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有买《祖国大陆招收》的吗

《中国有嘻哈》厉害了,两岸三地网友纷纷学起大陆流行词,并称“祖国有嘻哈”!《中国有嘻哈》厉害了,两岸三地网友纷纷学起大陆流行词,并称“祖国有嘻哈”!明星影视评百家号为保长城不倒, 烈马长枪握好。 眼看时间不早, 对得起江东父老。路上苦头不少, 为求长生不老。你看我巍巍河山, 中华屹立不倒。一往无前 虎山行, 拨开云雾 见光明。梦里花开 牡丹亭,幻想成真 歌舞升平。先单提出来gai的凡人歌来,是因为这首歌真的给两岸三地各个网络论坛上的用户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无论是湾湾的PTT,还是海外华人常用的INS,无不赞不绝口。国内也有网友评论,之前gai总是套词,这次大家真的无比希望他是套词,因为真的很想听整首!而在YouTube上,这首《凡人歌》的播放量也已经达到了20w+,有的湾湾网友说:”本来想搜一下原曲,想不到刚刚打了’一往无前‘这四个字,搜索出来的就是这句歌词(小编注:一往无前虎山行)。“更有其他海对岸的同胞表示:这词真的很厉害,跪着听完。好江湖,好道地!(小编注:他们的习惯用语是道地而不是地道)GAI的声线配上中国词整个都超搭的!万磁王太炸!PGone太强了啦!在港的论坛LIHKG上,也有很多小伙伴问,这首歌到底是哪里来的?有小伙伴说:小时候去看演出,如果说演员和观众的心中是“梦里花开牡丹亭”,那么散场后,站在外面俯看着底下的江水和灯火,就是这样“幻象成真歌舞升平”的场景,真实又虚幻,非常难忘。gai写的歌词直触到每个人的心底,虽然他说自己小学没毕业,哈哈。更有Facebook上的同胞感慨:祖国有嘻哈太太太好看了!GAI的表演又达到一个高峰,毫无洋味,有着纯粹中华文化底蕴的魂魄而不是装逼温情的堆砌,找不到任何称号来形容。更有小伙伴们刷屏布瑞吉标准口号”勒四雾都~“。在港台论坛上,中国有嘻哈已经算是最火的综艺了,讨论度非常高,让他们都看到了我们的”文化输出“。大陆的节目能让他们这么爱看,又学我们的网络词汇,我们也算是成功了。想起几年前,我们还在看港台的综艺,《中国有嘻哈》真的是棒棒的啊~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明星影视评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了解明星八卦,关注明星街拍。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卢丽安的“大陆二十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能够如此接近祖国
卢丽安的“大陆二十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能够如此接近祖国
9:53:40 来源:澎湃新闻
  那是日,十九大开幕,她走进人民大会堂。两千多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领域的党代表聚在一起,大家口音各异,却又彼此友善,好像一个大家庭。  但她又感到些许焦灼。会场内部,有两块巨大的屏幕,里面播放着祖国大好河山的航拍画面,每一帧都很美。卢丽安盯着看了好久,希望看到台湾的风光。  台湾,也是卢丽安和丈夫的家乡。他们在那里出生、长大,远渡重洋留学,之后又回到祖国大陆。  在大陆定居的20年,卢丽安从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成长为一名十九大代表。  她像爱爸爸妈妈一样,深爱着台湾和大陆。她也在身体力行,希望有更多岛内乡亲放下成见,来认识大陆的制度与前景,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这样的卢丽安,算是爱国吗?  很多年前,她就思考过这一问题。她说“爱国”两个字,听起来有些抽象,有些冰清玉洁,又有些让人面红羞赧。  在卢丽安看来,自己和丈夫都是平凡幸运的大学老师,不同的是,他们选择回到祖国大陆,而非偏安东南岛屿。中国古代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传说,寓意鼓励人要有理想抱负,更要有一股不畏困难俗见的执著。  至于他们自己,充其量只是许许多多的愚公和精卫之一,要移的,是那沉重塞滞、不利社会发展的反智大山,要填的,是那一湾把亲情、乡情阻断的海。    童年时期的卢丽安。  小镇姑娘  卢丽安和丈夫抵达上海是在日。  第二天晚上,邓小平去世,举国悲恸,也让隔天一早准备去复旦大学报到的夫妻俩多了份忐忑。  他们生怕时局有变,到学校一看,才发现担忧太过多余――办公教学井然有序,肃穆中人们继续忙碌。两人先去人事处填表、办工作证、再被带到各自所在的院系。主管教学的系领导把教科书和课程安排交给卢丽安,又特意领她认了一遍去教学楼的路。  同事们都很客气,点点头,“喔,你就是那个台湾人。”  没错,台湾,海峡对岸那座宝岛,那里也是卢丽安的家乡。  1968年,卢丽安出生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市旗山地区。  她是在小镇长大的孩子,家乡处在一片山谷地带,种植有大量香蕉、椰子和槟榔。小镇隔壁,是以客家文化浓厚著称的美浓镇,再往南,是闽南人和客家人占多数的屏东县。  童年的卢丽安,喜欢玩远远胜过学习。天气好时,她就带着弟弟妹妹在外面“疯”,煨鸡蛋、烤地瓜、捉鱼虾,再沿着一望无际的长堤不停向前走。  一直向前会抵达哪里?小小的卢丽安从未想过。她只知道,自己野归野,但不能太“造次”。因为父亲是医生,母亲当过中学老师,周围的人几乎都认识卢家,这也是小镇生活的奇妙所在。  小学五年级开始,父母开始重视卢丽安的教育。他们请来家教,为女儿补课,卢丽安也好像开窍一般,甚至在初中升高中时考上了大名鼎鼎的高雄女中。  “全家都为此跌破眼镜。”卢丽安说,高雄女中是整个高雄、甚至南台湾数一数二的女子学校。她报考那年,全镇只有3人考进。所谓人生四大喜事,金榜题名算其一,连镇长都带着人敲锣打鼓、登门道贺。  十几岁的卢丽安,对未来还没有太多规划。  父亲曾希望女儿继承父业、报考医学,可卢丽安觉得自己是文科生,数学不够好,不如学考古、戏剧表演,再或者珠宝设计。  等到高考报志愿,她又坚定地告诉自己,不学商科、不学法律。教英语的高中班主任极力建议,学英语好啊,学好了可以去外面看一看,什么都不用怕。  就这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小镇姑娘卢丽安离开家乡高雄,考入位于台北的台湾政治大学西洋语文学系。  几年之后,她再度启程前往英国,先后进入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继续攻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本省人,外省人  爱丁堡大学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古老院校,建校历史超过400年。  1991年,当卢丽安来到这里,学校的台湾留学生还不是很多,西方人对亚洲的了解也远不如现在。总有人分不清英语中的“Taiwan”(台湾)和“Thailand”(泰国),她也因此常被误解是泰国来的学生。  远在异国他乡,留学生们主要通过同乡联谊互通有无、彼此照顾。  这时卢丽安才发现,小小一个爱丁堡,中国留学生之间竟然“壁垒分明”,不仅大陆留学生和台湾留学生鲜有往来,连台湾留学生内部也要区分“本省人”和“外省人”。  这里的台湾“外省人”,主要是指1949年随当时的国民政府迁往台湾的大陆人。  廖信忠在《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中介绍,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主要有四个族群,即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少数民族。  1949年前后,大约有200万人随国民党迁台,他们被安迁在台湾各地,集中居住在当局安置地点――也就是后来形成特殊文化的眷村。  廖信忠还称,“本省人”和“外省人”也有各自有趣的昵称,比如“番薯”是说“本省人”,“芋仔”则是指“外省人”。  卢丽安坦言,针对“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区分,在台湾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只不过,她是闽南人,属于“大多数”那一类,很长时间都未意识到这一点。  即便后来有所觉察,卢丽安也无法理解。  在她的成长经历中,接触过不少“外省人”或“外省第二代”,其中包括父辈的友人、自己的同学,还有小镇上时常碰到的“荣民伯伯”。  和本地人相比,“外省人”没有土地可依附,要在一个没有根基的地方安家落户,奋斗过程也更加艰辛不易。  “那时我还小,谈不上悲悯,就是觉得他们克服颠沛流离、重新开始,很勇敢。”卢丽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过去没当回事的问题,到了大洋彼岸反而“被放大”。  况且那一时期,她正在和一位同在爱丁堡大学留学的学长谈恋爱,对方恰好就是一名台湾“外省第二代”。  当两人的恋情遭遇一些杂音,卢丽安的内心也更加坚定。  她自认无法接受狭隘的乡土地域主义,“大家都是中国人,到了英国,在别人的屋檐下,同胞之间还不团结,分这个那个。”  那位学长,后来成为卢丽安的丈夫。对方是台湾台中人,也是江苏海门人、上海人。  丈夫的父亲、也就是卢丽安的公公,出身江苏海门乡绅大家,曾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受时局影响,无奈只身东渡台湾,与远在大陆的亲人分隔长达半个世纪。    卢丽安大学毕业留影。  转换跑道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卢丽安的丈夫在爱丁堡大学完成博士学业,进入台湾成功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当时的台湾,“绿化”迹象严重,岛内形势愈发复杂,反观大陆,改革开放初见成果,香港回归在即,整个社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面貌。  既然对现状不是很满意,是不是可以考虑“转换跑道”?  卢丽安透露,去大陆发展的想法,最早是丈夫先提出的。他作为“外省第二代”,能够更为明确地感受到,台湾在走一条他不喜欢的道路。  再加上公公是上海人。老人亦有所鼓励,“你们在英国,不是也认识大陆的留学生,觉得他们怎么样?”  “好像也不是什么"猛虎野兽"。”卢丽安想了想,决定迈出第一步。他们与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取得联系,毛遂自荐,表明希望回国服务、进入高校任教的意愿。  经过漫长的前期沟通,祖国大陆传来消息,卢丽安和丈夫可以选择在北京、上海或青岛的知名高校工作。  综合衡量之后,复旦大学成为首选。  1995年初,卢丽安夫妇来到大陆实地考察,第一次踏上这片曾在教科书中出现无数次的土地。  当飞机舱门打开,他们首先领教的,就是上海冬天的寒冷。这种冷,比接近北极圈的苏格兰还要厉害,也让两个在台湾长大的年轻人措手不及。  从虹桥机场到复旦大学,接机的车子开了将近3个小时,一路上坑坑洼洼,又把卢丽安晕得够呛。  学校环境也没好到哪里去,无论教学楼还是实验室,条件都比预期差一点。走在街上,人流熙熙攘攘,一些看似“协管”的人员,穿着军大衣、带着红袖标,让卢丽安心生紧张。  “其实是有一点被吓到。”卢丽安说,出发前,他们原本有心理准备,料到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转念一想,毕竟是去上海,就算不是来享福的,又能苦到哪里?  短短四天的考察,让卢丽安和丈夫对大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直到飞机起飞离开,两人紧绷的心情才稍稍放松。他们同时也陷入思考,申请是否还要继续?  经过一番考虑,两人决定计划照常。  然而求职并非一帆风顺。  2017年,卢丽安在《南方周末》发表一篇悼念陆谷孙先生的文章中,就曾描述过当年的情形。  文中提到,当年,丈夫已经学成并在台湾有教学与科研成绩,可以直接对接大陆的教育工作;她却还挣扎于博士学位论文,毕业之期尚不在谱,只能算是“买一送一”的附赠品。  直到1996年下半年,复旦大学传来消息,说外文系(后改为外文学院)的新领导想和她电子邮件“访谈”。那个人,正是著名翻译家陆谷孙教授。  陆谷孙询问了卢丽安的背景、申请到大陆任教的原因、在台北读本科时修过哪些课程、爱丁堡大学硕士阶段又学了什么、现在做什么博士论文课题等。  两人笔谈不下六七个回合,往返长达两三周。终于,在1996年年尾,回国任教的申请程序基本完成。    卢丽安早年在威尼斯留影。  白手起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大陆的台湾人多以经商为主,像卢丽安和丈夫这样以“海外引进人才”身份进入高校任教的,少之又少。  初来乍到,一切都是白手起家。  学校分给夫妻俩一套公租房,纯毛坯的。靠一个借来的煤油炉,再加一口新买的锅,两人白天上课、晚上收拾屋子,撑了两个星期,生活才算步入正轨。  在复旦大学前几年,卢丽安对自己的定位是“救火队员”。除了英语精读课教学,其他课程,派不出人手的、开不出来的,都安排她去上。  收入也一度难以启齿。刚开始,卢丽安每月工资只有600元,打个电话回台湾都要心疼钱,和同期在岛内高校任教的老师相比,收入更是相差十倍有余。  不过,卢丽安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  他们遇到的难题,是很多年轻人刚起步时都会遇到的。好在留学经历教会了她怎样吃苦、怎样勤俭持家,问题也在慢慢迎刃而解。  如果一定要说“困难”,卢丽安认为,应该是两岸政治形势不容乐见情况下,难免会有的孤独。  毕竟,她是从台湾跨海来到大陆的,家人虽然支持,还是有牵挂和担心,旁人也会不理解。因为不想承受太多社会压力,卢丽安没有把这个决定告诉太多人,和一些旧时朋友也渐渐少了联络。  在悼念陆谷孙那篇文章中,卢丽安回忆,2001年,是她工作多年之后第一次申请回台探亲,有繁琐的表格需要单位签署。  回家看父母,还要单位批准?想到两岸分隔的压力,她有些莫名的担心。  拿着那几张表格,卢丽安抖着手、敲开陆谷孙的“系主任办公室”,提出回台探亲的请求,可是话还没说完,豆大的泪珠瞬间坠下。  陆谷孙一惊,连问怎么啦,家里可好?  卢丽安抽噎着,克制住一股小女儿委屈的酸楚,“我好久没回家了,怕不能回去?”――虽安家沪上,心里时常愧念台湾南岛上的父母,这是她作为女儿身在异乡的烦恼。  即便如此,卢丽安和丈夫也从没想过要离开。他们觉得,既然来大陆,就是打定主意要定居的。与其考虑太多,瞻前顾后,给自己留下后路,反而会断了发展的前路。  保持着这份笃定,日子一天天向前。  先是小家庭增添了新成员,之后不久,格拉斯哥大学的英国文学博士学位也顺利拿到。教师这份职业带给卢丽安的荣誉和满足越来越多。  她尤其认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那句院训“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对卢丽安而言,教书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分享彼此对于生命的想象、计划和实践。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拥有理想信仰,尽可能地减少偏见、歧视和伤害。    2017年11月,卢丽安在复旦大学给博士生上课。  我不怕大陆  在复旦大学的卢丽安很难不引起关注。  尽管从来不会在课堂上刻意介绍自己,但好像一个公开的秘密――外文学院很多人都知道,这位卢老师,是从台湾来的。  在大家印象中,卢老师爱笑,讲一口软软糯糯的普通话,遇到许久不见的朋友,还会热情送上一个拥抱。  熟悉她的学生,私下叫她“安姐”。大家对她又爱又怕,原因是这位老师非常严厉,还曾经把一个研究生班所有人的作业全部打回去要求重写。  关注之余,许多人也会暗暗好奇,她什么从台湾来到大陆?甚至还在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首先,我不怕大陆。”谈起缘由,卢丽安先用一个“怕”字形容岛内乡亲的复杂心理。  她进一步解释,在台湾,早年的战争创伤加上多年来的“去中国化”教育,使得一些人对大陆持有偏见。  特别是近20年,两岸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曾经高高在上的“亚洲四小龙”卡在原地踏步的困境中,大陆这边却在不断崛起。  对于两岸关系,岛内很多人不知该如何定位,谈起未来走向,他们更不知如何面对,心里难免有隐隐约约的焦虑。  卢丽安却不同,她对大陆一直没有陌生感。  小时候,她就从书本上看到介绍,说祖国山川壮丽、民族多元。为此,卢丽安写下作文,畅想长大后去江南看小桥流水,去塞北感受大漠苍凉,再去东北体验白雪覆盖下的凛冽。  1987年,随着两岸关系解冻,大量台湾老兵回乡探亲,更多有关大陆的讯息从海峡另一头传来。  这一时期,由台湾艺人凌峰制作的电视节目《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岛内播出。这也是台湾第一部介绍中国大陆风土民情的电视纪录片,可谓轰动一时,也让还在读大学的卢丽安为之着迷。  另一个有关大陆的印象来自外公。  卢丽安的外公,是在台湾出生的闽南人。他成长于“日据时代”,早年求学日本,之后回到台湾担任政府公职人员。外公很疼爱孩子,却又沉默寡言,总是戴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还特别喜欢听京戏。  “阿公讲闽南语,怎么会喜欢听京戏?”这个疑问,在卢丽安心里藏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母亲拿给她一本薄薄的自传。  那是外公70岁时写的,两年后他便去世。自传中,老人回顾了自己奋斗的一生,并在末尾写到,想起战争的残酷,内心就很不忍,“祖国啊祖国,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强盛起来?”  这些文字,卢丽安第一次读到,还有些不知所措。  她有些不懂,外公写下这本自传时,台湾正处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得还不错。可是为什么,他却如此忧虑,说但愿不再有战争,又说希望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外公到底想讲什么呢?    卢丽安近照。  能不能入党?  很多年后,作为十九大代表的卢丽安站在人民大会堂“党代表通道”,向外界分享了外公的故事。  她终于明白,外公为后代、为子孙们许下的那个心愿,其实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同时也相信,外公一定是意识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两岸分治并非正确选择。  此时的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刚刚两年。  对于自己的入党心路,她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曾介绍,由于从小在台湾生长的背景,身上难免有一点“时代的烙印”。  因此,刚到大陆时,卢丽安比较刻意地远离政治活动,直到后来加入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这是一个台湾同胞在上海的同乡会组织,时常开展一些推动两岸民间交流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卢丽安逐渐意识到,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政治。政治看似一个宏大议题,但它又关系到个人生存、职业发展以及道路选择。  于是,她开始以一个“党外诤友”的身份,带着些“挑剔的眼光”去观察中国共产党。看它如何建设上海社会?如何建设祖国大陆?  “我观察了很久,最后"考核"的结果不仅仅是及格,而且成绩非常好。”卢丽安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魄力的党。它很清楚自己面临什么问题,也不避讳党内要改革的问题,会制定很详细的目标、路线图。  入党机会在2013年到来。  这一年,卢丽安当选上海台湾同胞联谊会的会长,同年年底,时任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沙海林要去台湾访问,邀请卢丽安同行。  访台路上,卢丽安和沙海林在车里聊天,她试探性地问到,“我有没有可能,能不能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沙海林马上看了看她,很严肃地说,是吗?你说真的吗?你真的想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吗?那你回去仔细考虑考虑,你愿意的话,我来当你的入党介绍人。  卢丽安吓了一跳。在那之前,她和丈夫都有过入党的念头,但因为有台湾背景,两人被泼了冷水。  回到上海后,卢丽安开始着手准备入党申请书。她的这一举动,也让身边许多人颇为惊讶。  “确实没想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郑咏滟与卢丽安相识多年。在她印象中,卢丽安就是一位大学老师,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很少在学校公开谈论政治性议题。  卢丽安的学生、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在读博士生董益也表示,她认识的卢老师,上课很生动,私下很亲切,两人聊过专业,聊过人生体验,就是从没聊过有关政治的话题。  然而这一次,是卢丽安主动提出要入党。  郑咏滟清楚记得,那是2014年的一次党支部会议,卢丽安带来了她的入党申请书,有厚厚一叠,全部都是手写。  宣读过程中,卢丽安说起前不久跟随上海市有关领导访台,又提到近年来两岸发展变化,忍不住掉下眼泪。  “很明显能够感觉到,她对家乡,对大陆有非常深厚的感情。”郑咏滟说,那次支部会议,在场有其他老师跟着落泪。连她自己也深受触动,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要入党?    2017年10月,卢丽安在人民大会堂“党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  “卢丽安效应”  2015年,卢丽安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对比入党前后,她不认为自己有多大变化,该上课上课,该加班加班,反倒心里沉甸甸的,感觉责任更加重大。  作为一名党员,我还能做些什么?就在卢丽安反复思考时,一份光荣使命交给了她。  2017年6月,卢丽安当选为十九大代表,成为台湾省籍党员代表团的一员。4个月后,她走进人民大会堂,前所未有地感觉到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卢丽安说,大会开幕当天,总书记3个半小时的报告,掌声最密集之处,就是关于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的表述。这足以说明广大同胞对两岸和平发展有着坚定共识。  她还注意到,报告还有不少进一步释放善意、诚意的内容,例如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等等。  作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卢丽安在十九大期间的一举一动也被海峡两岸高度关注。  “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我爱台湾,也爱大陆,就像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历史无法选择,但是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没有台湾梦的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个盹儿,黄粱一梦。”  七天会期,无论是公开在“党代表通道”亮相,还是私下接受媒体采访,卢丽安的话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很快,在媒体竞相报道下,“卢丽安效应”“卢丽安热度”“卢丽安旋风”凸显发酵,两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台湾籍博士生王裕庆和张立齐也公开表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  对于他们的举动,卢丽安坦言,过去几年,在台湾“去中国化”的影响下,很多岛内乡亲对大陆的情感只能被压抑,没办法得到抒发。  现如今,她很欣慰,自己的出现能够为两岸同胞,尤其是给青年们来带来某种可行的启发。  事实上,自从十九大结束回到上海,卢丽安接到很多电话、信件和电子邮件,大多是表达对十九大报告的认可以及对她本人的支持。  这些人中,有海外台胞,也有岛内乡亲。他们告诉卢丽安,正是因为她的出现,让更多人受到鼓励,也可以自信地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还有一位从台湾打来电话的乡亲,说想要入党,问卢丽安如何加入。  “我倒觉得,不必太拘泥于程序,可以先读党史,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解新中国发展过程,心跟思想先入党。”卢丽安这样回答。  支持的另一面,也有谩骂、诋毁以及一些超出她能力的诉求。特别是10月下旬,台湾当局对外证实,已撤销卢丽安和她儿子的台湾户籍,此举在两岸掀起轩然大波。  处在风暴中心,卢丽安忙碌而平静。  她有每周6节课的教学任务,还有连续多场的十九大精神传达活动。至于外界喧嚣,卢丽安说,希望大家不要再过于纠结历史问题。  她坦言,今天发生的事情,早在20年前决定来大陆时就预料到了。  她也很清楚,自己是在以身试“法”(台湾方面制定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那么,一个执政当局"立法"的本意是什么?”在卢丽安心里,这个“本意”,应该是保障民众的发展空间,让个体发展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请问国内有人民币,国外也有人民币,我们祖国到底印了多少人民币,国内的资金出去了对本国有什么影响?_百度知道
请问国内有人民币,国外也有人民币,我们祖国到底印了多少人民币,国内的资金出去了对本国有什么影响?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资金就出过多会导致国内资金面缺乏,市场缺乏流动性
然后继续印钞了,外出的资金不在本国内流通就不会造成通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大陆有买《祖国》的吗?-《战争史研究》读编交流区-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1|回复: 8
大陆有买《祖国》的吗?
头像被屏蔽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在网上费费力气应该能找到,不过恐怕都应该是台湾省出版的,而且费用好像不低。。。总之,祝你好运吧兄弟!
对了,你不是提供了中文版的下载了么,怎么还要买啊?书本更有收藏意义?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吕秀才轻侯
那当然,而且我只有文本没有图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你的图怎么没中国战时的形式图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对不起,没找着。而且书中也没明确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就是在淘宝买的,现在应该还有
价格应该在90到120之间。
不过台版的看着太累,是繁体,还是竖排版的。
看了一遍,发现战研上连载的翻译还不错,二者差别不大,就是战研上删掉了几段激情戏的细节,估计被和谐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哪个店铺,宝贝名叫什么?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有插图吗?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国是大陆微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