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麻的还有比考试更崩坏3扩麻的吗亲

2点5次元狸猫君
手游评测推荐
今日体育热点
6秒后自动进入首页崩坏3无量塔姬子用什么武器好 无量塔姬子武器搭配推荐_西西软件资讯
西西软件园多重安全检测下载网站、值得信赖的软件下载站!
→ 崩坏3无量塔姬子用什么武器好 无量塔姬子武器搭配推荐
1.2 iphone版
类型:ios动作射击大小:503.8M语言:中文 评分:10.0
崩坏3神秘新角色遭曝光,那就是无量塔姬子。无量塔姬子好不好,无量塔姬子怎么搭配阵容好,无量塔自己用什么武器好,下面就和西西一起来看看吧!无量塔姬子qte是缩减版大招,触发条件为麻痹,角色需要升到a级。队长技可以直接升满,近战伤害减免40%。超快的冷却cd,可以频繁使用出场技。无量塔姬子阵容搭配:无量塔姬子搭配推荐山吹。山吹搭配无量塔姬子可以提升姬子的生存能力。圣女虽好,但是姬子蓄力长,容易被攻击山吹的突进可以让姬子更有效进行突进追杀,战场疾风闪避可以触发深红和山吹的qte。无量塔姬子武器搭配推荐无量塔姬子武器推荐:异端审问会火炬、以上就是西西软件园带给大家的崩坏3无量塔姬子武器搭配推荐,更多资讯攻略请继续关注我们。
(20) 西西专区为您提供,,星际总动员手游官网安卓版下载星际总动员无限钻石金币版下载星际总动员无限金币存档下载星际总动员手游电脑版下载星际总动员刷钻石金币修改器下载等相关下载喜欢的玩家快来下载试试吧,,星际总动员游戏简介星际总动员是一款星际题材的战斗策略手游。未来,当人类掌握能够突破光速屏障的曲速驱动技术后,以星际探险贸易战争为主题的宇宙大发现时代随之而来而你,亲爱的星际指挥官,有责任在这个混乱纪元中,率领你...
01-01 / 958M
推荐理由:IOS星际火线官网版是一款很有意思的腾讯推出的射击竞技游戏,射击音效强,战场上可切换武器,武器系统丰富,
02-04 / 22M
推荐理由:ios雷霆EX星际大战是一款全新的动作射击类游戏,游戏以雷电玩法和星际大战相互结合,简单的操作,超爽快的手
01-11 / 0KB
推荐理由:腾讯星际战士手游iOS版是一款全新的未来科幻题材动作射击手游,游戏的故事主要以未来战士抵抗异形入侵为主,
06-01 / 92.7M
推荐理由:银河争霸星际风暴ios版!银河争霸星际风暴游戏所有机甲、战舰均以NASA官方图片为蓝本等比例缩放后建模制作,
05-22 / 0KB
推荐理由:星际无双ios版!星际无双是一款科幻动作类手游,游戏将别经置于星际中,全新的动作元素,独创的空地双线战斗
04-09 / 99.1M
推荐理由:星际来袭iOS破解版是最新科幻战争手游巨作,恢宏的游戏场景,带你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西西为各位苹果手机玩
(9) 席德梅尔星际战舰西西专区为您提供该游戏破解版辅助电脑版苹果版刷金币修改器等相关辅助下载助你在游戏中能够玩的更加的愉快快来下载游戏体验吧游戏简介由推出的席德梅尔星际战舰是一款以太空为背景的策略游戏,玩家将要指挥一支太空舰队,在一系列任务中探索银河系,保卫星球和自己的文明,建立联邦从而在银河系中开创和平的新纪元。玩家要建立星球联邦去探索银河系,并不断扩展联邦的影响力和领域,研究未来科技,并且使用独特的...
05-15 / 30KB
推荐理由:席德梅尔星际战舰汉化破解版是一款经典的太空题材类手机游戏,游戏画面精心设计炫酷,情节多样趣味好玩,顶
03-13 / 623.1M
推荐理由:最近太空科幻题材的游戏很受欢迎,现在又有一款该题材的游戏将要发布――《席德梅尔:星际战舰》,本作是由
03-19 / 8M
推荐理由:席德梅尔星际战舰修改器是同名策略游戏的辅助作弊器,具有功能简单好用的特点,使用起来可以游戏变得更加简
03-23 / 2.0M
推荐理由:席德梅尔星际战舰无限金币烧饼修改器是该游戏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玩家修改金币、经验、攻击力等,使玩家更
03-23 / 2.8M
推荐理由:席德梅尔星际战舰叉叉助手辅助是该游戏的辅助工具,有自动挂机、刷金币等功能,使玩家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01-31 / 745KB
推荐理由:八门神器破解版安卓手机端的修改工具,用来修改游戏,程序进程等原理和电脑上的CE,金山游侠类似,都是内存
11-0711-0711-0711-0711-0511-0311-0111-0111-0110-31
阅读本文后您有什么感想? 已有23人给出评价!
名称大小下载书写在塔上的文字信仰
我的图书馆
书写在塔上的文字信仰
曾曾几何时,一种叫字库的塔形建筑在中国南方极为流行,这是古代焚烧字纸的古塔。如今,在中国南方的荒野田畴,还存有二百多座清代字库塔,如同一位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讲述着古代中国敬惜字纸的传统,以及对文字的敬畏。图中的古塔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佛塔,而是古代用来焚烧字纸的字库塔。这座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高灯镇杨春村的莲池寺字库塔,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盐亭诸多字库塔中造型最为宏伟的字库塔,塔身题记也几乎完好。塔共5层,最具特点的是,每层侧面均有两根小石柱,上面刻着不同内容的对联,大多是劝学的内容。摄影/颜晓云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撰文/萧易初春的一个清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云仙村,71岁的老汉胥万泽与老伴陈彩萍背着竹篓,扛着锄头走出家门,到自家地里种苞谷。一路上,黄灿灿的油菜花顺着浅丘起伏,绵延到远山,小麦刚刚抽穗,山间清风送来桃花、梨花的芬芳,这是一年里最好的光景。再往前走,远远能望见座石塔,塔边有座石桥,老胥的苞谷地就在桥边。劳作了半晌,胥万泽在古塔下挑了个阴凉地,抽起了叶子烟。自打分产到户后,这块地分给了胥家,那时地里便有这座古塔了。父亲告诉他,“天龙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河边有塔,自然就是镇妖怪的了。直到盐亭文管所冯青春所长来到这里,胥万泽才得知这是字库塔,是过去读书人焚烧字纸的地方。2016年3月,我与冯青春来到云仙村。与中国大地上那些高耸入云的古塔不同,云仙字库塔高不过5米,六面形楼阁式,残存四层,渐次内收直至塔顶,转角处挑角、屋脊、檐口清晰可见,底层有个拱券形洞口,上书“敬惜字纸”四字,过去从这里送入字纸,烟则从塔顶的出烟口飘出来。字库塔第二层刻有碑文,记载着古塔的历史,碑文风化斑驳,脆弱得仿佛一阵风吹过就会掉下来。我拨开丛丛杂草,一个个名字映入眼帘,“胥志平”、“陈世昌”、“杜元芳”……此外还有“金池山蚕姑会捐银二两”、“高灯场大成会捐银一两”等字迹,落款为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此看来,当年修建字库塔,不仅蚕姑会、大成会这些民间组织捐出银两,以胥姓为首的乡民更是踊跃捐资。从这些密密麻麻的名字看,少说有几百人参与,可见修建字库真乃一时盛事。盐亭县字库塔分布图。北少南多,字库塔曾遍布中国南方字库塔,也称字库、惜字塔、焚字炉、敬字亭等等,顾名思义,是古时焚烧字纸的塔形建筑。古人认为文字神圣而崇高,字纸(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应随意丢弃,哪怕废纸也需洗净焚化。敬惜字纸的信仰,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编纂的《淮南子》,形象地描绘了仓颉创造文字之后道破天机、惊动鬼神的力量。后殷商时期甲骨文产生,文字被刻在甲骨上,用来书写卜辞,也有占卜、驱鬼、预知未来的功能,它掌握在一个叫“贞人”的阶层手中,可见文字一出现便有着绝通天地的力量。时至宋代,对文字的崇拜逐渐演变为对字纸的敬惜,宋人张舜民在《画墁集》中写道,宋人王曾之父爱惜字纸,看到被遗弃的字纸,哪怕落于粪秽之中,也要拾起用香水洗净。有学者根据《画墁集》的记载,提出字库塔起源于宋代,不过中国迄今并未发现宋代字库塔,而宋代的废旧字纸经常被重复利用,也就没有入炉焚化的道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字库塔起源于明代,广东省南雄市平林字库塔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为孔子后裔伯道所建,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字库塔,四川蓬安县骑龙字库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有意思的是,王曾的故事在明代被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加工,“王曾之父生平见字纸遗弃,必拾而以香汤洗之,然后焚化”,加入了“然后焚化”的内容,说明明代始有焚烧字纸之举,字库塔也就应运而生了。敬惜字纸,曾是国民引以为傲的信仰字库塔,也称字库、惜字塔、焚字炉、敬字亭等等,顾名思义,是古时焚烧字纸的塔形建筑。古人认为文字神圣而崇高,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应随意丢弃,哪怕废纸也需洗净焚化。焚烧字纸时非常郑重,不但有专人,还有专门的礼仪。有些地方的村民还组织有“惜字会”,除了自愿外,人们义务上街收集字纸。所有用过的经史子集,磨损残破之后,要先将其供奉在字库塔内十年八载,然后择良辰吉日行礼祭奠之后,再点火焚化。从明代开始,字库塔在中国南方出现,至清代,敬惜字纸的信仰发展至巅峰,现在遗存的字库塔也多为清代建造。图为位于盐亭县大兴回族乡广庭村的文风塔,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塔身上有石刻造像和题记,前来观瞻的人还没有这些动物来得频繁,完全遗落在乡野了。有清一代,敬惜字纸的信仰发展到巅峰,连朝廷都屡屡过问,康熙皇帝曾训示:字乃天地间之至宝……与以天地间之至宝而不惜纸,糊窗粘壁,裹物衬衣,甚至委弃沟渠,不知禁戒,岂不可叹!故凡读书者一见字纸,必当收而归于箧笥,异日投诸水火,使人不得作践可也。雍正皇帝更是警告臣下:再有抛弃字纸者,经朕看见,定行责处。盐亭字库塔是中国字库塔的典范现在在中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字库塔散布,比如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但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堪称是字库塔的典范。在这座小县城里,至今保留着27座字库塔,造型精美、保存完好,如同一位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讲述着古代中国敬惜字纸的传统,以及对文字的敬畏。图为位于盐亭县金孔镇云仙村的云仙寺字库塔,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塔身的石刻造像很精美,塔的顶部损毁。摄影/颜晓云图为云仙寺字库塔上的雕像,这是文昌帝君。在道教的神灵中,文昌帝君主管文运功名,现在每逢中考高考前夕,云仙寺字库塔依然香火旺盛。摄影/颜晓云图为云仙寺字库塔上的雕像,有人说是孔子,也有人说是天官。摄影/颜晓云图为云仙寺字库塔上的雕像,这尊雕像是财神。在清王朝不遗余力地推动下,敬惜字纸信仰走向了鼎盛。对字纸最佳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入塔焚化,也正是为此,清代中期以后中国大地上的字库塔如雨后春笋一般兴起,其数目何止成千上万,甚至连少数民族地区都屡见不鲜,比如湖北省利川市土家人的木鱼寨中就有座字库塔。字库塔仿照佛塔而建,但不能登临,少为密檐式,多为楼阁式,层数并不像佛塔那样一定是奇数,有五层、七层,也有四层、六层,最简单的仅有一层。历经“破四旧”、“文革”,字库塔如今已不多见,盐亭县境内还存有清代字库塔27处,成为我们了解这些建筑乃至敬惜字纸文化的绝佳窗口。字库塔的外形仿照佛塔建造字库塔仿照佛塔而建,主要有三种形制:密檐式、楼阁式和单层。字库塔不能登临,少为密檐式,多为楼阁式,层数并不像佛塔那样一定是奇数,有五层、七层,也有四层、六层,最简单的仅有一层。字库塔是用来焚烧字纸,所以用来投放字纸和排烟的入炉口和排烟口是其标志性元素,而佛塔并无此结构。在形态上字库塔也更加多样化,佛塔属于宗教建筑,造型更加严谨和繁复,字库塔多为民间建筑,艺人在建造模仿佛塔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细节和内容,经济越是富庶的地方,字库塔的造型也越是多样。绘图/张洵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字库塔的分布有着极强的地域性——北少南多。北方字库塔据说曾在新疆玛纳斯县西门、河北龙冈书院有发现,不过仅见于史料,并未留下遗迹;南方字库塔在四川、湖南、江西、贵州、浙江、福建等省都有发现,且数量众多,单四川省就发现了170余座。南北数目如此悬殊,似乎无法以战争被毁、保存不佳来解释,唯一的原因可能是字库塔流行于中国南方。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陈芳女士在《字库塔小议》一文中提出,字纸送入塔中焚烧,不再循环利用,自然以大量纸张出现为前提,清代是中国竹纸制作的鼎盛期,竹纸产量空前。清代竹纸产区集中于南方的四川、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等省,恰好与字库塔的分布范围吻合,这或许不是巧合。从遗存的字库塔数量可以想见曾经建造字库塔的盛况字库塔的分布有着极强的地域性——北少南多,北方字库塔据说曾在新疆玛纳斯县西门、河北龙冈书院有发现,不过仅见于史料,并未留下遗迹;南方字库塔在四川、湖南、江西、贵州、浙江、福建等省都有发现,且数量众多,单四川省就发现了190余座。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陈芳女士在《字库塔小议》一文中提出,字纸送入塔中焚烧,不再循环利用,自然以大量纸张出现为前提,清代是中国竹纸制作的鼎盛期,竹纸产量空前。清代竹纸产区集中于南方的四川、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等省,恰好与字库塔的分布范围吻合,这或许不是巧合。几斤烧酒钱和菜油钱,凑齐修莲池寺字库塔的钱盐亭诸多字库塔中,杨春村的莲池寺字库塔最为宏伟,塔身题记也几乎完好,是颇具研究价值的一座。午后,蒲本勤牵着两只牛犊走出家门,到屋后的菜地里放牛,他任牛犊在田里吃草,自己溜达到字库塔底下歇气。这是莲池寺字库塔,高约9米,五层楼阁式,层层内收。莲池寺字库塔为少见的四方形结构,每面有两根对称的石柱,其上镌刻楹联,比如“残章无委地 零字悉焚炉”、“品端登品地 功到得功名”,读来颇有韵味。四川是全国字库塔存留最多的省份在一张全国字库塔分布的地图上,四川最为引人注目,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字库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存留字库塔251座,仅四川就有195座。遥想在明清时代,四川大地上到处弥漫着书香气,读书人焚香沐浴,怀着憧憬的心情来到字库塔边焚烧字纸,该是怎样的盛况。图为成都市蒲江县西来古镇上的字库塔,当地百姓在字库塔前的广场上举办百颗灯会,消灾祈福。摄影/袁蓉荪莲池寺字库塔第二、三层塔身刻有碑文,记载着古塔的历史以及捐资人信息,由于文管所尚未对碑文进行整理,蒲本勤从家里搬来梯子,我爬到塔身,将碑文一字字抄录,从这些或缺失或模糊的字迹中,终于拼凑起了字库塔的历史。莲池寺本系停学公(可能是某位乡绅)所有,寺前有座创立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字库塔,历经四十多年,古塔倾颓剥落,有乡绅号召提议重建字库塔,消息一经传出,县中的耆英、文生、监生纷纷慷慨解囊。“耆英蒲思儒捐钱四百文”、“文生王德炳、王德洋共捐钱四百文”,耆英是对高年硕德之人的尊称,文生即在州县书院中就读的学生。图为通济文峰塔,又叫石桩村字库塔,位于德阳市中江县通济镇石桩村。塔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六面体砖石结构九级楼阁式塔,通高约25米。摄影/程枫淮至于乡民们,那更是五花八门了,王大受捐了八百文,董福清捐了三十文,蒲士槐只捐了十文,那真可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了。据《历代四川物价史料》一书记载,晚清盐亭烧酒每百斤价值三千余文,合30余文一斤,桐油、菜油百斤各五六千文,合150—160文一斤,可见乡亲们捐的钱财并不多,可能只是几斤烧酒钱,几斤菜油钱。我发现,盐亭字库塔无论规模大小,不管捐资多寡,都会一丝不苟地将捐资人的姓名刻在上面。它让我相信,在古时,对于文字的信仰与敬畏,早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云仙字库塔一样,莲池寺字库塔的修建也得到了诸如蒸尝会、文昌会、药王会、雷祖会的支持,在这些民间团体中,我首次发现了“惜字会”。清代惜字信仰流行,惜字会功不可没,惜字会也称敬字社、惜字局、字纸会,是清代社会颇为活跃的民间组织,其活动资金往往由募捐而来,并由会员定期捐资,有些大的惜字会也购买田产,收取租金维持会内运作。惜字会雇人在街头巷尾拾捡废纸,称“拾遗人”,偏僻的地方也用糖果从儿童手中换取。收回的废纸先存放在会中,尔后用加入香末的水洗,洗字纸的水不能随意泼洒,要用筛子过滤,以防漏掉剩字。字纸晒干后入炉焚烧,用木勺将灰送入陶瓮中,待盛灰之瓮到一定数目后,以船送入江心或海中,待水慢慢淹没,瓮自沉入水中,也称“送圣迹”。“送圣迹”仪式庄严神圣,比如清代台湾省玛兰厅,文人仕子穿戴整齐,护送“圣迹”到码头,彩旗飘飘,鼓乐齐奏,目送“圣迹”消失在视线中。事实上,作为公益机构,惜字会往往入不敷出,程序恐怕也不甚正式,善堂、佛寺、道观往往也拿出部分收入用于惜字。“送圣迹”耗时耗银,读书人也自己焚烧字纸。蒲本勤的父亲曾是村里的私塾先生,教授《三字经》、《论语》和《声律启蒙》。黄昏的时候,一身长衫的父亲常领着他,走到字库塔前,把白天写废的字纸投入塔中焚烧,看着一缕缕青烟飘向远方。父亲一字一句地对他说:“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争,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年过古稀的蒲本勤回忆起父亲的教诲,仍历历在目,他年长后一直以务农为生,没写过什么字,自然也就没有机会焚烧字纸了。事实上,莲池寺字库塔早就荒废经年了。莲池寺字库塔每层四角雕有石耳,形制如同过去人家门口的石鼓一般,其上雕刻花卉、瑞兽图案。第一层的四个石耳已不存,留下空空荡荡的凿痕,塔身刷上了白色的石灰,上面用墨笔写着“毛主席语录”、“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等字迹。蒲本勤说,“文化大革命”时,县里的造反派写下这些标语,凿掉了石耳,他们还找来绳子想把塔拉倒,被村里人拦了下来,老人指着他们鼻子骂道:这是保佑文风昌盛的,你们怎敢放肆!红卫兵只得悻悻而回。莲池寺就没那么幸运了,古寺被拆毁,和尚也还俗了,木料都运到乡里修电影院了。27座幸存的字库塔背后,是消失的寺庙、道观、祠堂山这头的蒲本勤才出门放牛,山那头的赵铁已牵着牛儿往回走了。赵铁家在青山村,村里也有座字库塔,唤作盘龙寺塔,村里人都说,赵铁把这座塔当成宝贝疙瘩一样,前几天有个莽撞的后生倒车时不小心撞坏了古塔一角,被赵铁好一顿数落。盘龙寺字库塔修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同样为五层六面形楼阁式,底层石耳刻有“忠、孝、信、悌、礼、义、廉、耻”八字。盘龙寺字库塔因寺得名,面前曾有座盘龙寺。赵铁说,盘龙寺供奉观音、药王菩萨,“土改”时,隔壁三台县来了几个长工,找不到容身之所,就把盘龙寺拆了,用拆下来的木料修了几个院落,“长三间,两头钻”,宽敞得很哦!赵铁指着对面的山头说,就是那几个院子,里面至今还住着人呢。字库塔选址往往有三种选择,一是寺庙、道观、宗祠、书院附近,二是场镇、集市等公共空间,三在群山之中,或是绿水之侧,事实上也充当着风水塔的角色。又是第一类最为常见,数目也最多,清人余治编纂的《得一录》就说“字炉宜制造净院祠宇为上,书馆次之”。我蓦地想起,几天来,我在盐亭县寻访过任广村真武宫字库塔、云龙村富乐寺字库塔、华严村华严寺字库塔,它们过去立在真武宫、富乐寺、华严寺前。而我跟当地人聊天时,他们总会指着某处青山、某块麦田、某畦菜地告诉我,那里曾经有过寺庙、道观、祠堂。如今,27座字库塔依旧屹立在盐亭县的荒野田畴,这是国人之幸,而与之对应的寺庙、道观、祠堂却永远地消失了,这或许又是国人之大不幸。与古塔相依的寺庙都哪儿去了?字库塔选址往往有三种选择,一是寺庙、道观、宗祠、书院附近,二是场镇、集市等公共空间,三在群山之中,或是绿水之侧,事实上也充当着风水塔的角色。从云仙寺字库塔、莲池寺字库塔、盘龙寺字库塔这些名字中,可以想见这些字库塔曾与寺庙相依相存,如今这些寺庙却永远地消失了,只留下名称供人凭吊。图为龙潭惜字宫,位于盐亭县五龙乡龙潭村,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静静地伫立在一排民居之间,倒显出几分生活气息。惜墨如金坊,中国唯一的字库牌坊单单是字库塔,似乎还不足表达盐亭人敬惜字纸的热情,他们还建造了一座牌坊。牌坊是古时竖立在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的礼仪性建筑物,根据用途不同,有功德牌坊、功名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文庙武庙牌坊、会馆牌坊之分,没想到,盐亭人还建造了一座惜墨如金坊,这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字库牌坊。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字库牌坊惜墨如金坊位于盐亭县麻秧乡檬子村,原名檬子垭牌坊,又名学海文宗坊,建于清代。牌坊是古时竖立在宫苑、寺观和街道路口等地方的礼仪性建筑物,用来彰显功名或是颂扬孝子等,而盐亭的惜墨如金牌坊是为了敬惜字纸,足见盐亭人对爱惜字纸的热情。惜墨如金坊高6.2米,厚0.6米,宽7.4米,坊的正面和背面正中央分别刻有“惜墨如金”、“学海文宗”几个大字,牌坊正楼之上还耸立着一座六角楼阁式塔,这种坊塔结合式样的字库,在国内十分罕见。摄影/颜晓云这座牌坊上面刻有许多戏曲故事,无奈国内对字库塔的研究尚未开始,无法查到相关的资料,我们也请教了当地的川戏迷和老演员,也没有求证到这些是什么内容。惜墨如金坊位于盐亭县麻秧乡檬子村敬老院门口,高6.2米,宽7.4米,四柱三开间,左右次间各有一字库,坊身开龛,供奉仓颉、孔子、关羽造像,正面和背面正中分别刻有“惜墨如金”、“学海文宗”四个大字。奇怪的是,牌坊正楼之上还耸立着一座六角楼阁式塔,这种坊上有塔的造型,放眼中国也极为少见。究其原因,字库牌坊虽是牌坊,工匠可能觉得再加座塔更像字库,这才有了这座奇怪的牌坊。惜墨如金坊坊身、门柱、抱鼓之上镌刻“二十四孝”,比如“郭巨埋儿”、“戏彩娱亲”、“弃官寻母”等等,还有“辕门射戟”、“穆桂英挂帅”等戏剧故事。“辕门射戟”中,一身戎装的吕布奋力拉开大弓,瞄准着远处竖立的戟,戟前还悬挂着一枚铜钱,似乎更加突出吕布百步穿杨的神技。徘徊在惜墨如金坊下,也便如同阅读一部石头上的《三国演义》和《杨家将》了。牌坊的修建者,却是当地一位普通的石匠,坊身的《檬子垭新建字库记》记载了这段往事。作者是文生程鸿绪,他听友人陈蕴山说起此事,感慨之余写下这则题记。石匠姓金,看到乡人丢弃字纸,屡屡规劝无果,遂与乡民商议筹建字库塔,石匠人微言轻,乡民鲜有响应。石匠领着儿子金大兴独自在山中采石,历时3年,终于凑够了所需石料,此时金石匠家中已快揭不开锅了。金石匠义举感动了乡民,也令读书人自愧不如,他们纷纷捐资,协助石匠建造了这座牌坊。碑文一问一答之间,充满了戏剧性:“余曰:‘金君何人?’曰:‘攻石者也。’余曰:‘家赢足乎?’曰:‘贫也。’……余曰:‘金君□非通□文字者乎?’曰:‘略识丁耳。’”清代的社会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宣扬敬惜字纸的福报与不敬字纸的恶果,惜墨如金坊上也刻有两则:江陵人郭化卿,算命者曾说他“止有三九之寿,且无子”,化卿平生洁身自好,敬惜字纸。二十七岁那年,化卿坐船外出做生意,偶尔上岸看到满地的碎烂书籍,急忙收捡。船家久等不来便开船离开,化卿后来才听说商船遇到强盗,人货俱没了。逃过一劫的化卿回到家中,妻子已有身孕,并产下一子,再碰到算命者,说他寿命已延至九十八岁。相反,有个叫何吉的常以纸抹桌糊窗,一日用字纸抹了桌子随手扔在地上,家僮误扫入茅厕,两日后天雷滚滚,何吉与家僮俱被震死在茅厕旁。这些故事书写在牌坊上,口口相传,妇孺皆知,敬惜字纸的观念也就流淌在中国大地上了。晚清中国与西方交流愈加频繁,西方思潮也影响着国人。1898年出版的《格致新报》提出西方“重字义,不重字迹,故无敬惜字纸之说”,而从资源的角度而言,西方利用废纸再生产,中国人却在“暴殄天珍”,也使得焚烧字纸的行为饱受质疑。民国9年(1920年),中国最后一座字库塔在贵州省瓮安县出现,此后,敬惜字纸信仰逐渐式微,不过那些耆老、书生,却依旧顽固地将字纸投入塔中,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似乎并不容易轻易舍弃。我的老家在江苏扬州市一个小镇上,码头前原来有座砖砌的字库塔,后被毁。幼时写了书法,我年迈的奶奶总是嘀咕,写好的纸不能乱丢,仓颉老爷会怪罪的。幼时的我不解其意,而当我站在惜墨如金坊下时,老人的话却突然浮现在我脑海中,我相信,许多国人都听过这样的唠叨,有过这样的记忆。敬惜字纸的信仰并未因为字库塔的消亡而消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林立着一座座无形的字库塔,对文字的信仰、敬畏依旧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科举考试的盛行推动字库塔的建造字库塔的兴起除了先人的文字崇拜外,还与科举考试的盛行分不开。古代百姓要想升迁致仕,只能通过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崇拜文化,尊重读书人,进而演变为对文字的崇拜就顺理成章了,字库塔就逐渐成为了文字和文化的载体,人们因而顶礼膜拜,祈求金榜题名。在四川省境内,少数民族地区也可见到字库塔,在傈僳族聚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德昌县,有麻栗惜字宫、茨达字库塔、仓圣宫惜字塔、鱼洞寺惜字宫、小高字库塔、六所字库塔,以上所述字库塔均建于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间(1829年—1870年)。图为位于西昌市与德昌交界附近的阿七乡字库塔。摄影/李小平街子古镇字库塔,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字库塔街子古镇字库塔位于崇州市街子古镇镇口,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字库塔。砖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六角五级攒尖楼阁式,通高20米。这座字库塔做工非常精巧,层层翘角飞檐,檐下塑龙抱柱,壁上还塑有《白蛇传》中的故事,如水漫金山、雷峰塔等,在字库塔中,这类题材极为罕见。摄影/贾林街子古镇字库塔。摄影/贾林字库塔曾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九峰山村惜字塔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村洞庭组,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塔高12米,5层,呈六边形,花岗石砌筑,塔基直径4.23米,塔身内空,底层设一拱形门,门楣阴刻楷书“惜字塔”。塔身上生长着一棵大树,树高约6米,形如华盖,形成独特的塔树一体的景观。摄影/童迪学村敬字塔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委会学村东南200米处,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塔身用玄武岩石材垒砌而成,塔形为方形,共有7层,通高约10米,是目前儋州市发现的敬字塔中最高的一座。第七层上部类似庑殿式,顶部饰有一仰莲宝珠形塔刹,第三层正面镌刻“敬字亭”三字,两旁为落款。摄影/柯人俊李家山字库塔位于重庆市丰都县武平镇蜂子山村,建于清同治四年(1866年),是一座六棱形石质字库塔,塔顶雕有狮子,塔的每一层均刻有戏曲故事或饰纹,最高层有一门洞,上面刻有“藏字”二字。摄影/靖艾屏遂川惜字塔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上镜古村,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820年),青砖筑就,塔高8米,共有7层,下面6层为六棱形,最高层为圆柱形。塔身古朴简洁,没有雕饰。摄影/王庆本文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第07期,撰文/萧易 摄影/邓崇刚 等,责任编辑/刘乾坤 康静 图片编辑/王彤。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请转发到朋友圈吧!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崩坏3扩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