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竞技体育生存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路吗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行政管理创新
5、国内外研究现状
5.1、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 从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到建立起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乡镇政府经历了多次改革,但 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改变,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最初的很多研究结果中,许多专家 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为进一步优化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奠定了坚实的 理论根基。 (1)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研究。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经过几次的撤并乡 镇、机构改革,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大变化,存在的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一些学者认为, 进一步地深化与改革可以因地制宜。杨顺湘(2009)在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 究当中提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从乡镇机构改革的根本方向、基本保证、必 然途径、有效方式、有力措施、必然趋势等方面创新,其进一步提出了应该要努力探 索一些必要的改革模式,如区镇合一、镇改街、镇管社区、社区共治、网络化等,通 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管理模式来探索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的 模式的出现[3]。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乡镇在治理模式上应该偏重于"自治"。通过考察 我国 20 世纪以来乡镇体制的不断变化, 于建嵘(2001)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和 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在村民自治被普遍推行之后,乡镇自治也将成为 最可能的选择,具体来说乡镇自治是一种社区自治,它是以现行的村民自治体制为基 础的[4]。也就是说,他认为,可以在很多方面让乡镇政府拥有更多地自主权,从而可 以在工作中,少听一些上级的命令,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来进行发展。 (2)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职能无 3 河北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 可避免地要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党的"十六大"早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服务型政 府。高太平及高永敏(2009)认为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虽 然基本上是在精简机构、撤乡并镇的背景下进行的,但不可否认,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和转变才是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乡镇政府 已经能够自觉运用典型示范和民主协商手段推动工作,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积 极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在农村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 共服务等方面较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乡镇政府开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5]。张新光(2006) 认为,在整个 20 世纪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有限剩余根 本无法支撑一个全面渗透穷乡僻壤的庞大国家机器和现代工业体系,造成了国家行政 权的下沉与"以农养政"时代的制度设计、经济上的工业化与政治上的民主化的严重对 立,致使我国建构现代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频繁变动且反复无常。从在前期发展进程 中得到的启示是:实现地方基层政府的"善治"是建立现代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的制度保 障;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合理划分乡镇"事权"与"财权"的关系[6]。 综上所述,很多文献都从一些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应该看到其中的一些 不足之处。因地制宜虽说是结合了不同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是环境的 复杂性以及制度的限定都对怎么设置、设置之后如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还有一些从 一个角度切入,如建设服务型政府或从改革历程分析下一步的方向等,仅仅是某些问 题的一个层面。本文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延伸,从现状、改革历程中发现问题,并以 内丘县 XX 乡镇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情况为例,找到了一些继续解决掉的问题,并根据 问题提出了创新的思路与办法。
5.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1.2.1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早上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政府管理创新的探索实践,"政府管 理传统模式的替代方案中,最为政治家所熟悉和青睐的就是市场模式" ① 。适应时代对政 府管理与改革要求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打破了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政 治、行政二分法模式,引进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等方法,提出将私人部门管理(工 商企业管理)的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管理,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同样要以提高效率为核 心,即是要建立以服务为导向、以公众为顾客的新政治治理理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 括,即"政府小型化、职能社会化、行政效率化、管理市场化",这几个方面正是当代西 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 ② 。服务在这场浪潮中,已经成为最大的焦点,"政府移交的是服务 项目的提供,而不是服务责任的移交",而且所谓的"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是满足顾客的 ①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年,第 11 页 ② 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年,第 18 页 10 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 ① 。 表 1 四种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市场化政府 参与型政府 灵活性政府 解除规制政府 主要的诊断 垄断 等级制 永久性 外部规制 结构 分权 扁平型组织 虚拟组织 (没有特别建议) 管理 绩效工资制及其他 私人部门管理技术 全面质量 管理、团队 管理临时人事 更大的管理自由 政策制定 内部市场 咨询、谈判 实验 企业化政府 公共利益 低成本 参与、咨询 低成本;协调 行动主义 美国行政学家 B 盖伊 彼得斯在其著作《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也提出了当代西 方行政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以新公共管理定向的四种治理模式(如表 1-1),并从组织结构、 管理过程、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四个方面来刻画和比较这四种模式的特征 ② ,这四种模式 丰富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公共行政模式的种类内涵,也被看作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另 一种延伸。近二十年来,尽管"新公共管理运动"也受到一些批评,但它还是从现代政治 理论的发源地英国,刮遍了整个地球,特别是它已成为西方公共行政领域的时代潮流,对 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对 政府公共管理产生新的认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公民的广泛赞誉, 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末以来,都进行了一些实践活动,如 1992 年的英国梅杰政府发起"公 民宪章"运动、1993 年美国颁布《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爱尔兰实行的高级公务员业绩 工资制等等。 近年来,以美国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 丹哈特为代表的公共管理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 理理论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之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建 立了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 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 ① [美]戴维 奥斯本、特德 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年,第 24-25 页 ② 陈振明:《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2 期,第 76 页, 其中表 1 引自 Guy Peters: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s.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6 年 11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给公共行政带来了许多本质性的改变,许多发达国家在信息 通信技术产生后不久,就将其应用于政府的各项业务,开始对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改造。 许多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对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创新作用关系进行多重研究。应该说, 从研究方向上看,一些学者试图通过政务网站和内部 OA 系统来研究电子政务,其侧重于 与政府有关的网站进行数据采集和测评,以及对办公系统构成联接进行技术研究,另一些 学者则从新公共管理学和行政改革角度等方面来研究电子政务,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具 理论性。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快,对政府的职责定义要求更加明 确合理,对政府服务效率要求更高,对政府公信力考验更为严峻。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 政府治理变革的研究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革创新的各种 方式手段的探索方面,比如在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上,克服了原官僚体制下对 公共物品的垄断或管制供给的做法,实行组织机构变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站式政 务超市";了解民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和期待;公开政府的服务标准;以标准来衡量绩效; 培训政府雇员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制定根据服务标准完成情况为核心的内部奖励制度等 等。联合国在有关报告中提出了"互联治理"新概念,将其作为报告的主题,指出:互联 治理目的在于增进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不断巩固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咨询与交流,使政府 服务和效果职能更加富有成效。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应该重视跨组织业 务协同以及信息共享,应该以不断升级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前提实现政务资源的有效的整 合,从而促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向互联方向发展 ① 。这应该是目前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 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指出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在具体行政服务机制创新方面,提高公共行政服务水平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行政改革 重要目标之一,西方学者对公共行政服务机制创新也有较多研究,比如对"一站式 ①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2008 年度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从电子政务到整体治理》[R](E-Government Survey 2008: From e-Government to Connected Governance),上海市信息中心网站 http://www.shic.gov.cn/ 12 (One-Stop)"服务的提供框架研究较多。一站式,顾名思义,即一个客户的所有事务能够 在一个地方一次性的接触中做完整,可以通过面谈、电话(移动通信)、传真以及互联网 络或者其他方式达到目的。上世纪的 80 年代以来,欧洲的瑞典、德国、丹麦和澳大利亚 等国家开始进行"一站式"行政服务机构的试验。应该说,我国的行政服务中心实践模式 最早即起源于此。当前有一些学者从电子政府视角,对构建"一站式"服务知识管理方面 进行了研究,有的则侧重于公众顾客方面的研究,有的则侧重政府内部、流程再造知识管 理方面的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积极探讨私有部门参与电子化公共服务提供的混合经济模 式,探讨将某服务项目整体外包给私营部门,或允许私人部门作为代理提供公众服务等 。
5.3、国外研究现状
针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国外有较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 相应的理论体系。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行政体制改革优先模式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的 体制改革,从一些国外学者的理论体系中也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在乡镇行政管理当中的 所独有的特点,对于创新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1)乡镇管理体制推崇人性化与多样化。施富兰(2005)提到美国的乡镇政府 通过建立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政府的一些问题。对于一些特殊问题, 还会有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来解决。对于公民的需求、问题、矛盾,美国的乡镇政府 往往通过多种化、个性化的方式来积极满足公民,这样一来,政府工作人员可以更好 地了解公民所具有不同类型的偏好特征,满足公民的需要与要求[7]。美国的乡镇政府会 针对公民的不同需求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2)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与纵向合作。施富兰(2005)美国乡镇行政管理方面十分 注重政府之间的合作。当他们面临一些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和任务时,比如一些跨区 域的问题,则会采用政府合作的模式,这包括不同的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合作关系,也 包括纵向地方如政府与州、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8]。其合作的主要驱 动力则多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这种原因使得他们在必要的时候紧密联系起来,互相配 4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合、互相支撑。在面临共同问题时,乡镇政府会注重同同级以及不同政府部门的合作, 共同解决与处理问题。 (3)注重社会职能的输出,同时强调要建立良好的行政运行模式。日本乡镇政府 行政管理十分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致力于满足市民的社会需求和服务需求;也 很重视服务职能范围扩大,积极开拓一些新的服务项目来满足市民更多也更高的要 求。同时,日本乡镇政府十分注重良好的行政运行环境,在法律、交通、文化、德育 以及健康等方面强化市民的意识。市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行政工作的展开与推广, 也推动了其社会服务功能的早日实现。 (4)乡镇政府注重自主管理。杰瑞 斯托克以及董迪(2007)提出英国乡镇政府 十分注重自主管理,对于上级的管理压力大幅减少,也就是说,乡镇政府拥有很多的民 主管理权利,可以积极促进各区域协调有效的发展[9]。英国乡镇政府有较大地自主管 理,对于上级的管理压力的降低有重要的作用。为此,乡镇政府在自主权上有很大地 把握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农村进行管理。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在维护农村地区稳定、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 很多的成效,但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出现新的问题,任何的改革都不能是一蹴而就的, 在今后创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还是要不断地吸纳好的先进的因素。比如说,在加 强合作方面就是一个好的方向。我国的乡镇政府一般很少采用横向合作,纵向合作也 仅在少数情况下才有。同时,建立良好的行政运行模式也是我国乡镇所欠缺的一方面。 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在这个方面改进,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距离良好的行 政运行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说,我们在今后的改革中,可以借鉴先进的外国 经验,在借鉴过程中还要注意与我国的一些政策、环境相结合。
5.4、学术界研究现状
进入新世纪修辞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与多个学科融合密切。随着对行政公 文修辞认识的提高,对于行政公文的修辞研究也得到了关注。行政公文修辞是修辞学、行 政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将修辞学进行广泛研究、对行政公文进行综合研究的书籍种 类较多,有陈汝东的《当代汉语修辞学》、黎运汉、盛永生的《汉语语体修辞》、王希杰的 《汉语修辞学》、王德春、陈晨的《现代修辞学》、袁晖、李熙宗的《汉语语体概论》、池 昌海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这些书籍对行政公文的修辞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对于行政公文的体式、格式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行政公文修辞的理论方面缺乏全 面系统的总结,没有专门进行理论方面系统的研究。另外,对于行政公文修辞的修辞手段、 词格、审美风格等分类研究的学术论文将近 20 篇。 但行政公文修辞学的专著据笔者所知尚未有,并且现阶段并没有对行政公文修辞的原 因、修辞的创新以及行政公文发展的未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过,对这其中的具体内容挖掘 的不够深入。我们希望对行政公文作一个系统、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的研究,将行政公 文的有关理论与修辞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行政公文修辞。并尝 试在公文语体方面、行政公文修辞创新和修辞发展未来方向性做一个全面深入透彻的研 究。用来为高校授课教材添砖加瓦,同时也致力于形成行政公文修辞学方面的专著。
5.5、研究现状及成果综述
历史地看,我国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经过了理论准备、学科创建和学科 发展三个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研究不 断深入,领域逐步扩展,对于提升民族地区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目前关于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研 究视角的拓宽上都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 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才有了一定发展,学者们从民族地区行政环境、行政组织、 政府职能、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危机管理、电子政务等层面展开研究,初步 构建了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学科的框架体系,并对民族地区行政环境的特殊性有 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对民族地区政府权力的构成及其特点阐释得更加全面,涉 及的研究领域获得不断拓宽。但从总体上来说,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理论的创新, 关于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还需进一步明晰,研究视角还需进一步拓宽, 特别是需要对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实现思维方式和 具体研究方法的转变。 本文拟从区域政府合作的视角展开对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探讨。 学界关于区域政府合作的研究已经走向深入,在政府间关系研究、政区竞争研 究、区域行政研究、地方政府管理与制度创新研究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理论与实 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当前,学者们对区域政府 合作问题的探讨已经从微观走向了宏观,诸如区域政府合作的制度和模式建构 等宏观问题的探讨正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而关于区域政府合作的研究成果也 就为我们展开创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关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李俊清教授认为,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理论的 创新,而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必须要立足实际,拓宽视角,走出束 缚,进一步深入开展对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最近几年,虽然有不 少学者围绕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的机制和模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产 品和服务的提供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结 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真正和"区域"有关的研究却鲜见于行政管理的研究成果 中,只有在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内,才一发现极少学者对民族地区区域经 济发展和区域和谐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梁积江先生在《论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东西部合作》一文中指出,要通过民族地区的优势、 劣势、机会、挑战进行分析,准确了解其经济发展状况,从依靠资源优势,强 化产业关联;依托市场开发,组建跨区域的产业化集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 市场化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实现以资源为基础,产业为主体,集团化企业为龙头, 市场化为导向,政策投入为动力的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中南 民族大学段超教授在《民族地区之间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民族地 区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就民族地区 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于政府间关系、政区竞争以及区域行政研究。中山大学陈瑞莲教授在《区 域公共管理导论》一书中进行了概述。陈瑞莲教授认为,有关政府间关系的研 究是国内学界研究得相对较早也是较为深厚的一块领域,主要以薄贵利、谢庆 奎、辛向阳、林尚立、陈振明等人为代表。比如,谢庆奎就从中央与地方、地 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政府部门之间等角度对中国政府间关系进行了深入分 析。陈振明在《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专列一章,对国内外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最 新进展、西方国家间政府关系的历史和现实以及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和改革 等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尤其是提到网络模式作为政府间关系的新趋势及其在 中国的前景很具启发意义。在政区竞争研究方面,李军鹏在《论新制度经济学 的政区竞争理论》一文中主要介绍了西方新制度经济中的政区竞争理论,冯兴 元在其《论辖区政府间的制度竞争》一文里则具体分析了中国的行政区域政府 间竞争现象。最近几年,国内学者才开始对中国国际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等问 题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探索。有关 区域行政问题的探讨。刘君德教授在其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 《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的系列著作中,明确提出"行政 区经济"概念,并着重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 革等问题。鲁勇则在《行政区域经济》一书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构筑国家宏 观调控体系约束下的行政区域政府中观经济调控机制"问题。宋月红在国内首 次使用"区域行政"概念,但其主要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关系 的角度来研究,可以说是一种狭义的区域行政范畴。陈瑞莲、张紧跟二人在《公 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 并从规范的向度分析了区域行政的起源、内涵、发展现状及其研究意义。还有 一些学者从多种角度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或行政问题进行 了深入探讨,比如王健、鲍静等人认为,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 之间的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在行政区划本身,而在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而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导入"复合行政"的新理 念。陈剩勇、马斌提出,面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体制性障碍,现阶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便是区域政府间合作。 走向区域公共管理的纵深研究。随着学界相关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在当前 日趋复杂和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区域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大量滋生,对基于行 政区划刚性约束的行政区行政提出了严峻挑战,进而催生了区域公共管理这种 崭新的治理制度安排。以中山大学陈瑞莲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在关于区域 行政问题的深入探讨基础上,率先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基本范畴、国 内外研究现状、未来的主要研究领域等展开了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一定程度 上代表了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水平。在其《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 发展》一文里,作者着重就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 研究领域及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开启了我国区域公共管 理专题研究的先河。随后,陈瑞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从区域公共问题研究、区 域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及其合作治理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的比较研究等多个 层面,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陈瑞莲 教授主编的《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一书是关于区域公共管理基础理论问题和重 大实践问题的研究论著,主要包括区域问题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区域公共问 题与区域公共管理的缘起、区域公共管理主体、区域公共产品及其供给、区域 政府间竞争、区域政府间关系协调等内容,该书是国内学者关于区域公共管理 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更为继续深入展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 当前,随着学者们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和模式的建构等宏观问题以及对区域公 共产品的提供等微观问题的逐步探讨,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已经走向深入。 比如,苗国强、郭风旗在《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理论基础与结构要素》一文中, 就根据网络治理理论,从体制框架、运行机制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对区域公共 管理模式建构进行了充分阐述。 关于地方政府管理与制度创新的研究。陈瑞莲教授认为,傅高义的《先行 一步—改革中的广东》是包括外国学者在内的第一次研究中国的地方政府管 理与改革问题的著作,也是以广东为代表的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开山之作。 而谢庆奎教授主编的"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丛书"则是国内地方政府管理研究中 的代表性成果。陈瑞莲教授在其《广东行政改革研究》一书中,分别从广东的 行政区域及其改革、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行政改革 等多个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地方政府管理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解读。
5.6、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从公平分配角度对非营利模式的研究,国内学者的学术成果可以从以下两方 面进行归纳: 一是提出了"第三次分配"概念,并把它与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联系起来。 在我国,最早提出"第三次分配"这一概念的是经济学家厉以宁。他指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场按照效益进行 的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按照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通过税收、扶贫及社 会保障等方式来进行第二次分配;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收入 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非强制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 2 近年来随着公平分 配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第三次分配"这一概念引起了更多学者的注意。 虽然对于何谓"第三次分配",学术界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概念,但概括 起来,学者们定义的"第三次分配"均有以下特征:受习惯和道德原则调整、以 慈善事业为主要方式、作为社会收入的一种转移支付,具有资源配置的社会功能, 是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的有利补充。 2 厉以宁著:《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9 页。 3 非营利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主体,是第三次分配机制的功能载体。第三次分 配机制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关键在于非营利组织能否处理好其发展问题、推 动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国内学者大致从文化、制度和组 织三方面对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完善第三次分配机制提出了建议: 积极健康的社会财富观、深入人心的慈善观念和良好的慈善氛围有利于慈善 事业的成熟发展,因此慈善氛围的培育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前民政部 长李学举建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大对慈善事业的宣传力度,大力 宣传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着力营造 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 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第三次分 配’方式"。 3 卢汉龙提出,发展第三次分配,需要建立一种公益社会的文化。这 是中国文化中"五伦"以外的第六伦,也就是一种对"陌生人的伦理"。 4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慈善事业的兴旺和第三次分配机制的建立都离不开政府 政策和制度的扶持。邓国胜提出,从制度支持的角度看,国家要为企业和个人制 定包括遗产税等的捐赠减免税政策,以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捐赠;同时 通过落实对慈善机构的监督评估来提高民间机构的公信度,引导企业和个人的捐 赠。 5 商成文提出,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慈善公益组织,因此要积极培育公民社 会,为慈善公益组织创设适宜的发展空间。精心设计社会制度与作好制度安排, 为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创设政策保证,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创设慈善公益组织给予 政策上的扶持与制度上的倾斜。 6 魏俊指出,我国现行的对慈善事业的扶持政策 只适用于有限的对几家所谓"官办"慈善组织的间接捐赠,对于大多数民间个人 和团体的直接捐赠则不适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第三次分配的发展。 7 第三次分配以民间为主导,非营利组织作为民间的主体,需要加强以公信力 为主要表现的自身能力建设,发挥市场和政府不具有的优势,以高效和灵活的姿 态参与到第三次分配中去。贺晓梅提出,当前中国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度不高,造 成了捐款人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为此必须通过"实行透明化管理,开辟通畅的 问责和投诉渠道"、"落实对慈善机构的监督评估",以及"重视组织队伍的建设, 3 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载《求是》2005 年第 7 期。 4 卢汉龙:《基金会管理与"第三次分配"》,载《检察风云》2005 年第 9 期。 5 邓国胜:《贫富差距持续加大呼唤第三次分配,期待民间参与》,载《南方都市报》2005 年 4 月 3 日第 1 版。 6 商成文:《第三次分配:一个日益凸显的课题》,载《兰州学刊》2004 年第 4 期。 7 魏俊:《"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及特征述评》载《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 年第 4 期。 4 吸引想致力于慈善事业的人士积极加入,扩充慈善机构的队伍"来提高慈善基金 组织的公信力,加强组织的透明度,引导形成公众自愿捐赠的社会风气。8郭旭 和叶普万指出,慈善机构少,行政色彩浓厚是我国第三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而慈善机构的缺乏和不规范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民众参与方式的单一。同时, 慈善机构水平低,能力弱。9因此必须完善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如将慈善组织 进行全国性的联网,建立全国性的慈善信息统计制度,对慈善捐赠进行登记、汇 总,掌握各组织之间的发展状况;针对慈善组织的不同发展优势,按照地域和功 能进行划分,加强各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以节省慈善资源的浪费,减少慈善管 理的成本;建立组织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财务公开,同时努力提高从业 人员的素质。王成军比较了中西方慈善捐赠的不同表现,指出要发展我国慈善捐 赠事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慈善组织自身公信力。要尊重捐 款人的意愿,建立有关捐赠制度,尝试多渠道的捐赠方式,避免慈善低效率。并 转变旧有观念,为慈善捐赠人员作信用记录,鼓励企业在员工招聘时优先考虑曾 参加过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的人士。 10 二是对非营利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分析和介绍了国外的非营利模式创新 实践。 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认识到非营利组织进行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对于非 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实现公益目标的创新手段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 注。例如,王名和朱晓红的《社会企业论纲》从内涵、外延、属性和研究视角上 梳理了社会企业这一创新型社会组织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提出了关于社会 企业的"两维度、三视角、四层次"的认识框架,从现象维度和本质维度,公益 视角、市场视角和文化视角,市场实践层次、公益创新层次、政策支持层次和理 想价值层次对社会企业进行了重新定义。 11 钱为家提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在运 营过程中,要"运用战略公益规划创造差异化优势","跳脱传统慈善捐赠的同质 化陷阱 让公益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远景。 12 杨家宁和陈健民发表了《非政 8 贺晓梅:《浅析我国的第三次分配》,载《人口与经济》2009 年增刊。 9 郭旭、叶普万:《我国第三次分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载《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 年第 2 期。 10 王成军:《第三次分配中慈善捐赠的经验性探讨》,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5 期。 11 王名、朱晓红:《社会企业论纲》,载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主编《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六卷)》,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版。 12 钱为家:《"社会创新"与"战略公益"》,载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主编《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六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版。 5 府组织在中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式探讨》一文,选取了四个 NGO 作为研究 个案,从资源动员的角度分析了 NGO 如何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指出 NGO 推动 CSR 的活动中,核心是通过多种渠道将企业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问题化",同 时以不同的策略将 NGO 的能力性资源充分展示出来,使得企业关注 NGO 的活 动,甚至希望与 NGO 合作。 13 彭婧和李东林从社会企业视角关注了宁夏盐池的 小额贷款实践,以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为例,介绍其通过小额贷款模式发展 成为社会企业的过程,指出这种模式将创新和企业精神结合在一起,为解决市场 失灵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14 孙鹤和朱启臻总结了国外小额贷款发展的成功经验, 提出将发展小额贷款与培育农村合作型社会化服务组织相结合,通过制度创新实 现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15 这些研究成果通过介绍国外非营利模式创新的实践, 为非营利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公益创新手段实现市场机制和社会目标、公益精 神的结合提供了宽广的思路。 (二)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第三次分配"概念源于西方国家"慈善捐赠事业"的概念。公民社会的全 球性发展推动着慈善捐赠在非营利组织筹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对非 营利组织筹资问题的研究倾向于操作性。在筹资渠道问题上,致力于为非营利组 织提供筹资方法上的建议。他们很少对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困难进行理论探讨,形 成理论体系;更多的是从现实的角度给予建议,而很少说明这些建议为什么能促 进非营利组织的筹资。 在非营利模式创新方面,国外的学者关注到了人类社会和科学取得诸多重大 突破的背景下,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特性和新模式。大致可分为特别注重于领导 者的个人特征的领导学派、关注社会企业的过程和行为的组织行为学派、将其视 为社会变革的触发剂的社会变革学派,以及将其视为营利性企业在跨部门合作中 的社会责任行为的体现形式的企业社会责任学派。如戴维 伯恩斯坦认为社会企 业是解决社会弊病、创造财富、促进繁荣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他在其著作《如何 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一书中提到,"社会企业活动领域的兴 起,成百上千万新的民营部门的涌现 这些组织比以往更加分散地遍布全球各 13 杨家宁、陈健民:《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式探讨》,载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主编《中 国非营利评论(第六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版。 14 彭婧、李东林:《宁夏盐池的小额贷款实践:社会企业视角》,载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主编《中国非营 利评论(第六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版。 15 孙鹤、朱启臻:《国外小额贷款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载《世界农业》2007 年第 2 期。 6 地,并且更加多样化,对新的需求与机会的反应速度比各国政府要迅速","企业 家精神与竞争的兴起,现实了民营部门的原动力之中的一种早期的、然而是根本 性的变化"。 16 社会责任投资(SRI)理念的领导者和创始人之一埃米 多米尼介 绍了社会责任投资的背景、哲学基础和方法,提出在实践领域,社会责任投资依 靠筛选机制、与公司管理层的对话机制和社区信贷机制这三种投资工具,减轻人 们所受的苦难,建立一个更为洁净的世界。17 虽然国外学者对于慈善事业的研究中并没有明确从第三次分配角度进行的 阐述,对于非营利组织进行慈善活动的模式也没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但他们关 于非营利组织筹资问题的研究和对一些新兴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及其在客观上 对促进社会公平的效果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5.7、对社会工作机构的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兴起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社会工作机构有了重要 的起步与发展,在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进程中,很多学者给予了 关注并做了相关研究。但是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部分,专门针对社会工作机构的 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很多研究都是基于非营利组织,探讨政府、非营利组织之间 的关系等,有些文章也只是在非营利组织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机构方面的内容略 有提及,不够深入。 首先,从政府购买服务的角度,陈志卫在《政府如何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 一文中阐述了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的几种方式,包括功能型购买、项目型购买 和期许型购买。他认为这三种方式都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建设方向,有很 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唐斌在《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组织的相互嵌入及其影响》 中,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角度具体分析了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组织之间的相 互嵌入,及这种相互嵌入对社会工作机构的运作及发展产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影 响。他认为社会工作机构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的主导推动和大力扶持下创建起来 的,在资源供给、规范制定、人员招聘、业务培训和项目开展等方面社会工作机 构对政府存在强依赖,因此,政府对社会工作机构的嵌入突出表现为一种结构性 的强嵌入,而社会工作机构对政府的嵌入则是一种制度性和职能性的弱嵌入。二 4 者的相互嵌入对社会工作机构的实际运作及长远发展产生了冲击与影响,主要表 现在社会工作机构缺乏自主性,组织运作机关化等方面。李太斌在《浅谈政府推 动与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之间的关系》中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为例, 从社会工作机构的产生、发展、运作以及工作成效等角度分析了社会工作机构与 政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认为,建立社会工作机构是政府管理社会成员、解 决弱势群体问题、提升自身治理能力的需要和方式[3]。闻英在《官办社会工作机 构的状况及发展策略》一文中也同样阐述了社会工作机构存在自主性、独立性不 强、筹资困难等问题,他指出社工站受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和领导,隶属于政府。 其对政府的过分依赖有碍于社会工作服务的发挥。 其次,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作角度,彭善民的《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生 成轨迹与发展困境》一文将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实践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分为 三大类,分别为代表性问题、自主性问题、技术性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 渐进市场化,由政社合作向企社合作拓展。李太斌《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实践与 探索分析》一文重点阐述了社会工作机构、政府、弱势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 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构问题、社会工作机构的认 同问题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对象和内容问题等。但以上描述与分析都比较宏 观,对社会工作机构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没有细致的说明。孙晶晶以都江堰市"勤 俭人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个案,从制度学派和资源依附理论出发,对社会工 作机构目前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如运作机制不健全、机构认同度低、 机构资金短缺等,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如做好社会工作服务和宣 传、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自身建设等。这是笔者搜集到的一篇比较典型的立足于 社会工作机构并系统的阐述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方面的文献。 社会工作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影响社会工作机构未来发展的关键 性因素之一,基于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很多学者更注重于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 关系的讨论,而对当代社会工作机构的内部运作或治理方面的研究则较少,关注 度也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以个案分析为基础的实践性研究很少,这样 的文献虽多为现实性的考察判断,但对于社会工作机构的有效运行是具有重要参 考价值的。其次,现有研究多注重描述,对现象进行分析,缺乏理论指导,对问 题的看法单一化。再次,由于现有研究多在社会工作机构建立初期,因此在研究 5 的深度上还不够,多为概况性,没有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
5.8、行政伦理研究现状
行政伦理的产生是行政学发展的逻辑必然。行政伦理同行政学研究的范式转 换密切相关。要纵览行政伦理发展,首先我们可以在行政学范式转变的大背景下 考察其演进脉络。其次,参照库珀判断一个学术领域研究是否成熟的标准之观点, 对国内外行政伦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稍作分析。判断和分析的标准主要有三条: 一是存在一个对该领域长期感兴趣的学者群体,且至少其中的一些人认为自己是 这个领域的专家;二是有连续性的出版物来推动理论的发展,包括书籍、核心期 2 刊和会议论文等;三是在大学职业教育课程中设立学术性的课程 [2] 。 1.1.1 国外行政伦理研究 20 世纪 20 年代之前传统行政学主要关注行政的科学性和效率,即行政的工具 理性和技术问题,价值理性和价值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1887 年,美国历 史上惟一的教授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他的论文"行政学研究",提出著名的"政 治行政二元论",指出政治和行政是两码事:民选的政治家从事政治,任命的官僚 们负责行政。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古德诺 1900 年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怀特于 1926 年主张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是关于科学的问题,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 标,应维持价值中立。在他们的理论中,将实现这种二分法理想的落脚点放在公 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想型官僚"模 式恰恰可以认为是该时期为增进行政效率的一个样板。行政学发展模式,行政管 理的体制功能、组织结构等在"理想型官僚"模式下可操作和工具性的要素得到 了强化,形式合理性被突出到极端的地步,而忽略对政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的探 讨,排斥人的价值和意义 [3] 。 20 世纪 30 年代到 60 年代末,是政治行政二分法受到严重挑战的时期,从而 使公共行政向政治学回归。政治学中的民主价值、多元政体、公民参与、社会正 义、法治、正当程序等,开始成为支配公共行政学的灵魂,为行政学发展的价值 追求和伦理思考提供了可能性空间。迪莫克认为公共行政应该重视以原则和价值 为内容的行政哲学的研究,同时指出有必要拓宽行政哲学研究的范围,其内容应 该包括忠诚、诚实、热情、羞耻以及所有一切有利于高效、满意服务所必须的美 德和行为。霍布斯在《列维坦》中承认要限制政党政治对行政的影响的同时特别 强调行政人员需要忠诚于公民,献身于民主,主张对行政人员进行公民身份的教 育。对行政人员个人美德、职业规范、公民的责任的重视,其实内在地隐含着科 学研究和行动的价值前提,深刻地影响到行政学领域。但这一时期,无论在学科 的定位,还是理论的框架和完整性、以及实践推广的范围来看,都还没有形成相 当的规模 [4] 。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新公共行政运动成为行政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转 折点,对以往研究方法的批判和对伦理价值的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使行政伦理得 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推广与实践 [5] 。1973 年,斯科特和丹哈特出版了美国第一 3 本《行政伦理学》;1981 年,弗莱西曼、利布曼和穆尔三人出版了合著《公共职责: 政府官员的道德义务》。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库珀的《行政伦理学手册》和《行 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此后,一些著名的行政学者开始表 现出对行政伦理的持续关注,有关行政伦理学的著作和文章不断面世,如《职业 标准与伦理:公务员工作手册》、《官僚伦理:法律与价值的探讨》等,从事行政 伦理学研究的专职人员越来越多,并开展了伦理大讨论。就学术会议而言,1976 年,ASPA 成立了"职业标准与伦理学委员会", 1979 年出版了《职业标准与伦理 学:公共行政人员工作手册》,后来在广泛收集各种建议后,于 1982 年改编为《运 用职业标准与伦理学中的 80 个问题:公共行政人员学习指南》。1984 年,"ASPA 伦理法则"出台,并于次年出版了一套执行指南。从伦理教育来看,行政伦理课 程最早开设于 1970 年 [6] ,这一时期有很多学者开始投入行政伦理教学的研究,并 出版了一系列"行政伦理学"教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丹哈特《公共服务伦理 学:在公共组织中解决道德问题》(1988),罗尔《官僚们的伦理学》(1989),鲍 曼《公共管理的伦理前沿:为解决伦理两难问题寻找新的答案》(1991),刘易斯 《公共部门中的伦理挑战》(1991),格特纳《公共管理人员伦理学》(1991) ,弗 里德里克森《伦理学与公共行政》(1993)等。 "水门事件"以后,伦理教育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根据全国公共行政与事务 学校联合会(NASPAA)的调查,1987 年有 31%—37%的高校定期开设行政伦理课程, 远远超过 1981 年的 21%,重点高校的开课比率达到 80% [7] 。学者们对行政伦理的各 个主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六类,即身份与政治理论、德性、奠基 思想与宪法传统、伦理教育、组织背景、哲学理论与观点。这些主题几乎涵盖了 行政伦理学研究的各个层面,从哲学思考、制度设计到行为引导,从伦理价值的 探讨到实施方法的选择。这一时期对行政伦理研究内容的归纳与整理,对行政伦 理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促成了行政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形成。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得以长足发展并且得到了推广与实践。除了 前述学术会议的召开,高校行政伦理课程的开设,尤为突出的是在行政伦理立法 方面取得的成果。 1.1.2 国内行政伦理研究 多数学者共识我国的行政伦理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不到 20 年时间里, 4 行政管理界、哲学界和伦理学界,对行政伦理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也涉 及了行政伦理的一些关键问题,其中不乏有见地的观点,正在引起人们更广泛的 重视,但就研究的规模、深度和广度而言,都还远远不够。 截止 2007 年 9 月,从中国人民大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查询 1995 年到 2006 年包含"行政伦理"字样的文章只有 206 篇。 年所载文章的统计数据 看,有关"行政伦理"的文章仅有 10 余篇。另有关于"政治伦理"、"以德治国"、 "制度伦理"等与"行政伦理"相关的文章 10 余篇。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的权威杂 志《中国行政管理》(月刊)近 5 年来刊登的文章作了统计,1997 年有关行政伦理 的文章 3 篇,1998 年没有,1999 年 1 篇, 2000 年 3 篇,2001 年 4 篇 [8] 。近年来, 国内也出版了一些行政伦理研究著作,如王伟的《中国韩国行政伦理与廉政建设 研究》,《行政伦理概述》,王伟、鄯爱红:《行政伦理学》,张松业的《国家公务员 道德概论》,徐颂陶的《行政伦理学》,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等。 但总体而言,还嫌太少。 据《中国行政管理》2001 第 9 期的资料显示,在行政管理和伦理学的本科、 研究生教育中,开设"行政伦理学"课程的很少。就拿我国首批获得 MPA 办学资 格的 24 所院校来说,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几所院校开设有"行政伦理 学"。在就 MPA 所要求开设的 11 门主干课对考生所做的调查表明,只有 2%的人系 统学习过"行政伦理学",有所了解的占 27%,不了解的占 71%。 就伦理学领域来说,与经济伦理、全球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环境伦理 相比较,行政伦理的研究显得薄弱。有专家认为目前初步形成的行政伦理研究三 大问题群系是:(1)行政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对行政伦理的界定、行政伦 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伦理学的框架体系等问题的探讨。这些研究为行政伦理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有关行政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识到行政并非 与价值无涉,行政是社会基本价值的承载者与实现者,并进一步探讨了行政价值 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3)对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发掘。学者们在梳理中国传 统行政伦理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上所形成的基本行政伦理规范。 由于我国行政伦理研究还刚刚起步,时间尚短,还存在着诸多空白和不足,如(1) 缺乏对政府制度或行政制度的伦理价值基础的哲学考察,缺乏对最佳行政制度的 哲学伦理学的设计,缺乏对我国目前行政体制改革伦理价值方面的可行性方案的 研究,也缺乏从哲学、政治学、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伦理学等多重角度的整合 5 研究。(2)对古今中外丰富的行政伦理资源,如孔孟的"仁政"、柏拉图的《理想 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霍布斯的《利维坦》、古德文的《政治正义论》、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等进行分析、比较不够,所以难以在此基础上对我 国当前行政制度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案。(3)政府的道德和行政伦理影响着公共 权力的运行方式。究竟创建怎样的政府道德和行政伦理才能保证公共权力的良好 运行,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而又强有力地遏止腐败,当前应创立什么样的行政伦 理规范以引导和约束政府行为,使之成为优良的政府,对这方面的研究尚欠深入。 (4)对行政伦理建设机制如行政伦理评价机制、行政伦理监督机制、行政伦理教育 机制、行政伦理赏罚机制等缺乏系统研究,并且未能在这些方面提供完整的操作 性方案。 专家还认为今后我国行政伦理的研究应该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 破。(1)研究内容从表面走向深入。行政的价值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学者们普遍 认识到效率作为行政核心价值的缺陷,那么行政的目的性价值是什么,行政所追 求的基本价值之间的合理关系如何确定,以及行政的二重性即技术性与价值性的 关系,将成为研究的重点。现代社会中行政自由裁量与法治的合理关系、公共管 理的合理性限度及其局限性,也将为学者所关注。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将使行政伦理的研究逐步深入到行政哲学的层面,推动行政伦理学学科体系的进 一步完善。(2)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样。目前,国内行政伦理研究主要采取宏大 叙事的方式,其长处在于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考察各种关系,不足之处在于可能 会使研究流于形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日益深切地意识到,除了原有方法外,采 用案例研究、现场调查等方法是推进我国行政伦理研究的重要途径。总体说来, 如何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把它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走出 一条适合我国具体条件的行政伦理建设之路,是一个重大课题。
5.9、行政指导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行政指导的研究 行政指导产生于二战后的日本。1962 年,日本学者林修三先生在《关于所谓 行政指导》一文中首次提出行政指导的概念,他指出行政指导"不是行政机关就 某个行政领域内的事项,作为执行和适用法律而以国家强制性权力对特定的个人、 法人、团体进行命令和强制,也不是行政机关在任意的基础上基于法令的根据而 对上述相对人进行指导、劝告和建议等等,而是行政机关并非基于法令的根据而 就某个行政领域内的迫切希望和期待相对人按行政意图去做的事项,以指导、劝 告和建议等方式向相对人做工作,促使其自愿协力和同意去行动20"(与现在的行 政指导的概念相比,林修三先生关于行政指导的定义范围明显也狭窄些。关于行 政指导的概念,本文第二章会详加探讨,故此不再啰嗦)。此后,越来越多的日本 行政法学者,如原田尚彦、室井力、盐野宏等教授等开始对行政指导进行研究, 18 闫秀敏、徐兆东:《柔性管理的历史演进》,[M],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9。 19 郑其绪:《柔性管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二版)。 20 [日]林修三:《关于所谓行政指导》[J],载日本《行政与经营》杂志,1962 年第 8 期。 15 柔性管理视角下行政指导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们尝试从法律的角度界定行政指导的内涵和外延,探索行政指导的法律意义和 法律属性,构建对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系统。在日本,关于行政指导,"迄今一直 是主要以行政法学者为中心,围绕其‘作为一种法的概念,在行政法理论体系中 占据什么位置’,以及‘如何用法律来规范行政指导’等问题展开讨论的"21。 (二)国内对行政指导的研究 我国对行政指导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较早研究行政指导这一课题 的是罗豪才教授,他在《行政法论》一书中列专门一节阐述行政指导,认为行政 指导是现代行政法实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平衡的手段之一。22此后,杨海坤教 授在《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应松年教授在《行政行为法》中都对行政指导较早 地加以探讨,行政指导逐渐引起国内行政法学界的关注。国内第一部系统地论述 行政指导制度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是郭润生、宋功德教授1999年出版的《论行政指 导》,该书从政府的经济职能、控权—平衡论两个角度入手,提出行政指导必将成 为现代政府施政的中心。同时指出我国行政指导是发端于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 的,并经历了辅助行政指令手段成熟,到与行政指令等手段对峙,再到占行政指 导占主导地位,即辅助型、对峙型、主导型三个阶段23。莫于川教授可以说是研 究行政指导的集大成者,他一共出版了三本有关行政指导的书籍。分别是1999年 出版的《行政指导论纲-非权力行政方式及其法治问题研究》,2002年出版的《行 政指导要论一以行政指导法治化为中心》,2005年出版的《法治视野中的行政指 导》。其中2005年版的《法制视野中的行政指导》是前两本的总结和补充,该书对 行政指导的基本理念和理论背景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行政指导在一些行政管理 部门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论证了行政指导与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的关系, 提出了行政指导法治化的对策建议。此外,吉林大学的曹静晖博士在其博士论文 《论中国转型发展中的行政指导的危机与重构》中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 来行政指导,提出行政指导不仅仅是一种政府行为方式,而且是在国家与社会互 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体现国家——社会互动机制的一种制度设置。 (三)对国内外有关行政指导的研究小结 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学者们对行政指导的定义、性质、责任和救济等 21 曹静晖:《论中国转型发展中的行政指导的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 年,第 5 页。 22 罗豪才等:《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平衡》[J],载《中国法 学》1993 年第 1 期。 23 郭润生、宋功德:《论行政指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柔性管理视角下行政指导研究 问题仍众说纷纭,还没有统一的见解。 1、关于行政指导概念表述 关于行政指导的定义,许多国家在立法上虽做出明确规定,但各个国家做出 的解释却不一致。学者们对行政指导的表述,也是五花八门,如在表述行政指导 行为的柔软特性时,有的用"非权力性"、有的用"非强制性"、有的用"非统治 性"等。在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作用机理和相对人做出反应的自愿程度上,有的 是"自愿"、有的用"同意"、有的用"协同"、有的用"协作"等等。但总的来说, 对行政指导已有大致共同的指向,如行政机关是行政指导的主体,行政指导属于 非强制性行为,行政指导是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达到预期目的等。 2、关于行政指导的性质 在性质上,学者们对其的分歧较大,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未达成 统一的共识。日本学者和田英夫和原田尚彦都认为行政指导是一种"非权力性行 政行为"2425,我国大陆学者应松年、郭润生、宋功德则认为行政指导是"权力性 行政行为"26。日本学者室井力认为行政指导是是权力性事实行为"行政指导是 行政机关...向相对方做工作,期待实施行政机关意图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行 为形式。因此,它是权力性事实行为"27;还有点学者既不讲是权力行为还是非权 力行为,只讲是事实行为,持这种看法的有日本学者盐野宏和我国台湾学者罗传 贤28。 3、关于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和救济问题 在法律责任和救济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行政指导不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是在取得行政相对人"同意"和"自愿协力"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相对人在接受 行政指导行为后产生不利后果,只能视为行政相对人在接受行政指导行为之前已 经自愿接受此种后果,这种不利后果是行政相对人"咎由自取"的结果,因此, 不存在法律责任与救济问题29。基于这种观点,2000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就把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 24[日]和田英夫:《现代行政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年版。 25[日]原田尚彦:《行政法要论》M],学阳书房,1984 年版。 26 郭润生、宋功德:《行政指导概念界探》[J],载《山西大学学报》,2000 年第 2 期。 27 [日]室井力主编,吴微译:《日本现代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28 罗传贤:《行政程序法基础理论》[M],台北,中国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 年版。 29 [日]室井力主编,吴微译:《日本现代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7 页。 17 柔性管理视角下行政指导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行为,纳入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中30。但大多数学者还是 支持行政指导在需要明确法律责任的基础上给予救济。如莫于川教授就提议对我 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8项做扩大解释,将行政指导纳入司法保障范围 内给予救济31。 纵观上述对行政指导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基本上都是在行政法学的 范围内对其进行研究。相对于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指导研究的热情来说,行政管理 学界对其的态度可谓相当冷淡。这实际上为本文研究行政指导提供了一个新的思 路。
5.10、有关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1.2.3.1 国内外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从查阅文献资料看,美籍奥地利人熊彼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 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 理论。但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变革对人类社 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时,人们对技术创新规律研究才又重新重视起来。 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研究主要集中体现为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 经济分析 [2]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分析,五十多年来国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过程 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到 60 年代末,在新技术革 命浪潮推动下,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复兴,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与束缚, 形成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过程与结构等方面的专门研究。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初,这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持续兴旺阶段。第三阶段为 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表现出研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向重点专题的深入研究;注 重研究内容和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而我国对这方面的进行全面 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是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对创新研究逐渐从经济领域 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学者李淑文在《创新思维方法论》一书中认为:"创 新,是指新的构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决策、新的规律、新的方法、新 的设计、新的解释、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到这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在实践中运 用的过程 [3] 。 1.2.3.2 竞技体育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创新是竞技体育生存的根本特征。运动员每一次夺得冠军或者打破世界纪录, 都与教练员和运动员不断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竞技体育的训练中创新无处不 在,教练员必须针对不同的运动员的自身条件,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有所改进, 才能保证运动员技术提高。针对竞技体育创新的研究,实际上贯穿在各个具体的 [1] 巩庆波,胡宗媛.浅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创新[J].体育世界,-59 [2] 马启伟.陈小蓉等.竞技体育创新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李淑文.创新思维方法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中,每一个教练在对运动员实施训练时都在研究创新,只是 没有将训练手段和方法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 对竞技体育技术、战术创新的一直非常重视,表现在我国各项体育运动技术的迅 速发展上,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发现,从查阅到的"创新"研究文献国内研究者 对单个运动项目研究较多,刘建和,陈小蓉等对竞技体育的创新理论做过研究。 刘建和在他的《论运动技术创新》一文中,对运动技术创新做了概括性论述,他 认为"技术创新是使技术得以飞跃式发展的主要途径",运动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两 种形式即渐进式和飞跃式。文章也对运动技术创新动力与制约因素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创新主体素质在创新中的作用以及提高素质的几个方面 [1] 。陈小蓉在她的 《竞技体育技、战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一文中,采用访问调查法和个体案例分析 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技、战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竞技体育技、 战术创新的基本规律、原则、方法以及影响技战术创新因素等 [2] 。总之,他们的研 究成果对我们进行具体体育项目训练方法和手段创新理论研究具有理论指导和借 鉴作用,但还有待我们继续对竞技体育创新进行研究。
5.11、研究现状及创新尝试
人的现代化这一理论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被提出来的。学术界学者从微观、宏观层面,从历 史、政治、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人的现代化进行了广泛且深刻的研究。代表人物有:英格尔斯、 帕森斯、亨廷顿、斯梅尔瑟等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历克斯 英格尔斯撰写的《人的现代化》 描述内容是人现代化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以及有何因素可以帮助达成人现代化。我们社会在哪 些方面改变着个人,改变着哪一种人,个人的哪些方面在改变,以及改变的程度,并对个人现代 化的未来憧憬,他都做了全面的解释。帕森斯在《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一书中,讲述了在传 统和当今社会行为方式的不同。提出现代人所具备的五个特点:重视个人利益,坚持一般准则, 工作中不带入个人感情,勇于担当专业性角色,具有较名誉感取向。由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著 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人现代化前提要求其意识形态进入现代化阶段。国 内学术界学者,在探究人的现代化观点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创新性。郑永廷教授观点是在社 会现代化建设之中体现人现代化的达成,与人全面发展状况相协调过程。另外,赵克荣也对人现 代化进行细致定义,认为人的现代化是同社会现代化紧密相联,是人素质的一般性提升及拓展, 包括人的思维、生活、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由守旧向现代人的过渡。曲卫君、邹吉君在《现代人 的内涵及人的现代化》中谈到,人的现代化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相互偶合。杨永志在《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与中国人的现代化》一书里,主要探索了我国人现代化的进步阶段以及关于人现代化的 进程。华中师大陈万柏老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关系上对人的现代化以进行以专题为形式的深刻研 究。纵观研究现状,对于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面推进人的现代化研究较少。本文将试图通过思 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运行机制、观念等创新,来帮助人的现代化实现。 2 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5.12、-1- 企业创新的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自主技术创新概念的应用始于陈劲(1994)。他研究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 式,认为自主创新过程中,主导学习模式是研究开发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提出研发学习的重要性,研 究与开发是掌握技术本质的主要途径[9]。我国理论界有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5 创新、能力与企业内生性成长研究 (1)创新与 R&D 的研究 肖利(2002)通过对 R&D 投入的分析表明,R&D 经费投入在影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上有巨大 贡献率,它的快速增长与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正相关;[10]王伟光和唐晓华(2003)对技术创新指标进 行了综述,阐述了 R&D 作为指标的利弊;[11]张景云(2005)认为创新的动力源于企业的研发能力。[12] 在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和技术创新难度增强的条件下,技术联盟成为企业进行研究开发首选的组织形式, 成员间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可以提高联盟的创新效率并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邝国良 和冯延炜(2006)指出跨国 R&D 联盟为推动我国摩托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发挥了主要作用;[13]杜群阳 (2007)论述有选择地获取跨国公司转移的 R&D 机构、人员和信息,开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 资"的重大意义;[14]唐清泉(2008)论述了企业创新与政府研发经费的关系,认为政府间接的研发投 入更有助于企业创新。[15] (2)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研究 曹霞(2004)从创新绩效,娄策群、高鹏(2005)从 R&D 的层次,张化尧、万迪昉等人(2005) 从非合作与合作的 R&D 投入,从霍兰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罗欣、张京成(2006)从技术标准战略, 罗剑宏、李笑(2006)从联盟共享核心能力,李超(2007)从创业资本市场,张正玉() 从企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网络关系,分别研究了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关系。胡恩华(2006)和吴 晓研等人(2009)从复杂系统理论,探讨了企业与创新之间的关联。 (3)有关集成创新的研究 国内对集成创新的研究稍晚一些,江辉和陈劲(2000)较早提出集成创新的概念,并从技术、知 识和组织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企业集成创新的战略模式。[16]其后,殷向洲、庄越和陈嘉等人(2002) 为增加集成创新系统的可操作性,构建了一套基于产品一产业一区域集成创新系统的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对高新技术园区的优劣势作了深入的研究;胡汉辉等人 (2003)基于集成创新思路设计出了可以较好地说明产业集聚形成机理问题的产业集聚演化路径;[17] 孟浩和何建坤(2005)探讨了集成创新和创新集成的关系;[18]谢科范等人(2007)通过资源集成自主 创新模式为出发点,建立该模式下自主创新的理论模型和过程模型,提出自主创新导向下企业内部和 外部资源集成的途径。[19] (4)创新能力的研究 诸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许庆瑞(200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为一组相互配合的能力组合, 该组合能力又以研究与发展能力、营销能力、工程转化能力为主。[20]温瑞裙(2005)认为,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是指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有效运用其内部与外部的创新资源获得持续竞争力的过程中存在 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企业发展新技术平台或改进核心技术,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增强自身 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拥有持续发展的优势,它是企业的各种能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机综 合体。[21] 6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 企业能力研究综述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首次提出劳动分工,并在书中详细论述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 关系。同时,比较系统地说明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国民财富的过程中,劳动分工的所起到的 重大推动作用。在他看来,分工有助于机械发明,而发明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投入,进而提高企 业生产效率。此外,斯密还强调产品创新对提高消费者福利和实现国家富强的巨大作用。[22] 在经济学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提及到了企业内生性成长论的一些思考,他在该著 作中的思想成为后来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的最初模型。[23]他提出"差异分工"存在于产业之间、企业之 间以及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而且这种差异分工的形成与各自的技能、知识和协调的不断增加有 直接关系,并促使企业组织不断进化。[24] 彭罗斯对企业的成长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著作《企业成长论》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内生成 长理论。她认为企业作为一种特殊资源的集合体,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构成了企业增长的基础,主 要有两种的内在机制存在于企业成长过程中,分别是:一、企业形成"非标准化规程"和"非程序化 决策"方面知识的机制;二、企业形成"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化决策"新知识的机制。[25] 显然,彭罗斯没有"能力"引入到论述中,但她的有关"资源"和"服务"区别阐述,在内生理论中 具有创造性影响,企业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基于内部化的提出的企业成长理论 基础上。[26]截至到现在,企业能力理论的体系还不完整。但是,这些研究有一个相同的基本命题,即 企业的成长是内生性,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知识等因素,构成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 础。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主要的理论。
鄂ICP备号-1 PaperY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竞技体育改革创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