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和一个《王者荣耀真人版》,真的会毁掉一个孩子吗

一部手机和一个《王者荣耀》,真的会毁掉一个孩子吗?
这是尹老师家长学堂的第94篇文章
做为家长,你还没听过“王者荣耀”是什么,就真的落伍了!如果孩子一直把“小乔”“周瑜”“诸葛亮”“孙悟空”等名字挂在嘴边,千万不要认为他们在讨论四大名著,他们绝对是在打《王者荣耀》…
我们先来看这么一组报道:
来自深圳的小辉,今年小学5年级,迷恋上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游戏。他趁父母不在家,偷了父亲的银行卡关联到QQ上,此后开始疯狂购买角色和皮肤。短短3个月内,花掉了3万多元。
四川遂宁12岁的牛牛跟着父母去乡下体验生活,仅仅待了5个小时就坐不住了,决定瞒着父母徒步回城去玩王者荣耀,独自走了20公里后,被民警"拦截"。牛牛说:"如果有手机,我也可以在乡下耍,但爸妈都不给我耍手机。"
13岁男生毛毛因为沉迷王者荣耀,手机被父亲没收,一气之下从四楼跳下,双腿严重骨折。毛毛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问父亲要手机想登录游戏。
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一下子被推上舆论之尖,千夫所指。
“都是这款游戏害了人!”
“一定要禁止!”
“没良心的手游厂商!就知道挣钱”
苏格拉底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反之亦然,“不幸也是一种习惯。”优秀者的背后一定有良好的自控力,不幸者的背后一定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自控力的东西。放在沉迷网游上也一样。每一个沉迷网游的孩子背后,都有不幸的父母。
你总是工作很忙,天天加班到凌晨,和孩子没有交流。孩子无聊孤独,找不到玩伴,于是玩手游,玩《王者荣耀》,结果沉迷其中,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懒得认真教孩子,每次碰到孩子找你玩,你就把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扔过去,让孩子自己玩。结果,孩子沉迷其中,玩手游,玩《王者荣耀》,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自己一天到晚捧着手机玩,孩子学你,也拿手机玩,沉迷手游,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溺爱孩子,像被孩子打都不敢呵斥的那位妈妈一样,事事都顺着孩子来,不敢打骂,视之如宝,看到孩子迷上手游,不敢果决制止,却放任自流,让孩子更进一步沉迷其中,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未成年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成年后,自己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甩锅侠心态就是:“我无须对自己负责,我无须对我自己的孩子负责,一旦我沉迷于某种诱惑,一旦我的孩子沉迷于某种诱惑,这不是我的错,是社会的错。皆怪罪于这个社会充满了诱惑。”
我想起我的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爸爸,他曾跟我们说过关于孩子玩游戏的问题。
他工作很忙,因为要谈生意,经常晚上没法按时回家陪孩子们吃晚餐,但他一定陪孩子们吃早餐,每天半个小时,雷打不动,在早餐桌上,听孩子们聊聊生活里有趣的事情;晚餐呢,能回来一定会回来,不回来也一定打个电话告知,让孩子们乖乖吃饭睡觉,不要等他。
每周必陪孩子爬一次山,亲近自然,释放天性,每个月必带孩子去旅行一趟。
他经常把生意朋友们带到家里来,让他们看自己孩子的画作和书法作品,然后称赞孩子“画得真好”,“写得真漂亮”。
有时候在家里,空闲的时候,他会心血来潮,举办辩论赛和演讲赛,让孩子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辩论,自己则当观众,负责逗乐孩子。
他们家俩孩子,每个都跟他亲得不行,“一见面,就像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
他说:“你知道为什么我家孩子不沉迷游戏吗?”
“如果现实世界如此有趣,干嘛要沉迷网络呢?”
孩子沉迷网络,根本上,是给那些从来没有认真去给孩子营造一个欢乐、温馨、有趣的成长环境的父母们一记耳光。
孩子沉迷游戏,许多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错在游戏,封了它。
试问,一个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封了游戏,还有电视,你能把电视封了吗?封了电视,还有网络小说,你能把网络小说封了吗?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明白,对于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错不在游戏,更大的错,在于父母。
因为世界总是充满诱惑的。自己管不住孩子还要骂游戏,即使没有王者荣耀,小学生就会放下手机吗?
难道家长和教育就没有问题吗?游戏制作者会花时间去揣摩怎么样才能吸引人,为什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能花点时间想想,怎么样才能吸引自己的孩子不打游戏呢?
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因沉迷于《王者荣耀》而耽误大好少年,这正好给那些负责任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腾出未来向上突破的更多的机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毁掉孩子的不是《王者荣耀》,而是你
前几天,被称为国民手游的《王者荣耀》被官方媒体两次点名批评,矛头直指游戏祸害青少年成长,腾讯官方也随即推出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在刚出来没两天就被顺利破解...
而这件事也引发了社会上对游戏和孩子教育的讨论,从电视到网游再到现在的手游,中国的每一代人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精神毒药”,但现实却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种“精神毒药”会毁掉一代人。而且孩子爱玩本来就是天性,有什么不对的吗?
并非是要为游戏说话,只是觉得世界上好玩的东西太多了,音乐,美术,自然生物,只要找到兴趣点,就连看似枯燥的数学也能变得好玩起来,而很多孩子却只将精力投入到电子游戏上,确实有些太可惜了。
但现在也有不少家长对游戏或者孩子的玩乐心态一味的指责,是否也太简单粗暴了呢?
其实,游戏制作者也是花了大量时间去揣摩怎么样才能吸引玩家的,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就不能花点时间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吸引孩子走进更有趣的生活和世界呢?或许这才是和所谓的“精神毒药”争夺孩子的最好办法↓↓↓
文|国馆(ID:guoguan5000)
日,杭州一个13岁的男孩从家里的阳台上纵身一跃,跳楼而下。
跳楼的原因是下课之后抱着手机玩《王者荣耀》,被其父看到,说了几句。
“天天下课玩游戏,明天要考试了,却也不见复习。”
所幸家中楼层不高,跳下去时,被树枝挡了一下,只是脚部骨折。
男孩被送到医院,安置好,见到父亲的第一句话就是:“手机给我,我要登录下游戏账号。”
2016年11月,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使用家长的手机玩王者荣耀,3个月有126笔微信快捷支付账单,消费38000元,全部充进了游戏里面。
案例不止一件。
今年5月份的时候,一名深圳11岁的父母,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银行卡和手机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3万元积蓄。
要知道,孩子的父母都是打工者,妈妈是环卫工,一个月的工资才两三千块钱。
更有甚者,孩子不惜为了游戏而与父母发生激烈对抗。
去年春节期间,温州,一位母亲被儿子暴打,拳打脚踢,母亲不还手,默默忍受。
原因是,母亲打断了孩子玩《王者荣耀》。
今年1月,广州,一名十来岁的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妈妈飞踹,短短几秒连踹5脚。旁边的奶奶试图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但男孩依然我行我素。
而男孩踢打母亲,也是因为母亲想阻止他玩《王者荣耀》。
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一下子被推上舆论之尖,千夫所指。
“都是这款游戏害了人!”
“一定要禁止!”
“没良心的手游厂商!就知道挣钱”
杭州一位高中老师写文章怼《王者荣耀》:
“在全世界时间最不值钱的国家里,游戏是最畅销的。如果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
十几年前,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不久,网吧如雨后春笋一般呼啦而起,在大城小镇遍地开花。
许多中小学生着了迷一样翻墙逃课,通宵上网打游戏。
那时候的家长更是大惊小怪:“网络游戏将会毁了中国,会毁了我们孩子的未来。”
十几年过后,那一代孩子长大,网络游戏没有毁了中国,也没有毁了你的孩子。
网吧热不再,孩子们开始沉迷手机,人们的骂战也随之转移至手机游戏。
看到这些言论,很是感慨,却并不意外。
感慨的是,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社会观念还是没有进化。
不意外是因为,这一如中国人的特性,把责任推给那些挣了钱的商人。
苏格拉底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反之亦然,“不幸也是一种习惯。”
优秀者的背后一定有良好的自控力,不幸者的背后一定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自控力的东西。
放在沉迷网游上也一样。
每一个沉迷网游的孩子背后,都有不幸的父母。
你总是工作很忙,天天加班到凌晨,和孩子没有交流。孩子无聊孤独,找不到玩伴,于是玩手游,玩《王者荣耀》,结果沉迷其中,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懒得认真教孩子,每次碰到孩子找你玩,你就把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扔过去,
让孩子自己玩。结果,孩子沉迷其中,玩手游,玩《王者荣耀》,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自己一天到晚捧着手机玩,孩子学你,也拿手机玩,沉迷手游,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还溺爱孩子,像被孩子打都不敢呵斥的那位妈妈一样,事事都顺着孩子来,不敢打骂,视之如宝,看到孩子迷上手游,不敢果决制止,却放任自流,让孩子更进一步沉迷其中,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未成年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成年后,自己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你为人父母,却不负责任,不和孩子玩,不和他们交流。他们只能玩手机,沉迷网游。
孩子废了,即使没有《王者荣耀》,也会有其它各种各样的诱惑。永远都无法指望这样的孩子符合你的期望,好好学习。
即使不沉迷于网游,也会沉迷于电视,沉迷于网络小说。
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甩锅侠心态就是:
“我无须对自己负责,我无须对我自己的孩子负责,一旦我沉迷于某种诱惑,一旦我的孩子沉迷于某种诱惑,这不是我的错,是社会的错。皆怪罪于这个社会充满了诱惑。”
同样是在这个《王者荣耀》席卷中小学生的社会,我有一个朋友,他两个孩子,也玩《王者荣耀》,却从未沉迷。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好父亲。
工作很忙,因为要谈生意,他经常晚上没法按时回家陪孩子们吃晚餐,但他一定陪孩子们吃早餐,每天半个小时,雷打不动。
在早餐桌上,听孩子们聊聊生活里有趣的事情;晚餐呢,能回来则不会,不能回来也一定打个电话告知,让孩子们乖乖吃饭睡觉,不要等他。
每周必陪孩子爬一次山,亲近自然,释放天性,每个月必带孩子去旅行一趟。
他经常把生意朋友们带到家里来,让他们看自己孩子的画作和书法作品,然后称赞孩子“画得真好”,“写得真漂亮”;
有时候在家里,空闲的时候,他会心血来潮,举办辩论赛和演讲赛,让孩子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辩论,自己则当观众,负责逗乐孩子。
他们家俩孩子,每个都跟他亲得不行。
“一见面,就像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
他说:“你知道为什么我家孩子不沉迷游戏吗?”“如果现实世界如此有趣,干嘛要沉迷网络呢?”
孩子沉迷网络,根本上,是给那些从来没有认真去给孩子营造一个欢乐、温馨、有趣的成长环境的父母们一记耳光。
出版人路金波去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主持人汪涵问他:“您家女儿怎么这么听话自觉,小小年纪,看书不少。”
路金波笑着说:“那是因为我和她妈妈都喜欢看书,喜欢给她讲书里有趣的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喜欢看。”
道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你家孩子沉迷于手游,整天与手机对话,多半和你整天没事拿着个手机看有很大关系。
作家艾小羊讲过一个故事。
她有一个朋友,是个牌友,也是个网络小说迷,因为是全职妈妈,整天待在家里,当有牌友找她打牌时,就打牌;没有时,就拿着手机看网络小说。
孩子放学回家,吃了饭,就躲进房间里。
她一开始还督促孩子写作业,后来就没管了,坐在客厅看网络小说。
直到孩子偷了家里的银行卡,沉迷于《王者荣耀》,花掉近10w块钱,她才明白原来孩子老老实实呆在房间里,不是在写作业,而是在玩网游。
这位母亲勃然大怒:“你怎么能骗妈妈,沉迷于网游。”
儿子不以为然:“你不也天天看网络小说吗?”
孩子沉迷网络,根本上,是给那些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被诱惑却反过来高标准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父母的一记耳光。
上述温州孩子打妈妈事件,妈妈带着孩子去配眼镜,孩子在一旁一直拿着个手机玩游戏,后来妈妈叫孩子去戴眼镜,看是否合适。孩子不听,继续玩游戏。
妈妈继续喊,没有效果,便直接把手机抢过来了。谁知,孩子勃然大怒,哭喊震天,对着妈妈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妈妈不得已用手脚挡着,但却打也不敢打孩子,骂也不敢骂孩子。
调查之下才知道,是这位妈妈平时太溺爱孩子了。
不是不知道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坏处,只是每次禁止孩子玩游戏,他都会哭喊打闹。这位妈妈不忍心,只好拿出手机给孩子玩。
如此教育,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才是怪事。
而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篇文章则指出: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一定要在孩子刚开始迷恋游戏时,就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哪怕严苛,哪怕孩子哭喊打闹,为人父母,也要有这个定力,果决制止孩子进一步沉迷游戏,不要溺爱孩子,这是及时止损最重要的一步。
而很多孩子沉迷其中,并非父母没有发现,其实只是因为狠不下心对待孩子。
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
孩子沉迷网络,根本上,是给那些溺爱孩子狠不下心不懂得及时止损让孩子脱离网络游戏的父母的一记耳光。
孩子沉迷游戏,许多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错在游戏,封了它。
试问,一个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封了游戏,还有电视,你能把电视封了吗?
封了电视,还有网络小说,你能把网络小说封了吗?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明白,对于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错不在游戏,更大的错,在于父母。
因为世界总是充满诱惑的。自己管不住孩子还要骂游戏,即使没有王者荣耀,小学生就会放下手机吗?难道家长和教育就没有问题吗?
游戏制作者会花时间去揣摩怎么样才能吸引人,为什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能花点时间想想,怎么样才能吸引自己的孩子不打游戏呢?
多陪伴,关心孩子
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欠缺沟通交流。长期得不到交流,孩子的注意力就可能投到其他事物上。心灵的缺失,使孩子失去了许多乐趣,当游戏入驻他们的内心世界,孤独的快乐便令他们无法自拔。
所以,无论多忙,都要更多地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感受,一起分享日常中的故事,陪他们一起玩耍,解开他们的心结。
引导,培养更多兴趣
兴趣能够培养。每一样好的事物,对于孩子而言都是新大陆,正确的引导可以让他们不断创造奇迹,享受其中的乐趣。学校、家长应当多鼓励他们发现自我,寻找自己的乐趣,培养兴趣爱好,让他们沉浸在美的事物里。这样,空闲的时间就会被充实。
营造环境,树立榜样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学校,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其实我们发现,现在不少家长自身就沉迷电子产品不能自拔,电脑、电视、手机,有事没事刷一刷,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耳濡目染,就怪不得他们接触游戏,沉迷其中了。
有样学样,孩子就是这样。远离游戏,首先从家长做起。
体验生活,丰富经历
远离网络是戒掉游戏的好办法。找一段时间,多参加社会活动,旅游、健身、亲子互动,农家乐,无一不可。丰富的生活体验,能够转移孩子的关注点,慢慢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不止眼前的网络,还有更丰富的娱乐。
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因沉迷于《王者荣耀》而耽误大好少年;这正好给那些负责任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腾出未来向上突破的更多的机会。
因为,孩子出息,是对父母负责任,最好的犒赏。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馆(ID:guoguan5000)&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咨询︱团体定制︱商务合作
电话:400-88-12586
微信号(小莱):zhtxsz 手机:
微信号(小科):zmqzysz 手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真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