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谁有最近不用的部落冲突如何切换账号号,几本都可以,最好是腾讯和百度版本的,只用几天,谢谢各位了

腾讯、百度、阿里三家公司,哪家最有可能先倒下?
我的图书馆
腾讯、百度、阿里三家公司,哪家最有可能先倒下?
07-01 23:38
短时间内三家都不可能倒下,如果长远来看,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仅代表个人看法。1阿里阿里是最不可能倒下的,甚至阿里毫不客气的说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公司,阿里目前在打造的生态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旦成功,世界首富阿里可以一统百年,甚至政府都在推阿里。可能大家觉得我说的很夸张,我给大家说几个数据大家就懂得了,1.记者采访比尔盖茨时问,你觉得谁会取代你世界首富的位置,盖茨说我看好马云,马云未来的财富最少是我的五倍。2.大家都说马云的淘宝和天猫可替代性太强,再说一个数据,淘宝和天猫的市场占有率在93%,而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等加起来才7%,大学生用淘宝的人达到百分之99.8%,都说淘宝假货多,可是中国16亿人,有多少富人,淘宝终究便宜,功能对于京东苏宁易购等而言太齐全了,同样一个东西,比如牙刷淘宝一搜几千家在卖而京东只有几十家,差距不是一般大3.再说国外市场,微信被俄罗斯驱逐的事情不知道你们听说没有,而支付宝目前已经入驻了几十个国家比较典型的俄罗斯和欧洲等一系列发达国家,而腾讯目前我没有听到在国外市场做的比较好的东西被Facebook压死,百度更是压不过谷歌,而马云做的事,首先国外根本没人做过,市场几乎空白阻力相对较小,而腾讯和百度在Facebook和谷歌的打压下只能卷缩国内,而未来的世界是全球化,中国再保护也保护不了腾讯和百度多久,终究会被大势所逼,要么进军要么淘汰4再说涉及领域,马云其实根本不屑于和腾讯百度京东谷歌Facebook等等比,马云根本看不上他们,我给你们看一张图,看看马云的格局,马云凭什么看得起他们马云电商是老大,物流在整合,浏览器uc现在风生水起,社交陌陌想必大家也听过,地图有高德,音乐有虾米,外卖有美团,共享整合了ofo小蓝车等,快的虽然被整合了但是滴滴也有阿里的股份,电影有淘票票在整合,信用有蚂蚁积分,火车票飞机票想必大家支付宝的功能用的得心应手吧,马云还在做阿里游戏等等,更不要提啥支付宝,速卖通了,眼光长远点,一堆说马云要倒台的人,你告诉我他怎么倒,他是在做整合资源,而不是做垄断一个小领域,这是马云和腾讯百度最不同的地方,他在做一个生态圈,一个大一统的平台4再说政府关系,嘿嘿这个太敏感我不说,但是大家自己感觉,马云多受国家的重视和其他国家接待的级别5大家说马云没技术没用户粘性,嘿嘿,看清这是什么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一个资源整合时代,不是技术时代也不是用户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做技术做资源做用户都不会有做平台走的远,有资源的人多了有技术的公司多了用户都是公用哪个像样的公司没有用户数据,可是平台有几个自己去思考再说百度,外有谷歌内有uc,不太看好,但是目前来看还可以活的滋润,比较中国够啃一段时间了,毕竟积累了这么多年的数据再说腾讯,腾讯的社交粘性和游戏瘾性真的无敌,无敌是多么的寂寞,可惜外有Facebook当时的印度市场失败被哭成球,内有阿里想颠覆,阿里虽然失败了但一直在尝试分化腾讯,从陌陌钉钉等等来看腾讯在国内蹦哒的不久了,再说腾讯的风格有钱就无敌没钱的永远不能翻身,商人吗无可厚非,可是腾讯的游戏坑害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近视的人越来越多,沉迷游戏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的缺失和一个公司的重要性,长痛不如短痛大家都懂,它已经触及到了国家的红线,可以说的是只要有一个社交软件功能比QQ和微信多,再舍得花大家说推广,腾讯立马倒闭,所以我最不看好的就是腾讯,腾讯的存活只在国家和马云的手里,只要他们决定狠心干腾讯,那么腾讯就拜拜了。百度再怎么样也不会危害到国家,而腾讯就不一样了,腾讯现在就是越线就死的状态。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不过个人还蛮喜欢QQ的。
04-10 22:41
最先倒下的有可能是百度!自从魏则西事件后,百度就开始走下坡路,颓势难挡!首先,从市值看,腾讯和阿里市值已经有2500亿,而百度才500多亿,是BAT体量中最小的一家公司。其次,从人才流失看,百度也是三家公司中流失最严重的。2015年,腾讯离职仅50多人,阿里流失两千多,大多出去创业,百度离职人数达3000多人。今年以来,百度无人机事业部四大金刚(百无人机高管王劲等)先后离职。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是李彦宏口袋里的王牌,高管的流失也意味着事业部重创。最后,从公司的文化看,百度文化也是最奇葩的。此前,据百度离职员工爆料,百度员工升职不拼实力,拼颜值。虽然有点夸张,但从去年闹得满城风雨的PPT事件,能窥豹出百度大公司病养闲人等更深层次的问题。相比之下,阿里崇尚拥抱变化,腾讯注重产品研发,公司文化明显优于百度。总体来说,腾讯与阿里无论从市值、眼光还是企业文化上,都已将百度甩在身后。李彦宏如今为了百度的未来,搬来了陆奇和太太,如今再迎头追赶,恐怕为时已晚。
06-25 01:59
百度、腾讯、阿里三家公司,十年内都不会倒下,除非有什么巨大的技术革新带来的洗牌。十年后就不知道了。如果真有什么变故,不一定是公司本身,可能是三家公司的掌舵人的问题。首先说百度,虽然,相比另两家公司,无论是市值,还是营收,还是现金流,百度都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但是百度的技术积累其实是最深厚的。如果按照美国互联网圈的发展轨迹,百度完全有可能重新赶上来,当然这需要努力和运气。有人说谷歌,有人说医疗,有人说广告,懂的人自然懂,这是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都在做的事,包括一些人吹嘘的谷歌。那些说谷歌不走没百度什么事儿的完全是意淫。而且,搜索引擎的技术也好,还是多年来积累的内容,不是阿里和腾讯想做就能做的,否则他们早就做了。很多用户依赖和技术壁垒不是那么好改变的,就像阿里一直想做社交,就是干不过腾讯一样道理。腾讯的社交粘度太大了,从社交引流,使腾讯的各个业务都非常稳健,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社交这种东西,依赖性还是很强的,阿里都干不过腾讯的社交业务,别的公司短期内也甭指望了。阿里,很风光,但是天猫和淘宝,是三家公司主营业务中相对容易替代的,毕竟,购物这块儿,京东苏宁国美等等,还有很多小公司,用户在哪儿买东西都一样。但是阿里现在最有价值的是两块儿,一个是蚂蚁金服这块儿,主要以支付宝为主的业务,二是马云这几年在搞的物流网络,这两块业务才是马云现在的生命线。物流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你在谁家买东西都得有人送货吧。支付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目前用户满意度还是很高的,最重要的是,支付宝建立了一个信用机制,这是支付宝的营养素,但是支付宝所建立的信用是不是真正的信用,其实还是有待研究的,其一次授信多次使用也是未来会面临的一个问题。讲了这么多,其实我的观点如同开头一样,十年内,三家公司都不会倒下,除非有什么巨大的技术革新带来的洗牌。虽然三家公司不倒,但是掌舵人不一定,总之,还是要低调一点好,做好分内事,别做过了。
03-08 13:40
反正百度是不会先倒下的!从长期来看,技术决定一个公司的前景,而阿里和百度都是技术公司。从业务上看,百度是搜索,虽然难以大红大紫了,但稳定性极强,随衰但很柔,不容易折断。社交是最脆弱的业务领域,抓住了新技术革命机会就成功,一旦被别人抓住,流量就会全部被吸走。流量是狗,谁给包子和谁走,从逻辑上,腾讯的危机是最大的。但至于说,谁将倒下,那得看谁先犯错。
03-04 22:44
谁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一巨头?对于理性的金融精英来说,量化的财报数据是最好的论据和答案,因为阿里和腾讯都是上市公司,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变的更加容易了。在阿里系,最重要的两大板块,一个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一个是未上市的蚂蚁金服,而腾讯系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手里。现在就让我们来纵向和横向对比下,到底18岁的腾讯,和17岁的阿里是如何胜负翻腾的。其中横向业绩对比,用的是阿里2017财年第二季度(日至9月30日)的财报,而腾讯的财报则是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4月1日至6月30日)。一,市值:3200亿 VS 2465亿再也没有比市值更简单粗暴的上市公司量化指标了。目前,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的市值为2440亿左右,而根据当前汇率简单计算,港股公司腾讯市值为2465亿美金。是的,看起来阿里的市值要和腾讯差不多,不过,要看整个阿里系,就不能忽略中国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蚂蚁金服。未上市的蚂蚁金服,无市值,只能看估值,上月底,外媒援引法国里昂证券驻香港电信与互联网研究部门负责人梁向奕的研究称,蚂蚁金服的估值约在750亿美元,而其中的核心是支付宝估值500亿美元。两者简单相加,阿里系的最大两个板块合计市值高达3200亿,超越了腾讯。当然,阿里的估值中已经包含了蚂蚁金服的价值,因此,两者重合部分应予削减。不过,由于蚂蚁金服经过数轮融资,目前阿里集团占比不可知。其实,早在2014年9月,阿里上市时,阿里的市值就达到了2300亿美金,彼时,这一市值超越了腾讯和百度之和。最近两年多,阿里业绩一直快速增长,市值却没有同步提升。其实也不用奇怪,无论是华尔街的投资大鳄、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金融精英们,有时候对互联网公司的了解,要比他们在分析公司时的振振有词要少的多,他们对短期业绩的苛求,要大于对长远利益的展望。就连华尔街集体膜拜的投资界“男神”巴菲特,也因为对于互联网不了解,而对所有的互联网公司股票敬而远之,也许是受了巴菲特的潜在影响吧,整个华尔街几乎一向低估互联网公司,不仅有中概股公司阿里,也有美国本土公司脸书和谷歌等等。比如,都在昨晚发布财报的脸书和阿里,其业绩预期就双双被华尔街低估了。二,营收、利润、现金流再来看看营收和利润吧,毕竟,不赚钱的公司是不道德的。从营收上来说,阿里和腾讯的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先看收入,阿里集团收入同比增长55%,达342.92亿元人民币,而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 356.91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52%,营收腾讯稍高,增速阿里略微领先,基本上处于同一数量级。再看利润,通常来说,美国上市公司和港股上市公司的核算方法也不同。在美国等成熟的资本市场,EBIT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是更重要的因素,因为,EBIT主要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可以使投资者评价项目时不用考虑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这样方便投资者将项目放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中进行考察比对同类公司的业绩。第二季度,阿里的EBITA同比增长42%至145.93亿元。而在大陆和港股,更看重净利润。第二季度,腾讯的净利润增长 32%达到了107.37亿元。其实,纵向对比两家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更有趣,我引用网络上的一张现成对比图,比较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前几年,阿里的营收一直被腾讯秒杀,只是两者的收入利润差距一直在缩小。最有趣的其实是利润,在腾讯收入净利润高达52亿的2009年,阿里2010财年(日-日)还亏损了5亿元,但是其后五年,阿里的利润增长率一直秒杀腾讯,终于在2015财年,超越了老对手腾讯。其实也不奇怪,对于做C端生意的社交游戏巨头腾讯来说,社交用户的增长基本是自发驱动型的,在这个基础上,游戏娱乐赚的都是省心省力的快钱,所以腾讯早早盈利,而马化腾自从1998年创业至今,一直还算得上顺利。比起腾讯,阿里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就和马云的创业史一样,磨难重重。阿里做电商,需要搭建物流、支付、信息流等种种基础设施,需要调动多方买家、卖家、物流等多方力量,投入高,回报慢,背后之艰辛,不亲自参与自难体会。但是一旦所有的基础设施搭建后,共享共赢机制理顺,业务链条厘清,形成势能,就会厚积薄发,开始躺着赚钱,所以利润暴涨并不奇怪。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痴迷上市公司的利润,但是,对于着眼长远发展的公司来说,现金流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良好的现金流就像一条河渠,尤其对于需要出手买买买、不断并购新业务,同时还要给创新业务不断输血的阿里和腾讯来说,这一点相当重要。阿里本季度的自由现金流高达139元人民币,而腾讯第二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 97.48 亿元。有了充沛的现金流,阿里就可以四处投资圈地,搭建护城河,也可以输血支撑创新业务发展,比如阿里云1年降价17次,大打价格涨,背后当然因为集团公司有钱。如今,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几乎都被腾讯和阿里染指了。三,移动端布局和下一代收入引擎颇为有趣的是,过去被阿里津津乐道的GMV,并没有在此次财报中公布,这也是上市至今,阿里首次未在财报中公布GMV数据。早在6月份,马云对外表示阿里之后发布的季度财报中,将不再公布 GMV 这个电商的重要指标数字,这背后其实是阿里去电商化的开始。为什么要去电商化?其实是主营业务增速的放缓,无论是交易额、还是活跃用户增速,对于腾讯和阿里都是如此。那么接下来要看的,其实是其后续营收利润引擎有没有跟上。主要是两大考量,第一,移动端业务占比,第二创新业务增量。先看移动端。对于腾讯来说,微信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门票,第二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同比增34%,从活跃用户上来说,腾讯系完胜。再来看阿里的移动端用户,二季度中国零售平台移动月度活跃用户增至4.5亿,较上季度净增2300万户,同比增长30%;不过,与腾讯的移动端用户占比,阿里的用户,是天然带着真金白银的交易用户,离商业变现更近,因此,绝对的用户数量虽然很重要,但是只考量这一个指标并不全面。更重要的指标,其实是移动端的商业变现能力。根据阿里财报,移动端目前对公司中国零售平台销售额的贡献已经达到78%,并且增长非常强劲。而马化腾则透露,腾讯大部份流量及约80%的收入产生自移动平台。因此,从这个维度考量,腾讯和阿里,都算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再看创新业务布局。如果说马化腾是顶尖的产品经理,能够打造完美的产品,那么马云就是顶尖的战略家,善于运筹帷幄。马云曾说过,“阿里的第一大板块——电商,做得还不错。将轮到互联网金融(蚂蚁金服)上舞台。到了年,阿里云将扮演主角。2021年~2024年,菜鸟将挑主头,接下去是跨境贸易。”这三大板块,在马云的计划中,都必须在2024年前完成。这些创新业务中,有的基于电商,比如菜鸟和跨境贸易,有的完全独立于电商业务,比如阿里云。从这个维度来说,目前阿里的后续业务布局相当清晰。四,国际化再来看看国际化吧。阿里和腾讯的国际化,都是两条路径,第一,集团内部业务的国际化。第二,买买买,全球投资并购。在内部业务的国际化布局上,阿里业务几乎秒杀腾讯系。国际化是阿里上市后的三大业务重点,速卖通在俄罗斯和拉美地区表现出色,阿里在今年上半年投资10亿美金控股了东南亚最大的电商Lazada,也投资了印度的“淘宝”。10月20日,2016年天猫双11在香港正式启动,支付宝和天猫联合宣布,支付宝已经形成了“全球收全球付”的能力,可以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支持18种货币结算。今年双11,全球用户都可以通过支付宝在天猫、淘宝或阿里速卖通上买买买。而阿里云也在国际化,目前阿里云已经超过谷歌云,仅次于亚马逊的aws和微软的云计算。就在几天前,蚂蚁金服又联合泰国首富,准备打造泰国版支付宝。而截止到去年年底,菜鸟已经与全球范围内50家左右的知名国际物流企业成为合作伙伴,运送能力覆盖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根据马云的计划,未来目标是实现一地发货,中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送货必达。因此,阿里上市两年多,国际化还是成功的。其实,微信也早就开始了国际化探索,但是在全球市场,微信的国际版WeChat,却被一家只有五六十名技术员工的WhatsApp给碾压了。目前,微信在全球社交榜上,只在中国和澳门地区排名第一,而WhatsApp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社交榜上排名第一,所以后者的社交地位基本上是不可撼动的。前段,我曾采访过马化腾特别推崇的硅谷互联网思想家、《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他最近两年在中国上海生活,下载了微信,但是他仍然保留了WhatsApp,因为他在国外的朋友们,很少有人用微信或者WeChat。由于社交的网络化属性,人们对社交软件的选择具有被动性——如果你的社交圈在微信,你不可能再换一个全新的社交软件,所以目前来看,WhatsApp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微信基本没有再撼动的可能,因此,可以说,腾讯主营业务的全球化之路,已经只剩下一条,那就是通过海外并购投资,落地全球化业务。还有一个国际化的软性指标,其实是看比较马云和马化腾的全球影响力,这一点上,英语老师出身的马云,可是在政商两界,分分钟秒杀低调的技术男马化腾,当然马云的全球社交,一部分也是为了阿里的全球化拓展。马云的小伙伴真是遍布全球,担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和奥巴马白宫谈笑风生、和卡梅伦合影摆个剪刀手、献计普京在俄罗斯发展电商、在阿里总部会见个王子元首总统总理,都是so easy 。总之,马云已经变成了全球化的杰克·马,而马化腾依然是马化腾。不可否认,腾讯和阿里不仅是中国顶尖,也是全球一流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站在了中国互联网的大风口上,时运与实力集于一身,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财报只是可以量化的现在,关于未来,你更看好谁呢?
03-04 10:09
根据多家科技媒体报道,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数据挖掘机构艾媒咨询根据入选的互联网企业最新市值(上市企业)/估值(非上市企业),最终评选出2016中国互联网企业价值榜TOP500。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包括了没有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是根据估值来进入排行榜,榜单上位列第四、第七及第九的蚂蚁金服、小米、滴滴都属于估值方式排行。而以“BAT垄断集团”著称的腾讯、阿里、百度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第三,依旧继续领跑整个国内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百度成立时间也非常的接近,分别是1998年、1999年与2000年。也就是说三家互联网巨头公司年龄都不足二十年。而他们的愿景也都非常的远大,都希望做一家互联网常青树公司。马云说里巴巴要成为一家102年的老店,为什么是102年而不是100年?马云说很多公司的原因都说做百年老店,但很多公司都倒在了20年,30年,那是因为百年老店只是一个口号,而不是愿景。此外阿里巴巴如过能活102年,那么阿里巴巴将是一家跨越了3个世纪的企业。能不能活102年暂且不说,我们假设如果腾讯、阿里、百度有一家先倒下,会是哪一家呢?首先来说百度,百度最核心竞争力是搜索,不过搜索技术方面百度与谷歌还是有一些差距,而且重要的是盈利模式也大有不同,有人说百度更看中利润,谷歌更多的承担人类希望。不过幸好谷歌暂时性退出了中国市场,所以百度在国内搜索市场份额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继续保持第一。但是也不排除未来谷歌的重新进场,如果发生的话,百度的市场份额势必会下降不小。而近年不断的百度也出现了信任危机,尤其医疗事件、莆田系等尤其凸出。不过百度技术在BAT中仍然是最强的,而且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是全球领先的水平。前不久百度智能机器人小度就在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的一展风采。再看看目前处于第一位置的腾讯,腾讯最大的优势就是社交,根据腾讯的第三季财报显示微信用户数有8.44亿,QQ的用户有8.77亿,这就基本决定了腾讯可以很容易进入其他领域发展。而且应该属于在BAT中最容易赚钱的公司。虽然有网友说如果facebook进入中国市场,腾讯就没那么风光了。会是这样吗?答案可以很肯定的说即使facebook进来,腾讯也一点都不担心,不是腾讯干掉它,而是国外的社交到国内几乎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自己病死。所以对于腾讯来说,只要求稳发展就可以屹立很多年,不需要太创新。当然如果社交方式、通信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还是可能被击倒,但概率极低。最后来看看强大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在2106年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业绩不错,双11大战中当天就斩获1207亿的交易额,而且其他生态布局顺风顺水。不过让马云头疼的事也不少,假货太多甚至被美国列入了恶意市场黑名单,更是被喷损害了实体经济。而另一个王牌支付宝2016年也出现了“支付鸨”门被用户吐槽。此外,在大环境方面阿里的电商平台竞争对手相对较多,有京东、亚马逊、1号店、苏宁等数十家平台。而支付宝方面最大的隐患不是自身,而更多的是政策导向。所以总的来说,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政策最有压力的就是阿里巴巴,所以阿里巴巴可能是最先倒下的一家,但是如果能坚持住,那么阿里也非常可能是最牛逼的一家互联网巨头。希望阿里、腾讯、百度未来都能越走越好。
03-09 02:14
我觉得最有可能倒闭的第一阿里,第二腾讯,第三百度,虽然阿里腾讯市值很高,但是阿里怎么崛起的?靠电商,仅仅几年就如火如荼,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发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就像淘宝打垮实体,很快也会打垮淘宝,替代他腾讯是因为用户数量庞大,而且在国内我们使用的通讯软件基本就是QQ 微信等等,都是腾讯的,而且腾讯的业务很广泛,手游,游戏,因为用户数量庞大,所以推出一个游戏基本上不愁人少,什么王者农药英雄联盟逆战穿越火线地下城等等都是捞钱工具,而且很难出现一个软件来取代腾讯,取代QQ 微信,百度其实是最安全的,因为国家支持,反正他是一个搜索引擎,而且是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你乐不乐意用都不得不说百度就是最大的资源库,什么都能查到什么都能找到,业务不需要多,他就牢牢把主一亩三分地,会有新的搜索引擎代替百度吗?没有了,谷歌不能用,百度先天立于不败之地,他就是个获取信息的渠道,腾讯又可能被替代,阿里又可能被替代,百度累计这么多资料数据可复制的不可复制的资料,想被代替太难太难
05-24 20:28
鄙人认为腾讯最有可能先倒下。原因如下:1、腾讯依靠聊天工具起家,逐步建立了庞大的网络社交平台,拥有使用最广泛的QQ、微信、TIM等即时聊天软件。但我们忽略了一点,为什么网络即时聊天工具这么深入民心?因为只要有网络、有终端,就可以实现免费聊天交流,注意免费二字。打电话、发短信,建立在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上,可以实现简短的、重要的通讯,但通话时长、信息数量都意味着使用者要承担高昂的费用。随着通讯资费大幅度降低,相信有不少人会回归最基本的电话语音交流方式。那么QQ或者微信,最吸引我们的地方,一度是空间动态及朋友圈动态。在这个信息被过度消费的时代,不少人逐渐厌倦了每天翻阅点赞,厌倦了微商和垃圾信息,最后选择了屏蔽。越成熟的人越明白关注别人不如提升自己,并且这类个体在持续增加。我个人就卸载了QQ换成了简约的TIM。这对于社交平台而言不是件好事,如果人们只使用最基本的聊天功能而不去使用拓展应用,腾讯谈何利益,腾讯何去何从?2、腾讯目前主攻网络游戏层面,旗下“天美”、“琳琅天上”等工作室打造出了许多网络游戏,并且成功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定期举办游戏赛事更是将线上线下变现活动演绎的淋漓尽致。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分析,近视等其他眼睛疾病发病率呈低龄化爆发,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大人们开始限制孩子们玩手机玩电脑的时间,并且减少支持孩子们的虚拟货币充值。游戏害人不浅,往严重了说是害了一代年轻人,学生们课上课下都在讨论游戏,孩子们偷身份证去网吧。不怕玩游戏,只怕玩上瘾。腾讯游戏多收购或模仿,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是一个痛点,也值得国人深思,我们的创新能力,必须提高。3、反观阿里百度。阿里主要以电商模式盈利,也拥有庞大的流量,并且建立了以芝麻信用为主体的信用体系。毫不客气的说,信用是未来人们生活的通信证。那么阿里掌握了信用体系,自然可以在上面做出更多的模式,潜力无穷。有人说,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信用体系,是未来的三大趋势。百度作为BAT中技术最强的一家,则主推AI人工智能,紧紧跟随时代潮流。并且百度作为全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自然被国家重视,收到国家的保护与支持。因此我更看好阿里与百度。PS: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意见,我不是预言帝,也没有恶意伤人的目的。请大家多包涵,不喜勿喷。
03-04 11:04
我认为最先倒下的应该是百度,假如有比百度更好的搜索软件,百度自然会被淘汰,其次就是腾讯。腾讯之所以强大就是社交工具。现在玩微信的人比QQ多。想当初QQ有多火爆,很多人接触互联网都是从QQ开始的,现在也被微信群代替,我相信不久微信也会被另外的社交软件所代替。腾讯花费几十亿投资海外市场,最终失败告终,说明微信并不是最好的社交软件,淘宝,可以说改变整个中国经济,让商品价格透明化,许多实体商家对淘宝恨之入骨,其实惠的最终是消费者,随着快递行业的壮大,足以说明如今社会离不开淘宝。
06-27 23:25
谢谢邀请!我不是道中人,所以不具备评价这三支大鳄之资格,只能是从局外人的角度来解析这个问题。是不是具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视角,还得让时间来检验了。从内心深处来讲,我不希望任何一家公司倒下,因为中国的经济正在上升,如果科技前沿的公司倒下,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状态的紧迫感。实际上,在短期内,三家公司都没有倒下来的理由。1.中国经济的大势是好的。即使中国经济在短期内有波动,那是因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周期性所致。经济转型对高科技类型的公司,有百利而无一弊。而百度、腾讯、阿里三家公司正是高科技发展的航向标,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晴雨表。2.在短时期内,尚不具备向他们三家公司挑战的实力。换句话说,他们三家公司在各自领域里的领头地位尚无法撼动。3.百度、腾讯、阿里都具有高增长性、高附加值这些高科技企业所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也为三家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果这样就结束了,这个问题就回避了。所以还得必须完成谁先倒下这个未来的命题。首先申明,对于百度、腾讯、阿里来说,我只是一个用户。对于李彦宏、马化腾、马云来说,我只是一个路人甲,而且至今未曾在一条道上和他们同时走过路。所以我的判断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纯粹的从路人甲的角度说路人甲的话,和路人乙丙丁等无任何关系。路人甲的观点是,如果要倒下,在不远的将来,非要选择一个,我选择阿里。1.虽然现在的财务数据,阿里最好,腾讯次之,百度居末。但是,这只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只通说明过去,或对未来的预期。不能代表未来。2.从规模和涉及的领域来说,阿里最大,腾讯次之,百度居末。中国经济处在上升势头,各项各业都是处扩张性的阶段。如果中国经济发展到稳定期,高度扩张的势头一下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阿里涉及到的众多行业,肯定就会僵化的部分,阿里的精力就必须要放在不断地砍自己周身的触角,甚至是爪子,更有可能是臂膀。地球发展的历史早就证明,不是大而凶悍的恐龙繁衍至今,而是弱小的蟑螂更具有生命力。企业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上也一样。现在还有没有山西的银号?3.百度、腾讯、阿里,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处于领先状态。但是,阿里的天猫,已经有窥视者。所以,阿里的精力应该在支付宝上,至于其他的影视、物流、国外项目那只是龙井茶、猫屎咖啡、古巴雪茄和高档的皮包。此时为之荣,将必为之累!4.从行事风格来说,百度、腾讯低调,阿里高调。阿里的光芒,已经从东方,闪耀到西方。所经之处,必有一股风。在中国,有闷声发大财的传统。但是,在浙江好象不是这样,浙江商人喜欢展现自己的实力,从而增加别人的信任度。这是浙江商人特有的气质。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这一特质引导了中国经济外向型的发展。但是钱币都是有两面的。5.再分析一下各自领导层周边的人员配备。说太多了,打住吧。还是那句话,中国的经济不容许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倒下,至少在短时期内。如果要倒,必定是他们的内部出问题,决策层出问题,别无他因。如有得罪,请海涵!仅从一个路人甲的角度分析问题!谢谢!
馆藏&7043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落冲突宝宝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