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开西夏和辽国啊,我要打烽火战国国战怎么打

  许多人对于标题的问题的回答,不外乎宋朝重文轻武啦、宋朝失了燕云十六州缺了马源啦等等的。  但是很少人注意到:宋朝所面对的西夏(还有辽国)与过去汉唐所面对的匈奴、突厥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者说是——进、化。  那么,西夏与匈奴、突厥的不同之处在哪儿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回顾一下,汉唐对匈奴、突厥的模式:  <1.>先以长城阻住对方,以争取时间巩固好内部  <2.>同时组建骑兵部队,以备日后反击。  <3.>由卫青、霍去病、陈汤、李靖之流的名将率军奇袭单于庭或可汗帐。  <4.>在匈奴与突厥因为军事失败而受到严重损伤时,分化瓦解其内部,使匈奴与突厥分裂。  <5.>当天灾降临的时候,给连年在军事上失利并长期陷入分裂动乱的匈奴与突厥致命的一击。  然而,上述汉唐用来对付匈奴、突厥的模式,到了宋朝的时候 却再也不适合宋朝用来对付西夏(还有辽国)了!  这主要是西夏(还有辽国)在下列几项情况上与匈奴、突厥有所不同:  (1)长城预警与急收入保系统  一般人对长城就只知道是用来阻挡敌人入侵的而已。其实,除此之外,长城主要的作用还在于——预警。  长城除了将敌人阻绝于国门之外,也担负着坚视敌方动态的任务。  凡事都不得不作好万一的准备。最初设计长城的人也没有想过光凭长城就能把敌人阻挡在长城外,所以长城多与烽火台、亭燧搭配。当有敌军入侵的时候,就可以点燃狼烟,先一步预告敌军动向,让内部的军民作好准备。  这样,就算长城最后终究挡不住敌军而被敌军突入了,但是也已经可以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使我方的军队作好反击的准备了!  此外,长城的预警以及先暂时阻挡敌军一阵子,除了可以使军队完成动员,还可以让民众有足够的时间『急收入保』。这样,就算最坏的状况发生——军队战败而全军覆没——但是敌军所能抢掠到的人畜物资也相当有限。  因为有着长城,过去的匈奴与突厥在大举兴兵劳师动众之后,多只能是空忙一场,不但没有能充实自己的物资,还赚小赔大,越打越弱。  就这样,汉唐对匈奴与突厥的有生力量对比就越差越大。  一旦时机成熟——比如汉唐方面练出精锐骑兵部队或是匈奴与突厥有个内乱、天灾之类的——汉唐的骑兵就会出动突袭大草原。  这时,没了长城的匈奴与突厥,既不能及早预警,也不能先阻挡住汉唐骑兵一阵子。于是,只要汉唐的骑兵越过边境,基本上就能毫无阻碍地长趋直入了!  匈奴跟突厥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去兴修长城,但是西夏(与辽)则已经有足够的文明与国力去修长城了!另外,在西夏(与辽)所占领的地区也有一些旧长城,使他们可以节省一些力气,不用从零开始修长城。  所以,宋朝要想象汉唐骑兵那样玩奇袭大草原并直捣单于庭或可汗帐之类的把戏,基本上是已经不可能的事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2)坚城防御  西夏有长城是让宋军“基本”不可能直接打到兴灵地区,但并不是绝对不可能。  事实上,历史上,宋朝也曾有几次奇袭到灵州地区的。就在夏崇宗年间,折可适就这样玩过。  要是照过去的匈奴或突厥那样,大草原上一马平川,没有什么险阻,更没有坚城可以依托入庇,那么西夏的结局就差不多已经决定了!  霍去病奇袭匈奴王庭,虽然匈奴单于跑了,但是单于金帐都成了汉军的战利品。陈汤奇袭的时候,匈奴郅支单于就直接就丢了脑袋。李靖的奇袭,则生擒了颉利可汗。  但是,宋军就是打到了灵州城下,那又怎么样呢?  西夏军民依拖坚城拒守,跟你宋军一直耗。  宋神宗时的五路兴师伐夏,最后虽然打到灵州城下,但是终究没能撑到底。又在最后一刻——被西夏给翻盘了!   有人说:要不是因为五路宋师只到了两路,结果还不一定呢!  但是,宋军光是到达灵州城下的那两路人马,已经不比霍去病、陈汤、李靖的队伍差到哪里去了吧!  这要是宋军遇到的是匈奴、突厥这样的对手,基本上就靠打到灵州的那两路就已经可以搞定了!但是西夏已经不是像匈奴和突厥那样在平原上简单立起一座单于庭、可汗帐的草原部落联盟了,而是一个在政治制度与基础建设方面都很“现代化”的一个『已开发国家』了!   所以,虽然折可适已经打到了灵州附近,但是西夏民众也可以进入灵州城躲避宋军兵锋,而折可适也不敢再玩下去了!  这不是折可适的胆略不如霍去病、陈汤、李靖,而是面对的情况已经不同了!灵州高耸坚强的城池已经与过去的单于庭、可汗帐不可同日而语了!    
  (3)经济型态——对天灾有足够的抵抗力  在过去汉唐对抗匈奴与突厥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只凭着一两次的军事胜利就可以打垮对方的,还得接连取得好几次的军事胜利才行。  而在长期的对抗过程中,匈奴与突厥都难免会遇上雪灾旱灾或是大规模的爆发口啼疫之类的,于是匈奴与突厥就因而人畜大量锐减,逐渐再无力与汉唐为敌了!  许多人对此都感叹说是:天要亡匈奴与突厥。  但是,客观来说,匈奴与突厥停留在原始的蓄牧经济,不能如农耕经济般稳定并有余粮可以储存以备不时之需,这自然也就使其在天灾面前比中原农耕经济国家更没有抵抗力了!  匈奴与突厥的不敌汉唐,并不纯粹是因为军事上的失败,还因为经济型态落后,面对天灾几乎毫无抵抗力,才让汉唐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趁虚而入。  至于西夏,李元昊时期在兴庆修筑了昊王渠,以灌溉广大的农田,其渠段至今仍有部份可以使用。  此外,河西走廊也是西夏重要的粮仓跟农业基地,西夏历史上的几次天灾就是靠着调度河西走廊地区的粮食渡过的。  宋神宗之所以要五路兴师征西夏,除了是看到西夏内乱,认为有机可趁以外,也是因为不久之前,西夏刚经过一场饥荒。只是——大梁太后早已及时调度河西地区的粮食赈灾了!      
  (4)组织 中央集权  另外,汉唐在对付匈奴与突厥的时候,除了军事手段以外,还常采取『政治作战』。  说白了就是——挑拨离间,分化瓦解敌方内部。  匈奴就曾分裂成五个单于庭,汉朝大将陈汤趁机对匈奴中势力最大的郅支单于发动奇袭,一举摘下了郅支的脑袋。  后来呼韩邪单于(这位仁兄,可能认识他的人不是太多,但若说他是『王昭君的老公』,知道的人可能就多了)一度重新统一匈奴。但是在他死后,匈奴又分裂为南匈奴跟北匈奴,汉朝趁机拉拢南匈奴,并派窦宪征讨北匈奴,自此匈奴不再为患。   至于突厥,在隋朝的时候,一个叫长孙晟的人(这位仁兄,可能认识他的人也不是太多,但若说他是『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老爸』,知道的人可能就多了)设计离间突厥,把个突厥给搞成了东突厥跟西突厥。  后来李世民也继承了他这位老丈人的手段,利用颉利可汗与其侄突利的矛盾,拉拢突利,进一步分裂东突厥。在颉利可汗祸发肘腋之后,刚好又遇天灾。突厥既无长城可以预警,颉利的可汗帐又无坚城可以拒阻。于是李世民趁机派李靖对东突厥发动奇袭,一战而将颉利可汗成擒。  汉唐对匈奴与突厥的分化离间之策能收效,主要是因为匈奴与突厥都不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且其各个地区的豪酋拥有其领地上的征兵、租税权,所以各地区的豪族首领犹如一个独立的土皇帝一样,中央对地方上的事务难以插手介入。这才给了汉唐分化离间的空隙。  宋朝虽然屡次试图分化西夏内部——虽说不是完全无效——但是收效甚微。  要是汉唐对匈奴与突厥的效果是“腰斩成两半”或“分尸成几块”;那么宋朝对西夏就只是“弄掉了西夏的几根毛”而已,最严重的时候也就“断了西夏的一根手指头”,但是西夏仍保持着绝大部份的整体完整。  辽国与西夏在上面几样文明程度上的『进化』使得宋朝与“强汉盛唐”相比之下便显得略有些失色,更让很多激进的议论者说出『弱宋』等评语。      
  中国历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长城内的范围内,中国有分裂到统一,基本上都是有北方统一南方,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古代,北方是军事力量的最主要构成,中国北方汉族的战斗力要远高于南方,你就是现在也能看出来,南方偏于温和,北方比较直爽,华北平原也是中国主要粮食产地和人口构成,宋朝丢掉北方,就意味着他不可能有足够的军力抗衡北方少数民族
  为什么西夏、金国在成吉思汗的军队面前就成了浮云了呢?
  宋朝不可谓不富裕,为什么就被北方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呢?  归根到底还是缺失了战斗精神。        
  %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宋朝商业太发达,人民生活过得太安逸,宋朝是历史上最富裕时代,比所谓的“康乾盛世”富几十倍,比如远征一次需要花1千万两银子,而打赢所得战利品10万两都不值,那谁还愿意去打,每年边境被抢几十万两,或者“岁赐”给他们一两百万两银子,花钱了事。。给人印象比较积弱。事实上宋朝对外作战胜率为60+%
  今天的台湾国军就像是当年的弱宋,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是对手的狼牙棒来袭时,光靠钞票是砸不死敌人的。
  宋朝缺乏战略家。  不助金就是典型的例子。    人民生活安逸不是根本原因,如今的美国人生活也很安逸。    关键是庙堂之上的人有么有战略眼光。楼上的说仗着自己钱多,花钱消灾,消到何时?最后把国运都消掉了。
  5#作者:financialp
回复日期: 21:52:00    为什么西夏、金国在成吉思汗的军队面前就成了浮云了呢?  ----------------------------------------------------------------------------  还浮云?小白自己查查黄金家族灭夏,灭金花了多长时间不再来吹你的浮云吧。    6#作者:financialp
回复日期: 21:55:00    宋朝不可谓不富裕,为什么就被北方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呢?    归根到底还是缺失了战斗精神。  ------------------------------------------------------------------------------当年土八路被太君抽的“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难道也是战斗精神问题?  
  10#作者:中国军
回复日期: 22:06:00    还浮云?小白自己查查黄金家族灭夏,灭金花了多长时间不再来吹你的浮云吧。        ------------------------------------------------------------------------------当年土八路被太君抽的“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难道也是战斗精神问题?      ------------  战斗中的牺牲和天灵盖迎接狼牙棒似的死法不是一回事,好吗,小同学。    
  宋朝庙堂战斗精神到底如何,看看当时的人物的评价:    忽必烈说“南人骨头软“!    蒙元朝廷感慨文天祥就义,大意:“灭金时,金国宁死不降的将相不可胜数,如今南朝怎么只有文天祥一人?”    
  宋朝是国富民穷  打不起消耗战  宋军无法和基本不需要考虑后勤的蒙古军队相比
  宋朝丢掉北方,就意味着他不可能有足够的军力抗衡北方少数民族  ==================  宋朝不是丢掉了北方,而是压根没有拥有过(燕云十六州)  宋朝出生的时候,燕云十六州早已归属大辽了  怪就怪大宋比大辽晚生几年吧  没比人家抢先占住16州地盘  这是宋朝缺乏骑兵的主要原因    宋朝以中原开封为中心,向南,西南,东南收复南方诸国,向北收复山西的北汉  在西线陇右与夏国,东北线燕云与辽国展开100多年拉锯战  2线做战不落下风  一个让对方给自己叫哥哥,拿回3个州  一个向自己称臣  相对来说,这个“南方政权”怎么没有抗衡住北方少数民族呢?  莫非换成你“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南唐来跟塞外少民对抗更牛叉?      
  北方平原居多,耕地多,民风强悍,在古代中,北方的人口密度也大,长期历经战乱,被养的民风很有战斗风格。这些都是南方百姓不曾有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大都是由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的原因。宋朝没有北方平原的支持,南方民风不合战争,这是由民风决定的结果
  气候寒冷的地区战斗意志更强是客观存在的  气候适应力的问题  越寒冷这种特点表现的越突出,无论单兵,还是集团作战    北宋的年代,按照常理,北宋没被强大的辽国灭掉已属奇迹  拿破仑再牛逼,打到俄罗斯也没办法  希特勒再疯狂,打到莫斯科还是败下来  中国的隋唐两代碰到东北的契丹,高句丽也碰到过相似的情况  从纬度来说  欧洲的德国,法国跟中国的中原地区非常接近  而俄罗斯的纬度明显跟中国更北的东北和内蒙接近    
  13#作者:我是李元元
回复日期: 22:30:00    宋朝是国富民穷    打不起消耗战    宋军无法和基本不需要考虑后勤的蒙古军队相比  ===============  民不穷,否则宋朝的城市率不会那么高  
  建议了解下宋朝的税收  破产农民进城谋生很正常  资本主义萌芽所需劳动力就是这么来的  只不过中国的文化传统  注定不可能自发产生真正的资本主义
  感觉清朝才是最牛的,无论西北,西南,还是北方,唐朝人都没有满州人做的好。
  满洲人虽说入关后有暴行  但也不是白来的  好歹带着满洲、蒙古作嫁妆来  还摆平了新疆西藏  不然什么秋海棠、雄鸡都不存在
  满人就是日本人的前传啊  不恨满人恨日本人……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比日本人杀的中国人有多无少  而日本人对“汉”的认同和向往度却比满人更高  成王败寇吗?
  宋朝 是文官治国  重商轻兵
  作者:天下第一无能
回复日期: 0:08:00    满人就是日本人的前传啊    不恨满人恨日本人……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比日本人杀的中国人有多无少    而日本人对“汉”的认同和向往度却比满人更高    成王败寇吗?    ==========    两码事  暴行是一码事  这也是改朝换代时的常事,非独满清一家  贡献又是另一码事  如果当时日本肯考虑把日本朝鲜并入中国  迁都北京,定汉语为第一官方语言,  天皇亲自祭孔,全国普选,把中国当本土来经营  我会认同日本  可惜日本不是来改朝换代的  是来灭亡中国的  所以我不恨满洲,恨那时的日本  如是而已  
  者:我是李元元
回复日期: 22:30:00    宋朝是国富民穷    打不起消耗战    宋军无法和基本不需要考虑后勤的蒙古军队相比  -------------------------------------  不对,宋朝时国富民富,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应该算是最重视商业的朝代,宋朝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是古代历史最高的,也正应为如此,死于安乐
  关键是 宋朝人 当兵的 都是 犯罪的。。。    贼配军
能指望他们吗
而且当兵的没有地位
  中国的朝代更跌,有外患,也有内乱。在隋之前,政变基本上是丞相发起,比如王莽,曹丕,司马炎等,到隋朝,也是通过政变上台的杨家发现了这一点,就把军政大权一手独揽的丞相制改为了三公六部制,这样丞相不再独揽大权,从此中国历史上再未有丞相通过政治政变抢夺政权成功者。但是此后内乱引起朝代更跌,手握兵权发动兵变者层出不穷,如李渊,及以后的南北朝,直到赵匡胤也是兵变获得政权,赵匡胤看到了南北朝时期政权快速更跌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的兵变,他也害怕内乱,害怕人家用他的方法来夺他赵氏的权。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来改变军权的这个问题。就是让让军队分权,训兵者为训兵者,带兵者为带兵者,调兵者为调兵者。这样训兵者不能带兵打仗,带兵者无权调动士兵,而有权调兵者他手头没有士兵。赵匡胤后,中国再没有通过兵变上台的政权,他的这一方法确实杜绝了军人政变,但是,因军权分立而使部队反应效率大大降低,军队的战斗力大为降低了,从而也从此有外来少数民族统一全中国的机会,此前少数民族有绕乱华夏,但从未在整个华夏建国的先例!
  最近看了几集包青天,一个战功赫赫的武将因杀了个p民就被包拯铡了,你说宋朝能不灭亡吗?
  倒塌!    义渠国是个什么国家?  中山国是个什么国家?  北魏是个什么朝代?    
  11#作者:financialp
回复日期: 22:11:00    10#作者:中国军 回复日期: 22:06:00      还浮云?小白自己查查黄金家族灭夏,灭金花了多长时间不再来吹你的浮云吧。            ------------------------------------------------------------------------------当年土八路被太君抽的“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难道也是战斗精神问题?            ------------    战斗中的牺牲和天灵盖迎接狼牙棒似的死法不是一回事,好吗,小同学。  -------------------------------------------------------------------------------合着被狼牙棒敲掉天灵盖就不是在战斗中牺牲?为什么宋军不能骑马去对付金军的狼牙棒,这个问题李2最清楚不过了。
  28#作者:黄泉2009
回复日期: 03:08:00    最近看了几集包青天,一个战功赫赫的武将因杀了个p民就被包拯铡了,你说宋朝能不灭亡吗?  ---------------------------------------------------------------------------原来小白是靠看电视剧来了解历史的。
  唐汉军队建设的好,宋朝有什么军队建设啊?这都不知道
  @天下第一无能 22楼
00:08:00  满人就是日本人的前传啊  不恨满人恨日本人……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比日本人杀的中国人有多无少  而日本人对“汉”的认同和向往度却比满人更高  成王败寇吗?  -----------------------------  好一個認同和嚮往「漢」的日本。日本侵華8年就使中國傷亡2200萬人,滿人入關殺了多少漢人?數學不好嗎?  日本的文明是中國的餽贈,但日本人殺起中國人比誰的狠,誰更可恨?
  回复第35楼(作者:@Paxsinica47 于
02:26)  @天下第一无能 22楼
00:08:00  满人就是日本人的前传啊  ……  ==========  日本人和满人还是有区别的,日本人侵略中华,是为了铲除中华文化,建立大和文明,台湾和伪满洲国就是最好的先例。而满人却没有这样的目的,反而是接受汉人文化,甚至捧为经典。  所以有些人说如果日本人侵略中华成功,也会和满人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那绝对是痴人说梦。  
  @Zhong_YI 26楼
01:09:00  关键是 宋朝人 当兵的 都是 犯罪的。。。  贼配军 能指望他们吗 而且当兵的没有地位  -----------------------------  发言之前,先得有点最起码的历史常识吧?谁告诉你宋朝当兵的都是犯罪的?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实行募兵制而不是征兵制的朝代(即使是今天,也是募兵制与征兵制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强迫你去当兵,大宋禁军,全是志愿从军的良家子。宋朝,是靠优厚的军饷来吸引百姓投身禁军的。当年欧阳修就曾上书极力反对募兵制,因为这个制度把体格最为强壮的人弄到几乎不打仗的军队去了---因为当农民的收入远不如当兵。也正如此,军饷成为了宋朝严重的财政问题。
  @zwl0303 4楼
21:31:00  中国历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长城内的范围内,中国有分裂到统一,基本上都是有北方统一南方,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古代,北方是军事力量的最主要构成,中国北方汉族的战斗力要远高于南方,你就是现在也能看出来,南方偏于温和,北方比较直爽,华北平原也是中国主要粮食产地和人口构成,宋朝丢掉北方,就意味着他不可能有足够的军力抗衡北方少数民族  -----------------------------白瓷,什么理论。junding
  说宋朝弱 不见得,对外用兵,宋朝胜的几率比唐朝高得多  
  不比别的,就说唐军面对还处于部落状态的契丹和奚(辽的前身),都是一场惨败接一场惨败,十几万十几万地被人切了。面对吐蕃和南诏甚至高丽,也是如此,唐军只要面对能筑城的对手,基本上是大败亏输的命。宋朝军队以步制骑,靠的是长期训练的职业军人,从宋初直到宋末,宋军能战之军始终在二十万以下,其它部队基本上类似于今天的武警,治安还行,打仗是不行的,真要像唐军那样吃败仗,早亡国了。
  简单地讲,西夏和辽,金,都是汉化的草原民族,还收留了一堆逃难的汉人,人家也有坚固的城防和农业生产,汉朝的那一套对他们没用了,加上没有了养马的地方,用步兵对骑兵抗衡了那么久很了不起了,拖死了辽金两朝,蒙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入主中原,比他们打掉其它地方都困难太多了!所以宋并不弱!!
  雅典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为何在最鼎盛的时期会被斯巴达这种野蛮好战的低文明毁灭?
  @Zhong_YI
01:09:00  关键是 宋朝人 当兵的 都是 犯罪的。。。  贼配军 能指望他们吗 而且当兵的没有地位  -----------------------------  @dddd0468 38楼
07:16:00  发言之前,先得有点最起码的历史常识吧?谁告诉你宋朝当兵的都是犯罪的?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实行募兵制而不是征兵制的朝代(即使是今天,也是募兵制与征兵制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强迫你去当兵,大宋禁军,全是志愿从军的良家子。宋朝,是靠优厚的军饷来吸引百姓投身禁军的。当年欧阳修就曾上书极力反对募兵制,因为这个制度把体格最为强壮的人弄到几乎不打仗的军队去了---因为当农民的收入远不如当兵。......  -----------------------------  宋对外贸易赚了个盆满钵满,白银有的是!!
  @中国军 1楼
21:03:00  (2)坚城防御  西夏有长城是让宋军“基本”不可能直接打到兴灵地区,但并不是绝对不可能。  事实上,历史上,宋朝也曾有几次奇袭到灵州地区的。就在夏崇宗年间,折可适就这样玩过。  要是照过去的匈奴或突厥那样,大草原上一马平川,没有什么险阻,更没有坚城可以依托入庇,那么西夏的结局就差不多已经决定了!  霍去病奇袭匈奴王庭,虽然匈奴单于跑了,但是单于金帐都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
  汉唐史说白了都是汉人写的史书一家之言,怎么吹都行,辽宋金后的元修史时参考的史料就多了,不仅是汉人一家之言了,所以就原形毕露了呗。  
  书生误国
  赵匡胤吸收唐割据的教训,加上他本人就是军阀篡位,所以宋时对地方军队削弱的很厉害,强干弱枝,将领权力受到很大的制约,战斗力就下降,因而宋朝没有发生割据的情况,却亡与外敌之手,相反,唐汉时期,军力强盛,却亡与割据。不过有趣的是,无论是汉唐还是宋,都是三四百年的时间。
  主要是当时的党项和契丹,已经是非常汉化了的游牧民族!
  我觉得是因为辽与西夏已经是国家了,可以自己进行生产。不进行抢劫也可以维持。  他们的问题是生产力水平比不过宋,就算宋交了岁币,由于宋人卖的东西利润高,和宋贸易之后钱还是回到了宋人手里.....  匈奴和突厥这种部落必须进行战争劫掠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
  你们说了这么多为什么没有想过执政者和幕僚的不思进取心呢?当时的富裕程度完全可以支持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可是因为宋朝的开国皇帝本身就是武将夺取了皇权坐上帝位的,所以宋朝的皇帝对于军队特别是武将的防范才是宋朝灭亡的根本,加上一群只知道权利斗争的文臣
  宋朝 武官 没权利~!一堆书生 搞腐败~!
  一帮傻旦
  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而宋朝时呢?皇帝大量造道观,想用道家那些学说来提拔官员,结果就出现蔡京,童贯,秦桧这样的官员。而且信道家的相当迷信,一天到晚装神弄鬼。  孙奭这么批评宋朝的皇帝:  “心玩居常之安,耳熟导谀之说,内惑宠嬖,外任奸回,曲奉鬼神,过崇妖妄。今收见老君于阁上,明日见老君于山中。大臣尸禄以将迎,端士畏威而缄默。既惑左道,既紊政经,民心用离,变起仓卒。当是之时,老君宁肯御兵,宝符安能排蒲邪?”  内心安于现状,耳朵听惯了阿谀奉承的话,里面受喜欢的人蛊惑,外面任由奸诈的人胡来,降低身份去迎奉鬼神,对妖术旁门左道非常推崇。今天在阁楼上见到老子了,明天又在山里见到老子了。大臣们不务正业去迎接,士气们惧怕威严而一句不说。不仅被旁门左道所迷惑,还耽误政事。脱离了民心,起义造反。这个时候,老子怎么肯去挡兵,符怎么能辟邪。  居然把抵御外敌寄托于符水
  到了宋徽宗之时,宋朝更加尊崇道教,更加极端。花石岗,方腊起义,靖康之耻可以说全是他引起的。  当了皇帝不过瘾,信道家,就为了想当神仙,当然得要仙境,于是广征奇花异石,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故称花石纲。“以张阁知杭州,兼领花石纲”。结果造成方腊起义。后来金人入侵  宋徽宗,宋钦宗都被掠了去,那个凄惨,真是罪有应得,北宋灭亡。
  宋搞定了,女真的那些个“女婿”~
  宋,用公主搞定了,女真的那些个“女婿”~
  宋朝正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巅峰,马匹相当于核武器或远程武器所以北方游牧民族都是超级大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宋朝辽国西夏谁更厉害?因为一次和亲引发的大战!
宋朝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宋朝先派人去西夏,告诉李元昊,只有答应和辽国继续和平相处,宋朝才会和西夏讲和。然后又派人到辽国,告诉辽兴宗,只有在西夏给辽国道歉后,才会和西夏讲和,果然,这番话让辽国和西夏都无话可说。公元一零四四年五月,辽国境内的党项族发动叛乱,辽国立即发兵进行平叛,这党项族可是李元昊的势力,李元昊自然也是率军前往支援,竟然把辽国派来游说他们投降的使者也杀掉了。这下辽兴宗就不乐意了,本来兴平公主的死还没找西夏算账,现在又杀了使者,实在是忍无可忍。他立即命令辽国境内的兵马都集结起来,准备进攻西夏。而西夏为了避免被前后夹击,于是和宋朝急忙讲和。两国讨价还价,宋朝趁机从西夏那里大赚了一笔。十月,辽兴宗亲帅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西夏杀去,辽国大军深入西夏境内四百里,都没有遇到西夏的士兵。经过一番侦查,终于在贺兰山发现了西夏的部队。辽兴宗立即下令进攻,将李元昊杀得大败而归。此时李元昊想要找辽国议和,但是被辽兴宗拒绝了。李元昊只好率军一路后撤,在撤退途中,烧光了路边所有的房屋和田地,使得辽国的军队找不到一点补充的物资。辽国军队战线拉得太长,导致了补给根本就跟不上队伍的行进速度,许多士兵和马匹病倒。此时李元昊再次派人前来求和,正当辽国大臣还在商议的时候,李元昊突然率军袭击辽国大营,但是被辽军大败,仓皇而逃。正当辽军追击的时候,天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辽军上下根本睁不开眼睛。一时之间,辽军首尾不能兼顾,此而李元昊早已习惯了这种天气,他立即率兵反攻,将辽军打得大败,要不是辽兴宗跑得快,不然的话,连他也要被抓住了。后来辽国怕因为战败被宋朝取笑,还在幽州等地方大肆宣扬辽军大败西夏,以此来保全自己的面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3/3页&&
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庞涓(?&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
  皇后婉容在1922年就嫁给溥仪,长期以来她觉得自己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被溥仪给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他就是红巾军创始人&&韩山童&&(据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军阀,他出身少数民族,参与过帮会,武艺高强,曾赤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群星闪烁的将领中,有一位戎马征程中谁也不会忘记的将军,他就是
  赤壁之战中,孙权的实力远不及曹操,但他并没有退缩,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并于刘备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在将政治和军事方面同样出色的人物并不多见,当一些军事天才与政治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初一,是安禄山的生日。提前一天,玄宗赏赐安禄山金花大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嗜杀,廉颇自大,王翦阴险,李牧忠义。  在战国历史中,尤其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太子,而是是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属于标准的嫡子。刘彻对这个儿
  雍正是怎样继承康熙皇位的,在继位的当时以及后世都引发了诸多的疑问与指责,不仅
  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
  隋炀帝杨广生于569年,于618年去世,是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次子,在600年被
  学习历史,我们都曾听过一个说法,中国封建王朝历史都是在轮回中反复重演。很多人
  读过《孟子》关于&养勇&的道理,再读《史记&刺客列传》时,就可以根据孟子所说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实行世袭制,传位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清文宗咸丰
  看过盗墓笔记的网友们都知道,烛九阴出现在《盗墓笔记》秦岭神树章节里,主人公无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从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作为统治阶级的化身,一向与国家
  有巢氏,简称&有巢&,号&大巢氏&。五氏之一,是昊英氏之后的又一位远古时代部
  历史上民间有种说法,那就是在给三国英雄排顺序的时候: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一直都是一个谜,有说几百岁,也有所上千岁。  张三丰,名君宝
  1862年,浙江巡抚左宗棠由安徽进攻浙江。  1864年8月,太平军所占浙江
  中国女战俘常常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战场,但她们不会就些投降叛变。在过去接受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中,每个中国人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战的很多细节大家都记
  1941年,日本做了一件直接让希特勒崩溃的事情,就是偷袭珍珠港,成为了太平洋
  全面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8时间,中国几百万军队,日军进入中国的总兵力不到200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人们的印象中,大刀在肉搏战中已经成为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象征,而
  在东北大地,有两位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一位是杨靖宇,一位是赵尚志,巧合的是,
  1932年日本陆军军医学校设立了专门研制细菌武器的&防疫研究室&,第二年便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海军突袭珍珠港之后,长驱直下,进攻东南亚。开战
  化学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给予了士兵巨大的伤亡和摧残的伤痛,所以后来各国都签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苏联突然向日本不宣而战,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内
  中国军队历史上中接触坦克最早的应该是奉系军队了。  当我们常常羡慕于德国二战
  现代各行各业发展都得有个引路人,古代也如此,各行各业都要有师傅,所谓师父领进
  姜维,字伯约,今甘肃天水甘谷县人。他27岁以前是魏国的天水郡中郎将。在他27
  迈罕是埃及神话中保护者的象征,他代表了忠诚,力量,敏锐。做为太阳神&&拉神的
  近日,在书上翻到一句&武庚复国失败&,因此,查阅典籍想要找寻武庚的生平简介。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
  现代社会技术如此之高,也有不孕不育的女性,那么古代的李清照又是因为什么而导致
  其一, 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曹植  这个男人是三国最杰出的大才子,被称为&建安之
  仓颉造字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长里村北,台高6米,周长100余米,方形,
  因为那个时候,男女之间是不可以有自由恋爱的,儿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
  孙思邈传人  孙继光,又名檀林,是药王孙思邈的的第36代传人,据说这个人很低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紧张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quot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国为什么打不过金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