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F,AF之间存在确定的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吗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根据"可以证明,则;同理证明,则,,可得.
,理由:,,,(同角的余角相等),,,;,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此题考查了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所用方法一样,依据有所不同.
3879@@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58@@Math@@Junior@@$258@@2@@@@三角形@@@@@@52@@Math@@Junior@@$52@@1@@@@图形的性质@@@@@@7@@Math@@Junior@@$7@@0@@@@初中数学@@@@@@-1@@Math@@Junior@@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CD是经过角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且角BEC=角CFA=角α.(1)如图(1),若直线CD经过角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当角BCA=角α={{90}^{\circ }}时,线段BE与CF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直线CD经过角BCA的外部,当角BCA=角α>{{90}^{\circ }}时,则EF,BE,AF三条线段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初中数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25
入库时间:
如图13所示,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DE=CF,AF与BE相交于O,DG⊥AF,垂足为G。
[1]求证:AF⊥BE;
[2]试探究线段AO、BO、GO的长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3]若GO:CF=4:5,试确定E点的位置。
&[1]证明:∵ABCD为正方形,且DE=CF,
∴AE=DF,AB=AD,∠BAE=∠ADF=90°,
∴△ABE≌△DAF,
∴∠ABE=∠DAF,又∵∠ABE+∠AEB=90°,
∴∠DAF+∠AEB=90°,
∴∠AOE=90°,即AF⊥BE;
[2]解:BO=AO+OG.
理由:由[1]的结论可知,
∠ABE=∠DAF,∠AOB=∠DGA=90°,AB=AD,
则△ABO≌△DAG,
所以,BO=AG=AO+OG;
[3]解:过E点作EH⊥DG,垂足为H[如答图2所示],
由矩形的性质,得EH=OG,
∵DE=CF,GO:CF=4:5,∴EH:ED=4:5,
∵AF⊥BE,AF⊥DG,∴OE∥DG,
∴∠AEB=∠EDH,△ABE∽△HED,
∴AB:BE=EH:ED=4:5,
在Rt△ABE中,AE:AB=3:4,
故AE:AD=3:4,
即AE= [3AD]/4。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八上几何试题集锦_文档资料库
八上几何试题集锦
12、如图 8,已知△BEC 是等边三角形,∠AEB=∠CED=90°, AE=DE,AC、BD 交于 O,下列结论:①△ABE≌△DCE;② AC=ED;③AC⊥BD;④△AOB≌△ DOC;其中正确的是 (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如图,△ABC 中,AC=BC, ∠C=90?,D 为 AB 的中点,E、F 分别为 AC、BC 上一 、如图, 的中点, 、 , , 、 点,且 ED⊥DF 于点 D,EM⊥AB 于点 M,FN⊥AB 于点 N,下列结论: ⊥ , ⊥ , ⊥ ,下列结论: ①DE=DF ③ S四CEDF = ②CE+CF=AC1 S ?ABC 2) C、①②③ 、④ EM + FN =1 AB 2其中正确的有( 其中正确的有( A、① 、AB、①② 、D、①②③④ 、M DE N C F B12题图12、如图,在 Rt△AEB 和 Rt△AFC 中,BE 与 AC 相交于点 M,与 CF 相交于点 D,AB 与 CF 相 交于点 N,∠E=∠F=90°,∠EAC=∠FAB,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B=∠C;②CD =DN;③BE=CF;④△ACN≌△ABM.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③④ ) C.①②③ D.①②④B.②③④12. 如图, 分别以 Rt△ ABC 的斜边 AB, 直角边 AC 为边向形外作等边△ ABD 和等边 △ ACE,F 为 AB 的中点. DE.AB 相交于 G,若 ∠BAC=30 ? ,下列结论: EF ⊥ AC论的序号是( )AD = AEAD=4AG△ DBF ≌ △ EFA 其中正确结A.B.C.D.12.如图: △ABC 中,∠ACB=90°,∠CAD=30°,AC=BC=AD, CE ⊥CD,且 CE=CD,连接 BD. DE. BE,则下列结论:①∠ECA=165°, ②BE=BC;③AD⊥ BE;④ A.①②③ C.①⑧④CD =1. 其中正确的是( ) BDB.①②④ D.①②⑧④12. 如图, ∠MAN=120° ,AC平分∠MAN, ∠ADC+∠ABC=180° 下列结论:①∠BCD=60°:②AC=BD;⑨△CDB 是等边三角形:④AD+AB =AC.其中正确的是:( )A.① ② ⑨B.① ③ ④C.① ② ④D.① ② ③ ④12.如图,已知△ABD 中,∠BAD=900 ,AB =A D,△ACE 中,∠CAE=900. 0 AE=AC,下列结论:①∠ABF+ ∠BDF=45 ,②AF 平分∠DFE, ③AF 平 分∠BAC,④BE=DC,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12.如图,在△ABC 中,AC=BC,∠ACB=90°,AE 平分∠BAC 交 BC 于 E,BD ⊥AE 于 D,DM ⊥AC 交 ACM,连接 CD,给出四个结论: ①∠ADC=45°;②BD= 的结论(1 AE,③AC+CE=AB;④A B-BC=2MC,其中正确 2)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12.已知如图等腰△ABC,AB = AC,∠BAC = 120°,AD⊥BC 于点 D, P 是 BA 延长线上一点, O 是线段 AD 上一点, = OC, 点 点 OP 下面的结论: ①∠APO+∠DCO = 30°;②△OPC 是等边三角形; ③AC = AD + AP;④S△ABC = S 四边形 AOCP.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ABC=90°,AB=BC,E 为 AB 上一点,AE=AD,且 BF∥CD,AF⊥CE 于 F.连接 DE 交对 角线 AC 于 H.下列结论:①△ACD≌ACE;②AC 垂直平分 ED; ③CE=2BF;④CE 平分∠ACB.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ADFEHBC12.如图,△ABC 中,AB = AC,把△ABC 绕 C 点顺时针旋转至 △DEC 位置, 且点 E 在 AB 上, 连接 AD, 交 ED 于点 O, AC 下列结论: ①△ABC≌△DEC; ②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③四边形 AECD 是等腰梯形; ④S△ABO?S△CDO = S△BOC?S△ADO 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12.如图,点 D 为△ABC 外一点, DA = DB ,且 CD 平分 外一点, .如图, 的外角, ∠ACB 的外角, DE ⊥ AC 于 E, DF ⊥ BC 于 F,下列结论: , ,下列结论: ①△ADE≌△ ≌△BDF;② AE = CE + CB ;③ ∠ADB = ∠ACB ; ①△ ≌△ ; ④ ∠DCF + ∠ABD = 90°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A DC EBD.①②③AEC F DB12.如图,△ABC 和△DEF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将 A 放在 EF 的中点 中点上,转动△ABC,则下列结论 中点 ① DG=HF ③EG+HF=DE 其中总是成立的是( A.①②③ C.②③④°②AG=AH 1 ④SDGAH=2 S△DEF )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A12、如图 4,Rt△ACB 中,∠ACB=90 ,△ABC 的角平分线 AD、BE 相交于点 p,过 p 作 ° PF⊥AD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 AC 于点 H, 交 则下列结论: ①∠APB=135 ; ②PF=PA; ③AH+BD=AB;F G B D E C ④S 四边形 ABDE=3 S△ABP,其中正确的是( ) 2 A.①③ 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D E C12.正方形 ABCD(四边相等, 四个内角都等于 90° ) 中,E 、 F 分别为 DC 、BC 上的点。 ?CEF 的周长等于正方形 若 的周长的一半。则① ∠EAF = 45° ;② FA 平分 ∠EFB ; ③ EA 平分 ∠DEF ,其中正确的是( ) B. ① ② C. ① ② ③ A. ① D.②③FA 第12题图BB12.如图△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DE⊥ACEC于E, DF⊥BC于E则下列结论: ①△ADE≌△BDF: ②AE=CE+CB; ③∠ADB= ∠ACB; ④∠DCF+∠ABD=90°,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FD12、在△ABC 中,∠ABC=450,AD,BE 分别为 BC、AC 边上的高,AD、BE 相交 于点 F,下列结论: ①∠FCD=450 ②AE=EC ③S△ABF:S△AFC=AD:FD E ④若 BF=2EC,则△FDC 周长等于 AB 的长。正确的是( H D、①③④ B C F 12、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F、G 分别为 AC 和 BC 的中点,D 在线段D 上,连接 BG DF,以 DF 为边在 DF 的右侧作等边△DFE,ED 的延长线交 AB 于 H,连接 EC,则以下结 图4 论:①BF⊥AC;②∠AHD+∠AFD=180°;③∠BCE=60°;④当 D 在线段 BG 上(不与 G 点重合)运动时,DC=FC+CE.其中正确的是( ) A A.只有①③④ B.只有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FA)PA、①②B、①③C、①④H B DG C E 12、 如图, 在△ABC 中, AC=BC, ACB=90°, 平分∠BAC ∠ AE 交 BC 于 E,BD⊥AE 于 D,DM⊥AC 交 AC 的延长线于 M,连M C D E B1 接 CD , 给 出 四 个 结 论 : ① ∠ ADC=45° ; ②BD= AE ; 2 ③AC+CE=AB; AB ? BC = 2 MC ; 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1、如图, ?ABC 中, ∠BAC = 90° ,AD⊥BC 于 D, ∠ABC 的平分线交 AD 于 E,交 AC 于 F, EG // BC 交 AC 于 G,下列结论:① AG = FC ; ② AF = GC ;③ AF = FG ;④ ∠AEB = ∠EFG ,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BAA F E G CD (D)②③④E12、如图, ?ABC 的外角 ∠CAE 与 ∠ACF 的平分线交于 D 点, 有下列四个结论:①D 点到直线 BA 与 BC 的距离相等; ② ∠BAC = 2∠BDC ;③ S ?ABD : S ?CBD = AB : BC ④ ∠ABC + ∠ADC = 180° ,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ADB C F(C)①③④(D)②③④1、(7 分) 如图, 在等边△ABC 中, D、 分别在边 BC、 上, BD=AE, 点 E AB 且 AD 与 CE 交于点 F。 (1) 求证:AD=CE; (2) 求∠DFC 的度数。22、 (10 分)如图△ABC 中,∠ABC=45°∠BAC=60°,D 为 BC 上一点,∠ADC=60°.AE ° ⊥BC 于点 E.CF⊥AD 于点 F,AE、CF 相交于点 G. ⑴求证:DF=FG; ⑵若 DC=2,AF= 3 ,求线段 EG 的长.1、如图,已知:点 D 是△ABC 的边 BC 上一动点,且 AB=AC,DA=DE,∠BAC=∠ADE=α. ⑴如图 1,当 α=60°时,∠BCE= ;AE B D (图 1) C⑵如图 2,当 α=90°时,试判断∠BCE 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变化,请指出其变化范围; 若不变化,请求出其值,并给出证明; ABD E 图1 (图 2)C⑶如图 3,当 α=120°时,则∠BCE=;ABDCE (图 3) 20.(8 分)如图,BD 是△ABC 的中线, CE ⊥ BD 于 E, AF ⊥ BD 交 BD 的延长线 如图, 的中线, . 如图 , 于 F.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⑴试探索 BE、BF 和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A ⑵连结 AE、CF,求证:AE∥CF. 、 ,求证: ∥E B CF D 21.(10 分)如图,已知等腰 Rt△ABC,D 为斜边 BC 的中点,过 D 作 DM ⊥ DN , . 如图, 的中点, 如图 △ , 分别交 AB、AC 于 M、N. 、 、 上时,求证: ⑴当 M、N 分别在线段 AB、AC 上时,求证: DM = DN ; 、 、 ⑵当 M、N 分别在线段 AB、AC 的延长线上时,DM、DN 有何数量关系?画出图 、 、 的延长线上时, 、 有何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形,并证明你的结论AANMB D 24. ( 本 题 10分 ) 已D : 如 图 所 示 , 直 线 MA∥ NB, ∠ MAB与 ∠ NB的 平 分C 交 于 知 线点 C,过点C作一条直线l与直线MA、NB分别相交于点D、E (1)如图1所示,当直线l与直线MA垂直时,请写出线段AD. BE. AB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所示,当直线l与直线MA不垂直且交点D、E都在AB的同侧时,(1)中的 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BC21、 分) (8 如图, 已知四边形 ABCD 中, ∥CD, ∠D=900, AB AB=AC, ⊥AC 且 AE=AD, AE 连 BE 交 AC 于 F。 ⑴如图 1,若 CD=AD,试猜想 BF 与 EF 的数量关系. ⑵ 如图 2, CD ≠ AD, 若 问题⑴ BF 与 EF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 请证明. 若 不成立,请说明理由.C D EC _ _D _E _FF _ B _ A _BA (3)当直线l与直线MA不垂直且交点D、E在AB的异侧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如果成立, 请说明理由; 如果不成立, 那么线段AD. BE. AB之间还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吗? 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例1:已知:在△ABC 中,AB=6,AC=8 (1)求 BC 的取值范围 (2)若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求 AD 的取值范围 A 例2: 在△ABC 中, 是过 A 的一条射线, BC 于 D, AD 交 B 过 B 作 BE⊥AD 于 E,过 C 作 CF⊥AD 于 F, (1)若 M 是 BC 的中点。求证:FM=EM E D M F A (2) )若∠BAC=Rt∠,AB=AC,线段 BE,CF,AF 之间存在 确定的数量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B D F (3) 当 AD 在△ABC 的外部时,在(1)的条件下,(1)中的结 论还存立吗?试证明你的猜想。 E C C(4) 当 AD 在△ABC 的外部时,在(2)的条件下,(2)中的结论 还存立吗?试证明你的猜想。 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AB=AC,直线 L 过 点 A, (12’ ) B (1)BE⊥L 于 E,CD⊥L 于 D,求证:∠1=∠2,BE=ED+ CD L (2)在(1)的条件下,当直线 L 绕点 A 旋转到如图所示的位L A 1 2 E C DABC 置时,其他条件不变,此时,BE、ED、CD 在(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证 明你的猜测。(3)如果 BE⊥BC 于 B 交 L 于 E,CD⊥BC 于 C 交 L 于 D,此时,BE+CD 与 BC 在数量 上有确定的大小关系吗?试作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3:已知:在△ABC 中,AB=AC,BM⊥BC 于 B, N CN⊥BC 于 C。直线l过点 A 分别与 BE,CF 相交于 E.F l (1)求证:AE=AF F (2)在前面的条件下,当l绕点 A 旋转时,CF-BE 的值是否会 D A 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当 AB=5,BC=8时 CF-BE 的值。若 改变,请说明是怎样变化的。 B E M CA 例4:已知:在△ABC 中,M 为 BC 的中点,过点 M 且异 于 BC 的直线l交 AB,AC 或延长线分别于 E,F (1)试比较 BE,CF 的大小关系, 你能确定吗?证明你的结论。E C B M F l(2)当l绕点 M 旋转时是否存在某一确定的位置,使 BE=CE,若存在,请证明你的结论,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 BE=CF 时,线段 AB,AC,BE 有什么确定的数量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和全等三角形有关的几何动态问题1、已知:如图在锐角△ABC 中,高 AD,BE 相交于点 O,且 BO=AC (1)求证:AD=BD A E CO B (2)当∠C 是钝角, 其它条件不变 AD 与 BD 的大小关系会变吗?请画出图 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D AC B .已知:如图,在ΔABC 中,∠ACB=90,AC=BC,点 D 在 AC 上,点 E 在 BC 的延长线上,且 CD=CE,连结 DE,AE,BD 并延长交 AE 于 O. A 求证: (1)BD=AE; BD⊥AE. D OE B C (2)当把ΔDCE 整体绕着点 C 旋转一定的角度,ΔACB 不动,此时 BD 与 AE 的大小关系会 发生改变吗?如果不变,请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如果改变,请你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BOC 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请证明你的结论并求出∠ BOC 的度数;如果改变,请你说明理由。A2、在△ABC 中,角平分线 AD,BE,CF 相交于 O。 (1).若∠A=60,求∠BOC 的度数FEBDC (2).在(1)的条件下,线段 BC 与 BF+CE 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结论。A(3).过点 O 作 OG⊥AC 于 G,求证:2AG=AB+AC-BCG E F O C DBA3、已知:如图,在△ABC 中,D、E 是 BC 上的两点, 且 BE=DE, (1)如果,AD 平分∠EAC,∠BAE=∠C,线 段 AC 与 AE 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猜 想。BEDC(2)如果 AC=2AE,AB=CD,线段 BC 与 AB 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猜想。 ABEDCE 2 A 1 D4、已知如图∠1=∠2,BD=CD ①试确定AB与EC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CB ②延长 BA 交 EC 与 F,试探讨 BF,FC 与 AF 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③过D的一直线l与 AB,EC 交于 M,N 两点,且 BM=CN,试确定直线l与 ED 的位置关系,并 证明你的结论5、已知: (1)已知:如图,在三角形 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 O。过 O 的直线 EF∥BC 交 AB 于 E,交 AC 于 F, 判断 BE、CF、EF 间的关系,并证明。O DAEBC(2)若将(1)中的条件“∠C 的平分线”改为“∠C 的外角∠ACG 的平分线”,BE、CF、 EF 间是否还存在与(1)类似的结论?若存在,请画图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在△ABC 中,AC=BC,∠ACB=90°,D 是 AC 上一点,且 AE⊥BD 的延长线 于 E, A 1 (1)若 AE= BD,试说明 BD 是否平分∠ABC。2ED(2) 如果 BD 平分∠ABC, 试说明 AE 与 BD 具有什么关系。CB(3)若点 D 是 AC 延长线上一点,且 AE⊥BD 的延长线于 E,BD 平分∠ABC 的外角,试 作出图形,并说明(2)中结论会改变吗? 7、已知:如图,AC=AE,∠BAD=∠EAC=∠EDC。(1)若△ABC 中,∠B<90°,D 是 BC 上一点,点 E 在△ABC 的外部,求证:AD=AB。(2)若△ABC 中,∠B>90°,D 在 CB 延长线上,点 E 在△ ABC 下方。 (1)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在图 2 中画出图形,并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8、已知:△ABC 为钝角三角形,∠A 为钝角,BD为角平分线,AP⊥BD 于 N,交∠ACB 的平分线于 P, P 作 EF∥BC 交 AB, 分别于 E, 两点 过 AC F (1) 线段 AE、CF、EF 在数量上有确定的大小关系吗? 若有,请证明你的结论:若没有,请说明你的理由。BAN E PD F C(2)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其它条件不变,线段 AE、CF、EF 的关系会改变吗?请画 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猜想。9、 已知,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AC, (1) 当∠A=90°时,求证:BC=BA+AD (2) 若 BC=BA+AD,请你猜想∠A 满足什么条 件,并证明。 (3) 若 BC=BA+DC,∠A 又满足什么条件,并 BA DC 证明。 (4) 若 BC=BD+DA,∠A 又满足什么条件,并证明。如图 (8)∠ADB=∠ABC,∠BAC 的角平分线分别交 BD 于 BD,BC 于 E,F 两点 (1)求证 S△ABC∶S△AFC=AB∶AC B F E GAD(图8) PHC(2)过点 D 作 DG∥AF 交 BC 于 G,若 BC=10,BD=6。试求线段 GC 的长(3)若过 G 作 GH⊥DG, 为垂足, AC 于 H, AC 上取一点 P, AP=AB。 G 交 在 使 试猜想 DP,PC,HC 三条线段是否成在确定的数量关系,若成在,请写出这个关系,并证明。若不成在,请说 明理由。 1、 如图, E 分别在 AB、 上, D、 AC BD、 相交于 O, CE ∠OBC=∠OCB=A1 ∠A, 求证: BE=CD. 2D E OBC2、已知△ABC 中,∠BAC = 45°,以 AB、AC 为边在△ABC 外作等腰△ABD 和△ACE,AB = AD、AC = AE,且∠BAD =∠CAE,连 CD、BE 并交于 F,连 AF. . (1)①如图 1,若∠BAD = 60°,则∠AFE = ②如图 2,若∠BAD = 90°,则∠AFE = . ③如图 3,若∠BAD = 120°,则∠AFE = . (2)如图 4,若∠BAD = α°,猜想∠AFE 的度数,并予以证明. (3)如图 5,将图 2 中的△ABD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β°(45°<β<90°) ,直接写出 ∠AFE 的度数(不必证明) . 3、如图, 已知△ABC 中,∠B=300,现将△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角度 α 至△ADE,直 D 线 BC 与直线 DE 交于点 F,连结 AF。 ,则∠AFB= (1)若 α=600(如图 1) 若 α=90 (如图 2) ,则∠AFB=0 0 0; ; B FA C(2)若 0 <α<120 (如图 3) ,猜想∠AFB 的度数 (用 α 表示) ,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 1200<α<1800(如图 4)(2)中的猜想结论还成立吗? ,若不成立,试探究∠AFB 的度数,并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 D D A B B F C F E 图3 E 图2 C E F B AE 图1 DA图44、如下图:将斜边均为 2 的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 1 摆放,C、B、D 在同一直线上,将 Rt △CDE 绕 C 点逆时针旋转α角,CE 交 AB 于 F,CD 交 AB 于 G,GH⊥AB 交 AC 于 H。 (1)若α=45°(如图 2) ,求 BE 的长度: (2)若α=45°(如图 2) ,求证:GH+BF=GF; (3)若α=75°(如图 3) ,GH、BF、GF 三条线段是否仍 满足(2)中的关系式,请下结论并予于证明。 D AAB DDA H G ECG 5、在△ABC 中,AB=AC,CG⊥BA 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G,一等腰直角三角形角尺如图 1 所示 位置摆放,该三角形尺的直角顶点为 F,三角形尺沿一条直角边 AC 边所在直线移动: CG; (1)图 1:当另一直角边恰好经过点 B 时,则 BF (2)图 2:当另一直角边与 BC 相交于点 D, (点 D 不与点 B 重合)判断 DF、DE、CG 之间存 G 在的一种关系是 ;F G AF A E B C DB C图2图1(3)若三角形尺继续移动到如图 3 所示的位置时,判断 DF、DE、CG 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 是 ; 和三角形尺继续移动到 AC 延长线上如图 4 所示的位置时, 判断 DF、DE、CG 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是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情 E G 况说明理由。AG A E FD BCC FD B图4图3 6、如图:在△ ABC 中,BC=2AB=4,AD 为边 BC 上的中线,E、F 分别为 BC、AB 上的动 点,且 CE=BF,EF 与 AD 交于点 G. FH⊥AG 于 H (1)①如图 1,当 ∠B = 90° 时,FG EG;GH= . EG;GH= . ②如图 2,当 ∠B = 60° 时,FGA _ H _ H _ F _ G _ B _ D _ E _ C _ B _ F _ G _ D _ E _ C _ A _? _ 1③如图 3,当 ∠B = α 时,FGA H F B G D E C? _ 2EG;GH=.图 3请你先填上空,再从以上三个命题中任选择一个进行证明 (2)如图 4,若(1)中的点 E、F 分别在 BC、AB 的延长线上,试问(1)中的结论是否 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H B D G F C E图 47、 △ABC 中,CA=CB,点 D 为 AB 的中点,∠A=30°,M、N 分别为 AC、BC 上的点.且 ∠CMD+∠CND=180° ①如图 9,当 CM=CN 时, DM 与 DN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MDN=__________; CM+CN 与 AB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 9-1,当 CM≠CN 时,①的结论是否成立?C M NA C M NADBDB图9 ③如图 9-2,若点 M 在 AC 的延长线上,点 N 在 BC 上, 其它条件不变,CM、CN、AB 有何数量关系?A图 9-1C MN D B图 9-2 ④在 图 9-1 中,若∠ A=a, 则 DM 和 DN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MDN=______________. 8、等腰△ABC 和等腰△DCE,AB=AC,DC=DE,∠ACB=∠DCE,P、M、N 分别为 AD、BC、CE 的中点,连接 PM、PN. ; ①如图①,B、C、D 依次在同一直线上,∠ACB=30°,则∠MPN= ②如图②,B、C、D 依次在同一直线上,∠ACB=45°,则∠MPN= ; ③如图③,B、C、D 依次在同一直线上,∠ACB=60°,则∠MPN= ; ④如图④,B、C、D 依次在同一直线上,∠ACB=α, 则∠MPN= ; (1)请你完成以上各空,并从中任选一个进行证明; (2)如图⑤,将图①中的△ABC 绕 C 点旋转 180°,使得 A 点在 CE 上,B 点在 CD 上, A ∠ACB=30°,则∠MPN 的度数为多少?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证明.A P B D M CB M C A P D N EP B D N EMC①C M B P A NN③②EDA PBE⑤MCD N E④9、 (1)如图 1,△ABC 和△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图中有一对全等三角形可以看成是旋转 变换得到的.它们是_______________,其旋转中心是_______,旋转角的度数是________; (2)在(1)中,将△ECD 绕 C 点任意旋转一个角度得如图 2,分别取 AD、BE 的中点 M、 N,连结 MN、MC、NC. 则∠MCN 的度数=__________; (3)如图 3,若△ABC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C 为直角顶点,M、N 分别是 AD、BE 的中点,请判断△MC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A A AEM NB C DENM E C BBC图1图2D图3D24、 (10 分)如图,△ABC 中,∠BAC=90°,AB=AC,点 D 是 BC 上的一点, A ⑴DE⊥AD 且 DE=AD,连结 CE。求证 CE⊥ACEBDC⑵以 CD 为斜边在△ABC 外作等腰 Rt△CDM,N 是 BD 的中点,连 MN,AM,试说明 MN 与 A AN 之间的关系。0) B b , b 25、 12 分) (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 ,(0, ) 且 a 、 满足 (a ? 2)2 + b ? 4 = 0 . A (1)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2)若点 M 为直线 y = mx 上一点,且△ABM 是以 AB 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 m 的 值.y B MOAx(3)过点 A 的直线 y = kx ? 2k 交 y 轴负半轴于点 P,N 点的横坐标为-1,过 N 点的直线y=k k PM ? PN x ? 交 AP 于点 M,试证明: 的值是定值. 2 2 AMy M A xO N 答案: 答案:10、如图,点 A 在 x 轴上,点 D 在 y 轴上,以 OA、AD 为边分别作等边△OAC 和等边△ ADE,若 D(0,4) ,A(2,0) 。 (1)求 CE 的长; )(2)若∠DAC=10°,求∠AEC 的度数。 )(3)如图,若点 P 为 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 P 在点 A 的右边,连 PC,以 PC 为边在第 ) 一象限作等边△PCM,延长 MA 交 y 轴于 N,当点 P 运动时, ①∠ANO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②AM-AP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 求其值, 若变化, 请说明理由。(4)如图,点 P 为 x 轴上 A 点右一动点,以 PA 为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边 △PAM,连 OM、PC,并交于 F,连 AF,当 P 点运动时,AF + MF P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2、 (本题 6 分)等边△ABC 边长为 8,D 为 AB 边上一动点,过点 D 作 DE⊥BC 于 点 E,过点 E 作 EF⊥AC 于点 F。 (1)若 AD=2,求 AF 的长; (2)求当 AD 取何值时,DE=EF。23、 (本题 8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ax+b 的图像过点 B(-1, 与 x 轴交于点 A(4,0) ,与 y 轴交于点 C,与直线 y=kx 交于点 P,且 PO=PA (1)求 a+b 的值。 (2)求 k 的值。 (3)D 为 PC 上一点,DF⊥x 轴于点 F,5 ) , 2 交 OP 于点 E,若 DE=2EF,求 D 点坐标。25、 (本题 8 分)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 直线 a//AB, 为直线 BC 上一点, D ∠ADE 交直线 a 于点 E,且∠ADE=600。 (1)若 D 在 BC 上(如图 1)求证 CD+CE=CA(2)若 D 在 CB 延长线上,CD、CE、CA 存在怎样数量关系,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 y=-x+m 交 y 轴于点 A, x 轴于点 B, C 坐标 ( 交 点 作 C 关于 AB 对称点 F,连 BF 和 OF,OF 交 AC 于点 E,交 AB 于点 M。 (1)求证:OF⊥AC,0) , (2)连接 CF 交 AB 于点 H,求证:AH= CF(3)若 m=2,E 为 x 轴负半轴上一动点,连接 ME,过点 M 作 EM 的垂线交 FB 的延长线 于点 D,问 EB-BD 的值是否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求其取值范围。25. 分)⑴如图 ,等腰 △ABD和等腰 △AEG有公共的顶点 ,连BG、DE,M为DE . (9分 如图1,等腰Rt△ 和等腰Rt△ 有公共的顶点A, ( 和等腰 有公共的顶点 、 , 为 的中点 , 连 AM 交 BG于 N点 。 则 AM和 BG的 大小 和 位置 关系分别是 于 点 和 的 .. .. 、_ _________; ; 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顺时针旋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 则 ⑵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G绕A点顺时针旋转至如图 所示位置, ⑴中的结论是否 将图 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绕 点顺时针旋转至如图 所示位置, 仍成立?试证明你的结论; 仍成立?试证明你的结论; 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⑶若将图 1 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G 绕 A 点逆顺时针旋转至 AE、AG 分别与 AB、AD 、 、 重合时, 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在图 3 重合时,则 AM 和 BG 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 、 , .. .. 中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论 不要求证明 不要求证明). 中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论(不要求证明GE G M GA A DNDANM EDEB图1B图2B图326. . (12 分)已知:如图,直线 y=2x+b 与 x 轴交于点 E,与 y 轴交于点 A,△AOE 的面积 已知:如图, ( , , 为 4,点 D 是直线 AE 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以 AD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 ABCD. , 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 为边, y 的值; ⑴求 b 的值;D CA B的坐标; ⑵若 AD=AE,试求点 B 的坐标; ,E O x运动时, ⑶设直线 AC 交 x 轴于 P 点,当 D 点在第一象限内沿直线 AE 运动时,P 点位置是否发生 改变?如果不变, 点坐标;如果改变, 点移动的范围. 改变?如果不变,请求出 P 点坐标;如果改变,请指出 P 点移动的范围.y D C 1 26、 (12 分)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x+m(m>0)与 x 轴、y 轴分别交 2 于点 A、B,过点 A 作 x 轴的垂线交直线 y=x 于点 D,点 C 的坐标为(m,0),连接 CD. ⑴求证:CD⊥AB; 3 ⑵连接 BC 交 OD 于点 H(如图 2),求证:DH= BC; 2 ⑶若 m=2,E 为射线 AD 上的一点,且 AE=BE,F 为 EB 延长线上一点,连 FA,作∠FAN 交 y 轴于点 N,且∠FAN=∠FBO(如图 3),当点 F 在 EB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NB-FB 的值 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 NB-FB 的值;若变化,请求出其变化范围.yy=xDyy=xDy=- 1 x+m 2By=- 1 x+m 2B H O COCAxAx图1y图2E B F O AxN图322. (8分)如图,A( 3,0),B(0,1),C(0, 1). (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在 x 轴上取一点 D( 1,0),过点 D 作 AB 的垂线,垂足为 E,交 ACy于点 F, 交 y 轴于点 G,求 F 点的坐标。B D A F C O xE24. (10分) (1)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EG有公共的顶点A,连BG、DE,M 为DE的中点,连AM交BG于N点。则AM和BG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 .. .. 、_ _________;⑵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G绕A点顺时针旋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则⑴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试证 明你的结论;GE M G A NE A DDNMB图1B图2⑶若将图 1 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EG 绕 A 点逆顺时针旋转至 AE、AG 分别与 AB、AD 重合时,则 AM 和 BG 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在图 3 中画出图形, .. .. 并直接写出结论,不要求证明.A G DEB图3 25. (12 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是 x 轴负半轴上一定点,一动点 B 从原点出发,以 1 个单位/ 秒德速度沿 y 轴正半轴运动,以 B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1)若 2 秒钟时,C 点坐标为(2,-2) ,求 A 点的坐标。yBAOxC 图1(2)如图,B 点从(1)中的位置出发,再运动 2 秒钟,D 是 BC 上一点,连 AD 交 y 轴于 F 点,BE⊥AD 交 x 轴于 E 点,连结 EF,请判断△OEF 的形状;yBD F A O E C x图2(3)点 B 从(2)的位置出发继续运动,作 CP⊥x 轴于 P,下 列结论:①BO+CP 的值不变;②BO-CP 的值不变,可以证 明, 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请你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求值。y BC A O P x图3 1、已知点 E,F 在 △ ABC 的边 AB 所在的直线上,且 AE = BF , FH ∥ EG ∥ AC , FH,EG 分别交边 BC 所在的直线于点 H,G . (1)如图 4,如果点 E,F 在边 AB 上,那么 EG + FH = AC ; (2)如图 5,如果点 E 在边 AB 上,点 F 在 AB 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 EG,FH,AC 的 长度关系是_______; (3)如图 6,如果点 E 在 AB 的反向延长线上,点 F 在 AB 的延长线上,那么线段 EG,FH,AC 的长度关系是_______. 对(1) (3)三种情况的结论,请任选一个给予证明. (2) 2 、 已知如图①所示, △ ABC 和 △ ADE 中,AB = AC ,AD = AE ,∠BAC = ∠DAE , 在 且点 B,A,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 BE,CD,M ,N 分别为 BE,CD 的中点. (1)求证:① BE = CD ;② △ AMN 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 △ ADE 绕点 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80 ,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 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C C N M B A 图① D E B M E 图② 第 2 题图 N D Ao3、 CD 是经过 ∠BCA 顶点 C 的一条直线, CA = CB . E,F 分别是直线 CD 上两点,且 ∠BEC = ∠CFA = ∠α . (1)若直线 CD 经过 ∠BCA 的内部,且 E,F 在射线 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 1,若 ∠BCA = 90 , ∠α = 90 ,o o则 BEoCF ; EFoBE ? AF (填“ & ”“ & ”或“ = ”; , ),②如图 2,若 0 & ∠BCA & 180 ,请添加一个关于 ∠α 与 ∠BCA 关系的条件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 3,若直线 CD 经过 ∠BCA 的外部, ∠α = ∠BCA ,请提出 EF,BE,AF 三条 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 B B B F E C (图 1) D C A (图 2) (第 3 题) A E EF D C F (图 3) D A 4、已知∠MAN,AC 平分∠MAN。 ⑴在图 1 中,若∠MAN=120°,∠ABC=∠ADC=90°,求证:AB+AD=AC; ⑵在图 2 中,若∠MAN=120°,∠ABC+∠ADC=180°,则⑴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⑶在图 3 中: ①若∠MAN=60°,∠ABC+∠ADC=180°,则 AB+AD=____AC;②若∠MAN=α(0°<α<180°) ,∠ABC+∠ADC=180°,则 AB+AD=____AC(用 含α的三角函数表示) ,并给出证明。M D A B N C M D A B NMCC D A B N第 25 题图5、如图 14-1,△ ABC 的边 BC 在直线 l 上, AC ⊥ BC ,且 AC = BC ;△EFP 的边 FP 也在直线 l 上,边 EF 与边 AC 重合,且 EF = FP . (1)在图 14-1 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 AB 与 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 关系;EP 连结 AP , . BQ 猜 (2) △EFP 沿直线 l 向左平移到图 14-2 的位置时, 交 AC 于点 Q , 将想并写出 BQ 与 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 (3) △EFP 沿直线 l 向左平移到图 14-3 的位置时, 的延长线交 AC 的延长线于点 Q , 将 EP 连结 AP , BQ .你认为(2)中所猜想的 BQ 与 AP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 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 (E)E QAEBC (F)PlB FC PlF6、如图,已知等边△ABC 和点 P,设点 P 到△ABC 三边 AB、AC、BC(或其延长线)的距 、 离分别为 h1、h2、h3,△ABC 的高为 h. 在图(1)中, 点 P 是边 BC 的中点,此时 h3=0,可得结论: h1 + h2 + h3 = h . 在图(2)--(5)中,点 P 分别在线段 MC 上、MC 延长线上、△ABC 内、△ABC 外. (1)请探究:图(2)--(5)中, h1、h2、h3、h 之间的关系; (直接写出结论) (2)证明图(2)所得结论; (3)证明图(4)所得结论.A A D D B M(P) (1) A D P E B M F (4) C D E M B C 等腰三角形练习题 E C B D M P (2) A E C B C M (3) E P A等腰三角形练习题P班级姓名座号 (5)总分BC=AC,CD⊥AB,DE∥BC,试说明△ 都是等腰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 BC=AC,CD⊥AB,DE∥BC,试说明△ADE 和△CED 都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CEAB AB=AC,BC=BD=BE,AE=DE, 的度数。 2.如图,点 D 在 AC 上,点 E 在 AB 上,且 AB=AC,BC=BD=BE,AE=DE,求∠A 的度数。 如图,AEDBC3.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若 AD=AB,∠CAD=36°,求∠DBC 的度数。 .已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AD=AB, CAD=36° 的度数。AE B D上的中线, 的延长线上,AE=AD, 4.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BE 是 AC 上的中线,D 在 BA 的延长线上,AE=AD,请说明 DE=EBCCEDB AACB、 DE∥AB, BC, 5.如图,在△ABC 中,∠ACB、∠CAB 的平分线交于点 F,过点 F 作 DE∥AB,分别交 BC, 如图, BA 于 D、E, 试说明: 试说明:DE=CD+AEBDFE AC DM、 BC, (1)若 6.如图,在△ABC 中,DM、EN 分别垂直平分 AC 和 BC,交 BC 于 M、N, (1)若△CMN 的周 如图, 18cm cm, 的长。 MCN=48° 的度数。 长为 18cm,求 AB 的长。 2)若∠MCN=48°,求∠ACB 的度数。 (C D A M N E BAB=AC,BC=BD=ED=EA, 的度数. 7.如图,在△ABC 中,AB=AC,BC=BD=ED=EA,求∠A 的度数. 如图,EDF=2∠ FA⊥ 求证: 8.如图,△DEF 中,∠EDF=2∠E,FA⊥DE 于 A,求证:DF+AD=AF 如图,D AEF24、如图, AB = AC , AD ⊥ BC于点D,AD = AE,AB平分∠DAE交DE于点F ,请你 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 E A F25、如图:在△ABC 中,BE、CF 分别是 AC、AB 两边上的高,在 BE 上截取 BD=AC,在 CF 的 B D C (第 19 题) 延长线上截取 CG=AB,连结 AD、AG。 求证: (1)AD=AG, (2)AD 与 AG 的位置关系如何。A G F H D E26、如图 15,△ABC 的边 BC 的中垂线 DF 交△BAC 的外角平分线 AD 于 D, F 为垂足, DE⊥AB C B 于 E,且 AB&AC,求证:BE-AC=AE. A DE27、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 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点 E 是边 BC 的中 B F 点. ∠AEF = 90 ,且 EF 交正方形外角 ∠DCG 的平行线 CF 于点 F,求证:AE=EF.oC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 AB 的中点 M,连接 ME,则 AM=EC,易 证 △ AME ≌△ECF ,所以 AE = EF .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 2,如果把“点 E 是边 BC 的中点”改为“点 E 是边 BC 上(除 B, C 外)的任意一点” ,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 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 3,点 E 是 BC 的延长线上(除 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 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 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F A D F B E 图1 C G B E 图2 C A D F G B 图3 C E G A D(第 25 题图)1、已知:BP 是 ∠ ABC 的平分线,PD ⊥BC, ∠B AP +∠BCP=180o 。 求证:(1) PA=PC (2)BA+BC=2BDp j A B C D 2、△ ABC 是等边三角形 ,点 D 是 AC 的中点,∠ EDF= 120o ,点 E、D 分别在 射线 AB、AC 上,DG⊥BC. (1 ) 、如图(1) ,当点 E 与点 B 重合时,易证:DE=DF, BE+BF=2BG. (2 ) 、如图(2) ,当点 E 在线段 AB 上,点 F 在线段 BC 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 变时,求证:DE=DF, BE+BF=2BG。 (3 ) 、如图(3) ,当点 E 在 AB 的延长线上,点 F 在 BC 延长线上时,BE、BF、 BG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加以证明。AAADDD BE B G C F EGCFF' B(E)GCF如图(1)图(2)图(3)3、 已知,如图:在正△ABC 中,点 P、点 E 分别是射线 AC、BC 上一动点,且满 足 AP=CE,连接 PA、PE. (1) 、如图(1) ,当点 P 是线段 AC 的中点时,求证:PB=PE. (2)、如图(2) ,当点 P 是线段 AC 上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 否仍成立?请加以证明。 (3)、如图(3) ,当点 P 是线段 AC 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 结论是否仍成立?请加以证明。A PB C P EA PABCEBCE如图(1)图(2)图(3)4、已知:AB//CD,AE、CE 分别是∠ BAC、∠ ACD 的平分线,且点 E 恰 好落在 BD 上。 求证: (1) 、∠ AEC= 90o (2) BE=DE 、 (3) AB+CD=AC 、ABECD 5、已知,如图:BD、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过点 D 的直线 EF//BC,交 AB、AC 于点 E、 F (1) 如图(1),当 BD、CD 是内角的平分线时,求证:BE+CF=EF (2) 图(2),当 BD 是内角的平分线,CD 是外角的平分线时,BE、CF、EF 有怎样的数量 关系?加以证明 (3)如图(3), 当 BD 、CD 都是外角的平分线时,BE、CF、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直接写出结果,不予证明。AAA D FE B C DE BD CFsEFBC如图(1)图(2)图(3)6、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的延长线上,连接 DE 交 BC 于点 O,过点 D 作 DG⊥BC 于点 G. 求证: (1) DO = OE (2) 求DG 的值 BCAD BGOC E7、已知,如图:在正△ABC 中,AC=BC,AC ⊥BC. (1)当 CD=BD,CF⊥AD 时, 求证: ① ∠ ADC=∠ BDF. ② ∠BFD=∠AFC. ③ CF+FD=ADC D A E F BP―006 如图所示.∠A=90°,AB=AC,M 是 AC 边的中点,AD⊥BM 交 BC 于 D,交 BM 于 E.求证:∠AMB=∠DMC.A M E B D C P―007 如图,在△ABC 中,∠A=100°,∠ABC=40°,BD 是∠ABC 的平分线,延长 BD 至 E,使 DE=AD.求证:BC=AB+CE.A D EBP―008 已知:如图,△ABC 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BDC=1200 的等腰三 角形,以 D 为顶点作一个 600 角,角的两边分别交 AB 于 M,交 AC 于 N 连结 MN,求证: △AMN 的周长等于 2.CP―009 如图所示,△OAB,△O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 (1)如图 1,点 C 在 OA 边上,点 D 在 OB 边上,连接 AD,BC,M 为线段 AD 的中点.求 证: OM⊥BC. (2)将△OCD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如图 2) ,M 为线段 AD 的中点. ①线段 OM 与线段 AD 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写出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OM⊥BC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MCBDO图1 P―0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与点 B 的坐标分别是 A( a,0), B (0, b) ,且 a, b 满 足 2a + 3b ? 2 + (3a + 2b + 2) = 0 。点 E 的坐标是 (0, t )(t & 2) ,以 AE 为边作如图所示正2方形 AEDC。DB 交 x 轴于点 F。 (1)求点 A、点 B 的坐标; (2)试用含 t 的式子表示点 D 和点 C 的坐标; (3)当 t (t & 2) 变化时,线段 OF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yDE C BAOF xP-016 如图①,OP 是∠MON 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 OP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 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②,在△ABC 中,∠ACB 是直角,∠B=60°,AD、CE 分别是∠BAC、∠BCA 的 平分线,AD、CE 相交于点 F.请你判断并写出 FE 与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③,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 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B M E O N图①B E F A图②PD C AFDC图③ P-017 如图,AD∥BC,∠ADC=90°,CA=CB,CE=CD,AC⊥CE,AE 交 BD 于点 O,AC 交 BE 于点 F. (1)若∠ACD= n° ,求∠AOB 的度数; (2)试判断 BF 与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A O DEF B CP-018 如图 1,△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D 是边 AC 上一点,点 E 是边 BC 延长线上一点, AD=CE.点 G 为线段 BE 的中点. (1)求证:DG⊥BC; (2)如图 2,若点 D 是 AC 延长线上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还成立吗?请完 成图 2 并说明你的理由.AADE B P-019 如图,在平面直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是( ?2 ,0) ,点 B 的坐标是( 2 ,0) ,点 C G C 的坐标是(0, 3 ) ,点 D 是线段 CA 延长线上一点,点 E 是线段 BC 上一点,DE 交 x 轴于 D点 G,EF⊥AB 于点 F. (1)若点 G 是 DE 的中点,试问线段 BE 和 AD 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2)在(1)的条件下,求△CGF 的面积.BC CEA DGOFBP-0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是( ?t ,0) ,点 B 的坐标是( t ,0) ,点 C 的坐标是(0, t ) ,其中 t & 0 .点 D 和点 E 分别是 AC 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上的点, CD=AE.CF⊥BD 于点 F ,直线 CF 交 x 轴于点 G,直线 GE 交 DB 于点 M. (1)求证:GB 平分∠CGM; (2)试判断∠D 与∠GE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3)若 AE=1 AC,则点 B 是 MD 的中点吗?为什么? 2yD F Cx G E A O B(2)当 C=BD,CF⊥AD 时, 求证:①CM∠ A D1 C=∠ B D2 F.② ∠BF D1 =∠AFC. ③E A B FCF+F D2 =A D1 年金华) , P―001 (2010 年金华)如图,在△ABC 中,D 是 BC 边上的点(不与 B,C 重合) F,E 分别 001 是 AD 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 (不再添加其它线 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1)你添加的条件是: (2)证明:A;F B E D CP―002 (2010 年无锡) 年无锡) (1)如图 1,在正方形 ABCD 中,M 是 BC 边(不含端点 B、C)上任意一点,P 是 BC 延 长线上一点,N 是∠DCP 的平分线上一点.若∠AMN=90°,求证:AM=MN. 下面给出一种证明的思路,你可以按这一思路证明,也可以选择另外的方法证明. 证明:在边 AB 上截取 AE=MC,连 ME.正方形 ABCD 中,∠B=∠BCD=90°, AB=BC. ∴∠NMC=180°―∠AMN―∠AMB=180°―∠B―∠AMB=∠MAB=∠MAE. 本 D A 试卷由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金杨建录制 QQ:.转载请注明! (下面请你完成余下的证明过程) NE(2)若将(1)中的“正方形 ABCD”改为“正三角形 ABC” (如图 2),N 是∠ACP 的平分线 P 上一点,则当∠AMN=60°时,结论 AM=MN 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 A B M C 本试卷由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金杨建录制 QQ:.转载请注明! 图1 NB图2MCP (3)若将(1)中的“正方形 ABCD”改为“正 n 边形 ABCD…X” ,请你作出猜想:当∠ °时,结论 AM=MN 仍然成立. (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证明) AMN= P―003 (2010 山西)如图 1,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 CD 在正方形 DEFG 的边 DE 上,连 山西) 接 AE、GC. (1)试猜想 AE 与 G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将正方形 DEFG 绕点 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 E 落在 BC 边上,如图 2,连接 AE 和 CG。你认为(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 由. D DAGAG B E(图 1)C FB EC F(图 2)P―004 如图,点 P 是正方形 ABCD 的边 CD 上一点,DF⊥AP 于点 F,在 AP 的延长线上 取一点 G,使 AF=FG,连结 DG。 (1)求证:DG=DC; (2)∠CDG 的平分线交 AG 于点 H,过点 B 作 BE⊥AG 于点 E,试问线段 BE、DF 和 AH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A E F PDH G B CP―005 (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试题) 问题背景 某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 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试题) 如下两个命题: ①如图 8-2-1,在正三角形 ABC 中,M、N 分别是 AC、 上的点, 与 CN 相交于点 O, AB BM 若∠BON = 60°,则 BM = CN. ②如图 8-2-2,在正方形 ABCD 中,M、N 分别是 CD、 上的点, 与 CN 相交于点 O, AD BM 若∠BON = 90°,则 BM = CN. 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的命题:图 8-2-1图 8-2-2③如图 8-2-3,在正五边形 ABCDE 中,M、N 分别 是 CD、DE 上的点,BM 与 CN 相交于点 O,若∠ BON = 108°,则 BM = CN. 任务要求 (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 明; (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图 8-2-3 图 8-2-4 ①如图 8-2-4,在正 n(n≥3)边形 ABCDEF…中, M、N 分别是 CD、DE 上的点,BM 与 CN 相交于点 O,问当∠BON 等于多少度时,结论 BM = CN 成立?(不要求证明) ②如图 8-2-5,在正五边形 ABCDE 中,M、N 分别是 DE、AE 上的点,BM 与 CN 相交于点 O,当∠BON = 108°时,请问结论 BM = CN 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 . (1)我选图 8-2-58、在 △ ABC 中, AB = AC ,点 D 是直线 BC 上一点(不与 B、C 重合) ,以 AD 为一边 在 AD 的右侧作 △ ADE ,使 AD = AE,∠DAE = ∠BAC ,连接 CE . .. (1)如图 1,当点 D 在线段 BC 上,如果 ∠BAC = 90° ,则 ∠BCE = (2)设 ∠BAC = α , ∠BCE = β . ①如图 2,当点 D 在线段 BC 上移动,则 α,β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度; ②当点 D 在直线 BC 上移动,则 α,β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A A E B D 图1 A C B D 图2 A C EB 备用图CB 备用图C9、已知:如图所示,直线 MA ∥ NB,∠MAB 与 ∠NBA 的平分线交于点 C ,过点 C 作一 条直线 l 与两条直线 MA、NB 分别相交于点 D、E . (1)如图 1 所示,当直线 l 与直线 MA 垂直时,猜想线段 AD、BE、AB 之间的数量关系, 请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证明; (2)如图 2 所示,当直线 l 与直线 MA 不垂直且交点 D、E 都在 AB 的同侧时, (1)中的 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当直线 l 与直线 MA 不垂直且交点 D、E 在 AB 的异侧时,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 立?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那么线段 AD、BE、AB 之间还存在某种数量 关系吗?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M D A C E B 图1 l A N D M C B E N l A M C B A N M C B N图2 (第 9 题图)备用图备用图10、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ABC 和 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 ∠A=∠D=30?,点 E 落在 AB 上,DE 所在直线交 AC 所在直线于点 F. (1)求证:AF+EF=DE; (2)若将图①中的△DBE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 α ,且 0?< α <60?,其他条件不 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若将图①中的△DBE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 β ,且 60?< β <180?,其他条件 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 请写出此时 AF、EF 与 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DB E C F AB E C A FBCA图①图② D图③22.(8分)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 求证:①AM平分∠DAB,②AD=AB+CDAD17、如图,在△ABC 中,已知∠A=90°,AB=AC,D 为 AC 中点, B AE⊥BD 于 E,延长 AE 交 BC 于 F。求证:∠ADC∠CDF。 E 18、如图,爱 Rt△ABC 中,∠ACB=90°,AC=BC,D 是 AB 的中点,E、F 分别在 AC、BC 上,且 ED⊥FD,若四边形 EDFC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存在以下关系,CS四边形EDFC = kS ?ABC ,则 k 的值是(A、)3 4B、1 1 C、 4 A 2D、无法确定C E FD E B (17) F CAD (18)B 39、如图,已知△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E 是 AD 上一点,且 BE=AC,延长 BE 交 AC 于 F,求证:AF=EF 40、如图,已知 D 为△ABC 边 BC 的中点,DE⊥DF,则 BE+CF( ) A、大于 EF B、小于 EF C、等于 EF D、与 EF 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41、如图,△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M 是 BC 的中点,过 M 作 ME∥AD 交 BA 的延长 线于 E,交 AC 于 F。求证:BE=CF=1 (AB+AC) 2A F EA E B D (40) FAE FBD(39)CCBD M (41)C专题 12 利用“截长补短”构造全等,解决有关证明或计算 42、如图,在△ABC 中,∠BAC=120°,AD⊥BC 于 D,且 AB+BD=DC, 那么∠C 的度数是 43、如图,在△ABC 中,AD⊥BC 于 D,∠B=2∠C,求证:AB+BD=CD. 44、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AB+BD=AC,则∠BU∠C 的值为AAABD(42)C BD (43)CBAD (44)QC45、如图,在△ABC 中,∠BAC=60°,∠ACB=40°, P、Q 分别在 BC、AC 上,并且 AP、BQ 分别是∠BAC、 ∠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BP (45)C 专题 13 综合运用全等、等腰三角形的知识 (利用作垂线或平行线,解决证明有关线段相等的问题) 46、如图,在△ABC 中,AB=AC,D 为 AB 上一点,E 为 AC 延长线上一点,BD=CE,连 DE 交 BC 于 G,求证:DG=EG。 47、如图,在△ABC 中,∠C=90°,∠CAD=30°,AC=BC=AD,求证:CD=BD。AC DCDBG (46)A(47)BE23.(8分)如图,△ABC中,点E是AB,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AE的延长线交BC于点 D,AB=AD,AE=BD.①求证:AB=BC;②求∠DAC的度数。AEB DC24.(10分)如图△ABC和△AEF中,AB=AC,AF=AE,∠BAC=∠EAF,FC,BE交于M,连接 AM.①如图1,若∠BAC=∠EAF=90°,则∠AME=______; ②如图2,若∠BAC=∠EAF=60°,则∠AME=______; ③如图3,若∠BAC=∠EAF= α ,则∠AME=______,请证明你的结论。C B CCBBM M E A E AM E AFFF 24. (本题 10 分)如图 1,AD∥BC,AB ⊥BC 于 B,∠DCB=75°,以 CD 为边的等边△DCE 的另一顶点 E 在线段 AB 上. (1)填空:∠ADE=____°; (2)求证: AB=BC; (3)如图 2 所示,若 F 为线段 CD 上一点,∠FBC=30°, 求DF 的值. FCADAD FE B CE B C24.(10 分)△ABC 中,AB=A C,将△ABC 绕 C 点旋转至△AB′C′,连 BA, ,以 AB,B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ABB′D,连 A′D:①旋转后 B、C、A′在一条直线上,如图①,若∠BAC=600,则∠ADA′=____. ②如图②;旋转后 B、C、A′在一条直线上,若∠BAC= α ,则∠ADA′=________. ③若将图①中的△A′B′C 继续旋转至图③,使 B、C、A′不在一条直线上,连 AA′, 试判别△ADA′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5.(12 分,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2,BP⊥AP (1)求直线 BP 的函数解析式; (2)在 BP 上截取 BC=BA,过 A 作任意直线 AM 使 CD⊥AM 于 D,求∠ADB 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延长 DB 到 N,且 NA ⊥AD,MN ⊥NA,交 AB 的延长线于 M,连 MC,则 MC-CD 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其值,25. (本题 12 分)如图 1:直线 y= kx+4k(k≠0)交 x 轴于点 A,交 y 轴于点 C,点 M (2,m)为直线 AC 上一点,过点 M 的直线 BD 交 x 轴于点 B,交 y 轴于点 D. (1)求OC 的值(用含有 k 的式子表示.; ) OA 9 的根,求直线 BD 的 2(2)若 S ? BOM =3S ? DOM,且 k 为方程(k+7)(k+5)-(k+6)(k+5=解析式. (3)如图 2,在(2)的条件下,P 为线段 OD 之间的动点(点 P 不与点 O 和点 D 重合) ,OE 上 AP 于 E,DF 上 AP 于 F, , 下列两个结论: ①AE + OE AE ? OE 值不变; ② DF DF值不变,y请你判断其中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并求出其值,yAO xO1BxA1P DC DB M青山区201 青山区20125(14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AO=AB , A(4,4),B点在 x 轴上. (1)求 B 点坐标;yAOBx(2)若 C 为 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以 C 为直角顶点,AC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ACD, ∠ACD=90°连 OD,求∠AOD 的度数; yAO DCBx(3)过点 A 作 y 轴的垂线交 y 轴于 E,F 为 x 轴负半轴上一点,G 在 EF 的延长线上,以 EG 为直角边作等腰 Rt△EGH,过 A 作 x 轴垂线交 EH 于点 M,连 FM,问:等式AM ? FM =1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OFyE F O G M H A25. (本题12分)如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B, OA AB交x轴于点D, 在OB上取点C, 连接 AC交x轴于E. 1)若∠AOB=60°,OC=BD,AC =4,求点D的坐标 (2)在(1)的条件下,在 x 轴上取一点 F,使 AF=AE.求∠OBF+∠OAF 的大小(3)若∠AOB =90°, 过点O作ON⊥AC于N,交AB于M, 当∠MCB= ∠ACO时, 下列结 论请判断哪一个结论成立?说明理由并求出其值.22.(12 分)如图,点 M(4, 4),将一个 90°的角尺的 . 如图, 如图 , ° 直角顶点放在点 M 处,角尺的两边分别交 x 轴、y 轴正 半轴于 A、B,AP 平分∠OAB 交 OM 于 P, PN ⊥ x 轴于 、 , 平分∠ , N. 把角尺绕 M 点旋转时, 点旋转时, ⑴求∠BOM; ; 的值; ⑵求 OA + OB 的值; 1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 ⑶ ON + AB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 2y B M P O N A x 22、 (本题 8 分)如图 9,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BC,AB⊥BC,DE⊥AC 于 F,交 BC 于点 G,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E,且 AE=AC. (1)求证:AB=AF; ° (2)若∠BAF=60 ,且 FG=1,求 BC 的长. D A FBGCE图923 、 直 线 CD 经 过 ∠BCA 的 顶 点 C , CA=CB . E 、 F 分 别 是 直 线 CD 上 两 点 , 且∠BEC = ∠CFA = ∠α .的内部, 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若直线 CD 经过 ∠BCA 的内部,且 E、F 在射线 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 ①如图 1, ∠BCA = 90o , ∠α = 90o , EF , 若 则o oBE ? AF (填 & ” & ” “ , ““ 若使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或 = ” ) ②如图 2, 0 & ∠BCA & 180 , 号 ; , 若 若使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α 与 ∠BCA 则 应满足的关系是 ;的外部, (2)如图 3,若直线 CD 经过 ∠BCA 的外部, ∠α = ∠BCA ,请探究 EF、与 BE、AF ) , 、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B F E C 图1 D C A 图2 A B E EF D C F 图3 D A B 24、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ABC, 分别以 AB、 为边作△ABD 和△ACE, AD=AB, AC 且 AC=AE,∠DAB=∠CAE,连接 DC 与 BE,G、F 分别是 DC 与 BE 的中点. E (1)如图 1,若∠DAB =60°,则∠AFG=__ ____; 如图 2,若∠DAB =90°,则∠AFG=____ __;EA D G B C FDAFG B C图1 图2 ; (2)如图 3,若∠DAB = α ,试探究∠AFG 与 α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A E F G B CD(3)如果∠ACB 为锐角,AB≠AC,∠BAC≠90?,点 M 在线段 BC 上运动,连接 AM,以 AM 为一边以点 A 为直角顶点,且在 AM 的右侧作等腰直角△AMN,连接 NC; 试探究:若 NC⊥BC(点 C、M 重合除外) ∠ACB 等于多少度?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 ,则∠ 理由. (画图不写作法) 25、 (本小题满分 12 分)直线 AB: y = ? x ? b 分别与 x、y 轴交于 A (6, 0) 、B 两点,过点 B 的直线交 x 轴负半轴于 C,且 OB : OC = 3 :1 ; (1)求直线 BC 的解析式;(2)直线 EF: y = kx ? k ( k ≠ 0 )交 AB 于 E,交 BC 于点 F,交 x 轴于 D,是否存在这 样的直线 EF,使得 S ?EBD = S ?FBD ?若存在,求出 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yBC O Ax(3)如图,P 为 A 点右侧 x 轴上的一动点,以 P 为直角顶点、BP 为腰在第一象限内作等 腰直角三角形△BPQ,连结 QA 并延长交 y 轴于点 K。当 P 点运动时,K 点的位置是否发生 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它的坐标;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yQBOAPxK 24、10 分) ( 、 AC=AE, BAD=∠CAE, 已知△ABC, 作等腰△ABD 与等腰△ACE, AB=AD, 使 , , ∠ 直线 CD、BE 交于 O。 、 。 (1)如图①:若∠BAD=∠CAE=60°,则∠BOD= 如图 ; ; ;(2)如图②:若∠BAD=∠CAE=α,α为锐角,连 AO,则∠AOE= 如图 为锐角, , (3)如图③: ∠BAD=∠CAE=α, 为钝角, ∠BOD 与α的数量关系是 如图③ 若 如图 α为钝角, 则 并证明你的结论。 证明你的结论。 D A O B图①E E CO DA D A E O 23.(10 分)已知:如图,AF B 平分∠BAC,BC⊥AF,垂足为 E,点 D 与点 A 关于点 E 对称, C 图③ C PB 分别与线段 CF,AF 相交于 P,M 图② B (1)求证:AB=CD; (2)若∠BA C=2 ∠MPC,请你判断∠F 与∠M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4.(10 分) (1)如图①,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A、 C 分别以 AC,BC 为边在 AB 的同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连接 AE、BD,M、N 分别为 AE、BD 的中点,连接 CM、CN、MN.则△CMN 的 形状是________三角形;(2)如图②,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A、 C 分别以 AC,BC 为边在 AB 的同侧作等腰 Rt△ACD 和等腰 Rt△BCE.∠ACD=∠BCE=90°,连接 AE、BD,M、N 分别为 AE、BD 的中点,连接 CM、CN,MN.则△CMN 的形状是______三角形; (3)如图③,在图②的基础上,将△BCE 绕点 C 旋转一定的角度,其它条件不变,请 将图形补充完整.试判断△C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4、如图 10,在 Rt△ACB 中,∠ACB=90 ,CA=CB,D 是斜边 AB 的中点,E 是 DA 上一点, 过点 B 作 BH⊥CE 于点 H,交 CD 于点 F. (1)求证:DE=DF; (2)若 E 是线段 BA 的延长线上一点,其它条件不变, (1)中的结论仍成立吗?若 成立,请画出图形并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A E H F C E A B DDC B 五、综合题(本题 12 分) 图 10 25、如图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AB 交 x 轴于点 A(a,0) ,交 y 轴于点 B(0, b) ,且 a、b 满足 a ? 4 + (b ? 2) 2 = 0 ,直线 y=x 交 AB 于点 M. (1)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 (2)过点 M 作 MC⊥AB 交 y 轴于点 C,求点 C 的坐标; (3)在直线 y=x 上是否存在一点 D,使得 S△ABD=6?若存在,求出 D 点的坐标;若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yBMx O C AyBMx A 25.(12 分)一次函数 y=x+4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E 为 OA 上一动点,D 为 OB 的延长线上一动点,且 AE=BD (1)当 E 为 OA 中点时,求 C 点坐标.(2)当 E 运动到 z 轴正半轴上, 仍有 AE-BD, E 作 EF⊥AB 于 F, 过 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求其变化范围.FC 的值是否变化? AB25.(12 分)如左图,直线 AB:y=-x-b 分别与 x、y 轴交于 A(6,0)、B 两点,过点 B 的直线交 x 轴负半轴于 C,且 OB:OC=3:1; (1)求直线 BC 的解析式; (2)直线 EF:y=kx-k(k≠0)交 AB 于 E,交 BC 于点 F,交 x 轴于 D,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 EF,使得 S ? EBD=S ? FBD?若存在求出 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上右图,E 为 AB 上一动点,以 AE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 ? ADE,P 为 BE 的中点, 连结 PD、PO,试问:线段 PD、PO 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论 并证明。25、 、 (12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 A(-3,0) (0,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B( , ) ,AD A ( ( , ) , , BC 于 D 交 y 轴于点 E(0,1) ( , ) ⑴求证:AE=BC 求证: OE=OC的面积。 ⑵将线段 CB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90? 后得线段 CF,连结 BF,求△BCF 的面积。 , ,yBED F xAOCyP R O Q C 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 在第三象限内, ⑶点 P 为 y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 Q 在第三象限内,QP A PC,且 QP=PC,连结 QO, , , , 分过点 Q 作 QR A x 轴于 R,求 ,OC ? QR 定值。 定值。 OPP―03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 标是 (0, 3 3) ,点 B 的坐标是 ( 3, 0) ,点 C 在第二象限,△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 (1)求点 C 的坐标; (2)将△ABC 沿某方向平移,得到△ A1 B1C1 ,若点 A 的对应 点 A1 的坐标是 ( 3, 3) , 则点 B、 C 的对应点 B1 , C1 的坐标 点 分别是多少? (3)求△ A1 B1C1 面积.y ACOB xP―034 如图 1,点 E 是正方形 ABCD 的边 BC 上一点,AF 平分∠DAE,交直线 CD 于点 F. (1)试探索线段 DF、BE 和 A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ADADF B E CE B C图1 图2 (2)若点 E 是线段 CB 延长线上一点,如图 2,其他条件不变,试问线段 DF、BE 和 AE ) 之间的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完成图 2,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P―035 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BAC=∠ADE=90?,AD、AE 分别交 BC 于点 M、N. (1)请问以线段 BM、MN 和 CN 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请判断三角形的形 状;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2)若将三角形纸板 ADE 绕点 A 旋转至如图 2 所示位置,AE 交 BC 延长线于点 N,请问以线 段 BM、MN 和 CN 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AAB DMNCBM C D图2N EE图12、(8 分) 如图,已知 E 为∠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 足分别为 C、D。求证: (1)OC=OD; (2)OE 是 CD 的垂直平分线; (3)∠ ECD=∠EDC。22. (本题 8 分)如图 △ ABC 是等腰三角形,AB=AC,D 为直线 BC 上一点,DE ⊥ AC,DF ⊥ AB,CH ⊥ AB,(1) 分)如图(1)若 D 为 BC 的中点,求证:DE+DF=CH. (3 (2) 分)如图(2)若 D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线段 DE. DF. CH 之间有 (5 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1) 24. (10 分) 已知等边△ABC, 在射线 BA 上, PBA = n, (n≠1) AP(1)如图 1,当 n=2 时,过点 P 作 PF⊥BC 于 F,交 AC 于 点 E, 求证:AE=EC.图1 (2)如图 2,点 D 在 BC 的延长线上,BC=CD,PC=PD,求 n 的值.图1 (3)若点 P 在射线 BA 上,D 在直线 BC 上. PC=PD,那么 子表示). AC = CD (用含 n 的式22.△ABC 是等边三角形,D,E 是 AB,BC 边是的点,BD=CE, (1)求证:AE=CD(4 分) (2)若 AH⊥CD,AG=20cm,求 HG 的长(4 分)23.如图,AC⊥BC,∠B=300,A(-2,0)将 AC 沿 AD 对折,使 C 点落在 AB 上的 E 点,AD 交 y 轴于 F, (1)求 B 点坐标(5 分)(2)求证:△CDF 是等边三角形(5 分)24.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求证:△ABD≌△ACE(5 分)CD EBA (2)设 M,N 分别是 BD,CE 的中点,求证△AMN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5 分)CD M B ANE※(选作题不计入总分 选作题不计入总分)(3)设 BD 交 CE 于 H,求证 AH 平分∠BHE 选作题不计入总分C H D EBA 25.已知 A(0,a) ,B(b,0)且满足 a-2 +(b-4)2=0 (1)求 A,B 两点的坐标(3 分)(2)AB 的垂直平分线与∠BOA 的角平分线交于 P, 求证:△P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 分)(3)过 P 作 PC⊥PO 交x 轴于 C 点,连 AC,设 D(1,0)请你探究 AC 与 P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 (5 3、(8 分) 如图,AC 是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AE 平分∠BAC,EF⊥AC 交 AC 于点 F, (1) 分)图中与 BE 相等的所有线段是__ (2 _____ 。 (2) 分)求∠AEF 的度数。 (3 (3) 分)选择图中与 BE 相等的任意一条线段,并加以证明。 (3一、(10 分) 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B 与∠ADC 的平分线分别交 AB、AC 于点 E、F,求证:BE+CF>EF24. (本题 10 分)已知 △ ABC 为等边三 角形,D 为 AC 的中点, ∠EDF = 120 ,DE 交线段 AB 于 E,DF 交直线 BC 于 F.o(1)(3 分)如图(1)求证:DE=DF;(2) 分)如图(2)若 BE=3AE,求证:CF= (3 (3) 分) (3) BE= (4 如图 若1 BC. 41 AE,则 CF=____BC; (1) 若 BE=4AE, CF=____BC. 在图 中, 则 3 (1)(2)(3)二、(14 分)如图,正方形 ABCO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 25, (1) 直接写出点 A、B、C 的坐标; (2) 若 E 是 OA 的中点,以 BE 为腰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BEF,求 F 点的坐 标; (1) 如图(2)所示, BE 为腰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BEF, F 在第二象限内, 以 点 连结 OF 交 AB 于 G,当 E 在边 OA(不与 O、A 重合)上运动时, OE/AG 的值是否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求出变化范围。25 、 已 知 : B ( b, 0 ) 、C ( c, 0 ) 是直角平面坐标系中的两点,且满足 b + 1 + ( c ? 3 ) = 0 ,2(1)求出 B、C 两点的坐标; (2)若 A (1, a ) 是第一象限内的一点,E 在 AB 上,F 在 AC 延长线上,且 BE = CF , EF 与 BC 交于 D 点,求证: DE = DFyA EC B o DxF(3)在(2)的条件下,若 A 点在第一象限内运动, EM ⊥ x 轴于 M, FN ⊥ x 轴于 N, 试确定线段 MN 的长度变化,若 MN 为定值请证明并求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yAE D C B M o Nx22、如图,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CF 是∠BCD 的外角平分线 F (1)E 是 BC 上一动点,EF⊥AE 交 CF 于 F,求证:AE=EF(4 分)A 解:在 AB 上截取 AG=EC 连 GE G 在正方形 ABCD 中,AB=BC ∠B=∠BCD=90° ∵AG=EC ∴BG=BE ∴∠BGE=45°∴∠AGE=135° 又 CF 是∠BCD 的外角平分线 B ∴∠DCF=45° ∴∠ECF=135° ∴∠AGE∠ECF ∵EF⊥AE ∴∠AEB+∠CEF=90° 又∵∠GAE+∠AEB=90° ∴∠GAE=∠CEF 在△AGE 和△ECF 中 D FEC 密?∠GAE = ∠CEF ? ? AG = EC ?∠AGE = ∠ECF ?封线内 ∴△AGE≌△ECF ∴AE=EF(2)若(1)中的 E 点运动到 BC 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试 A D 说明理由(4 分) 。F解:成立,在 BA 的延长线上截取 AG=EC 其余过程同(1)B C E(3)若(1)中的 E 点运动到 BC 的反向延长线上,试画出图形,并判断(1) 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画图 3 分,结论 1 分)A D成立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 (3a + 1,6a ? 5) 是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点 C (0, m) , EB F C(m ≠ 0) ,点 D (n,0) , n ≠ 0 ,且 ∠CPD = 90° 。(1)以下两个结论:① m + n 是一个定值;② m ? n 是一个定值。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 正确,请选出来,并求出这个定值。 分) (5yPCODx(2)求四边形 OCPD 的面积。 分) (5 MN CAB22.如图①, AM ∥ BN , AC 平分 ∠MAB , BC 平分 ∠NBA 。 (4 (1)过点 C 作直线 DE ,分别交 AM 、 BN 于 D 、 E ,求证: ?ABC 是直角三角形。 分)MDN C EA ①B(2) 如图②, 将直线 DE 绕 C 点转动, DE 交 AM 于 D , NB 的延长线于 E 点, AB 、 使 交 则 AD 、BE 三条线段的长度之间存在何种等量关系?请你写出结论并加以证明。 分) (5M DC NA ② EB(3) 将直线 DE 绕点 C 继续转动, DE 交 BN 于 E , AM 的反向延长线于 D , AB 、 使 交 则AD 、 BE 三条线段的长度之间存在何种等量关系?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 分) (3M结论:N C23. (本题 10 分)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 BABC=90°,AB=BC,点 D 为直线 AB 上一点(不包括 A,B两点),连接 CD,以 CD 为直角边向下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DCE,DE 交直线 CB 于 G,过点 B 作 BF∥ AD AC 交 DE 于点 F. (1)若点 D 在线段 AB 上,试判断 FD 与 F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A(2)若点 D 在 AB 的延长线上,(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在下 C 图中画完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要求证明.BD24. (本题 12 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 = kx ? 4k (k&0) 交 x,y 轴于点 A,B 两点,已知三角形 AOB 的面积为 16. (1)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y BA O x(2)点 C 为 y 轴负半轴上一点,连接 AC,直线 CD 交 x 轴负半轴于 点 D,且 CD⊥AC,C 为垂足,E 点为 OB 的中点,点 P 为 AB 上一点, 直线 PE 交 CD 于点 F,问是否存在点 P,使得 FC=AC,若存在,请B y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P EF A D O xC (3)点 G(8 ,g)为直线 AB 上一点,M 为 y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 3y G连接 MG,过点 G 作 GN⊥MG,G 为垂足,交 x 轴正半轴于点 N, MQ,NQ 分别是∠OMN 和∠ONM 的平分线,QH⊥x 轴于点 H,问 在点 M 的运动过程中,2QH+MN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 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M Q O H N x22.如图,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 2,BE∥AC,DE 交 AC 的延长线于 F 点,交 BE 于 E 点. (1)求证:EF = DF; (2)若 AC = 2CF,∠ADC = 60°,AC⊥DC,求 DE 的长.例 1.如图,已知以△ABC 的三边为边在 BC 的同侧作等边△ABD、△BCE、△ACF,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四边形 ADEF 是什么四边形?写出理由。 (2)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ADEF 是菱形? (3)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以 A、D、E、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E F D ABC 例 2.如图,已知△ABC 中(其中∠BAC≠45°) ,以 AB、AC、BC 三边作等腰 Rt△ABF、等 腰 Rt△ACD、等腰 Rt△BCE,连接 EF、ED,判断四边形 ADEF 的形状,并证明。F EA D BC例 3.如图,以矩形 ABCD 中的 BC、CD 边作等边△BCF、等边△CDE,连接 AE、AF、EF, 判断△AEF 的形状,并证明。 FADE B C例 4.如图,已知△ABC 中(其中∠BAC≠90°) ,以 AB、AC、BC 三边作等腰 Rt△ABF、等 腰 Rt△ACD、等腰 Rt△BCE,连接 EF、ED,判断四边形 ADEF 的形状,并证明。E D F ABC 例 5.(2009 年佳木斯)如图,将矩形纸片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叠,使点 B 落到点 B′的 位置,AB′与 CD 交于点 E. (1)试找出一个与△AED 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若 AB=8,DE=3,P 为线段 AC 上的任意一点,PG⊥AE 于 G,PH⊥EC 于 H,试 求 PG+PH 的值,并说明理由.例 6.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对角线 BD 平分∠ABC,∠BAD 的平分线 AE 交 BC 于 E,其中 F、G 分别是 AB、AD 的中点. (1)求证:EF=EG; (2)当 AB 与 EC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EG∥CD?并说明理由.A G DFBEC例 7.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BD=CD,∠BDC=90°,AD=3,BC=8,求 AB 的 长。A O DBC例 8.已知梯形 ABCD 中,AD∥BC,AD=2,BC=4,对角线 AC=5,BD=3, 试求此梯形的 面积.A DBC例 9.如图,梯形 ABCD 中,AB∥DC,∠B=90°,E 为 BC 上一点,且 AE⊥DE,若 BC=12, DC=7,BEUEC=1U2,求 AB 的长.DABC 例 1.如图,已知菱形 ABCD 中,E、F 分别为 BC、CD 上的点,且∠AEF=∠B=60°,求证: △AEF 为等边三角形A DFBEC例 2.如图,菱形 ABCD 中,AB=4,∠ABC=60°,∠EAF=60°,交 BC、CD 于 E、F (1)当点 E、F 分别在边 BC、CD 上时,如图 1,求 CE+CF 的值;AB E C FD图1(2)当点 E、F 分别在边 CB、D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2,CE、CF 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AE B C F D图2 例 3.△ABC 中,∠C=60°,AD⊥BC 于 D,BE⊥AC 于 E,M 为 AB 的中点,N 为 DE 的中 点。 (1)判断 MN 与 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求MN 的值; DEECN DAMB例 4.如图,△ABC 中,∠ACB=90°,AD 平分∠BAC 交 BC 于 D,CH⊥AB 于 H 交 AD 于 F, DE⊥AB 于 E C (1)求证:四边形 CDEF 是菱形; (2)若 AC=8,AB=10,求 EF 长F A DHEB例 5.如图,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DBC = 45°,折叠梯形 ABCD,使点 B 与点 D 重合,折痕分别交边 AB、BC 于点 F、E,若 AD = 2,BC = 8,求 BE、DC 的长.24. (1)如图 1,正方形 ABCD,点 M 是边 BC 上一点,点 N 是 AB 上的一点,若 DN⊥AM, ; DN 与 AM 交于点 O,则 DN 与 AM 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 2,已知正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交于 O 点,过 O 点作 OE⊥OF 分别 交 DC 于点 E,交 BC 于点 F,∠FEC 的角平分线 EP 交 AC 于点 P,写出线段 EF 与 OP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3,点 N 是正方形 ABCD 的边 AB 的中点,点 M 在 BC 上,MC = 2MB,NP⊥AM PC 的值. 交 AM 于点 H,交 CD 于点 P,求 DP25例 6,如图,正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为 AB、BC 上一点,∠EDF=45° (1)问 AE、EF、CF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2)若 AB=4,E 为 AB 的中点,求 EF 的长; A (3)若 AM=3,CN=2,求 MN 的长;EDMN B F C例 7.如图正方形 ABCD,E 为 CD 的中点,F 为 BC 上一点,且∠BAE=∠FEA (1)求证:∠FAE=45 (2)求BF 的值; CFADEBFC例 8.如图,将边长为 12cm 的正方形 ABCD 折叠,使得 A 点落在 CD 上的 E 点,然后在压 平得折痕 FG,若 FG = 13cm,求线段 CE、BG 的长.A F D E 例 9.如图,E 为正方形 ABCD 的中点,AE 平分∠BAF。 (1)求证:AF=BC+FC; (2)若 AB=4,求 CF 的长;ABEDFC例 10.如图,正方形 ABCD,P 为 BC 的中点,PE⊥AP 交 CD 于 E (1)求证:AE=BC+CE; (2)求CE 的值; DEADE B P C例 11.如图正方形 ABCD,E、F 分别为 AD、AB 的中点,CE、DF 交于 P,连 BP (1)求证:CE⊥DF; (2)若 EP=1,CP=4,求 BP 的长A E P F DBC 1.如图,已知△ABC,AB = AC,∠BAC = 90°,D 为 CB 延长线上一点,连 AD,以 AD 为 F 边在△ABC 的同侧作正方形 ADEF. (1)求证:AB⊥EB;E ADBC(2)求证: 2 DC ? BC = 2 EB ;FE ADBC(3)若 AF = 2,AC = 2 ,连 BF,则 S△EBF=.FE ADBC2. 如图, 已知正方形 ABCD,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 AE 交 CD 于 F, E 连 作∠AEG =∠AEB, EG 交 CD 于 G,连 AG,作 FH⊥AG 于 H,交 AD 于 I,连 DH. (1)求证:GE + GD = BE; G H A I F B C E D (2)连 AC,求证: AC ? 2 DF = 2 HD ;G I F B C E DH A(3)若 CE = BC,AB = 4,则 DG =.H A I F B C E G D3.如图,正方形 ABCD,E 为 BD 上一点,连 CE,F 为 CD 上一点,连 EF,有 CE = EF.(1)作 FG⊥BD 于 G,求证:AB = 2 GE;A GDF E B C(2)如图,作 DM⊥BD 于 D,H 为 DM 上一点,连 HF,且 HF = EF. 求证:DE = 2 DA +DH.A M H DF (3)在 DM 的反向延长线取一点 I,连 FI,使 FI = HF,若∠ECB = 15°,则M A H DDH = DI.E BF I C4.如图,正方形 ABCD 与正方形 CEFG,且 B、C、E 三点共线,连结 AF、DE,交于点 H. (1)求证:∠AHD = 45°; D AH G FBCE(2)连 GH,求证:HE C GH = 2 HF;A DH G FBCE (3)若正方形 CEFG 的位置如图,B、C、F 三点共线,P 为正方形 ABCD 对角线的交点, Q 为 CF 的中点,连 CH,判断 HC,HP,HD 的关系. A DPGHBCQFE(1) ?110 + π 0 ? ( ? ) ?2 × ( ?2) ?2 ? 251 2(2) ?22 ?(0 ?1? 5 ?2 +? ? + 9 ?2?)?1(3)| ?1 | ? 4 + (π ? 3) + 2 ?20(4) 4 ? 2 × ( ) + | ?3 | +( 2 ? 1)1 2?10(5) 12 + | 3 ? 2 | + (2 ? π) 03 (6) ?27 ? | 3 ? 2 | + ( ? 3)3 + ( ?1) ?1(7)先化简,x 2 ? 2x 1 ×(1+ ) ,然后自选一个合理的 x 值代入求值。 x +1 x (8)先化简,1+ x ? 2x ? ÷?x ? ? ,然后自选一个合理的 x 值代入求值。 1? x ? 1? x ?(9)先化简, (a 1 1 ? )÷ 2 ,再选取一个你喜欢的 a 的值代入求值. a ?1 a +1 a ?1(10)先化简, (1 a?2 1 ? 2 )÷ ,再选一个你喜欢的 a 值代入求值。 a +1 a ?1 a +1(11)先化简a2 ? 1 2a ? a 2 + ÷ a ,然后自选一个合理的 a 值代入求值。 a 2 ? 2a + 1 a?2(12)先化简: ?x ? x ? 3x ,然后自选一个合理的 x 值代入求值。 ? ?÷ 2 ? x ?1 x + 1 ? x ?1(13)先化简,再求值: ? x + 2 ?? ?12 ? 4 ? x ,其中 x = 2 ? 4 . ?÷ x?2? x ?2(14)先化简,再求值: ? x ?? ?x ? ? 1 ? ? ÷ ?1 + 2 ? ,其中 x = 2 + 1 x +1 ? ? x ?1 ? (15)先化简,再求值:2x + 6 x?2 1 ? 2 ? ,其中 x = ? 2 x ? 4 x + 4 x + 3x x ? 22(16)先化简,再求值: ?? x ?1 1? 2 y ? xy ? ÷ ? + ? ,其中 x = 2 , y = 1 ?? ? x ? y x ? y ? x ? 2y ? x y ?(17)先化简,再求值: ?x ? x ? 3x ? ,其中 x = ?3 ?÷ 2 ? x+2 x?2? x ?4(18)先化简,再求值:x2 + 2 x + 1 x2 ? 1 1 ÷ ? ,其中 x = 2 x+2 x ?1 x + 2(19)先化简,再求值:x ? 4 x 2 ? 3x ? 4 1 ÷ 2 + ,其中 x = 2 3 + 1 2 x ?1 x + 2x + 1 x ?1(20)先化简,再求值: ?8 ? a?2 ? a+2 ,其中 a = 1 + ÷ 2 2 ? a ? a ? 2a 4 ? a ? (21)先化简,再求值: ?? x2 + y2 x ? y ? 2xy ,其中 (x ? y)2 ? (x ? y) = 0 ? ?÷ 2 2 2 ? x ? y x + y ? ( x ? y) ( x + y)(22)先化简,再求值:x 2 ? 2x ? 2x ? 1? 2 ÷ ? x ?1? ? ,其中 x ? 3 x = 0 2 x +1 ? x ?1 ?(23)先化简,再求值: (x+ y x? y 1 ? ) ( ? 1 ) ,其中 x=2+ 3 ,y=2 ? 3 x ? y x + y x2 y 2(24)先化简,再求值: 1 ?a ?b a2 ? b2 1 1 ÷ 2 ,其中 a = , b = 2 a + 2b a + 4ab + 4b 2 3(25)先化简,再求值:a 2 ? b2 ? 2ab + b 2 ? ÷?a + ? ,当 b = ?1 时,请你为 a 任选一个适当 a 2 ? ab ? a ?的数代入求值.(26)先化简,再求值:2a + 2 a2 ?1 ÷ (a + 1) ? 2 .其中 a = 3 ? 1 a ?1 a ? 2a + 1(27)先化简,化简:x? y x2 ? y 2 2y ÷ 2 ? .其中 xy = 2 2 x + 3 y x + 6 xy + 9 y x+ y x? y ? 2 xy ? y 2 ? (28)先化简,再求值: ÷? x ? ? ,已知 x = 2009,y = 2010 x x ? ?(1)x 2 + 1 x 2 ? 36 ? x ? 6 x3 + x(2)x2 ? 4 y2 x+2 ? 2 2 x + 4 x + 4 3 x + 6 xyy 2 ? x2 x+ y (3) 2 ÷ 5 x ? 4 xy 5 x ? 4 y1 a b ? 2a ? (4) ? ? ÷ ? ? ? b ? a ?b b 42? a2 ? ? a ? 4 (5) ? ? ? ÷ ? ? 2 ? ÷ ( ab ) ? b ? ? b ?2(6)x? y xy ? x 2 1 ÷ 2 2 ? 2 4 x + xy x y ? x x ? y(7) 8 x 2 y 4 ? ? ??3x ? ? 6 z ? ? ? 2 ? 6 ? ? ? 4y ? ? x y ?(8)x2 ? 1 x 2 ? 3x + 2 ÷ ( x + 1) ? x2 ? 4 x + 4 x ?1 (9)x 2 ? 3 x ? 10 x 2 ? 4 x ? 5 x 2 + 2 x + 1 ÷ ? x 2 ? 4 x ? 12 x 2 ? 7 x + 6 x2 ? 1(10)2x ? 6 x2 + x ? 6 ÷ ( x + 3) ? 4 ? 4x + x2 3? x(11)x 2 ? 6 x + 9 x 2 ? 7 x + 10 x + 3 ? ? 2( x ? 5) x2 ? x ? 6 x2 ? 9(12) ? a ?? ?a ? a 2 ? 2a a +1 ? 2 ?÷ 2 a + 1 ? a ? 4 a + 3a + 2(13)m + 2n n 2m + ? n?m m?n n?m(14)a ?b ? 2ab ? b 2 ? ÷?a ? ? a a ? ?(15)x2 ?x+ y x+ y(16) a + b ?2ab + 2b 2 a+b(17) ? 1 ?? ?1 ?? x2 ? x? ? ?? x ?? x ?1 ?(18) ???1 1? x 2 y ? xy + ÷? + ? ?? ? x + y x + y ? x + 2y ? x y ? (19) 1 ÷ ? 2 x +? ?1 ? x2 ? ? x ?(20) ?? x ?1 1? 2 y ? xy ? ÷? + ? ?? ? x ? y x ? y ? x ? 2y ? x y ?(21)2x 1 ? 2 2 x ? 64 y x ? 8y(22)4 x2 + 8x ? x ? 1 x + 1 ? ÷? ? ? x2 ? 1 ? x + 1 x ? 1 ?(23)3y 2 xy + 2 2 x + 2 y x + xy(24)1 1 ? x+ y ? ? ? x ? y? ? 2x x + y ? 2x ?(25) ? a ? b +? ?4ab ?? 4ab ? ?? a + b ? ? a ? b ?? a+b?(26)2a 2 + 10a ? 12 ? ÷ ? a +1? ? 2 a + 4a + 4 ? a+2? (27)2x 1 ?2 + ? 2 2 9? x x ? 3 x + 6x + 9(28) ?b ? ?1 1? ? a + ?÷? ? ? ? a ?b b ?a ? ? a b ?(29) ?1 a ? a +1 ? + 2 ?÷ ? a ? 1 a ? 2a + 1 ? a ? 1(30) x + y ) ? (x2 y2 2 x 2 y ? 2 xy 2 + ? 2 x 2 ? y 2 x ? y x ? 2 xy + y 22a 2 + 10a(31)a 2 + 4a + 4÷ (a + 1 ?12 ) a+2(32) x ? y ) ? (x2 y2 2 x 2 y + 2 xy 2 ? ? 2 y 2 ? x 2 x + y x + 2 xy + y 2P―026 如图,在平面角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0,4)和(4,0).点 C 是△ AOB 的一个外角平分线上一点,且∠ACO=45?,CO 交 AB 于点 D. (1)求证:AC=OC; (2)求 AD 的长.y A CD O Bx ,OD=3OA,点 B 与点 P―027 如图,在平面角直角坐标系中,点 A(0,2) 、点 B( ? 4,0) C 关于 y 轴对称,DE⊥AB 于点 E,DM=AB. (1)求点 M 的坐标; (2)求证:△AM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y A E B M O C xDP―028 如图,在平面角直角坐标系中,A(C2,0) ,B(0,3) ,C(3,0) ,D(0,2). (1)求证:AB=CD 且 AB⊥CD;yB DO A C x (2)以 A 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BE,过点 E 作 EF⊥ x 轴于点 F, 求点 F 的坐标;y E B DFAOC x(3) 若点 P 为 y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 AP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PQ, 以 ∠APQ=90?, QR⊥ x 轴于点 R,当点 P 运动时,OP ? QR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 化,请说明理由. y P QAOR xP―029 如图 1, 在平面角直角坐标系中, P 的坐标是 点 (3, , 3) 以点 P 为顶点的直角∠APB 分别交 y 轴正半轴和 x 轴正半轴于点 A、点 B. (1)当直角∠APB 绕点 P 转动(保持与 y 轴正半轴和 x 轴正半轴相交)时,OA+OB 的值 是否发生变化?说明你的理由;y APOB x(2) 如图 2, 连接 OP、 AB, 若∠BAO 的平分线交 OP 于点 C, CD⊥AO 于点 D, CD+ 求 的值.AB 2y A D O CPB xyP―030 如图,在平面角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是 ( a, 0 )、 D 的 坐 标 是 ( 0, b ), 且 a, b 满 足DAOx a + 2 + (b ? 4) 2 = 0 .(1)求点 A 和点 D 的坐标;(2)以 AD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MD,求点 M 的坐标;(3)如图,以 AD 为边作正方形 ABCD,连接 BD,点 P 在线段 BD 上(不与 B、D 重合) , 在 BD 上截取 PG=1 BD,过点 G 作 GF⊥BD 于点 G,交 BC 于点 F,连接 AP、PF,则 AP 与 2PF 有怎样的数量与位置关系?为什么?yD P CAOG BFx一次函数与几何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 y = kx 的图象经过点 P(m,m),PA⊥ x 轴于点 A. (1)求 k 的值; (2)若点 P 在直线上运动,设△APO 的面积为 S,求 S 与 m 的函数关系式; (3)若 m 为 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 Q,使△PO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 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O A x y P 2.如图,直线 y = kx + 4 的图象与 x 轴正半轴交于点 A,与 y 轴正半轴交于点 B.且 S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点 C 为直线 y = mx 上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 m, 使△ABC 是以 AB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 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O B yAOB=2.Ax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l1 : y = x ? 2 与 x 轴交于点 A,与 y 轴交于点 B,与直线l2 : y = kx ? 4 交于点 C.且 S(1)求 k 的值;AOC=3.y= 9 ? 2(2)点 P 为直线 l2 的第三象限的点,是否存在点 P,使 S 若存在,求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AOPO B CAx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 ? x + b 与 x 轴交于点 A(8,0),与 y 轴交于点 B,C 为线段 AO 上一点,且 S (1)求直线 BC 的解析式; (2)若 SODC ABC= 16 ,P 为线段 AB 上一动点,OP 交 BC 于 D.y B ?若存在,求 P 点坐标; D O C P A x= 4 ,求 P 点坐标;BPD(3)是否存在点 P,使 S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SODC5.直线 y = ?2 x + 4 与坐标轴的交于 A、B 两点,点 P 在 x 轴上,且 SPAB= 6 ,求 P 点坐标. 6.直线 y = ? x + 2 与坐标轴的交于 A、B 两点,C(-1,2),点 P 在 y 轴上, S 求 P 点坐标.1 2PAB=SABC,y BA O x7.如图,直线 y = 2 x + 3 与坐标轴的交于 A、B 两点,点 P 在直线 y = x 上, 且△ABP 被 y 轴平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量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