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身祈福的酒神包活动什么时候能玩

241被浏览28,059分享邀请回答160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0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
----以生殖与医道为特点的南方生命文化
(简介:张九紫,原名张红标,男,六十年代出生,湖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多年从事成人教育,中学高级教师。民主人士,信仰多种宗教,习三教九流,好游山逛水,主张文学的医理作用,视表现个性、良心与灵魂的文学为真文学,为抒写民生、民权、民族与人类内容的自由写作人。著有第一部中华国粹中草药与非典史诗《天药传》,第二部中华国粹风水生态环境与生殖史诗《天欲歌》,第三部中华国粹龙图腾与地震史诗《天龙舞》.三部长诗被几十家文学论坛评为精华,被多位诗人收藏和多家论坛转载.第一部获国风诗歌创作奖,中国正一文化出版社出版,参加北京市书展,第二部争议较大,有人认为比垃圾派还垃圾,有人认为是天才的探索之作,中国正一文化出版社出版。《天药传》与《 天欲歌》由南方诗库出版收藏,参加香港企业文化书展。第三部由北京新诗资料馆出版收藏。现在三部长诗均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文学读本《中国岚》连载。短诗二百余首,多家民刊选用。《大理·大文论》由香江文艺出版社合集出版,并被评为优秀图书奖。《大理》是一部融风景,民情,历史,哲学,宗教,风水,生物,物理,化学于一体,叙说人类生殖进化到现在及未来生存模式的散文。《大文论》是一部结合历史、宗教、哲学、文学、医学、命理学的文学理论专论,被多家论坛评为精华和推荐。骈赋多篇由《中国岚》连载。诗文从现代生活与大事件切题,深入历史与文化,歌颂与批判相融,反映在绝境里抗争生命的精神,旨在用中华民族有生命力的精魂医治中华民族的病情.诗文独树一帜,意象、语言、结构、主题都具独创性。通联处:湖北省咸宁市通城教育中心(电大) 。手机:)
一、序言:世界瑶民寻找的龙窖山千家峒------------------------------4(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峒的概念----------------------------------------------------5
2、龙窖山千家峒------------------------------------------------6
3、瑶族千家峒--------------------------------------------------7
4、苗、瑶、黎、畲等民族共同的桃花源----------------------------10
二、龙窖山所处的地理文化环境--------------------------------------13
1、所处的山水地理位置------------------------------------------13
2、所处的气候、文化环境----------------------------------------15
三、瑶族母性文化发展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16
1、史前三苗集团文化基因的孕育期--------------------------------16
2、西周到春秋战国吴楚越文化环境的生发期------------------------18
3、瑶汉杂处时瑶族文化的成形期----------------------------------32
四、龙窖山的母性药道文化特质--------------------------------------60
1、龙窖山是一座母(女)性文化山--------------------------------61
2、龙窖山名称体现出母性生养特性--------------------------------77
3、龙窖山改称药姑山体现母性医道文化----------------------------80
五、龙窖(药姑)山彰显瑶族母性生殖文化---------------------------105
1、龙窖(药姑)山的山型具有生殖形义---------------------------108
2、花果和动物的生殖魔力---------------------------------------109
3、风俗节日的生殖意义-----------------------------------------111
六、结论:龙窖(药姑)山千家峒遗存的是中华南方生命文化-----------115
1、盘古开天地神话为创世生化文化--------------------------------115
2、伏羲女娲神话反映人类的生殖文化------------------------------118
3、炎帝生命文化体现在水稻和草药的生殖上------------------------121
4、湖南沅陵盘古洞及传说佐证母性生殖文化------------------------129
参考文献---------------------------------------------------------137
后记------------------------------------------------------------139
内容提要:本文立脚于湖鄂龙窖(药姑)山区,以瑶族为出发点,展开对瑶族千家峒文化的论述。论述千家峒的形成,为苗、瑶、畲等西南少数民族的千家峒。千家峒文化为无剥削无压迫的大同世界,这种文化与中华其他民族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却有着独特的母性文化特点。从地名探究积淀底蕴,从南岭瑶族追溯渊源,从湘江苗、瑶族探其变化,从节日探求风俗,总之一句话,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遗存的是以生殖与医道为特质的母性文化。
关键词:龙窖(药姑)山
一、序言:世界瑶民寻找的龙窖山千家峒
瑶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极具特色的民族,还是一个跨国民族,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靠口头传唱历史往事,为了生存进行着不断的迁徙,在迁徙中迷失了自己美丽的家园。瑶族民众通过世代传唱的《盘王歌》,依稀记得千家峒是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圣地:“日头出早照青山,千家峒口雾纷纷。云雾飞散日当照,牯牛犁田早出门”;“人去担禾屋背晒,日落石岭禾回厅”;“日落白石岭背庄,姊妹齐齐过莲塘。莲塘水面白净朵,手捧莲子四行香……”。祖祖辈辈受尽官府打压和欺侮的瑶民用歌声,唱出心中理想的世外桃源。几百年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瑶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寻找祖先失落的家园,按照祖先的嘱愿,相会回归千家峒。凡是迁徙漂泊民族,都怀念自己的故地,寻根问祖成为永恒的情结。近现代先后发生瑶族同胞返回千家峒的运动。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介绍:1831年,湖南省江华县爆发赵金龙领导的瑶民起义,一万多人瑶民占领湖南、广东、广西三省交界处十多个县。提出打回千家峒的口号,起义军战士唱的千家峒歌,至今流传在宁远县瑶山中。1941年,广西大瑶山十县瑶民,不满国民党政府统治和山主压迫,掀起向千家峒武装迁徙的运动。金秀县萧成朝为首利用盘王信仰和道教形式鼓动群众,派出骨干到处宣传:瑶族出盘王了,要我们都回祖先居住过的千家峒生活。将瑶民按团、营、连、排、班建制组织,集体寻回千家峒。1957年,广西恭城县、灌阳县瑶民在周生隆、周昌和领导下几十名代表,寻找千家峒圣地,被错定为反革命事件。20世纪80年代,荔浦县瑶民赵德标继承爷爷、父亲的遗志,寻找千家峒,到湖南江永县大远乡的千家峒瑶乡落户。千家峒故地,瑶族同胞传说不一。有说千家峒在浙江会稽山一带,有说在湖南洞庭湖一带,有说在柳州石碧洞,有说在广西灌阳,有说在广东南海,还有说在台湾附近岛屿上。随着瑶族迁徙,千家峒不断南移,最早应在洞庭湖一带,后移到南岭一带。一个民族寻根的动力源于文化认同,迁徙的瑶族,漂泊是为寻求更理想的生存空间。千家峒不只一处,不妨碍瑶族人民对理想的追求。千家峒是富裕文明的象征,是兴旺发达寄托,是人类大同社会的最高追求。那么千家峒在那里呢,千家峒是怎么的地形呢,千家峒里瑶族的生活状如何呢,千家峒有着怎么样动植物呢,瑶族是如形成一个民族的呢,瑶族的根在那里呢,瑶族又是为何出走千家峒的呢,瑶族在千家峒遗存怎么的文化呢,等等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为此本论文娓娓娓向大家道来。
1、峒的概念
峒,指山洞,石洞,既山冲,是群山环抱中较宽敞的空间。千家峒是指居住着上千户人家的山间小盆地。四周崇山环抱,进出仅有穿岩的石门相通,形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被全世界瑶族人视为圣地。这圣地,不仅是物体形式的活命环境,同时是精神世界的生存境界。千家峒是瑶族独有称呼的精神家园,实际上是中华各民族的理想世界。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个民族,既有他独特社会形态的文化特质,主导他独特生存的发展轨迹,同时与其他民族有着各种联系,与各民族息息相通着文化内涵,共同博大着中华民族,有着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就从地理、地质、历史、神话、传说、风俗、民情、宗教、哲学、经济、军事、风水、气候、生物、医学诸多方面,展开对龙窖(药姑)山这一区域文化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中华文化除了书院式、经书式、官方式、科举式形成的正统承传外,还有一种山水式,民俗式、家族式、地域式积淀的田野遗传。正好符合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创作真理。二者相融,才能把握独特的地域文化,写出符合各民族、各人群、各阶层共鸣的诗文,因此说明地域文化的研究挖掘,对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很重要。一座山有一座山的文化,一条河有一条河的文化,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每一处都有一个文化柜库,打开、整理、综合起来,就是一部独具地域特质的中华民族浩瀚的大文化。
2、龙窖山千家峒
龙窖山是幕阜山脉的一座山峰,同幕阜山一样是一座褶皱、断块山。山脉绵延,山峰多在海拔千米以上,主要由呈东北西南走向排列的燕山期岩浆岩构造组成。距今约8.5亿年前的震旦纪早期,整个幕阜(龙窖)山区是海洋。震旦纪后期,晋宁运动使之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变质岩低平山。同时,地壳深部引发大量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幕阜(龙窖)山基底岩系。到距今7—5亿年左右的奥陶纪初期,海水使幕阜(龙窖)山区又沦为海洋。近1亿年时间,沉积形成近500米厚,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硅质岩、含碳板岩,后又沉积形成700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到距今4.5亿年左右的奥陶纪后期,幕阜(龙窖)山古陆上升出水面。泥盆纪后期再度被海水淹没,直至石炭纪末期的昆明造山运动,海水退出,船山灰岩和黄龙灰岩广泛剥蝕。到距今2.8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南方发生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幕阜(龙窖)山区第三次沦为海洋。江南古陆成为横贯湘鄂赣的浅海盆地,沉积为400—500米厚的碳酸盐岩层。到距今约1.8亿年左右的三叠纪的晚期,重大构造变革的印支运动,使地势上升,海盆缩小,直至关闭,沉积岩发生普遍褶皱,结束海洋环境。到距今约1.4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发生强烈的燕山运动,江南古陆中段断裂,东西陷落成宽大的洞庭盆地和鄱阳盆地,中间形成幕阜(龙窖)山区正断层台地。受东部自中生代挤压构造环境向新生代伸展,又由于强烈地壳运动,幕阜(龙窖)山区不断隆升和剥蚀夷平。从距今约70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开始,山体快速抬升,断陷盆地快速充填,幕阜(龙窖)山雄姿崛起。时至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的始新世末期,印度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强大侧压力,震撼亚州东部。幕阜(龙窖)山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挤压,出现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幕阜(龙窖)山大断层的断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达海拔1200米左右,形成幕阜(龙窖)山主体呈东西向隆起的整体。边缘又发生系列断层,主体被分割成若干大断块。特别是主压应力和分压应力所造成的呈南北东西向断层,进一步分割幕阜(龙窖)山主体。发育一系列呈北北东向展布的断裂,某些断裂旁侧又发育一系列次一级断裂。由于断裂的继续性,迁就、利用原断裂并在原有断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构造幕阜(龙窖)山——瓮江隆起、汨罗——湘阴断陷盆地、平江断陷盆地等。到距今约300万年左右时的喜马拉雅运动后期,地壳运动活跃,继承第三纪时期的早期喜马拉雅运动特征,以差异升降和块断沉陷为主,又使幕阜(龙窖)山出现频繁的大地颤抖,山崩地裂。其挤压应力以东南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使募阜(龙窖)山断层规模增大,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幕阜(龙窖)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形成今朝英姿,数十万年来,幕阜(龙窖)山仍在抬升。山体间隙性抬升和各断层不同速度的抬升,决定幕阜(龙窖)山区中部高峻,北方、西南及东南方向低山浅丘,呈“多”字型地形。一个“夕”就是一个峒,二个“夕”就是两峒,多个“多”就是多个峒。龙窖山山岭陡峻,脉络清晰。山脊明显,多呈圆滑猪背状,田垅、山埂、山坡多呈凹形和凸形的虎符状,即山山关锁成峒(冲)。大自然内外营力的雕刻,创作出龙窖山无数“多”字型奇特秀丽的地理景观,把龙窖山塑造成奇异、险秀、幽雅于一山中。山体东西走向,由7尖10岭和11座山峰相连组成。褶皱使山势成为龙形走向,断裂便山形塑成谷地空间。龙身谷地构成穿岩形的石门峒(洞、冲)。龙窖山的山上、山腰、山下各处峰岭间,形成了众多山环水绕的小盆地,形成地理环境的千处峒,为瑶族生存的千家峒提供环境条件。
3、瑶族千家峒
瑶族一个特殊的民族群体,素有东方吉普赛人之称,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且彪悍,多居住山区,有“无山不有瑶”之说。广义瑶族:包括瑶族和畲族,都有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自古以来畲族自称山瑶、瑶家。
关于瑶族的来源,或源于“山越”,或源于“五溪蛮”,或瑶族来源多元。作者认为主体来源越族,又有多元相混组合。瑶族古老,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甚至上万年前的远古,根据《盘瓠》、《渡海》、《长鼓》三个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较强盛的氏族。蚩尤是瑶族人最为认可和影响最大的先祖。正如《国语·楚语》注中所载:“九黎,蚩尤之徒也”。《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亦称蚩尤是“九黎”之君。最初活动在中国江南地区,逐渐向北发展,进入黄河中下游一带,蚩尤部落联盟被炎黄联盟被击败后,酋长被杀害,遗众被迫向四夷边境迁徙,主动退入江淮一带。大分化、大组合地分别汇入南蛮或东夷集团,成为这些集团中的重要组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在江淮地区形成一个大三苗部落,统称南蛮。瑶自称尤绵,绵为蛮的音转。《尚书·吕刑》载:“三苗,九黎之后。盖黎与苗,南蛮之名,今日犹然”。禹统治中原期间,经过长期征战,击败三苗,使得三苗解体。商末,聚居荆山、育水一带的南蛮,由于诸侯兼并、战争频繁,西返于荆江与荆蛮汇合,受楚附属。瑶族从居住地华中洞庭湖周围山间峡谷一带,缓慢南移,聚居在长沙郡、武陵郡,与当地的土著民族融合,史称“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春秋战国时期,迁徙分化活动仍在延续。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后,采取迁“谪戍”民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从中原派大批汉人进入长沙、武陵蛮地区。西汉时,武陵蛮地区的蛮人按丁计税,后汉仍对蛮族征收“徭税”。永和元年(136),由于“徭税”过重,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武陵蛮纷纷起义。南北朝时,瑶族先民已分布到“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上洛(今陕西商县一带),北接汝颍(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蛮族处于南北朝封建势力争夺的要冲,成为两朝相互争夺或征讨对象,导致瑶族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大分化、大融合的局面。瑶、苗先民,为了反对封建分割统治,反对强制同化,拯救民族危亡,又重组合成名为莫徭的强大部落联盟,与封建统治进行顽强斗争。其后人向西南方向迁移,在今湖南、湖北地区与当地土著结合迅速崛起形成一个部落集团。瑶汉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唐代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及广东、广西境内,史称莫徭蛮。宋王朝对瑶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加以控制,部分瑶族地区在土官或土酋的统治下,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元朝时期,官员派人前来征税,当地瑶民热情款待,官员忘了回衙,衙门误以为瑶民杀了征税的官员,派兵前来剿杀,瑶民被迫迁徙分转各地,临前将牛角分成十二节,由十二姓掌管,相约千年之后再回故地。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分化成两个族群。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瑶与瑶语言都不相通,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风俗习惯有别,特别是服饰差距较大。说明瑶族的来源本不是源于一个氏族,于是以一个为主,会合多个氏族成员,混合后又分开,分开又混合。历史学家何光岳所著《南蛮源流史》所理线索,说明了问题所在:瑶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瑶族先民中四大姓的雷氏,来源于发明养蚕缫丝的黄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瑶民善养蚕,衍生出“繇民”一称;后蚩尤率领三苗和摇民与炎黄大战时失败,摇人历经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当成劳役奴隶,称之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与中国也);此后历代傜人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啸聚山林、不缴赋税,至宋代有“莫徭”之称,意即不缴税赋、不赋劳役之人;到了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不赋徭役、刀耕火种的人群是野人,将徭人的徭字,改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谓之“猺民”;新中国成立后,采纳民主人士的提议,征得本民族同意,将美玉旁的瑶字统一名称:瑶族。
目前瑶族人口300多万,国内240万,分布在桂、湘、粤、云、贵、赣等16省130个县(市)。世界各地散居60万,主要分布在越南、美国、法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少年代来,瑶人为寻找最早的家园千家峒,演绎出一曲曲动人心酸的故事。那么什么地方是瑶人生活、生存最理想的千家峒圣地呢。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世外桃源呢。地壳运动决定幕阜(龙窖)山区中部高山峻岭,四周低山浅丘,河谷相间。山环水绕的“多”字形的峒(冲),既能避北方寒冷的风吹,又能防御敌兵的攻击,是族群居住、生存最理想的地理环境。山体断层纵横,页岩岩层破碎,尤其是距今约200万年左右的第四纪强大冰期活动,极大地剥蚀龙窖山沉积的页岩岩层,极易于太阳高温裂隙。加上本区雨量充沛,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严重地浸蚀、冲刷、风化岩层为土壤。龙窖山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岩石缝隙多,为植物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植物的茂盛为虫鱼鸟提供了丰富食物,当然是人类刀耕火种最理想的生存之地。对于走过一山吃一山的瑶民族来说,是最理居住生存胜地。日,瑶学会正式认定龙窖山为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即瑶族故里,或瑶族古都。关于瑶人居住于岳州境内的记载有: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潭州,春秋时黔中郡地,楚之南境……自汉至晋并属荆州,(晋)怀帝分荆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界,北以洞庭湖为界。汉晋以来亦为重镇。今按其俗,杂有夷人名徭。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方言:“龙窖山在(临湘)县东南,按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市,邑亦无贡赋,盖山徭人也”。宋马子严《岳阳甲志》:“龙窖山在巴陵北,山实峻极,上有雷洞,有石门之洞,山徭居之,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后来的府、县志书皆有类似记载。诗人杜甫在此留下了“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的诗句。至元末明初战乱之时,开始群迁出境,漂洋过海(洞庭湖)南徙。明隆庆《岳州府志》“宋以前有之,今不然矣”的记载。以上材料说明瑶族原是游动耕作民族,是南方苗蛮,即炎帝后裔向北发展过长江,到达中原与东夷部落合并,同黄帝战败后,从长江以北返回南方,来到洞庭湖龙窖山一带。生活方式延续以前的刀耕作与低温烧陶,后来又从龙窖山继续南迁湘南、广西等地。现探知龙窖山千家峒遗址面积约180平方公里,规模庞大,遗迹众多,内涵丰富,已发现52处文化遗存,500多个文物遗迹单位,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以石构筑物为特征的大型古文化遗址。龙窖山文化遗址为我国少数民族已消逝的石文化传统提供了唯一、仅存、最原始的佐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和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被湖南、湖北两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苗、瑶、黎、畲等民族共同的桃花源
根据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观点,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是炎帝的后代。在蚩尤部落联盟之前,瑶民来源哪个氏族呢。炎帝是南方天帝,管理南方世界,是太阳神,是水稻文明的发明者,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在更远的史前时代,苗、瑶、畲、侗、黎的共同祖先是谁呢,是盘古。西南少数民族大多都有祭祀盘古的风俗。盘古、盘匏神话一直流存到现在,而汉族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是汉朝根据南方少数民族的盘古神话传改造成的。盘古神话,始见于《艺文类聚》所引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清人马骕《绎史》所引《五运历年纪》,未见于先秦古籍。或许是《山海经》所记烛龙神话的演变,后来吸收南方民族的盘瓠传说,创造出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明末周游《开辟衍绎》中写,盘古手里加上斧头和凿子,表明劳动开辟天地。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苗,瑶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壮、侗、仫佬等民族盛传盘古,把盘古看作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有壮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带,就有追葬盘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竞立有盘古氏的庙宇,称为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壮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很受崇奉的形象。桂西一带,今天还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歌》:盘古开天地,造山坡河流,划洲来住人,造海来蓄水。盘古开天地,分山地平原,开辟三岔路,四处有路通。盘古开天地,造日月星辰,因为有盘古,人才得光明。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大胆认为盘古神话属于中国岭南民族神话。把盘古神话放到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神话领域去考查,就会发现各民族开辟神话具有更多的相似,有时竟至是同一母题神话的异文,如纳西族《创世纪》,白族《创世纪》、《苗族古歌》,壮、布依、侗、彝等族的开辟神话都有类似说法。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公元前二○七年,秦王朝覆灭,南海郡守将赵佗兼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王国,实行地方割据。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刘彻利用越南政权的内部矛盾,用兵两粤,岭南重归统一。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古代文化,相继传入中原地区,特别是宗教方面。汉高祖平定天下时,下令将各地的巫师们集中到长安,“置祠祝官,女巫”,让他们各自祭祀自己的神灵。当时,由于南越割据,所以诸巫中没有越巫。到武帝平定两越后,于是长安诸巫,又增添有越巫了。据《封禅书》载:是时既灭两越,越勇之万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鸡卜是壮族民间所普遍信奉的一种占卜方法,盘古神话通过越巫跳神活动,流传到长安。任昉认为:“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盘古神话,反映了原始初民对宇宙、自然万物形成的认识,产生在人类童年时代的南蛮之地,即长江以南地区。瑶族与苗族先民组成强大的蚩尤部落联盟,蚩为苗族自称,尤为瑶族自称。苗民北伐、瑶民西征,抗衡炎黄部落联盟,战于中原涿鹿之野。战败后被逼南迁至江汉水边,周时瑶民就在云梦泽生存繁衍。诗经《小雅·采芑》云:‘蠢尔荆蛮,大邦为雠’。此时,部分瑶族先民进入三苗国之内,隶属巴陵郡的龙窖山,生活近两千多年,创造斑斑可考的石文化。传说时代的湖北、湖南、江西地区居住着的是三苗部族。记载三苗居地史资料,首推《战国策·魏策一》载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其它记载,如《史记·吴起列传》:“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韩诗外传》卷三:有苗氏不服者,“衡山在南,歧(当为‘汶’之讹)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三苗“在彭蠡、洞庭之野”。后受自然灾害和战争之苦,大部分瑶民继续过长江和洞庭,南迁龙窖山。《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案:“洞庭,湖名,在岳州巴陵西南一里,南与青草湖连。彭蠡,湖名,在江州浔阳县东南五十二里。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传说高辛王当朝的时候,皇后娘娘患了耳病,三年后从耳朵里挑出一条似蚕子的金虫,耳病随好了。皇后把这条虫装在瓠离里,用盘子盖着,虫子忽然变成一只狗,五色斑烂,毫光闪闪,皇后为龙狗取名叫盘瓠。一年,房王作乱,高辛王说:若有人能斩房王的头来进献,愿把公主嫁给他。一天夜晚,失踪了几天的盘瓠突然衔着房王的头跑回来。高辛王万分高兴,命人以肉酱犒劳盘瓠。盘瓠只闻一下便走到屋角里睡下,一睡就是几天。高辛王问盘瓠:你是不是想娶公主为妻?可是狗不能和人结婚呀。龙狗顿时口吐人言:你只要将我放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我就可以变成人。高辛王照他说的做了。到第六天,多情的公主怕他饿死,悄悄打开金钟一看,盘瓠全身变成了人,只剩一个狗头还没来得及变,于是盘瓠和戴着狗头帽的公主在皇宫里结了婚。婚后,盘瓠携妻跑到很远的南山,住在人迹不到的深山岩洞中,生下六子六女,成为我国南方瑶、苗、畲族、黎族的祖先。南山,江南的山。大量史记如康熙《临湘县志》等都记载龙窖山有瑶人居住的历史,《通城县志》记述 “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
2001年,中国(广西)瑶学会近百名专家学者聚集龙源龙窖山,召开瑶族专题研究会,根据数年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确认龙窖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是全球3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具有极其少见的瑶族文化遗产。瑶族长期居住在此,繁衍子孙,创造出独特的瑶族古文化。瑶族是受封建统治压迫很深,被迫不断迁徙,吃过一山又走他山的民族。自元代后期,龙窖山瑶民开始离开祖居地,“漂洋过海”,即渡过洞庭湖,从北向南,入湘黔,越两广,寻求幸福家园。到明代末期,瑶民已经全部迁出龙窖山。今天瑶族成为跨国民族,在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广为分布,但在以临湘市羊楼司镇龙源乡为中心的龙窖山,在山埂,山腰、山窝处处留下堆石印记。既有物态化的山水风物、历史遗址、民居建筑和典型的瑶家石头文化,又有制度化的宗教仪式、瑶族风情,还有观念化的歌舞说唱、礼仪禁忌等等,与龙窖山自然环境相融,与汉族文化相依存,遗存较为完整的瑶族文化区域,形成了独特的瑶文化特质。
二、龙窖山所处的地理文化环境
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环境,即山水、气候环境,滋长出植物环境,孕育出生物环境,最终发育成人类生活、生存环境,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瑶族千家峒龙窖山的环境是怎么一个环境呢。
1、所处的山水地理位置。
龙窖山,是幕阜山一支西伸到洞庭湖和长江边的余脉,边陲湘鄂两省,跨踞湖南临湘,湖北通城、崇阳、赤壁四县,蜿蜓百里,紧依幕阜山东北绵延到湖北东部、江西北部的长江、鄱阳湖滨的主脉。幕阜山古称天岳山,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东面,为湘、鄂、赣三省边界最高峰,东达江西九江到长江之滨,北临湖北到武汉到长江汉江之畔,西南踞湖南抵长沙湘江之边。幕阜山脉连接罗霄山脉,横亘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总之,龙窖山在长江之南、赣江之西、湘江之东。在九岭之西、幕阜山之西、罗霄山之北。在武汉之南,武昌之西、长沙之北。大范围讲处在大别山以南,武夷山以西,南岭以北,云贵高原与武陵山以东。处在中国黄金水道的中段,古代路沿河而修。汉水、淮水南流,湘江,赣水北淌,沿河之道,成了中华人类南北发展通道。都流入长江,沿长江边的道,成了中华民族东西迁移的通道。两者并汇的中心地带就是湘鄂赣处的幕阜山。107国道、京广铁路,京广高速公路从龙窖西边穿过。106国道、京珠高铁、杭瑞高速公路从龙窖山东边贯通,换言之,龙窖山是在江南三角地带中,处于武汉、长沙、南昌三省城经济大三角之中,又处于咸宁、岳阳、九江经济雄厚中型城市小三角之中,更处于崇阳、通城、临湘、赤壁经济兴旺的四县城之里,是瑶族同胞称之为理想家园的千家峒。关于瑶胞居岳州境内,首见于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潭州,春秋时黔中郡地,楚之南境……自汉至晋并属荆州,(晋)怀帝分荆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界,北以洞庭湖为界”。宋马子严《岳阳甲志》:“龙窖山在巴陵北,山实峻极,上有雷洞,有石门之洞,山徭居之,自耕而食,自织而衣”。至元末明初战乱,始群迁出境,漂洋过海,即渡洞庭湖南徙。因此,明隆庆《岳州府志》有“宋以前有之,今不然矣”的记载,若按周文王的后天八卦方位讲,在南方离卦内里,处于南方五岭的离卦,东南武夷山脉的巽卦,西南云贵高原及武陵山、大巴山的坤卦,西边神农架、华山的兑卦和中原嵩山大别山的中央五黄之间。
龙窖山是瑶族文明的发祥地。瑶族是人类历史上谜一般的民族,来源扑朔迷离,足迹遍及世界,有着非凡智慧和奇特经历,被称为东方的吉普赛人。在这东、西、南、北水陆交通便利的地区,在这长江流域的中心地带,在这黄河流域的边沿,中华各民族南迁北移的征战、东行西走的交流都要通过这龙窖山。先是苗族北战南移,后是瑶族西拓南迁,再后是客家人从北南迁,又南向北移,东向西移,最后是汉族从北南迁后,又从东向西迁。所以龙窖山是中华民族的苗、瑶、汉几族必然经过的居留地。到现在为止,瑶族居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情结最深,向往最久烈。千百年来,瑶族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千家峒。龙窖山作为瑶族最早祖居发祥地,遗址遍布山上、山腰和山下,遗留有大量石寨、石洞、石井、石台等瑶族原始石群文化遗址。2001年,中国(广西)瑶学会近百名专家学者聚集龙窖山,召开瑶族专题研究会,随后通过数年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形成《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确认龙窖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
2、所处的气候、文化环境
中国处于北半球与东半球,北回归线穿过低纬度,地势西高东低,既有利于阳光的照射,热量充足。东部、南部海洋的湿润空气,能进入到内陆深处。降雨量足,有夏季锋面带来的雨水,有雷阵带来的雨水,有冬天冷空气南下与湿空气接触凝成的雪冰带来的水量。河流总体从西到东流经中国腹地,长江下游地区雨量特别充足。气候有热带、亚热带,中温带和寒带,动植物就呈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分布。人类活动就呈现出因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产生的文化就呈现不同特色的地域性特色。我个人认为中国文明从地域环境着手分为三大区域;一,南方热带亚热带水稻文明;二,是中原温带半干旱农耕文明;三,是北方寒带游牧文明。中国人种从猿人进化到现在形成的大中国文化,不是那一个民族单独创造发展而来的,而是多个民族在这块土地共同创造,交流融合于一体的文化文明。中国史前盘古劳动开创历史的文明,伏羲大型瓜果渡洪水之灾和八卦环境孕育人类的文明,炎帝种植野生稻为粮食和尝吃花草治病的医药文明属于南方草木文明,北传中原到江淮一带。后是黄帝尧舜到周朝为是中原半干旱农耕的政体、伦理、军事文明,播到南岭南地区。再后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武力文明。三种地域文明在碰撞中交流,相融成中华民族的文明,而龙窖山是处在南方水稻草药文明中,后融合其他民族的文明成份,形成龙窖山地区独特特质和风貌的文明状态。从族群部落居住于龙窖山历史年代来分析,龙窖山居民先为南蛮的岭南蛮和长沙蛮,即苗、瑶族群。苗于史前到炎帝时代最先居住的原始族群,又最先于黄帝、尧、舜、禹渐渐迁居湘西一带。黄帝时代,蚩尤联盟战败后,先迁居龙窖山朝幕阜山蔓延,居住时间最长,到明末最后一部分从龙窖才迁出。苗瑶在黄帝、尧、舜、禹共同杂居于幕阜山两湖地区,同时与汉族杂处于周边。周朝到春秋战国时期,瑶族部落处于楚族部落,越族部落、吴族部落于周围之内里的幕阜山区。秦汉以后瑶族与汉族杂居,处于汉族围环之中,所以瑶族在幕阜山与多个民族交往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形成与其他民族既有千丝万缕的姻亲联系,又有独特于其他民族的主体特质。
三、瑶族母性文化发展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不是一产生就能形成独特特质,它要经过漫长的历史
过程,酝酿、产生、发展到成型,比如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绘画、建筑、宗教等等都是如此,那么作为一个民族的单项文化如此,综合整体的民族文化更是如此,中外各民族文化如此,那么瑶族作为人类社会里的一个有独特风貌的民族同样如此。综合多方面的资料,理出瑶族母性文化的产生形成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1、史前三苗集团文化基因的孕育期
据专家的研究,苗族在原始初民社会,女姓为首领,采集渔猎为生,树叶为衣,岩洞或树巢为家。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在若干万年以前,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少昊氏后裔的部分,从发源地的今四川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下游。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和江汉平原与北上的南方炎帝古越族即瑶族先民冲突,战后相融,联合定居于江南幕阜山左右,朝北进展,直达黄河下游与东方天帝太昊氏后代畲族先民联合。按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谈到中国神话系:西方天帝少昊氏,南方天帝是炎帝,东方天帝是太昊。西南少数民族来源西方古苗族少昊氏后裔、南方炎帝古越族后裔和东方天帝太昊古畲族后裔,理所当然,苗、瑶、畲三族亲源九黎集团和三苗集团时期。瑶族来源于三方氏族部落中,战败后成为奴隶的手工制陶人员,主要是古越族成分。只要破译盘匏故事,就恍然大悟了。皇后的耳轮就是烧陶器的窖窑,盘匏就是陶器,龙犬实为奴隶主的家奴,金钟也是陶器,明显地说明盘匏就是制陶器的后人。由于有丰富的鱼兽捕猎和果实采集水平,加上科技发展,水稻文明形成,势力越来越强大,距今6000多年,号称九黎大集团,社会文明等同于黄河流域的华夏集团。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稻谷、稻壳或用稻秆拌泥作建筑材料,说明水稻种植文明程度高。同时制陶业相当发达,大量不同规格的陶纺轮,满足精纺、粗纺的不同需要。石器和玉器制作工艺,明显高于同期的黄河流域。因此,社会分工与交换比中原更为发达。社会财富积累、掠夺战争频繁、社会变革都同等于黄河流域,某些文明因素的成果还走在前面。中国最早的一批城堡出现在屈家岭文化中。生气勃勃、兴旺发达的联合部落在长江中游、黄河中下游崛起,这时诞生联合首领蚩尤,勇敢善战,制造多种青铜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主动参与中原逐鹿,与黄河流域部落首领黄帝,夺取有利于南下发展的交通要冲。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大战于涿鹿之野,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从此九黎族各部与黄帝族斗争很长时期,终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大部长途跋涉,退回原居地的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之间及长江下游。蚩尤死后(蚩苗族自称,尤瑶族自称)。至今苗族还广泛流传蚩尤的传说,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贵州关岭一带有《蚩尤神话》,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长江边上,共八十一寨,首领蚩尤为民除掉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安居乐业了,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的各部族被迫回原居地,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经过长时间休养生息,渐渐强大。唐尧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和鲧等,故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才初步归顺,后经过大雪山,渡过浑水河的黄河,步步迁移,过甘肃、青海,经产牦牛、骆驼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为苗人。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近距离迁移,即由崇山往东,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后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居住为瑶人。往东逃迁的一支,在东海岸边定居为越人,部分离开海边,逐步往西归迁回到长江中下游为后来吴人。到禹伐三苗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泛指原苗族,即水稻民族共同体。东下长江的少昊氏后裔蚩部落的苗族,全部退出洞庭湖、鄱阳湖之间,迁移到长江南边云贵湘之间的山里,西进中原的太昊氏部分后裔的吴族移居长江下游的江淮。三苗集团在幕阜山区产生的文化既留存给了北上幕阜山区,居住于龙窖山的越族炎帝后裔的瑶族,同时带到了现在苗族居住地。如种植水稻的文化,如草药文化,如现在湘西苗人的反抗压迫的勇义精神,石墙、石基、石屋、石梯田的垒石文明,如从赶蚩尤之魂回家,发展到赶在外战死的尸体回乡的赶尸招魂遗留下的招魂风俗,如放盅念咒的咒人咒语的巫术。龙窖山瑶族文化是在三苗集团产生的文明基础上,即由三苗文化的血脉宫床孕育,经过近几千年历史的发育生长,在洞庭湖、鄱阳湖之间,创造出独特形式的文化特质。
2、西周到春秋战国吴楚越文化环境的生发期
文化生成要有合适的环境因素,木不能无根生长,文化同样不能无根孕育生成。瑶族母性文化的根在哪里,瑶族母性文化的种又在何处呢。瑶民是南越炎帝后裔的一部分,瑶族母性文化的根种自然有南越文化成分,组成三苗集团失败后,北上的石家河文化退出南阳地区,失去对南阳交通要冲的控制,从而失去北上中原争雄的机遇,文明停滞不前,被兴旺发展的中原称为南蛮,如能烧陶器的瑶民一直只能烧低温陶,而中原文明到达之处,能烧高温陶,发展到烧瓷器。后周王朝视为三苗后裔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中原河南龙山文化进入南阳地区,北方民族南下通道打开,牵动南方民族的迁徙,促进民族大杂居的融合,以及文化的大交流、发展。华夏、苗蛮部族界限逐渐打破,苗蛮集团的先祖盘古、伏羲、炎帝、蚩尤列入华夏帝王世系,还被搬移到黄河流域,改成了中原文明,填补黄帝以前的史前文明。
2,1、百越文化为瑶族文化长芽的根苗
越族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北起江苏省,南到越南的广阔地带。《汉书·地理志》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现在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到云贵地区,分别称作于越(杨越)、东越(东瓯)、闽越、南越、瓯越(西瓯)、骆越(今越南北部)和滇越等,共称越,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使用双肩石斧、有段石锛和几何印纹陶器,从事稻作农业和渔猎,住干栏式房屋,尚铜鼓,精于剑,熟水性,善舟船,有凿齿断发和纹身的习俗。广西壮族是典型岭南古越族后裔,他们的远祖是西瓯越和骆越部落。越人范围广大,没有形成统一民族,各个支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成为庞大共同体,同一族称:越或粤。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指越国外,还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故称百越,黄现璠在《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中有记述。
古越族最先进的是雄踞长江下游,春秋战国时敢于抗衡强楚争霸中原的越国,终被强楚所吞并,后代或被同化,或迁徙南方。华南两广的南越族,在百越中较落后,直至春秋战国时还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和铁器时代过渡,南越族的民族共同体在春秋战国才逐渐形成。根据文献和考古学材料,南越族及先民早在尧舜时代与中原华夏族有交往。《大戴礼记·少间篇》云:“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抚交趾”。在《逸周书·王会解》中提及商王朝东边的断发纹身的“沤(瓯)深”和“越沤”向商王进贡鱼制品和利剑。又讲到“正南瓯、邓、桂国……,以珠玑、玳瑁、象齿……短狗为献”,“瓯”、“桂”人是指岭南地区的南越、西瓯和骆越人。据考古,中原地区商文化中出土有南方的几何印纹陶,华南地区出土的几何印纹陶中的夔纹陶和青铜器和铁器,受中原文化影响十分明显,百越民族史研究汇编《百越民族史论集》中有记载。秦统一岭南,建立番禺、桂林、象郡,加速华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汉初,大致在秦代三郡的范围内,以南越族为主体(包括今广西西南部的西瓯和越南北部的骆越),由中原汉人赵佗建立臣服于汉中央王朝的南越国,促进南越族主体的汉化。通过历史、考古和民族学家的综合研究,以南越族为主的华南古越,在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对中华民族文化有重要贡献。衣着方面,容观琼在《释‘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兼谈南方少数民族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贡献》中记载:华南古越族及其后裔的今海南岛黎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为用木棉、芭蕉、竹子等植物纤维织布的发明者;钦食方面,古越族饭稻羹鱼,是栽种稻谷(早稻、水稻)的先行者;居住方面,古越族是干栏式住房的创造者;交通方面,古越族是舟船的初创者。
黄河流域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迄今仍未见八千年前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而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生息繁衍,发现多处新石器早期洞穴文化遗址。丘立诚等在《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中记载: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上文化层,距今一万五千年。丘立诚等在《广东黄岩洞洞穴遗址发掘》记有与此年代相近的有广东封开黄岩洞遗址,广东省博物馆在《广东翁源青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记载:广东英德(原属翁源)青塘墟朱屋岩、仙佛岩、吊珠岩、黄门岩等遗址。周国兴在《白莲洞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里记有:在广西则有柳州白莲洞遗址上文化层,距今一万三千年。这些遗址的共同特点是叠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层之上,打制砍砸器与磨制石斧、石锛并存,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仅及刃口,有大量的螺丝壳和兽骨堆积。其中英德青塘遗址还发现火候不高的夹砂粗陶和泥质软陶片,手制,施绳纹、编织纹等纹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室在《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在《石灰岩地区碳14样品年代的可靠性与甑皮岩遗址的年代问题》中记载:距今八、九千年前的广西桂林有甑皮岩洞穴遗址。江西省文管会在《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记载:江西万年有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甑皮岩与仙人洞遗址相距数千里,文化内涵颇有很多相似,打制与磨制石器并存,均有火候不高的夹砂粗陶片,有穿孔砾石,有螺丝壳堆积等,表明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初期,我国南方已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黄崇岳在《华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领先性与滞后性初探》谈到过渡的动因,是人类从采集经济向早期的园圃和刀耕火种的农业过渡,开始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华南古越族的先民,得天时地利,成为步入新石器时代的先驱。
考古材料证明,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都逐渐孕育出农业文化。农耕与制陶是中华民族先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使中国成为农业之国、陶瓷之国和丝绸之国。黄河流域发展的是粟作文化,如仰韶文化遗址所见。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则发展的是稻作文化,古代楚人与越人活动地区,是农史界确认的最早从野生稻发展到人工栽培稻的稻作农业起源地。浙江省文管会在《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记载: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距今七千年前的稻谷遗存,正是古越族先民对早期稻作文化的重要贡献。裴安平在《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记载;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发现距今八千多年前的稻谷遗存。湖南、湖北、江西是传说中三苗活动地区,以后的楚人和越人与三苗均有渊源。华南古越族地区,无疑是稻作文化的起源地。著名农学家丁颖在《中国稻作之起源》就提出中国稻作起源华南说。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小组在《我国野生稻资源的调查与考察》写到:华南地区从更新世晚期到21世纪,都有全国最丰富的野生稻分布。这些野生稻成为古越族先民在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期,从事采集经济的重要来源,进而发展为刀耕火种和锄耕的稻作文化。广东省博物馆在《广东曲江石峡墓地发掘简报》写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粤北曲江“石峡文化”遗址中下层,发现有大量石斧、石锛、石铲等农耕工具和稻谷遗存,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已进入较发达的锄耕稻作农业阶段。在广东佛山、博罗等地汉代遗址或墓葬中,出土不少“井田”式水田模型及耕牛模型,表明从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华南古越族地区的稻作文化,一直向先进的犁耕农业发展。
陶器的发明与发展,是农业民族的重要历史贡献。陶器适应农作物熟食和农业民族的定居生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产生不同类型的丰富多彩的陶器,如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特色的是几何印纹陶,兴盛时间约距今年间,即商周至汉初,陶器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达五、六十种。大多数学者认为几何印纹陶与双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共存,分布范围自长江下游至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是古越族及其先人的活动地区,可以说几何印纹陶正是古越族及其先人创造的文化。几何印纹陶与原始釉陶和原始青瓷的发展,一脉相承,给中原华夏的商周文化以有力影响。其中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博物馆馆长彭适凡的《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集前人研究的大成,对南方几何印纹陶的起源、发展、分类、衰退、传播和工艺深入探讨,把几何印纹陶作为文化现象,论证南方古越族是几何印纹陶文化的主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多住于迁徙的帐篷,中原农业民族多住窑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南方古越族则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即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上层住人,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原始的干栏房建筑遗迹或模型,在南方古代百越族分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或在汉代墓葬中均有所发现。如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有大面积长条形的木结构干栏式建筑遗址。江西省文管会在《江西清江营盘里遗址发掘报告》记载:在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有陶塑干栏房屋模型。广东省博物馆在《广东高要县茅岗水上木构建筑遗址》记载:在广东高要茅岗距今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有干栏房遗迹。广州市文管会在《广州皇帝岗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记载:在广州西村皇帝岗西汉墓中,发现有干栏式陶屋模型。干栏房是后世楼房建筑的先驱,在建筑史上有重大影响,无疑是南方古越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贡献。瑶人主要是古越人的后裔,是稻作文化,陶器文化,干栏建筑文化的承传者。瑶族母性文化的根苗主要是古越人开创的生存文化。龙窖山瑶民遗址有稻作遗迹,简单的烧窑工艺和干栏式吊脚楼遗存。
越族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保留着尊重母性,男女平等特质,再看战国时期越国的西施,帮助越主勾践牺牲自己的女性。没有西施那有越国的复仇兴国,与高辛氏女儿一样为国家,有牺牲自己嫁龙犬的母爱情怀一脉相承。
2,2、吴国文化为瑶族文化生长的相扶
吴国在龙窖山东南面的江西江苏一带,是瑶民居住得最近的邻居族群,其文化对瑶民一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单独生存于世,任何一种文化也不可单独产生,发展成型,更何况吴人在史前是三苗集团中的一员,尊母性,重视男女平等的文化基因相同,虽然后来分开立国,这种文化亲缘关系,决定吴文化对瑶文化必然产生积极的相互影响,就如独树不成林,单株不为草丛的道理一样,互相扶持帮衬才能长成森林和草丛。看看吴国的历史文化,寻找影响瑶文化的亲缘手足的关系。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73年,华夏族在长江下游建立起姬姓诸侯国,叫勾吴、天吴、皇吴。第一代君主吴太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的伯父。周太王欲传位给少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太伯和仲雍明识大理,便让位给三弟季历,出逃至荆蛮东方一带生活,号勾吴。周武王战胜殷纣王后,寻找到太伯、仲雍的后代已经是吴君的周章,仍封于吴,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位列诸侯。夏商周三代分封诸侯国,一直奉行的是“夏君夷民”的做法,即三苗在吴地的后裔为夷民,周贵族为君主。国境位于现在的江苏安微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及环太湖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吴国在柏举之战中西向攻破楚国,在夫椒之战中南边臣服越国,在艾陵之战中北伐击败齐国,在黄池之会会盟晋国。
吴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吴人认为泰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广杯万古江南”。司马迁认为地处长江下游江南的吴,是所有诸侯国中资历最深的西周姬姓同姓国,在所有世家中排第一。公元前584年,楚国流亡在外的大夫申公巫臣怨恨楚国大将子反,逃到晋国,由晋出使吴国,教给吴国用兵之术和车战之法,让他儿子做吴国的行人之官,吴国从此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开始派兵征伐楚国。公元前570年,楚共王征伐吴国,直至衡山。公元前561年,王寿梦死。寿梦的四子季札贤能,寿梦生前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明礼法避让,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政。公元前560年,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为长子是合理继位人,谁敢干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愿学习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当了农民。前548年,王诸樊死去,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依次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吴国季札通习中原的礼乐文化,将为大局安定的礼让表现得尽致。吴国产生了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著名《孙子兵法》和著名兵器吴钩的兵家文化。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一段的农耕灌溉文化。作为曾是三苗同盟集团的一员,又是紧近的部族国属,文化是互相依存发展的手足关系,龙窖山瑶文化遗址既有兵寨遗迹,又有礼乐文化遗风,还有水渠灌溉遗存。再看三国时期的吴国孙权就是尊母的孝子,没有吴国太和吴尚香的礼义,那里有刘备后面的事业。
2,3、楚国文化为瑶族文化生成的母体
龙窖山在楚国东南边,是吴楚交界幕阜山的支脉,在楚国管辖范围内。龙窖山瑶民文化,既被楚国包容融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楚国文化,同时楚国文化的繁荣兴盛,对瑶民文化的发展起到任其健康生长的空间,使得瑶文化在楚母文化的怀抱里长大成林。
楚,叫荆,称荆楚,一种灌木,在南方江汉流域极为常见,可作多种用途。先期的九黎部落被黄帝部落击败,后期的三苗部落被强大中原部落征伐,原楚地文化逐渐消沉,停滞不前。当北方出现夏、商等奴隶制国家时,南方楚地仍停留原始父系氏族社会,散居的各氏族部落屡遭中原势力的压迫和征伐。但在千年的蛮荒环境里,孕育发展出楚蛮民族及以后的楚国,成为当时中国南方各部族融合的中心。商周时期,中原民族把长江中下游的南方民族称为荆蛮、楚蛮或荆楚,《诗经》曾提到“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祖出自黄帝之孙,北方天帝颛顼高阳氏(昌意之子)。颛顼曾孙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融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名季连,芈姓,是楚之先祖。由于中原各部落的斗争日益激烈,季连后裔大约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迁到桐柏山,迁到丹阳后到达荆山。季连举族南徙后,与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的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从蛮俗,华夏族视之为“楚蛮”、“蛮荆”。楚人主体是芈姓季连部落,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连部落后裔为主,其中以鬻熊家族为核心。当地荆蛮居民部分成为楚人,但多是庶族。从楚人形成的过程来看,楚文化的性质不是独立于炎黄文化系统之外的单独体系,而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周时期的楚器,铭文代表楚国的文字风格。与中原各国文字相比,楚文字在字形与笔划的增减上有所不同,但确实与中原各国的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同一种文字系统。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了解楚文化的渊源。季连之后鬻熊,如同服侍父亲一样跟随周文王,得到周王朝的支持。据《楚居》中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子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死去。巫师用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纪念她,称国家为楚。按照楚国君世系,妣厉的丈夫及儿子先后做过楚人的领袖,成为楚国的开国先君,开创楚国八百年基业。鬻熊曾孙熊绎被周成王封为楚子,楚始建国。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基业。西周后期,楚国逐渐强大,通过战争吞并蛮族小国,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创造大溪、屈家岭等早期楚地文化。考古在荆楚地区发现大量鲜明特色的遗址、墓葬等文化遗存,说明春秋时期,以荆楚民族为主体、以楚国为中心的楚文化体系已经形成。至战国时代,楚国继续扩张,占有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控制今河南、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域,成为战国七雄中疆土最广阔的政权。龙窖山瑶民与楚民一样有被排挤南迁的经历,都是母性牺牲自己兴旺起来的民族,楚人以楚为国纪念,瑶民以纪念传说中瑶妃嫁盘王,以瑶族为纪念。瑶民以女书与换花草掌握在女性手里为尊重,都是一种重视母性的文化。
楚民族由弱小走向强大,楚文化经历产生、发展、传播与新征服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融汇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的苗瑶文化,开创独具异采的楚文化。楚国是南方农业大国,铁农具先进与水利事业发达。《战国策·楚策一》言:“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手工业成就辉煌,漆器业、丝织业达到当时古代世界生产力水平的巅峰,出土实物,倾倒世人。历来重商,商业成就突出,产品输往大江南北,远至中亚、东南亚地区。商品流通领域扩大,货币大有发展,已知的先秦金银币都是楚国的。据文献记载,共有大小城邑270余座,考古发现公布的楚文化城址约有50余座。楚墓葬分布在今长江中下游地区、岭南、四川盆地,仅湖北、湖南已发掘5000座以上,出土大量制作精美、内涵丰富的随葬器物,如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画和帛书,江陵马山出土的丝织品,各地楚墓所出的陶器、铜礼器、兵器、车马器、漆木器、竹简、木牍及各种玉石器。规模宏大的熊家冢车马阵,是大量真车真马真人陪葬,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布局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墓地。《墨子·节葬下》记载,“天子杀殉,重则数百,寡则数十”。可见,熊家冢墓地殉葬的人数达到天子的级别。楚国以善制玉器闻名,名满天下的和氏璧便是楚玉的代表。墓地出土3000多件套玉器,种类繁多,材质优异,工艺高超,涵盖春秋以来楚国所有的玉器品种。种类和工艺水平达到同时期的最高水平。在楚国建筑、服饰、工艺的大气魄开拓的理念影响下,瑶民也将生存空间扩展到幕阜山主峰到黄袍山一带。现幕阜山有大量瑶民石屋、石梯地遗址,还有瑶族特色的石庙。黄袍山有规模庞大的石梯地和梯田遗迹,最为叫世人惊叹的是龙窖山山峒里,都有规模较大的石屋群和石寨、石街、石堡、石祭坛、石墓葬,成为千家峒,生生死死于一处自然与人工大型宫殿。石桌、石登、石火塘、石缸等石器日常用繁多,朴拙厚实。银项圈、银手镯、银脚圈男女老少皆可载,精美巧致。各种竹器,竹筐、竹蓝、竹篓、竹刷、竹筷子、竹碗等销往周围四县,窑炭、茶叶销往省城之外,窑窖、古茶遗物比比皆是。
楚辞是屈原创造的一种诗歌载体,产生离不开楚地特有的民间习俗。江汉水乡,民间巫风盛行,土俗崇尚祠祀歌舞,很早流传着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楚地民歌。《诗经》是广泛采录周初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四方各国民歌的总集,几乎没有收录楚地民歌,大概是楚一向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楚地方言难以被中原人接受,但从各方典籍保存下来为数极少的楚歌来看,内涵丰富,叙事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楚辞影响深远。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一起,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瑶民在楚民歌和楚辞的歌唱环境里,产生自己民族的《盘王歌》等说唱表演艺术。
楚地哲学恢弘浩然,从主张“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的尹吉甫,到主张“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季梁;从帮助越王勾践“施民所善、去民所恶”的文种,到“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从张扬“南方之强”的老庄,到两度作楚兰陵令而晚年退居兰陵从事著述的荀况等,代代哲人深沉睿智,表现的致思方式,具有独特的性格魅力。首先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道家的平等、宽容深刻影响楚文化的精神。老子的《道德经》揭示正义的前提是宽容,是最接近自然法则的心态。庄子反复措意于大小之辩,在通过对大和小、有限和无限的比较中,克服了“一曲之士”的主观片面,肯定百家之学“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包容态度,成就楚文化精神底蕴的最大特色。现代著名文学史家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指出:“荆楚之地,僻处南方,故老子之书,其说杳冥而深远。及庄、列之徒承之,其旨远,其义隐,其为文也,纵而后反,寓实于虚,肆以荒唐谲怪之词,渊乎其有思,茫乎其不可测矣。屈子之文,音哀思,矢耿介,慕灵修,芳草美人,托词喻物,志行芳洁,符于二《南》之比兴。而叙事记游,遗尘超物,荒唐谲怪,复与庄、列相同”。《庄》、《骚》这种“用心恢奇,逞辞荒诞”、“宏逸变幻”的特征,既是楚国江汉川泽自然环境的折射,又是“民神杂糅,不可方物”的文化包容意识的体现。在大楚母性文化环境里的龙窖山瑶民子文化,自然承传母文化的内容,那么瑶民的包容性,对外体现在处于楚国内里与其他部族安然生存,对内体现在多山多姓的互相安生,还体现对动物包容共存,如尊狗为灵性圣物,因为狗能为人守家驱盗贼,能狩猎与人做伴壮胆,还能与此地传说中的毒蛇牵丝斗共处,更为突出的是,将自己的生死包容在龙窖山的山水里,为理想生存的千家峒。男女平等在龙窖山瑶族表现得特别突出。
楚地道家哲学的第二大特色是重义理。先秦的老庄学派,两汉的荆州新学、南北朝至隋唐的湖北佛学一样楚哲学,均重哲理。但产生于江汉潇湘间、以泽国为主要地理特征的道家学说,表现崇尚虚无,活泼进取,“大抵遗弃尘世,渺视宇宙,以自然为主,以谦逊为宗”的义理特征。学“究天人之际”,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宇宙精神,体现人与天、地、道同大的自觉意识,又具有齐同物我、平视神人的博大眼光。龙窖山早期宗教为道教,山名、居住环境和屋形是瑶民选择和修建,源于与楚国共同的道家哲学信仰,如在通城地界修于唐朝白云观,在临湘地界的仙人殿。山上、山下、山窝都依托山水而建,外关锁,内宽空的千家峒里的石屋,就是整体向往自然、崇尚自然的生存方式。
楚地道家哲学第三个特点是思辨性。与先秦的老庄学派,两汉的荆州新学、南北朝至隋唐的湖北佛学一样,突出思辨性。表现为对“有”与“无”范畴的理解,道家对短暂的“物”与永恒的“道”的思辨性思维,与楚民族的精神信仰有极大的关系。《楚辞·九歌》中的“东皇太一”,就是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的太一,在老子则是“道常无名”、“吾强为之名曰大(一)”的“大一”,即楚人宗奉的统管一切的天神。老子哲学的意义,就是处于神话思维向理论思维、原始思维向哲学思维过渡阶段的地位。老子将“道”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把“太一”天神进行抽象化工作,具有开创性。中国民居建筑布局,就是根据道家文化的物化,体现在居住方式。江南风水文化是山水组合的太一理念。村落选址、屋场建构都是依据道家哲学文化构建的。龙窖山的千家峒的峒,就是瑶民选择的一个个太一哲学的物象化的居住环境。
荆楚哲学第四个特点是否定性。第一层次是对现存的、或公认的规范突破。是先秦道家对礼乐传统深刻的批判,老子称礼为“忠信之薄而祸乱之首”,庄子多方指斥仁义,摈弃礼乐,与同时代诸子对传统的认同大相径庭,敢于提出否定理论,显示某种文化自信的力量。对中原礼乐文化的态度,楚国文化既有对中原文化的本原无知,也有对中原主流文化的自觉对抗。在长期浸润中原礼乐文明的人看来,楚人不以为忤,而且不过是“南蛮鴂舌之人”。楚人在政治生活中自觉地打出“蛮夷主义”的旗帜,以“我蛮也,不以中国之号谥”对抗周天子的责问。敢于以自己的意志来否定中原礼法束缚的行为,表现大胆突破、大胆否定的创新精神。否定思维第二层次表现为对“无”的功用的肯定。“无”在一般人心里,是没有,是消亡,是对现存的否定。老庄别具慧眼,从“无”中发现“有”的有限性,“无”是世界的另一半,是对“有”发挥作用的一半。老子以生活中“习焉而不察”的事例,揭示这一真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庄子与惠施所辩难的大瓠与樗树,惠施看到的是它们“大而无用,众所同去”的工具价值,庄子看到的则是“无所可用”者的自身目的。所以,在《逍遥游》中,庄子借连叔之口,表达唯有审美的眼睛才能看到美的审美主体性原则。他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楚文化浸染的否定性思维,不仅是对现实的简单批判、简单的舍弃,而是在对事物的否定中达到扬弃的目的,是对否定的否定,显示高出同时代思维水准的创造性。瑶民在龙窖山千家峒的社会形式,就是楚哲学的否定思维现实化,对统治阶级的批判,创造出一个无税役的桃花源世界,是一个道家的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仙境家园。世界上都是剥削压迫的社会,没有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而龙窖山的瑶民在“无”里,生出一个“有”的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近二千年,是一个大胆创造,是道家理想的具体物化。文化有两种现象,一是物化,即文化为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一是人化,即人的精神产物质化。物化也是人化,物质产品是人创造,是人的力量的对象化。人创造文化,文化创造了人。
楚人好巫祭祖,苞茅缩酒是楚人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齐桓公纠合诸侯借伐蔡为名,南下攻楚。楚使质问:“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国的相国管仲答复楚使时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问罪的理由是楚人不向周天子贡奉苞茅,周天子不能缩酒。因为周王室一直是依靠楚国进贡苞茅来进行祭祀的。遗风今保存在湖北巫教祭祀端公舞蹈里。楚人向周天子进贡,祭祀神灵都使用楚国最具传统特色的香茅酒。巫人祭祖,多用酒,楚人好酒。瑶民亦同样好巫,祭祖祭天地。龙窖山仍有瑶人好酒斗酒的遗风。有竹仙酒、龙窖酒遗传,有多处祭祖祭神祭仙,祭天地的垒石祭坛群。
楚人初居江汉,方不过百里,良田沃土周围各国占尽,只能被蜷缩在山地与平原当中艰难维生。《左传》载楚灵王右尹子革的话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筚路蓝缕的苦志精神,成就楚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晋书》载:“ 冒以筚路蓝缕,用张楚国”。筚路蓝缕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融入楚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楚人自强不息、问鼎中原的强大动力。楚庄王“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民族自信。卞和不惜两次刖足献玉的执著精神;屈原“忠而斥弃,愁满山泽,魂魄放失,厥命将落”的爱国主义情操;刘邦“愿分父羹”的江山意识,都表明楚人执著进取的民族魂魄。在亡国时,这种精神在楚国先民身上不仅没有泯灭,反而更加旺盛。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后来为奸人所害,面对无望的国家,不能离开,悲愤交加自沉于汨罗江。楚顷襄王21年(公元前278年)春,在秦、楚的最后决战中,秦将白起率领强悍兵力攻陷楚都“郢”城,万万没有想到,所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楚人有逃亡的和战死的,却没有人投敌献媚。其中两个被俘的士兵,宁可咬断舌根和投火自焚,也不肯泄露楚钟鼎、鬲樽的埋藏地点,因此,楚人留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不朽精神。直至最后,楚被秦亡,楚人仍顽强地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悲壮誓言。果不食言,十六年后的楚人刘邦兑现了先人遗言,打败不可一世的秦家王朝,建立起一统天下的大汉帝国,完成问鼎中原、独霸天下的宏伟夙愿。“筚路蓝缕”的精神不仅为楚国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带来的“文治教化”方面的巨大财富。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影响下,君臣一德、上下一心,劳动的艰险和技巧的神奇令后人惊叹,文化心理和素质的沉淀和积聚,生生不息日渐更新,形成任何力量都摧不垮的民族文化精神。屈原的文学、哲学和奋斗理想,体现荆楚文化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植根本土,交融贯通齐鲁,宗儒、道、法几家学派,浓厚的民本思想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性格特征和感情素质,成为楚国最具有个性的民族精神。楚人如此,楚国龙窖山的瑶人同样如此,他们同样筚路蓝缕,一代代开拓出一方生存圣地,被迫离走时产生十二姓执十二牛角的悲情壮举,发出重找千家峒的伟大誓言。瑶民属楚国人,江南吴越楚之后的民国精英,共和烈士共摧腐清,同抗日寇,建立中华民族共和国家,海内外瑶民都回龙窖山千家峒来寻根问祖。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说:“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楚人介于华夏与蛮夷之间,在东南西北的中间,习俗既有蛮夷之异,亦有华夏之同,具有极强的兼容性。楚人确信自己是日神的远裔、火神的嫡嗣,形成独特的风尚,尚红色,尚东方,尚左边。因为祝融来自日出的东方,是帝喾的火正,生为火官之长,死为火官之神。《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帝德,光照四海,故命之‘祝融’,其功大矣!”日出东方,火播山野,是远古人征服大自然的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楚人自然崇拜与祖宗崇拜自然结合成原始信仰。日、火均为红色,富有激情和生命力,楚人尊红为贵,形成尚赤的风尚。“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其治国”。“筚路蓝缕,以处草莽”,有火,能烧荒开地,驱狼逐豹,祛寒去湿、燎物成食。在早期原始生态环境里,火是生存下去的条件和力量。火,是“吉”和“利”。楚人以东向坐为最尊,南向坐为次尊。楚国公族的墓葬亦是头向从东,墓向与头向一致,也从东。作为日神的远裔,应朝向日出的东方,作为火神的嫡嗣,同样应朝最初的火神所居的东方。在楚国,职官左为正,右为副,相沿至汉,再至唐、宋、明的汉人官制,均以左为上,右为下,文左武右,男左女右,长左次右等等。龙窖山瑶人是刀耕火种,火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民族的发展他们烧荒要火,做饭要火,照亮要火,庄稼生长要阳光,晒衣裳,晒粮食、草药要阳光,尚火、尚日、尚红色是瑶民的风尚,在喜庆活动中,在节日里崇尚红色。至于尚左在通城这个瑶族故里,是以左为大为尊的风尚。炎帝是日神,是南方之神,祝融是南方火神,是炎帝之后,瑶苗等蛮楚民族与楚民族崇火尚日一致。
龙凤呈祥是楚人、汉人的共同景仰。楚人以先人的崇奉为本,以鸟为图腾。凤是日中之火鸟,是祖先祝融的英灵,是至善至圣的神鸟。《白虎通·五行篇》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是凤,喜欢以凤鸟喻人,把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名为凤鸟。如楚庄王即位后,整天寻欢作乐,不问国事,大臣伍举进谏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同‘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对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屈原在《离骚》、《九章》、《远游》等诸篇中,反复咏颂“凤鸟”、“凤凰”、“鹭鸟”,把它作为美的象征,凭它的导引而上下求索。楚人喜欢凤,后来变得喜欢龙,是楚文化扩张和兼容的典型标志。图腾形象中“龙”的原形为蛇,为鳄,是见首不见尾、首尾相照应的连体庞然大物。将马头、鹿角、蛇躯、鳞身、鱼尾、兽脚、鹰爪等特形集于一身的连合体。这种多种动物的集合体,是各图腾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联合集团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许顺湛在《中原远古文化》中,曾对炎、黄时代的33个主要图腾氏族进行排列,至尧、舜、禹部落联盟时,只剩下7种民族图腾,表明在部落不断地扩张兼容中得以吞并和组合。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是许多不同的图腾揉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龙的形象定型于战国后期至秦、汉之间,正是楚国北扩、楚文化北上,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交融汇合的时期。“龙”图腾的形成,象征着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华夏文化的奠基。中国人就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楚国龙窖山的瑶民,是伏羲之后,崇敬蛇的,蛇称小龙。是盘瓠之后,崇拜龙犬。在楚国母文化胸怀里定性了龙,于是将世代居住的山,取名龙窖山。瑶民歌谣《十二姓瑶人游天下》唱道:“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春色四处游,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乐业世无忧”。据湖南省瑶史专家考证:“头”是汉人据瑶胞口头传唱记录的误笔,“窖”的瑶音与“头”的汉音极为接近,歌词中的龙头山就是龙窖山。
道家文化是江南楚地多民族糅合的文化,是崇女性的柔韧文化,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凤是女性,是太阳金乌,即火鸟,变龙是龙窖山的母龙。
3、瑶汉杂处时是瑶族文化的成形期
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宋后,苗才从混称的蛮里脱离出来,至今龙窖山下的通城县仍留有诸多瑶族文化遗迹,如经当地政府整理的拍打舞,以手互相拍打,自娱自乐带有生殖性质的汉、瑶原生态舞蹈,荣获中国第八届民间艺术节金奖。由于楚人长期处于非夷非夏、亦夷亦夏的特殊地位,使楚人的民族偏见比较淡薄,容易与其它民族和睦相处。如诸夏在战争中经常俘掠敌方的人口为奴隶,尤其热衷于俘掠戎狄人为奴隶。楚人对俘掠奴隶却没有兴趣。对被灭之国,楚人一向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因此,楚人的民族思想最有助于民族的团结,以及国家的统一。楚人刘邦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大汉王朝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文明昌盛的泱泱大国。
汉族文化的形成,在于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区域文化。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因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实为多氏族集合体,楚族就是汉族的一个氏族。苗族、瑶族汉化后,也为汉族。楚、苗、瑶等民族的风俗融入汉族中,是汉族风俗的来源。没有汉化的,还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如苗族就有生苗、熟苗之分。生苗是保持本民族风俗文化的苗族人,熟苗是接受汉文化程度较深的苗族人,完全融入汉族文化的苗族人实际已经是汉人,瑶族亦如此。龙窖山瑶族也分为三种瑶民。一种是生瑶,原来生长在广大江南地区,包括幕阜(龙窖)山的古越人、九黎人,即尤人,最早退出江南直到退到越南等国,是不认同汉文化的瑶人。二种是熟瑶,即盘王为华夏族高辛王擒寇负女入南山的瑶民。三种是汉化瑶人,即汉族人,即黄帝胜利后成为奴隶的留在中原的尤人,如西晋安微汉化夷官张昌起义失败后,退于下隽县(今通城县)战死于清水塘,所属兵员诸姓入居龙窖山、黄袍山繁衍至今,所以通城、崇阳、临湘等地风俗、民谣、语音都与瑶族相同或相近。张昌,西晋义阳、今河南新野人,出身汉化蛮族。武力过人,好论攻战,年轻时为河南平氏县吏。1979年版《辞海》载:“西晋太康二年公元303年义阳蛮族张昌起义,为陶侃所败,进入此县(下隽)山中,次年被害”。《湖北通史》介绍,张昌出身蛮族的县吏。因新野王、镇南大将军司马歆“为政严刻,蛮夷并怨”。张昌领导起义,旬月之内,众至三万,“荆、江、涂、扬、豫五州之境,多为昌所据”。南蛮刺史陶侃打败张昌义军,张昌逃至下隽山,次年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秋被俘处死。蛮族张昌避险和遇害的地方是下隽县山中,当时的下隽辖崇阳、通城、临湘等地。张昌选择逃难下隽,是因张昌和瑶族先民都属蛮夷之人。另据清乾隆《崇阳县志》载:“摩旗峰,西55里,龙窖山支,相传有红花太子结垒山上,被困而死,其墓曰红花坛”。又“摩旗峰故垒,相传巨寇称红花太子,疑即晋太安中草寇张昌之党。按史,张昌以邱沈为主,改姓名为刘尼,其众皆以绛科头,攒之以毛。及败,昌与沈窜下隽山,昌所据为槐头砦,则此垒必邱沈所据,红花太子当是沈子,绛头攒毛,故曰红花也”。张昌是义军首领,有三万兵力,有“据五州”的力量,被害时他的队伍已经扎根龙窖山一年之久,不可能全部消灭,其中许多人成了千家峒的居民。可知,龙窖山千家峒的形成,应在东汉及以前,西晋时期加入了张昌的力量,有200平方公里的深山密林,有三关九锁的幽闭环境,自耕而食,自织而衣,既以耕畲为业,又狩猎捕鱼射雁,生活安定。《千家峒歌》:“六月好过冬无冷”、“一年耕种吃三春”、“姊妹宽游年过年”,不需要“吃过一山又他徙”了。笔者姓张,祖籍龙窖山下崇阳沙坪偃市张家,塘湖张姓,崇阳高枧备源张家是一脉,与通城程丰张姓不是一祖。现清水塘张姓乃程丰张姓一脉,是二十多代前合在一起系谱的。二十多代前我张姓一族县市门与偃市门二兄弟来通城的是没有族谱的。而张昌死于四庄清水塘,与崇阳沙坪偃市只有几里之隔,与通城塘湖张家,与崇阳高枧备源张家相距只有数十里之遥。古驿道正是崇阳沙坪从偃市,走通城沙堆,上高冲达鲤港,过石坪通修水全丰。通城清水塘在偃市、沙堆东边,崇阳备源在塘湖东边,都在龙窖山东边,黄袍山西边。清水清在中间点上,龙窖山与黄袍山均为瑶民居住区域。偃市门没有族谱原因,真相可能就在于此吧。即偃市门、县市门,均系张昌起义家族,能系谱吗。后又因崇阳通城黄袍山张瑛绅士,张昌后代于唐朝末年起义失败,部分在于江西修全丰镇改为曹姓,即上源曹家。部分失落江西其他地方。程丰张姓是明朝从江西迁到通城的,偃市门张姓是西晋随张昌迁来的,挂靠在清河堂迁到通城程丰张姓谱系里的。
3,1、华夏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哲学思想学术流派形成中国文化的基础,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到汉朝华夏诸族改汉族时,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中华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程度不同地影响少数民族,主要有瑶、苗、壮、侗、黎、畲等,还影响到中华同族源的相邻国家。
3,2,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兼容并蓄。敬天法祖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信仰的是道教、佛教和儒教。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统治中国几千年,封建宗法社会,在民族文化心理上造就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异的强调。言语交际是讲究亲属称谓的使用,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西方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中国各民族都不允许。对长辈必须使用称谓,才有礼貌。亲属称谓作为尊称,用于非亲属,如称叔叔、伯伯、奶奶、阿姨,是对对方的尊敬。重视长幼的宗法观念移用到社会,变为等级观念。几千年封建社会一直提倡长幼有序、尊卑有序。与有官职的谈话历来以职务相称,是敬称。交际中为抬高对方地位,就压低自己。中国各族人为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谈话者,这种宗法信仰同样是瑶族宗族稳定社会的宗法。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崇拜祖先“盘瓠”,禁食狗肉。在瑶族的原始宗教中主要崇拜雷王、风伯和雨师,也崇拜五谷灵娘(即五谷神)、山神、河神、树神、兽神和牛王等自然神。众神之中,盘瓠和密洛陀神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忌用狗、蛇、猫、蛙肉与通城风俗习惯相同,与其他地方汉族相同。瑶族为了纪念先祖,农历10月16日定为盘王节,汉族自汉朝祭盘古,就是来源南方的盘古神话,盘王传说,汉族祭伏羲同样源于苗瑶等西南少数民族祭祀的伏羲女娲。中华民族帝王世系的盘古,伏羲,炎帝,是西南苗瑶等少数民族的祖先。祭祀文化、巫傩文化就是源于苗瑶等民族。幕阜(龙窖)山的瑶族宗教信仰同样如此,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巫教、道教),祭祀寨神、家神、山神、风神,傩事活动盛行,对生活和生产中的活动也要占卜吉日。
3,3、汉语是汉族使用的书写文字,属汉藏语系,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汉语作为世界特有的象形文字语言,文字高度的统一与规范,有统一和规范的语法,对维系中华民族的统一起了巨大作用。汉字独立发明、逐步演进、由笔划结构而成的现在方块字。原始汉字是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图形文字,以及河南龙山文化陶器上的刻划文字,称为陶文。更前些年代,应为南方三苗集团的几何陶纹。商周时代有甲骨文、金文、战国时秦有大彖,六国有简帛文字,秦汉时有小彖、隶书,汉以后有揩书、草书和行书。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使用汉字,现在平江、通城、修水、临湘、崇阳等地方言,与现在江永瑶族语言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是瑶族语言遗存下来的活化石。楚地瑶族的语言是楚地方言之一,秦汉统一中国以后,这种语言在幕阜(龙窖)山区通过瑶人汉化的人群保存在这个地域。瑶族女性掌握的女书极有可能就是楚国鸟形文字的形状,应是汉字统一前的形态之一。它不是单独的瑶族文字,是汉字前身的变形传下来的楚瑶体。瑶族早在唐、宋时期开始,学习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编纂各种典籍。迄今各地瑶族民间散藏着的大量瑶族历史典籍,包括著名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和数量众多的宗教经书、歌本、家谱等等,就是瑶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一大重要贡献。
3,4、西周时期,华夏形成完善的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记有乐官。周代乐舞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有比较完善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经》(已佚)、《春秋》。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十分讲究礼节,礼俗别具一格。在相互交往中,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九拜。后发展、演变常见的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作揖,是弯腰鞠躬。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跪拜,汉族庄重的礼节,包括稽首、顿首、空首。稽首是叩头至地并停顿一段时间,臣对君之拜。顿拜,即头叩地,通用为下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的拜礼。空首,是手着地,拜头至手。瑶族与汉放一样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瑶族热情好客,与汉族比较,过之而无不及。凡进入瑶家的客人,都会受到尊重和热情款待。饶有风趣的“挂袋子”与“瓜箪酒”,是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客人到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表示要在这家用餐,这与我们通城汉族习惯相同。主人自然会留客人在家里就餐。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用餐时,由家里最年轻的姑娘斟酒盛饭,主人则频频向客人夹菜敬酒。客人不必拘束过谦,应大大方方开怀畅饮,这与通城汉族待客相同而通城人喝酒时,劝酒、灌酒、闹酒、斗酒几乎与瑶族一脉相承。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尊重的大礼。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客席上,金黄厚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腊肉夹给客人。瓜箪酒是瑶家招待客人的特制酒。这种酒用糯米制成。它酿成糊酒后,掺上清泉水或凉开水,饮用时用瓜瓢舀出倒在碗里,连液带渣一起喝下。酒度不高,香甜可口。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鸟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宴客有号称“瑶家三礼”的“敬茶洗澡接风酒”;全寨公宴贵宾的“碗酒串肉”;山珍野味杂陈的“献鲜”;以名珍“水龙肠”接风的“龙肠席”等。此外,还有调解民事纠纷的“上门挂红酒”,宣布断交撵人的“炒豆煮蛋”,其中,不少食俗颇有意趣,例如求婚带一包肉和两葫芦米酒,女方同意便收肉不同意则刺破葫芦;择婿常有“埋蛋”之举,视其变化决定取舍;姑娘出嫁向乡邻分赠焦黄豆;离婚仪式为“破竹筒”,离婚双方各提一筒酒,交换饮毕砍破竹筒后就此和气分手。
3,5、古代汉语文学,诗歌发展占显著地位,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艺术成就极高,楚时的屈原、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爱国之诚,爱民之真,爱自然之意,爱自由之心,影响中华各民族人民。小说创作,到明清长篇巨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短篇《聊斋志异》深入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少数民族作家运用汉语进行创作,满族名著《红楼梦》。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瑶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先秦古籍《山海经》就有盘瓠神话的原始记录。除盘瓠神话外,反映本民族远古社会生活的神话,还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子妹造人民》等。歌谣在其文化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记述民族历史的古歌,表现劳动生活的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用的乐神歌,赞颂反抗斗争的革命斗争歌等等。瑶族史诗《盘王歌》(《盘王牒卷》、《过山榜》)、《瑶源传说》。《盘王歌》歌词长达3000多行,歌名多至数十种,为瑶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史诗般优美的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谜语、谚语等。有的述说历史上的不幸遭遇,有的歌颂反抗压迫的起义斗争,有的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有的歌颂爱情坚贞,有的描述民族风物等等,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其他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都有蜚声中外的名家,表现了瑶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发展艺术,形成特有的中华民族的风格。
3,6、汉族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奇葩,体现汉民族对哲学,对宇宙,对世界的理解,更体现着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殷商甲骨文,不少字借用两坡顶的建筑形象来造字,现代汉字偏旁部首中的宝盖头,是建筑形象的直接表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汉族建筑不是单个民族独一的艺术,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融合体现,如龙窖山瑶族的吊脚楼是现代楼的始祖。瑶族吊脚楼来自于有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素可以祈福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