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我就说笔记攻略和高铭暄刑法学笔记攻略为什么差这 来自

2014年刑法攻略柏浪涛笔记(含法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4年刑法攻略柏浪涛笔记(含法条)
&&柏浪涛刑法笔记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0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382份通过,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文章很详细。我的非典型司考历程及心得。
我的图书馆
382份通过,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文章很详细。我的非典型司考历程及心得。
&零基础+在职+三月,多快好省过司考&&&&——我的非典型司考历程及心得作者:东邪&&引子:分数不高,但以我的情况能考成这样,已经算上天眷顾。很多经历心得想与后人分享,才有了这篇经验帖。想看干货的,直接找最后的第五部分,前面都是本大叔的啰嗦,但其实对大家备考是有帮助的。我经历的迷茫、郁闷、挫折,你都会碰到,各位朋友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计划准备考试的时间及方式方法吧。& 一、基本情况&先说说我本人,男,30出头,非主流金融业,职业性质偏销售,211本科工科,三流大学经济学硕士,已婚,三岁可爱女儿。考霸非学霸:仔细算算看,除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外,英语过了四六级,考过托福,GRE(本科一度想出国,后不了了之);金融考试方面,证券从业资格五门,期货从业资格两门,注册金融分析师CFA1级(后来发现国内对CFA的认可度还不如CPA,果断放弃,何况费用超高);财务类,CPA,专业阶段六门,还有一门审计没过,司考前一周考的,等成绩中,应该问题不大。&二、结缘司考说起报考司法考试,最初对我来说还真是个“添头”:前两年开始准备CPA注会考试,是六门专业课加综合的模式,12年过了三门,13年报考剩下三门最终独留一门审计以59分抱憾,14年只能继续考审计,但这么漫长的备考时间,光考一门太不划算,索性顺便报个司法考试试试水。虽是试水,实际还是抱有一年过的想法的,不好对外人说,自己努力就行。除了网上大肆宣传的“天下第一考”,主要是身边有活生生的例子。我有个亲戚,前后花了10年,考了8次才过司考,不过现在当了律师日子也挺滋润的。以至于我爸在我看书的时候,不无揶揄的说:“是不是难到完全摸不着边啊?”备考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零基础:专业和职业都和法律无关,法律书籍以前也没看过,唯一能算上沾边的是,12年过了注会的经济法,但其实考后一周基本忘光,更何况两类考试的侧重点也不同。2、时间紧:因为担心注会考试与司法考试时间冲突,所以前期都是复习审计,司法方面只是基本确定了复习方法及老师选择,书和课件都没启动,最后实在觉得拖下去机会只会越来越小,才开始翻书。清晰的记得,翻开刑法攻略的第一页的时间是6月1号,那天下午安排女儿的生日会,我提前去咖啡馆占座带去的书。直到6月中旬确定司考考试时间比注会晚一周,才真正开始感觉时间的紧迫,效率及强度慢慢提上来;3、在职:虽然不忙,但还是占用了白天的时间,上班也不好做什么“小动作”,看看讲义或者模拟题也要偷偷摸摸,不如不看,上班的空闲时间我基本用来下载和整理资料、做学习计划等方面;4、精力:精神一直要保持高度紧张,没办法,内容那么多,时间有限,课件全部加速听,边看新书边听课边理解,根本谈不上记忆。毕竟不是“小鲜肉”了,确实感觉精力和记忆力有点下滑,但整体还好,状态保持的不错,久经考场嘛。一直到考完试才把紧绷的弦松下,真的很累,后来的真题答案及解析完全提不起兴趣再看了。实际上,出了考场,有些题目自己选了什么都不是很清楚,完全估不了分,索性不想了,乖乖等成绩公布。5、奶爸:只要在家,总是要和女儿亲近亲近的,虽然家人都自觉承担照顾任务,但多少还是耗费点时间的。(好吧,我承认,是我找她玩,我需要女儿的亲亲和抱抱。)6、处女座:完美主义+强迫症,经常弄得自己不得安生。我制订的计划,有时精确到分钟,以精神100%-120%集中为前提,因此99%以上完不成,搞得非常纠结和自责。同时备考法律和审计,有时还真有点精神分裂,何况法律是N多法构成,着实混乱和狼狈。尤其考前半个月,一直都是顾此失彼的感觉,资料下载一大堆,模拟题买了不少,没时间看,没时间做,着急上火,表面平静但心里煎熬,还好挺过来了。(即使在写这篇经验帖的时候,还是旧病复发,希望能给大家多一些经验,生怕遗漏一些细节,这辈子是治愈不了了)&&&有利因素有:1、自学能力+自制力:自从研究生考试因差五分被调剂到三流大学,痛定思痛,都是自制力的问题,好在随着岁数增长,这方面慢慢加强。自学能力我一向很强,加上现在的课件学习起来真的很方便,对报班从来不感冒,耗钱,效果也不一定比课件好,而且时间也不自由。这些年的金融、cpa考试大部分逢考必过,复习时间都不长,最终过了的分数大多在60-70之间,不过的分数在58-59,偶尔碰上也是挺吐血的。不费力,但费心,考完都是没感觉,一直到成绩出来才释然。2、时间安排自由:尽管备考时间短,但公司的管理是比较松的,以我的资历及职务,基本打个报告就能去出差,做做样子,确实空出来不少时间。前期是出一星期差,在办公室坐一周,到考前半个月,基本上都在外面了,好在业绩过得去,没引起什么不良影响。满打满算,扣除在办公室的时间和复习审计的时间,我的司法备考时间可以相当于脱产2.5个月左右吧(这样算起来,自己都吓到了!)3、压力也是动力:男人三十而立,尽管收入还过得去,但职业方向依然不明确,压力还是蛮大的,当然这也是考试的绝佳动力。&交代这么多背景,不是为了告诉大家我有多厉害,再牛也和大家没半毛钱关系,而是希望大家在战略上藐视司考,这么多不利的条件叠加,一样可以通过,不要被通过率吓倒!很多人没上考场,很多人是裸考,还有很多人学的不好,剩下就轮到真正学习的你通过了!&&三、混乱但高效——我的备考过程及体会&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尽管开始看书是6月,但决定试水司考后,花了不少时间在各科老师及复习计划的研究上。我个性偏懒,所以凡事都想最有效率的开展,制订计划的功夫自认是很强的。张三老师的博文,很早就开始看,里面对于老师和参考书的选择非常到位,我也一直贯彻其基本思想“读谁的书,听谁的课,做谁的题”,最后实际的执行也基本如此。东拼西凑,贪多反而嚼不烂。希望准备15年考试的朋友们,等张三老师新版的博文定稿后,抓紧时间定计划吧。&2、时间安排&我的时间利用一般,基本不会早起,晚上下班到家7点半,吃饭加上陪女儿玩玩,差不多要在8点半到9点间开始复习,一直到晚上12点半到1点,不算很晚;周末或者出差无事时,早上9点-12点半,下午2点半到6点半,晚上又是8点半到12点半。虽然算算都有11.5小时,实际很难达到,10小时能集中精力已经很不错了。我的复习顺序是刑法--刑诉--民法--民诉--商经知--行政--三国--法理。有人建议是先法理,再刑民。我在学白斌法理的时候不觉得和邢民有什么关系或者指导意义,放最后就可以了。第一轮直接上系统强化,只有刑法一门是先看书后听课,其他因为时间关系,都是边看书边听课,而且全部用软件加速过,强行理解,囫囵吞枣,不过同时牢记张三博文的教导,对于老师讲课没提到的点,还是把书大概看了看,自己觉得重要的划一划,心理安慰居多,没啥感觉;第二轮是授课老师编的真题书,都是自己做自己对答案看解析,没时间听课件了,唯有两个例外,刑法除了做刑法攻略真题卷,还听凤科大帝的真题解析录音一遍;刑诉则是因为左宁编写的真题卷是按年而非知识点排列的,做的非常不习惯,做了两年的题受不了了,找杨雄的三校真题解析录音过了一遍。这两个真题录音都是边听边看电子版,还是挺费眼睛的,大家还是多用纸质版的好。不过事后看来,卷二考的最差,应该不光是试题难的原因,确实刑诉没学好。刑法和行政法自我感觉还行,但只是感觉而已。另外,白斌法理的真题卷没做,没时间,放弃了,自我安慰是法理的历年真题参考价值有限。第三轮已经手忙脚乱了,当时离考试一个月左右,没时间再翻讲义整理笔记什么的,买了本众合的串讲讲义,就当是各科知识的缩写,匆匆过了一遍,然后开始用司法部版的真题想过第二遍,基本和新做题差不多,没起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卷一没做,卷二和卷三各做了不到一半,勉强复习到一些知识点;紧接着做老师的模拟题,戴鹏的模拟题题量还少点,碰到三国杨帆的厚大题库和白斌的法理模拟卷,真是吐血,掐着表做题,一边做一边计算多久能做完,要不要放弃之类的。难度方面,我做三国、民商的模拟题还行,到了凤科大帝那里,也是折磨得半死。在这段时间里,把任海涛在华旭的卷四讲义过了一遍,大概知道了第一七题是怎么回事,断断续续抄了几个案例的套话,最后考试还是用了点的。另外要说的是,最后冲刺时把白斌的小册子完整过了一遍,确实有用,尽管没背全,但最终卷一考完信心还是挺足的。这个阶段一是会被模拟题目打击得没信心,二是上考场时间越来越临近,三是精神压力大,大家一定要挺住。&&3、参考书建议①八门课程的学习我都要买三本书,讲义+真题+模拟题,而且尽量是同一老师编写,不需要某个网校买全套,按老师自由搭配即可。(刑法模拟我只做了168题,柏的模拟题无详细解析,直接pass;民诉因为找不到郭翔出版的模拟题集,买了戴鹏的,真心不错)。另外,老师的书在哪个学校出,就听哪个学校的课件,因为老师讲课是按讲义的,这样做笔记方便。②《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汇编》一定要买,作为第二轮真题复习用书,里面的解析都按最新法重写了,包括刑诉。真题我觉得两到三遍即可,复习到能背答案的地步有意思吗?如果说是为了理解每个选项的背后含义,那之前的两三遍不是做了这个工作吗?③模拟题一定要做,尤其当你真题能背出答案的时候。时间允许的话,一些重点科目做两个老师的都行。如果今年白斌还出法理冲刺的小册子,也是必买,而且最好同时听他的讲课录音。④如果时间多,能自己把笔记整理成讲义形式最好。但我估计大部分考生没这水平或者闲工夫,还是配一套冲刺讲义吧。同样以听课老师尽量重叠为准,比如厚大的卷X突破119系列,这方面观点我和张三老师有所不同。我买的是众合的串讲讲义,看的过程还是有点不适应的,编写的老师和我听课的老师不同,没办法,就他这本相对最薄。也可以考虑用不同的老师的冲刺讲义任意组合打印,基本每门的冲刺讲义都在50-60页,就是翻起来感觉不如印刷的方便。冲刺讲义如果是以表格形式编写的,更加的好!⑤最后冲刺的过程中突发奇想,给网校们出个点子,希望冲刺讲义出个“子母书”。“母书”即是如卷X突破119系列,而“子书”则要更薄,所有课程浓缩下来能在100页左右。母书上的几十个字说明的知识点,在子书上是口诀、缩写、简写,浓缩到十字以内最好。看几个字就能明白怎么回事的,这个知识点就过了,不明白的,把母书当字典查,最后上考场,带一本小册子瞄一眼就行了。这方面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三国杨帆的书和课,每一章直接把考点总结在末尾一两页,讲课也就讲那些,实在对理解困难的才翻到正文讲两句,省时又高效,学得最爽,无愧女帝称号!⑥时间有多的话,建议最后半个月做一到两套网校编的模拟卷,对错不重要,主要是体验考试感觉。我买了三校的AB卷,因时间关系都没做,但我觉得是可以备一套试试的,编排、印刷感觉和实际上考场都很像,要是提供答题卡就更棒了。⑦三大本不用买,这只是考试,不是搞理论研究!甚至有人问要不要看王泽鉴、张明楷,拜托,省省吧!!!法条的书也不用买,一是重要性下降,二是你也没多少多时间去查去背,有这时间做点模拟题或者复习几个知识点算了。14年厚大是讲义真题法条打包卖,到手后直接无视法条,当废纸卖即可。&&&总之,书要越读越薄,题要越做越多!前期以书和录音为主,中后期以题为主,整体比重还是要以题为重!&4、各科复习体会及老师点评&&&老师的选择基本都是参照张三老师的博文,很有指导意义!建议大家尽快选好,不确定选谁就看看对方讲义或试听录音,之后就少纠结了,以下的老师估计刑诉、行政、卷四还有些争议,其他老师真不用改了。&&&&&刑法:柏浪涛(指南针书+真题)+刘凤科(厚大真题+模拟题)柏的书先通读了一遍,似懂非懂,编排还是不错的,录音过了一遍,课时不多,有个大概框架吧。真题也可以,解析一般。本来刘的系统强化录音也想听,后来时间关系作罢,不放心,用刘的真题解析录音过了一遍真题,自我安慰柏刘都学习到了。因为零基础,也不用纠结旧理论新理论之类,直接到司考最主流观点,这点比较好。最后刘凤科168题确实是找虐,但还是当做享受吧,很有用的。个别N多选项的题目做对,相当有成就感。&&&民法:钟秀勇(厚大)老钟厚大的课时较长,知识点丰富,听的时候很顺畅,做题的感觉也好。民法我都是以常理推理,不觉得难,一切挺顺其自然的。其他老师的没听过,无法评价,我个人是觉得老钟一人够用了。&&&刑诉:左宁(华旭&真题用了三校杨雄)刑诉是学得最糟糕的,但不能说是老师选择的问题。左宁的书和课都能听懂,但很快也容易忘。他的真题是按年编的,非常不适应,如果15年还是如此,建议书、课件、真题都用厚大杨雄吧,模拟题可以买左宁。后期冲刺扫过一两眼杨雄的表格,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虽然只看了两三页。&&&民诉:郭翔(厚大模拟题用了华旭戴鹏)郭翔的讲义和录音都不错,浅显易懂,真题做起来还好,可惜后来的厚大模拟题库没他的身影,转向了华旭戴鹏的模拟题,真的不错,强烈推荐。15年完全可以全系列戴鹏的,没问题。&&&行政法:徐金桂(厚大)经常有人说徐的苏北口音,我倒是挺习惯的,有点小蔫坏的感觉。讲义真题模拟题都用他的,没觉得哪里不好。其实一直想听听吴鹏的,看张三老师的介绍挺酷的,最后还是没时间。&&&三国:杨帆(三校+厚大模拟)三国最好的老师,毫无争议,而且她的讲义编排及讲课风格值得各科老师学习,太省时高效了。徐金桂的讲义也是杨帆的形式,但讲课的时候却是本末倒置,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三国我用时最少,但实际效果真的不错,怎么推荐都不过分。&&&商经、知产:鄢梦萱(三校+厚大模拟&知产的真题和模拟用老钟)前文提到,我12年通过了注会的经济法,因此翻开商经的书,有些知识点还是能回忆起来的,似曾相识,上手相对较快,尤其商法基本错不了几题。鄢老师讲课不啰嗦,简洁明快,是我喜欢的风格。不过,张三老师说她是经济法法条女王,我没什么感觉,经济法部分她讲得不算深入,幸好后来用她的厚大题库补充了些。知识产权都说老钟的好,当时看到他的课时过长,因此还是用鄢老师的知产录音,后来的真题和模拟用老钟,感觉还好。15年的厚大课表把老钟的知识产权作为系统强化标配,大家就专心学吧。&&&法理:白斌(华旭)法理有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法理学、法制史、宪法、法律职业道德等等,每个分支都有对应的老师推荐,我个人还是觉得一把抓算了,跟着白斌吧。最后冲刺的小册子确实帮助良多,编排都很好。此君有一点小毛病要吐槽下,就是课时偏长。当时兴冲冲下载了8课时的系统强化准备快速过一遍,听完才知道宪法和法职要“下回分解”,后期的冲刺录音也是如此,先放出来的课件听完,也是一部分“下回分解”,尽管确实有“下回”,但真没时间了。。。还好未讲部分自学的理解难度不高,卷一没出大纰漏,非常感谢白斌!卷四:任海涛(华旭)卷四我很侥幸,任老师要求提前一个月开始抄抄案例套路,给了二十多个案例还有一些模拟,我只抄了四五个,最后考试硬掰了几句上去,还是能用的;部门法的案例没有特别练过,张三老师博文链接的各科老师的案例分析,都没来得及看,真题及模拟题的案例,都是快速看题,心里粗略分析,马上翻答案核对;直到考完卷三的那天中午,我才算把最近五年的卷四真题看完。尽管如此,我并不觉得卷四的案例分析有多难,大家注意抠细节就好。今年的真题,刑诉和民诉考察的知识点不熟,纯粹糊弄,其他自我感觉写的还是不错的,最后的分数还是比较满意的。今年的考生有福了,卷四直接买华旭突破就好,看了作者之后就不用解释了吧。这两年的华旭+厚大,野心大大的,是想垄断司考培训江湖啊!&5、司考杂感加速软件:听课必须加速,这是我这几年考试效率高的最大法宝。大家是争分夺秒的挤时间复习,不是去欣赏少文、心怡、菀萱之类美丽的声音,也不要嫌弃凤科大帝或者徐金桂的口音。对一般老师,我基本是1.6-1.8倍速,经过前两年CPA考试的洗礼,对于变音已经很是适应,要不是法律零基础,我会直接像审计那样搞1.8-2倍速,更省时间。对于今年备考的朋友,至少1.4-1.5倍速吧,这里不是司考好声音!软件方面,电脑上用百度影音或者KMplayer,手机播放,我是用dice player,基本不太失真。独立思考:本人从来自学优先,不太需要群体学习,喜欢自己理解考点并搞定,或者搞不定。认真备考的人牢记,不要在群里瞎聊天!!!个人最看不惯的是备考期间,丢个问题放到群里,一堆不知道过没过的人给出自己的答案和解释,再加以讨论。费时费力还没效果,还不定会不会被带到沟里,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看几页书或者多做几个题。对于不理解的题目或知识点,第一遍不会,做个标记,等系统强化过一轮再看,再不会,等真题过一轮再看,还不会,等冲刺过一轮再看,依旧不会,考前再看,还是不会呢?不会就不会嘛,一个知识点不会最多两分,司考有600分,足够扣了吧,别钻牛角尖了。老师选择:一直有说法,司考命题者会刻意避开热门辅导老师的重点,这个也许是对的,听过的课件不多,不敢妄评。我的看法是,有时间的,大法主辅制,小法独任制,除了刑法是柏刘都上系统强化,其他主辅制只需要主系统强化,辅冲刺提高,不然战线会拉的很长;没时间的,都单选一个老师,模拟题选两位老师的,有效防止知识点遗漏,在最后的计划部分我会详细说明。其实任何一科千挑万选的那一两个名师,对知识点的总体把握及做题的思路,都是非常到位的,常考点怎么都会考到的,很偏的点,大家都不会,最后改卷的时候就会放松些,影响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大,都是自己吓自己!司考成本:本人是实用主义者,一直贯彻低成本高效果的,整个司考下来,我的所有花费大概在千元出头,而且包括了报名费340和考资的80。要不是华旭只有正版卖,最终成本还要更少。这方面真心对不起厚大,听它的免费课堂,用它的讲义、真题、模拟题,最后没给它贡献一分钱,十分抱歉,以后用正面宣传多多弥补吧。报班真没必要,面授太贵,不过是能看到名师真人,听课效果我觉得还不如录音,稍便宜的班,就是大家集中一个教室听录音,有何意义!考资方面,我要曝光去年买的窝窝考资,最后一个月的冲刺资料几乎没有,完全失职!如果今年生命鸡肋等人继续公益共享资料,考资可以不买,不放心的就买一份,100-200的,也不贵,太便宜的不放心啊。…先修&押题:纯属个人观点,我不觉得刑民先修重要,虽然我自己没有听过这个阶段。真想早点开始复习的朋友,早期不如拿去年的资料过一遍系统强化就好了,刑民的变化都不大。不要想通过先修来循序渐进,不如直接上猛料,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有些考友喜欢细水长流,将备考战线拖长,这点我非常不赞同,司考就是要一鼓作气拿下!至于考前押题,都是扯淡的,不过是重点重复再重复。能拿到免费资料的就看看,没时间就算了,还是按自己的节奏吧,不要花冤枉钱。越临近考试,越会有一些所谓“小道消息”,坚持住,按自己的计划走!&四、蓦然回首总的来说,通过司考还是有很大运气成分的,说不定今年通过率也放水了。卷二没学好,但正好碰到试题难,大家分数都不高,卷一卷三还比较正常发挥,卷四考完后自己感觉也良好。也许再给我一个星期,总分就上400了呢,呵呵。对结果不再去纠结了,管它呢,反正老子过了!就是查分的时候稍微激动了下,很快就平静下来。(查分当天下午就把垂涎已久的阿特兹买了,这份给自己的礼物够厚吧,就是这么任性,哈哈!)万里长征第一步,考试是考试,实践是实践,不管以后做投行还是律师,路还长着呢,且行且珍惜!在此致谢两位司考界高人:第一位是张三太郎老师,对辅导老师的点评、资料的推荐、学习的思考等等都有翔实的探讨,看完他的博文基本对司考如何考过有很大信心,万分感谢!!!第二位是生命鸡肋老师,公益共享司考资料的热心人士。碰到停止更新的无良考资的我,要是没有看到您的微博,真不敢想象最后是何结果,万分感谢!!!祝两位老师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切安好!在后司考的日子里,愿意为两位的司考公益事业尽一份心力。追随两位老师的小伙伴们,可以加我的Q:东邪,交流司考复习方法及老师、资料等的选择。具体的考试题目答疑,就别找我了,在考完离场的时候我就已经不记得了,哈哈!另外,寻找深圳地区从事投行或金融律师相关行业的考友相互交流,司考的经验我有,也希望你能分享下相关行业的实际情况,或者整个湖北及以南地区从事类似行业的考友都行,我可以出差过去与你会面交流,不胜感激!!!&................干货来了!!!................&五、给15年考生的400分备考计划(时间、老师、资料)&前提说明:一、以我的备考习惯,一定是高强度高效率,不需要持久,熬不住的。年前看不看书无所谓,本来就看不上先修,缺胳膊少腿的,而且备考心情太安逸,效果一定打折扣,还不如玩的时候疯狂玩,学的时候疯狂学!备考时间从15年春节放完假也就是2月底开始,考试时间估计是9月第三周周末,也就是9月19、20号,一共半年多时间,足够用了。在职、在校的考生,可以分别以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还是建议战线不要拉的过长!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谈恋爱一样,谈的时间越久,越难走进婚姻殿堂!二、老师及资料方面,除了柏浪涛在指南针,鄢梦萱在三校,司法部的真题解析三大本,其他老师及资料基本只需要厚大+华旭,足够用了,不要分心!考资不用买,现在公益共享考资仍在继续,除非迫于压力关停;不要报班,都是成年人,要学会独立了,何况真的浪费时间,用软件加速听多好。三、日常复习时间方面,在职的,每个工作日按4小时计算,周末按每天10小时计算,一周复习40小时,不考虑五一端午之类,也不考虑突发事件,自己评估去吧。在校生就不说了,时间太多,不过要给自己加压,别太松散。一般司考的每节课时长为1.5小时,有些老师会拖堂到接近2小时,也有些老师1小时出头就结束,按平均算。上一天课是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晚上休息,建议加速软件设置在1.4-1.6倍,平均1.5倍,也就是老师辛辛苦苦讲一天课,你4小时搞定,效率立马体现!四、定时回顾自己的备考进度,前期可以两周回顾一次,中期一周回顾,后期两三天算一次。对照我建议的进度,评估自己所处阶段,提速的可以放缓,就怕前期用力过猛,后期乏力;略微落后的不用担心,计划中已有一定的时间作为缓冲;进度太慢的就要考虑适当放弃,模拟题可以少做些,录音可以少听点,小法只跟一个老师等等。五、本计划参考现阶段网校公布的授课计划及图书出版计划,融合自己作为过来人的复习理念,绝对物有所值!走过路过别错过啊!&第一轮 试水阶段& 2月底——3月20日&&&在此之前通读两遍以上张三老师写的博文,明晰15年司考的全方位情况及他对司考新变化的思考等!在15年授课录音没出的情况下,就用14年的系统强化课件学习柏浪涛和钟秀勇,也可以用15年的新书,听14年的课,刑法民法变化不大,第一轮本身就是有个大致概念就行。懒一点的,可以直接等15年录音出来再开始跟着学,之前把两位老师的书看一看;勤快的,顺便把14年的刑诉民诉过一遍算了,呵呵。厚大的课表是从3月21日开始上传系统强化课程,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二轮 初步感受& 3月21日——5月31日&&&即系统强化+首轮真题(不含卷四)阶段,打基础的时候,需要绝对重视。要求强行理解(最好不要再听第二遍了,后面还有安排,除刑法有点晕之外,其他科目跟着老师听课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确实不会及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做好标记。还有,老师的课堂录音经常是讲不完所有讲义内容的,需要大家安排时间学习未讲部分,切记。建议讲义先大概预习下,小法不用提前看,跟着老师讲课翻书也行。笔记直接记书上,写写划划才有听课的感觉。听课顺序建议:刑法(柏)--刑诉--民法及知产--民诉--行政--刑法(刘)--商经--三国--法理。厚大强化阶段安排了46天,加上柏浪涛的刑法有4天时间,一共50天,以我的计算方法,即50*4=200小时,对在职一周40小时学习时间来说,就是5周,算松一点,6周吧。再配合老师的真题解析,建议是按专题做,不要听完一章做一章,言犹在耳,达不到效果,也不要像我去年那样完全听完录音再来做题,知识点的印象几乎没有。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听完老师一天的录音,隔2-3天安排做真题吧,循环往复。不明白的真题做好标记,和涉及的知识点在讲义上一一对应,功夫做细致些。算上第一轮做真题的时间耗费,加起来第二阶段一共70天,直接到5月底。真题录音我觉得不是很重要,而且今年厚大把真题录音的时间弄的偏晚,觉得真题复习不好的同学可以在下一轮考虑加上真题录音。&&&&本轮老师及资料推荐:今年厚大和华旭在名师方面基本平分天下,刑法刘凤科、民法+知产钟秀勇、行政徐金桂在厚大,刑诉左宁、三国杨帆、民诉戴鹏、理论白斌在华旭,另外还有刑法柏浪涛在指南针,商经鄢梦萱在三校。刑诉大家注意看左宁的真题是如何编写的,如果还是如14年一样按年编写,那就换厚大杨雄吧。(讲课来说左宁还是比较清楚的,就是真题编排是真的不习惯)总的原则就是“读谁的书,听谁的课,做谁的题”。另外特别说明一下,张三老师特别推荐行政法李佳的逆向思维,在这个阶段找出来听一下,时间不长的。&第三轮&巩固加二轮真题(不含卷四)阶段&&6月1日——7月12日&&&这一阶段把做满笔记的讲义快速过一遍,自己做的自己才有感觉。(一周)真题用司法部的《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汇编》,同样注意错开时间,不要看完讲义马上做题。(三周)以厚大真题录音耗时18天作参考,同样用我的算法是两周时间过一遍。此阶段的目标是将卷一到卷三真题尽量彻底拿下,花费六周。&第四轮&冲刺+模拟阶段&&7月13日——9月2日&&&这段时间应该冲刺讲义要出了,用华旭的卷一卷四高分突破加上厚大的卷二卷三必背119。还想听录音的,参照厚大19天的安排,换算过来是两周时间。模拟题这时也是满天飞了,建议每门买两套吧,尤其是大法,依旧是厚大加华旭。柏浪涛的模拟题解析太简单,建议此时启用华旭的章澎。如果时间不够,一些小法依然可用一人足矣,比如三国的杨帆。顺序安排建议先厚大系列(两周),今年厚大题库出来较早,估计相对基础,少了押题性质,难度也会偏低(太早出神级的168题,不见得是好事);之后看冲刺讲义并听课,用两周时间;再来一轮华旭模拟题集(两周),巩固再巩固。有需要的考友,可以考虑再加听一次模拟题的录音,不过主辅掉换,比如系统、真题、冲刺听老钟,模拟题这次听陈飞,目的是防止所谓的“命题点绕开热门老师”,尽量做到有备无患,耗时10天。模拟题方面可能有变数的在商经,鄢梦萱不知道会不会出模拟题集,而李晗或段波都不是推荐的最佳人选,到时可以考虑郄鹏恩或者张菀萱。本阶段后期开始卷四的复习,除了华旭卷四突破外,学习下任海涛、杜洪波等人的第一、七题方法,去网上下载电子版也看看,花不了多长时间。另外,白斌今年在厚大华旭都有冲刺课,估计小册子不会再出,就用华旭卷一好了。如果华旭卷一段波的经济法不喜欢,就打印鄢梦萱在厚大卷一的经济法讲义吧。注意,此阶段所有笔记都记在冲刺讲义上,把之前系统强化讲义、历年真题里的要点也搬过去。我的原则是,书要越读越薄,题要越做越多!&第五轮&查遗补漏+卷四冲刺+模考阶段&&9月3日——9月19、20日考试&&&最后这个阶段,时间反而其次,心理那关难过,整个人脑子都要发胀了,还要逼自己学下去。挺住再挺住,经过前面四轮你已经很好了,相信自己!把自己看过的书、做过的题翻一翻,卷四该抄的东西抄一抄。模考有两种选择:一是买历年真题的模测版,做最近两三年的即可,二是买网校出的模拟卷,一般是两套。此时只是模拟考场感觉,练练手,对错不要太在意。这段时间乱七八糟的资料和所谓小道消息很多,稳住,按自己的计划,400分在向你招手了!到考试的那两天,带着写满笔记的卷一到卷四的冲刺讲义,尽情发挥吧!&最后的最后,再重复啰嗦几句,建议大家拿手机拍下来,隔段时间拿出来看看:&&&1、不要被通过率吓倒!很多人没上考场,很多人是裸考,还有很多人学的不好,&&剩下就轮到真正学习的你通过了!2、老师再有名,最后还是你自己上考场。独立理解,独立思考,独立学习!3、备考期间要在讨论群、微博里消失,少说废话,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题!4、保持心理坚定,不要慌,不要乱,你的沮丧、迷茫、挫折,大家都必须经历!5、资料不要贪多,优先现有的资料,好好学习,完全足够你考400分以上了!&祝大家2015司考好运!迈过这道坎,又是一片新的蓝天,加油!&&&&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铭暄刑法学笔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