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dessshape of you侧脸女神Memorier 遗迹的三个女神转动解谜 求助

Goddess of Memorier这个游戏门的解锁密码是多少_百度知道
Goddess of Memorier这个游戏门的解锁密码是多少
上面写着L2-0
这个到底密码是多少,求大神给攻略或给我密码,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甲虫就是“1”!!,章鱼就是“6”以此类推每次通关密码会不一样的。你只要把对应的数字填进去就行了!密码框上面有对应的英文。
(不懂英文自行百度)狼(4条腿)
章鱼(8条腿)
甲虫(6条腿)
人类(2条腿) L2-0的话表示“2腿”人类框下方数字填“0”L4-2的话表示“4腿”狼框下方数字填“2”
采纳率:32%
为您推荐:
游戏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Goddess of Memorier》少女x少女,踏上架空世界的奇幻之旅! | T思搜一下
這裡,希望各位常來看看( o ?ωo? )~
> 《Goddess of Memorier》少女x少女,踏上架空世界的奇幻之旅!
遊戲名稱:Goddess of Memorier(Studioニュクス)
遊戲類型: 長篇架空大冒險
作者: Studioニュクス
RPG心得搜一下
這片大作將於四月下旬準備發售,那時候入手看看如何,再來把心得補全,這片遊戲算是近期很「神」的一部作品了,這裡姑且先放上體驗版供大家下載來體驗!下載途中,請搭配心得一起安心服用,內容並無劇透!大丈夫~^_^b
體驗版下載點:
RPG故事搜一下
突如其來的逃亡。
那兒等待著我們的是陰雨霾霾的森林,湖面上,單薄的身影映照出來是兩位少女。
「必須找到那樣東西!」
紅髮少女目光堅刃的看向漆黑的遠方。
「我會永遠陪著你的公主殿下!」
藍髮少女心中沒有任何一絲埋怨,有的只是那份想要幫忙公主的信念!
少女們踏上這漫長、艱苦旅程,然而彼此卻是彼此最好的依賴!
RPG特色搜一下
優秀的音樂及音校
豐富的戰鬥系統要素(護甲值、PE等)
飽滿度系統,讓食物不在只是簡單恢復HP。
角色培育系統
提供角色戰前布置
角色切換及特殊能力
Live一搜給你看
霪雨綿綿的闊森,搭配著青澀初嚐的日配、清幽的背景音樂,正是我們遊戲的啟程。
起初似乎是被什麼給「追趕」著,有著大海深邃般璀璨的藍髮少女リッタ,以及有著猶如熾熱烈焰的紅髮少女セリア兩人顯得很是慌忙。
於是,率領著兩位少女,伴隨唏哩嘩啦的大雨以及悉悉簌簌的腳步聲,在這沁寒的森林尋找出路吧!
▼遊戲在角色培養這塊,十分別具匠心,設計的相當細膩且有風格。
▼角色培養的部分,一般RPG是透過打怪來獲取經驗值自動升級,但這一片遊戲打怪卻不會升等,而是不斷地著累積點數,在透過這些累積的點數去選擇要學習技能或是選擇角色升等。
接著小人我呀,要來好好逢迎各位啦,給各位客倌發福利啦!
紅髮少女セリア的皮膚白皙細嫩,且透著光亮,小巧的鵝蛋臉裡泛著淡淡的嫩紅,唇若施脂的櫻桃小口,水靈靈的雙眸裡是秋波、是汪洋、是蒼穹,是我的萌點!
忘了剛剛寫的,回到正題,若在遊戲過程中,特別想要瞭解遊戲的歷史、架構、人設的話,沒有問題!遊戲完全是滿足你這種特別注重來龍去脈玩家的需求,提供了一套百科全書,這本書可以讓你查詢國家的歷史。
▼人物設定,以及人物的特殊技,每個人物的特殊技能都不一樣,比如紅髮少女セリア的特殊技是丟小刀,可以擊落果實或是開啟機關;藍髮少女リッタ則可以透過自己非凡的洞察力,找到隱蔽的道路!
▼這個世界的的妖魔、魔力、貨幣等介紹也有寫上解釋,遊戲可見設計相當細心!
如果你在下載體驗版,看到這已經下載完了,且慢、別急著開!在玩這片遊戲前,你必須注意到的就是關於角色的飢餓度。
飢餓度會影響到角色能力值的上限,所以要時常注意到角色的進食。
記住,找到各個角色喜歡的食物,並且餵食給他們,會大幅度提升飽滿度呦!ε?(?& ? &)?з
▼戰鬥開始前,你得確認好角色的位置,讓戰鬥進行的更順利!
▼還有戰鬥的陣型。
當你在戶外體力不濟時,看到「Camp」這個單字,就是你的希望,因為可以野宿啦!
野宿當晚,哎呀,太令人興奮了!暌違已久的露營呀!!
▼野宿的過程中,可以從伙伴的對話裡頭,得知當前在進行的任務中,同行伙伴們的看法。
沒事之後就可以睡了。
本片在大地圖的設計上,有一種宏偉感,我預感正式版發售後,我得要花上好幾個晚上來通關了。
▼在大地圖選擇目的地,可以看到關於這個目的地的介紹,這也包含了目的地當前的完成率、難易度、已探索地點等,製作者可謂是相當的用心!
作為一個勇者,歷經一番波折,總是會回到城鎮住宿休息,結果沒想到竟然客滿了!看來作為主角,沒有特別招待呀!
▼遊戲中最重要的金錢來源呢(分成金幣跟銀幣,兩種獨立不流通),必須藉由打倒怪物後所獲得的素材來在這個大陸中可以使用的錢幣。
戰鬥系統部分,添加了許多一般RPG沒有的要素,包含護甲、PE、MSD(場地影響要素)都是讓這款遊戲戰鬥系統更加豐富的關鍵因素!
比如護甲,對付防禦力較高的敵人,可以透過削弱護甲值來給予致命的傷害,當然我方也有所謂的護甲值,戰鬥中必須好好注意。
▼至於PE值則是全角色類似共通魔力(MP)的系統,也就是說當三個角色同時使用PE的技能時,所消耗的右上角同一個PE,必須在戰鬥中斟酌使用,PE的補充可以在城鎮的旅店、魔術店裡頭消耗幾枚硬幣,來進行補充。
假設隊伍中有使用槍枝的伙伴,且記買個子彈……要不然就是當沙包挨打了。
▼在旅途過程中,若缺少了某項道具時,你就不得不用到遊戲中另外一套系統一一鍊金系統啦!隨時不用擔心缺少了什麼道具!當然,你的素材也得夠才行(笑
最後,期待四月下旬發售日啦!下次發售正式版,在慢慢來寫攻略文吧,那麼最後祝福有下載體驗版的各位,體驗版愉快(*??`)~?
轉載請注明: &
or分享 (0)|||||9553下载:打造最放心的绿色安全下载站!
您的位置:&&益智解谜单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分类
益智解谜推荐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2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515M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2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1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1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22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4.3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7.5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1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4.5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2.5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1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5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8GB
更新时间: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大小:1.6GB
益智解谜热门游戏
益智解谜经典游戏
inside中文破解版是一款末世风格冒险解谜游戏,在inside游戏游戏中玩家将操作一个小男孩,一边躲避各种敌人,一遍进行解谜,游戏内容看起来有些类似《地狱边境》和《死光》的合体。
劳拉GO中文破解PC版是一款回合制的休闲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Lara Croft GO。在劳拉GO游戏中玩家将来到一个
被遗忘的世界进行解谜冒险,探索古文明遗迹、发现远古秘密并面对生死考验。
塞伯利亚之谜3PC中文破解版是一款大型的冒险解谜作品,在塞伯利亚之谜3破解版游戏中玩家将和美国年轻女律师凯特沃克尔展开一段传奇的冒险之旅,挑战各种险境与未知之谜。
传送门2PC中文破解版是一款经典的第一人称解密游戏,英文名为Portal 2。在这款传送门2破解版游戏中玩家手中的武器并非为射杀仇人而存在,你将用它探求隐蔽通道或是解开种种构造和迷题。
不确定性PC中文破解版是一款科幻题材的大型3d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The Uncertain。在这款不确定性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个工程机器人,使用你的各种技能来解决不同的难题。
恐惧专卖10:隐藏于黑暗中文版是是由EleFun Games制作的一款冒险解谜类游戏,英文名为FearFor Sale 10 Hidden in the Darkness Bet...
爱神无用之神简体中文硬盘版是一款萌系风格的冒险解谜游戏作品,英文名为LoveKami -Useless Goddess。游戏中讲述了主角发现一个女神昏倒在街上并帮助她的故事。
哆啦a梦大富翁粤语版是一款非常经典好玩的休闲益智类游戏,由智冠科技制作发行。在这款哆啦a梦大富翁游戏中玩家可以由1至4人共同进行比赛,...
维克托:蒸汽朋克冒险是一款卡通风格的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Viktor, a Steampunk Adventure。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将来到一个色彩缤纷的蒸...
整蛊专家是一款恶作剧题材的休闲搞笑小游戏,英文名为Neighbors From Hell。在这款整蛊专家游戏中伍迪的邻居里,出现了一位穿着粉红色可...
塞伯利亚之谜1简体中文汉化版是一款经典的大型冒险解谜作品,英文名为Syberia。在塞伯利亚之谜1游戏中玩家扮演女律师Kate Walker,你将前往阿尔卑斯山深处的一个小山庄展开解谜冒险之旅。
塞伯利亚之谜2PC中文版是一款经典的剧情向冒险解谜作品,英文名为Syberia2。在塞伯利亚之谜2游戏中主角Kate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玩具工厂继承人Hans,从而了解到这个天才发明家的秘密。
塞伯利亚之谜3PC中文破解版是一款大型的冒险解谜作品,在塞伯利亚之谜3破解版游戏中玩家将和美国年轻女律师凯特沃克尔展开一段传奇的冒险之旅,挑战各种险境与未知之谜。
传送门2PC中文破解版是一款经典的第一人称解密游戏,英文名为Portal 2。在这款传送门2破解版游戏中玩家手中的武器并非为射杀仇人而存在,你将用它探求隐蔽通道或是解开种种构造和迷题。
传送门1中文版是一款充满了解谜乐趣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英文名为Portal。这款传送门1游戏中的关键在于利用空间传送,打开空间入口,完成各...
塔洛斯的法则地狱之路是一款很有新意的解谜游戏,塔洛斯的法则地狱之路融合了很多种的游戏元素,玩家通过折射和反射来通关激光射线迷阵,又...
哆啦a梦大富翁粤语版是一款非常经典好玩的休闲益智类游戏,由智冠科技制作发行。在这款哆啦a梦大富翁游戏中玩家可以由1至4人共同进行比赛,...
丹娜:金士顿的小说奥地利安魂曲中文版是一款剧情向的冒险解谜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看见鬼魂的能力给丹娜带来事业的成功,但也让她觉得有些孤...
对立中文版是一款以影子与光线为题材打造的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Contrast。在这款对立游戏中玩家可在3D景观和2D阴影之间转换,对照现实物...
安娜:加长版是一款制作精良的3D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Anna:Extended Edition。这款安娜:加长版游戏中的内容不仅流程加长,而且游戏的...
共6663个软件,1/267
红弦俱乐部汉化版是一款赛博朋克像素画风的动作冒险游戏,在红弦俱乐部游戏中玩家将化身秘密酒吧里的酒保活跃于暗影世界进行幕后行动,通过卧底行动调查和阻止某个大企业阴谋。
旅行青蛙汉化版是一款画风可爱的佛系休闲养成游戏,原名为旅かえる。这也是让你让人沉迷养呱儿子、盼呱儿子回家的魔性作品,在旅行青蛙汉化版游戏中玩家将照顾一位热爱旅行的小青蛙。
流程滑动汉化版是一款休闲有趣的音乐节奏类小游戏,英文名为Flow: The Sliding。在流程滑动游戏中玩家需要控制一个小球,跟着音乐的节奏在轨道上前进,但不能碰到障碍物。
SAWKOBAN中文版是一款以解决逻辑谜题为主题的冒险解谜游戏,在SAWKOBAN游戏中你必须移动箱子到给定的点才能获得钥匙,在收集了一定数量的钥匙后,你才能解救家庭成员。
拉撒路的陨落汉化版是一款采用虚幻引擎开发的太空科幻题材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The Fall of Lazarus。在拉撒路的陨落游戏中玩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搜查各种场景来寻找线索并揭示真相。
和我玩中文破解版是一款受经典恐怖电影《电锯惊魂,SAW》启发的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PLAY WITH ME。在和我玩游戏中玩家需要利用一切可用的道具进行惊悚恐怖的逃生之旅。
影子先生中文版是一款卡通风格的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Mr. Shadow。在影子先生游戏中玩家将进入一个超现实的黑暗世界,通过经典的点击式玩法体验独特的冒险旅程。
麻将魔法岛中文版是一款轻松有趣的麻将题材的连连看游戏,英文名为Mahjong Magic Islands。在麻将魔法岛游戏中魔法岛的奇幻世界急需新的能量来恢复古城的美景,而你则需要提供帮助。
地牢与城堡地下世界汉化版是一款暗黑风格的三连消除游戏,英文名为Caves and Castles: Underworld。在地牢与城堡地下世界游戏中玩家将一名女探险家,前往城堡中的地下城进行消除冒险。
割草机Grass Cutter中文版是一款十分好玩的策略休闲游戏,在割草机游戏中玩家需要用割草机清除杂草完成每个关卡的任务,不过割草机的电力有限,必须在油料消耗完之前将草除光。
时钟机关黄昏时刻的境界线汉化版是一款日式卡通风格的冒险解谜游戏,在时钟机关黄昏时刻的境界线游戏中玩家将将扮演主角开始加入特务调查局,和其他成员一起调查线索,解开魔法的秘密
太阳枪SolarGun中文版是一款充满挑战的冒险解谜游戏,在太阳枪SolarGun游戏中你将被困在一个工厂,你需要躲避各种会令人死亡的地板或者激光,聪明地控制光线,解锁新关卡,找到出口逃离。
焚烧殆尽PC中文破解版是一款像素风的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Burn It Down。在焚烧殆尽游戏中主人公一起卷入了绑架事件中,用左右移动来逐步探索各个关卡,逐步揭开隐藏在背后的谜底。
漫漫回家路中文版是一款太空科幻题材的冒险解谜游戏,在漫漫回家路游戏中玩家在一次太空任务中遇到了飞船引擎故障,你将经历一段漫长的回家之路,在遥远的外星球迎接各种生存挑战。
混沌之子PC汉化版是一款人气极高的科幻题材AVG游戏,英文名为CChild。在混沌之子游戏中“新世代的狂气”又再次袭来,涩谷开始连续发生奇妙事件,而你将解决这一切问题。
每日记事编辑版是一款复古风格的冒险模拟游戏,英文名为Daily Chthonicle: Editors Edition。在每日记事编辑版游戏中玩家将来到一个超自然的黑暗闹鬼世界,扮演报社编辑进行各种报道。
梦幻冒险纸牌中文版是一款轻松有趣的益智纸牌小游戏,英文名为Fantasy Quest Solitiare。在梦幻冒险纸牌游戏中玩家将挑战近100个关卡,同时帮助一个王国解决内部的战争。
构建逃离系统中文版是一款科幻风格的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Construct: Escape the System。在构建逃离系统游戏中玩家将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探索,找到各种拥有独特能力的特殊能力球。
大理石之路中文版是一款以物理为基础的益智闯关游戏,英文名为Marble Land。在大理石之路游戏中玩家需要把大理石球滚到选定的终点,而如何对关卡进行布置是需要进行各种操作和考虑的。
大理石天空中文版是一款充满解谜乐趣的休闲闯关游戏,英文名为Marble Skies。在大理石天空游戏中玩家们将会在游戏中将会滚动大理石来不断地前行,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障碍完成关卡。
地下环线简体中文汉化版是一款科幻风的文本冒险游戏,英文名为Subsurface Circular。在地下环线游戏中玩家将侦探调查该市工作机器人接连失踪事件,作为侦探通过和机器人对话解开谜题。
人在做天在看中文版是一款像素风的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Gods Will Be Watching。在人在做天在看游戏中你将面临叙事难题和道德困境,你的决策将影响到你团队的生命和你保护的人。
命运石之门0汉化版是一款日式卡通风格的冒险解谜游戏,在命运石之门0游戏中玩家将来到前作的β世界线,以前问题都并没有解决,还有灾难正在等待,怎样才能回到原作中的真实结局呢。
南斯拉夫之旅导演剪辑版是一款以战争故事为题材打造的真人互动解谜游戏,在南斯拉夫之旅导演剪辑版游戏中,因为战争的影响,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而故事的主角则被军队围追抓壮丁。
公寓666中文版是一款充满了恐怖元素的第一人称冒险解谜游戏,英文名为Apartment 666。在公寓666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12岁的小孩,十分恐怖诡异的气氛在公寓蔓延,而你必须尝试着走出去。三星堆─金沙遺址文物解謎(王宝星)
出自南方的三星堆器物,自1929年发现以来,早为世人耳熟。近翻西人出版的《三万年艺术:人类创作穿梭时空的故事》(3,0000Years&of&Art:&The&story&of&human&creativity&across&time&and&space),图录中,中国古物首先进入此辑的人像类便是三星堆高达2.6米的青铜立人。如若细致之人,比较它类,自该钦奇之余,扪心自问,如此精辟之物,何人、何朝能为?当然,最简单的解释即中国之物。殊不知,其实,这中国也必须要有所交代的。因为“中国”的说法,肇始很晚,《礼记.中庸》“洋溢乎中国”,《汉书》“统天下,理中国”,《韩非子》“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都指的是中原黄河流域一带,或统诸侯,或泛指,至少“三星堆文化圈”不在内。一族一国,叫方国,是草昧至周朝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逐渐翦灭而趋统一这点很明显:“禹之时,涂山之会,执玉帛而朝者万国,汤之时三千,武王时犹有千八百国”。这个时候,应该就是梁任公“中国三段论”中的第一段——即“中国之中国”,然后才是亚洲之中国,最后是世界之中国。
所谓“中国之中国”,也就是华夷互换时期的中国。苏秉琦先生所诟病历史教育两大怪圈,第一个怪圈就是“中华大统一观”:“在中华大统一观方面,我们习惯于把汉族史看成是正史,其他的就列于正史之外。于是,本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夏、商、秦、汉便被串在一起,像串糖葫芦一样,一根棍串下来,成为一脉相承的改朝换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则被几笔带过,这也使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若明若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认为,从孔子开始,就已不把中国史看成铁板一块:“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是把夏商周看成是三家来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而不是一连串的三代。古人早已有“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说法,这种说法的依据其实就是看到中原的夏和四周的夷各有各的根源。“周边民族到中原来,就被中原民族同化。同样,中原民族到周围地区,就被当地民族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往往是很快的,不过一两代人,而且进来是华,出去就是夷”。李济也早依人类学的证据发现,殷墟人种并非一统,相反差别很大。这些都是质疑“大统一论”的。正是受“大统一”的影响,所以在一般非约定性谈话时,也很容易把旧石器、新石器、上古扯在一块,一并纳入“中国”的范畴――也就是国家的概念。
而严谨的史学家,言及上古,就很担心这个词,许卓云先生便是一例。因为拉丁语的“国家”一词,有主权的意味在里面,很容易和族群、族团混淆,所以,他宁可用“政团”而不轻用国家。四川那段历史,若说先秦时期,巴蜀尚未进入华夏,现在看来,有些问题,尤其在流布民间的三星堆玉器,越来越明显呈现出更完整的华夏文化各种元素时,便让传统的史学和美学不安起来,但族团、方国之治,和其它地区没甚么不同,而且,濮、夷、滇、僰、僚、邛、冉……六夷、七羌、九氐,民族之多,混杂、繁衍,超过许多地区,所以,混合及复杂性成为三星堆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也就不难理解。不管怎样,在未厘清三星堆文化在上古史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前,先将其纳入“多元”的,或“东方”的是明智的。因为,从许多研究的结果看,在所谓“后新石器时代”,从埃及一直延展到黄河及印度河,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文明,即“彩陶文明”,后来才逐渐形成各自分散、发展与进步的四个伟大的历史文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拿早期古文字相比,埃及文、巴比伦文、腓尼基文和中国的都有类似的地方。但在对待具体的文化板块上,多数人实际上并未秉持此种观念。所以,才有了李济那著名的论断:“两千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以为中国的文化及民族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中国文明的开始》)。民国史学者顾实先生,历数年精心疏证《穆天子传》,发现周穆王西行所达“弇山、陵羽”竟在欧亚的波斯领地和华沙近郊,此种疆域,不仅能证西周时昆仑为“天地之中”的地理实况,也能明了贾子述及“黄帝济东海,入江内,西济积石,涉流沙,登于昆仑。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搜,北中幽都狗国”时所囊括的疆域。这些都尚未上秦始皇的大当。由西北方向看,那种把长城以外断送给“异族”固然错误得很,――若再调头往西南方向看,那种把“夷”断送给“华”的做法就同属“卤莽灭裂”。
&&&&&&&书于竹帛,镂于金石
从上世纪30年代到目前为止,在三星堆文化出土的器物中(包括广汉地区和成都地区),官方的也好,民间的也罢,公诸于世的青铜器上都没发现文字。前些年,彝族学者阿余铁日在郫县出土的一件青铜戈上发现其铭文可用古彝文解读,但从器型看,是春秋战国之物,和1974年郫县独白树出土的另外一件虎纹铜戈相似,都有不可释读的铭文。在蜀地,已出现了很多,但如若这些文字,也出现――而且已经出现在三星堆玉石文字中,那就得重新对待了。因为,这些文字迄今也没有正式进入三星堆文化研究的视域,铜戈铭文也与现在几成定论的“三星堆文化”时间段不合。三星堆文化的时间,一般设定为上限距今4500年±150年,延续至距今3000年左右,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相当中原夏、商周。但这个设定,和公布的3个碳十四年代数据有出入,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的年代范围应在公元前年间,也就相当于龙山文化前期。陈加林先生收藏的一件三星堆琬圭(或舌形器),上面浮雕的神人兽面纹与龙山文化出土的圭接近,形态可能更早,是比较直接的证明。这都说明,三星堆文化上限时间比夏朝(公元前2070年)还要早700多年,与常璩《华阳国志》所谓“历夏商周”贴近,也和苏秉琦先生关于“成都有五千年文化根基”的推断相吻合。这里的“文化”,牵涉最重要的内容,依我看也就是玉石文字。假设,这些青铜古彝文,与已发现的三星堆玉石器文字能够互证,那么,三星堆文化时间的下限,就有可能后推。
但目前三星堆玉石器文字,刚刚揭橥于世。根据民间所掌握的文字数量――应该在两千以上,和有所接触的专家们的看法,三星堆玉石文字应该是甲骨文之后,所发现的最具规模的上古文字系统,也最具进行序列研究的可能。而且,和目前越来越盛行的中国文化史上独有“玉器时代”之说不谋而合。所以,我们还是先把注意力放在玉石器上。就像阿诺德.汤因比说的的:“对那些与事先设计的模式不相吻合的事实,要予以特殊的注意”(《历史研究》)。三星堆玉石文字系统,就是这样一种事实。玉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巫筮礼仪用具和文字载体,肯定早于青铜,所以,嵌在石器、青铜时代之间的“玉时代”之说,势必会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照杨伯达的划分,迄今万年中国玉文化分为三个阶段:1万-4000年是巫玉阶段;夏商周至清代是王玉阶段;剩下的自然就是民玉阶段了。不管粗略笼统与否,按此,若要提“玉时代”,眼光就得落在王玉阶段,但若对照三星堆玉石实乃中国玉石文化之巅峰,夏的特征明显,“巫”的成份更重,二分法便成问题,玉时代落在何种时间也难判断,何况宗教、祭祀、天文、宗法、民俗、日常、艺术……与时俱进,“巫”与“王”就更难厘清。玉时代,其依据固然是东汉袁康《越绝书》记风胡子答楚王问剑之事:
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臧。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大王有圣德。
按杨伯达的意思,这段话所透出最重要的信息是“玉石分家”。比较准确的意思是实用和审美之分,是功能意义上的。就鄙人所见三星堆玉石器,此分家也是指功能,比如实用工具,功能决定器型,象耜、斧、铲、锛、镰、针、凿、斤等,而非材料本身。古代本就有“美石为玉”的审美习性,三星堆玉石器这点十分突出。玉器时代不能光谈材料、造型、断代、审美、六瑞、巫玉和王玉、君子比德为玉诸如此类。我倒以为“玉器时代”,或广义的玉石文化,最重要的考量范畴则是其作为文字载体。这点,是在和陈保亚教授闲谈时被提醒的,他是藏缅语系研究方面的专家,固然敏锐,而许多人反倒忘了,在远古社会,从孤立的刻符到少量的铭文,从古籍中频频闪现的瑶牒、金简玉字、玉板、玉册、玉玺到短章长文,除陶符,都不免以玉石为先河。而且,不要以为,只有我们现代人才懂得传播的时空问题,其实,这点古人也很清楚。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槃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通过书写打破时空,传诸后世,对凝聚人类的经验是很大的诱惑。伏羲画八卦,造书契,必以玉石代结绳。三坟五典言及大道,在没有竹简和轻型材料之前不借玉石又凭什么?从古玺现有的材料看,起源很早,比许多印史描写得还早。老子已言及“为之符玺”,庄子也谈到“焚符破玺”。皇帝得龙图,中有玺章。汤王会诸侯,取玺置天子之坐。可见玉为文字载体在商就已流行。若谈及三星堆,更惊人的发现恐怕还是远在夏朝之前,玉石书契,玺章册页就已应有尽有了,与三星堆文化一期上限时间是公元前2870年更吻合。
三星堆玉石的出土与研究
&&&&&&&&三星堆玉石出土,一般都要追溯到上世纪1927年的燕道成,就像父母诳小孩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有个老头讲故事……”。其实,真正讲故事的不是燕氏,而是那些围绕三星堆出土玉石器,关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人。这些人甚至包括书上摸爬滚打一类,比如汤因比,他的论述——“各种风格正是文明历史所采取的各种动态形式的化身”,有助我们在界定“玉石文化”时能挈纲提领;H.G.韦尔斯,在他被广泛阅读的《世界史纲》中,当涉及中国文明早期形态时,竟先知般地认为:“中国文明的渊源有南北两个……是南北文化冲突、混合、交流的产物,而南方文化似乎起源较早也更高一些。”这领域曾是李济和许多学者接踵而至苦心经营的,比如就有学者,通过三代青铜爵、斝上的“双柱”――也就是鸟图腾符号演变的研究,阐明原始夏族起源于南方迁徙中原的观念,但也都未必敢说后面那句话,――而这点却恰好逐渐为三星堆文化所证明;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其《结构人类学》中惊讶于北美洲和古代中国艺术的相似性,两者在以下6个方面表现出共同性来:浓重的刻意风格;以“裂分的形象”(split&representation)表现躯体;从整体任意分割出细部,使其脱离原位;用两个侧面形象表现某一个体的正面;高度精密的对称性,但往往运用细部的不对称性。――而这些恰恰正是我们解读三星堆文化玉石雕塑风格的基本路径。还更应该包括东西方早期那些田野工作者,他们有桑志华、德日进、瑞典的安特生等,新旧石器时代因他们在北方的考察而进入中国人的视线。在华西地区寻找新旧石器的还有J?修斯顿?艾德加(J.Husto&Edgar)、T.库克(T.Cook)、戴谦和(D.S.Dye)、C.L.福斯特(C.L.Foster)、D.S.巴特尔(D.S.Barter)的孩子们,戈登.鲍尔斯(Gordon&Bowles)。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李济在安阳、二里头的发掘,让甲骨文成为最终的事实,让章太炎闭了嘴。李济进而谈到:“甲骨文字决不是原始的,无疑在此之前有个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如何有一个问题是存在的,即在殷商时期的卜骨刻字出现以前,中国文字一定有个长期的演进过程。我认为重视这个长期的背景过程,就可能有新的路子”(《安阳》)。这些都可视作为今天三星堆玉石文化和文字系统的研究所埋下的伏笔。三星堆玉石出土,应该很早,根据蜀地近年不断有汉墓出土类似三星堆造像的报道,可能汉代就已开始。故宫周南泉说明代就有三星堆玉器出土,是沿袭葛维汉的说法。但燕氏于1927年发现的玉石器量很大,一坑就有四百件之多。
如此大量的玉石器出土,只有后来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出土玉器达750多件,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的商代大墓,也出土玉器754件,然后就是广汉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前者出土玉石器超过700余件,后者达2000余件。最引人注意的是,“新干大洋洲”和“三星堆玉群”都是在中原王畿以外的地区,而且都居长江流域。所以被燕氏偶然发现的窟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时的参与者非常的民间性,包括剑桥哲学博士董宜笃牧师、军人陶宗伯、好古的罗县长、华西大学美籍教授地质学家戴谦和,随后便是华大博物馆馆长美籍教授葛维汉、副馆长林名均。戴氏在《四川古代遗迹和文物》中强调,长期以来成都地区出土石器被弃如敝帚,所以燕氏的发现和器重便十分有益。而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发现这些石器和汉代的器物在某些风格上有“遗传关系”,主要指摇钱树,而那时还没有一棵三星堆文化的神树出土,但很快,半个世纪后这点就得到了证明。
另外,通过这些石器,他还预感了中国文化和美洲玛雅文化意味深长的联系,两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而这点后来又在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那里得到了发挥,尤其是他的《面具之道》,现在已为更多的中外学者关注,国内王大有先生尤为深邃详实。至于葛维汉的《广汉发掘简报》,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他提到根据当地的文献记载,至明代便每年都有玉石器出土;其次,断代上限新石器时代,下限周代初期,是比较安特生和李济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再者,他定义了“广汉文化”。有步后者,再由《山海经.五藏山经》断“广汉文化”的时代为东周。林铭均有《广汉古代遗物之发现及其发掘》一文,除详陈当时琐事、器物与典籍的对照,却最早由圭涉及“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之说,他直觉此发现有“无穷的希望”。通过他,远在日本的郭沫若也知道了此事,索要发掘时的照片和器物图形,以及戴谦和的文章,并回了那封著名的信件。信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强调探索四川史前文化和周边地区文化接触的重要性,也谈及甲骨文中就有“蜀”称。没想到,一语中谶,直到现在,多数论及三星堆也都难逃此旧窠。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介入田野考察研究的有王家佑、冯汉骥、童恩正、敖天照、川大历史系考古学教研组等,随后是八十年代初期的集体主义的发掘、命名,“三星堆文化”遂公诸于世。冯氏最早预言“三星堆”为古蜀的中心都邑,1986年两个坑相继发现证明了这点――别忘了,发现者并非考古队,而是砖厂工人,所以,才有了所谓的“抢救性发掘”,随大量青铜器和玉石器的出土,尤其是世界上最高的青铜神像出土,三星堆文化才真正名扬天下。但对它的研究也随之越来越迷茫,与器物之辉煌不符。
依笔者陋见,阻碍其健康研究略有两大原因:一关乎理念,二关乎器物,两相交恶,又导致其更坏的循环,欲罢不能。所谓理念,就是前面说的“中华大统一观”,或“中原发达文化先决论”,即使跳脱了前者,有李济、苏秉琦、张光直一流挡着,抖出“多元”的框架,或真正看出古蜀的独立、领先,或岂止独立和领先,但话涉具细,也难脱后者。比如,即使已知道了三星堆都城遗址大于中原早商都城,与中商都城不相上下,这方面也发达,那方面也厉害,但就是不敢言韦尔斯所言,只好回到黄河长江文化并列、相互交流的老套路,最后仍是被动句,如某某所言,言什么呢?――言蜀文化是有自身的渊源、自身的演变的,在接受了长时期的中原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影响之后,才逐渐融回到全国的文化进程中去(李学勤语)。和钱穆的基调一致:上古至先秦,华夏族为主干,而纳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听起来大致是对的,但一想想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一细致到物或符号的“此在”,便有生理难捱的苦闷。海德格尔说,人们常说“人有他的环境(周围世界)”,但只要这个“有”仍未加规定,那么这句话在存在论上就等于什么都没说。因为“此在”本质上是以“在之中”的方式存在的。在之中,说穿了就是和物质或某种东西的操劳方式发生关系。有专攻三代考古者,发现牙璋出土,全国仅4处:二里头、三星堆、郑州二里冈和陕西神木石峁,后两者不是科学出土,便只有二里头和三星堆了,如若后者某些牙璋具有更早的可能时,便马上归入未必本地制造的论调,就像三星堆大量象牙非本地所产的论调一样。结果,去年,广汉祭祀坑附近出土有动物化石,不巧落入民间,经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学家蔡开基教授鉴定,为亚洲象齿板化石,证明亚洲象曾经在成都平原生活过。是本地产,非外来货。由这点来看,前面所言较大城邦之富裕,当然就不会在较小城邦富裕之中,说到牙璋,比较一下安阳二里头的玉石器和三星堆玉石器(就按官方的时代推算,两个文化并存有四百年之久),风格、规模、造型之工艺、宗教之表达……,那么明显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神人、鹰首出廓的牙璋,带着大量铭文的牙璋,甚至长达3米以上的边璋牙璋,也肯定不在二里头那素得可怜的牙璋之中,“妇好墓”那樽著名的仅高7厘米的跽坐人,也不至于影响了两米多高的青铜神像,和类似的玉石神像。既然说巫玉、王玉之分,那么巫玉显然就不在王玉之中。故多为和田小件、司南刚卯、汉璧剑首、明清玉牌一类养眼的专家,顿见气势磅礴的三星堆巫玉,便搔首蹙眉,难以理解和认可。
其实问题很简单,既然能有260厘米的青铜立人像,怎么就不可能有高大的玉石立人像!再者,有学人谈完文明的多元论,一但话涉《蜀王本纪》的“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纵然怀疑,因为大量的青铜器摆在那里,最后也只能说在商文化的影响下,蜀人可能有文字或礼乐。但就笔者所见,广州的闵先生那里就庋藏有三星堆人弹五弦琴的玉石雕塑,厦门陈先生也庋藏有表现习族礼的组合玉石雕塑,金沙遗址也出土有简陋的石磬,图物俱在,足可消“未有礼乐”之说。
实际上,只要大量搜集散失民间的玉石资料,就会发现,钟磬礼乐之享,浮沈禘磔(祭山川曰浮沈,大祭曰禘,风祭曰磔)之祀,在三星堆玉石构成的记号图式中,随处可见。更不消说文字,而一涉及这个话题,也就觅到了关键所在。虽也偶有匠气的学者,所幸迈上了这道门槛,但一触及禹迹的问题,――说穿了也就是夏朝文字这一根本问题,便倒吸凉气,深怕越了中原,赶紧缩回传统的“古”来,仓颉造字、禹生石纽、娶于涂山、会诸侯于会稽、岣嵝碑文……,诸如此类的夷事,又都断给了华。那一破五千年文明的契机又陷入“开国何茫然”的境地。关于文字,有人会问,杨雄所言“不晓文字”,你又怎能反其言之,扬雄距夏更近,还是你更近?殊不知,我们也可据理反诘,孔子距夏更近,还是扬雄?显然是夫子。但就连孔子也曾感慨言夏资料不足:“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矣。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夏不过二代便已模糊,何况杨雄,更何况今日,但从中却能看出,论证所需文献之重要,包括典籍,也包括实物。两者演绎出考古所谓的双重论据法。
所以,金石学之兴起,就在于包含两者,类似考古学。宋代尤盛,故王国维言:“凡传世古礼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这些都呈现出器物的重要性来,下面趣谈引以为证。前时,有蜀地名流参加中原黄帝祭典,畅言黄帝的发明,文字、舟船、车马、弓矢、指南……然后又“懵”了个足球,也就是蹴鞠,遂遭起哄。其实他并没“懵”错,但如若只依钱穆《黄帝》一书,自然无以辩驳。若引孙作云先生的《蚩尤考》,便一清二白。蹴鞠即今日踢球。鞠,踏鞠,以革为圆囊,实以毛,蹴踏为戏。球旧曰丸,叫鞠丸。鞠戏为黄帝所造,是战胜蚩尤的乐舞,与周朝大武舞相同。“所就之鞠(巨六反)即蚩尤之头也。熊族战胜蛇族后,斩蛇族酋长之头以足蹴之……其后以人首易碎,乃以革为头形,中实以毛,以代蚩尤之首”(《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
蚩尤为南方以蛇为图腾的部落战神、苗裔,“之后即为三代之夏……”。这样,也就牵涉到鲧禹的问题,牵涉到黄帝蚩尤之战之本事,――也恐怕就是北方语系和南方语系冲突下的“华夷”问题。碰巧又和三星堆玉石文化相干。因前不久,我恰好就看到三星堆玉石雕塑中有表现蹴鞠的。古之踢球并非现代的运动,而是生死门,玛雅文化也有,牵一而百发,可见器物之重要。不啻在三星堆文化的研究上,在已成往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上,都有这方面不同程度的的缺失。商周为西人承认,因有甲骨卜辞,口吻和阿诺德.汤因比如出一辙:“夏代是传说的朝代;商、周政权是真实的存在,它们的历史性得到幸存下来的物质文化遗骸证明,包括诸如商代刻写在‘卜骨’上的铭文之类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同代文字史料”(《历史研究》)。而夏朝就得费功夫了,因为没发现文字,西人很难认同。为此,一国倾全力又押在了中原,但在偃师二里头遗址,除假设的“夏商分界、西亳、夏都”,包括龙山、新砦,至今还没听说发现了甲骨文之前的文字。这种“押宝”究竟有多少成分属“断夷予华”无意识犯的错误,不得而知,反正,夏不能证,“夷”也就仍然会被“华”给遗忘。其实,许多都是观念引出的毛病。所以,这样一来,国家、民间便都被推到了历史的边缘或交汇点上――那就是夏朝的文字,文字就牵扯到文字的载体,也就是器物。器物在古代可谓广义的图画,所以,宋人颜光禄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三星堆玉石三者皆具。正因推演五千年文明,必过夏朝,所以,目光也就都慢慢的集中到了夏朝的文字,备受关注的三星堆字学与图识也就浮出水面。无怪乎,李学勤会说,“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对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中国文明研究中的不少问题,恐怕必须由巴蜀文化来求的。”因为他早已耳闻目睹蜀地出现的古文字,做过些研究。如若三星堆玉石大量的器物和文字一旦展现,必让人越加明显地感到,李济在文字演变过程中建议关注的“背景过程”,弄不好,恰恰就是要由三星堆的文字系统来呈现,“新路”可能就在这里。可惜,这点又一如既往地肇始民间,但想想发现甲骨文当时的窘况,谁又不能释然。
&&&&&&&&&三星堆玉石器的民间收藏与研究
&&&&&&&&从燕氏发现三星堆玉石到现在,民间收藏可分两个阶段: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为一段落。燕家出土400件,除十来件归华大博物馆,其余均流布民间。解放后王家祐还说服燕道诚儿子捐出一批玉石器,数量不详,也不知是否属四百件。反正散落异地和国外的恐怕都有。民国要人陈立夫当时在重庆所得一件神人面具,就是其中之一。美国芝加哥美术馆收藏了一件墨玉质的捆绑俑,上世纪30年代为爱德华?索南夏因所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三件三星堆牙璋,张如柏教授应邀访台时见过。估计是后来流失出去的。
流失海外的地区亚洲居多,包括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东南亚诸国。葛维汉、林名均在燕氏基础上正式发掘的玉石器、陶器六百余件,归藏华大博物馆。&这期间出土的玉石器、青铜器上都没发现“文字”,――而也绝非如此,因为二号坑青铜C型人首额头上,有个“H”符号,据王大有研究,其实就是“风姓氏”本字,也就是前面所言“尧教化及雕题蜀越”中之雕题人的文字,所谓“雕题”,就是额头上刻字者。玉石神人首最多。王家祐从战国至西汉的文物上分别辑录有150余种图像文字,后被称作“巴蜀符号”或“巴蜀图语”。加上其他人辑录的共有三百余种。这些符号中有面具纹、神树纹、眼形纹、花蒂纹、手心纹、水波纹、房屋、人首、虎、鸟或蝉,可解的有“王”字、三皇、伏羲女娲”,可排列组合能解作句子的有“蜀王作剑长乐”或“蜀王作兵常胜”等。这些巴蜀图语的载体是青铜兵器、乐器、印玺、漆器,器物有数千件,铜器均为錾刻。“巴蜀图语”的发现可推至1921年前后,在成都北郊的白马寺、坛君庙一带出土了带有巴蜀符号的青铜器近千件,当时哄抢一空,少数落入好古者手中,经研究误认为是夏代文字。到四十年代,经卫聚贤收集整理研究,并在他所办的《说文》上公布,确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但这些和目前出现最多的玉石文字并非一个书写体系。
除王家祐、卫聚贤外,研究巴蜀文字的还有蒙文通、李学勤、李复华、童恩正、钱玉趾。王家祐和李复华撰文认为,巴蜀符号具有看图传语的功能,并提出巴蜀方块字与夏有关,是夏人先祖西凌氏文化。钱氏撰有《古蜀地存在过拼音文字》的论文,认为巴蜀符号实为拼音文字,和古彝文有关。90年代初文物开禁,地摊式的文物市场成为二级市场,三星堆玉石器也就此不断流向社会,于是进入第二阶段。最初广汉有几个藏家,其中刘氏最精,作有专著,未脱传统框架,均不成气候。稍晚,成都的张思勇遂成为规模最大的藏家,十余年,收藏三星堆玉石器上千件,其中,除30余件转让上海吴某,其余全归成都的汉德公司,注册成立了一家玉器艺术馆。其中大纵目人面具、玉鼓、浮雕玉拼板(二十余块)尤为珍贵,仅其中一块,经香港高科技鉴定,不算文物,仅材料本身评估价值就达十万元。藏品中契刻文字的不少。外地收藏较多者是深圳和香港,计有三百余件,其中,三米长的牙璋和边璋为重器,数件器物有大量纤细如毫发的文字。广州闵先生为蜀人,故收藏有大小玉石器一百余件,其中,神树和浮雕拼板为大器。三件神人顶鸟、顶龙、顶龙蛇鸟最精,均龙溪玉。其中数件也有符号文字。
厦门陈先生藏有200余件,本书所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成都明里暗里约有二十来位藏家,估计有三千余件。目前能知道的大概就这么多,实际恐怕要超出这个数量。围绕这些“没坑口”的神像璆琳,不少权威先后入蜀参与鉴识,余所知就有雷从云、周南泉、殷志强、汪尊国等。三星盛名,私下又由此享誉京畿各地藏界。因为专家多从传统的器型、沁色、材料入手,互有偏爱,各执己见,雷氏崇齐家文化,周氏较重三星堆。而且,尚有不少权威本身的对立者们,按潜规则反其道而论之,你说对,我就说错,故正负影响,也一时难辨。周氏刊有两卷本《古玉人神仙佛卷》。最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所引三星堆实物图片全为民间庋藏,因为若论神人,青铜除外,国家广汉、金沙坑口出土的玉器中就没有,俘虏跪俑不算。论述平常客观,但还是传统器物描述性的,未脱旧有的史学或工艺框架,多有附会,比如把橄榄目式玉神人解为方相氏,还有工具或“解玉沙”一类,――因为通过已发现的三星堆玉石图像,我们甚至会发现三星堆文化时期制玉工具有进化的迹象,至少夏末商初就用上了金属工具。关于文字,始不敢首肯,后来稍认可。但最重要的是说风格受齐家文化、夏商文化、甚至南亚文化的影响,难让人信服。看来,传统经验及方法,在面对三星堆玉石文化漫长演进的时间和复杂多变的图式时,几乎束手无策。用一些专家的话说,有许多器物连命名都无从下手,又焉能企及功用,真可谓“国之神器”!三星堆文化研究十分混乱,颇似瞎子摸象,抓住半截就跑,学天文的说璇玑、学美术的论跪俘有眼无珠更含蓄、治民族史的说三星堆人是羌彝人、旅游世界的诌三星堆人来自以色列、还有说是埃及文化……
藏家也有自己的阐释。虽失简陋,但因直抵器物,无知无畏,所幸也就跨出一大步。这里值一提的是张如柏先生,在甄别真赝、辨材析料、追踪矿源、对青铜、玉石器进行高科技鉴定、促进民间规模化收藏等方面,其矿物学知识起了决定性作用。他遍及三星堆玉石器出没的地方,测算出12平方公里保护区以外更辽阔的地区,都是文化覆盖之地。笔者就曾随他往汶川龙溪乡考察过龙溪玉矿产地,在羌寨又偶遇释比靠记忆书写的羌文,也和他取不同的玉石材质,作高科技鉴定、辨析,包括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分析等。他撰写的《关于三星堆玉器材料的初步探讨》、《战争与洪水时三星堆古国灭亡的原因》、《三星堆民间玉器上出现伏羲氏标志》等文章,流传甚广,引起海内外许多人的关注。近来著有《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3卷,除论述文字有臆测之嫌,而论及加工三星堆大型玉石器的尚古工具很有可能是锥形铁器却很重要,这点从文字手工加工宽窄不一的痕迹就能判断出来。而且官方学者也有肯定,2006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研讨会”上,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高大伦就有《商代玉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发表。这个特征就是大型玉器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采用了金属工具(但不一定是高氏说的青铜切割工具)。这点也为台湾陈启贤的“微痕观察法”所证实。而最能证实这个特征的大型玉石器物,几乎全在民间,而目前比这更重要的却是玉石文字。
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引向玉石载体的,是张思勇和梁锦华合著未出版的《古蜀玉石文藏品选》。这表明民间已清醒意识到,欲破三星堆文化之谜,关键在文字,图识。结合器物,比读专家权威们泛泛而谈、东抄西摘的文章过瘾。体制内的未能如愿以偿,最重要的一环即器物缺失。而此缺失,恰恰又是许多人固执己见,无视坊间之努力,诋毁民间的恶果。权威本在社会之内,按涂尔干(Emile&Durkheim)所见,就是受民众之托,防(学术)道德和逻辑的不一致性,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正好相反,不学无术、金钱、名利和无根之学问以及维护此学问和地方利益之恶劣,扩大了这种不一致。传言,某国际学术会上,就已有人提出,闻三星堆玉石器几乎全在民间,今后序列性研究又有何作为?&这就是自食其果。虽然,张梁二氏所撰《初探古蜀玉石文》尚未脱“中华大统一观”和“中原文化发达先决论”的影响,但追溯源流之际,也每每直抵要害。比如,从不同器物的文字符号,发现三星堆文字是序列性的,从早期刻符,演变为包括二里头(有玉琮,契刻48个符文,竟有15个二里头陶文)符文的文字,最后是接近甲骨文或金文的文字。而且,书写方式混杂多样。这也不奇怪,可能“夏朝”文字本就如此,比如被钦定的《淳化阁帖》所录入的神秘文字“夏禹书”,就被认为是甲骨文和古彝文的混合。再者,此书难能可贵之处是,在作者试图运用双重论据法去对照玉石的器型、文字、时代时,不无冲突混乱,却也坦荡表现出来,不似权威文字勉强捏拢表面流畅的假学问。其实,这并非作者没有搞懂,而这恰恰就是治理古蜀史的难题,也是疏证夏史和文字的症结所在。你想想,按任乃强的看法,连常璩那卷《华阳国志》也多冲突处,若再引用来佐证今日所得古物,岂不乱上添乱。恐怕大家心急不得,没两代人,三星堆玉石文字是梳理不完的。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功归功,过归过。
&&&&&&&&&真相就在那里
&&&&&&&&斯拉沃热?齐泽克在《幻想的瘟疫》中谈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其实,有许多外在的表征会直接将意识形态(广义的)物质化为功利性,而我们却熟视无睹,还在那为自以为“突然的发现”幸灾乐祸,其实真相早就在那里了。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不道德行为(指娈童癖),并非事发过后才暴露出来,而早在《颤栗》和《真棒》两张专辑中就已显露。“潜意识就在外表,并不是隐藏在什么深不可测的深渊中。引用电影《X档案》中的一句名言:真相就在那里”(《幻想的瘟疫》)。再如,德国的厕所就是理解第三帝国恐怖的钥匙,这种传统的德国厕所,“下水孔在前面,因此粪便排泄出来以后,我们先要闻它的味道……能造出这种厕所的民族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借这种社会学的描述,我们也不妨说,关于夏朝文字,其真相恐怕也早就在那里了。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文字,之前,必有漫长的演变。若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原始文字到殷商甲骨文,有五千年之多。这点,没什么争议。争论焦点主要是,夏有无文字?有,又在何种范围?郭沫若、徐中舒持怀疑态度,或认为没有。唐兰认为有,因为根据《竹书纪年》、《史记》、《尚书.禹贡》等典籍对夏商两代世系、年数、史事详细的记载,夏应在信史之列,孔子对尧、舜、禹的描述,也并非虚言。《尚书.多士》:“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说明,殷前之夏朝,为典册所载,虽递嬗却关系紧密。更有甚者,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青铜遂公盨,是距今近3000年的器物,其99个铭文,比晚数百年的《尚书》还更早记述了夏禹治水的伟绩。禹真,夏便真,无夏,便无华,此话并不为过。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甚至还是相当成熟的文字;故在它之前就有雏形,也就涉及仓颉;再之前,就是伏羲定人道,造书契(包括木板、玉板,书各执一侧谓契,以相考合),画八卦,以代结绳之政,规天为图,矩地取法,龟卜作易……此非文字演变之迹又是什么?恰好天水傅家门遗址出土的六件卜骨,测定为距今年左右,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卜骨。上面的刻符,与八卦中的阳爻、阴爻及太极图相似,可作伏羲在天水创“先天八卦”的考古支撑。后世所留“仓颉书、夏禹书、岣嵝文”,也流传甚广,并日渐热闹,盖因能让人更接近夏朝文字的真相。尤其“岣嵝碑文”(也叫禹王碑),最该注意,并非因为传奇性,而是自明代杨慎等人释读以来,已有不少破译,费时短则数年,长则十来年,释读不尽相同,但主流看法是记大禹治水之功,和三国魏人张揖、北魏郦道元的看法相同,与遂公盨内容近似,只是时间更早,大胆确认为夏朝之物没什么问题。有两点可支撑这种看法:其一,岣嵝碑文就字体而言,为“蝌蚪文”。关于此书体,孔安国在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尚书》的序言中有最直接的描述,真相就在那里,不可不读:
&&&&&&&……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
到此,若现在听人断蝌蚪文为夏朝官方文字,称夏篆,姑且为一说,不足怪。只叹南岳岣嵝碑湮没无闻,天下摹刻,也算穷途末路对老祖宗的一种缅怀。蜀地北川西羌禹穴,也有一通蝌蚪体的禹王碑,未知渊源,大震前见考察图片,湮没只剩二十来字,现在也不知毁塌与否。虽知蝌蚪为虞夏商周书体,却无从考其滥觞之地。侥幸,东边不亮西边亮,在陈氏所收藏的三星堆玉石器中,有枚玺印,高达49.5厘米,长柄为龙爬柱,似乎表现的是一种体高而独的架势。龙首为头,头,就是独,谙寓首始。中国文化首始者,非劳天下而死为社稷者,历数天皇、地皇、人皇,也只有大禹符合这个标准。已故神话学大家丁山先生,著有《禹平水土本事考》,揣摩其意,既然比较巴比伦洪水神话、希伯莱诺亚方舟、印度神鱼教人避洪,中国也该以洪水传说为国史起点。有灾害,就有治害的领袖,非禹功莫属。古代记载之中,“无不泐为禹迹”,《诗经》也好,鼎彝铭识也罢,“自宗周初叶至于春秋中期,数百年间所流传之可信史料,无不盛道禹平水土之迹”(《古代神话与民族》)。前面所言遂公盨可为证明。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大禹故事的流传,“不始宗周,当数典于殷商以前”,自当为夏。但这和三星堆龙玺有何干系,――丁氏从甲骨文刻辞入手,考“禹”字,龙蛇之属,雨师的象征,“禹为雨神,固矣”。因为“应龙即句龙,句龙即九龙(演为禹霸九州),九龙即九首之虺,九虺即禹。禹就文字本义而言,确龙蛇之类也”。禹为姒姓,姒的篆文颇象“蛇身自环”,此符在三星堆玉石文中常常出现,且能和古彝文对应。很明显,蛇为夏后氏民族图腾,而三星堆玉石造像中,龙蛇又是其主要的图腾符号,就绝非偶然了。因为二里头和三星堆的相似性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比如,按碳十四测定,符合夏朝的首推两者;器物相似,包括牙璋、铜牌、陶豆、陶盉;部分文字符号相似,而且比甲骨文还早,遂引出另外的话题,如果,这些文字能用古彝文释读,那么彝和夏又是什么关系?――能否倾听这样的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后,彝族(谁呢?)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比如,约定俗成的文字也能和人一样跑得无影无踪吗?――因为,迄今还没有听说二里头及周围夏朝考古学核心区找到和三星堆玉石文相同的文字。这“夏-彝”话语圈在哪?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在夏后夏前都独领风骚――否则怎能解释,那多出来的七百余年?蝌蚪文可能会成为一条线索。所以,这枚三星堆的龙玺也就不平凡起来。它的纪念性非常明显,似雕塑,而更不像玺印。座四方外凸,底有四字,对照《绎史》中刊布的岣嵝碑文,笔划头粗尾细,委曲蜿蜒,均为标准的蝌蚪文。柱体两侧,座四面均有和蝌蚪文完全不同的书体,夏朝文字传言的混合性也由此呈现。从白化程度看,夏朝之物的可能性相当大。是目前吾国已公诸于世最早的印章,说夏朝第一印绝不为过,意义十分重大。这枚国宝级的孤品龙印玉玺,仿佛玉烛,给夏文字及其背景的探索一缕曙光,使我们能追随其后,回到三星堆玉石文字的问题上来。既然三星堆玉石有了蝌蚪文,二里头没有,龙山也没有,红山,齐家,良渚都没有,那也就不再避嫌言夏。华夏的分界线不是华夷,而是北方文字系统的伏羲、炎黄,与更成熟活跃的南方文字系统――实际上又是北方语系的鲧禹夏后,也就是孙作云所谓的“龙虎斗”,――实际上是北方的熊图腾和南方的蛇图腾之战,血缘叠加文字,没文字的东夷也搅和进来(金沙遗址的良渚琮,和西北方向大量的良渚文化玉石说明这点),故有速度之混合。三星堆玉石造像中,我们不难晤出大量龙蛇鸟混合图腾的社会学意义,而标志性的文字事件就是“河图命庖,洛书赐禹”。而这恰恰又被陈氏所庋藏的另一樽雕塑所证实。这樽雕塑,为戴冠神人,跣足立台上,双手捧卷轴――也就是神龟负洛书的拟人化表现。――因为,在神像背后,镌刻有神龟的图像。最直接的说明,是台基两侧对称性的大鱼图案,印证了《拾遗记》有关夏鲧的描写:鲧因治水无功,“自沉羽渊,化为玄鱼,横修波之上,见者谓为‘河精’”。神龟是河精的使者,以献含治水秘诀的洛书给禹。由语言传说凝固为三维空间完美的雕塑,以人为本,这在红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都未发现,弥足珍贵,故为东方玉石文化的杰作。这尊雕塑之所以能为典型器,还在于它首次表现了父系社会“失败之英雄”的沉郁精神,此精神千百年来,混合变形(犹如龙的神话本身),纵横南北,必渗透外省族团的离心力。黄帝轩辕时代,龙马出河图,鲧禹时代,神龟负洛书,于是“圣人则之”,其要义也就全在这里。所以,通过它,我们除了去理解故事的原诿,还更应该看清雕塑后面悲剧的叙事性来,――那就是大胆的史学家所推断的另一种可能:鲧禹之夏族,也就是蛇图腾部族,先据中原,亡国后(蚩尤被杀)被罚苦役,通过治水,混合三苗九黎、及蛇、鸟、猪、鳖四部族,终于再次强大。三星堆玉石文化正是投影在这一背景之中的世界图景,其文字,也将慢慢诉说真正意义的本土艺术的渊源流变,而这一切,恰恰是被后来者混淆了,或者说,遗忘了。(钟鸣于蜀中点石斋)
古蜀三星堆史蹟文物是中国一级文物,其珍品能跨海到台湾展示,是千载难逢之机,可是台湾人以为那是中国历史文物,事不关己,中国也一味的自以为那是古蜀神秘的北纬30度线古文明文物,甚或竟有一些懵懂的史学家猜想三星堆文化「可能」是外星人来建构的神秘色彩文明!
其实三星堆与金沙文明,根本是早在巴别塔事件之后,经远古丝路(那时尚未有丝路,因后来史学上有陆路丝路的丝路与古丝路之称及南海沿岸至海南岛的海上丝路,我只好称这由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巴比伦之示拿Cina地经中东、西域入昆崙山而转东南入古蜀成都平原约直线六千五百餘公里距离的迁遗路线称之为「远古丝路」),迁移入成都东北市郊三星堆早于古犹太人的古人类文明。
三星堆文明早于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之黄河文明(即河洛文明),分别为由巴别塔分变语言之闪族东迁BC:2247与之前挪亚时期大洪水的古犹太人东迁BC:2348,却前后一百年以神农、伏羲及黄帝、炎帝至尧、舜建构出中国远古文化,而三星堆的古蜀文明却如同周朝大篆金文与殷商甲骨卜辞的出土错置,而被称为史前神秘文明!
其实古蜀与河洛文明皆源自古犹太人闪族的次第东迁所建构的,此一推论亦可由中国远古史中华夏民族历代血族姓氏系统治世表中:盘古氏属鲜卑属龙江民族族(诸夏);由天皇氏至地皇氏则为蒙古利亚属河洛族(诸华);五龙氏为蒙古利亚属河洛族(诸夏);之后得摄提氏、合雒氏、连通氏则皆又为由蒙古利亚属河洛族(诸华);第九节之叙命氏至第十五节之黄神氏皆为蒙古利亚属龙山族(诸夏);第十六佢神氏至第十九节弇兹氏则为东夷系龙山民族后裔(诸夏);第二十节泰逢氏起至第二十三节大敦氏则皆又为由蒙古利亚属河洛族(诸华)。如此以蒙古利亚属河洛族、龙山裔及东夷系龙山裔华、夏交替,也有鲜卑系夹杂其中(第33、35、37~41节),直到第五十节神农世及第五十一节黄帝轩辕氏止,不管几十万年的想像史,中国华、夏两族都出自鲜卑与匈奴蒙古利亚属的后裔,殆无疑议。
中国所指之鲜卑与匈奴,其翻译字源来自古犹太遊牧民族「闪」的称呼:
1).Sham:中国译为夏、商及奚(即库莫奚)或萧(南北朝辽国之国姓)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Semu:
中国译为蜀、匈奴,恐怕亦是舜之谐音。
3).Semitic:
中国译为鲜卑,祖先名则译为少典,即黄帝之祖先之名;而黄帝第一代祖中国指为安登(有书错置安登为少典之妻,非也),其实安登就是亚当Adam。闪是挪亚之长子,挪亚方舟除乘载动物外,挪亚有三子闪、含、雅弗即其妻子共八人上船,故中国殷商甲骨文「八口」即为公,黄帝姓公孙自不为怪。「孙」字的甲古文以「子」字缀上有衣繸子的衣服,与犹太人传统服饰的祈祷巾围裙穗繸子是完全遵照上帝吩咐的子裔记号。
为了使大家瞭解三星堆文明确係来自古犹太语古巴比伦文明,也是东西人类文明的共通史证,以证明三星堆文物不单只是中国一级保护文物而并是属世界人类古文明的共同接轨桥樑,用他来作为阐述人类古文明的奥秘钥匙,将是一个人类共同祖先与世界和平的新楔机,这是新人类考古学新兴二十餘年间的重大里程碑。我将不揣简陋与孤乏,将此次三星堆文物特展,取数件代表说明之,使大家瞭解古犹太闪族东迁史以至华夏文化(古蜀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甚至达于有别于华夏文化的台湾台南左镇出土之同一时期文化)
的关联,更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台湾循迴展之机会,务要详细观察,以瞭解世界史观,勿固步自封的认为去承认中国人是古犹太希伯来人闪族或苏美尔(Semu)人后裔,是很没有面子的事,而宁可相信那杜撰出来近三十万年的所谓中国远古神话。
壹、三星堆古墓船棺(未来展出)
三星堆之船棺令中国人不解,其实全世界也只有犹太人有使用船棺的习惯,因为自挪亚以方舟安然度过大洪水后,犹太人也有预言将再有大洪水毁灭世界,他们希望在死亡后亦能避过洪水,航向故乡或是天堂,故在中国的后裔,其坟墓多面对西方故乡之地,因而死亡称为魂归「西方」或驾鹤「西归」,因为东迁之民其故乡在西方,也是犹太人圣经预言将来必有新的圣城锡安,必在新耶路撒冷之处;故佛教称航向天堂为「般若船到」,又称「慈航普度」。在今年初一月二十八日在四川德阳地区一处工地也不小心挖出一口战国时期的船棺,其实中国人的传统棺木一直都是船型棺。
英国2011年在苏格兰西部海岸也挖出一个维京人战士船棺,其复原图绘如下:
&&&看来不论闪(Sham)、含(Ham)、雅弗(Japheth)与他们的父亲挪亚(Noah),在经过大洪水之后,他们的子裔真是永世恐慌,对洪水惧怕如猛兽,华族与夏族(Ham及Sham之谐音)一来自海上远古丝路(含族由东北非出苏伊士运河峡口以芦苇船渐次经土耳其沿岸、出印尼与陆路经中南半岛、印度、马来诸岛而至菲律宾、海南岛转登广东入中国东南沿岸至勃海口的诸华族与登台湾的印尼莱亚族成为西拉亚族Sea-Laia),另一方面闪族则由西亚之示拿(Cina、Shinar,原意为「神所赐的平原」梵文音译成「支那」)经中东、穿越沙乌地阿拉伯、撒哈拉沙漠、阿富汗入西域而抵达中国,也有北走苏俄、穿越西伯利亚、南转蒙藏而至兴安岭、长白山麓,一入古蜀,一入河洛,他们为了记念先祖苏美尔人(Semu)之地Cina(示拿),也感谢上帝的带领,便将河洛平原称为「神州」Cina(支那),这是犹太人追念先祖的传统,如纽约州(New
York)是为了记念英格兰约克郡(York),纽奥尔良(New
Orleans)是记念奥尔良爵士与法国奥尔良城的,也都是以祖先血缘、祖地之故。
贰、金质包木杆雕图纹权杖(未来展出)
此一金杖未来展出,但却是极其重要典出于圣经与中国甲骨文,具有重要代表性,金沙博物馆中已将它折成直线棍杖了,原来它是带有弯头的拐杖型之君王「权杖」,如下两图:&
金沙博物馆金杖现况&
原来金杖是有柺子头的
犹太人相信君王的权力是来自上天所授,故君王登基加冕得先由总主教(古代称祭司长)膏油于其头顶,圣经亦多次提及「金杖」(以斯帖记四章/11、五章/2、八章/4)及「铁杖」(诗篇二篇/9,启示录二章/27、十二章/5、十九章/15),因为「金杖」、「铁棍」是上帝授予统治世界的权柄象徵,所以埃及法老也是执金质之权杖,如下两图:&
&&&&&&&&&&&&
埃及法老的金杖
而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刻有横向的箭,箭尖头是一条鱼,箭身则穿有一隻飞鸟,如下图:
&&&&&&&&&&&&&&&&&&&&&&
很多人不解这图纹的意义:其实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个金质皇冠头围带(金冠带),上面也有一模一样的图纹,如下图:
&&&&&&&&&&&&&&&&&&&&&&&&&&&&&
&金质皇冠头围带
&&&这必须由古犹太人的宇宙观谈起,因为以圣经记载的文学手法推论,地球犹如一大型脸盆,四周有地极(即所谓地之尽头),除陆地以外尚有海洋及深渊(深渊亦代表黑暗与地狱),地极之周围有天框罩护着大地,天框上则环绕着天水(大气层),天框罩下则为空气与云层,日、月、星辰皆在其中,而天空正中央则有天窗与道路通往天水之上的天堂,上帝则住在天堂之上,观察与监管着大地,参阅下图:
&&&古犹太人的宇宙观,犹太人认为通往天空可接近上帝,所以才有巴比伦的巴别塔,&
&传说中巴比伦的巴别塔&&
而通往天空则只有拥有鸟类的翅膀,埃及人也是崇拜神鸟,神鸟往往也代表皇帝,故有鸟头人雕像、画像,天使必定长鸟翅膀,神兽也多有鸟翅膀:&&&
&#9679;埃及鹰神荷鲁斯的雕像&&&&&&&
&#9679;埃及鸟头人画像&&&&&&&&
&#9679;埃及蛇王碑守护神鸟&
&亚述皇宫的守护神兽也有翅膀&&
有翅膀的天使&&&&&&&&&&&&&&&&&&亚述帝国鸟人浮雕
&&&所以鸟是代表天空、天堂通路的使者,鱼则是海洋、深渊能来去自如的象徵,以箭穿鸟及鱼的图纹代表圣经中上帝的权柄乃是由宇宙穹苍直到地极且达及深渊,所以皇冠金带上与权杖上有此图纹是极为正式由上天赐与权柄的象徵,这也是甲骨文“│”(许慎说文注为「上、下通」,音“滚”其实古汉语应读为“棍”,实义就是上天权柄的棍),此上下通甲骨文分上通“↑”读作“囟”,即顶门、天窗之义,而下通甲骨文作“↓”读作“退”,「退」是指「降下来」,所以甲骨文指上帝降福、祸都作“辛”,这辛字下方可无横线,也可作一横线、二横线即是今体辛字,最多有三横线,横线在字体九宫格之天、人、地三才的人,是指神所降为人所受,“辛”字上方之一点与一横划“丄”或作“二”是指天或上帝,“丄”之甲骨文即“上”之本字,而其下的“V”字在甲骨文的本字即是天窗之“囟”,犹太人深信权柄、福、祸皆归上帝掌管,观诸甲骨卜辞处处皆是。
青铜鸟头与鱼鹰(鸕鶿)像:
&& 参、青铜大鸟头雕像(与上述神鸟同义)
&&&此鸟头嘴喙弯曲,应为神鹰,与埃及鹰神荷鲁斯的雕像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能为帝王之象徵,如古蜀蚕丛王与鱼鹰(鸕鶿)是相关的。
肆、三星堆出土之十二支派树
(即祖宗树,中国误解为「发财树」或与汉代摇钱树混为一谈)
青铜神树的出土,也称得上是极为重要的发现。青铜神树共出土六棵,其中大神树两棵,小神树四棵。大神树又分一号神树与二号神树,造型大体相同。这些青铜神树尤其是其中最为高大壮观的一号大神树,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幹残高3.84米。这棵青铜神树,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隻鸟,鸟共九隻。青铜神树的底座呈圆锥状,如同山丘般隆起,有圆形圈足,底座与圈足都有云气纹和&#8857;纹构成的图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
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徵意义。
其实这两棵大神树出土时皆已折损,原应有十二隻神鸟及树槎牙,它是以色列(雅各)十二子之十二支派树,也是祖宗树,因神鸟飞天即代表亡故亲人之灵魂,如前节神鸟之叙述,犹太人由其祖先亚当第七代孙以诺与上帝同行于365岁被提升天,即相信义人祖先与好君王死后必与上帝同住于天堂,中国殷墟甲骨文中云:「下乙宾于帝,咸不宾于帝」,「下乙不宾于帝,大甲宾于帝」,另外大丰簋说:「事喜上帝,文王监在上」即是死后为帝之宾的概念,也是「殯」字的由来,与犹太人祖先是相同的。
&一号坑神树&&&&&&&&&&&&&&&&&&&&&&&&&&二号坑神树
&&二号坑神树出图时底座&&&&&&&&&&
神树上的神鸟&
神树下方有神龙是指君王,其实甲骨文的“龙”字是一个戴着法老帝王帽的法老王:(如下两图)
而这“龙”字与“帝”字在甲骨文是相通的,可参看下面图例:
这是甲骨文“龙”字,是戴上高冠的法老王侧像
这是甲骨文、金文的“帝”字
再看看埃及法老王的帽子是有上、下两帽合併而成帝冠的:
分别带着上、下埃及帽的侍女们侍侯法老王戴上下埃及合併的帽子顶着太阳&
左:阿蒙霍特普三世头像,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右:棺内的法老王&
观法老交叉双手,手执权杖,不就是殷商甲骨文的帝字原型吗:
甲骨文的“帝”字&
可见这棵神树是帝王祖先的象徵,在印度、斯里兰卡凡有大型庆典、国会之开议,主席团都得点神树烛台之灯烛或油灯,代表族群之和平,也是代表祖先之庇佑。下图是附有鸟型灯臺的点灯仪式:
斯里兰卡国际会议开幕有鸟饰的烛台&&&&&&&&&&&&
教宗到印度参加点灯仪式
&传统神树灯台上方有公鸡雕像
犹太人中以色列十二支派及以实玛利的十二家族,在大洪水、巴别塔、以色列南北国分裂灭亡后,所有后裔都已分梯次来到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自周朝以后,秦併吞六国自封为始皇帝,便失去了一切记载,也成了无神论的一群犹太后裔且死不认祖先的自创五千年历史国家。
五、青铜祭司铜像&&&
三星堆出土之人头铜雕有数种,有些戴有金质面具,有些则无,但其共同处是大眼、大耳与高鼻子,符合犹太人的特徵,其中有头戴犹太人小圆帽Kipa的,有戴亚伦大祭司圆盘帽的,也有戴平顶雅各帽子的,分别介绍如下:
戴犹太人小圆帽Kipa的祭司铜像&
戴亚伦大祭司圆盘帽的祭司铜像&&&&
戴雅各平顶帽的祭司铜像&
犹太人在以色列南北国分裂灭亡后,分别被亚述人、波斯人及巴比伦人俘虏往东边做为奴隶,而奴隶戴的小圆帽成为以色列人永远的耻辱。于是在希望复国的动力下,Kipa成为他们民族的记号,永远作为纪念而穿戴:
左:戴着Kipa的以色列人。&&&&&
右:美国总统欧巴马戴上Kipa表示身为上帝忠仆&
犹太人也喜爱戴着称为雅各帽的圆盘帽,因为上帝喜爱雅各,将他改名为以色列,从此他的后裔十二支派全都称为以色列人,于是他们都戴雅各帽,雅各帽分为平顶圆筒帽及有边缘的平顶大盘黑帽(Shtreimels):
&左:戴平顶圆筒雅各帽的东正教教士&&&&&&&&&&&&&&&&&
右:戴圆盘帽的东正教徒
另外,大祭司亚伦戴的祭司服可是由上帝通过摩西所吩咐的,帽子以细麻布质圆盘包帽:
左:亚伦的大祭司服饰&&&&&&&&&&
右: 亚伦的大祭司服饰在出埃及记有详细规定 &
综上所述在亚述帝国出走东迁的子民,以青铜铸造三类传统型式的祭司雕像,并不意外也毫无神秘!
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圣经之道与道家经典之道
:上帝与中国
南無阿彌陀佛」真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丛林遗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