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龙骧号轻型舰队航母运作一天需要多少经费

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之际,你应该知道一位老人的故事-中青在线
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之际,你应该知道一位老人的故事发布时间: 08:4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防小务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昨天成功下水啦!
  防小务的小伙伴们更是热情似火,踊跃报名希望成为人民海军航母部队的一员。
  你准备好了么?中国海军的航母之路可是不那么容易走的哦。
  今天与防小务温故知新,来听一位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中国航母、中国海军的老人的故事。
  以他为榜样吧!时刻准备着!
  将军永远的侧影
  日上午9时,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的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隆重举行。
  半小时后,消息通过发达的通信网络在全国沸腾起来。
  社交群中,大家正热烈地讨论着国产航母的相关话题,指点江山评头论足。
  突然有人发送了张照片:
  身着老式解放军军装的老人小心翼翼地探望着近在咫尺的舰载直升机,而旁边的美国大兵神气扬扬。
  时间被相机定格在了1980年5月,这位老人便是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后来的海军司令、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将军。
  刘华清(),湖北大悟人,1931年参加红军。这位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的老步兵在新中国成立后却成为了海军将军。在随后的日子里,刘华清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
  “我哭了!”一位已经四十多岁的大叔网友在照片信息后如此回复,然后大家的话题便慢慢地从航母的性能几何转向了对这位老人的怀念与敬仰。
  谈的那些故事,是这位老人的故事,同时也是中国航母的故事。
  工程代号707:中国航母之梦的起航
  1970年,刘华清已经被无端从国防科委副主任职位上,打发回海军做了一个小小“船办”——“海军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1970年5月起更名为‘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但就是在这一年春天,一项“非常光荣的政治任务”也落在了他这个主任身上。
  当时,海军党委意外接到中央最高决策层关于研制航空母舰的指令,海军党委遂责成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尽快拿出论证方案上报中央。
  刘华清将军与中国航母的不解之缘也自此展开,整整持续了40个春秋,直到他生命的最后。
  在将军自己的回忆中,这段中国首次启动航母计划的故事却仅有数笔:“早在1970年,我还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的方案。”
  幸运的是,方案报告的的原文保存在海军档案馆内,我们仍旧能窥见新中国海军最初的“航母梦”是何模样。
  日,刘华清主持完成了《关于建造航母问题的初步意见》,并呈报给海军领导,报告原文如下:
  考虑到当时我国的工业技术现实,刘华清领导提出的这份中国第一份“航母概念图”是无法实现的,但却开启了新中国的“航母之路”。
  报告提交的10天后,刘华清在海军装备部主持召开了航空母舰论证工作座谈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航空母舰研制代号被冠名为“707工程”。
  日,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再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确定航母研制分两步走:从现在起到1972年底,重点完成科研设计;1973年开工建造,争取“四五”()末期首艘航空母舰建成下水。
  梦想总是美好的,707工程虽然已经敲定了工程进度节点,却最终由于国家工业能力的现实及其他问题戛然而止。
  刘华清翘首以盼的中国航母舰队,只能像影子一样潜行于他苦闷的心海里。
  “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有些巧合总是很有趣的,1980年5月,就在刘华清为中国海军提出自己的“航母蓝图”整整10年后,他终于与真正的航母有了第一次的零距离接触。
  日至6月6日,应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
  作为中国军事代表团的重要成员,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于5月15日率中国军事技术代表团先行抵美。
  参观美军航母“突击者”号的刘华清将军,神色认真地观察着美军舰载机的飞行展示活动,与身旁美国海军将领形成的对比令我们感慨万千。
  刘华清考察参访的最后一站是圣迭戈海军基地。
  五角大楼掌门人布朗为给首位中共军方高级领导人到访制造更大的“轰动效应”,将在这里导演一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压轴戏”。作为“预演”,刘华清饶有兴趣地参观了“CV-63小鹰”号航空母舰,10天后又参观了“CV-61突击者”号航母,这也就是那张令人想哭照片背后的往事。
  在接触过美国先进的航母后,这位此前甚至没有见过真正航母的海军将军触动颇大,在回忆录中,刘华清这样描述其对航母的认识:
  1982年,刘华清挂帅海军司令员,在邓小平同志“海军的问题不少,要整顿!”的指示下,这位中国海军之父将带来中国海军走向新的航程。
  如果说,以往刘华清只是从“外围”观察和思考航母问题,那么担任海军司令员之后,航空母舰在其心中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了”:“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我们的海防边疆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将军的担忧在当时已经成为了现实。
  1988年的赤瓜礁海战中,我海军官兵英勇战斗取得了胜利。
  但在战斗中,敌方战机曾在战场外徘徊逼近,一度威胁我海军舰艇安全。
  在航空兵困于航程无法支援的情况下,海军舰船只得挂在训练导弹,开启雷达照射敌机以应急威慑。
  1983年5月,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成立伊始,刘华清明确交代要把航空母舰作为重要研究论证课题。
  1984年1月,在海军召开的第一届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刘华清公开提出了研究建造航母的问题。
  1986年2月,刘华清和海军领导集体听取海军装备部工作汇报时,再次提及航母问题:“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发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号,而先搞预研。”
  1987年4月初的一天,海军军校部部长赵国钧和干部部部长傅渤海同时被召进刘华清办公室。
  “航母从现在开始论证研究,立项上型号顺利的话,大概20年后能入列服役。这就要求我们超前考虑舰母必备人才、特别是舰母舰长的培养问题。”刘华清下达指令,今年秋季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一期“飞行员舰长班”,毕业后全部上驱逐舰、护卫舰,从副舰长、舰长,到编队指挥员,一步一步锻炼成长。20年后,就可以从他们中间挑选中国航母需要的第一代指挥员。
  飞行员舰长班最终有9名学员毕业,他们现在都成为人民海军的优秀指挥员。
  1988年8月,国防科工委几位专家联名上书,提出进行航母和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的建议。刘华清迅即作出批示,要求总参、国防科工委和海军协同研究落实。
  日,由国防科工委统一组织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行业、跨学科,有数百名专家学者参加的航母论证课题组正式宣告成立。
  刘华清和中国海军航母梦在此第二次跨出了脚步。
  但遗憾的是由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的整体政策,航母论证工程最终只是论证。
  刘华清知道,航母工程获准立项上型号,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个“钱”字。日,在出席海军军事工作会议时,面对海军上下渴望航母立项的强烈呼声,刘华清坦陈建造航母的经济负担。他说,现在很多人讲海军应该搞航空母舰,海军的同志没有一个人会反对。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全局综合考虑,也是非常需要的。现在并不是说技术上有多少困难,但经费不是个小数目。建造一艘驱逐舰、护卫舰经费负担就不轻,建造一艘航空母舰经费就更多了。
  人民海军重庆号驱逐舰冲击苏联伏龙芝号核动力巡洋舰的英姿不知印在多少人的脑中。
  但这背后的无奈,英雄的海军官兵又能向谁诉说。那个年代正是最近引得局座痛哭的“没有新舰的日子”。
  有趣的是,已经退役的重庆舰与曾经的对手苏联海军基辅号航母目前一起陈列在了天津的航母公园,诉说着各自的传奇。
  但刘华清和海军并没有放弃,“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老司令以此明志。
  圆梦:有朋自远方来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在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的环境下,已经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继续推动着中国航母计划的进程。
  1995年5月。从乌克兰传来消息:原苏联在黑海造船厂建造的一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舰准备出售,正在寻求买主。刘华清得到报告后,指示总参、海军和中国船舶总公司迅速调研论证,提出可行性报告。事有凑巧,中船总公司总经理黄平涛受命前往乌克兰检查刘华清亲自批准的中乌燃气轮机设备购买合同执行情况即将起程。就在临出发前一天,副总参谋长曹刚川和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来到京西宾馆,向他传达刘华清的紧急指示:“增加一项任务,到黑海船厂考察‘瓦良格’号航母,看看有没有购买的价值。”
  黄平涛从乌克兰考察回国后,立即向曹刚川和贺鹏飞汇报考察情况,并建议购买“瓦良格”号航母。其理由,以我国现有的造船能力,建造航母技术难度较大,购买“瓦良格”不仅大大缩短建造周期,而且可以为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母装备打下良好的科研和训练基础。
  同一艘航母身上肩负着两个国家的“航母之梦”,如今的辽宁舰有着自己的传奇。
  当它仍是“瓦良格”时,制造它的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曾经无奈感叹:“只有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
  最后,中国人完成了它!
  中乌双方就“瓦良格”转卖谈判随即展开。1995年12月,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访问北京。1996年1月,国际文传电讯社引述随库奇马访中的副总理阿那托利·基纳赫的话说,中乌双方正在为乌克兰未完成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运往中国造船厂一案进行谈判,并证实“瓦良格”最终有可能在中国进行解体作业。
  然而,中乌关于“瓦良格”号航母的转卖谈判遭到美国的粗暴干涉。美国警告乌克兰:若向中国出售“瓦良格”,必须将舰载武器装备全部拆除;否则,将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
  上个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处于紧张期,美国制造的“银河号”事件成为了中国海军心中又一处痛:当祖国的人民在远洋遭受诬陷,自己困于装备劣势却无法赶到。
  时过境迁,当看到这张合影时,你是否有着别样的感触。
  中乌双方的谈判就此搁浅。
  “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老司令的誓言终究不只是自己的誓言,后来在但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多方努力下,历经坎坷的“瓦良格”舰日结束1.52万海里的艰难航程,抵达中国大连港。
  中国人自己的航母时代
  两年后的2004年8月,中央便正式批准航母工程立项上马。
  日,已经退休的刘华清在家中得到了自己的新年礼物“中央正式决定研制航空母舰”的消息。
  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中国航母之父的离去却开启了中国人的航母元年。
  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正式对外宣布:“中国目前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日,中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入列。
  日,国产第一艘航母成功下水,历时3年。3年正是刘华清第一次为海军提出航母计划时设计的时间。
  制作:刘阳、张茜
  图文资料综合整理自:施昌学《海军司令刘华清》【责任编辑:姜继葆】
你可能还喜欢看
他们曾远赴重洋,留学海外,但在人生的海洋中,却从未改变过航行的方向。
学会包容和宽容、多赞美别人、每天保持好心情……除此之外,情商低还有什么解决办法?
你上传的一句话、一张图、一段视频,就是一粒星光……来,一起点亮新丝绸之路。
新闻排行榜航母舰队运作一天需要多少经费_百度知道
航母舰队运作一天需要多少经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每年至少二三十亿的航母的维护费用以60亿美元作为预算的话,那么折算成人民币就是500亿人民币。 航母被称为“吞金怪兽”毫不为过,若按20%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将近600亿美元。而据俄海军专家估算、水和食物的费用为55亿美元,建造一艘航母则需要几十亿美元,每年维护费用 也得10多亿美元。
印度计划自主建造可搭20架垂直起降飞机的轻型航母,舰上90架两代舰载机的采购和维护费用为198亿美元,每艘航母维持费用为111亿美元楼上说的只是美国的 但是很多国家都有航母 并且费用不是很相似的。 根据各国每年航母的开支算出平均一天的运作费用会更精确一些。俄国2003年 国民生产总值约为9000亿美元,其军费开支116亿美元,2004年军费预算为138.0 4亿美元,导弹驱逐舰,油,如果要建造整支航母编队,至少需要50-80亿美元打底儿(因为以中国的条件,建造太小的轻型航母无法起到威摄作用)这里还没计算价格昂贵的几十架舰载机。 “尼米兹”级航母为美海军现役的最先进航母,共有10艘。据估算,以该级航母为例,如果按服役30年计算、导弹巡洋舰等护航舰艇的费用为67亿美元,年均耗资20多亿美元。中国2004年的军费总额也不过2000多亿人民币。粗略算下来,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全寿命期间的费用高达430多亿美元,预算价格就超过8亿美元。意大利前不久下水的一艘可搭20架直升机的轻型航母,造价超过10亿美元。英国计划建造两艘新一代轻型航母,预算超过65亿美万。美国新下水的“里根”号航母,据说造价超过48亿美元。而且航空母舰需要众多驱逐舰、护卫舰、潜艇以及补给船为其提供保护,这样一来
每年至少二三十亿的航母的维护费用以60亿美元作为预算的话,那么折算成人民币就是500亿人民币。 航母被称为“吞金怪兽”毫不为过,若按20%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将近600亿美元。而据俄海军专家估算、水和食物的费用为55亿美元,建造一艘航母则需要几十亿美元,每年维护费用 也得10多亿美元。
印度计划自主建造可搭20架垂直起降飞机的轻型航母,舰上90架两代舰载机的采购和维护费用为198亿美元,每艘航母维持费用为111亿美元楼上说的只是美国的 但是很多国家都有航母 并且费用不是很相似的。 根据各国每年航母的开支算出平均一天的运作费用会更精确一些。俄国2003年 国民生产总值约为9000亿美元,其军费开支116亿美元,2004年军费预算为138.0 4亿美元,导弹驱逐舰,油,如果要建造整支航母编队,至少需要50-80亿美元打底儿(因为以中国的条件,建造太小的轻型航母无法起到威摄作用)这里还没计算价格昂贵的几十架舰载机。 “尼米兹”级航母为美海军现役的最先进航母,共有10艘。据估算,以该级航母为例,如果按服役30年计算、导弹巡洋舰等护航舰艇的费用为67亿美元,年均耗资20多亿美元。中国2004年的军费总额也不过2000多亿人民币。粗略算下来,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全寿命期间的费用高达430多亿美元,预算价格就超过8亿美元。意大利前不久下水的一艘可搭20架直升机的轻型航母,造价超过10亿美元。英国计划建造两艘新一代轻型航母,预算超过65亿美万。美国新下水的“里根”号航母,据说造价超过48亿美元。而且航空母舰需要众多驱逐舰、护卫舰、潜艇以及补给船为其提供保护,这样一来
尼米兹”级航母造价昂贵。平均每艘建造费35亿美元,舰载机又要花费50亿美元;同时,前呼后拥的航母编队开支大约为65亿美元。这样,一个“尼米兹”级航母编队仅采购费用就高达150亿美元。这个编队服役后,还要支付大量的维持费。大致估算下来,一个“尼米兹”级航母编队在其30年的服役期内总的维持费用约为180亿美元。这样,对“尼米兹”级而言,从开始建造到退役,共需花费约330亿美元,而这还不包括航母的现代化改装和报废等费用。
1艘“尼米兹”级航母一天的费用(不包括维修费)是100万美元,30多年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是400多亿美元 &尼米兹”级航母造价昂贵。平均每艘建造费35亿美元,舰载机又要花费50亿美元;同时,前呼后拥的航母编队开支大约为65亿美元。这样,一个“尼米兹”级航母编队仅采购费用就高达150亿美元。这个编队服役后,还要支付大量的维持费。大致估算下来,一个“尼米兹”级航母编队在其30年的服役期内总的维持费用约为180亿美元。这样,对“尼米兹”级而言,从开始建造到退役,共需花费约330亿美元,而这还不包括航母的现代化改装和报废等费用。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航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热点:&&&&
美军少将:战斗巡洋舰将取代航母成未来舰队核心
作者:知远
  美国和盟国海军上一次舰队对舰队的重大战争,即与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已经过去了67年,即使是苏联海军挑战西方国家海军舰队优势和能力的时代也过去了20年。这些年来,那些潜在的处于上升中的敌人评估了我们海军优势的基础,大力投入发展非对称战力来对抗这些基础。他们熟读了马汉准将的经典,同时也严密观察了精确制导导弹发展的影响。我们的未来敌人不会选择重新打像太平洋中途岛那样一场战役。相反,他们会和所有的军事专业人员一样,为美国及其伙伴国的海军部队的发展者和规划者们创造作战使用的困境:后者需要更好的技术发展和高风险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敌手,确保海军舰队、远征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以及联合部队作战的进入能力。
  导弹能力,仅仅是尚未完全铺开的转折点的一个指示,这种转折正在世界各国的军队和海军中发生。潜在的敌人不可以在航母航空兵部队、能力和优势方面同美国海军相比,也不能消除这种差距。相反,他们正在设计和建设一种完全不同的战斗架构,强调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力量和技术。反介入/区域拒止的能力和部队是费用低廉、非对称和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他们的重点是持续压制美国及其盟的前沿基地,并从安全距离上持续有效对增援的航母战斗舰队实施远程打击(远超过美国的反制打击范围)。
  他们对机动式反舰战区弹道导弹、反舰巡航导弹、战舰和飞机进行的重大的稳步增长的投资,能够有效应对美国及其盟陆基和海基航空兵以往提供的作战到达,且具有成本效益。这些远程的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导弹目标定位和发射能力,同时也在重新定位战斗空间的总体框架和时间距离概念。这些远程武器,与发射导弹的潜艇和水面作战舰相结合,再加上远程的战略和战术航空兵部队,将为美国及其盟国作战指挥官带来敏锐的作战联合部队生成和应用的困境。与此同时,敌军部队还将具有决策时间和使用时间的优势。美国及其盟国的联合部队和联合舰队可能需要在近战略的距离上实施近实时的战斗接触,在部队集结期间可能就会遭到损失。
  战斗空间构想的变化
  以往由陆基和海基战术飞机提供的作战到达优势,已经被先进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及其支援性远程目标定位和战斗网络的组合所获取。空中、水面、水下和陆上机动的导弹发射平台,能够在现有的美国和盟国舰队空中和导弹反制打击能力之外的不同地理区域对我们的舰队和海军部队实施敌对性的联合武装打击行动。印度、中国和伊朗发展的远程战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家族的地理覆盖范围和作战到达如图2所示。潜在持续的弹道导弹打击范围在海里甚至以上。新的反舰战术弹道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与这些国家其它传统的军事打击能力相结合,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战争计划者来说是一种增程的持续联合武装打击挑战。
  作战指挥官制定战役计划的时候,不能再将战斗空间概念性地分为“深、近以及后方”,而是应该将其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换句话说,它应该是联合战役内一场单独持久的舰队和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远征战斗,从首次探测到潜艇或者弹道导弹开始,经过力量生产和集结,一直到武器储量耗尽,部队损耗发生或者战役目标完成为止。
  过去被视为战略和战役/作战层级的距离、因素以及相关部队的武器配备,现在都可以作战术使用,在没有相关反制和压制打击顾虑的情况下,对付前沿部署/基地驻扎或者快速增援的美国和盟军联合部队及海军部队。技术进步又一次改变着过去的概念和战争层级、时间、作战节奏、力量区域和相对战斗接触距离的定义。这样的变化需要我们对联合作战做较少连续、较少分段、较多整体分析,并同时整合战略、战役和战术层级的空中、海上、水下、地面、太空和网络资产。
  从后勤角度来看,为了维持舰队在遥远距离上持续战斗的能力,我们需要投入发展的一项改变作战规模的技术是在海上快速进行垂直发射系统补给和再装填的技术。目前垂直发射系统是在码头旁再装填的,这样舰队的战斗节奏会中断,战舰在港口中受到攻击的机率会提高,那个时候是战舰最脆弱的时刻。如果可以在海上进行快速补给和再装填,导弹储量够多,海军舰队就可以持续利用海域的广阔实施机动,使敌人定位目标更加困难,进行有效打击的机率更低,同时也能够在部队集结阶段和联合战役各个时期保持非常高的持续的战斗节奏。没有这种能力,战斗部队行动的风险就会增加,因为它们需要更加紧密地基海军基地补给联结到一起,其行动更连续,更好预测,也更脆弱。
  甚至坚固的前沿基地也面临危险
  战区内前沿的大型海军基地、军事机场和跑道以及战区指挥控制设施,即使进行了加固,在敌人成功且连接的远程、精确制导导弹和飞机的打击下脆弱性也在增加,很容易被“拒止”。潜在敌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作战到达和目标精确定位,再加上后续的远程飞机打击,最终将战胜任何的固定式空中和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及其盟友已经多次验证了压制或者摧毁坚固的机场的能力。未来的敌人至少在类似的思维和战斗能力至少可以达到与我们相当的程度。
  我们长期以来实施军事行动的前提——使用大型的安全的机场(有10000英尺长的机场跑道)在握有空中优势的前提下实施作战行动——将变得不太可靠。相反我们应该假定前沿的港口、机场和基地将处于危险之中,且受到压制。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机场和跑道的加固和快速修理来缓解这种困难,但潜在敌手的目标定位和打击能力最终可以战胜之,陆基航空兵的作战脆弱性也不会因此而大大降低。
  因此,空军、海军和远征部队必须要进一步发展建制内的部队和能力来实施分布式、分散的和持续的作战行动,依靠更小规模的战术力量,比联队、大队甚至是中队还要小。资产和后勤的集中,如果得不到很好的防御,相当的脆弱性和风险的增加,最终可能导致被压制和摧毁。在更多数量的大型和小型机场、远征机场和临时的公路网络前沿作战基地内进行美军空中和导弹资产的分散、分配和定期轮换是让敌人的目标定位复杂化及困难化唯一真正有效的手段。这应该成为联合和海军航空兵部队设计和发展新的战斗标准。此外,迄今为止尚未完全开发利用的防御技术(一般不包括在陆基的动能空中和导弹防御)将装备前沿基地和作战区域,使用多层次的主要和被网络、电子战措施以及类似海军战舰用来提高战斗生存力和复原力的欺骗组合。
  航空母舰角色的转变
  潜在敌手远程武器系统的威胁并不意味着水面作战舰、航空母舰或者两栖远征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作用的终止。所有这些力量都将是舰队中重要的战斗力量。然而,海军战已经过了前面提到的舰队和远征部队发展的转折点。
  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晚期,在风险和调整性两方面做好平衡是部队计划的关键原则所在。今天海军造舰预算受到限制很大,美国及海军不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军计划者那样做:尽管技术和海军战的特征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但他们仍然设计了“衣阿华(Iowa)”和后续的“蒙大拿(Montana)”级战列舰来战斗,希望赢得下一场像日德兰或者塔拉法尔加那样的舰队对舰队的战斗。1942年舰队的核心发生了转变,这些强大的巨舰成为了支援已经主导战场的海军航空母舰的角色,它们的打击力量和作战范围远不如后者,具体而言,它成为了水面战斗部队中的支援性角色。
  新的海军转折点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会。我们是时候重新考虑全“福特”级航空母舰部队的能力投资、总体费用和建造的时候了,相反我们应该发展一种航空母舰组合:少数排水量10万吨的大型核动力的“尼米兹”级或者新的“福特”级航空母舰,加上新的排水量较小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这些较小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可以是常规动力,也可以是核动力,在大小上相当于排水量6-8万吨的“小鹰”号航空母舰,甚至更小的排水量在4.5-6.9万吨的“中途岛”号打击航空母舰。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的设计,也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力最强的航空母舰之一。
  高端的“尼米兹”级或者“福特”级航空母舰将搭载85-90架作战飞机,其中包括传统的F/A-18 E/F “超级大黄蜂 ”/ F/A-18 /G “咆哮者”飞机、一些F-35C联合打击战斗机以及像X-47B这样的无人战斗航空系统。这一组合的低端将是数量众多的新的且人员较小的快速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
  目前传统的大型超级航空母舰发现自己也处于一个类似的技术推动的转折点上。即使具有空中加油能力,航空母舰及其打击航空母舰在作战范围和打击能力上都已经被远程监视和目标定位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其它空中海洋和潜艇打击能力所超过。海军舰队在分层防御体系上的重大进步和提高可以缓解这些威胁,但不能完全战胜之。同样承认大型航空母舰和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角色的转变也是很困难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搭载的航空兵规模应该是4个轮换进驻的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联合打击战斗机中队以及数量待确定的直升机、倾旋转翼飞机和武装侦察无人机组成的中队。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应该主要针对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轮换存在和危机反应行动(其寿命周期行动部署的绝大部分内容),且有能力支援数量较少的大型的“尼米兹”级/“福特”级航空母舰投入主要战争,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型快速攻击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的组合一样。
  将一支全“福特”级航空母舰的舰队转变成一支大小型航空母舰组合的舰队似乎是一个异端的建议。它在能力和费用上都不是一个与建造和运作一支全“福特”级航空母舰的舰队相当的方案。而且它是一个替换性的方案。海军和国家正在“福特”级航空母舰付出巨额的预算,每艘将近135亿美元。这些航空母舰将每5年1艘的速度建造,以支持常规作战飞机的列装,而传统的海军F/A-18 E/F/G和F-35C战斗机和海军陆战队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战斗机之间不加油作战半径的差别也就是190海里左右,前者的不加油作战半径约640海里,后者约450海里。尽管飞机和飞机相比在作战上没有重大的差异,而作战距离和下列因素相关的紧迫性也降低了:
  &1艘大型航空母舰及支持它的航空联队的建造和总体拥有费用;
  &由于两三个因素造成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威胁和距离劣势;
  &导致的向舰队支援之一角色的回归;
  &航空母舰在其服役寿命期大部分时间内的任务使用和费用环境是需求度较低的轮换存在、冲突和危机反应,而非高节奏的主要战区战争行动。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可以以相关较低的人力、运作和总体拥有费用来执行好日常的行动任务。
  我们可以在最近利比亚危机中看到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设计的潜在力量。1艘大型航空母舰并不是太有效,美国海军的“奇尔沙治”号两栖戒备大队和第26陆战队远征队的一部分却提供了持续的北约空域和飞机的控制和管理。这支舰队派出了AV-8B“鹞”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担负打击任务,派出MV-22“鱼鹰”倾旋转翼飞机投入飞行员营救行动。通过建设一支由现有大型传统航空母舰同小型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组成的航母舰队,海军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使主要战区战争时有充足的飞机可经集结到大型航空母舰上;
  &建设一支吨位较小、费用较小、且装备第五代作战飞机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打击航空母舰,适于轮换存在和危机反应;
  &搭载的打击和支援飞机相当于减少今天部署的维持轮换的航空中队的数量。
  &维持舰队现有的F/A-18 E/F打击战斗机部队,并增加装备一种第五代的F-35B/C战斗机。
  &吨位较小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打击航空母舰平台在其50年的服役时间内需要较少的人力来操作,且可以提供相当的加油和不加油飞机作战距离和到达范围(和今天的F/A-18E/F战斗机一样);
  &促进造船工业的发展,在需要投入建设更加非对称的舰队和海军能力应对未来的时候可以用得上。
  因此转折点已经逐渐显现,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还没有确切定义的水面或者水下舰队核心的存在,这是一支能够发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更先进的新武器的作战力量。
  战斗巡洋舰的回归
  战术海军航空兵(搭载于航空母舰、两栖舰船的航空兵或者远征航空兵)即使有空中加油的支持,也不能超越空中、水面或者水下发射的常规弹道导弹和巡洋舰导弹的作战到达和距离优势。这种距离的不一致已经引起了转折点的出现,促使航空母舰的角色向舰队支援者回归。今日新的战斗部队被忽视的是21世纪的重型以常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为主战武器的战斗巡洋舰,这相当以往负责舰队对舰队战斗、打击和对陆攻击任务的无畏舰和战列舰。
  现在是时候通过全新的重型导弹发射战舰设计,或者使用能够使用支援性武器的商业油船的衍生设计,来“复苏”原有的武库舰概念。我们可按照海军的标准来建造此类舰船,也可以按照商用钢质船舶的标准来建造此类舰船,增加翼舱用于保护和获得浮力,四通连接动力分配获得更大的总体战斗生存力和恢复能力。其设计特征应该包括:
  &增程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用于舰队对舰队水面战斗和对陆攻击。
  &电磁轨道炮和定向能、动能近战武器系统。
  &使用标准2/3/6型导弹的舰队空中和导弹防御的密集分层防御体系。
  &航行中垂直发射系统补给和再装填能力。
  在远征打击力量和空中和导弹分层防御体系中,这样一种战舰将成为战斗舰队的新核心。因此它将受到以前提到的“福特”级和新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打击航空母舰的舰船组合的支援。这种战斗部队组合将为舰队指挥官提供一种更加灵活的战舰编队和联合武装能力,由此舰队可以维持海洋控制、确保进入、对危机做出反应、保持决策和行动自由以及舰队机动、支持远征存在、接触以及和平、冲突和战争时期的力量投送行动。
  置敌手能力与危险之中
  作为海军舰队面临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和计划的一个例子,图3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领导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对太平洋地区以及第一和第二岛屿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潜艇、远程航空兵打击力量的作战范围。如果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些岛屿也是中国实施东向扩张的关键障碍,影响到中国的海洋进入、海上交通和补给线、行动自由以及本土大陆的防御。
  要使用和控制这些第一和第二岛链,中国需要发展和建造不仅仅是远程空中和导弹部队,还需要大型昂贵的常规战斗舰队,这支舰队要能够实施区域外作战、清除水雷、舰队后勤支援,能够实施远程力量投送和部队登陆。如地图所示,岛链覆盖和影响到美国目前在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盟国。此外,在中国人看来,第三岛链应该是穿越夏威夷的那条线,而那里被美国视为战略纵深和后方区域。
  中国大陆和两个岛链可以为常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发射单位、潜艇、海军和空军远征航空兵和舰队集中区域提供潜在的安全区,从这里中国可以对美国及盟友前沿基地、快速增援的海军舰队以及搭载的远征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实施打击。目前美国联合部队和盟国舰队缺乏增程型的常规战舰或者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手段,在被射击覆盖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击、压制和逐渐消除敌人的固定和机动式导弹发射平台。随着敌人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复杂程度和精确度的提高,要获得战斗的成功,我们必须要建设一支快速舰队和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反击能力,同强大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密切结合。
  新的21世纪战斗巡洋舰可以提供弹道导弹反击/压制和防御能力。这些战舰如像上面提到那样进行装备将非常有用,且具成本效益。考虑到可利用度和费用问题,我们有几个选项:改装退役作战舰,如“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甚至老旧的“宙斯盾”巡洋舰,或者LSD-41/49级船坞登陆舰(被新舰取代之后);在建造阶段修改现有的作战舰舰体设计,如“阿利&伯克”级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或者濒海战斗舰,这些战舰舰体的重量、空间和动力都是可以利用的;改装一些后勤和战略海运船的船体设计,如联合高速船、T-AKE干货/弹药船或者T-AKR快速部署后勤船;甚至可以改装排水量在1吨间的大型或者小型商用油船/货船/集装箱船/快速海运船。这里提到了美国战舰设计的发展将是未来舰队的关键资产。
  回到未来:夺取前进基地
  敌人使用远程空中力量、潜艇和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进行目标定位和打击,对我们加强海军舰队、两栖远征部队以及海上预置部队的集结完成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更为复杂的挑战。这些部队远在中继级的联合战区作战区域之外很远的地方可能就会接敌并战损。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加流畅和连续的联合和海军部队部署模式,部队集结和战斗需要规划更缜密、更系统、更即时的行动方式,从而确保海军部队在不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集结完毕,准备战斗。
  因此,现在海军的两栖战舰和上载陆战队远征登陆部队将在建立或夺取前进基地以支持舰队基地、分层防空及导弹防御、反舰攻击和防御以及总体联合部队集结上扮演重新激活的角色。
  为支持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沿着战斗舰队接近路线的中心和地理区域的空白处建立远征机场、早期预警设施、远程导弹反制、分层防空反舰和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防御体系将能够限制敌人的空中和水面舰队打击能力。这还将加强分层防御,并提供足以限制敌人舰队机动自由的反制节点,这样敌人就无法获得相对的区位优势或者设立海军舰队埋伏圈。在一场冲突中及早快速建立一系列联合或者海军的“多面堡(redoubt)”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战役的计划、执行和节奏带来很大的变化;迫使敌人重新调整和分配有效的资源;克服潜在的劣势或者弱势的项目。
  1942年到1943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是一场包括地面、空中、水下和水面海军作战在内的战役。它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艰难夺取前进基地和机场之后如何影响敌人的作战计划、战役执行和舰队和地面部队的机动自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案例。日本人希望驱逐出美军部队,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空中、地面和海军力量(航空母舰和水面作战舰),以维持几乎是对等的战斗,而日本的上述力量是十分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战斗的持续,日本的力量逐渐削减,整个战役最终以盟军胜利而告终。
  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需要摆脱过去的思维来认识海军陆战队现有的空中和导弹防御以及远程导弹攻击能力。海军陆战队需要研究建立一些(数量不需要多)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远征导弹部队的可行性,以支持中继级防空以及弹道导弹防御和反制攻击。这些导弹部队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更大、更复杂、互用性及生存力更强的协同作战网络的一个部分:海军舰队的作战舰和及其雷达可以合作共享目标定位数据,然后捕捉锁定目标,从远征陆基导弹发射阵地发射导弹。这样陆战队的导弹部队将成为一体化防空和导弹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
  快速建设这样的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远征能力,重点应该是整合现有的机动和部署使用的通用技术,而非发展新的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成功的技术投资项目,雷达方面像地面/空中任务导向雷达、AN/SPY2立体搜索雷达、AN/SPY3雷达或者“爱国者III” AN/MPQ-53相控阵雷达;发射器方面我们可以改装高机动火箭炮系统发射器来发射海军的标准2/3/6型防空导弹。不久的将军,远征机动的电磁轨道炮、定向能武器都将使远程防空和导弹防御能力更上一层楼,整个战斗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反制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在海军武器发展方面,我们应该着手为水面作战舰发展射程更远、口径更大、向陆爆炸投射重量更重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些应该作为一把双刃剑来发展,即为作战舰船,也为两栖远征履带式车辆所装备。模仿是最高的恭维(Imitation remains the highest compliment)。此外,通过利用和改装现有的发射系统和发射器,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可以为高机动的轮式或者履带车辆发展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反舰和打击能力。俄罗斯、中国、伊朗和印度军队就有这样的武器。
  随着海军舰队和后勤联合部队的距离的逐渐逼近,这样的远征联合和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资产将增强舰队的空中和导弹防御及打击能力,将有助于使敌人的地面和舰队空中打击和导弹攻击部队和能力处于危险之中。在海军陆战队远征登陆部队内形成这样的支援能力,将反转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的整个形势,为潜在敌人及其军事计划者带来同样的作战和部队发展、费用和选择的问题。
  海军火炮和分层防御
  精确制导武器的威胁对海军舰队来说并不是什么新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神风特攻队”可能算是第一种精确的远程制导武器,今天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先行者。海军使用多层次的重叠的防御体系来应对“神风特攻队”和大规模陆基和航母舰载航空兵的威胁,该体系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防御武器可以在远、中、近距离上对来袭武器进行密集打击。
  目前,海军正在发展性能强悍且十分精确的反弹道导弹拦截弹,舰船借此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实施精确的防御性拦截。舰队还有精确度低一些的迫近导弹和武器防御能力。我们可能会忽视的中远程海军火炮的能力,这可能增加拦截的机会,为分层防御体系提供火力密度和深度。海军总共有106座MK45 5英寸口径54/62倍口径的火炮可以有同战舰的传感器相接,共享战斗网络感知和协同作战能力,不过协同作战能力目前还未使用。
  现有的火炮如何使用通用、模块化和远程的5英寸弹头,可以为单艘战舰和整个舰队提供更远的打击距离以及密度火力形成的武器打击效应。远距离上密集火力可以打击视距之外的高空和低空目标,使后续火力在雷达的作用范围之内的拦截机会增多。它可以有效地形成一堵由弹片和碎片形成的墙,无论是飞机还是导弹进入这个墙就会被摧毁,不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3英寸/50倍口径时间可变和无线电频率引信的武器效应。一种5英寸弹头将可能对敌人的水面和陆基雷达以及电子系统、小艇蜂群、指挥控制系统以及岸上阵地形成致盲和摧毁的效应。这对于海军水面火力支援应用对付地面部队很有价值。
  为空中、导弹和水面防御发展一种近期的、远程的海军炮火打击能力是可行的、可以实现的且经济上可承受的。最近,“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的先进舰炮系统6英寸/155毫米远程对陆攻击射弹成功地进行了试验,命中了约62海里之外的目标。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可调整性的增强,现在有可能发展和生产一种较小的通用的5英寸远程射弹。海军可能会设计、开发和生产一种模块化的5英寸远程弹头,用于MK45和电磁轨道炮(可能将于21世纪20年代中期进入海军服役),其费用相当于采购较小标准3/6型导弹的研究和发展费用。通用的5英寸弹头无论在概念上、技术上、经费上以及发展前景上都是可行和可以实现的。它将以比较稳定的速度来进行采购和生产。
  现在我们可以做个总结:远程目标定位和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技术和力量的发展和扩散,已经使海军作战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第二世界大战中战列舰战线为陆基和航母航空兵取代以来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所没有经历过的。航空母舰仍然非常重要,但现在已经是一种舰队支援性资产。航母战术航空兵已经让位于远程精确制导打击技术和各种武器和部队的新组合。因此,今天许多关于联合和海军作战的可以接受的设定都处于在一个转折点上,这种转变需要与未来的战斗现实相匹配。改变常常是很困难的。然而,是时候调整海军的能力、部队和平台设计以应对新的海军挑战了。知远/陈传明
(责任编辑:UM040)
11-12-01·
11-11-29·
11-11-03·
11-09-29·
11-09-02·
11-08-29·
11-08-16·
11-08-09·
11-02-15·
11-01-28·
3名辍学少年为筹钱上网,持刀连抢2名学生的单车,被警方抓获,涉嫌多宗抢学生单车案。
这场的空中乘务员的招聘看起来多少有点像选秀活动……
新闻·大视野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母舰队编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