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大战单机版,这几组合谁最强,排个顺序呗

查看: 8143|回复: 12
该用户已被禁言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61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托罗尼姆引擎
对消灭引擎
量子波动引擎
量子波动最强????
公民, 积分 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3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量子波动引擎
圣骑士, 积分 30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64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036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黑洞引擎和托罗尼姆引擎同时用于exex凶鸟,所以应该差不多的性能
悟道者, 积分 302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7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023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五行器的那些机体还能自我修复呢& && && && && &
骑士, 积分 28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88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还真是见证了机战原创在各个年代编出来的厨设定...
圣骑士, 积分 3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65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最强不好排 最弱的话特洛尼姆跑不了- -
英明神武的吾辈
精华3帖子威望4 点积分1368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些东西凑一起,还真没有什么可比性。挨着看看好了
黑洞:最早期采用的外星人EOT技术之一,早期研究非常不稳定,所以最后凶鸟报销了一台
但是威力还是十分强大的,早起作品古兰森用的就是黑洞做引擎
特洛尼姆:关键此金属就是数量非常少,只有6个,alpha用了4个,OG全用了,实际运用的金属大小只有饭米粒那么大。但是因为难控制,所以风险还是巨大的。用在动力源的几个PT的,基本都有T-LING用作辅助控制
钢虽然用了特洛尼姆引擎,但也就是放特洛尼姆加农炮用用。
对消灭:首先对消灭不是厉害,而是神秘。此引擎使用的是精灵的能量。就好像魔装机神的精灵凭依那种
量子波动:我怎么没有觉得它厉害。朱迪卡厉害是因为采用的技术多,尤其是那自我修复的金属,alpha的最后BOSS,那恢复能力谁也比不了,但绝对不是量子波动的功劳,阿斯特拉纳冈的强,也是因为因果律的CPS。apha的流妮还用的试做型的量子波动,没见多厉害
时流和五行器一起说吧:两个都是永动机,这个是关键的。时流有个问题就是没有爆发,因为时间流动是恒定的。你在看五行器,OG也好,alpha也好,那龙王机和虎王机被单独推的惨样
总结,比较这些玩意,就好比把几个豪车的发动机拆出来,不比车子本身,单独问那个发动机厉害一个道理
加上这些都是伪科学,更是没什么可比性
佣兵, 积分 4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45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五行器其實根本上是ラ・ギアス的練金學士接觸後,
引入練金學技術而製作,可以說其原動力根本來自ラ・ギアス
必要の因子が揃った、出るぞ、アストラナガン
求败者, 积分 210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37 积分
精华1帖子威望1 点积分21063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松林雅鹤 于
11:51 编辑
不用看了,缩退炉和三一炉最厉害。
公民, 积分 2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4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螺旋力表示你们都弱到爆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四国军棋翘楚战上海 中国棋牌竞技大赛正式开启(图)_网易新闻
四国军棋翘楚战上海 中国棋牌竞技大赛正式开启(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游戏,四国军棋凝练于现实生活中最激烈的冲突形式—战争,因能体验带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快感,受到玩家的喜爱。近日,一场“四国军棋最强王者争霸赛”惊动江湖。作为中国棋牌竞技大赛上海站的比赛项目之一,主办方联众公司除设置了高达27万的保底奖金之外,还特邀中游强强联手,以期打造国内顶尖水准的四国军棋大赛。
“四国军棋最强王者争霸赛”定于12月开启选拔赛,总决赛将于1月中旬在上海地区的网吧内进行。比赛由“双明最强王者总决赛”、“四暗最强王者总决赛”、“南北对抗赛总决赛”、三个项目组成,预计参赛人数将突破5万人次,开创四国军棋赛事人数记录。其中,“南北对抗赛总决赛”为首次上演,将由北京联众、深圳中游从各自平台中选出全明星战队加入巅峰对抗,战队将由主力选手10人、替补选手3人、领队2人,共计15人组成。届时,四国精英将汇聚上海。值得一提的是,PPTV、百视通还将对赛事进行网络直播。
作为较早的网络四国军棋平台,联众游戏在1998年推出此项游戏,成为四国军棋发展和普及的中坚力量。近年来,联众游戏主办了“四国军棋双明大师赛”、“联众四国军棋‘第一人’全国争霸赛”、“四国军棋四国功勋赛”等高水平、高品质的赛事,使得联众成为四国军棋的专业竞赛平台。此番携手中游打造“四国军棋最强王者争霸赛”,亦将为四国军棋爱好者带来一场充满技巧和智慧的较量,赛事更将成为国内现场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奖金最高的四国军棋赛事之一。
作为首届红牛中国棋牌竞技大赛上海站单项赛事,“四国军棋最强王者争霸赛”霸气尽显。据了解,本次大赛在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指导,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业协会的支持下,由联众游戏主办。作为国内首个以棋牌为主题的网络综合竞赛,所有参赛选手都将在上网服务行业场所内进行比赛,首站洛阳站已于9月圆满结束。
上海站赛事于11月26日正式开启,将持续至2015年1月中下旬。除了四国军棋之外,还设有的斗地主、中国象棋、德州扑克三个经典棋牌竞技项目。其中,斗地主将提供一公斤黄金作为奖励,而中国象棋则将邀请棋牌大师参与竞技,还将设立老年组比赛,让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均可体验棋牌竞技赛事的乐趣。
目前,各项赛事已进入报名阶段,谁将成为至尊王者?期待您的加入。报名地址:http://cc.lianzhong.com/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国奥战韩国将排最强阵:阵型4231 廖力生常飞亚首发|国奥|四国赛_凤凰体育
国奥战韩国将排最强阵:阵型4231 廖力生常飞亚首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时间11月13日,国奥来到武汉体育中心内场提前进行踩场训练,备战14日晚与韩国队的武汉四国足球邀
武汉四国邀请赛今天开战,中国、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均派出2016年里约奥运会适龄国奥队参赛(1993年以下年龄段),对中国国奥队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练兵机会
武汉四国邀请赛今天开战,中国、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均派出2016年里约奥运会适龄国奥队参赛(1993年以下年龄段),对中国国奥队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练兵机会,因为韩国跟澳大利亚都将是亚洲区奥预赛里的重要对手,而巴西是世界强队,交手机会寥寥。今晚国奥队第一场比赛就迎来老对手韩国国奥队,这是三场比赛中的第一场,也是最受关注的一场。 国奥终于凑到了一套过去一年半以来最完整的阵容,国内联赛结束了,又是国际足联规定的国际比赛日,所以包括徐新、李源一、叶尔杰提在内的海外球员得以回归,唯一遗憾的是2014中超联赛最佳新人刘彬彬韧带拉伤中途退出本次集训,不过主帅傅博已经感到满足。 傅博在昨天赛前发布会上说:&这是最完整的一次集结,一年来队伍里的球员都处于零散状态,这次一周时间大家集结在一起好好训练,特别是这次比赛能跟三支实力强大的队伍一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相信会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这次机会确定国奥大的框架。& 中韩交锋是永恒的话题。这支国奥队跟韩国国奥队曾在两年前的阿联酋U19亚青赛小组赛上有过交手,当时的中国国青0比1输掉了比赛,而韩国国青拿到了最后的冠军晋级次年U20世青赛。不过本次四国赛,国奥几乎能够派出最强阵容,而韩国国奥人员不整。不久前在仁川亚运会上带领韩国U23国家队夺冠的主教练李光钟时隔一年重新拾起这支韩国国奥队的教鞭,昨天赛前发布会上他告诉记者:&由于K联赛正处于后期很重要的收官阶段,所以超过10个核心队员这次没有随队来到中国。&这次四国赛李光钟的目的是考察球员。 从昨天赛前训练看,傅博会把还有足协杯决赛次回合任务的主力中卫李昂放在替补席上,然后排出最强阵容,阵型是4231。恒大的廖力生和富力的常飞亚将首发出战。
[责任编辑:吴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体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289369
播放数:129462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xiaoluhuazai的日志
排位置,犹如摆四国大战军阵
热6已有 327 次阅读&
&&&&&& 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实在不容易,既要考虑好学生学习不受旁边人影响,又要考虑把喜欢讲话的人分开,还要考虑同桌间能互帮互助,更要考虑高矮个座位前后的合理层次,最要考虑班级的整体布局......这个过程犹如棋类游戏四国大战的摆军阵,摆得好能大获全胜,摆不好满盘皆输。
&&&&&& 各位博友班主任,你们如何安排座位,原则是什么?我们一起探讨。
精选 | 那些“情商高”的老师,不过是把这四点做到了极致(老师不可不学)
支招 | 时间不多了,期末这样备考最有效!老师家长,请把这些技巧告诉孩子!
如何做一个能够面对未来的老师,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教书30年的特级教师忠告:这8个问题不改正,孩子成绩好不了!(附对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您的文章也很棒?请立即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发送消息给我们。  《最强大脑》解密系列(1):最强大脑其实是最强记忆  ---- 记忆力训练网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一期,四个参赛者被誉为中国版的“神奇四侠”。他们各怀绝技,表演精彩绝伦,好像他们的能力之间没有什么共同性。然而事实上,这四个节目所展现的,其实都是超强的记忆力。    “X-女特工”展现的是对动作的记忆能力。虽然,这与我们所理解的背课文背单词那种记忆力不同,但这确实是对自己肢体动作的记忆力。技巧运动掌握得比较好的人,其实就是对自己肢体动作的记忆力比较好的人。  另外三个节目,更是纯粹的记忆力(对此,大家或许有些不明白,这个我们后面会陆续解密)演示,我们来看看三个表演者的资料就明白了:  “超级找茬王”郑才千:    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从2008年开始进行系统的记忆力训练;  2008年10月参加在巴林举行的“世界记忆锦标赛”,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  此后陆续参加《超人来了》、《芝麻开门》、《挑战女人帮》等综艺节目,展现自己神奇的记忆力。  网上有人猜测说他这次魔方墙的表演运用的是“对眼3D”技巧,这样的猜测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真那么简单的话,随便找个人表演就行了,没必要找世界记忆大师,并且还要刻意隐瞒他的记忆大师身份。  “辨音美少女”黄华珠:    2010年,来自广西大学附中的黄华珠参  加在广州举行的“世界记忆锦标赛”,获得少年组总季军,当时年仅14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界记忆大师”。  在本期《最强大脑》节目中,当“冷面判官”Dr.魏对黄华珠说出“这在脑力界什么都不算”这样的外行话的时候,他可能并不知道,他眼前站着的这位瘦弱的小姑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世界级的记忆大师。  “千面师奶”李玉娟:    香港记忆学总会主席,2006年开始从事记忆培训;  2011年,她所训练的学生尹悦龙(年仅10岁)参加在英国举办的“世界记忆锦标赛”,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世界记忆大师”。  在本期《最强大脑》节目中,Dr.魏建议李彦宏请“千面师奶”李玉娟帮助进行人脸识别研究,然而,他或许并不知道,李玉娟的表演依靠的是记忆力,而不是所谓的人脸辨别能力。  在后面几期的节目,还会有更多的记忆大师登场表演。虽然不能说《最强大脑》所有的节目都与记忆力有关,但至少大部分是以记忆力为主的,只不过其中有些节目经过了巧妙的包装,看起来似乎跟记忆力无关,让人感觉很神奇。  大脑有很多能力,但为什么《最强大脑》以记忆力为主呢?这是因为,记忆力是大脑学习能力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能力,同时,记忆力的表演——尤其在经过各种包装之后——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强大脑,主要指的就是最强记忆!  尚忆教育
记忆力训练网(jiyili.net)
楼主发言:72次 发图: | 更多
  《最强大脑》解密系列(2):晋级或淘汰与难度无关  ----记忆力训练网(jiyili.net)
尚忆教育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辨音美少女”黄华珠,一边弹钢琴、一边记88个数字;“X-女特工”赵越则盲眼惊险穿越88道激光栅栏。这两位的表演都精彩无比,梁冬、李永波、陶子三人所组成的评审团对她们的表现赞叹不已,一致支持她们过关晋级。然而,“冷面判官”Dr.魏却以难度不够高为理由,她们给一票否决了,这立刻激起了公愤。  其实,这两节目之所以没有晋级,真实原因与节目难度无关(事实上这两个节目的难度比其它两个更高),也与Dr.魏给出的理由无关,而是另有隐情。  为什么这两个精彩的节目竟然不能过关?到底是评审团感情用事,还是Dr.魏冷酷无情?要想了解这里面的真相,要想弄明白真正的晋级标准,那么,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基本情况:    第一个基本情况:节目是摊派给选手的,而不是选手自带的。  《最强大脑》跟以往“想挑战吗”、“芝麻开门”等挑战类节目不同,以往的节目,基本上都是选手带着自己精心准备好的节目去参加选拔的,如果这个节目不够精彩,是没有机会上台表演的。  然而,《最强大脑》里的节目,是节目组原本就准备好的(至少大部分节目是如此),然后再通过海选去找合适的人来进行训练、然后进行表演。而节目组所找的人,他们在相关表演节目上的功底未必是国内第一名的,但节目组还得考虑选手的表现能力等综合因素,毕竟这是个综艺节目,而不是专业领域的比赛。  《最强大脑》是引进德国版权的,节目形式跟德国的节目基本一致(或许有少量是新增加的),例如“超级找茬王”、“X-女特工”,以及我们尚忆教育陈明月接下来会表演的“记骰子”等节目,在国外的宣传片中都能看到。  许多人(评审团)可能会以为,这些选手都是天生具备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天赋才能,所以才能做出如此令人惊叹的表演。然而,事实上,大部分选手都是在海选通过之后才开始进行训练的,训练时间也就一两个月。虽然他们原本有着深厚的功底,但他们能做的事情,普通人经过刻苦的训练,也是能做到的。他们的大脑,跟我们的大脑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评审团中的李永波教练,多次强调他希望看到的是选手的天赋,而不是后天的训练。然而,恰恰是依靠后天的训练(而不是依靠天赋),可以让普通人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个基本情况:过关的节目是要参加中德西意四国挑战赛的。  《最强大脑》不是一个单纯的娱乐国民的节目,其最终目的,是要选拨出能够与国外抗衡的选手。要与国外同类选手抗衡,首先就要知道国外选手的水平,然后才知道我们的选手是否具备与他们抗衡的能力。  那么,谁知道国外选手的真实水平呢?观众不会知道,评审团三人组也不知道,周董和李董也不知道,有一个人或许知道,那就是Dr.魏。  因此,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节目制作方会弄出一个如此奇怪的评审方法,无论观众呼声有多高、无论评审团三人组如何抗议,统统无效,只有Dr.魏才拥有真正生杀大权。  总结一下,《最强大脑》真正的晋级标准,其实只掌握在“冷面判官”Dr.魏一个人手中,他有以下几个理由来把选手淘汰出局:  第一,表演失败。  第二,表演虽然成功,但水平跟国外同类节目相比,有一定差距。  第三,国外节目没有的,即使再成功,但接下来没人跟你比,那你也不能晋级。  这几个理由都跟节目本身的难度系数无关,因为,大部分节目是国外原本就有,即使节目本身难度系数很低,但如果我们表现比国外出色,一样可以晋级。“辨音美少女”和“X-女特工”的表演都很精彩,但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让她们晋级,而Dr.魏又不好把原因说得太明白,所以就找了一些无厘头的理由把她们淘汰了。  综观第一期的四个节目,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第一个“超级找茬王”和最后一个“千面师奶”是最难的。然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综合来看看,其实最难的应该“辨音美少女”,接下来是“X-女特工”,另外两个节目恰恰是较容易的。  如果想知道具体原因,以及想了解这些惊人的表演是如何做到的,欢迎继续留意“《最强大脑》解密系列”,我们会从专业的记忆研究角度,为大家进行详细分析。
  《最强大脑》解密系列(3):最无厘头的淘汰理由  ----记忆力训练网(www.jiyili.net)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一期节目中,引发最大争议的,就是“X-女特工”赵越盲眼穿越激光阵的项目。现场所有的观众以及评审团、观察员,都对赵越精彩而又惊险的表演赞叹不已,唯独“科学判官”Dr.魏冷酷地把她淘汰了。  然而,仔细分析,Dr.魏给出的淘汰理由,是非常无厘头的。    身体记忆与空间记忆能分开吗?  Dr.魏给出的第一个淘汰理由是,赵越穿越激光阵,运用的是身体记忆,而不是空间记忆。其实大部分对这两个概念并不是那么熟悉,所以也就听得云里雾里的。  “身体记忆”是对身体动作的记忆,例如打拳、跳舞等等;而“空间记忆”主要是对空间布局的记忆,例如我们开车时的线路和方向感等等。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  然而,在“穿越激光阵”这样的表演中,考的就是选手能否运用自己柔韧的身体、灵巧的动作去穿过那个复杂的空间。这需要选手既能精细控制自己的动作,同时也能对自己正在面对的空间结构作出准确的判断。身体记忆与空间记忆,在这个节目里是融合为一、无法分开的。  然而Dr.魏却从文字概念上把它们分开了,而丝毫没有考虑到节目的实际情况,这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文字游戏了。    拆解成动作有何不妥?  Dr.魏的第二个淘汰理由,是说赵越不应该用拆解动作的方式来穿越激光阵,言外之意,应该有另一种不必分解动作、纯粹依靠空间记忆的方法。  那就很奇怪了,面对这样的激光阵,除了拆解成动作,还能有其它办法吗?不分解成动作,那要怎么过去?难道要飞过去?  事实上,国外的相同节目中,那个选手也是通过拆解动作的方法来穿越的。  当赵越说出“要不你来试试看”这句话的时候,就是想要知道,既然你说这种方法不行,那你来示范一种方法好了。但很显然,Dr.魏并没有提供另一种可行的方法。    “穿越激光”上错了舞台?  根据Dr.魏给出的理由,可以看出来,他之所以淘汰这个节目的真实原因,是觉得,这个节目,其实是属于体育范畴,不属于大脑的范畴。言外之意是说,赵越的表演,是上错舞台了!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理解,“穿越激光”确实更应该属于体育节目,而不是大脑节目。这也是赵越刚出场表演体操的时候,梁冬开玩笑说“这属于最强小脑”的原因。  然而,这是个综艺节目,而不是科学实验节目,以大脑节目为主,另外加一些其它节目作为点缀,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就算这样的安排不妥,那也是节目组的责任,而不是选手本身的责任。更何况,这个节目,并不是赵越自带的节目,而是节目制作方安排给她、让她训练、让她表演的项目。  Dr.魏作为节目制作方的代表,以“上错舞台”的理由来冷酷地淘汰了这个毫无瑕疵的表演,那就相当于公开而响亮地打了中德西意四国节目制作组的耳光了。言外之意是:你们制作组要好好检讨,这样的节目不允许出现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如果这属于科学精神,那似乎也执拗得太可爱了吧?  事实上,Dr.魏不仅打了节目组的耳光,而且也打了自己的耳光。当梁冬刚开始说体操节目属于小脑的时候,他立刻反驳说这是属于大脑;而当大家都认同这属于大脑的时候,他最后的解释却相当于认真地表示这属于小脑。如果这也属于科学精神,那似乎也太不严谨了吧?
  怎么回复不了?
  《最强大脑》解密系列(4):Dr.魏的几个心理学错误  ---- 张海洋    《最强大脑》的“科学判官”Dr.魏,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副教授,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然而,他的评判恰恰并不科学。在《最强大脑》的第一期四个节目中,他就犯了许多心理学上的错误。我们这里仅就其中的“辨音美少女”那个节目来指出他所犯的几个错误。    “27次”这个数据在心理学界什么也不算  在“辨音美少女”黄华珠边弹钢琴边记数字的过程中,Dr.魏经过了精密的统计,指出黄华珠在记数字的过程中,看琴谱和琴键的次数总共是27次。这个数字确实是精密了,大部分观众立刻被镇住,而忘记进一步去思考这个数据是否有用。  事实上,“27次”这个数据本身毫无意义,因为他并没有统计到每次的时间长度。假如每次用的时间是6秒钟,那看琴谱和琴键的时间就用了差不多3分钟了,那么记数字的时间只有30多秒。所以,如果没有统计到每次的时间长度的话,“27次”这个数据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而且,眼睛看哪里,完全不能说明她的注意力的去向。我们也看过朗朗弹钢琴,他很多时候是闭着眼睛来弹的,难道说那些时候他的注意力就完全不在弹琴上吗?简单一点的经验,当一个学生眼睛看着手里的英文书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就一定完全在书上吗?他不可能去想其它事情吗?  所以,通过统计黄华珠看琴谱和琴键的次数来了解她的注意力的分配情况,这根本就不科学。用Dr.魏自己的表述方式可以这样说:“27次”这个数据在心理学界什么也不算!  弹琴真的是自动完成的吗?    在节目中,黄华珠准备了50首周杰伦的曲子,可以肯定的是,这50首曲子都是弹  得很熟练的,否则这个节目就没法演了。例如,一首长度是3分钟的曲子,由于不够熟练,结果弹了10分钟,那节目就不能算成功的。所以,黄华珠必须努力保证每首曲子都弹得滚瓜烂熟才行。  然而,Dr.魏竟然以曲子弹得很熟练为由,把黄华珠淘汰了。这就让人有点啼笑皆非了。难道去表演一个节目,不应该把各个环节都练熟吗?失败的原因竟然是练得太熟了?  Dr.魏给出的理由是,曲子是自动完成的,完全不需要注意力就能完成,注意力全都记数字去了。这样的说法是毫无心理学根据的。  我们知道有些动作是可以通过下意识完成的,例如呼吸,又例如骑自行车到一定  熟练程度之后。  然而,Dr.魏是心理学系的副教授,竟然不知道,下意识能完成的那些动作,都是简单的、重复的、机械的。而弹钢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手指运动,而且是要在脑海中的旋律的引领下完成的,即使弹得再熟练,也是需要许多注意力才行的。  什么样的熟练动作基本上不需要注意力呢?那些机械重复的才可以。例如在琴键  上反复按照1234567这样的顺序来按,按完一遍之后再重复,然后再重复。这样的话,脑海中不需要冒出旋律,手指的活动也是简单重复的,这就不太需要注意力。  然而,弹一首完整的曲子,曲子的旋律都是起伏跌宕的,根本就不是机械重复,  即使你弹过几千几万遍了,弹得再熟练,也是需要注意力的。  想想看,当朗朗闭着眼睛在弹钢琴、什么也没看的时候,你能说他放在钢琴上的注意力等于零吗?你能走过去跟他谈话或者往他嘴里塞一个汉堡吗?朗朗是个专业弹钢琴的,手指已经完全自动化了,仍然需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钢琴上。黄华珠不过是个业余弹钢琴的,我们怎么能说她放在钢琴上的注意力等于零?  这是很简单的心理学道理,而Dr.魏竟然出了这样的低级错误。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体会的。如果你会弹钢琴,你可以一边弹一首非常熟悉的曲子,同时一边去记一段文字或者一串无规律数字。你不一定要用记忆方法,你只是对比一下,在不弹琴的时候跟弹琴的时候,记忆效果受到多大影响,这就很清楚了。  如果你不会弹钢琴,那么,你可以找一首长诗,字数大概跟谈一首曲子所按下的琴键数差不多就行。你先把这首诗(或者几首诗加起来也行)背得滚瓜烂熟、能够脱口而出。你一边在脑海中默默地背诵这些诗,一边去记无规律的数字,然后你在不背诗的情况下记数字,两者相互比较一下,你就知道,你背诗究竟是不是自动化的、究竟是否需要用到注意力。    真的是3分30秒记88个数字吗?  Dr.魏似乎很内行地说到:“3分30秒记88个数字,这在脑力界什么都不算”。我们不知道他自己是否属于脑力界的,也不知道他是否真正用心去练习过记数字而且到到达一定的程度。但他说的这句话,显然并不专业。  如果纯粹从记忆大师的记忆速度来看,3分30秒记88个数字,确实不算快。比较顶尖的记忆大师,可以做到60秒左右记住88个数字,以黄华珠世界记忆大师的身份,应该也是能做到的。
  然而,3分30秒记88个数字,这个速度统计,是完全不科学的。  首先,我们前面说了,其实我们很难统计黄华珠花在记数字上的时间,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计算弹钢琴究竟牵扯了她多少注意力。
  其次,任何一个有过数字记忆表演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舞台上表演记数字,肯定是比自己私下训练或者参加专业比赛要慢一些甚至慢许多的。这主要取决于表演经验,如果你能做到丝毫不受现场观众、主持人、嘉宾的影响,那么速度可能不会慢很多。  但是,黄华珠只是个小姑娘,又不像那些明星天天站在舞台上,而且当李永波教  练只给她打出了3分的时候,你能说她丝毫不受影响吗?所以,我们不能以私下训练或者专业比赛的成绩来要求综艺节目上的表演速度。
  再次,Dr.魏只观察到黄华珠看琴谱和琴键的次数,但显然并没有观察到她记数字的次数!  任何一个有过数字记忆表演经验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在记忆讲座上表演,还是在综艺舞台上表演,为了让表演更加流畅,那几十上百个数字,只记一遍是不保险的,最好能记两次或者三次。这样,在表演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比较流畅。  如果我们有注意到黄华珠的眼睛运动,那么,从电视的镜头来看,那88个数字,  她至少是记了两遍的。  在短短3分30秒之内,要扣除弹钢琴所牵扯的时间精力,然后再扣除现场的各种干扰,然后把88个数字来回记上两遍,这样的速度如果还不算非常快的话,那么只好像赵越所说的那样:“你来试试看嘛!”    全能项目竟然只给了单项分数!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你参加了体操五项全能比赛,最后你得了总分第一,然而裁判却对你说:“对不起,你其中的一项吊环成绩不太好,这个成绩在体操界什么都不算,所以你被淘汰了!”  面对这样诡异的事情,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选手进错了赛场?还是裁判不懂比赛规则?  在“辨音美少女”这个环节,黄华珠所参加的,显然是个全能项目,所展现的,  显然是综合的能力。然而,Dr.魏却仅仅盯住数字来打分。看来李永波教练说的是对的,选手们“遇上了错误的裁判”。  我相信,黄华珠在上节目之前,真正花时间练习的,不是数字,而是钢琴,50首曲子都要弹得非常流畅,这要下很多功夫的。另外,辨音也是需要多练习的,其实黄华珠对辨音这个环节最没有把握。但裁判对选手所付出的这些努力,却完全视若无睹!辛辛苦苦多练了两个项目,构成了三项全能,竟然都不算分数。如果早知道这样,那又何必弹钢琴、何必辨音呢?一上来就记数字,那多简单!  然而把记忆大师都找来,进行枯燥的数字记忆大PK,这真的是节目组希望看到的  吗?真的是观众愿意看到的吗?  人家另外付出了很多努力来令节目组满意,逗观众开心,最后却被不理解游戏规则的“错误的裁判”给误判了,这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有道理。很有。  今晚继续。
  真科普.支持了  
  我也觉得钢琴少女很赞!被淘汰很可惜。但是激光美女确实还是稍弱一点,身体记忆还是要简单一点。  
  娱乐节目无所谓认真,既然有一个拍板的肯定一言堂以人家为准  
  《最强大脑》解密(5):最具魔术色彩的辨脸表演  ----
记忆力训练网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一期最后一个节目“辨脸识人”,节目的最后李彦宏总结说,刚开始以为考的是记忆力,后来发现其实考的是她的抽象模式识别能力,抽象出他们的特征。而Dr.魏更是建议李彦宏跟李玉娟合作,运用李玉娟的特殊辨脸能力去寻找失踪儿童。  这次,两个绝顶聪明的人都看走眼了,这个节目其实考的并不是他们所以为的那种抽象识别能力,而恰恰的是对人脸的强大记忆力!  如果把这个节目比喻为魔术的话,那么,节目组的安排和李玉娟的表演都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几乎没有人看出其中的破绽。  下面,就让我们像福尔摩斯探案那样,带领大家一层层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吧!    疑问一:她是怎样发现自己这种能力的?  我们先来假设李玉娟真的拥有那种神奇的抽象辨脸能力,那么,我们不妨好奇地思考一下,她是怎样发现自己拥有这种能力的呢?  基本上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从她的学生身上发现的。假设她刚开始认识学生的时候,并没有见到他们的父母;然后她每次看到她的学生,脑海中都会勾勒出这个学生的父母的样子;等到一大帮父母来接自己孩子的时候,她能够非常准确地从几十个家长中认出他们分别是哪个孩子的家长。  经过很多次这样准确的验证,她终于发现自己天生具备这种神奇的能力。
  疑问二:从孩子的脸能推算出父母的脸吗?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像爸爸,有些孩子像妈妈,有些孩子既像爸爸也像妈妈,有些孩子则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当然,其中还包括妈妈整过容或者继父继母等情况)。  这么看来,如果要从一个孩子的脸逆推出他父母的脸,应该有非常多种可能的模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统一的模式。如果李玉娟真的有那种能力,她还能准确地分辨出不同孩子的不同模式,那她的能力就不能简单地称为强大了,应该可以说是特异功能了。
    疑问三:电脑的组合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  节目里,通过电脑运算,把两张脸组合起来的原则,就是“取平均值”。例如一个是白脸,另一个是黑脸,那组合起来就是不黑不白的脸;一个是大鼻子,另一个是小鼻子,那么组合起来就是不大不小的鼻子;一个是男人,另一个是女人,那么组合起来就是不男不女的人。  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肯定不是自己父母所有特征的平均值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每个小孩看起来都像节目所合成的那样不男不女了。
  节目里那种取平均值的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是李玉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验到的,既然她没有这种经验,她怎么会有把握去参加挑战?  疑问四:从平均值推算出两个原始数据有可能吗?  既然电脑的组合模式是取平均值,那么,给你任意两张脸,你要去推断出它们组合之后的脸,是比较容易的。例如一个人是薄嘴唇,另一个人是厚嘴唇,那么,组合之后的肯定就是不厚不薄的嘴唇。  但是,反过来推就完全不可能了。  例如,给你一张棕色的脸,然后问你是由哪两张脸组合而成的。那可能性就无限了!可能由两张棕色脸组合而成的,也可能是由一张很白的脸加另一张很黑的脸组合而成的,也可能由一张不那么白和另一张不那么黑的脸组合而成的……总之,可能性有很多。  简单一点的例子,如果给出一根2米的线和一根8米的线,你很容易知道它们的平均值是5米。但是,给你一根5米的线,然后问你它是由哪两根线平均而成。那答案就无穷了,1和9可以,3和7可以,4.5和5.5也行……总之有无限种可能。  然而,在节目里,电脑所考李玉娟的,正是这种反过来推算的能力。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家所一致认可的李玉娟的那种抽象的辨脸能力,是根本不存在的。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记忆力!  
  节目的真正表演规则:  其实节目并不是故意造假,而是为了提升节目的神秘感,没有把它真正的表演规  则透露得那么完整。因此,原本是记忆力的表演,却让大家误以为是抽象辨脸能力。  那么,这个节目的真正表演规则是什么呢?据我们推断,应该是这样的:
  一共有50张不同的原始脸,它们两两组合之后,出现了一千多张合成脸;每张合成脸对应两张原始脸。  选手提前(估计有一两个月左右的记忆时间)先把这一千多张合成脸以及它们所分别对应的原始脸记下来。在节目中要考的就是,选手到底有没有把这一千多组内容都记得滚瓜烂熟,任意给出两张合成脸,是否都能分别指出它们所对应的原始脸。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大喊:提前记下来,这也太简单了吧!  先别忙着下结论,真相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在节目中只看到两张组合脸,看起来倒不难,但是,考虑到题库中其实有一千多张脸,而其中有很多张其实是相似度非常高的。那么,这就不仅仅是记忆力量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面对差异很小的考点,你是否真的记得那么准确。  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脸来做对比参考,这里不妨用一组难度近似的“虚拟历史事件”给大家作为参考:  2073年,张三家的母鸡下了5243个蛋;  3027年,张六家的母鸡下了4532个蛋;  2703年,张九家的母鸡下了5324个蛋;  7302年,张十家的母鸡下了2453个蛋;  ……  类似这样的资料共一千多组,给你两个月的时间来记忆,然后给你出考题:  7230年,张____家的母鸡下了______个蛋?  你可以做一下自我评估,如果你只会死记硬背,而没有良好的记忆方法、没有强大的记忆力,你有信心能一个不错地把记住这一千多组数据吗?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解释很多疑点:  第一,如果考的是记忆力,那她为什么在找照片的时候还犹豫了几次。那是因为,有许多张合成照片,是非常近似的,她要一下子确认到底由哪两张组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二,她在节目开头的自我介绍里,其实只提到自己对人脸的记忆能力比较好,根本没有提到自己的抽象辨脸能力。  第三,李玉娟是香港记忆总会的主席,在她的所有介绍中,只是提到她的记忆力,而没有提到抽象辨脸能力,甚至连人脸记忆能力也没有特别提到。她在香港参加过很多节目以及采访,统统都是关于记忆力的,而不是关于抽象辨脸能力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上能确认,李玉娟的节目所展现的,其实是强大的记忆力,然而却成功地让大家误以为是不可思议的辨脸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给这个节目颁发一个“最具魔术色彩”的奖项。  从节目难度上来看,虽然要记住那么多张脸以及它们对应的组合,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毕竟只要在节目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节目中失手的可能性会很小,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  而“辨音美少女”和“x女特工”的表演,除了需要刻苦训练之外,还要考临场发挥的能力,所以,这两个节目其实是比李玉娟的节目难度要大一些。  然而,Dr.魏把两个难度大的节目淘汰了,而让两个难度小的节目过关了,可见,他所打的分数其实与难度无关。  这样看来,Dr.魏常常挂在嘴边的“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那句话,套用他自己评价黄华珠一心二用的话来说,“也就那么回事”。
  《最强大脑》解密(6):找茬也是靠记忆力  ----
记忆力训练网(www.jiyili.net)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一个节目“超级找茬王”,初看起来是最不可思议的,因为面对那密密麻麻的小色块,大部分人都会像周杰伦所说的那样,“看两秒就不会想看了”,而从45000个色块里找出一个被调换过的,简直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后来,有部分网友就破解说,那其实用的是看3d图的方法,只要调整眼睛视线就可以了,非常简单,任何人都能做到。  其实,这个节目,既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超乎寻常的难,也不像某些网友所说的那么简单。看起来不可思议的表演,其实依靠的是强大的记忆力。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思路来好好分析一下。  有可能用3d眼吗?  网上比较流行的破解思路是,运用了3d眼的技巧,把两个图在眼前重叠之后,那个变动的色块自己就会跳出来。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这个3d眼的技巧,如下图:    当我们看着眼前的两副图的时候,一般来说,我们的两只眼睛,会聚焦在某个焦点上,例如聚焦在左边(或右边)的图的某个局部,其它地方会相对模糊。我们的视线不可能同时聚焦在两个图上。  而3d眼的技巧就是,你尽量放松自己的双眼,让两眼的视线平行看出去,也就是说,左眼看左图,右眼看右图,这样,左右两边的图就会出现一个重合的影子,当两图一重合,其中被更改的那个色块就会自动跳出来了。大家不妨试验一下。  很多人可能不容易掌握“左眼看左图,右眼看右图”的技巧,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你不要想着去看眼前的图,而尽可能地让视线穿过这个图,仿佛去看这个图后面很远的地方,这样,你两眼的视线就会平行了。  只要你掌握这个技巧,就会发现,无论多复杂的两个图,只要善于运用3d眼技巧,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松地找出那个被更换的色块。不知道你是否找出来了呢?  然而,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虽然我们能在电脑屏幕上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的挑战,但是,在节目现场是根本做不到的。  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3d眼的运用原理。3d眼的运用,就是要把原本的对焦视线尽量调整为平行视线,这样,两边的图才会出现重叠。  然而在节目现场,两面墙如此巨大,选手的距离有好几米远,这时眼睛看过去的视线,本来就是平行的,基本上已经没有调整的空间了。换句话说,无论你再怎样挤眉弄眼,两面墙都是不可能重叠起来的!不信的话,你自己可以找两面墙或者两栋相邻的建筑物来试试看。  因此,3d眼的技巧,只适合近距离的、不那么大的两个图,超过一定距离,或者图形大小超出一定范围,就没有办法运用了。  所以,从原理上来看,要运用3d眼的技巧来表演这个节目,是不可能的。    记忆大师会自降身份吗?  退一步说,如果运用3d眼的简单技巧就能应付这个表演,那么,身为“世界记忆大师”、曾刷新几项亚洲记忆纪录的郑才千,想必也不会自降身份去做这种无聊的表演。  想想看,如果随便找一个人,只要教他简单的记忆技巧,他就能轻松地应付这个节目,那郑才千去参加这个节目,意义在哪里?只是为了跟各位观众混个脸熟、接下来准备进军娱乐圈吗?即便真有这个打算,也得看这个节目到底会给他带来声誉还是会损害他的声誉啊。  如果大家发现他是运用3d眼技巧完成的,而3d眼只是个小技巧,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到,不仅跟大脑能力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也不涉及到任何特别的能力,把这样一个节目搬上《最强大脑》,那岂不是愚弄大众吗?  我们相信,郑才千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江苏卫视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
    这是稀奇古怪的先天本领吗?  你可能会问,既然不是运用3d眼技巧,那么,有没有可能这是郑才千先天的超强本领呢?  这也完全不可能。  首先,郑才千好几年前就成为世界记忆大师了,网站上很容易能搜索到他的介绍资料,却从没看到他的介绍里有说这项本领的。而且,郑才千曾参加过多家电视台进行记忆力表演,却从未看过他进行“找茬表演”。  其次,这个节目是《最强大脑》节目制作方原本就有的节目,在国外同类节目的视频里就能看到,这个节目是制作方安排给郑才千,给他一两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训练的。而在此之前,郑才千是从没进行这项训练的。    最后,即使他真有这种稀奇古怪的本领,也没有机会发现。如果真像他节目里说,玩找茬游戏比别人快,那也是小图片,他不大可能自己去把图弄得越来越大,目的是为了训练这种稀奇古怪的本领吧?即使他制作的图很大,也不可能大到像现场两堵魔方墙那么大吧?即使有那么大的图,也不可能是由这么多魔方组成的魔方图吧?真有这么大,放在哪里呢?难道他专门买个巨大的仓库专门放这玩意?要知道现在的房价可不便宜啊!即使有钱买得起大仓库,问题是训练这个能力想干嘛?难道是准备参加“世界魔方墙大赛”?  再说,作为世界记忆大师,在推广记忆方法这个事业上就有做不完的事情了,在记忆训练上也还有许多可以继续精进的地方,哪里还有时间去做那种无聊的事情呢?  所以,总结来说,郑才千是个记忆大师,他比普通强一些的地方,是他经过系统而刻苦训练而获得的记忆力。他如果参加节目是为了显示他与众不同能力,那么只可能是显示他强大的记忆力,而不可能去显示稀奇古怪的能力,更不可能去炫耀那种人人都能做到的3d眼技巧。  真正的挑战规则  让所有观众都觉得无比神奇的“超级找茬王”表演,其真正的游戏规则,是挑战强大的记忆力。  魔方墙的排列顺序,是固定下来的,不是现场随便排列的。在排列好顺序之后,让选手提前一两个月的时间,把这个顺序全部记下来(当然,是需要记忆方法才能记住的)。在挑战现场,由观众随机更改其中一个小色块,选手运用自己脑海中早已记住的排列顺序,来跟右边的魔方墙进行细致比对,从而找出被更改的那个小色块。  所以,真正要考的就是,郑才千是否能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把由22500个小色块的排列顺序记下来。  当然,这里还需提一下的就是训练方式。节目组不大可能把这么多魔方现在郑才千家里预先摆好,因为家里根本摆不下。所以,唯一的可能,是把魔方墙的排列图发给郑才千,让他根据图来进行训练。而且不可能是整张图,应该是分开的图,例如100张图。  事实上,魔方墙肯定是根据早已设计好的图来摆放的,如果没有图来对照的话,是很难摆好的。  虽然现场有两面一模一样的魔方强,但左边的那面墙,是作为检验结果用的,而不是用来作为比对用的。如果左边那面墙的顺序不是提前记下来,而是现场逐个进行临时比对的话,那是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记忆策略:  既然魔方的排列顺序是提前记住的,那么,大家可能会问,那么多的小色块,他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记下来的呢?这里我们就要探讨一下记忆策略了。  首先,我们假设以小色块作为记忆单位。  现场有两面魔方墙,每一面魔方墙有2500个魔方,每个魔方9个小色块,共22500个小色块。虽然提前把22500个小色块的排列顺序记下,对郑才千来说并不是特别难,但考虑到表演时间太长,因此,以小色块作为记忆单位的方案是不可行的。
  假如选手是按一个一个小色块去进行比对的话,那要比对22500次。假设以快得不可思议的速度,每秒比对5个小色块,全部比对完,需要4500秒,也就是一个多小时,那观众都跑光了。因此,以小色块作为记忆单位,是不可行的。  其次,我们假设以一个魔方来作为记忆单位。  假设以一个魔方来作为记忆单位,那就需要记住2500个魔方的排列顺序,然后进行2500次的比对。每次比对耗时1秒钟,也得2500秒,也就是40多分钟,这时间也太长了。因此,以单个魔方作为记忆单位的方案也是不可行的。  最后,我们假设以魔方群作为记忆单位。  如果单个魔方不可行,那么,还有一种方案,就是以魔方群作为记忆单位。例如横5个、竖5个共25个魔方组成一个魔方群,作为一个记忆单位。这样一来,2500个魔方,只需要比对100次,就能找出哪个小色块被调换了。如果每次比对时间大约2秒,共需200秒,那么,全部比对完需要大约3分钟左右的时间,这就是比较合理的时间了。  所以,我们判断,郑才千是以每25个魔方所组成的魔方群来作为记忆单位的。  这个方案有一个难点,就是25个魔方的所包含的小色块总共是225个,2秒钟左右要比对225个小色块,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  即使能提前把100个魔方群的色块位置全部记下来,但每个魔方群都有225个小色块,怎么才能在2秒钟左右的时间内发现225个小色块的其中一个被调换了呢?  那就需要用到另一个记忆策略了:把每个魔方群看作一个图形。  魔方墙相当于100幅图  如果把每个魔方群看作一幅图的话,那么,在郑才千看来,那整面密密麻麻的魔方墙,其实就相当于100幅图。  每个图都是一幅独特的图案,一旦其中的某个小色块被调换了,那么,很快就会被发现。  这里的关键在于,那100个图案,不能设计成非常形象具体的图案,否则大家一眼就看出来是100幅图了。  所以,这个节目设计的真正奥秘,是把那100幅图设计成相对比较抽象的图案,观众如果不仔细去看,是很难发现的。事实上,一般的观众也不会仔细去看,正如周杰伦所说:“聪明的人看2秒就不想去看了。”因为眼睛都看花了嘛。  我们前面说了,魔方墙的排列是预先设计好的,而且肯定是有图的,而100幅图,是比较适合的。郑才千所要做的,就是每天对着这100幅图,用心把它们全部记下来。到了挑战现场,再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图,来进行细致比对,从而找出那个被调换的色块。  考虑到世界记忆锦标赛中,有“抽象图形”这个项目,郑才千作为世界记忆大师,在图形记忆上的能力,肯定是超越常人的。所以,节目组必须要找像郑才千这样的记忆大师,才能够顺利地完成记忆任务。如果找没有经过系统记忆力训练的普通人,那就不大可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  附图:世界记忆锦标赛上的抽象图形  
  最强大脑解密(7):记斑点狗,1小时就够!  ----
记忆力训练网(jiyili.net)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二期第一个节目,是杨万里的“记住斑点狗身上的斑纹”,节目的介绍片里说,杨万里曾是易建联的同学,他现在是培训讲师,他是某天在大街上突然发现自己有了特殊的记忆力,为了表演这个节目,他专门跟101只斑点狗相处了五天。  考虑到《最强大脑》的制作团队是《非诚勿扰》的原班人马,他们的特点就是喜欢对嘉宾进行真真假假的包装,因此,挑战选手的介绍片,都不要轻易相信。  杨万里的那些介绍里,大概只要两点是真的:他是易建联的同学,他是个培训讲师(介绍里故意隐瞒的是,他其实是个记忆力培训讲师)。  另外的两个介绍,在大街上发现自己有了特殊记忆力,以及跟斑点狗相处了5天,这两点不可信。  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自己有了特殊记忆力,就像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里多了一张百万元的支票那样不可信。    真相是,杨万里其实是一个记忆大师,他从2006年左右开始进行系记忆力训练,掌握了系统的记忆方法,而且,他在2010年曾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第19届世界记忆锦标赛(跟他同期参加这次比赛的,还有“辨音美少女”黄华珠),估计他当时发挥不太好,所以并没有拿到“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  记忆大师要记那101只斑点狗身上的斑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根本不需要5天的时间,节目组说他跟斑点狗相处了五天,也就是说着玩的。  事实上,杨万里记忆斑点狗,跟吴天胜记忆手指纹,用的是类似的记忆方法,相比而言,记忆指纹的难度要更大一些,而吴天胜只用了一个半小时,那么,由此推断,杨万里要记住那些斑点特征,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根本不需要五天时间。  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记住那101只斑点狗的斑点以及它们所对应的名字。    从节目现场来看,每只斑点狗都截取了它们某个部位的斑点,并且把这些斑点拍成了照片,而且,每只斑点狗,只拍了一张照片。  这样来看,记忆量也就是101张斑点照片以及它们所对应的斑点狗的名字。  “世界记忆锦标赛”中,有一个比赛项目是“记忆人名头像”,就是给出一组头像以及他们所对应的人名,看看在15分钟之内能记住几组人名头像。世界上最快的速度,能在15分钟之内,记住150组左右的人名头像。  记忆斑点狗斑点和名字的难度,跟记忆人名头像的难度其实相差不大,即使稍微难一些,那么,在一两个小时之内记住101斑点狗,也是绰绰有余了。  所以,杨万里根本就不需要跟斑点狗一起呆5天时间,只需要提前把斑点狗的照片和所对应的名字给他,他就能很快记住。在所有的狗到底演播室的当天,他再跟这些狗熟悉一下,进一步辨认那些特征斑点所在的具体部位,完成挑战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现在,我们来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如何记住那些斑点和它们对应的名字。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只狗“美美”的斑点照:    发挥记忆潜力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形象生动的图像,充分发挥每个人都具有的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本领。  对于斑点的记忆,那就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找出这些斑点的特征,然后联想到一些形象的图像。  例如,“美美”的这些斑点,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原本是一个受精卵,结果分裂成了两个,一个大一个小,大的那个是姐姐,小的那个是妹妹。“妹妹”与“美美”谐音,那就把照片的特征跟“美美”联系起来了。  当然,每个人所观察、所想象的不一样,但无论如何,只要你能把这个抽象的图想象成另一个生动的画面,并且跟“美美”联系起来,那么,你就能轻松地记住这张图。  当科学助手把这张图拿给杨万里的时候,他看到这个图的特征,联想起之前所想象的画面,很轻松就能回忆出这只够的名字:美美。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只狗“玛雅”的斑点照:    这张斑点照,连陶子都很快找到了它的特征,就是左上角的三个黑点所组成的三角形,我们可以把这个三角形联想为金字塔,而金字塔据说是玛雅人建造的,那么,很容易就联想到“玛雅”这个名字。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只狗“狗蛋儿”的斑点照:    这张斑点照里,共有6个点,而且都是圆圆的,就像6个狗蛋,所以,“狗蛋儿”的名字也就名符其实了,呵呵。  通过这几个例子,我相信你也能比较轻松地记住余下的那些斑点照了吧(如果能看到的话)。而且,你应该也能相信,杨万里的记忆力,是通过记忆力训练得来的,而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当然,101张斑点照里,肯定会有那么几张是比较接近、比较难辨认的,但是,只要在敏锐观察力的基础上发挥灵活的想象力,是一定能够把它们完全区分出来的。想想看,吴天胜的那120个相似度非常高指纹都能辨认出来了,这些狗身上的斑点,再难也不会比指纹难吧?
  楼主强大啊!!!  
  楼主想说明什么?感觉有道理但是目的何在?
  @萧的死亡 16楼
18:51:31  楼主想说明什么?感觉有道理但是目的何在?  -----------------------------  你好,我是想说明,《最强大脑》的许多精彩表演,其实都是经过后天训练的记忆力所做到的,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不是像节目组所刻意打造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天赋的神奇能力。让更多人知道,人的许多大脑潜能,特别是记忆潜能,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而得到充分发掘的。
  科学的训练我很认同这一点  
  按你的说法魔方墙事先给选手看了,斑点狗照片也事先看了,那我们是否也得出那激光阵也事先走过了,那一切都是假了!  
  回复第19楼(作者:@xiaoyuzj 于
11:44)  按你的说法魔方墙事先给选手看了,斑点狗照片也事先看了,那我们是否也得出那激光阵也事先走过了,那一……  ==========  肯定是要先走过的 如果不预先走过 神仙也过不去啊 虽然有预先练习 但也很难啊 不能说是假的 世界上哪有什么比赛是禁止选手事先做好练习的呢  
  最强大脑解密(8):3个数字搞定指纹  ---- 记忆力训练网(jiyili.net)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二期,“指纹神探”吴天胜给大家带来了令人震撼的表演,在短短一个半小时之内,把120个陌生人的名字和他们的指纹,一个不差地记了下来。评审团和Dr.魏都给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Dr.魏还高度评价吴天胜,说他“找纹路特征的能力绝无仅有”、“是记忆高手中的第一人”。  吴天胜在2006年的时候,就报名参加了我们记忆力训练网与CCTV10合作举办的“状元360记忆大赛”,并获得了学生组的冠军(那时他还是个大学生)。2007年,他又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世界记忆锦标赛,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称号(魔方墙的表演者郑才千是在2008年,而“辨音美少女”黄华珠是在2010年)。    吴天胜在记忆力训练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我们都是看得见的,也为他感到高兴。然而,如果仅从“指纹识人”这个节目表演中,就认定他为“记忆高手中的第一人”,这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表演毕竟是表演,跟专业的记忆比赛不同,未必能够反映选手的真正记忆实力。  在《最强大脑》的众多记忆表演节目中,作为科学判官的Dr.魏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太了解选手们的记忆策略,如果他对每个选手的记忆策略都很清楚的话,大概就不会轻易给出批评或者赞誉的评价了。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毕竟他只是研究大脑运动的专家,而不是记忆专家,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嘛。  “指纹识人”的记忆策略    记忆表演就像其它许多事情一样,是要讲究记忆策略的。《最强大脑》中很多记忆表演节目,最难的部分,其实不是记忆的过程,而是怎样找到最好的记忆策略。用对了策略,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用错了策略,就会事倍功半。  “指纹识人”的记忆过程,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对指纹的记忆,另一个是对人名的记忆。其中,人名的记忆,对于身为世界记忆大师的吴天胜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而指纹记忆,则需要讲究记忆策略了。  从记忆原理来看,抽象的东西是很难记的,指纹的纹路本身是很抽象的,如果要想记得快、记得牢,就需要把指纹转化为生动的图像。  而把指纹转化为生动图像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每个指纹都转变成数字,因为对于记忆大师来说,记数字是基本功,是最容易应付的。  接下来,我们就向大家介绍,怎样把任意一个抽象的指纹,转化为3个数字:  第一个数字:指纹分类  指纹的分类,简单的分法,可以把指纹分为:斗形纹、弧形纹、箕形纹。  细致一点的指纹划分法,可以把指纹分成10种类型:  1、斗形纹;2、双斗纹;3、内破双斗纹;4、螺形纹;5、孔雀眼;6、囊形纹;  7、箕纹(包括正箕和反箕);8、简单弧;9、帐篷弧;10、变形纹。
    我们采用的是细致的分类法。以上10种类型的指纹,就可以用相应的数字来表示,其中第10种指纹可以用“0”来表示。
  第二个数字:指纹指向  我们把指纹所在的格子,按照九宫格的样子分为9部分,并且标上相应的数字,如下图:    每个人在格子中所按下的指纹,其指纹的核心部分,未必都是在正中间,而且,指纹的指向可能是各个方向,因此,指纹就有了指向性,我们可以观察指纹核心所处的位置或者所指向的方位,来给指纹确定从1-9之间的数字。  第三个数字:条纹数  有许多人的指纹,除了一圈圈的纹路之外,还有横的或者竖的皱褶条纹。我们可以数一下,看看某个指纹里共有多少条皱褶条纹,这样,就得出了第三个数字。    例如,上面这个指纹,比较明显的条纹数是4条,所对应的数字就是:4。  3个数字搞定指纹:  我们在观察指纹的时候,可以依次去观察上面所提到的三个方面:指纹类型、指纹偏向、条纹数。  这样一来,一个手指按下去,立刻就会得到3个数字。例如斗形纹的手指,如果正好按在中间,而条纹数是3,那么得出的数字组合就是“153”;而双斗形的手指,如果偏向左上角,而条纹数是0,那么得出的数字组合就是“210”;依此类推……  三个数字的组合,共有1000种,完全足以应付节目中的120个指纹了。假如真的还有少量指纹的三个数字都是一模一样的,那么,我们还可以再增加第四个方面的特征,例如指纹外形的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这样,完全可以确保每个指纹所对应的数字是不重复的。  记忆案例说明:  一、朱珠的指纹数字:710
    朱珠的指纹,属于箕形纹,对应的数字是7;纹路所指向的方位是左上角,对应的数字是1;指纹中没有找到明显的条形纹,对应的数字是0;合起来的三个数字就是:  710。  二、孙晓乐的指纹数字:430    孙晓乐的指纹,属于螺形纹,对应的数字是4;纹路核心位于右上角,对应的数字是3;没有条形纹,对应的数字是0;合起来的三个数字就是:430。  三、李成的指纹数字:740    李成的指纹,属于箕形纹,对应的数字是7;纹路指向左边,对应的数字是4;也没有明显的条形纹,对应的数字是0;合起来的三个数字就是:740。  抽象的指纹化成了三个数字,挑战选手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三个数字跟相应的名字进行联想,这对于久经训练的记忆大师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关于表演的难度:
  “指纹识人”这个节目的记忆量,如果按照数字来统计,每个指纹对应3个数字,那么,120个指纹,就相当于360个数字。因此,挑战者所要做的,就是记住这120组360个数字,以及所对应的人名。  假如Dr.魏知道了吴天胜其实是在记数字,那么,以他在“辨音美少女”节目中所表现出来的逻辑,那么,他的注意力很有可能就会直接盯着数字不放,而忽略了指纹转化为数字以及记人名所需要的时间了。  吴天胜90分钟记了360个数字,平均每分钟记的数字是4个。而之前黄华珠边弹钢琴边记数字,3分30秒记了88个数字,平均每分钟记26个左右。以Dr.魏的评判逻辑,每分钟记26个数字,说“这脑力界什么都不算”;但每分钟记6个数字,却说是“记高手中的第一人”。这就让人有点儿想不通了,呵呵。    当然,这并不是说吴天胜的记忆力不如黄华珠,毕竟是不同的项目,无法比较。真正要比的话,就应该像世界记忆锦标赛那样,大家都挑战同样的项目才行。  我们想说的是,边弹钢琴边记数字,并不像Dr.魏所说的那样简单;而记指纹,也不像他所说的那样难。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黄华珠记数字的紧张度肯定是超过吴天胜记指纹的。吴天胜记指纹,在一个多小时里,可以反复记好几遍,甚至可以边喝咖啡边进行记忆。而黄华珠边弹钢琴边记数字,是没有办法再分心做其它任何事情的了。  当然,从节目的表现效果来看,记指纹看起来是要精彩许多的。毕竟“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嘛。从这里可以看出,《最强大脑》比的其实不是大脑的强大程度,而是节目的精彩度。  至于吴天胜所说的“记住的东西忘不掉的烦恼”,只是节目组所故意安排的一个个噱头而已,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忘不掉的烦恼。从心理学上来看,只有那些具有强烈负面情绪(例如悲伤、恐惧等)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才会造成烦恼。记住的数字不容易忘记、看文章过目不忘、背单词轻而易举,这跟负面情绪没啥关系,怎么可能造成烦恼呢?倒有劳了Dr.魏煞有其事地认真给出解决方法。
  这样坑  
  楼主有才,只是你放的那个魔方墙截图是不是本身没摆好,还是我看错了 好多不一样的。
  楼主科普拉  
  @一条腿的鱼1988 26楼
23:02:53  楼主有才,只是你放的那个魔方墙截图是不是本身没摆好,还是我看错了 好多不一样的。  -----------------------------  你好,你指说的是那个魔方墙截图?
  最强大脑解密(9):珠心算与大脑屏幕  ----记忆力训练网(www.jiyili.net)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二期“心算神童”葛韵霖小朋友,所展示的其实是珠心算的能力,相信许多人都能看得出来。其实这个表演的难度并不是那么高,许多经过训练的孩子都能做到多位数的快速加减乘除运算。  从“最强大脑”这个角度,既然要表演珠心算,完全可以找一些更厉害的小朋友  ,表演更高难度的珠心算过程。估计是节目组时间比较紧,一时没找到很合适的人选。当然,葛韵霖才5岁,这个年龄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是挺不错的了。    珠心算的弊端  珠心算的训练,可以让孩子进行快速运算,而且能够训练他们的记忆力、专注力,事实上是一项非常好的训练。  然而,珠心算训练之所以无法大规模普及,是因为它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它的运算过程与传统学校的要求不一致。学校对运算的要求,是要求孩子们列出算式,然后一步一步得出答案的。而珠心算的运算过程与学校学习的不一致,你总不能把珠子的变化一个个画下来当做运算过程吧。所以,孩子们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其实是用不到珠心算方法的。  换句话说,学了珠心算,其实对学校的数学运算没有多大的帮助。而事实上,学校的数学学习,难的其实不是运算,而是对数学公式的理解运用,运算过程其实是不那么复杂的,也用不着珠心算那样快的速度。  平心而论,运算方式不一致,这其实并不是珠心算本身的弊端,而是学校教育比较死板,非要学生给出运算过程,不愿意直接承认最后答案。    珠心算的最大亮点  许多人对珠心算或许都有了解,其实就是在通过大脑中的算盘来进行快速运算,于只是在想象中进行,不需要动手,所以就完全超越了传统手拨算盘的速度限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运算速度。  然而,许多人对珠心算训练作用的理解,都局限在快速运算以及一般的脑潜能开发层面。事实上,珠心算训练如果能够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能够持续地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是能够获得更多不可思议的效果的。  当然,珠心算训练,除了提升运算能力之外,还能提升孩子们的记忆力、专注力等地,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一个核心,是能够做得更多的。这个核心,就是“大脑屏幕”!  珠心算训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通过“大脑屏幕”来进行的。训练的时候,会让小学员想象眼前出现一个“大脑屏幕”,就像电影院里那种LED屏幕那样,整个算盘就清楚地出现在大脑屏幕上,能够通过想象来让这个算盘快速地运作起来。  而小朋友所看到的这个“大脑屏幕”,就是珠心算训练的最大亮点。通过这个“大脑屏幕”,可以更进一步开发孩子们许多不可思议的能力。    大脑屏幕与清晰想象力  要能清楚地看到大脑中的这个屏幕,需要具备清晰想象力。其实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有这种能力,一般到了12岁以后,这种清晰想象能力就会逐渐衰退,闭上眼睛之后啥也看不见了。像我们绝大部分成年人,闭上眼睛之后,确实是啥都看不见了。然小孩子,是大部分都能清晰看见的,你让他想象一个兔子,他的脑海中就真的能看到个兔子,包括色彩、神态等等,都可以清晰看见的。  有了清晰想象力,就能看见大脑屏幕;反过来说,当你能看见大脑屏幕的时候,说明你具有清晰想象力。  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虽然我们已经看不见大脑屏幕了,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想象训练,想象自己能看到这个大脑屏幕,然后在大脑屏幕上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  而我们大脑的各种潜能,通过大脑屏幕的各种训练,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珠心算训练的突破  在珠心算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大部分的孩子其实都没有必要继续训练了,因为运算速度已经足够快了,再快一些也意义不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跟计算机比速度,而且也没那个必要。  如果在珠心算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大脑屏幕”上,紧紧抓住大脑屏幕不放,而把训练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那么,就会获得更多神奇的效果。  例如,在数学运算方面,可以通过算盘来运算,其实也可以列算式来进行运算,在“大脑屏幕”列出加减乘除的算式,然后通过想象来一步步操作运算过程,最后得出答案,这也是很好的运算方式。这样做,虽然运算过程比较慢,但是比较符合学校教学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  接下来,还可以通过“大脑屏幕”来进行记忆,例如背课文、背单词等等,把要背的课文或者单词显示在大脑屏幕上,背下来之后,还可以经常脱开书本进行复习。复习的时候,在大脑中把书翻开,看看那些课文或者哪些单词的印象边模糊了,赶紧再复习一下。这样的训练,对于记忆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达到类似“过目不忘”的效果。  记忆力训练得差不多了,还可以进行创意能力训练,在大脑中进行各种创意练习,提升设计创意能力、提升创造力。  事实上,通过“大脑屏幕”,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可以开发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大脑潜能。包括波动速读、照相记忆等等神奇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大脑屏幕的训练而获得。  即使对比较大的孩子,或者我们成年人,虽然已经失去了清晰想象力,虽然已经看不见大脑屏幕了,但是,如果能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到虚拟的大脑屏幕上,进行各种想象、各种练习,对于提升我们的大脑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结来说,通过大脑屏幕来进行训练,是我们打造最强大脑的最简单、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是全面开发大脑潜能的最有效手段。
  我觉得dr.魏说的挺好的,尤其那个穿越激光的,完全的动作记忆吧。  那个黄华珠一心两用还行,不过在“一心两用”上显然还做的不够。尤其dr.魏强调了数字说的越快越好,但是黄华珠的速度还是不够给力
  楼主我觉得你是来黑最强大脑和Dr.魏的吧  
  这个节目有意思吗?我看没什么意思。高难度的选题把观众的参与感远远地拒之门外,每个选题也没有给出很明确清晰的解释,有看头却看不去。
  有点广告贴的感觉  
  按楼主的说法,这最强大脑好像是魔术表演。不过是电视台和表演者合起来蒙骗观众。
  今天放的最强大脑,楼主有什么想说的  
  楼主请解释一下那个周玮的算术是怎么做到的?也是记忆吗?
  最强大脑解密(10):筛选节目的三大标准  ---- 尚忆教育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二期的压轴节目,竟然是一个令人无语的挑战:“打响指”,这个节目一出,最强大脑瞬间变成了最弱大脑!  这样的节目竟然能够登上最强大脑的舞台,让人不得不质疑节目制作方以及他们背后专家团(如果真有的话)的智慧。这样无聊的挑战,正如陶子所说,给2分都是  在其助手的面子上,否则只会给0分。而Dr.魏也给出了最低分1分,作为对节目制作  的无声抗议。  “打响指”这样的节目也能上台,充分说明了节目制作组在筛选节目时,完全缺乏筛选标准。事实上,要选出一个符合《最强大脑》定位而且能够令观众感兴趣的节目并不难,只要满足以下三大标准就行:    第一个标准:与学习能力有关  大脑的能力千千万万,除了最基本的生理能力如呼吸、心跳之外,绝大部分能力都是与大脑有关的。  然而,“最强大脑”所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脑力”。而对“脑力”的理解,通常是指与学习相关的各种能力。例如记忆力、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思考能力、推理能力等等。  从这个标准来看,运动类(如体操)、艺术类(如绘画)、娱乐类(如唱歌、魔术)、棋类等,都不属于“最强大脑”的范畴。  第二个标准: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最强大脑》毕竟是个娱乐节目,跟专业的比赛(例如世界记忆锦标赛)不同,在展现大脑能力的同时,需要尽量突出娱乐性——也就是观赏性,否则难以吸引观众的兴趣。  第三个标准:要有积极意义  虽然是娱乐节目、综艺节目,但是所筛选出来的节目,要有积极意义,或者说,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有用的,那些毫无作用的、甚至负面的能力,不应该去表现。  以上这三大标准中,第一个标准,“与学习能力有关”,其实是最重要的标准。  然而,虽然有许多能力都是与学习能力有关的,但其中只有记忆力,才能做出各种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所以,虽然名义上是“最强大脑”,但实际上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中国好记忆”。  节目制作组正是担心过多地表现记忆力,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放了许多烟雾弹,把原本属于记忆力(尤其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的记忆力)的节目,包装成各种各样神乎其神的能力,如第一期的魔方墙、辨脸等节目。  如果说都是脑力节目、记忆节目,显得有点单调的话,那么,适当加一些运动节目,我们也可以理解。例如第一期的“穿越激光阵”以及后面将会出现的“蒙眼攀岩”等。    “穿越激光阵”完全满足了第二个和第三个标准,所以晋级呼声很高。然而,这  个节目毕竟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脑力”关系不大,所以,不能晋级也是情理之。
  从这三大标准,我们来看看“打响指”这个节目。首先,打响指只是肌肉运动能力,与我们所理解的“学习能力”没有任何关联;其次,这个节目并没有任何观赏价值;最后,它也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正如陶子所说,如果挑战者以后一直沉迷在这个方面,未来的生活是会令人担忧的。  如果“打响指”这个节目出现在“想挑战吗”舞台上,我们还可以稍微理解一下,毕竟是挑战嘛,如果不计较观赏性,至少也是与节目主题吻合的。然而,出现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就完全没有道理了。    如果这样的节目都能上,那就像陶子所说的“弹舌”,或梁冬同学的“用脚趾来打响趾”等等一系列无厘头的节目都可以上了。甚至连最近某个新闻热点“60年不洗澡打破世界纪录”这样的节目也能上来挑战了。  如果有许多年轻人看到这些不拘一格的挑战也能走上舞台,那么他们有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心血来苦练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本领,并因此荒废了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就大了!
  最强大脑解密(11):记忆宫殿  ----
尚忆教育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三期第一个节目,是“汉字女英雄”胡小玲所表演的“汉字盲填”,堪称史上最高难度的填字游戏。  胡小玲的这个表演,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4分钟记忆40个词语,另一个是根据所记住的词语进行盲填。其中,前者是关键,因为如果词语记不牢,那么后面的盲填就很容易卡住;相反,如果词语记牢了,慢慢想,总会完成这个填字游戏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记忆力训练,几乎是不可能在4分钟之内记住40个词语的。所以,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强大的记忆能力。胡小玲在2011年在广州举办的“世界记忆锦标赛”上,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同年共有30多位中国人获得该称号),以她的记忆力,在4分钟之内应该足够把40个词语记上两三遍了。  记无规律词语有好几种方法,例如串联法、数字桩、简化法等等,然而,速度最快而且最方面进行提取的,无疑是运用“记忆宫殿”的方法。    记忆宫殿,也叫做“罗马房间法”或者“地点桩”,是最强大的记忆方法之一,适用于对大量资料进行快速记忆。胡小玲在进行“汉字盲填”表演的时候,那些词语好像就摆在眼前任由她检索和提取一样,她所用的方法就是“记忆宫殿法”。  记忆宫殿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把记忆资料(例如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在大脑的记忆宫殿之中,就像把图书放在编好序号的书架上一样,当我们需要检索或者提取某个资料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在大脑中进行。  一座记忆宫殿,就像一个房间,可以在里面放上所要记的东西(生动的图像)。记忆宫殿法的一般介绍中,是每座宫殿(房间)放一个资料(图像),然而,这样会比较浪费宫殿,所以,通常是每座宫殿(房间)放十多个甚至二三十个记忆资料。  在“汉字盲填”的表演中,胡小玲应该是运用了四座记忆宫殿(四个房间),把词语分为四组放入不同的记忆宫殿中,两个字的一组、三个字的一组、四个字的一组、五个字的一组,共四组。在每座记忆宫殿里,都可以找到一些熟悉的物品,然后把所要记的词语化成图像之后再跟这些物品进行生动的联想。    我们先来看看这40个毫无规律的词语:  两字词10个:非洲、平壤、开方、孟获、孟买、图灵、闪灵、灵芝、魔方、地图  三字词12个:芝加哥、八神庵、八达岭、八骏图、宁财神、勿忘我、夜明珠、老门东、地安门、绝情谷、丹凤眼、王熙凤  四字词13个:吹牛老爹、灭绝师太、宁死不屈、宁缺勿滥、魔兽争霸、百舸争流、芝麻开门、有眼无珠、吹毛求疵、九牛一毛、非诚勿扰、买椟还珠、铁血丹心  五字词5个:东非大裂谷、此事古难全、此地别燕丹、太平洋战争、酒干倘卖无  假设第一座记忆宫殿里,有门、窗、桌子、柜子等物品,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联想:一头大象(代表非洲)撞开了大门,金正恩(代表平壤)在擦窗玻璃,桌上放着几个魔方(代表开方),柜子里绑着孟获(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经过以上的生动想象,所要记的资料,就按照顺序放进了记忆宫殿之中,然后,我们在回忆的时候,走进第一座宫殿,依次看到门、窗、桌子、柜子等,然后就会回忆出“非洲、平壤、开方、孟获”这些词语了。  表演所需要用到的40组词语,就按照被放在四个不同的记忆宫殿之中,在进行填字游戏的时候,看到5个字的空格,我们就可以走进五字词的记忆宫殿,看看里面的几个词,到底哪个才比较合适,这样,一个个挑选、比较,总会找到正确的那个。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也来试试看,挑战一下这个史上最难的填字游戏……  
  坐等张玮解析  
  楼主没有了??  
  最强大脑解密(12):雨人现象  ---- 尚忆教育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三期拥有非凡计算天赋的周玮被称为“中国雨人”。《雨人》是巴里·莱文森1988年执导的一部剧情电影,由著名演员达斯汀·霍夫曼和汤姆·克鲁斯主演。电影里的雨人是个自闭症患者,但却拥有超强的记忆力。  “雨人”的原型金·皮克是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一个自闭症患者,他拥有超常记忆能力,能一字不漏背诵至少9000本书的内容。  白痴天才  “雨人”通常是指那些有智力障碍(尤其是语言表达、思考能力障碍)但却在某一方面能力出众的人。“雨人”的另一个称呼是“白痴天才”,从正常的生活交流方面能力来看,他们是低于常人的,然而他们却在某个领域有着特殊的天分。“白痴天才”往往在记忆、计算、推算日期、音乐、绘画、色彩、雕塑、查阅字典、下象棋等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这些才能不是经过后天的训练获得的,而是先天的,换句话说,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才能是怎样得来的。科学能所能理解的,就是人的大脑拥有很大的潜能,在某些特殊因素的作用下,这些潜能被激发了出来。  “白痴天才”通常是某些先天或者后天生长发育中脑部受到损害的人,其中不少是自闭症患者。在自闭症患者中出现“白痴天才”的比率是1:10,而普通人中这个率是1:2000。有趣的是,“白痴天才”中男女比例也严重失调,大概是6:1。  “中国雨人”周玮并不是自闭症患者,他是大脑发育障碍,6个月大的时候得了一种病,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无法正常发育,因此导致许多基本的生活能力(如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低下,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弱智”。  雨人虽然有着某个领域的特殊才能,但是,他们的才能往往缺乏可迁移性。可迁移性包括向其它领域迁移和向他人迁移两个方面,而雨人的才能在这两个方面都无法迁移。  周玮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能够立刻算出6的13次方,并能快速进行16位数的开14次方计算。然而,他这种计算能力无法向其它领域迁移,也无法向他人迁移。    无法向其它领域迁移:  周玮有着很强大的计算能力,但是他其它方面的能力却比一般人低。他无法从自己的计算能力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来运用到其它能力。或者说,他在计算上的能力对他处理其它事情并不能起到什么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个高智商的人,如果他在数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天分,那么,通常他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比较强,他的这个能力可以运用在生活工作的某些方面,例如可以运用在金融、财务、精算等领域,能设计一些更好用的算法。  然而,周玮的这种计算能力,放在金融、财务等领域,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因为他没有办法灵活地运用这种能力。  无法向他人迁移:  周玮的计算,是不依靠公式的,他能快速知道答案,但却不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所以,他无法总结规律,也无法提供一个目前数学界所没有的全新的或者更高级的计算公式。  节目现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徐振礼副教授,是国内数学公式及演算领域的权威专家,他如果要计算16位数的14次开方运算,则需要依靠公式慢慢地推演,计算过程可能要填满一块白板,而且中间可能会出现运算错误。  如果周玮有着比徐教授更高级的运算公式,能够快速心算出答案,那么,这个公式就非常有价值了,全世界所有学数学的人都要来学习这个公式。那么,在数学运算这个领域,他的成就或许就会大大超出徐教授,甚至获得个什么专业的国际数学大奖,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然而很可惜,周玮的脑海中,并没有这样一个公式。也就是说,他自己有着快速心算的能力,但他却无法教会任何一个人。  这样一来,这个快速计算的能力,除了用于表演之外,实用价值就不大了。假如把他推荐给上海交大数学系,做徐教授的同事,他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或许并不能发挥实质的作用。因为如果仅仅看计算结果的话,其实一个计算器也能做到。
  “白痴天才”与真正的天才  在《最强大脑》周玮的节目中,评审团反复提到了霍金、爱因斯坦等人类天才的名字,然而,“白痴天才”的特殊才能,跟霍金、爱因斯坦这些真正天才的才能,是不一样的。  “白痴天才”的才能,是机械的、缺乏创造力的,而真正的天才,却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经过主动的想象、思考,反复的推断、计算,最后得出了划时代的质能方程式,这样的才华是复杂的、有强大创新性的。  而“白痴天才”的计算、记忆等才能,是机械的,没有方法、没有技巧、缺乏思维过程,连本人也不知道是怎样做到的。“白痴天才”之所以在“天才”前面冠以“白痴”,是因为他们的思考能力通常是非常低下的,更不可能拥有强大的创造能力。因此,他们没有办法像爱因斯坦、霍金那样,向人类贡献出划时代的思考理论。  霍金在21岁的时候不幸患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从此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他的生活是不能自理的。但是,霍金只是身体上有病,他的思维却是强大的,他在数学、物理等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而“白痴天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身体上是没什么毛病的,只是大脑的某些地方出了问题,所以导致他们的生活能力、交流能力不如常人,而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也比较低下,这导致他们无法做出具有创新性的贡献。    先天能力与后天能力  关于能力的迁移性,我们用记忆力来进行说明,就会比较容易明白。  如果一个人天生就拥有非常好的记忆力,他背课文、背单词读一两遍就记住了,而其他同学读很多遍都记不住。  这种天生的记忆力,是可以向其它领域迁移的,就是他往往记什么都会比一般人快。但是,这种能力却无法向他人迁移。就是说,他只是自己记得快,他无法把自己的经验转移给别人。他看到他的亲人、同学记得慢,他也着急,也想帮他们,但却无法提供帮忙,只能干着急。因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读一两遍就记住了,而别人读了那么多遍还记不住。  假如一个人天生的记忆力并不好,但是他学了很好的记忆方法,记忆效率大大提高了,那么,他后天所获得的这种记忆力,就既可以向其它领域迁移,也可以向其他人迁移。  运用记忆方法来提高记忆力,需要训练自己的联想能力、想象力、观察力等各种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不仅记忆力会提高,而且对其它各方面的学习都会有帮助,各种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效率都会得到提高,因此有很强的向其它领域迁移的能力。  而且,他掌握的是记忆方法、记忆技巧,当他看到一个人背课文、背单词比较慢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告诉对方,那么,对方的记忆力也得到了提高。所以,这种后天掌握的方法,具有非常强大的向他人迁移的能力。  《最强大脑》一直强调要寻找那种天赋的、无需经过后天训练就能获得的能力,然而,恰恰是这些天赋能力,很难向其它领域、向其他人进行迁移,因此,实用价值并不大。  相反,那些后天能够提高的(例如经过系统训练的记忆力)能力,其中所蕴含的经验、技巧、方法,是可以向更多领域迁移,而且可以向所有人迁移的,这样的能力,对人类社会来说,才是更有意义、更值得向大家推广的。  生活能力与特殊才能  “中国雨人”周玮,有人说他是白痴,有人说他是天才,这两种说法,其实说的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所他天才,是指他在计算方面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特殊才能。说他是白痴,是指他的生活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方面,这些方面,他的智商比一般人要低一些,导致他无法参加工作、无法养活自己、无法跟人正常交往。  生活能力和特殊能力,哪个更重要呢?或许很多人觉得他的特殊才能确实很特殊,应该发掘、开发。然而,周玮本人、他的亲人,更关心的,或许不是计算能力有多么强大,而是生活能力是否能够像正常人一样。  如果你是周玮,让你在正常的生活能力与特殊的计算能力之间做一个选择,我相信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所有的超能力,而希望能拥有跟人们自由交流、自由表达的生活能力。任何一个人,首先要拥有正常的生活能力,然后那些特别的才华、特别的能力才会显得有意义。  虽然许多人很想帮助周玮证明自己是个天才,然而事实上,周玮以及他的亲人们内心深处所真正渴望的,不是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个天才,而是希望能够获得帮助,帮助他成为一个能正常交流、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人。他所真正需要的,不是科学研究机构的帮助,而是心理机构、社会机构的帮助。他所真正希望的,是自己能拥有研究科学的能力,而不是成为被科学所研究的对象。
  你解释就解释,能别做广告吗?这样很恶心,什么记忆网站地址贴上来意图很明显  
  @最强大脑记忆 29楼
20:14:34  最强大脑解密(9):珠心算与大脑屏幕  ----记忆力训练网(www.jiyili.net)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二期“心算神童”葛韵霖小朋友,所展示的其实是珠心算的能力,相信许多人都能看得出来。其实这个表演的难度并不是那么高,许多经过训练的孩子都能做到多位数的快速加减乘除运算。  从“最强大脑”这个角度,既然要表演珠心算,完全可以找一些更厉害的小朋友  ......  -----------------------------  谢谢lz,我就很奇怪小的时候书本里的有些内容可以以照片似的形象浮现在脑子里,高中以后慢慢就不行了,原来还有这么个说法.
  分析的真好,突然了解了  
  脑残啊
我怎么说你啊
真是不要脸
  最强大脑解密(13):鸡蛋与观察力  --- 记忆力训练网(jiyili.net)
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五期第一个节目,是51岁的追梦人李勇所表演的“微观辨蛋”,从外形非常接近的300个鸡蛋中,挑出主持人所给他看过的那一个。李勇在这个节目中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常强大的观察力、分辨力。  300个鸡蛋,如果从远处粗略地看,似乎都是差不多,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然而,正如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那样,每个鸡蛋也是独一无二的,总会有跟其它鸡蛋不一样的地方,关键是怎样把这些独特的地方仔细地找出来。  正如节目中章子怡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也如梁冬所说的“能够发现细微的差异,就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力”,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对于学习、工作、生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强大的观察力呢?  培养强大观察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角度观察。
  每个物体(例如鸡蛋),都包含许多方面的特征,观察的角度越多,就越容易发现与众不同的特征。  节目中,李勇就是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多个角度来对鸡蛋进行观察的。  首先从宏观的层面来观察。    宏观的层面可以观察的角度包括:鸡蛋的大小、形状、色泽、斑点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国大战军棋手机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