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玩17喜欢用16的操作方式呢,17的

心肌梗死部位的新分类(左室17节段分法最新方法)
影像学的统一左室分区
以往,不同的影像检查采用不同的左室分区,如心脏超声和核素心肌灌注扫描曾采取20和16分区法[7]等,曾经给临床应用与研究带来不便。为统一临床影像学检查的左室分区法,2002年AHA建议采用统一的标准左室切面,将左室分为17区,17区法最符合心脏的解剖结构,与临床超声和核素心肌灌注扫描等应用的方法也最为接近[6]。1.2.1
左室标准切面
取二尖瓣中心点和心尖部的连线作为左室长轴,水平面长轴显示4腔心,矢状面长轴显示2腔心,二尖瓣至腱索附着起点称为基底部,腱索附着起点和终点之间为中部,腱索附着终点至心尖称心尖部,没有心腔的心尖部称心尖。上述3部分占左室总体积的比例大致相等,分别为35%,35%和30%。短轴切面取垂直于矢状面长轴的切面(图2)。图2
左室标准切面及左室分区示意图A. 左室短轴切面、矢状面和水平面长轴切面示意图;B.沿左室长轴切面将左室分为基底部、中部、心尖部及心尖4部分,短轴切面分前壁、间隔壁及下壁、侧壁两大部分,4个壁,再加上心尖,共17区1.2.2
左室分区的&牛眼图&与冠脉分布
左室的短轴面分两大部分(4个壁),前壁、间隔壁(anteroseptal zone)和下壁、侧壁(inferolateral zone);长轴面分基底部(basal)、中部(mid-cavity)、心尖部(apical)及心尖(apex)4部分,共17区,如果从心尖部到基底部将短轴切面由中心向外周排列起来则构成一个靶心图,其状似牛眼(Bull&s eye),又称&牛眼图&(图3);左室前壁对应于1、7、13区;间隔壁2、3、8、9、14区;下壁4、10、15区;侧壁5、6、11、12、16区,心尖部对应于17区,建议不再应用&后壁&,而称其为&下壁基底部&。此分区法与冠状动脉分布紧密结合,前降支主要为前壁及间隔壁供血;回旋支主要为侧壁、下壁供血,右冠脉主要为下壁、间隔壁供血(图4)。图3
影像学左室分区&牛眼图&1.基底部前壁(basal anterior)
7.中部前壁(mid anterior)
13.心尖部前壁(apical anterior)2.基底部近前壁间隔壁(basal anteroseptal)
8.中部近前壁间隔壁(mid anteroseptal)
14.心尖部间隔壁(apical septal)3.基底部近下壁间隔壁(basal inferoseptal)
9.中部近下壁间隔壁(mid inferoseptal)
15.心尖部下壁(apical inferior)4.基底部侧壁(basal lateral)
10.中部下壁(mid lateral)
16.心尖部侧壁(apical lateral)5.基底部近下壁侧壁(basal inferolateral)
11.中部近下壁侧壁(mid inferolateral)
17.心尖(apex)6.基底部近前壁侧壁(basal anterolateral)
12.中部近间隔壁侧壁(mid anterolateral)图4
左室分区与冠脉分布示意图A.灰色区域可以由前降支、右冠脉或回旋支混合供血;B.前降支供血区;C.右冠脉供血区;D.回旋支供血区;E.沿室间隔将左室分为室间隔和其余左室壁两部分,并显示冠脉在左室分布的示意图。[19]2
左室心肌梗死的分类2.1
左室心肌梗死的传统分类
1948年,Meyer等最初在《American Heart Journal》连续发表数篇文章[8~10],以临床病理研究为基础,按心肌梗死的部位对其进行分类。主要传统分类包括:间隔壁、心尖部(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前侧壁、高侧壁、下壁及后壁梗死。心肌梗死区与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新年快乐??
心情怪怪的~
是幸福来敲门了么
初四早上好?
不卡可以么?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nba2k17使用2k16面补方法 _k73电玩之家
当前位置: /
nba2k17使用2k16面补方法
时间: 09:07:27 来源: 作者:小四 热度: 9 次
《nba2k17》是可以直接使用《nba2k16》中的明星球员的面补的,如果自己家下载了2k16并且有面补的话可以直接使用,使用方法如下:
《nba2k17》是可以直接使用《nba2k16》中的明星球员的面补的,如果自己家下载了2k16并且有面补的话可以直接使用,使用方法如下:
直接把2K16里面的FACEXXX.PNG文件丢到2K17的Waigua文件夹里面就可以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身形文件不能丢,否则会导致球员模型不存在~
←扫一扫关注“k73手游”
游戏、动画、漫画,ACG的圈内圈外事
公众号查询:k73手游 轻松订阅 &&
官方QQ群1: 官方QQ群2:
游戏平台:
游戏类型:体育
游戏版本:日版美版欧版中文版
游戏标签:
玩家评分:41
k73评分:45
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
鄂公网安备 03号
K73电玩之家当前位置: >>
16-17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叶强华
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科目 数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时间 单元 第 8、28 ~ 9、9 一 单 元 混合运算 10 教 学 内 容 5 三年级 教科书名称 及册数 总授课 节数 计划 节数 实授 节数 出 入 原 因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9、12 ~ 9、23第 二 单 元 观察物体 109、25 ~ 10、8第 三 单 元 加与减 1010、11 ~ 10、15第 四 单 元 乘与除 310、18 ~ 10、22 10、25 ~ 10、29 周长 4 期中考试 4
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科目 数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时间 单元 第 11、1 ~ 11、19 五 单 元 乘法 10 教 学 内 容 5 三年级 教科书名 称及册数 总授课 节数 计划 节数 实授 节数 出 入 原 因 北师大版小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11、22 ~ 11、26第 六 单 元 年月日 1011、29 ~ 12-10第 七 单 元 认识小数 1012-13 ~ 12.27第 八 单 元 期末复习 101.1 ~ 1、7 1、8 ~ 1、14 放寒假 期末考试 5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册分析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册一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混合运算、 加与减、乘与除、乘法、年月日和认识小数。图形与几何包括:观察物体、周长。除此之外, 还有“数学好玩” 、 “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 “观察物体”设计了两个课时,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为学生提供了 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以 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综合与实践”设计了“校园中的测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工 具和方法在开展测量活动,经历活动全过程,积累实际活动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整 理与复习”、“总复习”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编排重新设计,具体设计思路请见整套教材的 修订方案。 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标准》明确指出: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 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 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本册教材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 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通过画图方式呈现、筛选有 用信息,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观察、解释和比较中体会“化繁为简”的过程,学会 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册教材在前几册教科书已有渗透和铺垫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以往的呈现形式,结合生 活或具体情境,不仅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即: “从哪里来” ;还在试一试和练习中设计了让 学生根据算式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的活动,即: “到哪里去” 。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 示的实际含义,理解其意义,增强应用意识。 2.借助最熟悉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探索计算方法。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根据十进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的 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就是小数。相比分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学生在 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到过一些小数。因此教材安排先学习小数,再学习分数。 “元、角、分”是小数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的现实模型,学生生活中有接触,并不陌 生。因此教材主要利用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并结合购 物情境来应用小数。 无论是“认识小数”还是“小数简单的计算” ,大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 借助元、角、 分之间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表示单价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理解 计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数位对齐的道理。 为丰富对小数的认识,教材还借助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十进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认识 小数。教材选择 “能通过吗” 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在理解用小数表示的“栏杆和汽车” 高度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教学时需要注意,本单元只是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 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关键的问题是把 1 角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1 角=( )元;把 1 分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1 分米=( )米。一旦突破了这个难点,其他问题就容易了。 例如,由 1 元=10 角,1 角=0.1 元,就可以推知 10 个 0.1 元等于 1 元等。但是,在这里不用 介绍“一位、两位小数”这样的概念,也不用抽象出“10 个 0.1 是 1”这样的结论。只要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体会即可。 整套教材在注重科学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关注了教材的潜在功能,让教材真正成为 学生学会学习的学本,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教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沿着有序的知 识链条,在读教材、学知识、促能力的过程中,逐步的学会学习,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 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 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 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 ,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第 1 课时 小熊购物(一)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 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及时间 一、 情境引入 (5 出示“小熊购物”课件。谈话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 分) 引入:今天,小熊胖胖和乐乐 到图中的数学信息。 听说下午要开联欢会,就来到 说出商店里有面包每个 3 元, 商店买些东西。你们看商店里 饼干每包 4 元,饮料每瓶 6 有什么?(出示主题图) 元,花生每包 7 元,糖果每袋 5 元。 评价要点关注学生 对于问题 的表述能 力。 关注学生 读图的有 序性和表 达能力的 培养。 二 、 探 究 新 知 1.建立模型 看胖胖,读出胖胖的问题:我 关 注 学 生 (25 分) 提出问题:小熊胖胖要买什么 要买 4 个面包和 1 瓶饮料。 在解决问 呢?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 题中对于 呢?快帮算算吧! (小组同学交 3×4=12(元) 画图策略 流) 12+6=18(元) 的应用。 (1)怎样列算式? (2)每个算式分别求的什么问 题? 小组讨论 (3)如果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 汇报交流:先算乘法,得 起,就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 3 ×4+6 或 6+3×4 2. 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乘 法又有加法,先算什么?为什 么? (1)选择算式试算。 (2)探究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引导学生讲一讲思考过 程,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 法?结合情境说清楚。 (3)再次体验运算的顺序 在会书写一个算式的基础 上,选择另一个算式算一算。 提问: 6+3 在情境图中表示 什么意思? 通过与情境图中的实际问 题进行比较,发现运算顺序的 道理。出 4 个面包多少钱。 再算出和 饮料一共多少钱。 关注交流 如果先算 4+6 就是把 4 个 讨 论 的 实 加上 6 元,没有道理;同理如 效性。 果先算 6+3 得出 1 个面包和 1 瓶饮料的价钱, 再乘以 4 就求 出共买 4 个的价钱。 再次体验 先算乘法 在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 后 算 加 法 算的题时, 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的过程。 法。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 不计算的部分要照着写下来。(4)交流书写体会 (5)离开具体情境,掌握混合 运算的一般方法。 (6)总结计算方法。 3.介绍脱式写法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 1、2 题 根据自己画图找到题目中 (10 分) 1.引导学生先读懂题意,再 的数据, 再根据理解说一说算 列式计算,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式表示的意思, 应该先算哪一 2.根据运算顺序直接进行计 步,再算哪一步。 算。 根据理解进行脱式计算。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分步: 3×4=12(元) 12+6=18(元) 综合:3×4+6 =12+6 =18(元)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教学反思 : 第 2 课时 小熊购物(二)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 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点 一、 情境引入 (5 出示“小熊购物”课件情境。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 关 注 学 生 分) 谈话引入: 小熊壮壮有 20 元钱, 到图中的数学信息。 对于问题 买 3 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说出商店饼干每包 4 元。 的表述能 力。 关注学生 读图的有 序性和表 达能力的 培养。 二 、 探 究 新 知 1.小熊壮壮拿 20 元钱,买 3 包 独立思考, 要解决壮壮购 关 注 学 生 (25 分) 饼干应找回多少钱?怎样列算 物找钱的问题, 必须收集那些 在 解 决 问 式? 有用的数学信息?尝试画图 题 中 对 于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表示数量关系, 借助直观图解 画 图 策 略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展示。 决问题。 的应用。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交流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 2.理解应用。 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 关 注 学 生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作为答辩 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乘 对 于 算 式 人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 法后算加减法。 意义的理 其他同学提问。 解,不要 (1)每一个算式分别解决什么 形成固定 问题? 思维。 ( 2 )混合运算的算式先算什 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了 思考我们是如何学习和理解 什么? 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的?结 3. 合实例说一说为什么先算乘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 (1)你知道这个算式解决什么 问题吗? 7×3+5 30-4×5 7+6×2 (2)讨论:在算式中既有减法 又有乘法,说说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3)如果给你 20 元钱,你准 备买什么 ? 你还能提出哪些需 要解决的问题?大家解决。 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练习 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每 (10 分) 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再算一 算。 20-2×7 5×3+4 4×6-20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 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法后算加减法。 关注学生 对 于 乘 加、乘减 运算算理 的理解。看图找到题目中的数据, 再根据理解说一说算式表示 的意思,应该先算哪一步,再 算哪一步。 沟通混合 运算与现 根据理解进行脱式计算。 实 生 活 的 联系。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二)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教学反思 : 第 3 课时买文具(一)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 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流程: 教师指导要点 及时间 一、 情境引入 (5 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分) 1.提问: “原价每本 3 元” 、 “现 价每本 5 元”和“现价 5 本 10 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二 、 探 究 新 知 解决问题一: (25 分) 1. 提出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 少元钱?)后,要求学生先独 立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 方法。 怎样列算式?这样列你是怎 么想的? 方法一:在交流时让学生说一 说每幅图表示的意思,再引导 他们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表示; 还可以怎样列式?这样列你 是怎么想的? 方法二:让学生对应图示,说 说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方法三:结合情境说说思考的 过程,以及每部分的实际含义。 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学生从图中读懂数学信息。 关注语言 理解原价和现价的含义, 从复 表 达 的 能 杂句子中分析数学信息。 力。 学生提出问题: 笑笑一共需要 多少元钱? 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三种方法: 1.直接画图解决问题 画图并分布列式解决问题 2. 3.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关注学生 在解决问 题中对于 画图策略 的应用。 关注交流 讨论的实 效性。再次体验运算顺序, 根据算式 说说每部分的实际意义, 并算 一算。 关注学生 对于算式 意义的理 解。3.怎样书写呢? 读题明确题意。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分析题中要求。 解决问题二: 1.出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 价便宜多少元?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解决这个 问题你,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需要先求什么 3.独立解决 4.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为什么先算 10÷5, 为什么 3-要写在 10÷5 前面?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什 么? 5.集体计算 3-10÷5。 三 、 讨 论 总 结 哪种做法对?让学生说一说, (10 分) 选择合适的方法判断算式的正 误。 适时追问:为什么这样做是对 的? 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你有没 有好办法介绍给大家。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关注算理 的理解。有减法, 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 再算减法。 渗透解决 问题的思 考方式。通过计算 全班体验 先除后减 的运算顺 序。 总结除加、 除减的计算方法和 注意事项: 在算式中既有加减 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 后算加减法; 不参加运算的部 分照抄,保证等号两边相等。 强 化 除 加、除减 的运算顺 序。板书设计: 买文具 分步: 10÷5=2(元) 3-2=1(元) 综合:3-10÷5 =3-2 =1(元)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买文具(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 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4.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5.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间 一、 情境引入 (5 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分) 1.提问: “原价每支 5 元” 、 “现 价 4 支 12 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学生从图中读懂数学信息。 关注语言 理解原价和现价的含义, 从复 表 达 的 能 杂句子中分析数学信息。 力 学生提出问题: 淘气买的钢笔 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 贵多少元? 根据问题提取有用信息。 关注学生 对于众多 信息的提 取能力和 对于问题 的理解能 说清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为 力。 什么先求淘气买的钢笔每支 多少元, 再说说算式每部分表 示的实际含义。 关注交流 讨论的实 效性。 再次体验运算顺序, 根据算式 说说每部分的实际意义, 并算 一算。 关注学生二 、 探 究 新 知 解决问题一: (25 分) 1.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 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 少元?)后,引导学生理解,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 哪些信息?从情境中选择哪些 信息可以解决问题。 2.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 3.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 方法。 怎样列算式?这样列你是怎 么想的? 4.怎样书写呢?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解决问题二: 结合上面的情境说一说下面算 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有减法, 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先算什 再算减法。 么、再算什么,乘法算是在情 境图中表示什么, 12 表示什么, 然后完整的说说这个算式表示 的意义。即“买 3 支钢笔和 4 支自动铅笔,一共花了多少 元?”对于算式 意义的理 解。 关注算理 的理解。 渗透解决 问题的思 考方式。 强化对除 加、除减 的运算顺 序 的 理 解。三 、 巩 固 练 习 课后练习 3 题、第 4 题。 (10 分)先独立解决,再集体讨论。板书设计: 买文具(二)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过河(一)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 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 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 教学流程: 教师指导要点 间 一、 情境引入 (5 1.二年三班的小朋友到公园游 分) 玩,他们要租船到河的对岸去, 他们遇到了什么需要解决的问 题呢? 2. 2.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提出问 题。 教学环节及时 学生学习活动 仔细看图, 找到图中有用的数 学信息。 男生 29 人,女生 25 人,每只 船限乘 9 人。 至少需要几只船? 评价要点 关注学生 能否准确 找到图中 有用的数 学信息。 并能够根 据信息提 出数学问 题。二 、 探 究 新 知 1.问题:男生 29 人,女生 25 1.29+25=54 (人) 54÷9=5 (只) (25 分) 人,每只船限乘 9 人,需要几 2.(29+25)÷9 只船? 2.解决问题:独立列算式。 想要先求出男女生总人数是多 少,再计算需要几只船。 学生有可能出现:29+25÷9 3.全班汇报。 4.这样列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结合情境思考应该先算哪个, 5.要想先算加法,就需要请小 再算哪个。 括号来帮忙: (29+25)÷9 才能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6.在混合运算的算式中,一般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 括号的话,就先算括号里的。 7.提出问题:如果 54 人都坐小 船,需要多少条船?你会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明确小括 号 的 作 用。当需 要改变算 式原来的 运算顺序 时,需要 用到小括 号。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 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 先算小括号里的。 题,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思考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 实际含义。 小组讨论:带小括号的混 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 、 巩 固 练 习 1.有 25 个苹果,吃了 4 个后,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这 (10 分) 剩下的平均放在 3 个盘子里, 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平均每盘放几个? (25-4)÷3 = 21÷3 2.超市的苹果和橘子都卖 2 元 = 7(个) 钱 1 斤,妈妈买了 3 斤苹果,4 3×2+4×2 斤桔子,共花了多少元? = 6+8 3.算一算(小组比赛) = 14(元) (24+25)÷7 或 2×(3+4) (30-16)÷2 = 2×7 (100-75)÷5 = 14(元) (90-87)×9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比赛,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吗?明确带小 括号的算 式的运算 顺序。关注学生 能否正确 理 解 题 意、列式 并准确计 算。板书设计: 过河 分步: 综合: (29+25)÷9 =54÷9 =6(元)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29+25=54(元) 54÷9=5(元)教学反思: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过河(二)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 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 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及时间 一、 情境引入 (5 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 “限 “限乘”即大客车最多能坐 重 点 关 注 分) 乘”是什么意思? 46 位乘客,面包车 最多能坐 学 生 对 于 8 位乘客。 题意的理 解。 二 、 探 究 新 知 1.提出问题:一共 70 人,先坐 注意算式 (25 分) 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 学生独立画图列式解决问 与 实 际 情 需要多少辆小车? 题。 景 相 结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合。 3.全班交流:说一说先算什么, 结合情境解释自己的算法 重 点 理 解 再算什么。 总结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0-46 为 4.结合情境讨论,带有小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什么要加 的算式所表达的含义及其运算 小括号。 顺序。 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结合 5.看一看, 说一说, 用 (70-46) 实例说说算式的意思。 ÷8 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三 、 巩 固 练 习 书后练习 先理解题意 巩固带有 (10 分) 练习时引导学生说说先算 交流思考 小括号四 什么,后算什么,再进行计算。 独立计算 则混合运 交流检验 算顺序进 行两步混 合运算。 板书设计: 过河(二)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对于一些问题在计算时没有小括号行不行? 教学反思; 第 7 课时练习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括号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及时间 一、 复习引入 (5 1. 在计算乘加、乘减或除加、 分) 除减的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 2. 在计算带小括号的问题时按 照什么顺序计算? 二 、 练 习 巩 固 教材 11 页、12 页练习一 (30 分) 1.说一说,算一算。 要让学生边画图边列算式,比 如第一小题先将 4 个 5 圈起来 写出 5×4,然后在加 6。 2、3 计算并回答问题 4.赢 1 场得 3 分,平 1 场得 1 分,星星足球队赢了 4 场,平 了 3 场,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 多少分? 引导学生先读题分析题 意。 然后根据题意画图或直接 列式计算。 列式后让学生说说每步算 式求出的是哪部分的得分。 6.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 倍? 复习倍的意思?谁是谁的 几倍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先 求出白天鹅的只数,再列式计 算。 提醒倍的问题不加单位名 称。 7.动物游乐园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 信息? 学生学习活动 思考并回答,先算乘除法,再 算加减法。 先算小括号内的, 再算小括号 外的。 评价要点 关注学生 对混合运 算顺序的 理解。先画图 再列式 最后列脱式计算。 先独立计算, 然后回答题中的 问题。关注学生 借助实物 图和示意 图理解题 意 的 能 力。读题并分析题意 知道星星足球队的分数由两 部分组成: 取胜场次的得分和 平局场次的得分。 关注学生 对问题的 分析能力 和表达能 那就是看黑天鹅的只数有几 力。 个白天鹅那么多。 列式先求白天鹅的只数, 正确 运用小括号。 45÷(45-36)=5 关注学生 对和倍有 学生找出图中数学信息, 学会 关 的 问 题 有序观察。 的理解。 独立解决问题。 关注学生 是否能正 确使用小 括号。 (2)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 几节车厢? (3)结合情境说说下面算式表 示的意思,并算一算。 3×6-4 48÷(8-2) 三、 游戏巩固 (5 玩“24 点”游戏。 分) 游戏时 4 人一组,每人分 得同样多的扑克牌,游戏开始 后,每人从手里的扑克牌里任 选一张,4 个人就有 4 张牌,借 助加减混合四则运算,可以运 用小括号,用牌上的 4 个数凑 出 24,谁先凑出这 4 张牌就归 谁,游戏结束时谁手中的牌多, 谁就获胜。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 综合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巩固练习 混 合 运 算,提高 学生数学 学习的兴 趣。4 人一组玩游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 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 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 别人同样的立体图形。 第 1 课时 看一看(一) (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 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 步的空间观念 。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实物、学生从家中带的小动物玩具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及时间 一、 情境引入 (5 出示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图中 观察情境图, 说出淘气、 笑笑、 分) 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 妙想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一个 他们分别站在什么位置? 投票箱。 从 哪 个 角 度 观 察 长 方 体 纸 箱 明确笑笑站在箱子左边观察; 的? 淘气站在箱子后面的椅子上 观察; 妙想站在右前方对着箱 子的一个角观察。 评价要点 关注学生 观察的有 序性。 二 、 探 究 新 知 1.观察情境图,独立想象判断。 (25 分) (1)出示问题中的三幅图,让 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分别是 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连一连。 (2)完成后组织同桌之间相互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组织集体交流:这三幅图 分别是谁看到的,你是如何判 断的?引导学生说清楚在哪个 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教师要适时的找学力有困 难的学生观察实际物体,进而 排除难点。 2.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 看到几个面? 分析提问的意思, “每次最多能 看到几个面”是什么意思? (1)先引导学生不看,想一 想: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 体的面有什么不同?最多可以 看到几个面? (2)看一看,观察站在不同位 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先观察纸箱验证自己之前 的猜想是否正确,再让小组内 同学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 在与图中相符的位置轮流观 察,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几 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3)说一说,讨论:为什么每 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三 、 巩 固 练 习 1.出示观察小熊情境图,让学 (10 分) 生说说四名同学都是站在什么 位置观察小熊的? 2.出示问题下面的四幅图,让 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分别是谁看 到的。也可以借助实物观察。 3.集体交流。 4.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 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独立观察三幅图,思考和 判断并连线。 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一幅图是淘气从上面观 察的,只能看到一个面;第二 幅图是笑笑从左边观察到的, 能看到两个面; 第三幅图是妙 想从右前方观察到的, 能看到 三个面。 集体交流 时关注学 生对问题 的表述能 力。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 说说自己的想法。 通过实践观察得到:能看 到四个面的想象是错误的, 站 在不同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 关 注 学 生 面。 观察实践 的过程及 对之前猜 测的验证 过程。结合思考 过程,体 学生独立判断 验现实情 境中观察 各自说说思考过程。 物体的角 初步感知:从相对位置观 度 和 看 到 察同一个物体, 看到的画面正 的 简 单 物 好是相反的。 体之间的 对 应 关 系。看一看(一) 情境图打印粘贴,连线三幅图。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看一看(二)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 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 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观察用实物。 教学流程: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及时间 一、 复习引入 (5 在观察一个物体时,站在不同 分) 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学生思考并复习。 找同学到前面演示,其他同学 说一说她看到的是物体的哪个 面? 教学环节 评价要点 关注学生 能否简单 描述自己 的思考过 程和观察 结果。二 、 探 究 新 知 情境一,出示情境图。 (30 分) 1.下 面 两 幅 图 分 别 是 谁 看 到 的? 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小朋 友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桌子 上的牙膏盒和茶杯的,他们看 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观察奇思和淘气 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两个看 到物体的位置关系。 讨论淘气和奇思看到的两 幅图有什么不同。 2.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 说的对吗? 先说说笑笑看到的画面应该是 什么样的? 再讨论笑笑能否看到牙膏盒。 小组合作模拟观察。学生独立观察。 交流思考小朋友们的位置 关系。 通过想象和推理进行判 断,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重点体会 根据情境图,想象笑笑的 当 前 面 物 位置和画面的关系, 用自己的 体 比 后 面 话简单描述。 宽、高的 小组合作时说说为什么茶 时 候 , 后 杯会把牙膏盒挡住。 面的物体 会 被 挡 住。 独立观察,说清图意。情景二: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 景会是下面哪幅图? 学生尝试独立判断, 并与同伴 1.引导学生看清笑笑在桌子的 说明理由。 哪一边? 2.出示四幅画面,从中选择哪 幅图是从窗外看到的。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选择的结 果和思考的过程。 三、 课堂小结 (5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和同伴交流今天的收获与 分) 和同伴说一说。 体会。 2. 同伴合作,模拟练习题中的 情景,做一做,说一说你看到 的物体是什么。 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解 决吗?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 当前面物体比后面宽、高的时候,后面的物体会被挡住。关注学生 能否简单 描述自己 的思考过 程和观察 结果。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加与减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法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 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 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第 1 课时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 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 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一、集体指导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 1 . 创 设 ?以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 数学信息? “捐书活动” 书的情况: 的情境,启发 学生根据图表 中提供的信息 提出问题。 一附小捐书情况二附小捐书情况 年级数量/本 103 109 98 数量/本 118 104 95 ?一附小: 120+100+100=320(本) 二附小: 100+110+100=310(本) 所以一附小捐的多一些。方 法。 2. 关 注 学 生能否独 立尝试估 算 出 结 果,并培 养学生的 估 算 意 识。 ?一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二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哪个学校捐的书多一些? 1. 关 注 学 生能否根 据数学信 息提出相 应的数学 问题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年 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2. 哪个年级捐 的书多一些??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大家试着估一估,哪个年 级捐的多? ?说说你估算的方法。二、小组和个 ?一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1. 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后 别学习 1. 出示学习指南,组织学生独 独立完成检测卡, 有困难的同 1. 独立完成学 立完成检测卡。 学向老师询问。 习卡片。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2. 小组交流并 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 学生汇报: 汇报 同学给予帮助。 ?118 +104 +95=317 先算 100+100+100=300 再算 18+4-5=17 最后算 300+17=317 ?118 +104 +95=317(本) 118 + 104 222 + 222 95 317 3. 关 注 小 组是否分 工明确, 活 动 有 序。 关注学生 是否能说 出自己的 困惑,其 他同学是 否认真倾 听.?118 +104 +95=317(本) 118 + + 104 222 95 317 ?118 +104 +95=317(本) 118 104 + ? 95 317 118 + 104 + 95 = 222 + 95 =317(本)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符号要写准确; (3)标好进位,在计算时一 3. 小结竖式计 定要加进去。 算应注意的问 题。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 2.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独 些什么? 立完成。 ?二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 结果3. 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改 区批阅,有错误的改错,遇到 困难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全 部正确的和改完错的同学做 发展卡。4. 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案 2. 引导检测卡有错误的同学改 区对答案,有错误的改错,有 错,全部正确及改完错误的同 困难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 学继续做发展卡。 老师求助。 4. 关 注 学 生对发展 卡上的检 测题是否 理解,遇 到了哪些 困难。3. 做完发展卡,提醒学生到答 案区对答案,引导发展卡有错 的同学改错,理解有困难的题 可以在组内交流也可以求助老 师。5. 关 注 学 生是否能 独 立 改 错,能否 听懂别人 的讲解。 6. 关 注 学 生在做发 展卡中遇 到 的 问 题,改错 的情况, 理解的程 度。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运白菜(三位数连减)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 及其验算。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 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关注学生能 否根据提供 的数学信息 提出相应的一、集体指导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 ?学生提出问题: 出 示 书 数学信息? 共有白菜 1000 棵,运走两车 中“运白菜”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 后,还剩多少棵? 的情境图。 出什么数学问题?数学问题。 ?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进行汇 二、小组和个 报交流。 别学习 ? 把 256 和 280 都 看 成 30 , 1.估算 850-300-300=250;也可以把 关注学生能 1 .解决问题:还剩多少棵白 256看成250,把280看成300, 否对自己的 850-250-300=300。 菜? 估算方法进 提问:你能试着先估计还剩 行合理的解 多少棵白菜吗? 释。 说一说自己估算的过程和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2. 学生独立计 算 方法。2.出示学习指南: 学生汇报:关注学生能 否学会用两 种不同的方 法解决连减 法问题并正 ?850-256-280=314(棵) 850 3. 小组交流并 汇报 256 594 = 594 - 280 =314(棵) 850 256 594 =850-536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 =314(棵) 256 些什么? + 280 536 850 536 314 594 280 314 594 280 314确运用脱式 计算的方 法。?850 - 256 - 280关注学生竖 式计算的准 确率。?850-(256+280)?相同数位要对齐;.关注小组 是否分工明 确,活动有 序。4. 小结竖式计 算应注意的问 题。5.算一算、再 进行验算。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 结果3 . 让 学 生 尝 试 独 立 计 算 ?符号要写准确;
?标好进位和退位点,在计算 关注学生是 4.集体交流。 时一定要算进去。 否能说出自 在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计 己的困惑, 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其他同学是 1. 完成检测卡,到教师处进行 否认真倾 批阅。 (合格的同学进入到练习 ?学生完成相应的卡片 听. 卡片的学习,没合格的同学需 .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改区 要改正错误后才可以进入到练 批阅,有错误的改错,遇到困 习卡片的学习。 ) 难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全部 2. 练习卡片完成后到相应的答 正确的和改完错的同学做发 案区对答案,改正错误时,可 展卡。 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讨 .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案区 论或请老师帮助。 对答案,有错误的改错,有困 3. 完 成 练 习 卡 后 进 入 发 展 学 难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老 习。 师求助。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 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一、集体指导教师指导要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1 ?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 ?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说 . 关 注 学 生 能否根据数 一说图意 么? 二、小组和个别 2. 出示问题1 “亮亮和奶奶 8月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列出 学信息提出 相应的数学 学习 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问题 份花了 745 元, 8月份节余了多 ?讨论 少元?” ?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 么想的? ?组织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策 ?800+185-745 略和方法。 ?算式中的每一步求 =985-745 的是什么? =240(元) ? 还 有 其 他 不 同 的 解 决 方 法 ?800-745+185 =55+185 吗?说一说。 3? 出示问题 2 “九月份节余 260 =240(元) 元,十月份节余的钱比九月份 少 30 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 ?独立思考 少元?” ?提问: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 ?独立尝试列算式计算 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哪个信息已经知道?不知道的 信息是什么?通过哪两个信息 ?260-30=230(元) 能求出来? 260+230=490(元) ?独立解决,可以画一画,做.关注学生 能否独立尝 试计算出结 果。.关注小组 是否分工明 确,活动有 序。 一做。集体交流,全班汇报。 ?260 为什么用了两次? 4? 试一试: 平均每个月节余 225 元,估一估几个月节约的钱可 以买一台洗衣机? ?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 ?组织集体交流?260+(260-30) =260+30 =290(元) ?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要图 意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 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 关注学生是 否能说出自 己的困惑, 其他同学是 否认真倾 听. .关注学生 对发展卡上 的检测题是 否理解,遇 到了哪些困 难。 关注学生在 做发展卡中 遇到的问 题,改错的 情况,理解 的程度。1. 出示学习指南,组织学生独 立完成检测卡。 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同学 给予帮助。 三、个别学习 2. 引导检测卡有错误的同学改 检测诊断学习结 错,全部正确及改完错误的同 果 学继续做发展卡。 3. 做完发展卡,提醒学生到答 案区对答案,引导发展卡有错 的同学改错,理解有困难的题1. 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 后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 的同学向老师询问。 2. 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 改区批阅,有错误的改错, 遇到困难的向同学和老师 请教。全部正确的和改完错 的同学做发展卡。 3. 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 案区对答案,有错误的改 错,有困难的可以与同学交可以在组内交也可以求助老 流或向老师求助。 师。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里程表(一)(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 ,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 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 在与他人交流时,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一、集体指导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 ?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 .关注学 相关的信息。 表。 生能否看 ?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懂图意?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 二、小组和个别 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 学习 ?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 指一指。 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 的数据。 .关注学 2?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 生是否会 庄有多少千米? 正确画直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 观 图 或 线 据都一样,不同点:淘气画 段图 图是 “线段” 并改变了方向。 ?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 法? ?有什么异同? ?学生独立试画 ?画完后和同桌说一说图中 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独立计算 ?277-146=131(千米) ?关注学 生能否明 确图中每 一步所表 示的意义?集体试着画一画。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689-146=543(千米) ?你能试着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画一画、说一说 吗? ?总结反思 ?集体交流汇报3?解决: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 米? ?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 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说一 说。 ? 813-689 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 间的路程? ? “直观图和线段图”是如何帮 助你解决问题的? 三、个别学习 1.练一练:25 页 1 题。 检测诊断学习结 果 2.25 页 2 题。 3.25 页 3 题。 . 学生画一画之后独立解决 问题。 .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 读懂数学信息后再独立计 算。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里程表(二)(综合应用)1.结合“汽车里程表”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 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一、集体指导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二、小组和个别 的? 学习关注学生 1?回顾交流:我们昨天是怎样 ?学生汇报 ?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 回 顾 反 思 学习 “火车里程表” 这节课的? 的能力 相关的信息。 2?怎样利用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和同桌议一议。3 ?出示问题情境和汽车里程 表。独立读题,想一想、说一 35 千米是星期一之前行驶 的路程;160 千米包括星期 4?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 一行驶的路程 35 千米,也 包括星期一当天行驶的路 你能看懂吗? 图中的 35 千米是什么意思? 程。 星期一的 160 千米包括哪两 个数据? ?160-35=125(千米) 说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全体学生模仿画图 ?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 ?在图中星期一表示的是哪部 的读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 关 注 学 分?实际上行驶多少千米? 生是否会 ?尝试画一画直观图或线段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正确画直 图。 观图或线 段图 ?160-35=125(千米) ?关注学 生能否明 确图中每 一步所表 示的意义 ? 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 ?350-160=190(千米) 呢? ?555-350=205(千米) ?745-555=190(千米)5?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同伴交流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比较出 来? ?总结反思 ?集体交流汇报6?通过学习“里程表”你有什 么新的想法、新的思考? ?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 学生画一画之后独立解决 问题。 .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 读懂数学信息后再独立计 算并集体交流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 果1.练一练:27 页 1 题。 2.25 页 2 题。 3.25 页 4 题。教学反思; 第 6 课时 教学环节 及时间练习 2教师指导要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关注学 生读题获 取信息的 能力1.28页1题。先让学生弄清数 量关系,再列出算式解决问 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28页2题。巩固三位数的加 ?学生独立计算 减计算方法。 3.28 页 3 题。 4.28 页 4 题。运用三位数加 ?256-142+150=264(人)或 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56+(150-142)=264(人) 5.28 页 5 题。方法不唯一?关注学 生独立选 择信息解 决问题的 能力? 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 学生在图中画一画后再独立 7.28 页 7 题。解决有关里程 解决 6.28 页 6 题,方法不唯一 表的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寻找答案8?28页8题。 第四单元 乘与除 第1节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表内乘法的复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独 立思考解决问题。 (2)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 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的研究 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模型、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集体学习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学校想在教学楼周围 种一些树来绿化校 园,给同学们创设一 个优美的学习环境, 学校购买了一些树 苗,请看主题图。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 学生探究思索。学习任务: 3捆一共多少棵?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1)运用前面学习的表内乘法知识,尝试独立探索计算 “20×3”的结果。 (2)记录计算过程,准备在小组内交流。观察主题图,找出所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 需的数学信息。 问题的欲望。独立探索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任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组际交流 口算“20×3”的方法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组织全班交流,介绍 全班交流。认真倾听,并理解不 同口算方法的道理。 不同的口算方法。──介绍组内认可的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独立探索引导学生说明,理解 口算方法。 不同的口算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的 异同。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 学生探究思索。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学习任务: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多少棵? 任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 1.独立学习(建议2分钟)(1)运用刚刚学习“问题一”的收获,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二, 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2)记录计算过程,准备在小组内交流。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任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检测诊断 学习结果2.小组交流(建议2分钟)(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是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 完 成 数 学 书 中 的 练 数的口算方法,并能 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完成数学书 P30 算一 习。 正确地进行口算。 算学习卡上的问题。板书设计: 问题一:3 捆一共多少棵? 20×3=60(棵) 教学反思:问题二:园林工人运走了 3 车树苗,一共多少棵? 500×3=1500(棵) 第2节 教学目标:需要多少钱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尝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合作;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 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集体学习 星期天,甜甜、淘淘和明 观察主题图, 找出所需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 创设情境,问题导 明一起来到海边,仔细观 的数学信息。 问题的欲望。 入。 察图,他们在做什么呢? 你能从中获得那些数学 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 认真倾听, 明确学习任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务。 探究思索。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学习任务: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运用前面学习的乘法知识,独立探索用不同方法 计算“12×3”的结果。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小组内交流。独立探索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组际交流 口算“12×3”的 方法认真倾听,并理解不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 全班交流。 同计算方法的道理。 的计算方法。 ──介绍组内认可的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不同 坟算方法。 的计算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的 异同。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独立探索 探究思索。学习任务:小 皮 艇 的 价 钱 是 皮 球 的 4倍 , 一 个 小 皮 艇 多 少 1.独立学习(建议2分钟) 元?(1)运用刚刚学习“问题一”的收获,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二, 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2)记录计算过程,准备在小组内交流。任务。 认真倾听, 明确学习任 务。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 学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 题。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2.小组交流(建议2分钟)(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巩固练习 诊断学习结果完成数学书 P33 练一练学生是否掌握两位 完成数学书中的练习。 数 乘 一 位 数 的 口 算 方法,并能正确地进 行口算。 问题二:小皮艇的价钱是皮板书设计: 问题一:买 3 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球的 4 倍,一个小皮艇多少元? 12×3=36 (元) 教学反思: 18×4=72 (元) 第3节 教学目标:丰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表内除法的复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独 立思考解决问题。 (2)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 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观察、主动思考,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的研究 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模型、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从 观察主题图,找出所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问 集体学习 题的欲望。 创设情境,问题 中获得那些数学信息?能 需的数学信息。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导入。 提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 独立探索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60÷2”的口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探究思索。 明确学习流程。 算方法。 任务。 学习任务: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题的方法。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运用前面学习的除法知识,在课堂练习本上尝试独立探索 计算“60÷2”的结果。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小组内交流。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 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不同 的口算方法。 全班交流。 认真倾听,并理解不同 口算方法的道理。组际交流 口算“60÷2” 的方法独立探索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介绍组内认可的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探究思索。 口算方法。 学习任务 ──比较不同方法的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异同。 明确学习流程。 ( 1) 运用刚刚学到的除法计算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 方法, 在数学书P34, 独立解决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题的方法。 山羊伯伯的问题。 任务。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全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班交流。 习要求。 2. 全班交流(建议3分钟)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完成数学书 P35 的练一练。巩固练习 诊断学习结果学生是否掌握整十、整 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 完成数学书中的相应 地进行口算。 练习,并交流收获与 困惑。 60÷2=30(根) 160÷8=20(次)板书设计: 问题: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 山羊伯伯要把这些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教学反思; 第4节 教学目标:植树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尝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合作;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 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教师指导要点学生学习活动达成目标仔细观察主题图,他们在 观察主题图,找出所 情境引入,激发解决 集体学习 问题的欲望。 创设情境,问题导 做什么呢?你能从中获得 需的数学信息。 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 入。 提出数学问题。 么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 独立探索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36÷3”的计算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探究思索。 明确学习流程。 方法。 任务。 学习任务一: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问题的方法。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运用前面学习的除法知识,独立探索用不同方法计算 “36÷3”的结果。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小组内交流。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习卡上的问题。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组际交流 口算“36÷3”的 方法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 全班交流。 认真倾听,并理解不 ──介绍组内认可的 同口算方法的道理。 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不同 口算方法。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的计算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的 异同。 认真倾听,明确学习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 任务。 明确学习流程。 探究思索。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独立思考,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 学习任务二: 三(1)班共有48人参加植树, 习要求。 每 4 人一组,可 1.独立学习(建议2分钟)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分成几组? (1)运用刚刚学习“任务一”的收获,尝试独立解决“任务二”,列出算式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计算结果。 (2)记录计算过程,准备在小组内交流。独立探索2.小组交流(建议2分钟)(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完成数学书中的相应 学生是否掌握两位 练习,并交流收获与 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完成数学书 P37 的练一练。 困惑。 算方法。学习卡上的问题。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巩固练习 诊断学习结果 板书设计: 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每 4 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36÷3=12(棵)三(1)班共有 48 人参加植树, 48÷4=12(组)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 在教师引导下, 经历整理一至四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混 合运算” 、 “观察物体” 、 “加减法” 、 “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 在联系。 2.能结合现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4.初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所学,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板块一。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通过对学过的 知 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与 回顾, 使学生进一步掌 握所学, 同时又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 展思维。一.我学到了什么。 一.知识归类。 看图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 1.混合运算 么? 2.观察物体 3.加与减 4.乘与除 .学生独立观察说一 看一看: 说 , 并交流思考过二.板块二。三.板块三。程 小调查 : 引导学生回顾反 .介绍一个正确计算多 思 位数的好 办法并与同伴说一说 引导学生善于 总 阳光体育 : 复习和巩固混 .学生先找出图中有哪 结,反思,培养学生的 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些数学信 数学兴趣。 息,再独立完成问题. 二.我的成长足迹。 二.我的成长足迹。 1.我最喜欢的一种方 1. 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 法 的好方法? 2. 你最喜欢的数学活动是 哪一次? 3. 你最满意的一次发言或 者作品是什么? 三.我提出的问题 1.学过这几个单元,你还 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2.我最喜欢的一次数 学活动 3.我最满意的一个作 品四.板块四。三.我提出的问题 . 学生写一写 , 并与同 2.你还想解决哪些问题?伴交流四.巩固应用 1. 借助直观图呈现数量关 四.巩固应用 通过综合练习, 培 系 .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 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 息 , 运用混合运算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2. 借助点子图,小棒,表格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 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 理解算理 3.巩固乘除法口算 4.巩固混合运算 .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 序,再独立完成 5,进一步明确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6.复习巩固观察物体的有 . 学生先自己观察 , 再 关知识 与同伴说一说自己 的发现 , 最后全班 7.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 交流汇报 实际问题 .学生从情境中获取有 8.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 用信息然后独立思 实际问题 考解决问题 9.巩固解决汽车里程表问 .先说一说表格中每个 题的解决方法 数据 表示的实际意思,并画 图表 示出来.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第 一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课第 1 课时什么是周长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重点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教法 教学环节 操作演示法、引导法 教具 线、直尺、皮尺。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 师 活 动(老师导航)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什么形状的? 二、自主学习:小蚂蚁沿着树叶的的边缘爬一 周, 小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 就是树叶的周长。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 平行 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教(一)出示自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学动,认识周长。 (小黑板出示)过(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 45 页图片上的内容,解决以下问 1、 小组汇报学生各自尝试画 的树叶。程题: 1、 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 形。 教 2、解决问题:你们有办法量出画的那片树叶边 线的长度吗?请试一试。 学 三、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过 (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 (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子来量线 程 的长度。 (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 2、实践活动 (1)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 (2)量一量一片树叶一周的长度,并与同伴说 说你的方法。 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2、 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 测量一片树叶边缘的长度。同学合作完成 摸一摸: (a)课桌面的边线。 (b)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说一说什么是周长?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 再计 算:(1)完成课本 45 页第 1 题: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2)量一量;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六、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测量餐桌面的周长板 书 反 思什么是周长 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周长的认识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教法 教学环节操作演示法、引导法教具线、直尺、皮尺。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 师 活 动(老师导航) 一、 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比一比谁最棒! 236×6= 教 4= 125×8= 学 2= 二、 过 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程 独立计算 ×9= 630÷3= 8100÷9=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45× 250× 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2、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1)学 (2) 过 三、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 四、巩固练习: 程 1、完成课本第 45 页的 2 题 2、填空: (1) 、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 )条边长的( ) ,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指的是( )条边长的( ) 。 (2) 、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30 米,其中一条边是 10 米,另一条边是 15 米,第三条边是( )米。 (3) 、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 11 米、15 米、 18 米、9 米,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米。 (4) 、长方形是( )相等,正方形是( )相等。 五、课堂小结:同桌之间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 本课配套练习对比、思考先独立完成,再进行订正同桌交流板 书反 思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长方形周长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运用。 引导点拨法、分析归纳法 小黑板。教法教具长方形图形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老师导航)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但是我们遇到困难了, 怎么起布置班级吧!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 能解决这个难题吗? 教 的花边。 二、自主学习 学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 读一读 过 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程 (小黑板出示)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 4 页插图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教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说说长 来。 方形的周长; 2、汇报各自的算法: 5+ 3 + 5 +3 = 16(厘米) 方法二: 我把 2 个长和 2 个宽学三、反馈交流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用多种方 加起来。 过 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1、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程 2、优化算法,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精讲。 五、当堂训练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2cm 米) 米) 方法三: 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 加起来,再乘 2。 (5 + 3)× 2 = 16(厘 5× 2 + 3 × 2 =16(厘27cm 44cm对比计算15cm 六、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同学们给黑板绕花边,黑板的长是 36 分米,宽是 15 分米,花边至少要多长?花边有多长 板 书 设 计 黑板长 34 分米,宽 12 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 1、34+12+34+12=92(分米) 3、 (34+12)×2=92(分米) 2、34 ×2+12× 2=92(分米) 答:花边至少长 92 分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反思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长方形周长的计算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3、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运用。 引导点拨法、分析归纳法 教 师 活 动(老师导航) 教具 小黑板。 长方形图形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法 一、课堂练习(小黑板出示) (一) 、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教 78×5= 550÷5= 学 63÷2= 124×5= 过 (二)、计算。 (三)、解决问题。 程 1.一个长方形运动场的长是 25 米,宽是 20 米,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2、 学校操场是个长方形, 长是 200 米, 宽 150 教 米, 小明沿着足球场跑了 2 圈, 小明跑了多少米? 3、用一根长 240 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是 学 80 厘米的长方形,宽是多少厘米? (四)、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写在括 号里) 程 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 30 米,长是宽的 2 倍,菜地的周长是( )米。 ①60 ②90 ③120 ④180 独立思考 独立计算 950-45×4 250÷5= 25×8= 125×4= 204×9= ×2+68 123×4= 过2、用 20 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是 7 分米的 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宽应该是( )分米。 ①6 ②2 ③3 ④13 (五) 、填空 1、长方形的周长=( )或( ) 2、 把两个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 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反馈交流:交流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三、 精讲点拨: 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解。 四、拓展延伸: 1、 看图。 图 A 和图 B 的周长比较长短, 应该是 ( ) 。 ①图 A 的短 ②2 图 B 的短 ③周长一样 ④没办法比较周长的 长短 通过今天的学习, 说说自己的收 获和疑惑。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则 原来长方形的周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比较, 是 ( ) 。 ① 长方形的周长较长 ②长方形的周长较短 ③两个图形周长一样长 ④无法比较周长的长短 3、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后,周长之 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相比( ) ①变长 ②变短 ③不变 ④无法比较 五、课堂总结:作业设计完成相关配练板 书反 思 第五单元 周长 第 1 节 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感知周长 教学难点:感知周长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树叶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一、创设情境, 问题导入。 (集体 学习) 。欣赏图 片。 教师指导要点 1、 同学们, 现在是什么季 节?请大家欣赏老师收集 到得各种各样的树叶图 片,欣赏一下。拿出一张 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 叶,用彩色笔沿着树叶的 边一笔描出它的轮廓。学习任务: 1.独立学习, 自己选择喜 欢的图形沿着边画一 圈。说出从哪里开始画, 在哪里结束的。 2.小组学习, 小组内轮流 说说你画的图形的周 长。 3.小组内合作, 量一量选 1、 学习新知。 找出身边的 定的生活中的物体的周 自己喜欢的图形,量一下 长。 它的周长。 2 、量生活中的物体的周 长。 如:腰围、裤子长度等 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 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 察,爱动脑筋,所以想要 请同学们参加下面的闯关 比赛。 让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每 段的距离,然后求出周长 是多少米。学生学习活动达成目标1、 用笔画出树叶的边, 1、初步体会周长的含 汇报,指出从哪里开 义。 始,到哪里结束。 2、自己选择你喜欢的 图形, 用一笔描出来它 的周长。2、进一步体会周长的 找一找,摸一摸。从我 含义。 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 一说什么是周长。二、解决问题3、能够自己测量周围 闯关比赛。书中 P46 物体的周长。 试一试。 说出每段的距 离是多少, 然后计算周 长是多少。 4.根据情境图, 探索求 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计 算方法。三、巩固练习 诊断学习结果教学反思; 第 2 节 长方形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长、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情境引入, 激发解决问 题的欲望。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学习流程。 独立思考, 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解决长 观察主题图, 集体学习 思考要解 方形周长与正方形周长的 创设情境,问题 决的问题。 问题,请看大屏幕。 导入。 学习任务: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认真倾听, 明确学习任 务。 独立探索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习要求。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1)独立思考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你能想出几种不同方法? ( 2)独立思考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你能想出几种不同方法? ( 3)尝试梳理、 总结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准备交流。2.小组交流(建议3分钟)( 1)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自己的方法;组际交流 长方形周长的计( 2)在小组内解决组内成员困惑的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卡上的问题。认真倾听, 并理解不同 周长计算方法的道理。算方法 针对方法提出质疑。 全班交流。 正方形周长的计 ──介绍组内认可的 算方法 组织全班交流,介绍不同 周长计算方法。 的周长计算算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的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独立探索 引导学生说明,理解不同 异同。 明确学习流程。 的方法。 学习任务:数学书P48 独立思考, 找到解决问 认真倾听, 明确学习任 1.独立学习(建议3分钟) 题的方法。 务。 (1)运用刚刚学到的周长计 检测诊断 明确学习指南中的学 学生是否掌握了长方 算方法,在数学书P48上,独 学习结果 习要求。 立解决淘气的问题。 形、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记录计算的过程,准备 方法,是否能熟练应 全班交流。 用。 独立完成数学书 P49 2 . 全班交流(建议 3 分钟) 数学书 P49 练一练,进行 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与诊 习题,并进行集体交 流。 断。 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长×2 + 宽×2=(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全班交流(建议5分钟)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乘法单元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实际意义,感受乘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 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运算, 以及运用乘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右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表内的乘除法,并 且会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乘 除法口算,为本单元学习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奠定 了基础。本单元第一次学习乘法的竖式,理解竖式的每一步所 表达的实际含义、竖式的书写方式以及在竖式中出现的一次进 位、连续进位等情况,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参见《教师教学用书》P127。 课时安排建议 第 1 课时蚂蚁做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 确进行计算。 2.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 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竖式计算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乘法运算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 教师指导要点 间 一、 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 观察情境图。 ―集体学习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 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 问题吗? 师:谁能列出算式? 二、探究新知 个人学习 2. 研究 12 × 4 的计算方 法。 出示学习指南: ( 1 )拿出《学习卡片 1》 , 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再在右边的空白处写出相 应的算式。 (2) 想一想, 还有其他 方法吗? (3) 在小组内说一说你 的想法。 3.组内交流。 师:在组内说一说你的 想法。 师:组长总结组内共有 几种不同的算法。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1.学生观察情境图, 回 关注有用的数学信息 答问题。 每排有 12 只小蚂 蚁,共有 4 排,一共有 多少只小蚂蚁? 12×4= 2.学生利用点子图, 独 立圈一圈,算一算。 关注个别不会圈的学 生,给予必要的指导。3.两组学生汇报, 方法 不同的可以补充说明。 关注组内成员发言情 况, 保证每人都要表达 自己的想法。小组学习集体学习4. 学生尝试用乘法竖 式计算。 说一说, 乘法竖式每 一步的含义。 结合点子图及对应的 算式解释。 4.全班汇报。 提示竖式计算两个重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要步骤与口算的联系。 你们的算法? 师:还有不一样的算法 吗? (竖式展开形式) 5.理解乘法竖式。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 吗? (你能说一说, 乘法 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吗?) 6.板书乘法竖式的计算过 程, 并解释每一步的含义。 给出乘法竖式通常的写 法,解释含义。 5. 独立在练习本上算 一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最喜欢玩的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