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数量最少的动物人的最适数量究竟是多少

查看: 157781|回复: 28
西山级会员, 积分 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很多人认为昆明是世界上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其实在我看来,住在昆明恰恰是一件最没有道理、最无可奈何的事儿!
  第一、昆明是座没有事业心的城市!
  昆明这座城市是一座人际观念非常落后的城市,他不适宜有事业心的人生
  存!这座城市基本上还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际关系和人伦文化,他缺乏经济上的活力和事业型的动力。
  昆明的投资软环境极其落后:体现在机关和事业体制方面,是办事效率低下,官本位意识严重,明显缺乏创新活力;原则性有余,灵活性不足。
  体现在人际方面,则是懒惰多于实干,警惕多于开拓、闲散多于激情、自私多于自大、内敛多于彰显!
  昆明的人伦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庸人文化,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想干事业的人活得很累,沟通成本很高,甚至会受到很多莫名其妙的讥笑。有事业心的人在很多人眼里成了疯子、孔雀;而平庸无为地浪费生命,成为一种可怕的合理。昆明人有时也会热情好客,但他们的热情好客每每是为无所事事者准备的!
  丑陋的昆明人从来不知道自己丑陋,也从来不承认孔雀比他们美丽!
  在这样一个人居环境下,三室一厅的房子住久了有蹲监狱的感觉。
  在这样一个人居环境下,干事业的人每天都在遭遇庸人的白眼!
  相比之下,我宁可到北京、上海或者深圳,找个单人小房间住几年,老婆来了就睡上下铺,只要能够干事业,两口子睡上下铺算得了什么?那里的软环境比昆明优越100倍!
  更何况除了事业,那里还有餐厅、酒吧、汽车、剧场、海滨、公园……,这些户外享受与消费,足以使你忘记住房狭小和蜗居的尴尬!而在昆明,除了三室一厅你似乎什么都没有:已婚男子在昆明泡酒吧似乎会被讥笑----很怪!还有:在昆明开汽车有严重的交通堵塞(有时汽车还没人走得快);
  郑和住在昆明永远成不了航海家;聂耳住在昆明永远写不出国歌!
  所以,我宁可为蜗居北京而哭,不愿在昆明的三室一厅里傻笑!
  第二、昆明是座寡大的城市:
  前几年有人说昆明是座没有文化的城市,遭群起而攻之,其实今天看来这
  话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昆明文化人连篇累犊企图证明昆明文化的存在,但殊不知弄巧成拙:他们恰好证明了一个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实:那就是昆明的发展与昆明文化无关!
  昆明文化人连篇累牍所证明的这种所谓昆明文化,其实是一种应该被抛弃的文化,这种文化太古老!不适宜城市的无限发展,就像上海的发展必须抛弃小刀会起义前的那种文化,否则就没有日后十里洋场的繁华与喧嚣了。
  现在昆明的城市发展速度非常惊人!有时开车跑出去十几公里,依旧没法从水泥森林里突围。很显然,昆明已经是一座大城市了!
  而文人们津津乐道的那种昆明文化,是小城市文化,与现代大都市无关;昆明作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他所缺少的不再是城市规模,而是适应现代大都市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昆明确实是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或者更准确地说,一种小国寡民的传统文化依旧左右着一座现代大都市的进步!
  小刀会前的上海文化不可能成就十里洋场上海滩;半个世纪前的渔村文化更不可能成就共和国最大的特区城市。同样小国寡民的昆明文化不可能成就现代化的昆明!
  上海十里洋场文化与东方大都市的发展相同步,所以有了冒险家的乐园、有了杜月笙大哥、有了蝴蝶阮玲玉、也有了鲁迅和左联;深圳作为一座新兴移民城市在短短二十多年中,建立了与岭南文化迥异的移民文化与商业文化。
  上海和深圳的都市文化是与城市发展成正比的、是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文化;而昆明没有适应现代大都市的先进文化,小国寡民的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成为一种与城市发展成反比的落后文化,因此,不是昆明本身没有文化,而是昆明城市越大很可能越没有文化!
  会吃辣椒的人都知道,寡辣的辣椒不好吃!同样,一个寡大的城市也不好住!而昆明正是一座一天比一天寡大的、文化正在干涸的城市!
  昆明的高尔夫球场是为外地人开的!
  昆明的世博园是留给外地人参观的!
  昆明还有什么文化是留给自己的?有人说一座现代城市有多少文化关键看他的话剧观众!而云南省话剧团的新戏在诺大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每每只能卖出6场戏票!从这个意义上说昆明的文化显然不合格!
  寡大的昆明不好住,他不像一座大城市!住在昆明无从享受大城市的文化与乐趣!你要想干事业就住到上海或者深圳;如果你不想干事业,也可以找个小县城或者乡镇,买套更大的房子(那里房价至少比昆明便宜得多)宁静地生活。
  住大城市住小城市住乡镇村寨都有道理,唯独住在昆明最没有道理!
  第三、四季如春与长寿无关!
  很多人把昆明最适宜人居的理由,说成是气候四季如春。
  殊不知这个所谓的四季如春,至少有一半是以长期缺氧为代价获得的!
  昆明地处北纬25度,在这样一个纬度线上之所以夏季凉爽,是因为他的
  海拔很高,市区海拔将近1900米,这个高度超过了庐山、黄山、九华山,五台山,南岳衡山……,乃至于和泰山相比也并不逊色!
  昆明人住在昆明不是为了短期旅游,而是长期生活的需要,但试问有多少人愿意天天生活在泰山顶上,高唱“要学泰山顶上一青松”呢?
  昆明气候四季温和,但昆明人却四季生活在缺氧环境下:昆明人办事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和海拔有关。以笔者亲身体验为例,在昆明写剧本每天7、8千字已经很累了,但在沿海城市哪怕配一台很难用的电脑,每天写1万字以上很轻松,有时甚至一天就能写完1集电视剧,这在昆明就做不到!
  其次,昆明所谓的四季如春,仅指气温而言,外地人很少知道,昆明春季严重缺水,空气湿度近于沙漠,会带来很多疾病。还有冬天过于暖和,没有经历雪天,同样也会带来疾病。
  因此,昆明的四季如春只和人的皮肤感觉有关,和人的健康长寿无关。
  在长期缺氧的环境下,本地人健康尚勉强过得去(但行动明显迟缓),来昆居住的外地人,心脏病、肺病、老年痴呆很普遍,发病率偏高,更多的人因长期缺氧而亚健康,笔者前几年因额前神经水肿导致眩晕,到深圳工作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就好了,并没有进行医治。而笔者的父亲是20年的老心脏病,70岁时定居上海,连吃药都忘记了,不知怎么自己就好了----原来都是高原惹的祸!
  此外,昆明缺少寒季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生命消耗过快,对长寿不利,从这个角度考虑,最适宜人居的城市显然不在高原和低纬度地带;最适宜人居的地带应该是西伯利亚或加拿大的沿海城市,那里的人只要不喝酒一般都能长寿。
  如果不是户口制度的羁绊,我宁可像张国焘那样冻死加拿大,也不愿病倒在昆明三室一厅的“监狱”里!
  第四、沸腾的群山离我们很近!
  昆明房价不高时很多人囤房搞投机,结果把房价弄高了。
  殊不知昆明的房子究竟囤得住囤不住、能够囤多久,只有天知道!
  昆明坝子就在滇东地震带的边缘上,西南边还有红河谷断层地震带,60 年代末的峨山通海大地震就发生在昆明市100公里外,当时市内有些民房已被震裂;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
  昆明市中心以东20多公里就是梁王山断层,这里比峨山近得多!梁王山和拱王山两个断层是云南的地震高发地带,每年要发生上百次大小地震;1833年昆明东郊发生大地震,市区损失严重,其中城东昙华寺几乎全部倒坍。
  昆明北郊的禄劝县则是中国有名的的地震高发县区,云南省地震最多的一个县,每年地震百次以上。
  很多人误以为昆明不是地震高发地带,住在这里很安全,殊不知昆明是一座危机四伏的孤岛城市,特别是市中心以东仅20多公里,就进入地震高发带,而云南省地震最多的一个县,也恰好属于昆明市管辖。
  因此,昆明坝区虽然不易发生地震,但昆明“被地震”的威胁很大,这种威胁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目前国内城市规模大于等于昆明的任何一个城市,除台北之外,这种“被地 震”的威胁均小于昆明。
  汶川的教训告诉我们,“被地震”的威胁不能轻视,根据震源的深浅不同,有时“被地震”的破坏性并不小于震中(北川县城就是个例证)。当年峨山大地震的震中也并不在峨山县境内,但峨山的损失明显大于通海(震中)。
  在昆明买房子,能满足一家人遮风避雨就足够了,少一些奢望为好!因为沸腾的群山离我们很近,吞噬小小的昆明坝子很容易!
  第五、城市管理水平低下:
  昆明市的交通堵塞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比他大的城市没堵得这么厉 害,比他小的城市也没都得这么厉害。
  在此我首先要警告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分子:千万不要用军队来占领昆明,因为昆明严重的交通堵塞,足以使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此全军覆没!
  昆明城市管理水平低下也是非常惊人的,交通堵塞严重原本是管理问题,可市里一开会,很多人竟然提出重新修路,把马路加宽,结果把一个好端端的昆明市搞得乱糟糟的,形同济公斗蟋蟀一般,交通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
当然,昆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低下,还不仅仅体现在交通堵塞一个方面,多了去了,恕笔者实在数不过来了!
  第六、高处不胜旱!
  云南气候湿热,年降雨量逾千,本不应该缺水。
  然而昆明坝子处于高台之上,四周都是海拔低于昆明的河谷地带和坝区。
  而昆明坝子四周的山体比较单薄,因此,昆明市的积水能力严重低弱,再加上旱季雨季反差太大,雨季不敢大胆蓄水,所以昆明其实是一座缺水的城市。
  昆明市积水面积最厚实的地区在北部,积水区可延伸到嵩明县北界,元代赛典赤修松花坝水库,解决了昆明坝北的用水,使昆明的城市规模很快超过大理,成为云南第一大都市,前几年又搞了个掌鸠河引水工程,将三台山东南麓的水流引入昆明,勉强解决了现有的城市用水。
  但除此之外,昆明市还有多少积水面积呢?
  昆明坝东的梁王山离市区很近,背后是珠江流域,平均积水纵深大约不足10公里,支撑呈贡新城恐已捉襟见肘,而梁王山南段的积水面积更加单薄(很多地方纵深不足3公里),实不知今后的晋宁新城水从何来?
  昆明南部的江川、玉溪海拔均低于昆明,不具有大面积积水的可能性;西部那就更不用说了,站在市中心人人都看得见西山大屏风。一目了然!屏风背后是滇池的出水河道螳螂川……。
  在昆明市的四周,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像掌鸠河这样的地势!三台山高地与掌鸠河,很可能是上帝给予昆明人民的最后恩赐!而现在的掌鸠河与松花坝供应昆明市区用水已无富余!昆明市近年旱季又开始缺水了!
  有人曾提议引普渡河水入昆,但笔者对这条河的中上游进行徒步考察,发现根本不具有可行性;至于牛栏江和小江那就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珠江流域降雨量小,河道发育晚于昆明,具体地说,大部分河源都低于昆明坝区,怎么引流?红河流域坡陡谷深,也完全看不出有这种可能性……。
  昆明的水源很可能成为昆明市民今后激烈竞争的热点,昆明这座城市无限制发展下去,最后很可能只有计口售水了!就像计划经济年代发布票、粮票一样!谁敢天天洗澡,先把他的城市户口吊销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恐怕最后只能求助于家门口诺大的滇池了……,虽说滇池水不能饮用,但稍加净化,满足工业用水、城市卫生、家庭卫生以及洗浴仍勉强可以,到时候可以把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分开,拉大收费标准?这个想法可不可行我还没有想清楚,特别是那时的滇池水能否像今天那么清洁透亮、保持今天的水质?我更不知道!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那时最大的愿望还是别生活在昆明-----这是最自私、但也最具可行性的方案,溜之大吉、逃之夭夭是也……。
西山级会员, 积分 1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 积分
每个城市都有优缺点,你说“最”,怕是不合适。
哀牢山级会员, 积分 4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3 积分
楼主速速离开,去找合适的地儿待着去
哈巴雪山级会员, 积分 177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18 积分
轿子雪山级会员, 积分 131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13 积分
k只有看仆人的了&&俺们主人是无招了
高黎贡山级会员, 积分 27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1 积分
云南排名中昆明可能排名靠后,但在省会城市中,我觉得昆明还是有实力竞争前几位的
高黎贡山级会员, 积分 35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0 积分
今年不旱了,换贵州旱去了,看来怕是换着换着的旱,还是楼主走到哪里,哪里就旱?!
轿子雪山级会员, 积分 136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2 积分
学学 笨妈,逃离昆明~~~~
鸡足山级会员, 积分 13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4 积分
&&虽难免有些以偏慨全,但的确有一定道理
哀牢山级会员, 积分 6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5 积分
阿么么,LZ是哪点的人啊。咯是在昆明不顺,就放的黄枪
新闻爆料热线:47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
金碧坊社区 滇ICP备 
(R) jinbif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8.04
未经金碧坊社区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nbsp&&nbsp&&nbsp&&nbsp&人每天的运动量是多少最适合_百度知道
人每天的运动量是多少最适合
人每天的运动量是多少最适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于18-64岁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如快走、家务、搬运小于20斤重量的物品)有氧身体活动,或每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如快速骑自行车、有氧运动、搬运大于20斤重量的物品),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  对于5-17岁儿童青少年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对于65岁及以上的成人,身体活动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和社区中的休闲时间活动、交通往来(如步行或骑车)、职业活动(如果仍然从事工作的话)、家务劳动、玩耍、游戏、体育运动或有计划的锻炼。
健身爱好者
每组间隔3分钟变速跑最消耗热能,不要听要坚持住,就是跑步是一时快一时慢小跑10分钟做做俯卧撑 10个一组,一次3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要因人而异,按常理一般锻炼一小时较为适宜。锻炼强度也因人而又有各自的不同。只要不觉得太累就可以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运动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做运营?谈谈运营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作者:李凯 13106字节 日 16:29:33 阅读:16781
&&&&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做运营&、&运营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之类的话题,其实谁谁适合或者不适合做运营,这个很难说,没有人与生俱来就适合做运营,很多人其实都是在后天的磨炼和日积月累中形成了某些所谓的素质,只是说在做具体每一项工作时,自己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值得做的事情就应该铁了心做好,不值得做的事情就应该懂得放弃,有些鸡肋既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时候不如直接放弃。
  先说素质&&
  一、运营人员的&特质&
  所谓特质,其实就是骨子里面的东西。一部分包含个性、心性、天性的因素,一部分包含个人的心理素质。我把它放在第一位,说明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特质&会决定行为,同时还会有助于激发你身上的各种潜能。
  这就好比你的&小宇宙&,它的强弱,决定了你可能会把事情做到何种程度。具体的,我觉得包括责任心、态度、对细节的关注、耐性、韧性、逆商、做事的魄力和霸气、价值观、品德修养等等。这些东西里有些是先天的,但大部分其实是后天可以培养出来的。比如我的很多性格和价值观,做运营之前其实不是现在这样的。
  我觉得这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至关因素。大家都知道冰山模型,你会发现,这些&特质&基本都是冰山以下的那些东西,不容易外露,平时不易察觉,至少从感观上我们不可能一下子看出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这些&特质&。一份工作,我们不可能做一辈子,再给你换一份工作,你是否还能做好,这冰山以下的
80%的东西,便能真正发挥作用了。
  这些东西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我们应该感谢逆境带给我们的成长,少惆怅人生多做事,少留遗憾,莫使青春虚度。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经历和出身都是不同的,比如价值观,我们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之后,可能一辈子都改不了。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TA之前某个领导的影子,因为毕竟每天耳濡目染,下属会形成基本的判断,TA认为对的TA就会学习和继承,TA认为错的TA会规避。但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事情能分得清对错?
  中国有一家女性网站,长期以来形成了员工彼此之间的冷漠无情、腹黑,很多毕业生或者职场新人,一旦进入之后,潜移默化地就继承了这些职场上的坏东西。这些人到了其他公司,就会把这些坏东西也带到那里,影响周围的其他人。我之前就曾经有这种经历,许多年后,依然耿耿于怀。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
  二、运营人员的文化素质
  关于运营人员的出身,这个是没有硬性要求的。没有所谓&XX专业毕业的,一定比XXX专业的运营做的好&这种说法。我本人是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无双(把我带进猫扑的人)大学的专业是空气动力学、造火箭的。
  目前还没有一个专业是和运营工作完全对口的,大学里也没有这门课程。
  想做好运营工作,做好用户工作,其专业素质还是要求过硬的,运营工作涉及的工作模块很多,想要做到专业意味着需要懂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数学学的好,在数据运营这块会有一些先天的优势,心理学学的好,在用户心理、用户意识这块会把控的更有分寸,中文学的好,文字能力会相对较强,等等等等。
  同时,这还体现在基本功上。运营是一件非常考量一个人的基本功的一项工作,所有运营工作的基本功都是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连个文案都写不好,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运营人员?&我文字功底差&这句话,压根就不允许从一个运营工作者嘴里说出来,不好不会练么?而作为专攻用户运营这个模块的运营人,对于这两块的要求会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一些,比产品运营、商务运营要高的多。
  基本功同样需要常年的实践和锻炼练成的,需要按年头来计算,工作8年的,和工作2年的,不可能一样。基本功依据每个人的用心程度而产生巨大的差异,而且会越拉越大,同样工作5年的运营人员,可能在能力上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大家会发现很多人理论一套一套的,而做起事来、实操起来就不行了,差别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三、运营人员的品德和修养
  这一点看似和工作关联不大,但若放在用户工作层面,就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
  我们是整个平台的运营者和管理者,是用户体系、生态的建设者。一个社区的文化,归根结底是我们和用户共同打造出来的,而我们,是文化的引导者。我们的一言一行,用户都看的真真的,很多价值观、思维观念,你会传到给核心用户,再通过核心用户传到更多的用户,某种程度上,我们是&根&。有时候,用户传播你的某些&故事&,比传播任何人都快,波及面更广。倘若你是个人品低劣、品德和素质低下的人,根都烂了,那就甭指望整个平台能好到哪儿去,用户都被你带坏了,一条线,烂到底了。
  你在平台的威望,你在用户心目中被打了一个怎样的标签,跟你的品德、修养息息相关。不要小看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如果你足够努力,平台也能因你而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在之前的运营职业生涯里,曾经多次真切地遇到过、体会过。
  用户是可以被感动、感染的,你也一样可以被用户感动、感染的。用户工作博大精深,在用户工作中,我们永远是学生。
  用户运营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关于这个话题,虚的或者可以通用于所有工作岗位的能力,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说一些对于运营人员所必备的能力。
  一、和用户打成一片
  要做这点其实是非常难的,大部分人其实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一点,但对于用户工作者来说,回避就等于逃避了。如果一个在社区型的产品上,如果工作了若干年,用户连你这个人是谁都不知道,就的确说不过去了。
  能力是什么?你经手过10万个用户,和1000个用户,差的肯定不是100倍。和用户沟通,几乎是每个用户运营人员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当然我们不需要像客服一样那么标准化和流程化,如果一个运营人员按照这样处理问题,反而会像一个机器人。但正是在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和用户的交互过程中,我们才能了解用户,摸清楚用户的典型性特征,在用户群体里形成一个对于自己的口碑。口碑如何,全在于个人。
  什么叫做用户?你平台有1亿注册用户,又怎样?你手里有多少用户的QQ、微信、手机号、住址?多少用户认识你?用户愿意和你聊,喜欢和你聊,用户真正打心眼里把你当成他们的朋友、知心人,觉得你靠得住,这个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我们不能避实就虚,应该帮用户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不能打着用户为王、用户至上的幌子,而将用户的抱怨、吐槽丢在一边、置之不理。
  某种程度上,能做到和用户打成一片的人,对于平台上用户的需求一定是了如指掌的,因为时不时就会听到用户唠叨。我从来不相信那些所谓的用户调研,仅作参考而已,不可全信,哪些需求该做,哪些可以pass掉,有时候只是条件反射而已。
  二、用户驱动和用户心理把控
  我们常说用户驱动,其实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我们在与用户长期的接触、磨合过程中,了解和把握用户的需求,我们的产品优化和改进、运营手段和策略、市场行为、销售策划等等,不能逆天。我见过有些产品的设计,一些思路和出发点完全是逆天的,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是一个普通用户,你自己都不肯用户、不肯接受,难为用户,其实是难为自己,何苦呢?
  还有一种含义,是我们需要懂得驱动用户,把用户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去引导,比如活动运营,做活动的目的是让用户更加方便、简洁、乐意去参与到活动中,能拿到奖品,做活动之前应该有一个心理预期,我们应努力保证达到或者接近这个预期。某种程度上,我们不能任由用户的行为自由地发展和进行下去,还不能明目张胆的干预和干涉用户的行为,有时候基于口碑、pr的考虑,我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阉割行为。
  关于用户心理,其实一个出色的用户工作者,在心理学这块,都会有着天然的悟性。用户有从中效应、破窗效应、收集癖、罗森塔尔效应,等等等等。其实,当我们遇到某一个用户,好比拿到了一个用户样本,TA到底具备怎样的标签,潜移默化里,你是应该有个基本的判断,并且拿出一个相应的对策的。女性用户是很难突破的,我记得我和很多女性用户聊天的时候,她们会把很多隐私的东西告诉我,当然前提是基于互相的信任。
  每一个用户运营人员,抽时间一定要好好找一些心理学的书籍,认真读一下。我们天天讲用户意识,这可不是白来的。
  三、自我调节和心理修复能力
  运营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有时候很多工作可能很枯燥无聊乏味的,做起来毫无成就感,甚至在部门和公司找不到存在感。运营的很多工作,真到汇报的时候,也许还真找不出几个亮点,汇报的结果不一定客观,何况很多人还不善于汇报,结果好事变成了坏事。这点我体会很深,毕竟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有可能你觉得自己非常努力,到头来在领导面前还不讨好,反而是那些善于汇报,或者阿谀拍马的人,更能讨领导的欢心,觉得不爽,大不了就一走了之了。
  用户运营人员,接触的人,从数量上讲,可能是全公司里面最多的,人心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把握的东西。用户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让你来处理。也有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被用户出卖了。
  自我调节能力,是每个用户工作者必须学会的,当然这个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工作。在用户那里碰了钉子,下次注意好就行,凡事别在同一处跌倒三次。学会修复自己的心情,比什么都重要。很多事,其实也没必要太钻牛角尖,有时候,雨过天晴之后,也许更加美好了。
  归根结底,这是心态问题,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每一个用户工作者必须要努力的。
  四、自我判断、认知和元认知
  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对自己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狂话,不是你说出来,就有人信的,给自己打打气倒是可以,谦虚低调谨慎,有时候更好一些。
  我见过很多工作两三年就出来炒作包装自己的,有些东西,自己还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和境界,与其做出头鸟,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夯实自己的基本功。多说几句&我是来学习的&,有什么不好?
  做用户工作,每天要遇到无数需要你做出判断的事情,大部分事情,都需要做到及时判断。我们讲运营工作的条件反射,其实就是拿到某一项工作的时候,你脑海里会立刻呈现出一个画面和场景,形成自我的基本判断。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简单做,运营要耐得住寂寞,难,真的很难。
  认知能力就是个人获取和保存知识的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很明显,一个人头脑里储存着某种知识是一回事,但当这些知识为他在需要的时候能否加以利用却是另一回事;具有技能和应用该技能是两回事;改进某种作业和对作业改进的了解也是两回事。对于这些差异,心理学家用元认知能力
(metacognitive
ability)这一术语来加以说明。所谓元认知能力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记忆、理解和其他认知活动的评价和监控能力。人们的元认知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专家和新手的明显区别不仅在于前者对本行知识知道得较多,而且还在于善于应用和组织所知道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元认知能力上他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五、同理心(换位思考)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换位思考是用户工作中一项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或者我们周围的人,经常做着一些强奸用户的行为。有很多人的思维逻辑、运营观、价值观,纯属自己主观臆断,说白了就是自己成天瞎琢磨出来的。如果把你自己换成用户,你自己强奸你自己试试?自己都爽,还指望用户会爽?
  换位思考,是情商的一种体现。高情商的人,做用户工作,相对会有很大的优势。
  其实,某种程度上,换位思考换一个词,就是尊重用户。我们应该相信用户,把用户真正地当成跟你共建这个平台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你的工具。尊重用户,也等于尊重自己。
  六、学习能力
  看似又旧调重弹了,但是还是得说。运营是讲究综合能力的,能力全面,做起工作来,会更加得心应手,运营工作,绝不是讲究单一能力的。
  大平台也好,小平台也好,各有各的好处,大可以给你光环,但不代表大公司的人能力一定强。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国外某著名五百强,有些人一毕业就在那里,干了十几年,出来之后,知识框架已经陈旧,工作都找不到,又不肯降工资,何其尴尬?说白了,说的好听点是螺丝钉,说的难听点,是钉子户。但无论在哪,我们都应该明辨是非,知道自己的差距。
  技多不压身,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七、数据分析能力
  运营人员的思维是发散式的,有好处也有坏处。我说话时,无论扯得再远,都能及时把话题收回来。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偏弱的,自己的缺点没必要讳莫如深,但确实吃过很多次亏,颇苦恼。
  数据分析能力这块,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还好我当年数学学的挺好的,在这块能力上,不至于太差。
  抛问题不是本事,谁都会抛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王道,也是每个领导强调的。用户工作者,掌握的是公司最核心的数据,从这些密密麻麻的数据里,如何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提出对于公司有利、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仕途、钱途)更加有利。
  八、执行力
  这一点,也是用户工作必须要具备的。我们80后和90后、70后的思维观念完全不同。领导交代的工作,很多90后没做之前,就已经给出基本的判断了,这是很多70后、80后领导所不喜欢的。我记得我们工作那会,领导骂我们一句话,有时候我们会思考一周,觉得很歉疚,而绝对不会去怪罪领导。当然老骂人肯定是有问题的,家长式的文化我也是破不喜欢的,开仨小时的会,骂了俩小时,一点问题都不解决。
  执行力是什么?领导交给的工作,如果你给出合适的理由来拒绝,那就老老实实的去做,做好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就是做到让自己问心无愧,则可。
  其实话说回来,运营工作还有个特殊性,就是很多工作,真的没法下判断,因为点实在太多了,细节实在太多了,也许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件事情做成,因素可能有很多,我们需要懂得判断。有些工作,平台太大,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也许你的思路并不是正确的,平台的优势,导致事情做成了,离开了这个平台,这个优势荡然无存。平台太小,也不是好事,因为你即使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不一定能够得到验证,思路因而被阉割,无法形成判断和认知。
  运营工作就是这样,在多年的磨砺过程中,慢慢培养和总结出来的。有年头的运营工作者,在公司一定是个财富。
  据我所知,大部分运营人员,都是不善于拍马、老实本分的人。所以,有时候,说的多,不做去做,好好去执行。
  做点实事吧!
作者:&& |
简介:I think you'd agree he's a very respected columnist...[]
联系方式:电话: 手机:
与我联系,请说明您是在“广告买卖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版权声明:本站专栏作家作品有的是广告方面的朋友原创在本站投稿,有的来自互联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供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与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运营
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相关的文章
&&张三&& 14:57&&蒋鑫&& 14:04&&刘威麟&& 11:43&&王丙胜&& 11:06&&吴成龙&& 16:28
广告买卖网品牌营销专栏
(90)(77)(161)(152)(173)(251)(213)(234)(433)(499)(576)(504)(528)(498)(490)(665)
与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运营
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相关的新闻
&& 09:40&& 18:39&& 18:39&& 16:47&& 10:45
[] && 15:45[] && 15:44[] && 12:01[] && 11:30[] && 14:20
文章搜索:
李凯的其它文章
12.1312.1312.1312.1312.1312.1312.1312.1312.1312.13
17971633147312651164997857797778582
品牌营销策划公司
最新营销专栏文章
本月品牌营销热门
&&&&&&&&&&&&&&
日均70万广告主来这里选购广告资源!数百万广告产品&&将广告买卖网
总机:010-
传真:010-
咨询通:400-005-0111(免长途)
与广告买卖网合作
广告买卖网&&&&京公网安备号&&
软著登字第0759953号
软著登字第0760138号
软著登字第0718756号
软著登字第0717068号
软著登字第0754253号
软著登字第0755697号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