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2001太空漫游 百度云还是梦吗

2001太空漫游
&昨天看了拍摄于1968年的美国科幻大片《2001太空漫游》,感到非常震撼。虽然拍摄于40年前,但它所阐释的科幻思想要远超过近些年的科幻片。它不像近年的科幻片那样非要针对某个不解之谜努力寻求出答案,而且还要凭空制造出几个拯救世界的英雄,显示人类的智慧是如何的了不起。《2001太空漫游》向我们传达的则是这样一种思想:人类是非常渺小的,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其实是很可笑的。面对浩浩苍穹,我们人类的存在与所谓的智慧简直就是毫无意义。但人类总想弄清楚一些最基本又最难回答的问题,比如说宇宙是无边无际,真的无穷大吗?你怎么能够想象一个东西会无穷大?但如果假设它不是无穷大,那么边缘的外面又该是什么?我们现在的科技已经确凿地计算出地球已经存在了40亿年,而人类的文明史不过才五千年。形象地说一下,就是说假如地球已经存在了10天,而人类的文明史才存在了一秒钟。我们的文明史加上漫长的类人猿时期也才最多200万年。科学已经证明地球每隔几千万年就要有漫长的冰河期和地质活动猛烈期,那时候所有的生命迹象,包括最原始的单细胞生命都会毁灭。这样说来,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命以及文明起码已经经历了数十个“出现-进化-繁盛-衰落-灭绝”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到底有多少种高级生命曾经统治过这个星球?谁也给不出答案,永远也没有答案。他们存在过吗?我们不知道,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现在所谓的“永远”其实也不会超过往后的一亿年,因为到那时,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必然都会灭绝。我们的文明甚至不会超过以后五千万年,因为人类在进化的同时,其他的物种也在进化,我们不能保证五千万年后,我们人类还是万物之灵,会是什么样的生命在统治我们呢。生命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我们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探索什么太空之谜,我们还不如信奉有上帝的存在,因为人类的未来必然是绝望,是灭绝。在时间的长河中,没有什么能够证明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毫无意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特斯拉都上天了,人类太空漫游还是梦吗?特斯拉都上天了,人类太空漫游还是梦吗?新京报官微百家号“重型猎鹰”这次搭载了马斯克的红色特斯拉Roadster跑车,这辆车或许会在太空中漂浮数十亿年,车上还会播放戴维·鲍伊的《太空怪人》(Space Oddity)。▲“重型猎鹰”在弗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首飞成功,且两个助推火箭同时垂直落地,顺利回收。今天大家的朋友圈,想必都被SpaceX刷屏了吧。北京时间今日04:45分许,SpaceX旗下的新型火箭“重型猎鹰”(Falcon Heavy)首飞成功,它也是现役运力最强火箭。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猎鹰重型载荷力全球首屈一指 动画揭其为何“物美价廉”。新京报动新闻出品据了解,能超过它的只有曾经的“土星五号”(Saturn V),那可是为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值得一提的是,“重型猎鹰”这次搭载了马斯克的红色特斯拉Roadster跑车,这辆车或许会在太空中漂浮数十亿年,车上还会播放戴维·鲍伊的《太空怪人》(Space Oddity)。特斯拉都上天了,未来人类太空漫游还会是梦吗?(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值班编辑 李二号 一鸣 推荐阅读:廊坊一医院院长自杀,和区人大代表涉黑有关?起火后拖延6分钟才报警,杭州保姆纵火案曝更多细节152年一遇!今晚超级月亮+蓝月亮+红月亮组团亮相!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新京报官微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独家调查、深度报道,一起关注时代议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你现在的位置:&&&&&&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 人生三十载 人类千年梦
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 人生三十载 人类千年梦
& & 毫无疑问,阿瑟·克拉克一生中最知名的作品当属《2001:太空漫游》,这部作品滥觞于1948年的圣诞节,时年31岁的克拉克写了一篇名为《前哨》的4000字小说,参加BBC举办的小说比赛。小说描述的是在月球上发现一座外星文明在百万年前放置于此的小型金字塔,用以观察地球上人类生物的发展和崛起。然而这篇小说并没有引起BBC的兴趣,正如小说中当时的人类没有引起外星文明的兴趣。倒是三年后,小说被收录进一本名为《十篇故事集》的杂志当中。至于这本杂志,实在也不是什么高质量的读物,从名字就看出来了,因为那一期刊物中实际收录了三十篇故事。
直到1964年春天,刚完成《奇爱博士》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找到克拉克,讨要关于科幻电影的点子,克拉克才重新审视《前哨》所提供的思路。在两位天才的“脑力激荡”(阿瑟·克拉克语)中,他们意识到月球上的超级文明守望者可以作为电影的切入点,进而引发更为宏阔的故事。于是,反复的讨论中一个近未来的太空漫游故事逐渐成型,小说与电影剧本几乎同步进行。1968年,科幻文艺作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与电影同时问世,《2001:太空漫游》(《2001:&A&Space&Odyssey》)开启了人类与超级文明的异次元接触。
我更喜欢《2001:太空奥德赛》这个非官方的译名,《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历险的譬喻,赋予了这部科幻作品以厚重的史诗色彩。阿瑟·克拉克喜欢在他的太空系小说中将先进的宇宙飞船与大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的帆船做类比,如在另一部著名作品《与拉玛相会》中,担任拉玛探险任务的太空船名为“大力号”,这个名字来源于历史上最有名的的一艘船,就是詹姆斯·库克船长所指挥的排水量为370吨的运煤船。在1768一1771年期间,库克船长曾驾驶那艘船作了一次环球航行。18世纪的人类在茫茫海洋上的探险悲壮而极富传奇色彩,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未来的太空探险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后人在为电影史设置“太空史诗”这一门类时,《2001》当仁不让地居于首位。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名气太大,以至太阳的光辉般遮盖住了阿瑟·克拉克后来所写的三部续集:1982年《2010:太空漫游》、1988年《2016太空漫游》以及1997年《3001太空漫游》。这四部作品横贯克拉克的后半生,而这一时期恰好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1962年克拉克患上脊髓灰质炎综合症,行动受限,几乎只能坐在轮椅上。身体局限的压抑进一步释放了他的灵魂和思想,一如这一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三十年的人生中,他横跨人类历史一千年,从地球到月球,从木星到彗星,从太阳系边缘到半人马α星。在斯里兰卡的明媚阳光和轻柔海风中,阿瑟·克拉克担当起星际交往最前沿的使节,一次又一次为人类安排与外星文明的接触,甚至连化解危机的方法都部署好了。老爷子在2008年以91岁高龄辞世,不知是不是鲍曼引领走了他的灵魂,让他可以在更高维度上审视地球上的芸芸众生。
整个“太空漫游”系列的四部小说大部分章节都是以人类为主,可真正的主角和灵魂,却是出场不算太多的第谷磁板,亦即外星文明遗留的人类观察前哨。它引导人猿开启智慧,帮助鲍曼实现由人类向超级智慧生物的飞升,为木卫二生物创造属于它们的太阳,以及最后一部中成为外星文明“刈除杂草”的未知超级武器,每一部小说中的惊天转折都是由它来完成的。阿瑟·克拉克深谙欲扬先抑之道,如果把四部曲的情节紧凑度具象化,基本都呈现为锤头的形状,即前面90%的内容平淡舒缓如锤柄,而到最后突然超新星爆炸般把平淡如水转化为超出想象的冲击。将这一节奏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当属第二部《2010》,前往木星的救援之旅,大部分过程都在美国人弗洛伊德和俄国船员的嬉笑怒骂中度过,而返程在即之时,首部中失踪的鲍曼突然现身飞船给予毫无理由的离开警告,然后,太阳系中最壮观、最具威慑力的一幕发生(在此不做剧透了)。看到这一章节时,我正在一辆破旧的中巴车上,我忘记了车上难闻的味道,忘记了令人几欲晕车的摇晃,忘记了座椅带来的不舒服,我已经不是在那辆中巴车上,而是来到了离地球几亿公里之外的列昂诺夫号上,与太阳系中最幸运的船员们共同目睹那场空前绝后的生命工程。以至于坐过了站,差点迷了路。
但可惜的是,这套小说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翻译版本,四本书,四个翻译者,质量自然参差不齐。《2001》最经典的版本,是郝明义翻译的,后来才知道,这位翻译家,竟然就是与台湾漫画家郑问合作《阿鼻剑》的马利!难怪文笔这么流畅!可也有细节上的纰漏,比如最后,能量化的鲍曼回到地球,地球上某国启动卫星轨道上的核武器进行防御,郝明义翻译为:“他觉察到那颗满载着死亡的星球已经醒来,正在轨道上伸懒腰”,当时我并没有明白怎么回事,但《2010》中有所解释,张辉的翻译更透彻,“他意识到一件休眠的致命武器已被唤醒,正在它的轨道上活跃起来”。显然郝明义“满载着死亡的星球”翻译不是很准确,容易引起误解。《2010》是张辉翻译的版本,也是四本书中翻译质量最高的一本,克拉克大量的技术术语和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幽默在张辉先生的翻译之下毫不滞涩,尤其是描述外星智慧发展历程的文字,堪称经典。《2061》,我从网上只找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启阳翻译的版本,实在无法认同他的很多翻译习惯,比如外国人的人名往往用中国的方式,取首字,后面直接加先生,比如哈尔的创造者钱德拉博士,到他那里就成了“简博士”,我初看之下如坠云雾之中。整部小说看下来,糊里糊涂,很多细节根本不知所云,以至于我想起这个版本来就感觉有些膈应。《3001》是由钟慧元所译,这一版本还是比较靠谱,起码明晰易懂,但在最后的篇章中,没有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那种紧迫感。
《2001》的电影版自不必说,恐怕知道《2010》电影版的,就不多了。我也是在看过小说之后才发现这部1985年拍摄的电影的。电影导演并不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否则电影会很有名的),而是当时尚不怎么出名的彼得·海姆斯(后来他执导了《变种》、《雷霆万钧》等还算叫座的科幻片),影片名字也改成了《2010&The&Year&We&Make&Contact》,中文译名《2010:威贯太阳神》。电影没能重现《2001》的辉煌,虽然在特技上有所进步,但最为壮观的最后一幕,却没有展现出来,着实令人遗憾。不过,很多人知道它,因为片中由一个小细节:在一个房间中有张海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海报,而海报上画的正是一个跨栏的选手。
个人认为《2010》更适合拍成电影,冲突更多,场面更大,在如今的电影工业之下,太空史诗肯定能得到完美呈现。当然不能再按照库布里克的高度个人化的影像风格来拍,第一个敢玩弄观众的,会被尊奉为大师,后来人还想这样玩,那是找死。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
--------------------挥鞭赶驴,不落人后楼主管理员给此话题奖励了2分!
你很难想象这竟然是1968年的电影,这绝对是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
实在是不一般!太赞了!
--------------------
迄今为止,这部电影依然是我榜单上的no.1
--------------------
外太空拥有太多的神秘,当年没有看懂 但又总想看
--------------------在这里,读懂明星。
经典的魅力,因为这部为太空着迷
--------------------
好像还真见过2010电影版,只是不知名
--------------------
表示完全没有看懂~
--------------------
好像没有找到主题,不过读下来涨姿势的感觉就是好
--------------------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
是啊,刚看完小说四部曲写的,头绪繁多,信息量很大,想到哪写到哪了,于是很乱……
--------------------挥鞭赶驴,不落人后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5831名成员19390个主题
可用积分:25分大风号出品
特斯拉都上天了,人类太空漫游还是梦吗?
原标题:特斯拉都上天了,人类太空漫游还是梦吗?今天大家的朋友圈,想必都被SpaceX刷屏了吧。北京时间今日04:45分许,SpaceX旗下的新型火箭“重型猎鹰”(Falcon Heavy)首飞成功,它也是现役运力最强火箭。据了解,能超过它的只有曾经的“土星五号”(Saturn V),那可是为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值得一提的是,“重型猎鹰”这次搭载了马斯克的红色特斯拉Roadster跑车,这辆车或许会在太空中漂浮数十亿年,车上还会播放戴维·鲍伊的《太空怪人》(Space Oddity)。特斯拉都上天了,未来人类太空漫游还会是梦吗?(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编辑:刘喆 校对:陆爱英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新京报即时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1太空漫游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