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狂魔卡拉季奇奇:是战犯还是英雄

卡拉季奇:战犯还是英雄?_凤凰网
1996 年5月18日,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迫于内外压力,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以此为转折点,这位纵横前南地区多年的风云人物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在很多人心中,卡拉季奇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传奇人物。这不光是因为他在波黑战争中叱咤风云,还因为自1996 年隐居以来,他成功地逃过了北约部队的搜捕,始终毫发无损。尽管海牙前南战犯法庭指控他发动波黑战争,对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进行了种族清洗,但波黑许多塞族人仍然认为他是捍卫民族利益的英雄。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
较低!请点击获取最
卡拉季奇日出生在南斯拉夫黑山共和国尼克希奇市佩特尼察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少年时随父母迁居到波黑首府萨拉热窝,1971年从萨拉热窝大学医学系毕业后成为一名心理医生。
卡拉季奇在波黑塞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支持者眼中,他是“最优秀的塞尔维亚政治家”和“铁人”,但反对者则称他为“战争罪犯”。联合国前南刑庭1995年7月指控卡拉季奇在波黑战争期间犯有种族灭绝罪和反人类罪。
1992 年波黑穆族和克族通过全民公决,宣布波黑独立,遭到塞族的坚决反对,残酷血腥的波黑战争就此爆发。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共有20 多万人死亡,200 多万人流离失所。1995 年战争结束后,卡拉季奇被海牙法庭指控授权部下搞种族灭绝,将100 万穆斯林和克罗地亚平民逐出家乡。塞族军队还被控在东部的斯雷布雷尼察屠杀了9000 名穆斯林平民。【】
卡拉季奇不是军人,他的名字经常和波黑塞族军队总司令姆拉迪奇联系在一起,在他俩的领导和指挥下,塞族军事上节节胜利,一度占领了波黑70%的领土。他虽然涉足政坛不久,但在政治斗争和外交谈判中却能言善辩,讲究斗争策略,巧妙地利用波黑穆族与克族的矛盾。他参加了无数次国际谈判和会晤,发表了成千上万次讲话,坚定不移地捍卫塞族的利益。为此,许多塞族称他为“塞尔维亚最优秀的政治家”、“把欧美列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英雄人物。民意调查显示,他仍是波黑塞族人心目中的英雄。【】
波黑战争结束后,在躲避北约部队追捕的日子里,曾经是诗人的他还一边逃亡,一边搞创作。据悉,他现已出版了两部作品,一部名为《处境》的戏剧剧本,一部名为《这里有奇迹,这里没有奇迹》的儿童诗集。
现年63岁的卡拉季奇一生扮演了多重角色,他曾是波黑塞族的灵魂和象征,也是设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通缉的头号嫌疑人,长达13年的逃亡经历更给他的人生蒙上一层传奇色彩。
塞尔维亚报章22日报道称,卡拉季奇是上周五在一辆市郊巴士上落网的。《政治报》在没有援引任何消息来源的情况下报道:“他留了一脸又长又白的胡子,戴眼镜,头发染成黑色,而且在匿藏期间以假名行医。”【】
塞国官员透露,卡拉季奇被捕前以假名达比奇(Dragan Dabic)在一间诊所充当医生赚钱过活,他给自己“改头换脸”,利用假证件,以非塞尔维亚国民身分,在塞国境内生活。【】
在卡拉季奇长达13年的逃亡生涯中,曾有报道说他乔装成了一名僧侣:光着头,隐身在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的山林中。
欧盟22日对波斯尼亚塞尔维亚裔战时领袖卡拉季奇被捕表示欢迎,并且形容这是塞尔维亚迈向成为欧盟会员国之路的“重要一步”。塞尔维亚在今年四月底和欧盟签署一份稳定与联合协议,但这项协议并未立即生效,它在等待贝尔格勒与前南斯拉夫罪行国际法庭“充份合作”。【】
塞国官员透露,卡拉季奇被捕前以假名达比奇(Dragan Dabic)据香港《明报》报道,卡拉季奇失踪13年突然落网,分析家普遍认为这是塞尔维亚的亲西方新政府,为了满足西方要求而作出,希望能交换加快加入欧盟、刺激国家疲惫的经济,但能否如愿仍有疑问。塞国政府上周才委任了新情报局长,今周便立即逮捕卡拉季奇。【】
卡拉季奇被捕后的命运引起多方关注,俄罗斯媒体认为卡其多半会落得米洛舍维奇的下场,死于狱中。【】
在他的敌人和西方人眼里,卡拉季奇是屠夫和罪犯。联合国前南刑庭发出国际指控卡拉季奇在波黑战争期间犯有种族灭绝罪和反人类罪,不但将100万穆斯林和克罗地亚平民逐出家乡,塞族军队还被控在斯雷布雷尼察屠杀了7000名穆斯林平民。&&&&但在支持者和一些塞族人眼里,卡拉季奇却是英雄和“铁人”。1992年4月,波黑塞族成立了“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卡拉季奇出任总统,并被许多塞族人称为是“维护塞族利益的英雄”、“最优秀的塞尔维亚政治家”、“把欧美列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领导人。【】您的位置:
卡拉季奇:战犯还是英雄? 上(图)
发贴人:222.50.110.*发贴时间:【】[]
&& ()&& ()卡拉季奇:战犯还是英雄?  ( 23:45:24)  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图左)和前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图右) 《卡拉季奇:战犯还是英雄?》(日《大公报》)          被西方称为二十世纪最残酷战犯的前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在被前南国际刑事法庭通缉十三年后,终于未能逃脱厄运,于七月二十一日被捕。&& ()&& ()&& ()&& ()&& ()&& ()&& ()&& ()&& ()&& () 至此,被西方穷追猛打的前南超重量级战犯或自杀、或自首、或病死,仍逍遥“法外”的已所剩无几     萨拉热窝是一美丽的山城但今天的萨拉热窝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十几年前战争的印迹依然存在,建筑物墙面上的弹痕清晰可辨,一些破败的建筑并未完全清理,最令人震惊的是居民区与一片片白色的墓地混在一起,生与死相邻,阴阳相间,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始于十六年前的战争,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因民族矛盾而起,因“统”和“独”而扩大,最后在西方军事打压下结束在战争中塞、穆、克三族均动了血本,并付出了惨重代价,四百三十万居民中有二十七万八千人死亡,二百多***沦为难民,全国八成五的经济设施遭破坏     由民族矛盾引发的战争往往伴有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塞族是在维护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穆克联盟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究竟孰是孰非,很难轻易定论时至今日,境内塞族、穆族分而治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战争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外国的军事介入的武装干涉,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整个战争发生、发展和结局起了决定性作用,并按照自己的标准左右着整个进程     搞垮南斯拉夫是西方控制巴尔干,进而控制整个欧洲的关键环节当议会不顾塞族的反对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三日正式宣布独立后,美国和欧洲便迫不及待地于四月便给予承认,由此引发了这场长达三年半的战争     战争进行中,美国为首的北约从最初的对塞族军事威胁到后来的直接军事介入,充分发挥空中优势,对塞族阵地进行打击,配合地面穆克联军的进攻,最后强压塞族签署了代顿协议战争结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牙国际法院向犯有战争和种族***的塞族战犯发出通缉令,在全球范围内缉拿并向前南方面发出强硬指令,把与国际刑事法庭合作,缉拿和引渡战犯作为加入欧盟的必要条件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等一批前南***成了牺牲品     卡拉季奇的命运已定,毫无疑问,等待他的将是被移送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接受审判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许多人心目中是民族英雄,是塞族人的骄傲是英雄还是战犯,只有等待历史做出公正的评价 南斯拉夫简史 斯拉夫民族最早起源于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东欧地区公元五至六世纪,部分斯拉夫人开始迁徙到今天的巴尔干半岛,成为今天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黑山、马其顿等斯拉夫民族的祖先到公元九世纪开始形成一些斯拉夫民族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受拜占庭文化影响较大,除克罗地亚和外,大都信奉东正教梦想成真 第一南斯拉夫   1398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今天的地区打败塞尔维亚军队,从而开始了长达500年的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1878年,在经过长期反抗斗争后,塞尔维亚、黑山获得了独立而克罗地亚、则处于当时的奥匈帝国统治下年两次巴尔干战争使马其顿摆脱了土耳其的铁蹄巴尔干开始产生了将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起来的愿望,尤其是已经获得独立的塞尔维亚更是把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作为基本国策   一战中,塞尔维亚站在协约国一方(补充:一战的“导火索”正是“萨拉热窝事件”: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特访”6年前被其占领的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被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加费格里?普林西波的塞尔维亚青年开开枪刺杀致死,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以德国、奥匈为主的“同盟国”和与俄法为主的“协约国”之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拉开幄幕)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的崩溃,使克罗地亚、等有了自决的机会;以法国为代表的协约国也主张在巴尔干建立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国家以对德形成牵制这样,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的梦想有了成真的可能  1918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人王国”,1919年的《凡尔塞和约》承认并确定了该王国的主权和边界,是为第一南斯拉夫1929年王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战火诞生 第二南斯拉夫   日,德意轴心国集团向南斯拉夫王国发动全面侵略4月17日,王国军队战败投降,国王彼得二世流亡英国伦敦,第一南斯拉夫沦亡了和党卫军第13“短剑”志愿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二师)乌斯塔沙政府甚至把萨格勒布的一座前博物馆改建为清真寺除此之外,乌斯塔沙反对工业化和民主化)   在德国法西斯占领南斯拉夫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领导武装起义,开始了4年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游击战争在二战中,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争是最大的敌后战场,它牵制和消灭了德国法西斯的大量有生力量,南共领导的游击队也发展到了80***日在亚伊策市召开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以铁托为首的临时政府―――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在战后建立各民族平等的联邦共和国,剥夺流亡政府的权利,禁止彼得国王重返南斯拉夫,授予铁托元帅军衔   1945年5月,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南斯拉夫全境获得解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南斯拉夫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4年***牺牲了170***,占当时南斯拉夫人口的11%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63年的新宪法又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铁托成为终身总统新南斯拉夫按照民族平等的原则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6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   铁托领导的新南斯拉夫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度,在国际上奉行不结盟政策70和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经济上曾获得很大成就,其国民生活水平在东欧一度居于领先水平,由于铁托本人在二战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和南斯拉夫既不跟从苏联集团、也不依附西方集团的不结盟政策,使得南斯拉夫在国际舞台上也拥有较高的地位步履维艰 第三南斯拉夫   由于南斯拉夫各民族曾遭受不同大国的统治,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如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和信仰天主教,而的穆斯林族和的阿尔巴尼亚族则信仰伊斯兰教,加上各列强历史上出于私利,经常在各民族中进行挑拨、制造争端,使得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少矛盾铁托逝世后,这些矛盾开始逐渐激化   苏联东欧剧变也给南斯拉夫造成了巨大冲击南斯拉夫统一的核心南共联盟也开始瓦解,各共和国的分离主义力量日益强大并逐渐控制了当地的政权一九九一年,图季曼领导的克罗地亚以及两共和国率先宣布独立在南斯拉夫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时,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和本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决定不再支持南斯拉夫的统一一九九二年一月,德国率先承认克罗地亚和独立,整个欧盟也步其后尘一九九一年十一月,马其顿宣布独立一九九二年四月,又宣布独立  鉴于新的局势,原南斯拉夫仅存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一九九二年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其面积和人口都只有原来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被称为“小南斯拉夫”或“第三南斯拉夫”新的南联盟在成立伊始即面临困境爆发了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之间的战争(注:克穆两族之间也发生过激战),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被西方指责为进行“种族清洗”,受到经济制裁,国内经济日益衰退,外交上也极其困难   一九九五年八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大规模空袭塞族,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和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一起在美国签署了《代顿和平协议》,内战终于基本平息之后,西方又利用南联盟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少数民族与塞族之间的冲突,继续对南联盟施压,从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起开始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轰炸,制造了欧洲自二战以来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二○○三年二月四日,重定新宪法改国号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南斯拉夫」一词正式走入历史    2006年***,黑山共和国举行全民公决,6月3日,黑山议会通过《独立宣言》,6月15日塞尔维亚政府宣布承认黑山共和国    日塞尔维亚自治省单方面宣布独立阿富汗、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及美国当日即宣布正式承认其独立但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腐败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与阿尔巴尼亚合并更是几乎不可能,加入联合国的前景由于俄罗斯等的反对可能遥遥无期连美国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很有可能得不到联合国的承认,无法自我管理,依赖于欧洲国家来维持秩序,依靠北约提供武装力量,这些都可能导致最终成为一个失败的国家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是一个国情极其复杂的联邦,其特点可归结为:一个联邦国家;二种拼音文字;三种语言;四个宗教;五个主体民族;六个共和国;七条边界;八个领导人;九个政府这种国情的复杂性本身潜在着难以估量的矛盾,铁托在世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曾为此作了某种安排(个人认为对其他民族有一定的政策顷斜)但是,愿望不能代替现实,在他身后,矛盾激化,最终不可收拾――结局是南斯拉夫***――谁也不知道最后会分裂为多个国家!在塞尔维亚,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原南斯拉夫的版图就好像诺基亚手机――每年都有更小更新的版本推出(补:马其顿境内的阿族人也在谋求独立乃至并入阿尔巴尼亚;与阿尔巴尼亚有隙的希腊是唯一明确表态反对独立的北约国家)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卡拉季奇:战犯还是英雄? 上(图)》&&&& 地址: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903/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卡拉季奇:从民族英雄到阶下囚
我的图书馆
卡拉季奇:从民族英雄到阶下囚
长按对应二维码可分别订阅老衲读史和老衲秘史欢迎添加老衲个人微信号:couhuo2014~~~~如若此地作别,也好他乡再见~~~~本公号旨在介绍更多的历史信息所转载的文章仅为当事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训练有素的精神医生,写诗、剧本、小说的文人,“最优秀的塞尔维亚政治家”,“种族清洗者”、“战犯”,这就是卡拉季奇。这位在波黑战争期间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在经历13年的逃亡生涯后被抓捕……本文原载于总第87期《新周报》,作者子木,原题为《卡拉季奇的传奇生涯》。卡拉季奇反对分裂的民族主义者1945年6月,卡拉季奇出生于前南斯拉夫黑山帕莱镇一个贫困家庭。二战中,他的父亲既反纳粹又反共。所以,战争结束后,卡拉季奇一家社会地位低微,饱受歧视。由于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卡拉季奇自幼就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1971年,他从萨拉热窝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精神科的医生。1974年,卡拉季奇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培训,一年后回到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工作。如果没有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政治动荡,卡拉季奇将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民族矛盾加剧,以塞尔维亚为主导的南斯拉夫的6个加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中,有4个先后宣布独立,仅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12月,卡拉季奇投身政治,在萨拉热窝建立塞尔维亚民主党,并成为该党领袖。塞尔维亚民主党的目标,是促使波黑与克罗地亚的塞族从各自国家分离,再并入塞尔维亚共和国。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的简称)宣布独立后,其三个主要民族——穆斯林(穆族)、塞尔维亚(塞族)和克罗地亚(克族)却因波黑的前途发生了严重分歧:穆族主张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于是,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引发了战争,即波黑战争。作为塞尔维亚的领袖,卡拉季奇在这场动乱中迅速崛起。1992年2月,塞族从波黑脱离出来,宣布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成立,卡拉季奇当选为总统。虽然涉足政坛不久,但卡拉季奇在政治斗争和外交谈判中却能言善辩,讲究策略,巧妙地利用穆族与克族的矛盾,维护了塞族的利益。为此,许多塞族人称他为“塞尔维亚最优秀的政治家”、“把欧美列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英雄人物。1995年11月,在北约的介入下,持续三年半的波黑战争结束。1996年初,卡拉季奇提出辞职。同年7月,由美英等主导的荷兰海牙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以种族灭绝、反人类罪等11项罪名起诉卡拉季奇,并发出通缉令,自此,卡拉季奇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与北约斗智斗勇为了追捕卡拉季奇,十三年来,北约特工和特种部队出没于波黑波斯尼亚的深山老林。据称,他们有时距离卡拉季奇仅咫尺之遥,甚至可以看清他的面孔,但就是无法抓住他。在当地,有许多关于卡拉季奇的传闻:有人说卡拉季奇每天不停地换乘各种车子;有人说他剃掉了浓密的头发,蓄上胡须;还有人说卡拉季奇睡觉时,总会把一支手枪放在枕边,并发誓宁可自杀也绝不上法庭。2004年,北约安插在卡拉季奇家乡帕莱镇的间谍带来了一条令他们振奋不已的情报:卡拉季奇受了伤,现在跑回老家求助来了。于是,大批全副武装的北约特种部队在坦克、战车和武装直升机的支援下,突然袭击并且全面封锁了帕莱镇。然而,搜捕结果是除了拘捕了一名据说是“卡拉季奇支持者”的前警官外,又是一无所获。不过,此后,这位逃亡者公然在贝尔格莱德开起了诊所,过起了平常人的生活,而且抓捕他的人即使近在咫尺也对他“视而不见”。这得益于卡拉季奇高超的易容术。逃亡期间,他来了个彻底的“改头换面”,身体明显比以前消瘦,以前的“狮子头”发型不见了,留起了颇有神职人员风格的发式,蓄起长长的白胡子,还戴上了眼镜,并摇身一变成为“达比奇”医生,他对人们进行精神治疗,而且还兼职做自由撰稿人,为杂志写稿,时不时地还参加一些公开活动。2008年2月,卡拉季奇还聘用了一位电脑工程师,为他的精神疗法开设专门网站。这位工程师去过几次卡拉季奇的家,与他讨论网站一事。卡拉季奇家中的墙上,挂有一张4个男孩的合影。他们身着美国洛杉矶湖人队的篮球服。卡拉季奇说,这是他生活在美国的4个孙子。卡拉季奇则总是一袭黑衣,经常抱怨赚钱很难。当时,这位电脑工程师还以为他是某个秘密教会的成员。闲暇时,卡拉季奇还常去贝尔格莱德一家名为“疯子之家”的酒吧消遣,酒吧的墙上还挂有“卡拉季奇总统”与他的军事领导人姆拉迪奇的照片。“疯子之家”的酒吧老板说,“达比奇”医生爱喝红酒,爱听酒吧里演奏的弦乐。而邻居们说,他在此住了一年半,很安静,很有礼貌,也乐于助人,但他的外貌怪异。诗集情书源源不断卡拉季奇有着相当浓厚的文学功底,自1986年就开始出版诗集,并在1994年获得俄罗斯“肖洛霍夫作家协会奖”。在逃亡中,他又“大摇大摆”地出版了5本诗集。2001年,他还编写了剧本《处境》偷偷面市。2004年,出版了他的长篇爱情小说《夜之神记》。有意思的是,2005年10月,卡拉季奇的第5本诗集《这里有奇迹,这里没有奇迹》问世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查德·鲍彻曾经苦笑着说,“只要能抓住卡拉季奇,美国政府将十分乐意帮忙推销他的诗集。”不过,现在看起来,这本售价7美元的诗集为卡拉季奇玩弄搜查他的北约部队发挥了声东击西的作用,因为这些诗似乎暗示了卡拉季奇的藏身地,内容大多与荒山、树木以及野生动物有关,其中一段诗提到了“大山、原始森林以及通往森林的公路”,另外一段诗则写到他遇到了“一只瘦狼”。这使得外界纷纷猜测,他就躲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大山里。于是,当北约部队疲于奔命地在波斯尼亚广阔的山岭搜查时,这位随身携带着斯拉夫语版《孙子兵法》的逃亡者却在贝尔格莱德的闹市区酒吧里品尝美酒,构思他给妻子的情书。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亲爱的利利,你是过去40年中我最爱的人。我用我的思绪想你、爱你、亲吻你,我对你的爱永无止境,我迫不及待地要见到你,拥抱你。”“一不小心”被抓获然而,幸福转瞬即逝。日晚,卡拉季奇刚坐上73路公交车,正向司机出示通行证,三个塞尔维亚秘密警察就叫住了他:“老先生,跟我们走。”卡拉季奇被架进一辆等候多时的轿车。随后,塞尔维亚秘密警察通过DNA比对,确认这个老人就是卡拉季奇。不过,卡拉季奇的律师韦塔却对上面的“故事”不以为然,他表示,卡拉季奇早在3天前,也就是7月18日晚就被捕了。根据卡拉季奇本人的说法,他刚坐上一辆从贝尔格莱德开出的公共汽车,就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蒙上了眼睛,然后被安置在不知什么地方的一个房间里,直到21日才被带离。塞尔维亚官方的“落网记”也好,卡拉季奇自己的说法也好,大家其实都无所谓,但公众最关心的是,曾在北约部队眼皮子底下“逃亡”了13年的卡拉季奇为何竟然如此闪电般地被捕了?对此,塞尔维亚政府官员拉西姆·利亚伊奇解释道,这完全是误打误撞。塞尔维亚安全部队当时正全力搜捕另一名被通缉战犯、卡拉季奇的老朋友姆拉迪奇,结果“一不小心”发现了卡拉季奇。对于这次被捕,英国《每日电讯报》从德国情报机关得到的消息称,正是卡拉季奇的朋友、波黑塞族军队前总司令姆拉迪奇出卖了卡拉季奇。同卡拉季奇一样,姆拉迪奇因犯有种族屠杀和其他罪行而被海牙国际法庭通缉,据说他出卖卡拉季奇是为了避免自己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不过,卡拉季奇的妻子利利亚娜曾指出,1996年,卡拉季奇与当时的美国巴尔干问题特使霍尔布鲁克有过隐退协议,即他辞去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和塞族民主党主席的职位,美国不再追究其在波黑战争中的责任,但美国背信弃义。她说,这份隐退协议白纸黑字,那上面有霍尔布鲁克的签字。波黑塞族共和国前外长布哈和卡拉季奇真相国际委员会主席查沃斯基也都指出,协议确实存在,但美国外交不可信。
馆藏&25632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卡拉季奇:“战犯”、“英雄”,还是诗人_资讯_凤凰网
卡拉季奇:“战犯”、“英雄”,还是诗人
长江商报【
大开杀戒致近万人死亡;把欧美列强玩弄于股掌之间;逃亡期间笔耕不辍
1996 年5 月18 日,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迫于内外压力,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以此为转折点,这位纵横前南地区多年的风云人物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在很多人心中,卡拉季奇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传奇人物。这不光是因为他在波黑战争中叱咤风云,还因为自1996 年隐居以来,他成功地逃过了北约部队的搜捕,始终毫发无损。尽管海牙前南战犯法庭指控他发动波黑战争,对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进行了种族清洗,但波黑许多塞族人仍然认为他是捍卫民族利益的英雄。
卡拉季奇还是一位诗人。在13 年的逃亡生涯中,他创作了一个剧本和5本诗集。
“战犯”卡拉季奇
授权部下搞“种族屠杀”
卡拉季奇1945 年出生在塞黑黑山共和国北部的尼克希奇郊区。他的父亲是一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卡拉季奇出身贫寒,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后来赴萨拉热窝医学院攻读,1977 年毕业后成为一名精神病医生。他曾在萨拉热窝和美国的医学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上世纪80 年代初,前南各共和国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死灰复燃。米洛舍维奇当选塞尔维亚总统后奉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强调“所有的塞族人都应该生活在一个塞尔维亚国家里”。在这种背景下,卡拉季奇弃医从政,走上民族主义的道路。1990 年7 月,他当选为波黑塞族民主党主席,并得到米洛舍维奇的支持。
上世纪90 年代初,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共和国陆续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当时的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是个穆斯林民族主义者,他不顾卡拉季奇的警告,执意要通过全民公决使波黑脱离南斯拉夫,取得独立地位。在波黑占少数的塞族人坚决抵制,随后宣布脱离波黑,成立塞族共和国。1990 年12 月卡拉季奇在乱世中当选总统。
1992 年波黑穆族和克族通过全民公决,宣布波黑独立,遭到塞族的坚决反对,残酷血腥的波黑战争就此爆发。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共有20 多万人死亡,200 多万人流离失所。1995 年战争结束后,卡拉季奇被海牙法庭指控授权部下搞种族灭绝,将100 万穆斯林和克罗地亚平民逐出家乡。塞族军队还被控在东部的斯雷布雷尼察屠杀了9000 名穆斯林平民。
波黑战争后销声匿迹
波黑战争期间,米洛舍维奇在西方的强大压力下,终于认识到无法长期支持卡拉季奇进行波黑战争,于是转而接受万斯-欧文和平计划。对这一计划,卡拉季奇先是接受,后又变卦。米洛舍维奇一怒之下断绝对了塞族共和国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
在代顿和平协议谈判期间,米洛舍维奇将卡拉季奇撇在一旁,于1995年11月代表波黑塞族签订了结束波黑战争的代顿协议,一时间被西方夸为“不可或缺的和平因素”。
卡拉季奇不但与米洛舍维奇分道扬镳,同自己的副手、有“巴尔干铁娘子”之称的普拉夫希奇副总统也处不好关系。卡拉季奇曾下命令说:“在领导层孤立普拉夫希奇,并把她从帕莱(塞族共和国战时首都)赶出去。”但在西方的重压之下,卡拉季奇只能步步后退。
1996 年5 月18 日,他辞去塞族民主党主席和塞族共和国总统职务,由普拉夫希奇接任。之后他竞选连任总统失败,从此淡出政坛,销声匿迹,在波黑的高山密林里过起了隐居生活。2001 年底,卡拉季奇被塞族民主党除名。
&& 前一页1
凤凰图片08奥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拉季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