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李记包子靠谱吗只是盛大的托,靠拉仇恨赚钱而已.为什么这么多人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一让我差点跪下的出租车司机拉链电脑桌惊喜地发现一束白兰花他竟然拿出了便携烧水壶还没结束……发现了……一个电源插座你以为这是一个客户服务的故事?司机界的贝佐斯和马斯克这个司机,让我想到如今商业领域炙手可热的两位名人——贝佐斯和马斯克。最终,他让特斯拉电动车诞生,随后席卷全球。而在后来,他在创造商业级航天服务的时候,也是用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大大降低了火箭成本,实现了火箭回收。如何专注事物的本质具体到我们自身遇到的那些关于职业发展的问题,其实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思考:从为什么出发文章节选自:圈外孙圈圈最辛苦的事情不一定最赚钱但最赚钱的事情都不辛苦你负责赚钱我们替你现在注册就送588新人还可免费领取3%时间不等人,还不赶快收钱点击阅读原文588新人红包已到账,只需10秒注册领取。《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二大家都在关注↑↑↑↑↑在一些媒体看来,这枚火箭的成功发射已经令人类“登陆和殖民火星”的梦想变得越发现实起来,重返月球更是不再话下……但比起这些噱头,真正让我们中国人震惊的是:我们国家不仅目前根本没有这种量级的火箭,而且我们距离造出这种量级载荷的火箭还要大概10年之久!马斯克在谈起这次发射时说:“或者是令人兴奋的成功,或者是令人激动的失败,但值得花时间去做。”这就是一个天才疯子、一个企业家的初衷精神,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是因为他那颗改变世界的心。在屡次遭遇嘲笑和质疑时,坚持十年都不放弃。今日,马斯克的火箭撼动了航天业,整个过程相当震撼!废话不说,直接上视频!火箭起飞瞬间,2000吨的起飞推力确实不是震撼两个字所能形容的.依旧是排山倒海的欢呼声!致敬这些勇敢创新的工程师们!SpaceX火箭回收饱受争议和质疑,一路走来日渐成熟,如今已经鲜有人再怀疑了。当然,网友么,还记得这辆要送往火星的特斯拉跑车么?没错,它已经顺利飞出大气层了,现在正在绕地球旋转,在演示完长时间滑行性能后,火箭二级将进行最后一次点火,这辆特斯拉将正式进入地球-火星转移轨道。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最强火箭经此一役,“猎鹰重型”自身的超强性能和绝佳的性价比一举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人类现役最强运载火箭的宝座已经易主的事实,已经无可撼动。毫不夸张的说,“猎鹰重型”完全可以碾压目前全世界所有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LEO):63.8 吨——相当于一架满载乘客的波音 737 客机,比目前纪录保持者德尔塔 IV 重型火箭的 28.8 吨足足提高了两倍还多;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GTO):26.7 吨——相当于二战时英军一辆“玛蒂尔达”II 型坦克;火星轨道的运载能力:16.8 吨——相当于一台 LAV3 装甲车。大家一定会问,这个“猎鹰重型”63.8吨的“近地球轨道”载荷,到底意味着什么?2030年,中国计划实现载人登月计划,依靠现在的“长征5号”载荷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尚在规划中的长征9号超级火箭才可以。可如果美国人想重返月球的话,他们现在就已经可以凭借“猎鹰重型”实现这个我们中国人还要12年才能实现的目标了。此外,若SpaceX的“猎鹰九号”能够大规模使用,将大大减少火箭发射的费用。据马斯克称,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费用将只需要6000的火箭和20到30万美元的燃料。而目前,其竞争对手“联合发射联盟”发射一次火箭需要的费用高达2.2。在此之前,火箭发射后,即使没有坠毁,也成了毫无用处的垃圾。假以时日,如果火箭能像飞机一样重复频繁使用,那么太空探索的费用将极大降低,前景不可限量。为什么SpaceX诞生在美国?1.百家争鸣,群雄逐鹿事实上,美国商业航空公司,从制造航天飞船到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SpaceX、联合发射联盟、“蓝色起源”、轨道科学公司、波音等等,一直是群雄逐鹿的局面。2015年11月份,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商业公司“蓝色起源”也成功发射并回收了“新谢泼德”号火箭。但不论从高度、速度、重量来看,“蓝色起源”与“猎鹰九号”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老对手贝索斯发布推文祝贺“猎鹰”顺利发射,马斯克回应略显塑料 / Twitter再往前推,维珍银河的“太空船一号”早在2004年就成功测试了可回收的亚轨道火箭。其实,不仅在火箭制造领域,在其他大型航空商业领域,也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在火箭发射现场接受采访 / CBS News2.美国商人的太空情结美国企业家对太空充满热情可谓自古有之。19世纪,囿于当时的技术,太空探索主要是建设天文台,这些天文台的造价十分昂贵,按照如今的价格,几亿到十几亿美元相当常见。彼时探索太空显然是个无利可图的买卖,当时人们的目的不是赚钱,几乎都是纯粹出于兴趣和慈善。但在今天,太空商业显现出了繁荣的迹象。不仅仅是现时的利益,太空旅游业、太空采矿等产业都有望在未来成为香饽饽。SpaceX官方已经宣称开始盈利,但并未透露具体数额。从公开的订单和来看,SpaceX未来的收入可观:SpaceX运送美国宇航员和物资供给的合同价值42亿美元。除了传统的火箭发射、航天飞船领域竞争激烈,一些新兴领域也引人关注。2007年,Google宣布了Lunar XPRIZE大奖,规定如果有团队能开发出成功登录月球表面的机器人,行驶至少500米,同时向地球传回图片,冠军有奖金,亚军500万奖金,此外还有4百万的技术奖励和100万的多样化奖金。马斯克在推特发布太空海报并配文“Regular departures…(都坐下,常规发射)” / Twitter太空行业不仅有现时的利益,长远来看,更是一块大蛋糕。比如太空采矿。伦敦大学的教授伊恩·克劳福德说,一颗直径200米的金属小行星,价值达。再譬如太空旅游。2001年,美国商人丹尼斯·提成为第一个飞入国际空间站的个人,为此他付了2000万美元。他是第一位“太空游客”。在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又有6名太空游客飞向国际空间站。当下种种太空探索尝试,昭示了太空商业的无限潜力。而马斯克的这次发射成功,则让人类在走向太空商业时代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美国深厚的资本主义土壤和商人自身的兴趣,让美国在太空商业中先人一步。马斯克的这次发射正是对这一传统的最好传承和诠释。3.立法鼓励私企参与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太空探索这么严肃的领域,美国政府要开放给私人企业呢?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和市场精神深厚的美国,官办的NASA也有点缺钱。阿姆斯特朗登月画面美国太空探索起步于美苏冷战期间的装备竞赛。冷战期间的NASA是个金矿,而非制造工厂。实际上,从冷战开始NASA的设备就一直依赖于私营太空企业的匿名合作,至今没有独立建造过一艘宇宙飞船或火箭,从50年前把John Glenn送入地球轨道的水星飞船,到现在的“猎鹰九号”。与苏联的太空竞赛胜利完结后,NASA的预算经费一落千丈,不得不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一同竞争联邦政府的有限经费。1977年至2012年,NASA平均预算经费仅占非国防机动开支的5%。在经费严重不足、研发持续低迷的状况下,NASA不得不考虑改革。1984年,国会通过《商业太空发射法案》,允许私人发射火箭。同一年,NASA修订宪章文件《政策与宗旨》,增添了一项:国会称美国的总体福祉要求NASA尽最大可能寻找和鼓励最大化太空商用。1990年,另一项法律规定,NASA需向私企付钱发送其设备,一大批私人发射服务供应商应运而生,联合发射联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1994年NASA又推出了技术转移计划,并慷慨地拿出了每年预算的20%用来支持商业合作伙伴协助研发新技术,其中包括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方案,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同时开创了一个新市场:太空商业。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解释,在美国财政预算拮据以至于几十年来发展太空技术的资金严重不足的时候,需要让私人机构充分参与进来。在技术转移计划中,NASA重点扶持了两家老牌航天公司,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两家都是NASA的长期外包单位,拥有50多年的航天发射经验和实力。21世纪初,又一批试图改变游戏规则的公司出现,并以物美价廉的设计方案,打破了NASA与联合发射联盟的垄断合作,其中包括SpaceX、轨道科学公司等。日,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25日奥巴马签字同意,法案正式生效。法案规定,未来8年将陆续给国内商业航天公司派发执照,允许私营航天企业进入外太空探索,以便促进商业航天发展、开发新能源,空间矿工对自己带回来的矿物质将保留所有权和使用权。在《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中,提出了很多重商措施,例如增加了保护私人太空公司免受有害干扰的原则,保护他们的探测行动免于美国政府、其他国家或其他竞争对手的监控或恶性干扰等。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美国企业在太空领域如虎添翼,正是这些民营企业家,让美国跑赢了航空竞赛,跑在了宇宙探索的最前线。为啥咱中国没有这种火箭?看到这里,很多人一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啥咱中国没有这种火箭呢?这绝不是因为咱们中国人的智商不足,或是国家的投入不够,而是因为我们与美国在火箭领域先天就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发展重点也与马斯克和他的SpaceX会存在较大不同。先天的差距方面:人家美国1969年就已经成功用“土星5号”这种上百吨载荷的超级重型火箭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了,而我们在1970年才刚刚用远程导弹改造过来的、载荷仅为300千克的长征一号火箭把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当然,对于一个1949年才刚刚建国,且工业基础基本为零的新生国家,我们能在短短20年就有第一颗卫星上天,也已经说明了我们强大的追赶能力。然而,火箭这种涉及基础学科和工业化水平的领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追赶上的。所以当美国像SpaceX这样的私企都已经在研发“猎鹰重型”这种超级火箭时,我们还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先把我们的“长征5号”给弄稳定了,然后再去考虑在2030年实现“长征9号”这种光引擎技术就与“长征5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国产重型火箭。其次,在中国,并不缺少这样坚持精神,但缺少马斯克这样的初衷精神。我们的企业家,更擅长去收割。他们做的事情,更多的是模式创新,而不是科技创新。以被国人津津乐道的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共享单车为例,凭借数亿用户,成就了巨无霸企业,但是对于世界的价值,却远远比不上第一辆特斯拉,第一台苹果电脑。世界的命脉制导权,在于对科技的创新。而模式创新,只能制造一个又一个资本盛宴。即使中国成为全宇宙唯一不用带现金的国度,也不会对我们的国力提升有太大帮助。我有一个观点:真正的科技创新,是能够增加人类对自身潜能的挖掘和对自然的掌控力。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马斯克以宇宙为背景,点燃了最壮观的一次烟花。我们要继续自我催眠,还是马上醒来?正如樊纲批评胡鞍钢时说的:中美真正的差距在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教育能力、创新体制以及方方面面都有差距,而且是最根本的,你天天炒作超过美国有什么用?所以,虽然2016年“长征5号”的升空令我们从“航天大国”成为了“航天强国”,但我们中国人可千万不能因此就“飘飘然”,觉得自己很牛了。和美国人比航天,我们仍然还是“学生”,而今天美国人成功发射的“猎鹰重型”更应该让我们清醒过来了!只要我们的国家保持稳定发展,这个差距就能被我们一点点追上。毕竟我们“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体制在追赶技术差距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而且到时,我们今天“种下的树”也必定会让这个国家的新一代人才获得比今天更广阔的逐梦空间与资源!参考资料《为什么只有美国才会诞生SpaceX》
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在中国人都在睡觉时,美国人完成一项远远把中国抛离的壮举!》 环球时报(ID:hqsbwx)发射台没被炸平,新的人类最强现役运载火箭诞生!马斯克吹的牛又一次变成了现实! 航天爱好者(ID:hangtianfans)《载梦飞天马斯克,全面超美胡鞍钢》唠客密谈(ID:lkmitan)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为我们点赞分享到朋友圈吧!其他小伙伴儿——有喜堂《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三摘要:ElonMusk最近面世的一篇专访,中译版被命名为“我期待失败,也期待真爱”——一方面从业者说他能够以一种没有任何人能理解的方式更清晰地审视事物;但马斯克自己也苦恼于“你认识什么适合我的对象吗?我连认Elon Musk最近面世的一篇专访,中译版被命名为“我期待失败,也期待真爱”——一方面从业者说他能够以一种没有任何人能理解的方式更清晰地审视事物;但马斯克自己也苦恼于“你认识什么适合我的对象吗?我连认识新的人都很难。”好了,作为一个创投号,我们还是回到商业话题上来吧。你是否曾注意过,世界上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和领导者总是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看待现实?他们谈话时,仿佛在说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埃隆·马斯克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这样理解“因果”:“我带着可能性看待未来。在时间的长河中,可能性是未来的支流,我们能够采取措施去影响河流的流速,也可以在支流中加入一些新的可能性。”不同寻常,对吧?一个采访过他的作家这样形容马斯克的思想过程:“马斯克把人们看做电脑,把自己的大脑软件看做自己拥有的最重要的产品。没有公司能够设计大脑软件,所以他自我设计,每天对大脑进行beta测试,并持续更新。”马斯克将设计他脑中的软件放在首要位置。你是否听说过还有其他人这样描述他们的人生吗?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达里奥也同样“古怪”。在《原则》一书中,他这样描述他看待现实的方式:“自然是机器;家庭是机器;人生的循环也是机器。”作为世界上,桥水将每次公司内部的谈话(无论是会议还是电话)都录下来,并且设计了许多App实现雇员实时的相互评估。这些数据会被记录到每个雇员的档案中,并接着进入一个AI系统,帮助雇员做出更好的决策。达里奥也用与一般的CEO完全不同的方式描述他的生活:“我总是在后退,但我却似乎到了一个更高的领域。每个人都被困在一场暴风雪中,被所有繁琐的事物所淹没。但我会超越暴风雪,成为一个组织者。”查理·芒格在做之前会使用“认知偏见清单”来确保正确思维模型的应用。巴菲特使用。即使亚马逊有超过20年的历史,杰夫·贝佐斯仍然将每天都当做亚马逊成立的第一天。这些都只是天才的特质吗?我们能否通过改变思考的方式,来变得更智慧、更成功、更有影响力?以下,Enjoy:我如何像世界上最杰出的人一样思考多年来,我潜心研究以上所有的企业家,并积极地应用他们的思考方法。即使起初我不理解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我单凭信仰实践他们的建议。我在自己的公司应用了雷·达里奥的根源分析方法。一周内,每个人都记录下他们团队面临的问题,并通过每周例行的电话会议讨论重复出现的大问题,并寻找可能的根本原因。我在思维模型中应用查理芒格的认知偏差清单,用上千张笔记对每个模型进行深入的概括。我在重大决策面前应用马斯克的概率思想,列出所有可行决策的成本、潜在价值和可能性。我也设计了一个像贝佐斯和扎克伯格所使用的那种实验发动机,每年在公司里进行超过1000次实验。最后,我遵守“五小时原则”,每天花两小时进行主动学习。经过五年的模仿后,我发现自己的认知过程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我不仅仅在学习新策略,而是在以一种更深入、从本质上不同的方式去看待现实——这就像我在人生的游戏中,进入了隐藏关卡。揭开摄人心弦的深层奥秘,而这些奥秘我过去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当我回顾我的过去,我感觉自己似乎在旁观另一个人生。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重新出现时,我能够找到很多解决的方法。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职业中,我都能运用现有的工具去解决那些过去无法克服的问题。举个例子。当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投资了10万美金进行创业,却屡遭失败。感谢查理·芒格,我现在理解了我的认知偏见,知道了沉没成本谬误是如何破坏我的决策的。现在当我考虑新的商业想法时,我会尽量多花时间去思考它是否会失败,而不是想着它会发展得多么好。从理论上来说,这是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维,但我已经内化了这些概念,能够自主地以全新的方式思考问题。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教练如何改变客户看待世界的方式。当他直视客户的眼睛,看到客户真正地理解他的概念时,他就会说:“现在你在我的世界里!”我也是这样感觉的。现实在审美层面变得不同了——似乎我穿越了现实的幻象和嘈杂,得到了一个更直观的视野。就像戴上了一个AR眼镜,我看到了周围世界真正的智慧。最后,其实,亿万富翁并不是故意古怪地说话。他们只是用一种更深入的方式看待世界,这些方式不仅非常有影响力,而且能够被我们所学习。平庸与伟大之间的差别:有效的思维模型“你脑中的思维模型就像你手机里的APP。”——霍夫曼根据模型理论,我们在思考时总是使用思维模型。根据官方定义,思维模型是现实世界和假想世界的心理表征。通俗来说,思维模型是世界的某一方面简化的、缩小的版本,是现实某一特殊部分的示意图。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蓝图、一个标志、一个想法、一个公式或很多其他方式。我们无意识地创造模型来解释世界是如何运转的,经济是如何运转的,他人和自己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的一天应该是如何进行的,等等。这个模式越有效,我们就能越高效地去行动、预测、创新、解释、探索和沟通。这个模式越糟糕,我们就越容易犯错。伟大的思想家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模型的过程是无意识且被动的,而对于伟大的思想家,这个过程是有意识且主动的。上文提到的所有人在所有的行事法则中使用了最高效的模型,并通过,创造性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雷·达里奥和查理·芒格在他们唯一的书里充分传达了他们的思维模型,可见其重要性。埃隆·马斯克最常给的一个建议是“从第一原则出发进行思考”。思维模型和第一原则在这里都指更深入地看待现实。当大多数人“在水平线上”看待知识时,他们还会深入挖掘。马斯克在Reddit上曾经这样解释深度知识:“要把知识看做一种语义树,在你深入理解树叶的细节之前,保证你理解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即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比如树干和大的树枝,否则,那些树叶就无处可栖。”在另一次采访中,马斯克给了这样一个例子:“我总是从一个物理模型出发去接触事物。物理从第一原则告诉你真理,而不是用比喻。”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作了进一步解释:“一个领域的基础也是其他领域的基础,这就是基础的天性……我们通过更深入且更广阔地看待事物来不断接近真理,这就是基础概念的天性。就像在建筑学中,所有的建筑实际上都站在同样的地基上,即地球。所有的真理都建立在相同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垂直、深入的理解,你就能了解思维模型的学习如何去联结过去那些分离的、断裂的事物。就像书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被细枝所联结,细枝被更大的树枝所联结,树枝被树干所联结,所有的观念都被不断加深的观念所联结。一个最有效且最有普适性的认知模型就是二八法则:20%的投入带来80%的回报。二八法则能被运用到我们的个人生活中(效率、饮食、人际关系、运动、学习等)和职业生活中(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管理、销售、市场营销等)。二八法则就是这样将各种分离的领域联系起来,而所有的思维模型也是如此。如何运用二八法则?我们可以在每天的开始问自己:“在所有我要做的事情中,哪20%的部分创造了80%的成果?”当我们思考接下去该阅读什么书时,问自己:“在所有书中,哪一本能真正改变我的生活?”当我们考虑该和谁度过周末时,问自己:“我生命中哪些人给了我最多的快乐,最多的意义,最美好的关系?”总的来说,不断运用二八法则能够帮助我们聚焦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上,忽视那些琐碎的无用之事。思维方式是新时代的“字母表”“你无法只用你的大脑去思考,就像无法徒手做木工。”——哲学家、科学家Bo Dahlbom人类进化如此缓慢,3万年前出生的婴儿在生理上和今天出生的婴儿并无不同。但是,当我在MacBook上打字的时候,我的祖先却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收集莓果,投掷长矛,砍伐木石上。所以我和3万年前出生的人之间,有什么区别?工具。一直以来,工具的发展史无前例地塑造了现代社会。我们都直观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没有像火或者犁这种基础工具,或者更复杂的MacBook或汽车,我们的生活就会完全不同。看看末日电影就知道人如果失去了工具,世界将如何分崩离析。但人们在理解工具时有一个巨大的盲点。很多人都忽视了无形工具,那些不可感、不可见却非常重要的无形工具。思维模型就像物理工具一样重要且复杂。比如,西方的字母表直到公元前1100年才被发明,被认为是当时最前沿的工具。即使在1440年印刷业出现以前,只有30%的人口能够阅读并使用字母表,但一旦它得到普及,所有人都得到了巨大的帮助。而现在,文化已经成为每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就是一个有效思维工具的力量。通过理解字母表的重要性,我们就能够理解思维模型的重要性。思维模型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思维模型将大量事实组合在一起进行抽象,并创造出更复杂和有用的“超级模型”。这就像字母被组合成单词,单词进一步被组合成句子一样。人们应该在人生的早期学习思维模型,因为几乎所有其他的一切都以其为基础。思维模型激发更高层次的思考。这就像在字母表的例子中,读写能力激发所有其他的学习能力。随着社会发展,思维模型变得越来越复杂。更多的人、更多的工具、更多的知识,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联系。因此,如果你能抽象出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现实是如何工作的,你就能越发成功地在现实领航。就像雷·达里奥在书中所说:“真理,或者说对现实的准确理解,是一切成就的基石。”那些能够抽象复杂的商业机制并建立模型的人,更可能成为成功的领导者,因为他们必定理解(、现金流量表和)、人力资源(和管理优秀人才)、产品发展、营销/销售,以及它们如何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社区、顾客、供应商、雇员、)的思维模型相互反应。在一个建筑师建造房子之前,他必须设计房子的模型。他必须了解电力、管道、设计、材料、定价等等是如何共同作用营造一个安全、美丽的建筑,并且如何以合适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建造摩天大楼的建筑师必然比建造一个两居室房子的建筑师有更加复杂的思维模型。而且,随着人们在事业上前进,他们必须不断提高思维模式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成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我们应该学习思维模式?“你或许注意过那些只是死记硬背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学校和生活中失败。你必须在大脑中建立思维模型,从中获取经验。”——查理·芒格所以,如何建立复杂、准确的思维模型?举个简单例子:狗。想象一下,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狗,从来不知道狗的概念。然后有一天,你看到左下方图片中的狗,别人告诉你这是狗。你说:“现在我知道什么是狗了。”但如果我们只看到了这只狗,其实我们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狗。我们对狗的定义将是:一个有着突出眼睛的黑棕大型动物,吐着舌头坐着。以这种思维模型,当你看到一只博美犬的时候,你会问:“这是什么?”右边图片上所有的狗模型告诉我们狗有不同的颜色、大小和形状。同时,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狗所拥有的共同特质。这种对狗特性的抽象就是一个更深的思维模型,人们发明“狗”这个单词来代表这一思维模型。利用这个模型,你就能确定一只动物是否是狗,即使你之前从未见过这种类的狗。我们从这个例子中能学到什么?就像上述的例子一样,人们对简单模型的过度概括导致了很多问题。以下是三个常见的例子:▌非黑即白:你不是一个好人就是一个坏人,没有中间地带▌排他理论:你同类之外的人都是敌人▌思维偏见:种族、性别、民族等过度运用模型就像一个工人企图只用一个锤子造房子。无论多么巧妙的模型都有缺陷,只有运用各种不同的模型,它们才能互相补充,综合成一个超越所有其他的全新模型。伟大的思想家通过吸收大量的信息并发展更多的模型来提高思维。比如,一个新手棋手可能只知道每个旗子的名字和移动方式,但一个大师早已记住不下五万个棋局的起承转合,以及单个移动如何影响接下去数十次移动。大量、多样化的模型也会带来更高的创造力。没有什么事物是原创的,所有东西都源自现有材料的组合。现有工具的组合创造新工具,现有想法的组合创造新想法,我们也能够通过组合简单的思维模型来创造更复杂的模型。比如,通过更好地理解因果思维模型,我们能更高效地重视那些能够在未来带来效果的事情。思维模型的基础越大,我们就能形成更有创造力的组合。我们的思维模型越独特,我们就越能以别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思考。通过持续性的大量学习,我们能建立起更好的、更多的现实模型。这些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且有创造力地面对世界。就像一张蓝图对建筑非常重要,思维模型对我们理解世界,构筑稳定生活,至关重要。最后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收尾吧:“教育不是学习事实,而是训练心智。”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阅读量:4000《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四据2016年美国航天会(Space Foundation)发布的《航天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高达3353亿美元,其中76%的份额为商业航天领域。也就是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至少有着超2580亿美元的规模。而航天事业也是目前大家公认的高精尖行业,作为一个高科技制造行业,航天一直以来总被误认为是科学家的象牙塔。近年来,随着Space X等一批商业化航天公司走进大家的视野,我们也非常信息地看到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崛起。在今天的MTA天漠音乐节上,天仪研究院CEO杨峰、Banana Rocket创始人隋鑫、千域空天CEO、太羽寻蓝天翼针对目前的商业航天也展开了讨论,带大家走进航天的新时代。以下是访谈实录:杨峰:大家好!天仪研究院是中国第一波商业航天公司之一,我们通过微小卫星为科学家、科研院所提供在轨的科研实践、技术的服务。公司成立一年半左右,我们发射了两颗卫星,去年11月份在中国九泉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今年二月份发射了“陈家庸”一号。隋鑫:大家好!我是隋鑫,我们的公司叫香蕉火箭,我们的目标是在2040年实现消费级的月球轨道旅行,现在我们第一个里程碑就是H100国际旅行大会,主要是完善小公司之间的连接,我们还即将进行一个罐头卫星的众筹。主持人: 杨总以前也在传统的航天行业里工作过,在航天的新时代,您对商业航天的理解是怎样的,“新”和“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杨峰:很多人会问我说,你们是不是民用航天,是不是商用航天?不是,我们叫商业航天。如何界定这件事?大家很简单的认为航天分军用和民用,这件事情一直有存在,现在也存在着。我们的区别是,国家航天和商业航天。以前都是国家行为,没有商业航天的存在,无论是用于军用还有民用。别说在中国、美国,20年以前也是由国家决定做什么样事情的行业,因为航天实在是太大、太贵、太慢,不具备商业价值。从十几年开始,由Banana Rocket这样的公司带动者,一个商业公司可以把事情做在前面,把我们的产品卖出去,这件事情我不仅可以做得高大上,而且还可以赚钱,这是由商业驱动航天的发展,这跟国家的航天有着本质的区别。主持人:下面我们再问一下隋鑫,做了H100的太空商业大会,您是如何考虑新的航天时代?隋鑫:首先是航天、私人、太空,这三件事。我们之前是一个国家式的,我们相当于一个设计所有事的大boss,然后把所有事分配下去,这是航天从前的状态。我加了“私人”和“商业”,我相信这是一只无形的手,我也相信商业是扁平化的行为,有着更高效的执行效率。所以说,我们做了H100大会来促进这件事的发展,也就是小公司之间互相连接。因为他们更开放,也没有很多的历史包袱。主持人:刚才也听到了H100大会是一个国际化的会议,为什么一上来就从国际化视野、角度去做?隋鑫:因为太空天然的就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它是一个离散型的,互相之间要结合碰撞,要有聪明的大脑才可以完成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实在是太大了,只有全世界的人互相之间彼此合作,才有更大的概率,我们才真能完成这个挑战。主持人:说到了国际化,我也问一下杨总,您的第二颗卫星在印度发射有跟以色列、丹麦的公司合作。您如何看国际化这件事?尤其是站在从事卫星这个领域的角度来说。杨峰:从我的角度来说,包括我们之前在载人航天国家任务这一块来说,我们之前就跟NASA有很多的合作。航天天然带着军事属性,相对敏感。有些事,国家航天不做可以理解,但是商业航天如果不做好就有点浪费了。第二颗卫星是在印度发的,这件事也让我感到特别的自豪。我用一种有创意的方式,把这颗卫星做出来之后,放在印度,带着化工卫星的科学实验。主持人:隋鑫刚才说到他有一个很长的故事,他之前参加过百度的一个智力赌局,获得了去美国奇点大学进修的机会。几乎在那个时间之后就了Banana Rocket的注册成立, 是不是也是这些机会使你有了后面的故事?隋鑫:这个影响挺大的。那时候去奇点,我应该是唯一一个没有付钱去的人。去了之后,我发现所有的人都很聪明,这个时候我就在想,我应该做点什么?我也发现奇点的课程特别多,很多时候讲到我甚至感觉很无望,因为很多工作都不需要我们来做了。但是最后我发现,人工智能并不能做所有的事情。这时候,我找了一个可以让我付出20年生命时间的事,就是航天。在当天,我就定了公司的名字,就叫香蕉火箭。主持人:既然叫香蕉火箭,肯定跟火箭有关系?在这个角度是如何考虑的?有着一个什么样的愿景?隋鑫:我不是航天专业出身的。一开始我想,要去太空首先就要有火箭,我就注册了香蕉火箭。开始啃书,啃航天系统工程,我就发现这是一个大坑,完全是一个崩溃的状态。我就开始找有没有合伙人,相同理念的人。然而,我发现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找不到相似的人。主持人:在中国找还是在奇点大学找?隋鑫:在中国找,我已经在这儿生活了30年,在美国学习一些很基础的事情会慢一些。我发现美国人做商业航天的基础设施,实际上就像贝索斯一样,一开始是要做旅游但是发现基础设施都没有,只能自己来做火箭了。当我想要找合伙人的时候,我发现理念上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我就在想我应该做一个更基础的事,就是理念的普及,然后再实现20年的规划。主持人:说到理念,美国从政策上来说一直是鼓励商业航天的行为,但是他的竞争对手,就像ULV这样的公司,都会对他提出一些质疑。我们问一下杨总,您做的时候,会不会遇到跟国家层面上的一些任务,或者是国家层面上的,传统航天的,无论是对他们的冲击也好,或者是对他们的竞争也好,您是如何考虑的?杨峰:从天仪最早成立的时候,就走的一条差异化的道路。我们国家航天的土壤来说,跟美国是一样的,一开始你要颠覆中国航天,在商业上来说是不可能的,在政治上更不可能。所以,我们的定位是成为中国航天一个有力的补充。有什么事是他们不稀罕去做,或者是不方便去做,这是我们生存的土壤,这也是我们最开始想要做的方向。主持人:一开始就把天仪定为中国航天行业的补充,而不是一个颠覆者?杨峰:没错。主持人:听说天仪有三个不做,是否能分享一下这三个不做是怎么考虑的?跟天仪的定位有关系?杨峰:对,天仪有三件事坚决不做。其一,坚决不承担国家任务,国家卫星相关的任务我们不承担。其二,遥感、通信、不做;其三,不卖卫星,即卫星可以自己造,但不卖卫星而是卖卫星的整体服务。这三点不做,至少说明天仪的存在对国家队来说不是威胁而是补充。但同时,我们也有三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首先是降低成本,我一定要把我的卫星造的极其便宜。其次是非常快,体制内航天领域很多事情是以10年为单位的,而商业航天则要向互联网行业学习做到最快。这一点上,天仪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是少有的做到当年成立、当年融资、当年把卫星造出来、当年把卫星打上去。第三是要不一样,相比国家的重投入,天仪要有自己差异化的地方。主持人:昨天看经纬不一样的酷,是不是跟这个有一些关联?杨峰:一样做卫星,不一样的酷。我很喜欢经纬,冥冥之中有种吸引。主持人:我们再问一下隋鑫,关于H100的太空商业大会,在私人航天领域里有没有一些践行者跟我们分享一下?隋鑫:我说一个西班牙的气球火箭公司,他们的设计特别浪漫,他们用一个巨大的气球把一个长得像包子一样的火箭送到30公里左右的地方。因为上面的空气很少,他们不用考虑空气动力学,所以就可以很胖,太阳能电池板不用展开,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成本,为卫星节省成本也为他们自己节省成本。主持人:现在成功了吗?隋鑫:H100之后,三个月左右完成了一次特别重要的测试发射,现在已经有2的订单。在这之前,很多人都很不看好它,甚至超过Space X。主持人:一般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总是遭到质疑,不太好的声音总是会出现。我个人对商业航天的理解不只是像Space X这样的火箭,也包括对火箭、卫星的应用。那么在、AI这一块,有没有可能跟航天结合?首先,有请杨总说一下。我知道你有做过一个望远镜,请问一下这个点来自什么地方?杨峰:这个点来自于2年多以前,我还在中科院的时候跟几个做金融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他们说他们花的大概大几十万块钱造了一个望远镜,放在新疆。我说你疯了吗?花这么多钱做这个东西,他们说,这个东西别人有吗?后来我们就开始论证这件事情,论证来、论证去,越论证越觉得难天文卫星这件事,是所有卫星里最难的,对姿态的控制精度要求极高。你在晚上拍照的话,如果曝光时间长一点,你的手稍微一抖这张图片就花了。在太空上要对一个星系进行长时间的凝视,比如说曝光两个小时,你的卫星姿态控制精度不去解决,你拍出来就是糊的。我们论证了两年多,一直在谨慎的做这件事情,目的就是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这个天文望远镜放在天上,把卫星的测控、数据跟互联网结合起来,所有的天文爱好者可以通过这个网站购买时间去控制这颗卫星,拍你想要拍的任何区域,这是我们的理想。基于业务互补、能力互补做的跨界合作,我觉得非常好。主持人:你们把天上的事干好,地上的事由更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当时,我记得我看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大家都可以用手机的APP接入天文望远镜拍摄、观测你想要观测的区域。这样就可以避开北京的雾霾这种影响,我们可以看任何想看的地方?杨峰:是的。同时我们能够把卫星跟C端用户联系在一起。50年前的计算机非常大、非常贵,只有政府和军方能用得起,当时说PC机没有用途,但是到之后PC机跟个人用户绑在一起的时候,计算机火爆了。我们一方面想把卫星做好,同时也想把C端用户联系在一起。主持人:请隋鑫介绍一下,你有一个很远的目标,你要做火箭,在现在这个阶段,从理念上来说,需要一些改变,或者是变革,我们需要一些挑战,你如何去设置这些挑战?会不会跟互联网有一些关系?隋鑫:在我的概念里国家只是一个物理层面上的,真正喜欢在一起的是有着相似理念的人。做H100,我们公司刚开始只有2个人,现在加兼职会有一些。起初也是零启动资金,我们得到了非常多的帮助,国外的嘉宾很大程度上来支持我们,这也让我验证了这件事。主持人:理念的重要性,大家需要在理念上达成一致?隋鑫:对。我们现在要把这件事变得更大化。我们准备发一个小卫星,这个小卫星很简单,具体什么样明天会在淘宝众筹上有一个小发布。主持人:用众筹的形式去做这样一件事?隋鑫:是的。这个小卫星延续了这种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它也是一个面向全球,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卫星,叫罐头卫星。这个团队现在已经在不断扩大,主要负责人有7个人,最前期的用户完全是支持的,在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已经有300个人了,已经形成了一个小社群。我希望可以把这个扩大到10万级别。主持人:最后想请教一下杨总,你怎么看待在航天领域,未来的观念变化或者是状态的改变?杨峰:一年多以前第一次去融资见到一个投资人,见到我的眼神就像看民间科学家一样,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其实航天一点也不神秘。50年前有没计算机?30年前有没有人投互联网?10年有没有人投AI?现在刚刚有人投航天,都是一回事儿。主持人:现在是投资人投资航天很多的一个时机?杨峰:也不是很好的时机,现在是属于风险最大,也是机会最大的时候。航天的热潮在90年代末就已经起来过一次,但是那一波公司都死了。主持人:那叫先烈。杨峰:十几年之后,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现在把卫星做小、做便宜同时还可靠,包括火箭,其实已经成为显示了。包括在美国、欧洲已经出现了很多,像我们一样,早我们2、3年的企业,做得非常成功的也有。我觉得投资人要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这个行业,就会发现这个机会还是蛮大的。责任编辑:杨玉盘《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五点击上方【】关注我们,更多等着你!/01/杰克·贝佐斯(Jeff Bezos)究竟是谁?◆◆◆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名列第 1,目前达到 972 亿美元。(截止今天,日)他是美国互联网巨头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兼 CEO,也是华盛顿邮报的之一,还上过 1999 年度《时代》杂志的年度风云人物。他在 1964 年出生,至今已经 53 岁。在 1993 年他跟麦肯琪(MacKenzie)结婚,一年后成立亚马逊公司,从完全白手起家到今天为止(日)市值达到 5571.21 亿美元,对比阿里巴巴是 4859.90 亿美元。不过没什么知道人的是,即使在亚马逊上市后一年,贝佐斯仍然住在一家租用的公寓里,而且他工作桌子就是直接把旧门拆后做成。贝佐斯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现在在国内亚马逊也非常深刻影响着我们,特别是他所推崇的电子书和知识分子几乎人手一台的 Kindle,那么他平时生活有没有让我们可以值得参考的地方?/02/他是如何生活的?◆◆◆贝佐斯热爱睡眠,他一定需要充足的睡眠。他每天早上可以自然醒来,不需要任何闹钟帮助。他总是要和他的小说家妻子麦肯琪以一顿健康的早餐开始崭新的一天。贝佐斯永远不会在早晨安排日程开会。他会高质量地花时间陪伴麦肯琪和他们的四个孩子。贝佐斯说,他一年只会花 6 个小时去见亚马逊的投资者。当他需要召开一个会议,贝佐斯会遵从「两个披萨法则」,他从不会组织两个披萨不能喂饱整个组的会议。贝佐斯过去曾是间歇性爆发的老板,但有传闻说他特意雇了一名高管教练来「帮助他把声音压低」。(脾气太火爆)他在亚马逊奠定了一种「勤俭」的基调,不像其他巨头互联网公司(如 Google、Facebook)那样,他不会给员工提供类似按摩和免费午餐这样的补贴。贝佐斯一直坚持一个晚餐仪式:洗碗。他为此说过,「我十分确信这是我做过最性感的事情。」目前还不清楚贝佐斯是否有锻炼的习惯。不过,在最近一次会议照片上,明显看到他的肌肉发达,有线条。贝佐斯一定会确保他有充分的休息,他每晚平均睡 8 个小时。那么贝佐斯究竟有什么高效的工作法则和时间管理方法呢?/03/提高工作效率的两大法则◆◆◆①两个披萨法则他经常分享对于领导力的见解,而针对会议,他就是使用「两个披萨法则」。贝佐斯会明确指出不必要的会议。当一个会议是不可避免的时候,他还会使用这个法则来提高他的生产力和实用性。这其实很简单,参加会议的人越多,那么会议效率越低。那么解决方案就是:他几乎在任何一个会议里,用两个披萨都可以喂饱整个团队的人。太多人聚集在一起只会扼杀创造力。快公司的 Rachel Gillett 曾写过,「在小团队里工作有利于产生各种想法,避免被集体思维和社交惰性这样的创意杀手所扼杀。」这个法则的其他要素还包含:一个有掌控力的主持人;建立明确的基本规则;确保讨论事项跟所有参与者有关。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教授 Adrian Furnham 博士曾说,保持在会议之前计划好和分发议程,让大家在开会之前就对结果达成基本一致,明确为什么这样和为什么不是这样等等。当在开会的时候贝佐斯的原则是「少就是多」,你可以自由地采纳他的意见,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要猜测。以及每隔一段时间带上两份披萨,披萨可以让一切变得更美好。②简化决策贝佐斯每天都要做大量的决定,这是极其消耗时间的,所以他给自己开发了一个四个步骤的方法来帮助他更快地做决定。1. 永远不要一刀切。他在《2017年写》里面提到,很多决定都是可逆的、具有双面性的,这些决定就可以使用轻量级进程的方式来做。(即将一个任务划分为可以同时启动的多个小任务的多任务处理方式)2.当你有 70% 你希望的信息时就可以做出决定。如果你要等到 90% 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你很有可能就会决策延误,错过了重要的时机。3.用不同意和服从大局这样的词语。这样的词语会让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即使大家还没有共识,但是你对特定的方向特别有信心,那么你得有必要说:看,我知道你们不同意这个,但是你愿意跟我一起去赌一把吗?你是不同意但愿意服从大局吗?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肯定知道答案,你很有可能很快地得到一个:Yes。4.尽早发现分歧所在问题并立即升级。有时候团队会有不同的目标和完全不一样的观点。当他们没有达成共识时,再多的讨论和会议无法解决这深层的分歧。除非将分歧尽快升级,否则这种常规争议解决模式会耗尽每一个人。/04/时间管理的5个小技巧◆◆◆或许你不必管理世界五百强公司,但可以学习贝佐斯的时间管理技巧帮助你在职场更好成长和有更多自己的时间。1. 主动地去制定日程现代工作场所最容易犯的时间管理陷阱就是陷入不断地回复邮件和信息。尽管这是一件必须的任务,但贝佐斯警告员工不要把回复信息作为优先的任务,这样只会把一天的时间切得更碎。贝佐斯在安排日程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科学方法。在行政方面,他会在一周安排 3 天时间来开会、回复信息和出差。但星期二和星期四的时间则是贝佐斯自己的,他会观察购物中心的顾客,浏览公司网页和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改善公司情况。通过将私人时间融入工作场所的方式,贝佐斯可以及时充电并获取新的视野。打破自己单调的工作模式,以此来提高创新精神和效率。2. 放弃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可能可以帮助你在学校获得成功,但却很有可能影响你的工作表现。导致你很难完成自己的项目和成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贝佐斯认为,完美主义在电子商务的世界里会持续导致亏损,关键是速度。他曾鼓励他的员工加快行动,即使这可能做了一个糟糕的初始产品。他的做事方式就是先快速完成任务,再及时解决里面的小问题。所以贝佐斯强调这种做事方式而不是做出来的最终产品,他是可以快速适应线上市场的变化。即使产品最终是失败的,你的事业依然能够从经验中学习和成长。3. 懂得何时才委派如果你在工作中忙于各种任务里面,那么你就是最没有效率的。贝佐斯通过分配他的任务给下属,他才能腾出时间创新和重新评估公司的目标。不用说,有效的委派有助于训练到员工的能力,他们能够在其中成长并使公司收益。通过把耗时的任务委派给其他人,你才有时间重新把重点放在公司发展上,而不是琐碎的文书工作。4. 始终关注你的业务对于贝佐斯来说,每一刻都可以用来洞察和创新。他通常利用那些我们认为的垃圾时间,如上午通勤或者坐飞机,给亚马逊头脑风暴一些新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够在白天利用这个额外的时间,我们也能够腾出时间来给创新思考。带来的启示就是你也可以训练你的大脑在每一个时刻可以集中精力,也可以充分休息。5. 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贝佐斯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谈到了睡眠的重要性,这与极大多数一个晚上只睡 4-5 个小时的 CEO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确保每一天晚上会有 8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他认为睡眠是最好缓解压力和过度工作的最好方法。为了保证睡眠他坚持做到:不减少睡眠时间;避免在早上开会;在办公室放一个睡袋。在职业生涯早期,贝佐斯在华尔街从事计算机科学工作,当他为别人工作太忙而不能提前离开回家睡觉时,他就想到一个妙招:当连续工作时间太长或者压力太大的时候,他就直接在睡袋里打个盹。/05/最后◆◆◆最后用贝佐斯的一句话作为结语,要做成一些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事情,那么就必须顽强和专注,顽强和专注到别人或许认为不合情理的地步。温馨提示: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分享;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德成贷微信公众号,“德成贷”为客户搭建全新的、科学的互联网中介平台;为资金提供方和资金需求方搭建的一个专业、高效、透明的平台。德成贷-打造中国领先的机构。德行天下,成就未来。德成贷全国服务热线:400-990-5087:www.dechengdai.com地址:中国常州中吴大道1318号 富邦广场 徽熳大厦乙座14~15层长按二维码,关注德成贷微信公众号轻松尽在德成贷,您身边的财富管家安全|品质|服务↓↓↓猛戳“阅读全文”,微信也能理财!《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六早上小编刷微博的时候发现世界首富换人了...小编各种收集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首富变化原因:由于亚马逊股价上涨亚马逊 CEO杰夫.贝佐斯身价随之上升一举超越比尔 · 盖茨以 900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了最新的世界首富前任首富1比尔 · 盖茨天才的计算机专家,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10年被墨西哥富豪击退后2014年又重新登上世界首富宝座,个人财富760亿美元,并将其中一半捐入盖茨基金会,是目前世界最大的。2016年,盖茨已获得榜首连续三年,也是过去22年中第17次荣登榜首。2017年美国《福布斯》20日公布2017年的全球富豪榜,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连续四年位居榜首,身家为。现任首富2杰夫·贝佐斯创办了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Amazon(亚马逊),1999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2013年8月,贝佐斯以个人名义花费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2014年2月,年仅50岁的杰夫·贝佐斯以2250亿元人民币高居2014年世界富豪榜第7位。日,《福布斯》发布美国富豪400强榜单显示,杰夫·贝佐斯以470亿美元第四。日,由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创立的蓝色起源对外宣布,将在2017年对可重复使用亚轨道航天器New Shepard进行载人测试飞行,预计将在2018年搭载付费乘客飞行。 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杰夫·贝佐斯排第5名。2016年10月,《福布斯》发布“美国400富豪榜”,杰夫·贝佐斯以670亿美元排名第二。 日,荣获“2016年最具影响力CEO”荣誉。日,《福布斯富豪榜》发布,杰夫·贝佐斯以净资产852亿美元排名第二。神转折:亚马逊CEO贝佐斯曾在周三后身价超越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据《福布斯》和彭博社报道,贝佐斯在周三收盘时净资产超过890亿美元,而盖茨则刚好超过900亿。能够超越盖茨身价,全靠亚马逊股价在当天收盘时大涨超,同时微软股价小幅下挫,这两个因素造就了贝佐斯的新一任全球首富神话。有意思的是亚马逊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股价下跌3.06%贝佐斯的首富宝座坐了不到一天就把首富位置交还给盖茨了不过贝佐斯与盖茨的差距十分接近后续他或许将再度超越盖茨夺得首富还是有可能的一番搜索后小编冷静下来突然发现首富是谁跟我有什么关系?他不认识我我也是刚认识他他的钱进不了我的口袋踏踏实实努力工作挣钱思考如何钱生钱才是正道对于钱生钱这件事,小编倒是有一个好的平台建议的:多种理财选择有效帮助您实现!本期编辑:企鹅君小小理财 | 最高年化15% | 注册即送好礼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注册领取388红包!!!《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七贝佐斯失败根本就不算是事2014年末,亚马逊因Fire Phone库存减记1.7亿,并解雇旗下Lab126部门数十名从事Fire Phone开发的员工。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其CEO杰夫·贝佐斯却对Fire Phone的失败感到自豪(尽管付出极高代价),把它称作是学习过程。贝佐斯在采访中称,“如果你觉得Fire Phone是一个很大的失败项目,那么我们现在正在开发更大的失败项目。我不是开玩笑的。其中有一些大型项目让Fire Phone项目的失败看起来根本就不算是事。”贝佐斯素以热衷实验并视失败为学习著称,他在采访中重申了他的观点,“你犯的错误大小需要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而变大。”贝佐斯说,“如若不然,你就无法进行相应的创新,就无法推动公司更快地向前发展了。要发展,你就必须犯一些‘明显的大错误’。”他接着说道:“赢家通常阅历了数十次、数百次的失利。可是,当你接受失利并从中学习的时候,你终究就会变成这少量赢家中的一份子。咱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主要的事情都需求冒险、坚持和勇气。有一些项目成功了,可是大多数项目都失利了。在公司开展的每个期间,这种状况都会发作。你有必要不断测验,有必要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出息。”任正非每天都在思考失败,没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只有危机感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创立华为,此时,国内已经诞生了400多家通信制造类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华为活到最后,并且成为世界500强里为数不多的没有上市的公司之一,靠的就是危机意识。在华为以狼性文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任正非始终强调企业发展中要时刻存有危机意识,即“惶者才能生存 ”。这可能是来自于任正非父母的言传身教(任母生前曾一直为任正非存钱,以待华为不行的时候救他),或是儿时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浩劫后留下的印记。为此,任正非用《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两篇文章来警示员工,居安思危。2001年,在国际高科技产业哀鸿遍野、进入寒冬,而华为却凭借不俗的成绩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时,任正非又发表了《华为的冬天》,他表示“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并认为“华为存在的问题不知要多少日日夜夜才数得清楚……华为的冬天正在到来,各种机制、管理等正面临危机,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改革的地步”。华为每次取得一个突破,就是任正非执笔写文章反思失败的时候。任正非也将自己的这种危机管理解释为假设管理,即“只有正确的假设,才有正确的思想;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方向;只有正确的方向,才有正确的理论;只有正确的理论,才有正确的战略……”马云好好研究别人怎么失败,比读MBA管用“(企业成功)巨大的营养来自很多人的错误。”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验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是相似的。“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别人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人们一定要犯的。”马云表示,做企业着实不易,“95%的企业都倒下了,避免犯倒下的人犯的错误,把错误变成营养,就能成为那幸存的5%。”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马云说:“我花时间最多的,是研究国内外企业是怎么失败的。这两年我给公司所有高管推荐的书,都是讲别人怎么失败的。因为失败的原因都差不多,就是那么四五个很愚蠢的决定。但是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么愚蠢的错误,只有别人会犯,我怎么会犯。但即使提醒着你,你还是会犯。”马云觉得,好好研究别人怎么失败的,比读MBA管用。马云说,MBA把很多东西固定化了,MBA案例教学都是教别人怎么成功,学了太多成功的事情后,你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事了,觉得自己飘飘然。为了推行自己的“失败教育”,马云还特意创办了湖畔大学,不同于其他的商学院,湖畔大学专注于“失败教育”和“让企业活的更久”这两个课程。据吴晓波透露,马云还曾表示过,等他退休时,会写一本书,书名会叫“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沃伦·巴菲特从失败中学习经验,始终保持领先于竞争对手沃伦·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上对公司CEO提出“应该从其他公司的失败中学习经验,始终保持领先于竞争对手”的要求。他表示“我喜欢从失败中学习。我们希望看到是什么导致了生意的失败,导致他们死掉的最大原因就是自满。你应该不眠不休,有种后面随时有人在追赶的感觉,但是你总是能在最前头。有时候我们太过谨慎了,但是100倍过于谨慎也比1%的不谨慎好。”李嘉诚成功源于花90%时间考虑失败几十年的创业经历让李嘉诚深悟,防范风险,未雨绸缪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李嘉诚表示,自己90%的时间都用来考虑失败,并从不放过任何细节,才成就了长江实业不菲业绩。对于失败的研究,李嘉诚在接受《商业周刊》时曾经打了这么一个比喻,“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即使天气好,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李嘉诚表示:“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的损害。我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弱点,你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毛病,就可能失败。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史玉柱人这动物啊,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史玉柱年轻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经历过大起大落,告别了鲜花掌声之后,史玉柱开始了认真的反思:“人在成功的时候总结的经验往往是扭曲的,在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往往是最真实的。失败的时候要认真总结,避免头脑发热。”一路走来,史玉柱认为一旦一个人的创业遇到困难,进入低谷,千万不要气馁,这恰好是上天给予的最好成长机会,“这时再认真地总结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和公司经营,做好检讨,公司和管理者才会长高一截”。史玉柱说,在低谷的时候,要及时地总结。趁着低谷的时候,趁着印象深刻的时候,制定规章制度。在自己的微博中,史玉柱也经常发些自己对失败的反思。例如,“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马化腾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马化腾有一句经典语录是:“我觉得有危机感。但是这个危机感只要早点发现、早点应对,那还是有胜算。起码要往前走一步,看清楚情况,你才会决定下一步哪方面加大、哪方面放,但是会尽量低成本。”他在中国证监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要有危机感,防止被颠覆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打自己。腾讯内部分成红军和蓝军,互相打,否则必然丧失先机。”2014年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举办一周年之际,马化腾给广大合作伙伴发出的公开信中表示: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看完文章记得点个赞哟!证明您来过!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发是一种善行专业 严格把关担保抵押 投资可靠资金安全 投资可靠风险金机制 确保及时赔付长按二维码关注点击阅读原文,注册利众e贷,领取更多红包《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八今天讲的是一个传奇人物,有人说他是当代的爱迪生,有人说他是即将超越乔布斯的存在,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讲故事前,我想小小地卖个关子,问你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时代有值得你敬仰的偶像吗?你可以先保留你内心的答案。很难想象,在不远的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的父辈、父辈的父辈,他们经历过一个动荡不安和支离破碎的世界。在那个时代里,奋斗、创新和拯救祖国的信念流淌在年轻人的血液里,一代又一代的偶像指引着年轻人创造未来、改变世界。在我们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年代,还有让人热血沸腾的偶像吗?看完这个故事后,很期待你能告诉我你的答案。他被称为硅谷“钢铁侠”,凭借着一己之力打败了美国航天局(也就是NASA)、颠覆全球汽车行业、现在他要用“黑科技”改写人类“堵车”史。——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尽管特斯拉的CEO是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然而你所不知的是,这仅仅是他事业的一部分。首先,我先列举下马斯克创立的公司:Zip2, X.com, Paypal, SpaceX, Tesla, SolarCity, Hyperloop。嗯,除了Tesla(特斯拉)之外看起来都很陌生。不了解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里面随便一家公司都是阿里巴巴级别的就好……以及,这些公司都是哪些领域呢?互联网汽车太空技术太阳能电池等储能技术卫星快速轨道交通外星球殖民你没看错,这不是武侠小说,马斯克就像是融汇了各大门派武功的绝世高手。也不是科幻电影,他主导进入的领域,的的确确就是有“外星球殖民”这个项目。1.叫板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我要自己探索火星!2002年,Ebay(美国淘宝)以15亿美金收购了Paypal(美国支付宝),作为Paypal的马斯克,选择套现1.8亿美金(税后)离开。此时他才31岁……典型的高富帅。嗯……关于他创立Paypal的故事,这里只能当做背景介绍一笔带过……(马斯克身高185,有一张帅气的脸)按照一般人,有这么多钱就直接开始挥霍享乐了。可马斯克觉得,既然现在有了钱又有了精力和时间,为什么不实现我童年的“太空梦”呢?嗯……反正是你的钱,你开心就好……说干就干,马斯克开始物色人选。去哪找火箭专家呢?放眼望去,全世界只有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里的专家最厉害,于是马斯克就着手挖国家政府的墙角了……NASA的科学家们,但觉得这小伙子还不错,有想法有魄力。于是一拍即合,开干了!创立了公司:Space X,一家着力于廉价火箭发射技术(让火箭能够回收利用,减少污染和浪费),而最终目标是:火星移民!尽管开局不错,但大家都知道的,造火箭不是搭房子,几个人凑在一起说干就干。目前能把飞行器发射到指定轨道并完全返回的,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请注意,是三个国家!就这么拉了几个专家搞个公司,能成功吗?只能说,时间会证明一切。可就算在科研攻坚的这个时间里,马斯克也不想闲着,除了太空梦,他还有别的想法。当时美国的汽车行业比较萎靡,是一个不被看好的行业。可马斯克不这样认为,他觉得电动汽车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汽车行业不应该只是目前这个样子,要不,搞个电动车试试?嗯,马斯克就顺手创建了特斯拉……2.电动汽车特斯拉,颠覆全球汽车行业2004年,马斯克认为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所在,尽管还没人做、而且被严重不看好,但他不介意成为这个未来的推动人,于是他创建了电动汽车Tesla。其中,Tesla的策略分为三步走:a)超高性能但是受众小的电动跑车 Tesla Roadsterb)高性能的中等汽车 Tesla Model S 和 SUV Model Xc)大众化的经济型电动汽车 Tesla Model 3特斯拉如今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小编就不多说了。但小编想补充两句,特斯拉并不只是“豪华轿车”,从能源的角度,它彻底抛弃了传统能源,而是使用更为清洁的电能、太阳能;此外,传统汽车行业很依赖汽油来盈利,而特斯拉的业务永远不靠“电费”赚钱。不得不说,这几乎是对全球的能源巨头发挑战书。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马斯克的亲戚创立 SolarCity,用太阳能来解决美国普通家庭的能源问题。Musk给了兄弟的公司最初的投资,又顺便成为了SolarCity最大的股东。(一家致力于推动、发展家庭太阳能的公司)3.彻头彻尾的失败,睡觉都在哭泣2002年创立Space X,2004年是Tesla,2006年SolarCity,也就是说每过两年马斯克就踏足一个新的领域。从今天往回看,马斯克好像就是一个幸运儿,做什么成什么,只要手里有了启动资金,随便“搞一搞”就都能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英雄的诞生总是要经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2008年,Space X总算造出了火箭,并接连发射了三枚,可惜在到达预定轨道前通通爆炸,效果也就是放了三个豪华巨型冲天炮……(以SpaceX的“猎鹰九号”来计算,发射一枚火箭的费用大概在5400万美金左右),SpaceX经费只够支撑再发射两颗火箭。与此同时,Tesla的生意也好不到哪去,“三步走”策略的几款车型通通碰到了问题,甚至被一些媒体讥讽为“年度最差劲的科技公司”。如果你的历史够好,你一定记得,2008年美国全面爆发经济危机,低迷的市场快要击碎马斯克所有的梦想。可这一切都比不过接下来发生的打击——马斯克八年的婚姻宣布失败。马斯克说他在最为痛苦的时刻,“睡着觉也在哭”:因为醒来的时候,发现整个枕头是湿的。中国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强调男人应该坚强,但我反而更欣赏马斯克这种坦然和真实。但马斯克并不打算就此止步,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在他的自传《Ask me anything》里他借用了丘吉尔的一句名言:“if youre going through the hell, keep going.”假使艰难如履炼狱,但行前路不问归途。(小编拙劣翻译,欢迎指教)4.永不止步的马斯克,再次出征改变人类难题2008年的下半年,仅剩最后两次发射机会的太空项目终于发射成功。第四枚火箭完美地把东西送入了轨道。这一举动震惊了NASA,立刻和马斯克签订了12亿美元的合同。从此,人类历史上能把火箭送往指定轨道,并完全返回的四个组织:中国、美国、俄国,以及马斯克的私人公司,SpaceX。与此同时,马斯克的各大公司各项业务都开始顺风顺水起来。2012年:Tesla Model S 取得了最大成功,Tesla的股票飙升。同期,SolarCity上市,市值一度成为 60亿 美元的公司。2015年3月:Hyperloop(马斯克主导的“超级高铁”) 测试成功。一个全新的公共交通方式开始成为现实,并有望引进中国;2015年7月,Tesla宣布开发一款新的Roadster;Tesla Model X的发布也临近。SolarCity发布新产品 PowerWall。马斯克的身价升至129亿美元。回到2002年,马斯克拿到paypal套现的1.8亿美金,十多年的时间里马斯克的身价暴涨了70倍。马斯克并没有止步。就在最近的一次TED演讲上,他介绍了新项目Tunnels——通过The Boring Company挖隧道来解决路面的堵车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分为四步:1.当遇到堵车时,汽车停在一个电动传输板上,传输板可在地面和隧道直接升降。2.传输板将汽车运到地下隧道3.汽车在隧道内,由传输板带动进入轨道(类似于给汽车搭地铁)速度可以达到200km/h。4.最终直至通过拥堵路段,汽车被抬升直地面,继续行驶。可能会有人觉得不靠谱,地下能同时满足多少辆汽车通行呢?马斯克:没有限制,地有多深挖多深。可以创造出“任意深度和任意数量的隧道”来缓解交通。最终目的是建成一个3D通道网络,就像更复杂的地下立交桥一样,缓解地面上的拥堵。根据测试显示,洛杉矶市民从20公里以外的市区到机场,从前大概需要40 分钟。而现在利用这项技术,只需要5分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马斯克在TED做的有关“Tunnels”的演讲。让我们回到文章初始,我的那个提问:在我们这样一个和平稳定的时代里,还需要偶像吗?回顾马斯克所做的一切,你会发现他最令人佩服的不是他有多会赚钱(当然这非常重要),有多高的身价,而是他所致力的,一直是为改变人类生活、为把世界变得更好的创新:当涉足航天事业时,他的火箭能够99%达到回收。当他涉足汽车时,他革命性地利用了清洁的电能。当涉足太阳能时,他希望能让千家万户以更便宜的价格使用能源。更别提“超级高铁”、“地下隧道”这些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伟大创举。而马斯克却谦虚地表示:“我并不是想要成为任何人的救世主。我只是在努力思考未来,而不仅仅沉溺于悲伤。”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念出了谭嗣同的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诚然,像马斯克这样的英雄,一个时代也许只有一个。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达到这种“上天入地”般的成就,但每当我看到马斯克的笑容时候,我就能感受到,他那种种积极突破自我极限,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未来世界自信乐观的态度,总让我热血沸腾,浑身充满力量。大时代有大时代的榜样,小家庭也有小家庭的英雄。为爱人和孩子装扮一间温馨的家、陪伴父母来一场小小的旅行、选择一次教育进行自我提升……我们就是自己最好的英雄。生活梦想,北银点亮!(*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书籍《硅谷钢铁侠:伊隆马斯克》、TED、GOOGLE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最赚钱的事情从来不辛苦》 精选九(微信号:gofullcomcn):共富理财就是时尚生活!进步君导读:最近进步君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打车软件,看了不少文章,自己也不断去体验,大多数文章讨论的无外乎巨额投入到底有多少?未来商业模式到底可行不可行?巨头为什么要血拼?有的观点靠谱,有的不敢恭维啊。而这篇由商业作家 李志刚 所写的《嘀嘀打车的破冰之旅》则从更偏重于故事性的情景复盘,更客观,不意淫的描述来展开叙述,从司机,出租车公司,处地下室的地推人员,外包的开发团队等多角度切入,展现了更真实的嘀嘀起家的辛苦历程。文章比较长,但是读完肯定不浪费你的时间。一家创业公司短短一年半,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撬动一个封闭保守的行业?创业者从嘀嘀打车的创业经历里能学到什么?1、对创业项目的判断只有二三十分的可行性,觉得是机会,就赶紧做,创业不怕犯错。如果是百分之百可行,你已经没有机会了。2、宁可慢一点,建立起靠谱的团队后再去做,磨刀不误砍柴工。3、 过去长期积累的经验并非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可能妨碍发现新机会的。而一个创业者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快速学习的能力。4、如果你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做产品决策是不靠谱的,必须主动去调研,发现并解决问题。-----------------------------程维在嘀嘀打车日上线之前,把产品拿给了美团网创始人兼CEO王兴看。日,王兴告诉我:“程维很实干,我没想到他能做这么大。”目前,北京10万名出租车司机有7万多人安装了嘀嘀打车的软件,6.7万辆出租车里近5万辆安装了嘀嘀打车的软件。嘀嘀打车在全国开通近百个城市,安装了48万个司机端,几千万乘客端。嘀嘀创始人兼CEO程维说:“移动互联网的速度以分钟计,以秒计,不能懈怠,战役一场接一场。”出生于1983年的程维,创业一年半。他创办的嘀嘀打车,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打车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软件预约出租车。创业之前,程维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先在阿里巴巴B2B工作六年,后在支付宝工作两年,做到事业部副总经理的级别。他看到创业者拼杀,心里痒痒的。有9个月的时间他在思考到底想要做什么。他想,首先得是足够大的事情,承载他对世界的梦想;其次,得符合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他思考的时候是2011年下半年,当时电商热潮还没有过去,最先考虑到的是做家居电商,这个创业项目太重了,链条太长了,又要找好的设计师,又要找好的代工厂;也考虑过做企业管理培训,阿里巴巴有一套管理经验,不过优质讲师是很难复制的;还考虑过做本地生活服务的点评网站,帮助人找到好的理发师等等。程维先后否决了6个主意,想到衣食住行,互联网能否改变出行的方式?他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国外租车软件的报道,但没有搜索到国内的打车软件。程维问了很多人,十个里有十个说,这个怎么可能做得起来?最主要的理由是司机不缺订单,为什么要抢你的活?路上都是活。第二个反对理由是,司机都是大叔,是郊区的农民,哪有人用智能手机的?程维自己打车,接连问了五六个司机,没有一个有智能手机,很受打击。还有人认为在这种诚信体系下,叫车服务是不靠谱的。“这些听听都是道理,但我觉得趋势是一直往前的,智能手机会越来越便宜,谁都会用,出租车这个行业,肯定会被互联网给渗透。路边打车这种低效率的方式会被更高效的方式取代。”程维说。“当时对这件事的判断只有二三十分的成熟度,感觉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有软件能帮你叫到出租车,很多人会用,是可行的。如果是百分百地清晰了,可能这件事已经没有机会了。”2012年6月,程维和吴睿、李响一块创业。嘀嘀联合创始人李响记得,在阿里巴巴的时候,当时程维带着他开拓北京市场,全国有9000名销售,几百个销售团队,程维他们这个只有10多个人的销售团队花了一年时间做到全国第三。“很多销售团队里,销售冠军的业绩能占到50%以上,我们团队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平均。”李响说,“我们都是新人,从零开始,程维自学了很多团队管理的知识。”程维提了一个口号,叫做移动互联网让出行更美好。有人说,一帮阿里销售的人做出来的产品,能好到哪里去?技术的确是这个团队的软肋。2012年6月创业,7月陆续签下一些出租车公司,但是软件一直没达到上线的标准,从7月延后到8月,从8月初延后到8月底。程维实在忍不住了,给技术部门下了死命令,9月9日无论如何一定要上线。产品最初是找外包软件公司做的。程维觉得两个月要把产品做好,现招团队是来不及的。他找到的公司要价15万元,被他砍到9万元。对方向他信誓旦旦保证,功能肯定全都实现。程维留了一个心眼,先付款30%,做到一半的时候付款50%,做完验收再付20%。结果那20%永远没付出去。后来,程维了解到这家公司在山东有合作的学校,嘀嘀打车最初的产品是一位中专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给搞出来的。拿到软件,他到交委演示嘀嘀打车,叫10次车,能响6、7次。不响的时候,大家就盯着该响起来的手机,沉默10秒钟。程维尴尬地把话题岔开。他学乖了,第二次再给人演示的时候,就带上两部手机,哪部响就拿哪部出来。软件外包的同时,他也招聘工程师。工程师一看代码,就说这个水平太差了,基本没法用。他找了好几个大公司出来的工程师,都拒绝了他,“创业公司不确定性太大了,很多人觉得打车软件未必靠谱”。直到后来他遇到原百度研发经理张博。这个漏洞多得跟筛子一样的外包产品让嘀嘀打车的技术部门擦了一年的屁股。程维说:“一分钱一分货,我们对创业者的建议是,宁可慢一点,建立起靠谱的团队后再去做,磨刀不误砍柴工。”李响认为,程维学习能力强,冷静,自控力强,团队觉得最受挫的时候,他是最乐观的;团队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他会追问为什么取得成绩,还有哪些问题?“领导冷静,团队就会冷静,没有人敢骄傲,也没有人敢气馁。”2012年11月,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一万元钱,程维碰壁多次,A轮融资终于成了——来自金沙江创投的。大家非常庆幸,程维把大家叫在一起到食堂里吃了一顿饭,接着就回到办公室讨论业务问题。联合创始人、产品技术副总裁张博对程维的评价是目标感强,执着、能吃苦。在上海,竞争对手业务增长速度更快,程维说不拿下上海就不回来。他们几个人赶到上海,打了连续两周的仗,几乎没睡觉,晚上讨论方案,第二天白天执行,晚上根据效果调整方案,讨论到凌晨两三点。一周之后,效果就出来了。北京花了3个月安装1万个司机端,上海则花了40天。在程维的身上,你可发现,在当下的创业浪潮中,过去长期积累的经验并非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妨碍发现新机会的。而一个人身上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快速学习的能力。日,北京火车南站西入口,出租车地下通道,拐角处一块空地上,七八个司机围着3个穿着羽绒服的年轻人,旁边墙上拉着红色广告条幅:“用嘀嘀省时省力更省油”。这些司机大多是嘀嘀打车的新用户,找嘀嘀打车的地推帮忙安装软件,还有的司机在使用中遇到各种问题,来寻找解决方案。有司机将眼镜推到脑门顶上,仔细看着手里的智能手机;有司机反复问,我需要用笔(把交易)记下来吗?年轻的地推耐心地反复保证,你放心,每笔交易在后台系统都有记录。一位司机说,春节前有一笔10元的奖励现在还没打到我账上。嘀嘀北京司机主管王品哲赶紧上前,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说:“我们一定会解决,如果还没解决,您就打我电话。”这个嘀嘀打车的服务点,每天至少要为五六百位司机解决安装问题。目前,嘀嘀打车在北京有8个服务点,分布在北京西站、南站,南苑机场等。北京南站西入口的地下通道,没有暖气,阴冷阴冷的。地推早晨7点抵达这里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手几乎没有停过。他们需要尽快熟悉业务,也许第二天就拎着行李调到另外的城市开疆拓土。“公司发展太快,来不及培养人才,只能让地推们多干活,迅速成长”,王品哲说。北京有189家出租车公司,近7万辆出租车,10万名司机。2012年6月,程维他们的目标是两个月内安装1000个司机端。“我们就是做地推出身的,很有信心,现在跟出租车公司谈能有多难?不收你的钱,免费跟你合作,还不好谈吗?”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跑了一百多家公司,没有敲开任何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门。每家公司都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交委的合同文件?没有的话,凭什么调度出租车?这是北京市调度中心的管理范围。我不跟你合作,我们不差你这个钱,也不靠你调度挣钱,你没有文件,我容易犯错,没理由跟你合作啊。程维根本没有交委的关系,他只好找交委的人聊一聊,对方说,我们有调度平台,你先别上线。员工受不了了,觉得这事不靠谱。程维对大家讲,再坚持一下,跑完189家,没有一家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就认了,放弃。李响说:“我们大起大落的时候,程维能够稳住大局,让大家感受到,跟着老大是绝对靠谱的,问题只是短暂的。”在北京昌平、只有200辆出租车的银山出租车公司,成为第一家跟嘀嘀打车合作的公司。银山的老板允许程维他们在司机例会上花费15分钟介绍产品。当时100个司机在场,只有20个有智能手机。大多数在例会上给司机讲课的,是洗座套的、卖机油的,都是想办法赚钱的。司机们面面相觑,这是新型骗术吧?“出租车这几十年,工作方式没有变化,就是扫马路、趴活,无非是路越来越堵,油越来越贵,活越来越难做,收入下降,社会地位下降,没人愿意做出租车司机,没人愿意嫁给出租车司机。”程维说。第一场安装了8个司机端。程维拿着合同给其他出租车公司看,人家都做了,你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撬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地推团队的人互相打气,今天突破两位数了,这次有人在会上喝彩了。联合创始人吴睿说:“找出租公司谈太费劲了,他们是特别官僚的机构,投入和产出一点都不成正比。出租车公司作为第三方来看,他是旱涝保收的群体,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呢?他的动力在哪里呢?”程维说:“我们还想过找交委,那更慢了。我们花费很多心思跟政府部门谈合作,结果也没有看到什么成绩。嘀嘀打车真正做起来是跟司机谈,真正的受益者是司机。”首都机场附近的北皋是出租车司机聚集点,嘀嘀地推团队在那里摆桌子设点,第一天就被城管给赶走了。吴睿说:“城管三天两头来找麻烦,我们不断跟管理部门解释,我们是要解决出租车降低空驶率,提高运营效率的,管理部门也会想对他有什么好处呢?你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按照他的规定缴纳一部分费用,让他来认可年轻人创业的主意,支持我们。”日,嘀嘀打车上线,已经安装了500个司机端,但是上线亮灯的只有16个。第二天,灭了8盏。当时嘀嘀打车的办公室在中关村e世界,e世界是一家数码卖场,楼上被商家租来做仓库,因为价钱便宜,程维租了一个100来平米的仓库做办公室。两位司机冲进办公室,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扔,说你们这些骗子,骗流量。没有乘客用嘀嘀打车,就没有订单,司机开了一整天的手机软件,一声响声都没听到,反而收到短信通知他用了20兆的流量。很多司机都不相信,拉活这么多年了,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习惯,以为嘀嘀打车是骗子,和运营商合伙骗他的流量,有些司机死活不肯装,还打110报警。有些意识先进的司机安装了,不会用,一晚上开着软件,跑了一晚上的流量,第二天就跑来算账。怎么讲,也跟他说不通,就得赔他钱。嘀嘀打车的前期,遇到这种问题都是赔钱的,干脆出了措施,给司机流量补助,一周5元。每个司机都在抱怨,产品哪里不好,耗费的流量高、电量高,听不到订单,定位不准;改了十几个版本之后,订单渐渐多起来了,两个月后,终于有超过100个司机同时在线。第一次达到100个司机在线的时候,专门盯着屏幕的客服喊起来:“天哪,好消息,我们有102个司机在线。”程维赶过去看的时候,只有99个。幸好客服截了图。第一次超过100辆出租车在线,程维感觉有点往上走了,此时国内已经有近十家同类型的打车软件。摇摇招车来了。摇摇招车花了高价跟首都机场合作,安设服务站,嘀嘀打车退出首都机场。摇摇招车在电台打广告,几月几日司机可以到哪几家酒店,现场给你安装。程维想,“我们公司小打小闹,怎么搞得过对方?”在北京西客站,嘀嘀打车花了3000元租了一小块地方做站点,出租车流水一般地慢慢驶过,司机不能长时间停留。地推带着笔记本电脑冲上去,敲着玻璃窗,问:师傅,你有智能手机吗?司机说,没有、没有;地推就塞一张传单进去,有智能手机就打这个电话给我,我帮你装叫车软件。有智能手机的,就直接从笔记本里拷贝安装包,用户名就是司机的手机号,密码是原始密码,让司机照着传单上的步骤回家学。安装一次需要三五分钟。不能再久了,否则西客站和司机都不满。在刺骨的过堂风里,穿着军大衣、戴着手套帽子的地推们,像筛子一样将面前每一辆出租车筛一遍。一天下来,小伙子也会感冒发烧,那时候人少,还没有能够代班的,带病上岗。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西客站,嘀嘀打车安装了一万个司机端。“我们是靠着小米加步枪,一点一点地,顽强地生存下来的”,程维说。吴睿说,他从2012年6月创业以来,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早晨7点多醒来,晚上11点多回家。他怕吵醒怀孕早早入睡的妻子,就在沙发上凑合一晚上。他的手机从来不关,有时候晚上两点多钟,还有司机打来电话,睡了吗,兄弟?吴睿问,师傅,怎么了,你说。司机会告诉他,在什么地方拉活,哪个时间段订单密度高,哪个时间段订单密度低。“很多人问我,嘀嘀打车为什么能活下来?在我看来,靠的就是这群人,每天嗷嗷叫着往前冲,才能活下来。”程维说:“这个业务肯定是长跑,比的是内功,内功核心是团队,团队表现出来的是软实力,例如服务。(补贴)这些短期的营销是外功,如果双方有钱,很难在外部层面分出胜负。”嘀嘀目前完成了三轮融资,总共融资1.,其中近5000万美元。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正在以给予乘客和司机补贴的形式进行激烈的营销战,背后各有腾讯微信与阿里支付宝的支持。王品哲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出租车公司做车队长,管300多辆车,650个司机。当时消费者对出租车怨声载道,套牌车、黑车、拒载、绕路、多收费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处理投诉是王品哲最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个行业就应该这样吗?他觉得很多司机是好人,服务也不错,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司机抱怨油价高、堵车、租价低、份子钱高。他感觉出租车公司就是一个封闭的、完全与社会脱节的地方。那里满足不了他的收入需求,也因为自己年轻,还想做一点事,2013年4月他跳槽到嘀嘀打车。当时有十多家打车软件在做,摇摇招车、打车小秘、微打车、易打车等等,常常是嘀嘀打车在这边,竞争对手就在对面设点。9、10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地看不到这些公司的人了,2014年春节之后基本都看不到其他公司的人了。王品哲说:“第一,我们的产品体验好;第二,线下团队推动速度快,快速占领市场,呼叫量上去了,口碑相传,势能就自然形成了。”原先不懂开网络、不懂开定位的司机,现在都会玩微信了。“我们撬动了最难撬动的一块石头,改变了最保守封闭的一群人,让他们使用智能手机。一开始,他们的态度是你给我智能手机我就用,你让我自己花钱买那就不可能。一个月两个月后,他们带着自己新买的智能手机来了。我很兴奋,感觉在亲历以后会成为传说的东西。”每天都有七八位司机到嘀嘀打车的办公室找客服,要求安装软件。有的司机不会买手机,直接找他们说,要不你们陪我下去买个手机,买完上来帮我装一下。吴睿说:“这是趋势,保守的总会被改变,只是时间问题,他不变只能被淘汰。新技术对传统的变革已是既成事实。”程维说:“最重要的是永不放弃,你要推动这个世界改变,推动越大,弹回来的反作用力就越大,最终比较的是你自己的心理有多强大,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不变的是将事情一点点向前推动。”“我们用了一年半时间去推动一个行业发展,一点点变革这个行业,可能有一些问题,还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如果宽容创新、宽容变革,我们会一点点地变得更好。”47岁的车士军是北京通州人,嗓门敞亮。他开了9年的出租车,知道到哪里的酒店趴活,经验丰富。王品哲第一次找到他,他说我用不着你这个,照样挣钱。王品哲被噎着了,无奈地说:“好吧,师傅,我们再等等看吧。”再过了一阵子,车士军告诉王品哲,我还是不喜欢嘀嘀打车,但是我买了一个智能手机。2013年5月,第三次见面的时候,他让王品哲帮他安装嘀嘀打车。一开始,车士军担心流量,每天只开一会儿软件,一天只接一两单。到9月份,他找到窍门了,接单数量迅速上升,平均每天接20多单,是嘀嘀打车发烧级用户。车士军和我聊天的时候,他正在挑战嘀嘀打车订单无缝对接,零空驶率的纪录。他每天7点出门,晚上7点收车,一天工作12个小时,原先一天毛收入四五百元,现在一天毛收入八百多元,扣除各种费用之后,月收入8000元。现在他在家说话声音也粗了:“以前挣不了钱,再好的媳妇也做不出好饭来,现在生活好了,吃得有营养,车零件不好,赶紧添,家里缺什么,赶紧买去。”“我收入高了,精神面貌也好了,每天不会吃大蒜,车里也弄得整整齐齐的,每个乘客给我打满分是我的梦想。”最近,一位乘客在亦庄东区叫车,连叫了5遍,没人接单。离乘客10公里的车士军接了这单活,让乘客等他15分钟。因为路况通畅,他10分钟就赶到:“我要让人知道嘀嘀的厉害,无论在天涯海角,都能接到他。”很多司机习惯在酒店、小区趴活,趴一个小时也没有活,效率很低。乘客打不到车,司机接不到活,“乘客是聋哑人,司机是盲人,嘀嘀打车把两个残疾人给治好了。”车士军说。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打车软件,正在变革数十年不变的出租车运营方式。2012年8月下旬,张博加入嘀嘀打车,这个靠外包来开发软件的团队终于有了懂技术的人。同样出生于1983年的张博,2012年4月离开百度创业,很快失败了,在寻找新机会的时候,经朋友介绍和程维相识。张博说,他对项目是否靠谱的判断基于四点:第一,拥有大规模人群;第二,使用频次足够高;第三,是刚需;第四,有口碑传播的场景。如果一个项目满足两到三个条件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打车软件是四个条件都满足。张博认为程维是有激情、有梦想的人,和他一样放弃很多东西从大公司出来,就是想做成一件事。“我们在很多事情的判断上不谋而合,感觉遇到了知音,他的背景和我的背景正好互补,在那个时间点,我能碰到程维,也许是老天的安排。”2012年8月,他加入嘀嘀时,嘀嘀打车软件在他眼里,按百分制来打分,只有10分。稳定性差,经常死机,安全隐患很多,架构不足以支撑大规模人群使用,还有很多无用的功能。乘客端,一开始有注册登陆界面,必须填写姓名、性别等一大堆东西,用户在这个页面的流失率是90%。司机端有清除缓存的功能,张博问当时的研发人员,你能理解这个功能吗?研发说,我查查代码看看。张博又问,你觉得司机能理解吗?研发回答,理解不了。张博继续问,那这样的功能放在软件里有什么用呢?张博加入团队的第一天,就开始熬夜通宵改代码。每周迭代一次,一直持续迭代两个月,产品在他眼里才及格了。我问张博,为什么一开始推出外包的产品?他回答:“赶时间,没有比快速推出产品更重要的事。”他带着技术团队,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改善当初的外包产品,业务发展太快,不能停下来专门用一个月重构产品,必须不断开发新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程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号托管赚钱靠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