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句赏析“谁言月色真美名言警句最妖娆,我笑苍天太寂寥,岁

唐诗三百首赏析七律
我的图书馆
唐诗三百首赏析七律
读诗小常识读诗小常识&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开始,诗这种文学形式就长盛不衰。汉魏时期的乐府诗和文人四言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唐诗更是诗歌艺术王国的顶峰。唐代以后,虽然盛极难继,可宋、元、明、清四代的诗人仍然在各个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开拓。可以说,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一批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因此,这里介绍一些读诗的小常识,不仅适用于唐诗,也适用于读其他任何朝代的诗歌作品。
诗的体裁言&& 在古代诗歌中,“言”表示一首诗中每句的字数。比如《诗经》中的大部分诗篇都是四言诗,汉魏古诗和乐府多用五言,唐代七言诗又盛行起来。还有一些诗每句的字数并不固定,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些称为杂言诗。由于杂言诗比较少见,而且多以七字句为主,所以常常被归类到七言古诗中去。李白的很多七言古诗都是杂言诗的杰出代表。古体诗&& 中国古典诗歌根据格律上的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在唐代之前,尽管有些诗人已经有意识地探索诗歌写作上的声韵技巧,但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律规范。因此,唐代之前的诗歌,不论四言、五言、七言还是杂言诗,都是古体诗。唐代及以后诗人模仿古诗写作的诗歌,也是古体诗。古体诗又称为古诗、古风。古体诗形式上比较自由,句数随意,可以采用杂言的形式。可以押平声韵或仄声韵,中间还可以转韵。用韵的要求也比较宽泛,可以邻韵通押。对对仗和句中的平仄格式都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古体诗是一种自由或半自由诗体。近体诗&&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即中国古代的格律诗,是在唐代初期诗歌格律日渐成熟的背景下产生的三种新型诗体:律诗、绝句和排律的总称。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在格律上有着一整套严格的要求,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也是自唐代以来最主要的诗体。律诗&& 律诗是最典范的近体诗,有固定的句数和字数,五言律诗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八句五十六字。律诗中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都要押韵,而且是严韵。首联的第一句可以不押韵,也可以押韵,押韵时可以采用邻韵通押。韵脚必须是平声,不押韵的句尾字必须是仄声。首、尾两联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中间的颔、颈两联一定是对仗句。不仅如此,律诗中的每一句都必须按照固定的平仄格式,一般情况下不能出律。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其中律绝又被称为“截句”,因为有人认为它是截取律诗的两联而成的。如果按照这样的办法,可以有四种截法,即截取首颔两联、颔颈两联、颈尾两联以及首尾两联。相应地,绝句也就有了前两句对仗(如杜甫《八阵图》)、四句都对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宿建德江》)、四句都不对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四种对仗方式。律绝必须符合律诗的格律和用韵要求。另外有一种从古体诗演化而来的古绝,就宽泛得多,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不符合律句的平仄格式。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都是古绝。到了唐代中后期古绝就越来越少见了。排律&&& 排律是在律诗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般以五言为主。除首、尾两联外,中间不论几联,都要对仗。而且也要符合律诗的平仄粘对规则。排律短的有六韵,长的可达百韵,是最能显示诗人驾驭语言功力的诗体,但也是佳作最少的诗体。乐府&& 汉武帝时设立乐府,任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负责搜集编录并演奏当时全国各地流行的民歌俗曲,也自己编制歌辞。后来就把这些可以入乐演唱的民歌和歌辞称为“乐府”或“乐府诗”。魏晋以后,历代作家都有仿制的乐府诗,开始的时候多是沿用乐府旧题,制作新词,如《塞下曲》、《关山月》、《子夜歌》、《长干行》等都是乐府中的古题。形式则既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绝句,甚至可以用律诗写作乐府,如沈佺期的《独不见》。到了杜甫这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创作了如《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哀王孙》等一系列的新题乐府。中唐的元稹、白居易等人提倡“新乐府运动”,更是把新题乐府推进了一步。《唐诗三百首》的编订标准,是将沿用古题的乐府诗单列出来,而将新题乐府诗混同到普通的古诗之中。宋、元以后,词和曲也都曾经被人们称为“乐府”,那是乐府的另外一层含义了。歌行&& 古代的乐府诗中,有很多名为“歌”或“行”的古题。后来的诗人仿作乐府诗或制作新题乐府诗时,也常常以“歌”、“行”为题。于是就有了“歌行体”的说法。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典型的歌行体古诗。歌行体介于乐府和古诗之间,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歌行体也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诗体。比较起古诗来,歌行体更多地吸收了近体诗的手法,律句和对仗的运用上比一般的古诗多一些。唱和&& 又称为“酬唱”,是文人活动的一种。指作诗与别人的诗歌作品相呼应或赠答。原作为“唱”,继作为“和”。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和诗、依韵、用韵、次韵几种。早期的唱和诗多用和诗,即作诗酬和原意,而不用原诗之韵。如王维、岑参、杜甫等和贾至的《早朝大明宫》七律。后来次韵即完全依照原诗韵脚作诗的形式逐渐占据了主流,甚至还有次古人诗韵的情况。如苏轼曾经遍和陶渊明诗,用的就是次韵的形式。应制诗&& 古代大臣奉皇帝命令所作的诗。有时是与皇帝的唱和诗。内容多以颂扬圣德为主,追求富丽精工。试帖诗&& 即应试诗,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所采用的诗体,一般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要求内容切题,写成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限定韵部。这是要求最为严格的诗体,也是诗人们的进身之阶。
诗的格律& 因为古体诗格律要求比较宽松,所以这里讲诗的格律,主要是指近体诗而言。近体诗的格律是用平仄、押韵和对仗三者来限定的,因此先来介绍一下平仄和押韵。&& 平仄也即声调,古代汉语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大致上说,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阴平)和二声(阳平),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去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四声。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而分别归入到其他声调中去。上、去、入三声又合称为仄声。因此所有的汉字都可以分为平声和仄声。一般说来,平声高昂清亮,仄声沉郁宛转,只要搭配得宜,就能造成各式各样的声韵效果。平仄的概念是构成诗歌抑扬顿挫的最基本要素,诗歌的格律都是平仄谱。因此,熟悉平仄是读诗者的必备基础。尤其对于古今音不一致的字,应当尽可能了解它们在古音中真正的声调归属。&& 押韵是诗歌声律美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所谓押韵,就是相同韵部的字在句尾有节奏地出现(韵脚),从而造成回环和谐的美感。这本来不难理解。可是由于古今语音的变迁,很多在唐代押韵的诗歌,在今天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比如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如果按照今天的普通话来读,韵脚“事”、“未”就不押韵,但在唐代是严格押韵的。押韵有严韵和宽韵之分,严韵,就是严格地按照唐代语音的106个韵部,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作为韵脚。宽韵就是按照习惯选择相邻的两个或几个韵部进行通押。进行通押时,也仅限于同一声调的字,不同声调的字不能通押,平仄尤其不能通押。在近体诗中,除了入韵的首句末字可以押宽韵外,其他韵脚都只能押严韵。&& 了解了以上知识,我们就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近体诗的格律了。&& 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句式。五言律句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句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实际的诗中并不完全这样严格,而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每句中的第一、三、五个字可平可仄,二、四、六个字则不能更易。&& 组装成诗时,还要符合律诗的对、粘规则。首、颔、颈、尾四联中,每两句间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是相对的,称为“对”。如李商隐《锦瑟》的颈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带圆圈的字为可平则仄字,即“一三五不论”。以下同。但由于律诗还有孤平、三平尾等避忌,所以一三五也不是完全不论的,如此例第二句的第五字就必须是仄声。这些不再赘述。)&& 而互相衔接的两联如第二句与第三句、第四句与第五句,第六句与第七句间,第二、四、六字平仄一定是相同的,称为“粘”。如《锦瑟》的第六句和第七句:&&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综合起来,五言律诗只有四种格式,分为仄起或平起两大类:& (1)仄起式(首句不入韵)&& 例诗:(杜甫《旅夜抒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另一式,首句入韵,改首句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例诗:王维《终南山》)。& (2)平起式(首句不入韵)&& 例诗:(王维《山居秋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入韵,改首句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例诗:李商隐《风雨》)。&& 同样,七言律诗也只有四种格式,分为仄起或平起两大类:& (1)仄起式(首句入韵)&& 例诗:(李商隐《无题》)&&&&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另一式,首句不入韵。改首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例诗:元稹《遣悲怀》其二)。& (2)平起式&&&&&&&&&&&&&&&&&&&&&&&&& 例诗:(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另一式,首句不入韵。改首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例诗:杜甫《客至》)。& 排律是律诗的扩展,绝句中的律绝可以视为截取律诗两联而成,它们的格律可以根据规则自行推定。此外律诗中还有拗体一说,这里都不再赘述。有兴趣者可参看相关书籍,如王力先生所著《诗词格律》。
诗的修辞及鉴赏术语比兴&& 比兴是一个古老的诗学概念。《周礼》中谈到《诗经》的六义为风、赋、比、兴、雅、颂。其中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简单说来,赋,就是平铺直叙,直陈善恶;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手法;兴,就是起的意思,是先说一件别的事情,再引入正题。比兴两者往往糅合在一起,例如王昌龄的《春宫怨》前面两句:“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就是很典型的比兴手法。古代诗人在强调赋的同时,非常注重比兴手法的运用,还常常将比兴手法与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传统联系起来,与主文谲谏的诗歌功能联系起来,从而在修辞手法之外又寄寓了思想和内容上的要求。唐代诗人如陈子昂、白居易等都很重视比兴,把有无比兴当作判断诗歌价值的重要标准。从修辞上看,比兴手法的运用避免了行文过于直露,能够造成含蓄蕴藉、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骈俪,是诗歌格律术语。就是上下相连的两句,不仅字数一样,而且相对位置的字、词,词性完全一致,平仄大致相反,形成两两相对的效果。例如:“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是字字相对的范例。格律诗非常注重对仗的运用。能不能写出既严格又自然的对仗句,是作者创作功力的重要表现。有时候在词性相对之外,还更进一步地严格,如同一门类事物相对、典故相对、借义对、借音对、双声对叠韵、流水对、无情对、句中自对等等。用典&& 即在诗中使用典故,通过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使用较少的词语以表达较多的今意。凡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大致上可以分为用故事和用成语两种。咏史诗中写要吟咏的本事不是用典。有技巧地使用典故,不仅可以节约诗的笔墨,使使诗歌语言形式变得更为整饬,而且还可以造成诗歌语意的多层次性,营造更为深广的艺术空间。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是用典的高手。他在写诗时,喜欢把各类书籍摊开放在面前,逐条检索可用的典故,像是水獭把鱼排列起来一样,因此博得了“獭祭鱼”的雅号。他的用典也很不俗,能够挖掘出典故本身含义之外的意境,为诗歌服务。如他的名作《锦瑟》,一连用了庄生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珠、蓝田生玉四个典故,没有一个用的是本意,都是典故外延的意象和意境,却完全能够融合到自己的诗境中,交融无间。但是过多地使用典故,就会堆砌、晦涩,影响阅读。气象&& 我国诗歌诗上,有最为后人所艳称的“盛唐气象”。所谓盛唐气象,是对盛唐时代诗歌共同特征的概括。唐代殷璠编选《河岳英灵集》,标举“兴象”即诗歌中整体的艺术意象,就是在总结盛唐诗人创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诗学观念。“兴象”说对后世的诗论家影响深远。南宋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气象”的概念。他说:“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李杜数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体现了气象混沌雄厚,不可句摘的整体美。在严羽的大力提倡之下,“盛唐气象”于是成为与“建安风骨”并驾齐驱、并且超过“建安风骨”的诗歌史上最为经典的美学范式。风骨&&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范畴,指诗文中遒劲的文辞和刚强的气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说:“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钟嵘的《诗品》中也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风骨一词常常被用来作为对建安时期作家如曹操、曹植父子,刘桢、王粲、陈琳等人诗歌作品的概括。唐代的诗人和诗论家大都很强调诗歌的风骨,陈子昂就曾高倡“汉魏风骨”,横扫六朝绮靡文风的余习,为唐诗导夫先路。格调&& 即诗文的体格声调。最早的解释包括思想内容和声律形式两个方面,后来逐渐偏向于后者。唐代皎然《诗式》中提到“格高”、“体贞”、“调逸”、“声谐”,严羽《沧浪诗话》认为“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明代的前后七子将其发展为“格调说”。如李梦阳认为“高古者格,宛亮者调”,王世贞认为“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比较注重诗歌的外在形式,强调和畅的音节、铿锵的声律和宏阔精丽的字面。清代沈德潜在编选《唐诗别裁集》的时候,依据的也是“格调说”。神韵&& 神韵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基本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然化成,而无人工造作的痕迹。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就强调“言外之味,韵外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清代王士祯首倡“神韵说”,以冲和淡远为尚,贬抑雄鸷奥博的诗风。王士祯标举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和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两首诗为“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同画家所说的“逸品”。神韵说强调虚实相生,兴与境谐,是富有民族审美传统特征的独特艺术范畴。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代文论术语,指诗文中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意境说在我国有深远的传统。就唐诗而言,托名为王昌龄所著的《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为物境,“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为情境,“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为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皎然《诗式》中有“取境”说。“意与境合”,“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等,都是我国古代诗人有意识地对意境这一范畴进行的探讨。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结合古代文论传统,吸收西方哲学,提出了“境界说”,把意境这一美学范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唐诗简史&& 公元618年五月,唐高祖李渊在长安即位,建立唐朝,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称帝,改国号为梁,唐朝灭亡。在长达二百九十年的时间里,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有唐一代的诗史,也与有唐一代的国史相始终,成为纪录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最伟大、最能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 为了区别唐代不同时期的诗人群体和风格特征,文学史上一般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虽然其中盛唐诗的成就最为引人瞩目,但其他每个阶段都有值得称道的大诗人和传诵千古的诗歌作品,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诗歌趋向,成为诗歌史上永恒的范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初唐的诗歌& 初唐指的是从唐王朝建国到唐玄宗李隆基称帝之前的九十余年。在这一段时期里,随着国家的统一,南北不同地域间的文学从互相对立走向融合,江左的“宫商发越”和河朔的“词义贞刚”逐渐合流,开始形成唐诗独特的审美风格。但是由于时代尚早,太宗及贞观一朝的词臣如上官仪等,依然沿袭着南朝齐梁以来缘情绮靡的宫体诗风,虽然华美典雅,却了无生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才秀人微的少年才子登上诗坛,为唐诗敲响了第一声羯鼓。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们青春而忧郁的气息,代表着初唐诗歌的审美典范。他们的诗风,华丽仍然华丽,却带着清壮激越的不平之声,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书生意气。王、杨的五律,心境明朗,感情壮阔;卢、骆的歌行,气势流宕,词藻整丽,都足以彪炳一代诗坛。另外两位以孤篇著称于世的诗人,刘希夷以《代悲白头吟》,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都在唐诗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笔。他们诗中的生命意识、宇宙观照和淡雅明净、神采飞扬的气象,令此后一千年间的诗人们叹为观止。&&& 以上这些诗人,是初唐诗体的典型代表。然而初唐毕竟是一个过渡阶段,更多的诗人以首倡性和开拓性的意义著称于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陈子昂高举“兴寄”与“风骨”两面大旗,向着复归风雅而努力,成为盛唐诸大家真正的先驱。他的《登幽州台歌》、《感遇》38首,以质朴清刚的本色语言,激越壮伟的豪侠之气,深沉郁愤的现实关怀,成为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同时代的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则醉心于诗歌声律的探讨,将诗律推敲完善到无懈可击的地步,使近体诗成熟起来,成为千年间最为流行的诗体。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盛唐的诗歌& 文学史上的盛唐,仅仅指在唐玄宗在位的四十多年间。时间虽短,成就却高。盛唐诗的光彩,是古今文学史上仅得一见的大观。诗人们禀山川灵秀之气,应运而生,李白、杜甫两个顶尖级的大诗人之外,尚有十数位第一流的大家并世,如众星拱月,辉丽中天。这十几人无一不是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诗学大宗师,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面目,却又汇流在一起,成为史称“盛唐气象”的浩浩江海。&& 孟浩然、王维二人,在饱阅世事之后,先后走上了隐逸的道路。他们的诗笔,不再涉足人事,一个寄情山水,一个心惬田园,自然、宁静、空灵、禅悦、入画的境界成了他们诗歌的最高追求。他们不仅仅是陶渊明之后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更以其色相俱空、天机自运、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五言诗,成为古今神韵诗风的典范。除了王、孟之外,裴迪、储光羲、常建等诗人,都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与以上擅长五言的诗人相应,盛唐七言诗的代表,是王翰、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等带有刚健豪侠之气的诗人。有“诗家天子”之誉的王昌龄,是七言绝句的圣手。不论是什么题材,只要到了他的手里,就有优秀的七绝问世。他的边塞诗,铿锵悲壮,不让高岑;他的宫怨诗,风雅蕴藉,古今独步。王之涣的《凉州词》、崔颢的《黄鹤楼》,都是一首便足以称雄的绝作。李颀的七言歌行,更是自成一家,号称“李东川体”。&& 以边塞诗著称于世的高适、岑参二人,分别以苍凉悲壮、恢奇瑰丽的诗风,“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铺展开盛唐边塞生活的长幅画卷。他们的诗歌,在建功立业的热忱中又有着对战争的反思,高昂的意气与冷峻的现实观照相结合,别有一种慷慨动人的气质。&& 作为盛唐诗人的最杰出代表,李白并庄、骚以为心,合儒、仙、侠以为气,飘逸飞扬,清新俊逸,如李广用兵,不依常法;如饥鹰瞥汉,轩举入云;他的诗笔和为人一样潇洒出尘,他的情思舒卷自如,意象壮阔奇伟,想像力出神入天,“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因此赢得了“诗仙”的美誉。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与上面的这些大家不同,杜甫虽然生在盛唐,一只脚却跨进了中唐。在杜甫诗中,盛唐诗人那样昂扬向上的气质、高华雄丽的风骨已经不复存在。他以动地的歌吟,忠实而沉痛地记录了伟大的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以至于被称为“诗史”。他那忠君爱国、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地负海涵、牢笼万物的思想内容,细密沉实、沉郁顿挫的诗歌法度,实大声宏、金声玉振的格调声韵,为后世的诗歌开启了无穷的法门,也受到后人的无限推崇,被尊为中国诗歌至高无上的“诗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唐的诗歌&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的政治文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中唐前期的二十年间,诗坛着实沉寂了一段时期,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活跃一时,成就却很有限。韦应物的五言古诗,风怀澄淡,不免失于空寂。刘长卿的五律,思锐而才窄,十首以上便多重复。黯淡萧瑟的景物、孤寂惆怅的心情笼罩着诗坛,远不再有盛唐诗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的气势。只有在李益的边塞诗中,还时时可以看到盛唐的遗风。&& 然而唐诗的生命力还远远没到消竭的时侯。沉寂之中,孕育着新变的因素。一场以元结、顾况为先驱,以白居易、元稹为主将,有张籍、王建、李绅等著名诗人参与的新乐府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与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桴鼓相应。他们的诗,不避浅俗甚至力求通俗,注重讽喻比兴,强调言之有物,“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了大量以新题乐府为形式的讽喻诗、纪实诗,流传很广,起到了积极的社会作用。除此之外,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开创了“长庆体”,对我国叙事诗影响很大。&& 韩愈、柳宗元二人既是杰出的古文家,也是优秀的诗人。韩愈诗中桀骜不驯的个性与他的文章一样明显。他与孟郊开创的韩孟诗派,追求妥帖排奡、巨刃摩天之美,“务言人所不敢言”,与“务言人所共欲言”的元白诗派并立。韩愈还以文为诗,大大开拓了诗歌的写作手法。天才的少年诗人李贺,有“诗鬼”的别称,诗风凄迷冷艳、色彩斑斓,惨淡经营,想像力出人意表。这一诗派中还有卢仝、马异、刘叉等诗人。&& 柳宗元、刘禹锡两位诗人,都是长期遭受贬谪,仕途十分坎坷。然而他们的个性截然不同。柳宗元性格激切孤直,多忧善感,他的诗境也是幽清悲凉,催人泪下。刘禹锡性格豪迈坚韧,越是在逆境中,就越见风骨。他的诗歌气脉雄伟,文采清新,别开生面。他的咏史诗和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杨柳枝》、《浪淘沙》等,名篇叠出,最为出色。&& 中唐著名诗人之多,犹在盛唐之上,韩孟、元白两大诗派分别向着险怪和平实的路子上作出了探索,不仅为唐诗开拓了新的境界,也开了宋诗的先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晚唐的诗歌& 中唐的诗歌高潮,到了长庆时期逐渐低落。以后随着唐王朝国运的衰颓,诗歌也进入了晚唐期。晚唐的诗歌,反映了沧海横流的社会中,士人们怀古伤今、感时叹世的情绪,诗笔趋于内敛,怀古、咏物、送别、羁旅、写心的题材占据了主流。&& 合称“晚唐双璧”的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杜牧才气纵横,志向远大,常借咏史的题材横议时事。他的绝句抑扬跌宕,不今不古,以峻峭之气,矫柔靡之习,俊逸与深婉兼而有之,堪称晚唐独步。许浑、赵嘏等诗人的诗歌也表现了与杜牧相近的风格。&& 李商隐以七律擅场,是杜甫以后七律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倾向于内在心灵的挖掘,以朦胧多义的意蕴,华丽精巧的物象,精严隐微的声律、对仗和用典,营造了凄艳浑融、沉博绝丽的审美境界,在盛中唐诸大家之外自辟宇宙。他的咏史诗、咏物诗和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从题材、物象到表现手法、内在情韵,都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成为独具特色的李义山诗体。温庭筠、韩偓等诗人,以艳丽诗风,写爱情题材,都受到了李商隐的影响。&& 除了杜牧、李商隐之外,继承韩孟诗派的贾岛、姚合,诗思清苦,为“苦吟诗人”的代表。陆龟蒙、皮日休既写江湖隐逸之趣,也以小品文的笔法,针砭时弊。杜荀鹤、聂夷中等诗人的政治批判诗则更为直露、更为激切。&& 一直到了唐代末期,还出现了郑谷、韦庄、罗隐等诗人,他们的诗歌,既又反映时代丧乱的作品,又有对个人身世遭遇的愤激。在兵荒马乱的社会背景下反映惨淡的人生。他们的作品,诗情黯淡,诗境凄凉,再也难以有盛唐诗的博大之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实际上这也是晚唐诗的共同特点:晚唐并不乏清新可诵的诗篇,但处处笼罩着衰亡的气象,已经是末世之音了。
七律—崔颢【小传】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郞,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诗则风骨凛然,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黄鹤楼①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解】①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俯瞰长江,为登览胜地,后毁于水。黄鹤楼本因黄鹤山而得名,也有传说因古代有过仙人乘黄鹤来此,故号为黄鹤楼。②昔人:这里指乘鹤而去的仙人。③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江。历历:看得很清晰的样子。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萋萋:茂盛的样子。鹦鹉洲:据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因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遂称其洲为鹦鹉洲。④乡关:故乡。【鉴赏】&&& 武昌黄鹤楼因为古代仙人乘黄鹤升天的美丽传说而著称于世。崔颢慕名而来,可是当他到达的时候,这一切都已经成了遥远澒洞、不可触摸的往事。人已去,楼已空,仙风不再,只有朵朵白云,至今萦绕在楼头,引人神飞天外,追慕不已。全诗于是在这样一种惆怅失落、而又开阔旷远的基调上展开。&&& 当作者站在黄鹤楼头,视角由仰观转为俯瞰,目光从天上的白云转到江边的洲渚时,他的思绪也从追慕远古中逐渐拉了回来,回到了眼前优美的自然景色——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江汉风光。是的,江楼送目,汉阳江岸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晴朗的天气里,显得格外的清晰,格外的青翠,充满了油然不可抑制的生机;不远处的鹦鹉洲上,狂放不羁、视死如归的才子祢衡虽然已经成为悠远的历史,而连天遍野的芳草却向大地诉说着昔年傲岸不屈的往事。美则美矣,又有谁感受不到这美丽背后的凄婉苍凉?
&&& 一幕幕场景在崔颢眼前转换,如惊飙掠电,不可捕捉。种种情思也纷纷然涌上崔颢的心头。然而,在追忆古人、欣赏美景之余,作者也不得不想,自身又处于何地?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武昌的风景虽然美丽,但却不是我的家。家在何方?太阳已经渐渐落下,四野昏黄,再也看不清来时的路,隐约间只看见滔滔汩汩的无情江水向东流去。纷繁的思绪都已沉寂下去,只余下深沉的思乡之情,占据了崔颢的整个心灵。茫茫一片水烟中,听来谁不凄楚!
&&& 在崔颢的时代,七律已经基本定型,有了非常严整的一套格律。然而崔颢的这首诗,却有意地打破了这种格律框架的束缚,以古诗手法起笔,前四句连用三个“黄鹤”,同时也完全没有按照律诗的平仄格律,只是随意所之,一片神行,既古朴苍莽,又飘逸流转,文气流畅,一气回旋,极具神采和风骨。
&&& 如果说此诗的前四句表现了信手应心、不受拘束的放达美,那么后四句就以精炼的格律和内敛的意境,体现了律诗的严整美。博极返约,能放能收,开阖自如,展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技巧。这种艺术技巧与诗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致水乳交融,虽然感伤,却不消沉,在如痴如醉的乡关之思中,却有着波澜壮阔、豪迈豁达的宇宙观照。前人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诚非虚誉。君不见——
&&& 当才华震动一世的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面对汉川美景,打算提笔作诗的时候,瞥眼间看到墙壁上崔颢的题诗。他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手抚着墙壁诵读良久,终于自知不敌,爽然若失,只留下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黯然离去。七律《黄鹤楼》,真足令千古才人心死。
行经华阴①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②。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③。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④。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
①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在华山之北,山北为阴,所以称华阴。
②岧峣:音(tiáo yáo),山高峻貌。太华:即西岳华山,因华阴之西南有少华山而得名。三峰:即莲花、玉女、明星三峰。削不成:非人力能削凿而成。
③武帝祠:指汉武帝在仙人掌峰所建的巨灵祠。据古代神话传说,华山本为一山,挡住黄河,河神巨灵将华山掰为两半,使河水得以流过。汉武帝观仙掌后,为之立祠祭祀。仙人掌:《华岳志》;“岳顶东峰曰仙人掌,峰侧石上有痕,自下望之怨然一掌,五指俱备,人呼为仙掌。”
④河山:指黄河、华山。枕:靠着。秦关: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是秦国所修建,所以称“秦关”。
【鉴赏】&&& 这首诗是崔颢在天宝年间两次赴都时所写。华阴即华阴县,因位于五岳之一的华山北面而得名。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等,都在华山和长安附近。华山自古就是道教名山,是神话传说中的“群仙之天”,也是历代修道者向往的仙山。而华山俯临之下的“咸京”,却也正是无数“路旁名利客”蚁聚的帝都长安。长安北面为雍县,共有秦汉以来的五畤。华阴县位于长安东南,西岳华山更在华阴之南,又称太华,在莲花、玉女、明星三座高峰之外,还有仙掌崖、日月岩、苍龙岭等无数奇峰林立其间,无不形势高峻,壁立千仞,如同仙人巨灵神用手掌劈开。其中最为陡峭的一峰,也就因此就号称为“仙人掌”。“仙人掌”上有一座巨灵祠,是汉武帝游览仙人掌时所立,也就是诗中所称的“武帝祠”。华阴县北面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是著名的渡口。华阴县向东是秦代所建的潼关和函谷关,是首都长安东面的门户,形势险要,号称“百二秦关”。因此,华阴县是当时天下人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行客匆忙,络绎不绝。
&&& 这首诗从写景入手,气势宏阔,兴象不凡。从天下闻名的华山写起,一个“俯”字,既突出了华山的高峻巍峨,也将山上景物的清雄与世间景物的繁嚣判然划分为互相对照的两个世界,更隐隐寓示了仙境胜过尘凡的深意。一个“天外三峰削不成”,更含有人力不可胜天工的意旨,为后面的出世之想作出了铺垫。颔联与颈联便承接下来,分写华山与长安两组景物:一方面,是三座奇峰,昂头天外,鬼斧神工,雄奇壮观,云海隐约,雾雨苍茫;另一方面,是山河带砺,驿路悠长,秦关汉畤,行客匆匆。远景、近景、虚景、实景,纷至沓来,相杂相间,令人应接不暇。
&&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用互文的句法,生动地表现了华山之上晴雨无定、烟云变换的美景。“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则互相对照,用“险”与“平”作对比,将一条危途与一条坦途并列地放到读者的面前,更给人一种选择的意味。当此情景,作者也不免作出人生的抉择:在这一岔道口上,又将何去何从呢?诗的尾联用反问句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
&&& 在华山所隐喻的仙境与长安城所隐喻的凡境两重世界间,崔颢肯定了前者,而否定了后者。尽管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功名之路、真的前去修仙访道,但诗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的意味是很明显的——与其前往京都追名逐利,又怎能比得上在风景壮美的华山之上修炼长生?于是,前六句写景中所隐约透露出的意蕴,到此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七律—祖咏、崔曙祖咏【小传】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年时即有诗名,是王维的诗友。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但长期未得授官职。由于仕途落拓,最后归隐汝水一带直到去世。其诗作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辞意清新洗炼。《终南望余雪》曾传诵一时,有《祖咏集》。望蓟门①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②。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③。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④。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⑤。
【注解】①蓟门:又名蓟丘,在今北京德胜地门外,唐时属范阳郡,为北方边塞重镇。②笳:胡笳,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也用于作乐。喧喧:声震四方。汉将营:借指唐军营。③生积雪:生于积雪之中。三边:原指幽州、并州、凉州三州。这里泛指边地。危旌:高高的军旗。④烽火:古代边塞用来报警的烟火。⑤投笔吏:此处用班超事,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少时本做抄写文字的小吏,一天,他奋然投笔长叹:“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謇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来他立功西域,封定远侯。请长缨:这里是用终军事,据《汉书·终军传》记载:“终军自请:‘原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内附。长缨:长绳。【鉴赏】
&&& 祖咏以一首应试诗《终南望余雪》名满诗坛。当他来到北国边疆的范阳,站在高处远望祖国的边防要塞时,胸中不禁豪情澎湃,感慨万千。这是他唯一的一首七律,也是唯一的一首边塞诗,但气象和手法都不同凡响。
&&& 范阳是唐代抗击契丹的边防重地,统辖幽云十六州。当祖咏写作此诗的时期,正是这一地带战事十分激烈的阶段。此诗以一个“惊”字发端,突兀而起,写出了内地诗人初至边疆时独特的心理感受。确实,边塞景物之雄奇壮观,足以令初到者满怀激动,心目震眩。但是真正令作者感到震惊的,却是“汉将”营中的兵容。当时的范阳节度使是安禄山,他在镇守边庭之余,不断地招兵买马,囤积实力,为叛乱作准备。作者在眺望时,未必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看到安禄山营中,千军万马,在胡月沙场、海畔云山之际吹笳击鼓,喧声沸天,军容之壮大,使诗人暗暗心惊。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心理感受,并记录下来,千余年后,仍可作为安禄山叛乱前夕历史的佐证。
&&& 颔联写自然景物,紧扣一个“望”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可以看出,当时正是严冬的一个早上。北方边境本是苦寒之地,此时更是遍地积雪,乃至一望所及,远至万里,无不被一片白皑皑的寒光所笼罩。写“光”虽然是目中所见,而由于光芒出自积雪的映射,其“寒”亦可想而知了。然而,在这一片光影交织的寒凛凛的气氛中,却有着一面高悬的旌旗,在曙光照射下,猎猎飘舞。由此也可以想见,严寒并没有压倒战士们的斗志,相反却成就了一种崇高的美,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越能见出奋扬的精神风貌。两相对照,便将一个“惊”字演绎得张力十足。
&&& 接下来,作者以“烽火”承接“危旌”,以“云山”承接“积雪”,突出描写边关的形胜和战事。“沙场烽火侵胡月”,写战线不断向前推移,展现了一股进攻的锐气;而“海畔云山拥蓟城”,写蓟门形势襟山带海,坚如磐石,乃是天造地设的边疆拱卫。形势是如此的有利,防守是如此的稳固,而己方的军队又是如此的壮大和顽强,在这样的形势下,诗人自然无所畏惧,客心也由“惊”而变得“不惊”,非但“不惊”,甚而还要参与进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自己年轻时虽然没有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现在年岁大了,却也豪情不减,要像当年的少年英雄终军一样,投军报国,奋勇杀敌。结句一反开头的“惊”字,十分豪迈从容,反映了盛唐的国力给人们带来的积极上进的精神面貌。
&&& 全诗意象雄伟,格调高昂。诗中多用实字,却全然没有堆砌牵凑的感觉,转折之际也是一气贯穿,不着痕迹,正表现了诗家所艳称的“盛唐气象”。
崔曙【小传】  崔曙(生卒年不详),一作崔署。宋州(今河南省商丘)人。少年时孤贫,曾在河南嵩山、颖阳等地隐居,与诗人薛据友善。开元二十六年进士,殷璠评其诗“多叹词要妙,情意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①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②。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③。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④。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⑤。
【注解】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太平寰宇记》载:“河南道陕州陕县,望仙台在县西南十三里,汉文帝筑以望河上公,公既上升,故筑此台以望祭之。”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②汉文皇帝:即汉文帝,崇奉道家典籍。高台:即望仙台,相传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而去,汉文帝筑高台以望之。
③三晋: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而各自立国,称为“三晋”。其地在今山西、河南及河北西南部。二陵:《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④关门令尹:关,即函谷关。令尹,即尹喜,曾做函谷关的关六令。《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老子过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老子著书,于是老子乃著《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尹喜也随之西行。河上仙翁:即河上公。《神仙传》:“河上公,汉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幸其庵,公授《素书》一卷,遂失所在。”
⑤彭泽宰:即陶渊明,他曾做过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这里用来代指刘明府。陶然:欢畅的样子。
&&& 相传汉文帝读《道德经》时有不明白的地方,前往询问在黄河边结庐而居的仙人“河上公”。河上公赠给他一卷天书。后来汉文帝为了纪念河上公,就修造了一座“望仙台”。崔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那天登临了这座望仙台,并写了这首诗,呈给朋友刘明府。望仙台今已不存,根据诗意,大致在今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崤山附近。明府就是县令,也应当就在函谷关当地作官。
&&& 这首诗笔力雄健,气象开阔。他写登台不从登台写起,而是追述汉文帝数百年前的往事。“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仿佛汉文帝留下这座高台,就是为了自己此日登临似的。在清秋之晨明亮的阳光下,登上高台,缅怀古代名君和仙人的往事,别有一番旷远情怀。
&&& 颔联记述登台所见的风景。函谷关向北望去就是现在的山西,也就是古代称为三晋的一大片地域。晋地的东西两面分别是太行、吕梁两道山脉。从台上望去,两道山脉都是由南向北,绵延数千里,无穷无尽。二陵,即崤山附近的南陵和北陵。因为当时天气晴朗,并无风雨,所以此处的“风雨”用的是《左传》中的故事,当时秦国出兵去攻打晋国,老臣蹇叔送儿子出征时说,崤地有二陵,南陵是夏后皋的墓地,北陵是& 周文王躲避风雨的地方。他还预测秦兵必然败在这里。后来秦兵果然在二陵之间遭到晋兵的埋伏,大败而还。作者此处写风雨,实则缅怀的便是春秋列国这一段龙虎争雄的往事。
&&& 由“二陵风雨自东来”的意象,作者又很自然地联想起颇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个故事。春秋时,担任东周史官的老子,有一天心血来潮,驾着牛车,悠哉游哉地向西进发。掌管函谷关的令尹,却看到一大团紫气铺天盖地,自东方卷来,因此得知有真人即将过关。他等候到了老子,并求老子写出了一部《道德经》。而到了汉朝,这部《道德经》又引出了河上公与汉文帝的故事,也就有了脚下这座望仙台。几个历史典故如彩线贯珠,一气流转,一点也不显得堆砌。
&&& 可是,不管是秦晋争雄中的英烈,掌管关门的令尹,还是河上授经的仙人,都已经看不到了。功名事业,神仙道术,一切都那么虚幻。什么才是真实的呢?
&&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晋代的彭泽县令陶渊明在重阳节一个人孤独无聊,正好他的朋友王弘送酒来,于是两个人在菊花丛边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此诗的点睛之笔也正在此:与其缅怀古人,倒不如去拜访你这位高士县令,一起喝他个痛快。
&&& 此诗紧切主题,围绕时、地、人三者展开,一气转合,就题有法,结构严谨而丝毫不见拘泥之态。
七律—李颀、李白李颀送魏万之京①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②。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③。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①魏万:后改名颢,唐肃宗上元初进士,天宝、大历年间诗人,隐居王屋山,称王屋山人,是李颀的后辈。之京:由王屋山到长安。
②不堪:不忍。过:经过。
③关城:指潼关。御苑:皇宫中的林苑,这里借借长安。砧声:捣衣声。向晚:到傍晚。
&&& 魏万后来改名魏颢。他曾经因为仰慕李白,南下数千里,沿路追访最后在广陵(今扬州)见到了李白。而李白也非常赏识魏万的才华,把自己的诗文全部拿出来,命魏万编成集子,还对魏万说:“尔后必著大名于天下,无忘老夫与明月奴(李白的幼子——编者注)。”魏万与李颀是忘年之交。李颀这首诗写于送魏万自洛阳进京的时候,抒发了客愁和悲秋之情,也寄予了对魏万的期望。
&&& 此诗开头倒起,先说魏万将要离开,再追述昨夜霜气已经降临,暗示已经到了深秋。“昨夜微霜初渡河”,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细腻而委婉。深秋本是万物萧瑟的季节,在这样的气候里离别,自然愁上加愁,以下紧接着便想像魏万客程中的境况,着力渲染了在外为客的心情:“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鸿雁,即大雁,它们每年秋天南飞,春天又返回北方,漂泊无定,有如羁旅无依的游子。而大雁嘹唳的叫声,从天外传来,更容易牵动客子的愁绪。同样,云山重重,对于客子来说,正意味着前途漫长而寂寞,因此,在客中经过“云山”,既无心欣赏风景,反而容易触动失路之悲,乡关之思。颔联以揣度之词出之,连用“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回环往复,更见情深。
&&& 在颈联中,作者又开始揣度魏万抵达长安一带时的情境。李颀早年多次到过长安,也曾在那里经历过“倾财破产”的辛酸。他对长安一路的风物是非常熟悉的。他知道,西去长安需要经过函谷关和潼关,而魏万到达时,应当正赶上寒气逼临的初冬季节。魏万孤身一人,越关度岭,长安越来越近,严寒却也越来越近。而到了长安又将如何呢?“御苑砧声向晚多。”砧是捣衣用的石板,砧声,即是捣衣声。唐代妇女喜欢在晚间洗衣,用木棒将衣物捶打干净。李白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杜甫写道:“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单调而深长的砧声,伴着夕阳,伴着月色,伴着寒风,历来都是富于悲情的图景。由此可见,李颀印象中的长安,决不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壮丽图景,而是充满了辛酸悲慨的回忆。正因于此,友人前往长安谋求发展,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催寒近”、“向晚多”,也造成了时间上的急迫感,暗喻了年华易逝、功名难立的感慨。
&&& 虽然如此,作者对友人还是充满期望的。他在尾联以长者的口吻告诫魏万:“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正是因为自己的前车之鉴,他才提醒魏万,长安虽然是“行乐处”,却不可荒废其中,忘了正业。应当抓紧时间,做一番事业。全诗到此,也终于见到了一点亮色。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①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③。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④。
①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据《宋书·符瑞志》及《太平寰宇记》载: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年间,有异鸟飞集山上,状如孔雀,文采五色,音声谐和,当时人以为是凤凰,于是筑台山,称为凤台山。
②吴宫:三国时孙权建都金陵,先后修建太初宫、昭明宫等。晋代:指晋元帝渡江,建都金陵的东晋。衣冠:指东晋掌握大权的豪门世族。古丘:古墓。
③三山:一名护国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边,孤绝突出,因其山有三峰南北相接,所以称为“三山”。半落:形容遥远,在台上看不清晰,三山好象落在青天之外。二水中分:秦淮河由金陵东南流入城中,横贯金陵,西出入长江,白鹭洲横截其间,将河水分为二支,所以说“二水中分”。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在南京西南长江中,以其上有多有白鹭而名。
④浮云:这里喻把持朝政的权奸。日:喻唐玄宗。长安不见:喻自己被排出朝廷,不能施展抱负。
&&& 相传李白见到崔颢的《黄鹤楼》七律之后,佩服不已,此后便总想写一首诗来与之争奇斗胜,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他来到金陵(今南京市)登临凤凰台时,才兴与神会,创作了一首足以与崔诗比肩的七律奇作《登金陵凤凰台》。
&&& 这首诗虽然仍是模仿崔颢《黄鹤楼》的写法,但各有所长。前两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只用了两句,就表达了相当于崔诗前四句的意思,句法更为紧凑,神采更为俊逸,昂头天外,矫矫不群,也为全诗赢得了更为宽绰的艺术空间。
&&& 正因为有了余裕,李白便在颔联中顺势加入了崔诗所没有的吊古内容。凤凰台位于南京,因为古代相传有凤凰飞集而得名。凤凰在古代被视为象征祥瑞的禽鸟,而南京也正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长期建都的所在。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南京偏安一方,占尽江南风土人文之盛,人物云集,风流竞爽,世家大族延绵不绝,台城秦淮之富丽,结绮临春之豪华,冠古绝今,有“六朝金粉”之称。然而,李白到来时,只见到了倾颓的空台和台下的江水,而再也看不到象征金陵王气的凤凰。孙吴以来的宫殿遗址上,已经长满了杂花野草,密密丛丛,茂盛得都把小路掩盖了起来。古人在抒发兴亡之感时,常常描写宫殿上长满植物的景象。诗经有《黍离》一篇,感叹周王宫上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春秋时的伍子胥在预感到吴国快要灭亡时,也曾对吴王说,我看到这个宫殿上到处都是荆棘。李白也沿用了这一手法,但用更富诗意的“花草”来代替黍麦和荆棘,既切合南京豪华风流的往事,也为衰败的景象注入了一股朝气。
&&& 宫殿既已荒废,盛极一时的士族如王、谢等世家大族又是怎样呢?“晋代衣冠成古丘”,经纶世务、指挥若定的公侯将相,裙屐风流、文采映照的翩翩公子,都已经进入了高高的坟墓,成为供人们凭吊追思的往事。历史就是历史,诗人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其中,他的感怀超旷而放达,他的目光习惯性地投向了自然风景,大江畔那三座并立的山峰是那么的高,甚至天都好像隔断在半山腰似的;那被江水分成三块的洲渚上,一群群白鹭像雪片一样,上下翻舞,自由自在地飞翔。南京虽然已经不再是帝都了,可是自然界的风光,却反而越显得轻松自如,优美动人。返观今天的首都长安呢?
&&& 诗人不自觉地抬头向西北方向的长安望去,却什么都没有看到。他曾经遭受高力士等人的谗言,被放出长安,可是他却时刻地关心着国家和君王。皇帝身边的佞臣,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时时进献谗言,蒙蔽君王呢?一想到这些,想到自己身受的遭遇,诗人不禁又叹了一口气,飘然下台去了。
七律—高适、岑参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①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②。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③。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④。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⑤。
①李少府、王少府:生平不详。少府:唐时称县尉为少府。峡中:指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
②驻马:停马不行。衔杯:指饮酒。
③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在长沙之南,城南有回雁峰,相传雁飞至此而北返。
④青枫江:在长沙市南。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⑤圣代:圣明的时代。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普施。
&&& 这是一首送别诗,不是送一人,而是同时送两个朋友;这两个朋友,又都是被贬官:一个贬到了三峡,一个贬到了长沙——都是当时偏僻边远的地方;而且做的又都是少府,即县尉这样不起眼的小官。这一切凑到一起,可见这一次送别的滋味是多么不好受。正所谓班荆赠恨,樽酒叙悲,诗人拦下了两位朋友南下的马蹄,拿出一壶酒来分别斟满,作为饯行。
&&& 诗人以一声叹息之后的询问发端:“嗟君此别意何如?”这次离别,你们的心情如何呢?当然,心情不会是愉快的,不必等朋友的回答,诗人也很明白这一点。且看看两位朋友贬谪的处所吧:
&& “巫峡啼猿数行泪”,这是那位姓李的朋友所贬居的峡中。三峡两岸山峰险恶,林木阴森,杜甫就曾以忧郁的笔调写道,“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树林中有很多猿猴,啼叫的声音十分凄惨,催人泪下。郦道元《水经注》中写道:“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相传巫峡里猿猴的啼声,有时候能把人的心都听碎。白居易被贬到九江后,就常常感叹那里的山歌村笛“呕哑啁哳难为听”。何况贬到三峡里面,天天听这些撕心裂肺的猿啼,心情又怎能愉快起来?
&&& “衡阳归雁几封书”,这是那位姓王的朋友所贬居的长沙。长沙南面的衡阳有一座回雁峰,据说大雁每年秋天飞到这里,就不再南飞了,安顿下来,等第二年春天气回暖时,再振翅北还。又传说汉代流落匈奴的使臣苏武,曾经把书信绑在大雁的足上,大雁南飞时,被汉朝的人射到,把书信献给了皇帝。因此大雁常常被看作传书的使者,当春天大雁从湖南北飞的时候,诗人不免就会想起,雁足上是不是系着长沙友人的书信呢?
&&&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仍是分咏两位朋友的贬地,却颠倒了个次序。青枫江在长沙,浏水至长沙县南为青浦,又名双枫浦,即青枫江。白帝城则在瞿塘峡口的夔州。青枫江上,一叶孤帆冉冉远去;白帝城边,也只有苍老的古树,疏疏落落,两下里都是一片孤寂的景色。作者想像谪居远方的朋友的处境,替他们日后的孤独感到难过。但他最后也没忘了宽慰朋友一下:
&&&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雨露,即皇帝的恩泽。作者劝慰朋友说:当今天子圣明,恩泽遍及四海,你们被贬谪,不过是暂时分手,以后相聚还有的是时机,快快去吧,不要再为这件事不开心了。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在无可奈何之下讲述的一个美丽的谎言罢了。
&&&& 这首诗分赠两人,各自切合身份。缠绵清壮,别意浓重,很有气骨。
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②。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宫③。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④。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⑤。
①贾至:字幼邻,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肃宗至德年间任中书舍人,唐代宗时曾任京兆尹,官终礼部侍郎。贾至任中书舍人时作有《早朝大明宫》一诗。除岑参这首外,王维、杜甫都有和诗。
②莺:黄莺。啭:鸟儿婉转的鸣叫声。
③玉阶:宫哺玉石台阶。仙仗:早朝时宫中的仪仗。拥千官:簇拥着众多上朝的官员。
④剑佩:有饰物的宝剑。星初落:天刚亮。旌旗:仪仗队的旗帜。
⑤凤凰池:指中书省。唐代中书省执掌机要,接近皇帝,受宠任,所以称为“凤凰池”。客:指贾至。阳春:古乐曲,属高雅曲调。
&&& 贾至,字幼邻,洛阳人。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与当时的很多著名诗人也交往都很好,李白曾经把他比作汉代的“洛阳才子”贾谊。他有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大明宫是当时皇帝上朝听政的宫殿。这首诗写上朝时的所见所闻,诗风富丽堂皇。他的“两省僚友”,包括著名诗人王维、岑参、杜甫等都有奉和,而《唐诗三百首》中就选了岑参和王维的两首。这几首诗虽然诗风清丽,景象不凡,但内容空泛,并没有太高的价值。
&&& 岑参的这首和作,如果对照贾至的原诗来看的话,发现几乎是亦步亦趋,句句追随贾至原诗的内容所写。这也是和诗在最初时期的形态,即和其意而不和其韵。与后来诗人们用次韵的形式唱和不大相同。
&&& 此诗重点在于写景,用环境的描写烘托气氛。开头从上朝之前宫门外的晨景写起,突出了时刻之早。因为当时春色已阑(残,也就是晚春),而曙光中仍有寒意,可见动身之早。由时刻之早也可见天色之清。而“紫陌”、“皇州”两个华贵的辞藻夹在这种清丽的景象中,更显得气派庄严。可以想见,在熹微的晨光中,诗人身着朝衣,耳畔响着鸡鸣和黄莺儿的啼叫声,与百官一起走在皇城的大街上,一派踌躇满志的气象。
&&& 颔联描写进入宫内,上朝议事时的景象。随着钟声敲响,大明宫内的无数重门户一起打开,迎接前来议事的文武百官。而官员们簇拥在阶下,仪仗庄严,更见气魄。诗中用“金阙”、“玉阶”这样华丽的字眼来装点天子的宫殿,“万户”与“千官”两相对照,更夸张地表现了气象的宏伟,强化了视觉的冲击。
&&& 颈联描绘天子的仪仗队伍,更是为人们称颂的名联。此联主要写“剑”和“旗”两种仪仗,却以花、星、柳、露四种自然物来作陪衬,而“迎”、“拂”二字更突出表现了自然物与仪仗的和谐,竟自然而然地有着天人合一的神采。同时,花、柳是柔弱纤细之物,剑、旗是刚强华贵之物,以“花”衬“剑”,以“柳”映“旗”,刚柔并济,动静相依,形神俱妙。而“星初落”、“露未干”,既照应了时间之早,又进一步渲染了清新的气息,可谓神来之笔。
&&& 尾联“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用《楚辞》中“阳春白雪”的典故,称赞贾至的原诗,词意高妙,追和不及。凤凰池,禁苑中的池沼,此处代指中书省。贾至当时担任中书舍人,所以这样称呼他。
&&& 这首诗结构严整,由外及里,由大及小,层层递进,井井有条。而景象清丽,更是诸家所不及。
七律—王维上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①。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②。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③。朝罢须裁五色诏,珮声归到凤池头④。
①绛帻:帻,音(zé),红色的头巾,本为汉代宫廷宿卫的服饰,包成鸡冠状。鸡人:掌宫中报晓之事,于天快亮时,大声报晓,警醒百官按时上朝。报晓筹:报告清晨已经来来临。筹,更筹,夜间计时的用具,用竹或铜制成。尚衣:官名,唐有尚衣局,掌供皇帝衣冠几案。进:进奉。翠云裘:锈有绿色云彩共纹的皮衣。
②阊阖:音(chāng hé),本为天门,这里借指宫门。万国衣冠:各国派来朝见皇帝的礼冠。旒:音(liú),冠前后所垂的珠玉串,天子之冠十二旒,这里代指皇帝。
③衮龙:指皇帝的龙袍。
④五色诏:古代皇帝的诏书、文告等,用五色纸写。佩声:系在身上的佩玉发出的响声。
&&& 如果说岑参的同题和诗主要长在写景,那么王维的这首和诗就是从写人事入手,极力渲染大明宫里上朝时的威严肃穆。
&&& 此诗的开头与贾诗、岑诗一样,都着力突出了一个“早”字。但王维别出心裁地选择了“鸡人报晓”、“尚衣进裘”两个宫中生活的细节,刻画了早朝前的特殊气氛。古代宫中不许养鸡,每天凌晨三刻的时候,有卫士头戴红巾(绛帻)等候在朱雀门外,等到外面的鸡开始鸣叫的时候,他们便也跟着高声呼号,报知宫内及文武百官新的一天已经来临,因此被称为“鸡人”。尚衣局是主管皇帝衣服的机关。这里写清晨鸡人刚刚报过时,尚衣局的人便把华贵的裘服送到皇帝的御床前,可见宫中官员各司其职,配合得有条不紊。
&&& 颔联也是王维的名句,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将大唐皇帝上朝时的威严肃穆描绘得无以复加。阊阖是传说中天上宫殿的大门,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住所。层层叠叠的宫门,逐次打开,好像九重天上的门户一般,既深邃,又壮丽。重门之内,高堂之上,大唐皇帝头戴五彩悬珠的冠冕,端坐在御座上,接受身着各色衣冠服饰的万国使臣的朝贺。一个“拜”字,状出了数量上众与寡、地位上卑与尊的强烈对比,既整齐,又壮观,还折射了大唐国力之强盛及边境之太平。
&&& 颈联写具体的物事,仍是为突出皇帝的威仪服务。“仙掌”在长安附近的神明台,是汉武帝所造的祭仙之处,上面有一座铜铸的仙人,手捧铜盘,承接清晨的露水,据说以这种露水和玉屑吞服可以成仙。这里写日光已经照耀到金铜仙人的手掌上,仙人好像也要动了起来。再回过头来看御座上的御炉,炉中燃起的香火在皇帝身上的龙纹衣服上缭绕。一个“动”字,一个“浮”字,都是以动见静,表现仙人、帝王的静穆。同时,还写出了自己对皇帝的依恋、依附之意,照应贾至原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一句。
&&& 结尾两句仍是回到贾至身上,照应他原诗中“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一句。贾至时任中书舍人,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所以自称“朝朝染翰侍君王”。王维则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凰池上,用五色的彩纸,起草诏书去了。“佩声”,是借代手法,不明言写贾至,却写贾至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用声音来暗表人的行动。
&&& 这首诗写出了上朝的全过程,也暗示了对贾至的恭维。贾、岑、王、杜等人唱和的这一组早朝诗无不气派宏大,笔力如椽,雍容壮伟,使千余年后的我们再读到时,仍能感受到大唐帝国的强盛国力和威严气象,以及现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大明宫当年的奇伟壮观。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①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②。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③。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④。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⑤。
①奉和:敬和。圣制:皇帝写的诗。蓬莱:宫名,即大明宫。兴庆:即兴庆宫,这是由唐玄宗为诸王时在兴庆坊的旧宅改建的。阁道:由大明宫通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专供唐玄宗及其后妃游乐曲江之用。
②渭水:即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流入陕西省入黄河。秦塞:指长安城郊,关中古为秦地,所以称“秦塞”。黄山:一名黄麓山,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北。汉宫:兴平县西南有黄山宫,为汉惠帝时所建。
③銮舆:音(luán yú),皇帝的车驾。迥出:远出。
④双凤阙:指大明宫含元殿前东西两侧的翔鸾、栖凤两阙。
⑤宸游:皇帝出游。宸,音(chén),本指皇帝所居之处,这里代指皇帝。
&&& 这是一首应制诗,是奉和皇帝的作品。唱和诗总不免要赞誉对方一下子,更何况这首和的是皇帝唐玄宗的诗,颂扬圣德的内容是免不了的。诗题中的蓬莱宫,就是大明宫。唐代宫城在长安城的东北,而大明宫又在宫城东北。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开元二十三年,从大明宫经兴庆宫,一直到城东南的曲江池,都筑起了阁道(带有阁廊的飞桥)相通。皇帝百官可以由大明宫经过阁道,直达风景优美的曲江池畔。唐玄宗率领群臣从蓬莱宫前往兴庆阁的途中,遇上春雨,在雨中驻足赏景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命群臣和作。唐玄宗的原诗今已不传,《全唐诗》中还收录了一首李憕的同题诗,当是与王维此诗同时而作。
&&& 既然是雨中眺望,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水。“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长安城北,渭河弯弯曲曲地流过八百里秦川,水边有一道名叫“黄山”的山岭,山下是汉代黄山宫的遗址。有水,有山,有秦塞,有汉宫,山川形胜,历史遗迹,一览无余,也为后面描写唐王朝都城的壮美景观作出铺垫。
&&& 颔联“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写随皇帝出游赏春。銮舆,即皇帝的车驾。可以想像,皇帝与百官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出柳荫笼罩的宫门,沿着架在空中的飞桥出游,高高地游行在皇城之上,再回头向御花园里看去,是何等壮观的一幅游春图!这里用“花”和“柳”点出了出游的季节,也着力渲染了春天里的繁盛气息,愈显得花团锦簇,春意盎然。
&&& 颈联“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景象更为阔大。作者的眼光由低而高,由小而大,远远地望见云气缭绕在庄严广阔的长安城上,宫门外一双凤阙高耸云端,好像随时都要凌空飞去一般;而长安城里的万户人家,掩映在丛丛绿树荫中,在春雨的滋润下,更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一联深切雨中眺望的实景。在雾雨中,一般的建筑都显得模糊了,只有高耸云端的凤阙,才更为突出,更为气势飞动;而密密麻麻、鳞次栉比的民居,也因为隐隐约约,与近处的树丛、远处的凤阙相映衬,更突出了帝城人家的气象。同时,作者诗意地描绘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也暗含了风调雨顺的寓意,为尾联作出了铺垫。
&&& 尾联“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承接上句而来,说皇帝的这次出游,是顺应节气的行为,并不是赏玩风景。这一句看似称颂,实际上也有讽喻在其中。古代的诗人把劝谏帝王当成自己的使命,主张用隐喻的话引导皇帝省悟。这里的实际意思是说,希望皇帝不要玩物丧志,要顺应时令,关怀国计民生。在歌功颂德之外,委婉地劝告皇帝勤于政事,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庸俗应制诗的特点所在。
七律—王维下积雨辋川庄作①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③。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④。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⑤。
①积雨:久雨。辋川庄:诗人隐居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的别墅。
②藜:音(lí),一种菜,嫩叶可食,其茎老时坚硬可为杖,这里泛指蔬菜。饷东葘:即到田里送饭。菑,音(zī),初耕的田地。
③朝槿:即木槿花,夏秋之际开花,早开暮落,所以称“朝槿”。古人常以此花比喻人生短暂。清斋:这里指素食。露葵:葵是古代重要的蔬菜,古人采折常在下露之后。
④野老:山野间老人,诗人自指。海鸥:此典出于《列子·黄帝篇》:有时候有家人住在海边,其子喜到海边玩耍,常与海鸥游戏。后来他父亲让他去捉几只来,等到那人再到海边时,海鸥就离他很远了。这里是来比喻诗人自己与世争,不用再对自己猜疑了。
&&& 王维晚年归隐蓝田终南山上的辋川别墅,信奉佛教,长年持斋,不穿彩色衣服。这首诗就通过描写雨中的辋川风景,描写了他退隐之后的禅寂生涯和恬淡心情。
&&& 首联描写的是作者在雨中所见的情景:在长期连绵的阴雨之后,山上林中到处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忽然,一缕缕白烟从林后升起。这是什么烟火呢?诗人随即说明,这是山上的农家正在烧火做饭呢!女人们蒸藜炊黍,做好了一顿早饭,便用竹篮提着,送到东面山坡上的农田里去,给正在耕作的男人吃。这是多么富有世俗生活气息的一幅图画呀!“云间烟火是人家”,山景的空寂与山间农民劳动生活的安静平和相互映衬,更衬托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而一个“迟”字,也自然地流露了作者退隐之后恬淡自然、与世无争的心情。
&&& 颔联更是王维的名句。与王维大致同时的李德祐有一句诗“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不知道是谁先谁后。但王维的这一句仅仅多了两个叠词“漠漠”、“阴阴”,就化腐朽为神奇,使句子一下子画意盎然,远远胜过了李德祐的诗。“漠漠”、“阴阴”两个词,不仅使得声调更为和谐动听,而且异常准确地抓住了水田、夏木的情态:如果不是在长期积雨之后,水田又怎会显得空漠迷蒙,水气弥漫;树林又怎会显得茂密幽深、阴湿黯淡?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这样的迷蒙和黯淡,又怎会反衬出白鹭、黄鹂的轻快自由?王维不愧是绘画的高手,他从水田间、树林中飞舞鸣唱的百鸟中,单单选择了白鹭、黄鹂两种色彩轻亮鲜明的鸟儿,一个“飞”字,一个“啭”字,既写动态,又写声音,白鹭飞翔的潇洒闲静,黄鹂鸣唱的甜美轻快,在水田、夏木的阴郁色调之上,更显得明朗动人。
&&& 颈联转写自己退隐之后的禅寂生活:静静地观看朝生夕陨的木槿花,体悟生命的短暂,以及“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自然无为;然后折取带着露水的葵藿,在古松下支锅积薪,炊作素斋。这在旁人看来,不免过于枯寂无聊,然而作者却自得其乐,因为:
&&&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这里连用了两个富有道家色彩的寓言故事,一正一反,正表白了自己退隐之后的心态:在长期修养之后,逐渐达到了“心斋”、“坐忘”的境界,与自然越来越亲近,再也没有隔膜了。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对于以往官场逢迎生活的厌倦之心。
&&& 王维善于绘画,曾说自己“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也是以清淡为尚的南宗画派的祖师,在画坛的地位甚至比在诗坛还要高。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画境与诗境两相交融,外物与内心融洽无间,是王维七律中的精品。
赠郭给事①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②。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③。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④。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⑤。
①郭给事:即郭慎微。给事:官名,即门下省的给事中。
②洞门:笔直相通的重重宫门。余晖:落日的余光。阴阴:浓密幽暗的样子。
③禁里:禁中,宫中。因宫中禁卫森严,所以称“禁中”。疏钟:稀疏的晚钟声。
④玉佩:即身上的佩玉。趋金殿:快步奔赴宫中早朝。
⑤无那:无奈。解朝衣:脱去官服,这里用来代指辞官。
&&& 这是一首应酬诗。郭给事名叫郭慎微,为人比较卑琐,靠阿谀依附李林甫而得官。他给王维赠诗,王维出于礼节,写诗应和,但显然又不愿与他牵扯太多。所以写得若即若离,很有分寸。唐代官制,给事即给事中,是门下省的官员,常侍皇帝左右,负责处理门下省的事务。这首诗就从郭给事在门下省值班时的生活写起。
&&& 首联“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写薄暮时的门下省院景。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因为要随时处理具体各类事务,所以常常要在省署中值班到很晚。有时候没事可做,就会显得很百无聊赖。白居易在当值中书省时写过这样一首诗:“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写只有院中的紫薇花陪伴着自己这位“紫薇郎”(对中书省官员的雅称)来度过这难捱的黄昏。王维对这一场景也是非常熟悉的。傍晚时分,对开的大门和省内的小楼在夕阳下泛出柔缓的光泽;正值暮春困人天气,桃李花已经开过,此时已是绿叶成阴,柳絮也到处飞舞。以动衬静,更写出了省署生活的寂静无聊。
&&& 颔联“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从正反两方面面着笔。因为官员们大都已经散去,宫中少人,连傍晚的钟声都显得那样疏疏落落,而鸟儿也因为院中无人而敢于下来觅食。啁啁啾啾的鸟声夹杂着疏疏落落的钟声,更衬托出了省署的寂静。与早朝时分“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热闹景象相比,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世界一样。
&&&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写郭给事当班的生活。早晨,穿着佩玉的官服,摇摇摆摆地上朝;傍晚,又拿着文书,到内殿去朝拜皇帝。这一句看似褒扬,实际上暗含了不满不屑之情。作为掌管国家机密要事的官员,不说他日理万机,为国操劳,而只表出这些琐事,本身就含有皮里阳秋的褒贬之意,只是不便明说而已。
&&& 尾联更是暗示了自己与郭给事之流划清界限的态度。“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无那”即“无奈”。王维表面上是说,我本想与您一起为国操劳,可惜已经年老多病,打算挂冠退隐了。实际上是以老病为推辞,拒绝郭给事的套近乎。当然,王维晚年也确实早就厌倦了官场生活,做好了退隐的打算,因此这一句倒也不完全是托辞。
&&& 应酬诗本来难有佳作,这首诗也未免诗味不足。但是难在把握得极有分寸,在郭给事本人看来,几乎句句是颂扬之词,实际上却句句都保持了距离,甚至还暗地里表示了自己的批评之意,因此并没有阿谀奉承的嫌疑,言辞的技巧非常巧妙。
七律—杜甫一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解】①丞相祠堂:指武侯祠,在今成都市南郊。锦官城:又称锦城,成都的别称。②三顾:诸葛亮早年隐居隆中时,刘备曾三次到他的草庐去拜访。两朝:指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个朝代,诸葛亮都曾先后辅佐。
③身先死:诸葛亮率后伐魏出斜谷至五丈原宫中,终年五十四岁。襟:衣襟。
&&& 杜甫一生最佩服三国名相诸葛亮。诸葛亮的功业在蜀中,遗迹也多在四川境内。而杜甫遭逢安史之乱,一路逃亡到了当时尚算安定的四川,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这位仰慕已久的古人。
&&&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中人民为他建造了一座武侯祠。杜甫去拜谒的,也正是这座祠堂。然而诗题作“蜀相”,可见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虽然如此,这首诗却是从祠写起的——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首一联,自问自答,开门见山,张合有度。作者正是为了寻祠而来,远远地望见一带翠柏森森,便已经知道这必是心目中的武侯祠堂,因为柏树四季常青,古人常常种植在墓地或祠堂的周围。由此可以想见蜀地人民对诸葛亮的延绵不尽的怀思。杜甫以“锦官城”来代指成都,也暗中赞誉了诸葛亮的功绩:正是在诸葛亮治理成都的时期,成都的织锦业才发达起来,有了“锦官城”的美誉。
&&& 颔联写祠堂中的所见。杜甫不写祠堂的宏伟,不写遗像的庄严,却用了两句看似多余的描绘,写处处可见的碧草黄鹂。用意何在?原来,杜甫真正要写的,并不是祠中的景物,他要突出的乃是自己的心情。一个忧国忧民、却又无能为力的老人,在瞻拜完诸葛武侯的遗像之后,自然不免百感交集,要到祠外去平静一下。这时候,他才发现满院子都是绿油油的荒草,茂密的树丛中,黄鹂鸟儿高低鸣唱着,偌大一座祠堂,竟空空荡荡,看不到人的踪迹。心情之寂寞难言,满怀心事之无处诉说,正可以借这两句闲笔表露无遗。
&&& 伫立在长满青草的石阶上,杜甫在想:诸葛亮当年,受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以天下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事两朝数十年,志节始终如一,这不正是最令人景仰的人格吗?诸葛亮尚且有刘备三顾茅庐,而自己的才能又有谁能够赏识?自己流落半生,一事无成,在兵荒马乱之中颠沛流离,又谈什么理想,什么抱负?当下的乱世,正与汉末相同,又哪能有一位像诸葛亮一样人品正直、才干出众、肯为苍生呕心沥血的英雄出来整顿乾坤呢?以诸葛亮经天纬地的才能,尚且六出祈山,无功而返,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国家的衰颓之势又岂是人力所能挽回?历史的、现实的、自身的、国家的沉思,林林总总,一齐涌上心头,令杜甫老泪纵横,欲罢不能。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北宋抗金英雄宗泽,在弥留之际反复念诵这两句诗,高呼三声“过河”而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首诗以故作平静的语调起笔,但越到后来,就越难以自抑,直至最后感情喷薄而出,乃至恸哭失声。那种壮志难酬、英雄末路的悲吟,使天下后世的读者,怎能不慷慨流涕,扼腕长叹!
客至喜崔明府见过①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②。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③。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④。
①这一句是诗人自注,崔明府,应是一姓崔的县令,称明府是表示对其的尊敬。
②花径:鲜花夹着的小路。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蓬门:茅屋之门。
③盘飧:盘中的菜肴。飧,音(sūn),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醅:音(pēi),未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旧醅待客而有歉意。
&&& 作者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筑起了一座茅屋,就是著名的“浣花草堂”。新居落成不久,一位当县令的朋友崔明府就来拜访,作者自然十分高兴。
&&& 于是从草堂的环境开始写起。杜甫曾描述自己的草堂:“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可见草堂的周围都被水环绕。因为所居偏僻,主人又是客居,所以来客稀少,只有一群群水鸟每天飞往飞还。首联描写自己闲居江村的幽寂生活,但写得明媚可爱,一句“舍南舍北皆春水”,就状出了春雨时至,百川涨溢的情景。而倏来倏往的鸥鸟更衬托出了家居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江村虽然孤寂,但总胜过在战火中流亡,更何况今天有客人要来,主人自然也格外地开心起来。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颔联采用了谈话的口吻,更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愉快心情。你看,因为没有人来访,我门前这条长满花草的小路好久都没有打扫过了;直到今天,我才得以打开小院的篱笆门,迎接您这位贵客。前一句既回顾了自己以往的寂寞生活,也含有主人矜持自重,不愿轻易结客的态度。后一句则呼应前三句,表明对朋友突然到访的喜出望外,也就是说长期的心愿终于得到了满足;而一个“君”字更显示了来客身份的不同一般,以及与主人的深厚交情。
&&&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与客饮宴的情景。因为住得离市集远,买不到丰盛的菜肴;家里穷又拿不出好酒,只有自家酿造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谈话的语气更为真率自然。正像王安石诗中说的“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朋友相交,贵在知心,原本不必置办丰盛的酒菜。酒席越是简朴,就越显得随便,越显得亲切。主人一面抱歉,一面又不断地劝酒,更显得宾主之间相得甚欢,亲密无间。
&&& 不仅如此,作者还要把自己的老农邻居也介绍给这位县令朋友认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你要不介意跟我邻家的老翁一起喝酒的话,我就隔着篱笆把他也叫过来吧!可以想像,两个人对坐喝酒,越喝越高兴,都觉得人数太少未免寂寞,要再叫人来一起分享这份乐趣。更难得的是,座中主人是做过左拾遗的皇帝近臣,客人是一位县令,而那位乐呵呵让人亲近的邻居不过是位普通的老翁:什么贵贱尊卑,什么名分地位,全都抛到了脑后,在明媚的春光中,不分彼此,放浪形骸,陶然一醉。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幅图画呀!
&&& 这首诗通首都用对话的手法,以家常琐话入诗,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典故,却显得清而不俗,淡而有味,字字有致,句句传神,浓浓的情意和快乐的生活气息洋溢纸上,令人不觉自醉。
七律—杜甫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时作者正流寓四川梓州,而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唐军在与安史叛军作战中连连获胜,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其部将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的各大州郡相继平复,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到此结束。饱经战乱的诗人听闻这个消息后,竟像小孩子一样欣喜若狂。
&&& 首句的发端即十分突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蓟北是今天的北京、河北北部一带,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蓟北”,意味着叛军的根本已被打破,与一般的胜利意义大不相同。一个“忽传”,一个“初闻”,便状出了这一消息来得何其突兀,何其迅猛!对于在战乱中尝遍了屈辱、担忧、焦急、分离、流亡、饥寒、冷眼、弃置种种滋味的诗人来说,不啻是耳边响起的一声春雷;而“涕泪满衣裳”,既是悲喜交集的感泣,又是痛定思痛的伤感,更是长期以来所积压的种种情感的瞬间宣泄,但对于杜甫来说,实际上只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反应,更不容许有瞬息间的迟疑。如此复杂而多变的心理感受,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便概括无遗,又是何等的爽利劲捷!
&&& 短暂的失态后,作者举起衣袂拭了拭眼角的泪痕,回过头去看了看身边的家人。八年战乱,杜甫对拖累妻儿四处奔波,没有一天安宁日子,是怀有深深歉意的,可是当他想要对家人说些什么的时候,发现什么都不用说,家人的表情上已经写着一切——忧愁的脸色早就一扫而光啦!他们也一样感到由衷的高兴。这种高兴的心情更是感染了杜甫。当他故作平静,想拿出书来读的时候,才发现根本读不下去。是啊,遇到这样的好消息,还读什么书呀。作者随手把书卷到一边,开始畅谈起他对以后生活的设想:
&&& “白日放歌须纵酒”,那是不消说的,但是对作者来说,还有一桩更大的心事未了:还乡。八年了,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中原的故土,八年来写的几百首诗,也几乎是言言为客,句句思乡。好不容易中原平定了,这个愿望终于也可以实现了,诗人仿佛看到了归途中的满路春色,那绿意醉人的还乡之路——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在作者心中不知念叨了几百遍的这条还乡路线,今天终于可以放心地说出口了:从梓州顺江东下,穿过水流湍急的三峡,便可以抵达襄阳,然后稍微向北一转,洛阳的故园就在眼前!一幕幕图景在杜甫眼前切换,一切是那么的真切而实在。
&&& 这首诗除了首句叙事,其余都是描写心情,兔起鹘落,转接迅疾,“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真不愧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 世事总是那样难以预料。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计划才刚刚开了个头,中原再度陷入战火,还乡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杜甫的心情从巅峰跌到了谷底,他每天坐在夔州的白帝城边,忧郁地望着瞿塘峡里奔湍回旋的江水,默默地吟诗。历史也没有亏待杜甫,他反复锤炼的七言律诗在夔州时达到了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顶峰,以至于千年之后的清人黄子云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这样称赞杜甫的夔州七律:“上下千百年,无与伦比。其意之精密、法之变化、句之沉雄、字之整炼、气之浩瀚、神之摇曳,非一时笔舌所能罄”,其成就实可谓旷古绝今,光焰万丈。这首《登高》,就是夔州七律的典范之作。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瞿塘峡口以风大著称,而一个“急”字便使其夹带了一股苍莽不平之气;瞿塘峡里也常有猿猴的啼叫,而一个“啸”字便将其刻画为一阵悲飒断肠之音。在深秋季节里,天气空旷辽远,掀天卷地的大风从三峡里吹来,时断时续地夹杂着猿猴撕心裂肺的哀鸣,这是何等震动心魄的一个场面!
&&& 第二句却显得出奇的平静。清清的洲渚边,是白亮亮的沙子。沙子上有白色的水鸟在来回飞翔。这似乎是一个美丽的图景,可是色调却冷得令人不敢逼视。
&&& 首联对仗而起,不仅仅是上下互对,而且句中也有对,风对天,急对高,渚对沙,清对白,逐字对举,章法异常的精严。颔联却旷放萧散,以粗线条的泼墨技法,大刀阔斧地勾勒出所见的图景。多余的景物一概删削,只留下无边无尽的纷飞的落叶,和无休无止的奔流的长江。而诗人所见的落木和长江,乃是“萧萧”和“滚滚”的落木和长江:壮观中带着落寞,庄严里透着悲凉。正所谓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 后四句正面描写登高的心情感受。以“万里”对“百年”,照应了上一联的“无边”、“不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上都把握住了极大的空间,以至于上下古今,天地万物,无一不可笼措其中。而以作者的主体意识、人生感悟、生命体验为主宰,撷取“悲秋”、“作客”、“多病”、“登台”四大意象,字字沉实,无一虚响,将难以排遣的羁旅愁、孤独感、悲秋思、垂暮哀,演绎得淋漓尽致,毫发无遗。
&&& 尾联描写自己因悲秋而满头霜发,借登台作为排遣,可是又因多病而不能饮酒,更添愁绪。这一联稍见平缓,使前六句的“飞扬震动”得以稳当收结。
&&& 此诗句句对仗,字字入律,奇中有正,正中有变,散而实严,严而不拘,沉郁顿挫,实大声宏,达到了七律外在形式上的顶峰。诗中所蕴涵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体悟,也达到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不愧是杜甫七律的绝顶之作。
七律—杜甫三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客居成都时。当时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又攻破松、维、保三州,再陷剑南、西山,一时四川危急。作者登楼眺望,虽然满眼春光,却一点也没有欢愉明快的气象。
&&& 首联采用了因果倒装句法:“花近高楼伤客心”,看到楼边盛开的花丛,却感到伤心,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朝自安史之乱爆发后,走上了下坡路,天灾人祸接踵而来:叛军作乱、异族入侵、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国运灾难重重。不必一一列举,一个“万方多难”,便写尽了满目疮痍的时局。妙在作者没有用阴郁的景物正面衬托伤感的心情,却用了表示欢愉的花丛来反衬。明末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杜甫深得这种手法的三昧。他的《春望》也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这一句意境也是如此:越是春光明媚,就越能反衬出作者的满怀心事。
&&& 承接“登临”二字,颔联便铺开来描写景物。“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作者特别选取了“锦江”、“玉垒”这两个色彩鲜明、又极富诗意的名字,也是以乐景衬托哀感的手法。而“来天地”、“变古今”两个极有张力的意象,在纵横两个维度上拓宽了诗的境界:登楼远望,锦江春水挟着漫山遍野的春色,从天际涌来,让人心胸荡溢,不能自持;远方的玉垒山上,风云变幻,倏起倏灭,千万年来从未停息。这已经够阔大、够震撼人心的了,可是尚不止于此。作者由眼前所见的锦江春色,想到天地之间莫不如此,北望中原,西望西山,到处春光明媚,可人事却是满目疮痍,不忍卒睹;由远望所见的玉垒浮云,又想到古今亿万斯年的世事,白衣苍狗,风云起灭,变动不居——看似写风景,实际上都是在写人事。
&&& 很自然地,颈联就转到正面评论时事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北极星位居北天正中,万古不移,此处代指唐政权。“终不改”,回应“变古今”,对大唐的中兴充满了信心:西山的吐蕃寇盗啊,你们不要再徒劳无益地反复侵扰了!
&&& 尾联借古讽今:崇信宦官、昏庸误国的蜀后主刘禅,居然也能与贤臣诸葛亮同享祭祀,真要吟一曲感时伤世的《梁甫吟》了。后主祠和武侯祠都在城南,是作者登临所见的景物。这里用刘禅暗指皇帝:唐代宗也是以崇信宦官著称的。评论古人,也寄寓了对现实的反思。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直言敢为的个性,尽在诗中表露无遗。
&&& 这首诗章法精炼,气脉宏大,倏往倏来,有笼盖宇宙、不可一世之概。山川古迹、国家运数、个人感怀溶为一体,寄兴遥深,不可捉摸。
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 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正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中担任幕僚。因为幕府离家很远,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色真美名言警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