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对孩子有危害#游戏真的会影响孩子未来吗

当前位置:
王者荣耀未实名认证将不能登入游戏是真的吗?王者荣耀实名认证有什么用?
王者荣耀游戏中现在开始实名认证了,未实名认证将不能登入游戏是真的吗?王者荣耀实名认证有什么用呢?王者荣耀将于2017年5月之后对未进行实名认证的玩家进行处理,如果召唤师没有进行实名认证,将不能正常游戏。因为玩的小学生太多了,《王者荣耀》最近面临社会舆论争议,让它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首先“扭曲历史”,比如将“荆轲”定位成女性,遭某媒体批评。在最近的体验服中,官方已将将荆轲更名为“阿轲”。虽然不清楚是否会同步到正式服中,但可以看出腾讯做出的改变。另一个是影响广大学生的成长,多少小学生深陷其中,“本该好好学习的年纪,小学生却选择了坑队友!”《王者荣耀》官方为了防止小学生长期玩《王者荣耀》,从4月17日开始要求未实名注册的QQ需要去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如果到5月份未完成实名认证的QQ就无法进入《王者荣耀》。根据腾讯游戏防沉迷系统,未满18岁的玩家每天只能玩2个小时。前段日子,腾讯还推出了家长监护功能,可以一键禁止登录《王者荣耀》。今天的内容就和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未来软件园每日更新!小编等着你哦!老师发文怒怼《王者荣耀》:孩子的未来谁保证
老师发文怒怼《王者荣耀》:孩子的未来谁保证
【17173整理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两天,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的一篇文章《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在网络上传开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蒋老师表示,这篇文章她一个月前就已经写好了,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我对这个现象已经关注很长时间了,不吐不快。”
在这篇文章里,蒋老师表示自己无论是从一个家长还是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角度,都极其痛恨“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因为“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
蒋老师还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黑网吧’是迫害孩子的“凶手”,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繁荣发展,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
在文章中,蒋老师还举出了许多和《王者荣耀》有关的,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的例子。“网友们,尤其是‘受害者’的家庭,对游戏真的是极度不满,纷纷声讨!”蒋老师在文章里这么表示。
蒋老师举了个例子:自己要求学生对“高考状元做游戏主播”一事发表看法,写一篇社评作文。然而在自己反复强调“职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在作文里展现出的仍然是对这位状元的赞赏。这个事实让蒋老师难以接受。
在蒋老师眼里,“电子游戏”并不是娱乐手段那么简单:“美国、韩国、日本,但是这些国家永远不鼓励自己的老百姓玩游戏,它用来出口。而在全世界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游戏是最畅销的,如果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因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
蒋老师自己也在反思教育者和家长的责任:“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在玩什么在聊什么你关注了吗?你和孩子聊理想时你给他过一个合适的定位了吗?除了游戏和升学的分数,孩子的人格教育我们注重了吗?”
现在,《王者荣耀》已经变成了另一个维度上的“社交平台”,《王者荣耀》和它的玩家俨然也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那么作为玩家的诸君是怎么看待《王者荣耀》的呢?你们对未成年人玩游戏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各位留言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点击下一页 查看蒋老师的文章《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
《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原文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言开……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我之所以痛恨是因为我不仅仅是一位家长,更是站在一线的教师。
可能很多人会不赞同我的观点: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功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购物导航游戏停车挂号点菜偷菜休闲社交拍照修图听歌K歌等等,为什么还要约束学生用手机?难道我们还要倒行逆施吗?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手机是把双刃剑,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能自控,我们不会沉迷,我们不会打争霸赛直到凌晨3点,我们不会去买二手机只为能打游戏,我们不会花大把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手机里有人在呼唤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
我现在不能以丝毫的恶意来揣测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泪流满面的和我说,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告诉父母,怎么办怎么办老师?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也被扎了。
一、网络数据
网上数据统计:目前王者荣耀的注册用户是2亿,每天在线人数是5千万。虽然游戏页面写明,“本游戏适合16岁(含)以上玩家娱乐”,但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20岁以下的玩家占一半以上,其中11-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也就是1亿用户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学生。王者荣耀被《人民日报》怒“怼”过:直指王者荣耀篡改历史人物,荆轲是女的,无数朝代的历史人物串在一起厮杀。用流行的话说,其中的很多设置非常地尴尬,但也正是这种尴尬,更得年轻人的芳心。在启动页面上,的确有年龄和防沉迷的提示:本游戏适合年满16周岁以上的用户使用!可是这种提示无疑是形同虚设。在被《人民日报》怒“怼”过之后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但是,这个“成长守护平台”并非如此管用,百度一下,就会看见破解方法。
再来一组惊人的数据:2016年春节,王者荣耀的一款皮肤就卖了1.5个亿,最高日流水突破2亿,最高月流水超过30亿,更可怕的是,中国玩家每天在《王者荣耀》这一款游戏上花的时间是《阴阳师》的6.8倍,是《梦幻西游》的11.9倍,毋庸置疑,这是一款中国手游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庞然大物。
二、现实案例
钱报5月12日的官微刊登了一则新闻,一位温州的母亲被儿子发飙狂打,只能默默地抱头忍受!当时视频被曝光时一度被误传为“儿子嫌眼镜便宜”,但很快有网友指出了真相,因为母亲无意间打断了儿子玩手游!今年1月,广州某医院,一名十来岁的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妈妈飞踹,短短几秒连踹5脚。旁边的奶奶试图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但男孩依然我行我素。而男孩踢打母亲,也是因为母亲想阻止他玩手游。这两段男孩殴打母亲的视频,因为发生在公共场合所以曝光;但不难推断,类似情形在他们的家里,或许并非第一次发生。
钱报5月12日一则新闻:初二尖子生割腕后跳下17楼,事发前一天,男生因为上课玩手机,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快报4月7日一则新闻:小男孩半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导致性早熟。新浪微博上一则新闻:一小学生用妈妈手机玩王者,共花费4万多,而他的妈妈是一位收入相对较少的清洁工……
这样的事件真的不是耸人听闻,网络的新闻也不是全然不可信,就在我的身边,一位小学一年级孩子家长告诉我,儿子的梦想是攒钱买一只手机然后好好地玩一玩王者荣耀;小区里遇见三个小学一年级的男生,坐在一起聊王者荣耀、买游戏装备、买人物皮肤;我的朋友某公司的高管出来和我见面时时不时拿出手机来搞几局王者荣耀;我的学生周末提早回校只为凑出一点点老师不在的时间厮杀几局王者荣耀;公交车上,我坐在两个高中生后面,从个校服上看那是学霸集中地,他俩也聊王者,聊装备,聊皮肤,聊和游戏有关的一切:王者荣耀好玩的地方太多了,由电脑到手机操控性更强,随时可以玩,不像CS那么难,靠技能就能打赢,眼神里的那种倾慕和渴望甚至等同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没错,刷爆银行卡的,玩到“虚脱”和“失踪”的,玩死玩伤的,一抓一大把。于是网友们,尤其是“受害者”的家庭,对游戏真的是极度不满,纷纷声讨!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黑网吧”是迫害孩子的“凶手”,那个年代很多开网吧的都发了财,但受害的孩子们,就不好说后来了。之后上网实名制,网吧不让孩子进了,网吧热也消失了。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繁荣发展,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那些优秀的游戏设计师深谙人性,懂到了骨子里,才有粘性,才有收入。
三、深度分析
我让学生写一篇时评作文:“石悦,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在校期间的成绩也非常突出,毕业论文被评定为优秀,研究生则是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更是在北大拿到了含金量极高的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毕业后她放弃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去从事游戏主播一职,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的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学生看到这则材料时一片哗然,动笔前我反复提醒职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但事实还是让我诧异:40篇上交的作文39篇称赞状元的追求梦想的理念,不少同学提出电子竞技的社会责任感和难度,甚至非常崇拜游戏玩家能以超高技能参加世界争霸赛,因为在他们眼里争霸赛已经无异于奥运会了……
我和一位老班主任交流,我们的老教师无比痛心:面对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面对科技的发展,利己主义和金钱主义已经深入人心,当代父母遇到的教育难题,已经不是上个时代的经验能够解决的了。不论你是一介草民,还是个高端人士!美国、韩国、日本,但是这些国家永远不鼓励自己的老百姓玩游戏,它用来出口。而在全世界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游戏是最畅销的,如果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因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
我的朋友赴美国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交流,美国教育真实的一面真让我们惊呼:有着严格的校纪校规的约束,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由。对校内使用手机、仪容仪表、违规处罚措施有着近乎比中国更严格的约束。澳洲学生来访交流,让我惊诧的是孩子们只是偶尔将手机拿出来拍几张照片、打一下电话,常常会掏出自带的纸质图书默默阅读,刷屏和激战是我在他们来访的三天内没有见到过的。
乔布斯对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天分,但他同时又是一位慎重的父亲,乔布斯在2010年时这样说道:“我们对孩子在家中使用科技产品进行了限制。”因此国外的新闻才会有类似这样的报道:“Ipad之父的孩子竟然不让自己的孩子玩ipad,这是为何?”
2008年马云在电子商务专题汇报上表示“饿死也不做游戏”。2010年马云向国家领导人作汇报说,“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但商业总要往前走,当年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也在5年后的2013年宣布进军游戏产业。
商业不是恶意的,但会是慈悲的吗?王者荣耀不是为了迫害孩子而产生的,但他是为了帮助孩子而产生的吗?
中国的游戏该走向何方?王者还会荣耀多久?会不会有新一款产品出来和它争霸?企业家的责任意识能不能战胜商业利益?这些都不是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马上能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必须反思: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在玩什么在聊什么你关注了吗?你和孩子聊理想时你给他过一个合适的定位了吗?除了游戏和升学的分数,孩子的人格教育我们注重了吗?
曾经我们的生活,一辆破单车艰难地骑行在石子路上,盼望着邮差叮叮当当的铃声送来的一封封远方的讯息,那时候的我们看着纸质书难道不快乐吗?那时候的孩子回家和父母不沟通吗?那时候的孩子回家就做低头族吗?
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不只应停留在表面。
孩子,如果你能好好设计你的将来;孩子,如果你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我们都愿意做你亲爱的老师,三十年为约!
(蒋老师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关爱少年成长)
【编辑:17173AER】
类型:ARPG
特征:奇幻
类型:射击
特征:蒸汽朋克
类型:大型RPG
特征:魔幻
你不知道点进去会是什么
Wan网页游戏免费玩王者荣耀正毁掉中国的未来?
&&&我们的童年太快活还是现在的孩子太孤独
最近王者荣耀这款手游,因为太受小学生欢迎影响学生学习,被社会各界文诛笔伐。虽然可以像其他大佬那样,分析背后历史社会原因等等,写一篇大文章。不过这次小编打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看游戏对它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王者荣耀说白了就是山寨英雄联盟,玩游戏的朋友没玩过应该也听过,由于都是腾讯自己的东西,山寨自己,老实讲没什么毛病,虽然道理说得通,但是玩家可不吃这一套啊,记得大学一哥们极度鄙视这游戏:这X圾游戏能玩?要技术没技术,要操作没操作,玩得都是小学生(小学生怎么了!!!)然而听到实习单位的妹子最喜欢玩鲁班后,这哥们轻轻的留下一句:开黑么?我马可波罗贼强!
无论是真爱粉,还是跟风玩,都不妨碍王者荣耀成为当前中国最火的游戏,地铁,公交,火车,随处都能看到撸农药的路人,有游戏素养的人表示,地铁信号太差了,怕坑队友我不会玩的,看看视频精进一下技术更有意义。。。。。
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最后一周,王者荣耀市场渗透率高达22.3%,用户规模达到2.01亿人(54%是萌妹子!),较去年年底的1.2亿人增长了68%,也就是说全国每8个人就有1个在玩农药!?
以腾讯的模式,游戏是不收费的,但是英雄、皮肤等都是收费的,各种首充,节日特卖轰炸,单单赵云的一款皮肤一天就卖出1.5亿元人民币,腾讯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一季度营收495.52亿元,单王者荣耀就贡献了120亿,成为QQ、微信之后,腾讯的一大收入主力,凭借着王者荣耀的疯狂表现,腾讯的游戏业务被整体拉升,受投资者追捧,股价一路飙升。
然而光辉之下是阴影,社会暴露出大量有关王者荣耀的负面消息,甚至惊动了权威的人民日报,连续发文谴责王者荣耀毫无“荣耀”,尽是“耻辱”,为此腾讯市值一天缩水千亿,继3Q大战后,腾讯企业再次面临重大的社会舆论危机。
人民日报对于王者荣耀的批判可总结为:“随意涂抹和戏说历史,就相当于‘抛弃历史文化传统’,‘割断民族文化血脉’,让我们的文化发展‘迷失方向和目标。”
嗯嗯,诗仙李白居然是拥有3段位移的刺客,我不能接受,我心目中的李白可是个大法师呀。。。。。虽然重点有点不对,但一个游戏能代表民族文化,能割断民族文化的血脉?反过来想,把教育经费都投到游戏开发,岂不是更能传承传统文化,让孩子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大任?
当年熟读的诗集
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有敬畏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从离开学校一刻起,有多少人会再拿起教材去重温背诵经典诗歌和文言文呢,更多的只是枯燥无味,就算完整保留传统文化,下一批学生也只会重复学习-背诵-考试-遗忘这几个阶段,所有文化都是有时代性的,后人孤立的去诵读,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王者荣耀虽然将历史人物改得面目全非,但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显然是更大的,接受批评后,已经做出了不少的改动,在英雄介绍页面增加了“ 历史上的TA ”,只要点一下,就能显示遵循史实的背景介绍。
回想童年,我们可没有这种游戏玩,但对历史的兴趣同样浓厚,而且视这些历史人物为珍宝,爱不释手。。。
腾讯别老想着赚钱,像小当家多从文化的角度下功夫,推广一下中华传统,把收入做到这个量级,还不对社会贡献的话,肯定会翻车的。。。
除了扭曲历史,王者荣耀作为电子游戏还有一个本质问题——沉溺,不单只王者荣耀,整个游戏界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国内有很长一段时间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甚至还颁布了游戏禁令,如今游戏禁令解除,电子竞技也正式列为第 99 个体育项目,历史不会倒退,目前社会的关注重点是如何解决孩子 “ 过度游戏 ” 问题。
作为游戏厂商的腾讯肯定是责无旁贷的,在受到批评后也祭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
然而上线当日即被破解,一些商家将王者荣耀账号卖给未成年人,也有商家通过技术手段破解了防沉迷系统,将账号中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直接改为成年人身份信息。
虽然腾讯还能搞出更高级的防沉迷系统,例如人脸识别系统,但单凭厂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家长把好关。
回忆童年时代,游戏是绝对的主旋律,当时电脑手机还没流行,最好玩的游戏当属街机游戏,然而当年街机厅龙蛇混杂,小孩子很容易被带坏,一般孩子被父母打一顿基本不敢去了,小编比较勇敢,被打了3顿才打消去街机厅的念头。。。。
稍微大一点,网吧开始流行,游戏更好玩了,放学飞奔黑网吧的情景,历历在目,然而被神探子老爸打了几顿过后,虽然还是会去网吧,不过对身后有着莫名的恐惧,生怕被一把揪着打,稍微玩1、2个小时就乖乖的回家。
再稍微大一点,家里买了电脑,连上了网络,新世界的大门又打开了,游戏随便下载随便玩,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觉得浪费,然而老爸铁腕在上,谁敢造次,老姐也势利的把电源线拔掉,更狠的是把电脑锁到柜子上,只有周末才会解封。
游戏没法玩了,总不能啥都不干吧,好吧看看电视吧,不得不说,当年的动画片可真精彩,各种类型都有,晚上还有大量经典的古装武侠连续剧,看完九点多,把作业糊弄一下,洗澡睡觉,充实的不行。
到了周末,即使能玩游戏,父母也规定只能玩几个小时,还有大半天要怎么打发呢?讲真,还真的特别好打发,早上跟同学弹一下弹珠,比一手摇摇技术,午后找上几个小伙伴,在家里拿几根番薯,到附近的小树林一烤,美美的下午茶出炉,吃饱后4点多,正是最佳的运动时刻,衣服一脱,跳进尚算干净的小池塘,回家前,再抓几只肥大的螳螂,边折磨边回家,到家刚好6点,此时周末专属的动画片又准时播出了,被老妈骂几句为什么浑身泥巴后,乖乖的看着动画闻着饭香,等待晚餐的到来,幻想着客厅角落的那堆作业根本不存在,然而最后结局还是在父母的训斥下,哭着把作业给糊弄完。
虽然以前的生活条件比较匮乏,四处乱逛也比较危险,父母在身边的时间少得可怜,但往往在几个关键的时间,父母就像掐准时间般出现,把你打一顿,再把你领回家。
反观现在的孩子,放学除了托管,就是回家,可停留的地方不多,关系看似更紧密,但更多只是空间上的紧密,父母因为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要么是在家时间甚少,要么是一头扎进碎片化的娱乐时间,对孩子的关注更多是表面上的,看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眼睛发亮,笑逐颜开,便觉得安心,自己也乐得清闲。
父母没空管,孩子除了玩手机能干别的吗?看电视,除了喜洋洋,光头强就没别的选择了,用手机看好了;出去玩吧,哪里都有骗子,不安全,父母不给的;找朋友玩吧,现在手机聊天这么方便,也没什么必要出来见面了,反正上学会看到的。
小屁孩根本玩不来系列
面对这样孤独的成长环境,小孩子过早的沉迷手机无可厚非,而且你要看以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仙剑、红警、魔兽、暗黑、英雄无敌、CS、传奇、梦幻西游,肯定是好游戏,但是连续玩几十小时?不存在的,单机打通关要歇一阵子,网游会卡点券,卡等级,总会有心累需要休息的时候。而王者荣耀具有强存在感、即时快感、社交激励的特性,不断刺激孩子重复游戏,购买道具,成人都陷进去了,更不用说纯真的小孩。
游戏不好玩,商品不好用,肯定会被喷垃圾,但太好用了,用户爱不释手,造成沉迷问题,又反过来喷厂商不作为,道理上说不通,我们在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也要承担着随着而来的反作用,冲突是永恒存在的。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社会问题,王者荣耀现象只是表面问题,背后的根源是碎片化和情感交流的缺失,孩子爱玩游戏这是天性,但无论游戏再好玩也比不过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只怕父母自己都是低头族,想要给孩子做好表率,谈何容易。
王者荣耀正毁掉中国的未来? &&&我们的童年太快活还是现在的孩子太孤独
LV17炉火纯青
LV17炉火纯青
除了降频,苹果还对旧iPhone加上这些限制
又一轮降温降雨来袭,开启“湿冷模式”
智能移动办公时代
微信推出电子社保卡,这些电子证件你用过吗?
除了降频,苹果还对旧iPhone加上这些限制
内存价格稳定回落,但明年显卡价格将要大涨
聚超值微信公众号
聚超值小程序
聚超值客户端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真的都怪王者荣耀吗?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来源:金融家
  导语:王者荣耀:我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603000,)评论称: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王者荣耀火了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现代社会在互联网急剧发展的趋势下衍生的事物不要太多,就是其中之一,还是发展的特别好的那种。
  这么多火爆的游戏为什么单单把王者荣耀提出来重点批评?置其他当红手游于何地?!下面我们从几个维度来探讨一下在一片红火的手游市场下,王者荣耀到底做错了什么?都是氪金游戏的错吗?
  一. 企业的错?先让我们来看看腾讯的从2012年8月底到今天的月线股市有风险小跌一点,不是太正常的嘛。
  一个30人左右的团队凭借手游王者荣耀吸引2亿用户,今年一季度给腾讯贡献约60亿元的收入。是不是很棒棒?
  这么多钱可见玩家人数之多,氪金程度也不浅。企业做游戏也不是为了公益,赚钱是必然的,王者荣耀站在LOL的肩膀上其实可以预见会火,只不过没想到和手机结合以后会
  这!么!火!
  这!么!赚!钱!
  可以说腾讯游戏十分了解国人的心理,知道国人的需求,这是他们的长处。而且就算没了这个王者农药还有下一个王者农药,
  一个游戏太吸引人了我们要怪他太好玩了吗?那岂不是所有游戏都要不好玩才合理?
  所以在小学生泛滥在游戏里的声音出现时,腾讯三板斧也出台了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
  虽然这个三板斧还在推广践行中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小学生来说也是so easy
  记者提问:小学生没有身份证那王者荣耀的实名怎么办啊?
  小朋友:找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们借身份证不借就用零食贿赂他们当然我是不会为了区区零食屈服小学生的啦...
  还有下面这种
  记者提问:王者荣耀刚刚规定未成年玩家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你们知道吗?
  小朋友们:网上的代练只要十块钱,就可以帮我们实名。所以出台了政策是好,只希望后续能够好好完善吧不然以后可能会催生一个新的行业,
  卖已实名认证的王者荣耀qq号!
  当然,往另一方面思考,
  为什么越贵的游戏越好玩?哦不对,
  为什么越好玩的游戏越贵?我采访了一个老玩家,他表示:“现在的游戏不算烧钱了,不买装备不买皮肤也可以玩。
  以前玩游戏还要花钱买点卡,30块90分钟。梦幻x游一件装备可以炒到成千上万。
  很多游戏都要花钱买点卡充时间,
  不然一定级数就没得升!”所以,往往游戏的“贵”和“氪金”,是否并不能全部都推到游戏上?不然,一个游戏公司,
  不卖装备,
  不卖皮肤,
  不卖礼包,
  不用充值,那不如玩单机游戏。然而单机游戏还要买,不然还有内购...
  我没有在洗白游戏公司,看文的读者你扪心自问:
  “是不是这个理?”那你可能会说了:
  “那怪谁呢?”
  二. 社会的错?
  据报道,王者荣耀日活跃用户达8000万人,全国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玩过这款游戏。从年龄层来看,
  30岁以下的王者荣耀用户数合计占比为78.1%
  一位玩家表示两个月内在这款游戏虚拟物品上花费达1000元小学生氪金还通宵的新闻也是屡屡不断
  现在的游戏,
  皮肤道具喇叭礼包人物金币符文萌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但只有王者荣耀氪金吗?“欧洲人”“非洲人”的起源地阴阳师也氪金吧奇迹暖暖一套衣服比你身上的还贵
  但是为什么是王者荣耀被群起而攻之?因为和“孩子”沾边了
  更准确的说――小学生
  想想我们小学的时候在做什么吧跳花绳弹弹珠单脚抓人打乒乓球,还有最重要的学习!!!小学生本身就容易被新奇的好玩的事物吸引,游戏也是其一如果现在的小学生都一心想着打排位,玩游戏那就不奇怪会出现这样的作文了
  我想荆轲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吧...再深究一些,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沉迷的手游只有王者荣耀吗?英雄无敌,魂斗罗等等也实施了12岁以下未成年人一天只能玩一小时的措施然后小朋友每天
  英雄无敌一小时,
  魂斗罗一小时,
  王者荣耀一小时,......
  游戏是玩不完的,就好像氪金是没有尽头的!
  这一切的大背景都是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下发生的以前我们没有手机,互联网还没这么快,但我们能怪社会进步的太快了吗?都怪这充满诱惑的社会?那我们来看看这诱惑的社会谁的生意最好做?
  当年我们甩锅给电视,杂志,电影动漫,武侠言情,
  现在甩锅给王者荣耀,会不会太具体了?真的是社会的错吗?“说的挺有道理的,那到底是谁的错?”
  三. 家庭的错?可以发现最近很多爸妈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循环做四件事――
  吃饭、睡觉、上班以及骂王者荣耀。甚至杭州一位高中老师也写文章怼《王者荣耀》:
  “如果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但是,还记得曾经你躲在被窝里看的武侠言情连环画吗?还记得当年小网吧里的
  星际争霸,帝国时代,梦幻西游,CS,LOL吗?多少人逃课去网吧只为了玩游戏?那时的家长是怎么说的呢?
  他们说:将会毁了中国,和我们孩子的未来!是不是很耳熟!论调几乎没变,都是为了孩子。
  然后呢,当年的孩子长大了,开始骂起了自己的孩子...但是骂孩子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也会玩游戏呢?
  一岁8个月,看着妈妈每天都抱着手机玩,
  有样学样也玩起了手机。
  于是也有样学样要了一部手机一起玩。而且不止小学生,可能你奶奶也在玩...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我们小的时候,一开始不都是在下意识模仿父母的行为么?也许看到这里你有点接受不了,
  “这不是我的错,我无需负责,一切都怪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
  “这不是我的错,一切都怪游戏!”但是有小孩玩王者荣耀,也有家长玩斗地主偷菜呀。
  以前是家长带着小孩去踢球,
  现在也有家长带着小孩开黑...其实在微博上也有网友发声:
  当然,我觉得
  100%是家长的责任就太绝对了,所以下面的评论里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说到这里,在我上下班的地铁上,公车上,
  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抱着手机玩游戏的孩子了。但非常清新不做作的是,今早我发现一个在车上跟孩子英语对话的妈妈,“A for ?”“Ale!”“B for?”“B...Boy~”......说完了26个字母,妈妈又问起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近况。
  说老师说同学,妈妈没玩手机,小女孩也是。
  惭愧的是,我自己却在她们对面用手机刷着微博......我也理解,家长努力工作赚钱养家说到底就是为了孩子,但是也不能装作看不到,你赚来的钱给自己的宝贝买了一部手机,
  也给孩子拿去充值了账号。所以,我们嚷嚷着让政府监管,让游戏企业加强监管,让学校加强监管,当然也可以从内部开始,
  从家庭管制开始。
  嘴里说着“都是我太宠着他(她)!”还不就是仗着你宠着!
  “难道真的是我们做错了?”
  四. 尾声最后,我想跟读者说,
  时代造就游戏,
  家庭影响孩子。比起企业出台各种政策挡着小学生玩家,家庭方面的管制比企业的政策更有用!毕竟孩子是你生的,钱也是你赚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教育不再溺爱。当然,身份证也不要借给小孩!
  要不没收手机?
  严管小孩的零花钱?
  算了吧,我知道你搞不定的。好了,你现在知道不只是游戏的错了吧!接下来该怎么做还不明白?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9.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24 天可投金额 622,000 元9.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730 天可投金额 977,00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玩王者荣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