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孙权这个天下英雄 孙权怎么样

碧眼儿孙权真的是英雄吗?
三国,有三位雄:奸雄曹操、枭雄刘备、英雄孙权。这其中,孙权是唯一被以“英雄”冠名的,史称他出生时方颐大口,目有精光(也许是外星人也说不定);长大后形貌奇伟,骨体不恒,碧眼紫髯,跟他哥孙策英俊的面貌迥然不同,一看就是个混血儿,只是不知道混的谁的,乍一看是胡人,但胡人也没有绿色眼睛的。难道真是外星人?
曹操和刘备两位,无论是奸雄还是枭雄,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英雄。但 “英雄”孙权,他真的就名副其实吗?
孙权之所以被大多数人认可是英雄,跟以下几点有关:
1、曹操的评价:曹操为报赤壁战败之仇,率大军进攻东吴。在濡须口第一次见到船上的孙权,他不由得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字),刘景升儿子若豚(猪)犬耳!
2、朱元璋的看法:朱元璋给自己营建陵墓,碰巧挖到孙权的墓,朱元璋说:“孙权亦是一条好汉,就让他为朕守墓门吧!”
3、辛弃疾的宣传: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写:“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志》里说:“孙权有勾践之气,英人之杰矣。”而《三国演义》,更是把孙权给模式化、概念化了。
究竟什么是英雄呢,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说要“慨然有吞吐四方之志“、有人说要”建立万世基业。”我认为,作为英雄最重要的是品性,即要有高贵的头颅,钢铁铸就的膝盖!
就算不是英雄的袁绍,被曹操揍得吐血也绝不认输;同样,公孙瓒被袁绍困在窝里出不来,宁愿杀光老婆孩子、举火自焚也不拱手投降。
历史上,项羽遭遇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被追至乌江边,浑身污血斑斑……他投降了吗?他若是降了,就不是霸王了!
田横,穷途末路之际,刘邦召他入朝称臣,他宁死不受其辱。
大漠双雄之一的札木合,兵败被成吉思汗抓住,成吉思汗使人劝他投降,他回答说:“你若不杀我,就像衣领上的虱子,内衣里的刺。日间心不安,夜间睡不稳!我可不想这样,还是请快动手吧!”慷慨就死。
张士诚被抓住,端坐在地上看也不看朱元璋一眼,朱元璋:“何不视我?”张士诚:“天日照你不照我,看你小子干什么啊?”被杀。
同样被朱元璋抓住的陈友定,朱元璋还想跟他在言语上套套近乎,他厉声高叫:“国破家亡,死就死,说这么多废话干啥!”同儿子一同被杀。
说完了这些人物,再来看孙权,此人与曹操、刘备同为三国时期三大佬之一,从战绩看,那两位都手拎着自个脑袋在战场上拼杀,各自抢下不少地盘。而孙权,从一开始就是继承的哥哥的基业,其仅有的几次主动领兵出击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他的军事生涯几乎都是在守,与兄长的锐意进取形成鲜明对比。从品性看,那两位都是百折不挠,从不臣服于他人。而孙权的一生,却是投降的一生。请看实例: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进攻孙权。双方见了几仗后,孙权一看这样下去老本要赔光,于是马上派人去见曹操要求投降,许诺进贡,跟曹操结成儿女亲家。曹操答应后,跟孙权盟誓而还。换作刘备肯定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三国演义》实在把刘备丑化的太过了,实际上的刘备绝对是一个屡败屡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真英雄!
如果说孙权投降给与他平辈的大佬还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向他的晚辈、曹操的儿子屈膝称臣就近乎无耻了。换作一般人都不会这样!
曹丕称帝后,孙权害怕刘备来攻,于是就派使者入朝,向曹丕称藩,承认自己附庸国的地位。为了讨好曹丕,他还把曾被关羽俘获的曹将于禁送还给魏国。曹丕于是下文书封他为“吴王”。孙权此举,可谓是把卑劣、猥琐、不要脸演绎到了家。
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曹丕因为孙权有些不听话,派兵来打他,孙权一看大事不妙,要玩完,马上就上书曹丕,请求改正自己的罪过,把土地人民都给魏国,如果得不得原谅的话,他愿意一个人到交州了却残生去。曹丕回信说:“您是前辈,本来是应该纵横天下的,做梦也没想到你肯降服于我。既然君臣身份已经定了,您又不太听我的,所以我才……既然您承认错了,那么我就原谅你了!”字里行间,狠狠地挖苦了他一番。曹操若泉下有知:知道了孙权向他儿子称臣之事,一定会大喊:“老夫当年,看错人矣!”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就让我以清朝著名诗人沈德潜的一首咏史诗来结束此文吧:鄙者孙仲谋,降曹拜下风。彼亦豚犬流,乌足(怎么,凭什么)称英雄?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非首发。谢谢浏览,观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请教高手,孙策、孙权谁更英雄乎?
一人跨马纵横中原无人匹敌,一人举才任能,力保江东八十一周不失,殊更厉害乎?
他老子厉害啊 生了2个英雄儿子!这个问题人家孙策都说的明明白白的 作者交代的轻轻楚楚 你还在这里比 傻瓜吗?
这个问题有深层次的意思,所以要的是懂三国的人来解答。战与守哪个更适合当时的历史趋势!
这个简单的问题还需要问!唉,什么见识,孩子能与老夫匹敌的,只有刘备和孙权岂不闻:“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策何人?一勇之夫而已
孰不闻``生子当如孙仲谋`
汗颜啊,孙策二十几就已统领江东八十一州,那是他自己辛苦打下来的,那玉玺借兵其魄力岂是匹夫做的来的,再说说孙权,从接任到其终老一直保守祖宗之基业为己任,颇有张鲁之风啊!
价值观问题。另外,因为有周瑜和其他一般人辅佐,而江东势力不是那么强,所以不是那么“辛苦”。周瑜可是和诸葛亮齐名的(演义: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生子当如孙仲谋啊,很明显这是曹操在占孙权的便宜啊
周瑜可是和诸葛亮齐名的(演义: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弄清楚一点啊,周瑜不是凤雏啊,凤雏是庞统
生子当如孙仲谋啊,很明显这是曹操在占孙权的便宜啊曹操和孙坚是同辈人,他这么说也不算占便宜啊
个人认为孙策吧
孙坚没在江东发展 江东八十一州基业是他创立的 周瑜张昭等人才也是他招揽的 孙权守成有功无进取
个人认为孙策吧 孙坚没在江东发展 江东八十一州基业是孙策创立的 周瑜张昭等人才也是他招揽的 孙权守成有功无进取
观三国知英雄,识英雄,几人能青梅煮酒,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净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虽然不喜欢孙权,但是孙策我觉得他若不死的话,江东可能未必能天下三分,性格缺点
个人认为若孙策在,未必有刘皇叔什么事情,可是偏偏英年早逝,给这个历史留下些许遗憾,但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精彩,正所谓“茫茫天数未可定也”,曹操亦曾说“狮儿难于争锋”,可见在曹心中是如何忌惮其实力,愿天下好男儿如策,礼贤下士兼霸王之勇,神亭岭交太史慈,其之相交义气使然秉性使然,呜呼,真英雄也!
孙策不死的话,官渡之战就要挥军北上对曹操爆菊了一直认为,孙策是给郭嘉派人暗杀的,不然他为什么这么有把握预言其早死啊!孙权?大家不知道二宫之乱多少名臣因为他的昏庸而丧命吗?
果然有慧眼的人啊,感叹!
孙策也挺厉害的,绝不止是一勇夫而已,就凭一个勇字能拿下江东那么一大片土地?
征战天下,孙策厉害;持国保家,孙权厉害。
各有千秋吧!孙策打仗更强点,但是治国孙权视乎更合适
大家还在看89被浏览91,009分享邀请回答13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辛弃疾说孙权是英雄的根据是什么_百度知道
辛弃疾说孙权是英雄的根据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辛弃疾说孙权是英雄的根据: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1、根据出处此根据来自辛弃疾所写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下阙:“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是说,孙权青年时代就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2、辛弃疾说孙权是英雄的用意(1)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2)词人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简介1、原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简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坐断东南战未休⑻。天下英雄谁敌手⑼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年少万兜鍪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杀孙权台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