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大地阴阳师换碎片怎样安全,内部安全还是边缘安全,为什么

“震”在哪里——细数中国地震带 | 自然控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177207人加入此小组
===================================中国何处可能发生地震?迁徙的青蛙和地震云都是没法给出答案的。要想对地质事件进行最靠谱的解释,必然还得依据地质科学本身。看看专门研究地球动力机制与活动的科学——板块构造学,给出的是什么意见吧。===================================地震是地壳内能量的突变性释放。地震发生时,随着地震波而向外辐射的能量,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造成了致命的威胁。而除了地震那巨大的破坏力外,它的不可预测性,也让人们对它的恐惧再次上升了一个数量级。人们并无法像其他地质灾害那样,能够显而易见地观察到地震的直接诱发源。如果你想避免火山灾害,你可以远离火山;想避免泥石流灾害,你可以离开高落差的山区,想避免海啸,你不呆在海边就行。但是地震呢?翻阅人类自古至今留下的地震记录,无论城市、海边、山区、平原…一切人类可能居住的地方,似乎留下了这地下恶魔的淫威。地震,就仿佛撒旦手中的骰子一样,那随机的灾难,说不定一不小心就甩到了哪里。在这致命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面前,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异化为了高度的警觉与敏感,一些事实上与地震并没有太多联系的现象,便会因为人们的恐惧与敏感而聚焦起了大众的视线。但是,地震发生在哪里真的就毫无规律可言吗?这样的说法同样极端。虽然我们并没有让撒旦不掷骰子的本领,也依然无法知道那骰子随机落在哪里,落出多大的点数,但最起码,经过地质学家们不懈的努力,我们至少知道了骰子必须洒在棋盘里。而棋盘在哪里——在板块构造学这门研究地球运动形态及其动力机制的科学面前——便是一个确定性的命题了。[Introduction] 板块交界处的棋盘板块构造学(Plate Tectonics)是一门全新的地球科学理论。它的诞生甚至比量子力学还要年轻几十年。虽然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但其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却是在上世纪中叶随着海洋磁异常条带的扩张、洋中脊及热点的发现才予以完成的。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框架主要立足于三个确定的事实以及两个基本的假设。其中,【软流圈的确定存在】、【星球级板块的确定存在】、以及【岩石圈确定可以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这“三大事实”给了板块构造学一个基本的图景,而【地球总表面积不变】、以及【力在板块中以刚性传递】这两假设,则为板块构造学所进行的一切解释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要形象地描述建立在“三大事实”上的基本图景,简单地说便是这样的:在地核这个燃料炉的的加热下,具有流动性特征的软流圈产生滚滚对流环。而最上部的板块呢,则是飘在“软流圈之海”上的七巧板,随着前者的对流,随波逐流地运动在地球的最表面。图景画出来后,为了描述问题,我们还得让它动起来。这就需要用到“两大假设”了。虽然板块在对流环上是移动的,但地球表面却被板块完全覆盖,并没有丝毫未被板块填充的空间来容许这些板块自由地移动。根据第一假设【地球的总表面积不变】,这就相当于站在一辆挤满了人的公交车上一样,车厢的体积是一定的。如果你要进行一点位移, 但同时却又扩不出来额外的自由空间,那么你的移动将必然同周围接触者产生作用:对前方人的挤压、相对侧面人的平移、以及相对身后的人的空间拉张。板块之间也一样,只不过板块之间所进行的却是星球级的挤压、平移以及拉张。在直接接触的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相对移动,可想而知,必然会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与转移。再根据第二假设【力的刚性传递原则】,由于板块是刚体,广袤的板块内部,并不会受到太多力的作用,它们相对运动时的能量释放及力学效应,便被集中在了板块之间针锋相对的接触边缘。于是,板块边缘集中了最为剧烈的力的作用,使得挤压边缘由于强烈的撞击而形成宏伟的造山系,使得俯冲边缘由于深深陷入地下而形成深邃的海沟,使得平移边缘由于强烈的剪切摩擦而产生平直绵延的走滑断裂带,使得拉张边缘由于破裂形成深大的裂谷或中脊…人们便是根据这些地貌学上的特征反映,将板块的边界一点一点地勾勒出来,绘制成了如下所示的全球板块分布图。板块构造学所解释出的板块分布图图片来源:learner.org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上来,我们知道,地震是地壳能量的释放。而板块构造告诉我们,板块之间的能量需要消耗在这些刚性板块的边缘,换句话说,地震的发生范围,其实就被板块构造学限定在了这板块的分界线上咯?那就把人类历次记录的地震事件的坐标,投影到地球表面上吧。在投影的样本足够大之后,我们逐渐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地震发生的高频率地区呈现带状分布,与通过地貌特征而限定出的板块边缘几乎完全吻合!历次地震发生地的坐标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图片来源:alieninterview.org于是,板块的边缘,从此有了一个更为大家所熟知的名称——地震带。可以看到,无论从“经验的”统计数据上看也好,从“逻辑的”构造地质学理论推导来看也罢,地震,只能发生在板块的接触带上。在广大的板块内部,地震活动是微乎其微的。这一条条星球级的黑色巨线,便是撒旦播下骰子的棋盘。[Geological Background] 中国的板块与造山带分布情况 当然,你可能已经在平时的涉猎中了解到板块边缘和地震间的密切关系,但我相信大家应该还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拿大家最关心的中国区域来说吧,从上面地震分布的投影图上看,除了青藏高原这个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接触带外,中国确实处于欧亚板块的内部,但为何“板块内部”依然还投有不少的点,为何依然还会发生如此多的地震呢?其实,上述经典的板块图示,只是对星球级的板块做出了描述而已。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它们是地球的最大的一级板块,而这些板块呢,则是由次一级的小版块所组成的。我们现在便来讨论一下中国境内的次级板块。我们会发现,真正具体到中国尺度内的地震分布,对应的,则是这些次级板块的分布边界。 中国三大亚板块分布图图片基于百度地图。笔者在此基础进行绘制。中国内部的基本构造格局,便是围绕着三个主要的次级板块(也称克拉通。以下不再讨论全球级板块,故简称板块)而形成的,他们分别是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三大板块的分布如图所示:如果粗略地描述便是这样:三大板块中,华北处在两块板块中间,三者呈“7”字形排列。华北板块在南侧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为界与华南板块分开,而在北西侧则以阿尔金造山带而与塔里木板块为邻。这两条造山带,分别是上述板块间相互相撞挤压的产物。三个板块显然不能够覆盖中国的全部面积。充填在中国版图内其他区域的,除了这三大板块亲自碰撞产生的造山带外,便是在漫长的远古时期拼贴到这些板块边部的一些微小陆块、岛弧了。譬如,我国更靠北一点的地方(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一部分),便属于著名的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中亚造山带由堆挤在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的一系列零零碎碎的小陆块小岛弧们组成。这条宽阔的造山带在西侧以天山与塔里木板块为界,绵延经过外蒙古,塑造出辽阔的蒙古高原,最终在东方止于阴山-兴安岭山脉,从而与华北板块毗邻。而整个青藏高原上面已经说过,则直接起源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高原本身便是由一系列推挤的陆块拼贴而成的,它在北方以祁连山与塔里木隔山相望,而在东侧则跨越龙门-横断山脉进入华南板块的上扬子地区。台湾则更为直接,它压根就是目前正在激烈活动的西太平洋岛弧的一部分。与日本列岛在地貌上呈平行分布。中国造山带分布图图片来源:ditu.cn了解了中国内部板块和造山带的大致分布区间后,让我们在中国范围内再来演绎一次板块构造学的基本理论吧。“稳定的刚性板块在碰撞时,会在碰撞最为直接的边缘产生大规模挤压,形成平行于板块边界的高耸绵延的造山带,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比如地震……”…..停!好的,让我们看看中国内部地震的频度投影吧。是不是又一次与祖国一条条巍峨的山脉重合,从而勾勒出了次级板块们那隐隐约约的轮廓?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图片来源:godeyes.cn答案自然不言而喻,除了一些早已经失活的造山带(譬如秦岭-大别、东中亚造山带)外,其他的造山带都以其尚不稳定的力学机制而在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作用下铺开了自己的棋盘。这是没有奇怪的。但是,仔细分析中国的地震分布图,我们发现,在上面第一部分结尾时提出的问题,随着板块尺度的缩小,不仅没有顺利地解决,反而如同分形般,同样再更次一级的尺度上出现了。这个现象明显表现在华北板块的内部,“为什么次级板块的内部,还是分布着如此之多的地震投影点呢?”继续回答“二级板块的下面还有三级板块”?不,已经不行了。大量研究表明,在数亿年前太古代时,当单位陆块拼贴形成统一的华北板块后,显生宙中的华北板块,已然是一个无法再进行详细划分的整体了。当然,我们还是心存侥幸,板块之间的作用力【主要】集中在板块的边缘嘛,在内部,偶尔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应力场调整,也是情有可原的…..等等,情有可原?1668年,郯城大地震,里氏8..5级,约5万余人死亡,山崩地裂,泉涌三丈…1975年,海城大地震,里氏7.3级,官方统计伤亡共18308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里氏7.8级,官方统计24.2万人死亡, 16.4万人重伤…在上面这些撼动人心的数据面前,板块构造学家们好不容易用半个世纪建立起来的限定地震高发区的一点希望,便会随着华北大地上地震之魔的狂舞,而如同震中的建筑一样,瞬间归于崩塌吗?在大自然无处不在的随机性面前,难道我们就真的只能用混沌学那“测不准”三个字来敷衍万事万物?变幻莫测的造化胎动,难道就容纳不下一点确定的回答?不。要知道,地质学人所着眼的那个世界,并不是量子世界。[Thinning of N.C.Craton] 华北苏醒!这么说吧,我们知道,在时光的长河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地质学对沧海桑田的回答,已经使得地史变迁的这种印象早已深入人心。那么换位思考一下,对于一个稳定的板块来说,暂且不谈别的板块对其的作用,我们能不能想象它自己会渐渐地活跃起来,逐步成为一个构造活动的高发区域呢?答案,是会的。我们那从隐生宙时期形成以来便经历着数亿年沧桑,稳定地接受着时间洗礼的华北板块,在如今,已经从开始一点一点地失去它往日的厚重与沉稳,在时间中睁开了它沉睡的双眼,一点点地活跃了起来,使得内部孕育了频繁的地质活动。这种作用被称为板块的活化(Reactivation),研究表明,板块的活化往往与板块的减薄(Thinning)有关。而经过了岩石地球化学、地震波、地热梯度等等诸方面的验证,华北克拉通确实也有着减薄的事实。无论从其机制在板块构造理论中的特殊性考虑也好,从地震预测及矿产勘探等应用方面考虑也罢,华北板块的减薄,都注定将引来地学界的重视。2007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出了为期8年的“华北克拉通”重大研究计划,便是与华北板块减薄相关方面的研究成为当前地学界热点的一个有力佐证。根据相关研究,虽然华北版块内剧烈的地震活动并非直接来自相邻板块(太平洋板块)的推挤, 但太平洋板块确实也难逃干系。由太平洋板块俯冲所造成的挤压应力场的直接波及区域是日本岛弧的范围,而朝向大陆的方向,随着俯冲板块向下运动,在较靠后的区域的地表范围内,却往往会发生拉张应力。我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对一块橡皮泥或者面团,对它进行拉伸将不可避免地减少其厚度。板块也一样。在拉张应力场下,岩石圈同样将遭受不可避免的减薄。只不过,对于刚性的板块,我们却无法像面团一样使之柔和地伸展。伴随着巨量的正断层和相关的岩浆活动,拉张应力在地表的突然释放,便成为了一次又一次地震活动的第一推动力。而这,也正是太行山-燕山地震带的缘起之由了。绵延万里的华北平原内部,还有一条横贯南北的大型平移断层,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郯庐断裂带——它北起辽吉黑,南抵鄂东,波及河北、山东、江苏,并与燕山地震带“共振”于京津,直接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在华北大地上留下百万年的伤痕。郯庐断裂带本来是中生代时由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碰撞而形成的,然而,在随后太平洋俯冲作用下,伴随着太平洋俯冲所带来的巨大走滑分量,这条古老的断裂带重新活跃,成为了横插在板块内部的大地之刃。当然,太行山正断层系以及郯庐断裂带,只是华北板块内部两条比较宏观的地震带,事实上,在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中,俯冲入地幔的板块必然会受到地幔的加热,从而产生脱水相变。脱水过程中新生物质的浮力上升,以及体积扩大,都成为了华北克拉通减薄的积极贡献因素,而对于人类来说,则又平添了诸多地震的隐患。最直观的便是漫步在上述两大地震带之间的,深埋在地下的数以万计的断层与裂隙。记得不知是哪位地质学家说过,“华北板块的构造样式,就如同一个将盘子在地上摔粉碎,”他这样形象地描述,“然后再踢上一脚。”地震灾害的防护,要建立在对地质客观事实的承认上。我们无法改变华北板块内部地质背景异常复杂的客观事实,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每天都要敏感到风声鹤唳,看到一些稍微不正常的自然现象就“草木皆兵”。对地质现象的解答,主要还是要依据现代地质科学的成型理论。何况,在升级抗震设施技术上,在优化抗震机制建设上,我们确实还有很大可以去努力的空间。踏踏实实地依靠专业科学理论的进展,实实在在地着手于抗震工程技术的提高,才是人类——这个以理性和智慧而立身的种族——在亘古不灭的地质灾害面前能够给出的最有底气的,也是的唯一的答案。参考文献:[1] 雪歌, 2011. 地震云,事后之明?. 果壳网/科学松鼠会.[2] 溯鹰, 2012. 热点漫谈——接入“地球的内网”. 科学松鼠会.[3] 维基百科:四川构造期、华北构造期、喜马拉雅构造期、郯庐断裂带、郯城大地震、海城大地震、唐山大地震[4] 嵇少丞等, 2008.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减薄. 地质学报, 82(2): 174~187[5] 刘本培等, 2006. 地史学教程. 北京: 地质出版社.[6] 吴泰然等, 2003. 普通地质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加入我的果篮
地球科学、心理学专业,科学松鼠会成员
膜拜楼主!这才是对待地震应有的研究态度!忽然想起了前段时间上下跳踉的什么地之震吧的京城洛阳……
好长啊,推一下慢慢看!
中国三大板块早就已经拼合在一起(如华南和华北沿着大别山—苏鲁拼合)形成统一的板块,和中国现在的地震没有什么关系吧!中国的地震主要和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以及太平洋俯冲有关?华北板块也是由次一级板块拼合而成的……感叹一下好长好详细……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中国三大板块早就已经拼合在一起(如华南和华北沿着大别山—苏鲁拼合)形成统一的板块,和中国现在的地震没有什么关系吧!中国的地震主要和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以及太平洋俯冲有关?华北板块也是由次一级板块拼合而成的……感叹一下好长好详细……对,所以大别-苏鲁一线没有特别明显的地震。但在三者的尺度上,明显不能算拼成一个统一的板块。因为造山带还都依然矗立着,并没有克拉通化。事实上,正是这些尚未克拉通化的先期造山带的存在,使得来自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应力场有了施展能量的空间。华北板块自隐生宙已存在。倒是华南板块是由更次一级的板块拼合而成的。它们分别是扬子板块(Yangtze Craton)和华夏陆块群(Cathaysia Massif),当然,这两者之间已经完全拼合,使得拼合带只剩下现在华南那些低缓的丘陵,且保持稳定的动力特征——华南在地震投影图上甚至一片空白。
地质学硕士生
“大量研究表明,在华北板块中,并不存在三级的板块。华北板块已然是一个无法再进行详细划分的整体”有点研究似乎说华北还有更小的划分,是由若干个陆核拼贴形成的,有地磁方面的证据,而且其内部还存在绿岩带。这封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副研究员彭澎近两年有很多论文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大量研究表明,在华北板块中,并不存在三级的板块。华北板块已然是一个无法再进行详细划分的整体”有点研究似乎说华北还有更小的划分,是由若干个陆核拼贴形成的,有地磁方面的证据,而且其内部还存在绿岩带。这封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副研究员彭澎近两年有很多论文嗯,我这里说的时候没限定好时间。在太古代的时候,也就是华北克拉通生成的时候,确实是由一些小型的陆块拼贴的。绿岩带也是那个时候的产物。在显生宙以来华北克拉通已经成型,内部板块级的作用似乎没有。我去把这方面没写清楚的地方再改一下。
也就是说北京还是可能地震的对吧?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也就是说北京还是可能地震的对吧?嗯。北京地下潜伏着很多个断裂带,比如著名的黄庄-高丽营活动断层。
相当严肃的帖子啊就是太长有点小得细细拜读。到目前为止学到的是海南在大板块边缘但是与亚板块无涉所以虽然有小的零星地震,但是还算安全。但海啸就没辙了……
专业级业余天文爱好者
的话:嗯。北京地下潜伏着很多个断裂带,比如著名的黄庄-高丽营活动断层。看来北京还是风险不小呀……
想想人类的真是脆弱, 板块随便颤动一下, 几个城市好几百万人就没了..要是哪天各板块们想要聚会了肿么办啊!~
表观遗传博士生
我想知道为什么临汾在400年中会被两次8级地震击中。。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相当严肃的帖子啊就是太长有点小得细细拜读。到目前为止学到的是海南在大板块边缘但是与亚板块无涉所以虽然有小的零星地震,但是还算安全。但海啸就没辙了……对海边来说,海啸确实没办法... 附近的地震密集带主要来自台湾、菲律宾那边,那边是俯冲带。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看来北京还是风险不小呀……从纯理论来说的话,是这样的没错。。。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想想人类的真是脆弱, 板块随便颤动一下, 几个城市好几百万人就没了..要是哪天各板块们想要聚会了肿么办啊!~现在的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和世界第一高原青藏高原,就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聚会的产物。全球板块同时汇聚不可能,因为根据第一假设【地球总表面积不变】,板块汇聚对地球总表面积的削减,一定要通过离散边界板块的增生来弥补。不过全球[大陆]的聚会倒是有可能的。中生代的盘古大陆(Pangea)就是个最高的例子。当时,恐龙们便可以在各大洲自由迁徙。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我想知道为什么临汾在400年中会被两次8级地震击中。。它处在太行山地震带上,受正在进行的华北板块张性断裂的直接影响。在板块运动更密集的地方,如龙门山冲断带,100年内数次大地震也都发生了。。。
表观遗传博士生
的话:它处在太行山地震带上,受正在进行的华北板块张性断裂的直接影响。在板块运动更密集的地方,如龙门山冲断带,100年内数次大地震也都发生了。。。酱紫。。
的话:现在的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和世界第一高原青藏高原,就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聚会的产物。全球板块同时汇聚不可能,因为根据第一假设【地球总表面积不变】,板块汇聚对地球总表面积的削减,一定要通过离散边界板块的增生来弥补。不过全球[大陆]的聚会倒是有可能的。中生代的盘古大陆(Pangea)就是个最高的例子。当时,恐龙们便可以在各大洲自由迁徙。是啊..如果大陆们2012又想聚会了咋办..毕竟好久没聚了那~
住在祁连山脉和六盘山脉之间的表示似乎我们这里的南面不远就是龙门山断裂带。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是啊..如果大陆们2012又想聚会了咋办..毕竟好久没聚了那~这点放心啦,一年内他们是不会聚起来的。当他们决定想聚,到他们最终聚起来,很可能就要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百万年了。
文字文献爱好者
今日,河源市发生地震,据说是由于新丰江水库引发的地震。求科普。另外将一个冷笑话:当代哪个人最相信地震云?答:刘震云
话说高中背中国山脉图时各种吐血。
科幻迷,天文爱好者,地质学研究生
顶!我竟然今天才看到这么专业的文章!
哇!厉害!!
土木工程硕士生
正在学地震工程学的人飘过~~
的话:膜拜楼主!这才是对待地震应有的研究态度!忽然想起了前段时间上下跳踉的什么地之震吧的京城洛阳……同!所谓“跳梁小丑”指的就是地之震那帮人了……
地质工程硕士,科幻控
的话:今日,河源市发生地震,据说是由于新丰江水库引发的地震。求科普。另外将一个冷笑话:当代哪个人最相信地震云?答:刘震云啊,这篇文居然今天才发现……水库诱发地震是可能,这属于人工地震的范畴。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构造地震。
的话:啊,这篇文居然今天才发现……水库诱发地震是可能,这属于人工地震的范畴。 。问一个地质工程的问题,我在看文献的时候,发现国外把一个地区的地震分为:crustal,sub-crustal,和subduction三种。那么对应的中文翻译应该是什么呢?
话说听过板块啪啪啪之后再看这篇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的话:话说听过板块啪啪啪之后再看这篇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且发布者准确地预计了将有量子科学的讲者与他在万有青年烩上同台“板块构造学(Plate Tectonics)是一门全新的地球科学理论。它的诞生甚至比量子力学还要年轻几十年。”“要知道,地质学人所着眼的那个世界,并不是量子世界。”
科幻迷,天文爱好者,地质学研究生
的话:话说听过板块啪啪啪之后再看这篇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你难道不该先看这个吗?
的话:你难道不该先看这个吗?你没看到我在9楼就出现过了吗?
科幻迷,天文爱好者,地质学研究生
的话:你没看到我在9楼就出现过了吗?好吧……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问一个地质工程的问题,我在看文献的时候,发现国外把一个地区的地震分为:crustal,sub-crustal,和subduction三种。那么对应的中文翻译应该是什么呢?我的个人译法: 壳源地震 壳下地震 俯冲带地震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话说听过板块啪啪啪之后再看这篇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篇文章为神马这么快就被萌化了T T这篇分明是严肃系的嘛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而且发布者准确地预计了将有量子科学的讲者与他在万有青年烩上同台“板块构造学(Plate Tectonics)是一门全新的地球科学理论。它的诞生甚至比量子力学还要年轻几十年。”“要知道,地质学人所着眼的那个世界,并不是量子世界。”如果我之前是尹老师
讲的话,我突然发现这一段还真适合当主持人的衔接词哦~
地质工程硕士,科幻控
的话:问一个地质工程的问题,我在看文献的时候,发现国外把一个地区的地震分为:crustal,sub-crustal,和subduction三种。那么对应的中文翻译应该是什么呢?引用
的话:我的个人译法: 壳源地震 壳下地震 俯冲带地震好吧,我就附议下好了……
的话:我的个人译法: 壳源地震 壳下地震 俯冲带地震好吧,那么这个的分类标准是震源的位置么?那么除了这三种地震,应该还有其他的地震吧?
地质学博士生
我突然发现后面说华北的时候没有配图~这样外行光看字可是看不明白的哦··
构造地质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话:我突然发现后面说华北的时候没有配图~这样外行光看字可是看不明白的哦··啊,也是。。。华北这块居然没怎么配图...有时候从PPT里抠下来的总是找不到原作者让我很是捉鸡。。
地质学博士生
的话:啊,也是。。。华北这块居然没怎么配图...有时候从PPT里抠下来的总是找不到原作者让我很是捉鸡。。“其他学者认为……”
图上用华北地块更严谨·····
马克一下 对地理感兴趣的看一看
咦,我怎么没听说欧洲有这么多地震?
地质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咦,我怎么没听说欧洲有这么多地震?欧洲的地震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希腊 意呆利和西班牙很多地震 随便百度一下出来一堆名气比较大的1755年 葡萄牙里斯本9级地震 死伤枕籍 里斯本1/3人口被抹去 葡萄牙帝国就此开始衰落
地质上一说就是Ma,聊目前的地震是不是有点眼界太开阔了
“华北板块在南侧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为界与华南板块分开”。“ 郯庐断裂带本来是中生代时由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碰撞而形成的”。为什么华北版块和华南板块碰撞能形成一条东西走向和一条南北走向的断裂带?——地理小白弱弱的问下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贴士】【防备地震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在震时震后该怎么人做】所以还是看看这些来防患于未然吧! - 河北传媒学院广角传媒的日志,人人网,河北传媒学院广角传媒的公共主页
我们将于近期分校区举行换届选举及管理团队认命的工作,预计本月中旬可完成最终换届,换届结果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在我们的各个页面。原管理团队即将结束两年半的“广角式生活”,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感谢大家对广角传媒一如既往的支持,同时也希望继续支持新管理团队的工作。广角传媒,你身边的好朋友!
【贴士】【防备地震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在震时震后该怎么人做】所以还是看看这些来防患于未然吧!
现在放假在家,那么你需要和家人做一些提前的准备来预防不测啦!
&如果你现在需要看电影,看电视,聊天,做片子,写剧本,写影评...那么请你先读完这下面的四段不同颜色的彩色字!&下面的有空在仔细阅读!
事先进行准备,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冲击。做一些适当的应急储备,并告诉你的家人在灾难中和灾难之后该做些什么。
&& 当灾难发生时,你很可能在72小时之内得不到任何救助。因此,至少要学会如何撑过这72个小时。
& &地震中地面的运动一般不会造成直接伤亡。大多数伤亡是由建筑物的坍塌以及次生灾害造成。
地震突然发生,你需要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你的手机、相机、DV、移动硬盘等东西拿好立马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情况紧急,那么就不要这样做了,保命比敬业要好!&
好了,没事的同学们开始仔细看看吧!&&
日常准备从细从精
&&物资储备
为突发状况准备趁手的应急物品。
每人每天至少需储备3.8升的水,并按此标准一次备够72小时之用。一般情况下,一个活跃的正常人,光饮用水每天就需要消耗1.9升。为了保证足够的量,应考虑以下因素:
(1)&个体需求量因年龄、体质、活动量、饮食、气候等而有差异;
(2)&儿童、哺乳期妇女、病人需水量更大;
(3)&高温天气会使需水量成倍增加;
(4)&医疗紧急情况会需要更多的水。
建议你购买一些瓶装水。要注意保质期。
如果你准备用自己的容器装水,你应该从军用品或者野营用品专门店购买那种不漏气的、专门储存食品的盛水容器。在装水之前,要用餐具专用洗涤剂和水清洗容器,并用水冲净,以免洗涤剂残留。容器内的水必须定期更换。除了水之外,还需要一些净化用的药片,比如哈拉宗(Halazone)、高碘甘氨酸(Globaline),但在使用这些药片之前,一定要先看看瓶子上的标签。请向专业人士或医护人员咨询上述药品的使用!
准备足够72小时之用的听装食品或脱水食品、奶粉以及听装果汁。干麦片、水果和无盐干果是很好的营养源。
请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选择那些让你容易口渴的食品。选择无盐饼干、全麦麦片和富含流质的罐装食品。
(2)&只储备无需冷藏、烹饪或特殊处理的食品,类似食品可供选择的有很多。
(3)&别忘了应包括婴儿和特殊饮食需要者的食品。你还应该准备一些厨房用具和炊具,尤其是手动开罐器。
3.&应急灯和备用电池
在你的床边、工作地点以及车里放一盏应急灯。不要在地震后使用火柴或蜡烛,除非你能确定没有瓦斯泄漏。
4.&便携式收音机等
大多数电话将会无法使用或只能供紧急用途,&所以收音机将会是你最好的信息来源。如有可能,你还应当准备电池供电的无线对讲机。
5.&急救箱和急救手册
在家里和车里准备一个急救箱,同时,备一本由本国红十字会制作的《标准急救和个人安全手册》或类似手册。让你的家人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和人工呼吸课程。
在你的家里和车里都要配备灭火器。一些灭火器仅适用于特定的火源&&电引发的火灾、油脂引发的火灾,或者煤气引发的火灾等。ABC(多用途干粉)灭火器可安全使用于任何种类的火源。当地消防部门可以教你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
7.&特殊用品
准备必要的特殊用品,比如药品、备用眼镜、隐形眼镜护理液、助听器电池、婴儿物品(婴儿食品、尿布、奶瓶和奶嘴)、卫生用品(小湿巾和手纸)等家人所需的物品。
8.&重要文件和现金
确保在自动取款机、银行和信用卡系统瘫痪时,有足够的现金可用。同时,保留信用证明、身份证和一些重要文件的复印件,比如存折、保险单和财务记录等。
除了准备一个管钳和一个可调扳手(用来关闭气阀和水管),你要有一个打火机、一盒装在防水盒子里的火柴和一个用来呼叫援救人员的哨子。
如果你所处的地区天气寒冷,必须要考虑保暖。地震过后你可能无法取暖,要考虑到御寒衣服和睡觉用品。确保每个人有一整套换洗的衣服和鞋子,这包括夹克衫或外衣、长裤、长袖衫、结实的鞋、帽子、手套和围巾、睡袋或暖毯(每人一件)。
11.&宠物用品
为你的宠物寻找一个安全的地点,准备一些必需品,确保你的宠物有准确的身份证明以及最新的兽医登记,同时准备好一个宠物笼和一条皮带。
&&抗震准备
地震发生时,你应该关闭家中的水电设施来降低灾害风险。平时要教会能担负起责任的家庭成员如何关闭燃气阀门、电闸以及水阀。如果你需要更多关于水电设备的信息,请向当地供电、供水和燃气供应部门咨询。
一定要确保:
(1)&切断保险丝或跳闸;
(2)&关闭煤气阀门;
(3)&关闭自来水阀门。
&&隐患排查
你可以通过在家中进行&地震隐患排查&来寻找地震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你需要做的只是巡视你的房间,设想地震时房中会发生什么,用你的常识来进行预测,找出隐患。
一些可能的隐患有:
(1)&在地震中可能会倒塌的又高又重的家具,比如书架、橱柜,或是定制的组合柜,应当设法固定;
(2)&可能会从管道上脱离并碎裂的热水器;
(3)&可能发生移动、扯坏煤气管道或电线的物品;
(4)&悬挂在高处较重的盆栽植物,有可能脱钩坠落;
(5)&挂在床上方较重的相框或镜子,有可能在地震中坠落;
(6)&橱柜或别的柜子剧烈晃动时,柜子的插销可能会松动打开;
(7)&放置在开放式储物架上的易碎品或重物可能会坠落摔碎;
(8)&石制烟囱可能压垮无支撑的房顶并崩塌;
(9)&易燃液体,如油漆及清洁剂,应储存于车库或是室外储物室中(而不是室内)。
请设法逐个排除这些隐患,妥善安置各种重物,把不妥的重物重新放置。
当发现房屋开始摇晃时,第一时间就能确知去哪儿躲避非常重要。如果在地震发生前就做好了准备和演习,你和家人就能在察觉震感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地作出反应。防震演习可以让每个家庭成员知道如何应对地震。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知道各个房间的安全及危险地点在哪里:
(1)&安全地点:最佳安全点是坚固的家具下面或旁边,例如书桌或其他硬质桌子之下;有支撑的拱廊下,紧贴内部承重墙的地方也较安全;
(2)&危险地点:窗户、悬挂物件、镜子、壁炉以及较高的未固定家具边。
通过亲身体验如何在安全地点安身来巩固这些知识,对儿童尤其重要。
在进行以上演练后的几天或几周内,进行紧急演练,以巩固知识。
做好应付震后受灾情况的身心准备。
避震逃生冷静应对
&&如何安全度过地震
当地震还在持续时,将你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周围某个安全地点几步以内,在晃动停止、确认安全后再离开室内。
1.&如果你在室内
蹲下,寻找掩护,抓牢&&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
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床上,请待在那里不要动。抓紧枕头保护住你的头部。如果你上方有可能坠落的重型灯具,请转移至最近的安全地带。
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地震中的大多数伤亡,是在人们进出建筑物时被坠物击中造成的。
要意识到可能会断电,火警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可能会启动。
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2.&如果你在室外
待在原地不要动。
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3.&如果你在开动的汽车上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留在车内。
不要把车停在建筑物下、大树旁、立交桥或者电线电缆下。
不要试图穿越已经损坏的桥梁。
地震停止后小心前进,注意道路和桥梁的损坏情况。
4.&如果你被困在废墟下
不要点火柴。
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
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
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
&&地震过后注意事项
1.&检查伤情
如果有人呼吸停止,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有流血的外伤,立即直接压迫伤处止血;不要移动重伤员,除非有伤情扩大的紧急危险;用毛毯包裹伤员,以保持体温。
随身携带用干电池供电的收音机,以获取最新的救援消息和新闻报道。
临海居住的人们要警惕可能会引发的海啸。海啸是地震引发的海浪。若当地政府发布了海啸预警,要意识到危险的海浪正在逼近,这时要尽快撤到内陆的高地。
不要使用电话,除非伤势严重。
当附近有掉落的碎片和玻璃碴时,一定要穿鞋。
2.&检查隐患
尽可能熄灭火苗。如果火势已无法熄灭,要迅速离开家中,尽可能通知消防队,并提醒邻居。
用干电池供电的手电筒检查房屋。进屋前就要打开手电筒,因为如果屋内煤气泄漏,打开手电筒可能会引起火花。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检查电器的受损情况。如果闻到煤气味,或看到管道破裂,要关掉从外面进屋煤气管道的主阀门。在供电局来你家做安全检查之前,不要再合上电闸。
谨记:在燃气闸关闭后,必须由专业人员重新打开。不要点燃火柴来寻找燃气泄漏处。
注意:若怀疑煤气管道泄漏,不要拨动电源开关或使用电器,因为产生的火花会点燃泄漏的燃气。
如果家里电线受损,要切断电源。如果情况不安全,要离开房屋,寻求救援。
切莫触摸掉落的电线或受损的电器。
检查建筑是否有裂缝和损坏,尤其是烟囱与砖墙周围。如果建筑有坍塌的迹象,要迅速撤离。除非确定烟囱没有受损,也没有裂缝,否则不要使用壁炉。
清除溢出的药品、漂白剂、汽油和其他易燃易爆液体。
如厕前要检查水管与下水管道,确保它们完好无损。
塞好浴缸与水槽的下水口,以免污水倒流。
检查水与食物供应。如果水源被切断,可使用热水器里的水或融化食用冰块救急。扔掉所有可能会变质或受污染的食物。
检查壁橱和食橱,&开门要当心。&注意躲避架上可能掉落的物品。
紧急状态下,&如需做饭,&只有在户外才能使用木炭和煤气烤架。
不要驾车,除非情况危急。不要穿越受灾区域去看热闹,这样只会妨碍救援行动。为使救援车辆通行无阻,要保持街道畅通。谨防余震。余震虽然一般较主震弱,但也足以造成进一步损害,并使建筑物更脆弱。除非警方、消防队或救援组织请求你提供协助,否则请远离受损害的区域。&&&
地震来了怎么办?& 千万不要慌乱!!! 按下面介绍的方法做,可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幸~
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
&&&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避震行动,但一定不能惊慌,不能盲动,否则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许多事例都充分说明:沉着应震效果好,惊慌失措害处多。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切实做到临震不慌。
震时莫慌张 拥挤会致伤
&&& &惊慌失措,震小灾大 1995年9月,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发生5.2级地震,震级不算大,震中烈度不到六度,震区房屋基本完好,本不应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有300多名小学生受伤,50多人受重伤。原因是人们震时惊慌失措,因跳楼、拥挤而致伤。
&&& &远离震中,跳楼致伤 1984年5月,我国黄海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上海市距震中100千米,南京市距震中300多千米,都只是处于地震波及区,房屋一间未倒。但是,竟有数百人惊慌失措,跳楼逃生。仅上海市某大学就有124人因避震不当而受伤。
&&& &一次地震,两种结果 1994年9月,我国台湾海峡南部发生7.3级地震,福建、广东沿海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在这次地震中,有700多人因震时慌乱出逃拥挤而受伤,其中多为中小学生。但在离震中较近的福建漳州市的一些学校,由于学生们在老师指挥下沉着避震,无一人受伤。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 &大震的预警现象
&&& 强烈地震发生时,在恐怖的瞬间,也仍然蕴含着生的机遇与希望,这是许多幸存者给我们的信心。
&&& 唐山等地震的事实表明,大地震的发生虽然十分突然,但在大地强烈震动之前,会出现一些人们能够觉察到的现象,能够预示强烈地震即将到来,叫做大震预警现象。主要有:
&&& &&地面的初期振动,一般是感到&颠动&;
&&& &&地声,强烈而怪异,例如听到的声音&好似刮风&,但树梢和地上的菜叶都不动;
&&& &&地光,明亮而恐怖,例如有人形容它&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 据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调查,极震区倒房户的室内人员,震时清醒或惊醒的715人中,发现预警现象的约占32%;其中(有的人同时感到几种现象):
&&& &&感到了初期振动的,102人,占44.0%;
&&& &&听见地声的,100人,占43.1%;
&&& &&看见地光的,39人;占16.8%。
&&& 在唐山地震前还有其他多种宏观前兆也起了预警作用,如井水的剧烈变化,动物异常等;但一般而言,它们出现的时间要早些,与震前十几秒钟出现的预警现象有一定区别。
&&& &大震的预警时间
&&&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 &&地面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 &&地面大幅度晃动(后晃);
&&& &&房屋倒塌。
&&&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
&&& 为什么会这样呢?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是几种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就人们的感受而言,主要可区分出上下颠动和水平晃动两种形式。在强烈地震的震中区附近,最初的颠动,是由首先到达的纵波引起的;数秒钟以后横波到达,造成更强烈的地面运动,因而人们就感到像站在风浪中船的甲板上一样剧烈颠簸。这就是震中区人们感到&先颠后晃&的原因。
&&& 从人们发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
&&& 据唐山地震后的调查测算,以能够对预警时间作出估计的177例为依据进行统计,其中,多数被震醒的人提供的预警时间仅为数秒,而震时清醒者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
&&& &室内避震空间的存在
&&&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 &&内墙墙根、墙角;
&&&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
&&& &&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 &&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3)抓住机遇,科学避震
&&& 大震预警现象、预震时间、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条件。据对唐山地震中9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获得了成功安全脱险;成功者占采取避震行为者的72.9%。
机井喷水是预警&&& 全家避震得安宁
&&& 1976年唐山地震前,丰南县一村民夜里被院子里机井的流水声惊醒。他听过地震知识宣传,立刻想到可能要地震,便迅速叫醒家人,逃离房屋。他们刚出屋,大地震就发生了,转眼之间房倒屋塌,但全家6口人都安然无恙。&&
&&& 这是唐山市丰南县一个农民亲身经历的故事:&&
声光报警避险情&
&&& 唐山丰润县任各庄乡刘老师的经历:&&& 唐山地震发生前,我还没睡着;忽然听到好像两块大石头摩擦的声音,一睁眼见外面特别亮,很像电弧光,但附近并无工厂。我看过地震知识小册子,我马上判断这是地光,要发生地震,便迅速叫醒同屋的张校长,一同往外跑。到了外面我才感到地有些晃动。震后房子倒了,但我们两人平安无事。&...
阅读(2122)|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边缘检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