地。共工的功劳在于治水,也就是兴修水利,不周山当是筑堰引水造河之作。禹攻共工极可能是指禹强拆堰,并极可能导致共工卷入洪流。能使天柱折,必已不是神人而是神灵,也即共工已死,人们觉得有愧于她,而将后来发生的巨大灾难归因于她。到底使天柱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山海经》中还真有一个天柱,“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能载日的三百里之柱当然不可能是实物,天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地球自转轴,而山名‘孽摇頵羝’亦暗示了重大线索,‘頵’当指君王之顶也就是天北极,‘羝’指公羊角,‘孽摇頵羝’指发生巨大天灾,使地球自转轴偏移了羊角般的角度,而海水将可能因惯性而掀起千米巨浪,这就是“天柱折、地维绝”的真象,以至移星易宿,洪水滔天。其原因通过一个‘触’字可以推测当是彗星或小行星撞击所致,穿过大气层时,必如火鸟扑地,其核亮如太阳。这一场浩劫当然是世界性的,通过分析上古文明的断层,我们可以推测出发生的时间。3600年前,中国夏商交界、古巴比伦灭亡、印度哈拉巴文明突然消失、希腊克里特岛毁于一旦、古埃及第二中间期在灾难中终结。世界各地也因而流传下洪水灭世的神话,唯独地处内陆高原的伊朗地区,其末日神话没有大洪水,人类是被突然的严寒冻死的。古文献中对这场浩劫也多有记载。
《尚书·夏书·胤征》仲康时,羲和“废时乱日”以至“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庄子》所说的鲲鹏怒而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古本竹书纪年》:“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墨子·非攻》:“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水(冰),地坼及泉”,“遝至乎夏王桀,天有&&/FONT&车告&命,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路史》桀时:“天不畀纯祅,孛出柱矢射,地震天血,迅雷黄雾,夏霜而冬露,大雨水,里社坼,因之以饥馑。”
地球自转轴偏转的如羊角般的度数是多少,我们也已经可大致推出。‘去以六月息’、‘夏有冰’,表明当时北半球正植盛夏,而突然变成了严冬,偏转角度很可能约为50度,这已经是非常令人庆幸的巧合了,因为不会造成地球气候彻底改变。真正致命的是‘水击三千里’的大洪水,真正如天塌般的灭顶之灾。以丧歌的形式流传在神农架的民族史诗《黑暗传》对此有形象的描述“顿时波涛千万里,只见空中起黑云,黑水已经漫天眼,天摇地动好惊人。听得哗啦一声响,黑水淹到黑天外,狂涛巨浪盖天顶。天盖呼啦塌下来,把地扣得紧沉沉。”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世界各地神话的历史真实性。希腊神话里众神的饮食来自于羊角,看似不可思议,但如果把此羊角与庄子所说羊角对应,我们会发现这是暗示神佯借这种超级末日行使神权要求供品。
暂且放下共工,来看一下禹。《山海经》载共工之臣相繇不辞辛苦的兴修水利,禹却杀了他,并且“群帝因是以为台”。《洗冤集录》载“皋陶造狱,夏曰夏台。”
皋陶名繇,禹杀之,是要与群帝树法威,禹杀繇时,必已为群帝之首。此事当正是正史所载禹诛防风,以此奠定了法律轻慢不得,彻底实现改神治为法治。禹在不周山攻共工,则是其年轻时所为,而原因是共工搪塞颛顼。共工瞒上而兴功,正如希腊神话里的普罗米休斯般,可算人类的再生父母,本人从‘搪塞’二字的本意及《山海经》中的记载及‘负子’二字,做一个大胆的假设,颛顼曾下令,如若再兴功,须在堰成之日将共工之子埋入塘堰以祭堰,但共工只埋下了一个陶俑,禹不知情,拆堰以救共工之子,以至溃坝而使共工卷入洪流,尸体四肢不全成为蛇身,罪过由、与吴回揽下。此案当为中华年节的来历,容后再诉。
我想读者此时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禹不是立夏之君吗,如何又处于夏商交界?末日绝对是可靠的时间参照点,不可能几百年内又发生一次末日,因此只有一种可能,禹只是复兴夏且只历两代,史记的夏年表是错误的。安徽六安有皋陶墓,如有机会,一验便知,且皋陶早年曾受刑,禹厚葬他时,“其骨节专车”,即找到当年骨节合葬。若是断右臂,则相繇有两任,后一任相、皋陶、吴回为同一人,再参考《天问》与《胤征》,与康回、仲康亦为同一人。
史记中、相实际上该是太康、仲康相继做了相,而予即禹。再联想《左传》中被视为夏朝最重要记载的“太康失邦,代夏,少康复国”,《·》与《》中有虞即舜,浇尧,而杼即禹,,关键人物即颛顼。《山海经·海内经》载:韩流“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故寒浞即韩淖,也就是颛顼。对后羿射日的解读我们应该参考流传极广的另一则十日神话‘二郎担山’,字繁体字为‘擔’,‘詹’《说文》释文“多言也”“厃高也”,故‘担’字形之意指八方会谈以定担当重任之人。射日可解为,十日即十天神,均不愿担当重任,而终定后羿。那么后羿即为帝少昊,曾以颛顼为相,与襄公四年》之记载同,少昊之穷桑即后羿之有穷。《》浇“灭夏后相”可解为尧在共工一案中杀了相顾,刑相繇太康,又流放之族群,之后,尧认为过了,有追回之意。从《夏书·五子之歌》看,去追的实际上是,但太康的五个弟弟与母亲认为既是依法判决就不该来追,而从第一子的回答“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来看,很明显是在谢绝当丞相,那么此人应该就是仲康,最终还是同意回国了,之后才有舜嫁二女给少康。这里我们可以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后羿即舜。前已说过后羿曾为少昊,而颛顼二十岁接其位,令重献上天,舜名重华,实际上是令后羿上天了,尧引咎退位后,后羿复下地,是为帝舜。《襄公四年》所载之后羿被烹其原型当与《天问》羿“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之事同,实际上指舜令禹定天下贡赋,而天帝以为收赋太重或者劳民伤财。
而女娲补天,我们也可以从贡赋的角度来考虑,无论是补天之过还是补偿天,都指炼石筑堰以兴修水利,正与共工同,而且《路史》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故女娲很可能就是共工。《山海经》:群巫“夹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共工之案当是天上地下第一大案、奇案,共工之死亦必惊天动地,《山海经》必然会详细记载,其蛇身可能是指尸身断一腿两臂,能触动群神献上鲜花以祭奠的窫窳亦应该就是共工。当然按以眼还眼之法,必需有人偿命且赔上一腿两臂。相繇蛇身,故应是受刑断一腿,即危,从字形看顾似危断头,应该就是,君子称其为丈夫,形天二字当是赞其如同天神,其舞干戚当是指自受刑断首。另外钟山之子鼓也很可能就是相顾,相顾的本名当是危鼓。还有断一臂之人,其“乘文马”,而《竹书纪年》载:“相土作乘马”,故其应为后来之相仲康,也应是杜康,当然还是皋陶。《史记》称皋陶作士,《山海经》中与共工有关的‘淑士’当是指他,《哀公元年》中去追回少康的‘椒’也应是他,而少康是他儿子,可知其当年任相是独挑大梁,家族并未回来。代后稷播百谷的叔当就是少康,其父名台玺,像是丞相仲康的绰号,叔均又名商均,娶舜之二女也可算是舜子,那么后稷就是太康了。太康失邦与‘放三苗于三危’是同一件事情,而‘于’很可能是‘与’之误,三危很可能是流放到今酒泉火烧沟文化遗址,三苗则更西,应是今新疆小河墓地附近。《诗经·鲁颂·閟宫》:“赫赫姜嫄,。上帝是依,无灾无害。”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其德不回’原来是这么直白,这是在以身作则立法威啊,而小河地处内陆高地,刚好躲过了不久后发生的末日洪灾。那么后来司法的西王母既是姜嫄。小河墓地数百墓葬皆随葬一小篓种子,可见后稷一族对农耕的重视。《山海经》还记载西王母另有一支以鸟为图腾以捕鱼为生的部族,称翟音狄,而现在翟姓多音zhai,很可能是其中一部分纪念他们末日后折返回中原,中原方言‘折’正音zhai。小河多是东欧白种人,再联想到共工的赤发,她们大概西方白种人的血统比较多,那么皋陶也很可能有这个血统。再来看禹,如前所述,少昊即舜,颛顼比舜小,而舜死于意外,禹之主要功绩皆在舜时,且以《山海经》为准,颛顼与鲧是兄弟辈,故会稽会盟可能仍是颛顼召集,舜可能本意传位叔均,但天下诸侯皆朝禹。会稽会盟是明确天下共主,而以法为纲。颛顼应该不会参加,但已将天帝位传于后土之子噎鸣,也就是《襄公四年》与《哀公元年》中的豷,豷听令于禹标志着法治成为正统。传炎帝传八世,第八世为榆罔,一般认为就是与黄帝大战的炎帝,但实际上榆罔应该是禹王,禹成为炎黄以来第八位王,即王八,其图腾可能是甲鱼也就是鳖。文理兼修的张衡应该是知道这些故事的,其《思玄赋》有:“鳖令而尸亡兮,取蜀禅而引世。”‘尸’可能指神像,表明人们不再拜神了,也可能是说禹亡于随后的末日,连尸身都找不到。《·大荒西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颛顼也是死于末日洪水,鱼应即禹,重建秩序的鱼妇可能是禹妻或嫁出去的女儿。禹的最大功绩除考察地理方国、治水、任土作贡外,当是通过整理户册族谱追溯天下一家,这大概是‘偏枯’的本意。而神农氏以前是大庭氏,大庭即厦也即夏,其都或为苏、sumer,故在会稽会盟时定号为夏。《华阳国志》中鱼凫当为禹或鱼妇,而杜宇则为杜康之子少康无疑。《蜀王本纪》载:“杜宇从天堕”“号曰望帝”“民往往复出”,说明杜宇天塌之后自称帝,《华阳国志》称其“教民务农”,别忘了少康也就是叔均,以前正是田祖。而《拾遗记》:“及帝之商均,暴乱天下,则巨鱼吸日,蛟绕于天”,正与之前文献雷同。据传说与《蜀王本纪》,杜宇传位鳖灵,也就是启,根据《山海经》驩头是鲧妻的孙子,启很可能就是柏灌。据《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以及《山海经》:“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说明启带着棘手的难题主动找商咨询,这里‘商’可能是商均更可能是商汤,因为此时启已经称帝,尔后则宾服。这与三星堆的考古年限相吻合。
这里就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禹、桀和汤真的可以同时吗?根据末日参考点我们的答案是绝对是,他们的分隔只能是地域上的,禹在东而桀在西,大量证据表明桀就是埃及第十七王朝末代法老陶二世。《荀子·天论篇》:“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星象历法相同,一定是同时,而‘瑞’字或许就是上帝颛顼不露面之意,瑞历特指颛顼历。古本《竹书纪年》载:“夏桀作、瑶台,殚百姓之财。”倾宫当是金字塔。另据载,夏桀囤积的粮食堆成山,十里相望。还到处搜寻未婚青年以及天下奇珍,藏于后宫。而且桀后来大概觉得倾宫不够大,又建了个巨型地下夜宫,聚数万男女杂处其间,十旬不出。桀为何作倾宫、夜宫,或许那句著名的“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可以给点线索,这句话是率民众大修工程,民众懈怠不和所说,会不会是民众对桀的“日将丧,人将亡”观点的怀疑和抵触。有个成语叫“犬尧”,而且将之作为一个历史事实,本意各为其主,暗含桀尧同时且关系极近,很可能桀为尧子。故桀很可能就是丹朱,丹朱常与鹳的形象联系在一起,陶二世也称杰鹕陶或许就是桀,尧号陶唐氏,应即埃及法老陶一世。另据《史记·秦本纪》正义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古本竹书纪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按前所述,‘偃塞’本指埋入堤堰,而实际上是以这个名义将丹朱送往西方,也是为尊者讳。这里我们可以从侧面得出一个推测,丹朱之母正是共工。桀即陶的最重要证据出自《史记·殷本纪》,其中记载汤胜利后,“归至于泰卷陶”,泰很可能是古埃及Thēbai,卷指卷成木乃伊收殓,陶就是桀。著名的“有易杀王亥”事件,据《山海经》是发生在帝舜之后,因此很可能正是指汤伐桀。之后“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汤来到东土,其名Kamose当即开明氏,成汤这个名字很可能暗示了大洪水,连‘汤’这个字——水易也有这个暗示,而汤在甲骨文中称唐,卡摩斯法老的女神名与古文的陶字如此相像
&&也说明陶二世与汤的关系,且陶二世应就是丹朱。汤既然胜了,为何还要开溜,这真的是很纠结的事。根据卡摩斯铭文,他是为了使埃及摆脱税赋,突袭亚洲人的巢穴,大获全胜。但却根本不知道亚洲人的首领正是自己的父亲,这可算是神权故作神秘的代价,之后的末日又证明了桀推断的正确,埃及一片混乱,如《伊浦味陈辞》所述:“真的,大地象陶轮一样翻转过来”,“船已破坏;城市被毁灭而上埃及已变成空虚的荒野”,“疫病遍及国家,到处流血,死亡不计其数”,“国家已被少数不知法律的人们夺去了王权”,“无边无际的国家的秘密已被泄漏,而官邸在刹那间已被拆毁”,再之后据《天问》“妹喜何肆,汤何殛焉?”由妹喜收拾残局,将汤佯杀而实放,协助Ahmose建立了新王国,这与有易的故事亦算相互印证。Ahmose是汤的弟弟,意为新的月亮,而接任汤的外丙名胜——月生绝非巧合,Ahmose其音可能是氏,而中国对月亮的雅称正是蟾宫,新的考古证明陶一世的真正小名也是Ahmose,而中国民间至今仍有以蛤蟆为小名的。
夏商之交在《诗经·商颂·长发》里有清楚明了的描述:“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上帝拨动地轴,小国大国都感受的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桀的命令到汤时证明没有错,“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把大小陨石发给各国作为信物。另外“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壮烈,使海外宗族断绝,这句话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点出了东西方的差异,西方认为是神或上帝带来了末日,而东方已经不信神,认为是逝者的亡灵发怒,这种差异传承至今,东方人是敬祖宗而不是敬神。而神族尤其是末日后应该是相信祖先是真的神。另外商之先祖殷契很可能是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Intef,后代数度为法老,尧之前大概已到殷契八世,而他们所辖可能远不止埃及。尧很可能即主壬,桀为主癸,为汤之先君。3600年前的埃及无疑是当时世界文明的重心,《荀子·大略》:“禹学于西王国”,因此禹布土定高山大川应该是考察了世界的。而“均定九州”出自《山海经·海内经》,从上文整段来看,不是说禹定九州,而是叔均,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说的九州实际上是叔均参照大九州而定的缩小版。同样的,希腊神话也被理解为只局限于希腊附近,但很可能远不是这样,比如希腊神话里米诺陶的地下迷宫与桀的地下夜宫如此神似,噎鸣与幼年宙斯同样神似。这使我们相信上古世界文明在高层或者说是在神级是统一的。要实现这一点,先进的交通工具是不可少的,而根据神仙会飞的传说,我们推测其应该是热气球,这是解开上古文明之谜的关键。
&让我们从精卫说起,《山海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另外还要强调两点:精卫鸟“状如乌”,所在名“发鸠之山”。注意女娃游东海不是乘船,而是像鸟一样,只可能是热气球,热气球虽能像鸟一样飞,但很大程度上只能随风飘荡,如无眼之鸟即乌,不过仍可利用风带越洋,但很明显危险系数极高,女娃就是这样溺于东海,唯一的办法是加派保镖护卫,“发鸠”或可解为“发九鸟”,派九个热气球护卫,如何排列呢,放射状肯定不行,热气球可是布包火,相互碰撞是极危险的,理想队列应是一字相连且保持拉伸状态,热气球是靠风吹而行,故队首应比较拉风,可以伸出两根长杆扯帆,此之谓龙头老大,或曰望舒,队尾应有一定阻力但又不能过大,可做成扁圆锥形,此之谓神龙摆尾,或曰飞廉,起飞前就要先扯开队形,必以两根长绳拉住龙首,此之谓龙须。一旦某一热气球遇险或耗尽物质,应立刻从队列中断出,自沉于海,一切以所护卫者为中心,卫者牺牲恐怕是必然的,此之谓精卫,或曰应(應)龙,越洋之后很可能已经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热气球需有两个前提,一是纺织术,而是燃料。纺织术在六千年前已逐渐成熟,3600年前更不必说,材质可能是兔皮或丝绸。燃料可能是‘木石’即煤,更可能更高级。
再看一下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如前所述,日如后羿之日应指神人,夸父追上了驾热气球的神,神教了他御风之术,于是夸父开始自驾游,想停到黄河边喝水但却没能停下,御风是没得回头的,只好等待到大泽,没等到就渴死了。这与《山海经》又说应龙杀夸父不仅不冲突而且相吻合。说到渴我们会想到一个成语‘饮鸩止渴’,不说存不存在那么毒的鸟羽毛,说说什么情况下人会渴的要死,周围却没有水只有鸩酒呢?对,这正是热气球上的尴尬境地。为了长距离飞行,要尽量多带燃料而不会带很多水,水可以在途中补充,一旦错过则只能在下一站补充。理论上,鸩这种液体燃料足够为热气球提供跨州能力,再加上精卫的编制也可以越洋。北纬30度以北是偏向东的西风带,以南则是偏向西的信风带,正可以被热气球用来环球旅行。《庄子》记载:“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点出高空是极寒的,且环球需15日正与高空气流速度相符。《述异记》记载列子常御风立春游、立秋归,则说明热气球更常作为低空飞行的工具。事实上,热气球的历史可能相当久远,《路史》记载天皇氏“风行焱逝”,即御风而行、靠火焰而往;“被迹无外无热之陵”很可能是到过极地。《山海经》中描述的浑敦:“状如黄囊,六足四翼”确实有热气球的可能。而且多次提到昆仑虚,很可能是个四方台,是浑敦升降的地方。中国神话里,神仙都是能腾云驾雾的;而且凡间离天最近的地方是昆仑;欲登天先上昆仑;这是否是说神仙所腾的云正是昆仑,也就是浑敦呢?另外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也保留着重要的记忆,春节始于送灶王上天,要给他的坐骑备料豆和秣草,似乎正可当燃料。
另外这一天的传统节食是馄饨,应该就是纪念浑敦,而薄皮包馅的馄饨在水中三沉三浮方熟,正如浑敦行于天地。另外,大禹考察九州,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史书记载他确有一种山行的交通工具。《尚书·禹贡》记载:“织皮昆仑
析支渠搜 西戎即叙”前人多以为是指进贡皮衣的西方三国。但从字分析,析指分支或依枝系辨别,叙指依次序排列或讲诉。这句话可理解为:“用皮织成昆仑,驾着它汇集族谱,与西戎叙了旧。”若热气球之说成立,西戎很可能就是共工的故乡东欧西亚。若要一气远行,则非应龙不可,这大概才是应龙助禹治水的真正意思。
说到龙,不得不说希腊神话里的人物Kadmos,他被古希腊人认为是腓尼基字母的发明者,是欧洲名称来源欧罗巴的哥哥,是希腊&Thēbai的建造者,杀死了一只神龙最后又变成巨龙的人物。他与埃及法老卡莫斯有太多的相似点,关于他屠龙的故事或许可以作为汤伐桀的补充,杀死毒龙后,将牙埋在地里,长出来全副武装的战士自相残杀,最后剩下的五个同意和解,成为卡德摩斯的龙牙战士,帮助他建立了底比斯城,卡德摩斯后来流浪到遥远的东方,在那里做了国王,但一直因为杀了神龙而不被神待见,最终变成了一条龙。这或许是在说,汤伐桀后导致埃及一片混乱,但最终重建了王权和底比斯城,不过还是因为伐过桀而被迫离开,即使到了东方仍受神族诟病,很可能最终是以死谢罪。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很可能是指从乘龙的祖先那里传承了文明与技艺,而能乘龙的都是帝王级的人物,故也将龙看作王的象征,世界高层既然是互通的,西方神话里的龙应该就是指东方的帝王。卡德摩斯化为龙应该就是暗示汤死后被尊为中国的圣王。再来看末日前‘龙生于庙’,那时的庙多用巨石所建,尤其是金字塔,很可能是已经观测到彗星,预测到末日,急于修建避难之所,而一个至今还让人疑惑的问题是数吨甚至十数吨、数十吨的巨石是如何堆砌的,答案是龙,正是用热气球阵巨大的浮力作为辅助,才建立起庞大坚固的庙堂。还有就是巨石的来源问题,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故事,我们可以推测古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混凝技术,而且其炼的配方强于现在的水泥。一句话,史前文明所达到的高度早已清楚明了的展现出来,只是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个个孤立的意外,而忽略了地球上有一个互通的领导层——神族。而且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世界文明早已相互通商。来看一个作为尧汤名号且至今仍用来称呼海外华人的字——唐,其甲骨文作()像两手越过高峰相握,下有一口,应该是高层会晤的意思。&
&正如《说文解字》:“大言也”。尧汤都是贯通东西的人物,尧更是以协和万邦而著称,汤也曾会盟涂山,《帝王世纪》:“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方于涂山,十损其七”,末日后的世界虽几遭毁灭,但高层仍是互通和统一的。也就是说神族是一直延续存在的,在西方是神与王,在东方则为君与仙,而且不能排除有更高级的智慧群体,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古代的宗教与政体。也就是说必须考虑神族的存在和延续。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末日后的神仙,希腊的神王是宙斯,应该就是接任颛顼的噎鸣,从其父口中找到了几位重要神祗;埃及是陶二世的妻子Ahhotep阿赫特普,应该就是妹喜,身份是王母,但隐秘身份应该还是鹰女神和蛇女神,其影响范围包括西亚;印欧是,从可以避难的北方高地而来,且Aryan带个堰的音,应该跟共工一族有关,《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天下”或可为证;中国是杜宇、启、汤,而被后世尊为神的则应是汤的太子托,汤的号是天乙或大乙,他的继任者是外丙胜,这三个人联系起来,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太乙真人、敖丙和哪吒托就是曾闹海的哪吒。
但中国真正出名的大神是盘古和盘瓠,民间故事里都作为人祖,但盘古还有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盘古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除了点出浑天说、指明文明起源之久远外,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盘古驾着鸡蛋形的浑沌,清气上天,浊气落地,探索天地,传播文明。至于化身说应该是杜撰的对世界的搪塞性解释,但确实存在于很多民族的神话中,可见文明起源的统一,而真正的历史则藏于民间传说的细节中。比如云南白族创世史诗中说:盘古、盘生兄弟俩钓到了龙王三太子,龙王发怒,一连下了七年大雨,造成洪水泛滥,天崩地裂,日月淹灭,人类灭绝。盘古、盘生把龙王杀了,由哥哥变天,弟弟变地。可天小地大合不拢,盘生用缩地法将地缩小,皱起的地方就是高山。如前所述,能缩地的神级人物只有叔均,也就是少康,而且末日的时间也吻合。
那盘古与三太子又是谁?《天问》能给我们答案:“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这个少康追狗摔掉头的荒诞故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犬十二生肖为戌,甲骨文像一把斧头,应该与砍伐建造有关,当为相鹞、相土之图腾,这里的犬当指少康的兄弟,很可能是龙犬也即勾龙。第一句是反问,浇即尧,龙犬一定是做了什么令少康气愤的事,要被逐出部落,但如果尧在的话会认为龙犬是对的,现在则只能求嫂子帮忙求情,不知有没有求到,但紧接着发生的事是头顶上的星座陨落了,换成了另外一个,并因之带来了大灾难,这当然是指那次末日。
说到龙犬,我们的第一反映当是盘瓠,盘瓠是条狗,却杀了犬戎的吴将军或者番王,盘番音近,而更不要忘了就是吴回,另外高辛前已证即为禹,禹诛防风斩的正是相鹞,那么实际动手的正是相鹞的儿子盘瓠,防风氏相鹞在正需树法威时迟到,法令一下,已属必死,此事若由其他任何人做必结仇怨,盘瓠大义灭亲并因之娶了三公主,但从将盘瓠罩在钟内七日放可完婚的情节推测,三公主当时应只有七岁。七岁既识大体而愿嫁,但新郎馆却不同意,“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应该是愿随他而去,不过定于七年后完婚。女歧作为屈原《天问》开篇第一个提到的人物,可见其重要。
而“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证明盘瓠并没有等到完婚那一天,而是在第六年就去世了。史载启杀伯益,有扈不服,战于甘。根据时间及人物,有扈当即盘瓠,根据少数民族史诗,盘瓠死于坠崖,三公主率众歌舞鼓乐送葬。根据盘瓠个性,他很可能是最后为平息战争而自杀,被耻笑为笨蛋,而三公主及其族人则以其大义为傲,故歌舞鼓乐以抒情,后来为避岁贡而居山林。相鹞编撰了我国第一部法典,很可能被称为本或笨,《说文》:“笨,竹白也”可能指纸,这个字的感情色彩应该是防风赋予的,那盘瓠真是天下第一笨蛋,启则为天下第一王八蛋,此为浑话,就此打住。那白族神话的三太子就是三公主,而七岁的女娃三太子必是哪吒无疑,佛教也有说八岁龙女顿悟成佛,化为男子,很可能是同一事,真实身份是商之太子托,而一人做事一人当、剔骨还父的人不太可能是托,而很可能是汤,也就是天乙,太乙真人的原型,历史事件或许就是桑林祈雨,而后托找天王报仇,被埃及书记神托特调解。
另外三公主很可能非禹亲生,其与凤凰有关,而传说榆罔有一个义女叫凤鸟,故三公主的图腾很可能是凤。而《天问》提到禹“闵妃匹合,厥身是继”,与闵妃匹合,都是再婚,凤鸟有可能是闵妃带来的,很可能是西方人。传说凤鸟造药酒治好了瘟疫,大灾之后有大疫,时间也对,不过八岁女童似乎不能自己完成,另有记载帝女令仪狄造酒,当为史实。凤鸟与龙犬这样的人物,后世想忘记都难,他们的名字现在看来应该是哪吒与盘瓠,盘瓠作古后称盘古,因未完婚,哪吒后来应该是被称为姑娘或姑奶奶,是民间不多的三头六臂的人物。而希腊神话里第一个女人是潘多拉,是人类的姥姥,当然西方一样该称奶奶,名字意为全部的礼物,盘Pan音同,且都有全的意思,且三公主确算是奖励,更巧的是,她们都嫁给了笨蛋。潘多拉的魔盒实际上是个陶罐,灾难都被放出,只留下希望,而约公元前8世纪赫西俄德的《田工农时》中称希望被留在‘打不破的箱底’,我们知道盒子里还关着希望,找到它也许就解开了上古之谜,那陶要做到多厚才打不破,很可能是混凝成石,箱底用了home一词,也许另有深意。在中国河南泌阳盘古山也流传着一个盘古奶奶留下石箱子的故事,也许正是home所在。但如果神族希望有朝一日打破谜底,一定会同时留下非常显著的标志,复活节岛是一个安全、理想的地方,也许答案就在石像的肚子以及头上的谱考石箱子里。
根据希腊神话,天后是赫拉,她是被宙斯骗婚的,赫拉可怜一只遭风雨落难的杜鹃,放在怀里温暖它,却发现是宙斯变的,木已成舟,只好答应嫁给他,不过要举办天上地下第一婚礼,以表明自己天后的地位。人变鸟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杜鹃就是杜宇,应该是在启得位抢了他的妻子后,三公主打算嫁给他,但却被宙斯算计,道具只需一个,就是盖头,可能是宙斯说要保持神秘而三公主又有羞怯之情,中国的婚俗很可能就是这样来的。那天后赫拉正是天下第一女人潘多拉,她的象征是孔雀亦提示与三公主是同一个人。神治的延续需要一代代的角色扮演,直到放弃神权,出神入化。是时候揭开谜底了,在接受祖先的精神洗礼后迎接世界大同!
提要:共工怒触不周山故事的本相在后世已被湮灭,与共工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对象在后世有很多神或神性英雄,各种关于这个神话故事的猜想都未能把握其原初本意。在本文重构的夏人创世神话中,它乃夏人创世神话的重要环节。共工即鲧,他因为争夺宇宙控制权而和自己的儿孙辈神祇禹、涂山氏女娲和启等发生冲突,这场冲突最后以共工失败而告终,他撞断天柱不周山导致巨大的宇宙灾难。共工最后受到以禹和启为核心的儿孙辈神祇的惩罚,他导致的宇宙灾难得到救治平复。
正文: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众所周知,学者们一般都将其视为神界正邪诸神争斗的神话,也有人将这个神话当成准历史或自然灾难神话去研究,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但迄今所有成果,都未能窥破这个神话故事与远古夏人创世神话的关联。本文以此为目标,还原其在夏人创世神话中的本相和地位。在笔者看来,各种有关共工的神话片段都是从远古夏人创世神话系统中遗落的碎片,它们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被反复修改,置换变形,但某些核心的关目尚还保留。运用原型理论,通过对夏人创世神话的还原性重构,我们可能恢复共工神话碎片在这个神话系统中的大体原貌。首先,从先秦到秦汉文献看,共工头触不周山的原因,都和“争帝”有关,但和谁争帝,那就有多种说法: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天文篇》)
(1)。颛顼尝与共工争矣:……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淮南子·兵略训》)
(1)。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共工氏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
故百川水注焉(《列子·汤问》)
(2)。由此可知,共工是与颛顼争帝不胜而怒触不周山的。
但同是这部《淮南子》,在《原道训》中则说共工与之争帝的不是颛顼,而是高辛氏:
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
(1)。这个高辛氏就是帝喾,故《史记楚世家》又云:他之所以与高辛氏发生冲突,也是为了争夺最高权力,《国语·周语下》云: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4)。对此,韦昭注曰:
贾侍中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4)。但又有资料说,与共工冲突的是神农氏:共工,神农时诸侯也,而与神农争定天下,
共工大怒,以头触不周山……又女娲练五石以补天。还有资料说,与共工氏发生冲突的是大禹,而且这个方面的资料较多,仅列如下: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7)。还有学者认为,下面一段女娲战胜宇宙大灾难的著名故事,隐含的也是女娲和共工冲突并战胜共公。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淫水。苍天补,四极立,淫水涸,冀州平,蛟龙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1)。有学者研究说,这里女娲杀的“黑龙”就是共工。如果是这样,则上引《列子·汤问》记载的女娲炼石补天和共工氏怒触不周山两件事的次序,就需要重
新编排了,是共工触山导致大灾难在前,而女娲平治大灾难在后。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与共工争斗的对象又换成了祝融:
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8)。这样,与共工发生冲突的人就有很多了,颛顼帝、高辛氏、神农氏、禹、女娲、祝融,那么究竟是谁和共工发生了冲突呢?一个共工,不可能分别被不同时代的很多神反复诛杀,秦汉间这些文献,哪种记载才是正确的呢?近现代很多学者为此辨析争论,成果无数,但这些讨论都未能勘破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在秘密,故而其有效性都存在疑问。
本文在此不对诸说进行逐一介绍和辨析,而直接插入本文主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原本属于已经淹失的远古夏人创世神话,是这个神话系统的一个重要关目,它讲述的是世界初创之后的第一次宇宙大灾难何以发生和何以平治的故事。因为到了秦汉间,夏人创世神话已经淹失不彰,这个神话的某些部分以碎片的形式遗落后世,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不同时代、地域的人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进行了改造、挪移和变形处理,遂使其原初本相障蔽不显。因此,要窥破这个神话故事片段的原始本相,关键是要还原出它在夏人创世神话系统中的地位和形态。这就是本文要做的工作。这个还原性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厘清最早与共工争斗的是谁。&
上述所有关于共工与之争斗的神祇中,按照现 有古代文献,最晚的大约要数禹了。在秦汉间神话
历史化的《世本帝系》中,禹是颛顼帝的孙辈:“颛顼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P9)。而汉代《史记·五帝本纪》则谓: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3)。则鲧是黄帝的玄孙了。但依然保留着较多古代神话特征的《山海经·海内经》则云:黄帝[7](P465)则鲧是黄帝的孙子,和颛顼是同辈。这意味着在秦汉间,鲧禹被编织进不同历史与神话系统中,这些系统之间矛盾百出。这一情况也许正印证了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等古史辨派学者关于中国上古史是“层累地形成的历史”的观点,后起的王朝都会重新在文化上进行历史重构,对前朝的文化资料进行整合,将自己王朝的祖先或祖先神认定为华夏诸族的始祖或始祖神,以之为源头和主线,将先前王朝的始祖或始祖神组编到自己的历史系统或神话系统中,成为自己民族的子孙辈神祇或历史传说人物,故而在这个系统中,越是早起王朝的神祇或历史人物,
其所处的辈分越低。以这一观点来理解上述关于鲧
禹所在的历史或神话系统资料,则我们可以推断的是,处于这些系统较末端的鲧禹也许所出最早,而处于这个系统顶端的黄帝所出最迟。事实上,自顾颉刚先生以来,已经有许多学者研究指出,黄帝乃是春秋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个帝神,在春秋至战国、秦汉,他才成为历史化了的华夏诸族的始祖或始祖神。
以这一观点考察本文上引关于鲧禹所出,当能发现,华夏第一个男性王朝夏朝神话中的始祖神鲧和禹,所出应当最早。在后世文献中作为他们父祖辈神祇或帝王的那些人如黄帝、颛顼、神农、高辛氏,乃至尧
舜等,所出都要晚得多。由此来厘定本文开始所引那些众多与共工发生冲突的神祇,当能发现,最早与共工发生冲突的应该是禹,而不是其他神祇。事实上,即使到了春秋战国间的文献,尽管对鲧禹所在的世系做了不同的组合,
但共工是与鲧大体同时的神祇。《书·尧典》云: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10)。这是舜做的四件大事,禹父鲧与共工同属“四凶”,说明他们大体同时。《国语·周语下》记载:
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
(4)。《淮南子·本经训》云: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 开,吕梁未发,江淮遍流,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树木(1)。《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云:
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流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感言无传天下于舜(11)。
上述战国至秦汉间文献中,共工与鲧都是尧舜
的臣子,而禹在历史化的文献中,也是尧舜的臣子,
他们大体处于同一个时代。所以,在本文开始引用的那些文献中,原初与共工发生冲突的只能是禹而不可能是别人。而实际上,共工是主水之神,而禹是治水之神,他们之间发生冲突是极其自然合理的。所以,多种典籍都载有禹与共工及其属下相柳与蜉蝣发生持续冲突的故事。如果我们认定共工只是一个神祇,他就只可能在一个时代被打败一次或死亡一次,而不可能在不同时代被不同的神祇反复打败
或反复死亡。而本文开始所引资料中的神农氏、高辛氏、颛顼帝等,与共工的时代又相距甚远,那么就可以认定,共工与他们发生冲突是不可能的,共工与他们发生冲突的故事,当是远古夏人关于共工与禹冲突的故事在后世的转移和变形形式。这一点从原型理论角度能获得合理的解释。从原型理论角度讲,禹与共工冲突的故事作为一种原初的故事结构(原型),会在后世被转移到各种其他神话系统中,在这些神话系统中,角色的名称会改变,但基本故事结构不会改变。这个故事结构的基本环节是:某一个恶神以洪水为武器造成世界的灾难,一个善神带领部下与之发生激烈甚至长期冲突,最后平息了灾难,
打败并处罚了恶神。
上述所有诸神与共工发生冲突
的不同故事,都源自原初禹与共工冲突的故事原型。由此可以确认,春秋战国以来的典籍中,共工与诸神发生冲突的神话故事,源于原初共工与禹发生冲突的神话故事,是后者不同的转移和变形形式。接着我们进行第二步的工作:共工与禹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提出的意义:共工是恶神,是发动洪水危害世界,给世界带来大灾难的人;禹是善神,是平治洪水,打败恶神,消除灾难的人。他们之间势不两立。但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众所周知,
20世纪上中叶,先有张治中提出鲧与共工为一人的观点,其后童书业先生在《五行说起源的讨论》一文中再次提出共工即鲧,但未详细论证,再其后杨宽先生在《大美晚报历史周刊》先后撰写两文,从古代资料中找出九个方面的相近与相同点论夷》一文,编入《中国上古史导论》一书)。同时,他还从音训角度指出,“盖‘鲧’与‘共工’声音相同,因言之急缓而有别,急言之为‘鲧’,长言之为‘共工’先生在各自的研究中,都接受了共工就是鲧的结论。尽管认同者众多,但质疑者也时见。今人杨国宜、李传江、杨栋等学者都对此提出质疑。但已有共工与鲧资料中确如杨宽先生指出的,有极多相近相同之处,完全否认二者的相关性亦不足以服人,故亦有学者折中处理,提出共工乃氏族名号,鲧乃共工氏最后一代首领的说法。这些观点业内学人共知,在此不一一介绍。&
笔者认为,杨宽先生对共工与鲧关系的认定极有见地,证据资料也是充足的。从本文的角度讲,如果共工就是鲧,则禹与共工的冲突,在原初其实是禹与自己的父亲鲧的冲突。共工所反对的是自己的儿子,儿子所打败和惩罚的是自己的父亲,这个秘密当是具有巨大震撼性的。关于在原初夏人神话中鲧与共工的同一性问题、禹与鲧
(共工)的冲突问题,笔者在《鲧禹创世神话类型再探》[13]、《鲧的原初性别:女神还是男神?》[14]。氏与女娲及其在夏人创世神话中的地位和作用》[15]等文中有较为详细的研究,有意者可参看。同时,笔者也认为,关于共工与鲧的差异性关系,要从夏人神话的流传史角度来理解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他们的同一性问题存在不小的变化。在遥远的夏代神话中,鲧与共工应该就是同一个神,他是夏人神话的始祖神,即黑暗的原始大水之神,他们名字的发音相近,都具有混沌重浊的特征,
而在古代汉语中,声音本身是有表意作用的,这已是基本常识。这个名字发音混沌重浊的神,正是夏人神话中原始黑暗的始祖神(其实最早是原始母神);他们同时又是水神,共工水神的特征到后世完整保留自不必说,鲧死后化为三足神鳖沉渊为“玄冥”——黑暗世界的深渊之神,也证明了他的水神特征。鲧的水神特征到后世稍稍转换,他由水神转为治水之神,但他治水失败的根源也恰恰在于他本原上是水神,水神与治水之神,这两种神性的功能既有内在联系,也有内在对立性。这种联系使得原始水神变为后世治水之神,而对立性则使得治水之神的治水行为必然失败。只是到了先秦,这个水神的原始特征慢慢淹失不彰。而在夏人神话中,他应该是原始大水之神,是世界的唯一,一的一切,一切的一,
而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他们所主之水和所治之水不过是自然的大洪水而已,不具有神话世界中的本原性和唯一性。
现今所见秦汉间关于共工与鲧的资料中,那些既有内在统一性又有某些差别性的资料,都是从夏人原始神话中遗落的碎片。这些碎片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被不断地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而做了某些改造增删。这些改造增删,使得共工与鲧在不同的神话片段中,既保留着大部分原初的共同基因,又不断地增加了某些差异性因子,故而使得不少学者不能接受两者为同一个人的结论;但他们源于共同的原初神话这一点,又使他们在原初神话中的同一性关系,一直保留在那些神话碎片中,从而使杨宽等学者能从中窥见出他们在远古神话中的同一性。如果坚持按照战国至秦汉间文献表面的资料来看共工与
鲧,他们是相似而不同的传说人物,如果从战国至秦汉间文献资料中去追寻他们在遥远时代的原始面貌,则能窥见他们本是同一个神。这是导致杨宽等学者和后世对他们观点持异议的学者产生对立性认识的重要原因。
鲧与共工的分离,笔者猜测,应该在夏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导致这种分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应该是夏人对自己始祖神话的伦理化改造活动。禹和启作为夏人神话传说中夏人的始祖神和王朝的奠基者,自然是夏人崇拜性神话叙事的中心,一切与他们对立的神祇自然都必须做贬低性处理,同时,作为华夏最早的国家政权和男性王朝,宗法伦理原则当然对于夏人的国家是至关重要的意识形态,为了崇化性塑造禹启形象,他们身上一切与这种宗法制伦理原则相悖的故事关目都必须虚化、删除或改头换面。因此,鲧在夏人神话中慢慢一分为二,禹的父神、治水失败的原始水神鲧在禹出生之前,就已经被舜帝诛杀(而不是被禹诛杀或流放),而鲧的分身性神祇“共工”则是在禹出生后继续以洪水作恶,危害世界,所以,禹才与他有长期的冲突并最后打败了他和他的部下。其实,在夏人原初的神话中,鲧(共工)
应该是在禹出生后很久都一直活着的,他与他的儿子禹曾经是创世的合作者,但后来因为某些重大矛盾发生了持续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禹最后打败了他的父神(其实是母神)并惩罚了他。至于这种矛盾所为何事,笔者已经在《鲧禹创世神话类型再探》中做了研究,后面还将涉及,此处从略。&
共工(鲧)与他的儿子的冲突是长期而激烈的,
在这种冲突中,共工作为古老的原始水神,有着巨大的力量,一些跟随他的原始混沌水神如相柳、蜉蝣、无支祁等,都曾经神通广大,例如相柳:
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
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12)。这个相柳够厉害的了。共工自己也神通广大, 不仅可以振滔洪水,使满世界一片汪洋,到最后,在
与禹的冲突不胜之后,他做出了最为惊人的举动,这一举动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就是本文开始引用的文献中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导致的大灾难。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将共工头触不周山叙述为与颛顼或祝融或其他大神争帝不胜而发生的行为,这在原初夏人神话中,应该是与禹冲突不胜而愤怒导致的行为。这个故事在后世,与共工冲突的对象由禹转换为其他神祇。现有文献记载的远古神话碎片中,禹与共工是有过激烈冲突的: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山海经·大荒西经》)(7)。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遍流,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是以称荛舜以为圣(《淮南子·本经训》)(1)。上述资料都显示,禹与共工及其部下曾经发生过激烈而持久的冲突。这个冲突的最后结果,应该是禹平治了共工的大洪水,共工因怒而触山导致巨大灾难。上引《山海经·大荒西经》那段神话残片也支持这个结论。禹所攻之“共工国山”,与共工头触而导致巨大灾难的不周山(不周山应该就是夏人神话中的天柱)距离极近,它暗含的神话故事是,禹所统帅的后起神祇在与共工的最后决战中打败共工,共工怒极触山,导致天崩地裂,宇宙倾颓。&
如上所述,笔者推断,在夏代神话中,共工即鲧,
则禹与共工的冲突,就是与鲧的冲突,夏代后期和夏以后的人们,出于宗法伦理的要求,为了塑造一个理想的政治伦理典范禹的形象,自然不能讲述禹和自己父亲长期冲突并打败他和惩罚他这样违反人伦的故事,鲧因此一分为二,那些危害世界的行为由恶神共工承担,禹与之争斗并打败的只是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恶神而已;鲧则主要是一个治水的失败者,拿现在的话说,顶多就是一个无能的渎职者,他也为自己的渎职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且惩罚他的人和禹毫无关系。但在夏代早期,这个神话的原貌应该是,禹与自己的父亲(其实是自己的母亲)共工(鲧)发生了激烈长期的冲突并打败和惩罚了他。这个神话的原初性质是怎样的?今见春秋以来的资料都谓禹与共工的冲突,是共工想利用洪水危害人类和国家,而禹(以及禹的置换者颛顼、高辛、神农等)是为国家和人类才与之冲突并战胜和惩罚他。这只是人类神话中发生过无数次的邪恶与正义的冲突和战争中的一场而已。但这个神话在原初的性质应该远比这个严重和具有根本意义:因为鲧禹洪水神话的性质,并不是一场普通的灾难和治理灾难的的神话,而是夏人的创世神话。这一点,叶舒宪教授、胡万川教授、吕微教授都有专门研究,
笔者也发表过专文进行论证和确认。笔者的研究结论是,夏人创世神话属于人类神话学中五大创世神话类型中的世界父母型神话,是这种神话类型的变异形态,准确地界定,是世界祖宗型神话。
这个神话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是某个古代家族、氏族、部落、民族的父神或母神或父母神开始创造的,他们代际生殖的过程也是世界不同部分和层次被创造出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孙辈神祇往往与长辈神祇发生冲突,前者最终战胜后者并完成世界的创造。夏人鲧禹启的神话在原初正是这种性质的创世神话。有关详细论证,笔者在已经发表的论文和即将出版的著作中有详细分析。本处只给出这个基本结论,以作为本文下面论述的基础。夏人鲧禹启的神话,其实在原初是夏人的创世神话。这个神话中,最早的创世神就是原始大母神(后世演变为父神)、原始大水之神鲧(共工),他在鸿蒙汪洋的原始大水世界创造了最早的神土息壤(后来大地的原型),与之对应的是作为水神的他生了原始的地神禹。在将息壤创造成大地的问题上,鲧禹曾经是合作者,但最后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并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这个分歧的根本应该是用什么模型来创造大地,也就是创造大地的主宰权和控制权属于谁的问题。在这场冲突中,禹最后取得了主宰权和控制权(“洪范九畴”即是禹创造九州大地的模型),
但鲧并不罢休,他带领忠于自己的那些原始混沌之神(如相柳、蜉蝣等)发动大洪水,淹没了禹所创造的九州大地,并撞断天柱(不周山即是撑天之柱),截断地维,导致了震撼宇宙的大灾难。
本文开始所引文献,都谓共工是与某一位神王“争帝”而发动这场宇宙大灾难的,这位神王在原初就应该是禹,所谓“争帝”在原初夏人神话中其实是争夺创造世界的主宰
权和控制权。这场宇宙大灾难并不是禹一个人战胜的,禹的妻子涂山氏女娲、儿子启以及忠于他的后起神祇,也都参与了这场对抗始祖神鲧和他追随者的战斗。禹战胜了鲧发动的大洪水。后世所有关于禹治水的故事,都是由这个创世神话原初的环节生发演绎出来的。这些生发演绎的故事,障蔽了禹治水创世神话的原始意义,但保留了禹在创世神话中战胜鲧(共工)的过程中主要的功绩;禹的妻子涂山氏女娲“炼石补天”,战胜了鲧(共工)头触不周山导致的宇宙大灾难。据《淮南子·览冥训》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顼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
龙死,颛民生(1)。关于这段记载,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其一,这场灾难由什么引起,《淮南子》未有说明,后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唐代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记&》中第一次将这场灾难与共工头触不周山引起的宇宙大灾难联系起来:
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
宓牺立号,曰女希氏。……当其末年也,诸侯有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8)。司马贞的猜测是对的。女娲平治的这场灾难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所致。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记&》并没有将女娲当成创世之帝神,而是远古人帝“三皇”之一而已。他将《淮南子》中那场大灾难的起因归结为共工头触不周山导致的“天柱折,地维缺”,在逻辑上应该是合理的见解和处理。后世之所以有不同认识,其中原因之一,乃在于未能勘破原初夏人创世神话中涂山氏与女娲的关系,以及女娲在创世神话中的作用和地位。这就牵涉到下面的问题:女娲是禹的妻子,夏人的高祖母。这一说法,已为闻一多先生《高唐神女考》所采信,后孙作云先生专门著文,以古代文献提供的资料从多方证明《世本帝系》关于涂山氏即女娲说法的合理性。笔者亦著文《涂山氏与女娲及其在夏人创世神话中的作用》,从夏人创世神话角度力证涂山氏与女娲乃同一个神即夏人始祖神禹的妻子(15)。在此,本文沿用这一研究结论,不展开论证。
其二,女娲平治的这场灾难的性质是怎样的?在笔者看来,这不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灾难,而是一场创世神话中古老的原始黑暗大母神与后起的儿孙辈光明诸神争夺宇宙主宰权和控制权导致的宇宙大灾难。我们发现,很多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都有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宇宙大灾难的故事环节,最典型的是巴比伦创世神话《恩努马》始大母神提阿马特对她的儿孙辈神祇发动的那场震撼宇宙的大冲突,还有北欧神话中奥丁神族和冰巨人神族之间导致世界毁灭的巨大冲突和灾难。中国不少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也有这个环节,除北欧神话的毁灭结局外,其他民族创世神话中,这种灾难大多
被平治战胜。上引《淮南子》中女娲平治的这场灾难,就具有这样的性质。
其三,共工最后被谁杀死或惩罚?关于共工的结局,所有资料都说他最后受到惩罚,有的说他被流
放,有的说他被击杀: 颛顼尝与共工争矣。……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淮南子·兵略训》)
。昔共工氏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淮南子·原道训》)(1)。
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流共工于幽州之都(《韩非子·外储说上》)(11)。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国语》(4)。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8)。如果我们了解所谓尧、舜、高辛氏、颛顼相对于原初夏人创世神话,都是后起的神话系统中的神祇,
则关于共工的结局,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与祝融争战的故事。关于祝融的身份和地位,已有资料有很大区别:有谓祝融是远古三皇之一者,有谓祝融乃颛顼的儿子(“帝令祝融诛杀鲧于羽山”),有谓祝融为炎帝的子裔,有谓祝融乃南方赤帝,等等,诸说不一。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之一,乃是中国古代早起神系的重要大神,都会在后世不同朝代和地域中,被不同的神系所吸纳重组,进入不同的神系。
这也可以使我们推断,在古代各个神系都存在的神,基本可以认定是起源比较古老的神。而那些只在某些神系中存在的神,可能是(当然不绝对是)晚起的神,那怕它地位极
其显赫(如黄帝);这一规律使我们能够推断,祝融这个神,来源十分古老。在今见所有神系中,不管他的身份为何,他的神性都是一致的,他都是火神、光明神,这是公认的。祝融在古代不同神系中都存在,大约与不同神系都有光明神、火神这个职神也有关系。从文字训诂角度讲,祝者,朱也,融者,明也。祝融即朱明。《淮南子·天文训》谓:“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朱明又作祝融。《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车
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则朱明即祝融也。朱明何意?朱明的本意乃明亮火红炽烈之光。而一切光的本源就是太阳,所以朱明的本意就是明亮赤红的阳光。战国时候的五方五时帝神系统中,将他配置为南方、夏天、正午之神,都是在强调这个神性特征。他主管的所谓“火”,其源头乃是太阳,所以,
火神祝融原初其实应该是太阳神、光明神。那么这个太阳神、光明神最早来自哪里?由此回到夏人神话系统。如果说夏代是中国上古三代最早出现的一个王朝,那么,夏人神话系统相对商周神话系统具有早出性应该是可以确认的。夏人的光明神、太阳神话系统中的天神、太阳神、光明神祝融。有关启与太阳神、光明神的同一性关系,笔者在《启铸九鼎与饕餮原型》一文中有更具体的研究,有意者可参看(17)。启作为夏人神话中的天神、光明神、太阳神,是夏人创世神话系统中的重要构成。
夏人神话系统中,第一代祖宗神和创世神鲧(共工)是原始黑暗的
混沌水神,他(她)在原始混沌的黑暗大水中创造了可以无限生长的最早的神土息壤。所以,他死后仍然成为夏人祭祀的祖先。《国语·晋语八》云:“昔者鲧
(4)。第二代祖宗神和创世神是禹与涂山氏女娲,他们在神土息壤的基础上创造了大地、高山和天空,他们的儿子启则是天空之神、光明之神,最后完成了创造世界的工作。夏人神话中,世界的创造经历了水—地—天的过程,分别对应于三代祖宗神的神性。由此回到鲧(共工)与祝融的关系,在夏人的神系中,他们是祖孙关系,但正是这个孙辈太阳神,最后成了鲧(共工)的敌人。他和父母神禹与涂山氏一起,最后打败并惩罚了他的原始祖神。这是两个在神性上具有内在对立性的神祇,他们的冲突,暗含的是世界创造过程中黑暗与光明、水与火的冲突,最后的结局是光明神的胜利、光明世界的确立。祝融(启)是战胜并诛杀(一作流放)其祖父(母)
羽山,或者说祝融诛杀共工,在最初其实是一件事情,就是夏启和他的父母神禹与涂山氏女娲一起,打败并诛杀了自己的祖神。
而共工头触不周山造成的宇宙大灾难的平治,则是由涂山氏女娲完成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那个关于女娲炼石补天、积芦灰止水、杀黑龙济冀州、断鳌足以立四极的故事,正是平治这个宇宙大灾难的故事。这样,对现今所存有关共工(鲧)触不周山的神话及相关资料进行还原性重构,我们将能发现,它们都是从原初夏人神话系统遗落的神话碎片,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异和置换,它们在原初夏人神话系统中的本相是这样的:原始黑暗的大神鲧(共工)在创造了最早的神土息壤后,为了争夺创造宇宙的控制权和主宰权,带领其追随者发动了一场与儿孙辈神祇的激烈战争,这场战争中,鲧(共工)
先发动滔滔大洪水,继而撞断天柱,导致天塌地陷、宇宙震荡的巨大灾难,禹和妻子涂山氏女娲以及儿子启一起,战胜和诛杀(或流放)了鲧(共工),平息了这场宇宙大灾难。
摘要:文献和考古学材料表明,河南辉县一带应为共工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辉县孟庄龙山文化城址可能与传说中的共工氏有关。大规模的氏族部落战争之后,洪水为患可能是共工氏族群流动的最直接原因。《史记·五帝本纪》所说舜“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并非毫无根据,虞、夏以来陆续北迁的共工氏的主体很有可能在夏、商时期逐渐在今河北平原中部一带稳定下来,并同当地原有土著民族融合,成为白狄族群的重要来源之一。白狄中的鲜虞族所建立的中山国,其文化根植于中原华夏文化的深厚土壤,积淀丰厚,故到战国时期曾盛极一时。
一、共工氏活动区域的考古学考察。根据文献记载,至迟于战国时期舜流共工的传说已开始广为流传。《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孟子·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尽管以上两段文字略有分歧,但总的来看,在战国时期人们的心目中,共工被视为“四罪”之首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以后,《荀子》和《山海经》等文献另有禹逐共工氏的记载。《荀子·成相篇》仅简略地言及:“禹有功,抑下鸿,逐共工。”《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禹攻共工国山。”郭璞注曰:“言攻其国,杀其臣相柳于此山。”禹杀相柳之事另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禹湮洪水,杀相繇。”《山海经·海外北经》说:“禹杀相柳。”禹“辟除民害逐共工”之事未见于其它文献记载,故王先谦《集解》对此表示存疑:“今《尚书》舜流共工于幽州,此云禹,未详。”事实上,将共工理解为信史中的人物是有问题的,舜对四凶所在族群的军事征服导致的人群流动,应该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而流向四裔的应该仅仅是四凶族群中的一支或很少的一部分人,被征服的族群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仍留在原地与舜所在族群的人们杂居相处,因而到禹的时候,再次发生禹“辟除民害逐共工”之事应该说还是合乎情理的。以上文字表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工氏应该是一个势力相当强大的族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国语·鲁语上》说:“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礼记·祭法》中亦有类似的记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既然古代文献称共工氏曾“霸九州”、“平九土”,毫无疑问,在当时林林总总的“万国”格局中,共工氏应该居于万国首领的显赫地位。传说中的颛顼、舜等先后与其发生冲突,到禹势力强大后,二者之间继续发生冲突,“禹杀相柳”的传说背后则反映了两大族群势力发生了较大变化。&
共工氏的活动区域,有的学者进行过较为细致的研究,提出过与传统观点相左的新论。如王震中先生以为,共工部落的活动中心区域“应在上古‘九州’雏形的‘九土、九山’境内,开始在渭河上游一带;后来发展到豫西、嵩山周围”[1];景以恩先生称“共工之氏源于山东东部的莒县之阪泉与昌乐县古营丘一带,后又沿古济水播迁于济南、章丘、莱芜一带”[2];牛红广同志则称“共工氏源于河洛地区,……其它共工氏的聚居地是该部族的迁居地或扩展地”[3]。随着考古学资料的日渐丰富与先秦史研究的逐步深入,总的看来,以上新论存在的问题的确不少。事实上,在以上新论提出之前,徐旭生先生曾将共工氏归入传说中的炎帝集团,并称“它的旧地在今辉县境内”[4]。与徐先生的看法相类似的还有杨国宜先生[5]等。邹衡先生则结合考古学资料指出:“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太行山东麓一线,即南起河南辉县,北至河北北部长城以内和山西境内”[6]。综合有关文献和考古学资料则不难发现,邹衡先生的以上观点证据较为充分,结论自然更为可靠。
共工氏活动区域在新出考古学材料中可以寻找到若干侧证。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孟庄镇的基本建设,对位于河南省辉县市东南、孟庄镇东侧的孟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孟庄遗址包含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多种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文化遗址最为丰富,尤为重要的是遗址内发现了一座目前河南境内面积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7]。现有的考古材料表明,从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到龙山文化孟庄类型是一脉相承的,“它当与共工氏这一氏族存在一定的联系”[8]。黄河南岸嵩山东麓地区是多种考古学文化交汇的地区,以前绝大多数学者将这里的龙山文化归入王湾类型,少数学者将其归入煤山类型。目前考古学家普遍赞同二里头文化是直接从新砦期遗存发展而来的,而新砦期则是王湾三期文化的直接后继者。如果说新砦期遗存和王湾三期文化晚期是夏代前期的夏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的早、中期则为前王朝时期夏人的文化遗存,亦即所谓先夏文化[9]。郑州地区的龙山中期文化遗址如占马屯、王等发现有较多同孟庄龙山中期一样的文化因素,如都有一定数量的夹砂褐陶以及乳钉纹的夹砂褐陶罐、大袋足
、釜形等。()王遗址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所出夹砂黑陶釜形、深腹罐、细柄豆、圈足盘、钵、器盖都可在孟庄遗址中找到渊源。另外,()王遗址中出土的成组契点纹陶器明显是受孟庄类型的影响。以上表明,以孟庄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存,在龙山中期阶段已经越过黄河,来到郑州地区。“在龙山中期郑州地区的龙山文化面貌是黄河北部地区的龙山文化向南推进的结果”[10]。到了龙山文化晚期,以郑州牛砦龙山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同孟庄遗址的关系甚远,文化面貌差异较大。牛砦遗址出土的主要陶器以灰陶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黑陶、红陶、褐陶等,纹饰以方格纹、绳纹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篮纹、附加堆纹,鸡冠也较多。典型陶器有盆形鼎、罐形鼎、甑、瓮、平底盆、壶等。其中,罐形鼎下部饰有三个乳状足,豆、深腹罐等的特征同嵩山地区煤山遗址、新密市新寨遗址出土的同类器十分接近,“这当是该地区煤山类型晚期向北推进的结果”[11]
。以上材料所反映出的信息与文献记载中透露出的共工氏和禹所在的两大族群实力消长的记载完全一致。&
考古学材料表明,孟庄城垣内侧有宽6~8米的壕沟,深达2米左右,沟内淤土厚达1米以上,此外,外城河龙山晚期的淤土有2~3米,“这些淤土的形成应是持续一定时间的洪水或大量雨水造成的”[12]。从已发掘的T128看,原有的龙山时期的城墙夯土已全部被洪水冲掉,且洪水在该探方内下切入生土达1.5米左右,由西向东伸去,冲沟内的淤土中包含有龙山文化各个时期的陶片,“表明该冲沟是在龙山末期或二里头时期之前形成的”[13]。袁广阔先生曾经对孟庄城址毁于洪水的一些迹象进行分析,以为孟庄龙山城址被毁的时期是龙山文化末期或孟庄二里头时期之前[14]。这一地区的人群自此全部消失,到了若干年后的二里头二期阶段,该遗址才重新有人居住[15]。结合历史文献记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神祝融水神共工大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