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人感觉好可怕因为网络的出现别让执念毁掉了昨天多少家庭,网络游戏,网络各种社交软件让多少人出轨网络真的好可

> 社交网络头像:在网上,你也无法摆脱“以貌取人”
社交网络头像:在网上,你也无法摆脱“以貌取人”
DoNews 6月16日消息(记者 刘莹)通过数以千计的推特头像照片,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员发现社交网络上的头像可以准确预测性格特征。他们发现,头像更美观(即图片对比度、清晰度、饱和度较高,模糊较少)的推特用户属于开放型人格。但是,他们的头像色彩没那么丰富,而且面部表情展现的消极情绪更多。
研究人员发现,尽责型的用户头像照片更绚丽多彩、自然、明亮。这些用户与积极的情绪表达关联度较高,明亮但毕竟模糊。外向的人头像色彩最丰富,而且图片中往往有好几个人。神经质型的用户头像往往更简单,色彩更单调。
不得不承认,即使在互联网上,“以貌取人”的定律仍然适用,网络头像就是我们的第二张“脸”,选择什么样的头像也是一种对自我形象的认同感。
“不要问我套路有多深,头像代表我的心”
那年,我叫轻舞飞扬,你叫缘分天空
一直被称为集体记忆的QQ默认头像现在已纳入了IP体系,在QQ Family的漫画中,QQ头像也将进行重绘,充当漫画中的配角。
腾讯ISUX(社交用户体验设计)设计总监戴永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QQ的默认头像是2003年由腾讯第一批设计师所设计,到了2013年做了一些调整,让头像变得更加扁平化、更柔和、形象也更时尚。
“当时的头像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不同的性格。”
据了解,QQ头像全家福第一版共有99款经典头像,对于高网龄的老司机而言,那时的头像现在看来让人忍俊不禁,毫无美感可言,但毕竟都是时代的印迹,怀旧的良药。
还记得你使用的第一个QQ头像是什么?Donews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网友。
1.网友“大营子”70后 Q龄:11年
“用QQ的时候,正好看过李零的一篇文章《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就选取了一款娃娃的QQ默认头像(16号),头像和网名刚好匹配起来”
2.网友“Dec” 80后 Q龄:14年
“我第一个QQ头像是黄色的小鱼(48号),因为这个头像貌似别人用的比较少,我想弄的和别人不一样,身边男生一般都用戴红色帽子的,女生一般都是用蓝色头发的姑娘。”
3.网友“ZZ”90后Q龄:7年
“我第一个QQ头像是刺客信条的截图,选取的原因是因为不想用默认头像但是电脑里一时没有别的图片。”
4.网友“卡列宁”80后Q龄:9年
“第一个头像是QQ默认戴眼镜的那个(52号),当时可能觉得这个和本人比较像。那个年代身边同学里面头像都比较写实,偶尔也有用小动物当做头像的。“
现象级头像:流行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社交网络上的每一次换头像风暴都如昙花一现,从漫画家小矛创作的“歪脖子”到“脸萌”再到“强迫症”红点像,从集网友万千宠爱于一身至食之无味打入冷宫也不过数月的时间。
另类、有趣的卡通形象、换头像操作简便加上从众心理的推波助澜自然而然掀起了这些现象级头像的刷屏,这些个性头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情绪的呈现方式,如垂头丧气的歪脖子则代表了现实中遭遇到了挫折,一个现实中的胖姑娘将自己的脸萌头像化成了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则表达了自己一颗“想瘦却不得瘦”的无奈之情,让自己的头像添加红点则是希望在社交网络上怒刷存在感的表现。
Donews记者联系到了“歪脖子” 头像创作者小矛,身为一个漫画家,他的创作更注重灵感。“我自己画头像会想着使用者喜欢用什么样的头像,因为头像只有被人使用了才有价值,所以我会观察什么样的头像更受人喜欢,再想画什么。”
小矛发现,在网上,不同类型的人喜欢不一样的头像,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也会换不一样的头像。“我猜和他们此刻的心情有关系吧。”
小矛认为, 头像就像一个标签,尤其在社交网络时代,头像能代表一个人的形象。很多人在网络上的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可能会有差别,头像可能就代表了使用者自己想呈现的形象,有的人现实生活中是彪形大汉,但可能会用一个卡哇伊的loli娘的头像,那他肯定是个可爱的大汉。
据分析,喜欢使用现象级头像的人往往性格比较外向,而且能引起一个圈子的潮流,但自我意识较差,没有抵抗外界诱惑的自制力,时尚时尚最时尚是他们最核心的追求。
一本正经地科普头像与自我表达
从根本上说,头像代表了用户自身存在于虚拟网络环境中。当用户在社交网站上彼此搜索,对方的头像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即便对方设置了隐私保护;当用户发表朋友圈或微博状态时,头像也会伴随在文字或图像身边。虽然大多数人选择自己的个人相片作为头像,但也有人会选择卡通、风景等元素。就算用户自己不选择,社交网站也会使用系统默认头像来代替。有研究认为,头像可以看做一次隐形的身份建构,尽管大部分人会在相册上使用加密功能,但头像却是完全对所有人公开的。
以实名社交应用为例,一类人尽量保持网络头像与现实中的形象一致性,毕竟人们在社交应用上的交往根植于他们现实的社交圈,如果随意塑造自己的网络头像,则会影响自己真实生活中的社交往来。而另一类人往往是为了去网络中表达不能或不愿意表达的现实自我,这就导致网络头像与现实中不一致,为了规避现实中的麻烦,他们往往在头像选择中隐藏自己的身份,具有一定的匿名性。
有网友总结出了六种常见的头像类型:
1.又远又小的人像:注重隐私,害羞保守,防卫心较强,不易接近陌生人,基本上不太可能与人自来熟。不够自信,自我评价偏低。
2.童年照片:怀念往昔,总觉得过去的事物比现在美好,容易伤感。
3.没刻意挑过的生活照:这类人对自己的接纳度比较高,对外貌也比较有自信,不一定长得好看,但是能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
4.男女朋友的照片:正陷入甜蜜而昏头昏脑的热恋中,爱得不能自拔。
5.儿女的照片:如果是初为人母人父,那是难掩心中喜悦;如果孩子很大了头像还没变,则是把孩子当成人生唯一的成就与指望。
6.家人的照片:自我感很薄弱,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安全感,内心深处不愿长大,渴求庇护。
此外,《好奇心日报》曾做过一期“你都用啥头像,代表你崎岖别致的性格”的调查。高票回答包括“动漫人物”“只留一个背影/半张脸/”“这个猫不错”“自己”“一些别人看不懂的东西”“明星照”等。
头像一定能看出你是怎样的人?
有网友也会问,喜欢用动物做头像的人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其实,真的不好说,或许人家只是恰巧爱上了一只猫,只是家里没有足够的线头罢了。
Donews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网友对头像代表性格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比如60后网友“水晶苹果”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由多方面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大部分人都有双重性格。如果单纯的头像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那这个人的世界太简单了。头像只是一个随意随机的选择。”80后网友 “金牛” 则表示头像和兴趣爱好的关系更大一点。
80后网友“卡列宁”对记者说道:“至于头像看出性格,个人觉得有点绝对化了,不过有个思路是,头像要么是像自己本来的样子,要么是像自己期望的样子…就像在网上早期大家都乐于做自我,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那句话,没人知道坐在网线那头是人还是狗。”
90后网友”潇洒哥“则对记者表示,以前有这么一句话,就是用动漫或者卡通人物做头像的男孩子一定是胖子。“可是我当年用这个头像的时候不胖啊,所以头像看出身材这句话肯定也是不对的。”
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头像对性格的预测是否“靠谱”也是一件众口难调的事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45度角仰望天空或者P图过于严重的头像已被网友列入最为反感的头像之列。
{{news.author}}
{{news.timeFormat}}
正在加载......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一、&六度分隔&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封信件随机寄给了位于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160个人,信中印有千里之外波士顿的一名普通股票经纪人的名字,米尔格拉姆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将这封信通过自己的朋友寄给收信人,结果大多数人只经过了五到六个步骤,这封信就最终到达了这个股票经纪人的手中。
&六度分隔&理论奠定了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米尔格拉姆的这个连锁实验体现了一个似乎很普遍的客观规律:社会化的现代人类社会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而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
二、弱关系、强关系。
马克&格拉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强关系& ;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较浅,然而却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
研究发现: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关系&,而常常是&弱关系&。&弱关系&虽然不如&强关系&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极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
事实上,在信息的扩散传播方面,弱关系起着同样的作用。一个人的亲朋好友圈子里的人可能相互认识,因此,在这样圈子中,他人提供的交流信息重复度高。比如,我从这个朋友或亲戚听到的,可能早已经在另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而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交谈过此话题。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
弱关系在我们与外界交流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弱关系的作用。这些弱关系,或是熟人,都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不同地方的人通过弱关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弱关系的威力正在于此。
强连接关系通常表明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因此,透过强关系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内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高度的互动频率通常会强化原本认知的观点而降低了与其它观点的融合,故认为在组织中强关系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提供创新机会的渠道。。
事实上,强弱关系并不仅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决定,还会由六度理论的度数决定。可以理解的是:1度关系肯定要比2度关系强。此外,如果在SNS中,强弱关系还可能会根据建立关系的依据来决定,同好/同兴趣、同群组/同圈子、同应用,这类关系相对较弱,但同一类关系的交集越多关系则可能会越强。
三、贝肯数。
贝肯数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演进而来的。贝肯是好莱坞的一名普通演员,不同于马龙&白兰度这样的大腕,贝肯在好莱坞电影中从来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他与当时好莱坞的影视明星发生联系所需要的中间人数量即为&贝肯数&。弗吉尼亚大学一个实验室曾为约25万上过银幕的男女演员计算了他们的&平均贝肯数&,研究发现无论是历史上贝肯数最低的演员罗德&斯泰格尔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他们的贝肯数都在2.6和3之间,并且相差十分微小。
这一发现说明,其实你要想进入网络的链接中心,并不一定要成为大人物,你成为一个&永不退场&的配角也可以非常接近网络的中心,你和中心人物的距离其实可以近到忽略不计,因为那不是一个物理距离,而只是一个链接度的问题。&贝肯数&的发现还说明要想阻断一个网络和另一个网络的链接(比如让马龙&白兰度永远和某个导演无法接触到),隔离&贝肯&这样的高链接性人物就可以了。同样,一个网络社区的崩溃,其实不会因为多少普通用户流失而发生,但几个节点用户的流失,就会造成崩溃。有趣的是,&贝肯&在哈佛大学的学生中被当作一种&比拼记人名&的游戏,即背出和&贝肯&合作过的明星,当然这个游戏也可以把&贝肯&换成其他领域里的某个高链接者。
第四、顿巴数。
&顿巴数&是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顿巴(Robin Dunbar)在1992年的一项研究成果。
根据顿巴教授的研究,人类的社会结构表现为:5人左右的亲密接触圈;12-15人的同情圈,即,如果这一圈里有人去世,我们会很伤心;50人左右的群落,即经常一起生活、一起行动的人(已经有限定在这一人数内的社交网络工具出现);150人左右的氏族,即遵从共同仪式的人;500人左右的部落,即拥有同种语言的人(其实在现代社会,这里的语言有时只是指一些经常交流的人之间约定俗成的词语和概念,外人第一次听到不能理解);5000人左右的群落,即有共同文化的人。按照顿巴数的同心圆模型,当社会结构的人数超过150人时,相互间的互动和影响就会减少很多,只能靠共同的语言来维系,而当人数上升到5000人左右时,维系社会结构则只能依靠共同的文化。&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xiejun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newhua.com拒绝访问 | www.tui18.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tui18.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7d9f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超7成年轻人每15分钟刷一次社交软件,说的是你吗?_网易新闻
超7成年轻人每15分钟刷一次社交软件,说的是你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超7成年轻人每15分钟刷一次社交软件,说的是你吗?)
日前,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和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发布 《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 。此次报告称,对于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人,94%的人表示出门不带手机感到很不习惯,73%的人通常每隔 15 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
报 告 解 读
超7成青年人每15分钟看一次社交软件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有着很强的“工具性”特征,它和任何的“工具”一样, 一旦人们将处于客体地位的工具向主体进行转化,人们就会依赖上工具而脱离人真正的本质。换句话说, 一旦社交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手段,就不仅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而是日常生活的“随身伴侣”。
对于青年人群体,调查数据显示,94%的人表示出门不带手机感到很不习惯, 86.8%的人无法适应从智能手机换到普通手机,73%的人通常每隔 15 分钟至少看一次微信/QQ 等社交软件。
青年人对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
互联网相关职业最受青睐
半数以上的人都愿意尝试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上进行职业选择, 青年人在社交网络上职业选择倾向现排名前三的职业分别为微商、公众号写手、电子游戏玩家 ,其分别对应的百分比为 30.3%、18.6%、16.8%,可见,以一种虚拟网络平台为基础构建起的新型就业模式可能在青年人中有一定的市场。
青年人在职场中更倾向使用微信,70.4%的青年人表示其愿意在工作中使用微信 ,23.4%的认为不太愿意在工作中使用微信,但由于工作需要不得不使用微信,仅有 6.2%的人认为确实不愿意在工作中使用微信。这种对社交网络的抗拒态度实际上表达了对现实工作节奏的不满,青年人渴望独立的生活元素在社交网络中被工作元素所贯通。
对网络热点只阅读不评论转发
而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参与方式的选择,65.3%的被调查者选择对网络热点事件只阅读,不评论不转发,转发并评论的被调查者只占 16.5%,六成多的调查对象仅仅是对网络热点事件停留在阅读阶段,由此可见中年群体对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参与仍然是趋于表面化,缺乏深度参与的时间和欲望,其对一些社会活动参与的表面化与浅显化。
老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维系与亲人朋友等社会关系
根据报告, 浏览新闻(80.6%)、通讯交流(69.4%)、关注微信/微博资讯(62.4%)、搜索信息(61.6% )以及娱乐功能(59.9%)是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用途 ,而线上支付(网购、预约等)的使用相对偏少。
从老年人所使用的微信诸多功能来看,调查中的全部老年人都使用语音或者文字与他人进行人际沟通, 超过半数的老人会使用视频聊天、微信群、朋友圈等功能 ,发红包等更新颖的功能也在老年人使用范围内。
老年人的QQ 好友主要是家人和亲戚,调查数据显示,家人和亲戚在老年 QQ 用户好友中占比达到 100%。血缘以外的社会关系如邻居、同事、同学也占 60%-70% 左右的比例。 虽然使用的功能很广泛,但是老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主要目的仍是维系和加强与亲人朋友等社会关系的沟通联络。
社交网络给亲子关系带来了什么?
报告指出, 青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和父母的亲密关系得到稳定和提升,但是,社交网络也可能增加了不同群体间的代沟。
过去,年轻人和父母一周打上几次电话,父母总是问“今天吃什么了?”
如今,隔三差五父母可能在家庭微信群里,分享给孩子一篇养生文章,告诉你哪些东西辐射大。年轻人则在父母晒公园健身图的朋友圈下点个ZAN。
在本次《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中,相关分析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 社交网络增进了老年人和同辈群体、不同代际群体之间的亲密关系 。 数据显示,所有被调查的老年人qq好友中都有家人和亲戚。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朱迪指出,老年人和子女都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有助于维系和加强代际关系。数据显示,35%的老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和子女的关系更加亲近,另有25%的中年子女认为跟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
不过,这会不会减少老人和子女见面的频率?对此,此次调查数据表明,使用了社交网络之后, 有超过50%的老年人认为和子女的面对面交流处于增加状态;有2%认为见面减少了。
不过,有时我们可能会打趣说,家里的老人,老是给我们转发分享养生、鸡汤文章,会发一些带有年代感的聊天表情。
此次报告显示, 70.8%的受访青年人认为在社交网络上,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代沟,42.6%认为在聊天语言的使用上存在代沟,37.3%的青年人认为在网络表情的理解上存在代沟。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分析说:“当父母给青年人发笑脸时,青年人的理解可能是在嘲笑我,而父母的理解可能就是不一样的。”
此外,调查显示,75%的老年人表示,是子女教会自己使用社交网络。而使用了社交网络的被访老年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能被改变。
朱迪介绍指出,使用社交网络的老年人获取生活服务的能力更高,能够更高比例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大部分不使用社交网络的老年人表示,对网络消费的形式不是很习惯。使用社交网络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比例达74%。尤其是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社交网络更能够明显改善他们的主观福利。
从报告中 可以看出,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络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每日接收的信息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各种 “网络综合症”。
手机、WIFI依赖症
出门不带钱、不带包可以,唯独不能不带手机;家里断电、断水可以,唯独断网不行——随着“指尖上”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有类似“手机依赖症”的现代人不在少数。
临床表现:出门没带手机就像是出门忘记穿内裤一样不安!出门时手机电量不足就像忘系腰带一样不安。选择餐馆、酒店时,Wifi具有一票否决权。没有免费Wifi,一切免谈。到餐馆坐下,第一时间不是看菜单,而是问Wifi密码多少。如果没有免费Wifi,立即拂袖走人。
自拍强迫症
临床表现:无论何时何地,总是忍不住拿出手机自拍。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自拍,并希望从大量的照片中找到自己最美的样子,发在各种社交通讯工具上。
发病征兆:掏出手机,斜上方45 对准自己……
晚睡拖延症
临床表现: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微博、微信,看到提示有未读信息的红点就一定要点开;对于别人的评论总是“秒回”;每晚睡觉前,总会对自己说再最后刷一遍朋友圈吧,关掉手机的时候往往已是一个小时之后。
看完之后是不是想说,
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现在就送您一份自救指南。
手机依赖症可尝试设置无手机时段
1、关闭推送通知
你有没有为了查看一条新的推送通知结果往往在手机上花了半个多小时的经历?如果所有非必要的推送通知都关闭的话,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就会减少。而且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也可以将我们从“一旦手机响就要查看手机”的冲动中解放出来。
2、了解自己每天在手机上花多少时间
如果你想通过刺激方式减少自己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可能一些冷冰冰的统计数据会管用。
3、设定每天的无手机时间段
你在吃饭、洗澡、看电影或者看书时根本不需要手机。试着在一天之中设置几个无手机的时间段吧。特别是当你忙着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设置这样的时间段,你在间歇时间就能够更好地放松。
4、别把手机当闹铃
别把手机当闹铃,最好也不要把手机拿到卧室里。想想我们中有多少人因为要用手机设置闹铃,结果在睡前就又开始看手机了呢?我们中又有多少人在闹铃响了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呢?
运动配合心理暗示,养成早睡习惯
1、因太闲而晚睡的人,试着给自己找点兴趣爱好,或是为自己定一个阶段性的工作目标;而因工作需要被迫形成晚睡习惯的人,应该学会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
2、选择适当的时间多做运动,最好是在傍晚五六点的时候,从而让疲劳的身体和心理同时渴望睡眠。需要提醒的是,千万别在睡前做运动,因为这会让你越发睡不着。
3、暗暗告诉自己晚上本来就是用来休息的,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建议吃了晚饭后就尽量让自己放松,听着轻音乐洗个热水澡、泡个脚,必要时做一做放松训练,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把入睡时间慢慢提前。
4、配合早睡的节奏,适当将叫醒闹钟时间调早,可能在刚开始的两三天会感觉精神不佳,但只要坚持下来,保证之后白天会越来越有精神。
(新华炫闻)
(原标题:超7成年轻人每15分钟刷一次社交软件,说的是你吗?)
本文来源: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鄂尔多斯人好可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