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狮子来说,是游戏重要还是游戏和女朋友哪个重要重要

&p&作为一名正在向人工智能靠拢的程序员也来凑凑热闹,几个高票答案写得都非常好,颇受教益。 受2016年3月阿狗的影响(现在已经成长为二狗子了,并化身Master横扫围棋界),开始了机器学习之路。
&/p&&p&我的学习之路可能和许多人不太一样,大部分人都是边学边做,用到数学再去补,属于实战派。我可能更偏向于理论派,由于之前几年学了一些数学,之后也决心转型做人工智能了,所以就狠了狠心,先从基础打起,先练内功,希望也能看懂高深的论文。&/p&&p&以下是前几年和这段时间学过的相关课程,大部分还是和机器学习相关的: &/p&&p&一,数学部分
&/p&&p&1,数学分析,这是最最基础的课程了,没有了这个,后面就没法继续了,第一关必须得过。听的课程是中科大史济怀老师的公开课,好像222讲,三个学期的课。当时听完相当震撼,有点庖丁解牛的快感!从此成为中科大的粉丝,中科大号称小清华,中国的MIT一点不为过。其实在此之前买了北大张筑生老师的数学分析打算自学,后来发现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数学是没法自学的,第一卷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数学必须听课(智商高的除外),而且只有听课才能发现哪些课堂上有,但课本没有的东西。
&/p&&p&2,复变函数论,这个比实变温柔多了,花的时间不多。前几年学的,这个和机器学习貌似关联度没那么大。听的课是国立交通大学吴培元教授,很Nice的教授! &/p&&p&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个相关性就不用多说了。推荐中科大的缪柏其老师的课,至今还记得他关于“九五至尊”,“亢龙有悔”的论述。这门课统计部分讲的比较简略,但概率论部分相当好。
&/p&&p&4,线性代数,这个重要性也不消多说。线性代数是一门这辈子不止学一遍的课,我学了至少三遍。
&/p&&p&(1)MIT的Gilbert Strang讲的极其精彩,老教授每次提问,你在思考后得出答案,然后又得到教授的印证,那感觉真是太棒了!大学时修线性代数的时候完全没感觉,一路线性方程组,矩阵,行列式过来,过了几个月就忘光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p&&p&(2)线性代数还看过国立交通大学庄重老师(又一个超级Nice的老师)的课,这门课从一个比较理论的角度来阐述线性代数,与MIT的课正好互补。这就是为什么我又学了一遍线性代数,并不是闲得慌。以后如果需要学进阶的矩阵分析,泛函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p&&p&5,统计学&高等统计学,陈邻安教授,又是国立交通大学。没办法,人家的公开课是拿钱办实事,感觉我可以拿他们学校的数学本科学位了,这远不是最后一门。虽然有初等和高等之分,但其实是一门课的两个部分。 &/p&&p&6,微积分,国立交通大学庄重老师。数学分析是几年前学的,有些忘记了,花点重温了一下。
&/p&&p&7,高等微积分,国立交通大学白启光老师,这门课用的是rudin的数学分析原理,用这本书自学微积分被虐过的同学,可以来听听这门公开课。这是通往实变与泛函的必经之路。&/p&&p& 8,实变函数论,国立交通大学吴培元老师。实变函数学十遍,泛函分析心犯寒!这门课两个字:“抽象”!这门课我学了好几遍,最新一遍终于有点开窍了!许多证明还是有脉路可寻的,并不是脑洞大开。(为避免暴露智商,几遍就不提了)
&/p&&p&9,泛函分析,国立交通大学吴培元老师。比实变稍微温柔点,算清单中难度仅次于实变的课吧。学这门课要求有点拓扑的概念,线性代数和实变学的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要不然也会一脸懵逼!&/p&&p&这里推荐MIT牛人林达华(研究计算机视觉)的一篇文章,随着学习的深入,每次看都有不同的理解:&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jobbole.com/945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麻省理工(MIT)牛人解说数学体系 - 文章 - 伯乐在线&/a& &/p&&p&
二,机器学习部分 &/p&&p&1,机器学习基石&机器学习技法,台湾大学林轩田老师。我知道许多人都是先Andrew Ng,再林轩田的,当时自觉数学基础应该还够用,所以就跳过大神的课。&/p&&p& 2,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干货满满的书,全书都是在推理,相当的有数学味。不过我倒是觉得来点水分会更好一点,比如在介绍算法之前,多聊点背景知识,所幸林轩田的课不厌其烦的介绍了这些背景知识。这一课一书是个很好的搭配,建议先听课!&/p&&p& 3,最优化,这方面选的书是《最优化导论》,从一维搜索方法,梯度方法,牛顿方法,拟牛顿方法,共轭方向法,还有线性规划,拉格然日方法一路下来,算是对最优化有了大概的了解!知友还推荐了两本好书《Numerical Optimization》和《凸优化》以后有时间再看。&/p&&p& 4,《机器学习》,国内大神周志华老师,这本西瓜书目前只看了个大概,也相当推荐! &/p&&p& 三,计算机编程部分
&/p&&p&这方面就不推荐了,只要有几年的码农经历,编程语言,算法,设计模式,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这些核心的技能,多少都有些了解,应该不会是瓶颈。Python即使以前没接触过,几天时间翻翻书也能上手,当然熟练使用需要时间,Python的语法对C/C++,JAVA程序员来说应该还是比较中意的,比Objective C和JavaScript要优雅一点吧(个人观点,无意挑起争端)。
&/p&&p&四,深度学习和NLP,计算机视觉等具体方向
&/p&&p&至今还没开始学深度学习,这个以后一定要学。先打好机器学习的基础吧,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作为一名正在向人工智能靠拢的程序员也来凑凑热闹,几个高票答案写得都非常好,颇受教益。 受2016年3月阿狗的影响(现在已经成长为二狗子了,并化身Master横扫围棋界),开始了机器学习之路。 我的学习之路可能和许多人不太一样,大部分人都是边学边做,用…
&p&我从政治角度来说一下我的观点吧。&/p&&p&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之前07年,12年,骂房价高的都是什么人,基本上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然后,12年之前释放了一批,接着,12年之后的棚户区改造,又释放很大一部分。现在对房价有怨言的声音只剩下20多岁,30出头的刚需了。&/p&&p&那么接下来中央便是要解决这些人的需求了。于是政策来了。&/p&&p&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有政府行为,都是根据政治要求来的,比如越来越多的房企拿地并要求自持不售,比如雄安。&/p&&p&要知道,可是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而楼市管控又需要长效机制,那么租房并提供相关的保障,是目前政府打出的牌。房企从卖房子变收租,怎么也比小房东要好管的多。&/p&&p&政府一直以来想要的就是稳定,是执政合法性,是历史评价。&/p&&p&可以预见,供给制改革,实体企稳的大背景下,本轮的加息周期,央行不久也会跟随。&/p&&p&政府已经在做的是债市降杠杆,股市降杠杆,企业降杠杆,这些杠杆都去老百姓那里。随着楼市冻结,楼市拐点已经到来。你之前的预期也会随之改变的。&/p&&p&我一直的观点,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稀缺品。70年代是工厂岗位,80-90年代是大学名额。如今我们这一代是房产。那么下一代呢,应该大概率不会是房子了,我猜是教育。&/p&&p&至于房价,未来是横盘,等待房产慢慢的脱离金融属性,回归本源。&/p&&p&以上。&/p&&p&&br&&/p&&p&------------------------------------------------分割线------------------------------------------------&/p&&p&大家对我对房价的看法不是很认同,我讲一下自己的逻辑,以下纯属个人YY,坐等市场打脸。&/p&&p&&br&&/p&&p&来,我们先设一下立场,现在我们站在政府的角度来看待房地产这个问题。&/p&&p&时间退回到14年-15年,一边是实体经济开始出现下滑,大宗需求下滑,价格暴跌,通缩之声不绝于耳,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工厂倒闭众多。一边是政府债务繁重,收入可能面临违约。银行潜在坏账极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土地和房产抵押。&/p&&p&于是中央祭出供给制改革大招,完成让人瞠目的涨价去库存,你就说屌不屌。于是你看到了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等大幅上涨,当然,还有牛逼的房价。于是,你知道的事情发生了。其中土地跌价可能导致的坏账没了,变成了优良的信贷资产,房贷。你就说银行开心不开心。14年开始的多轮降准降息,央行疯狂银钱背景之下,居然没有造成通胀!你就说服不服。&/p&&p&于是,你知道的事情发生了,政府债务安全了,企业债务安全了,经济企稳了,准备软着陆了。感谢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国家的杠杆降了,人民的杠杆升了。政府很满意,很可能渡过了一次危机。&/p&&p&但是,房价高毕竟不是好事,政府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尽人皆知的事情。政府虽然喜欢卖地赚钱,但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是保持合法性的根本。所以,我是政府,我也很捉急,而且,这一次基本上已经压到了老百姓房价高度的底线了。要知道,以前大家买房,想的是多少年还完,现在想的是供不供得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且,卖地也不是一条长远之路。&/p&&p&所以,租赁的思路出现了,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模板是谁,是马六甲上的新加坡。对了还有房产税。我觉得,国家这方面是明牌的。先是精神传达:房子用来住。然后官媒发声,调控房子涨价预期,政策上提供供地,限购,停贷。现在的雄安新区试点全租赁无房地产,售租同权,未来大概率的房产税。也就是房地产从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渐下降,卸下这个崛起中的大包袱。&/p&&p&那么房价会不会跌了,我觉得,这个要看经济情况了。如果经济企稳,复苏明显,那么便可容忍房价的下跌。否则,还是横盘的比较好。对了,新加坡房价14年来已经跌了3年了。&/p&&p&&br&&/p&&p&最后关于房租的问题。&/p&&p&首先,房租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是透明的,政府的初衷也不是抬高租住成本。&/p&&p&第二,而国家主导的租赁服务,主要对象是房企的公寓等自持物业,而不是以个人的为主。&/p&&p&第三,政府的进入,可以利用行政优势,帮你完成落户,孩子读书等权利保障。&/p&&p&第四,打击中介乱象,价格透明,减少少租金哄抬,信息欺诈,驱赶租客等等问题。&/p&&p&所以,政府主导的租赁市场将以民众福祉的立场出发,维稳的一个方向。要知道买房可能不是刚需,但是住真的是刚需,就跟吃饭一样。&/p&&p&&br&&/p&&p&最后,对于学区房的租金的问题,雪球上有一句话说的比较好:&/p&&p&
“当然有人会抬杠,说不要想租购同权,好的学区房租金会涨到天上去的。这就是您自己想多了,任何稀缺的东西都是价格高的,人家现在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正常吃饭问题,您告诉我他们要想吃澳洲龙虾还是得付出很多钱的,这完全就是不挨边。有购房资格的人,租房上学完全可以实现,但如果上好学校,对不起别说租房的没戏,即使你是买的房,也得跟那排队加摇号。”&/p&&p&&br&&/p&&p&关于未来的稀缺资源,能带来阶级流动的动力。我觉得阶级固化比较明显的现在,应该是好的教育。这点参考的是北美和英国的现状。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用金钱完成了和底层人民的隔离。你看美英的贵族学校,你看昂贵的大学学费。但是,教育的权利是大家都有的,你看他们都有好多社区学校。&/p&
我从政治角度来说一下我的观点吧。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之前07年,12年,骂房价高的都是什么人,基本上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然后,12年之前释放了一批,接着,12年之后的棚户区改造,又释放很大一部分。现在对房价有怨言的声音只剩下20多岁,30出…
&p&每次看都会让自己内心澎湃,再次点燃我的激情。&/p&&p&视频来自网络,如侵删。&/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960064&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1.zhimg.com/v2-bf8ed8e96f30ac.jpg& data-lens-id=&960064&&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1.zhimg.com/v2-bf8ed8e96f30ac.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960064&/span&
每次看都会让自己内心澎湃,再次点燃我的激情。视频来自网络,如侵删。
因为有的穷男人,不仅穷,还酸。&br&穷酸比穷可怕多了。&br&找有钱的男朋友,甚至努力把自己提升到可以把穷酸的男人远远甩在身后,都是怕自己会找个穷酸的人,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被污染精神世界。&br&&br&不是所有的穷人都有脑子有机会翻身的。&br&捉襟见肘的局促,注定一个人的待人接物的器量大不到哪儿去,他自己在钱上面很缺乏安全感,底气不足。&br&酸别人有钱,酸别人运气好,酸这个社会太现实。&br&&br&甚至会反映在恋爱上。&br&有种嫖客思维,好像我带你出来吃饭了,饭钱花了,你不肯给我拉手就是你耍流氓蹭吃蹭喝。&br&好像他的嫖客思维不现实似的。&br&&br&对待潜在的恋爱对象都穷酸至此了,这人的事业一定很不顺畅。因为社会游戏规则是排斥这种人的,不管他多勤奋。&br&穷和穷养导致的穷酸,这种格局走不了太远。&br&所以正常情况来说,这样的人基本是没机会翻身的。可以一眼看到头——和他结婚的话,注定会在这种鸡毛蒜皮的算计和抱怨里,过完惨淡的一生。&br&&br&这种男人即使中了彩票发了财,其实那种深入骨髓的穷酸气也洗不掉。这就是一些暴发户们令人讨厌的气质成因。&br&&br&还有一种穷的男人,可以叫做莫欺少年穷。&br&有理想有能力有行动力有责任心,人缘好,会来事,一直在等待机遇。&br&个人认为这种男人可以交往,再不济也值得观察。&br&&br&闺蜜当年带来过一个男生给我看,颜值也就是普通人吧,待人接物非常得体,家里做生意的,他是老三,上面两个哥哥。家里生意很小,现在哥哥们打理,他出来自己闯闯。&br&据闺蜜说此人温文尔雅有担当,学识渊博有情趣,她很喜欢。&br&这样的男生我觉得非常值得考虑。&br&&br&他是个创业狗,他的生意是他出技术和管理,合伙人出钱。&br&结果生意做一半,合伙人看到形势没想象的好,带着部分团队跑了。&br&那段时间他焦头烂额,招人,谈合作,安抚客户等等等等。&br&最后生意还是垮了,他欠一屁股债。&br&&br&他和闺蜜说我喜欢你可是我现在没钱,不能耽误你,最近不会考虑谈恋爱,我欠着债呢。&br&闺蜜说我帮你还。&br&她是个标准的白富美,的确是还得起的。&br&他说我自己的事还是自己来吧,谢谢你。你现在离开我,我决不会怪你。&br&&br&两年后,顺利翻身,在上海买了房,虽然只是付了首付,房子只写了闺蜜的名字,就这样把闺蜜娶了。&br&虽然不甚门当户对,闺蜜和家里人吵了很久。但是从结果来说,她等得值。&br&&br&所以闺蜜老公这样的男人,其实是属于【龙游浅水】的有钱男人的。&br&时运不济而已,翻身是早晚的事。&br&&br&他们和被富养长大的别的男生一样,对钱充满了安全感。有充分的自信和对未来的乐观以及坚定。&br&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抱怨不酸不贪嗔痴。&br&这是很难得的品格。和这种人相处会非常舒服。&br&&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860480& class=&internal&&哪些行为会让你觉得对方很高级很有教养? - 杜嘟嘟的回答 - 知乎&/a&&br&这种就是典型的被富养长大的男孩子。&br&目前自有健身房,风生水起,娃一岁了,疼老婆疼孩子。&br&&br&退一万步来说。如果不是以爱情为基础,去找结婚对象。那就更该找个有钱的了。&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251264& class=&internal&&用什么可以替代求婚钻戒? - 杜嘟嘟的回答 - 知乎&/a&&br&如果遇到这种被迫攀比,受了委屈的事的话,姑娘当然觉得我老公这种立刻愿意并有能力买买买,还要买得比对方的好、碾压对方的决定能更安慰点儿咯。&br&哪怕是这男人不够爱她,只给了钱。也比又不爱她又没钱给的人好呢。&br&吃穿用度样样不如人,还没有爱,图个啥咯?&br&&br&我是支持姑娘们好好努力提升自己的挣钱能力的。最后和爱情结婚,而不是嫁给房车。&br&你是谁就会遇到谁。&br&挣得多,不一定能遇到有钱的好男人。但是可以确保远离穷酸的负能量爆棚的垃圾男人。&br&&br&我们生活中更大基数的是普通男人。&br&没那么有能力有底气,也没那么穷酸猥琐。&br&有点小目标小梦想,惦记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并且在努力的路上。&br&舍得尽可能地给自己喜欢的女人花钱,没钱就会花心思,尽可能让对方幸福。&br&&br&笨拙但真诚,迟钝却坚定,忠于爱情。&br&其实这种人过日子也不错。&br&&br&但是和这样的男人过日子,更需要女人自己有本事。&br&他一个人背不动一个家,必须得和他并肩而行,一起分担才行。&br&&br&没钱,请有颜或者有爱。 &br&如果女人本身很强大的话,这两种收进来当老公,也挺好的。选择范围会更宽。&br&我大力支持女性独立自强好好工作,自己有底气,才能遇到更适合自己的男人,才能敢和这样的男人相处,不会觉得委屈。&br&&br&而有能耐并肩而行的女人、有选择空间并且愿意放弃手到擒来的安逸舒适生活的女人,目前还只存在于你乎的高票答案里。&br&男同胞们难过愤怒是可以理解的。&br&而愤怒之前,请男同胞们先想想:你到底能给女人什么。除了钱,还能给什么。&br&你有的、能给的东西,你喜欢的人需不需要,对她而言,重不重要。&br&&br&我们从头到尾,追逐的不是钱,而是非常怕人生从此和一个穷酸的扶不上墙的男人捆绑,让它成为人生的黑暗回忆和污点。&br&也非常恐惧当我们舍弃了更EASY的人生模式,去和普通青年携手奋斗后,换来的不是相濡以沫白头偕老,而是对方发达了就戏言人生三大美事升官发财死老婆。我们会认真思考这个结局能否承受。&br&如果普通青年有办法让对方消除顾虑,那么应该怎么做。&br&&br&我们也赌不起。&br&&br&&br&所以,何止是少奋斗几年的事?还有未来几十年相处时的舒适度、攀比时的面子、生活质量的层次、孩子的教育条件等等等等。&br&我们是社会动物,不能和仙女似的,天天不见人,喝喝露水就饱了,大把的时间大把的精力耗在这。&br&当然要考虑投资回报率,考虑时间成本。&br&&br&知乎名产伪平权男已经出现,气势汹汹抓着【投资】俩字不放,开始攻击我物化自己。&br&嗯,三胖式鼓掌。&br&这种人完全无视了我苦口婆心了半天【女人要好好工作才有底气选喜欢的男人】这些句子,一个【投资】就让他们集体高潮了。&br&&br&是啊,我算好了自己值什么样的男人,然后从一堆和我条件差不多或者比我条件好的人里,找个起码不让自己吃亏的,就算物化自己了,怎么滴吧。&br&我特么又不是仙女,人生理想这么俗——就是想要天天都有霜降牛肉吃啊。&br&我为毛要稀罕一个【不物化自己】的名头,去和一个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本事的伪平权男或者底层穷酸男恋爱结婚呢。&br&搞不好一辈子都吃不上打折的霜降牛肉呢。&br&&br&&br&利益相关:和门当户对实力相当的潜力股结婚了。潜力股告白后,交了银行卡,以表忠心。&br&潜力股人高马大合眼缘,细腻温柔会疼人。正在往绩优股的路上尥蹶子狂奔。&br&这种潜力股才有价值让我放弃现成的绩优股,拿自己的青春去投资他。
因为有的穷男人,不仅穷,还酸。 穷酸比穷可怕多了。 找有钱的男朋友,甚至努力把自己提升到可以把穷酸的男人远远甩在身后,都是怕自己会找个穷酸的人,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被污染精神世界。 不是所有的穷人都有脑子有机会翻身的。 捉襟见肘的局促,注定一…
&p&总随着思考在进步,第四次编辑。&/p&&br&&p&———————————第三版回答————————————————&br&&/p&每个人都偏居于世界一隅,只看得到眼前的世界与生活。当视野无限扩大,世界的另外一端就展现无遗:&br&&br&这世界的一角是贫穷的“黑暗之地”:&br&&br&在这颗星球上最底层的10亿人民,每天生活费不足一美元。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无法打破生活的恶性循环。他们的大脑因为疲于应对贫困的现实,缺乏有效的带宽,根本无法进行对生活长远且有益的思考。&br&&br&《白老虎》描绘的种姓制度下的印度,出身于黑暗之地的主人公默念着,“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明白了世上之美安于何处,因此我注定不会为奴一生。”他最终依靠无法言说的方式离开了黑暗之地。他足够幸运,可是对于黑暗之地的人绝大部分人来说,那里就是宿命。&br&&br&世界的另一角是“光明之地”:&br&&br&这里的人出身良好,占有绝大多数的财富,他们是世界上1%的人。他们拥有豪宅,自己训练有素的私人管家及各类服务人员,初入高级会所,收藏艺术品。他们来自“富人国”,是巨富,是所谓的“人生赢家”。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与底层的10亿人一样,与我们生活在平行的世界中。&br&&br&大部分的人都居于这两种极端的生活之间,是普通人。普通人不来自黑暗之地,也不来自光明之地。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有那么多困扰,那么普通人努力的意义何在?&br&&br&一些人看透了生命的本质,感受到了生而为人受限制的痛苦,在宗教中去探寻答案,祈求用这一世的修行换来下一世的富贵荣华,或者不参与尘世纷扰,在宗教教义中探寻生命的本质。&br&&br&一些人在哲学中探寻答案。罗素说,人生的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罗素在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情感中寻求生活的意义。&br&&br&也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创造中找到答案。从小地方走来的罗永浩也不是富家子弟,他从发着抖试课的新东方老师一步步成为今天评价分化却自我实现的罗胖。有人那么欣赏罗永浩,也是因为他一步步走来的理想主义精神吧。&br&&br&争,与起点不同的人比较,纯属自寻烦恼。据说世界上最大的不平等是出现在1%最富有的人中间,0.1%的人占有了其中70%的财富,而那剩下1%中的那些人,反而感到不快乐。&br&&br&争,但仅与过去的自己做比较,完善自身,不断为自己升级,一级一级去完成马斯洛需求层次。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基本的衣食等物质需求,建立起职业安全感;反求诸己,建立起朋友的安全网络;尊重自我以及他人,完善德行以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完善自我认知;完善审美观;如果坚持一件事情,因为热爱而不求回报,以实现自己我价值,以这样的方式去争,不是太美好不过么。&br&&br&或者不争,在哲学艺术自然中安放自己的心灵,“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也是种坦然随性。&br&&br&存量是没有什么意思,得对一切能往前走的事物感兴趣。作为普通人,奋斗的意义是,哪怕仅仅是提升了自己,也能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不至于愧恨。我来到这人世一遭,我得创造点儿什么,留下点儿什么。&br&&br&同时,当把视角拉大,看到这世界上最富裕的人群,以及最贫困的人群,我会觉得自己何其渺小。我的烦恼绝对不是最极致的,有什么顾虑呢?因此,去往光明之地还是黑暗之地,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呀。&br&&br&作为普通人,赶紧踏踏实实的升级自己的人生系统,成为更厉害的人才是正经事。&br&&br&&br&&p&———————————第二版回答————————————————&br&&/p&&p&曾经的我价值观混乱、思维方式偏见狭义、人生方向迷茫,也曾有这样消极的疑惑。&/p&&br&&p&我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正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重新思考人生意义、方向和重塑三观的开始,意味着自己对社会的运作规律产生了疑问,意味着自己并不甘心碌碌无为期盼改变,意味着自己想与这世界发生联系却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br&&/p&&br&&p&如果能够想明白这个问题,会给自己减少很大的困扰,坚定自己努力的动力,因而这是个十分值得思考,并且一定要想开的问题。&/p&&br&&p&我将自己的解药如数奉上,以下思考均是我自我拯救后发现的十全大补方药:&/p&&br&&ul&&li&&b&第一,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意味着一颗玻璃心及对社会残酷性的认知缺乏。增加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并接受社会的真相,这是寻求改变的第一步:&/b&&/li&&/ul&&p&历史变迁权力更迭隐含的逻辑在哪里?社会民主进步的逻辑又在哪里?———社会资源有限发展机会不均等:其一每个人的起点不平等,由于正向或负向的叠加,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每人出生时境况已然千差万别,而父母的见识为孩子提供的资源与指导天差地别。其二,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导致的过程不公平问题严重:各类资源相对官富二代更加可得。国外资本主义发展时间历史久远,著名的家族与大财阀世纪传承,如美第奇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等等,也只能让人感慨人生而并不平等,与中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p&&br&&p&《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皮凯蒂认为,美国贫富分化程度已重新升到一个世纪来的最高水平。美国0.1%超级富豪在2012年至少掌握了美国所有财富的23.5%。欧洲10%的社会上层拥有的财富份额占60%左右,美国约为70%。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贫困差距扩大,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网上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社会三层九阶段的分层表格,都是客观存在的。&/p&&br&《新约·马太福音》说: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请砸碎玻璃心,拥抱残酷的世界。&br&&br&&p&意识到了当今社会的社会分层,也明白了这是一个家族竞争的时代,所以赶不上富家子弟情有可原,原谅与宽容自己暂时的落后,对自己不苛求,拥有平和的心态。&/p&&br&&p&起跑线不高,这是大概率事件。但也许幸运地是,我们没有投胎在贫瘠的非洲大陆。&br&&/p&&br&&br&&ul&&li&&b&第二,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意味着消极的思维方式。那么就转变思维方式,不再抱怨,成熟的人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而非抱怨问题。&/b&&/li&&/ul&&p&尼采认为,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是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是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层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那么,你是骆驼,狮子还是婴儿?&/p&&br&&p&先心平气和接受自己的境况,接受自己起点不高的事实。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个世界,不仇富(向他们学习),不怨天尤人(浪费时间),只与自己比较。&/p&&br&&p&Serenity Prayer的祷词使人心灵安宁:&/p&&ul&&li&愿神,赐给我宁静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br&&/li&&li&给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br&&/li&&li&并给我智慧去分辨事物的不同。&br&&/li&&/ul&&br&&p&同时,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思维方式至关重要,经常给予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p&&ul&&li&用&b&成长型思维&/b&来看待问题(如: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通过学习人的能力是可以增长的,因此我的前景光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li&&li&而非&b&固定思维&/b&(如:人的能力的固定的,社会也是阶层固化的,因此我永远也追不上富二代,那我就不用努力了。)&/li&&/ul&&br&&br&&ul&&li&&b&第三, 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意味着还没有找准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不知道何去何从而产生了迷茫。同时因为未曾尝试,并不确信自己的能力。&/b&&/li&&/ul&&p&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一个相貌平淡,家境清淡,才华寡淡的女人,究竟在这个世界上能得到什么?&/a&这个问题中我很喜欢&a data-hash=&ca7df44c866968bebd6c4& href=&//www.zhihu.com/people/ca7df44c866968bebd6c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贺兰乔月& data-hovercard=&p$b$ca7df44c866968bebd6c4&&@贺兰乔月&/a& 的回答:与题主类似的情况,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一个相貌平淡、家境清淡、才华寡淡的女人,究竟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p&&br&&p&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当我们将精力放在与自己较劲过程中,放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上,而非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上时,便没有精力去顾及是否能赶上富家子弟了,自己的生活也很有意思,自己也有价值可以贡献啊。&/p&&br&因为不断地付出与努力,体会到了生活的快乐和意义,因而是否赶得上富家子弟已经完全不重要了。我相信有过这个努力过程的朋友们都有这种体会。如果还在思考这个问题,证明空想大过于实践,将时间都浪费在思考这种问题上而没有在某个方向上正向积累,正应了杨绛先生的那句“&b&读得书太少而想得太多&/b&”及”'&b&才华和能力配不上野心”&/b&。&br&&br&&p&记得在评论杨丽娟的作文里我写道,杨丽娟的悲剧就在于拥有了一个梦想,哪怕是不切实际的,也从未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为什么不能通过成为娱乐记者、酒店服务生、餐厅员工或者任何一个刘德华有可能出现的场合的工作人员,以正常的方式见到刘德华呢。而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在社会的正常实践中,杨丽娟的认知模式很有可能改变,放弃自己不切实际的梦幻想回归正常的生活。&/p&&br&&p&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性的活动与消费。比如,在知乎“输出高质量答案,看半衰期长的答案”。《幸福的方法》中那些消耗性的消费,如食物奢侈品房子车子给人带来的幸福感都是短期的。想要长时间的获得幸福感,需要自己去实践与创造。所以我并不羡慕吸毒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努力去创造是解药啊,别瞎想了,动次打次先行动起来。&/p&&br&&p&同时,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与不可替代性。每个人独特的背景使得他不一定拥有绝对优势(官富二代),但是总会拥有相对优势(自己的特长与适合的位置)。利用比较优势,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事业,去创造,怎么想想不都觉得激动人心?&/p&&br&&p&与巨人斗争,方法在于另辟蹊径。德拉格威尔的《逆转》(又名《大卫与歌利亚》),副标题叫做“弱者如何找到优势,反败为胜”中写道:&/p&&blockquote&如果你是一介匹夫,你打算怎么跟巨人竞争?用龟兔赛跑的精神在别人睡觉的时候继续努力么?如果别人根本不睡觉呢?难道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br&&br&我们知道马丁路德金他们最后赢了。而失读症患者中有很多人长大以取得重大成就,成为著名律师和CEO。Cohn成功拿到了那个交易员职位,而且他现在是高盛公司的主席和COO。至于那个篮球教练Ranadivé,他的球队真的拿到全国冠军,而且经常在比赛中让对手一分都得不到。如同小男孩大卫战胜了巨人歌利亚一样,此书中的匹夫们全部逆袭成功。&br&&br&格拉德威尔说,想要战胜歌利亚,关键在于两点。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的有利条件;而巨人的所谓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他的不利条件。第二,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去跟他玩,你有时候得使用非常规手段。(知乎专栏&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geekonomics73& class=&internal&&匹夫怎样逆袭:手段上不了台面,赢了就好 - 学而时嘻之 - 知乎专栏&/a&)&/blockquote&还没开始努力呢,干嘛这么快就认输?先找到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吧,没有怎么办?千万不要放弃希望与努力,尝试踏出自己舒适区,通过去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 &a data-hash=&9f7177cdcc7ea506bfcb& href=&//www.zhihu.com/people/9f7177cdcc7ea506bfc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哲& data-hovercard=&p$b$9f7177cdcc7ea506bfcb&&@王哲&/a& )找到自己能够为社会提供价值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伴随着无休止的自我拷问与怀疑,但当找到目标与方向时,一切随之将柳暗花明。&br&&br&&br&&ul&&li&&b&第四, 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是价值观还在混乱阶段。重新构建自己的价值观,目标是成为有价值的人,而不是所谓成功的人。&/b&&/li&&/ul&&p&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许是社会的价值观畸形的原因,好像只有富家子弟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我每每读到或见到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乐趣,将自己的小事业做到极致,我都打心眼里为他们感到开心快乐。&/p&&br&&p&比如以前读到快乐的出租车司机的故事,会讲很多国家语言,在出租车上交朋友很开心。另外好像还有一个给MBA讲课的出租车司机,研究出了利润最大化的行车方式。&/p&&br&&p&百花齐放才是春天啊,世界上不仅仅需要富家子弟,更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而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找到使自己发挥长处的工作,赢得朋友,找到使自己开心快乐的方式。我想很多价值观较为健全的发达社会的公民就不一定要提这样的问题,因为多元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精彩。&/p&&br&&blockquote&生活中的成功不是人比人比出来的,而在于你对自己的满意程度,能给自己打多少分。他们会明白,游戏人生中有很多赢家,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其他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除此之外,他们也会理解:付出终有回报,但是付出的时间是挤占做别的事情的时间得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学生中从这场游戏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不要一个劲儿地攒钱和拼命工作,应该懂得花钱和享受生活。(兰兹伯格《买房还是买股票——你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blockquote&&br&&p&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给自己打分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树立了健全的价值观,比不比的过富二代有意义么?&br&&/p&&br&&p&最近读到的一条推文,“The only way to measure success is how happy you are。Shit ain't about the money,cars,nothing but happiness! ”成功与幸福有关与金钱车子无关,因而咱不比社会成功,比幸福成么?&/p&&br&&p&幸福的能力嘛——有次读到梁编 &a data-hash=&48ddfaada296462afb5d564b& href=&//www.zhihu.com/people/48ddfaada296462afb5d564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梁边妖& data-hovercard=&p$b$48ddfaada296462afb5d564b&&@梁边妖&/a&&a class=&internal&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因为有了女朋友而没钱了的时候怎么办?&/a&的回答我被梁编跳脱的思维完全感染了。热爱生活且有趣的人就是可以在不涉及钱的时候也能为自己和所爱的人制造幸福感,太神往这种境界了。 成为有趣的人在我看来,可比超越富二代有意义多了。&/p&&br&&br&&ul&&li&&b&第五,终极解药:自我精进与升级。&/b&&/li&&/ul&&blockquote&日本人很重视”道“的精神,武士道、花道、茶道……这些都是“道”,马拉松就像是一种“道”;&br&&b&&u&“道”&/u&&/b&&b&&u&的精髓不在于与其他人拼胜负,而在于专精与自我超越。&br&&/u&&/b&&/blockquote&&p&虽然罗辑思维经常被吐槽知识传播的错误百出,但是老罗的态度是很值得赞赏的。他说,我对一切存量不感兴趣,我对一切往前走的东西兴趣极大。海明威真正的高贵也在于专精与自我超越,是原答案浅显的例子中我想要阐明的态度。&/p&&br&&p&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支持你一直奋斗下去的信念是什么?为什么越是牛人越努力,越是普通人越不努力?&/a&这个问题下 &a data-hash=&cb67035bcd196a8befaf3c0& href=&//www.zhihu.com/people/cb67035bcd196a8befaf3c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烈枫& data-hovercard=&p$b$cb67035bcd196a8befaf3c0&&@烈枫&/a& 哥的「社会升级系统」理论也可以看做本问题的回答:“和游戏里面的打怪升级一模一样,当你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发挥,就是游戏里面的经验值以后,你就会自动上升一级,然后你就是新的级别里面经验值最低的,必须从头来过再次升级。”&/p&&br&&p&请把关注点放在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上,给自己的系统不断升级。只与自己较劲,平和积极地努力。在这个反复与自己较劲的过程中,你有可能早就忘记自己提过这个问题了。&/p&&br&&blockquote&&b&所谓命运,就是想象力被执行后所到达的限制。——王潇&br&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丰子恺&/b&&/blockquote&&br&&p&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因而人生限制也不同,但别人的高起点有什么理由成为自己不奋斗不努力的原因呢?无论起点在哪里,都为自己的极限去努力,生活不也生机勃勃?&/p&&br&&p&&b&愿我们都有足够的想象力与执行力,勇猛精进,触及自己的极限,并活到淋漓。&/b&&br&&/p&&br&&br&&br&&p&———第一版鸡汤回答————————————————&/p&&br&&p&&b&高人一等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真正的高贵是超越原来的你。——海明威&/b&&/p&&br&三年前在新东方上课时,听到的故事。&br&&br&当时的老师很厉害,是校友师姐,毕业不足5年已成为同声传译员,每年会务高峰期全世界各地跑,住在超星级酒店,享受赢家人生。&br&&br&有一次师姐在香港做传译工作,住在四季酒店。工作结束后,师姐站在37层望向夜色中的维多利亚湾,觉得充实而幸福,感慨终于有了今天的一切。&br&&br&之后,师姐望向了维港上航行的游艇,转念一想,我是多么努力才站在这里。可是很多人出生就拥有维多利亚湾上的游艇了,世界多不公平。&br&&br&但是,师姐又转念一想,拥有游艇的人,有他们的不快乐与压力。他们的人生从10000努力到20000,不论怎样努力,永远是超级富裕阶层。而我的人生从100努力到2000,绝对高度永远比不上,但是努力相对高度却使我见到了更大的世界,实现了个人价值与意义,我的努力有意义,我应该知足。如果我出身于他们的家庭,说不定会比他们做的好。因此没有什么可比较的,我应该与自己比较。&br&&br&只与自己比较后,师姐再也不会心理失衡。只与自己比较多好,创造自己的价值。物质上或精神上,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呀。&br&&br&师姐还说到,&b&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他们比我有钱更聪明,而是他们这样聪明这样有钱,却依然努力,甚至比我还努力的状态。&/b&人人生而不同,找准自己的价值与意义,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不也美哉?&br&再送题主一篇我最喜欢的散文,海明威《真正的高贵》,常读读,成为真正高贵的、只与自己比较的人:&br&&br&&blockquote&&p&True Nobility&br&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br&&br&But all sunshine without shade, all pleasure without pain, is not life at all. Take the lot of the happiest—it is a tangled yarn. Bereavements and blessings, one following anther, make us sad and blessed by turns. Even death itself makes life more loving. Men come closest to their true selves in the sober moments of life, under the shadows of sorrow and loss.&br&&br&In the affairs of life or of business, it is not intellect that tells so much as character, not brains so much as heart, not genius so much as self-control, patience, and discipline,regulated by judgment.&br&&br&I have always believe that the man who has begun to live more seriously within begins to live more simply without. In an age of extravagance and waste, I wish I could show to the world how few the real wants of humanity are.&br&To regret one’s errors to the point of not repeating them is true repentance. 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some other man. The true nobility is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previous self.&br&&br&&b&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b&&br&&br&但只有晴天没有阴霾,只有快乐没有悲伤,那就全然不是人生。就拿最幸福的人来说吧——他们的命运就是一团纠缠不清的纱线。丧亲之痛和神恩赐福此起彼伏,让我们悲欢交替。甚至连死亡本身也使生命更加珍贵。人们在生命的庄严时刻,在哀伤和丧亲的阴影之下,最接近真实的自我。&br&&br&在生活或事业中,性格比才智更能指导我们,心灵比头脑更能引导我们,而由判断而得的克制、耐心和教养比天分更能让我们受益。&br&&br&我一向认为,内心开始生活得更为严谨的人,他外在的生活会开始变得更为简朴。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但愿我能向世人表明:人类的真正需求少得多么可怜。&/p&&br&&p&&b&反思自己的过错以至于不重蹈覆辙才是真正的悔悟。高人一等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真正的高贵是超越原来的你。&/b&&br&&/p&&/blockquote&&br&&p&内心保持严肃的生活态度,生活朴素,不必优于别人,但求优于过去的自己,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是作者推崇的人生态度,岂不美哉?&br&&br&愿我们都不再比较,成为高贵的,只与自己比较的、更好的自己。&/p&
总随着思考在进步,第四次编辑。 ———————————第三版回答———————————————— 每个人都偏居于世界一隅,只看得到眼前的世界与生活。当视野无限扩大,世界的另外一端就展现无遗: 这世界的一角是贫穷的“黑暗之地”: 在这颗星球上最…
这只是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自动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体系大洗牌的开端。中国迟早也会面临相同的挑战。&br&&br&我们首先来回想一下,美国当前的公立教育体系是什么时候确立的。&br&&br&美国上一个公立教育的里程碑是1965年的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这个法案规范了教育的公平性,并为广泛的初等、中等教育提供了资金来源。在此之后,就只有针对这一法案的修修补补了。比如是不是要使用全国统一的学力测验标准之类。&br&&br&诸位,这意味着什么?&br&&br&这意味着美国的教育体系,从来没有为全球化和自动化作出过任何显著的改变。&br&&br&换言之,美国的教育体系,还是在按照第二次工业革命顶峰时期的方式,进行着教育。&br&&br&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经济环境要求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平呢?那个时候,工厂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他们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知识,只要知道读写算数、能做点一说就懂的体力劳动就好。公司往往还需要海量的推销员,用最基本的谈话技能挨家挨户推销产品。研发、设计工作是极少数人才需要担当的。&br&&br&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下,绝大多数人最多只需要读到高中就好,甚至初中毕业也能做个好工人。本科学位是不必要的。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有一份稳定的工厂工作,就能过活了,就能成为中产了。而且,由于冷战的缘故,美国的资本势力也不敢过于压迫工人,反而不得不提供更多样的鼓励和扶助措施。&br&&br&然而,随着苏联的倒塌以及中国的劳动力进入国际市场,这个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br&&br&1990年代的时候,中国新一代受过合格初等教育的工人开始进入全球市场。这意味着,美国工人所能做的工作,忽然面对着超出过去几倍的人员供给。美国工人因为冷战期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和全球劳动力市场割裂所产生的高额劳动力溢价,已经无法维持了。大量工作开始流向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比如说呼叫中心就流向了印度。连带着,很多过去活得很滋润的小企业主也经营不下去了。&br&&br&所以,美国的劳动岗位开始两极分化,一方面,便捷的全球生产和运输格局刺激了研发和设计等高端岗位,另一方面,必须依赖本地劳动力的基础服务业又大量产出了接近最低工资线的最低端的劳动岗位。&br&&br&这产生了一个问题。由于劳动岗位的两极分化,劳动者就很难从一个低端岗位升入高端岗位。他们的教育水平并没有为这种跳跃式职业发展做好准备。这并不是说他们发现形势不妙于是去上个大学就能解决问题。他们所接受的初等、中等教育质量太差,以至于没有能力直接完成大学的学业,有机会上大学也无济于事。而由于劳动岗位之间的阶梯被抽走,他们也没办法一步步升级,从低端走向中端再走向高端。低端岗位和高端岗位之间,在人员、文化圈、社交圈、发展轨迹、生活范围方面都是完全割裂的。这意味着他们之间对社会的看法、价值观、理念也都是割裂的。甚至说他们看到的“事实”都是割裂的。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但却从来没有生活在同一个世界。&br&&br&这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两群完全不同的人。左边觉得右边都是被蒙蔽的愚昧群众,右边觉得左边都是自以为是的傻瓜。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依据、理论、价值观、假设全都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妥协简直是天方夜谭。&br&&br&大家都对现状不满。极右希望回归过去,他们觉得过去的方式就挺好,扔掉全球化、把政府缩小、扎紧篱笆,就能回到1970年代的幸福生活,所以他们推出了川普。极左觉得资本主义已经快走到头了,得要加强福利、扶助底层民众,要不然大家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所以他们推出了桑德斯。正是由于过去的道路已经越来越走不下去了,老成持重的建制派们统统不受人待见。即便川普这一次失败,极左或者极右的候选人上台,也只是时间问题。&br&&br&————————————————————————————————&br&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解决问题。&br&&br&极右的那一套“扔掉全球化、把政府缩小、扎紧篱笆”的方案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世界已经不一样了。反全球化并不能能让美国回归到黄金年代,因为自动化的大潮早已潜伏在侧。&br&&br&其实我很怀疑,如果全球化运动并没有启动起来,那么自动化会不会来得更早?&br&&br&世界上的合格劳动力是有限的。除非印度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社会革命,否则不会再有下一个中国出现。劳动力持续低价是不现实的。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结果就是生产自动化。这不是说仅仅是诸如汽车的机器人生产线那样的自动化,而是全面的自动化。未来90%餐馆里,大概再也不需要厨师。烤串店里面串肉串的工作,十年内就会被机器取代。新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让更多的工作消失。&br&&br&换言之,中等劳动岗位不但再也不会回到美国,正相反,连低等岗位都要逐渐消失。过去集装箱卡车司机是低教育水平劳动者的一个黄金岗位,而自动驾驶正在快速完善。&br&&br&这意味着,大量低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不但已经被困在了低端劳动岗位里无法向上升级,他们还会进一步被机器剥夺工作机会。美国丢掉的那些适合高中毕业生的中端岗位,永远回不来了。前方的解决方案只能是深刻改造教育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实现更完善的全民教育、面向不断升级的初等中等教育、终身教育,铺平劳动者的升级之路。然而,这样的改革,绝不是如今的美国社会所能完成的。只有当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阶段,资本力量才会承认不改革的成本已经高于改革。&br&&br&所以,美国现在的政治对立,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最近几年内,这种矛盾将会越来越尖锐。08、12年奥巴马一个没什么执政经验的参议员能打败资深建制派,这就已经是个苗头了。如今只是这一趋势的继续发展而已。对于美国来说,如果内部问题进一步恶化,也就没什么能力搞什么亚太再平衡了。亚太再平衡是需要钱的,解决内部问题也需要钱。这个时代的美国,需要的不是纵横捭阖的外交家,而是能够解决内部阶层固化、割裂的破局之才。&br&&br&英国脱欧也是一样的道理。右翼民众以为,既然欧洲一体化时代产生了这么多问题,那么脱欧之后躲进小楼成一统不就可以恢复过去的美好生活了吗?可惜这只是痴心妄想。正如川普拯救不了美国,脱欧也拯救不了英国。在英美对其教育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深刻改革之前,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良。尤其是,这种改良几乎必然只能由左翼来完成,因为右翼总是喜欢过去的老办法或者老办法的变种,所以这些国家几乎必然要经历一次或几次“右翼宣称保守路线可以解决问题——右翼上台执政——右翼未能改变局面而下台——左翼上台——左翼未能改变局面而下台”的循环,才能最终做出必要的改革。&br&&br&————————————————————————————————————&br&&br&那么反过来看菲律宾。正是由于美国陷于内部问题的困扰,导致了菲律宾的反水。&br&&br&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是谁?是中国(含香港)。(好吧,这里插一句,太多人对我说中国不是第一,凡是说这句话的人都没看到我前面写的“含香港”三个字,中国不排第一的算法都是把大陆和香港分开来算的结果)那么我们来问一个问题,菲律宾和中国搞糟了关系,损失的钱,谁来补给它?美国搞亚太再平衡,本来一堆国家以为美国要按照过去的模式来撒钱,结果干打雷不下雨,不但军事援助欠奉,连武器都要按照宰人的价格来卖。菲律宾指望着美国冲到前台去,美国指望着菲律宾和中国直接冲突或者出钱给美军。但菲律宾根本就没钱。菲律宾已经把国际法庭这关都打通了,结果呢?美国无非就是打打嘴炮,并没多少实际行动。搞得好像很隆重的美军战舰进南海,又有什么实质性影响呢?&br&&br&菲律宾这才发现,“你喊呀,你喊呀,你喊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菲律宾的态度转变也就不让人感到惊讶了。那些信誓旦旦说国际法庭判决会造成中国多大多大损失的人,这时候大概都跌破了眼镜。&br&&br&总而言之,最近这些年的变局,是全球化和自动化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分化造成的必然结果。每一次产业革命,必然会带来整个社会格局的剧变。旧时代的教育体系和福利体系必须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正如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是大量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者。如果这种改革没有完成,大家就会看到如今这样的美国:一方面由于人才短缺,程序员、数据科学家、AI研究学者的工资高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大量高中毕业生找不到工作。&br&&br&美国国内的这种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美国的对外战略。前十几年美国的连绵战事让美国进入到了收缩期,对外政策产生了明显的孤立主义倾向,而美国内部问题的恶化也使得这一倾向更加显著。美国的力量从一些地区逐步退出或衰微,自然会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br&&br&——————————————————————————————————&br&然而,在这样的格局之下,不要真的以为中国就能独善其身。&br&&br&中国虽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在自动化的大潮之下依然逐渐显现出劳动岗位分化的趋势。一边是高科技企业三四万月薪找不到合适的工程师,另一边是月薪三四千的工人感叹什么时候才能有出头之日。下层劳动者的文化环境与上层劳动者越来越割裂。阶层正在快速固化。这都需要针对教育和福利体系进行改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同时还面临着农民进城、高速城市化所带来的教育、公共设施等等方面的挑战。如果应对不得当,未来二十年以内社会就会全面撕裂。&br&&br&可以说这是我们所在的时代最大的一次变局。谁是下一个时代的强国,取决于谁能更好地因应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挑战,调整自己的教育体系、福利体系以及整个政治体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尽管这个时代纷争不断,由于核武器、政治制度以及贸易的荫泽,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战争,至少在目前来看,仍然是不太可能的。顶多是大家在其他什么国家和其他大国的代理人打一打,让国内的失业年轻人有事可做。所以真正值得担心的,恐怕是和这些主要国家有矛盾的一些小国和地区。
这只是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自动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体系大洗牌的开端。中国迟早也会面临相同的挑战。 我们首先来回想一下,美国当前的公立教育体系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美国上一个公立教育的里程碑是1965年的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这个法案规…
&p&&b&一、马克思的末日预言&/b&&/p&&br&&p&先从这本书,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讲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f075c178eaebcce08143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f075c178eaebcce08143b_r.jpg&&&/figure&&p&众所周知,马克思预言了资本主义的自我毁灭。托马斯指出,在马克思时代,大量工人生活在城市贫民窟,工人们工作时间很长,工资却非常低,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封建制度下的农村悲剧更加悲惨。而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心论点很简单:如果经过半个世纪的工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还是和之前一样悲惨,而立法者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禁止工厂雇佣八岁以下的儿童,那么工业发展的好处在哪里?工人们技术创新、辛苦工作以及进入大城市的好处又在哪里?&/p&&br&&p&然而道义并不能摧毁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出发点也从不是道德批判而是唯物史观——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托马斯将马克思的末日预言提炼为“无限积累原则”,即资本通过剥削工人剩余价值将不可逆转地不断积累,但始终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是一个没有天然界限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的分析依据:如果资本收益率稳步降低——这样将遏制资本积累,并导致资本家之间的激烈冲突;如果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无限制地增长——这迟早将变成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导火索;同时资本无限积累并扩大再生产,而无产阶级一无所有并不能提供多余购买力——这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上述不论发生何种情况,社会经济均衡或是政治稳定都将变成奢望。更详细的解释看这篇文章:&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从柏拉图到马克思(六)——马克思主义经济观 - 人间正道是沧桑 - 知乎专栏&/a&&/p&&br&&p&然而在马克思时代,收集庞大的数据佐证和严谨的数学推导似乎是一种奢望。例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使用了一家纺织厂的账本,他说这是账本主人转让给他的。纵使账本显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总量与一年总产值的比率非常高,已经明显超过了10,这种水平的资本/收入比的确令人震惊。然而一个账本可以具有代表性,却无法使经济学家们满意。马克思也是 年英国议会报告的忠实读者,他用这些报告来证明工人的悲惨、车间的事故、糟糕的卫生条件和资本家普遍的贪婪。马克思甚至以非常印象派的方式,尝试使用遗嘱认证的统计数字,以表明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国财富的急剧增加。&/p&&br&&p&问题是,尽管马克思有这些重要直觉,但是在那个年代,想获得全面、科学的统计数据太过虚幻。不像我们现在敲敲电脑,全世界重要数据几秒钟就弹至桌前,马克思做不到,各国政府开始有计划地收集、整理、统计相关的经济数据那都是凯恩斯时代的事了,这就是他注定的时代局限性。西方经济学者诟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多从其缺乏坚实的数学基础出发的,然而讲道理的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型与十九世纪中期,他的数学水平在当时整个经济学研究中是处于平均水平的,只不过西方经济学“枝繁叶茂”后继有人,后人如列宁、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哲学上,所以十九世纪的政治经济学再拿到当今学术界来看,就显得有些陈旧了。而托马斯·皮凯蒂的书既然敢叫《21世纪资本论》,无疑是用了当今学界最先进的数据和数据分析来诠释这个问题的,虽然他对于马克思的政治观点并不完全认同,但是他书中扎实的数据和详实的分析完全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点写下完美的注脚。&/p&&br&&p&《21世纪资本论》主要基于两大数据:一类是关于收入不平等和收入分配的数据;另一类是关于财富分配和财富——收入关系的数据。数据的来源是基于全世界30余位顶尖学者共同努力所建立的世界收入数据库——一个关于收入不平等演变过程的最大的历史数据库。&/p&&br&&br&&p&&b&二、资本主义的核心矛盾:&i&r&g&/i&&/b&&/p&&br&&p&托马斯·皮凯蒂认为,财富分配的动态变化表明,有一个强大的机制在交替性地推动着收入与财富的趋同与分化。促进财富趋同力量——也就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力量,比如教育的普及、技术的进步、累进制税率的推行,然而,那些长期存在的促进不稳定和不平等的力量并不会自动减弱或消失。书中所研究的,主要是财富不平等的分化力量。&br&&/p&&br&&p&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根本力量,就是这个贯穿全书的重要的不等式:&i&r&g。&/i&这里&i&r &/i&代表资本收益率,包括利润、股利、利息、租金和其他资本收人,以总值的百分比表示;&i&g&/i&代表经济增长率,即年收入或产出的增长。从宏观角度来看,资本收益率是高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这就意味着越有钱的人、资本越多的人,就能从经济发展中享受到更高的收益。经济增长多出来的蛋糕就那么大,资本分到的多了,只能凭借劳动的穷人分到的自然就少,贫富差距就是这样慢慢拉大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d67010ee3dbb265af807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d67010ee3dbb265af807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5f1ac9e141eafb210b05f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5f1ac9e141eafb210b05f3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br&&p&可以看出,无论是世界还是法国,资本的收益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远高于经济增长。&i&r&/i&在长时期内都高于&i&g&/i&,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纵观人类发展历史,资本收益率至少是产出(收入)增长率的10~20 倍。随着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的降低,这一差距将更加扩大。&/p&&br&&p&从微观角度上讲,私人资本的收益率&i&r&/i&在长期显著高于收入和产出增长率&i&g&/i&。不等式&i&r&g&/i&意味着过去的财富积累比产出和工资增长得要快——这就是贫富差距愈演愈烈的根源。长此以往,企业家不可避免地渐渐变为食利者,而劳动者凭借着缓慢地工资增长根本无法完成财富的积累,资本可以越来越强势地支配那些除了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人。&/p&&br&&p&理论上来讲,发展过程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人类劳动、技能和知识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而从历史上来看也是如此,马克思的“末日预言”为何没有实现,就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使蛋糕越做越大,底层人民也能享受到更多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果实——虽然不平等是加剧的,但是改善的生活境况会大大削减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从历史上看,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造成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第一次低谷,西欧各主要无产阶级党派在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后(议会席位或部长),纷纷倒向帝国主义政府,工人阶级则在一战中成为了帝国主义战争的炮灰,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则是在经济最不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俄国。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更是造就了大量的“脑力劳动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领”,这些人究竟算不算是“工人阶级”,是否具有革命性,依然是当今左派争论不休的话题,连这个都还没讨论清楚更遑论共产主义运动了。&/p&&br&&p&然而历史上又一次例外,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此时大工业生产下的无产阶级刚刚形成,还不存在自觉性、革命性以及指导他们的科学理论。此时资本家可以肆无忌惮地从工人身上榨取利益。托马斯的数据库表明,整个工业革命时期,纵使技术进步带来了生产率史诗般地飞升,然而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连续半个世纪下降。英国学者罗伯特·艾伦就把类似于此时的工资长期停滞(甚至下降)称为“恩格斯停顿”。相应的,资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35%~40% 增加了10个百分点,达到19 世纪中期的45%~50%一一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技术进步的福利都被资本和资本家所独享了,劳动人民无论是绝对收入还是相对生活水平都处在每况愈下中——正是于此时,马克思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并着手写作《资本论》。&/p&&br&&p&在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里,经济增长全部流向了资本利润,而客观上已经非常可怜的工资却停滞不前。也正是基于此,马克思认为万恶的资本家绝无挽救的可能性,资本主义迟早要完。其实要细究的话,他那个年代的资本主义确实死了,完全通过剩余价值剥削而占有100%技术进步带来的边际效益提升的资本家们几乎死绝了。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运动反而变相地为资本主义续了命,资本家们开始领悟到要同工人们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不是让永无止境的贪婪成为自己挖好坟墓。&/p&&br&&p&托马斯认为,马克思描述了一种“一种真实的困境”,而避免马克思“末日预言”的唯一逻辑出口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只有生产率和人口的永恒增长才能补偿新资本单位的永恒增加。否则,资本家的确在自掘坟墓了:他们要么在阻止利润率下降的绝望战斗中相互毁灭——必须通过新的殖民地来解决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永恒问题(德国和法国在1905年、1911年摩洛哥危机中为争夺最好的殖民地而兵戎相见,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要么强迫劳动者接受国民收入中越来越小的比重,最终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因而资本被全面没收(在某些国家曾经实现了)。&/p&&br&&p&总而言之:贫富差距的根本动因就是书中从头至尾都在强调的以&i&r&g&/i&公式表达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机制与市场竞争不完全没有关系,因而也不会因为市场变得更加自由或竞争变得更加完全而消失。甚至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越完善、越“正统”,&i&r&g&/i&的趋势就越明显。&/p&&br&&p&可以这样说,经济发展可以掩盖一切问题。然而当今世界经济低迷,依然没有从08年的金融海啸中走出来,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矛盾必将愈演愈烈,这是我们在未来必将面对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d7fe6aa77f778d458ae8b5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d7fe6aa77f778d458ae8b5_r.jpg&&&/figure&&p&(占领华尔街运动)&/p&&br&&p&&b&三、收入不平等:劳动与资本&/b&&/p&&br&&p&先看三组数据:&/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c8a839c163dc95960def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c8a839c163dc95960def9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p&&br&&p&如果看那些百分数有点眼花的话就直接比较基尼系数好了,在劳动收入不平等较低的社会里——如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基尼系数为0.19,而最高的极度不平等——现实社会中并没有出现,预测2030年的美国可以达到这种水平,也只有0.46。为什么我要说“只有”,来看一下资本的不平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48bffedecbcd50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48bffedecbcd505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br&&p&当只考虑资本时,低度不平等的理想社会不存在,而中度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同样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欧国家),就已经达到了0.58——已经超过了极度不平等的劳动收入。而再往上的不平等度,分别为0.67、0.73、0.85。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出,所谓的中产阶级占主流的“纺锤型社会”就是一个虚构的神话。&/p&&br&&p&综合考虑到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的不平等,总收入不平等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81dc95c7de821cf477ce2d2fda4830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81dc95c7de821cf477ce2d2fda4830f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p&&br&&p&可以看到,劳动收入的不平等是“温和不平等”,而资本收入的不平等是“极端不平等”,资本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不平等的水平。在所有社会里,半数人口几乎一无所有:最贫穷的50%人群占有的国民财富一律低于10%,甚至一般不超过5%。而上层阶级:在法国,根据最新数据(年),最富裕的10% 占有总财富的62%(而最贫穷的50%只占有4%);在美国,美联储最近所做的调查表明最上层10%占有美国财富的72%(底层的50%人口仅占2%)。&/p&&br&&p&我们只是说这是“不平等”,而并没有说这是不是“公平”,因为是否平等是可以从数据上显而易见的,是否公平则有不同的哲学、伦理学解释。而托马斯·皮凯蒂认为,现代民主的基础是认为源于个人天赋和勤奋的不平等比其他不平等更合乎情理——至少我们希望向这个方向发展。这就指明了他的价值观,也就是宁可多一些劳动收入的不平等,而少一些资本收入的不平等。这样也可以鼓励所有人努力奋斗、创造价值——因为这样可以得到应有的回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dbceb043f6ed74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dbceb043f6ed74e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p&&br&&p&那么根据&i&r&g&/i&这一定律,国民收入增长这块蛋糕中,有多少被最富阶层瓜分了呢:看上图,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度扩大。前10%人群的收入比重从20 世纪70 年代的30%~35%,上涨到21 世纪伊始的45%~50%一一提升了15 个百分点(见上图) 。而在这归入前10%人群的15%增长中,大约11%,属于那&1%& (即那些在2010 年收入超过352000 美元的人群),这其中又有大约一半归属于那&0.1%&,即年收入超过150 万美元的人群(见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25a8b761aa519f42ec390864bbf646e_b.jp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25a8b761aa519f42ec390864bbf646e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br&&p&可以看到,贫富分化、资本集中的加剧,不但反正在所有人口中的“10%与90%”中,同样发生在top10%中的“1%和9%”中。事实上,资本不平等已经无法逆转,我们不得不悲观地发现,当今社会最富裕人群的生活水平是仅靠劳动收入的人永远无法企及的。——这是否违背了民主的初衷?作者认为是的,而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我们放到最后部分集中讨论。&/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0e1cb99f61c68ea17422_b.jpg&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0e1cb99f61c68ea17422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最后再来看一下新兴国家的收入不平等水平,红色的线是中国。因为在1980年之前,中国劳动收入(工资)几乎绝对平等,而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私人资产,所以具有统计意义的只有这一节短短的红线。虽然中国不平等指数相比于其他新兴国家是最低的,但是加剧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以及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p&&br&&br&&p&&b&四、徒劳的政策&/b&&/p&&br&&p&可以看到,资本如一头洪水猛兽,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永远按照&i&r&g&/i&的规律永恒地吸取全社会发展的成果,那么有哪些经济、政策措施可以限制疯狂的资本呢?&/p&&br&&p&第一,通货膨胀。似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当钱不值钱了之后,肯定是对钱多人损害大。像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可供贬值的积蓄,自然就平安无事了。然而事实上,历史上各国通货膨胀从未成为调节财富分配不均的有效手段,反而甚至会成为了掠夺人民财富、薅羊毛的手段。首先,富人总有有效的手段购买保值物品、规避资本风险,无论是公司股票或黄金、土地;而中产产阶级和有少量资产的平民往往会在一次恶性通货膨胀中变为赤贫阶层。其次,通货膨胀机制不能无限制地运行下去,通货膨胀一旦成为常态,贷款人就会索要更高的名义利率,物价的上涨就不能再取得预期的效果,工资的增长往往是滞后性的、无法跟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即便是一无所有的最底层人民,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损失。此外,高通货膨胀往往有自加速的趋势。这个过程一旦启动,后果可能很难控制,某些社会群体的收入可能大幅提高,而其他人则不然。在法国,从1945 年到1948 年,通货膨胀连续4 年超过50%,虽然这实际上将公共债务削减殆尽,但是,数百万的小储户被洗劫一空,而这也使得20 世纪50 年代持续的老年人贫困问题更加恶化。在德国,物价在1923 年增长了1亿倍。德国的社会和经济在此期间遭受了永久的伤害,并成为了纳粹上台的动因之一。&/p&&br&&p&第二,公共资本。就是用国有的、社会所有的资本取代私人资本。既然资本可以无限制加速增长,那么把扩大国有资本,让全民共享资本收益,国安民乐,岂不美哉?事实上,在罗斯福新政后,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资本主义各主要国家确实有一段时间大力发展公共资本,也使得当时全国贫富差距达到最低水平(参见上面美国那张图的低谷)。然而1980年过后,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指导下,最近数十年来公共资本在国民资本中的比重急速减少,私人资本急速增加,尤其是在法国和德国,净公共财富在 年曾达到总国民财富的1/4 甚至1/3 ,而今天仅占几个百分点(公共资产勉强能覆盖公共债务)。&/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ca5c89cfbebc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ca5c89cfbebc5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br&&p&甚至还有个别国家的公共资产为负数,就是一无所有全都是国债了。&br&&/p&&br&&p&第三,累进制税率。简而言之就是对富人多征税、对穷人少收税甚至补贴。然而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作者悲观地指出,西方国家的“累进制税率”不如称作为“累退制税率”——越富的人需要承担的越少。自1980年以来,美国和英国收人累进税的大幅下降(两国都曾经是二战后累进税的引领者),也许能够解释超高水平收人的增加。同时,在当前资本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国家间的税收竞争开始增强,这让许多国家免除了累进所得税中对资本收入的征税。欧洲的情况尤其如此,那些相对较小的国家早已被证实无力达成协调的税收政策。其结果就是无休止的竞次(race to the bottom),导致降低公司税的税率,免除对利息、红利和其他金融收入的征税等,而其后果都要由劳动收入来承担。后果之一就是在大多数国家对顶层收人者而言,税收已经变为累退的。例如, 2010 年对法国税收的一个详尽研究考察了所有的税收形式后发现,整个税收的平均税率随着收人等级是下降的:收入分配底层的50% 人口,其税率为40%~45% ;往上的40% 的人口,其税率为45%~50%;然而,收入顶端的5% 甚或1%,其税率却更低:收入顶层0.1% 的人口,税率只有35%。&/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8df85ff7eab703fa9a640a5dde790c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8df85ff7eab703fa9a640a5dde790cb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br&&p&为什么我们总要提1980年这个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有一个苏联狐假虎威地摆在那里,同时全球共运成为了悬在所有资本家和西方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于是乎各种讨好工人的福利政策、增加工会权利的法案,以及严苛的累进制税率、相应的大资本管制政策纷纷出台,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降到了最低水平。然而随着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全球共运退潮,英美里根政府、撒切尔政府上台,新自由主义政策全面推行。可以看上面的图,贫富差距的拐点、累进制税率的拐点、私人资本增速的拐点,全部在1980年。&/p&&br&&p&在这个“累退制税率”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作者表示,只有外部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冲击”,才可以解决世界财富在&i&r&g&/i&的漩涡中愈陷愈深。但即便如此作者也并不认同如共产主义革命一般对所有原有制度推倒重来的做法,但是就目前来看,能够给资本主义以外部动力、自我改进的,似乎只有“灭亡”的危险才能让资本家们甘心吐出嘴里的骨头。&/p&&br&&p&&b&五、价值观的撕裂&/b&&/p&&br&&p&除了&i&r&g&/i&这一条“铁律”外,资本还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增”这一不寻常的趋势。总所周知,边际效益递减是一条经济学定律,然而这条定律仅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在资本投资领域确是失效的,在资产管理中出现了永无止境的“规模经济”,即资产规模越大,平均收益率就越高。&/p&&br&&p&通俗点讲,你有一两万块钱,大概也就能放到余额宝赚年化2%的利润;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是有门槛限制的,平均5%收益的至少5-10万起购;当你的资产超过百万时,就会有更优质的理财产品供你选择,包括房地产等实业投资——这在资本没有达到一定数额时是无法做到的;如果再上一层楼,就会有专业的理财团队替你打理投资,优厚的收益可供投资者做一个彻底的“食利者”;当你动用几亿资产去寻求收益时,全世界最诱惑的机遇都将摆在你面前,成倍的收益率绝不是想象。&/p&&p&可以想象一下,资本收益不但是高于国民收入/经济增长的,而且在资本收益内部,大资本的收益也会碾压小资本,贫富差距也会呈几何指数增长。那么争论就来了,资本收益率线性递增与在实体经济中投资的线性递减是相悖的。基于此一些经济学家批判,这是大资本具有特殊的“权势地位”造成的,就像“政治权力”不平等一样,是“不公平”的,是为“民主社会精神”所不容的。&/p&&br&&p&然而支持者认为,比如说我请律师,花5000块请的律师肯定没有五百万的律师水准高;我看医生,专家号也比普通号贵。我肯定是花大价钱享受到优质服务,市场经济的自然之理。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可以等价为服务质量,那肯定越贵越好了,不然这对于富有者是不是就是“不公平”了呢,这就是讲究效率的市场经济啊。&/p&&br&&p&好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里已经出现了“民主社会价值观”和“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割裂。再来看另一个典型的事例。&/p&&br&&p&人口增长除了对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相对实力带来影响外,还与社会不平等状况具有重要联系。在其他各种条件相同时,强劲的人口增长往往能发挥均等化的作用,因为它削弱了继承财富的地位一一每一代人在某种意义上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联想一下汉武帝的“推恩令”,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十几个儿子一起分家产,分个几代,贵族和平民区别就不大了,竞争环境也就相对平等了。然而我们面临现在的境况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增长锐减——甚至不少国家出现了负增长。经济越发达、收入越高,年轻人生育愿望就越低;孩子越少,继承的财富就越多(而且是父系、母系双方积攒的财富)。越有钱人生的越少,生的越少后代就越有钱,我们在贫富差距中似乎进入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8ad0d882d7d1be495c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8ad0d882d7d1be495c1_r.jpg&&&/figure&&p&资料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iketty.pse.ens.fr/capita121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iketty.pse.ens.fr/cap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121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br&&p&如上图所示“在 年出生的人,其中12%-14% 的人拿到的遗产数额会超过收入最低的50&10 的工人的毕生劳动所得。”&/p&&br&&p&资本一旦形成,其收益率将高于产出的增长率。这样一来,过去积累的财富要远比未来的收入所得重要得多。那么,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资产阶级奉为金科玉律的普世价值:“人生来、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平等的”,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很明显,就从继承的财富来看,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p&&br&&p&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西欧资产阶级们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社会崇尚“出身、门第、血缘、世袭”的价值观,认为好吃懒做的封建贵族早该被丢进历史的垃圾桶,这个世界属于锐意进取的资产阶级。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也确实得到了很好地实践。然而当资产阶级历代地财富积累,形成了如今新一代的“食利阶层”,那这一价值观适用么?也确实有很大的批评声音,民主社会的根基在于崇尚奋斗的世界观,或至少是通过奋斗而实现价值的信念,即社会普遍认为,财富不均等更多的是由能力和努力程度决定而不是遗产和租金。像美国,经常批判“老欧洲”,标榜自己的“美国梦”,认为个人努力和素质是关键之所在,不像那群臭烘烘的欧洲遗老,躺在祖爷爷的庄园上过日子。&/p&&br&&p&但是,这样的批评就会触及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金科玉律是资本主义的“第一天条”。既然承认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么凭什么子嗣不能继承我的遗产,凭什么我的努力、我的成就不能惠及我的子子孙孙?新保守自由主义代表人物诺齐克就指出,我们继承的基因就是不平等的,有人聪明、有人笨;有人勤奋、有人懒;有人漂亮、有人愁。那么继承财富也是一样的,凭什么不可以,这就是自由主义价值观,这就是市场经济。&/p&&br&&p&好了这里我们又看到了“自由价值观”和“民主价值观”的冲突,虽然说他们同是在资产阶级价值观这一框架之内,但是看起来大相径庭。还有其他的冲突,比如说民主讲究少数服从多数,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出发需要一个“总体意志”;自由派则认为去他娘的“总体意志”,我们每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个体,个人意志神圣不可侵犯,你管我干什么了。原旨自由主义者反对一切“道德式立法”,比如开车不系安全带之类的,认为我不安全撞死了是我的事这是我的自由;而民主派则要求一个社会的秩序、规范、道德的限定。所以,列宁同志说过:“自由派和民主派早晚要分道扬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p&&br&&p&但是现实社会的情况是这样的:大部分崇尚精英主义的人都认为巨额薪酬差距是正当的,因为由薪酬造成的贫富差距据说要比由继承财富造成的差距更具合理性。因此未来的世界可能会揉合了过去世界的两大弊端:一方面存在巨大的由继承财富造成的不公,另一方面又存在以能力和效率为理由的因薪酬造成的巨大贫富差距。因此走向极端的精英主义就很容易产生高管和食利者之家的赛跑,最终受损者则是在旁观赛的普通大众。&/p&&br&&p&微信公众号(knowledgewealth),欢迎关注&br&&/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mHUEHDvEVGYrrX9-9yC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mHUEHDv&/span&&span class=&invisible&&EVGYrrX9-9yC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一、马克思的末日预言 先从这本书,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讲起。众所周知,马克思预言了资本主义的自我毁灭。托马斯指出,在马克思时代,大量工人生活在城市贫民窟,工人们工作时间很长,工资却非常低,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封建制度下的农村悲剧更…
我刚进大学的时候,连一本非常薄的K&R的《C程序设计语言》都没有耐心读完。&br&加上那段时间刚开始刷知乎,我觉得在知乎上我能学“到”很多东西,什么幸存者偏差、囚徒困境等等啊什么的,让人光是看到名字,就觉得哇塞,自己学到了好多东西,自己懂了好多东西,自己不得了,自己真聪明……&br&&br&然而我大学真正读完了第一本书,是因为思修老师的结课作业是要求读完布置的某三本之一并且写下读后感,其中两本是小说,而我不爱看小说,于是选择了第三本,《如何阅读一本书》。&br&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狮子男对女朋友占有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